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提保险合同准备金新规对保险行业的影响
计提保险合同准备金新规对保险行业的影响
保险职业学院科研处 侯旭华
发布时间:2010-09-07
按照财政部2008年8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以下简称《2号解释》),保险公司将采用新的基于最佳估计原则计提保险责任准备金,新准备金评估标准另行发布。2009年12月22日财政部发布了《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下称《规定》),明确要求保险公司在编制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时开始实施《规定》,《2号解释》真正得到落实。《规定》的颁布,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保险会计改革有了新的跨越和突破,但同时也对保险行业财务精算和内部经营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规定》为保险行业带来的机遇
以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真实公允地反映了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过去保险公司都是按照保监会的规定以2.5%的准备金评估利率标准计提责任准备金,此项规定较为保守,保险公司的很大一部分利润被计提准备金,造成有些新保险公司实际已经开始盈利了,但是在账面上还是亏损的,股东对此极为不满。《规定》没有对保险合同准备金提取作出具体的比例要求,只是要求保险公司采用符合市场实际的折现率,以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同时考虑边际因素和货币时间价值。以往新单亏损,保费收入越高当年利润越少的状况将得到改变。较为宽松的准备金计提新标准有望释放数额可观的准备金,保险合同准备金负债有一定程度减少,净资产、利润总额会有一定程度增加,这不仅有利于增强保险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助于投资者对保险公司的价值评估和监管部门的风险监管,而且可以增强股东利益的货币时间价值效应,有效降低保险公司在发展初期面对地的股东的增资压力和资本占用成本,对保险公司内涵价值的增长将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另外,如果评估利率大于预定利率,那么保单会发生首日利得,但《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规定保险人在保险合同初始确认日不应当确认首日利得,发生首日损失的,应当予以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避免了由于采用《规定》引起的利润虚增。
保险合同准备金的会计规定与法定精算规定实现分离,有效协调了会计与监管之间的关系。我国保险公司过去一直是按照保险监管部门的法定精算规定计提保险合同准备金的,由于法定精算规定是根据保险审慎监管要求设计的,因此保险公司一般据此计提的准备金都远远超出其实际承担的保险负债。《规定》立足国情、借鉴国际,适当分离会计规定与监管要求,一方面采用“盯市”的方法,以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从监管精算规定回归公认会计原则,以便向投资者等提供更加具有决策有用性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评估偿付能力时,继续按照保监会制定的法定精算标准计算保险合同准备金,不适用《规定》有关保险合同准备金的计量原则。这样,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会因《规定》的实施而发生变化,也不会因为实施《规定》而导致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和要求降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保持稳定,这有利于防范风险,保护被保险人利益。
消除了A+H股上市保险公司年报差异,推动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过去在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方面,A股年报按照保监会制定的精算规定进行计量,H股年报均参照或部分参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导致A+H股上市保险公司年报的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金额不同。《规定》明确了企业应在两个市场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这是国际趋同的集中体现,可以实现保险公司境内外编制一套报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一份审计报告,保持了整体目标的一致性,这将大大降低了公司成本,同时推动保险会计规范提升,也有利于保险公司融入国际潮流。《规定》的实施,是中国保险公司未来推进国际化发展所必须迈出的一步。只有解决好会计语言问题,国内保险公司才会在国际上拥有更多话语权。
《规定》对保险行业带来的挑战
保险行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受到削弱。可靠性和可比性是使得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基本质量特征,但是这两者却常常相互冲突。为了加强可靠性而改变会计方法时,可比性就可能受到削弱,反之亦然。《规定》以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增强了信息的可靠性,但《规定》对各项准备金的计提只作了原则上的规定,涉及大量的会计估计,针对同一经济事项,保险公司可能有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作出不同的估计,所以可能会使得保险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程度大为降低。因此,保监会应针对《规定》另行制定一个实施指南或配套文件,对一些具体技术问题进行规范,统一保险合同准备金的计量口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对保险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时,应当在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基础上,客观评价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方面是否真实,财务报告反映的信息是否充分公允,据此发表审计意见。
滥用会计估计变更来调整利润的风险增加。过去保险公司一直是按照保险监管部门的法定精算规定计提保险合同准备金,只有一个标准,调整利润的空间很小。《规定》明确要求保险人以履行保险合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的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进行计量,同时考虑边际因素和货币时间价值,这实际上是一种会计估计的变更。理论上讲,只要有会计估计存在,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秘密准备。保险公司有可能出于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滥用会计估计变更,通过不恰当的比例提取保险合同准备金。另外,还有的公司将会计估计变更作为会计差错更正处理,采用追溯调整法调增以前年度利润,确保当年盈利,为未来盈利营造空间。因此,《规定》实施后,保险会计中确认利润时,人为色彩更加浓厚。鉴于此,保监会有必要规定准备金计量折现率假设的选取方法和范围,保险公司应按照市场化原则,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作出判断,从当前时点上估计出未来资本市场利率最可能的情形,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折现率,避免不同年度准备金的过度波动,防止利用折现率的选择操纵利润。
