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理解发展经济与观念创新
如何理解发展经济与观念创新
如何理解发展经济与观念创新
经济发展是主线,创新是前提。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区域区域如此,一个团体也是如此。一个领导干部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也许不会有什么失误,但区域经济绝不会有什么发展。这种领导在某种意义上说,他已经失去了带领和导向的作用,自然不会是一个称职的领导。经济发
展是主线,是首要任务,提高人民生活是目的,开拓创新就成为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
创新需要智慧,创新需要勇气,创新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勇立不败之地。我们县的发展从多年来的山穷水尽到现在的柳暗花明,这其中的转折是因为我们有了一个好县长,好书记——***,他的到来使全县人民为之欣幸,也将成为**历史上的骄傲。横跨东西,沟通秦晋的黄河公路大桥;高楼林立,灯火辉煌的平坦街道;煤、电、气一体化的招商引资,从基础设施到经济的发展。试想5年后的大宁,何止是西山的领头雁,即使在临汾恐怕也将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全市可有可无的历史从此一去不复返。
为了这个辉煌的目标,首先要在观念上创新。发展经济资金重要,所以首先要在发展的观念上创新,突破只在小圈子里靠我们自己搞发展的局限,全方位对外开放。用大区域、大发展的思路抓发展,不仅要引进资金、引进项目、还要大量的引进、引用人才。
其次,要在制度上创新,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给企业以宽松的发展环境。只要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上门服务,限时办理,对大大小小的投资者我们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只要是有利于**的发展,我们都真诚的欢迎,并为他们提供一切方便。要让他们感到在这里投资经济上有发展,环境上无压力,心理上有依靠,愿意来,留得住。
第三,要在招商引资的措施上有创新。工业上能引进来;农副产品要能推出去;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靠一次偶然的招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为此,我建议:
1、对外要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在网上招商,把**的产品和资源向外地推销,招徕更多的客商随时来**投资,并提供商务接待等,同时还可以公布一系列的便民信息、电话,使大宁的城市化更趋成熟,把**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
2、对内,在县城的中心地带设“信息大厅”,作为商务信息平台,所有外地求购的客商和本地待售的产品都在信息大厅登记,统一调配,产品从品种、价格、数量、货源等全部通过电子屏幕进行公布,既方便外商也方便群众。
总之,
第二篇:有关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若干观念与理解2
有关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若干观念与理解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当今世界上所有的企业,不论遵循什么理论进行管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等级权力控制型,另一类是非等级权力控制型,即学习型企业。
美国《财富》杂志指出:“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壳牌石油公司企划总监德格认为:“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一个企业只有当它是学习型组织的时候,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的出现,才能具备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员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也才能实现企业满意、顾客满意、员工满意、投资者和社会满意的最终目标。
纵观我国企业进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现实,我们发现他们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大都只是在团队学习和共同愿景这两项修炼上做文章,而对于其它三项修炼活动,尤其是系统思考这一项修炼,很少有具体的措施办法提供贯彻落实上的支持。正是对学习型组织建设在修炼上的这种片面性,才导致学习型组织建设效果的丧失。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学习型组织建设失去了信心,甚至撕下了这个标签,不再打这个旗号了。这并不是学习型组织本身有什么局限性,而是没有抓住它的核心关键点——系统思考。我们没有理由因此而指责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倡导者,更没有理由指责倡导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理论。
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企事业单位的决策者,职能部门和骨干成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本培训,使参加人员系统的掌握“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的方法及创建策略,以利于本单位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的推动开展。
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六个要点:
(1)创建优良的组织文化。学习型组织建设,首先是要创建优良的组织文化,倡导全体员工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明确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需要不断努力学习,使学习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2)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者应该把每一位员工都看成是企业的主体,重在理解人,即以理服人,以规章制度约束人、规范人,让每位员工能自觉遵章守纪。同时,积极引导员工参与,注重利用一切机会向员工传播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思维,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
(3)建立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形成核心价值观理念,引导员工围绕这一价值观竭尽全力工作、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改善自己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模式。
