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原则工作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2 21:4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全市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原则工作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全市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原则工作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全市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原则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林祥同志就干部选拔工作,如何贯彻落实群众公认原则讲了很好的意见,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林祥同志的讲话精神,下面,我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就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如何落实群众公认原则问题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对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重要作用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制度本身则是一种社会规范,其基本的功能是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具体行动进行约束和规范。历史的严重曲折告诉我们,党的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党内政治生活是否正常,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文革”期间,党内民主受到肆意破坏,党内秩序受到严重损害,其中一条根本原因,就是党的制度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受到践踏。

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实践证明,人是靠不住的,必须以制度作保障。小平同志讲过:“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党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小平同志的话深刻地告诫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仅仅依靠人的个体素质及自律能力,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才能有效地防止“人治”的出现,从机制上解决“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由少数人选人”的问题。仅仅依靠人的个体素质及自律能力是很危险的,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坚持用制度管人和管事,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制度建设,让素质好的同志减少工作的随意性,让素质差的人在制度体系的约束中办不成坏事。反思现实工作中许多干部出现的问题,分析起来,也并不完全是干部自身素质的问题,许多出问题犯错误的干部都是曾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根本原因就在制度不健全。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落实群众公认原则,增强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和公开度,减少人为因素,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干扰,从而建立科学完善的干部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必须通过健全干部选任制度来落实好群众公认原则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扩大民主,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体现选人用人的公正性,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对干部工作存在的神秘感,消除干部工作的想象空间,防止暗箱操作,最根本的办法是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干部选任制度。

1、围绕贯彻《干部任用条例》,抓好干部选任工作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以《干部任用条例》为核心,以 “三大制度体系”为目标,抓好干部选任工作制度的建设。《干部任用条例》是党的组织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成果,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干部任用条例》对干部任用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作了明确规定。围绕《干部任用条例》的精神,结合干部任用工作的各个环节,省委组织部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三大制度体系”,并出台了包括《市(州)、县(区)党委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暂行规定》、《四川省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推荐暂行办法》、《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在内的18项规章制度。18项规章制度,涵盖了干部工作各个主要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关联的、科学的制度系统。“三大制度体系”是按照干部工作整体性、完整性、衔接性和互补性的要求对制度建设体系的科学划分,包括“党委(党组)工作运行机制”、“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干部管理监督机制”三个方面。其中“党委(党组)工作运行机制”是对地方党委和部门党委(党组)决策重大事项的具体权力范围、操作程序作出规定,规范党委(党组)的权力行为方式和运行规则,重在解决用制度规范权力运作的问题;“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对《干部任用条例》各个环节的分解细化和规范,着重从操作层面解决用制度规范干部工作运行的问题;“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则重在用制度实施对权力行为和运行程序进行有效监督。

近年来,我市认真按照中央、省委工作部署和“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的要求,围绕“三大制度体系”做了不少工作。在“党委(党组)工作运行机制”方面,先后制定出台了《市委全委会表决县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市级部门党组(党委)决策重大事项暂行办法》等配套文件。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方面,先后制定出台了《泸州市民主推荐县(区)党政领导干部“两推一陈述”实施办法》、《泸州市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考察工作实施办法》等配套文件。在“干部管理监督机制”方面,先后制定出台了《泸州市科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等配套文件。这些制度,在工作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保证作用,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好地解决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扩大民主、落实“四权”的一些难题,使群众公认原则在干部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细节入手,抓好干部选任工作制度的配套和规范,使工作的每个环节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落实群众公认原则,要用制度的方式,确保群众对干部选拔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的落实。中央和省委制定的有关制度,适用范围广,因各个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定得那么细,有的还很原则,给基层留有较大的余地和空间。我们必须抓好干部选任工作制度的配套和规范,进一步增强干部选拔工作的程序性和可操作性。

抓好干部制度的配套,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干部工作的细节,探索具体的办法,制定更具操作性的配套制度,使群众公认原则在工作的各个环节真正落到实处。常常有这种情况,一些想法、一些理念,看起来是好的,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和群众愿望,但实行起来,有时效果不一定好,什么原因?问题就出在没有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上,或者说制度设计不够规范、不够科学。比如,同样是民主推荐,有的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民意,有的不一定客观、全面地反映民意,甚至扭曲民意。从干部选拔工作来讲,我们要重点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环节的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在推荐环节,《干部任用条例》对有关程序、要求作了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细化、配套。比如《干部任用条例》第十八规定“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署名推荐具体如何操作,其程序以及推荐的内容、要求等如何明确,都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制定署名推荐的具体操作办法。又比如在考察环节,《干部任用条例》第二十八规定“考察中了解到的考察对象的表现情况,一般由考察组向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和本人反馈。”但究竟如何反馈,在内容、方法、程序上如何规范,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操作办法。要善于用制度的形式来规范实际工作中好的做法。对那些在实际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模式,要用制度的形式来进行规范和固定下来,使之上升成为制度。总之,要通过制度的配套建设使我们在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制度规定,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干扰,防止暗箱操作和工作失误。

抓好干部选任制度的规范,要结合工作实际,按照群众公认原则要求,对干部选任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一要抓好已有制度的修改和完善。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有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要结合实际做好清理、修改和完善。二是要抓好制度体系的整体配套。制度体系本身具有完整性,单项制度之间应有相互的关联性。有的制度在制定时,忽视了制度的综合效能和完整性;有的制度互补性差,缺乏衔接;有的甚至相互矛盾、出现 “政策打架”的现象。对这类问题,我们要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整体审视,从制度体系的整体功能着眼,加以规范和完善。

2、深刻领会“五项措施”、《五条规定》的精神,积极探索干部选任工作制度的创新。

“五项措施”是省委组织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践中的革命性的改革,具体内容是:“两次推荐”、“个人陈述”、“差额考察”、“数量线性分析”、“票决任用”。这“五项措施”相互联动,是干部选任过程中,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重要制度和办法。

《五条规定》是省委组织部为进一步扩大民主,增强干部选任工作透明度,围绕“三大制度体系”建设,制定的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具体规定。即:坚持考察对象的确定必须是民主推荐中多数人推荐的;组织和个人的推荐必须进入民主推荐的程序;重要职位的人选推荐要扩大推荐的范围;民主推荐中应推行“两推一述”办法;凡提拔新进党政班子人选,原则上应实行差额考察、定量考察。

