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7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2013-2017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市场分析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指“为增加营养成份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食品中需要强化的营养素包括人群中普遍供给不足的,或由于地理环境因素造成地区性缺乏的,或由于生活环境、生理状况变化造成的对某些营养素供给量有特殊需要的营养成分。
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而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食品中含有多种营养素,但种类不同,其分布和含量也不相同。此外,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和保藏过程中,营养素往往遭受损失。为补充食品中营养素的不足,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可添加食品营养强化剂。食品的营养强化剂兼有简化膳食处理、方便摄食和防病保健等作用。
《2013-2017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市场分析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现状、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中国营养强化剂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食品营养强化剂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 2012年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2年国际食品添加剂的概况
一、国际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二、国际食品添加剂市场特点
三、日本食品添加剂市场发展回顾
第二节 2012年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
一、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特点
二、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技术进步迅速
三、绿色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技术
第三节 2012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市场动态分析
一、中国食品添加剂市场规模分析
二、食品添加剂细分市场状况
三、中国食品添加剂用户需求分析
四、食品添加剂用户信息获取渠道及采购周期
第四节 2012年中国主要地区食品添加剂发展分析
一、浙江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二、上海食品添加剂产业概述
三、江西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迅速
四、烟台食品添加剂行业违规现象严重
第五节 2012年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的问题及策略
一、食品添加剂行业竞争力弱
二、食品添加剂管理中的问题
三、建设食品添加剂安全体系的措施
四、食品添加剂企业的发展策略
第二章 2012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2012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
四、《绿色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五、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
第三节 2012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第三章 2012年中国营养强化剂市场运行动态分析
第一节 营养强化剂相关概述
一、营养强化剂概念
二、营养强化剂的作用
三、添加营养强化剂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四、铁营养强化剂的分类与功用
第二节 2012年中国营养强化剂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一、中国营养强化剂产业发展历程
二、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面临的问题
三、营养强化企业的生产原则
第三节 2012年中国营养强化剂市场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一、标准化工作落后
二、企业研发水平和技术创新意识不足
三、营养强化剂供应单位和生产加工单位缺乏沟通
第四章 2012年中国维生素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维生素行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维生素原料药供给方
二、维生素行业发展走向上升时期
三、中国维生素行业研究及市场开发仍待拓宽
第二节 2012年中国维生素市场运行动态分析
一、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二、维生素类重点产品价格分析
三、维生素总产量分析
咨询热线:400-600-8596 010-80993936
第三节 2012年中国维生素市场发展格局分析
一、D-泛酸钙在食品及饲料中的应用分析
二、中国维生素主要产品发展动向
三、中国维生素产品进出口分析
四、中国饲料用维生素生产和应用状况
第五章 2012年中国氨基酸市场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氨基酸产业发展综述
一、中国氨基酸产业特征分析
二、氨基酸品牌分析
三、氨基酸深层次加工与新产品开发
第二节 2012年中国氨基酸市场运营局势分析
一、氨基酸在食品营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饲用氨基酸的功效及生产状况
三、世界主要氨基酸生产企业概况
四、中国氨基酸类产品进出口回顾
五、中国氨基酸行业面临整合第三节 2012年中国饲料用氨基酸行业发展策略分析
第六章 2010-2012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制造行业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2010-2012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制造行业总体数据分析
一、2010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制造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1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制造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2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制造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10-2012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0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1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2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10-2012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0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1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2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第七章 2012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食品营养强化剂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食品营养强化剂生产企业分布分析
第二节 2012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一、食品营养强化剂市场竞争力分析
二、食品营养强化剂市场恶性竞争分析分析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价格竞争分析
第三节 2012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咨询热线:400-600-8596 010-80993936
第八章 2012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标杆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二节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节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 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五节 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九章 2012年中国食品行业整体运行状况透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食品加工行业综述
一、国内食品工业发展特点分析
二、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面临新形势
三、我国食品工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四、我国食品工业区域结构得到改善
第二节 2012年中国食品行业深度剖析
一、国内食品行业重大事件点评
二、我国食品工业产销格局分析
三、近三年中国食品工业经济指标分析
第三节 2012年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探讨
