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时间:2019-05-12 21:3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利川市经济发展的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利川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第一篇:利川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利川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10051019 谭银

摘要:利川市位于湖北省最西部,南邻潇湘、西靠蜀渝、北依三峡,市辖14个乡、镇、办事处、开发区,575个村,68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4万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壮族、藏族、畲族、白族、蒙古族、彝族、满族等11个民族。全市平均海拔1100米,总面积4602平方公里,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利川市着重围绕‚推进三大战略,发展‘三特’经济,打造‘三力’利川‛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城市经济发展引领市域经济发展,以旅游业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突出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城市建设、交通建设五大重点,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招商引资年‛、‚全民创业年‛、‚民生改善年‛活动,深入实施以‚清江工程‛、‚增收工程‛、‚平安工程‛、‚民生工程‛等为重点的‚十大工程‛,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开创利川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利川市特色经济

一、利川经济发展现状

1、特色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利川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全力实施“名牌工程”,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增强地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结合市内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对黄连、烟叶、莼菜等一批质量好、知名度高的产品“开小灶”,推动产品提档升级。

今年9月,利川扬明药业公司生产的“清江源”牌黄连,被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这是该市继“云利”牌香烟、“天佛”牌莼菜之后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地方特色产品。黄连产业生机盎然,全市面积突破了5万亩,可起挖1万亩,收入可接近1亿元。这些产品眼下在市场上非常“吃香”,有的已经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一批精品名牌脱颖而出,激活了该市各大产业的大发展。今年,该市烟叶面积达到8万多亩,农民五成以上的收入靠烟叶。2011年,州烟草公司下达利川市烟叶生产任务为种植面积9.35万亩、收购烟叶23.2万担。该市紧紧围绕上级烟草主管部门“九个争一流”的工作要求,以提高烟叶结构上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技术到位率,强化检查督办,提升烟叶生产管理水平,深化烟叶“三化”建设,提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到目前,全市共落实种烟乡镇11个、种烟村191个,完成计划面积的100%,实现漂湿育苗100%覆盖,规模化连片种植31011亩,占总面积的33.17%。利川市作为全国32个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县(市)之一,烟草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构建新型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及专业化服务体系,创新烟叶工作发展思路,在一年时间内建设完成了汪营、柏杨坝两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确保了烟叶生产的稳步发展,加快了利川市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

在龙头企业天佛食品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全市共发展莼菜基地6800亩,可带动2000多户农民致富。2002年以来,湖北天佛食品有限公司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充分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实施工程,在马前的陶家沟、关东、联丰三个村,建起了莼菜种植基地,公司为种植户提供全程的栽培技术指导,为每户种植户发放了一册《莼菜栽培技术》,有效提高了种植技术的科技含量。并与种植户签订了基地发展和收购合同,实行五年 1

内有效的收购最低保护价,即每公斤收购价不得低于1.4元,而现在实际收购价为每公斤

1.8元。基地亩产莼菜在1600斤左右,可收入1450元,而种植水稻,每亩水田仅可收入560元左右,且种植莼菜不需要农药,种子、种苗由公司提供,基地亩增收1000元左右,极大 地刺激了种植积极性,该基地种植面积现已发展到4600亩,有1600多户、6000多人从事莼菜种植,加上原有种植面积,该公司现有种植面积6000多亩,从而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公司现有固定职工50多人,每年5-10月还要招收200多名分级工,同时解决了种植基地1000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的社会效应。北省科技厅“利川莼菜高产栽培与加工技术”的成果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全面加强企业规范管理,2004年12月,国家质监局把利川莼菜基地列为国家第五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2004年12月,利川莼菜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保护,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品牌效应。天佛莼菜获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被授予“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湖北名牌产品”、“省消费者满意产品”。作为莼菜产业,该公司占全国60%的市场份额,产销量占全国第一,其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和韩国,国内销量只占20%,产品供不应求。

2、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全国、全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背景下,利川依托突出的特色旅游资源、区位优势和区域特色,把旅游业作为新的财源增长点,做强做优“特色旅游业”,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联动发展。

