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媒介环境下报纸副刊的衍变和发展思路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报纸副刊研究》期末作业
新媒介环境下报纸副刊的衍变和发展思路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新闻(07级)
学号:07022069
姓名:梁梦菊
任课教师:杨小玲
摘要: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随报赠送‚附张‛《消闲报》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报纸副刊。百余年来副刊一直是我国报纸的一个重要特色, 担负着关注现实,彰显时代特征、向读者传播先进思想、提供精神食粮的角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的新媒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将我们带入了传播迅捷、信息海量新媒介环境时代,再加上社会的变迁、受众心理的变化,传统的文艺性副刊读者的骤减。在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的媒介运作中,副刊因势而动,不断深化和扩展。本文将着眼于副刊变革这一命题,研究新媒介环境下副刊的衍变,并寻找发展思路。
关键词:报纸副刊新媒介环境传播特征衍变发展
一,新媒介环境及其传播特点
《日本现代设计事典》中对新媒介的解释主要分为三个类型:(1)有线类:情报提供与终端均有线连接的。(2)无线类:卫星播送与高解像度电视、数码电视等,是电波传送的。(3)商品类:光碟,八毫米录像带等。在这个界定中,数字传输与数字制作成为新媒介的主要指标。本文认为新媒介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 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新媒体的定义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而新媒介环境是指以新媒介为传播载体营造的信息传播环境。
新媒介是基于大众传播多年发展的基础上,依托数字技术不断创新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但它并不等于大众传播在数字传播平台上的简单延伸,它是一种正在发展完善的传播形态。从目前新媒介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具有以下传播特点。
1,从传播方式上看,新媒介环境下的传播是一种复合型传播。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的传播载体中(比如网络、数字电视、手机等),所有的媒体既能进行文字的传播,同时又能进行视频和图片声音的传播,并且还能把文字、视频、声音存储下来,供受众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浏览。新媒介是多种传播形式复合的媒介,例如网络在传播过程中既可以是电视、广播,同时也可以是报纸和杂志(这里是指网络具备以上传统媒介所具有的传播形式和功能)。
2,从传播主体和受众的角度看,新媒介环境下的传播是一种全民性传播,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东方宽频总经理郭炜华曾说:‚新媒介与传统媒介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
例如,任何网络的使用者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信息、言论等各种内容进行交流。像近来发展迅猛的由网民个人用文字或图片进行传播的博客,由于网络平台对所有的网民都是开放的,其中一些网民所发布的内容由于其价值会得到广泛传播,并逐渐形成稳定的读者群。他们以完全个人化的方式形成强势传播。如韩寒的新浪博客访问次数达379、462、097次,韩寒因此于2010年4月29日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全球最有影响力百人榜。这就意味着,由于技术和社会的原因,大众传播时代文化与传播精英对传播主体的把控被打破了。
3,从传播主体和受众的关系来看,新媒介环境下的传播是一种互动性传播。例如网站发布新闻后,网友可在后面跟帖评论。还有博客、围脖、播客、BBS上传者和受者都可进行互动交流。
4,从传播的时间和空间上看,新媒介环境下的传播时间固化、范围广泛,仅从技术角度看可以达到无边界传播。新媒介消除了传统大众传播中信息组织方式的时间性,例如,电视广播传播内容只有在特定时间受众能接受到而且难以保存。而新媒介传播中所有的信息都被固化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如网民如果想要了解有关某一信息的所有内容,都可以任意时间在网上检索、阅读或观看。而传播范围上,本文借用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的一句话来描述新媒介传播,‚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介(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二,新媒介环境下报纸副刊的衍变
报纸副刊是我国报刊史上特有的产物,关于副刊,《辞海》中的解释是:‚一般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最初称副张或附张、大都刊登‘清闲’文字。报纸的副刊一般要求与新闻、评论起配合作用。‛报纸副刊的发展进程与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报纸副刊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以此划分报纸副刊的发展衍变可分为四个大阶段。
1,清末至民国初期:萌芽与初步发展阶段。最先把文学稿件纳入报纸版面的,是1872年问世的《申报》,但《申报》上刊登的文学稿件是与新闻混编在一起的,还没有开辟专门的版面,可算是副刊的萌芽。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随报赠送‚附张‛《消闲报》是副刊的诞生。1921年10月12日,北京《晨报》把其专门刊载文艺作品的第七版,改为四版单张出版,并成为《晨报副镌》,从此这种‚附张‛被正式定名为‚副刊‛。此时副刊主要刊登一些小说街谈巷议供人娱乐消闲。
2,五四运动时期:改革阶段。这个阶段我认为是副刊大放异彩并反应现实,发出时代强音的时期。人们对于副刊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供人消闲或提供娱乐上,而是看到了副刊应当肩负的传播知识、启迪思想以及广泛开展社会批评的多项功能。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五四‚四大副刊‛——《晨报副镌》、《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学灯》以及《民国日报〃觉悟》。四大副刊应运而生,又顺应思想界的潮流,丢弃陈腐滥调,关注社会的每一个的新思想、新动向。
3,五四后至建国前:在混乱中艰难发展。这一时期的报纸,由于处在特殊的战争年代,各种政治力量和不同角色的参与,使得这个历史阶段中报纸副刊的功能呈现出不同的倾向。但是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已经懂得将副刊作为实现其政治、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理想的有力工具,并且对其可能承担与产生的作用仍在不断地追寻和探索。
