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问题研究》参考文献

时间:2019-05-12 20:2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投资问题研究》参考文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投资问题研究》参考文献》。

第一篇:《国际投资问题研究》参考文献

《国际投资问题研究》参考文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杨大楷等:《中级国际投资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尼尔·胡德、斯蒂芬·杨:《跨国企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陈彪如主编:《国际经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王新奎:《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中的利益分配》,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联合国贸发会议编:《世界投资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近年版。陈雨露:《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国际资本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近年版。任淮秀主编:《兼并与收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谈萧著:《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田素华:《东道国国际资本流入结构的成因与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赵晋平:《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程惠芳:《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刘易斯·威尔斯:《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版。大卫·史文森:《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的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近年出版的有关国际投资方面的期刊与发表的论文。

第二篇:企业信息化问题及研究 文献综述

毕 业 设 计(论 文)

文献综述

题目中小型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姓名

学号40741703系别科学技术系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指导教师

2011年1月7日

经营型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与应用已成为当今社会企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信息已成为现代企业重要的财富和资源,可以说,掌握了信息,就有机遇;掌握了信息,就有发展。因此,对正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企业来说,广泛地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全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党和国家已把信息化作为谋求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战略选择,企业信息化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是,由于我国目前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在没有完成工业化的情况下搞信息化建设的,因此,与信息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以及发达国家的企业信息化程度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虽然与过去相比,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在已由局部推进转变为整体推进,由战术地位转变为战略地位,但还是存在着对信息化认识不足、缺乏整体规划、信息人才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我国信息化现状之后的总结,提出了目前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观念落后、受企业体制和机制的限制、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发展缓慢、人才缺乏、支撑企业信息化建设配套环境限制、投入力度小,结构不合理等。面对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不利于增强我国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不利于我国企业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企业的信息化分析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一方面信息化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形成迅速传播的信息机制;另一方面,产业信息化成为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传统经济的有效组成。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都是信息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将分散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

合,形成信息产业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信息资源推动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信息采集、传播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加快传统产业信息化的进程。

在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企业中,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已不再仅仅支撑企业战略,而且还有助于决定企业战略,信息战略已成为企业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竞争优势也不再仅限于成本、差异性和目标集聚三种形式,现代企业提出“向管理要效益”,企业信息化管理形成的独特竞争优势——知识优势,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优先级竞争优势,企业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杨景旗,宋贵侠.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庆社会科

学,1999,(04),22-26

[2] 石钧,王盈楚.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 2007,(12),55-57

[3] 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06

[4] 谭跃进.定量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出版社

[5] 李鸿吉.模糊数学基础及使用算法, 北京科学出版社

[6] 姜启源等.数学模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7] 吴皓.信息化如何带动企业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6,(11),105-109

[8] 信息化建设[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5,(02),42-48

[9] Information extraction system: design and its commercial use, 2007

[10] Data management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using metadata acquired by ‘spyware’

第三篇:国际收养问题研究

三、我国涉外收养法律制度的创新

(一)建立病残儿童收养专门程序

残疾儿童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很有可能为亲生父母所遗弃。也有的儿童与父母遭遇事故,成为病残孤儿。这些儿童亟需社会的救助,以确保其健康成长。目前,我国有200多家福利机构和中型福利机构的社会儿童部集中供养的儿童是

6.7万多名,其中包括不少病残儿童,这属于病残儿童的集中寄养制度。此外,还有家庭寄养制度,即将病残儿童寄养在市民家庭中,使其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享受家庭的氛围,促进其成长。除了集中寄养和家庭寄养之外,还有家庭收养制度,“由公民来收养残疾儿童,通过实践证明,残疾儿童的收养可以为残疾儿提供理想的家庭福利,是养育残疾儿童的最基方式,为了帮助残疾儿童回归家庭和社会,让其在养父母的抚养教育下享受家庭的生活温暖。”1[1]我国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破坏力极大的汶川地震,很多儿童在地震中遭受重创,甚至失去亲人,成为病残儿童,一些热心的市民表示愿意收养这些儿童,甚至一些境外人士也表示愿意收养这些儿童,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弥补其身心创伤。我国国内法律制度中存在病残儿童收养方面的特别规定,但是在涉外收养中,还没有构建起病残儿童收养制度,因此地震发生后,为了确保病残儿童的利益,四川民政部门表示,暂不对境外人士开放地震孤儿收养。但是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即如何完善涉外病残儿童的收养制度呢?

