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本科生“元典读书笔记”课程的说明
关于本科生“元典读书笔记”课程的说明
一.元典读书笔记课程是我校针对大学三年级开设的科学研究课,旨在通过研读本专业经典著作,拓展专业思维与视野,对其他专业课学习与研究产生启发与指导作用。学分为2学分。
二.元典读书笔记是在阅读专业经典基础上形成的学术心得,选读范围原则上以附件所列书目为准,要求通读一本书,对该书结构体系、主要观点、写作方法等内容形成整体性认识。
三.元典读书笔记采用学术论文形式,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得当,行文规范,篇幅以5000字为宜。
四.原典读书笔记交给学年论文指导老师,并请老师签字打分。读书笔记及学年论文均采取等级制,请主动与老师说明。教师意见及成绩栏如有改动,须请教师本人在改动处签字确认,否则成绩不予认可。指导老师评分后,原典读书笔记与学年论文统一于第六学期6月1日前以班级为单位交到学院教务科。
五.写作元典读书笔记须尊重学术道德。
附:本科生元典选读参考书目(2009)
(一)法学理论
1.[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学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版。
2.[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1994年版。
3.[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4.【美】昂格尔著, 吴玉章译:《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下),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6.【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7.孙国华著:《孙国华自选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法制史
1.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日】滋贺秀三著:《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俞荣根著:《道统与法统》,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周枬著:《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5.【罗马】盖尤斯著,黄风译:《法学阶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苏联】费多罗夫著, 叶长良、曾宪义译:《外国国家和法律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三)宪法与行政法
1.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日]盐野宏著,杨建顺译:《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高家伟译:《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出版2002版。
(四)刑法
1.[意]贝卡利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2.[日]西田典之著,刘明祥、王昭武译:《日本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日]西原春夫著,顾肖荣等译:《刑法的根基与哲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五)民商法
1.[德]鲁道夫·冯·耶林著,胡宝海译:《为权利而斗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王利明著:《民法总则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梁慧星著:《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美]斯蒂芬·加奇著,屈广清、陈小云译:《商法(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日]内田贵著,胡宝海译:《契约的再生》,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六)知识产权法
1.William Landes and Richard Posner,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Intellectual4.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Property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Merges, Menell and Lemley,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New Technological Age, Aspen Law & Business
3.[日]中山信弘著,张玉瑞译:《多媒体与著作权》,专利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4.[美]阿瑟·R·米勒、迈克尔·H·戴维斯著,周林、孙建红、张灏译:《知识产权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5.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七)经济法
1.[日]金泽良雄著,满达人译:《经济法概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2.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英]亚格纽:《竞争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潘静成、刘文华主编:《经济法基础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八)环境资源法
1.[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张若思编译:《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2.叶俊荣著:《环境政策与法律》,台湾月旦出版社股份公司1993年版。.3.周珂著:《生态环境法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九)诉讼法