4,建国后:和平年代的变革发展。十年浩劫期间,众多报纸副刊连同报纸本身,厄运临头,销声匿迹。直至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的报业获得长足的发展,报纸副刊才真正迎来新发展。各类副刊在新格局中争奇斗艳。副刊刊载内容突破了传统纯文学的框架,延伸到文化、生活、休闲娱乐、汽车、房产等领域;副刊的大众倾向日甚,尤其是其中的周末版、星期刊、特刊突出了社会性,强调了可读性和娱乐性,副刊变得异彩缤纷。副刊多元化的格局,彻底打破了过去报纸副刊的单一格局,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门类。
简要回顾一下中国的报纸副刊的发展历程,发现从它的诞生到今天,无论是形式、内容以及功能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着。本文将着重分析报纸副刊在当今新媒介环境下的衍变。
新媒介环境中,当代社会进入信息爆炸时代,信息发布和传递方式远比五四时代丰富得多,公众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加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作为资讯发布和传递者的报纸自然而然地加大了新闻(包括时政、社会、经济、文化、体育、娱乐、国际等新闻)量的投入,公众的精神需求已不是文学所能提供的了。新闻信息可能比—篇小说一行诗歌更有吸引力。人们从对文学的虚拟生活的失望转向对更坚实的生活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纯文艺性副刊的读者骤减。而年青的一代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介获取信息。
报纸副刊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许多报纸压缩甚至取消了副刊版面。更有人提出了‚纯新闻纸‛概念。04年《南方周末》发表了《纸上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提出‚副刊没落了‛。
说副刊没落了应该是指它的辉煌时期成了过去式。副刊做为报纸内涵的体现和它的‚留客‛功能即使在新媒介环境下仍是有用武之地的。只是需要变革以适应新环境。于是由传统的文学副刊转向大副刊,即由单一的文学性副刊转变为向读者提供各种文化信息、精神思考和思想传递的载体了。
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大小报纸掀起了‚周刊‛热,90年代中后期又开始了‚扩版‛热,特别是2001年前后,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等为代表的全国数十家党委机关报,从改革开放的大势着眼,掀起了新的‚改版‛
热潮。一方面调整、巩固、加强了原有的副刊版面,另一方面又推出了一些别具特色的专刊、特刊、周刊乃至半月版式的副刊。譬如,《人民日报》的‚大地‛、《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经济日报》的‚今日视点‛。当然还有一些文艺性副刊也需要在保持文化品位和求新求变寻求生存发展之间找到新的平衡。成为各自报纸的品牌。如‛、《北京晚报》的‚五色土‛、《文汇报》的‚笔会‛、《新民晚报》的‚夜光杯‛、《羊城晚报》的‚花地‛。
新媒介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提供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在慢慢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适应了这种阅读模式的读者兴趣点广泛,却难以专注,厌恶长文和说教,喜欢短小的文字,新奇的变化,养眼的图像,个性化的表达,追求时尚,喜欢平民化。这一切对于传统的副刊版面从形式到内容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报纸副刊在内容和版式上都有所变革。
如《南方都市报》的《城市笔记》、《每日专栏》、《小品》、《阅读周刊》等版面中,作品和文章的体例遵循的依然是传统的体例--随笔、小品、评论等。版面设计也十分时尚新潮。而且对文学艺术要求不像以前副刊那么高,如《城市笔记》的体裁是随笔和故事,多以第一人称为主。内容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以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点滴遭遇和经历,真实反映了时代给予个体的烙印,是当下生活的世说新语和真实比录。
报纸副刊的衍变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大型化专刊的出现。所谓大型化,即是版面和文字的大容量,如《南方都市报》的‚地球周刊‛一次刊出16版,‚阅读周刊‛一次刊出5个版;《新民晚报》的‚时尚‛和‚环球‛专刊,每次刊出16个版。充分的版面,容纳了多种选题,丰富了编辑和阅读的层次感,满足了当今读者对阅读量的需求。可以看做是传统副刊像新媒介靠拢扩大信息量。
三,新媒介环境下报纸副刊的发展思路
一份好的报纸副刊不仅可以展示一份报纸的品位和风格,也可以第一线去争取读者。所以在新媒介环境下也不可轻言放弃。纵观新媒介环境的传播特点和报纸副刊自的发展历史。我认为新媒介环境下报纸副刊的发展思路是,实施优势竞争策略,既要扬长避短,巩固发扬报纸媒体的传统价值优势;又要与时俱进,借鉴利用网络媒体技术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保持纸质媒体的竞争活力。
发挥报纸副刊的传统优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坚持和发扬自己的文化品位,营造报纸独特的文化氛围。新媒介时代信息易得但是传播门槛降低、传播渠道过剩,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由副刊营造的独特氛围可以提高报纸的独家性耐读性。如《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多年来始终坚持兼容并蓄、雅俗共赏的原则、文章短小而富有生活情趣;它营造的文化氛围对读者的凝聚力、渗透力,是处于‚浮躁阅读‛状态的网络媒体难以媲美的。
2,坚持信息引导价值,传统媒体的优势首先在于信息权威。而网络资源固然丰富,但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报纸副刊要坚持为读者提供雅俗共赏的信息。如《新民晚报》的‚夜光杯‛至今还有很多家长把它并作为提高他们阅读写作能力的参考材料。
3,品牌优势,传统报纸多年积累下的品牌优势,也是新媒体短时间内难以建立的。如《羊城晚报》的‚花地‛《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北京晚报》的‚五色土‛等。可以利用报纸品牌效应开办了读者俱乐部,举办各种营销活动等,让品
牌资源效益最大化。
4,坚持传统副刊特色中的地域色彩,标题制作的方言化以及叙事文风的贴近性,吸引本土读者。如华西都市报在创刊之初推出的‚街坊‛副刊。
新媒介对于传统媒介来说并不是洪水猛兽,报纸副刊可以借鉴新媒介的优势实现自身价值的扩张。
1,改变副刊的办刊风格,使之符合新媒介环境下的阅读习惯。报纸副刊既要讲究高品味,又要注重现代气息,强调视觉效果和互动性,创造一种独特的版式风格和浓郁的文化气氛。
2,报纸副刊可以借鉴新媒介的版式和内容。新媒体的开放、平等、个性、及时、立体、时尚、多元既是新的技术特点,也是新的文体特点,更是一种新的阅读体验,而这些特点正与文艺追求自主自由的特性相吻合。