(4)领导者应具备人格魅力和个人影响力。构建学习型组织,首先要培养管理者的学习能力,提高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和个人影响力。因为组织、公众对管理者的认可度是影响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只有良好的品格才能引起公众的认同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从而加快组织目标实现的进程。
(5)建立统筹全局的思想。管理者应围绕已经确立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建立起全面的激励机制,促进全员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系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环节质量意识,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
(6)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学习与工作的创造力。开拓创新是一个组织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开展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应该将全员的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这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切入点。
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意义在于解决了传统企业组织的缺陷,学习型组织为组织创新提供了
一种操作性比较强的技术手段,解决了企业生命活力问题,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学习型组织的本质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重在形成终生学习的步骤;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重在开创多种学习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引进知识;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重在组织文化;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重在共同愿景时学时新;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化生命意义,重在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生价值;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重在提升应变能力。
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想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瑞斯特教授。他是一位杰出的技术专家,是20世纪50年代早期世界第一部通用电脑“旋风”创制小组的领导者。他开创的系统动力学是提供研究人类动态性复杂的方法。所谓动态性复杂,就是将万事万物看成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仿佛是永不止息之流。
1956年,佛瑞斯特以他在自动控制中学到的信息反馈原理研究通用电气公司的存货问题时有了惊人的发现,从此致力于研究企业内部各种信息与决策所形成的互动结构,究竟是如何影响各项活动的,并回过头来影响决策本身的起伏变化的形态。
佛瑞斯特既不做预测,也不单看趋势,而是深入地思考复杂变化背后的本质——整体动态运作的基本机制。他提出的系统动力学与目前自然科学中最新发展的混沌理论和复杂理论所阐述的概念,在某些方面具有相通之处。
1965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企业的新设计》的论文,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非常具体地构想出未来企业组织的理想形态——层次扁平化、组织信息化、结构开放化,逐渐由从属关系转向为工作伙伴关系,不断学习,不断重新调整结构关系。这是关于学习型企业的最初构想。
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对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现代人工作价值取向的转变,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当代社会主流理念对组织群体的积极渗透,为组织学习提供理论上支持。学习型组织建设效果:
90年代以来,与“学习”相关的领域发展迅速,培养学习技能的思想广为传播。在企业激烈竞争的今天,高度重视企业人力资本,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并居于领先地位的关键。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全体员工的学习技能是企业制胜的根本。
学习型组织建设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各种各样的团队,包括企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家庭、政党、社区、城市,乃至整个社会,都在提倡建立学习型组织。正是由于这些团队对学习型组织的渴望,引发了国内大批学者、专家投入到了该研究领域,由此也导致了对学习型组织的不同理解,有的甚至相互矛盾,使得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不知道如何学习型组织建设,而仅仅将其停留在“组织学习”的层次上,偏离了其真正用意。
现在最热的话题就是学习型组织了。全国正在提倡进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北京也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河南的登封最近也提出了学习型城市的口号,同时开展了学习和一些实践工作。在网络上搜索呢,原来不怎么重视学习的旅游企业,现在也有不少开展了自学或者取经的工作。
第三篇:创新教育就要创新观念
创新教育就要创新观念
李植任
俗语说得好:观念决定于实践。我们昌江的教育之所以落后,说白了就是观念的落后。多年累计的这种教学教育观念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想真的把我们昌江的教育教学上一个台阶,不管是管教育的,还是管教学的,要想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进行“洗脑”、“富脑”。针对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旧教育观念,我认为它应该是某些领导层的人采取强硬的措施就能办得到的,而是应该有目的地引导教师们观注现实,研究新情况,多学习,探索实践,便于更新旧观念,实行新的教育观念。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观念的转变呢?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在一线的广大教师就必须要明确教育的发展方向。另外我们还要能够走得出去,请得进来,县政府或县教育局要多让一些有事业心、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到先进地区学习、交流创新经验,组织讨论等(而不是什么领导来做这样的工作)。让大家都能够形成一个这样的共识,昌江的教育教学还不能上一个台阶吗!