一、加强中国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二、食品安全管理升级
三、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对食品消费市场的影响
四、政府管制食品质量安全的缺陷
五、中国食品安全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2012年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思路
一、食品工业发展的建议
二、食品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食品工业发展基本思路与方向
四、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五、中小食品企业经营创新思路
第十章 2013-2017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13-2017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产品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一、食品营养强化剂技术走势分析
二、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发展方向分析
三、酸味剂细分产品行业趋向预测分析
第二节 2013-2017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市场走势预测分析
一、食品营养强化剂供给预测分析
二、食品营养强化剂需求预测分析
三、主要产品进出口形势预测分析
第三节 2013-2017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市场盈利能力预测分析
第十一章 2013-2017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2013-2017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区域投资热点分析
二、投资潜力分析
第二节 2013-2017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行业内部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分析
二、技术水平风险分析
三、企业竞争风险分析
四、企业出口风险分析
五、进入退出风险
第三节 专家投资建议
咨询热线:400-600-8596 010-80993936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全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速
图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图表: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
图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图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图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
图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
图表: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图表: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
图表:2013年中国GDP增长预测
图表:国内外知名机构对2013年中国GDP增速预测
通过《2013-2017年中国食品营养强化剂市场分析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生产企业及投资机构将充分了解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销售方式、市场供需、有效客户、潜在客户等详实信息,为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产品特征、产品定价、营销模式、销售网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第二篇: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
字号显示:大 中 小
2008-04-14 15:24:00
来源:一大把网
2.进口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定
2006年,中国进口食品2027.3万吨,货值133.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7.94%和25.11%。进口食品货值列前10位的品种分别是:植物油、水产品、谷物、食糖、乳制品、酒、烟草及制品、禽肉及杂碎、油料作物、粮食制品(见图)。
中国的进口食品来自世界上143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出口食品货值列前10位的国家分别为:马来西亚、俄罗斯、美国、印度尼西亚、阿根廷、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法国(见图)。
多年来,中国进口食品的质量总体平稳,没有发生过因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引起的严重质量安全事故。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进口食品口岸检验检疫合格率分别为99.29%、99.46%、99.11%和99.29%。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
字号显示:大 中 小
2008-04-14 15:24:00
来源:一大把网
中国食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按贸易额排序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日本、美国、韩国、香港、俄罗斯、德国、马来西亚、荷兰、印度尼西亚、英国(见图)。
多年来,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据统计,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出口到美国的食品分别为9.4万批和5.5万批,被美国检出的不合格食品分别为752批和477批,合格率分别为99.2%和99.1%;出口到欧盟的食品分别为9.1万批和6.2万批,被欧盟检出的不合格食品分别为91批和135批,合格率分别为99.9%和99.8%。日本是中国最大的食品进口国,2007年7月2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日本2006年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显示,日本对中国食品的抽检率最高,达15.7%,但中国输日食品的抽检合格率也最高,达99.42%;其次是欧盟(99.38%);第三是美国(98.69%)。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食品主要来自内地。香港特区食物环境卫生署2007年上半年两次大规模食品抽样检测表明,香港地区食品整体合格率分别为99.2%和99.6% 中国食品进出口情况及市场分析
字号显示:大 中 小
2008-04-14 15:24:00
来源:一大把网
2.进口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定
2006年,中国进口食品2027.3万吨,货值133.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7.94%和25.11%。进口食品货值列前10位的品种分别是:植物油、水产品、谷物、食糖、乳制品、酒、烟草及制品、禽肉及杂碎、油料作物、粮食制品(见图)。
中国的进口食品来自世界上143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出口食品货值列前10位的国家分别为:马来西亚、俄罗斯、美国、印度尼西亚、阿根廷、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法国(见图)。
多年来,中国进口食品的质量总体平稳,没有发生过因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引起的严重质量安全事故。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进口食品口岸检验检疫合格率分别为99.29%、99.46%、99.11%和99.29%。
中国消费量最大的前10类食品
字号显示:大 中 小
2008-04-14 15:16:00
来源:一大把网
食品质量不断提高表现在:一是食品总体合格率稳步提升。2006年全国食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77.9%。2007年上半年,食品专项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了85.1%。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定,并呈上升态势(见图)。
二是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质量呈共同提高的格局。2007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9.2%,其中有14个省达到90%以上。
三是重点行业的食品质量达到较高水平。经过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专项整顿,中国28大类525种食品质量安全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日常大量消费的重点行业的食品质量提高显著。
据统计,中国消费量最大的前10类食品分别为:食用油、油脂及制品,酒类,水产制品,粮食加工品,饮料,肉制品,乳制品,调味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糖。2007年上半年,除水产制品抽样合格率为85%外,其余9类食品专项抽查合格率均在90%以上,肉制品抽样合格率达到97.6%(见图)。
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呈现新特点
字号显示:大 中 小
2008-04-14 15:08:00
来源:一大把网
