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
高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
2009年,教育部专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选择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等16所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5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大学固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阵地,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却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形成的。高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是学生专业发展方向确立的关键期,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因此,在整个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中,普通高中起着重要的“下连义务教育、上通高等教育”的桥梁纽带作用,理应在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输送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淮北一中作为安徽省首批25所省重点中学之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示范高中,省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教育部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培训校,淮北地区高中龙头学校,深感加强中学与高校合作、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
当前,中学与大学的衔接往往只发生在高考环节,这样的联系非常薄弱。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学与大学必须加强融通、深度互动,这是高中与大学校长们的共识。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提出,中学在高校选拔人才时可以有更多声音和权重。他以杨振宁、李政道等科学大师的成长经历为例,指出拔尖人才多在中学时期就确立了志向和兴趣,所以大学与高中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必须走得更密切、更贴合。
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是中学与大学面临的共同使命。中学要真正改变培养学生的观念,探索更符合学生兴趣需要、个性化需求、特长培养、潜能发挥的创新型教育模式。下面我就高中如何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更新办学理念。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科技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愈来愈重视,把对他们的培养视为应对新技术革命及激烈国际竞争的重要举措。在教育理论界,让有天赋、能力突出的孩子得到适合于他们自己发展潜力的教育机会,从而实现高端教育公平,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初显端倪,国家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渴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领导人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我校实际,校党政领导班子按照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秉承“团结求实勤奋进取”的校训;以建设“书香校园、活力校园、欢乐校园、和谐校园”为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是加强国际交流。
为了培养师生的国际视野,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我校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师生学习交流联系,定期和不定期互派师生,双向学习。早在1999年前就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科技先锋学校”诺斯科特中学结为友好姊妹学校;此后,学校又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学院、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马克斯分校、美国魏雷中学等多个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9
年开始,我校又与美国美中商学院合作举办了国际班。广泛而深入的对外交流,让师生有机会接触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经验,从而进一步开拓教师的教育视野,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先进人才。
三是加强与高校的交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中提出“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可与高等学校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我校定期请大学教授以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辅导;定期派教师到北京大学、中科大等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教师到高中为学生举办讲座,开设拓展性课程交流。多年来,师生交流频频,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截止目前,我校已有一批学生考入国外一流大学,并获全额奖学金。
中学的兴趣小组也邀请淮北师范大学的老师担任竞赛辅导老师。让学生了解大学的学术环境、学习气氛,拉近中学与大学的距离。我们积极主动地争取高校的支持,高校也将自身的优质教育资源与高中共享,开阔高中学生的视野、提升高中学生的品质,培养出更多符合高校和社会发展的创新型高水平学生。四是注重教师培养。
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实施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我校特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进一步健全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着力实施“一年合格、三年成熟、六年骨干、十年名师”的培养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特别是特级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继续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实行新、老教师结对活动,帮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注重教师培训,学习交流工作,既“引进来”,又“走出去”。多年来,学校多次邀请省内外各类专家专家来校为全体教师作新课改、教学研究、专业发展等多方面的专题报告,通过专家引领,进一步提升教师素养。同时,常态性的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包括西工大附中、衡水中学等名校。
五是培养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决定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潜力。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且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八大报告中,特别提出“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要求“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为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而中学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国家要求中学探索招生制度改革,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条件的可成立实验班,探讨进行大学预科班、高校直升班的试点等。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教授提出正确理解教育公平,“区分对人的公平和对才的公平,区分对起跑的公平和对终点的公平”。他认为,对人的公平,意味着有教无类、机会均等与教育均衡;对才的公平,意味着因材施教、人尽其才、才尽其能。集中优势资源为优秀学生提供特别教育,在更深层面上恰恰体现了教育的真正公平。
1、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坚持做到因材施教,多元发展;以人为本,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充分考虑学生发展方向与兴趣取向差别,从培养学生兴
趣入手,注重扬长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成长的土壤与空间。
