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市场特点分析[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20:03: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冰淇淋市场特点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冰淇淋市场特点分析》。

第一篇:冰淇淋市场特点分析

冰淇淋市场特点分析

据2002年5月23日中国食品报报道,2001年上海的冷饮年人均消费量为5.08Kg,已超过全球人均年消费量1.3Kg,从上海市场综合因素的分析,预计今年上海冷饮的年销量将达到7.6万吨,年零售额8.5亿元,特点是消费季节淡化,品牌质量强化,家庭消费扩大化,价格2元以下集中。从全国情况看这也是全国冰淇淋市场的特点。

1、消费季节淡化

在美国、欧州、日本等发达国家冰淇淋早成为四季畅销的食品,在我国最先出现淡季不淡,冬季冷饮销售兴旺要算是东北的市场。这主要是我国东北虽然冬天气候寒冷,但室内温度高,气候干燥,对冷饮的需求量仍然大。我们常说东北的冷饮有两个旺季(夏季和冬季),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全国各地冬天吃冰淇淋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2、品牌质量强化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广大消费者选购冷饮更加理性。人们不仅要注意冷饮要符合卫生和质量标准,而且要选购名牌产品,让自己吃得安全、健康、放心。上海冷饮生产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已从1994年130家减少到去年43家,预计今年将会减少到40家以内。经过8年的市场筛选,推出针对市场不同对象的符合不同层次的有高、中、低档的冷饮,适应上海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3、家庭消费扩大化

近年来,全国各地尤其是各大城市,消费品的流通渠道已经发生剧变,以大卖场、超市、便利店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商业态已取代了过去传统杂货店。居民的购买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超市、大卖场和冷饮批发点带回自己喜爱的冷饮供全家享用,这种现象在上海蔚然成风。超市、大卖场和冷饮批发点成了消费者购买价格便宜、实惠冷饮的主要场所。据上海一份最新的消费者调查显示,有57%的消费者在购买冷饮时喜欢在超市、大卖场和便利店中购买,而在冷饮批发站和路边小店购买的分别占39%和31%(见表6,上海消费者购买冷饮场所调查统计表)。这充分说明新型商业态已成为冷饮购买的主要场所。

4.品牌创新规范化

就目前食品安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加大了对冰淇淋行业的整顿。很多的冰淇淋品牌为了打造自己的先进品牌理念不断的创新在国内有几家品牌几乎接近国际标准,比如,国内十佳冰淇淋品牌冰 果 彩|虹就主打健美和养身功效,站在广大消费者利益出发就2013年推出了20种独家配方并且得到数以万计的消费者的认同,即具有健美有不长胖的双重效果。

第二篇:2019冰淇淋市场调查报告(精选)

夏日炎炎,冰淇淋是不少的消暑选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冰淇淋市场调查报告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冰淇淋市场调查报告(一)

冰淇淋的历史.冰淇淋,中国古已有之。时称‘冰酪’宋朝杨万里,专门赋诗一首,来抒发对于冰酪的喜爱之情,“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来盘底碎,雪向日冰消。”

唐朝中国末期,人们开始在夏天制冰。宋朝中国,商人们开始在冷食里加水果或果汁。援朝中国,有人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

1927年,美商在上海开设海宁洋行,并用机械方法生产棒冰,这是中国最早的冷饮厂家。

1948年,该厂转售给伪后勤部,后又与英商和蛋厂合资开设海和有限公司,继续生产以上产品,注册商标为“美女牌”。这是解放前中国最大的冷饮厂。

冰淇淋的行业分析.现代生活消费者的新宠。在国际上冰淇淋市场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朗,冰淇淋文化也日渐显现。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企业不得不从产品的研发大下功夫。产品的品种增加了近百种,在口味上进行调整。吃出“健康”和“快乐”成为冰淇淋企业追求的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冰淇淋的选购也更加的挑剔。冰淇淋行业已经是个发展多年的行业,其专业性很强,它需要专业的冷藏与物流运输配套。经过前几年的行业内部资本兼并与重组,冰淇淋行业的集中度以很高,大企业越来越大,小企业数目逐步减少,不符合市场行为等的企业,全部淘汰出局。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休闲性的消费支出占比越来越大,冰淇淋正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新宠。20xx年的中国冰淇淋零售量将超过45亿升,到20xx年中国冰淇淋零售量超过50亿升的规模。

冰淇淋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冰淇淋行业具有巨大潜力,联合利华作为在财富全球 500

强中排名前列的跨国 公司,全年总销售额超过 520 亿美元,是世界第一大冰淇淋制造商,和露雪是最大的国际品 牌,凭借其著名品牌,先进的设备、技术,大规模的投入和本地化经营,使得公司在竞争激 烈的市场得到蓬勃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以产品为本,产 品以质量为本,质量以人才为本,人才以精神为本“为座右铭,由此可见,企业要在竞争的 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广泛吸收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个方面,展望未来的发展,市场的竞争就是潜力。

冰淇淋产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广阔根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可以认为我国冰淇淋市场未来五年的 增长速度为 10%。由于冷饮市场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大,尤其是天气因素,冷饮是靠天吃饭的产品,与天气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出现不规律波动的可能性较大,但总体来讲冰淇淋产量是缓慢上升趋势,冰淇淋市场前景广阔。

冷冻饮品在国内食品行业中发展迅猛,中国庞大的冷冻饮品市场招引了众多的淘金者的 追逐。

对空前的机遇与挑战,冰淇淋品牌要想崛起于国际舞台,创新是必由之路。冰淇淋产业日趋时尚化、休闲化、个性化、功能化与餐饮化的趋势,要求企业必须将全方位的创新放在首位。

冰淇淋市场调查报告(二)

据20xx年5月23日中国食品报报道,20xx年上海的冷饮年人均消费量为5.08kg,已超过全球人均年消费量1.3kg,从上海市场综合因素的分析,预计今年上海冷饮的年销量将达到7.6万吨,年零售额8.5亿元,特点是消费季节淡化,品牌质量强化,家庭消费扩大化,价格2元以下集中。从全国情况看这也是全国冰淇淋市场的特点。