在病残儿童收养中,也需要贯彻最佳利益原则,确保病残儿童能够健康成长,避免其再次遭遇身心伤害,但是由于病残儿童与普通儿童不同,一方面病残儿童自身自理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如果病残儿童未能与收养家庭磨合,可能不幸再次遭受遗弃,因此在涉外收养程序中,也需要构建特殊的程序,用以应对病残儿童的收养问题,以维护病残儿童的利益。

在病残儿童涉外收养制度的构建方面,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实行先寄养后领养制度。由于一些人士在领养病残儿童的过程中没有做到深思熟虑,因此其领养行为给其带来了麻烦,也对病残儿童日后的成长带来了障碍。为了能够确保境外人士在领养中国病残儿童的过程中能够和病残儿童充分磨合,可以考虑适当变更领养制度,强制性地将寄养设置为前置程序,即在领养病残儿童之前,要求收养人家庭实现以寄养的方式,和病残儿童共同生活一段时间。这一寄养期间设置在1-2年之间为宜,具体可以根据病残儿童的实际年龄

进行适当地调整。在寄养阶段,寄养家庭和病残儿童之间仅仅是寄养关系,而没有产生收养的法律关系,在这1-2年时间中,寄养家庭有充分的时间考虑究竟是否需要收养该病残儿童,在寄养期间,病残儿童和家养家庭也可以充分交流感情,双方经过磨合期,最终决定是否确定收养关系,如果磨合成功,则可以继续按照法律规定办理收养手续,正式确立收养法律关系。

第二,允许同一福利院中2-3名儿童被同一家庭收养,以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福利院中的儿童之间形成了相互的信任关系,彼此熟悉。但是涉外收养意味着儿童将离开中国大陆,进入别的文化圈,这可能遭致儿童在一时之间无法适应,对于病残儿童来说,由于其存在疾病或者残疾,因此其心理可能比较自卑和内向,不容易与他人交流,因此我国法律可以允许同一境外家庭收养同一福利院中的2-3名病残儿童,以减轻病残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病残儿童健康成长。

第三,构建严格的涉外收养前家庭调查制度。目前,我国在涉外收养的家庭调查制度方面还相对薄弱,因此本文认为我国有必要建立严格的涉外收养前家庭调查制度,以确保病残儿童在该家庭中不会受到侵害,能够满足基本的成长需要。所需调查的项目包括:家庭成员状况、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包括债务状况等)、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是否有犯罪记录或者其他不良记录(如吸毒等),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关涉到病残儿童的成长条件,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应该对这些信息进行详尽、认真的核查,以确定收养家庭是否符合条件。

总之,病残儿童本身在生理上存在缺陷,因此有必要在病残儿童的涉外收养程序方面,构建特定的收养制度,其目的是确保病残儿童的利益能够得到切实维护,确保病残儿童能够健康成长,避免病残儿童在涉外收养过程中遭遇二次伤害。

(二)我国涉外收养应该考虑双向收养问题

目前我国涉外收养立法以外国人收养中国儿童为中心,忽略了中国人收养外国儿童的内容,因此不管是在逻辑的严密性上还是在实体内容的完善程度方面,都存在一些缺失。当然,这和社会现实有关,我国改革开放才经历了30年,普通中国人与国外的联系并不紧密,更多地是外国人来华投资、游历,在收养方面一般也是外国人收养中国儿童,很少有中国人收养外国儿童。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公民收养外国儿童这一方面的收养必然会成为不容忽视的方面。