2、在教科研中,我们坚持做到不仅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更要研究行之有效的、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没有实践的基础就没有理论的价值。我校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成果的取得与实施“科研兴校”方略,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是分不开的。学校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目的是提高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效率。
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坚持做到以弘扬人文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创新人才,努力使学生在富含人文滋养的学习过程中,成长为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创新人才,使教师根植于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土壤中获得持续发展的空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构建校园和谐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全体师生魅力展现的一个平台。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集素质教育与特色文化为一体,是学生提高素质,发挥个性的重要舞台。我校每年都要举办科技文化节。几年来,科技活动硕果累累。2010年以来,学校有17位同学获得科技创新“市长奖”,其中李石擎同学荣获安徽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继而代表安徽省获得全国二等奖。2012年,任泽宇同学凭借优异的托福考试成绩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7所大学同时录取,史彦龙同学荣获第十七届国际天文奥赛银牌,胡雪同学在第七届全国创新作文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刁灵慧同学在第十一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另有李石擎、朱书琦、王松、王倩、郭恒麟等等一大批同学在全国及省市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中表现突出。一长串熠熠生辉的获奖名单,彰显淮北一中推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卓著成效。
4、在开设科技特长实验班中,坚持“因材施教,多元发展;优化个性,培养特长;注重素质,全面提高”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情操、意志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具有特长的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智力潜能得到开发,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2008年,首开奥赛班和文科课改班,在三年后的2011届奥赛和高考即取得辉煌战果。在此基础上,2011年首开理科创新实验班,目前看来效果明显。在已经结束的各项学科竞赛中,共有19人次获得全国奥赛安徽省一等奖。我校作为省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教育部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培训校,中学生学科竞赛是我校的又一奇葩,近五年来,高中学科竞赛获省一等奖励人次,史彦龙同学2012年荣获第19届国际天文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尤其是2012年有21人次获省一等,数学4人获一等奖,物理2人(其中1人安徽省第二名,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赛),化学3人(其中1人安徽省第一,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赛),生物6人。我校的创新实验班正努力向“人才的摇篮,名师的沃土,科研的基地”这一既定的目标迈进。
总之,就中学与大学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如何衔接的问题,我认为,要形成创新人才培养“一条龙”机制,要打通小学、中学、大学的培养路径,使小学、中学和大学携手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更加便捷的条件。因为,虽然大学是人才的终端产地,但中外高端人才在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上的差距,从教育的起点就开始拉开,在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而逐渐加大。基础教育同样承担着创新人才
培养的任务,小学、中学、大学应该建立经常的联系和合作,共同设立课题进行专门研究,要充分发挥大学的教育科研优势,让更多的中学生到大学和科研机构去进行科学实践,让更多的中学生提前选修大学的课程,让更多的大学教授与中学生建立联系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
第二篇:发展科学技术,培养创新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培养创新人才
在读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日本国家第二期(2001-2005年)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后,两点令我印象深刻,要想立足于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而要发展科学技术,科技创新人才的建设则是重中之重。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从《纲要》和《计划》中可以明显看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纲要》中提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依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将为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学和技术重新升温,为解决世界性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纳米科学和技术新突破接踵而至,将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为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了新的前景。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世界眼光,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纵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面对国际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计划》中讲到:在经济全球化和越发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日本经济出现一系列诸如产业竞争力下降,就业创造力停滞等问题。日本面临的少子女、高龄社会又带来了劳动力人口减少和社会保障支出增加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稳定提高人民的生活,必须不断通过 技术创新,培育具有产出高和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以维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现代科学成为科学──技术──生产体系的先导,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科学技术超前于生产并对生产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当代社会生产的鲜明特点。
科学理论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而且为技术、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模式。比如,先有了量子理论,而后运用量子力学研究固体中电子运动过程,建立了半导体能带模型理论,使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蓬勃发展起来,并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又如用相对论与原子核裂变原理发展了核技术,形成了原子能工业。激光技术产业、生物工程也是如此。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
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特别是高科技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
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技术水平仍比较落后;科学研究质量不够高,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同时,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创新能力薄弱。
进入21世纪,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需要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
二:科技创新人才建设
《纲要》中提到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本纲要提供人才保障。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等措施都说明了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