1、消费季节淡化

在美国、欧州、日本等发达国家冰淇淋早成为四季畅销的食品,在我国最先出现淡季不淡,冬季冷饮销售兴旺要算是东北的市场。这主要是我国东北虽然冬天气候寒冷,但室内温度高,气候干燥,对冷饮的需求量仍然大。我们常说东北的冷饮有两个旺季(夏季和冬季),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全国各地冬天吃冰淇淋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2、品牌质量强化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广大消费者选购冷饮更加理性。人们不仅要注意冷饮要符合卫生和质量标准,而且要选购名牌产品,让自己吃得安全、健康、放心。上海冷饮生产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已从1994年130家减少到去年43家,预计今年将会减少到40家以内。经过8年的市场筛选,推出针对市场不同对象的符合不同层次的有高、中、低档的冷饮,适应上海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3、家庭消费扩大化

近年来,全国各地尤其是各大城市,消费品的流通渠道已经发生剧变,以大卖场、超市、便利店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商业态已取代了过去传统杂货店。居民的购买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超市、大卖场和冷饮批发点带回自己喜爱的冷饮供全家享用,这种现象在上海蔚然成风。超市、大卖场和冷饮批发点成了消费者购买价格便宜、实惠冷饮的主要场所。据上海一份最新的消费者调查显示,有57%的消费者在购买冷饮时喜欢在超市、大卖场和便利店中购买,而在冷饮批发站和路边小店购买的分别占39%和31%。这充分说明新型商业态已成为冷饮购买的主要场所。

4.品牌创新规范化

就目前食品安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加大了对冰淇淋行业的整顿。很多的冰淇淋品牌为了打造自己的先进品牌理念不断的创新在国内有几家品牌几乎接近国际标准,比如,国内十佳冰淇淋品牌冰 果 彩|虹就主打健美和养身功效,站在广大消费者利益出发就20xx年推出了20种独家配方并且得到数以万计的消费者的认同,即具有健美有不长胖的双重效果。

冰淇淋市场调查报告(三)

一、行业总体特征和现状:

20xx年全国冷饮产销量超过32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实现销售额370亿左右,预计20xx年产销量突破360万吨,实现销售额400亿元以上.1.发展速度加快,行业规模总量加大

冰淇淋以其美观、冰凉、快乐与甜蜜的感受, 在中国迅猛发展, 其整体市场逐年快速递增。中国冰淇淋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增长, 使目前中国人均年消费量达到1.2公斤,预计未来20年将会上升到6升, 届时, 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冰淇淋消费国,但从人均消费水平来看, 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相比差距还比较悬殊。目前世界第一大冰淇淋消费国—美国人均年消费冰淇淋是23升, 澳大利亚为17公斤, 瑞典为16公斤, 日本为11公斤, 荷兰18公斤。中国潜力巨大的冰淇淋市场吸引了巨大资本的追捧和关注, 这一切都为中国冰淇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2.优胜劣汰出现质变,行业垄断势头增加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冷饮市场还处在一个品牌极为分散的状态。无论对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冷饮都只是季节性产品。对于很多食品厂来说,生产冷饮只是一年中一个阶段性的安排,对于诸多个体户来说,则是“忙三月,吃一年”。在这种情况下,冷饮行业根本谈不上全国性的市场体系,质量监管体系也存在诸多空白,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冷饮业也不可避免地处于“低、小、散、乱、差”的局面。但是随着伊利、蒙牛等国内品牌在冰淇淋领域异军突起,雀巢、和路雪、哈根达斯等国外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一场残酷的冷饮业洗牌开始了。历史上全国一度有1000多个冷饮品牌(相信如果加上无品牌的小厂和个体作坊,生产者远不止千家),但是现在80%已经失去竞争能力甚至干脆消亡。

中国冷饮市场的品牌市场占有率在20xx年显现了强者恒强、弱者出局的重大雪崩局面,改变了以往长久洗牌的僵持阶段。具体表现为大企业无论从规模、效益乃至到管理上日渐优势,而区域中小企业受资金、观念等囿制,窘态毕现。前几年都过得不错的一些小企业,在经过20xx年举步维艰后大部分小厂出现关停并转的局面,已属被淘汰出局,而一些外资企业和国内巨头利用资金、技术、原料、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取得不菲的战绩。十年间,国内冷饮也从零散经营的3000多个小品牌的纷争变为十余家冷饮巨头间的实力抗衡。

3.中国的冰淇淋消费已经从防暑降温转向不分季节的休闲享受步伐加快,冰淇淋正逐渐具备休闲食品功能。

中国冰淇淋市场冬季是夏季的1/30,而这个差距在美国是1/2到1/3,季节性的差异反应了消费结构的单一,产品发挥的功能单一。中国的冰淇淋市场发展到今天, 仍然是一种季节性消费比较强的市场,如果一直保持这种市场状况, 那么中国的冰淇淋市场将不会有过多的进步和发展。在国外, 冰淇淋市场几乎不与季节挂钩, 这就是早期国外生产企业教育的结果。而中国的生产企业则大多不愿意把钱花到这方面。中国的冰淇淋生产企业应该首先要认识到这一市场理念, 然后让消费者了解冰淇淋并不是只有夏天才能食用, 不同种类的冰淇淋产品是可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消费。当中国大众的消费意识走出了这个误区, 中国的冰淇淋市场才能算得上真正成熟。值得欣喜的是,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增加、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以及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冷饮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有所改变和增加。

二、冰淇淋市场的主要特点

现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各类食品的要求不断的提升,作为夏日常用食品之一的冰淇淋,也同样在不断的发展。为了迎合不同的消费者,冰淇淋制造商在“新”上大下功夫,其发展的趋势也开始明朗化:

1、发展保健型的冰淇淋:

保健冰淇淋是一种以增进人体健康为宗旨的冰淇淋。纵观传统的冰淇淋制品,是以高糖、高脂类为主,含有较高热量,而未来食品的发展趋势是要以适合人们对营养的要求。为此,营养学家提出了“三低一高”的方案,即低糖、低盐、低脂肪、高蛋白,同样也是冰淇淋行业所发展的趋势。在美国的低热量食品或是无糖类、少糖类的食品发展最为迅速,并且其它国家也紧随其后。有一些患者对饮食有特殊要求,如糖尿病人忌食脂肪和糖等,如果他们食用了传统的高糖类的冰淇淋势必增加病情,而他们又很喜欢食用冰淇淋。这时,具有特殊要求的功能性冰淇淋将会满足他们的需要。比如,用低聚糖类、糖醇类代替原有的蔗糖的产品正是为这一类消费者服务的。

2、开发新原料:

传统的冰淇淋的口感和风味均为人们所接受,其中,脂肪、糖类是起主要作用。但是他们含热量大,不宜使用。为此,就需要他们的代用品,使他们具有脂肪和糖类的口感,而含热量很小。此外在非脂乳固体方面,欧美等国已使用含蛋白35%的乳情蛋白浓缩物代替部分脱脂乳粉生产乳制品。在我国,不少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保健功能也用蛋白粉、糊精成分代替部分乳制品。

3、原辅料回归天然:

组成乳制品的原辅料材料很多,主要是有两大类:一类是天然的,即取自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如乳类、蛋类、蔗糖,另一类则是合成的,如糖精钠和一些香精香料。由于合成的原辅料是为人工化学合成的,其安全性时常受到人们的非议,在使用时心里总是不踏实。而天然的原辅料则一般对人体是安全的。因此,崇尚天然、回归天然已成为当今的时尚,特别是在甜味剂和色素方面。并且使用人工合成的各类甜味剂、色素不断的减少。天然的添加剂得以迅速的运用。

4、消费趋势发生改变:

冰淇淋随着发展壮大,产量以空前的速度增加,市场也在急剧的扩大。人们不仅仅对冰淇淋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品种的风味、色泽、包装、价格方面亦日渐挑剔,并且消费群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队伍继续扩大,在冰淇淋刚刚研制出的,他几乎只是一些孩子的特权。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冰淇淋产品的改善,他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成年人也越来越喜欢各类冰淇淋制品了。并且人们的消费时间和目的也都有着不同的变化,冰淇淋不再只是夏日的消费品了。随着其固形物的不断增加,消费者时尚和爱好,其不单单只是给人以清凉、消暑的作用。而更为消费者关注的是其独特的营养性和功能性。

5、产品趋于系列化、多样化:

为了适应消费者的消费取向不断变化的需要,乳制品正逐步向着系列化方向发展,如:果味乳制品系列、涂衣型系列、夹心型系列的。在不失去原奶的味道的同时又添加各类水果香味剂和果汁、果肉,并且将酸、甜、咖啡等味道相互结合研制新型产品,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系列。营养型的,在原有的冰淇淋制品的营养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功能性配料来完善体现冰淇淋制品的优势,比如保健型、运动型、适合糖尿病人型的冰淇淋制品。

6、产品包装趋美、趋新、趋奇: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商品除了讲究内在的质量外,而且还希望在产品的包装上有所改革,有所突破。包装主要包括造型和外包装。包装造型对产品的销售有着极大的作用,造型美是体现产品的整体美感的综合,只注重质量而忽略包装的年代已经过去。为此,冰淇淋制造商还要在在冰淇淋的包装上下一番功夫。

三、冰激凌(冰淇淋)行业发展趋势

1、冰淇淋产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可以认为我国冰淇淋市场未来五年的增长速度为5-6%。由于冷饮市场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大,尤其是天气因素,冷饮是靠天吃饭的产品,与天气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出现不规律波动的可能性较大,但总体来讲冰淇淋产量是缓慢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广阔。

2、追求质量与品牌,创新求发展

对冰淇淋市场来说,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口味和价格。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心理的日益成熟,质量和品牌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强,因此,中、高档产品占据总消费量的比例将不断提高,低档产品所占比例是下降趋势。

产品创新会给企业注入活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儿童、青年男女是冰淇淋消费的主要群体,创新产品一方面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入一些营养保健成分增加营养功能的需求。创新要新、奇、特。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有自己的新产品、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立足于市场。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和路雪成功的公式是:国际品牌+国际质量+本土生产=竞争中获胜。

3、企业规模化、大型化的趋势

我国冰淇淋行业的发展已逐步进入成熟,经过几年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各大中城市和地区的冰淇淋有的会被合并,有的被淘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国外知名品牌公司将会继续步和露雪和雀巢公司的后尘,凭借雄厚的资本优势和著名的国际品牌,加之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营销手段,迅速进入中国市场,给国内企业造成很大压力和威胁,也迫使国内企业规模化、大型化的趋势加快发展。

冰淇淋市场调查报告(四)

冰淇淋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包含的内容有:冰淇淋行业市场环境调查,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调查;冰淇淋行业市场基本状况的调查,主要包括市场规范,总体需求量,市场的动向,同行业的市场分布占有率等;有销售可能性调查,包括现有和潜在用户的人数及需求量,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本企业竞争对手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扩大销售的可能性和具体途径等;还包括对冰淇淋行业消费者及消费需求、企业产品、产品价格、影响销售的社会和自然因素、销售渠道等开展调查。

冰淇淋行业市场调查报告采用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两种研究方法:

1)直接调查法。通过对主要区域的冰淇淋行业国内外主要厂商、贸易商、下游需求厂商以及相关机构进行直接的电话交流与深度访谈,获取冰淇淋行业相关产品市场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2)间接调查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及所掌握历史数据与二手资料,及时获取关于中国冰淇淋行业的相关信息与动态数据。

冰淇淋行业市场调查报告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对市场的了解和把握,在调查活动中收集、整理、分析冰淇淋行业市场信息,掌握冰淇淋行业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企业/投资者进行冰淇淋行业市场预测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资料,从而帮助企业/投资者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

冰淇淋市场调查报告(五)

我国冷饮工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7-1950年)

1927年美商海宁生在上海开设海宁洋行,并用机械方法生产棒冰,这是我国最旱的冷饮厂家。当时产品为圆柱形,日产量只有2000-3000根。1932年该厂把棒冰模具改为扁长形,棒冰品种除果味外,还生产赤豆、绿豆棒冰、2000g马口铁听装冰淇淋、320g三色和香草大冰砖及双色纸杯、紫雪糕等。

1948年,该厂转售给伪后勤部(即现益民食品一厂),后又与英商怡和蛋厂合资开设海和有限公司,继续生产以上产品,注册商标为”美女牌“。班产棒冰和雪糕12吨,冰淇淋2吨以上。这是解放前我国最大的冷饮厂,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

第二阶段(1951-1980年)

全国各地相继扩大冷饮食品工业,在全国开展技术交流,冷饮年产量达到8万吨左右,可称为生产发展,技术交流阶段

第三阶段(1981-1990年)

许多厂家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增加花色品种,年产量达到54.4万吨,此阶段技术引进和技术咨询相当活跃,可称为广泛交流,推陈出新阶段。

第四阶段(1991-现在)

外商纷纷来华投资、合资,联营企业纷纷成立,私营企业涉足,年产量达到120万吨,品种三千多种,此阶段可称为飞速发展阶段。

目前国内冷饮市场三分天下:三资企业占据大部分高档市场,固有企业居中档,大部分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占领低档市场。广东、北京、上海是目前产销量最集中的三大地区,占全国销量的25%。