根据2007年国家旅游局专家评审组对利川旅游资源的评审数据显示,在国家颁布的69种旅游资源类型中,利川有43种,占62%;资源禀赋丰富,具有相当的地域垄断性和生态性、独特性、多样性、互补性、文化性。其中,腾龙洞为国家4A级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正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容积居世界第一,与玉龙洞、朝阳洞、龙船水乡等溶洞景观形成了国内外罕见的溶洞群;佛宝山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被誉为“世界莼菜之都”、“中国黄连之乡”,非常适合国内外游客休闲、避暑、疗养,正打造成为中国中部避暑度假旅游胜地;齐岳山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山地草场,有“万里城墙”之美誉,正在建设的风力发电项目,也将成为一道靓丽景观;生长于谋道集镇的水杉树,号称“天下第一杉”,是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大、最古老的一棵水杉母树,令国内外植物学家、游客叹为观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素有“华中天然植物园”之美誉。作为八百里画廊的清江源头,利川还有着丰富的土家族民俗民间文化,土家民歌《龙船调》发源于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鱼木寨、大水井古建筑群蕴涵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利川的特色旅游资源将长期为利川财政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近几年,利川的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2010年利川已累计接待游客10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亿多元.沪渝高速建成通车后,利川抢抓机遇谋发展,旅游产业发展迅猛。腾龙洞、龙船水乡、大水井等一批景区日趋成熟,溶洞观光、避暑休闲、民俗文化等精品旅游线路初步形成,城市建设骨架拉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魅力初显。特别是引进外来企业投资1.5亿元精心打造的腾龙洞,将鬼斧神工的大自然与现代高科技激光秀和土苗民俗歌舞有机融合,开创了利川旅游新时代。该景点自正式开业以来,一年接待游客数量是前20年的总和,实现旅游收入600多万元。目前,该景区已完成一期工程开发,完成了申报国家4AAA级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基础工作。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合作。二是资源深度开发不够,还停留在简单的观光旅游和浅层次休闲度假功能上,对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创新不够,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少,附加值低。三是市场运作能力较低,小业主、小商人低水平开发较多,缺乏规模大、实力强的旅游业市场主体。四是投入、经营机制不够灵活。在旅游开发投入机制上仍是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吸引社会资本能力不强,投入能力不足。要想把利川旅游业做强做优做出特色,使其成为财政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社会参与”的模式将旅游产业市场化。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等方式,对旅游业进行公司化管理、规模化经营,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挖掘民族文化,打造独一无二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并通过高水平的市场化包装和营销,使利川的旅游产业“活”起来。

二、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通过对近年利川市经济发展及财力状况的调查表明,利川市经济发展虽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但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在不断下降,经济的持续发展仍依赖于州级划转的卷烟工业企业及“两路”重点工程的税收转移支付和下划的本级税收收入。虽然卷烟工业和“两路”重点工程作为近几年地方税收收入的主体税源,为利川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但随着“两路”工程在利川段的逐渐完工,“两路”实现的税收在逐年减少,而卷烟工业收入转移支付和下划税收收入只是平衡地方利益的权宜之计,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利川市为数不多的几个出口企业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其创税能力有所降低。利川经济发展的未来不容乐观,开辟新的财源,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刻不容缓。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利川经济发展有新的突破,以丰富自然资源为依托,把发展特色能源工业作为培育和壮大支柱财源的重点。

1、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加快发展风电项目

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风能对环境影响较小,可开发利用性强。利川可开发利用风能资源分布在全长120公里,平均宽3.5公里,海拔在1500—1700米的齐岳山山脊上。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气流循环,形成了一个内陆地区较大的风带,常年盛行东南风,经测试风能理论蕴藏量达80万千瓦,可开发量50万千瓦。齐岳山脉为南北走向,有利于风机布置,具有良好的风电建设条件。利川市属经济极不发达地区,风电产业不但可以拉动旅游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而且对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减少森林砍伐,维护生态平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早在1996年,利川市齐岳山风电项目开发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勘测,齐岳山风电场被列为全国十大风场之一,同时也是湖北省最大的风电场,2002年被纳入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助项目。2003年,齐岳山风电场被列入全国大型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大纲,2006年进行了特许权项目法人竞争性谈判和专家评审,后因种种原因,项目被“搁浅”。2007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为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实施“616”工程。市委市政府借助这一机遇,积极申报项目,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 利川市风电项目出现了历史性转机。2008年12月18日,利川齐岳山风电项目特许经营权公开招标会在武汉成功举行。2009年7月29日齐岳山风电场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第一期总投资54607万元,建成后将形成4.93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年发电量将达到8600万千瓦时,可实现年产值5590万元。同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万吨。2009年5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明确表示,要把新能源培育成新经济增长的战略性产业。6月1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介绍即将出台的新能源发展规划时表示,风电被界定为新能源之一。由此看来,风电将成为新能源规划的受益项目。利川风电开发的黄金时期正式来临,利川市独特的风能资源开发将为利川经济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科学合理深度开发,做大做强天然气产业