《计划》中也指出人才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基础,要通过推动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教育改革,培养和确保优秀的人才。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智力是活的知识力量。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需要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既具有独立创新精神,又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优秀人才,这是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智力支撑。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在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要始终把创新与科技进步、民族复兴、国家事业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正在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再次证明,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创新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的根本要求,也反映了我们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唤起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历来就有开拓创新的传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伟大民族和人民,是勇于和善于进行创新的,是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面对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要使创新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坚实基础。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由于没有得到富有深度的开发,人才资源并不丰富,结构不尽合理,因循守旧,创新精神缺乏,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当今世界,人才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科技人才资源被各国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直接担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特别是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因此,源源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是教育和广大教师神圣的职责。
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总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与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
以上可以很清楚的得出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型人才建设是重中之重。
第三篇:弘扬创新大学文化 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
弘扬创新大学文化 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四川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论坛上的讲话
校长 谢和平院士 2011年5月24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学之大最重要的是大学有文化、大学有精神。大学是一座学术殿堂,是人类追求真理的平台和舞台。大学文化和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对自由、求真、民主、公平的无限追求。数百年来,无论是不同国度的变换、还是任何时代的变迁,大学都始终鼓励学术自由、思想自由;都始终坚持对真知的不懈探索、对真理的无限追求;都始终营造一种公平、民主的文化和氛围,在大学校园里无论级别职位高低、无论老师学生身份差异,都是平等的,都可以公平、公正地共享各种资源,这也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所在。我们川大115年的办学历史,实质上就是这种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延续、传承、弘扬和发展。
今天论坛的主题是文化素质教育,也是对川大文化和川大精神的传承创新。我个人认为,文化素质教育的范畴很广,应该是一个包括品德、人格、文化、科学、法律、价值观等等在内的整合体。过去,我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相对简单、也比较狭隘,大多数人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开一门音乐课、艺术课,实际并非如此,我想至少应当包括意识形态、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以及诚信责任、法律和公民意识的养成。因此,首先应该全面理解、深刻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这十分重要。
第二,我们应当准确把握文化素质教育的阶段性和渐进性。文化是一个大概念。我想,我们谈文,所有的文字记载主要包括记事、记理、记情三大类,把事情记下来就是历史,把道理讲清楚就是哲学,把丰富的感情描述出来就是诗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文、史、哲。因此,我认为,文化这个大概念至少应当包括以上三部分。现在人们都在讨论国学,那么中国古代的国学是怎样的呢?由于当时并没有产生自然科学,因此,国学就主要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教育也是其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国学经典著作、也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一的《大学》,就深入探讨了教育之道、也就是大学之道。其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实际上就说明了当时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诚意、正心和修身,诚意使自身意念发于精诚、讲求诚信;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品德;修身就是修养自身的品性,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就是所谓的“诚、正、修”。可见,这三者具有阶段性、循序渐进,并非一蹴而就。通过“诚、正、修”的次第推施,真正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我们说“诚、正、修”后自然便可“齐、治、平”。可见,教育具有规律性、次序性和阶段性,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以修身为根本,以修身立德作为诚意、正心的最终归宿,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力量之源。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是在幼儿园、小学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要治国、平天下。然后,在大学阶段再反过来讲诚信责任、讲做事做人,也就是《大学》中论述的“诚、正、修”,显然有些次序颠倒,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在今天的文化素质教育论坛上,我希望大家都能从国学中、从《大学》里,去领悟大学之要旨、教育之功效,去理解文化素质教育的渐见性和实效性。我理解,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归宿就是教育学生“齐、治、平”,但前提必须是“诚、正、修”,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宗旨。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同志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
