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式创业
中国式创业——无奈的选择与无言的结局
作者:何行
关于创业,大家能联想起来的东西真是太多了,或许每个年轻人都曾梦想过自己创业的场景,但真正能走上创业之路的人似乎并不多,也因此大部分人对创业这个词很是有些好奇的。“创业”这个词经过不断演化和包装,终于在现代这个经济社会成为一个听起来能让年轻人热血沸腾的词语。它是那么的有感召力,那么的让人充满憧憬和向往,就好像每个创业的故事后面都拥有一个美丽的传奇。
然而,这样一个词语来到中国,它必然也会体现出一些“中国特色”,所以就如标题所示我在这里称为“中国式创业”。“中国式创业”跟其他的创业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内涵稍微有一点点变化罢了。国外的创业多数为主动创业,而中国之创业很大一部分皆为被动式创业。让我们看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底是哪些人在创业吧?
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初——创业黑暗时期
新中国建国之后,推行了计划经济体制,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措施,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化,使原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收归国有。要知道社会主义国有化是无产阶级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巩固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础。这个时期无疑是创业史的黑暗时期,在这个年代里埋没了我国大量的创业型人才。(他们中很多人在经历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和上山下乡)当然这之中也有另类的,居然敢在这一非常时期出来搞创业,在1960年代的创业叫“投机倒把”,投机倒把者是要被绳之以法;在1970年代创业之人又叫“二道贩子”,也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到1980年,创业者就有“倒爷”这一毁誉参半的称号了。
第二个阶段: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初期—— “下海”与“个体户”时期
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开始繁荣,一个新的自由空间正在出现。一些人,主要是****机关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放弃在传统体制内的位置,转而到这一新的空间里创业经 1
商、谋求发展,这样的行为被称作“下海”。“下海”是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最火的词语。当大多数人还在计划经济的温室里观望时,最先从国有单位辞职从事商业活动的“下海”者确实有一番“弄潮儿”之雄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国务院修改和废止了400多份约束经商的文件,大批官员和知识分子投身私营工商界,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冯仑、潘石屹就是当时的下海者,这些曾一文不名的游子,成了叱咤房地产业的亿万富翁;下海者还多有官员,包括两度下海的前国家计委官员顾宁珂等。人事部统计,1992年,辞官下海者12万人,不辞官却投身商海的人超过1000万人。从以上“下海者”情况可以看出,他们可分为两类人,一类是以用“二元经济”特征,利用手里的特权,不脱离官职而经商,他们“只在海边泡一下脚”;另一类是在国企或事业单位里混得不如意,而“自己跳入海中游泳”。
这一时期的创业者,除了“下海者”还有另一个形态“个体户”。知道80年代初期的“个体户”都是什么人吗?基本上都是社会上的“待业青年和劳改犯”,他们平时没事就喜欢打群架。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可以有那么多人上大学,他们面临的选择不是在高考,而是在初中毕业。可以有的出路有:考上高中,考上中专,考上技校,或者拖关系就业,或者顶替父母工作。如果以上都没能去成呢?那他就成了“待业青年”,除了在社会上飘着也没什么事做了,在这期间没事打个架不小心犯点事也就成了“劳改犯”!(写《同桌的你》的高晓松曾经跟我说过,没有拿砖头砸过别人脑袋的就不是男人,我想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吧!)偏偏就是这帮人,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波,赶上了流通领域的市场化,他们就开始练摊,倒腾。倒服装,倒电器,把广州的东西运回内地来卖,就凭跑个差价,硬是发了,成了万元户。那时候公务员的月薪也就是一两百元,万元户是个什么概念!有了钱,也就有了地位,渐渐的,女人也愿意嫁了,丈母娘脸上也有光了,“个体户”也就渐渐脱离了贬义词的范畴。从以上分析可以小结,这一时期的创业者“个体户”大多是在初中毕业之前没能好好读书,成为待业青年以后被动地选择了创业。