近年来,中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按照食品的原料和加工工艺不同,食品分为: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茶叶,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特殊膳食食品及其他食品共28大类525种。
目前,全国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4.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72%,产量和销售收入占主导地位;规模以下、10人以上企业6.9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18.7%;10人以下小企业小作坊35.3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9.3%。(如图所示)
据统计,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1586.95亿元人民币(不含烟草),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8%,同比增长23.5%。其中,粮油加工、肉类加工、乳制品加工等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增长率均超过20%。2006年,中国食品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分别达到:小麦粉5193万吨、食用植物油1985.5万吨、鲜冷藏冻肉1112.5万吨、乳制品1459.6万吨、啤酒3515.2万千升、软饮料4219.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2%、17.5%、24.0%、23.5%、14.7%和21.5%。2007年1月至6月,食品工业总产值累计1281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9%。啤酒、食用油、饮料、味精等食品的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当前,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部分食品企业加工技术和装备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肉制品、乳制品、饮料、啤酒等行业的大型企业普遍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膜分离、物性修饰、无菌冷灌装、浓缩、冷加工等加工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缩短了中国食品加工技术和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二是企业质量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共有10.7万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资格,2675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三是产品结构
趋于优化,有效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精深加工食品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如液体乳产量占到乳制品总量的85%以上;软饮料制造业打破过去一直以碳酸饮料为主的局面,形成了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蔬饮料、茶饮料等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粮油行业中,特制二等以上的精制小麦粉占小麦粉总产量的65%;标准一等米以上的精米占大米总产量的88%,特等大米在大米中所占比重达到33.9%;一级油、二级油(分别相当于原国家标准中的色拉油和高级烹调油)在食用植物油中所占比重合计达到58.5%。
水产品出口前三季同比增9.8% 字号显示:大 中 小
2008-12-31 17:18:
32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网北京12月25日电 从农业部获悉:我国作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今年全国渔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将保持稳定增长,总产量达到4890万吨。国内水产品市场供应充足,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提高。水产品出口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继续保持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出口额达76.5亿美元,同比增长9.8%。
农业部渔业局局长李健华介绍说:近年来,农业部大力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严格控制渔业捕捞强度,实现了由“以捕为主”到“以养为主”的转变,重点开展了休渔禁渔、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水生生物保护区建设、水域污染防治、工程建设生态补偿等工作。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2007年,养殖产品在水产品总产量中的比重已占到69%,渔民人均纯收入6937元。
渔业科学发展,促进了渔民增收。伏季休渔控制了捕捞强度,使我国近海捕捞产量保持稳定,重要经济鱼类产量有所上升,促进了渔民节支增收。今年受水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带动,养殖渔民生产积极性较高,截至10月底,淡水产品1737.5万吨,同比增长7.3%,淡水养殖成为今年水产品产量的主要增长点。
为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渔业局加强监管,开展了以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为重点的水产养殖业综合执法,加大对阳性样品的立案追查和处罚。今年奥运期间,北京、天津、河北、上海、福建、山东等15个重点省(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本省(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特殊监管方案,加强重点基地监管,实施产地准出。总体来看,2008年水产品质量监管效能明显提高,水产品药残合格率稳中有升。(作者:冯华 张毅)
直航开通 台湾水果价格猛降
字号显示:大 中 小
2008-12-31 17:15:
43来源:商务部网站
自从两岸实现 “大三通”后,北京市场上的大部分台湾水果价格已开始降价销售,并且降幅十分明显。其中,凤梨由原来的2.8-3.2元/斤降至现在的1.8-2元/斤;木瓜由17-18元/斤降至4-5元/斤;杨桃由20元/斤降至15元/斤;芭乐由16-20元/斤降至8-10元/斤;番荔枝由40-44元/斤降至 20-24元/斤。
总结2008食品行业三大焦点
字号显示:大 中 小
2008-12-31 17:15:39
来源:生意社
2008年对食品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三鹿毒奶粉、汇源并购、达娃之争等引起阵阵惊涛,08年留给我们太多思考。
焦点之一:食品安全
甘肃14名婴儿喝三鹿奶粉患上肾结石的消息见诸报端后,引起强烈反响,甘肃卫生厅介入调查,质检总局也表示高度关注。
同时在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案例发生。调查揭示,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原因竟然是三鹿集团违规在奶粉中添加了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三鹿毒奶粉无疑是08年食品行业的一颗重磅炸弹,随着事件被媒体的充分暴光,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几乎降到了冰点。联想到之前的苏丹红事件、瘦肉精、毒大米,以及康师傅不断暴光的饮用水问题,食品行业盛行的潜规则和安全问题一时成了过街老鼠。
食品安全,事关民生,为此,国家紧急制订、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食品行业的新的国家标准和规定,来规范行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控力度。近期,随着“新国标”、“新规定”的陆续出台将为消费者的“安全”撑起一把保护伞。
焦点之二:食品价格
从国家已经公布的08年前10个月的CPI指数来看,平均CPI达到6%以上,食品价格上涨是主因。以08年5月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3%,食品价格上涨最大达20.8%,是CPI上涨的主导因素。
食用油涨价、猪肉涨价、可乐瘦身变相涨价、洋快餐涨价,就连早点摊上的烧饼油条也在涨价,几乎所有食品的价格都在08年更上了一层楼。民以食为天,民众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社会反响也越来越大。
令人费解的是,08年的11月12月,CPI指数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回落,然而,食品的价格却鲜见下跌。最近,连一直不和国际接轨的燃油都大幅降价,食品价格却依然坚挺。金融危机影响下,一些企业开始裁员减薪,社会整体购买力将有所下降,市场分析人士甚至担心,食品行业的生产扩张和消费者购买力的下降,必将导致食品生产过剩,“牛奶倒进大海里”的一幕会不会重新上演呢?
焦点之三:行业并购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数量,十几亿人的消费市场对食品行业来说,诱惑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从日前炒得沸沸扬扬的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传闻中,我们不难发现,国内食品行业即将面临或正在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并购潮,酒类、饮料、乳制品、肉制品加工等行业,市
场整合异常激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统一、日清等跨国企业的蠢蠢欲动,无一例外的昭示着其市场垄断的野心。
令我们尴尬和不安的是,食品行业几乎所有的跨国并购案例中,我们的民族企业始终是处于弱势方、被收购方及被吞并方。如何做大做强民族食品工业,打破国际食品巨头的市场垄断,是中国食品行业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为食品行业利用中国制造和中国原料的双重优势,发展、壮大自主品牌,逐步走向全球,融入全球市场提供了契机。