“五项措施”和《五条规定》的出台和实施,是为了推进群众公认原则的贯彻落实,是通过制度建设的方法,在关键环节上对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进一步规定,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坚决执行。“五项措施”和《五条规定》的内在精神,贯穿了一个基本的思想,就是在干部选拔工作中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执行好“五项措施”和《五条规定》,特别是刚性地把《五条规定》推行到我们工作的操作层面中去,是当前干部选拔工作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觉执行好“五项措施”和《五条规定》,更要勇于抵制违反“五项措施” 和《五条规定》 的人和事。领导班子内部,无论是“一把手”,还是班子成员,都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讲真理不讲面子,敢于批评违背违反“五项措施” 和《五条规定》的行为。要把党委和领导干部执行“五项措施” 和《五条规定》的情况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各县区组织部和市级部门,要结合“树公道正派组工干部形象”活动的开展,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照章办事,严格履行程序,坚决抵制来自各方面不正之风的干扰。

贯彻执行“五项措施”和《五条规定》,必须要用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去领会和执行。从法规史的角度讲,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好的制度是相对于没有制度或过去不完善的制度而言的,这就意味着制度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制度和制度体系在深度和广度上动态完善和创新的过程。“五项措施”和《五条规定》也给我们基层留有较多的创新空间,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和操作细节需要我们去分析和研究。比如,如何处理扩大干部选任民主与民意表达失真的问题、如何处理尊重民意与不简单地以票取人的问题、如何通过适当方式,建立有序的竞争机制的问题等,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按照“五项措施”和《五条规定》的精神,去探索解决。尤其是要从方法上,结合实际,重点围绕当前干部选任工作中一些亟待解决而难度又较大的重点、难点、热点,积极探索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形式和载体,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在领导干部选拔工作方面,主要采用的有常规选拔和公选方式,两种方式各有其特点,常规选拔方式最基础的环节就是群众推荐,重在突出群众公认,而公选的典型特征是竞争,重在突出素质和能力。在工作中,要积极探索公选与常规选拔相结合的方式,把公选的竞争机制引入到传统的常规选拔方式中,与民主推荐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取所长,这样选拔出来的领导干部,既能保证综合素质优秀,又能得到群众公认和拥护。在探索扩大考察面、多方听取意见方面,前不久,我们结合提拔一名优秀乡镇爱民书记到市级部门任职,在推荐时范围扩大到村支部书记、村长,在进行考察时,除了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和范围进行考察外,还采取进村入户、召开农户座谈会随机抽样等方法进行考察,收到了好的效果。考察工作中,还可在听取服务对象和工作对象以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方面做一些有益尝试。在考察结果反馈方面,我们今年对一个学校班子和班子成员进行跟踪考察时,将班子和个人的测评情况、群众的评价意见和考察的有关情况,分别在班子内部及教职工大会上进行原汁原味地反馈,把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交给群众,教职工反响强烈,受到普遍欢迎。我们一定要在坚决执行“五项措施” 和《五条规定》的工作中,围绕落实群众公认原则,根据不同部门、单位和职位的特殊性,结合实际,大胆而稳妥地进行探索创新。

三、必须通过增强制度的执行力来保障群众公认原则的落实

1、强化意识,切实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好的制度,如果不很好地执行,就会成为摆设。干部选拔工作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原因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行力度不强造成的。比如,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考察对象的确定,应当得到多数群众拥护,但在过去的工作中,也有民主推荐没有被多数人推荐就确定为考察对象的情况,也有干部任用程序倒置、先内定人选再民主推荐和考察的情况。这些做法,极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的精神和群众公认原则的要求,实质是剥夺了群众在干部选拔工作中的“提名权”。从去年作风整顿活动中对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检查的情况看,存在降低条件、变通标准任用干部,也存在未履行报批手续就破格提拔干部的情况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我们在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过程中还有许多薄弱环节,执行制度的意识还不够强。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首先是领导要带头增强法纪观念,带头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及相关制度。负责组织人事工作的同志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敢于坚持原则,忠于制度。增强贯彻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还必须加强学习,加深对制度的理解。理解力影响执行力。有的干部对《干部任用条例》等干部制度学习不深,在工作中说外行话。比如,有的干部认为《干部任用条例》只管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不管科级干部;只管领导职务,不管非领导职务,这是业务学习钻研不够、对精神领会不深的一种表现。当前,随着民主法制的进一步健全,特别是在强调干部选拔工作中贯彻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大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增强民主和法制意识,增强群众公认意识,增强执行规章制度的意识。只有这样,各种规章制度才能在我们的工作得到贯彻,群众公认的原则才能在我们的工作中得到落实。

2、突出重点,注重从三个环节抓好群众公认原则的落实

一要抓好推荐环节,大力推行“两推一述”等系列科学的选人制度,确保民意的真实性。近年来,我们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在推荐环节做了不少探索,落实群众公认原则总体上做得是好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过去的工作中,还个别存在“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根本性的办法就是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突出群众在干部选拔工作的主体地位,把“提名权”真正交给群众。省委组织部提出的“两推一述”等民主推荐办法,较好地体现了把“提名权”交给群众的精神。“两推一述”就是考察对象初步人选通过第一轮民主推荐产生后,要在第二轮民主推荐前就自己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向参会人员陈述,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知情,有一个对比选择,从而增强民主推荐的准确性。市委组织部最近在调整补充一个市属单位的领导人选时,成功的运用了“两推一述”方法,并进行差额考察,在此基础上,将两次民主推荐结果和考察情况向参加推荐的人员进行公开反馈,对拟任人选进行民主测评,取得明显工作成效,我们将它归纳为“两推一述一评”,受到所在单位干部职工的欢迎和好评。

二要抓好考察环节,综合运用个别谈话、数量线性分析等干部考察测评方法,确保识人的准确性。反思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用人失误,固然有各种不正之风干扰的因素,但认真剖析,很多还是由于干部考察上失真失实造成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客观上增加了识人的难度。一些干部既想得到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又想得到党的原则和纪律所不允许的“好处”,于是把自己伪装起来,想的和说的不一样,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从而形成了一些人的“两面性”,给考察工作增加了难度。如果我们继续固守传统的做法,是很难识别的。去年,省委组织部把经济学研究中应用广泛的数量线性分析方法引入到了干部考察评价中来,探索在测评对象述职或个人陈述基础上进行定性民主测评,对民主测评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仅靠一种方法是不行的,要综合运用多种考察形式,如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综合素质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以确保对考察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要抓好决定环节,必须全面推行以“无记名票决制”为主的民主决策制度,确保用人的公正性。在任用决定环节全面推行以“无记名票决制”,实现干部任用决定的民主决策,是在更高层次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市按照省上要求,都实行了常委会无记名票决干部和全委会票决下级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从程序上保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贯彻落实,从机制上较好地处理好了书记与常委、常委与委员之间的关系。对这些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熟悉,严格执行制度。组织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程序和制度办事,确保群众公认原则在决定环节得到全面地贯彻落实。

3、强化监督,确保制度的刚性执行

在干部工作上,目前不是缺乏制度,而是制度执行不力,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制度的贯彻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上午的干部监督会和刚才林祥部长的讲话,在这方面已讲得比较清楚了,希望同志们严格按林祥部长的要求抓好落实。在这里,我着重强调一点,就是在干部监督工作上也要刚性地执行干部选任工作的各项监督规章。在干部的选拔问题上,对发现的问题要坚持原则,敢于逗硬,不能仅用批评教育代替对问题的严肃处理。对那些与群众公认原则要求相背离、不严格执行干部选拔制度的,一旦发现,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严肃查处。

同志们,加强制度建设,是干部选任工作扩大民主、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大家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公认”的价值取向,充分认识制度建设对于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重要作用,自觉增强执行制度的意识和力度,坚持照章办事,按程序办事,要积极通过建立健全干部选拔工作的各项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干部工作水平,使群众公认原则在干部工作中真正得以贯彻落实。

谢谢大家!

