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摘要】我国农村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畅转移对提升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淄博市农村人口众多,并处于高度流动状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这支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转变到非农产业中去就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是关系到淄博市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在阐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国家及地方发展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淄博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对策与建议。
1、概述
1.1农村剩余劳动力概述
农村劳动力指户籍所在地为乡镇的农村人口中15~46周岁的男性与女性,但不包括在校学生及身体原因不能工作的人。农村劳动力不充分就业指每个单位农村劳动力每年有效工作时数低于公认的单位农村充分就业劳动力年工作时数标准的一种状态,即农村劳动力呈现“剩余”状态。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特点
在年龄结构上, 以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年纪大的农民外出流动的较少。在性别结构上, 无论在哪个地区, 流动的男性都明显多于女性。在知识技能方面, 流动的农民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水平。在就业结构上, 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身份决定了他们不能够进入城市的正式就业体系, 他们普遍从事的是非正规部门或非正规就业的工作,如建筑业、服务业等, 处于行业中的最低层次。在流动途径上, 多以血缘、地缘为关系纽带, 形成“滚雪球”式的非正式流动方式, 通过政府和市场组织的外出流动很少。
1.3农村劳动力流动成因及现状
在宏观层面上, 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壁垒的松动以及农业生产比较收益低下的状况是劳动力流动的前提条件和推动因素, 而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城市不同于农村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是吸引劳动力流动的拉力。在微观层面, 研究者们从流动者流动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个人生活历程和体验的角度来解释影响外出的因素。农村土地缺乏和劳动力剩余、农业高成本投入都不是农民外出打工的充分或必要条件, 农业收入相对低下才是真正原因, 寻求并维持生存甚至糊口而非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农民外出流动的首要原因。进入21世纪,农村人口外出的动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农民在考虑赚钱的同时, 还把外出务工作为改变生活状态和追求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其外出动机具有经济型和生活型并存的特点。
1.4、研究目的、过程和意义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该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并结合相关的理论对被调查地区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利用2011年的寒假时间,我通过谈话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地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业分布,年龄、文化程度,就业结构,技术素质状况等情况做了相关调查,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相关了解和分析。本次调研对于摸清全市新生代农民工情况,反映新生代农民工诉求,找准新生代农民工维权的着力点,更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起到很强的指导作用。
2、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带来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有的地方过量瘫走,致使生产劳动力不足。
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部分乡村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必然导致生产萎缩、经济萧条。有的乡村虽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但有一定文化、技能、体魄健壮的青年人外流出去了,留下的大多是素质较低的年老体弱的农民,农业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串必然受影响。
2、许多地区存在劳动力盲目流动,不仅影响本人、家庭的稳定,而且影响社会安定。
有的找到工作,安定下来,有的找不到工作,到处流浪,安居不下来,人心浮动,特别
是给流入地的交通运输、城镇就业、计划生育。工商税收、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3、无组织的零星流动,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侵害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合法权益的现象大量存在,不少地方出现了外来打工人员闹事的苗头,有的外来人口聚居区成为黑社会的温床。有些地方,由于忽视安全措施,从事挖煤、挖矿、建筑等繁重体力劳动者的安全没有保障,甚至发生死亡事故。
4、无序流动使政府管理极为困难,“民工潮”成为社会问题,劳动力得不到有效利用。
部分地方出现强迫劳役、限制人身自由、殴打劳务人员等非法行为,政府有关部门不知
晓,不能及时解救,既达不到农村劳动者外出务工挣钱的目的,又保证不了社会的全面稳定。
5、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
随着乡镇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和吸收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其接受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减
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这种转变与我市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的现象形成矛盾,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劳动力严重过剩。
6、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中介组织功能乏力,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目前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虽然规模有了较大突破,但其中真正是通过政府及中介
组织实现转移的比重较小。这主要是由于目前部分地方政府的工作权限还仅限于在国家政策的上传下达上。而在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方面做的较少。
3、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1、加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
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注重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和流通,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调整乡镇工业的产业结构,使其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
服务和农副产品为原料办乡镇企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增加农业劳动力的就业门路。
2、大力开辟农村就业市场,满足劳动力就业渠道需求
在农业开发区实施一系列的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植树造林、山区开发、治沙改土
等工程,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并通过这种劳动积累和活劳动的大规模、工程化投入,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在城郊结合部、坝区、林产品丰富的地区,兴办农业企业,走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的道路,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到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来,使农村劳动力不再返回到承包田里,增加了农民收入,可以造就一批农业产业工人队伍,加速城乡一体、农业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
3、加强各级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和调控