精算师和财务人员的客观独立性与职业道德备受考验。保险行业利润有较强的预计性,保险行业利润对保险公司来说尽管是一个会计概念,但同时又是一个精算概念。保险合同准备金的提取、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以及利率与未来现金流量的测算等会计核算都离不开精算师的参与。提高保险精算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财务及精算人员之间的沟通,让精算人员及时理解和掌握《规定》的最新变动,保证保险公司精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损益不受任意操纵,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规定》实施后,财务信息的核算需要另外的数据库,涉及开发能提供新的信息的系统程序,可能会需要先前承保年份所有数据的收集。财务负责人作为保险高管人员应当立足全局,有权利也有义务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活动和财务管理融为一体,全程参与公司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提升企业价值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另外,保监会应规范准备金计量的控制程序,要求公司建立分级授权、权责分明、分工合作、相互制约的准备金计量控制程序,在明确财务负责人和精算责任人的独立专业判断的同时,强化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对准备金的计量方法和计量假设的合规和公允所负的责任,使得准备金计量的工作流程和内控体系更加科学合理,这有利于提高准备金负债计量的准确性和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
对保险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的影响广泛而深远。重大会计估计与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息息相关,属于重大的战略决策,并不是简单的会计判断范畴。因此,保险公司不仅仅要考虑在《规定》下该怎样去编制财务报告,很多根本性的规则变动要求保险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及外部披露和交流方式发生很多变化。管理流程、经营规划、产品设计、业绩考核、融资渠道、投资策略、投资者关系以及税务方面的变化都是保险公司需要重新考虑和定位的。就直接影响而言,最佳准备金估计法会直接反映在负债、利润变动上,而利润的确认对税收等方面的影响都会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经营和管理。
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任重而道远。保险合同准备金是为了承担未来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它具有不确定性、未来性、估计性等特征,其本质就是一种或有负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保险合同》第二阶段的讨论稿认为,以后保险负债确认将不存在所谓的保险准备金,现在许多国家都计提或有负债性质的准备金;新的讨论稿倾向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保险合同负债。虽然对保险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是保险会计准则的目标,但这个理想化的目标由于缺少一个有效的交易市场而受到阻碍,这些公允价值的确定可能会需要很多保险公司所不具备的熟练程度和专业技巧,比如确定风险调整依据、长期利率模型以及随机建模技术,专业水平的限制可能会使其所用模型的结果不可靠。另外,这些技术的使用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些假设条件,而这些假设条件很容易受到来自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影响,从而使计量结果的可靠性受到影响。由此可见,保险合同准备金公允价值的评估相对于一般金融工具而言更为困难。
《中国金融》2010年第11期
第二篇:贷款新规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贷款新规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摘要]后危机时代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和审慎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009年7月。银监会出台了贷款新规,相对于已经习惯于“统借统还”模式的银行与企业来说,借贷双方都将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本文从关系银行业务理论出发,分析了关系银行业务对银行监督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探讨了商业银行实施贷款新规对信贷管理的影响,揭示了贷款新规出台后,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贷款新规;关系银行业务;银行监督;信贷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1)04-0048-04
为规范和加强信贷业务管理,确保银行业信贷资金进人实体经济,以信贷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后危机时代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和审慎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009年7月,银监会出台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统称贷款新规,下同)。这不仅是对国际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的有效借鉴,更是推动银行信贷管理根本性变革的重要举措。但相对于已习惯于“统借统还”模式的银行与企业来说,借贷双方都将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在贷款新规的执行过程中,银行与企业之间有着自主权博弈之争。因此,在关系银行业务理论框架下,开展实施贷款新规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研究,对后危机时代加强银行信贷管理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银行对企业委托监督功能――基于关系银行业务理论分析
