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人物刻画手法

时间:2019-05-12 21:0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司马迁的人物刻画手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司马迁的人物刻画手法》。

第一篇:司马迁的人物刻画手法

司马迁的人物刻画手法

周旸

《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在人物性格刻画上独树一帜,本小组便从人物性格开始研究史记。

司马迁究竟如何刻画人物性格。通过从图书馆、网络等途径,和自己对实际的了解我们发现,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他笔下的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1]

项羽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在他身上就可以发现多重人格。他喑恶叱咤,有言语呕呕。他爱人礼士,有妒贤嫉能。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有事仁爱的,鸿门宴有恻隐之心,不杀刘邦,还时常虑念百姓疾苦。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有时有非常吝啬,已经刻好的官印不肯发给功臣,放在手里反复把玩。至于和虞姬悲歌唱和的场面,则兼有风云起和儿女情。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使得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而且非常真实。

司马迁全面把握和充分展示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有的是在一篇传记中同时写出人物性格的几个侧面,有的则采用旁见侧出的方法,通过多篇传记完成对某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旁见侧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带有神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对他的许多弱点则没有充分展示。而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却使人看到刘邦形象的另外一些侧面。《项羽本纪》通过范增之口道出刘邦的贪财好色,《萧相国世家》、《留侯列传》表现他猜忌功臣,《喂饱彭越列传》、《郦生陆贾列传》揭露他慢而侮人,詈骂诸侯臣如奴仆。《樊郦滕灌列传》 披露了这样一件事实,楚汉相争时,刘邦战败逃跑,为了保全自己的姓名,几次把亲生儿女推到车下,后来的惠帝、鲁元公主有赖于夏侯婴的保护才幸免于难。显然司马迁为了“不虚美,不隐恶”,不得不去多角度多方面的去写高祖,但但又忌于朝廷,不能直接表达,所以采用这种方法。

信陵君是司马迁最欣赏的一位人物,在《魏公子列传》中称公子者凡147次,写了他一系列礼贤下士的事迹,塑造出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紧接着,在《范睢蔡泽列传》中,有一段和信陵君相关的故事:秦昭王为给范睢报仇,追捕魏齐甚急。魏齐走投无路,和赵相虞卿一道向信陵君求援。“信陵君闻之,畏秦,犹豫未肯见。”魏齐听到这个消息自刭身亡,等到信陵君听从候嬴的劝告决定接纳魏齐时,已经为时过晚。司马迁对信陵君爱之过深,他没有把这个有损于信陵君光辉形象的事情写入本传,而是采用旁见侧出法加以处理。《史记》人物形象具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要把相关传记联系起来加以观照才能全面地把握。[1]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第二篇:教案 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

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教学设计

授课人:万琼知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审核(签字):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一些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形象,我们近一步学习“对比手法刻画人物”。

二、学情分析

1、新课改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2、八年级的学生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仍局限在单一个体的描摹上,对采用一些与之相对、相异或与之差别很大的人物作对比的描写方法还较为陌生,没有概念上的认识,更是很少运用于写作中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对比手法”的 概念;

2、掌握“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3、感受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魅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在赏析、探究和尝试中逐步感受对比手法的特点及优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生活中发现对比,在对比刻画人物形象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

感受对比刻画人物手法的魅力,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对比”的重要性。

五、教学难点

通过生活及文学作品实例分析探究,从而有效地掌握这一刻画人物的手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电影《人在囧途—泰囧》片段,2分钟)

刚才的电影片段大家笑过之后,一定对王宝强饰演的“王宝”角色印象深刻吧。那么,如果我让大家写作文刻画这一人物形象,你会从哪些方面来写呢?