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各种类型的社会化就业服务机构,包括
信息、咨询、职业介绍所等,向农民提供需不需要转移、向哪里转移、怎样才能实行有序流动的信息和服务。建立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管理体系,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地发布用工信息,加强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管理。
4、加强农村教育和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其转移的竞争力。
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大幅度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在加大义务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以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和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适应能力。同时要要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市场经济和法律知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保障自己合法权益。
5、加强劳动力流动的法制监督,切实保护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建立健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建立帮助农民工讨薪的长效机制。劳动监察部门严格执法,加大对欠薪行为的处罚,除责令欠薪企业补发所欠工资外,还必须支付法定数额的赔偿金。建立法律服务工作人员的法律援助计划,由其无偿的为农民工进行法律援助,鼓励运用非诉讼途径解决农民工诉讼难和胜诉难问题,满足民工们希望尽快出成效的愿望,通过各项措施切实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4、结束语
我本着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想,基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的了解与分析,发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我市,一部分人已经富了起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加强城乡战略结构调整,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全市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全面推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和一系列措施的施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价值一定能够发掘出来,真正实现义务和权力的统一,劳动和享受的统一。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问题[J].社会学研究, 1990,(4):89.[2] 文军.从生存理性选择到社会理性选择: 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J].社会学研究, 2001,(6):19.[3]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 2001,(3):67.[4]范宇,姚士谋,Kam Wing Chan;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向和措施[J];热带地理;2002年01期
[5] 李强.关于进城农民的“非正规就业”问题[J].社会学研究, 2002,(6):15-16.
第二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第一,自拟题目,报告必须注明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的时间以及调查方法。
第二,要求报告有对社会实际情况的考察、分析;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有自己的结论。
第二,调查报告的字数不得低于3000字。
虽然没有生长在农村,但是父辈祖辈也是在农村,时常也会陪自己的父亲回老家,都有一种安土重迁的乡土情结,父亲也是接近五十岁。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父亲一直放不下那寸故土,一零年十月份回老家开了一个厂子(潍坊华鹏电子有限公司的一家外协),我也有机会更加进一步的了解农村,了解当地的劳动力的流动,还有剩余劳动力影响的因素。因此很高兴能够选择《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式机器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这样一个研究项目。仅此写自己调查的一些成果。
调查地点:潍坊市昌乐县青龙社区—西李家河村,潘家槐林村,王家槐林村 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
调查方式:
第三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自动保存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影响我国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的大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会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而农业的容纳能力十分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是惟一的出路。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由于农业生产所具有的特性,农村劳动力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剩余,即隐性或不充分就业的剩余。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和不稳定性。这些转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尤其是在乡镇企业和本地城市就业的人员,除平时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就业岗位的不稳定性,很难做到准确的统计。
2、乡镇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但吸纳能力已有所减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以发展乡镇企业为载体,采取“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内部就地转移方式。因此,乡镇企业的发展对转移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压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乡镇企业面对的市场约束明显增强。另外,受金融体制和银行内部体制改革的影响,乡镇企业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越来越困难,资金供应渠道受阻,支持不足,乡镇企业新增容量明显减少。除此之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乡镇企业的机制优势和优惠政策逐步消失,以及乡镇企业自身技术装备落后,人才匮乏,管理粗放,在产品竞争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亦难以保证其持续增长。上述矛盾和问题构成了制约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由此而使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3、劳务输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又一出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我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已逐步从“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的陈旧观念中解脱出来,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许多农民走出农村,走向社会、走向城市,到处都有农村劳动力大军。他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而是以工人、商人、专业技术人员或企业主的身份活跃在社会经济舞台之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它不仅填补了城市结构性就业空位,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生力军,而且随着部分劳动力的回流,将资金、技术、信息和新观念注入农村,加速了传统落后地区农村面貌的改变。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在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市场发展较快,相比之下,劳动力市场发展明显落后。缺少组织引导,因此,农村劳务市场的发育尚处于原始阶段,以自发、分散、规模小、不规范为其显著特征。一是缺乏准确的劳务信息和统一的组织管理。盲目外出务工,使不少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二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工资被拖欠、克扣或被迫加班加点,工伤事故无人管、无人问等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着收入的增加和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三是劳动者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生产技能差的问题,由此而造成就业层次低,择业空间小。目前异地建筑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中的低层次工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去向。