3,借鉴新媒介的分众性和互动性。报纸副刊可以细化版面,更有针对性,主动出击,走出小圈子作者,联络更广泛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开放式编辑模式,版面与新媒体联手。
4,增加副刊的服务功能。服务于读者的日常生活。像夏季如何饮食才能更有助于健康、家庭装修怎么样才能更环保、皮衣如何保养等方面的内容。
5,副刊也上网,借助网络传播优势。如《新民晚报》推出 ‚新民网‛,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互动优势,探索一条传统媒体打造网络影响力的模式。
四,结语
纵观人类媒介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新媒体对旧媒体的替代效应往往是暂时性的;所以新老媒介终将在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共生、共赢状态将长期保持。而报纸副刊在短期内页不会消亡,要在新媒介环境下办好报纸副刊,就要适应新媒体环境采取优势竞争策略。
五,参考文献
1,谭云明《新闻编辑学》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2,《南方周末》2004,09,25《纸上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
3,《辞海》
4,夏燕琴 《报纸副刊:变革还是颠覆 》 《武汉晚报》2007-05-21
第二篇: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办好地市党报副刊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办好地市党报副刊
甘肃陇南日报社
冉创昌
地市党报副刊以其较高的文学性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深受读者欢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张报纸的品位。随着传媒技术的更新,互联网、3G手机等新媒体进入大众生活,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传媒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由于新媒体新闻时效强,阅读方便,对传统纸媒新闻版块造成强大的冲击,但是文艺副刊具有内容深入、语言生动、读者群稳定等优势,在新媒体环境下,办好党报副刊,不仅可以提升报纸品味,形成报纸独特的风格,继续使副刊保持“半壁江山”的地位,而且可以继续巩固读者群,在促进报业的发展乃至加速社会进步的进程中发挥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办好地市党报副刊,笔者结合《陇南日报》谈几点看法。
一、要从思想上重视副刊工作
副刊是报纸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因名为副刊而视其为报纸的副产品,认为可有可无。报社领导必须把办好副刊看作增强报纸可读性和提升报纸品位的大事,放到重要的位置,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心支持副刊部的工作。近年来,陇南日报社非常重视副刊的编辑出版工作。报社领导帮助副刊的同志想办法、出点子、搞策划、解决实际问题,为办好副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11年陇南日报社新班子上任以来,每年都要邀请陇南市文艺界知名人士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对《陇南日报》副刊的意见和建议,并加强同省上和全市的文艺人才的联系,为办好副刊打下人脉基础。同时,报社每年都为副刊部征订大量的与副刊有关的报刊杂志,让副刊编辑开阔视野,提高编辑能力。报社每年还要举办几次副刊征文活动,以提高副刊的影响力,丰富副刊的内容。
二,认清党报副刊在宣传上的价值
新闻、言论、副刊和广告,是一张报纸版面结构的四大部分。人们阅读新闻和言论,是为了获取新鲜的动态信息;翻看广告,是为了得到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决策参考,这三项大都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过期”就会“作废”。品读副刊,则更多源于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是为了得到身心的休息、情感的体验、眼界的开阔和心灵的愉悦。这种魅力来自编辑的精心培育和辛勤耕耘,更依赖于一批副刊作者队伍的才华付出和鼎力支持,所以说文艺副刊的价值会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对报纸来说,可以丰富报道的品种,增强报纸的人情味,从而扩大报纸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二是对读者来说,文艺副刊具有拓宽思维,引领思想的功能,副刊通过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故事,形象反映时代进步的声音;通过传递人民群众的呼声,追求公平正义的时代诉求;通过作品情节的心灵震撼,实现思想引领;通过鞭挞丑恶,弘扬社会正气;通过揭示真理,增强精神力量。从而给人以方向,这就是党报副刊的价值所在。《陇南日报》的文艺副刊主要有“竹实”、“论苑”、“阅读”、“文化视野”四大版块。“竹实”版已发1300多期,该版块也是《陇南日报》副刊的主打板块,始终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论苑”也出了1200多期,“阅读”和“文化视野”是近年
来新开辟的栏目,可读性、知识性强,读之轻松愉快。《陇南日报》副刊始终坚持 “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方式,更容易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对读者的思想观念、精神境界、认知水平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渗透。副刊编辑人员从组稿、编辑、排版的每一个环节,都站在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角度,力争把副刊办成宣传先进思想文化的主阵地。
三、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合理设置栏目
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其编辑思想和价值取向必须与整个报纸的格调保持一致,时刻高扬主旋律。而作为大众性的文艺版面,又必须做到雅俗共赏、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文学品位,能够以清新的文风、多样的文艺体裁和表现形式在党报的各个版面中独树一帜,因而其准确的定位非常重要。《陇南日报》副刊“竹实”栏目定位于文学艺术,主要刊发高品位的散文、诗歌、小说,以及书法绘画作品。《论苑》主要刊发能够开阔视野、启迪思想、引导舆论的各类论文以及颇具时代感的小评论、漫谈类文章。“阅读”栏目主要刊登名家散文、随笔。“文化视野”主要刊登趣味性、知识性强的文化类稿件。副刊的各个栏目定位清晰,读者群目标明确,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
四、注重多元化,满足受众各种需求