第二篇:XX在全市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原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市委同意,今天召开全市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原则工作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原则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在干部选拔工作中如何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确立“群众公认”的价值取向,把目前干部选拔任用中采用的发扬党内民主、走好群众路线、坚持群众公认的一些创新性做法,刚性地推广到选拔县及县以下各级党政干部的操作层面中去。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重要意义

全面加强和做好党的干部工作,最根本、最关键的在于做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要从根本上做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关键的问题是在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环节上真正落实群众公认原则。

(一)干部选拔工作本身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公认原则。

在所有的干部工作中,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是第一位的,是根本问题,是党的建设、党的组织工作的关键。而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系党的形象,是党得民心或者失民心的关键。选人、用人上一旦发生失误、出现问题,则是难以弥补的大失误、大问题。由于干部选拔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省委多次强调:用人是最大的导向,也是最大的形象。把用人问题解决好了,不仅能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奋发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推动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且能有力促进党风政风以及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能够极大凝聚人心、征服人心、深得人心。衡量用人“导向”正确不正确,最关键的就是看所用的人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要使选拔出的干部体现正确的导向,得到多数人的拥护,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干部选拔中坚持群众公认原则,真正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真正把决定干部“官运”的权利交给群众,真正选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人进班子。只有这样,正确的用人导向也才能够树立起来。

(二)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的地位要求我们必须坚持 群众公认原则。

从根本上说,群众公认原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贯彻群众公认原则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最本质的要求。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党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党的干部就必须能够代表人民的利益。我们必须明确,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有权评价、选择和决定他们的公仆。坚持群众公认原则选干部,是党的群众观的必然要求。干部选拔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归根到底是由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的地位决定的。在干部选拔中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质需要。

(三)防止用人失察失误的现实需要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公认原则。

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中央、省、市委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在抓整顿吏治腐败、狠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方面也取得了成效。但是,从全国、全省反映出的一些案例来看,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问题的确还大量存在。干部工作中的“勾兑风”、“送红包”问题,领导干部个人说了算和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以及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从我市情况看,虽然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并不是没有问题。从去年对县区干部选任工作进行检查的情况来看,有的县区和部门在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方面还存在问题。比如:有的民主推荐没有严格执行程序,搞先提名后推荐;有的将民主推荐中得票不高的确定为考察对象;有的推荐范围小,参与人员少;有的甚至有了人选意向再叫组织部去履行程序等等。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要真正选准干部,就必须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干部从政行为的对象和干部政绩的最终承受者,对干部的感受最直接、了解最真切。他们在与干部的朝夕相处中,能够听其言、观其行、知其是、感其情,干部德才如何、政绩如何,突不突出、真不真实,群众自有公论。在干部选拔中落实群众公认原则,把干部提名权真正交给群众,就能打破干部选拔工作神秘和封闭状态,消除人们对干部选拔的想象空间,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真正避免用人上的失察失误。

二、认真贯彻“五项措施”和《五条规定》,切实把群众公认原则落到实处

近年来,省委组织部在选拔干部工作中先后推出了“两次推荐、个人陈述、线型分析、差额考察、票决任用”等“五项措施”,最近,省委组织部又下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五条规定》。“五项措施”和《五条规定》的核心精神,就是在干部选任的操作层面上贯彻了群众公认的理念,体现了群众公认的原则。我们一定要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认真贯彻落实“五项措施”和《五条规定》,确保群众公认原则落到实处。

(一)要坚定地贯彻落实“五项措施”。

省上在推行“五项措施”选拔领导干部的实践中,在确保选准用好干部和防止用人不正之风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被称为是干部工作的“革命性变革”。省委组织部要求其基本精神和具体做法,必须刚性地在选任县及县以下干部中推行。

第一,必须认真领会和切实贯彻“两推一述”的精神。“两推一述”办法已经在全省10多个市州和部分县市区推行,我市已于今年4月出台了《泸州市民主推荐县(区)党政领导干部“两推一述”实施办法》,对通过“两推一述”方式推荐县区党政领导干部作出了明确规定。从实践情况看,在选准用好干部、防止用人不正之风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家认为,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干部选拔方式的改革,而是党内民主思想在干部任用上的反映,从根本上体现了群众公认的价值取向。它既包含着选举制度的“直选”精神,又有着委任制度的“竞争上岗”精神,还有着考任制度的“考选”精神,融合了几种选人制度体现的价值精神,实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管干部的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地将“两推一述”的精神延伸到各级党政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中去。需要说明的是,在县一级对乡镇(科)级党政干部的推荐选拔中,要研究合适的办法。因为县级部门一般人数较少,而且乡(镇)科级干部的安排跨度也很大,因此,如何落实“两推一述”精神,要认真研究操作办法。

第二,必须努力创新对干部素质的量化考核。去年以来,省委组织部在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察、领导班子和个人考核等工作中,引入了经济学研究中应用广泛的数量分析方法,对领导干部民主测评结果进行数量线型分析。这种方法以传统测评方法与现代分析思想结合为依据,以客观的民主测评为基础,以先进的计算机处理为手段,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测评对象的个体素质上的差异,从而可以更好地解释民意,解决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和比较考核等问题。我们要积极探索和运用好数量线型分析这种科学、实用、可靠的测评方法和经验,逐步推广和扩大到干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考核等工作实践中去。

第三,必须坚持实行和努力扩大差额考察、差额上会。实行差额考察、差额上会,可以在全面的比较中选拔干部,为党委酝酿、讨论和决定干部创造更大的民主空间和选择空间。最近,省委明确要求,市、县地方党委及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要实行差额考察和差额上会。从我市干部选拔任用情况来看,还没有转化成为选拔干部中经常性和制度化的做法。为科学地考察干部、在全面的比较中选择干部,各县区要在选任干部的操作层面上坚持实行并努力扩大差额考察和差额上会。