(一方面集中学生注意力,一方面复习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

今天呢,老师再来教大家一招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让你们笔下的人物更为生动,个性鲜明,更有感染力。图组一:曾志伟和姚明的身高对比 图组二:骑行西藏的帅小伙之前和之后对比 大家发现了什么呢?(引出对比概念。)

<二>、整体感知

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清晰地传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

<三>、精细讲解

第一种: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 例一:

《班有奇葩,不少怪咖》

呈现两种不同写法,让同学们分析哪种写法更好。(两个人物动作、语言上对比描写,表现出不同个性,从而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天鹅兄”形象。)

结论:通过与周围其他人对比,在对比中突出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

例二:《我敬佩的一个人》

我敬佩的人是谁呢?为什么敬佩她?运用了什么手法呀?(通过与戴帽子阿姨的对比,表现对书店卖书的阿姨的赞扬,她很有耐心。)结论:通过与周围其他人对比,在对比中包含作者对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的态度、褒贬。

小试身手:请大家写一个人与人之间对比的片段刻画一个人物。(老师给一定提示,写完后点评一两个学生。)

第二种:人物自身的对比

1、横向对比 下面我们看两个例子 例一:《两个婷婷》

如果只写家里的婷婷,或者只写学校里的婷婷你觉得好吗?(把自己在家里的表现一览无余的表达出来了,与小作者在学校里的表现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显现出婷婷的不同的两面,更为真实可爱的一个形象。)例二:

①妈妈每次去看奶奶都会带很多营养品。

②妈妈每次去看奶奶都会带很多营养品,但是却很少随意为自己添置一件衣服。哪一种写法好呢?为什么?(更加体现出一个生活节俭的妈妈对奶奶的孝顺)结论:通过对同一人物不同方面的对比,更加丰富形象,或者更加突出表现人物形象的某一品质。

2、纵向对比

例一:小伙骑行西藏前后对比照引爆笑

小伙子自爆骑行西藏前后对比照,引来网友嘲笑,同时呀,大家也纷纷为他点赞,为什么?(正是通过一个“高富帅”形象到“穷屌丝”形象变化的对比,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小伙子骑行西藏精神的可贵。)例二: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对比

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是对中年闰土生活困苦、麻木的同情,为什么还要写少年时的闰土呢?

结论:通过对同一人物前后变化的的对比刻画,形成巨大反差,突出表现人物性格思想特征,以及包含作者对人物形象改变前或者改变后的思考和态度。小试身手:请同学们写一个人物自身的对比片段。(老师给一定提示,写完后点评一两个学生。)

第三种:环境与人的对比 《卖火柴的小女孩》

结论:通过环境描写与人物处境形成巨大反差,鲜明对比,突出人物处境的优越或者不幸。

小试身手:请同学们试着写一个环境与人处境形成对比的片段。(老师给一定提示,写完后点评一两个学生。)

<四>、归纳总结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感受到对比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概括地说:我们单一的描写一个人物,常常感到单薄和无力,如果采用一些与之相对、相异或与之差别很大的人物作对比的描写和阐述,人物形象的特征就凸现出来了,表达的感情倾向也更强化了。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通过互相对比,互相映照,互相衬托,从而使人物形象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

2、运用对比描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a)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是勉强凑合,要看运用的材料适不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或者需不需要采用对比。即:明确运用对比手法的目的。b)两个人对比时,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人,后写一个人,互不相干,而是要围绕中心事件来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c)对比手法往往是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结合起来使用的。

七、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下去写一篇小作文刻画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字数在500字以内。要求运用我们今天讲到的对比手法的其中一种或者多种,能体现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优势。

第三篇:水浒传人物刻画

一、人物刻划:

《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超伦绝群而又神态各异的典型。

(一)个性鲜明、真实。《三国演义》人物的性格是鲜明的,雕塑式的,但缺少的是生活的的真实,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天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

叶昼《忠义水浒传小引》中说:“《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同类人物)渠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份,一丝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

(二)具体方法。

1、性格形成的环境和过程。不同于《三国演义》的终极型、静止的、不变的、天生的,完全舍弃环境和过程写法。而是写的有层次、有流动性和因果关系,大大增加了人物的真实度。

第一,性格形成的环境。突出“逼”字,既显示出人物的阶级共性,又有个性特征,又增加了人物的真实度。

从李逵身上,显示出农民阶级的反抗方式。

直觉,凭感觉办事,不理性。(可把李逵分析放此处)他的牢子的地位,使他看到了更多的社会黑暗,感受到更多的苦难、不公和残忍。因此他的反抗就更坚决、更果断、更粗暴简单,以武力自卫,用板斧说话。