利川市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天然气产业的明显优势。天然气田位于利川西北边缘建南镇与重庆石柱的交界处,共有4个工业产气层,探明含气面积104.04平方千米,初步预测储量985亿立方米。随着进一步的勘探,建南气田有可能成为我国继普光气田后的又一个内陆大气田。利川市天然气勘探较早。1999年,利川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由重庆民生燃气公司投资6000万元进行了综合开发,2000年7月8日点火成功,利川市民用上了清洁方便的天然气,首开湖北人用湖北气的先河。但自那以后利川的天然气一直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仅仅局限于民用燃气和车辆压缩供气,工业用气极少,产品附加值不高,未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近年来,利川市政府与民生燃气公司逐步认识到深度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总投资超过1亿元,探测储量800亿至2000亿立方米,设计井深6950米的“建深1井”开钻,开启了利川市天然气开发利用的新局面。2007年,随着利川市天然气开发利用办公室正式挂牌,利川市打造“天然气产业航母”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08年总投资2.16亿元的利川天然气深冷调峰项目在腾龙工业园开工建设。最近又从利川市天然气开发利用办公室获悉,《利川市天然气产业发展规划》已于2009年8月3日初步拟订完成。根据规划,天然气产业将以“能源工业”和“天然气化工”两条路线为发展重点,以能源(天然气管输、深冷调峰)、天然气乙炔、天然气制氢氰酸、非石油路线合成大宗化学品四条产品链为发展方向,推荐了近20个项目作为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用地3355亩,劳动定员4046人。同时,产业规划还拟定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并统筹考虑各产业链的合理衔接。预计到2020年,项目总用气量每年需13亿立方米,投入资金总量达134.56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14.23亿元,税后利润21.74亿元、税金14.6亿元,每立方米天然气带动增加产值8.84元。天然气作为最干净的一级能源之一,在城市燃气、工业发电和化工生产等领域替代煤炭或石油,在现代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世界范围内大部分地区都在积极推广。世界能源专家普遍认为,21世纪是天然气时代,天然气资源比石油资源更为丰富。利川市的天然气开发项目必然成为利川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参考文献:

1、崔明声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9 第3期-维普资讯网

2、《中华民族》1993年06期--中国知网

3、《湖北日报》“利川做大特色经济文章”2009年第3期

作者简介:

姓名:谭银

学号:10051019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类

任课教师:李安辉

完成日期:2011年8月15日

第二篇:煤炭企业经济发展现状

煤炭企业经济发展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在国际国内复杂经济环境的影响下,煤炭业十年高速发展期的结束。2012年全年煤炭市场需求不振,价格持续低迷,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降,整个行业发展遭遇重大困难。

随着2012年年报披露完毕,从年报数据来看,作为煤炭行业代表的煤炭上市公司的业绩不容乐观。数据显示,39家煤炭上市公司2012年盈利能力明显下降,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创5年最低,33家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负值;33家净利润增长率为负值,占全部煤炭上市公司85%。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表示,数据清楚的表明,煤炭行业经营状况迅速恶化,企业营利能力迅速下降,整个行业的经营发展面临较大困难。

在市场需求不旺的形势下,2012年煤炭行业主动进行了限产,全年煤炭产量为36.5亿吨,增速为3.8%,低于去年同期的8.7%的增长速度。由于需求持续疲软,煤炭价格持续低迷。去年年初至年底,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从805元跌至625元/吨,跌幅达22%,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从797元/吨跌至633元/吨,跌幅达21%。秦皇岛煤炭库存从年初的687万吨增长到7月中旬的860万吨,最高时的6月中旬高达945万吨,几乎为10年之最。