08年我们遭遇了许多困难,09年让我们克服困难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食品工业对外贸易凸现万亿商机
字号显示:大 中 小
2008-12-17 17:07:
43来源:新华网
随着中国国民收入不断增加和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正在逐步融入中国城市生活的进口食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未来五年,将对中外客商形成超过1万亿人民币的商机。
16日在武汉结束的第十七届中国食品博览暨交易会,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荷兰、西班牙以及港澳台等地客商期间交流互动,并吸引了来自世界30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种进口食品。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王文哲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扩大国际贸易与交流,对提升中国食品行业竞争实力极为重要。
30年的改革开放,已使中国从一个食品供应短缺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2007年,中国食品行业实现工业产值3.27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978年的69.3倍,预计到今年底,全国食品行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4万亿元。
目前,中国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鲜冷藏冻肉、饼干、果汁及果汁饮料、啤酒、方便面等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加工食品占消费食品的比重仅30%左右,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60%至80%的水平,产品的附加值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水平。
而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食品消费市场需求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口味新奇、包装精美、消费时尚为主要特点的海外精加工、深加工食品,正在快速冲击国内高端消费市场。
据专家分析,作为未来10年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主导力量,中国上世纪80年代后和9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群,正在颠覆性的改变国内消费市场的架构,掀起了消费进口食品的潮流。
在专卖店布局不广、跨国超市刚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特大型城市设点的近5年内,进口食品在中国消费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5%的水平,远远高于中国食品出口的增长速度。
王文哲介绍说,1992年,中国食品出口达到96亿美元,进口只有40亿美元,但2007年,在中国食品出口323亿美元的同时,进口则达到了306亿美元。
这15年间,中国食品出口增长了2.36倍,进口则增长了6.65倍。以目前的进口规模看,未来五年,将有万亿元人民币的商机。
业内人士还预计,未来10年是中国进口食品“井喷式”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届时,中国大陆进口食品的市场规模将高达4800亿元人民币。
业内专家分析说,在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加强中国食品工业的对外贸易与交流,通过引进国外高端食品,培育时尚消费,既是中国现时的市场需求,也是促进中国食品工业从初加工向精加工、深加工发展的需要,并能推动中国农业与食品工业一体化。(作者:熊金超)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前景
字号显示:大 中 小
2006-08-31 09:37
来源:经济日报
商务部副部长 魏建国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进出口发展潜力仍较大。一是未来十五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发展。预计2010年我国GDP总量将超过26万亿元,人均GDP将超过2000美元。“十一五”规划将为进出口增长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二是国际市场空间仍然较大。未来十五年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按照国际贸易增长6%、我国出口增长10%左右计算,2020年我国可能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贸易大国。三是市场多元化空间非常广阔。目前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占我国出口份额只有1.4%,很多周边国家,如泰国、印尼、印度等只有1%,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的份额更小,只要抓住机会,敢于开拓新市场,既能寻觅新的商机,就有可能改变我国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的状况。
现在,我国外贸“坐三望二”,贸易大国地位坐稳了。2004年,我国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有197种,10亿美元以上的有61种,100亿美元以上的有9种。加入世贸组织四年来外贸平均增速30%以上,数量确实上去了,但质量和效益不高,我国离贸易强国还有距离,需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从出口看,目前“层次较低、档次较低、品牌较少、收益较少”的特征非常明显。我国出口的55%靠加工贸易或外资企业,处在低级的加工层次,自己掌握研发和营销这两个利润丰厚的核心环节的产品不多。如我国是DVD出口大国,但在DVD的57项关键技术中只掌握9项。我国企业拥有自主商标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名牌更是寥寥无几。
我们是“生产能力强,交换能力弱”。虽然有人称中国为“世界制造中心”,但很少有人称我们为营销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因为我们在利润丰厚的流通领域能力弱,只拿到一小部分利益,在国际交换中处于分工的低端。
从进口看,我们是大买家但缺少国际定价话语权。因缺乏定价话语权,资源和能源产品进口成本越来越高。2005年前11个月,我国重点监测的42种主要资源、能源产品进口由于价格上涨因素多支付300亿美元。其中原油由于价格上涨因素多支付118.1亿美元,钢材多支付62.1亿美元,成品油多支付24.3亿美元,塑料原料多支付36.0亿美元,铁矿砂多支付14.6亿美元。
形势所迫,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首先是增强核心竞争力。抓好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营销能力两个关键环节,大力培育自有品牌,支持自主知识产权商品出口,提高出口附加值,由“出口创汇”向“出口创利”转变。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创出自己特色,培育中国自己的世界级跨国公司。其次,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由简单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高端加工转变,改善国际分工地位,增强对产业和经济的带动作用。第三,发展绿色贸易。限制资源型和高耗能商品出口,保护我国战略性资源和自然环境,同时要注重进口资源、能源、技术。第四,加强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出口协调机制。参照铁矿石统一谈判模式,尽快启动原油、氧化铝、铜精矿等商品联合对外谈判机制,扩大长期贸易协议比例,加快发展完善期货市场。第五,发展服务贸易。今后必须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不断提高国内服务业层次和水平,推动我国服务贸易迈上新台阶。
2006年及今后一段时期,贸易顺差、贸易摩擦和对外经济关系等,将是影响我国国际市场健康运行的重大问题。
中国已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前一段时期中欧、中美纺织品问题引起世界关注。我国面临的摩擦呈现出“数量多、频率高、影响大”的特点。
中外贸易摩擦之所以愈演愈烈,从外部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是根本原因。在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花样不断翻新,反倾销、保障措施、特保和反补贴措施被广泛利用。一些国家还利用知识产权、劳工标准、技术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限制我出口。从内部看,我国出口低价竞销也容易诱发贸易摩擦。
关于摩擦应对,我认为就是一句话:“平常心看待、责任心应对”。为什么要平常心?因为贸易摩擦是普遍现象,各国之间都有。贸易摩擦对我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长期性,要以平常心正确看待,着眼于个案处理,不应轻易上高度,影响双边正常经贸关系。为什么要积极应对?因为摩擦涉及到企业和工人农民利益,我们有义务保护好他们的利益。同时,我们的企业要加强自律,避免打价格战授人以柄;一旦出现摩擦,也要积极应诉,维护自身利益。
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主要经贸伙伴和国际组织关系面临新的调整。我们要按照“和平、发展、合作”的精神与“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布局,灵活务实地实现这些调整。
与大国经贸关系面临新的互动。
今后中国与美欧日等西方大国经贸关系走向,应存在“三个不会变”:即在中国外经贸战略中的重要性不会变、共同发展的主流不会变、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基本框架不会变。