报纸副刊面对不同的受众群,其受教育的程度、年龄、职业有所不同,阅读的兴趣、着眼点也不尽相同。虽然党报副刊的版面少,不能细化版面,但在有限的版面中更要体现多元化,以满足更多读者的阅读需求。一是内容的多元化:题材广、品种多,世事沧桑、人情冷暖,天南海北、古今中外,经典品析、风物赏玩,都兼容并蓄。其表现形态也就风格迥异:高雅的与通俗的,哲理的与抒情的,现实的与历史的,精神性的与实用性的,千姿百态。内容的组合搭配杂而有章,按轻重大小有层次地组合起来,既不一味地凝重,读者会累,又不一味地轻松,读者会感觉俗。编辑如厨师,呈现给读者的版面如一桌菜,色香味俱全,既要有冷盘、热炒,也要有汤羹、点心、水果,使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修养的读者在同一份副刊上均可找到与自己的思想、情感相契合的文章。《陇南日报》副刊内容涉及散文、小说、诗歌、随笔、书画、摄影、评论、漫谈、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域外文化,文化人物,题材可谓广泛,品种可谓丰富,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二是作者的多元化:为副刊写稿件不光是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事,很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都可以成为副刊的作者。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日益丰富,有很多普通百姓也加入其中,有教师、军人、职员、打工者和学生,他们要讲述自己身边人、身边事,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克服焦虑与迷惘,表达希望和理想,报纸副刊就成了他们敞开心扉释放感情的平台。《陇南日报》办刊一直坚持推荐精品与扶持新人相结合的原则,这必然就丰富了作者群体,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作者都被《陇南日报》接纳,从而保证了作者多元化。内容的多元化和作者的多元化,必然会带动读者的多元化,副刊的读者面就会逐步扩大。只有读者面扩大了,副刊的影响力才会上升,进而带动整个报纸的受众面的扩大。只有有了众多的读者,党报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字数2478)
第三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小学生发展的思路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小学生发展的思路
云南省玉溪第一小学
赵向东
[摘要]:信息技术已逐步人们的社会生活,对下一代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社会、家庭和学校在这些方面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正确地应对。为了孩子们将来能更好的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我们有必要对于加以充分的重视和研究。
本文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小学生发展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如:开发网络德育资源、构建网络德育环境,在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正确的行为规范;强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应用信息技术改革学习方式;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强对学生网上学习、生活和个性品质发展的指导,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生
发展
学习方式
德育环境
网络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并不只是冲击,它的出现和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给教育的手段、方式、效果等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有益的拓展,为学校教育提供新的机遇。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应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因此,21世纪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思路应紧跟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德育环境;在传统的学校教育途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充实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手段,培养适应未来的信息社
会和知识经济的一代新人。
一、开发、利用网络德育资源,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德育环境,改进传统的德育方法与手段,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现代化工具,已经被人们认同并随经济条件的许可普遍使用。在今后,社会和学校全力构建适合于孩子健康发展的德育环境非常重要。一方面为避免小学生作息技术使用的无政府状态,应逐步确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加强网络环境的管理,社会、家庭和学校都要健全孩子计算机使用的制约体系。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借助信息技术的影响力,将之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先进的科学手段,实现德育的现代化。所谓信息时代的德育的现代化,关健就是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构建有利于孩子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的环境。
除了社会信息大环境外,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德育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面,由学校物化环境(包括校容、校貌、环境布置)以及软化环境(包括校风、校纪、教学秩序)构成。如学校在互联网上开设的集邮活动小组、天文兴趣小组、读书小组、书法社、话剧社等的专题网站。读书小组的成员可以在相应网站上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棋类课外活动小组可以在校园网上进行网上对弈;集邮活动小组可以在网上观看邮票展览,增加知识、陶冶情操。在种种生动、活泼、有益的活动之中渗透各种不同的德育任务和内容。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德育资源召开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指导高年级的学生自己运用网络资源制作有关德育的电子小报,学生设计制作的过程就是接受德育教育的过
程。