针对目前的煤炭经济形势,我们通过对中煤大屯煤电集团公司做了调查。中煤大屯煤电集团公司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由上海市开发建设,前身为原煤炭部直属企业,现为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二级企业。主要从事煤炭生产贸易、洗选加工、煤矿建设、坑口发电、铝加工、铁路运输、机械制造、职业技术培训以及相关工程技术服务等。1999年以大屯煤电集团公司为主发起人设立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上海能源1.1亿股A股股票在上海证交所发行上市。2006年5月上海能源为中煤股份公司控股子公司。近年来,大屯煤电集团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实中求效、创新发展、做精做强”工作方针,牢牢抓住“安全、发展、民生”三件大事,实施外延式扩张和内涵式增长战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加快走出去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管理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实施民生工程,生产经营取得良好业绩。2012年,原煤产量944.86万吨、洗精煤量464.79万吨、发电量26.87亿度、铁路运输量1506.65万吨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结合目前煤炭经济形势,中煤集团通报公司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并对下半年主要经营工作提出建议。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原煤、洗精煤产量及设备制修量超进度计划,同比增加,发电量、电解铝产量和铁路货运量超进度计划,同比减少;铝材加工未完成进度计划,同比增加。

(二)煤炭产品销量未完成进度计划,精煤销售比重环比下降

(三)煤炭、电解铝价格持续下跌,低于预算和同期

(四)销售收入扣除贸易煤收入后低于进度计划和同期

(五)成本费用低于预算和同期,降本增效初见成效

(六)存货库存、应收账款、资金占用居高不下,公司经营风险加大

(七)主要产品盈利能力进一步减弱,公司利润低于进度计划,同比减利较大

2013年是公司推进“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年,是煤炭生产和基本建设任务最为艰巨的攻坚年。综合分析国家经济形势、煤炭行业情况、集团公司发展趋势和大屯公司现状,存在的主要困难及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煤价持续下跌,产量增加难以增效,“以量补价”策略难以维继

(二)硬性投入需求和预算外增支项目较多,降本难度加大

(三)原煤生产条件日益复杂,煤质下降,精煤回收率降低,洗煤效益下降

(四)(五)回款承兑比例加大,现金流下降,资金支付压力增大

受需求不足和宏观环境的影响,预计煤价、铝价将持续下滑。下半年,公司将面临经营亏损和现金流入大幅减少的严峻考验,受新疆建设、姚桥煤矿村庄搬迁、研发中心建设等影响,公司现金流出将大幅增加,公司不得不靠借款来维持生产和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如何把握应对当前的严峻形势,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公司度过经济难关,为下一步发展积蓄力量。下半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煤炭产运销组织,确保全年产销目标;

(二)加强煤质管理,实施“以质补价”的策略提升公司效益;

(三)最大限度提升公司电力效益;

(四)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努力降低公司财务风险;

(五)广泛深入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困难考验的是毅力、是责任、是智慧,大屯公司有43年的光辉发展历史,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忠诚员工队伍,有追逐“企业梦”的美好奋斗方向,只要上下同心、步调一致、顽强拼搏、努力奋斗,咬定目标不放松,就一定能够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推进企业走向成功,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三篇: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从传统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匪夷所思的:

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同时又是最无效率的。

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经常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另一方面,如果用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比例来衡量,中国却是最没有效率的经济体。

中国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悖论。

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工人的超低工资。

权力市场化是改变中国财富分配格局的起始点,也是理解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一把钥匙。

目前在中国社会中真正的富人,靠个人奋斗起家的私人企业家只是很少数;真正的富人,主要是那些手中直接掌握着权力或直接、间接与权力有关的人。这也恰恰是人们对目前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强烈不满的主要原因。

当今中国社会收入分配的关键问题,并不是在“不均”上,而是在“不公”上。中国几乎所有的所谓改革,如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等等,其实质就是向社会甩包袱,把改革的负担,改革的代价全都由加在社会的弱势群体身上。

有人感叹:我们失去了公平,却没有得到效率;我们失去了理想,却没有得到现实;我们失去了“鱼”,却没有得到“熊掌”。对中国来说,这就是经济发展的现状。

第四篇:沭阳经济发展现状

一、2003年至今的投资环境资料

(一)沭阳县概况

沭阳县总面积2298平方公里,辖29个镇,8个乡,1个农场,174万人口,是全省陆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份。近年来,全县上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主攻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全民创业三大重点,加快县域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03亿元、财政收入4.2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3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3.8%、11.6%和39.8%。

(二)城市建设发展纲要和城市基础设施状况

围绕建设中等城市,带动全县的城市化,大力改造老城区、开发新城区,初步拉开了新城区、老城区、开发区“两城三区”中等城市框架。目前,城区基础设施配套面积由96年的9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4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96年的8.5万人发展到目前的2 5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34.8%,比9 6年提升了23.7个百分点。