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面临新的调整。最突出的表现是我国部分产品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竞争关系,如纺织产业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2002年孟加拉国纺织服装出口占本国总出口的80%,巴基斯坦和柬埔寨占70%,毛里求斯占60%。如果按照2001~2004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平均增长21%、发展中国家5%左右的速度,2010年我国可能占发展中国家80%以上的纺织服装出口,对他们的就业和发展会带来一定压力。我们要继续保持与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关系,促进共同发展。要将对外援助、境外资源开发、扩大进口、债务减免等密切结合起来,扩大政策的综合效应。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消除经贸关系中的障碍,争取实现共赢。
与周边国家关系需要新的合作。
周边是首要。今后需要创新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内容,不断增强互信,立足长远,处理好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竞争与合作、周边与其他贸易伙伴等关系,解决好贸易不平衡、摩擦抬头等问题。
与主要国际组织关系需要新的定位。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能力还很弱。我们要顺应我国经贸发展的新形势,实现由国际规则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的角色转换,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多年保持99%以上
字号显示:大 中 小
2007-12-03 10:33:00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中国的食品质量是好的,安全水平是完全可以放心的。中国出口食品的合格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9%以上。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也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它需要各国政府通过合作、加强沟通,共同来面对和解决。”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近日表示。
李长江说,中国政府按照“预防为主、源头监管、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对出口食品实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卫生注册、分类管理,对其中高风险的重点出口食品企业实行驻厂检验检疫官制度;对出口食品种植、养殖基地实行备案管理、疫情疫病监测和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等。同时,中国政府还对出口食品企业实行了“红黑名单”制度。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在中国消费量最大的食用油、油脂及制品、酒类、水产制品、粮食加工品、饮料、肉制品、乳制品、调味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糖等类别产品中,绝大部分食品合格率在90%以上,其中肉制品的合格率达到97.6%。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食品合格率为99.1%,出口到欧盟的食品合格率为99.8%。日本今年7月公布的数字显示,去年中国输日食品合格率为99.42%。(编辑 赵云霞)
经济】2009年4月份我国各项经济数据(2009-05-11 21:29:15)
标签:经济 财经 cpi 食品出口 百分点 中国 杂谈
分类:新闻战线
4月份中国CPI同比下降1.5%
中国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从更能反映价格变动水平的环比数据看,4月份CPI环比下降0.2%。
统计显示,4月份中国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3%,非食品价格下降1.5%;消费品价格下降1.5%,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4%。
食品类价格继续带动CPI下行。统计显示,4月份中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下降1.3%,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8.6%,油脂价格下降24.3%,粮食价格上涨5.5%。
4月份,中国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1.3%,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9%,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7%;西药价格上涨1.1%,学杂托幼费价格上涨1.6%,租房价格上涨1.2%。
统计显示,1至4月份累计,中国CPI同比下降0.8%,降幅比1至3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
4月份中国PPI同比下降6.6%
中国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6.6%,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4月份中国PPI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下降8.1%,降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下降21.5%,原料工业下降10.3%,加工工业下降5.4%。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1.7%,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
分具体产品看,4月份中国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3.6%,柴油价格下降11.7%,汽油价格上涨4.6%;钢铁业下降18.7%;有色金属业下降25.7%;原煤价格上涨8.9%。
1至4月份累计,中国PPI同比下降5.1%,降幅比1至3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
此外,4月份中国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9.6%,降幅比3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1至4月份累计,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7%,降幅比1至3月份扩大0.6个百分点。
中国食品出口实现5个月来首次增长
海关总署11日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3月份中国食品出口26.2亿美元,同比增长8.9%,为近5个月来的首次增长。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食品出口71.7亿美元,同比下降5.5%。主要出口品种涨跌互现,其中水海产品和水果类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分别为16.2%和23.5%。对日食品出口止跌回稳,但对欧、美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去年10月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三鹿奶粉”事件的双重影响下,中国食品出口增速放缓,并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随着国家和企业层面的积极应对,加上食品消费的刚性需求,今年3月份中国食品出口率先止跌回升。
海关报告分析指出,果蔬汁和蘑菇罐头、肉及杂碎和活禽等产品出口仍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和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影响依然存在。
4月份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5918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11日发布的4月份信贷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5918亿元。
数据显示,4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5.55万亿元,同比增长29.72%,增幅比上年末高10.99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06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
加5918亿元,同比多增1229亿元。
截至2009年4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5.95%,增幅比上年末高8.1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4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7.82万亿元,同比增长17.48%,比上月末高0.47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26%。1-4月份净投放现金38亿元,同比少投放631亿元。
贷款方面,分部门看,4月份居民户贷款增加1472亿元,同比多增739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4446亿元,同比多增490亿元,存款方面,4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3.29万亿元,同比增长26.21%,增幅比上年末高6.4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48个百分点。