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及对策
(一)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劳动力向农业内部就业提供新的空间。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经摆脱了长期短缺的局面。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
质,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充分利用这次退耕还林、还草等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通过合理垦殖、综合治理、技术改造等多种形式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的劳动就业机会。
1、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处在双向流动过程,转移极不稳定,外出民工“反流”现象还较普遍。因此,利用返乡的外出农民的技术特长和本地能人,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从而扩大农业自身消化劳动力的能力,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无为”流动,同时积极鼓励农民的承包土地有效集中,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减少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
2、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劳动力向农业内部转移提供新的空间。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此我们要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转移农村剩乘劳动力为重点,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加快区域主导产品和产业开发,力求形成有地区特色产业或产品为主导的经济格局,农业产业化,不仅能提高密集型农业生产的利润,还通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门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二 有序转移与城市化发展
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效率,使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自由地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与重新组合,形成合力,成为有机整体。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农村劳动力难以自由流动的关键。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不仅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割在不同性质的经济体系中,也基本堵死了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入城市的通道,使农村人口城市化受阻。未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将日益与城市化和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转移。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项重大决策创新。我国农民增收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均耕地面积锐减,农村剩余劳动力激增,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从而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低,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发展的基本财富,但供给的剧增对于中国有限的耕地、脆弱的农业、稀少短缺的资源和资金都是难以承受的压力。只在通过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村劳动力的耕地面积增加和农产品商品化比率提高,农民收入才有可能长期保持和国民经济同步增长。城乡统筹解决就业这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创新。这一举措将农村就业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范畴,取消各种就业准入制度,拆除对本地劳动力就业采取保护的“壁垒”,逐步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劳动力凭学历、技能竞争就业,农民和市民享有平等就业的机会,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
(三)、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和输出。首先,要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充分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其次,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国民经济与发展计划和规划之中,不能再把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看作只是农民的事,农村的事,要把它作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第三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就业行政管理的部门统一管理。就业行政管理部门,既要管理城市居民的就业,又要管理农民的就业,把城乡劳动力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统一开发,统一利用,统一管理。第四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和就业训练网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第五要重点抓好地区性、区域性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搜集和发布,加强不同地区劳动市场信息的交流,协调处理劳动力输出中遇到的种种
关系和问题,要切实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保证劳务输出渠道畅通、合理有序。第六要充分利用我国东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好时机,通过与沿海地区建立互利互惠的经济关系,加大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力度。第七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从现实情况看,我市外出农民,多数缺乏技能,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苦力型的劳动,很难进入劳务层次较高的所谓的人才市场中。在劳动力富裕的情况下,只能低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出现打工难赚钱的现象。因此,要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增加劳务输出,就必须增加对农民的有效培训。广泛利用农村现有的教学条件,加强对劳务农民的文化、法律常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务水平,赢得更广泛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篇: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前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出现了所谓的“农民流动的家庭化”现象,造成了流动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出现。
流动儿童常常是指那些或者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或者就出生在父母打工的城市而又没有当地户口的儿童。
流动儿童的特殊性使他们长期生存在城市的夹缝之中,在接受教育、社会待遇等方面都存在特殊性,近些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已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相关调查报告和理论分析文章、新闻报道和评论都对此问题加以讨论和深入分析。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己成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深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热点、焦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各级政府的也高度重视,然而对于庞大的流动儿童少年群体自身心理等问题,关注相对较少。