狠抓项目推进,城市建设全面展开。按照“社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的方针,年初计划的120多项、投资总额达25亿元的重点项目全面实施,城区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快速推进,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好景时代广场、浙江商城、沭阳大厦、广文中心、仁慈医院等重点项目形成了城区新“亮点”;完成205国道收费站搬迁,城区新扩建道路1 9条、改造桥梁5座,其中袁枚桥、虞姬桥、沈括桥和宁波路、杭州路、台州路,人民东路、临安路工程在短短的3个月内全面建成通车,创造了“三桥五路”速度;新铺给排水管道5 0.5公里、天然气管道9 0公里、彩砖3.2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5 4.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景观灯 1115盏,无杆化改造道路26条;拆迁房屋41.3万平方米,新建楼房85万平方米,临安、城北安置小区建成楼房23幢、6.78万平方米,在建37幢11.84万平方米,即将开工14幢5.74万平方米。

狠抓城市经营,城市经济更加繁荣。认真做好土地经营、道口经济文章,打通新节点,营造新商机,有效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繁荣。成功挂牌出让多宗国有土地使用权;万得福超市、浙江商城、金鼎商城等大型商业企业相继投入运营,沈括像、东关口“两大商圈“商气浓厚,人民东路、南京路、公园路等“特色一条街”人气兴旺;汽车、通讯消费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狠抓综合整治,城市管理再上新台阶。坚持长效管理、综合整治,全方位做好市容秩序管理和环境卫生保洁工作。重点抓好拆除违章建筑专项整治活动,共拆除乱搭乱建 1 3 0 O余处2.7万平方米,城市面貌大为改善。

农村小城镇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华冲镇、马厂镇迈入省新型示范小城镇行列,“经营城市”理念引入小城镇建设,乡镇“一街两区 ”建设全面启动,马厂、塘沟等四个乡镇镇区商业用地成功进行了挂牌出让,拓宽了农村城镇建设资金渠道,开创了我县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新思路。

(三)最新经济运行情况

大力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以项目推进为主体,以全员招商和全民创业为两翼,扩充工业总量,提高运行质量,不断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2004年,全县工业用电量3.0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7.7%,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24.3个百分点;实现规模工业产值35.66亿元,销售收入34.48亿元,利税2.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8.1%、27.8%和38%;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3.7:36.8:29.5,在农业经济快速增长情况下,工业增加值比农业增加值增速快10.8个百分点,已进入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招商引资成效卓著,项目总量持续扩张。突出大项目、规模项目,突出浙江、苏南等重点区域,突出“一把手”招商、专业驻点招商、打工招商,连续开展了项目引进、开工、投产、达效等系列竞赛活动,招商引资高潮迭起,项目推进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固定资产投入2O0万元以上项目215个,到位资金7.04亿元,千万元以上项目129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23个,超亿元项目7个;新增规模企业30家,总数达210家,年产值5000万元企业12家,比上年多8家,亿元企业4家,比上年多3家。

扎实开展项目清理,资源优势更加突出。主动应对宏观调控形势,扎实开展开发区项目启动和用地清理工作,引导流产项目迅速腾位让地,停产项目加快投产达效,投产项目继续增资扩股,坚持把有限的土地用在大项目、好项目上,共清理项目 89个,盘活用地1275亩。通过用地清理和协调争取,储备了大量存量土地,形成了周边地区无可比拟的用地资源优势,为今后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力推进载体建设,磁场效应不断增强。坚持多元化投入、多部门参与、多层次联动,加大开发区建设力度。累计投入建设资金 2.8亿元,修建道路20条计28.13公里,北区五纵六横、南区三纵三横、化工区一纵两横道路框架基本形成,给排水、供电、通讯及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基本配套面积达10.78平方公里。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开发区人气提升、财气兴旺、磁场效应进一步增强,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日趋显现。开发区全年实现入库税收1380万元,增长3.48倍: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70%,占全具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8%;新增就业岗位6800个,用工总数达1.13万人,其中外出务工回流人员2900多人,开发区企业用工年实现工资收入9500多万元。

二、2003年至今房地产开发状况情况

2003年以来,全县房地产投资总额为6.5亿元,市场开发商品房80万平方米,销售面积65万平方米。金融市场投入房地产市场运行资金约为2亿元。市场销售情况良好,房屋价格稳步攀升,2002年一2004年,全县房屋销售的平均价格分别为:800元/平方米、1000元/平方米、1250元/平方米,预计3年内,全县房屋销售的平均价格将达到2000元/平方米。房屋购买者主要为38个乡镇(场)进城的富裕农民、子女进城入学家庭、外出打工人员、普通城