第三个阶段:九十年代初期到两千年初始——创业黄金期和“下岗”时期
从邓小平“春天的故事”开始,市场经济的浪潮一发不可收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之人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同时也拉大了私有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收入差距。一些在公务员岗位及企事业单位不得志的青年,看到原单位混下去前途渺茫,纷纷跳出国有的圈子,当时记得有个名词叫“停薪留职”。这一部分跳出来的人,一般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如
果不是原单位效益不好是不会跳下海的,他们可以说是被市场经济的第一波浪潮逼出来的。应该说这批人是幸运的,他们选择主动提前离去,而不是等到九十年代后期企业倒闭,职工下岗再被迫走上重就业道路。
市场经济的浪潮进一步翻滚,竞争的结果是大批国有企业面临淘汰和破产。本来还在观望,不喜欢市场竞争的人们也被新的浪潮拍打出来。随着国有企业一个接一个倒闭,人们渐渐失去了原来的工作和职位。同时,为了挽救国有企业,“下岗”这个不叫“失业”的失业把越来越多的人们拉出了舒适的国企老窝。人们彷徨了,恐慌了,但日子还是要过的,他们无奈重新寻找工作,其中有些能力和积蓄的人也开始试着做生意,被迫走上创业之路。所以中国从这个时候开始,“下岗”和“创业”两个词语就成了好朋友,成了“难兄难弟”,只不过后一个词语经过包装,比前一个词语好听很多。其实中国人是有惰性的,如果有个好的工作,一般来说他们不会选择自主创业,因为那样做的风险真是太高了。这一时期的创业,有太多是被逼出来的,因为没了工作,也就没了机会成本,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又不想给别人打工,那还是创业算了。
第四个阶段,两千年初始到现在——全民打工和全民创业的悲惨时期
此时,“下岗”时期所带来的被动式“创业”开始蔓延,经过老国有企业改制和私有化浪潮,能挤进国有保护圈的人们越来越少,大量的劳动力被排挤出温馨的计划经济体系,被迫出来打工和被迫出来创业。加上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引进的“穷爸爸,富爸爸”系列,在其影响下大量的年轻人都义无反顾走上了创业之路,其中也包括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创业是需要准备的,它需要具备很多先决条件,但是这些被迫出来创业的人们,还有被激励着的热血青年,很多还没有经过积累和准备就匆忙踏上了创业之路。他们可能有一定资金,或者有一定技术,或者有一定关系,但他们无疑是莽撞的,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和思考,根本不懂如何经营企业。他们讲的最多的是在创业期间摸爬滚打,慢慢走向成熟。
这样一批无畏者闯进创业圈子的后果是什么呢?
中国所有低门槛的竞争性行业都充斥着这样的无畏创业者,带来的是这些行业的恶性竞争,其结果是使得行业内只能维持很低的利润,小企业难以壮大和发展。这样恶性竞争的结果,再加上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山寨横行,想要创造出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各行业发展
无疑是天方夜谭。所以,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市场上,不是创业者太少,而是创业者太多。只要是门槛不高的行业,一般来说都充斥着大量的被动式创业的人们,他们开着小小的店面,做着小小的生意,获得小小的盈利,维持着简单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没有更高的追求,不求企业做大,只求能够生存,为了生存,为了微薄的利润,他们什么都肯做,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国内市场上有那么多的有毒食品,那么多的伪劣产品。
在这里我要说,中国只有两种市场:一种是开放的恶性竞争市场,另一种就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垄断市场。在恶性竞争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创业者,唯利是图,带来的是微薄的利润和低劣的产品。在垄断市场上,残留的是强势的计划经济堡垒,高额的垄断利润侵蚀着消费者剩余,带来大量无谓损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之前还是计划经济圈内人往圈外跳,现在呢?计划经济残留的垄断行业内部工资大大高于外部的工资,所以我们看到大学生毕业后,使命往这些垄断行业里钻。(包括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电信业、能源行业等,还有公务员队伍)现在的人们都很怀念温馨的计划经济体制,只是这个圈子越来越小,这是否是钱钟书的小说《围城》现代版呢?
以上已经讲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业的四个阶段,而当下的我们就正处在第四阶段里,大家要问那我们怎么办呢?
