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际关系心理学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1的相互关系的总称。1.人际反应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3.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4、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3、登门拜访: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4、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5、全面宣传法: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这就是全面宣传法。
6睡眠者效应: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称为“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本质在于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者要比忘记沟通内容更快一些。
1、认知:是人对于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认知是态度的一部分,是关于态度对象的任何思想、信念和知识等。
2、认知失调: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即从一个认知能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是认知失调。人们会因为认知失调而体会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
3、承诺升级: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这个方案之后,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仍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的行动过程中去。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
1、所谓人际印象就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这种整体印象实际上就是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对他人外表、特质、情绪特点和行为方式的整体印象。
2、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3、新近效应,也称为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4、晕轮效应是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5.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年龄、地域、心理疾病、癖好、毕业的学校等方面。
6.所谓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7.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8.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自我表现的目的是在他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印象。
1.人际知觉就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2.身体语言:我们的心境和情绪常常反映在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中。来自于它们的非语言线索,称为身体语言,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信息。
3.通俗心理学: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学,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心理学。
4.所谓归因是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5.为行为中心偏见: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海德把这种现象称作“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见称作“基本的归因错误”。
6.显著性偏见: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一个刺激越容易被子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可能被他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响反应。同样,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这种现象称为显著性偏见。
1.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2.习得无助: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的紧张后,我们就会发现一种不寻常的心理现象,即当事件完全在人 1
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从而产生“习得无助”。
3.习得无助的归因含义:当人们感到他们不能控制事件的发生时,他们想知道为什么。1.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心理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2.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3.强化指的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4.情景认同指的是每种社会环境都有一种它所认可的具体社会行为方式。1.去个性化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的一种状态。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地影响群体中遵从的程度。
2.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3.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4.感染:由榜样解除内心约束就是行为的感染。5.模仿就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6.时尚又称时髦,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7.社会舆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8.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者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
9.反模仿是指个体观察了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后,采取了一种与他们对立的行为,或者相反而极端的行为。10.独立是指个体对如何行动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体压力作出反应。11.简单地服从是指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12.内心接受是指既在公开行为上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13.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14.社会助长指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1.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个体单独时以及有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2.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3.回报规范也称互惠规范,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4.责任扩散:给对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当有许多人同时在场的时候,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
5.社会责任规范是指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6.自我奖赏是指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的现象。1.自我暴露就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达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2.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3.犯错误效应:能力非凡可以使一个人富有吸引力,犯错误使他同普通人更接近,使其吸引力又增加了一层。这称为犯错误效应。
4.强化是指行为与影响行为的环境(包括行为产生之前的前因和行为产生之后的后果)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通过不断地改变环境刺激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产生频率的过程。
5.互补性是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1.人际冲突是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2.比较水平指的是个体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所感到的应该获得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值受到该个体所了解的所有交往结果的影响。这里所有的结果的值指的是个体直接体验到的或者是象征性(符号性)体验到的结果。
3.社会两难情景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这样一种情景。4.合作是指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能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成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目标现象。5.报复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恶意伤害和侵犯的行为,往往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6.建设性冲突:凡是利于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称为建设性冲突。7.互动是指一方或多方的反应取决于或依赖于另一方所说所做的程度。
一、简述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阶段(陌生人阶段,由彼此的毫无关系即零接触状态,到开始进行选择性注意,或者是一方注意另一方,或者是双方相互注意。);接触阶段(普通朋友阶段,交往双方开始轻度卷入对方心理,彼此友好相处,但没有强烈的吸引力。)融合阶段(好朋友或恋人阶段,双方开始自我暴露,情感中度或者深度卷入彼此心理。)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冷漠阶段(一方视另一方为一种负担,产生痛苦情绪体验。)疏远阶段(双方产生厌恶反感情绪。)终止阶段(完全失去联系,不再相互往来。)
二、简述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