转变哪些观念呢?把学习知识变成开发的智力。如一个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一节公开课后,基本素质可能很好,但是教学结构和方法不一定就很好,这种现象并不奇怪,我们常说教改、教改,可改了这么长的时间,经验也不少,也有所成就,但回过想想还是在实践中是老一套,原因就是我们教师出去得太少了,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的变化和精彩。我们分析一下就会清楚地知道:教育观念出了问题。该出去不能出去,而不该出去却常常出去。教育观念是一种很理性的东西,它来源于实践却又在实践中起能动的指导作用,它是人才、质量、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观的一个整体化结合,这些相互密切联系的观念才能成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高层次的理论认识和指导思想。因此要实施有效的创新教育教学,首先是领导层要明白,我们教师也要明白。
怎么样实施呢?我认为就是要给教师们营建一个新的舒适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在工作中是工作压力大、思想压力大、社会压力大等等,如果我们的教育领导层还不能体会到这样的一种情境的话,而是还要在某些方面再采取这样或那样的强硬措施,不但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教师的热情也没有了,精力也没有了,又怎么能安心地搞教育教学!教师也是人,也需要活动,也需要舒适的生活,一点活动的空闲都没有了(这里指的是大多数教师),特别是老教师,精力有限啊!年轻教师还没什么。所以创新环境的营建,创新条件的营建等等都是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有利的因素和广扩的能源,是我们昌江教育教学中不可缺乏的有效资源。
第四篇:解放思想创新观念
创新思想观念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证明,只有善于创新、敢于创新,才能迈出改革的大步子,闯出发展的新路子。先进地区之所以能够取得经济上的腾飞,就是因为他们敢于突破条条框框,在国家政策的大框架下不断营造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小环境。浙江义乌,他们敢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三次勇气非凡的壮举,从而使义乌成为“世界超市”,经济多年连续保持24%的增长速度。如果没有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就不会有大的突破、大的发展、大的跨越,就不会有又好又快的发展。
目前,我市开展了“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这是市委、市政府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环境、新任务、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市各项工作的抓手和载体,是启动濮阳发展引擎的总开关。“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创新思想观念。
一、创新思想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是新形势、新任务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创新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段喜中书记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讲,实现濮阳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思想观念是前提,优良作风是关键,良好环境是保证。思想解放、观念
创新的程度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工作作风的好坏决定着推动工作的力度和效果,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对外形象。没有创新,市委提出的“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创新就是创造和发明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等。创新的一个鲜明特征,是要想没想过的,做没做过的,使我们的思想和认识更加符合变化了的实际。创新有大有小,却无处不在。重大的发现,重大的创造,重大的改革是创新;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也是创新。小进即满、小富即安,怕字当头、怨天尤人,因循守旧、封闭保守这些陈旧观念束缚了我们手脚、禁锢我们思维、制约我们发展。这次进行“一创双优”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我们树立一种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气魄,一种不甘落后、奋力争先的勇气,一种自我加压、持之以恒的韧劲,一种艰苦创业、埋头苦干的精神,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主动,在观念的更新中实现突破,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方式、新的方法来谋求又好又快发展之策,聚又好又快发展之力,奔又好又快发展之路,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大跨越。因此,我们要认真领会、贯彻市委的意图,在创新思路上做文章,在增强创新能力上下功夫,使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种崇高的追求,它与高昂的精神状态、高尚的精神境界直接相联系。没有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缺乏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更谈不上创新实践。领导干部是否具备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是衡量其综合素质高低的一把重要的尺子,也是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创新应当成为基本素质的组成部分。
首先,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并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如果不加强对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的学习,工作中就没有发言权。领导干部要进行有效创新,首先要加强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视野不断开阔,经验不断丰富。知识越丰富,越能善于发现新问题,越能有效地选择工作中适合创新的角度,提出精辟的见解,越能容易进行广泛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也才能在当今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大潮中不断增强自身创新意识,提高自身领导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掌握党的基础理论,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掌握科学领导和法律﹑综合文化知识,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市工作大局的思想意识,充分体现服务的超前性、主动性,努力为加快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其次,端正学风是进行创新的必由之路。学风不正,唯
书、唯上而不唯实,把理论当作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教条,就窒息了理论的生命力,扼杀了创新、创造的灵魂。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说到底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要立足工作实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思想水平,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素质,使理论与实践、知与行水乳交融、高度统一,从而提高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
再次,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进行创新的重要保证。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工作中才能有所创新,取得工作中常规性的突破。
三、努力在实际工作中增强创新意识,力争工作再上新台阶。
创新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抓好每一件具体工作,使之高效的完成,使每一项任务科学地落到实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增强“四种意识”:
首先,要增强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不可能有创新意
识,更谈不上创新活动。所以说增强创新意识首先要强化责任意识。只有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有进一步做好工作的愿望,才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出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时时事事处处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勇于探索研究遇到的新问题、新事物,寻找解决问题最新方法、新途径。
其次,要增强敬业意识。敬业是创新的原动力。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人类历史上记载着很多科学家兢兢业业、至死方休的攻坚精神。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是劳动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出来的。离开持之以恒的劳动,没有敬业精神的灌注,没有对创新的执着追求,财富从何而来?不论是一个时代还是一个民族,敬业的人越多,敬业精神越强,这个时代进步就越快,这个民族发展就越迅速。
第三,要增强奉献意识。奉献是创新的要件。要不断增强奉献意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计名利,无私奉献。要认识岗位之重要,珍惜岗位之不易,以强烈的奉献精神,安心定志,躬身做事,恪尽职守,殚精竭虑地工作;对领导集体形成的决定,坚定不移地去贯彻执行。对分管范围内的工作,自觉主动地安排部署,狠抓落实,做到事事讲质量,项项能落实,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到不计个人得失荣辱,默默奉献,鞠躬尽瘁,创造性