从****的角度,我想为了给创业者更大的空间,第一步是进一步开放垄断性行业,放松管制引入竞争,缓解其他行业的恶性竞争局面;第二步是****为创业者提供更多培训和创业后续支持服务,让他们增加风险意识和承担风险能力;第三步是****提供信息支持,完善市场信息,规范市场秩序,统一产品和服务标准;第四步是****大力抓好大学生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培训问题;第五步是****平衡垄断行业和一般行业的工资收入差距。
从个人角度,如果你想创业,请做好准备,尽量避免与无畏的创业者进行PK。选择创业进入的行业,一定要谨慎。问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在没有一定经验和不懂企业运作之前,请不要随便试水。
在这里我抛给大家一个经济学概念叫“经济租”。定义是这样的【当厂商占有某种稀缺资源(自然资源、技术、人才、品牌、权力)时,它就具有了寻租能力。因为这种资源能带给
企业利润而其他企业却无法学到这种能力,也不拥有这种资源,其他企业为了获得这种能力和拥有这种资源而愿意支付一笔报酬给它,其值超过获得资源时的价格。】当你想开始创业的时候,请看看你现在有没有,以及将来能不能创出这样的“经济租”。只有你确信自己拥有“经济租”的时候,你才可能抛开那些无畏的创业者,才可以避免恶性竞争,才可以追求企业的长期成长。
这五种稀缺资源中的“自然资源”和“权力”在****手里,我们初级创业者可以不考虑,那么你主要弄明白的就是现在所有的技术、人才还有将来可能获得的品牌。你看你能不能“引入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料来源;采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如果以上都没有,请暂时放弃创业,选择打工,进一步了解企业运作,积累实力为自主创业做好前期准备。
第二篇:中国式创业
中国式创业——无奈的选择与无言的结局
关于创业,大家能联想起来的东西真是太多了,或许每个年轻人都曾梦想过自己创业的场景,但真正能走上创业之路的人似乎并不多,也因此大部分人对创业这个词很是有些好奇的。“创业”这个词经过不断演化和包装,终于在现代这个经济社会成为一个听起来能让年轻人热血沸腾的词语。它是那么的有感召力,那么的让人充满憧憬和向往,就好像每个创业的故事后面都拥有一个美丽的传奇。
然而,这样一个词语来到中国,它必然也会体现出一些“中国特色”,所以就如标题所示我在这里称为“中国式创业”。“中国式创业”跟其他的创业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内涵稍微有一点点变化罢了。国外的创业多数为主动创业,而中国之创业很大一部分皆为被动式创业。让我们看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底是哪些人在创业吧?
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初——创业黑暗时期
新中国建国之后,推行了计划经济体制,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措施,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化,使原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收归国有。要知道社会主义国有化是无产阶级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巩固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础。这个时期无疑是创业史的黑暗时期,在这个年代里埋没了我国大量的创业型人才。(他们中很多人在经历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和上山下乡)当然这之中也有另类的,居然敢在这一非常时期出来搞创业,在1960年代的创业叫“投机倒把”,投机倒把者是要被绳之以法;在1970年代创业之人又叫“二道贩子”,也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到1980年,创业者就有“倒爷”这一毁誉参半的称号了。
(百度资料:“投机倒把”一词产生于计划经济色彩浓重的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统配价,同时企业超计划自销产品并按市场价格出售,形成了特殊的“价格双轨制”。当时,市场价格往往比国家统配价高一两倍。当时,有背景的倒爷们凭借手中权力,通过计划或走后门,搞到平价的紧俏产品,通过层层转手加码,最后以较高价格在市场上出售。在这一历史背景下,1979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刑法》笼统地规定了投机倒把罪。1981年,为了禁止乡镇社队企业的“无序”生长,避免同国企争夺原料,国务院两次发出紧急文件严厉打击投机倒把。同年,韩庆生等4名国企工程师到乡镇企业“炒更”,设计了两套生产污水净化器,韩庆生却因“技术投机倒把罪”被判入狱。1982年,温州柳市镇的8名个体户因投机倒把被通缉,这就是著名的“八大王事件”,也是当时全国打击投机倒把的一个缩影。这一年,有3万人因投机倒把被判刑。1997年《刑法》取消“投机倒把罪”,2009年8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再次审议的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草案,删去法律中“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罪”的规定,并作出修改。)
第二个阶段: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初期—— “下海”与“个体户”时期