梅奥和他的学生在1927到1932年对美国霍桑工厂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称为霍桑实验。实验由四个分实验组成。
1.照明实验。梅奥假设工人由于照明等劳动条件不好导致积极性下降,只要改善劳动条件,就可以促进工人的积极性。但实验结果推翻了这个假设,劳动条件对工人劳动积极性的调动方面并不是特别重要,而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决定着工人的积极性。2.福利实验。梅奥假设增加福利条件使工人能提高生产率,反之,则降低生产率。实验结果发现,依然是人际关系比福利措施来得更为重要。3.群体实验。实验者假设如果以计件来算工资,工人将会与其他人竞争,更加努力工作,产量会提高。但结果是产量只保持中等水平上。究其原因,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起作用。4.态度调查。梅奥对工人进行了两年的态度谈话,而且过程当中基本上只听不说,让工人说。结果谈话之后,产量大增。原因是通过谈话,使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促使产量有所增加。霍桑实验的结论:人是社会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对霍桑实验的评价:实验理论假设不全面,方法缺乏客观性,有政治和阶级的偏见。但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研究成果的推广,确实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三、简述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概述: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论,这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观点:1.社会交换论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可以当作一种简单的经济交易关系。2.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的直接的奖赏或惩罚。3.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评价:1.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视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支援,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这是此理论的缺陷。2.这个理论概念表述明确,可操作性强,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平衡关系,这是本理论的积极意义,对后来的研究有很多启发。
四、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概述:1945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思想基础为整体论、动力论和对文化因素的强调。观点: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后又增加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成为七个层次。2.人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3.需要的激励处于一种动态水平中,它依次逐渐发展变化。4.需要的满足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但也有例外。5.每个人都具有七种需要,但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评价:1.需要层次理论把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区分开来,并指出,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共有,而高级需要则是人独有的,打破了传统的人兽不分的情况。同时,他把需要看作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而提出逐步实现的观点,对实际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2.马斯洛忽视了层次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了解人的需要的真正社会性,而把需要看作是一种生物过程,没有指出人的需要的实质和社会性。过分强调人的价值是先天潜能,对社会生活条件重视不够。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需要层次理论的缺陷。
五、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人际影响。同伴、老师、父母、朋友对个体的社会生活、观点、意见及态度都有很大的影响。2.个性心理特征。如果个体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态度形成与发展就容易些;反之,则比较困难。一般智力发展水平高的人,性格外倾的人,态度形成都相对容易些。3.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个体进入某个组织,必然要接收这个组织的规范,这些规范又会影响个体的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六、态度转变的方法
1.参与活动法。要求人们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心理学中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交往。人们的态度往往再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再在交往种得以改变。(举例)2.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举例)3.团体规定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因为个体有力求正确安全的需要以及有一种依赖心、自卑自恋心理,这样,就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
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举例)4.全面宣传法。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人们改变态度。(举例)
5.沟通信息法。沟通过程中,若引起的情绪越强烈,态度改变的效果反而较差。(举例)
七、态度转变中的沟通
1.沟通者。(1)可信性。这是指沟通者有一种能够提高其使人相信的程度的特点,主要包括沟通者的专长和权威和沟通者的动机两个方面。一般而言,沟通者越权威,越有专长,越能说服人;沟通者越为听众着想,越容易改变听众态度。
(2)睡眠者效应。这是指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3)类似性。如果信息由一个与听众相似的人来传递,也会成功,对于类似我们的人,我们常常有一种认同的倾向,把他们看作“自己人”。这会导致吸引和喜欢。2.沟通内容。(1)利用情感。态度可以在情感基础上形成,也可以在情感基础上改变。既可以利用好感等积极情绪影响态度,也可以通过恶感,激起人们恐惧来改变人们对此的看法。(2)组织沟通。除了感情,我们还要通过组织理性的论证来改变态度。首先要理解材料,因为理解了,才能打动人,说服人。其次论证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呈现单一的材料或者正反两方面的材料。再次,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观点的呈现顺序,一般观点在开始与结尾呈现,容易让人形成深刻印象。最后,要引出结论,这比把结论留给观众自己去做效果要好,但不排除例外情况。3.沟通对象。沟通对象同样影响着有效的沟通材料。(1)听众态度。听众的态度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听众使得不可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更为极端,这是对比效应;听众使得可以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更类似自己的观点,这是同化效应。听众的态度越温和,越容易接受不同的观点。(2)与听众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因素的影响
中等差距可以产生最大的态度改变。可信性越高,态度改变越大。(3)让听众承诺比如可以采用公开讲述、登门槛技术、通过参照群体来承诺等方法让听众承诺。4.个性因素。(1)可说服性。某些人比其他人拥有某种个性,更容易被说服。
(2)智力。智力高低对态度改变的影响没有多大的差别。(3)自尊。自尊的人与自卑的人相比较,后者更容易发生态度改变。(4)个性和社会情景的相互作用。
八、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1.心理治疗:是心理学家帮助个体克服范围广泛的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认知失调理论中对努力理由所作的研究认为,从事一项个体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越多,个体会觉得活动越有价值。因为对心理治疗的承诺和对治疗效果的相信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转变原有不信任的态度是极为重要的。2.儿童教育:当我们用温和的劝告时,儿童的已有态度同行为产生失调,已有的态度会得到改变。因此在儿童教育方面不能采取粗暴的、严厉威胁,甚至打骂的方法,否则其结果适得其反,而循循善诱、耐心说服的方法更为有效。再者,认知失调理论的诱导服从研究告诉我们,当完成与原有态度相反的某一特定行为的诱因是较小和较弱时,个体往往会体会到认知失调。即小诱因可以使人产生认知失调,而大诱因会成为行为的过分的充分理由,从而产生较小的认知失调,不利于态度改变。3.消费行为:与行为有关的过分的充分理由会具有与希望相反的效果,如提供优惠券的广告实际上减弱了顾客对于商品的依赖。4.决策:一个人在多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作出决定,如果实施之后发现这个方案不好,但决策者往往坚持,更糟的是,明知道它有缺陷,还常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的行动过程中去,这是一种承诺升级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当预见并作有效的预防措施。
九、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1)优先效应。也称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举例)(2)新近效应。也称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顺序效应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举例)2.晕轮效应。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上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它所有的特征和特点,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举例)3.定型。定性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举例)4.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这是指人们能够是的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举例)
对各章理论的梳理
人际关系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场合交往论(康波、斯尼格)、自我呈现论(戈夫曼)、社会交换论(霍曼斯)、T组理论(勒温)
人际特质理论——人际反应特质理论(修茨)
人际激励理论——需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E.R.G理论(奥德弗)、成就激励理论(戴维.麦克利兰)
归因理论:通俗心理学(海德)、成就动机归因理论(韦纳)
期望理论(弗罗姆)
公平理论(亚当斯)