1.【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著,陈卫东、徐美君译:《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日】田口守一著,刘迪、张凌、穆津译:《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日]谷口安平,王亚新、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何家弘著:《外国证据法选译》(上、下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5.米尔顿•德•格林著,江伟译:《美国民事诉讼程序概论》,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十)国际法
1.周鲠生著:《国际法》(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詹宁斯、瓦茨修订,王铁崖等译:《奥本海国际法》(第九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3.L.Henkin:International Law: Politics and Values(5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4.John H.Jackson,etc.:Legal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4th edition),West Group 2002。
5.余劲松主编:《国际经济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二篇:元典读书笔记
原典读书笔记
王寅晓 2011200052
书名:《八次危机》
副标题:中国的真实经验
作者: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等
简介:在人们通常的意识形态中,中国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也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最多只能算是经济波动。但作者认为,中国不仅发生过经济危机。而且中国自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六十年间,已经发生了八次经济危机,而这些危机均与国家工业化阶段性特征有关:在 “城乡”二元对立的基本体制矛盾约束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整个体制的资本原始积累和改革所产生的制度成本均向“三农”转嫁,因而城市的产业资本就可以实现“软着陆”,原有体制得以维持;而不能直接向农村转嫁的危机,就导致产业资本在城市“硬着陆”。
核心概念
1.制度路径依赖:一切的制度一经形成就会自然而然地不断照着其模子因袭下去。因为改变或改革都会造成成本或一个受损的群体。
2.经济软着陆,是指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基本指标是:经济增长率>7%,失业率:4.5—6%,通胀率:≤4.5。
3.经济硬着陆:经济增长不仅是短期向下波浪式的运动,而且在2-3年内,无法回到原来的高点。同时,向下调整往往是不能够计划的,是没有办法人为控制的。因此,向下调整的幅度比较大,不是随机的简单波动,而是激烈的向下调整。用计量经济学的概念,硬着陆是经济增长长期向下移动的开始,因而出现明显的结构性断层。
4.成本转嫁论与发展陷阱:西方特色的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造成的危机代价,主要是向殖民地与发展中国家转嫁。这个是西方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矛盾。而“解殖”成功的国家,因其普遍参照西方特色资本主义模式发展,却又不可能向外转嫁制度成本而大多数堕入“发展陷阱”。能够跳出“发展陷阱”的国家,大多都归因于有条件向内转嫁成本。譬如中国,在改革以前的城市危机主要靠向集体化的农村转嫁从而实现在城市的软着陆。之后的危机不得不在城市“硬着陆”,进而才引发了“改革”。
5.资本与政府:这个是人类在西方特色资本主义文明历史阶段制造出来的两个最为“异己的产品”——代价高昂且反制于人类自身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上层建筑是政府。而上层建筑往往是派生于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
正文: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我深深地感觉到现今世界上发生的多种危机与灾难,多是由于人们对于“术”的痴迷追随而致的。人们可以不断地创造金融衍生产品,可以不断地革新赚钱机器。然而终究这一切的终点是什么,是美丽愿景的实现还是毁灭的到来。我相信,后者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人们需要明确地知道“道”是什么,这个道,不单是道理,还是铺陈开来的道路。人们发明了走路的各种方式,然而去往的方向才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通晓道,唯有读史,而且还得遵循一套认识历史的办法——“冷酷实证”。此就是尽量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和政治立场去观察中国,尽量不作或只作最低限度的价值判断,并在直达事物的本质之前不提出任何价值主张。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在对于世界的理解里大多都会掺杂自己的意识形态,甚至有先入为主的倾向。然而真正去明了一段历史,甚至可以说明了任何一件事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足够的“冷酷”,得以站在事情的外
面往里看,以期获得深刻的真知。
而这本书,就是一本对于历史的,不带意识形态的,纯粹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的评论。
这本书,将农民的作用剖析得非常完善,更指出了中国避免“发展中陷阱”的“最佳”道路。可惜,他是一本“经世致用”的书,不是一般读者能够读懂、爱读的有用书。更何况,在许多读者眼中,“三农之学”于己的作用并不大。然而,果真如此吗?