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开始繁荣,一个新的自由空间正在出现。一些人,主要是职能部门机关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放弃在传统体制内的位置,转而到这一新的空间里创业经商、谋求发展,这样的行为被称作“下海”。“下海”是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最火的词语。当大多数人还在计划经济的温室里观望时,最先从国有单位辞职从事商业活动的“下海”者确实有一番“弄潮儿”之雄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国务院修改和废止了400多份约束经商的文件,大批官员和知识分子投身私营工商界,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冯仑、潘石屹就是当时的下海者,这些曾一文不名的游子,成了叱咤房地产业的亿万富翁;下海者还多有官员,包括两度下海的前国家计委官员顾宁珂等。人事部统计,1992年,辞官下海者12万人,不辞官却投身商海的人超过1000万人。从以上“下
海者”情况可以看出,他们可分为两类人,一类是以用“二元经济”特征,利用手里的特权,不脱离官职而经商,他们“只在海边泡一下脚”;另一类是在国企或事业单位里混得不如意,而“自己跳入海中游泳”。
这一时期的创业者,除了“下海者”还有另一个形态“个体户”。知道80年代初期的“个体户”都是什么人吗?基本上都是社会上的“待业青年和劳改犯”,他们平时没事就喜欢打群架。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可以有那么多人上大学,他们面临的选择不是在高考,而是在初中毕业。可以有的出路有:考上高中,考上中专,考上技校,或者拖关系就业,或者顶替父母工作。如果以上都没能去成呢?那他就成了“待业青年”,除了在社会上飘着也没什么事做了,在这期间没事打个架不小心犯点事也就成了“劳改犯”!(写《同桌的你》的高晓松曾经跟我说过,没有拿砖头砸过别人脑袋的就不是男人,我想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吧!)偏偏就是这帮人,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波,赶上了流通领域的市场化,他们就开始练摊,倒腾。倒服装,倒电器,把广州的东西运回内地来卖,就凭跑个差价,硬是发了,成了万元户。那时候公务员的月薪也就是一两百元,万元户是个什么概念!有了钱,也就有了地位,渐渐的,女人也愿意嫁了,丈母娘脸上也有光了,“个体户”也就渐渐脱离了贬义词的范畴。从以上分析可以小结,这一时期的创业者“个体户”大多是在初中毕业之前没能好好读书,成为待业青年以后被动地选择了创业。
第三个阶段:九十年代初期到两千年初始—— 创业黄金期和“下岗”时期
从邓小平“春天的故事”开始,市场经济的浪潮一发不可收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之人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同时也拉大了私有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收入差距。一些在公务员岗位及企事业单位不得志的青年,看到原单位混下去前途渺茫,纷纷跳出国有的圈子,当时记得有个名词叫“停薪留职”。这一部分跳出来的人,一般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如果不是原单位效益不好是不会跳下海的,他们可以说是被市场经济的第一波浪潮逼出来的。应该说这批人是幸运的,他们选择主动提前离去,而不是等到九十年代后期企业倒闭,职工下岗再被迫走上重就业道路。
市场经济的浪潮进一步翻滚,竞争的结果是大批国有企业面临淘汰和破产。本来还在观望,不喜欢市场竞争的人们也被新的浪潮拍打出来。随着国有企业一个接一个倒闭,人们渐渐失去了原来的工作和职位。同时,为了挽救国有企业,“下岗”这个不叫“失业”的失业把越来越多的人们拉出了舒适的国企老窝。人们彷徨了,恐慌了,但日子还是要过的,他们无奈重新寻找工作,其中有些能力和积蓄的人也开始试着做生意,被迫走上创业之路。所以中国从这个时候开始,“下岗”和“创业”两个词语就成了好朋友,成了“难兄难弟”,只不过后一个词语经过包装,比前一个词语好听很多。其实中国人是有惰性的,如果有个好的工作,一般来说他们不会选择自主创业,因为那样做的风险真是太高了。这一时期的创业,有太多是被逼出来的,因为没了工作,也就没了机会成本,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又不想给别人打工,那还是创业算了。
第四个阶段,两千年初始到现在——全民打工和全民创业的悲惨时期
此时,“下岗”时期所带来的被动式“创业”开始蔓延,经过老国有企业改制和私有化浪潮,能挤进国有保护圈的人们越来越少,大量的劳动力被排挤出温馨的计划经济体系,被迫出来打工和被迫出来创业。
加上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引进的“穷爸爸,富爸爸”系列,在其影响下大量的年轻人都义无反顾走上了创业之路,其中也包括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创业是需要准备的,它需要具备很多先决条件,但是这些被迫出来创业的人们,还有被激励着的热血青年,很多还没有经过积累和准备就匆忙踏上了创业之路。他们可能有一定资金,或者有一定技术,或
者有一定关系,但他们无疑是莽撞的,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和思考,根本不懂如何经营企业。他们讲的最多的是在创业期间摸爬滚打,慢慢走向成熟。
这样一批无畏者闯进创业圈子的后果是什么呢?