态度形成和发展理论——学习理论(伯果.克劳雷、斯台茨)
认知理论:平衡理论(海德)、一致性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
态度转变理论——强化理论(霍夫兰德、贾尼斯、凯莱)、认知失调理论(费斯汀格)
印象管理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自我表现(呈现)论(戈夫曼)、情景认同论(亚历山大)
归因理论——通俗心理学(海德)、相应推论理论(琼斯、戴维斯)、因果归因理论(凯利)、成功与失败(成就动机)归因
理论(韦纳)、控制源理论(罗特)
自我知觉理论——自我知觉理论(贝姆)、自我归因理论(凯利)、情绪比较和情绪归因理论(沙赫特、辛格)
遵从理论——个性理论、群体理论(阿希、凯利)
偏离和独立理论——对抗理论(布雷姆)、去个性化理论、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霍兰德)
利他行为理论——生物学理论(威尔逊)、相互作用理论、得失理论(阿伦森)、相等理论
人际合作与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
第六章——第九章论述题
一、论印象形成中常见的效应和偏见。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1)优先效应。也称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举例,如面试的第一印象)因此,在对人的知觉中,留给人们的第一个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它会影响人们以后对这个人行为的解释和对人稳定内在特质的归因。(2)新近效应。也称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形成的信息有强烈的影响。(举例)尽管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与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熟悉程度有关,但研究总的表明,开头的信息与后来的信息相比,开头的信息对印象形成影响较大。2.晕轮效应。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上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举例)3.定型。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举例,如东北人与江南人的特点)4.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举例,罗森塔尔的实验)
二、试述归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心理健康。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具有的许多问题明显地取决于他们对消极事件的解释,而不在于消极事件本身,如何解释消极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归因训练对此有帮助,办法之一是引导个体改变对失败因果的知觉,把稳定的、内在的原因改变到外在的、不稳定的原因。另一个方法是引导个体把原因归于可控的、不稳定的、内在的因素。
2.绩效评价。对于绩效背后原因的归因,管理人员更愿意原谅因缺乏能力而绩效低下的人,而非因缺乏努力而绩效低下;讨论强烈地受到提供给管理人员的信息所影响。相对群体外成员来说,对于群体内的成员,管理人员把有效的绩效在更大程度上归因于内在原因,反之,对于低下的绩效,其评价方式恰恰相反。3.冲突。在影响行为方面,归因要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三、举例说明自我归因的应用。
自我归因的应用有以下几方面:1.痛苦归因。通过改变自我归因的一些因素,研究者可以使被试增加或减少其对痛苦的知觉和忍耐力。(1)增加痛苦。(2)减少痛苦。在心理治疗中,如果病人把他们情绪上的激起归因于其他外在刺激,象恐高症等症状就会减少或消失。“错误归因”治疗。主张使病人对激起原因作出错误归因,从而使其焦虑得以缓解,得到治疗。2.错误归因治疗(举例)3.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一个人对缺乏控制所作的归因决定了他是否变得抑郁以及决定了抑郁的程度。三个归因维度,即内在—外在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辅导模型
四、举例说明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方式的运用。
包括三层含义:(1)强化方式。强化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可分为三种方式,积极强化、消极强化和厌恶形式的强化。(2)选择强化的方式。有效强化选择的原则:①必须能加强个体的某种行为。②个体用过的强化方式是否切实可行。③强化方式必须是强有力的。(3)强化方式的运用。理想的做法是个体刚完成一次比较令人满意的行为后马上加以强化。而填补强化与直接经验的空隙有:①利用视觉和记号,②利用计划
五、影响遵从的因素
1.个体特点。一般来说,表现出最大的遵从的人有以下几类:(1)认为不具备较高能力的个体;(2)被群体高度吸引,但在群体中的地位较低;(3)感到并没有为群体所完全接受;(4)期望将来还要与群体打交道的个体。2.群体特点(1)群体的规模越大,遵从程度越大;(2)群体一致性越强,遵从的程度越大,群体的分歧有损于群体的力量,有损于迫使成员遵从的力量。3.任务特点。(1)模糊的、困难的任务使人们易产生遵从。(2)使被试作出承诺,那么他不容易发生遵从。(3)当问题涉及个人偏爱时,被试较少显示遵从行为。(4)任务指导语与遵从也有关系。
六、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1)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舆论形成过程分三步:问题的发生、引起议论、意见的归纳与综合。舆论给人提出社会规范,并大大加强了对人的约束力。(2)牢骚现象。当意见得不到采纳、状况得不到改善时,舆论就会转化成牢骚。带有强大的不满情绪色彩。
(3)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渗透在人们的言论和活动中,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及国家的关系,是社会风气好坏的最重要指标。(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影响因素:活动内容的难易、动机水平的激发、外界刺激的干扰。社会惰化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所作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情况。
七、论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1.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责任扩散和对社会举止失措的害怕。2.情景的模糊性。情景模糊会抑制旁观者采取有效的利他行为。3.榜样人物的作用。不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为,还是在紧急事态下的救助行为,榜样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即使榜样人物并不实际存在时也有积极影响。4.求助者的特点。(1)依赖性。两人之间存在依赖性的话,容易产生利他行为。潜在的助人者会评价求助者依赖的合理性,越合理,越可能获得帮助。(2)亲密关系和吸引力。人们往往先帮助熟悉的人。也更愿意帮助有吸引力的人。(3)类似性。类似性导致较大程度的助人行为。
(4)责任。人们更可能帮助那些对于问题是由不可控的、外在的原因引起的人,而不是帮助那些对于问题应自己承担的人。
八、论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1.助人者的心境。一个人在心境好的时候更有可能帮助人。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加个体从事利他行为的可能性也可以减少这种可能性。消极心境有时促进利他行为,有时阻碍利他行为。2.同情和内疚。旁观者体验到内疚的消极情绪时,如果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减轻这种情绪,而利他行为能够减轻这种情绪,那么旁遮就会提供帮助。3.责任和承诺。个体觉得负有责任和作出过承诺会影响利他行为。4.个性。每个人对赞同的需要和公正世界的假设都不一样,如果需要赢得赞扬的愿望强烈,以及相信世界总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的人更可能发生利他行为。
九、综合评述利他行为的理论。共三种:(1)生物学理论。威尔逊认为人的利他行为是先天决定的,是本能的。(2)社会规范理论。包括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人们会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会去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3)学习和模仿理论。学习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当利他行为在先前受到过奖励,那么,这种行为更有可能发生;当利他行为在先前没有受到奖励或受到了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大可能发生。①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②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通过利他行为,我们会体验到愉快和满足,体验到一种积极情感。③奖励和代价。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④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论。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习得这种行为。
十、试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1)人际间的交往距离。距离近更有好感。(2)交往频率。交往次数多,关系更为密切。(3)交往中的集群性。结群需求较高的人,人际吸引强烈。(4)个体的体验性。能给人良好情绪感受的将形成喜好关系,反之,则造成嫌恶关系。2.个人特质因素。(1)外表和容貌。漂亮的人受人欢迎,有魅力的人容易得到宽容。(2)才华和能力。一个人比较有能力,比较聪明易受欢迎。一般而言,犯了错误、能力超凡的人被认为最有吸引力,犯错误的庸人被认为最无吸引力,十全十美的人吸引力属第二。(3)个性品质。最有吸引力的品质十真诚和真实、以及热情,而最富排斥力的十说谎和虚伪。3.类似和互补。交往对象的熟悉,态度的相似,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一致,需要和个性的互补,都影响人际吸引的深度和强度。
十一、试述影响合作的因素。1.回报。人们对合作的行为常作出合作的反应,对于竞争的行为往往作出竞争的反应。
2.对他人动机的知觉。如果认为他人的合作是出于真诚的动机,我们更愿意作出合作的行为;反之,如果把他人的合作归因于别有用心,我们则不大会作出合作行为。3.沟通。增加沟通,会增加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合作容易发生。4.威胁。如果沟通的形式是威胁,则不利于合作。5.群体规模。群体规模增大,合作反而减少。但如果规模增大,合作带来的群体得益增加,那么规模对合作没什么影响。6.个人倾向性。不同倾向的人采取合作或竞争的行为就不同。社会行为有四种类型:竞争者,合作者,个人主义者,平衡者。其中合作者最易产生合作行为。
十二、论述学习和模仿理论对利他行为中的解释。答:学习和模仿理论,认为利他行为的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利他行为在先前爱到过奖励,那么,这种行为更有可能发生;当利他行为在先前没有受到过奖励或受到了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大可能发生。该理论认为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利他行为的增加和减少,可通过把奖励或惩罚与利他行为的联结来办到。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利他行为本身也可以作为强化来源来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奖励和代价。每个人对伴随着助人或不去助人的消极和积极特征会作出权衡。在任何特定的激起水平上,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论。认为人们可以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可以通过模仿而学会。这种理论强调强化和模仿在利他行为习得中的作用,这对人类利他行为的习得过程提供了可操作化的解释。但是这种理论忽视了人类情感在利他行为中的作用,把利他行为简单地等同于强化的结果,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第二篇:人际关系心理学