第四,必须全面推行票决任用干部。关于票决任用干部问题,去年,省委作出了明确规定,今年,中央出台了《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这些文件对票决的程序作出了具体的规范。各县区委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熟悉这些制度,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在常委会讨论干部时要坚决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对下一级党政正职和重要部门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要实行全委会表决。

(二)要刚性地贯彻落实好《五条规定》。

经省委同意,省委组织部最近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五条规定》,主要内容是:

一是考察对象的提名必须经民主推荐并为多数人推荐。凡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其考察对象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民主推荐原则上采取会议投票推荐。提名作为考察对象的人选必须是民主推荐中多数人推荐的。

二是组织和个人的推荐必须进入民主推荐的程序。组织酝酿推荐的交流提拔人选必须在干部所在单位进行民主测评或在更大范围进行民主推荐,得到多数群众拥护的方可列为考察对象;领导干部个人推荐的人选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如人选不是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三是重要职位的人选推荐要扩大推荐范围。民主推荐范围应在《干部任用条例》要求的推荐范围内进行,重要领导职位应视领导职位情况和干部情况在熟悉了解干部的更大范围内进行,应注意听取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

四是民主推荐中应推行“两推一述”做法。民主推荐应按规定程序进行,首次推荐不能产生多数人推荐的人选时,则实行“两推一述”办法。即:第一次会议投票推荐后,若推荐人选未得到多数人认可,则由党委根据推荐得票情况按适当多于拟任职人数研究确定第二轮推荐陈述人;陈述人按要求在第一次推荐范围内进行个人情况和履职打算的陈述后,由参会人员进行第二轮投票推荐,党委根据第二轮民主推荐情况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五是全面推行干部的差额考察、定量考察。新提拔进党政领导班子人选,原则上应差额考察,差额考察情况应客观、如实报告。考察方式根据干部情况和考察范围情况决定,应注意综合运用个别谈话、素质测评、数量线型分析等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考察。

《五条规定》是检验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一把“标尺”,是需要在干部选任中必须遵循的刚性规定。我们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贯彻落实《五条规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选拔各级党政干部工作中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刚性地执行《五条规定》。

(三)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几个关系。

我们强调,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其实就是落实群众“提名权”问题。为了正确领会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精神,切实解决好“提名权”归群众问题,我们还要正确把握这样一些思想关系:

一是党委(党组)意见与群众意见的关系。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当群众的意愿与组织意图不一致时怎么办。应该说,坚持党管干部与坚持群众公认本身是有机的统一,党组织的意愿与群众的意愿本质也应该是一致的。党委(党组)的意见,一个根本的前提,就是要有群众基础,党委(党组)的意见本质上就应该是来自群众。因此,党委提名人选,应该是大多数群众拥护的人选,党委的意见本质上与群众意见是一致的。如果党委(党组)意见与群众意见不一致时,应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见。

二是尊重民意与不简单地以票取人的关系。群众公认就是要充分尊重民意。《条例》第三章第十七条规定,“确定考察对象时,应当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从尊重民意的角度,我们在选拔任用干部上并不反对以票取人,正常情况下,就是要通过群众投票的结果确定考察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应当依票取人,我们反对的只是简单的以票取人。而反对“简单地以票取人”,是强调不能仅仅因为谁票多就选拔谁。从选举制度来说,选任制产生的干部就是要“以票取人”,在提名候选人时就是要根据得票多少作为确定候选人的依据之一,在选举时就是哪个得票多哪个就当选。而委任制的干部由于在授权原则、价值标准上与选任制干部有很大不同,在对他们的选拔任用上主要看有没有群众基础,是不是走了群众路线,是不是群众公认。

三是扩大干部选任民主与防止民意表达失真的关系。在目前干部选任的制度设计中,最常见的民意表达方式就是让群众投推荐票、测评票等,在投票的行为过程中,确实容易伴生出向投票人搞“勾兑”、打招呼、拉选票等影响民意表达真实性的现象。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推荐和民主选举,必然会伴生有争取票的现象,但这并不是问题的主导方面,更不应当成为反对扩大民主的理由。当然,这并不是说拉票行为和现象是正确的,而是说我们要理性地认识和看待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完善民主推荐和选举的有关程序、办法,保证推荐和选举结果真正准确地反映多数人的意愿。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努力把隐藏在干部选任背后的无序竞争积极转化为规定范围内的有序竞争,建立有序的、有引导的竞争机制,使“潜规则”彻底失去作用。

四是怎么看待一些敢抓敢管、但得罪了群众掉了票的干部。可能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有些敢于负责、大胆管理、不怕得罪人的干部,在民主推荐的时候掉票。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应当说,如果干部本身敢于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敢于负责,绝大多数群众是拥护的。在正常情况下,敢抓敢管的干部民主推荐中得票数应该比较高。但也不排除,由于种种原因,民主推荐时个别敢抓敢管的干部掉票。对待这些干部,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一个领导者要履行好领导职责,除了依靠权力的影响力外,也需要群众信任、拥戴的公信力。如果群众不拥护、不支持,继续让这些同志呆在原职位上,只会贻误工作和影响干部本人的成长。也许换一换环境,帮助他们克服方法上的缺点,或许他们就能有更大作为。而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最终还是能够得到大多数群众拥护的。

三、推进制度化建设,强化干部监督工作,确保群众公认原则落到实处

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是与干部选拔任用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也是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重要保障。我们要通过用制度化的方法来解决干部选任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确保群众公认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一要突出抓好干部选任工作制度体系建设。干部工作中反复出现的问题,一定要从规律性上找原因,普遍出现的问题,一定要从制度上找原因。必须在制度规范上狠下功夫。下一步,我们要围绕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干部任用条例》、中央五个法规性文件、省上近年来相继出台的一系列制度、规定等,下功夫抓制度体系的建设。

二要突出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过程的监督。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过程的监督,是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关键。组织部门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作用。要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必须把好几个关口:一要把好提名关。提名关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为重要的关口,出现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现象往往是在这个环节出了问题。二要把好“考察关”。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考察方法,防止考察失真失实。三要把好“讨论决定关”。要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另外,我再谈谈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组织部门要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对任职时间比较长的党政“一把手”和交通、国土、财政、教育、建设等重要岗位的“一把手”要逐步安排审计。并全面推行审计谈话制度,实行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要把审计结果真正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来,充分发挥审计在干部监督中的作用。

三要切实抓好干部交流工作。要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有关干部交流的规定,抓好对县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交流。同时,对纪检、审判、检察机关和组织、公安、政府分管人财物部门主要负责人也要加大交流力度。

