《中学生心理问题与校园安全》课程简介 - 复件(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02:3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心理问题与校园安全》课程简介 - 复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心理问题与校园安全》课程简介 - 复件》。

第一篇:《中学生心理问题与校园安全》课程简介 - 复件

《中学生心理问题与校园安全》主讲教师简介

张波,石家庄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综合评审专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评委。主讲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面谈技术、健康心理学等课程,主研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人事测评与员工培训。

《中学生心理问题与校园安全》课程简介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影响中学生安全健康成长的障碍,也成为校园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好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是学校安全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当前校园中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常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1、中学生个人成长的问题,如对人生的迷茫、焦虑等引发的厌世轻生等;

2、青春期的问题,如早恋、黄色文化引发的性侵害等;

3、学习的问题,如学习失败引发的厌学、逃学、学习效率低等;

4、与同伴沟通的问题,如交流不畅引发的打架斗殴等;

5、与父母的矛盾问题,如沟通不畅引发的离家出走等。

这五个问题是中学安全教育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些重要问题解决好了,就为中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铺平了道路,就抓住了学校安全教育的关键,对中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解决好这五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教育、健全人格,解决好中学生个人安全成长的问题。

二、结合实际、把握原则,解决好中学生安全成长中的青春期问题。

三、正确引导、培养习惯,解决好中学生安全成长中的学习问题。

四、教会交往、学会接纳,解决好中学生安全成长中与同伴的沟通问题。

五、培养爱心、加强沟通,解决好中学生安全成长中与父母的矛盾问题。

第二篇:教师心理问题自我调试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系列培训课的一部分。主要以专题的形式,聚焦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自我调适,努力帮助教师认识典型心理问题的现实表现、形成原因及调适策略,走出心理问题的现实困境,学会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本课程将教师心理问题分为认知、情感、个性、行为及职业适应不良五大领域,以此形成教师心理问题的五大专题。问题典型具体,分析全面合理,方法科学可行,适合中小学教师的现实特点。

学习目标:

1、理解教师职业适应不良、角色冲突、职业认同的概念;了解教师各种职业适应问题类型、成因、表现及危害;掌握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的调适方法为教学实践服务。

2、理解认知问题是教师心理问题的核心;了解教师各种不良认知的类型、成因、表现及危害;掌握各种不良认知的调适方法。

3、理解压力过大是教师产生各种情绪问题的根本原因;了解教师各种情绪问题的类型、具体成因、表现及危害;掌握各种情绪问题的调适方法。

4、理解教师个性与教师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了解教师个性导致的各种心理问题的类型、具体成因及表现;掌握各种个性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

5、理解什么是教师行为问题;了解教师行为的分类、成因、表现及危害;掌握教师行为问题的调适方法。

学习的具体要求

(一)(一)职业适应不良

1、识记:职业适应不良、“模拟实践法”、“逐渐实践”法的概念

2、领会:职业不良的表现、职业适应不良的成因

3、应用:职业适应不良的调适方法、(二)职业角色冲突

1、识记:职业角色冲突、职业心态的概念

2、领会:职业冲突的表现、职业冲突的成因

3、应用:教师自负的调适方法、PAC理论的应用

(三)职业认同困难

1、识记:职业认同的概念、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

2、领会:建立良好的职业认同的方法

学习的具体要求:

(二)(一)教师不良认知的表现

1、识记:不良认知的概念、不良认知的主要表现(三种)

2、领会:不良认知的种类(对自我的不良认知、对挫折的不良认知)

(二)自卑

1、识记:自卑的定义和分类

2、领会:自卑产生的原因(主观、客观)、危害(对自己、对工作)教师自卑对学生的影响

3、应用:教师自卑的调适方法

(三)自负

1、识记:自负的定义、表现

2、领会:自负与自卑之间的关系,自负的成因

3、应用:教师自负的调适方法

(四)自我接纳困难

1、识记:自我接纳的含义

2、领会:积极自我接纳的表现

3、应用:有效自我接纳的方法,接纳自我负性情绪的方法

(五)自我角色偏离

1、识记:角色的含义,教师角色偏离的表现(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紧张)