学校还要抓好网上德育信息的收集、记录和加工贮存工作。德育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不会自动地反映给人们。相反,人们只有积极主动地收集、记录和加工并贮存信息,才能为人们所“吸收”。倘若我们面对很多的信息源而不去捕捉,那也得不到信息。有一定规模的校园应着手建立自己校园的德育电子信息系统,要有心舍得花时间、人员和精力对所适合于小学的德育工作动态、消息有所了解和掌握。如事先将国际互联网上的有用的信息、站点截取到校园网上,并加以思考、分析和整理归类。通过分析明确信息的应用对象、范围、方式以及应用后的效应性预测,让信息更好地为德育工作服务。可见,网络为本已宽广的德育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广阔的空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发种类图文并茂、音像俱佳的多媒体德育软件,建立学生德育资料档案系统,实现学生德育管理网络化、学校家庭沟通网络化。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社会、家庭、学校联系与对小学生的配合教育,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德育新合力。
学校要利用网上德育资源和网络技术,把信息网络技术充分运用渗透到每一个传统德育途径和德育环节中去,如思想品德课、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类课程以及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如,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互联网和信息网络的出现为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重大的契机,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的信息都能够第一时间在信息网络中反映出来,思品教师必须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补充教材、更
新知识、扩大学生视野。有条件的学校应在多媒体课室中直接利用互联网、校园网进行教学。目前小学思品课中的内容,在互联网中都有丰富的相关资源,在教师的教学流程和教学软件的指引下,学生若然能够在课堂上利用互联网、校园网的资源,那么德育的渗透自然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学校学科的德育教育与社会德育资源的沟通衔接自然会更直接、更全面、更深入。
在新的形势下,信息网络也应成为学生社会综合实践的一个新的领域。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网上冲浪。在这里,除了让孩子们更快捷、更方便地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事,扩展自己的知识外,更重要的,从德育的角度看,我们还要让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认识网络社会,知道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一样,也有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好人与坏人,也存在着安全问题。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良的作用。比如,因迷恋电脑或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旷课逃学、离家出走以及因暴力互动游戏引发的少年儿童行为越轨,甚至犯罪的事等等,从而强化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在教师和家长控制下,也可让学生与同龄人或精选的成年人进行一些初步的网上交往。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了解电脑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它也并不是全无规范的。就像对现实社会的管理一样,也需要有文明规范和道德。作为小学生,使用电脑和上网还需要自我约束,如发电子邮件或在聊天室里,用词文明,不要用粗俗或骂人的字眼;注意尽是使用正版的学习软件或游戏软件;在网络上下
载资料,再用到别的地方去的时候,不要说成是自己想的、说的或做的;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网上。要让孩子明白:电脑和互联网是很有趣的,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有更多美妙的事情。用电脑时间长了,眼睛和健康都会受影响的。从而逐步养成正确的网络行为规范。
二、强化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应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认真分析传统教学的利弊,寻找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最佳结合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探索规律,启发思维。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从教师角度出发,有演示模式和演播模式等;从学生角度出发,有学生探究模式、自学模式等;从教学方法出发,有问题解决模式、发现学习模式等;从计算机的特点出发,有模拟教学模式、个别辅导教学模式等。而所谓的“整合”,就是要根据学科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特长、教师和学生的特点来全面地考虑、选择合适的模式组合。其核心在于: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等教具一样自然、流畅。不仅通过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把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巧妙、自然纳入课程学习的目标体系之中。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习得方法,体验过程,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科学理解,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为形成培养他们能够主动地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能力和态度打下基