镇居民、被拆迁户、机关职工。尽管全县房地产开发已经大大超越2002年以前,但从全县房屋销售调查总的情况看,房屋需求量任然很大。'

三、2003年至今全县土地交易情况

2003年至今,全县共挂牌出让成交土地使用权42宗,面积1600亩,合同成交金额4.2亿元。土地市场运行情况良好,土地价格呈稳步攀升势头。

四、发展总体规划

一、城市总体发展目标

大力提高沭阳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将沭阳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北翼的重要中心城市和具有绿水生态特色的宜居城市。

二、规划愿景

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亚欧大陆桥东桥堡地区核心城市、苏北地区立体化交通枢纽、中国东部最具有影响力国际花园城市、国际人居适宜最佳城市!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规划范围:沭阳辖35个乡镇,面积为2299平方公里。

2、人口规模及城市化水平:近期到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210万人,城市化水平为53%;中期到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240万人,城市化水平为60%;远期到2030年市域总人口为320 万人,城市化水平为70%。

3、市域空间结构:形成“一城、八副、多点、网络化”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一城,即中心城市核心区由沭城、扎下、龙庙、七雄、十字、章集、耿圩组成,市区控制面积500平方公里,六副,即临港新城、新河、华冲、沂涛、刘集、湖集、韩山、桑墟八个中心镇;多点,即其他城镇;网络化,即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设施为骨架,以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为节点,构建开放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4、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形成1座市域中心城市——8个中心镇——26个一般镇

5、市域交通发展:构筑公路、铁路、水运、管道综合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交通网络,促进沭阳发展成为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国东部最具有影响力国际花园城市、国际人居适宜最佳城市!

第五篇: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突出表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和经济规模上。

第一,观念陈旧滞后。受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双重影响,思想观念保守,小农经济意识浓厚,冒险精神不够,怕投入了无产出、无回报,创业冲动不足。

第二、管理体制制约。政府职能部门对民营经济实施多头管理,缺乏对民营经济的整体布局和长期发展的引导和规划。有的工作人员仍有“管理就是开会,发展就是收费,协调就是喝醉”的思想。“三乱”现象屡禁不止,行政效率低下。

第三,市场环境制约。民营经济间的不正当竞争、制假、售假等问题还十分突出,社会监督力度、打击力度还不够。

第四,技术水平制约。在技术装备上,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依然是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化的操作。

第五,人才资源制约。人才市场不完善,使得科技人才资源严重缺乏。第六,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主要突出表现在经营者整体素质较低,管理问题较为严重,产业结构趋同,对所办企业缺乏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有的法制观念淡薄,甚至违法违纪违规。民营企业呈现出小的多、大的少,经营型多、生产型少,租放型多、科技型少的“三多三少”格局,知名的大型民营企业不多。

第七,外部环境较差。各地出台的优惠政策,虽然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

展,但是“纵向不到底,横向不到边、竞争不平等”。导致外地企业引不进来,本地企业又留不住,国有企业有的改制不彻底,民营企业又发展不起来。特别是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电力分配、拆迁还房等方面与外来企业极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办理程序繁琐,中间环节太多,经营性的水、电、气价格太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本地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

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思想理念。在发展民营经济上,我们过去曾错误地认为私营经济是“资本主义尾巴”,个体经营者是“新生的资产阶级”。改革开放后,认识逐步提高,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和必要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限制到发展,从允许到鼓励,政策逐步放宽。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新的机遇,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来抓,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商重商”、“亲商护商”的发展环境,提倡勤劳致富光荣。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运用舆论工具,宣传发展民营经济中的好人好事,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给予民营经济优惠政策,在执行政策时,服务要周到,从各个方面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要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发达地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民营经济中,创造了许多精神财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我们要学习温州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不比消费比投资”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福建人的“永不满足,奋斗不止”的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自我加压,你追我赶,扬长避短,开拓前进。

四、创新思路,推动民营经济超常发展

要促进民营经济超常发展,各级各部门都必须强化创新意识,要敢想、敢说、敢做,凡是沿海已经实施的政策,我们都要学习;凡是内地成功的经验,我们都要借鉴;凡是其它地方采取的措施,我们也要敢于实施。当前,我们应当从以下七个方面来抓好民营经济的发展。