四、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使“树形象”活动自始至终取得形象和内容的双丰收

在今年6月我部召开的全市深化和拓展“树形象”活动座谈会上,我们对如何进一步深化“树形象”活动作出了明确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按照部署下功夫抓好落实。

一是“树形象”活动既要注重优良传统教育和案例警示教育,更要注重方法教育,着力构建以公道正派为核心的长效机制,切实把公道正派的要求与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结合起来。

二是既要注重提高素养和加强作风建设,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更要注重制度建设,特别是要紧紧围绕落实群众公认原则,执行好“五条规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干部选任的制度体系。

三是既要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要注重研究如何防范问题,特别是加强对干部选任过程的监督管理,落实群众“提名权”,坚决查处违背群众公认原则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选人用人上的各种不正之风。

四是“树形象”活动既要从高处着眼,更要从低处着力、从最具体的环节着手,在每一个细节上体现和落实群众公认原则,树立组织部门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总之,在下一阶段的“树形象”活动中,我们不仅要突出抓好自身建设,更要通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和落实群众公认原则,进一步树立组织部门的良好形象。党的组织部门是一个特殊的工作部门,要认真贯彻从严治部要求,不仅是从严要求,从严处理,更要从严规范,使“树形象”活动自始至终取得形象和内容的双丰收,做到“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

同志们!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群众公认原则作为干部工作的价值取向来追求,作为改革干部选任制度的基本方向来把握。希望各县区要结合实际,把群众公认原则真正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为实现我市跨越发展、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全市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全市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座谈会,议程简洁。有三个单位发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何仁均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就如何贯彻会议精神,进一步抓好全市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XX同志在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是按照市委常委会确定的原则,全面贯彻了全国、全省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总结了我市二十多年来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取得的成绩,明确了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政策原则,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XX同志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市委对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高度重视,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政策性和操作性,对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会后,请同志们及时向单位党委(党组)汇报会议精神,特别是要认真传达仁均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二、充分认识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关键是要认识到位、思想统一,不断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区县、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的决定上来,推动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深入开展。

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提高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自觉性。党外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搞好党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必须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必须进一步提高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水平,实现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必须进一步提高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水平,使党外干部在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参加国家各级政权,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人民政权的一个鲜明特色。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我们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培养和造就一支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具有广泛代表性和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党外干部队伍。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积极选配优秀党外干部进入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机关的领导班子,进入有关人民团体、教科文卫系统和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并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共事关系;要充分发挥党外干部的作用,吸收他们参与决策的研究与实施,努力实现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要牢固树立党外干部工作也是党的干部工作这个重要的观念,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纳入党的干部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为党外干部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探索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规律性。求真务实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质,也是我们抓好这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的关键。各地各部门要把求真务实贯穿于落实会议精神的全过程,在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中求真,在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中务实,结合各自实际,针对党外干部的特点,努力在培养选拔任用党外干部方面有新的进展。要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扎扎实实地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努力推动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正确把握政策,把会议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过程中,只有准确理解政策,正确把握政策,严格执行政策,才能使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深入健康地发展。

准确理解“抓住源头、打好基础、完善机制、推进选拔”的工作思路。“抓住源头”,就是要拓宽选人的视野和渠道,广纳群贤。这是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前提。在继续抓好从教科文卫系统特别是大中专等院校选拔党外干部这个“源头”的同时,要注重从民主党派领导成员及工作骨干、无党派代表人士和人民团体、科研院所、国有企业中选拔党外干部,积极探索从留学归国人员和新的社会阶层中选拔优秀党外人才担任领导职务。“打好基础”,就是要把党外干部的培养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这是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重点。要根据党外干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计划,坚持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不断提高党外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完善机制”,就是要建立健全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科学机制,推进这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这是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重要保证。要与党和国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适应,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的需要相适应,逐步建立健全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选拔”,就是要切实加强选拔任用工作,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代表性强、与党亲密合作的党外干部队伍。这是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根本目的。要改进和完善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不拘一格,大胆选拔。“抓住源头、打好基础、完善机制、推进选拔”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既要注意整体规划,又要切实抓好每个环节。

明确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主要任务。这次会议明确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在认真总结这些年各地各部门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来的。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指导性的目标任务,现在要按此贯彻执行,今后也要按此贯彻执行。关于政府工作部门配备党外领导干部的问题,仁均同志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在市、区县政府工作部门配备党外领导干部的力度,要重点做好在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联系知识分子广和专业技术性强的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配备党外干部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在市、区县法院、检察院领导班子中配备党外干部的工作力度。这里要提请注意的是,由于法院、检察院系统内不发展民主党派成员,因而党外干部较少。同时,《法官法》、《检察官法》规定了法院、检察院系统领导职务必须具备的任职资格。这些都对配备党外干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实施意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培养选拔党外领导干部工作的力度。既要努力按要求配备,又要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此外,对人民团体、教科文卫系统和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中配备党外干部也提出了要求,这是拓宽党外干部工作领域的一个新的举措。这些领域特别是教科文卫系统,人才密集,历来是党外干部的一个重要源头,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党外领导人才,要高度重视、努力创造条件把这个领域选配党外领导干部的工作做好。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仁均同志在讲话中强调了近期要见到明显成效的目标任务,提出市、县两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中没有按规定配备党外干部的,要在本届任期内配上;按规定应配备党外领导干部的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力争在本届任期内配上;需要配而没有配上党外领导干部的,在领导班子出现缺额时,应优先配备党外干部。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对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战部门要积极配合组织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任务的完成。

参照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切实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外干部要参照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这表明,党外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干部,选拔任用党外干部要遵循干部工作的一般规律,原则上要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执行。同时,由于党外干部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要从贯彻党的统战政策和改善领导班子结构着眼,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主要看党外干部的主流和发展潜力,既不能降格以求,也不能求全责备。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党外干部队伍的现状,目前仍有部分党外干部是通过破格提拔或越级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的。但是,从发展来看,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也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精神,积极为党外干部成长铺设必要的台阶,不断规范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