中国所有低门槛的竞争性行业都充斥着这样的无畏创业者,带来的是这些行业的恶性竞争,其结果是使得行业内只能维持很低的利润,小企业难以壮大和发展。这样恶性竞争的结果,再加上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山寨横行,想要创造出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各行业发展无疑是天方夜谭。所以,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市场上,不是创业者太少,而是创业者太多。只要是门槛不高的行业,一般来说都充斥着大量的被动式创业的人们,他们开着小小的店面,做着小小的生意,获得小小的盈利,维持着简单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没有更高的追求,不求企业做大,只求能够生存,为了生存,为了微薄的利润,他们什么都肯做,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国内市场上有那么多的有毒食品,那么多的伪劣产品。在这里我要说,中国只有两种市场:一种是开放的恶性竞争市场,另一种就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垄断市场。在恶性竞争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创业者,唯利是图,带来的是微薄的利润和低劣的产品。在垄断市场上,残留的是强势的计划经济堡垒,高额的垄断利润侵蚀着消费者剩余,带来大量无谓损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之前还是计划经济圈内人往圈外跳,现在呢?计划经济残留的垄断行业内部工资大大高于外部的工资,所以我们看到大学生毕业后,使命往这些垄断行业里钻。(包括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电信业、能源行业等,还有公务员队伍)现在的人们都很怀念温馨的计划经济体制,只是这个圈子越来越小,这是否是钱钟书的小说《围城》现代版呢?
以上已经讲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业的四个阶段,而当下的我们就正处在第四阶段里,大家要问那我们怎么办呢?
从职能部门的角度,我想为了给创业者更大的空间,第一步是进一步开放垄断性行业,放松管制引入竞争,缓解其他行业的恶性竞争局面;第二步是职能部门为创业者提供更多培训和创业后续支持服务,让他们增加风险意识和承担风险能力;第三步是职能部门提供信息支持,完善市场信息,规范市场秩序,统一产品和服务标准;第四步是职能部门大力抓好大学生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培训问题;第五步是职能部门平衡垄断行业和一般行业的工资收入差距。
从个人角度,如果你想创业,请做好准备,尽量避免与无畏的创业者进行PK。选择创业进入的行业,一定要谨慎。问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在没有一定经验和不懂企业运作之前,请不要随便试水。
在这里我抛给大家一个经济学概念叫“经济租”。定义是这样的【当厂商占有某种稀缺资源(自然资源、技术、人才、品牌、权力)时,它就具有了寻租能力。因为这种资源能带给企业利润而其他企业却无法学到这种能力,也不拥有这种资源,其他企业为了获得这种能力和拥有这种资源而愿意支付一笔报酬给它,其值超过获得资源时的价格。】当你想开始创业的时候,请看看你现在有没有,以及将来能不能创出这样的“经济租”。只有你确信自己拥有“经济租”的时候,你才可能抛开那些无畏的创业者,才可以避免恶性竞争,才可以追求企业的长期成长。
这五种稀缺资源中的“自然资源”和“权力”在职能部门手里,我们初级创业者可以不考虑,那么你主要弄明白的就是现在所有的技术、人才还有将来可能获得的品牌。你看你能不能“引入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料来源;采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如果以上都没有,建议你延迟创业,选择打工,进一步了解企业运作,积累实力为自主创业做好前期准备。
第三篇:中国式创业失败的三个顽疾
中国式创业失败的三个顽疾
中国现在也已经步入了创业的大时代,全社会从上到下都在关注创业这个时代标杆。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的创业环境和成功率还是有多差距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式创业一般失败的几大主因。
为什么创业者多成功者少?调查显示盲目创业,缺乏契约精神,过分倚重人脉是中国式创业失败的三大主因。
国内创业企业每100家企业中只有20家到30家可以熬过1年,而熬过3年的企业只占这其中的30%;至于如今流行的大学生创业,其失败率更是高达99%。
一项调查显示,国内创业企业每100家企业中只有20家到30家可以熬过1年,而熬过3年的企业只占这其中的30%;至于如今流行的大学生创业,其失败率更是高达99%。创业企业从无到有,创业者需要做资金分配与调度、人才招募、营销策略制定、管理控制,以及面对来自竞争和市场的变化,因此,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对于脆弱的创业企业而言都是致命的。
一、40岁创业晚不晚?