第三,关于文化素质教育,我们川大人应有自己的思考,应该形成具有川大烙印的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校长,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川大应该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二是川大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什么风格?我想,不同的大学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我们川大是一所历史悠久、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应该具有适合学校实际、带有川大烙印的教育。关于川大的教育问题,我前不久已经在全校做了一场专题学术报告。我一直认为,川大的教育至少应当体现在三个方面:川大至少是一所精英教育的学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4.2%,有人说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川大这样的学校,必须坚持精英化教育。我们说的精英教育不是贵族教育,不是培养几个尖子生,而是真正让川大的每个学生都享受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高水平的课程体系,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公平、公正地享受川大优质的课堂条件、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构建一个全过程精英教育的体系。从2003年到现在,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川大办成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精英教育的学校。现在,我们的青年学子很多,学校相当于是买方市场,但据有关数据表明,初高中生数量已经在逐渐下降,而大学的数量、招生规模仍在不断增长,10年或20年以后,高校生源势必会大幅度下降。那时的教育市场是需要激烈竞争的,就像现在欧美国家一样,都开始从中国吸引生源。因此,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想到10年甚至20年以后,要让10年后的川大依然是能够吸引最好生源的大学。现在,我们就必须要树立一种精英教育的理念,把川大办成一所精英教育的学校。第二,川大应该是一所能培养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学校,真正让每个学生在接受川大的教育后,都能使他们的潜质和能力被启发和发掘出来。川大是一所综合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到激发每个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我是理工科大学毕业的,到川大以后,我就感觉到自己过去接受的教育是一种缺失的教育,因为我虽然有知识,但感到文化还比较薄弱,还要提升人文修养。这些年,我一直在利用川大这个综合性大学的平台完善自我,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综合大学校长。我深深体会到,一所综合性大学更应该培养每个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和潜质。第三,川大是一所能提供给每个人真正适合自己教育的学校。每个人都有差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进入川大的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想学什么就能学到什么,想发挥什么特长就能充分发挥。川大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特色,构建这样一个平台和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和课程安排,真正使他们的兴趣、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发掘,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我们要构建具有川大特色的教育,就必须进行一系列教育改革创新,近年来,学校从实施“412质量工程”到构建完善“323+X”创新人才体系,都是紧紧围绕实现这个梦想思考谋划、探索实施。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一直思考川大毕业生应该具有什么风格。过去,作为理工科大学的校长,我一直根据国家需求和行业特色要求学生严谨、勤奋、能吃苦,学生的风格比较单一,特色也比较鲜明。但是,我们川大是一所人文底蕴深厚的综合性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拥有文理工医11个学科门类,因此,培养的学生就应该具有川大的风格、带有川大的烙印。我有这样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川大的每个学生都能加强人文底蕴、人文境界的教育、培养和熏陶,今后毕业走向社会,谈吐气质能与众不同,能够多一份人文气质、多一份人文境界、多一些人文修养,有知识、更有文化,有智慧、更有责任,真正成为“帅才”而不是“将才”。因此,我一直十分重视并亲自抓学生修养的培养。2004年,我们就提出要修改人才培养目标。之前,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其他部属高校都相同,为了真正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学校提出了“412质量工程”,确定了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把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放在首位,全面倡导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同时,学校还进一步明确了不同校区的功能定位,把江安校区作为人文教育为主的校区,望江和华西校区则定位为以创新教育为主,倡导文科学院整体搬迁到江安校区,让所有学生在校园里都能受到人文熏陶、感受人文情怀。2005年,我们又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中华文化》人文素质必修课,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人文境界。2006年,以110周年校庆为契机,学校融资修建了历史文化长廊,营造了以“四馆一廊”为主要载体的人文环境。总而言之,近年来,我一直亲自布置、亲自抓落实的工作就是学生修养、能力和视野的培养,其中,修养就是人文底蕴和人文境界的培养。我是文革前上小学、文革时上初中和高中,当时中小学都强调数理化,实行文理分科,可以说我以前接触的教育是一种相对单
一、缺失的教育,始终感觉自己有知识、但文化底蕴不足。因此,我要求川大的每个学生,都能将学校积淀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好、弘扬好,既要有知识、更要有文化,既要有智慧、更要有责任,既要学会关心自己、更要学会关心他人,既要学会关注自我,更要学会关注社会;更多地关注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更要有一种“厚德博学、虚心从善”的态度和“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的胸怀。我希望同学们在川大这样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综合性大学里,时刻去感悟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去品味川大的文化氛围,真正传承、弘扬和创新川大文化和川大精神。
首先,我们要传承川大文化,凝炼人才培养的新理念。2003年9月29日,我在全校学术报告会上为干部师生作了题为《对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思考》专场报告,系统梳理和归纳了川大历任校长的办学理念。在115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川大历任校长和许多著名教育家都一直把综合素质教育和形成川大独有的风格联系在一起。从清季学堂时期胡峻总理提出的“仰副国家,造就通才”,到国立四川大学时期张澜校长提出的“国家栋梁、社会骨干”(他倡导川大要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培养国家栋梁和社会骨干),再到张凌高校长提出的“造就专门人才,适应社会需要”的培养理念;从国立四川大学校长任鸿隽指出的“教育的目的在一个全人的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文学院院长朱光潜提出的“宽大自由教育之目的不仅在传授知识技能,而尤在陶冶品学才识具备之完人与培养健全之士风”,再到华西协合大学时期,罗忠恕院长强调的文学院开设中文、外文、通史等课程对文、理、医、牙的学生都是必需的深刻论断。这些都是对川大文化和精神的一脉相承,更是川大重视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优良传统,我们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确立了“四个具有”的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把“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放在培养目标的首位,这就是我们川大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独特风格。学校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作为“一条主线”,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两个渠道”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德修养、诚信责任以及公民法律教育。
第二,我们要弘扬川大文化,丰富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构建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校设立了中华文化课。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又增设了《四川大学校史文化》、《中国诗歌艺术》等一批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逐渐形成了层次鲜明、结构合理、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全校已经开设了8大类、100余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修读学生超过3万人。二是开设了系列人文讲座论坛。我们精选出10—15位学术水平高、特别是讲课效果好的老师面向学校全体学生开设人文大讲堂,打造川大的文化品牌,形成川大的文化影响力我一直希望川大文化讲堂能够面向社会开放,不仅让师生、还可以让市民来聆听学习,真正起到引领社会文化的作用。同时,学校还开设了川大人论坛、尊经论坛等一系列人文学术讲座及论坛。近3年来,川大共举办了各类学术论坛1000余场,参与学生30余万人次。三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课外活动。比如,5·12汶川地震后,文新学院、艺术学院等一些学院的师生在第一时间从文化艺术的角度创作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感人故事,在校内组织了几场演出,非常感人、效果很好,整个创作和演出过程实际就是教育人、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的教育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过程。