2、领会:教师角色,教师角色偏离的成因(内在、外在)

3、应用:缓解及解决教师角色冲突的方法,学习的具体要求:

(三)(一)学会调节情绪问题,保持心理平衡

1、应用: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二)焦虑

1、识记:教师焦虑的表现(心理、生理、认知)

2、领会:教师焦虑的利弊,成因

3、应用:教师焦虑的调适方法

(三)抑郁

1、识记:抑郁的定义及表现

2、领会:教师抑郁的成因

3、应用:教师抑郁的调适方法

(四)冷漠

1、识记:语言暴力的含义

2、领会: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成因

3、应用:教师语言暴力的调适方法

(五)喜怒无常

1、识记:喜怒无常的定义

2、领会:教师喜怒无常的成因

3、应用:教师喜怒无常的调适方法

学习的具体要求:

(四)(一)个性

1、识记:教师常见的不良个性类型

2、领会:个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二)冲动

1、识记:冲动的定义、表现

2、领会:冲动的原因、危害

3、应用:控制情绪的方法

(三)专制

1、识记:教师专制的表现,教师行为的影响因素

2、领会:与专制不同的管理

3、应用:改变不良教育行为的方法

(四)紧张

1、识记:紧张的表现(生理、心理、行为)

2、领会:

3、应用:教师压力管理策略(社会支持策略、改善认知策略、问题解决策略、职业发展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目标管理策略、资源整合策略、身体放松策略)

(五)狭隘

1、识记:教师生活空间狭隘的表现

2、领会:教师生活空间狭隘的成因(教育内部、教育外部)

3、应用:应对生活狭隘的建议

学习的具体要求:

(五)(一)体罚行为

1、识记:体罚行为的类型

2、领会:体罚行为的危害

3、应用:体罚行为的应对训练

(二)侮辱行为

1、识记:侮辱的语言的几种类型

2、领会:如何宽待学生、尊重学生

3、应用:批评学生的艺术

(三)告状行为

1、识记:告状行为的表现、告状行为的危害

2、应用: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四)压制行为

1、识记:压制行为的概念

2、应用:如何避免教师对学生的压制行为

第三篇:浅析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对策

浅析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罗山县高店一中 曹辉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拢十分明显,心理矛盾尤其突出,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从近年来调查研究活动中了解,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类:

(一)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我所在的中学为一所农村中学,学校的大部分学生为“留守生”(父母在外务工,学生寄宿在亲戚家中)他们缺乏应有的家庭教育环境,监护人大多是学生的祖辈,文化层次不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教育自已的后代,许多的家长认为他们不在家没有给孩子们应有的爱,认为让子女穿好吃好就行,用金钱来弥补对子女的爱,结果适得其反,纵容学生乱花钱的习惯,同学的攀比严重,购买MP3,MP4等,上网,打游戏等不良的恶习。在调查过程中有许多学生以学校或老师征收费用为由向家长索要钱财。一位同学说我在过生日的时候发了300多元请同学们吃喝,不过我收到许多同学的礼物,我有好多的好朋友,家长从没有给我过个生日……另外单亲家庭中的子女他们的心理问题高于其它同学,加之现在农村的家长文化素质不高,许多学生辍学下海,形成“上学无用论”说什么“就是考上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我们村的一个没上个学的在南方打工收入也不菲,并且上大学要发费一大批钱”这样造成许多家长有个错误的导向,不支持自已的孩子上学,让其自流,学不好就下来去打工,现在农村的辍学率远高于城市。

(二)自私狭隘,虚荣心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造成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封闭与狭隘。学生爱好被抺杀,足球只能放在墙角,明星照只能藏在书柜的最底层,电视也不能看。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上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三)心理承受能力弱。风险和挫折是人生中难免的事,敢冒风险和战胜挫折,这才是人生应有的品格。可是,由于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