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四,要增强团结意识。创新思路,增强创新能力,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不能有个人的私心杂念。团结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团结可以创造一个适合创新的良好环境,可以有一个适合创新的平台,可以给予创新有足够的思想、物质来源。要树立团结意识、配合意识和协作意识。统计评价科的工作,要求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要求相互的配合,相互的学习,遇到问题群策群力,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同志间开诚布公、平等相处、谦和冷静、互尊互谅;工作上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取长补短、拾遗补缺;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爱护。努力营造团结融洽、心情舒畅、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环境。
创新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伴随着“一创双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团结一心,我们的思想必将得到一次全新的洗礼,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五篇:新时期师德观念创新与师德素质
高尚的师德对于学生人格有着塑造作用。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人格塑人格”的特点,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师德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人格特征中。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显示了教师良好的品格特征。
师德建设对全体教师具有示范作用。教师劳动的知识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通过师德标兵的评选和学习活动,在广大教师中树立一批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典型,对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有着良好示范作用。
师德建设对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有着引领作用。教师在每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起了决定性作用。师德建设对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把师德建设提到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幼儿教育又有不同。幼儿教育历来被称为“向下扎根的教育”。这句话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幼儿教育在人的终身发展中所起到的深远作用。根是基础,只有根深才能枝繁叶茂、才能繁花似锦、才能硕果累累,幼儿教师的事业就是这样一种根的事业,不显赫、不张扬,却扎扎实实,缺之不可。
幼儿园教育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如何为幼儿安排好对他们来说有价值的每一天,这是实施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也是教育的重要过程。幼儿在园内的生活一日,我们就必须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负责。“孩子的需要
是合理的,孩子的需要是要发展的”,“面对孩子的现实,想到孩子的可能;看到孩子的当前,想到孩子的将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依据这一系列的教育理念,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满足孩子的需要作为教育切入口,让教育建立在孩子成长需要的基础上,与保健结合一同服务于孩子,让幼儿园成为孩子们今天来了明天还想来的乐园。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开放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在认识和把握新形式下师德建设特征的基础上,需处理好师德建设中的几个关系,一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园大力开展师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她们奉献才智。二是师德与师能的关系。师能是发展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师德建设又必须放在首位。树立师德楷模,让广大教师学习。三是自律和他律的关系。四是育人和尊师的关系。我园领导把师德教育与人文关怀和人本理念紧密结合起来,既对教师严格要求,又重视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人格塑人格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加强师德建设,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带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当师之务,在于胜利,在于行义”;“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的内容是不同的,但他具有内在继承性和稳定性。
师德永远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创新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师德体现了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与社会主义事业利益的一致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新时期的师德,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并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教师以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自觉主动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知识剧增的时代,科技兴国,关键在教育。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提高国民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会创造,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学习、求真务实、勇于探索;新时期教师与孩子是平等的,是孩子们的大姐姐,是朋友、是妈妈,对待孩子,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素质,即包括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也要求
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和能力,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教育的经济功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必须把握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职能,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尤其是幼儿园,孩子还缺乏判断能力,就更需要教师的循循诱导,使他们从好的方面发展。当前,在教师队伍中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潮,使学校的师德建设受到了冲击,导致了理想情操的失落,实利物欲的上升,道德水准的下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决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既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标,又是教师教育活动中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学校师德建设的方向。
“遵循规律,为人师表”,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工作,作为保健教师更是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作好各项工作,要通过自己的榜样、模范、表率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孩子、家长,教育每一个孩子,对孩子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这是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教育实践中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体现了教师的独立人格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完善的师德规范只有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教师的师德行为。新时期教师的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师德建设必须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
1、注重自我塑造。21世纪的社会将是
智能社会,科学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增大,社会活动将以人格的独立为前提,以创新精神为动力,以知识的丰富为基石。师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主要通过教师内心的信念起作用,主要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人,教师在实践中要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做到老,学到老。2、实施灵魂塑造。崇高的思想行为和精神境界,往往与人文素养、学识深浅相关联。净化幼儿园内环境,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调动教师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施灵魂塑造要渗透到教学科研活动中,渗透到生活的各种领域中,渗透到丰富多采的文化娱乐活动中,渗透到精神文明的创建中。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行,用知识开启心扉,使教师的思想境界始终处于时代的前沿。
3、运用制度塑造。机制、制度、法制是对人进行制度塑造的三种主要形式。要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确保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创新教育。用我们的挚爱关心下一代,用我们的真诚感动下一代,用我们的言行激励下一代,用我们的师德感染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