1.关系银行业务对银行监督的正面效应。关系银行业务在委托监督方面的效应――基于银行的角度。Haubrich(1989)最早探讨了关系银行业务存在的情况下银行监督给银行带来的好处。Haubfieh(1989)将Dia,mond(1984)单期委托监督模型扩展到多期委托监督模型来研究长期借贷关系对银行监督的影响。Petesen和Rajan(1994)认为,在多期委托监督模型中,由于银企之间保持着不断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博弈过程,该隐性保障机制给银行提供了企业比较准确的财务经营状况信息。若企业接受银行监督,在突发不利情况出现时就能及时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来修改合同,从而使得合同中相应的条款即可在事前定得更加详细以防止银行贷款难以收回。若企业提供的信息严重失真的话,银行即可惩罚企业。因此,通过这种重复博弈过程,银行可促使企业在每一个阶段都能提供真实的信息,从而提高银行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的竞争力。
关系银行业务在委托监督方面的效应――基于企业的角度。Berger和Udell(1995)发现,相对于没有关系银行业务的中小企业来说,一个具有关系银行业务的企业可得到更低的贷款利率和贷款合约上的抵押要求。从关系银行业务的正外部性效应角度,由于银行可通过关系借贷获知企业的发展经营的真实状况,对于好的企业来说,通过这种信息显示机制可以扩宽融资渠道以便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Berlin和Mester(1998)从银行贷款内控的角度分析了贷款定价的跨期平滑机制的重要性,认为利率非敏感性使得贷款的跨期定价具有可操作性。即,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建立了一个信贷记录使得银行能够了解到企业的私人信息。在企业创业初期,若银行选择一个优惠贷款利率,在企业扩张和成熟期银行可从发展潜力好的企业获得未来收益剩余用以弥补初期的损失,就可能减少最初的风险,有利于好的企业成长。因此,“定价平滑机制”有利于银行优质企业的培养,并增强企业对银行的贷款依赖从而增加银行的长期盈利能力,外部投资者也可通过观察企业是否与银行具有长期借贷关系来判断企业的好坏。
2.关系银行业务对银行监督的负面效应。由于关系银行业务理论模型中的激励相容机制取决于未来租金和准租金,因此,银行之间激烈竞争导致租金降低,进而削弱了关系银行业务赖以维持的基本条件。关系银行业务的隐性假设在于银行缺乏竞争,银行间缺乏竞争环境导致信用等级差的借款人可以利用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达到融资的目的,加剧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基于静态产业组织模型,虽有些研究已开始注重银行业市场结构和银行监督的动态演绎过程,但也只是一种十分有限的扩展,需要对银企委托监督机制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该类理论模型的重要假设条件是各种代理人都是风险中性者,基于该假设的研究结论得出,代理人可通过承担完全风险的办法来达到最优激励效果,现实经济中各种代理人风险偏好可能是风险厌恶或偏好风险的,其研究结论显得有些不足;当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将该类理论模型纳入到市场不完善的转轨经济中时,原有的研究结论无法解释转轨经济体中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特殊性。如各类银行对企业贷款监督和风险管理的力度不同,导致贷款人和借款人在违约风险承担和利益分享中的行为特征也有所差异。因此,关系银行业务对银行委托监督职能的发挥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究竟是哪一方面占主流取决于借款人市场结构(需求方)和银行业市场结构(供给方)的性质。
二、信贷管理――基于商业银行实施贷款新规的效应分析
1.促进银行机构改进信贷管理流程,提升实贷实付管理的内生性。一方面,贷款新规坚持以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和审慎标准为条件,确保贷款周期与企业关键生命周期相匹配,信贷进入和退出与企业有效现金流相匹配,以加强贷款实际用途控制为核心,调整、改革贷款支付方式与业务流程,发挥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效应。“受益人支付原则”可以有效防止信贷资金流人股市,有效平抑股市泡沫,从而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创造条件;此外,贷款新规强调交易背景和实贷实付原则,可有效斩断信贷资金违规输入楼市链条,抑制房价泡沫,为政府综合治理房地产市场赢得空间和时间。另一方面,实施受托支付为主要支用贷款方式,促进加强贷款用途管理。银行机构通过实行多级审查、层层把关,确定最终支付金额,保证贷款资金的专款专用,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精确度;同时贷款新规要求的实贷实付,减少了银行的短期利息收入,打破了银行长期以来依靠派生存款的惯性。因此,商业银行要生存、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质量、效益、风险和规模并重的考核体系,提高激励约束机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2.实现管理模式根本转变,提高社会有效信贷需求满足度和资金使用效率。一是新规实施后,要求贷款资金“实贷实付”,贷款通过发放审核后并不立即打入借款人账户,而是“量用为借”,根据借款人实际用款需求进行支付。从微观层面看,减少了企业的利息支出,符合市场经济中企业效益最大化的追求目标,从宏观层面看,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不允许大量贷款资金滞留于企业
账户,也从制度上限制了银行为虚增存款而降低信贷门槛的非理性竞争。二是必须按贷款合同规定用途、项目施工进度与生产经营的即期需要及时使用贷款,贷款不能再直接进人资金池或内部银行,资金营运乃至经营管理必须相应调整,企业在资金筹措与资金管理上面临挑战。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的严格测算,极大地限制了部分银行对于某些优质客户超额授信和用信的空间,且严格贷款期限管理,限制贷款周转使用,也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银行整体贷款规模。这客观上要求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制定明晰的资金需求和使用计划,提高社会有效信贷需求满足度和资金使用效率。
3.发挥商业银行整体效应,实现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均衡,有效规避金融风险。一是贷款新规间接地强化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贷款新规禁止一次性将贷款发放至借款人账户,促使银行稳妥测算资金来源,以维持充足、稳定的流动性水平。同时,在某个阶段,银行可放贷规模与客户贷款需求之间可能出现期限错配现象,也会促使银行加强贷款规模管理;由于客户需要使用资金时,才向银行申请贷款。因此,银行为了维系较好的银企关系,必然尽力提高服务效率。二是抑制国内非实体经济领域的融资需求,引导信贷资金合理配置,使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之间保持适度的增长比例;规范贷款支付行为,提高商业银行对贷款规模和发放节奏管控能力,间接地帮助借款人控制财务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从而增强了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三是贷款新规能引导金融消费者规范经营,有助于形成理性投资的社会风尚。