(四)缺少意志、毅力。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现在,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的从小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学习缺乏毅力,善始而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五)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在决定成功的诸因素中,智商只起20%的作用,80%的作用来自于其他因素,其中包括“情商”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即“情绪商数”的简称,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情商,它包括了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具有健康稳定的情绪及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克制力,也包括了如何理解他人、1接纳他人和被他人理解和接纳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在,有的中学生智商高、能力强,但脾气环(情绪反应强烈)、情商低,表现为急躁、冲动,缺乏忍耐性,面对一点不顺心、一点委屈,就大动肝火,怒气冲天,与人相处,常常只想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自己却很少考虑应该适应别人,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难以和谐,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时甚至由于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而神经失常,或走上轻生的道路。

(六)学生精神压力大,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虽然素质教育的程度进一步加强,但在农村中学或者落后的山区,仍然是“唯分至上”经常的收到同学给我写信说“我这多年第一次感到自已的无能和痛苦,老师我的压力太大了,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

(七)人际关系问题这也是困扰中学生的问题之一,这些问题中学生反映问题也比较多。主要包括: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烦恼。有位中学生谈到,一次他向一位同班女生询问功课,被老师看到后受到了苛刻的指责,并把这事作为一条小辫子抓在手里,动辄就揪出来“示众”一番,“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吗……”严重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导致他对教师的反感,对立,老师指东他偏向西,而内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响了对学业的业趣。另有一位学生干部来访谈到,现在做班干部真难,两头受气,不管事,教师批评你不负责任,要管事,又难免与一些同学发生争执,若一旦吵起来,老师首先要批评班干部,故而觉得十分委屈。生老师的气又不敢顶撞;想不干了又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左右为难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该怎么办。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想法,诸如:认为老师“嫌贫爱富”的,认为老师“处事不公正”的,认为老师“轻视自己”的……都反映出学校中师生关系的问题.

2、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有位学生讲到,他的一位好朋友总是对他不信任,怀疑他对朋友的友谊,认为他为朋友的付出不够多,使他十分苦恼,不知怎样做才能消除朋友的怀疑。还有一位女生因两个要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她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与甲交往怕乙不高兴,与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后干脆两位朋友都不再交往,可内心又十分孤独,寂寞,想恢复与朋友的关系又不知该怎样去做。此外,尚有个别学生因初中升到高中朋友越来越少,而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进而想离世隐居的。

3、与父母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例如,有位学生谈到“我经常和妈妈闹矛盾,听到她的骂声就心烦,有时真想一走子之再也不回来了,可看到她瘦倦的面容,花白的头发又觉得于心不忍,每天就生活在这种内心矛盾之中,真不知该怎么办。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八)情感类问题也是困扰当今中学生的问题,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感。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

面对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情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了深深的忧患,也更加明确了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该如何从事这项工作呢?具体做法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社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随力、锻炼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三)在中学里建立心理咨询与调节室,除了一般的咨询谈心外,还可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如在大考之前,总会有一些学生产生考试焦虑,表现出紧张、失眠等症状。心理辅导员就可集中为学生做一些放松治疗。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应考动机以取得好的成绩。学校中的心理咨询与调节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咨询门诊,做法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实施:

1、引导学生合理发泄不良情绪。由于青少年发育尚未成熟,情绪不太稳定。遇到情感挫折时发泄常常不能自控。咨询者应理解这一特点,为他们创设合理发泄的渠道,防止不当的发泄。较好的方法:一是让他们尽情倾诉。二是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三是音乐抚慰,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

2、淡化被动受教,培养自助能力,青少年自主的能力尚在发育之中,对成伯依赖性较强,因此,辅导与咨询时应特别注意助其形成自助能力。在咨询过程中侧重于引导,鼓励,在帮助他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自己找到解决的对策。

3、注意行为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的自理性、自制性都还不够成熟,许多心理障碍表现都与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如失眠,除了心理性原因外,很重要的影响就是不良的作息习惯。因此,对其进行调节时特别要注意行为的训练,最好是助其设计出训练方案,按行为治疗的原则与做法助其一步步达到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4、注意自身形象,增加学生信任感。由于中学生还处在偶象崇拜阶段,接受建议的过程也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因此,咨询者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咨询的效果。有益的做法有二:一是增强个人修养,注意日常生活的表帅作用,避免在学生心中形成不良形象,二是真诚关注,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并以此为基础共同寻找解决的策略,切忌以旁观者的身份滥施同情,使学生自尊心受损,导致咨询失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的意义。