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存款增加1117亿元,同比多增180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7375亿元,同比多增4629亿元;财政存款增加1525亿元,同比少增1164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中,企业存款增加6306亿元,同比多增3984亿元。前4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6.65万亿元,同比多增3.35万亿元。
4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13.6%
中国海关总署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进口原油1617万吨,同比增长13.6%,环比增长3.7%。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中国累计进口原油5707万吨,价值179.97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5%和55.7%;进口均价每吨315.5美元。4月份,当月原油进口平均价格有所上涨,为335.8美元/吨。
海关总署11日发布的分析报告表明,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安哥拉是中国原油进口三大来源地。一季度,中国自沙特阿拉伯进口原油占同期原油进口总量的21.6%;伊朗占14.6%;安哥拉占14.1%。
分析报告认为,近期中国与部分原油主产国达成了一系列与石油相关的合作协议,海外能源合作的投资形势和投资区域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特征。
我国4月份外贸依旧疲软但“亮点”增多
中国海关总署12日发布了4月份外贸进出口情况。统计显示,4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2.8%,其中出口下降22.6%,进口下降23%。
与3月份相比,4月份中国出口同比降幅加深5.5个百分点。但按工作日平均计算,4月份与3月份出口环比增长6.9%,继3月份之后单月出口再次出现环比增长。
“出口连续出现环比增长,并不意味着外需萎缩的情况出现逆转,只能说明中国出口下降的幅度在逐月收窄。”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所所长张燕生如此解释说。
加工贸易出口占中国整体出口的一半以上。加工贸易进口是加工贸易出口的先行指标。4月份,中国加工贸易进口仍同比下降27.4%,高于加工贸易出口降幅4.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加工贸易订单减少情况仍未改观,未来三至六个月加工贸易出口形势不会根本逆转。
近期,美国经济恶化势头出现趋缓迹象,但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仍在下滑,各国经济刺激计划见效也尚需时日,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度下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09年发达国家经济将下降3.8%,其中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将分别下降2.8%、4.2%和6.2%。
世界贸易组织(WTO)预计,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下降9%,为二战以来的最大跌幅。其中发展中国家出口量将下降2%至3%。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会进一步下降,且降幅将超过2008年。
“中国出口形势的好转,根本在于外部市场能否回暖。从目前的情况看,估计上半年中国出口同比降幅仍会维持在2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说。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中国稳定外需的困难。同时,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急剧下滑、各国就业压力增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加剧,提高关税、滥用救济措施等各种贸易摩擦急剧增多。
11日,中国内地确诊了首个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感疫情造成的心理恐慌,也有可能对外贸造成不利影响。”张燕生分析指出,应对疫情一定程度上会减缓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对此中国需要有所准备。
尽管不利消息很多,中国的外贸进出口也依旧疲软。但一系列有所回暖的数字,给中国经济和出口企业带来些许“曙光”。
除了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环比再次出现增长外,4月份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环比也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及织物、鞋类、箱包和玩具出口分别环比增长3.9%、13.4%、3.8%、22.4%和18%。
“这些产品是发达国家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而且占其消费总额的比重很小,所以需求会相对稳定。”张小济指出,近期一些跨国采购商、零售商的库存有所增加,这对中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
同时,中国对初级产品的进口量在增加。统计表明,4月份中国进口铁矿砂同比增长33.2%,原油增长13.6%,成品油增长2.6%。“这说明中国扩大内需、刺激投资的政策开始见到成效。”张小济分析说,进口价格的下降也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贸易顺差是另一个比较让人关注的指标。由于进口降幅大于出口降幅,前4个月中国累计实现贸易顺差75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2.4%,净增加184.5亿美元。
“尽管顺差名义上仍在持续快速增长,但并不意味着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是正的。”张小济指出,当前外贸出口企业持续经营困难,会直接影响相关的生产性、服务性企业发展;同时,就业人数减少,居民收入下降,中国消费增长也面临制约。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中国在着力扩大内需的同时,仍强调“绝不能放松出口”,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为此,采取了包括出口退税在内的一系列外贸政策。
“外需萎缩的情况下,追求出口速度和规模并不现实,最需要的是抓住机遇提升出口质量和效益。”张燕生建议,未来出口退税等总量政策应适可而止,政府应更多进行一些政策创新,给企业以切实有效的支持,推动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转型。
我国4月份单月进出口环比再现增长
海关总署12日发布的数字显示,继3月份进出口实现环比增长后,4月份我国进出口环比再现增长,外贸呈现企稳迹象。
据海关统计,按工作日平均计算,今年3月份与2月份环比进出口值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32.8%,进口增长14%。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按工作日平均计算,今年4月份与3月份环比进出口值增长10.4%,其中出口增长6.9%,进口增长15.1%。
统计表明,今年前4个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5994.1亿美元,同比下降24.3%。其中出口3374.2亿美元,下降20.5%;进口2619.9亿美元,下降28.7%。4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707.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2.8%,降幅比今年1季度累计同比降幅减少1.9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出口919.4亿美元,下降22.6%;进口788亿美元,下降23%。
数据显示,加工贸易进出口继续环比增长。环比来看,3月份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7.3%、20.4%和11.6%。4月份加工贸易进出口环比增幅有所回落,但仍实现了正增长,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8.3%、5%和14.9%。加工贸易占据我国进出口的半壁江山,加工贸易连续环比增长,也预示着外贸开始有所企稳。
4份我国企业商品价格环比上升0.1%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发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显示,4月份我国企业商品价格环比上升0.1%,同比下降7.1%。2009年1到4月,企业商品价格平均较上年同期下降5.9%。
央行发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是反映企业间商品交易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综合物价指数,调查的价格是企业间在最初批发环节的集中交易价格。
数据显示,4月份,农产品价格环比上升0.1%,同比下降3.9%;矿产品价格环比上升2.5%,同比下降14%;煤油电价格环比上升1.4%,同比下降12.6%;加工业产品价格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7.3%。
4月份投资品价格环比上升0.3%,同比下降8.2%。其中非固定资产投资品价格环比上升0.5%,同比下降9.2%;固定资产投资品价格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4.4%。
消费品价格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4.5%。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6.1%;非食品类消费品价格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3%。
铁矿石价格环比上升0.5%,同比下降23.5%;钢材价格环比下降2.2%,同比下降30.6%;钢锭价格环比下降6.1%,同比下降17.2%。
有色金属矿产品价格环比上升10.8%,同比下降34.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产品价格环比上升8.2%,同比下降29.3%。
原油价格环比上升9.1%,同比下降51.9%;成品油价格环比上升1.9%,同比下降5.1%;天然气价格环比上升1.5%,同比下降1.3%。