采取多种措施,为党外干部提供更多锻炼提高的机会。党外干部在担任领导职务前,大多是从事教学、科研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专业专才,有些同志经历单一,缺乏多岗位的锻炼,有些同志不熟悉政府部门的工作规则,组织领导和行政管理经验相对缺乏。有的地方党外干部交流困难,甚至一职定终身现象还存在。要针对党外干部的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锻炼。各地各部门在组织轮岗交流、挂职锻炼时,要把党外干部纳入计划,使他们在多个岗位接受锻炼,丰富阅历。要按照工作需要和培养使用方向,有意识地把基本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党外干部,选派到基层特别是环境复杂、条件艰苦的地区或者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以及国有企业、重点建设工程单位任职、挂职,选调到上级机关挂职、任职,帮助他们积累和丰富领导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在组织干部挂职锻炼时,已经把党外干部纳入了总体计划,并且陆续选派了党外干部到企业和省级机关、市级机关挂职锻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还采取配市长助理、县长助理“小步快跑”的措施,加强了对重点对象的培养。部分单位和区县也在加强党外干部实践锻炼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对符合条件的,特别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党外干部,要大胆地提拔到正职岗位。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大中专院校、普通高级中学校、卫生系统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的正职岗位,包括中层正职都可以作为党外干部逐级提拔的重要台阶。

关心帮助党外干部。党外干部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帮助和关心照顾。党外代表人士知识面广,专业能力强,其中许多同志具有担任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但是,他们走上领导岗位后,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在理论修养、政策水平、宏观思路和管理协调能力等方面,与担任的职务要求还会有一定的差距。各级组织和统战部门要从党外干部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特别是行政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使他们尽快适应工作要求,履行好岗位职责。要加强对党外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地位观。对党外干部要大胆管理,严格要求,严格监督。要经常与党外干部谈心交朋友,了解情况,沟通思想,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热情关心,帮助他们妥善解决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选送党外干部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等干部培训机构学习,是培养党外干部的重要措施。许多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经历,都同政治理论培训密不可分。要加大对党外干部的培养教育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党外干部进行理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要以政治培训为重点,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主题,努力把握其中关于统一战线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要针对党外干部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教,对需要改善和更新知识结构的,组织他们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其它必备的专业知识;对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要结合他们所担负的工作的需要,组织学习有关的政策、法律、规定,组织学习领导科学决策、行政管理知识和方法。各地应当制定培训规划,采取长短结合的办法,在几年之内把本地的党外领导干部普遍轮训一遍。在培养教育党外干部工作中,除了发挥党校和行政学院的作用外,还要注意发挥社会主义学院的基地作用。根据《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要把经过社会主义学院的学习培训,作为选拔任用党外干部的条件之一。

继续保留部分优秀人才在党外。要从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战略高度出发,有意识地保留一批优秀人才,特别是那些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和有比较广泛社会影响的人士在党外发挥作用。关于党外代表人士申请入党的问题,中央的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要继续执行。因特殊需要吸收党外代表人士入党,须经过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的同意,这方面市和区县机关工委、各部门要加强与组织部门、统战部门的衔接、联系。做好了这项工作,党外后备干部就有了来源。

要加强对统一战线各领域代表人士特别是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后备干部的培养。去年各级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后,中央领导同志就提出要立足于下次换届,抓紧培养各方面代表人士特别是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各区县、各单位要狠抓党外干部队伍建设,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培养出一大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可以满足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需要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础牢固、后继有人。对党外后备干部,要建立名单、登记表,坚持备用结合,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手中有人,心中不慌”。

四、完善工作机制,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提供保障

抓落实,既要认识到位,更要措施到位、机制到位。仁均同志在讲话中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对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领导,坚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机制,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加的领导机制。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是党的工作的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党委,落实在部门。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好这次会议的精神,深刻认识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纳入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委(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明确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部门认真抓,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进一步形成党委重视、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良好局面。

要建立健全相关部门职责明确、协作配合的运作机制。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涉及到许多部门,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在党委(党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规范有序,各有关单位积极支持和参与的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机制。组织部门作为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熟悉党的干部工作政策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情况,在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对统战部门在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各级统战部门要加强与组织部门的沟通和交流,积极主动地配合组织部门,认真做好党外干部的发现、培养、举荐工作,并协助组织部门做好考察等项工作。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积极在本单位和本部门发现、培养、使用党外干部,并主动向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推荐。要健全联系制度,努力在党外干部的发现、培养、选拔、任用和合作共事、发挥作用等各个环节,做到前后衔接,各负其责,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为更好地协调配合,规范有序地作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工作,省委已同意,将以省委组织部和省委统战部的名义下发一个关于加强党外干部管理工作的意见,市上也将有相应的贯彻意见,希望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落实。

要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层层推动的督查机制。加强督促指导,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会议确定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实施方案,明确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工作规划和目标。要注意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有机结合,既要有总的目标,又要有分阶段、分步骤的实施计划;既要有明确的要求,又要有切合实际的具体措施。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具体情况,加强分类指导,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和措施。各地各部门要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情况,在4月底前报市委组织部和市委统战部。两部将在今年适当时候对这次会议的贯彻情况进行检查。各地各部门要定期反映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遇到的问题,及时加以研究,提出解决办法,不断改进工作,使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同志们,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刚刚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文件),就充分发挥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加强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等方面的各项具体工作,作了与上述精神相应的明确规定,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5号文件精神,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进一步巩固壮大新世纪新阶段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XX发展新跨越,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干部选拔工作中落实群众“四权”问题初探

在干部选拔工作中落实群众“四权”

内容摘要: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和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手段。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干部选拔工作中群众“四权”的落实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要采取和完善各种相应的民主机制,来保证群众“四权”落到实处。关键词:干部选拔群众“四权”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谈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时提出要“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1]这对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对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干部选拔工作中落实群众“四权”的重要意义

一、在干部选拔工作中落实群众“四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面向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执行,最终要靠人来实现,尤其是作为党的事业骨干力量的党政领导干部,更是“三个代表”最重要、最忠实的实践者。毛泽东同志曾经深刻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也曾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立了,要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2]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不能落实、落实得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各级领导层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落实好群众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扩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是民主,有利于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有利于选准选好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从而激励广大干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发工作。干部选拔工作要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尤其是贯彻落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实质上就是要牢固树立和不断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群众观念,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真正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干部上下去留的重要尺度。而要在干部选拔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最根本的途径就在于通过落实“四权”,让人民群众真正了解、知晓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此基础上参与这项工作,在参与过程中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各种权利。

二、在干部选拔工作中落实群众“四权”,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各项民主权利。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当家作主反映到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中就是要求让人民群众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要求从根本上打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神秘化、封闭式运作的做法,改变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状况,逐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依靠群众选贤任能。落实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四权”,就是落实了人民群众最重要的权利,就能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关心、关注、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长期以来,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很大缺陷就是忽视了群众的“四权”,挫伤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热情。