第四篇: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有人说:“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笔者认为,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心理承受能力弱。风险和挫折是人生中难免的事,敢冒风险和战胜挫折,这才是人生应有的品格。可是,由于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

(二)自私狭隘,虚荣心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数理化”,造成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封闭与狭隘。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上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三)缺少意志、毅力。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现在,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的从小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学习缺乏毅力,善始而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一)认识问题。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这种状况在许多教育工作者中,尤其是在许多教育工作领导者的思想认识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专研人员曾就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途径等问题,对两所完全中学的264名教师(其中16位校级领导)作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不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只把眼睛盯住学生的考试分数,盯住升学率,而很少甚至没有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健康。在错误认识支配下,学校的本该用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副课”,每周两节被简缩成一节,有的学校甚至干脆砍掉或者只填在课表上。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荒漠化”状态。

(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首先是缺乏足够的专职教师。大多数是“兼而不专”,这些“兼而不专”的教师,又往往是半路出家的--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捉襟见肘,困难重重。其次,心理健康知识在广大教师中普及率低,面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少教师爱莫能助,束手无策。另外,教师队伍中,有些教师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诸如脾气暴躁,情绪反复无常,缺乏宽容忍让意识等等,这种不良的个体心理品质,对学生这个群体(全班、全校)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心理测查、咨询、治疗和训练,使受教育者增

进心理环境的内稳度和机体对环境的有效适应,以积极主动、平衡而灵活、正确而理智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和协调当前及与时演进的客观环境,成为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强者。”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普通心理学中的有关认识、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人生观、性格、气质、能力的浅显知识,跨越青春期误区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心理卫生基础知识,社会人际交流及自我训练,自我调节方法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那么,对中学生生理的成长、心理的成熟、健康人格的形成、个性的全面发展等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当前,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

第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智力、品德、身体诸方面的开发与养成,这一点早已被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证明。不少国家在学校开办心理咨询机构、心理训练中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心理患者提供治疗帮助。我国的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及广西的少数学校,也把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其效果是显著的,但绝大多数地区尤其是较为闭塞的农村学校却仍是我行我素。究其原因,应试教育难逃其咎--追求高分、高升学率,“一切为了升学;已成为不少校长和教师办学的思想基础。当前,要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使所有校长和教师都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对人一生的成就都有极大的影响。爱因斯坦早就说过:”只教人一种知识、技术是不行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要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就要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看待,可以说,是否重视和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也能反映一所学校校长和教师的眼光。

第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列宁说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的水平。”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地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中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师资保证。要千方百计向所有处于教育第一线广大教师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使他们不仅能自觉地依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实践中去,从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要通过校长培训及教师继续教育等方式,对校长和教师进行培训(特别要培训那些心理素质不高的教师),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处在建立、形成和发展之中,具有很大的模仿性、盲从性和易变性。正因为这样,教师的表率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予以高度重视。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每天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无数双精细、审视的孩子们的眼睛在时刻盯着你。”1983年,英国政府在其白皮书《教学质量》中,曾把“适宜的个性品质”列为鉴别合格教师的三条标准之首。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也表明,一名教师达到一定的能力、知识水平和具备一定的教育

能力之后,其自身的个性心理品质就是影响学生成长(尤其是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

(三)开辟多种渠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谈话、指导及训练,也可采取随机交谈和开展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当然,学生动态的心理活动与本能的心理封闭,会使这项工作难上加难。这需要工作的艺术性,也需要教师有慈母之心和绣花之功,做到“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并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也会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爱到感染。如针对中学生参与意识强、表现欲强的特点,可利用出板报、办校刊、开展知识竞赛以及各种表演等多种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有益的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康心理状态。须强调的是,开展这些教育活动,除了要讲针对性之外,更要讲经常性,任何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都不能指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另外,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总之,学校要调动一切积极性,挖掘一切育人因素,采取多种渠道,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点一滴地落到实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切不可等闲视之。

第五篇: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课程相关材料

课程相关资料

个人简介:

刘小先,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心理系副主任。在学校曾先后讲授了《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四门课程。态度严谨,每年学生评教均为优秀。曾多次为河南省校长培训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等学员授课,深受学员的欢迎。在学术研究方面,努力钻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13年通过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的评审,曾获得河南省“十一五”教育干部培训工作先进个人,河南师范大学“文明教师”,“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以及新乡市“文明教师”等称号。课程简介:

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课程是中学生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本次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第一,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概述;第二,心理辅导关系的意义与建立;第三,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的倾听技术;第四,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的过程。由于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课程涵盖的内容广泛,因此需要学员在课余时间不断拓展和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积极主动的应用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以提升。

一、前测题:

1.关于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3(1)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的对象是有精神疾病的个别学生。(2)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忘记自己的痛苦经历。(3)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开发潜能。

2.在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中,保密是一项基本原则,因此:

答案:2(1)心理辅导教师要保守学生的所有隐私,绝对不能泄密。(2)当学生告诉老师遭遇虐待时,心理辅导教师可以泄密。(3)保密原则不用提前告诉来访学生。

3.下列哪个因素,更有利于辅导关系的建立:

答案:1(1)积极关注。(2)封闭式提问。(3)给与建议。4.在个体心理辅导结束阶段,心理辅导教师总结性评估的作用是:

答案:2

(1)帮助辅导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2)有助于增强学生自我依赖的信心。(3)有助于让学生看到辅导教师的专业水平。

5.在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的开始阶段,首要任务是:

答案:1(1)倾听来访学生的故事。(2)指导来访学生的错误观念。(3)改变来访学生的问题行为。

二、后测题:

1.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的基础目标是:

答案:1(1)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2)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3)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2.美国前咨询心理协会主席布拉德利的研究表明,下列哪个因素对心理辅导的效果影响最大:

答案:3(1)当事人改变的期望。(2)辅导技巧。(3)辅导关系。

3.关于同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2(1)同感只是同情。(2)同感是平等的。(3)同感仅仅是一种态度。

4.在个体心理辅导中,封闭式提问的缺点是:

答案:1(1)容易导致来访学生责任转移。(2)容易导致来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3)容易导致来访学生烦躁不安。

5.确定辅导目标是哪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答案:2(1)探索阶段。(2)洞察阶段。(3)帮助阶段。

三、课程讨论题(线下完成,无需在平台提交)

1.结合自己的辅导经验,谈一谈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中倾听技巧使用的感受,并且交流一下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倾听技巧。

2.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实际案例来讨论辅导关系对于心理辅导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四、课程作业(线下完成,无需在平台提交)

撰写一篇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的案例报告(要求:书写自己辅导过的且辅导次数在六次以上的案例)

五、推荐书目

1.伍新春.中学生心理辅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卢家楣.青少年心理与辅导——理论和实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下载《中学生心理问题与校园安全》课程简介 - 复件(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心理问题与校园安全》课程简介 - 复件(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心理问题大全

    许多人感叹,农村供电所安全工作难度大,难就难在员工存在的安全逆反心理。而安全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复杂,表现的形式五花八门,造成的危害也多种多样。如何消除员工安全逆反心理......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简介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简介来源:学科网|http:/// 点击数:1877 次 时间:2008/4/15 9:39:00 录入:liyanlai2008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简介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过去学校教育中不是特别关......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范文)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心理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关键阶段。由于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是一个独立性和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而且又......

    中学生心理问题个案分析

    学生时代,一个人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急剧变化。如果在这一阶段遇到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可能影响今后的一系列发展,本应无忧的年纪,也会从此蒙上阴影。种种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都......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分析5篇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 武鸣县甘圩镇中心学校黄菊梅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十七岁至二十岁之间,独生子女占了大多数。这些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特别是一些家......

    中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怎么办?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如何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疏导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被全社会所关注。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中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在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呵护下茁壮成......

    10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在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五种: 一,学校适应不良型的心理问题; 二,强迫型的心理问题; 三,抑郁型的心理问题;四,焦虑型的心理问题;五,恐怖型的心理问题。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