鲜冻猪肉价格环比下降6.8%,同比下降32.7%;牛肉价格环比下降0.8%,同比上升4.2%;羊肉价格环比上升0.1%,同比上升1.9%。
食用油价格环比上升0.2%,同比下降38.1%;油料价格环比下降0.9%,同比下降10.9%。
今年前4月中国累计进口汽车9.3万
辆
中国海关总署12日发布的数字表明,今年前4个月,中国累计进口汽车9.3万辆,价值34.7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3.9%和32.1%。
据海关统计,自去年11月以来,中国汽车单月进口量已连续5个月呈现下降走势,且降幅逐月加深。其中,今年1月份和2月份,中国汽车单月进口量同比降幅分别为20.8%和37.6%;到3月份,中国进口汽车2.3万辆,同比降幅达42.8%,为2005年2月以来的单月进口量最大降幅。4月份,中国进口汽车2.6万辆,同比下降31.4%,但环比增长16.4%。
海关总署11日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今年1季度中国汽车销售量达到267.88万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汽车销量第一大市场。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消费税、燃油税和购置税等系列政策调整对大排量车进口的累积抑制作用显现;跨国汽车巨头经营陷入困境,影响了国内市场对知名品牌汽车的购买热情;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结构调整,将对自主品牌小排量汽车形成冲击。
4月份我国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环比增长
海关总署12日发布的数字显示,在我国出口商品中,4月份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较3月份环比表现出增长势头。
统计表明,4月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同比下降11.2%,环比增长3.9%;纺织纱线及织物出口下降14.4%,环比增长13.4%;家具出口下降8.2%,环比增长2.7%;鞋类产品出口下降4.5%,环比增长3.8%;塑料制品出口下降5.7%,环比增长11.9%;箱包出口微降0.4%,环比增长22.4%;玩具出口下降10.9%,环比增长18%。此外,机电产品出口下降22.2%,环比增长6.1%。
在进口商品中,铁矿砂、原油、成品油等产品进口量均有增长。4月份,我国进口初级产品同比下降32.4%,环比增长16.6%。其中,铁矿砂进口同比增长33.2%,环比增长14.7%;原油进口同比增长13.6%,环比增长3.7%;成品油进口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21.1%;大豆进口同比增长55.2%,环比微增0.7%。
同期,我国进口工业制品同比下降18.4%,环比增长14.6%。其中,机电产品进口下降20.2%,环比增长1
2.4%;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进口下降18%,环比增长14.4%;汽车进口下降31.4%,环比增长16.4%。
中国与三大贸易伙伴贸易额4月份均环比增长
海关总署12日发布的数字表明,4月份中国与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均实现环比增长。其中,与欧盟环比增长8.1%,与美国环比增长9.9%,与日本环比增长10.3%。
统计表明,在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欧盟继续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4月份,中欧双边贸易总值273亿美元,同比下降24.1%。美国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当月双边贸易总值为237.6亿美元,同比下降17.1%,降幅小于总体降幅5.7个百分点。日本仍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日当月双边贸易总值184.5亿美元,同比下降23.8%。
同期,中国与东盟进出口总值为159.1亿美元,同比下降23.3%,环比增长8.3%;内地与香港进出口总值为132.1亿美元,同比下降22.7%,环比增长2.3%;与巴西进出口总值33.1亿美元,同比下降7.1%,环比大幅增长51.1%
第三篇:2020年种衣剂市场分析
2020年种子处理市场价值将达56亿美元
据Grand View Research公司的最新研究,预计到2020年,全球种子处理市场价值将达到56.1亿。由于对高成本种子进行保护的需求增长,种子处理的需求将增加。
此外,种子处理对土传疾病的有效防治也推动了整体市场的发展。贯穿整个作物生长周期的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加速市场增长。
杀虫剂处理是2013年种子处理最大的门类,营收为15.7亿。成本较低和易用性促使种子处理市场中杀虫剂处理出现增长。
由于消费者意识到非化学品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益处,预计2014年至2020年,非化学种子处理将以复合年增长率10.3%的速度增长。
该公司研究报告还显示:
• 2013年,全球种子处理市场总收入29.8亿,预计2020年达到56.1亿,2014年至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6%。
• 2013年,由于昆虫/害虫对玉米作物的高破坏性,玉米成为种子处理的最大受益者,带来10.3亿美元的收入。
• 2013年,北美成为最大的种子处理市场,收入超过12.6亿美元。玉米、大豆等生物燃料作物的种植需求与先进的种子处理技术预计将在未来几年为该地区带来市场优势。
• 2014年至2020年,非化学处理将有可能迎来最快速的增长,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10.3%。随着人类健康和环保意识增强,考虑到其他种子处理方式会产生有害物质,这将拉动非化学处理需求的增长。
• 2013年,全球种子处理市场高度整合,主要由四大公司占据80%市场份额,市场主要公司包括拜耳作物科学、先正达、孟山都、巴斯夫、科聚亚、纽发姆和杜邦。
第四篇:2013-2018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2013-2018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市场分析
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章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相关概述 第一节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原理
第二节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分类及特点 第三节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应用
第二章 2008-2013年世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整体运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08-2013年世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运行环境浅析
第二节 2008-2013年世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分析
一、世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特征分析
二、世界主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品牌综述
三、世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发展动态分析
第三节 2008-2013年世界部分国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运行分析
一、美国
二、加拿大
三、日本
四、欧盟
五、亚太(不包括日本)
六、拉美
七、世界其它地区
第四节 2013-2018年世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章 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市场发展环境解析 第一节 2008-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扩大内需保增长政策解析
二、中国GDP分析
三、中国汇率调整分析
四、中国CPI指数分析
第二节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政策环境分析 第三节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社会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运行态势剖析 第一节 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动态分析 第二节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现状综述
一、国内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发展阶段
二、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规模分析
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网 址: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三节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新进技术进展
第五章 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业内热点产品运营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运行特点分析 第二节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运行动态分析 第三节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运行分析
一、市场供给情况分析
二、进出口分析
三、各应用领域选购品牌和型号分析
第六章2008-2013年中国实验室耗材消费全面调研 第一节 中国实验室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一、价格
二、质量
三、品牌
四、国内实验室数量及规模
五、国内实验室耗材更新周期
第二节 2008-2013年我国实验室耗材区域市场需求