目前,“我国有关涉外收养的法律适用的立法规定也缺乏对中国华侨在外国收养中国籍儿童适用何国法的规定,而且对中国华侨在外国收养外国籍儿童适用

何国法也没有明文规定。”2[2]我国目前尚无全面系统的涉外收养关系法律适用的立法,20世纪80年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的收养法律草案适用问题单独作了规定,“这一章规定了涉外收养关系成立的实质要件,适用被收养人住所地法,同时不得违背收养人住所地法律;涉外收养关系成立的形式要件,适用收养时的行为地法律,涉外收养的效力适用收养人住所地法律,并规定了被收养人的国籍等问题。”3[3]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该草案的规定没有被采纳。目前,有关涉外收养的法律适用问题,仅有《民法通则》的148条最密切联系原则可以类推适用。在学术界,中国国际私法学会起草的《中国国际私法示范法》(第六稿)关于涉外收养法律适用的规定,对于我国涉外适用冲突法的完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其具体规定如下:收养成立,适用收养时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的住所地法或者惯常居所地法。收养效力,适用收养时收养人的住所地法或者惯常居所地法。收养终止,适用收养时被收养人的住所地法或者惯常居所地法,或者适用受理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法院地法。因此,为了弥补法律空白,我国应该首先要将双向收养纳入考虑范围,其次要对中国人收养外国儿童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规定。在解决法律冲突方面,可以考虑接受示范法的内容,以此消除法律适用上的不确定性。

第四篇: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一个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扩大的群体--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正在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将对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报道、概念界定、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解决对策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留守儿童问题 研究 综述

一、国内相关媒体对留守儿童问题报道综述

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从以下数据就能看出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新浪爱问网页:搜索“留守儿童”找到网页约324000个,(用时0.026秒);;当然除了网络之外,电视、报纸等也都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报道。以下是对相关报道的综述。

(1)新华社报道:2004年2月,江西省都昌县一对夫妇双双到东莞打工,将孩子寄养在妻妹家中。2月19日,孩子从两米多高的床上摔了下来。因未能及时发现脑内淤伤,最后因医治无效而死亡。

(2)《中国青年报》报道:2004年6月,湖北省黄梅县一名上小学四年级的留守女孩因与奶奶顶嘴斗气而被脾气暴躁的奶奶用毛巾勒死,当时女孩的父母正在外地打工。

(3)延庆县珍珠泉乡八亩地村的孩子珍珍特别想外出打工的爸爸,经常睡到半夜要找爸爸,有时候做梦还会喊“爸爸救我”。可当她爸爸回来时又认生,躲在一边不出声。(中国儿童信息中心)

二、国内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综述

(一)留守儿童问题产生背景及定义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将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了农村——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叶敬忠1[②]等,段成荣2[③]等,周爱民2005)。

李雯婷(2005)【1】和段成荣等(2005)【2】都将把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刘允明(2005)【3】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反应为小学和初中生。曹加平(2005)【4】则认为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由其他监护人长期监护抚养或独立生活的儿童。

(二)留守儿童教育和发展中主要出现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安全和权益问题

郭三玲(2005)指出监护权的缺失,父母疏于照顾,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尤其是留守女童屡被猥亵的情形令人揪心。

很多学者都指出“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直接的关爱与监护,很可能会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而且有时受到侵害,没有倾诉的亲人,往往不易被发现。“留守儿童”中男性儿童多会成为人贩子注意的目标,而女性儿童多受到人身的侵害。