从武松身上,看到的是市民的反抗方式。如法纪观念和知恩图报。为兄报仇只杀主犯,讲究程序。报恩不计生死,只为义字。

从林冲身上,写出上层社会人员的反抗之路的艰难。丰厚的收入、幸福的家庭、温柔的妻子,的确不容易让他想到去梁山。

次要人物的性格与环境关系也很密切。如给武大郎验尸的何九叔。他是一个老于世故,刀打豆腐两面光的性格。他很善于保护自己,不愿得罪任何人,又不愿吃任何眼前亏的。西门庆收买他,要他验尸时做假证,虽不愿意,但不敢得罪这个恶霸;但他早已想到了日后武松会找麻烦,武松他更得罪不起;于是他想好了周旋于两人之间的办法,西门庆给钱他照收,验尸时又装疯,巧妙地应付了西门庆;火化时,他又检了几快骨头,以应付日后武松找上门。事态发展一切都如他的所料。这种性格的形成,是由他的身份、地位所决定的。

第二,性格发展的过程。

《水浒传》写人物,不但写了性格形成的环境,还特别注重性格形成的过程。不同环境的人,性格形成的过程也大不一样。这与《三国演义》的定型化、固定化的写法更真实,也更能说明梁山好汉并不是天生反骨,而是无路可走,被逼上梁山的,突出了一个“逼”字。如

林冲,有妥协忍耐到奋起反抗,作品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由愤怒积蓄到释放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妻被调戏,他抓住了作案者,举起拳头要打,一看是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忍了;流放沧州,高俅在途中要杀他,鲁智深救了他,还不让杀谋杀者,他又忍了;守草料场,他还是忍了;直到火烧草料场后,已无退路,才奋起反抗,走向梁山。

杨志的性格是曲折发展的。起初自恃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会之孙,一心一意往上爬。年轻时,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因押送花石纲,翻了船,交不了差,只好四处避难,希望得到朝廷的谅解和重用。此时,王伦要以他制约林冲,留他在梁山,他坚决拒绝。

其次,回京花钱买上告下,花了不少钱。高俅还是认为“难以重用”,被赶出了殿帅府。此时尽管失意、不满,还没有熄灭“搏个封妻荫子,与祖宗争口气”的希望。想到了王伦,但怕玷污了父母的遗体,不敢落草。

为囚被赏。因杀牛二被流放,又因武功好,被梁中书赏识,委以押送生辰纲的重任。

再度落魄,做二龙山主,最后才上梁山。

从效忠到叛逆再到力主招安,性格经过曲折的发展。

2、对比烘托。

这点也是与《三国演义》相同,这是我国小说最重要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三国演义》开创,《水浒传》定型下来,成为了中国小说的特色。

第一,同上梁山。这是百八条好汉共同的经历,但显示出人物的个性。如:

鲁智深是主动型的。他是赤条条来去无挂牵,心地无私,从不留恋已有的,也不遗憾失去的。由军官——和尚——落草,任何一次变化,都是心甘情愿的。

杨志是被动型的。百八条好汉中,只有他上过两次梁山。

林冲是清醒型的。

第二,同杀淫妇。

武松是为情。是必杀的,为哥哥报仇。

宋江是为义。是不想杀的,是为朋友杀的。

石秀是为己。也不当死,是其唆使杨凶同意、为洗刷自己冤屈杀的。手段及极残忍。

第三,同打抱不平。都是路见不平出手的。

鲁智深打镇关西是侠。是纯性情所为,纯侠客行为,在行动之前,没有丝毫的个人好处和恩怨在其中。行动时显得非常老练、潇洒、有见识。出事后又能巧妙地脱险。

武松打蒋门神是义。武松打蒋门神是回报施恩的好处,是有准备之战,是“无三不过望”,喝了四十几大碗之后的豪打,又是要让蒋门神丢尽面子的智打,又要表现自己高超武艺的表演打,因此难度很大。先是戏蒋门神之妻,激出蒋门神;再是装醉、佯败,待蒋门神追赶时,猛然回手,打虎拳、玉环步、鸳鸯腿,打得蒋门神猝不及防,跪地求饶。如猫戏老鼠一样,游刃有余。逼得他认错、赔款、永远退出快活林。

李逵打殷天锡是粗。这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抱不平。李逵因与朱同冲突,避难在柴进家,正碰上殷天锡强抢柴进叔的花园。柴进想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他知道李逵蛮撞,反复叮嘱不可乱来,最后还是出手了,还说就是**也忍不住。一下痛快之后,给柴进带来了牢狱之灾的痛苦。