我认为,大学校园里的每个角落、每个场面、每次交流都是对学生最好素质教育、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整个人生。在这次地震文艺演出过程中,真正体现出了师生的互动、心灵的沟通和爱心的传递,真正使学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内心的震撼和心灵的碰撞。四是营造了以“四馆一廊”为主要载体的人文环境。建成了以校史展览馆、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美术馆和历史文化长廊为载体的“四馆一廊”。2006年,学校以110周年校庆为契机,积极开展社会融资,从江安校区东门到图书馆修建了790米长的文化长廊,以台历形式把川大的历史、人文和精神完整地展示出来,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无形中感受到川大悠久的历史和独有的文化气质,从而增加师生对川大的热爱和感情,激发他们在川大学习、生活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此外,学校还拥有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以及校史展览馆等大批丰富的文化资源,比如,历史博物馆是目前全国高校博物馆中历史最悠久、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有馆藏文物8万余件,其中,宋元明清的书画精品就有2400余幅;图书馆馆藏国家珍贵古籍35部、特别是手绘的清代作战地图十分珍贵;校史馆里也收藏了很多历史名人的珍贵资料文献,这些文物藏品都是无价之宝,很好地体现出川大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但是我们很多师生还都不了解、不清楚。学校一直提倡让所有学生都免费到博物馆、校史馆参观,了解川大文化的精髓所在。今天上午,学校还专门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就是要把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里的一些珍贵文物、古籍和标本整理挖掘出来、开发利用起来,成立由相关专家组成的编辑委员会,出版一系列馆藏精品丛书,面向全社会出版发行,展示和弘扬川大的历史和文化,真正使学校最优秀的文化资源影响社会、引领社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以“四馆一廊”为载体,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新环境——四川大学对合并高校文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2007年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当时,全国只评了两个特等奖,我们就位列其中之一。此外,学校坚持把行政主体和文科学院搬到江安校区,一方面,大
一、大二的学生刚从中学走入大学校园,刚刚离开家庭走向社会,最需要老师的关心关怀和指导管理。学校领导带头在江安校区上班,相关部门坚持在江安校区工作,学院领导、辅导员坚持在江安校区上班并看望、关心学生,老师尽量在江安校区多待一分钟,这样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重视;另一方面,我们的文科学院搬迁到江安校区,就可以营造一种人文氛围,真正使江安校区成为充满人文关爱、人文底蕴深厚的人文校园。现在,我们正在筹建艺术与科学汇聚中心,修建艺术与科学研究大楼,真正使艺术与科学汇聚在一起,让我们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每个学生都能可以去感悟。我们拥有一大批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他们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从事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更应该体现在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因此,我们建设艺术与科学汇聚中心,就是要让我们的艺术家回归校园,让每个川大学生能够感受到人文氛围,让艺术家与科学家们互相沟通交流。
第三,我们要创新川大文化,强化学风建设。我们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严格规范管理学生,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此,学校提出了对四个年级的学生实行分类管理,对大一学生要严格管理,对大二学生实行规范管理,对大三学生实施激励管理,对大四学生进行成才管理。学校构建的“323+X”体系也是如此,我们把大学四年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主要进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在大学前两年或两年半完成;第二阶段是个性化教育阶段,主要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教育,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半或两年来完成,学校将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需要,提供一系列课程体系供不同学生选择学习。同时,我们还应该在现有川大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思路、新举措,大力开展包括“学术科技活动节”、“文化艺术节”等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正在筹建的艺术与科学汇聚中心,定期举行各种展览和学术会议,包括师生书画与艺术成果展、服装设计作品展等,努力打造一批精品成果,形成一种先进文化去影响全校师生甚至整个社会,让全社会都了解川大的优秀学子、优秀成果和优秀文化。我们讲文化创新,还包括一直倡导“厚德博学、虚心从善”的精神。谈到“虚心从善”的由来,还是源于我们川大老校长任鸿隽撰写的一篇关于四川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演讲稿中的论述,其思想核心就是倡导“虚心从善”,这篇讲稿至今仍保存在四川档案馆里。我认为,一个社会、一种制度必然会存在不足之处,无论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都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如果一种社会制度已经几近完美,那么,这种社会制度就不会再向前发展,并且可能即将走向灭亡。同样道理,人无完人,每个人肯定都有短处和不足,都需要不断地虚心改进,这就是我个人对“厚德博学,虚心从善”这句话的理解。因此,我们川大一直倡导“厚德博学,虚心从善”的人文境界和校园文化,特别是一种“小我”的境界,当下社会浮躁、功利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从“小我”出发,为人处世能够低调一点、虚心一点、谦让一点,那么,整个社会自然就会更加和谐、就会不断持续发展。我们川大的校训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它的精髓究竟在哪里?大海为什么能够容纳百川?我认为,就是因为大海总是处于最低处,才能容纳百川,才显得如此博大。因此,当一个人处在最低处的时候反而会显出他更加伟大。我觉得有两句广告语讲得非常好,一句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另一句是借用了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今天,我们举办文化素质论坛实质就是教会每个人为人处世的道理,就是要“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只有这样才会减少不必要的烦恼,才可能克服种种困难和阻力,最终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而取得成功。
当前,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越来越关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现在,有些人批评高等教育质量下滑,我认为,他们的评价不是说学生的英语水平比以前差了,也不是说老师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讲得比以前少了。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和学习很多知识技能。我体会,当前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核心,不是简单地专业知识技能缺失,而是在于“做人”方面,特别是修养境界、个人诚信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滞后和不足。因此,未来人才的这种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他们对社会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高校培养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缺少诚信,缺少一种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应有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素质,那么,他们就无法承担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更不可能成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大家都知道,我国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包括钱学森、钱伟长等等,早年都是留学国外,而且取得了很大成就,物质条件也相当优越,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急需大批建设人才,面对祖国的召唤,他们不顾一切,抛弃名利毅然回国投身国家建设,成为时代精神的象征、更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楷模。可见,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党和国家的未来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很多学校都十分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相对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这实际上是一种缺失的教育,最终使我们培养的个别学生成为专业知识过硬,但身体、心理不健康的废品;成为专业技能合格、但缺少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的危险品。