农村和农业是中国经济危机最后的避风港,农民是稳压器。
经济发生波动乃至危机,在今天很普遍,不是认可不认可就能消失的。自1949年建国后,我国共发生了八次经济危机(如果不承认这个词,您可以视为较剧烈的经济波动)。原因很简单,如下:
其一:1958-1960。建国后,由于照搬苏联,中苏关系变坏之后,经济波动自然出现。1957年前苏联中端经济援助,我们的对策是:下放权力给地方,地方政府开建集体企业。由于建国初倚重前苏联重视重工业的工业布局,地方政府仍然延续过去的经济思路,发动了“大炼钢铁”“大跃进”。与此同时,缺少货币的中央政府只能靠货币增发来宏观掌控经济。1958年中央政府财政支出仅为地方政府的四分之一,由此造成了货币通货膨胀。终至爆发了1960年的财政赤字。
然而,由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虽然,中国举全国之力,上至最高领导层下到普通百姓,全都急上阵、勒紧裤腰带。但1961年、1962年财政收入则越来越坏。这时天灾爆发,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大跃进的危害显露(共有1亿成年劳动力参加)。
这时,是农村和农业帮助了国家。全国农民以主动或被动的要求支援军队、支援城市。农民在这一时期付出的不仅仅是收入,更有健康和生命(新生儿死亡率高达14%,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由于财政困难,城市就业出现较大问题。1960年城市就业人员有1.3亿人,两年后陡然降到4537万人。为此,开始较大规模的上山下乡。
面对危机,1961年政府在“三农”上做出重大改变。改以“乡”为单位转以“生产队”为集体经济核算单位。同时,允许家庭经济出现。在财政上,收回了一些还没有能力的地方财政控制权力,中央财政重回占比50%以上。由此,农业开始增长,粮食供给加强。城市与农村交换开始频繁,经济逐步恢复。
其二:1968-1970国内经济稳定之时,国际形势却对我极为不利。蒋介石“反攻大陆”军机骚扰东南沿海、中印战争、抗美援越、美苏对中国核讹诈、中苏边境冲突等等,前仆后继。由此,中国开始了“战备经济模式”,自1964年起平均每年120多亿元的资金投入到“三线建设”中(1962年我国的财政收入才313亿元),时间长达十五六年。因为,着眼点是国防安全不在经济、着眼点是重工业和军工业等原因,这部分资金基本属于白投入。这就造成了财政赤字、城市就业困难。为此,我们的对策是:大规模上山下乡。
其三:1974-1976。经过十多年的经验,苏联式工业道路,愈发与中国国情相悖。为此,中国领导层把目光放到了欧美国家。周恩来总理批准了以43亿美元购入西方设备的宏大计划,史称“四三方案”。美国此时放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产业资本再次流向世界,由此,中国准备迎接。
然而,由于中国内部缺少资金,根本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扩大再生产。由此,货币增发成为必然,同时财政赤字也较大规模出现,1974年缺口达100亿元。为此,对策是:大规模上山下乡。
其四:1979-1981。三大伟人接连故去,“十年文革”也结束了,然而,苏联式工业化路径仍然没有摆脱。为此,1978年开始中国大规模引入美日设备,当年的合同金额就达到了78亿美元。当时的政府以希望扩大城市经济来解决经济问题,然而,由于我国缺乏扩大再生产资金、财政赤字、外债等因素,这种努力最终失败了。
从1979年开始经济增长出现乏力,固定投资锐减。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福利方面欠账太多,1979年到1981年在增大固定投资的同时也加大了城市福利制度建设,两者相叠加更使得财政赤字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此时,在继续延续上三次解决方式:上山下乡已经不可能。一方面城市青年不愿意,一方面农村已经千疮百孔无法再次承接众多城市青年。1979年城市待业青年高达2000万以上,其中包括近700多万回城知青。
而这时,农村的自发改革出现,使中央领导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由小岗村开始的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制,本质上是左右难以兼顾的中央政府与农民签署的一种契约,这种契约下,农民的一切归属农民自主,政府不再插手。甚至包括农民的各项福利等应该由政府解决的问题。而当时三农的危机,已经使农民乐于接受这种契约。
由此,自1982年开始,连续五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在谈农业,农民改革的热情被大幅度调动起来。促进了粮食、农产品等多方面的增长,由此,反哺给了城市,促进了城市各方的发展(如农村商业、轻工业的发展,既加大了财政收入使政府用此加强了城市工业的原始资本积累,又扩大了城市农村的产品交流),中央财政日渐好转。
其五:1988-1990。由于当时中国农村人口高达80%,农村稳定就代表了国家稳定。因此,1983年开始城市经济发展开始复苏。然而,在高度发展过程中,资本的“一窝蜂”以及过度投资问题再次显现。直接造成1988年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增速由1987年11.6%下降到1989年的4.1%。通货膨胀严重,CPI(物价指数)高达18.6%(月度最高25.6%),大量城市“三角债”发生。与此同时,大量外债到达偿付时期,那时,我国每赚1美元外汇就需要偿还至少0.75美元,直接造成我国外汇储备为负,外债率高达77.1%。