XXXX大学XX学院(本 科)
考察科目论文
论文题目:论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学生会中的应用
学科名称:人际关系心理学专业:应用心理学年级:2009级
姓名:XXX
学号:XXXXXX
E-mile:XXXXXXXXX.com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时间:2011年12月17日
论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学生会中的应用
摘要:人际关系心理学则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人际关系理论方面的客观规律的心理学,而学生会中也有着自身的人际关系网,怎样处理好这张网,帮助学生会更好的发展就成为了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话题...关键词:人际关系心理学;学生会;
English: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psychology is the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the objective facts and norms, based on the use of modern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knowledge of the objective laws of human relations theory in psychology, and students also have their own interpersonal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how to deal with this network, to help students become better developed today we want to explore the topic...Key:Interpersonal psychology;Students;
引言
人际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从广义上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狭义来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而人际关系心理学则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人际关系理论方面的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其也可属于是社会心理学的分支。
今天我主要是想从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学生会中的应用为题,来展开探讨一下人际关系对于学生会的运行和管理有什么帮助。因为我是从大一入学后不久便开始接触和参与院、系各级学生组织,其中待的时间最长、感悟最多的就是学生会了。我曾担任过院学生会组织部委员;系学生会组织部委员、副部,现是我系学生会的主席。我本身是心理学专业的,且本学期又开设了人际关系心理学,于是便试着将所学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搬到学生会这个舞台上,在其中逐步去实践人际关系心理学,并且结合自己大
一、大二的经验来探讨和小结一下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学生会中的应用。
一、以个人阶段性发展来看人际关系的递进作用:
1、初期
也即是我大一进校的时候。我加入学生会还只是一个委员,这是一个过程,也是在学生会中人际交往的一个开端。我们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须经历一个从表层接触到亲密融合的发展阶段。学生会有着一定的组织结构,即:主席团→部长(副部)→委员(老委员、新委员)→考核期成员。而初期也就需要分为几个时期去看了:
⑴、考核期。在其间,由于学生会同时进入大批新成员,因此最初的结合群可容纳的各种特征的人,结合群内人的个性也呈多样性,且在这一阶段,富于外表吸引力的成员具有优势。因此,这一时期要懂得改善自己的形象和气质,并且在其间要注意观察老委员和部长的性格特征,从而逐渐朝着所进部门的组织氛围去适应和调整。在这一时期,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熟悉组织部门内部的人员,快速找到内部成员建立一定的关系,互帮互助,这时要给对方留下积极的映像。虽然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越熟悉和了解后,关系和吸引力就会减弱,但在刚进学生会这段时期,做这些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⑵、委员期。这一期间,因为已经成为学生会的正式成员,所以部门内部成员的关系和熟悉度就进一步紧密了。但这一时期也会区别于考核期,因为在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失去新鲜感,个性特征也开始逐渐单一,相互吸引力逐步降低,相互的交往也从外部特征转为内在气质了。所以这一时期,就需要成员更多的去展现能力和主动性,去积极参与到学生会的团体活动中,主动去帮助他人和承担工作,这样既可以在别人心中留下好的映像,而且也能展示和磨砺自身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要想博得他人的肯定,自己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实力为前提。
2、中期
也就是我大二成为副部的时候。这一期间,我已逐步开始参与到学生会更高层次的部长会议中去,与团总支书记和主席团的接触也就更多。且在这一期间,因为已经有新生加入,所以我需要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怎样去选拔和处理好新进委员的问题?因为自己也是从这一时期过来的,因此知道这一时期里新委员会出现许多心理,最突出的如:紧张、陌生感、不适感、反应慢、主动性差等。所以我们就需要开展一些素质拓展、聚餐、团队活动等,意为一种破冰的活动,帮助新进委员,使他们能更好的融入到这个团队中。因为一个良好的团队,优秀的团队,如果不建立融洽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不行的。而同时,还需要面对的就是和同级部长以及和团总支书记的人际关系处理。此时,作为副部,更多的是提出意见和增强实施能力,在同级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度,表现不能太冒尖,要和同级部长保持平衡水平,但也要刺激性的带动他们,不能顾此失彼了,工作质量和完成度也是需要保证的。对于老师,我们需要的就是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因为老师常会在活动中出现,因此做好本职工作,务实、认真就是最满意的答复了。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是我根据自身情况,总结的一个人从进入到提升需要懂得和处理的一些关于人际关系的事物。在这一期,总结了几点如下:
1、保持良好形象;
2、建立良好关系;
3、主动参与活动;
4、不断提升能力;
5、懂得谦恭礼让;
6、懂得务实创新;
7、博得良好口碑;
8、树立诚信威信;
9、保持竞争实力。
二、树立全局观,从整体着眼学生会的发展:
保持全局意识,从整体去把握学生会的发展走向,从大局去鼓励和建设好学生会的人际关系网,对于学生会的整体发展是有必要的。从霍桑实验中,我也学到一点:虽然外部刺激可以对成员积极性有一定作用,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如今我已成为学生会主席。,在这一时期里,我需要面对的是整个学生会,我需要处理好的是各部门、各部长、委员间突出事件等。而我在整个学生会成员的心目中,是一个突出位置,对于新进来的委员更是有一份神秘感和不可亲近感。所以这期间我就需要做几件事:
⑴、和新进委员建立一种平等关系,保持亲近感,增加大家对我的熟悉程度,主动去找新委员说话,了解和关心他们生活学习情况;
⑵、树立优秀的榜样,凡事在统筹安排好活动后,我就会去各个活动版块参与其中,身先士卒的去带头工作。在例会等制度中,自己则需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因为上梁不正下梁歪,因为我是主席,如果我不带好头,对下面的成员就是一种负面的参照;
⑶、完善制度,实行责任制,让每个成员懂得帮助部门,帮助学生会,让每个成员都形成一种团队意识,从而就不会制约和影响学生会发展。
从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的其他理论中,我也知道,要让团队能发展好,就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建立好良好的人际关系除了个体自身的能动性外,更重要的就是管理者对其提供了怎样的环境,为其提供怎样的条件,帮助下面的人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在这一阶段,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树立大局观;
2、以人为本,以纲为本;
3、关心成员,激励为主;
4、主动发现,积极调整;
5、不断革新,完善机制;
6、制造机会,创造平台;
7、标榜诚信,建立威严;
8、角色互换,将心比心。
三、结论与展望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与社会的连结中,必然要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在这些关系交往过程中,人们借助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来进行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这些关系因对象不同,也会指向不同的发展方向。良性的关系是吸引与合作的;但由于环境影响、性格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许多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难免会陷于矛盾与痛苦之中,关系中的当事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由此带来的自己内心的冲突,则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之中,甚至会出现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从而降低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从容、友爱、助人、谦虚、宽容等等,这些良好的行为品质都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人舒缓压力、平复情绪,对人们的个人发展、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那些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的人,也会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自负、自卑、干涉他人、多疑、敏感、嫉妒等消极心理,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的一次次挫败。而我现在通过去实践和研究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学生会中的作用,以期帮助自己更好的管理好学生会组织,也为今后进入社会做好人际关系处理铺垫。
参考文献:
[1]郑全全、余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内容,1999-9第1版.[1]许峰.《社会心理学》内容参考,2001-03-01版.[1][美] 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参考,2006-05版.