这里的安全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周宗奎等,2005)【5】。本文在前面相关报道综述(3)就是很好的例证。1[②] 叶敬忠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农村发展中心副主任、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 2[③] 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2.学习和教育问题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的学习无人辅导和督促,独立作业能力不强,学习自主性差,大部分留守子女学习成绩平平,少数孩子有厌学情绪、甚至有逃学行为。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等级为优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儿童,而等级为“差”的比例又明显高于其他儿童(郭三玲,2005)。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实际上是隔代抚养(即祖辈抚养),曹加平(2005)认为祖辈囿于教育观念落后和精力有限,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疏于管教或管教不当。在农村,很多留守儿童因祖辈管教不力,在学习上放松自己,大部分时间耗费于看电视、与伙伴嬉戏,甚至沉迷于录像、网络、电子游戏,学业几近荒废。

3.心理情感和道德发展问题

心理方面,吴霓等认为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烦恼。这时,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家人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家人交流的机会,这对于儿童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留守儿童问题应对策略和方法

刘允明(2005)对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提供食宿,配备以专门的生活指导老师,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同时强化家庭的监护意识和教育责任,确保家庭教育力量的存在。二是政府和社会的热心关注。这样政府资金注入,保障寄宿制中小学的正常运转。创新管理模式,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援。

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和城乡二元结构有莫大关系,所以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还必须考虑如何从城市入手。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吕绍清(2005)【6】建议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政府加大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打破户籍制度的束缚,给予流动农民市民待遇,保护流动农民的权益;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作用。

三、对现有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评价

综上所述,自2005年以来,国内相关学者和专家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和探索。但国内目前这些研究在取得很大进步和成果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缺憾。我认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研究对象概念界定不清晰。对于什么是“留守儿童”,国内学者往往只从自己的理解角度去“轻松”下定义,学界没有统一概念界定。因此也导致了研究对象的缺失。

二是研究的主观性和片面性。由于留守儿童是一个全国性存在的群体,所以任何只针对一小部分留守儿童或一个地方的留守儿童研究都有其局限性

三是系统研究不够。当前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但是系统、全面性研究很缺少,另外跨区域的深入研究更是缺少。这也是造成留守儿童研究片面化、局部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国内目前主要还是通过一些大媒体来进行对留守儿童的报道从而引起社会对其关注。但是大量报道只是给人感性的认识素材,学界研究之后提出的解决对策也欠缺操作性、可行性。给留守儿童“一片广阔的绿洲”,让大家共同参与到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中来!

参考文献

【1】李雯婷:《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基于隔代教育对其的影响》,载《四川

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月第10期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载《人口研究》2005第1期

【3】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3期

【4】曹加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载《教育科学论坛》2005

年第10期

【5】周宗奎、孙晓军、刘 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吕绍清:《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载《中国发展观察》2005

年9月号

第五篇: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关于政府性债务问题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已经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研究则相对较晚,国外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所涉及。受政府性债务演变进程的影响,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研究主要开始于1994年分税制的改革。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形式不断丰富和债务规模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应对2008年底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急剧增加。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近几十年来急剧攀升,财政隐患巨大,国内外从不同的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关键词:地方政府 债务 风险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如何看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争论

刘尚希在《如何看待地方债务》一文中认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与否,和政府偿债的公共资源、政府债务的体制机制等相关因素有关,单纯的看债务的数字化指标是不能正确判断债务的风险的。对地方政府债务持乐观态度的有:巴曙松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宏观考察》一文中指出,“根据国际惯例,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水平总体上处于可以承担的水平,个别地方政府存在过度举债行为”。吴晓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总体负债规模占GDP比重仍不超过 50%,无须对地方债务过度担忧。持担忧观点的人则认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魏加宁博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指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某种意义上讲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金融风险,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头号威胁”。呼显岗(2004)则认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局部已经显现,未来潜在的风险很大,如不积极防范和化解,向中央政府转嫁,将会严重威胁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2)地方政府债务特点的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特点多样化,但代表性的观点表现如下。陈静在《地方政府债务的探究及建议》一文中认为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有三个特点: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不透明,债务数目缺乏准数;地方政府债务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地方政府债务数额大。王克群发表的文章《地方政府债务的特点、成因及化解》则认为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和形式多样化、举债方式隐蔽、还款时间长、地方融资平台项目多由地方政府提供隐形担保。审计署审计科研所课题组的报告《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指出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过快,规模失控、主体不明、责任不清。孙勇在文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初步分析》中通过对辽宁的直接显性债务的分析得出,债务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主权债务和中央再贷款债务比重下降,其他债务提高;地区间债务负担率差异较大,个别地方债务率过高。牟放则认为为了规避法律责任,地方政府负债日益隐性化。(3)对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原因的分析