为此,对策是一是号召乡镇企业加大加工制造业力度,加大外贸,把国内原材料和市场让给城市经济和企业(由此,造成乡镇企业发展减缓);二是再进一步压缩对人口大多数——农民的各项福利并增加税收以增加财政收入(另外,农村基层政权的收入也主要有农民支付),转而支持城市经济和企业。
在如上举措下,中国挺过了危机。然而,由此也造成了国内消费严重不足,严重依赖出口的问题。与此同时,自1989年起农民收入改变了十年的高于城市收入增长的速度,开始了负增长以及缓慢增长直到今天。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向城市发展,由此“农民工”大批登上历史舞台。
其六:1993-1194。1991年中国经济刚刚企稳,股票、期货、房地产市场便以促进发展的名义相继开放,由此造成,非理性投资再次出现。与此同时,“政企分开”也于1992年开始。但是,问题在于刚刚“分开”的企业领导者经验不成熟,非理性投资较为普遍。为此,货币增发转变为了货币超发。
即使如此,仍然不能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为此,各种条子、各种颜色的条子满天飞。最终造成由此,1993年中国出现了财政、金融、外汇三大赤字同时出现的局面,外界也开始爆炒“中国崩溃论”,年CPI指数高达24.1%。
中国经济出现了“四高”“四热”“四禁”“一乱”状况,整个经济在1994年呈现乱象。政府的对策便是于1993年6月开始强硬的宏观调控政策;1994年人民币在各种压力下狂降57%;大规模发行国债。强行补缴税款,即使企业倒闭也要把欠税补齐后再倒闭。对普通百姓影响较大的便是大规模下岗、买断工龄等。自1995年以每年平均800万的速度让国企和集体企业职工离开企业。
这次危机的结局,是唯一一次,城市付出比农村付出更惨烈的一次。要知道,自农村改革之后,农民的生计问题得到了相对较强的保障。而城市由于各种福利建设问题,丢失工作后的生计问题面临很大考验。
其七:1997-1998。随着铁腕宏观政策的施行,中国经济逐步发展。随着与世界交往的频繁,中国经济发展的波动乃至危机也开始由之前的内生性向外生性发展。我国于1997年基本躲过了了上一次经济波动,然而由于针对1988-1990年经济波动所采取的措施,使我国开始逐渐
依赖出口倾向越来越明显。恰在此时,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第一次“输入型”经济危机爆发。从对第六次经济危机的阐述可以得知,解决之道是城乡百姓都付出了巨大代价,由此,内需一蹶不振(1998年大洪水又造成了较大损失的同时,使粮食安全问题又呈现在国人面前)。拉动经济只能主要靠出口,而亚洲经济危机又使得问题难度大幅度增加。更要命的是,为了体现大国风采,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都进行货币贬值的情况下,我国则宣布不贬值,为世界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使得我国对付经济波动的难度大幅度增加。
政府应对措施主要是金融领域改革、大规模增发国债(10万亿以上)、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产业化改革。全民购买国债的同时,政府又以加大投资开始向广大农村要地,兴建各类基础设施,如交通。同时,住房、教育、医疗等相关领域价格提升开始加速。在就业方面,由于城市经济发展问题,打工者开始回流。三农的作用在此时被评价为“蓄水池”。
其八:2008-2009。自2003年起至2013年连续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皆是关于三农问题。由此,三农问题似乎被提高到了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其本质并没有改变,仍然是为城市经济发展而注重三农问题。自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再次步入平稳发展时期。
然而,最引人瞩目的则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劳动力过剩、一般制造品过剩、金融资本过剩,与内需不振、依赖出口和投资如影相随的情形发展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时,出现了问题。但所幸之处在于,自2003年起自中央一号文件带动下,我国连续六年在三农问题上发力,使此次经济危机的危害降到了最低处。
2009年我国东部沿海外向型企业有数万家企业倒闭,共有大约2500多万农民工失业。虽然地方政府因为“三农”对GDP发展的贡献不大,视为“鸡肋”。因此,将目光放到了各种投资、金融上。但中央政府的各项惠农措施,仍然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2500多万农民工陆续归乡从事“三农”,使中国经济平稳过渡。
然而,在众多利益集团的引领下,房地产领域继续吞噬着三农的基础——土地、户籍政策继续隔离着农民与农民工与市民拥有同样的人的尊严。在目前大规模发展“城镇化”的背景下,三农在下一个经济波动来临时将如何发挥“最后防火墙”的作用?以及三农之于国家的命运终将如何?这都是未来我们需要去关注,甚至需要去尽力的地方。
笔者待思考和解决的一些疑问:
1.西方发展中的制度成本是从何而来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2.危机转嫁论是在制度依赖的模式下存在的一种处理方式,危机通过转嫁得以“解决”只是治标的手法,危机中产生的矛盾还是具体地积累了下来,而历经一段时间之后,这种过度积累最终会演化出什么样的结果呢?