其实在流动儿童的社会角色成长中,社会适应是其身心发展的重要标志,了解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寻求社会支持,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使其健康发展。
社会适应的概念性定义为:“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
在前人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做过的研究里存在可以看出,今后的问题研究会往流动儿童的内隐问题和外显行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目前在心理学中对个人内隐性问题的评估已经开发出许多标准化或规范化的量表可供使用,如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可以评估儿童的社会交往和行为问题。自我描述问卷(SDQ)可以评估儿童的自我概念等。
在国内也有相关学者对流动儿童做了社会适应性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和问题如王芳等人(2005)对267名在简易小学的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问题总检出率为25.5%,大大高于之前的调查数据。郭良春等人(2005)采用性质的研究方法也发现虽然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水平的适应状况基本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来自社会的排斥有强烈的体验,心理健康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于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龙一芝等人在2007年对4000多名伤害农民工的子女的调查发现,79.6%的农民工子女都能适应当前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和学习困难的达到了20%左右,于此相对应的,在学习压力方面,有15。7%的人压力较大,有9.6%的 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农民工学校的生活娱乐时间比较少,方式也比较简单。
另外李柏宁等在2007年选取广州市1200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总体处于良好发展水平,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适应问题与障碍。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制度是流动儿童适应性问题的根本原因,当前尤其需要国家,政府以及流动儿童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多方面协同参与,从制度,文化层面形成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与融合的良性发展机制。
第五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分析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分析
摘要: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本文分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影响
中图分类号:173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8)04-0046-03
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由农村向城市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和必然趋势,但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的差异会给各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打上独特的烙印。本文以新疆为例,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的考察,探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果。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缓慢的原因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市场参与程度,进而影响农民的转移和流动,因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青年几乎不会再从事直接农业生产。尽管国家采取各种倾斜政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历史、现实的原因,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整体而言相对较低,在农村,表现更为突出。如,新疆全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7.2%、小学程度的占42.8%、初中程度的占40.8%、高中程度的占6.6%、中专及以上程度的占2.5%。
(二)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劳动力的流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与内地大部分地区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有时会制约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如,新疆是少数民族集聚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3%,在教育水平统计数字的背后,还存在因实行民族语言教学而带来的在知识和工作能力方面与汉族学生的差别。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南部新疆农村地区,有很多初中、高中毕业的民族青年的汉语交际能力较差,他们去外地打工会遇到语言障碍,直接影响了他们外出务工。
(三)自然地理环境所带来的交通不畅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从地理区位讲,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大都较为偏僻,距内地路途远等原因限制了农民大规模去内地打工,流动出来的劳动力主要在本地域内,特别是到小城镇就地安置和转化。而且,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城市少,且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相对较远,如,新疆除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城市群外,其他地区的城市都散布在广大的地域中,使城市对周边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受到制约。
二、外地劳动力流入新疆农业部门的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沿边开放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之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引致的产业流动,使新疆出现较大容纳劳动力的空间,对流动人口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目前,新疆棉花主产区几乎都大量雇佣外地劳动力,新疆各地和生产建设兵团每年雇佣至少60万拾花工,这相当于新疆农村劳动方总数15%左右;在新疆牧区,每户牧民承包的草场面积少则百十亩,多则四五百亩,为了充分利用草场,不少牧民雇佣内地农民帮助他们种植玉米、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据统计,每年有100多万劳动力来新疆创收。外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新疆,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收入是外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新疆的首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以“只要有钱挣就留在新疆”为目的的流动劳动力的比例逐年升高。其主要流入新疆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乡村和农牧团场。由于新疆很多地区对外来承包土地的人员有各种优惠政策,流入劳动力通过从事农业生产所得的收入远高于其在移出地的收入。因此,新疆对其它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着较大的就业吸引力。
(二)原籍生活压力促使外地劳动力流入新疆。农村劳动力迁出的推动力来自农村经济的落后和不发达。流入新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来自河南、四川、甘肃等省,这些省份是中国的内陆地区,其中,河南、四川是中国的人口大省,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尖锐,其农村生活水平较低。移出农民在原籍耕地面积较少也是影响其流动的重要因素。新疆人均土地面积相对较多,对少地的劳动力具有强烈的诱导效应。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果分析