第四,同样杀虎。

武松杀一虎是力

李逵杀四虎是孝。

3、现实化、平凡化、质朴化。

这是对《三国演义》刻划人物方法的突破。《三国演义》刻划人物追求的是神奇化、理想化、崇高化,给人是光辉伟大、神采飞扬、高不可攀、可敬不可亲的印象。关公之义,孔明之智,张飞之猛借如此

第四篇:如何刻画人物外貌

如何刻画人物外貌

描写人物的外貌是写人常用的一种方法,外貌所指的内容很广,如容貌、神态、衣饰、风度等等。外貌写得好,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外貌描写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老师在阅作文时,常常发现有的同学写人物外貌“千人一面”,没有个性,不管写谁都是“红扑扑的脸蛋上镶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让人反感,描写人物外貌要仔细观察,要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看看那个人物和这个人物有什么区别,这个人物和那个人物有什么不同,经常观察、分析、比较,抓住人物的特征写,才能如实地反映出人物的特征。

二、要为文章内容服务

在一篇作文中,要不要写人物外貌,是在一处写,还是分散在故事情节中,都要根据中心确定,要为文章内容服务,要为表达作者的情感服务,即要有目的性,歌颂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如在一次命题作文《街头见闻》中,有同学写了自己修鞋时接触到的一位鞋匠:“这位鞋匠又老又瘦,脸上布满了皱纹,背很驼,似乎扣了一口锅,这可能是他长年街头辛劳所致吧。他修鞋的一双手黑乎乎的,粗粗的,干裂的像松树皮,手掌上是一个又一个的老茧。”还有一位同学写了一个蛮横的顾客:“随着骂声望去,只见一个小青年,后脑勺的头发像羊屁股似的。”读这两段外貌描写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不难看出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只有把外貌写活,为文章中心服务,才能使人物有血有肉,具有“立体感”,才能感动人、教育人。我们不能单纯地、毫无目的的为了外貌描写而描写,和文章内容无多大关系的次要人物根本不需要描写外貌。

三、描写人物外貌要语言精练

外貌描写要抓人物的主要特征,要用三言两语勾勒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如果啰嗦,说个没完,就会画蛇添足,偏离文章的内容。因此,语言要做到精练、准确,用言简意明的语言描写出人物独有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描写人物外貌要有顺序

描写人物外貌时,可先概括主要特征,再进行具体描写。可从脸的上部写到下部,也可从主要特征写到次要特征,要按一定的顺序,合理地安排材料,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清晰、难忘的印象。

第五篇:从高中语文中《史记》选文看司马迁传记文学的人物刻画论文

以真情再现人情用神韵塑造形象

——从高中语文中《史记》选文看司马迁传记文学的人物刻画

戴娟戴桂敏

武汉市武汉中学

内容摘要

司马迁的《史记》中的人物来自不同阶层,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草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涉及人物四千多,重要人物百多名。司马迁在表现人物个性特征时,能充分注意到他们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且借助精彩细腻的描写在特殊环境中刻画人物特性,更注重借助典型历史事件着力刻画人物形象,这就使得人物形象真实、可信,带有普遍性,引起读者的共鸣。本文仅从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四篇作品中浅易分析太史公刻画人物的高超笔法。

关键词:《史记》司马迁信陵君项羽刘邦蔺相如人物刻画

“往事越千年”。有史以来,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土地上,在原野和庙堂、战火与笙歌之中,曾诞生过无数的英雄豪杰,或许他们贵贱不

一、愚智各异,但都曾以自己的方式推动了民族历史发展的巨轮。谈中华民族的“史”,自当从《史记》开始,而那两千多年前的许多历史人物在《史记》中都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足迹。

司马迁的《史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地位显赫:它首先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创立了纪传体裁,是我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奠基之作;它更是一部文学著作,是上承《左传》《国语》《战国策》而影响及至当今的古代史传散文创作的典范。司马迁用生动的语言、精巧的结构塑造出一系列个性鲜明且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成为后世的史传散文、传记散文和历史小说及当代影视文艺作品的肥沃土壤。《史记》内容丰富,高中语文课本中主要选取了富有浓郁文学色彩的记传部分,旨在激发引导青少年学子们能走进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