础。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学生活化,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加强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教师就要树立“生活即课堂”的大教育观。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操作,在活动中学会学习,习得能力。如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几何软件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探索问题的机会;当面对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协作,提出自己的假设和推理,然后进行验证;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信息媒体等课外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激起对语文的兴趣,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道德情操。在社会科学课程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社会情境,让学生在各种真实、复杂条件下做出决策和选择,提高学生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等等。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能更加自觉地学习。让互联网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对生活的热情”。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加强与社会现实与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过去书本是学生的世界”的状况,让世界成为学生的书本。网络世界是当今人们了解社会与科技的重要途径,与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根据教学的需要,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也是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保证。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在教学信息化资源和资料的寻找、开发、制作、使用等方面下功夫,形成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资源和资料体系。应注意的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从当前服务于教学的资源的转向服务于学习的资源发展。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网络学习资源平台,增加课
程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让学生在广袤的信息海洋中学习知识,联系实际,开阔思路,适应社会。
今天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学校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也没有必要去阻隔。小学生由于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面对海量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中所蕴含着的矛盾和多元价值观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剥夺学生自主探究和选择的权利。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辨析判断的能力,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因而,确立一种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选择”的教育观念是教育适应网络社会的首要措施。学科教学不能是仅仅教学生被动地掌握知识;道德教育的目的也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接受几条道德规范,而必须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判断和选择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性,为他们在信息社会中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三、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增强对学生网上学习、生活和个性品质发展的指导。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要进行必要的信息技术的培训,但这不仅仅就是计算机或网络操作技能的培训,更不是指导培训教师开发软件或制作网页,这些方面的学习应该有,但不是主要的,因为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要求各学科教师自己都从头制作课件,关键是要让教师了解现代教育信息化均势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可能性,研究如何应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及信息资源来组织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
进学生发展。不能为使用而使用,或为了标榜自己是“现代化教学”而使用信息技术,因为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的现代化。
因此,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确立新型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将是一个先导性策略。教师要改变长期以来业已习惯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势,改变把多媒体电脑和网络看成是电教手段而非未来教育的主要方式的落后观念。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教育观,以充分的准备——电脑网络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准备、对网络教育优势与弊端的认识、掌握网上学习资源和师生交流互动的方式等,以及充分的心理准备去应对挑战。
互联网也给师生间的交往增添了新的途径,教师在工作中应充分加以重视。利用网络的特点,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师生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教师可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以利于自己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使教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现实,产生实效。如有位班主任反映:班上有位电脑爱好者问了他的电子邮箱,并给他提了个建议,希望同学们和老师能通过E-mail进行交流沟通。班主任笑着问他“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找我说”学生神秘地说:“那不一样,有些话只有在网上敢说,当面不好意思。”班主任恍然大悟。即使最民主的老师,也不可能使学生知无不言。