作为川大这样一所具有深厚人文底蕴、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校长,我一直在思考川大的大学之道,我认为,常规的教学工作可以不用担心,川大学生的专业课学得够不够、能不能找到工作,也不用担心。我最担心、也是最想抓的就是学生的修养高不高、能力强不强、视野宽不宽,特别是人文修养的培养很重要,因为修养代表了一个人的层次和品位,川大培养的学生应该有知识更有文化、有智慧更有责任,真正成为未来社会的领军人物。
我们必须把文化素质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现在,很多学生都是80后、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受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什么事都要找父母、辅导员,什么事都怪学校。因此,我们要培养他们对家庭、对学校、对党和国家的感恩意识。父母培养子女不容易,老师给学生上课、教育不容易,学校努力为学生提供各种优质教学资源更不容易,因此,同学们应该努力增强感恩意识、诚信意识,特别是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这不仅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更为关键。现在,我们国家的高科技虽然和西方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这并不可怕,国家的经济正在持续发展,科技攻关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可是,如果我们源源不断培养的人才都缺失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才是最可怕的,这才是我们教育最大的失败。因此,川大作为高水平综合型的大学,一定要坚持把培养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贯穿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使每个学生学会关心自己,更学会关心别人;学会关注自我,更学会关注社会;要有知识更有文化,有智慧更有责任,让每个学生真正从内心去领悟“厚德博学、虚心从善、海纳百川”的川大精神、川大文化和川大品质。
我们必须坚持把文化素质教育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紧密结合起来。钱学森先生曾说过:“培养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取得科学成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的思维。”作为学科门类齐全、交叉互补优势明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鲜明特色,以新一轮“985”工程为契机,促进文理工医学科的进一步深度交叉融合。目前,学校正在努力打造的若干个交叉学科平台,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学科交叉培养,以人文艺术的训练、文化素养的积淀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上面我谈到的正在积极筹建的“艺术与科学汇聚中心”,是世界首个以实体载体促进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研究中心,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努力为全世界学者和学生提供感受艺术与人文熏陶的平台,真正促进艺术想象力与科学创造力的完美融合,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高度统一。
我们必须坚持把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是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我之前在《川大的教育——思考与实践》的学术报告中曾谈到过教育的本质、责任和生命。我理解,教育的本质就是启发、发掘每个学生的兴趣、潜质和天赋,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启发学生的心灵,唤醒他们自身潜在的力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们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的激情,每个学生自然就会努力学习,就会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我们川大的大学文化以“厚德博学”为主要特征,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巩固知识积累、创新能力培育、国际视野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品德与人格教育、诚信与责任教育、法律和公民意识教育,鼓励学生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一定要使学生不仅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还要心理好,要让学生有胸怀、能包容,真正让川大的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更要有责任、有修养、有境界、有能力。
我们必须坚持把文化素质教育与坚守精神家园紧密结合起来。大学是社会的精神灯塔。当前,在全球化时代,在市场化面前,社会可能会世俗,但学术不能世俗,学者更不能世俗;社会可能会浮躁,但教育不能浮躁,教育工作者更不能浮躁;社会可能会功利,但学校不能功利,学校培养的学生更不能功利。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必须传承、弘扬和发掘创新大学文化,进一步营造彰显学术尊严、纯洁学术行为、弘扬学术正气的文化氛围,这本身也是大学精神家园的所在。这就要求我们的师生必须自觉遵守大学精神和科学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端正学风,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大学精神家园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我们必须坚持把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素养提升紧密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学校已经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包括小班授课、启发式讲课、批判式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等等。有好的老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我认为教育改革的难点不在学生,而在于老师,因为这些改革创新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具有相应的能力和水平。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可以说一些老师接受的是一种缺失的教育,如果老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不高,那么就难以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因此,就要求我们每位老师都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更要充满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真正把“老师”作为自己的第一身份,把育人作为自己的第一职责,以最优质的教学、最温暖的爱心和最专注的情感,去发现、热爱和关心身边的每个学生。要成为一个好老师、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不仅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更需要良好的人文素养。作为校长,我一直在补文化,在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尽管我是院士,虽然有科学知识,但文化素养方面存在缺失,因此,我就要通过读书学习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刚才,陈老师也提到现在我一直在坚持练习书法,我练书法的根本动力就在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川大校长。我认为,我们每位干部、每个老师、每个辅导员要推进川大的教育、要实现高水平的人文素质教育、要培养“四个具有”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首先就必须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全面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既要做好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经师”,更要做好教会学生明理、做人,关心学生品质、作风和生活的“人师”。
我相信,只要不断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最后,我再次代表学校对“文化素质教育论坛”的成功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特别对冉先生、陈先生以及在座的各位老师为学校改革发展投入的无私奉献、为学校人文社科繁荣付出的巨大努力、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并通过大家,向全校政工干部、辅导员及全体老师为学校人才培养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表示由衷的感谢!