三、在干部选拔工作中落实群众“四权”,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手段。

党政干部选拔工作贯彻好的作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通过广泛深入地走群众路线去知人、识人、选人、用人,通过落实“四权”,真正把群众参与选拔任用干部的积极性调动好、引导好、保护好,在党管干部的前提下真正把举荐干部、评价干部、选择干部的机会和权利交给群众,让人民起来负责,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体现用好的作风选人,也才能真正选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群众负责,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好的干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原因也相当复杂,但最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选拔任用工作透明度不高,群众参与程度低。因此,只有全面落实群众“四权”,才能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从根本上走出封闭、神秘、暗箱操作的狭隘圈子,才能从源头上纠正和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才能有效堵断跑官、买官、卖官、骗官者的路,才能不被那些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的人所蒙蔽、所迷惑,也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和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新形象。

二、我国干部选拔工作中落实群众“四权”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展开,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不断扩大,群众对干部选拔中的“四权”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落实。尤其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落实群众“四权”的问题更是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十五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以及十六大报告都对此作了专门的强调。同时,党和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干部选拔工作中群众的“四权”进一步得到落实。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就现阶段而言,干部选拔工作中落实“四权”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实行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部门分级管理和政府人事机构协助管理的人事制度,在干部选拔上存在浓厚的封闭性、神秘性,过分强调“保密”,习惯暗箱操作,致使落实“四权”的渠道不畅。而且落实“四权”,客观上要削弱人事部门的权力和权威,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所以许多领导干部往往对这一工作重视不够,甚至有抵触情绪,因而部署不力,要求不严,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加之目前我国的干部人事工作的法律法规不很完善,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民主意识不强,最终导致干部选拔工作中落实“四权”未完全到位,离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离干部工作民主化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1、群众对干部选拔工作知情的领域不宽、内容不多、渠道狭窄。

群众对干部选拔,常常只知道“过程”而不知道“结果”,其结果一般不公开,仅供领导掌握。即使对“过程”的知晓,其范围也较狭窄,还存在许多隐蔽的环节。而对于“用人背景”,如干部政策、选拔程序、标准和要求等,熟悉的人不是很多,往往是就事知事、就人知人。普通群众的知情大都局限于了解和知晓干部任用名单及其简历之类的浅层次情况。并且往往是上面提供什么,下面才知道什么,而主动了解、咨询和过问的一般很少。

2、群众对干部选拔工作参与的机会不多、范围不广、深度不够、效能不高。

干部人事工作不仅需要多给群众提供参与民主推荐、民主选举等机会,而且还需要不断增加群众参与平等竞争的机会。近年来,推行的一些有利于群众参与的举措,在有的地方只是在局部范围内推行。如领导干部公选,有的地方职位不多,报名的范围受局限,报名的资格条件也不利于人人参与公平竞争。在民主推荐、民主选举等活动中,很多群众往往只是进行“点头摇头”“打勾划叉”之类的浅层参与,而为选人用人提供高质量决策依据的参与不够。在干部考察谈话中,群众往往出于种种顾虑很少主动如实地反映情况,尤其是反映深层次的问题。

3、群众对干部选拔工作选择的视野不宽、方式不活、质量不高。

在如何选择干部上,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着“等额推荐”、“等额考察”、“等额选举”,不利于群众真正行使选择权。尤其是目前存在的现场集中划票的做法,给群众进行选择思考的时间短,人员又相互影响,不利于自主行使选择权。选举的过程中还存在“民意”质量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在个别风气不正的单位,群众究竟给谁“打勾”给谁“划叉”往往包含着微妙的关系,无法避免投“感情票”“关系票”“授意票”等现象。有时选举不能完全体现选举人的真实意图,存在“上面定名单、下面划圈圈”,对差额选举进行“技术处理”等现象。

4、群众对干部选拔工作监督的“战线”不长、环节不细、价值取向不够科学。

严把干部的“入口”关,就是要求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作到“时时监督、处处监督”。目前干部选拔工作的某些环节还存在群众监督的“空白”和“盲区”。如群众对干部推荐和考察的监督比较容易,但对干部的酝酿环节、任免决策环节却难以监督。群众在干部选拔过程中行使监督权,大都着眼于规定的程序是否走到,是否把“有问题”的干部选上了,并以此作为监督的价值取向。这应该的监督的最低要求,最低目标。随着形式的发展,群众监督权的行使,应该以选准最优秀的干部、最有本事的人才和促进干部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作为监督的着眼点和价值取向,才是实行民主监督所应追求的最终目标。

三、干部选拔工作中落实群众“四权”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落实群众在干部选拔中的“四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仅取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和法制法规的进一步完善;还依赖于各级党委和干部人事部门是否高度重视,能否切实转变作风,为落实“四权”创造良好的环境。就目前而言,当务之急是要采取相应的民主机制来保证“四权”落到实处。

在“四权”中,知情权是基础,群众只有对干部选拔工作有了知情权,才谈得上其他三权。当前,构建干部选拔的知情机制,首先要增加和深化群众知情的内容,让群众知晓党在各个时期的干部方针、干部政策,干部选拔的资格条件和方法程序,以及当前领导班子职数配置及空缺情况。其次要疏通和扩大群众知情的渠道,既要畅通新闻媒体渠道,将该干部选拔的有关情况在报、刊、台上向社会公告和宣传,又要经常通过有关会议、有关文件在一定范围内向干部群众通报和宣传干部选拔的有关情况;还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在网上发布干部选拔工作的动态信息。同时,还可以设置咨询电话对有关情况进行解疑释惑。再次要增加干部选拔的公开度和透明度,逐步建立透明、公开、开放的工作系统;坚持和扩大干部推荐预告制、干部考察预告制干部任前公示制和干部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制。

参与权在“四权”中处于关键地位,如果没有参与权,则既不能巩固升华知情权,也不能充分行使监督权,更不能行使选择权。建立干部选拔的群众参与机制,首先要让群众全过程、全方位地参与,体现参与的全面性。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民主推荐制度,鼓励群众参与干部的推荐;建立健全考察信访制度、考察举报制度,搞好群众参与干部考察;扩大干部酝酿的范围,尤其是一些重要干部除在领导层酝酿,还应在相关部门、行业及服务对象单位或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酝酿,落实群众参与干部酝酿;建立党委研究决定干部任用人选听证会制度,建立轮流选派群众代表和专门的干部监督巡视员列席党委研究决定干部会议制度,确保群众参与干部决策。其次要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干部选拔工作,体现参与的广泛性。尽量扩大群众参与的范围、人数比例,充分体现参与主体的多样性、代表性、和知情性;坚持并逐步扩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适用范围,大力推行干部竞争上岗、竞聘上岗;积极打破身份界限,实行零起点竞争,从更大范围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干部选拔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选择权是“四权”的核心,如果没有选择权,则知情权、参与权的落实就失去了意义,监督权也很难落实。为此,必须构建干部选拔的群众选择机制,确保选择权的落实。首先要建立健全各种民主选举制度,包括建立健全党内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党政领导班子换届选举等法规,依法保证群众享有广泛的选举权;其次,要扩大基层民主,大力推行村干部“海选”、“直选”“公推公选”,在完善人代会选举的基础上,试点探索乡镇干部“直选”的办法,对一些重要干部的任免,逐步由党委常委会票决扩大到由常委会提名,党的全委会票决,切