冰激凌(冰淇淋)市场特点分析

据2002年5月23日中国食品报报道,2001年上海的冷饮年人均消费量为5.08Kg,已超过全球人均年消费量1.3Kg,从上海市场综合因素的分析,预计今年上海冷饮的年销量将达到7.6万吨,年零售额8.5亿元,特点是消费季节淡化,品牌质量强化,家庭消费扩大化,价格2元以下集中。从全国情况看这也是全国冰淇淋市场的特点。

1、消费季节淡化

在美国、欧州、日本等发达国家冰淇淋早成为四季畅销的食品,在我国最先出现淡季不淡,冬季冷饮销售兴旺要算是东北的市场。这主要是我国东北虽然冬天气候寒冷,但室内温度高,气候干燥,对冷饮的需求量仍然大。我们常说东北的冷饮有两个旺季(夏季和冬季),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全国各地冬天吃冰淇淋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2、品牌质量强化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广大消费者选购冷饮更加理性。人们不仅要注意冷饮要符合卫生和质量标准,而且要选购名牌产品,让自己吃得安全、健康、放心。上海冷饮生产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已从1994年130家减少到去年43家,预计今年将会减少到40家以内。经过8年的市场筛选,上海益民一厂的光明牌、联合利华公司的和露雪与蔓登琳品牌、内蒙古伊利集团的伊利爱贝品牌、雀巢福乐公司的雀巢和圣麦乐品牌、冷狗公司的冷狗品牌、大唐公司的思诺贝品牌脱颖而出,占有了上海80%的冷饮市场(见表5,2001年旺季上海冷饮销售额排行榜)。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面向大众,推出针对市场不同对象的符合不同层次的有高、中、低档的冷饮,适应上海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3、家庭消费扩大化

近年来,全国各地尤其是各大城市,消费品的流通渠道已经发生剧变,以大卖场、超市、便利店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商业态已取代了过去传统杂货店。居民的购买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超市、大卖场和冷饮批发点带回自己喜爱的冷饮供全家享用,这种现象在上海蔚然成风。超市、大卖场和冷饮批发点成了消费者购买价格便宜、实惠冷饮的主要场所。据上海一份最新的消费者调查显示,有57%的消费者在购买冷饮时喜欢在超市、大卖场和便利店中购买,而在冷饮批发站和路边小店购买的分别占39%和31%(见表6,上海消费者购买冷饮场所调查统计表)。这充分说明新型商业态已成为冷饮购买的主要场所。

4、价格向二元以下集中

为了迅速拉动市场,降价销售是一个有效的”杀手锏“。和露雪旗下的产品与去年相比平均降幅达40%,如可爱多,去年售价为4元,而今年为2.5元,百乐宝去年2元,今年仅售1元,一份对今年上海市场流通的冷饮零售价格调查统计显示(见表7,上海冷饮价格调查统计表),一元以下的产品占到40.9%,一元-二元占到23.1%,从中发现低于2元的品种占到总品种的64%,是冷饮市场的主体。

冰激凌(冰淇淋)行业发展趋势

1、冰淇淋产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可以认为我国冰淇淋市场未来五年的增长速度为5-6%。由于冷饮市场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大,尤其是天气因素,冷饮是靠天吃饭的产品,与天气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出现不规律波动的可能性较大,但总体来讲冰淇淋产量是缓慢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05年市场规模达到200万吨,市场总销售额约为120-160亿元。

2、追求质量与品牌,创新求发展

对冰淇淋市场来说,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口味和价格。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心理的日益成熟,质量和品牌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强,因此,中、高档产品占据总消费量的比例将不断提高,低档产品所占比例是下降趋势。

产品创新会给企业注入活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儿童、青年男女是冰淇淋消费的主要群体,创新产品一方面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入一些营养保健成分增加营养功能的需求。创新要新、奇、特。2001年上海冷饮推出的新品可谓众多。光明推出新品20种,和露雪推出新品17种,伊利推出新品17种。总体上讲反映?quot;三新”、即新工艺、新口味、新包装。伊利的“冰工厂”、“滚雪球”,光明的芦荟冰淇淋,和露雪的“千层雪”广受市场欢迎。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有自己的新产品、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立足于市场。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和露雪成功的公式是:国际品牌+国际质量+本土生产=竞争中获胜。

3、企业规模化、大型化的趋势

我国冰淇淋行业的发展已逐步进入成熟,经过几年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各大中城市和地区的冰淇淋有的会被合并,有的被淘汰,如上海从1994年的130家减少到现在的40家。河南的南阳地区原来冷饮厂家有几十家,现在只剩下两家,规模都达到日产60吨的中型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国外知名品牌公司将会继续步和露雪和雀巢公司的后尘,凭借雄厚的资本优势和著名的国际品牌,加之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营销手段,迅速进入中国市场,给国内企业造成很大压力和威胁,也迫使国内企业规模化、大型化的趋势加快发展。

4、市场竞争激烈,人才守键

目前国内冰淇淋市场三分天下,外资企业独霸高档市场,他们以设备、技术和经济实力优势,在国内冰淇淋行业具有巨大潜力,联合利华作为在财富全球500强中排名前列的跨国公司,全年总销售额超过520亿美元,是世界第一大冰淇淋制造商,和露雪是最大的国际品牌,凭借其著名品牌,先进的设备、技术,大规模的投入和本地化经营,使得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得到蓬勃发展。国内以伊利、蒙牛等大型企业以丰富的奶源、优质的原料,生产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的中低档产品,他们的产品也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据1999年统计,全国前八名厂商的总产量约25万吨,不到全国市场规模的20%,而占全国市场销售量80%以上的冷饮生产厂商为各地的中小企业,产品以低档和少量中档产品,价格便宜,产品在本地或有限的周边地区销售,为地方性品牌,产品质量不稳定,对于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来讲,由于技术基础差,品牌知名度不够,要在长期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发展必须引进技术力量,加强经营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有一位企业家?quot;企业以产品为本,产品以质量为本,质量以人才为本,人才以精神为本"为座右铭,由此可见,企业要在竞争的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广泛吸收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个方面,展望未来的发展,市场的竞争就是潜力。2010中国国际(上海)冰淇淋工业展览会将于2010年11月30-12月2日隆重开幕。