4.贷款新规实施,降低了有效防范风险的成本,发挥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一是贷款新规具有收缩货币供给的作用,但其对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的具体影响,有待依据贷款新规的实施情况,区别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作进一步评估。二是贷款新规可强化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应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建立超风险限额预警和控制机制,科学配置信贷资源,理性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协调发展。三是新规实施后,要求贷款资金“实贷实付”,有效防范风险所必须付出的成本,从长远看收益远远大于成本,发挥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三、贷款新规――基于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市场主体尚未成熟,信贷市场潜在风险较高。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尽管经历了市场化转型,在金融实践中更新了风险管理理念,取得了一些经验并发展壮大,但与国际先进金融机构相比,整体信贷管理模式相对粗放,尚缺乏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在高增长与欠规范并存的扩张模式下,由于受法律知识、信用意识缺乏等制约,借款人的非理性或违法行为,致使信用风险在信贷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之间的跨市场传递更为隐蔽,不利于良好信用环境的形成,银行也难以对约定贷款用途进行风险监控,而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
2.市场规则有待完善,需要市场化的自治和完善银行与借款人的公司治理机制。虽然贷款新规针对借款人化整为零地突破贷款限额的方式做了有针对性的防范,但实际上借款人对信贷的挪用手法是相当复杂的,如借款人与交易伙伴的“合谋”行为,贷款新规就无能为力。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信贷业务的新品种不断涌现,部分创新已经超越了《贷款通则》的规范范围,需要有新的法规加以约束。加强监管固然可增加借款人挪用贷款资金的成本,但要有效地、制度化地、低成本地缓解贷款违规挪用问题,还需要市场化的自治,完善银行与借款人的公司治理机制。
3.信用基础长期缺失,银行授信专业人员匮乏,影响贷款新规的落实效果。一是我国虽致力于信用建设,但目前国家缺乏完善的信用管理立法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信用环境差,合同的约束力较弱,契约地位亟待提升;个别信贷市场秩序混乱,存在恶性竞争,虚假交易横行,无交易划转套取银行贷款案件频发,影响信贷资金安全。二是部分金融消费者法律意识淡薄,判罚执行难度较大。一些银行客户对于贷款新规能够更好地保护其利益的认识不到位,一些惯性做法使得受托支付执行难,从而造成贷款新规与结构调整政策落实的两难。同时,部分项目往往由集团客户负责项目运行,而有些集团客户贷款支付的传统做法是借款人提供用款计划时,银行将贷款发放到集团公司,由其进行资金支付。这与实贷实付要求相悖,但由于集团客户处于强势地位,银行推动的难度较大。三是银行授信专业人员匮乏。银行信贷人员认识水平受传统信贷结构和信贷管理模式的影响较大,对贷款新规和低碳经济等新兴产业的认识需经历逐步深入的过程,如过多纠缠于受托支付限额是否应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根据真实性不强的企业报表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是否科学等细节,就可能对经济结构调整的进度以及贷款新规落实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4.在实际操作中,个别条款面临操作难,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一是贷款新规对回款账户的要求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挑战。为规避银行审核而可能造假,未把贷款用于约定用途,这是客户的恶意行为。况且,如果贷款客户的交易对象在其他银行开户,绕一圈后难以了解资金去向,对单据的审查也很难判定真伪,操作性难度很大。二是贷款新规对于不宜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特殊项目和交易对象,缺乏相应的监控办法。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企业,报表不规范,金融机构难以合理测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对非标准化的信贷产品的市值评估十分困难,因重估制度需要一套市值评估的体系如确保双方都可信的市场交易价格才能实施;在多种交易行为中,对于紧俏商品的买卖或买卖频繁、信任度高的中小企业买卖双方间,经常存在未签合同进行交易、交易与结算不同步等情况,或存在借款人向强势企业交付保证金或押金,只能在付款后取得收据;且在信贷规模较紧的情况下,部分企业为确保经营正常运作,经常出现提前提款行为,难以实现实贷实付的要求。显然,贷款新规不符合买卖双方或市场约定俗成的存在着一定风险的、却是市场接受的一些规则。
四、政策建议
1.加大行内外宣传培训与辅导力度,营造贷款新规良好的内外部实施环境。(1)做好广泛宣传,优化社会环境。贷款新规是一个新生事物,贯彻落实贷款新规需要包括金融消费者在内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因此,应该积极搞好客户关系维护,加强对客户的沟通与宣传解释,使广大客户了解贷款新规并没有提高获得贷款的门槛或使程序变得繁琐,而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且有利于更好保障客户利益。(2)加强辅导培训,增强员工业务素质。应及时开展了多层次、多轮次、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有效地提高信贷人员执行新规的自觉性和执行力,防止员工因新规采取了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而产生“惧贷”心理。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充分评估贷款新规对客户关系带来的影响,深入分析和充分认识贷款新规带来的挑战与利弊,尤其是对信贷经营方式、信贷业务流程、业务竞争模
式、企业财务报表可能带来的变化,以及其他可能产生的信贷风险,进而研究和调整经营管理和发展策略,以提高执行新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优化、设计、调整信贷业务的流程,进一步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在落实贷款新规过程中,商业银行应将外置式的被动风险监控提升为内在式的主动风险管理,提高信贷业务的服务质量与效率。一是全面梳理、完善相关制度,对照新规有关业务操作流程,对照全流程管理的制度要求,对已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修订,进一步完善标准化操作细则和内部相应的规章制度,积极推进再造工程,促进信贷操作模式转变。二是从严把关发放和支付审核环节。贷款新规对合同文本的合规性、完备性、严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及时对借贷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进行全面、规范的约定,加强系统配套,修订合同文本,完善IT系统,推动系统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发放审核及支付审核功能,实现贷款资金智能化管理监控。三是实贷实付,规范信贷经营管理,构建全流程管理模式。实行延伸监控,确保贷款资金用途合规。