3.在新的无依附的世界结构下,西方国家依旧没有舍弃其转嫁危机的路径依赖,然而在当今的世界,这种转嫁的具体形式是什么?
4.我国在改革前对于农村的危机转嫁所造成的制度成本在未来我国对于农村的补助是否应该形成匹配?
第三篇:本科生派遣说明
关于2014年毕业生办理就业派遣手续的相关说明
1、本次就业去向首轮核对采用网上核对的方式,参加核对的同学为就业流程已完成的同学(就业状态为已签约、升学已完成、出国已完成、在校证明待办理),请通知本次暑期毕业学生于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3日登陆本人的就业管理系统(jy.buaa.edu.cn)核对自己的派遣信息。
2、对于就业去向为升学的毕业生,如升学至北航,只需要填写升学学校名称和专业,招就处统一审核,无需到我部门确认;升学至外校的考生,需在准确填写户档迁移地址后,凭升学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或调档函到师生服务大厅8号窗口审核。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部分学生在考研录取之前,已提交了升学去向为北航,但最终并未录取,请各学院仔细核查后,通知此部分学生到师生服务大厅8号窗口修改就业去向。
3、对于就业去向为出国的毕业生,如果就业状态仍处于或未达到“待就业中心审核”状态,请通知学生抓紧时间到就业指导中心7号窗口办理相关手续。如部分学生有明年出国的意向,也可到办理出国的相关手续和业务。
4、对于就业去向为签约的学生,由于暑期办理业务学生数量较大,为提高学生办理签约手续的效率,请通知学生务必在就业管理系统(jy.buaa.edu.cn)录入完签约单位信息之后再到师生服务大厅8号窗口进行审核和盖章。
5、对于尚未有就业去向的毕业生,请各院系积极,保持与未就业学生的联系,学校的最终派遣截止时间为8月底,各学院可结合自身的情况,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请各位副书记和毕业班辅导员密切关注就业管理系统中(job.buaa.edu.cn)学生的实时就业状况,与未就业去向学生保持联系,加强就业帮助指导,督促他们在截止时间前办理派遣手续。
6、近期,保卫处将出台面向未就业学生(如:拟再考研学生)的户口暂存方案,请各位副书记加强关注。针对拟再考研学生可积极引导学生就业,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学生的利益。
7、请通知借出尚未归还户口卡的同学于6月6日前将户口卡归还至保卫处户口办公室(如心楼师生综合服务大厅9、10号窗口),以免影响离校手续办理。
第四篇:儒典《大学》读书笔记
一、孔老夫子一生所行持,实际上就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奔走呼吁,这是有当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这里不具体阐述了。此外,孔老夫子本人,他是有深厚的内修功底的。因为他首先应是“修身”的典范,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否则,若没有内在和外在完美的统一,他的思想就不可能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不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二、简要谈谈对孔老夫子的内修境界的认识