年轻人不宜盲目创业,要先积累一定的职业经验和商业运营经验,有了一定的资金、客户资源或者独特的商业模式后,再寻求创业,那样失败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陈碧富20岁出头进入台湾奥美广告公司,从调研员做起,一步一步做到北京奥美的总经理,这期间几乎跨越了20年,积累起来了丰富的行销经验和客户关系。直到40岁,陈碧富觉得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创业的时候,就果断放弃了北京奥美总经理的职位,出来创立了观唐广告公司,以前奥美的很多客户都成了观唐广告的客户,公司成立第一年营业额就做到了几千万元。
陈碧富当时对媒体谈论自己创业最大的感受就是:水到渠成。当自己的经验积累、资金实力、人脉关系、团队建设都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层次后,出来创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也许在很多年轻人看来,陈碧富40岁才开始创业,显得太保守了,失去了很多机遇,但是其创业成功的概率却是大大提高了,10年来这家不求最大的广告公司依然比较健康地活着。创业失败往往源于盲目,创业前的准备是很重要的。创业者在创业前需要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是技术、产品、服务、人脉资源,还是资金实力、政府关系等等,如果上述资源中在所在的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创业初期就比较容易生存下来。
因此,创业咨询专家普遍建议,国内的年轻人不要盲目的进行创业,而是先积累一定的职业经验和商业运营的经验,有了一定的资金、客户资源或者独特的商业模式后,再寻求创业,那样失败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一直坚持走自己的路,与创业者们共同分享创业的成功得与失,让创业者,特别是青年创业者在人生的首次创业路途上能够少走弯路,找到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同时创业致富网也告诫各位创业者,任何投资都有风险。
创业初期,大家目标一致,同心协力克服艰难,共同打天下。但是相对于有难同当来讲,有福同享显得更加困难。创业团队往往在后期的利益分享上出尽问题,这种分歧如果得不到好的解决,对于创业团队来讲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二、如何避免敌人式散伙?
在创业之初,合伙人之间最好都建立起契约精神,把未来可能预想到的情况设计出来,体现在公司章程中,使未来的变化有据可依。另外可以拿出部分股权给后来地业绩出色的合伙人进行再分配,预留出一个活口,在制度上保持一定的弹性。
国内某知名的咨询顾问公司最近还是解散了。这家顾问公司曾经是国内管理顾问方面最成功的咨询公司之一,公司的4位合伙人在业界也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当初 4位合伙人
在组建这家公司时按照每人25%的股份平均分配,每人负责一块业务。由于这4位创始合伙人每人都在各自领域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该公司在创业初期一帆风顺,很快就发展成为业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
然而,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的4块业务出现了发展的不平衡,其中两块业务占据了公司经营额的80%。很快4个合伙人之间出现了矛盾,但是当初约定的25%的股份却难以改变,在矛盾难以调和的情况下,该公司意外地解散了,4位合伙人各奔东西。
初创企业的合伙人或者股东之间往往是按照出资的比例来决定股份,忽视了个人能力和智力层面的无形资产,尤其在技术导向或者智力导向的行业,企业后续的发展往往更依托专业技术和智力上的推动,资本反而成了次要因素。创业型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变化非常快,协商不好就容易分家。
目前很多创业型公司多数采取的是有分红权无股份和股份制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也都有成功和失败的个案,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进行摸索。但是在创业之初,合伙人之间最好都建立起契约精神,把未来可能预想到的情况设计出来,体现在公司章程中,使未来的变化有据可依;此外,除了按照出资的比例,分配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股份比例,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团队骨干成员进行评估,对股份的比例可以做出适时的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
还可以在初创的时候,除了出资人,规定可以拿出多少比例的股权给后来的业绩出色的合伙人进行再分配,预留出一个活口,在制度上保持一定的弹性。
三、社会关系能一劳永逸吗?