第三篇: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
第一章绪论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Y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9、霍桑实验包括四个分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10、人际关系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修茨)。
11、修茨认为,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会构成不同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需要包括:
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感情的需要)。
12、在需要理论中,较为著名的三个理论是:(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和(成就激励理论).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4、E.R.G理论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压缩为三个需要,包括: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员发展需要)。
15、归因理论主要包括两种:(海德)提出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提出的(成就动机归因)。
16、韦纳认为成就动机的归因必须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控制源,二是(稳定性)。
17、社会测量法的结果都可以通过图表方式出来,常用的方法有(矩阵表示法)、图示法和(数学公式法)
三种。
第三章 态度及其转变
1、心理学中最早使用态度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斯宾塞)。
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3、态度由三部分组成,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其中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4、态度的功能包括: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功能)。
5、态度的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和态度的协调性。
6、心理学家伯恩.克劳雷和(斯台茨)首先把学习理论应用在态度的研究中。
7、态度形成与发展中的平衡理论是由(海德)提出的。
8、态度一致性理论认为,(态度的一致性)是导致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件包括:个体的需要、个体的(经验)、交往的对象和性质以及个体的(自我意识)
10、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通过两步实现:首先是(内化),第二是(同化)。
11、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12、人们可以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改变的方法称为(参与活动法)。
13、态度转变中的沟通包括下列三个因素:沟通者、(沟通内容)和(沟通对象)。
14、私下保留的态度要比公开表达过的态度更(容易)改变。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
1、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2、认知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认知无关、(认知协调)和(认知失调)。
3、“纽约到巴黎有4800多公里”与“北京今天下雨”之间的认知关系属于(认知无关)。
4、认知失调程度与不一致认知数和(不一致认知的重要性)成正比,与(协调性认知数)和协调性认知的重要性成反比。
5、减少失调的方法包括:改变认知、(增加认知)和(改变重要性)。
6、抽烟的人虽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为了摆脱这种认知失调的不舒服状态,往往会追求那些讲述抽烟害处不大或完全没有害处的信息,这是采用(增加认知)的方法来减少失调。
7、诱导服从实验是由(费斯汀格)和(卡尔史密斯)做的。
8、能够产生诱导服从的前提因素包括:(自愿选择)、承诺、(责任感)和预期的消极后果。
9、诱导服从实验的结论认为,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的态度改变的程度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反)的关系。10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对公众作出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与我们自己私下思考这些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相比,我们会体会到更多的失调。这是(承诺)因素在起作用。
11、在认知失调理论的一些研究中,(不足障碍)研究对于儿童教育的应用,尤其对于我们理解儿童内化态度等有着重要意义。
12、一般来说,一个决策过程往往会在作出决定后产生(失调)。
13、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应用于(心理治疗)、儿童教育、消费行为和(决策)等方面。
14、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了这个方案后,虽然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
第五章印象形成1、所谓人际印象形成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2、印象形成过程包括三个成分:(行动者)、知觉者和(交往情景)。
3、印象形成的特点包括:一致性、(评估性)、中心特质的作用和(隐含的个性理论)。
4、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为(隐含的个性理论)。
5、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平均模式)。
6、知觉者在形成一个对他人的整体印象中是把所有单个特质的评估的值简单相加而得到的,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累加模式)。
7、在印象形成中,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包括(优先效应)和(新近效应)。
8、(新近效应)又称为近因效应,是指我们获得的最新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9、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
10、“北方人身材魁梧,豪爽率直;南方人身材矮小,灵活精明”。这种人际印象的偏见称为(定型)。
11、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实现预言)。
12、所谓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13、自我表现论主要是心理学家(戈夫曼)提出来的。
14、、亚历山大提出了(情景认同论)来解释印象管理。
15、(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
16、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包括:(情感因素)、参照群体的认同和(其他人的影响)。
第六章人际知觉
1、(人际知觉)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2、人际的非言语沟通包括三种:脸部表情、(目光接触)和(身体语言)。
3、人们对于辨认表示(危险)的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4、归因的理论化是从(海德)开始的,他提出了(通俗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归因。
5、相应推论理论主要是由心理学家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
6、相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的归因是通过(非共同效果)和社会赞许这两个因素来完成的。
7、(凯利)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因果归因模型。
8、韦纳提出了(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型。
9、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认为归因包括两个步骤的过程,一是决定(控制源),二是决定(稳定性)。
10、控制源理论是由(罗特)提出来的,他把人分为(内控者)和(外控者)。
11、控制源理论认为,(内控者—外控者)是因果归因的一个基本维度。
12、对人的归因偏见主要有三种:行为中心偏见、(显著性偏见)和(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13、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常常根据他的行为,而忽略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
14、从归因理论来看,在冲突中,对冲突行为的(归因)可能要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第七章自我知觉
1、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有三条线索,即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反应)和(一贯性)。
2、詹姆士认为情绪能分成两个部分:(情感的)和(认知的)
3、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包括(生理上的激起)和(认知标签)
4、沙赫特和辛格的理论模型E=AχC中,A代表(情感),C代表(认知)。
5、我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的原因。
6、习得无助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学习)和(归因)两个方面。
7、习得无助者的心理问题常常表现在(动机)、情绪和(认知)三个方面,其中情绪上容易产生轻微或严重的(忧郁)症。
8、个人对缺乏控制所作的归因中的归因维度主要表现在(内在性——外在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上。
9、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
10、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表现为(动机)、(认知)和(情绪)几个方面。
第八章自我导向
1、控制行为变量的两种方式是那些突然产生的(行为线索)和紧随其后而来的(行为结果)。
2、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1)问题识别,(2)(承担义务),(3)扩展自我管理,(4)(习惯形成)。
3、自我控制是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4、个体的活动对象主要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两个方面。
5、当个体觉得无法成为环境改变的动因的时候,经常会产生(无助感)。
6、自我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它是以(人们之间)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在人际交往中任何一方都必须学会(自我控制)。
7、自我控制能力是由提高(自我意识)、把握自我控制、形成(习惯性行为)等因素构成的。
8、控制行为变量的方式主要包括(行为的线索)和(行为的结果)。
9、操作学习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常常成为继续出现期望行为的(强化物)。
10、卡罗利的自我调节变化阶段中扩展自我管理阶段主要包括(自我监察)和自我管理、(自我强化)几个方面。
11、人际交往焦虑的人,自言自语的行为主要通过控制(注意力),来提高交往的(表演力)。
12、个体寻找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目标)、选择目标和(记录行为)三个阶段。
13、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含义包括:(丰满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14、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中,首先是摆脱和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同时还要建立新的(行为链)才真正有助于新行为的建立。
第九章人际影响
1、研究偏离和独立的理论有布雷姆提出的(对抗理论)和霍兰德提出的(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2、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这种遵从形式叫作(简单的服从)。既在公开行为上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这种遵从形式叫(内心接受)
3、非遵从行为至少包括两种形式:即(反模仿)和(独立)。
4、群体成员遵从了群体的规则或规范时,群体会给予成员积极的(强化),而当成员违反了这些规范时群体会给予(约束)。
5、独立是个体对如何行动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体压力)作出反应。
6、群体对个体施加的压力使其遵从主要有(群体的信息)压力和(群体规范性社会)压力。
7、影响遵从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特点)、群体的特点和(具体的任务或情景)三个方面。
8、个体间的行为感染主要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及其他方式引起因(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主要是(情绪)的传递。
9、心理学家认为:简单的模仿是(本能)的倾向,而复杂的模仿包括对模仿对象的(感知)和(理解),这些认识和理解是(理性)的。
10、儿童的模仿现象总是(由近及远)的,模仿的基本趋势是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从(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内部特质)性内容的模仿。
11、时尚的形成经历了(模仿)、(感染)和(从众)等连锁反应,成为社会上一时的普遍行为。
12、时尚根据发展的过程,分为(阵热)、(流行)和(时狂)。
13、时尚现象的表现形式有(文化态度)、(装饰)、(风度礼仪)和(生活行为)等几个方面。
14、舆论的形成过程经历了(问题的发生)、(引起议论)和(意见的归纳与综合)三个阶段。
第十章利他行为
1、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旁观者效应、(情景的模糊性)及(榜样人物的作用)。
2、利他行为 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和(学习和模仿理论)。
3、利他行为中求助者的特点经常表现为(依赖性)、(亲密关系和吸引力)、(类似性)、(责任)。
4、利他行为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例如,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个人信仰等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单就社会规范来说,就有(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和(平等规范)等会促进人们去帮助他人。
5、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奖赏)。
6、助人行为的认知决策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称为(执行助人行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可能的(代价)所影响。
7、利他行为不只是发生在(紧急事态)时,也表现在长期地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动中。
8、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理论认为利他行为受先天决定是(本能)的表现,同时还指出利他行为的目的是(保存基因)。
9、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中在解释基因判断的观点认为,个体是依据(熟悉性)和(邻近性)来推论基因的类似性。
10、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影响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包括(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两种。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表和容貌、(才华和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等成分。