从《史记》中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作品有《鸿门宴》《项羽之死》《廉颇蔺相如列传》《魏公子列传》。本文将以以上作品中的人物为对象分析司马迁在传记文学《史记》中的人物刻画方式。第一把握人物基本性格特征,细致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但不同类型的人物迥然有别,就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也罕有雷同。

同是以好士闻名的贵公子,信陵君和其他三公子在人格上就有高下之别,而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也各有各的风貌。信陵君是司马迁极为推崇的理想人物,在选文《史记·魏公子列传》中,司马迁称“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并且用细致的行动描写表现出信陵君最鲜明的性格特征。

作品首先用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世地位,然后用“公子为人,仁而下仕,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来突出强调信陵君的性格特征:“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然后用“自迎侯生”的典型事例,形象地记叙描写了信陵君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的具体情况。

当信陵君听说魏有隐士侯嬴后,并不因为侯赢是一个又老又穷的“夷门监者”而小看他,恰恰相反,信陵君立即“往请,欲厚遗之”,并且“置酒大会宾客”以待,魏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侯生且“执辔愈恭”;出发驶时,侯生故意要拜访集市中的屠夫朱亥,且见其客朱亥久不归,久待侯生的信陵君“颜色愈和”,侍从都窃骂侯嬴而公子“色终不变”;至家之后,马上“引侯生坐上坐”“为寿侯生前”。一个身份高贵的魏国公子,居然能够去屈身拜访、亲迎一位看守城门的小人物,并亲自为他驾车,还表现出如此异常的尊敬和谦恭,可见其内心的真诚和对人才的尊重,实在难能可贵。作者无须多言,信陵君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的美德和形象,已闪烁出深邃的思想光彩,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位读者。

歌颂魏公子“礼贤下士”的精神,也是司马迁作此传的主旨。其原因除了在称颂信陵君一生功业都与他能仁而下士有关之外,同时,由于司马迁在目睹、亲历自身所处社会的世态炎凉时,达官贵人、乃至于当朝至尊不能礼贤下士,反而摧残人才的恶行中,藉由此传在信陵君等人身上寄寓了自己的理想,渴望君主能如信陵君一般仁而下士、从谏如流,成为士人的知己,而士人也能如侯生一般为知己者所用,为国效力。

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也是一个自古为人称道的人物。他智勇双全,能言善辩。司马迁在捕捉挖掘出人物性格特征借赵宦者令缪贤之口说出之后,就极尽其描写之能刻画人物的性格形象。蔺相如的出场,被司马迁精心安排在赵国的一场几乎无人能解的困境中,他分析形势的周密严谨,他应对秦昭王时的冷静机警、智谋和勇气。当蔺相如从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中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时,他略施小计取回和氏璧,随之他“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一个“怒发上冲冠”的夸张,将相如此时的愤怒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一段不卑不亢、义正词严的控诉后,“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一个“睨”就把相如那种与璧共存亡、誓死捍卫赵国尊严的毅然决然的神态勾勒出来,谨防一切不测又不把秦王强权放在眼中的气势呼之欲出。寥寥几个动词就将蔺相如的大智大勇深深地刻在了读者的脑海了,挥之不去。太史公也满含钦佩地评价他说:“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

二、精选典型历史事件为背景,着力刻画人物性格;

司马迁在实地考察、深入研究和充分占有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犀利的目光,敏锐的思维,捕捉、挖掘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在捕捉挖掘出人物性格特征之后,精心细致地选择历史材料去表现突出人物的几件事,选材标准不是事件的大小,而是事件能否鲜明地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司马迁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片段来概括蔺相如的事迹。其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是选取了典型的历史事件。而渑池之会最为精彩。

在这个典型的历史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强秦的蓄谋已久、嚣张跋扈,更看到了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大仁大勇。赵王鼓瑟,秦御史记录 “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从“令”字可以看出赵王鼓瑟是被迫的。秦王击缶,赵国的御史如此记录:“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一个“为”字,表明秦王是自愿为赵王击缻,自愿娱乐于赵王。而事实却不是如此。在外交场合,国君的言行举止代表着国格和国家的形象,一个“令”字让赵国的形象大打折扣。面对强秦有意而给的羞辱,蔺相如随机应变,威胁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王不得不“为一击缶”,看似秦王自愿为赵王击缶,事实上秦王却是被迫的。蔺相如以其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既挽回了赵国的颜面又顺便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一箭双雕,可谓快哉!