在创业过程中不可过分倚重人脉关系,以此为支点开始创业没错,但问题是关系并不能保障一劳永逸,一旦失去,创业之路就很容易戛然而止。毕竟最终还是业务决定人脉,不是人脉决定关系。
陈风多年以来从事着一个相对自由的职业——个人工作室,帮助一些小企业做一些设计印刷的业务。然而一个机遇改变了陈风的命运。陈风的一个老朋友张岩在一家外企刚被提拔为运营总监,手里掌握着一年几百万元的印刷业务。在张岩的“帮助”下,陈风顺理成章地拿到了这个大业务,于是招兵买马,迅速成立了一家颇有规模的制作公司,一年几百万元的印刷和设计业务,利润竟然也可以达到上百万元。
在张岩的照应下,陈风很知足地做着这家外企的印刷业务。然而两年后张岩意外地离开了外企,接替张岩的继任者毫不犹豫地把这笔印刷业务给了自己的关系户。失去了业务支柱的陈风很快就支撑不下去了,几个月后只得关闭了公司。
“中国式创业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关系创业。中国人比较看重关系,在创业过程中也比较倚重人脉关系,往往以此为支点开始创业,但是问题是关系并不能保障一劳永逸,一旦关系失去,创业之路就很容易戛然而止。毕竟最终还是业务决定人脉,不是人脉决定关系。” 不能过度地依赖关系资源,而应当未雨绸缪,人脉资源在国内的创业过程中虽然很重要,但加强人际资源优势以外的其他方面才是根本之道。
第四篇:中国式创业——看中国合伙人有感
我和另一个VC从业人员一起看了电影《中国合伙人》。走出影院时,只有我俩神色木然。电影是不错,但现实的中国创业者却艰难太多,尤其在面对有中国特色的“政策风险”时。
比如去年火起来的叫车软件。这个行业本身就充满了中国特色,当然这要归功于中国有着全球“最拽”的出租车司机和“最刚需”的打车人群。首款叫车软件在头一个月就盈利了,半年内就拿到了几百万美元的投资,这是一个好的开头。后来的故事也不算太出乎意料,行业内跟下饺子似的,扑通扑通跳进来各种叫车软件。这也是一个很具中国特色的现象,在其他国家,即使是相对低门槛、低投入的互联网产业,同一商业模式也不会有太多的模仿者。举例来说,团购的鼻祖Groupon在美国火起来之后,中国跳进团购红海的企业比在美国追随Groupon的还多。在中国创业,同质化竞争很惨烈。
然而,最困难的却是应对政策突变。随便安立一个牌照,就可以给一家企业永远关上大门。当年视频网站发展火热,相关管理部门开始颁发网络视频经营许可证,第一批有247个网站拿到了证,偏偏那时风头正劲的土豆网没拿到,还被广电总局警告,勒令停业。可以想象,那时土豆遭遇的困难,可比《中国合伙人》里在警察局交几千元罚款要惨痛得多。这就是中国式创业,要跟几百上千家同质企业竞争,按照市场规则比拼一场连着一场的恶战,却还有市场规则之外的政策风险。
再来看看叫车软件的遭遇。各地政策并不统一,有的勒令司机删除;有的允许保留,但不许私自加价,直接就把商业模式给改了;有的官方推出叫车平台,民间叫车软件必须与官方平台打通,由官方平台认证车辆资格,规定价格。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创业。开始是一个人跑,跑着跑着,呼啦啦一群人挤进来,用上各种手段争先恐后。突然,裁判员也一起跑了,一边跑还一边修改规则,一不小心犯规就被取消资格了。所以,又要把其他运动员甩掉,又要紧跟在裁判员后面及时跟上规则变化。优秀的中国创业者,却也能做到。最好的例子就是在出租车上安装广告小屏幕的触动传媒,2009年被上海市政府要求拆除,2013年又因离奇车祸,引发政府再次要求拆除,可直到今天,上海的出租车上还是背着广告屏。他们是如何在政策法规的缝隙中生存,又是怎么兼顾市场竞争与政府管理,我也不知道,大多数的创业者也不知道,但他们真的做到了。
在VC的项目分析书里,最后却又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风险分析”,按照VC的职场潜规则,项目失败了没什么责任,但项目可能失败的风险如果没有提前预见到,这是严重的失职。所以,风险分析实在是最考验VC职场经验的部分了。风险写多了,项目拿不到投资;风险写少了,将来自己可能担责任,但万变不离其宗的第一项就是“政策风险”,不仅因为其带来的往往是颠覆行业的改变,更因为这是“安全的风险”。
所谓“安全的风险”,是从VC的角度来说的。首先是项目通过的安全,基本上没有哪个项目真的会因为政策风险而被VC否定。如果是被政府禁止的行业,从一开始就没有融资的可能,已经到了提交项目分析、等待投资委员会通过的阶段,政策风险也就不足以否决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