2、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强化的),另一类是(认知的)。
3、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
4、强化过程是通过(奖励)、(惩罚)等强化形式来完成。
5、人际关系中的强化理论主要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之间的关系。
6、人际吸引中的相互作用论着重探讨交往双方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互动)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
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包括(情景因素)、(个体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因素)等几大类。
8、个性品质具有的吸引力,经常表现为(持久)、(稳定)、(深刻)的特点。
9、在所有个性品质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虚伪)。
第十二章人际合作与冲突
1、冲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内部冲突),一类是(人际冲突)。
2、人际冲突的形式有(“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3、社会交换理论用(比较水平)来说明个体对于交往结果的满意程度。
4、社会两难情况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的一种情景。
5、社会交换情景中混合型行为方式表现为(个人主义者—竞争者类型)和(个人主义者—平衡者类型)两面三刀种形式。
6、个人内部的冲突可以分为四种形式:(接近—接近)型、(回避—回避)型、(接近—回避)型和双重接近—回避型。
7、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有两种,即(社会两难情景)和(囚徒两难情景)。
8、报复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恶意伤害)和(侵犯的行为),往往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
第四篇: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
人际关系心得体会浅谈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与社会的连结中,必然要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在这些关系交往过程中,人们借助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来进行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这些关系因对象不同,也会指向不同的发展方向。良性的关系是吸引与合作的;但由于环境影响、性格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许多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难免会陷于矛盾与痛苦之中,关系中的当事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由此带来的自己内心的冲突,则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之中,甚至会出现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从而降低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从容、友爱、助人、谦虚、宽容等等,这些良好的行为品质都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人舒缓压力、平复情绪,对人们的个人发展、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那些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的人,也会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自负、自卑、干涉他人、多疑、敏感、嫉妒等消极心理,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的一次次挫败。因此,研究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就应运而生。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就有交往上的需要。所以人际关系是得以生存、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也就是说,人际交往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相联结并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网络系统。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倘若搞不好人际关系,将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及心理健康有不良的影响。我们心里都希望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毕竟没有人会愿意成为一个人见人厌的人。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现今社会人才的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心理承受力和适应能力,产生了种种心理困扰。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他们健康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我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认为在大学学习中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而人际交往能力恰恰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必备的一项,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走进社会最强有力的条件。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将在这里分享一点人际关系心理学心得和体会。
一、真诚待人。人格品质是影响喜欢最稳定的因素之一,也是个体吸引力的重要来源之一。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其中排在序列最前面的就是真诚。他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
二、尊重他人。不要“官气”十足。所谓“官气”,就是指有些人只许他人尊重自己,而自己却不尊重他人。如果你在与人交往时,无意中养成了这种不好的习惯,必遭众人厌恶。尊重他人既是一个人行为的准则,也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信誉形象,无论做任何事,不尊重他人,你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首先就会大打折扣,更不要说“官气”十足而令众人生厌了。爱摆架子的人,人人看见都会敬而远之。能够随时随地放下身份地位,和其它人愉快相处,这样的人才让人由衷喜爱。愿意说些家常话,这种和自己家人一样的亲切态度,往往使人乐于接近,而且发自真心地受到吸引。
三、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中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第一印象对人的印象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初次见面,我们会根据对方的表情、仪表、服装、谈吐、礼节等等,形成对方给自己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既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会自然地服从于第一印象。在现实生活中,第一印象常常影响着我们对他人以后的评价和看法。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人交往时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为了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仪表,衣服要整洁,服饰搭配要和谐得体;其次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四、宽容待人。青年人血气方刚,遇事容易激动,尤其在自以为正确的情况下,更易理直气壮、咄咄逼人,这种处世方式是很不受欢迎的。因为人无完人,谁也不是圣人,说话办事哪能没有个闪失呢。每个人都有心气不顺的时候,如果对方所说的话语,你感到不悦耳甚至反感,不妨充耳不闻。假如对方的行为,你觉得不顺眼,不妨视而不见,何必过分认真、锱铢必较,定要报以尖刻的话呢?
五、幽默逗人。会说笑逗大家开心的人,人人都会喜欢,去哪儿都占了上风。人人都喜爱开心果,谁爱愁眉苦脸呢?虽然或许他们背后有满腹苦水,但是面对大家时还是把欢笑带出来,谁能不爱呢?人际关系又怎能不好呢?
我们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们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每个人生命的主宰其实就是自己,关键是你要有所改变,要有强烈成功的愿望,针对自己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相信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五篇:人际关系心理学教学大纲
《人际交往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 时:51学时
学 分:3学分
理论学时:45学时
实验或讨论学时:6学时 适用专业:心理学专业
大纲执笔人:方双虎
大纲审定人:心理学系集体审定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人际交往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从课程性质上,人际交往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其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关系实践两部分组成。人际交往心理学的任务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其理论任务就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交往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其实践任务是将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社会现实生活服务,为目前的改期开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同时还要纠正现实社会中某些畸形的人际关系,减少和堵截人际冲突、人际内耗,进而增强群体内聚力,用科学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处理、调整和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通过对人际交往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了解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明确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求学生联系社会现实问题,运用掌握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现象及问题,能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调整人际关系、不断改善人际关系和发展新型人际关系,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心理学课程及相关学科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改革
总体改革思路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人际关系现象,指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开展各项人际交往心理学的调查和实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理论素养和水平。此外,还将组织学生对若干重要人际关系心理现象进行讨论。
二、本文
(一)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 绪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二)什么是人际交往心理学
二、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性质
(二)人际交往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三)人际交往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2.人际交往心理学与社会学、行为科学 3.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其他学科
三、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二)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第二节
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一、社会关系的涵义和结构
(一)社会关系的涵义
(二)社会关系网络层次
二、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一)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
(二)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三、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二、各年龄阶段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童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二)少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三)青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四)成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关系?什么是人际交往心理学?
2.如何理解人际关系产生的背景以及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3.为什么要研究人际关系?如何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4.人际关系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一、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
二、人际关系结构的心理学研究
三、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 第二节
西方的人际关系理论
一、人际关系理论
(一)符号相互作用论(象征交往理论)
(二)场合交往论
(三)自我呈现论
(四)社会交换论
(五)T组理论
二、人际特质理论
三、人际激励理论
(一)需要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2.E.R.G理论 3.成就激励理论
(二)归因理论
1.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2.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
(三)期望理论
(四)公平理论
第三节
苏联的人际关系理论
一、群体人际关系层次理论
二、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 第四节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方法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调查法
二、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
(一)社会测量法
(二)参照测量法
(三)贝尔斯测量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难点: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方法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自学第二节、第三节 [思考题] 1.什么是霍桑实验?略加评述。
2.什么是社会交换理论?以霍曼斯的理论为例详加说明。3.如何理解修茨的人际特质理论?