而E-mail匿名隐藏的特点,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降低教师职业权威给学生带来的敬畏感。在网上,许多学生才敢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有时,这种与学生间接沟通的方式,教育效果会更加好。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也会因网络的出现而更得心应手,班主任可将每学期对学生的德育评语以E-mail的方式发给家长,并及时掌握家长的信息反馈,互相沟通学生的思想动向。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为未来培养建设人才的事业。在即将到来的教育信息化时代,培养并造就个性和谐、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科技素养特别是信息素养的和创新能力的建设人才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迎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挑战的一个共同的战略性选择。在我国逐步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以计算机为龙头的高科技产品以比人们预想的快得多的速度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整个社会和每一个群体,左右着每个人的思维和行为。在给我们的工作和社会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建设带来契机。信息素质的培养应该从娃娃抓起。广大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应适应这一挑战,抓住机遇,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其传输速度和范围大大优于传统传播媒介和影响力大的特点,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推进教育的现代化,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努力造就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一代人才。
参考文献:
《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创新》
李康平,中国职业教育信息网信息资源开发部
《网络道德教育热点中的冷思考》
杨健,中国教育报 2001.6.11 《网络对学校德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王柏玲,《文汇报》2001.3.21 《计算机技术与德育环境》
杨洪革,《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11
第四篇:多媒体背景下纸媒副刊的发展探析
多媒体背景下纸媒副刊的发展探析
摘 要 副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而诞生并不断在发展,时代的发展使得多媒体信息化趋势更为明显,对报纸副刊的影响也愈加明显。针对很长一段时间内,副刊日渐式微的趋势,如何做好多媒体引导下的副刊发展,已成为报纸行业关注的热点。文章主要就多媒体背景下副刊的发展进行探究,以期发现多媒体时代下副刊的有效发展之路。
关键词 多媒体背景;副刊发展;研究探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1-0071-01
作为中国报纸行业的经典名言:“新闻招客,副刊留客”使得副刊在百年的发展中逐渐确立了自身地位,相较于正刊而言,其文艺色彩更为浓厚,文化底蕴更为丰富,这也是其吸引读者,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体现。伴随网络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的多元文化载体使得副刊原有地位受到挑战与威胁,副刊特别是文艺型副刊经营情况每况愈下,如何做好多媒体背景下副刊的发展创新直接关系到副刊的未来存亡,因此做好副刊的创新发展势在必行。多媒体时代下副刊生存现状探讨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多种新闻媒介充斥日常生活,人们的阅读选择更趋多样,灵活性更强,面对迅猛发展的多元媒介载体,副刊作为纸质传媒的优势不再明显,可以说那种单纯阅读报刊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也就对副刊的发展起到威胁。而副刊媒介编辑思维的固化是副刊备受冲击的原因之一,单纯追求业务素质,忽视文化素质对副刊的影响力,加上版式设计单调呆板,文章时代性不够突出等,其很难迎合大众的潮流阅读需求,因此,做好副刊的创新必须做好编辑思维的创新。而多媒体时代下更多的群体,特别是年轻群体被吸引到别具特色的网络媒介中,副刊潜在的读者消费群体正在日益缩减。这些客观现实都成为副刊发展中的重重阻碍。因此,多媒体时代下副刊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与突破必须做好上述瓶颈问题的破解,才能在多媒体时代冲击中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多媒体背景下副刊的发展出路探讨
2.1 做好副刊精准定位,突出自身的价值特色
传统认识中,将副刊特别是文艺副刊等同于新闻的附属,忽略其自身的特色与价值,我们在发展文艺副刊时理应增强其独立性与文学性价值的挖掘。以上海的《青年报》为例,其不仅仅设立了纯文学板块,更在周末进行适当拓展,增加了情感、读书、影评及乐评等栏目内容,多数副刊涉及的内容更为丰富,电视、音乐、舞蹈、历史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都做了安排设计,满足群众多元的阅读需求,做得比较好的是《家庭周刊》与《教育周刊》,其打破了广告阅读的局限性,增强对高质量文章的挖掘与创新,使得其文艺气息更加浓郁。而以本人就职的衢州日报报业传媒来说,每周一、周四,分别有4个版的人文周刊见于报道,内容丰富、版面大气,这不得不说是对副刊的坚持与重视。
当然,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多元的文化形式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如何做好自身价值的挖掘与自身特色的凸显是副刊发展的关键。
2.2 加强编辑素养培养,积极推动其版面革新
一份副刊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由副刊编辑决定,因此副刊编辑的素质直接决定副刊质量。对于副刊编辑来说,仅仅具有业务素质是不够的,人文素养的凸显也尤为重要。如何在有限的版面上实现不同体裁及不同题材文章的有机结合,实现各种文章风格的高效混搭需要编辑具有创新思维与战略眼光。与专业期刊相比,副刊更追求品味的大众性兼顾,因此其必须具备通俗性与流行性元素,在保证“阳春白雪”的前提下也能“下里巴人”兼而有之,才能带动文学的创新繁荣,才能实现副刊的更好发展。报纸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文章需要借助版面得以呈现,不同的版面设计、风格都是不同的思维体现,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因此副刊编辑在设计版面方面也应该增强时代气息,突破局限,大胆创新,以设计带动副卡的形象改造,实现副刊版面的革新。
2.3 增强服务现实对性,积极探寻新读者群体