而对于撰写项目分析的VC们,在中国不能不首先看看天气风向,所以下笔第一条当然是分析政策走向,政策风险是一顶大帽子,扣哪儿都行,不痛不痒。如果项目失败了,怎么也可以在政策上找原因。ininof.com
只是大家心知肚明,政策风险看似来势汹汹,企业仍有转圜余地。用我朋友的话说,中国的创业者“苦得像孙子、拼得像疯子、贼得像蚊子、倔得像驴子、钻得像锥子、韧得像竹子”,这样优秀的创业者,哪里会招架不了政策风险呢?
第五篇:中国式创业 小企业也要折腾出大老板
中国式创业 小企业也要折腾出大老板
发型格:http://jf.faxingge.com
创业期的企业,老总往往忙于各种应酬和具体事务,很难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公司的战略和文化。象IBM、HP、摩托罗拉、诺基亚这样的成功企业,刚开始创业时根本都不是从事现在这个行业的。诺基亚1895年成立时只是从事纸浆生产,之后公司历经几次转型,逐渐进入和电信行业,并取得了今天的巨大成功。对于那些成熟的企业,往往需要构建理念体系,即一套系统完整的企业理念宣言,包括愿景、使命、宗旨、价值观、哲学、精神、经营理念、人才理念、营销理念等,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方针和经营思想。
企业在创业阶段没有必要建立系统的文化理念体系,因为还处于一个摸爬滚打的阶段,站稳脚跟是关键,但创业期的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理念,没有核心理念的企业,就如同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很多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什么会长不大或者遇到成长的瓶颈,大多是跟自己没有核心理念有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发展比较盲目。包括象TCL这样已经比较成功的企业,前几年在网络等项目的失败,都反映出公司发展理念不清晰,定位不是很准确的弱点。李东生自己在谈到网络项目的失败时说,“如果当时我们能够从企业文化价值的角度去做判断,我们做出的决策对企业就会更加有利一点儿。事实上,我们当时也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个行业的观念文化在许多方面和我们的企业文化是格格不入的。许多人心态浮躁,没有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而当时我却不能从企业价值观的角度去判断这种事情。”企业文化的建设“形神不合”
由于创业期企业对企业文化的本质理解不够,所以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要么想建不知道怎么建,要么乱建,最后成了“四不象”。企业文化的理念层面是企业的“神”,是企业对成功经营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中国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主要来源于日本,日本企业非常注重价值观的塑造,所以中国企业在塑造文化时,更喜欢提炼企业精神、企业哲学这些“虚”的理念,注重精神层面。但中国的企业引进的管理方法大多来源于西方,比如目标管理、平衡积分卡、流程再造等,这些管理方法是基于西方的价值观念,所以与日本企业的文化有本质不同。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根植于企业管理的,管理反映了企业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实体”文化,是文化的“形”。对于创业期的企业而言,企业老总往往没有理解文化与管理的关系,所以导致文化与管理“两张皮”,互相不统一,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神”与“形”不合,悬在空中。
打造执行文化,提升管理水平
创业期的企业,尤其需要打造执行文化,再好的战略没有强有力的执行,仍然是“空中楼阁”,思科公司的总裁向外界表示,思科公司的竞争力并不是技术,而是执行力,可见执行文化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