第三篇:中国酒店用品市场运行特点分析

受到国外欧债危机加剧和国内房地产业进入萧条期的双重不利影响,酒店用品行业发展也步入了一个“寒冬”阶段,一些不堪重负的中小型酒店用品企业在步履维艰的坚持着,难以获得发展空间,而纵观整个酒店用品行业的发展态势也是不容乐观。

为了挽救市场,谋求酒店用品发展之路,各大中小酒店用品企业都将如何引领酒店用品市场回暖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做出了多种尝试,如:下调价格、优惠活动、加大推广、融资等等,但所取得的效果都是不尽人意。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酒店用品企业只有积极探索酒店用品市场的发展规律,追根溯源的找出问题之根本,才能重振酒店用品行业的威武雄风,继续驰聘在酒店用品的商场上,从而创造出佳绩、获得新生。

1、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倡导品牌化发展路线

总结目前我国酒店用品企业的发展特点是:市场规模大、销售系统复杂、管理结构繁冗、品牌杂乱等。要解决上述问题,酒店20mn圆钢用品企业必须要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以创新设计来满足消费者的产品诉求,并且还要倡导品牌化的长期发展路线,从根本上将所有问题逐一解决,这样才能保证酒店用品市场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那么,要做好创新首先就是要吸纳人才,这是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作为企业要加大在人才力量上的经济投资,尤其是生产厂商企业更是要做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跳出传统产品设计的框架,制作出更加符合市场的产品,从而赢得消费者市场的肯定与支持。

而倡导品牌化发展路线,就是要将多元化产品划整归一,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一个品牌,这样就改变了多种品牌打混战没有一个突出成就的平面化局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品牌意识也日益重视,所以酒店用品企业只有走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领域化的品牌战略路线,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取得骄人的成绩。

2、以技术全面提升质量多元化渠道打开市场

近年来,国内外酒店用品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酒店用品企业虽然纷纷开始产业转型、优化升级,但由于受到旧观念的生产理念束缚,某些中小企业仍停留在追求数量的层面上,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甚至一些小企业完全忽视质量,大打“低价牌”,这样不仅扰乱了正常酒店用品市场的发展规律,同样的也给整个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2011年2月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这是进入21世纪我国第二个质量发展纲要,是指导未来十年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

件,明确了我国质量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

《纲要》对推进质量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0mn2圆钢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对此,酒店用品行业要善于谋划未来、抓好质量长效机制建设。质量建设关乎千秋万代,需要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重点解决企业的主体责任,规范企业良性经营、持续发展,作为酒店用品生产厂家更是要严格把好质量这个关口。

创业容易守业难,如果酒店用品产品的质量提升不上去,不但市场将难以扩大,同时也不利于品牌建设,甚至这些经过重重困难已经赢得的稳定市场,也将逐渐失去。

所以,酒店用品企业通过引进人才后,全面改善酒店用品制造的技术,最大限度的完成科技向成品的转换,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节约成本。就现在市场发展变化和趋势,酒店用品企业可以通过打开多元化的营销渠道,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拉动销售额的增长。同时也可以涉足其它的经营方式,比如:挺进三线市场、放低代理商门槛、允许经销商代理多个品牌等,最终实现产品多个渠道共同发展的整体格局。

3、以消费者为市场导向善于挖掘潜在的需求

酒店用品企业要根据消费者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产品研发计划,充分做到以消费者为产品市场导向,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内在需求,这样才能保证产品面世后被受众所接受、喜爱。

企业除了要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外,也要善于挖掘潜在的市场需求,不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有一些装饰性的酒店用品产品既可以满足实用的功能,还富有强烈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带有鲜明的时尚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就很能吸引消费者注意,从而引发购买行为。另外,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出了差异化的产品,凸显出了新奇个性的效果也助于刺激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酒店用品企业内部的管理架构都是非常不合理,从而导致了人力资源的白白流失,以致产品营销成绩也不理想。所以酒店用品企业一定要强化内部管理,建议一套科学的、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内在文化深于产品服务,让产品的品牌内涵更丰富,最终打响产品品牌,走上品牌化发展之路。

除了以上所叙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其实还有很多需要注意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酒店用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定位50crv圆钢去结合市场做出具体分析了。

4、专注于制造业的实务咨询与培训

定位为制造型企业提供针对性实务培训课程和实务咨询项目,十年实践当中逐渐形

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因为长期致力于制造型企业,所以积累大量工厂管理案例和运营管理实战经验。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咨询公司任重道远。制造业的培训与咨询服务相比其他行业,制造业偏重于实践与可操作性,企达的团队更多地在实践和可操作性方面下功夫,力争满足广大制造型企业的实际需要,真正为制造型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制造型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达到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之目的。

5、丰富制造业背景的专家团队

公司倾注精力打造一支专职培训师与咨询师队伍,高度重视人力资源规划,依据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匹配相适应专家队伍,公司的专家团队基本都来自于制造业,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大部分培训师与咨询师具备财富500强制造业中高级管理经历。因为专业的优势,所以我们真正有实力为制造型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6、紧贴制造业研发课程

广泛深入接触各种类型制造型企业,每天面对各种各样实际问题,这些来自一线的案例与素材,是研发课程的基础。我们非常重视课程研发工作,与时俱进,针对制造业发展当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新情况,及时转变我们的课题研究方向,确保所研发的课程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中华民族企业在最近十年,发展异常迅猛,涌现出一大批新的制造企业,为中国工业化与工业国际化做出巨大的贡献,在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地提升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7、丰富的制造型企业案例库

多年的培训与咨询实际工作,我们积聚了大批案例资料,树立起图文并茂的工厂管理案例库,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案例素材,是全部培训师与咨询师的智慧结晶,是我们进行实务培训与咨询的智慧宝库。丰硕的企业实战案例使我们为企业供给的培训与咨询计划更具备针对性和实操性。

第四篇: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特点分析201004

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特点分析 王会良(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陈蕊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郭一凡(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摘 要 中国成品油市场由供应紧张转变为供应宽裕。预计随着国内新建炼厂的陆续投产,供过于求的趋势仍将延续,寻找外部市场将成为国内生产者实现产销平衡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快速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应眼光向外,关注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预计未来亚太地区油品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但增速趋缓;区内炼油能力过剩突出,炼厂开工率将大幅降低;区域成品油贸易仍将保持活跃,但进出口总量将减少;各经济体的市场化政策对成品油贸易有显著影响。分析认为, 为实现均衡生产和保障产销衔接,中国石油企业未来可能需要与国外市场进行品种互换,或向周边市场出口。面对价格竞争压力,目前中国石油企业最切实的做法是提升运营水平,降低炼化、销售和物流的成本,同时加强服务管理,提升品牌建设水平,尽快找到非价格竞争的路径。