3.加强配套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确保贷款新规的执行效果。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有据可循。监管部门应制定完善银行机构落实调结构政策与贷款新规评估与问责办法等激励约束制度,加大评估力度,并探索将结构调整政策和贷款新规落实情况纳入准入管理、监管评级中,强化激励约束。二是加强督导检查,提高贯彻执行力度。为确保“贷款新规”的有效执行,防止各金融机构的不公平竞争,银监部门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已确定的实施时间表,加强对各机构、各单位落实贷款新规情况的检查和督导,确保各机构、各单位“齐步走”和有效执行。同时,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问责机制。
4.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促进银行信贷业务规范健康发展。一是加强贷后风险控制和预警机制,强化尽职调查,延伸贷后管理。二是严审放款依据,筑牢贷款发放关。要求银行增加账户管理功能,做好还款资金监管。流动资金贷款方面,可要求贷款人结算账户下设立用于存放流动资金贷款专项资金的子科目,既有利于银行对贷款资金进行专项管理,也可避免银行贷款资金与企业自有资金混用,同时又免去企业多次开户的繁琐手续。三是资金需求的科学测算,需进一步地研究。测算应当参考市场主流方式。规范表外授信,使之匹配借款人的真实用信需求,同样也是降低市场风险的微观机制。
5.顺应监管变化与客户需求,加快相关产品创新,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1)加快业务创新步伐,提升经营能力。鉴于流动资金贷款在需求测算、期限管理等日趋严格,且贷款规模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要加快业务创新,建立差别化的短期信贷产品体系,加快贸易融资产品的创新开发力度。对于融资渠道丰富、收入来源多样、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强的客户,可配置营运资金贷款;而对于融资渠道贫乏、收入来源单
一、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客户,则重点发展贸易融资产品,将企业资信转化为产品信用、应收款信用等,提高贷款发放频率,防止资金闲置。(2)顺应监管变化与客户需求,加快相关产品创新。在应对经济形势与监管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及时调整部分产品制度,力争更快、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通过加大信息科技系统建设,提升信贷业务的电子化审批能力,并加大客户信息的整合力度,实现软硬实力的同步提升。
[作者简介]谢清河,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南平市分行高级经济师,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经济学(金融学)博士,研
究方向为金融学。(福建南平353000)
[责任编辑: 昱文]
第三篇:浅析券商资管新规对信托业务的影响
浅析券商资管新规对信托业务的影响
来源:信托产品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2年10月18日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第87号令)和《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对原《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证监会第17号令)及其配套实施细则进行了重大修订。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及时把握券商行业的监管动态,了解券商资产管理业务中的相关法律合规风险,才能更好推动和加强信证合作。本文通过解读资管新规,浅析信托公司与证券公司合作机遇,抛砖引玉。
一、《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主要修订内容
调整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审批制为备案制 产品发行审批流程过长一直被认为是阻碍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瓶颈之一。资管新规取消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全面鼓励业务创新 新规内容凸显监管机构对未来券商资管业务的改革思路,结构化产品、保本型产品、回购式固定收益产品、股权动态管理等四大创新业务得到落实。其中将产生重要影响的内容为:
1、取消限额特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的双10%的限制 2。意味着基于券商资管平台的股权质押融资比信托平台更为灵活。
2、适当允许集合计划份额在投资者之间有条件转让。该项规定将有效增强集合计划的流动性,增加了券商资管业务的吸引力。
3、允许集合计划开展回购业务。新规明确“单只集合计划参与证券回购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计划资产净值的40%”,丰富了集合计划流动性管理手段,有利于券商固定收益类产品提高收益水平,填补了回购式固定收益类产品的空白。
二、《集合细则》、《定向细则》主要修订内容
适度扩大资产管理的投资范围和资产运用方式
1、扩大资产管理业务投资范围。资管新规对一般集合计划、限额特定集合计划和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区别对待,投资范围逐渐放宽:。
2、扩大资产管理业务运用方式。允许资产管理计划参与融资融券交易,允许将资产管理计划持有的证券作为融券标的证券,根据《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出借给证券金融公司。
明确限额特定集合计划的有关监管安排 与一般集合计划相比,限额特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限额特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成立条件由1亿元调整为3000万元。二是取消限额特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双10%投资比例限制。三是扩大限额特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范围。
调整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参与集合计划的比例
新规将自有资金参与单个集合计划的比例调整为“不超过计划总份额的20%”,且取消自有资金参与单个集合计划绝对数额限制。对于因集合计划规模变动等计划管理人之外的因素导致自有资金参与集合计划被动超限的,要求证券公司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处理原则,依法及时调整。4