4.什么是社会测量法?举例说明其应用。
第三章 态度及其转变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态度的概念
一、“态度”界说
二、“态度”的结构
三、“态度”的本质
(一)态度的功能
(二)态度的特性 1.态度的社会性 2.态度的具体性 3.态度的协调性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态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一)学习理论
(二)认知理论 1.平衡理论 2.一致性理论
(三)功能主义理论
二、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条件
(一)个体的需要
(二)个体的经验
(三)交往的对象、性质
(四)个体的自我意识
三、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
四、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人际影响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三)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第三节
态度的转变
一、“态度转变”研究的历史 1.态度转变的经验性研究 2.态度转变的描述性研究 3.态度转变的实验研究
二、态度转变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认知失调理论
三、态度转变的方法
(一)参与活动法
(二)登门拜访
(三)团体规定法
(四)全面宣传法
(五)沟通信息法
四、态度转变中的沟通
(一)沟通者 1.可信性
(1)专长或权威(2)动机或意图 2.睡眠者效应 3.类似性
(二)沟通内容 1.利用感情(1)好感
(2)恶感:激起恐惧 2.组织沟通
(1)理解材料:说服中的理解(2)论证:应该呈现几方面材料
(3)呈现观点的顺序:先提出哪一个方面的材料(4)引出结论
(三)沟通对象 [重点与难点] 重点: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难点:态度的转变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什么是态度?如何理解态度的本质? 2.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哪些?3.举例说明态度转变方法的应用。
4.简述态度转变中各沟通要素及其作用。
第四章 行动与态度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认知失调概述
一、认知之间的关系
二、认知失调程度
三、减少失调
(一)改变认知
(二)增加认知
(三)改变重要性
第二节 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
一、诱导服从实验
(一)费斯汀格及卡尔史密斯的实验
(二)诱导服从的一些前提因素 1.自愿选择 2.承诺 3.责任感
4.预期的消极后果
二、努力理由研究
三、不足阻碍研究
四、决策后失调研究
五、认知失调的激起性质 第三节 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一、心理治疗
二、儿童教育
三、消费行为
四、决策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 难点: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一般情况下,人们是如何纠正认知失调的?
2.什么说服他人从事与原来态度相反的行为,能使原有态度得到改变,试从认知失调理论加以解释。3.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研究有哪些?它们各自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有哪些应用?
第五章 印象形成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印象形成概述
一、人际印象的定义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三个部分
(一)行动者
(二)知觉者
(三)交往情景
第二节 印象形成的特点和模式
一、印象形成的特点
(一)一致性
(二)评估性
(三)中心特质的作用
(四)隐含的个性理论
二、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
(一)累加模式
(二)平均模式
(三)加权平均模式
第三节 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一、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
(一)优先效应
(二)新近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定型
四、印象形成的结果 第四节
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和理论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
(二)印象管理的理论 1.符号相互作用论 2.自我表现论 3.情景认同论
二、自我表现
(一)自我表现的具体目的
(二)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1.情景因素
2.参照群体的认同 3.其他人的影响
(三)成功的自我表现的障碍
三、印象管理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印象形成的特点和模式 难点: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印象?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有哪三个成分?分别举例说明这三个成分对人际印象形成过程的影响。
2.人际印象形成有哪些特点?人际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有哪三种,它们分别有何特点? 3.人际印象形成中会出现哪些效应和偏见?它们对人际关系有何影响? 4.举例说明自我实现预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5.什么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对人际关系有什么作用?我们应如何注意自我表现?
第六章 人际知觉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的非言语沟通
一、脸部表情
二、目光接触
三、身体语言
四、非言语线索的意义 第二节 对人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二、相应推论理论
(一)非共同效果
(二)社会赞许性
三、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四、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
五、控制源理论 第三节 对人的归因偏见
一、行为中民偏见——“行为”吞没“场”
二、显著性偏见 三、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第四节
归因理论的应用
一、心理健康
二、绩效评价
三、冲突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对人的归因理论。
2.对人的归因偏见。难点:归因理论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人际的非言语沟通方式主要有哪一些?它们对人际交往有何意义?
2.什么是归因?在人际知觉中,有哪些主要的归因理论?它们各自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试比较这些主要的归因理论。
3. 在人际知觉中,有哪几种常见的归因偏见?了解这些偏见对我们有何启发意义?
4. 除了本章所提出的归因理论应用的几个方面之外,你认为归因理论还可用于哪些方面?
第七章 自我知觉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归因
一、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二、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
三、情绪比较和情绪归因
(一)情绪比较
(二)情绪归因
第二节
自我知觉中的偏见
一、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
二、自我服务偏见
第三节
自我障碍和习得无助
一、自我障碍
二、习得无助
第四节
自我归因的应用
一、痛苦归因
(一)增加痛苦
(二)减少痛苦
二、“错误归因”治疗
三、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 [重点与难点] 重点:1.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归因
2.自我知觉中的偏见 难点:1.自我障碍和习得无助
2.自我归因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什么是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自我服务偏见、自我障碍、习得无助? 2.简述自我归因的理论及其研究。
3.自我归因中的偏见对我们有何启发意义? 4.举例说明自我归因的应用。第八章 自我导向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我控制
一、自我控制的概念
二、作为学习行为的自我控制
三、改变行为的线索和结果 第二节
寻找目标
一、确定目标
二、选择目标
三、记录行为
(一)记录方法
(二)记录行为的方式 第三节
自我实现
一、对自我实现的理解
二、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
(一)摆脱和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
(二)建立新的行为链
三、为一个好的行为结果作准备
(一)强化方式
(二)选择强化的方式
(三)强化方式的运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我控制 难点:自我实现
[建议教学方式] 自学 [思考题] 1.什么是自我控制和作为学习行为的自我控制? 2.怎样通过改变行为线索来实现行为结果的改变? 3.如何理解自我导向中目标的寻找和选择?
4.什么是自我实现?举例说明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方式的运用?
第九章 人际影响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遵从的概念、理论和范式
一、遵从的现象
(一)遵从现象
(二)遵从的概念与类型 1.遵从的概念 2.遵从行为的分类
二、遵从的理论
(一)个性理论
(二)群体理论
三、遵从研究的基本范例
(一)规范形式的自主运动范例
(二)阿希的范例
(三)克拉奇菲德技术 第二节
影响遵从的因素
一、个体的特点
(一)总的结果
(二)个体的能力
(三)性别差异问题
(四)文化差异
二、群体的特点
(一)群体的规模
(二)群体的一致性
三、任务的特点
第三节
服从、偏离和独立
一、服从
二、偏离和独立
(一)研究偏离和独立的意义
(二)研究偏离和独立的理论 1.对抗理论 2.去个性论
3.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第四节
感染、模仿和时尚
一、感染
二、模仿
三、时尚
(一)时尚的概念
(二)时尚现象的表现形式
(三)时尚现象的特点 第五节
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一、社会舆论
二、牢骚现象
三、社会风气
四、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五、社会助长作用
(一)社会惰化 [重点与难点] 重点:1.服从、偏离和独立
2.感染、模仿和时尚 难点:影响遵从的因素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自学第一节、第五节 [思考题]
1.什么是行为遵从现象?对阿希的实验进行评述。2.影响遵从因素包括哪些?