关键词 亚太地区 中国 成品油市场 贸易 炼油能力 竞争 供需关系

2009年以来,中国进一步完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调整成品油消费税,逐步形成了有利于节约、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成品油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由紧张转变为宽裕。预计随着国内新建炼厂的陆续投产,供过于求的趋势仍将延续,寻找有效市场将成为国内生产者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快速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眼光向外,关注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在恰当时机实现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品种互换,或向周边市场出口,这对均衡生产和保障产销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一、亚太地区油品需求保持高速增长,但未来增速趋缓

亚太地区石油消费保持高增长态势,但总体趋缓。1990-2000年亚太地区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为4.3%,远高于世界1.3%的平均水平。2000-2008年,亚太石油消费增速有所放缓,年均增长率为2.6%,但仍是全球1.3%平均增速的两倍。2009年亚太地区石油消费量达到2600万桶/日,在全球石油消费中所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27.7%上升至30.6%,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预计未来随着中国、印度等亚太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汽车的进一步普及,世界石油需求重心将继续向亚太地区移动。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预测,受金融危机、新能源开发利用、推行节能措施等影响,2008-2014年亚太地区原油需求增速将下降,年均为19万桶/日,年增速0.6%,远低于1996-2002年年均42.9万桶/日和2002-2008年年均66.2万桶/日的增长水平。如果2015年原油消费增速仍为0.6%,则消费量将达到2846万桶/日,比2009年增长9.5%,增量为246万桶/日。

2008-2014年亚太地区成品油消费年均增速有望达到2.3%,从2008年的1750万桶/日增加至2014年的2010万桶/日。虽然一些出口导向的亚洲国家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严重影响,但整个亚太地区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速。柴油占消费比例最高,2014年约占33.1%,广泛应用于运输、农业和小型发电机;汽油约占总需求量的17.8%,主要用于快速增加的汽车消费。亚太地区主要油品需求情况预测见表1。

二、亚太地区炼油能力过剩突出,炼厂开工率将大幅降低

全球炼厂总体产能过剩,产需矛盾突出。1999-2002年,全球炼油毛利较低,炼厂效益欠佳。2002年一季度,西北欧布伦特裂化炼油毛利甚至达到0.09美元/桶的历史低点,导致各国家和地区对兴建炼厂兴趣不大,炼能增长缓慢。但从2003年开始,世界石油需求快速增加,市场供应开始吃紧。200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约280万桶/日,但炼油能力仅增加70万桶/日,炼油毛利开始提升,推动炼厂建设热情高涨。2007年二季度,美国墨西哥湾沿岸WTI炼焦毛利达到24.46美元/桶的历史高位。2004-2008年,炼厂产能增加和需求增加相对平衡。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危机引发需求下降,为炼厂毛利带来不利影响,而同时炼厂产能增加势头惯性仍在。2009年全球石油需求下降140万桶/日,但炼油能力仍增加近250万桶/日。预计到2015年最后一波炼厂建设结束,炼油行业毛利将有所好转,但总量依然处于过剩状态。

从上世纪中期开始,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炼油能力持续增加,占世界炼油能力的比例也呈现上升态势。1965年,亚太地区炼厂能力为360万桶/日,到2008年,已经增加至2510万桶/日,增长约6倍。同期,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占世界的比例由10.4%增加至28.3%(见图1)。2009-2015年亚太地区炼厂产能预计增加600万桶/日,年平均增长3.6%,远高于2000-2008年平均1.7%的增速水平;同时也远高于同期246万桶/日的新增需求,差额高达354万桶/日。

另外,预计欧洲对美国成品油出口量将持续减少,而内部需求持续低迷,欧洲各炼厂均面临开工不足的窘境,有可能扩大向亚太市场的成品油出口。2009-2015年,中东地区将新增炼油能力约330万桶/日,超过70%的新增能力以出口为目的,亚太地区是其重要的目标市场。上述因素将进一步对亚太地区的炼油工业提出挑战,未来区内炼厂开工率有可能继续下降,毛利水平也将在低位徘徊,部分落后产能将被淘汰出局。

三、区域贸易仍保持活跃,但进出口总量将减少

在经济总量、发展水平、技术能力、地理区位、原油来源、竞争态势等多种因素交织的影响下,亚太各经济体成品油市场分布不均,但总体呈现供过于求态势。2008年,亚太地区汽、柴、煤油总产量1461万桶/日,需求量1380万桶/日,供需差额81万桶/日;同时,整个地区汽、柴、煤油进出口贸易总量达到572万桶/日,其中进口248万桶/日,出口324万桶/日,净出口达76万桶/日。根据汽、柴、煤油进出口量的大小,将亚太经济体分为四种类型。图2和图3显示了2008年亚太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汽、柴、煤油进出口情况。第一种是贸易型,主要进行成品油的国际间贸易,以新加坡最为典型。2008年该国进口成品油2325万吨,出口4840万吨。第二种是净进口型,国内产能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需要从外部进口,包括印尼、越南、澳大利亚和巴基斯坦。第三种是净出口型,自身产能超过需求,通过出口获取收益,包括日本、泰国、韩国、中国台湾等。第四种是调剂型。国内产能不足以满足某种油品型号,需要在国际间进行调配,如马来西亚、印度等。在以上四种类型国家和地区的参与之下,亚太地区成品油贸易非常活跃。

未来,预计亚太地区成品油产需量将进一步增加,贸易量也将有所提高,但总体供过于求的态势将更加凸显。2015年,亚太地区汽、柴、煤油总产量有望达到1814万桶/日,需求量达到1619万桶/日,供需差额进一步拉大。同时,预计2015年,整个亚太地区汽、柴、煤油贸易量将达到681万桶/日,其中出口438万桶/日,进口243万桶/日,净出口达195万桶/日,是2008年的2.57倍。图4和图5为2015年亚太典型经济体成品油进出口预测情况。新加坡仍然保持成品油贸易国的地位,进口量和出口量均有所增加,其中进口量较2008年增长约66%,出口量增长14.6%。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仍是重要的进口国,但除澳大利亚进口量微弱上涨外,其余国家均出现进口量下降。巴基斯坦由进口国转变为纯出口国。印度、日本、泰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将成为主要的成品油出口经济体。日本由于国内需求减缓,国内炼厂开工率持续下降,导致成品油出口大幅减少;其余经济体均呈现出口增加态势。其中,印度增加32%,泰国增加63%,韩国增加38%,中国台湾增加38%。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内地新炼厂的逐步投产,如果市场需求不能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也可能出现成品油大量出口的局面。综上所述,未来亚太地区产能扩张速度将大于市场需求增长速度,过剩的成品油产能有可能对未来贸易市场产生巨大冲击。