三、信托公司与证券公司的合作模式探讨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的合作模式
首先,信托公司与证券公司签订《定向资产管理合同》,对合作方式、合作条件及投资范围、投资限制进行约定,将信托公司设立的信托计划通过证券公司的专门账户进行专业化管理,拓宽信托计划投资渠道。其次,建议或引导证券公司将其定向资管计划投向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计划,增加信托计划资金来源。根据资管新规,证券公司开展定向资管业务的投资范围无明确限制性规定,主要由管理人和客户进行协商,所以无论单一还是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均可接受定向资管计划的投资。
在开展定向资管计划合作业务中,信托公司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风险由客户自行承担。信托公司也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信托计划委托人资产本金不受损失或者取得最低收益作出承诺。
2、证券公司接受单个客户的资产净值不得低于人民币一百万元。根据《定向细则》第14条的规定,定向资管业务中委托的“资产”并不限于现金,还包括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份额、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份额、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金融衍生品或者中国证监会允许的其他金融资产。这为信托公司今后与证券公司合作管理非现金类信托财产提供了合作通道。但如果定向资管业务投向信托公司管理的集合信托计划,其交付的资产应当为“现金”,而不能为其他财产形式。如果投向信托公司管理的单一信托计划,则可以不受此限。
3、证券公司管理的专用证券账户内单家上市公司股份不得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的5%,但客户明确授权的除外。
4、信托公司可通过参与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将委托人持有的证券作为融券标的证券出借给证券金融公司,这样有利于信托财产获取低风险利息收入,实现资产增值,增加资产运用方式。
5、信托公司作为信托计划受托人可以根据不同证券公司的操作风格和业务优势,委托多家证券公司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满足委托人特定理财需求。
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的合作模式
根据《管理办法》和《集合细则》的规定,证券公司的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分为一般集合计划、限额特定集合计划、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三类,投资范围存在一定差异,信托公司可根据信托计划委托人的需求及具体业务结构设计情况选择具体合作方式。首先,信托公司与证券公司签署《集合资产管理合同》,按照信托文件的约定投向不同类别的集合计划,丰富信托计划投资种类。其次,建议和引导证券公司将其限额特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投向信托公司管理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实现信托计划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在开展集合资管计划合作业务中,信托公司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限额特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募集金额不低于三千万元人民币,其他集合计划募集金额不低于一亿元人民币。
2、证券公司的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与信托公司的集合信托计划一样,只能接受货币资金形式的资产。
3、信托公司可借助证券公司的集合计划突破“信托公司不得以卖出回购方式管理运用信托财产”的监管规定,增资金运用方式。
4、证券公司的单个集合计划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集合计划资产净值的10%;投资于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该证券发行总量的10%。但完全按照有关指数的构成比例进行证券投资的集合计划及限额特定集合计划不受前述双10%限制。
5、因证券公司集合计划可参与融资融券交易,信托公司可通过该类集合计划参与融资融券业务,有利于信托财产获取低风险利息收入,实现资产增值。
6、证券公司的集合计划现可设定为均等份额,并可根据风险收益特征划分为不同种类。该条属于本次修订结果亮点之一,凸显了监管新动态,信托公司业务部门应当重点关注。
7、经中国证监会及有关部门批准,证券公司的集合计划可投资于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境外金融产品。信托公司可通过投向该类集合计划而实现境外投资,借道拓展信托计划的投资范围,丰富信托产品线,同时满足高层次客户的投资需求。发挥信托制度优势,抓住政策机遇,实现双赢合作
证券公司在证监会的支持下,掀起了创新浪潮,证券公司正在走向真正的投资银行。但我国证券公司的整体实力尚不够强大,其主要利润来源仍主要局限于股票发行、公司债券承销、财务顾问等传统业务,投资范围仍大部分专注于资本市场。通过与国外的投资银行对比,可以发现,证券公司目前还仅仅是“证券投行”,而信托公司是中国的“实业投行”,是能够整合运用几乎所有的金融工具,满足企业一揽子金融需求的投资银行。信托资金的运用范围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实业领域,投资方式涵盖债权、股权,和二者之间的“夹层”,以及各类资产的收益权,信托产品设计的灵活性独一无二。基于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信托公司是中国所有金融机构中,最具创新潜力的金融机构。券商“醒来”,既加剧了理财市场的竞争,更拓展了信证合作的空间。信托公司应积极引导合作的证券公司通过信托计划来帮助客户实现其投资目的,借助信托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制度优势,加上证券公司所享有的政策红利,实现双赢合作前景。
首先,证券公司可投资信托计划、代销信托产品,信证双方实现优势互补。由于信托公司被定义为私募机构,目前不能设立分支机构,且在异地产品推介上受到多重限制。信托公司普遍缺乏自己的产品直销渠道,过去主要靠银行、第三方理财公司代销产品。券商大规模加入信托产品发行,使得信托公司又多了一个可合作的渠道。
其次,信托公司可以和证券公司合作开发金融产品。如券商和信托公司共同为上市企业提供融资方案或“结构化”设计证券投资集合信托计划,并由券商代销该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最后,信托公司应当乐观看待证券公司资管业务的“崛起”。2005年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正式进军理财市场,当时信托业内也曾有一些悲观的预期,但事实证明,正是银行的加入,使得理财市场进一步深化,通过银信合作,信托公司取得了爆发式发展。同理可见,证监会“松绑”证券公司资管业务,也必然会壮大券商的财富管理市场规模,而在此过程中,信托公司同样可以参与证券公司的创新过程,与证券公司携手开拓相关财富管理市场。信托公司现在不但有了银行渠道、也有了券商渠道,相信通过银信合作、信证合作和银信证合作等各种业务模式的拓展,信托公司的资产规模必然会不断壮大、更上新台阶。