这里仅从《大学》角度谈。虽然,《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但后人认为《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记录,《传十章》一般认为是对“经”的解读。本人认为,“传”十章,主要是曾子老先生为“经”一章寻找理论依据。大凡有人提出一种学说或理论观点,除了引用大量事证外,一般都需要有说服世人的权威著作或言论作为理证,表示有古圣先贤的传承为依。这样更加令人可信可依可行。即使引用大量古贤言论,只能是一种论据,并不表示能够完全解读作者本人治世理念的全部内核,更深度的信息不一定借用古人的话就能完全透露出来,况且“传”十章所引用资料更多是从社会功能性方面去注解的。本人这里试图从内修角度去解读三纲要乃至“修齐治平”理念。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他内德光明的一个注脚。德性,本来就是光明的体性,也就是通常说的慧性。“明明德”第一个“明”,一般作动词解释为对明德的能动认识。在经世方面,古今贤哲多解读为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故而把第一个“明”定义为“弘扬”等义,但这远远不能涵盖“明”的后得“智”性一面。所以,仅仅“弘扬”一词,内在的明德是不可能真正彰显出来的。所能弘扬的,只能是社会道德人性的一面,却不能涵盖内在修为超凡脱俗的一面。若没有这一面的内德,孔子的思想就不能碰撞出如此灿烂的火花来。所以本人觉得此处更是一种明“智”的状态,这种“智”体现在《大学》提到的“格物”而“致知”,通过这个路子,达到对“明德”的觉悟,则“近道矣”,即通达体性之“大”(上期对“大学”之“大”的解读),它包容一切,涵盖一切,空明廊阔。
2、大学之道在“亲民”。这反映了夫子教化世人的着手点,在于建立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并以远古尧舜禹,近之西周王朝为样板奔走呼吁,终身致力仁政仁爱理念。
关于“亲民”,很大部分学者根据《大学》所引用《康诰》“作新民”而注解为“新民”,所谓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是也。本人从内在德性修养角度,认为垢尽为新,“德润身”,光明显现为新。但从行道角度讲,“亲民”不仅是“作新民”,而有更深的内涵。否则,同一篇目中,为什么不直接根据古语概括为“新民”而采用相异的词汇呢?显然,二者内涵有所不一致。即使孔子或他学生,若仅仅是“新民”涵义,他就没有必要另外创造一个“亲民”词汇。再阅读后文,《大学》引用《康诰》语“如保赤子”,这样“亲民”之意才趋于完整。“如保赤子”说的是爱护民众如同母亲护亲生婴儿般。所以,“亲民”与孔老夫子一生倡导的“仁”,即与“仁政仁爱”在内核上,极为一致。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3、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止”字,《大学.传十章》第三章“《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归纳起来,于社会,就是人各安其位,秩序井然,顺乎自然。于个人,君子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这也是明了治国做人所彰所遮,所彰,即止于至善,扬圣贤明君仁政君子之道。所遮,即戒行,杜绝暴君暴政小人之行。
上述三个“在于”,即“三纲要”,分别从内证德性,外化德行,仁爱所依等三方面讲述了通达大学之道。
4、紧接着,《大学》论述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前面分析了“止”的涵义,一是彰至善,明“君子有所为”,一是遮止“君子有所不为”。水有“止”,就不起波澜,人心有“止”,心则安静,心安静则各守本分事。安守本分,则摒除物欲的蒙蔽,这便是“虑”的作用,也就是起“观”智。有“观”则有“照”,观照同时,即是“得法”,明明德之本。则近道矣。道次第颇是分明。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东方圣人孔老夫子的内修功底,真乃个人修身实践与家国天下治理理念完美统一。
三、阐明“明明德于天下者”应该怎么做?