谢谢大家!
第四篇:娃哈哈倡议与全国高校合作培养市场营销人才
娃哈哈倡议与全国高校合作培养市场营销人才
发布时间: 2012年12月19日 16:21 新华食品12月18日电 日前,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倡议书,希望与国内各大高校合作,通过建立教育实践基地、举办一系列活动等方式,共同培养优秀的市场营销人才。倡议书全文如下:
关于与全国高校营销系广告系建立教育实践基地的倡议书 全国各高校营销系、广告系的老师与同学们:
市场营销工作的好坏关系着企业的命运、制造业的命运,开发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均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而目前我国的市场营销理论体系均是外国的理论,尽管人家的理论亦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准确的,但由于国情不同、文化不同、发展的阶段不同,因此在实践中并不全部适用。为了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理论结合实践,把自己培养成为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同时我们亦希望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参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营销实践案例中总结出中国自己的营销理论体系,为企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创建中华民族自己的名牌作出相应贡献,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愿意为全国各高校市场营销系、广告系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并组织大学生开展营销竞赛,现将有关想法告知如下,并诚挚地邀请各高校营销系、广告系参与合作。
一、合作方式
1、娃哈哈集团公司在每个地区寻找一家高校市场营销系、广告系合作,我司每个区域销售分公司与该校配套紧密合作,大城市可选多个学校。
2、高校市场营销系、广告系帮助我们组织学生小分队参与市场调查、产品定位、策划广告、促销活动计划,参与各项市场活动的实践,并帮助我司对区域内销售人员、经销商给予一定的培训。
3、我司负责所有的活动经费,并联合媒体组织区域、省级、全国的营销大赛,组织高校营销系、广告系的老师、同学、我司销售人员、经销商、企业界来进行评定。
二、具体的操作安排
1、我司提供各类产品的资料、各个阶段市场促销的工作要求。
2、请各校同学自愿组织小分队进行市场调查、产品定位、制定广告宣传策划方案、促销活动策划方案,参与促销活动的实践,我司销售人员配合参与进行。
3、奖励
1)广告策划方案被我司选用后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
2)促销活动方案被我司选用并有实效的,按区域、省级、全国不同层次给予不同档次的奖励。
3)参与我司具体产品促销活动的每位同学按促销天数给予一定津贴,销售产品的利差归参战同学所有。
4、每个学校根据学生小分队的数量确定指导老师及为我司销售员、经销商进行培训的老师若干名,每年补贴一定额度的费用,分月支付、按时支付。
三、营销大赛的组织办法
1、地区级营销大赛
地区仅一个合作学校的,组织学校内各小分队进行比赛,有几个学校的组织所有合作学校进行参赛,不论一个学校或几个学校均在地区电视台或网上进行公开比赛,组织我司销售人员、经销商、社会上的企业网上投票评选及专家、学校老师进行专业评选,并公开颁奖。
2、省级营销大赛
将各地区的优胜队,按每个地区选出优胜3支优胜队参与全省的营销大赛,每省大赛评选3支优胜队伍参加全国的营销大赛,人口大省与市场大省可以增加参赛名额,并在省级电视台与网上进行竞赛,组织我司销售人员、经销商、社会上的企业投票评选及专家、学校老师进行专业评选,并公开颁奖。
3、全国营销大赛
组织各省大赛中评出来的3支优胜队伍参加全国的大赛(人口大省、市场大省可以增加名额),并在全国性电视台或其他全国性的网络媒体上进行比赛,组织娃哈哈全国的销售人员、经销商、社会上的企业进行投票评选及专家与老师评选,并公开颁奖。
4、大赛将分为大专类、本科类二类学校进行分类评选,并分别选取区域前三名、省级前三名、全国前三名优秀小分队分别给予不同档次的奖励,指导老师奖励标准与优秀小分队同级同类标准奖励。
5、对大赛中涌现的优秀营销人才,娃哈哈集团公司优先录用,对在读同学,从中评选1000名优秀人才给予一定额度的学费赞助。
6、全国评选30份优秀案例汇编成书出版,供企业借鉴学习。
以上是我司的初步想法,希望能与愿意参与的高校市场营销系(广告系)的老师们再行商量具体的实践办法与操作细则,希望通过高校老师们能在教学与实践中为创造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理论体系作出新的贡献。希望各有意愿的高校在本月30日前与我司联系。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联系人:
1)杨秀玲: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 电话:*** 邮箱:yxl@wahaha.com.cn 办公室电话:0571-86031108;传真:0571-86094665 2)苏茜: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常务副部长 电话:*** 邮箱:qian.su@wahaha.com.cn 办公室电话:0571-86031108;传真:0571-86094665 3)刘智民: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 电话:***;邮箱:lzm@wahaha.com.cn 办公室电话:0571-86031858;传真:0571-86097003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五篇: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赴新加坡考察学习有感
电气与电子系王艳华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学校建设的需要,2008年1月22日至1月31日,我校一行23人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交流学习,收获颇多。在此仅对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谈谈个人看法。
在2006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为此,要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国家的战略举措。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国家这一战略选择中扮演主要角色,大学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端正办学方向,更好地担负起人才培养、科学创新的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1.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指出,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内地列34名,远远落后于排名11的中国香港。该蓝皮书分析中国的10项明显弱点中,首当其冲的是,合格人才的匮乏,就业形势严峻;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2.以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们科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率都不高
虽然我国的GDP总量已进入世界经济大国的第一集团,但我们的实际收入和效率并不高。原因就是我们缺乏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基本上还处在一个以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换取外国技术和外贸收入的阶段。
3.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们科学论文水平不高,以及科研成果国际获奖情况不好
总体而言,我国论文数量增加很快,但整体科技竞争力却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是应景之需,而确实是我国大学教育当务之急。
二、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工作有四大要素: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培养模式,有潜质的培养对象和优秀的培养者。因此,抓好创新型人才培养也要从这四方面着手。