注释: 1:作者现任职于广东粤财信托公司风险管理部 2:双10%限制指“单个集合计划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集合计划资产净值的10%;集合计划投资于指数基金的除外。证 券公司将其管理的集合计划资产投资于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该证券发行总量的10%。”
3:股权融资形式分为股权/股票质押贷款方式融资、真实转让+回购方式融资、股权/股票收益权融资三种方式。
4:见《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第33条。
第四篇:浅谈新会计准则对证券市场影响
新会计准则中的一些规定将使我国股票市场市盈率和市净率平均水平降低到一个新的均衡水平上,投资者仍可以根据市盈率和市净率来判断上市公司价值。会计准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企业的经济现实或增加经营风险。新准则将更有利于投资者理解企业的价值,从而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的开始披露,2007年1月
1日起实施的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汇报的影响将逐渐显现出来。毋庸置疑,会计准则中会计科目计量和汇报方法的改变将对企业的财务报告数字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与以前可比性减弱。但是,要正确认识新准则的影响,我们需要对以下若干问题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出现错误评价新会计准则影响的情况。
首先,新会计准则中的一些规定将改变我国股票市场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平均水平。基本来讲,市盈率和市净率的平均水平将降低到一个新的均衡水平上。要认识到这一点,让我们先看看市盈率是怎样决定的。企业股票的价值是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会计准则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虽然在短期内,如一年,现金流和盈余因为应计原因可能有差别;但是从比较长的期间来看,如十年,现金流和盈余基本上是相同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投资界使用的投资价值评估模型既有现金流折现模型,也有基于盈余的剩余收益评估模型。两者在较长的衡量时间内评估结果基本应该一致,因此,我们可以用盈余来构建模型评估企业价值。
新准则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比以前的准则更多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这样,如果上市公司持有金融资产,其盈余当中就包含了金融资产在期间内公允价值的变化。我们设想一个企业,它的资产完全是金融资产,这样,金融资产期间内公允价值的变化即是企业损益表汇报的盈余。但是,金融资产,如股票的价格变动是很难预测的。我们只能预测金融资产未来期间的盈余都等于股权资本成本。例如,一个股票现在每股价值是1元钱,股权资本成本是10%。那样,现在预测未来各个期间的盈余都应该是0.1元。对于这个企业来讲,其股票价值是0.1元每股净盈余除以折现率(股权资本成本),结果正好是1元。市盈率则是折现率的倒数。例如这个企业的折现率是10%,其理论上的市盈率将是10倍。
2007年1月,**证券交易所a股平均市盈率是38.36倍;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平均市盈率是39.91倍。之前两市的平均市盈率曾长期徘徊在40倍以上,甚至曾达到60倍左右。为什么我国上市公司以前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总是很高呢?再看前面的例子。假设企业的折现率还是10%,但是企业资产并不全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而是50%金融资产,50%生产性资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而生产性资产按历史成本计量,并遵守稳健性原则。历史成本和稳健性原则导致生产性资产产生的盈余倾向于保守,平均来讲低于实际经济利润(企业价值增加)。这样,企业本期间汇报的盈余中既包含了历史成本、稳健性原则的影响,又包含了公允价值的影响。其结果是在企业价值相同的情况下,企业盈余水平低于完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下的盈余水平。这样,市盈率公式的分子不变,分母变小,市盈率水平自然大于完全公允价值方法下的市盈率。
依次类推,如果同一个企业完全没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即所有资产的计量都基于历史成本原则和稳健性原则,企业的市盈率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市净率。相对于历史成本与稳健性原则下的净资产值,公允价值方法下的净资产值自然会增加,在企业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市净率在完全或部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下会降低。所以,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要求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项目的范围的扩大,必然会降低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水平。因此,最近股票市场整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并不一定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水平要上升。正好相反,随着公允价值方法被更多的上市公司的采用,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将下降,而不是上升。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引入是很慎重的,适用范围和标准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一部分公允价值变动是直接记入股东权益项目的,而不经过损益表项目,所以,公允价值方法对证券市场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水平变化的影响应该是比较小的。
在认识新准则影响中需要正确理解的第二个问题是投资者是否还可以根据市盈率和市净率来判断上市公司价值。有评论人士认为在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后投资者再依赖市盈率和市净率来判断股市是否过高、是否出现泡沫将会发生非常大的问题。这种看法是一种误解。从最简单的逻辑来说,对于大部分上市公司来讲,因为它们持有的金融资产属于有活跃交易市场的股票或债券,因此新准则的要求并没有向投资者传递新的信息。即使不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者自己也可以从交易市场上轻易了解到这些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就是说,这部分公允价值信息是投资者原来就有的。这样,一方面,企业