《大学》概括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起用古人的经验。在孔老夫子眼中,古人经验是值得大写的。
首先,远古尧舜禹等,是圣君典范。当然,按历史记载,尧舜禹时代的社会背景是没有阶级的剥削与压迫,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人崇尚道德,是可能的。
本人这里插入一段假说,类似玄幻小说,供大家思考。在上一轮人类文明进程中,由于地球上毁灭性的灾难降临,地磁场受到极大的改变,大部分地球人被当时的众多灾难所吞噬,剩下极少部分人幸存下来,由于地磁场的剧变等原因,幸存下来的那少部分人类突变愚痴,记忆力基本丧失。但上轮文明中有少部分圣贤大士也留下来了,灾难不能改变他们的智力现状和智慧境界,并以留下来的少量粮食为种子材料,教大家耕种和参与各种生产活动,这可能便是圣贤治国,民之“无知”的所谓远古文明之始。由于那时人烟稀少,所谓治国,其实就是带领部落群体参与集体耕种等生产生活活动。在这个漫长的时期,社会物质文明从几乎为零的起点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灌溉农业阶段。大禹治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整个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期间,不断有圣贤应化,他们一般成为部落首领。基于特定因缘,许多圣贤首领也许不一定经过受胎成长阶段而很可能是他方世界直接降临世间的。这些圣人大多没有留下名字,只是发展到后期,诸如黄帝尧舜禹等,名字终于留传下来了。
当然,本人这个假说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多少有些历史的内在逻辑推理和宗教情感体验。本来这段史前历史就是一个谜。
之所以,在孔子乃至老子的思想中,多少夹杂着被后代一些史家所批评的所谓“愚民”政策因素,可能与远古的样板有关。其实,他们建构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秩序,不可能离开古代社会作为参考模板。理想王国的建构,不能离开现实的土壤。譬如给人以幸福,是以解脱现实痛苦为前提的。即使在宗教信仰里,譬如佛教讲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愿力成就,但也不能离开众生的得度因缘。阿弥陀佛因地发愿,就是基于解救轮回苦难中芸芸众生而发起。任何圣贤大哲救世思想的发起,不能离开对现实社会苦难的改造,所以,孔夫子构建他的理想社会秩序,我们应予足够理解和认识。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也是有现实社会作为支撑点的。如今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同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毕竟先古尧舜禹所处时代与进入奴隶制的周王朝有区别,所以,他们在崇尚古贤的同时,孔老夫子极力推崇西周王朝前期的统治模式,他认为进入春秋乱世,周王朝虽然名存实亡,但周王朝遗民思天下安定,倡导周礼最能顺乎民心,所以,他认准这点,便终身致力于推行恢复周礼模式的仁政理念和仁爱精神。只是在战乱不息的社会环境,往往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所以,孔夫子能知难而行,一以贯之,其坚定信念,也是非常令人赞叹不已的。
3、整个第二段经文,还阐明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内涵,这也是与孔老夫子及其弟子们深厚的道德根基与实践分不开的。该段经文明确透露出,古代那些贤明君主,之所以都是治国的典范,是因为他们首先是修身、齐家的典范。所以,孔夫子及弟子们正告统治者的,就是要他们从修身做起。所以,孔子的治世思想,与治家、修身、涵养德行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割裂开来。
实际上,从人类现实社会出发所推崇的理想社会模式,基本都是以倡导上至君王群僚,下至黎庶平民,以德行天下,以治国齐家修身的完美统一达到至善标准为主流价值取向的。很难想象,若如一个魔王般的君主能构建出极乐世界般的光明国度,一个普遍不注重修养身心的国度会是一个和谐的国度。所以,孔夫子思想并非有些人所批评那样是离开现实的纯粹幻想,他扬尧舜禹、周文王等为代表的圣君道德礼仪同时,也警示批判了如商纣王般的暴戾统治。虽然创建理想社会的实践遭受严酷的创伤,但丝毫不影响他的思想伟大之处。
4、从这段经文,还可以看出孔老夫子对心法的运用亦在其中,这是了不起的。