地方政府负债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一是体制性原因,二是政策性原因。报告《中国经济中长期风险和对策

(六)》指出,体制性原因包括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其中财政体制的原因表现为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均衡,地方政府财权小,事权大,导致地方政府不得不举债。支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张莉、王克群、李显杰、冯树建等。张莉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初探--基于分税制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研究》一文中提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担保状况不佳、责任主体不清晰、投资回报率低等情况是增加地方政府债务的助推剂。冯树建认为银行信贷种种违规行为也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更加严重。在接受《小 康》杂志采访时,陈穗红认为地方政府治理不善是地方政府负债的一个重要原因;孙明非认为政企不分、政府经营企业亏损导致的债务占县乡债务比重最大的一块。上述都是体制性原因的表现。而政策性原因表现在国家出台的很多政策不能落实,或者是在实行过程中管理和控制不严格,或者是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负担而引发的政府债务的上升。魏加宁(2004)认为,地方政府负债的原因如下:①各级政府之间财权事权划分不清,地方政府收入减少、任务加重;②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行政机构繁杂、人浮于事;③地方政府行政层级过多,地改市后财源匾乏;④财政金融体制不健全,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正规融资渠道;⑤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缺乏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⑥行政管理体制缺乏约束机制,地方政府官员行为短期化。(4)集中于研究如何化解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

李冬梅在其著作《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中着重从发行地方公债的经济学分析角度和发行地方公债的理论必要性和现实必要性角度论证了发行地方公债是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有效途径之一。王建国则认为解决地方政府负债问题首先必须要以法律区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使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合法化规范化。崔斌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问题探索》文章中提出充分利用外汇储备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并且控制新增债务,建立偿债基金。张子荣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中提出加强对地方债务监督管理,规范地方各级政府的融资平台公司,从而使资金落实到实处,减少浪费,从而减轻债务。

总体来看,国内的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对从实践中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由于很多研究侧重地方债务的某一个方面,并且缺乏完整、规范、统一的数据,因而不利于我们对地方债务问题从总体上把握。

二、国外研究现状

(1)对于地方政府是否应该举债的问题,西方理论界经历了一个发展阶段。世纪 30 年代以前,经济学家们大多主张政府无为而治,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否定政府借债的作用。他认为“最初债权者贷与政府的资本,在贷与的那一瞬间,已由资本的机能而转化为收入的机能了,换言之,已经不是用以维持生产性劳动,而是用以维持非生产性劳动”。他还认为“政府债务会增加国家负担,因为偿债时将会加重人民的税收负担”。这些原因使得亚当·斯密极力反对政府举债。另外,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李嘉图也认为“政府借债对经济的发展无贡献,反而存在较高风险。”因而,李嘉图也反对政府举债。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衰退之后,大多数经济学家开始赞成政府举债。这个时期的代表人之一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经济衰退,为了刺激经济繁荣,必须实行赤字财政,这样必然会产生债务。他认为“举债支出虽然浪费,结果倒可以使社会致富”。因此他鼓励适当举债。美国经济学家勒纳“抛弃了预算平衡的原则,把公债的功能从弥补财政赤字拓展为调节经济发展的政策手段的高度”。总之,凯恩斯学派认为政府举债有益于经济发展,因而支持举债。(2)很多外国学者认为适度举债对经济是有好处的,但是要把握好这个“度”就