实扩大群众的选择权。再次要把竞争机制引入选举,探索中国特色的竞选制度,变等额选择为差额选择,变“盲目”选择为“自主”选择,缩小“间接”选择,扩大“直接”选择,为群众充分而自主地行使选择权创造条件。

监督权是其他“三权”落实的重要保证,其他“三权”的落实要通过监督权来体现。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干部本人的监督,即对“人”的监督;二是对干部选拔工作程序的监督。从搞好对“人”的监督来看,主要是要坚持“干部选的准不准,让群众审一审”,大力推行任前公示制;要把正面公开监督与背后暗中监督结合起来,拓宽监督的领域和渠道。从搞好对工作程序的监督来看,主要是要逐步建立健全干部推荐责任制、干部考试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和考察责任制、干部决策责任制、干部工作特邀监督员制度,确保群众有监督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选拔工作中的权力正确、规范运作情况的权利。

总之,只要我们按照实践“三个代表”要求,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够充分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到领导岗位上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36页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1页

On the mass′“four rights” in the work of staff selection

Liu Rong-huaChen Qianxiong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410081, China)

Abstract: Carrying out the mass′right of awareness, right of participation , right of choice and right of supervision is the ultimate request for practicing “ three represents” , is an important path to develop socialist democracy ,is the important means for clustering relation between mass and party.Because of the reason of history and realism, we still have much to do in carrying out the mass′“four rights” in the work of staff selection.We must adopt the democratic mechanism to guarantee the mass′“ four powers” in the work of staff selection.Key words: staff selectionthe mass“ four powers”

第五篇:区委书记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了贯彻实施四项监督制度,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视频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发表了十分重要的讲话,省委副书记同志、市委副书记同志对全省、全市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作出了部署,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结合实

际,就认真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讲几点意见:

一、抓好思想认识的提高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组织工作提出的重大任务。要把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作为组织工作让人民满意的重中之重来抓。近几年来,我区各街道工委、各部门党委(党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选拔任用干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选拔任用的大多数干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与党的要求和人民期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少数单位在用人上还存在一定的违规行为和不正之风,如拉票问题、突击提拔问题、公信度不高问题、带病提拔问题等。今年,中央相继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等四个文件,在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体系,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重点难点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因此,全区各级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要深刻认识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意义,加大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力度,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二、抓好四项监督制度的贯彻落实

建立和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措施。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认真开展学习培训。建立和实施四项监督制度,突出了对一把手用人行为的监督,突破了干部监督的难点环节,更加注重警示和预防,相互衔接配套,构成事前报告、事后评议、离任检查、违规失责追究的监督链条。近期,全区各级党组织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组织一次专题学习讨论活动,要将“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列为各单位各部门中心组、区委党校干部培训主题班次的主要学习内容。区委先学习一次,与廉政准则一起学习。区委组织部要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内部刊物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出台“四项监督制度”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扩大四项制度的知晓面,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在全区上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扎实抓好制度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治本之策。今年,区委将从汉南的实际出发,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提高选人用公信度。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已有制度,建立配套制度,如竞争上岗制度、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改进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工作、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建立来自基层和一线干部的成长机制、建立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把工作部署落实到新的要求上来。积极引导改革、真心支持改革、有序推进改革,用制度预防腐败,用公开促进公正。让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让用人上不正之风没有市场。

三是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严格执行四项监督制度,就必须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要把贯彻执行四项监督制度与开展选人用人满意度测评活动结合起来,对满意度明显偏低的单位和新提拔干部,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教育和处理,对确实存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或在选人用人上存在失职问题的,要及时作出严肃处理。区委组织部要加强对全区各党工委(党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实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全覆盖。要做到象杨松书记要求的“凡是有用人权的地方,必须按规矩办事,凡是用人权的行使,必须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凡是违反规定的用人行为,必须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纠正。”

四是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今年,区委将完善信访、电话、互联网“三位一体”的举报平台,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中满意度明显偏低、干部群众对选人用人问题反映强烈的单位和部门,区委将进行重点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作出相应处理。要发挥查处的惩戒功能,做到查实一起,通报一起,处理一起,警示干部,引以为戒。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人事部门要切实发扬战斗精神,对用人上不正之风敢于亮剑,用铁的纪律保证选

人用人风清气正。

三、抓好贯彻落实的组织领导

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党委(党组)负有首要责任。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整治工作。各级“一把手”要高度关注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带头接受监督,切实把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作为人民满意工程来抓。强化责任意识,用科

学的方法、民主的作风、严密的程序选人用人,以良好的用人导向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班子其他成员对所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负有领导和监督的责任,要经常过问,及时掌握情况,加强检查指导。

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和执纪执法部门要坚持联系通报制度,及时交流信息,沟通情况。要高度重视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协、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努力构建党委领导、各方参与、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干部监督机制,增强干部监督工作合力。

同志们,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中央、省、市委对我们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要以最无畏的勇气、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开展这项工作,促进我区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稳步提高,为加快汉南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下载在全市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原则工作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全市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原则工作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原政协主席在换届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同志们、朋友们: 根据市委的安排,由于我年龄的原因,不再担任县政协主席职务。在这次会议上,***同志当选为县政协主席,***同志增选为县政协副主席,这进一步充......

    在全市挂职干部工作会上的讲话(精选五篇)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委领导同意,由市委组织部与市委统战共同研究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任务是总结2005年度干部上挂工作,对2006年度干部上挂、下派工作进行部署。 首先,我代表......

    在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年年初,中央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我们党制度反腐和制度建党的重要里程碑,意味着我们党的反腐方向从事后惩治转向事前、事中的制约和制衡,对于从根本上......

    在全市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部长办公会研究同意,今天在XX市召开全市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以及全省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近......

    在干部欢送会上的讲话

    在领导干部欢送会上的的讲话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欢送---的老领导们,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感受很复杂,有高兴也有失落。高兴,是为各位领导将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大展宏图;失......

    在干部思想教育会上的讲话(汇编)

    在干部思想教育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干部思想教育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同时对大家进行一次思想教育。可以说,今年是一个大发展大调整大变......

    在干部廉政谈话会上讲话

    在干部廉政谈话会上讲话同志们:对新提拔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措施,体现了党组织对各级领导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关心和爱......

    在干部民主测评会上的讲话

    在干部民主测评会上的讲话 (通稿)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2011年全区、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