价值不因为是否采用公允价值方法而改变;另一方面,投资者的信息所有量也不因为是否采用公允价值方法而有差异,从而,说公允价值引入会削弱市盈率和市净率的作用是没有道理的。更重要的,新会计准则改变了盈余和净资产的计量和汇报方法。两个完全相同的企业,经营活动相同,企业价值相同,一个采用原准则,另一个采用新准则,它们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必然不同。
如上面所论述的,使用新准则汇报的企业市盈率和市净率会低于使用原准则汇报的企业。但是,我们没有理由说新准则汇报的企业市盈率和市净率就失去了判断企业股票是否出现泡沫或股价过高的作用。就像两条道路,一条道路限速是每小时20公里,另一条限速是每小时80公里。我们不能因此说我们就无法在第一条道路上判断一辆汽车是否超速了。
因此,在新旧准则转换之际,投资者要做的是调整他们通过市盈率和市净率来判断市场行情的坐标,而不是放弃对市盈率和市净率的应用。就像我们在两条不同限速道路上要使用不同的判断汽车是否超速的标准一样。当投资者正确调整了通过市盈率和市净率来判断市场行情的坐标后,股票市场上就不会出现自我解释的现象,即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不会因为其持有的其他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化而发生超常的变化。即使上市公司盈余因为持有的股票价值上升而提高了,但是投资者现在使用一个较低的市盈率,因此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不会循环推动,出现自我解释的现象。
第三个认识新会计准则中的问题是新会计准则是否会加大金融类资产或投资性房地产类资产占资产主要部分的企业的风险。有评论人认为新准则的实施将导致应用公允价值方法较多的企业的净利润和净资产大幅度波动,并因此认为新准则导致了企业风险的增加。这也是一种误解。会计准则问题从来都是一个如何汇报企业经济现实的问题,是一个如何帮助投资者理解企业经济现实的问题。会计准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企业的经济现实或增加经营风险。因此,以上三个问题是投资者需要加以深入、透彻理解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可以帮助投资者正确吸收即将大批到来的上市公司根据新准则准备的一季度财务报告中包含的信息。事实上,从市场对包含了新准则部分信息的2006年年报的反应来看,新准则的实施效果是比较平稳的。一方面的原因是投资者能够充分、正确地理解新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包括本文提到的对市盈率、市净率、及经营风险的影响。另一方面,应该看到,大量的上市公司甚少涉及应用公允价值的项目,所以公允价值对整体市场的影响并不大。
会计信息是一种商业语言。新会计准则就像是一种语法更通顺、词意更精确、表达更完整的语言,它可以把同样的企业经营的状况更及时、准确地转达给投资者。所以,新准则将更有利于投资者理解企业的价值,从而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但是,我们不能期望语言本身直接参与企业价值的创造,因此,我们也不能说语言本身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风险。
第五篇: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对物价的影响
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对物价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18日晚间公布,从2011年3月25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本以来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的第九次上调。此次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0%的历史高点。
根据央行14日公布的2月份货币信贷运行情况,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3.61万亿元,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冻结银行体系资金3600亿元左右。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24日撰文指出,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
今年以来物价持续上涨,通胀压力凸显,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并对普通百姓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而央行今年连续6次提高存款利率,能直接增加百姓储蓄收益,一年期存款利率累计上调了1.62个百分点,有助于缓解物价上涨压力。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近期接媒体访问时表示,紧缩货币政策将贯穿整个上半年,而收紧流动性以防止通胀继续升温是这一轮紧缩货币政策的主要原因。
百姓生活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首先,连续加息减轻了居民的通胀预期。据测算,经过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利率后,目前我国利率水平虽然仍然为负,但已不断接近物价上涨水平。“过去几个月CPI涨幅都在6%以上,通胀压力比较大。毫无疑问,从物价角度上来说,连续升息是正确的。”经济学家王小广说。
此外,连续加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存款收益,并有利于带动银行储蓄回流,令今年以来一度出现的居民存款投入股市的现象有所变化。据央行调查,在连续加息和股市震荡调整的状况下,城镇居民的储蓄意愿止跌回升,投资股票和基金的热情明显降低。
不过,随着今年以来贷款利率的不断提高,部分贷款购房者还贷负担有所加大。连续加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居民的贷款购房意愿。央行问卷调查显示,中低收入家庭购房意愿随着利率上调、房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而逐步降低。
张晓慧在文中表示,存款准备金工具具有主动性较强的特点,收缩流动性比较及时、快捷,能够长期、“深度”冻结流动性,更适合应对中长期和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局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锁定部分基础货币并降低货币乘数,进而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能力,对于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着更大的效力。
新华网日前的一条报道指出,原本是抑制通胀预期最好的加息工具,但或加大原本市场对中外利差的担忧,并导致带来热钱流入,会加大流动性;而发行央票的作用似乎也受限,如继续通过提高央票发行利率来加大公开市场的回笼力度,可能会抬高货币市场利率,从而引发市场对加息的揣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也表示,未选择动用利率工具依然主要还是担心热钱的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