1.明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确保大学人才培养应有质量的前提。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有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包括:
(1)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2)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5)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6)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7)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8)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针对这一具体的培养目标,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不仅有的放矢,而且有依可循、有据可查。
在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上,既要强调大学自身的特色和个性,亦需重视大学人才培养应有的共性。新加坡国立有3所大学和5所理工学院,每个学校都是自己鲜明的特色。我校在进行国家示范性学校建设过程中,切忌一刀切,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
2.科学的培养模式
育人环境决定育人质量。培养模式营造育人环境,决定受教育者的情感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而决定素质结构,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三个要素: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人文环境。在培养模式的设计上,应该面向社会实际、重视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团队精神、训练系统思考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1)教学制度及其改进
教学制度既关系到“学习主体学的规定”,又关系到教学主体“教的要求”。教学制度设计要体现两个目的,一是有利学生的全面发展(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创新性等)。
我校教学制度可在两个方面有所改进。一是学分制问题,学分制不仅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制度,它还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以充分学习自由的办学理念。尊重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而兴趣和个性正是学生今后创新的前提。我校应加大课程考核改革力度,避免目前考前突击复习一次考试过关的现状,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设立学生研究计划,提倡学生和教师在学术上密切交往,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全校范围的学生都可以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项目并请多学科教师指导,研究工作可以取得学分或获得报酬或者纯粹是无偿的志愿行为。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和科研成果共享系统,教师及学生研究作品设立展示中心,并建设网上共享系统。
(2)教学模式及其改进
教学模式包括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动态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从而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而决定他们的情感和素质结构。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外,要十分重视通识课程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学生人文素质发展,培养形象思维和陶冶情趣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在艺术的欣赏中,保持科学和艺术的平衡,从紧张的理工科学习中放松精神和情绪,更有利于科学创造。为理工科学生开设人文社会课程,保证文理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重视创业课程的作用。国外许多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是围绕一份创业计划展开的,强调实战训练。
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只能片面地传授知识,而学生忙着吸收支离破碎的内容,导致学生无法消化学习内容,并不能以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所学的知识,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一是重视小型讨论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思维批判性、创造性习惯和精神的养成。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采取解题式学习法,采取“一天,一个问题”的教育模式,教师向学生发出问题,要求学生自己探索答案,而并非由教师直接传授知识,教师会在整个过程中加以补充,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在遇到不可预知的问题时,通过与队员的合作来寻求解决方案。教师扮演的是协调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设法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可在我校的部分专业课程中加以借鉴。二是要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Mind and Hand(动手动脑)既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也是他们的课程模式。该校一直保持这样一门经典课程,教师发给学生一个装满弹簧、电机等元件的箱子,要求学生用箱子里的零件自行设计安装一台机器。他们用这种方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3)人文环境及其营建
把人文环境纳入培养模式加以强调,是因为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创设的教育环境。其一,重视“追求科学,崇尚真理”和“对国家负责”的大学使命和大学精神文化的营造。其二,重视尊重重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含文化的营造。其三,重视培育大学竞争意识和学生想象力的文化营造。
3.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决定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教师队伍水平的差距。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学科带头人缺乏;教风和学风不良;教育理念落后;教师人事制度刻板,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等。必须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摆到学校发展战略重要的位置,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形成和发展。当然,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不仅依赖于有水平的教育者,也依赖于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两者都很重要,不可厚此薄彼。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2008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