劳动力由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流动到效率较高的二、三产业,将促进经济的增长。然而,新疆农业劳动力再配置的特征则是:一方面农村滞留大量剩余劳动力,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外地剩余劳动力流入新疆农村。从新疆经济增长实绩出发,就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我国目前各产业劳动力数量的统计,建立在户口登记基础上。尽管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取得城市户籍,但并未阻挡农村人口向其它产业流动,所以,统计年鉴中的农业劳动力数据存在明显高估。鉴于上述情况,分别使用了两组数据,一组是按照统计年鉴有关数据做出的,另一组则是在统计年鉴数据基础上结合流动人口估计值而做出的。
本文将1978~2006年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1983年、1984~1993年、1994~2006年),并分别进行分析。这种划分的主要依据为:1978~1983年农业产值增长较快,农业劳动力流动数量较少;1984~1993年农业劳动力加速向外流动;1994年后农业劳动力流动趋于平稳,三个阶段农业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的贡献不同。如果不考虑农业人口流动,则1978~2006年农业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为0.3~0.4%(即农业劳动力再配置使GDP增长了0.3~0.4个百分点)。其中,1978~1983年的贡献为0.3~0.5%,1984~1993年的贡献为0.4~0.6%,1994~2006年的贡献为0.1~0.2%。如果考虑农业劳动力流动因素,则1978~2006年农业再配置使GDP增长了0.4~0.6%。其中,1978~1983年的贡献仍为0.3~0.5%(因本文假定此期间没有流动人口)。1984~1993年劳动力再配置的贡献最为显著,为0.6~0.9%。这一时期,劳动力再配置对GDP增长的贡献占整个GDP增长率的1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一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同时,国家逐步放宽了农民向非农产业流动的限制。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较快,成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因此,这一时期大量农业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流动,劳动力的再配置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1994~2006年劳动力再配置的贡献仅为0.2~0.3%,远低于1984~1993年。其原因是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发展减慢,吸纳劳动力的成本提高,接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减少。同时,城市化进程滞后导致农业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减缓,对经济的再配置效应相对较小。
绝大多数实证结果均表明,劳动力再配置对
农村经济增长产生了正的贡献,但大多数年份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明显,这主要由于新疆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低且变化趋势不稳定,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对新疆经济增长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促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对策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必须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来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式,从农业内、外部两方面考虑,通过农业内部消化、城市分流及区域间流动等渠道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流动。
(一)发展农村经济,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实现就地流动。在城市就业不充分、失业率较高的情况下,可大力发展农村的各项事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流动。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现状的分析可看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流动虽然较为缓慢,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其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没有达到充分、有效、合理的程度。而且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入,城市就业形势恶化,城市不可能马上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不容忽视的途径。
(二)农业结构调整可为深化农业内部就业提供很大空间。从大农业的角度看,农业内部包含农、林、牧、渔等行业;就种植业来说,某些经济作物如蔬菜、花卉等,其需求弹性和种植效益比单纯种粮食要高;就大农业来说,畜产品、水产品又比种植业产品的需求弹性和效益高。因此,构建多元种植业结构和调整大农业结构,既可提高农业收益,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改变农民就业渠道,劳动力不再集中于种植业,而是向畜牧、水产、林果业流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光、热、水、土资源丰富,物种资源多样,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又可通过出口创汇来增加农民收入。
(三)延伸农业产业链,开辟就业新领域。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与东部地区农村的差距突出表现在非农化程度的差异上,即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育程度上。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是种养加销一体化,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总和,农民进入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效益,既提高农业整体产业竞争力,也突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局限于农业生产部门的局面。因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要利用农牧区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业,以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为主的服务业,要面向市场办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领加工业的发展,使农户的产品呈批量化、专业化生产,从而实现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连接,大幅度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扩大劳动力就业空间。
(四)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如果通过政策引导和统一规划,进行农业基础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奠立一定基础,而且可以大批量地使用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压力。如,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都大量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缓解了农村巨大的就业压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加快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五)推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的步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流动主要靠城市非农部门来吸收,就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城镇化的滞后限制了就业规模的扩大,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不畅的重要原因;而农村劳动力流动对该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度不高的重要原因即流入的劳动力大量进入了农业部门,因此该地区应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高效、合理流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阶段的过渡期,工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尽合理,信息化程度低。顺利实现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必须加快工业的发展,以工业的发展来推动城市的发展,扩大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责任编辑: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