芸芸众生对于物欲的贪求没有止境,就是不知遮“止”,没有明“明德”,借用佛家术语,就是无明烦恼现前。这就要以智慧观照。有了知“止”的智慧,便明确“止于至善”君子可为,亦明确遮止君子不可为。“知至而后意诚”,具有正确的心法抉择,而后如《大学.传十章》所明“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则心地平正,直心入道,身则修矣,性则显矣,“仁”则发挥至极致也。真修身者,则不论居家眷属,还是大众百姓,不论亲疏,平等施“仁”,“仁爱”至上,如此则国家得以真治,上下有序,人人守本,天下太平。
我们看到,在孔老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及“仁爱”的背后,仍然崇奉上下尊卑,男女不平等,认可差别存在的文化思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其一、现实人类社会没有绝对平等。所谓平等,只是承认差别的“平等”。若一个家庭,男女各安本业,长幼各安礼仪,便是有序,有序便能和谐,和谐便是平等,便是齐家。上至国家,若政体合理,社会制度井然有序,君臣、官民有序,万物各得其位,是为天下太平。
其二、受周易思想影响。孔子崇尚周文王为代表的所谓圣君治世,无疑对周易思想要进行深入学习研究,接受其思想理念。所以,史载《系辞传》就是孔子所作,便是例证。比如“天尊地卑”观念,在人事运用上,便是男尊女卑,认为这是天地之正位。若居位错乱,则卦位不正,必不吉祥。若人不安本分事,即所谓六爻乱动。若行非中庸,走极端,即所谓“爻动”过之而不及。上可为祸国家,下致家庭不睦,在人,礼仪尽失。为此,孔老夫子在一些言教中,提出了许多对治办法,其中许多在今天被斥为糟粕。
四、《大学.经一章》之结语
第三段“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亦是劝诫语。劝上至君王,下至庶民百姓,“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前面讲了,若不修身,上不能治理好国家,推行仁政,下不能和谐家庭,不能安抚天下百姓,不能兴礼仪,不能广施仁爱。如此本末倒置,则悖于大道。若谈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是徒劳。
说几句题外话:这是本人向研究会及会外文化行业诸位老师、同仁的学习汇报材料,谈的是个人体会。至于孔子思想原貌究竟是怎样的?历代都有人研讨,仍然是莫衷一是。其实,儒家思想主要在“用”的方面强调了它的社会功效,所谓“修齐治平”,所谓“养浩然正气”也。孔子及其学生所传播的方法论体系,由于受历史动荡条件的局限,主要在于呼吁上至君王,下至平民进行社会道德修养实践,提出修身齐家与治世平天下完美统一,从而达到效法周礼,实施仁政仁爱,结束君非君,臣非臣,父非父,子非子,乃至干戈不息四分五裂的社会混乱局面。这是孔子一生所致力的事业。
儒学方法论体系,集中体现由子思所撰的《中庸》一书,强调以“诚”为实现中庸的关键。后来许多理学大家都持守中庸信条。
需要说明的是,儒家“中庸”主张,与佛学“中观”般若思想有根本的区别。尽管孔子德比天地,明昭日月,但他所处的时代迫使他把视线侧重于关注修身与治世的融合,处处体现针对时局,对世间根基进行世间道德的教化,未能明显看出他关于出世理念的言论留下。但在一些修治著述中,又可窥见他的心性的光明照射,所以,他既是圣人,外现的又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而自孔孟之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学大家不少,却在儒学门内,又难以复制孔圣第二,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了。所以,对孔子的解读,真不是那么轻松的。历史是无情的,若真是儒家人,反而难做儒家事。
第五篇:本科生毕业考试课程
河北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医学)
成人教育学院本科、专升本毕业考试课程名称
临床医学专业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内科学
高级护理专业
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
医学影像学专业
内科学、外科学、放射诊断学、放射治疗学、超声诊断学、CT.MRI诊断学。
口腔医学专业
内科学、外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正畸学、口腔内科学。
中医学专业
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医学检验、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进行毕业考试,进行论文答辩。
注意:要明确一个概念:毕业考试是每个本科毕业生必须参加的考试,与学位课程考试不同,学位课程考试是有取得学位意向的同学需要参加的考试,不想取得学位的同学不参加;因此,每个本科毕业生都要参加上述专业组织的毕业考试或论文答辩,否则无法取得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