一、华北区域
二、东北区域
三、西北区域
四、华东区域
五、华中区域
六、西南区域
七、华南区域
第三节 影响消费者选择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的主要考虑因素调查分析
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的因素:精度、量程、材质、设计、价格等
二、供应商的因素:合作关系和服务等
三、使用者的因素:使用习惯和应用领域等
第七章 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营销探析 第一节 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营销概况 第二节 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营销渠道分析 第三节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销售模式确立的五项限思维法则
一、扫描自身资源
二、扫描竞争对手
三、选择产品
四、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研究消费者
五、研究新品
第四节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招商攻略系列之产品定位 第五节 做大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的系列探讨
网 址: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八章
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竞争格局透析 第一节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竞争现状
一、高端产品竞争现状
二、中端产品竞争现状
三、低端产品竞争现状
四、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恶性竞争加快标准出台
第二节2008-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区域集中度分析
二、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2013-2018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竞争趋势分析
第九章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重点企业竞争力及关键性数据分析 第一节 国外生产商进口商 第二节 国内主要生产厂商 第三节 国内主要经销商
第十章 2013-2018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2013-2018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中国实验室耗材市场前景展望
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前景透析
第二节2013-2018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2013-2018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市场预测分析
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供给情况预测分析
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各种型号销量预测分析
第四节 2013-2018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第十一章 2013-2018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规避指引 第一节2013-2018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中国实验室设备投资潜力分析
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市场投资吸引力分析
第二节2013-2018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一、宏观调控政策风险
二、市场竞争风险
三、市场运营机制风险
第三节2013-2018年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行业投资规划指引
网 址: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劳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劳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一、劳务市场发展趋势与特点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劳务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劳务市场需求扩大,流动方向呈现多元化。
经济的飞速的发展,导致劳务市场出现了两方面的变化:
一方面,在国家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量农民工的产生,劳务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另一方面,人员流动的方向日趋多元化,由过去单向的地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发展到双向流动。
其次,人口增长放慢和老龄化导致部分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第三,大学生就业多元化。
由于近几年来,国家不断的扩招,大批公民在享受接受高等教育福祉的同时,却要面对就业困难的现实,面对这一切,当代大学生已近从当初的天之骄子转变观念而投入到现实的就业状况,择业也越趋多元化。
第四,劳务需求出现“两高一低”新特点。
一是高技术劳务需求普遍提高,人才短缺。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普遍短缺,尤其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短缺现象更为严重。
二是脏、累、险工作由于无人问津,而呈现供给不足的现象。三是普通劳务需求呈现下降趋势,劳务价格趋低。
第五、国际劳务输出发展迅速。
由于发达国家受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增长放慢甚至负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劳动力供给逐步减少,加之本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对国外劳务需求逐步增加。另外由于西亚产油国近年来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加之本国劳动力短缺,因此对国外劳动力需求也比较大。
二、劳务需求分析
1、总体需求
据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估计,目前全国每年的流动劳务约3000-3500万人,比20世纪90年代初的2000万人增长了50%以上。在劳务流动者中农村外出务工者居多,其次为刚毕业大学生,最后为相关行业经理人和专业技术人才
2、各服务部门的需求情况分析
工业部门仍是劳务市场的最重要部门,尤其是相关食品、电子等轻工企业,但是地位趋于下降,而相对于我省来说食品业是需求较大的行业,是吸收农村青年就业的重要行业。
建筑业在我国快速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是近几年来行业需求发展较为迅速的行业之一,也是接纳农民工的重要行业之一。
医疗服务,由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和保健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各类医护人员的严重短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社区服务,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我国的社区服务需求不断增多。
交通运输业,该行业劳务以海外输出为主。其中人员以海员为主,全球每年海员劳务的需求量约为100万人,其中高级海员的供应缺口有扩大的趋势。未来特种船舶上的高级海员将尤为缺乏,但同时普通海员的过剩比例也在加大。
家庭服务人员(即保姆)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针对春节的家政服务人员和月嫂。
另外,在校大学生的兼职和相应寒暑假的短工需求也是有所增长,并有很大的发展势头。
三、相关建议
针对具体的劳务市场需求和我省的实际情况,以及我们公司的优势条件,针对劳务市场需求开发上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相应的工作。
(一)、和劳务中介组织合作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业务(包括相关的海外劳务输出)。
■合作方式:
1、中介组织提供相关的招聘信息,公司利用自己的短信平台和网站为其做宣传,同时吸引用户订阅我们的招聘信息短信。
2、直接参股比较有实力的劳务输出公司,共同开发农村劳动力输出业务
(二)、畜牧企业网站招聘业务的开发。
■业务开发背景:
通过对我省此类行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发现,此类业务在我省还属空白,而我省又是畜牧大省,畜牧类企业有将近百家,但是他们对于企业所需人才的招聘大多局限于平面媒体广告,而畜牧技术从业者,大多具有高学历,对于网络比较熟悉和认同,所以如果利用公司自身优势,在“新农村信息网”开辟专门的招聘专栏,或者专设畜牧企业招聘网站,既可以满足畜牧企业的需求,同时又有利于公司网站业务开发的突破。
■业务实现形式:
1、直接在“新农村信息网”开辟专门版块,试探性地进行业务开发。
2、时机经验成熟后,建立畜牧企业招聘网站,组织相关人员从事此类招聘业务的开发。
(三)、和家政服务公司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
■合作方式:
1、家政服务公司提供相关的招聘信息,公司利用自己的短信平台和网站为其做宣传,同时吸引用户订阅我们的招聘信息短信。
2、直接参股比较有实力的家政公司,共同开发农村劳动力输出业务。
四、总结
总之,劳务市场开发的空间很大,需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寻找它的商机所在,并能积极地付诸实施,一定能给公司业务的发展带来一个新的契机。一些建议,请管理层给予考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