如此以来,蔺相如这一人物形象在司马迁为他精心选取的两个典型历史事件中就以一个智勇双全、能言善辩、机警善辨的英雄形象被刻画出来,并深深刻在了读者的脑海中。这更使得人物形象真实、可信,带有普遍性,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 利用尖锐的矛盾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史记》中,司马迁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项羽、刘邦、樊哙、荆轲、蔺相如、信陵君等,都给人以巨大的感染力。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越是在大非面前,紧张激烈的斗争场景中,人物的表现就越能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司马迁特别善于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来表现各种不同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鸿门宴》一场,是刘邦、项羽较量的关键时刻,宴前的紧张气氛,宴会上的剑拔驽张,使双方人物的神经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就是在暗伏杀机的宴会场面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中展现紧张、复杂的矛盾冲突,把不同人物的个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先看项羽,当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将刘邦“欲王关中”的野心告诉给项羽时,项羽大怒,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大军入秦,函谷关闭,这位曾击破秦军主力的霸王遭此冷遇,已是怒火填膺;再有曹无伤告密说沛公欲王关中,犹如火上浇油;三写范增劝说之辞,谓刘邦“志不在小”有“天子气”,更是火油交煎之际煸了一股阴风;风、火、油层层作势,紧张的空气仿佛一触即燃。旦日击破沛公军,如箭在弦上。项羽盲目自负的性格尽显。此后项伯夜访、沛公约婚,风、火、油已被化作一夜凉雨落尽。第二天在鸿门宴上,刘邦谢罪,一席看似毫无野心的温顺言语后,项羽推心留饮、前嫌顿释,不但不杀刘邦,竟然还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军事机密。此后范增数目示意不成,即召项庄舞剑助饮,平地又起波澜。对此,项王却默然不应,现其胸襟坦荡以及作为政治家的胸无城府、缺少谋略。之后一切也已由此注定。

再看刘邦,当得知项羽要来攻打时,一面大惊“为之奈何”一面对张良说“鲰生说我”以推脱责任,一面又虚心听取张良的建议利用项伯度过难关。刘邦先问张良何以与项伯有故,了解关系的深浅,考虑是否靠得住。接着又问项伯的年纪,想出一套“吾得兄事之”“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来逢迎收买项伯的办法。精细老练、会拉拢人、会利用人,表现出刘邦机智权变的性格。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司马迁不仅写活了项羽,而且也写出了刘邦的老练权变、善使手段,张良的沉着冷静、察颜观色,樊哙的忠勇无畏、善于言辩,范增的阴险狠毒、脾气暴躁等,显而易见,这种写法又能在一件事中写许多人物,达

到一石数鸟的艺术效果。

再看《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因有蔺相如的陪同,渑池之会不仅平安归赵,更使强秦“终不能加胜于赵”且受辱而还。蔺相如因功“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感到自己蒙羞,因此扬言见到蔺相如定“辱之”。就在这僵局之时,蔺相如的做法令人疑惑不解:不与会,称病不上朝,望见廉颇引车避匿。但听相如一席话,尖锐的矛盾不解自破:“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的家国大局观,宽容坦荡的君子腹让廉颇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负荆请罪,为刎颈之交。在尖锐的矛盾中,人物形象有被凸显:蔺相如沉着冷静、宽容大度,以家国大局为重;廉颇粗豪坦荡、直率自负,但知错必改勇气可嘉。负荆请罪的廉颇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堪称经典。而这些文臣武将竭忠尽智、国难当头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精神也为世人所称道。

司马迁善于在尖锐、激烈的矛盾中刻画人物,使人物性格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蔺相如这个人物是在秦国威胁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又在秦廷上与秦王面对面紧张而尖锐的斗争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他处理与廉颇的矛盾,是那样的谦让,似乎是在逃避,却正是他的高明处。对待不同的矛盾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从中我们能清楚、全面地认识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思想性格。

四 从整体客观分析,辩证地对待历史人物。

《史记》中包含了不同阶层的各色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应有尽有。人物如此复杂繁多,但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司马迁对每一个人物的描绘都很形象,他对人物的刻画不是简单的扁平人物的描写,而是多维透视,使人物饱满的性格特征尽显。司马迁阅历丰富,对各色人物的把握都恰如其分。