四、区域内各经济体的市场化政策对成品油贸易有显著影响

亚太各经济体的市场化政策通过影响本经济体的成品油产销,共同奠定了亚太地区成品油贸易的基本格局。区域内相对发达的经济体,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相继开放了成品油市场,允许成品油自由进口,并且已平稳过渡到市场定价阶段。新加坡继续致力于推进出口型炼厂建设,稳固自身远东地区贸易中心的地位。而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正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的市场化改革道路。相对不发达的一些国家,如缅甸、老挝、孟加拉国等仍延续控制措施,只允许国有企业从事本国成品油的批发和零售业务。

相对发达的经济体一般通过构建有效的市场壁垒,保护境内企业和市场免受冲击。第一,这些经济体非常重视内部企业竞争力的培育问题,其目的在于保护境内的从业者,避免引发成品油市场化改革带来过度的经济波动,使油价压力有序、顺畅地向企业和消费者转移。韩国在开放成品油价格之前,向SK、LG、现代、双龙和仁川等五大石油公司放开加油站限制,激发五大公司大量兴建加油站的热情。1992-1997年,韩国国内加油站总量从4953座激增至1.06万座,市场竞争非常充分。待成品油价格放开之后,过高的零售成本和较低的零售利润,阻碍了国外石油公司进入的步伐,零售市场仍掌握在五大公司手中。第二,这些经济体通过法律限制,提高外国企业进入的门槛。例如,中国台湾地区虽然允许企业自由进口成品油,但根据台湾《石油管理法》规定,凡从事油品进口的企业必须承担最低60天(按其前12个月在岛内平均销售量或使用量计算)且不低于31万桶的储备义务。高门槛限制了外国企业的进入,现在台湾岛内成品油进口商仍然只有台湾中油和台塑集团两家。澳大利亚则对进入该国的成品油标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低质量、低标号的成品油被拒之于国门之外。第三,这些经济体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积极推动炼化企业走向海外市场,尤其是亚太周边市场。目前,日本、韩国、印度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部分炼油企业均把成品油出口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发达经济体一般通过指定进出口商和批发商。控制成品油的贸易和销售。例如孟加拉国政府指定孟加拉石油公司(BPC)为唯一有权进口原油和成品油的企业,且BPC的采购决定须由政府作出。同时,政府对供货商也拥有较强的选择权,2009年,孟加拉国政府指定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为本国主要成品油进口供应商,以取代之前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KPC)的地位。不发达经济体实施这些限制措施,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由于成品油进口和销售的混乱引发通货膨胀、社会经济放缓、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集中国内力量,增强对外的谈判地位,以达到降低进口成本、获得国外油气行业优惠支持等多种目的。

五、中国企业将成为亚太成品油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2009年中国内地成品油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几度出现销售不畅、库存上升的状况,产销矛盾凸显。据统计,2009年中国内地成品油产量2.28亿吨,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21亿吨,产量超过消费量739万吨。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内地炼油产能将继续增加约1.6亿1.9亿吨,按照开工率85%90%测算,成品油产量年均增长6.6%,将比成品油消费增速高2.4个百分点,内地市场可能延续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将呈现由点到面,由区内到区外的全时空竞争格局,价格竞争几乎难以避免。

与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企业相似,在本土市场竞争充足的前提下,中国内地大石油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将成为下一步发展的方向。2010年3月,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经重启来料加工业务,第一艘装载2.5万吨沪IV高标柴油的货轮驶离上海,前往新加坡。预计今年上海石化将出口高标柴油和航空煤油40余万吨。进军国际成品油市场,能够充分利用炼厂资源,实现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整合,最大化提升经济效益。但也应该看到,亚太成品油市场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趋势,未来这种趋势仍将进一步强化;亚太区域内的贸易量虽然保持活跃,但整体进出口水平下降;中东、欧洲和美洲炼厂对亚太市场也有出口成品油的市场冲动;区域内一些国家强化对外采购力量,增强讨价还价的能力。种种趋势表明,未来亚太成品油贸易市场也将是以买方为主的市场。

因此,不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参与亚太市场,中国的石油销售企业都可能面临价格竞争的压力,目前最切实的做法,就是提升运营水平,降低炼化、销售和物流成本,同时加强服务管理,提升品牌建设水平,尽快找到非价格竞争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IEA.IEA medium-term oil market report 2009.[2] BP集团.BP世界能源统计2009.[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研究”课题组.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启示[N].中国经济 时报,2007-8-21.[4]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00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收稿日期: 编 辑:

2010-04-06 海松

第五篇:中国各地母婴市场特点及亮点分析

中国各地母婴市场特点及亮点分析

每个市场都有其相对独特的“市场个性”,消费方式的不同、售卖渠道的特点、地域文化的影响,都或多或少影响着一个市场的发展,哪些区域特点突出的市场就形成了一个“个性市场”。

但独特的市场背后,往往有着普适的市场规律,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让“个性市场”变成“突出市场”成为可能。

超级市场上在高强度竞争中胜出

乳品市场的资深营销人士都知道,做婴幼儿奶粉,有几个市场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河南的商丘、周口、南阳,山东的临沂、菏泽,安徽的阜阳、亳州,江苏的徐州,浙江的温州„„这些大容量的市场,都是可以造就单品牌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市场,成为乳业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

各个企业在针对这些市场的运作过程,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促销手段五花八门,费用投入甚至不计得失,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最大化抢占市场份额。

有些市场上甚至出现了购买一听婴幼儿奶粉送一辆儿童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的市场“怪相”!人们在一方面惊叹于乳品暴利的同时,又感受到了乳品市场竞争的惨烈。疯狂促销与超额的市场投入,并未给企业带来应有的销售回报,更多的是市场虚假的繁荣与更多品牌的昙花一现。这引起我们对此类超大容量市场的探析兴趣。