3.什么是服从?如何理解偏离和独立的理论? 4.如何理解模仿的意义和机制? 5.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第十章 利他行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利他行为概述
一、定义
二、决策过程
第二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一、旁观者效应
二、情景的模糊性
三、榜样人物的作用
四、求助者的特点
(一)依赖性
(二)亲密关系和吸引力
(三)类似性
(四)责任
第三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一、助人者的心境
二、同情和内疚
三、责任与承诺
四、个性
(一)赞同的需要
(二)公正的世界的假设 第四节
利他行为的理论
一、生物学理论
二、社会规范理论
(一)社会责任规范
(二)回报规范
三、学习和模仿理论
(一)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
(二)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
(三)奖励和代价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2.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难点:利他行为的理论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学生做一次调查或实验 [思考题] 1.什么是利他行为。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含义?
2.利他行为产生的决策过程是怎样的,每一决策步骤包括哪些重要影响因素? 3.哪些情景因素和潜在的助人者个体因素会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
4.综合评价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学习和模仿理论对利他行为的解释。第十一章 人际吸引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吸引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相互作用论
三、得失理论
四、相等理论
第二节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情境因素
(一)时空距离 1.距离 2.交往频率
(二)结群
(三)体验
二、个人特质因素
(一)外表和容貌
(二)才华和能力
(三)个性品质
三、类似和互补
(一)类似性
(二)互补性
第三节
人际吸引的其他现象
一、自我暴露
(一)回报与自我暴露
(二)喜欢和自我暴露
(三)社会赞同与自我暴露
(四)非语言行为和自我暴露
(五)自我暴露的速度
二、喜欢的回报和得失现象 [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难点:人际吸引理论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自学第三节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际吸引的理论?
2.什么样的个人特质才具有吸引力? 3.为什么类似和互补会导致人际吸引? 4.怎样把握人际交往中自我暴露的“度”?
第十二章 人际合作与冲突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合作与冲突的理论和类型
一、社会交换理论
二、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
(一)社会两难情景
(二)囚徒两难情景 第二节
合作的形成
一、合作的理论
二、影响合作的因素
(一)回报
(二)对他人动机的知觉
(三)沟通
(四)威胁
(五)群体规模
(六)个人倾向性 第三节
人际冲突
一、冲突的定义
二、冲突的形式
(一)个人内部的冲突 1.接近—接近型 2.回避—回避型 3.接近—回避型 4.双重接近—回避型
(二)人际冲突 1.“零—总和”冲突 2.“非零—总和”冲突
三、冲突的原因
(一)对稀有资源的竞争
(二)归因
(三)报复
(四)信息沟通不良
四、冲突的管理和解决
(一)威胁的作用
1.伊奇和克劳斯的模拟研究 2.影响使用威胁的因素(1)个性(2)挽回面子(3)冲突的强度
(二)协商
(三)仲裁
(四)建立超越冲突双方的共同目标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合作的形成 2.人际冲突
难点:人际合作与冲突的理论和类型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 [思考题] 1.研究合作与冲突有什么意义?心理学家是如何对合作与冲突进行研究的? 2.什么是合作?影响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冲突?冲突有哪些类型?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冲突的产生? 4.我们应如何正确地对待冲突,管理和解决冲突?
第十三章 人际侵犯和暴力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侵犯行为概述
一、侵犯的定义
二、侵犯行为的分类 第二节
侵犯的理论
一、把侵犯作为一种内在倾向
(一)本能理论
(二)生物理论
(三)社会生物学理论
二、把侵犯作为引发的驱力
三、把侵犯作为一种对厌恶事件的反应
四、把侵犯作为一种社会学习行为 第三节
影响侵犯的因素
一、影响侵犯的社会因素
(一)挫折
1.挫折—侵犯理论
2.对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二)直接的挑衅
(三)大众媒介的影响
1.关于大众媒介对侵犯和暴力的研究 2.大众媒介中的侵犯和暴力影响的原因
(四)侵犯诱因
(五)激起
二、影响侵犯的个人因素
(一)有关侵犯的个性理论
(二)A型性格
(三)对他人仇视意向的知觉 第四节 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一、惩罚
二、宣泄
三、认知的干预
四、非侵犯性榜样
五、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
六、利用积极感情
七、为社会儿童社会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影响侵犯的因素。
2.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难点:侵犯的理论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 [思考题]
1.什么是侵犯?侵犯的定义对我们理解人际交往中的侵犯行为有什么意义?
2.各种倾向的理论是如何解释侵犯行为的?在解释侵犯行为时,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3.影响人们侵犯和暴力行为有什么主要因素?你认为影响人们侵犯和暴力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4.预防和控制侵犯的方法有哪一些?你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
第十四章 群体行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的一般概念
一、群体的定义
二、为什么个体要加入群体
三、群体的发展
四、群体的分类
(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二)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三)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第二节 群体的目标和规范
一、群体的目标与个体的目标
二、群体目标的追求
(一)目标追求与信息反馈
(二)对群体失败的反应
三、群体的规范
(一)群体规范的定义和性质
(二)群体与偏离者 第三节
群体的沟通
一、信息沟通的特点
二、群体沟通的特点
三、沟通的分类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四、群体的沟通网络 [重点与难点] 重点:群体的目标和规范 难点:群体的沟通
[建议教学方式] 自学法,讨论法 [思考题] 1.什么是群体?个体为什么要加入群体? 2.群体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有哪些类别?
3.群体的目标和规范有什么作用?试举一个实际群体的例子加以分析。4.群体的沟通网络有哪一些?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第十五章 领导行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的内聚力
一、群体内聚力的定义
二、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三、群体内聚力的结果
(一)群体内聚力对成员人际交往的影响
(二)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 第二节
群体的绩效
一、群体绩效的定义
二、群体的任务
(一)群体的整体性任务
(二)群体的分工性任务
三、影响群体绩效的因素
(一)群体的规模
(二)群体内聚力
(三)奖励制度 第三节
群体的决策
一、决策的概念
二、群体的决策过程
(一)群体的决策规则
(二)决策的程序
三、群体决策的特点
(一)群体极化
(二)小群体意识
(三)群体讨论中的信息加工 第四节
群体领导
一、领导的定义
二、领导的产生
(一)领导的特质理论
(二)领导的情景理论
三、领导效力
(一)领导作风
(二)应变理论 [重点与难点] 重点:1.群体的决策
2.群体领导 难点:群体的绩效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 [思考题] 1.什么是群体内聚力?影响群体内聚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什么是群体绩效?要提高群体绩效,我们应该从哪些主要因素着手,试举例说明。
3.群体是如何进行决策的?在群体决策时可能会产生哪些弊端,我们应该如何防止它们? 4.你认为哪些群体领导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决定群体领导效力的因素是什么?
(二)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本课程考核为课堂学习和讨论占总成绩的2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期终考试占总成绩的60%。
三.教学参考书目
1.郑全全、俞国良著:《人际交往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高玉祥等著:《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日]古畑和孝编,王康乐译:《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佘丽琳编著:《人际交往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