司马迁往往突出人物的多维性。多角度多层面地塑造人物形象。能从整体着眼,客观评价和辩证地对待人物是一个史官在强大的政治威力下难以做到的。就这一点而言,司马迁为史书的创作做了一个极好的范例。这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当属西楚霸王项羽了。

司马迁塑造的英雄人物项羽具有多重人格。他喑恶叱咤,又言语呕呕。他爱人礼士,又忌贤嫉能。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是仁爱的,鸿门宴是有恻隐之心,不杀刘备,还顾虑百姓疾苦。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有时又吝啬,已经刻好的官印不肯发给功臣,放在手里把玩。至于和虞姬悲歌唱和的场面,则兼有风云气势和儿女情长。项羽是一个英雄,但他并不完美,《淮阴侯列传》中借韩信之口道出了项羽的为人:“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

在太史公的笔下,我们看到的项羽、刘邦,虽然同为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却具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命运——沛公刘邦,机智果断,能屈能伸,贪财好色,狠毒阴险,最后威加海内,成就一代宏业;西楚霸王项羽,率直磊落,勇武过人,刚愎自用,寡谋轻信,最后自刎乌江,失去一生霸业。太史公以细腻的笔触精致地雕琢刻画出了两人复杂的人格特征。对《史记》有了整体的印象后,你肯定不会再仅以“英雄”和“奸雄”来对项羽和刘邦这两个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承认作品是宏观文本与微观文本的综合,水乳交融,我们应该综合地来把握它.

司马迁对现实的自觉干预和他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包括他个人对身世遭遇在内的个人体验,使他在以理性批判的态度叙述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同时,常常

直接和间接地移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他除了在《史记》每一篇传记结尾添加“太史公曰”,直接、明确地表达他对历史人物所持有的看法和评价之外,还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中寄托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如在《项羽本纪》中,项羽在垓下之围中,夜闻四面楚歌,于是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同时在《高祖本纪》中,刘邦衣锦还乡,与父老子弟纵酒,慷慨伤怀,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两人虽然是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下怀着不同的心情歌唱,表达了不同的内心感受,但都可以显现出太史公对两个人物所倾泻的情感。这种动人心弦、移人性情的效果并不是一般史书所能达到的,这正是司马迁一书所特有的成就,是它为视为传记文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司马迁在《史记》中刻画人物形象上颇有成就,书中贯彻着司马迁人本位的思想,他对历史人物给予极大地关注,实录并活现了一系列历史画面。在矛盾冲突中展开叙事,在叙事中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细腻的刻画,选择典型的历史事件、典型材料,注意行动细节和语言的描述,文学艺术价值可见一斑!

下载司马迁的人物刻画手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司马迁的人物刻画手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司马迁人物作文素材

    司马迁人物生平两千多年前,有这样一个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以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

    选择典型事例刻画人物

    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典型事例写文章 写文章最主要的能力包括好多种,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审题与选材。下面我们以《难忘的微笑》为例,说说审题与选材。 要想写好作文,总的来说分两步......

    鲁迅小说怎样刻画人物

    鲁迅怎样刻画人物? 恩格斯说过:“我觉得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 一、通过动作刻画人物 比如,鲁迅的《药》中,描写华老栓向刽子手买人血馒头......

    刻画人物之肖像描写

    刻画人物之肖像描写 教学目的:1. 让学生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2. 学会观察人物外貌的方法:遵循一定顺序细致观察长相、衣着等,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捕捉人物......

    小说刻画人物,五种描写如何使用

    刻画人物,五种描写如何使用 【探微寻径·写作导引】 人物是文章的灵魂,是构成文章吸引人的重要因素。而要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它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人......

    刻画人物的作文教学设计

    刻画人物的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观察人物并思考 (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抓具体事例和抓人物特点来写人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

    人物刻画的几大要素与方法

    人物刻画的几大要素与方法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包括外貌描写......

    刻画人物的重要技法——心理描写

    让议论文的例证充满理性的色彩内容摘要:在议论文写作中,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正反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可以帮助学生具体、有效的分析事例,使所举事例充满理性的色彩。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