可安装使用:飞蝶母婴用品店管理软件,支持盘点机快速盘点、条码扫描、小票打印机、钱箱、会员卡积分、打折、预充值与付款、记帐赊款等。不管是在家里或出差在外,都能轻松联网实时查询、分析店里的各项业务数据,实时掌控店面运营情况,在任一分店登记为会员,则可在所有分店都可使用会员卡正常消费、打折、积分、预充值等,可一键查每日(月、年)销售、利润、库存、存货总金额、提成、商品快过期信息。还赠送母婴店专用的商品信息库(1万多种商品信息),不用您一个个输入,直接导入使用

需要软件试用版安装包的朋友,可 联 系 飞 蝶 客 服 Q Q:291574238

我们通过对此类市场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市场均具备人口基数大、密度大、婴幼儿出生率高、消费从众心理强等市场特点;这里的消费者对低价并不“感冒”,他们爱占便宜,但是不喜欢买便宜;优势品牌成功的根本,是基于对市场消费特点的成功把控。

面对这样的奇葩市场,A品牌的推广方式也许具备借鉴意义。A品牌是一个二线乳品品牌,上述的超级乳品市场对A品牌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但是A品牌经营者同样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惨烈,拼费用与拼促销,显然A品牌并不具备竞争优势;A品牌采取了避重就轻,迎合消费者“从众心理”的特点,在当地市场启动了“明日之星”宝宝秀与空包装兑换两档促销活动,迅速的抢占了区域市场份额。

A品牌通过“明日之星”宝宝秀的活动,对店内消费本品牌的消费者进行免费拍照、赠送相框等促销活动,让消费者更多的尝试了A品牌;同时将海选的宝宝照片做成“笑脸墙”,张贴于店内;让更多的目标消费者了解到“A品牌的畅销度”,从而拉动对A品牌的自选。同时,A品牌还通过空包装兑换等活动,让更多的消费者通过“凭空包装二次购买抵现金”的方式,保证了消费对A品牌的持续消费。更有门店将“空包装兑换”发挥到极致的案例。

某孕婴店张总,将回收来的空包装集中存放在自己门店内的一个四五平方米的小型仓储空间内,遇到“没有听说过A品牌”的消费者(A品牌作为二线品牌,消费者经常因为没有听说过、不了解而拒绝购买),就将存放A品牌的仓库门打开,然后告诉消费有多少名顾客在消费A品牌。张总的推介方式,成功率平均在80%以上。

消费者的从众、占便宜的心理,被A品牌利用到了极致。这些市场背后隐藏的是对市场的深层掌控。利用市场个性

个性化市场存在于各行各业,乳品行业有、酒水行业有,孕婴童行业也有,而且表现也更为明显。在孕婴童渠道,孕婴童门店及连锁机构发展比较迅速的省份包括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而且市场特点各不相同。

浙江市场的区域性连锁机构做得就比较大,譬如爱婴坊、新爱婴、绿康、贝婴美孕婴童等,连锁店都在数十家以上,湖北的孕婴童渠道单体店就比较多,湖南、四川无论连锁与单体孕婴店都比较多。运作此类市场就要采取不同的市场运作手段。

孕婴童渠道的地域特点是由孕婴童渠道的形成特点所决定的。比如:浙江的孕婴童店,是由浙商文化的创业精神所决定的,起点相对较高,多数经营者是看到了孕婴童产业发展的机会;

湖南的孕婴童门店与连锁机构,多数是由经营乳品的厂家业务与经销商转型而来,起点相对低,但是发展迅速;

湖北的孕婴童门店与连锁机构,多数是由经销商、奶粉店、服装店、便利店转型而来,独立性相对较强;

四川的孕婴童连锁店遍地开花,这与当地大规模的孕婴童专业配送商的服务能力有关。

在浙江市场,孕婴童规模大,你通过配送商向孕婴童渠道配送产品,难度就会相对较大,因为这些连锁机构本身具备较强的产品销售能力,而他们希望直接与厂家合作;

在湖南市场,孕婴童连锁门店规模小,但是彼此之间联系紧密,他们更希望联合与厂家合作,甚至参股经营;

在湖北,孕婴童门店的价格敏感性就比较强,这与当地人商人的精明特点是一致的;

在四川,孕婴童门店及连锁机构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配送商给他们提供的完善的产品配送及附加值服务与“账期”带来的资金支持,所以依托专业的孕婴童配送商更能够迅速的推动品牌的发展。

所以,不同的市场或许都有各自的“个性”之处,当我们面对这些“另类”市场或者“另类”特点时,市场人员多数情况重视的是“困难”之处,而忽略了市场形成背后的消费特点与市场机会。

通常,你要吃定一块市场,前提是要吃透一块市场。

下载冰淇淋市场特点分析[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冰淇淋市场特点分析[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蒙牛冰淇淋营销渠道分析

    蒙牛冰淇淋营销渠道分析 一、企业简介 1999年8月,自然人出资,采取发起设立方式,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集团)成立,目前,公司属于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总部设在......

    冰淇淋(冰激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冰淇淋(冰激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0-06-24 14:12:11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内容摘要: 近年来冷冻饮品在国内食品行业中发展迅猛,中国庞大的冷冻饮品市场招引了众多的淘金者的追逐......

    蒙牛冰淇淋沈阳市场竞争分析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淇淋的消费不仅仅是为了冰凉清爽,更是为了休闲享受。而且炎炎夏日的到来,使得冰淇淋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使蒙牛冰淇淋沈阳市场在战争中取......

    中国冰淇淋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

    中国冰淇淋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目 录〗 第一章 冰淇淋行业基本概况 第一节 冰淇淋行业相关知识 第二节 国内外冰淇淋发展概况 第三节 冰淇淋质量......

    第二课冰淇淋的眼泪.教案分析

    第二课 冰淇淋的眼泪教学目标: 知知识与能力: 1、自学本课的25个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重点掌握“犹如、置、安慰、劝告、似乎、毕竟、稍微、号召、正式、尝、迷惑、无意”......

    合同书冰淇淋

    合同书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互利友好合作关系,就乙方进甲方场地进行推销冰淇淋、雪茄、发光棒棒糖、公仔鲜花承包一事,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 必须提供小型空间供乙......

    冰淇淋市场调研

    冰淇淋市场调研报告班级:电商一班组长:慕沛沛组员:赵良慧 赵海丽 王玉培 王少芳 任慧芳姚丽萌 周静宜 皇文华 何亚威 周峰目录(一)冰淇淋的历史 (二)冰淇淋的行业分析(三)冰淇淋的发......

    如何分析市场[精选合集]

    如何分析市场 如何制订工作计划 一、如何分析市场。 1、为什么要进行市场分析。 作为经理,我们常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决策。而决策只能是建立在对市场的精确分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