副刊的生存发展往往由销量来决定,而销量的主动权则掌握在读者手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者与编者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因此在推动副刊创新时编辑必须从读者的角度入手。首先要明确读者群体,只有明确服务对象的基础上才能做好有的放矢,才能为群众提供更加针对性的阅读服务。报纸作为一种媒介形式,普遍被年轻人所忽视,这与其单调的传播形式有关,同时又为副刊创新提供思路,那就是做好青年群体的挖掘。积极选取青年一代感兴趣的话题,根据年轻群体的阅读兴趣实现与当地地域特色的整合,根据读者群体需求进行适当调整,真正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通过群体的发掘与针对性的阅读服务,借助报纸的质量打响自身口碑,从而实现对既有阅读群体的巩固,只有这样才能让副刊获取更多的读者群体,也实现副刊知名度与影响力的提升,做好副刊的创新性发展。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网络为主导的新型媒介不断问世,对以副刊为代表的纸质媒介造成巨大冲击,制约其阅读群体的进一步扩大。面对这样的冲击与威胁,如何做好副刊的创新发展需要引起传媒界关注,本文从其冲击现状入手,从3个层面提出了副刊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对副刊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辛欣,安中.21世纪报纸副刊的发展趋势[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73-76.[2]刘晓慧.台湾报纸副刊发展脉络探析[J].社会科学家,2011(10):158-161.[3]方雪梅.互联网时代报纸副刊的发展策略[J].传媒,2014(14):29-31.[4]李莎.新媒介环境下晚报副刊变革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第五篇:手机媒介环境下中职德育管理方法论文
一、移动学习
伴随着智能手机在中职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应用,部分学生存在过度依赖智能手机的情况,出现了不爱学习、不服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传统教学应对策略是强制性禁止使用手机,但效果不显著。这就要求我们合理把手机引进课堂,以智能手机为媒介进行移动学习,增强中职学校德育管理的时效性。
1.利用智能手机丰富的多媒体功能,储备德育多媒体课件资源
第一,积极开发可在智能手机上使用的德育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具体形式可以是手机杂志、手机视频、手机网站、微信订阅号等;第二,利用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实现教学的及时互动,实现德育管理主客体随时随地的学习沟通;第三,积极设计当今社会关注的德育热点话题的“主题式”多媒体课件资源。
2.开发设计智能手机的微学习系统,加强碎片时间移动学习的管理
碎片时间的概念是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它可能是等车、排队、等人、睡前等情况下的时间,但长年累月下来,碎片时间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时间总量。充分利用这个看似小而分散、实则总量巨大的碎片时间,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管理,是对传统德育管理方法的有力补充。德育管理者可以把目前热点、难点和备受争议的焦点问题,制作成微课、微游戏,二维码发给学生,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下载学习。学生在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中移动学习,大大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二“、反客为主”———旋转课堂
智能手机媒介环境下,旋转课堂具有传统德育课堂无法比拟的新优势。
1.智能手机媒介环境下的旋转课堂,颠覆课堂模式
传统课堂的“教师讲+学生做”的教学模式,旋转为“学生课前自主在线学习+师生课堂交互协作探究”的新模式。该新模式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前,由教师提供优质适合的教学资源,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在线学习。知识内化过程放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作业答疑、小组协作探究,师生深入交流。
2.智能手机媒介环境下的旋转课堂,“反客为主”,转换师生角色
传统思政课堂管理中,教师是传播者、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被动地接受知识。旋转课堂下,教师转变为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由台下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师生之间原本较为紧张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慢慢转变为轻松、自由、平等、和谐的关系。
3.智能手机媒介环境下的旋转课堂,加强在线多媒体资源的管理
旋转课堂的实施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课前在线多媒体资源的开发建设。我们应多开发设计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设计特定的思政主题,视频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通过多媒体播放器,自由选择暂停、回放、快进。有了优质资源,还需加强对在线多媒体资源的审核管理与教师学生使用效果的及时反馈。
三、开放课堂———微信平台
微信平台是当今学生思想交流、信息沟通的重要平台。微信功能强大,操作简便易行,充分利用微信为德育管理服务,是中职学校德育首先要迅速占领的新阵地。然而,微信信息良莠不齐,微信沟通环境复杂多变,大量不稳定因素、各种学术思潮、各类社会现象都会在微信平台上首先反映出来。因此我校本着简洁易操作、内容正能量与动态化管理的原理,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内容包括微官网、特别关注、职教资讯三部分。通过试行宣传,印发广告,在全校推行。由专门人员负责日常更新维护,专业德育教师负责学生交流互动,有效解决德育管理手段枯燥落后和管理互动时效性差的问题。随着智能手机媒介环境不断变化,智能手机媒介环境下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方法的探索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作为德育管理者,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做好中职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保证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目标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