(一)抓思路创新,激活民营

大力倡导民营企业的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强,真正把我镇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二)抓产权改革,催生民营

要坚定不移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民有民营为取向,以产权卖断为主要手段,退集体进个体,以产权改革推动企业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实现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抓招商引资,扩张民营

要把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成镇域经济的主体,仅依靠自身积累显然速度太慢,依靠改制转化毕竟潜力有限,还必须把好的机制同外来资本有机嫁接,才能更好地积累发展资本,更快地聚集发展能量,使民营经济呈现爆发式的扩张态势。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你投资我支持,你发财我发展,你创业我就业”的大开放意识,形成全镇上下人人参与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

(四)抓政策启动,扶持民营

省、市、县明文规定的给予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镇内各级各部门要认

真贯彻执行,应该落实给民营经济的政策,都必须全面落实到位,坚决取缔对民营经济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彻底打破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放心、放手、放胆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抓典型引路,带动民营

要大力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创办、领办民营企业,带动民营,让人力资源活起来。要有重点、有目的地树立一批既有品牌效益,又有行业特色的民营经济典型。要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纸、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扬在发展民营经济中涌现出的各方面的先进典型及其优秀事迹。年终,党委政府要将民营经济中表现突出的经营管理者及其员工纳入全镇经济工作统一表彰,让同行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六)抓优化环境,服务民营

民营经济的发展,企业是主体,而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却是主体。现代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区域生产要素聚集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环境的竞争。环境决定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坚决做到“四不准”、“两逗硬”。即:不准任何部门、任何单位向民营企业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不准干预民营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不准对民营经济发展设立障碍和壁垒;不准侵吞、强占民营企业的资产。“两逗硬”是:在提高办事效率和优质服务上要逗硬;在查处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事件上要逗硬。

(七)抓素质提高,推动民营

各级干部要转变发展民营经济的观念,增强服务本领,民营企业家要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管理才能,民营企业职工要提高思想、文化素

质,克服“帮人”思想,爱厂如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关键词: 民营 经济 现状 调查相关文章列表:近年来,在人行及相关部门努力下,民营企业贷款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但是一遇经济调整,信贷收缩,民营企业的融资将受到较大压缩。从全省2007贷款统计来看,民营企业贷款增速低于全省贷款增速近6个百分点。其中既有民营企业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有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因素,以及外部社会信用环境、相关服务配套等。

从商业银行角度看,贷款环节、准入条件严格,没有专对民营的信贷标准,民营中小企业达标难;商业银行贷款回收个人责任制的风险机制设计,制约了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大小贷款客户管理费基本一样,民企贷款额度小收益低,银行对经营情况、业主能力无精力足够了解,一旦逃债维权风险很大;商业银行县级支行“边缘化”,撤并网点,上收权限,集中资金投向重点项目等,影响民营经济的集聚区—县域信贷的投放。

此外,办理抵押贷款环节的工本费、评估费、登记费等相关费用过高,担保机构少、能力低费用高,社会信用环境落后,征信体系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等也是制约民营融资的重要因素。

下载利川市经济发展的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利川市经济发展的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大全

    昌宁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浅析 [提要]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与一个地区农村社会发展进步和农民思想意识、生活水平是否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国家各项优惠政......

    厦门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厦门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厦门市遵循“海西森林城市,温馨宜居厦门”的建设理念,以构建“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城乡一体、稳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建设“美丽宜居厦门”......

    孝昌县财政经济发展现状

    孝昌县财政经济发展现状、困难及对策研究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孝昌县财政局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年的......

    吴川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吴川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吴川市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工业经济蒸蒸日上,产业结构合理,产品种类齐全,2008年12月止,全市......

    滨江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

    滨江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成效、存在问题及我县可借鉴做法一、滨江区总部经济与楼宇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成果 1、总部经济的发展现状 该区集团总部产业起步于1998年,是在“工......

    武昌区楼宇经济发展现状

    武昌区楼宇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我区建成商务楼宇共102幢,建成商务楼宇总建筑面积283.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3566余家,楼宇综合出租率达95%以上,已基本形成了金融业、文化创意业、信息......

    三合镇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三合镇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摘要 “三农”问题的不和谐,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报告浅析了三合镇农村经济过去的现状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以及将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合集5篇)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