涉及到债务应该怎么管理的问题。Elizabeth Currie、Jean Jacques Dethier 和 Eriko Togo(2003)研究了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安排,将OECD国家政府债务管理经验总结为:把战略性的公共政策目标而不是战术性的贸易目标放在首要地位;在金融资产管理和有关债务管理的公共政策方面,应加强制度建设,使债务管理现代化;建立相关机制,以保证权利下放的成功和对财政部和议会负责。国外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的时代烙印,相应地也具有时代局限性,面对我国日益上升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我们还是要依据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地提出可行性对策。

三、对地方政府债务研究成果的评价

综合来看,国内外已有文献在基础理论、现状解释以及对策方案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为进一步系统研究财政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但从体制基础层面认知当前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特殊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研究,基于财政分权和政府行为的视角性并构建一套与中国经济、社会体制转轨客观实际相契合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而言,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1.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系统性研究还有待深入

在转轨背景下,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具有阶段性特征,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式、形成原因、债务规模以及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等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息息相关,因此,就债务而论债务并不能说明问题,理性看待和分析当前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需要我们从历史的纵深视角来探寻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发展历程。

2.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系统规范的实证研究还有待加强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现有大多数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研究集中在策论方面的理论探讨,仅有的实证分析也大都是基于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某一方面的研究,因而难以为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提供总体的建议或有价值的结论。因此,需要我们立足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基础数据构建规范的实证研究体系,从中找寻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内在规律,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对造成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体制性根源的认知还有待加深

在转轨背景下,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产生和发展既有财政体制改革等深层次的体制背景,又是中国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的客观结果。财政体制的分权化改革本质上是对政府间关系的重新调整,这种调整在纵向上表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纵向财政不均等,在横向上则表现为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竞争,进而对地方政府性债务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我们系统地探讨影响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体制性根源,为构建科学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魏加宁,唐滔.国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制度综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2)[2][3]杨大楷,王天有,蒋萍,杨晔.国债风险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2001.1-24 [4]哈维.S.罗森.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12-428 [5] 刘华.公债的经济效应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78 [6]卢晓伟.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08:5-6 [7]安秀梅.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实证分析[J1.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6):40一45 [8]郭玉清.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目标设计与制度选择[J].天津社会科学,2009.6 [9]李冬梅.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2 [10]冯静.我国地方政府发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l月.财政研究,2009,(4):41一44.

下载《国际投资问题研究》参考文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投资问题研究》参考文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课外补习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生课外补习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研究特工队 一、绪论 纵观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行政、教学与补习已构成了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框架,它们三足鼎立、相辅相成。而课外补习则......

    国际投资讲稿

    租赁业以租赁渗透率为主要指标考核一国的租赁发展程度。国际上目前有两种计算租赁渗透率的方法:1、设备租赁额占用一国(地区)设备投资总额的比例;2、租赁额占一国(地区)GDP的比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的灵魂所在,它为社会及其个体提供奋斗的方向、发展的动力和行动的尺度。培育和弘扬社会核心价值......

    文献综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及对策

    文献综述 题 目: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究及对策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 2013 年 月 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究及对策 [摘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文 献 综 述题目 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及对策研究学院班级学生姓名 商学院 10工商管理 程东化 专 业 学 号 指导教师 工商管理 1010......

    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文献综述(共5则)

    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邱梅芬行政管理09022103090218 摘要:当前,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大量务工人员的进城,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也日趋突出。研究解决好农民的养老......

    近期我国城镇化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城镇化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讨论更加深入,在破解城镇化发展这一难题上,学者们分别从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和城镇化公共政策建议入......

    电影大数据国际文献综述

    电影大数据国际文献综述 【摘要】大数据是当前的一种热点技术,在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领域得到应用。通过对国际前沿的电影大数据研究进行梳理,以近5年电影大数据相关的英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