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创新型检察机关的思考
构建创新型检察机关的思考
【内容摘要】创新型检察机关是通过主观判断、思考、论证,得出不同于已有事物的新发现、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的一个过程。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检察工作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体现,是检察机关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笔者试以打造创新型检察机关为视角,结合五华县检察院的创新做法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如何打造创新型检察机关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 创新型;检察机关;思考
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检察工作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体现,是检察机关 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作为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五华县检察院,在办案数量、办案规模远远比不上“珠三角”地区的检察院的情况下,以打造创新型检察机关为目标,从创新机制入手,在创新中抓特色、求突破,走出了一条山区检察工作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路子。本文笔者试以打造创新型检察机关为视角,结合该院的创新做法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如何打造创新型检察机关进行探讨分析。
一、创新型检察机关的概念和特征
创新型检察机关作为创新型组织的一种,是指以检察工作的科学协调发展为最终目标,利用有促进作用的新发现、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构建具有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系统化机制和制度,从而满足党和人民对检察工作的司法需求。其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一)以敢于解放思想为核心。解放思想是创造性实践的先导。在利益结构日趋多样化,犯罪日趋智能化,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变量日趋复杂化的形势下,创新型检察机关首先就是要敢于解放思想,勇于破除阻碍发展的陈规陋习和陈旧观念,才能不断解决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破除影响检察工作健康发展的障碍,最终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和谐、稳定的安全保障。
(二)以打造创特色检察品牌为支撑。创新型检察机关是通过主观判断、思考、论证,得出不同于已有事物的新发现、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的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检察机关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意识,在检察工作中的难点、盲点,热门和冷门中总结经验,去填补缺陷,在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关节上做足文章,寻求工作的突破与提高,做出自己的“品牌产品”,推动业务亮点的树立,从而带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三)以创新信息得到推广为标志。衡量创新型检察机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所创新信息的流出,创新的成果在多大范围和程度得到肯定和推广。因此,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形势的变化,检察机关只有把创新的出发点放到执法为民上,把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把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获取实际成效上,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检察机关。
(四)以配套的体制和检验机制为基础。创新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问题、矛盾、束缚和障碍不可能在一个创新过程中就能全部得以解决,这就需要一个系统化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来推动一个创新成果的成熟。因此,创新型检察机关是一个包括由创新考评、创新激励、创新风险承受等相关机制以及对检察工作创新的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宣传报道和理论支持等等构成的一个创新体系,在这种体系下,通过对社会环境、运行环境、实际效果等从整体上把握,解读影响检察创新系统整体效能的环境变量和组织变量,以此来检验创新成果能否得到广泛认同。
二、构建创新型检察机关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有的干警片面地认为创新工作是某些部门和某些人员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固步自封存在保守意识,认为创新需要标新立异,因而怕遭非议;有的缩手缩脚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创新可能失败,因而患得患失,怕影响个人荣辱升迁。
(二)创新举措不多。表现为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缺少工作方法和举措,站得不高,看得不远。在遇到矛盾和问题时,往往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处理
新问题,不是思考“应该怎么办”,而是看“过去怎么办”。
(三)资金渠道不畅。创新经费投入的机制与体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创新工作缺乏资金支持,大大影响了创新工作的开展。特别一些基层检察院经济困难,创新经费没有明确的资金渠道,单位财务投资支出预算没有开支项目,有创新的想法和思路由于缺少资金也无法去开展工作。
(四)工作氛围不浓。创新工作不够浓厚的主要原因一是专业人才十分缺乏,缺少高、精、尖办案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一些重大战略性问题没有思路,没有能力开展,加上整个检察系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虽然一些地方制定了激励创新实施办法,但由于资金紧张,奖励政策不能落实或没有按标准兑现,干警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三、如何构建创新型检察机关
创新型检察院的构建目的就是在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全面推进检察工作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对不适应工作发展需要,不适应社会发展进程的工作机制进行创新,使检察工作获得不断发展。结合五华县检察院近年来一些做法及取得的成效,笔者认为,应从如下五方面构建创新型检察机关:
(一)立足眼前,突出重点打造品牌。立足眼前包含了对自身的准确定位以及确立今后的创新目标和战略。检察机关首先要对自身的准确定位,要“吃透上情、摸透社情、立足院情”,扎实做好深入调研工作,为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其次要确立创新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为检察工作创新提供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方向和指引。实践证明,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是确立创新的发展目标和战略的有效方法,只有明确重点,明确主攻方向,集中精力突破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领域和工作方法,才能树立起检察品牌,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如结合五华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多,由邻里纠纷引起的故意伤害等轻微刑事案件比较突出。五华县检察院先行一步,早在推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前己大胆实践,在处理轻微刑事案件中实行和解制度。该院在这一方面探索取得的成效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省院专门邀请该院干警参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论证会,并全文转发了该院的工作做法和调研文章。
(二)立足职能,找准创新渠道。找准创新渠道是全部创新的依托和保证。创新渠道可以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原始创新是指通过在检察业务活动中找准理论研究无人涉足的空白地带,广泛搜集服务立意的可用素材或者他人欲立而未立的思想,创新出在检察系统中独一无二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如五华县检察院创新出台的渎职侵权行为警示制度、对行贿人谈话教育警示制度、共同预防违法行政工作制度等,在检察系统均属首创,得到了上级院的肯定和推广。集成创新是指从工作的细微处抓起,通过集体智慧的合成、凝聚,融合人才、管理、监督等多种资源对检察业务进行的创新,如五华县检察院创新出台的《五华县人民检察院考核规定》、建言献策奖励制度、纪检监察联络员制度等就是该院在坚持管理创新,整合以前的制度以及结合该院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对管理机制的大胆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借鉴成功典型和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多侧面、多角度地去搜集信息,丰富自己的思路,通过理论与已有实践的结合,进行升华和创新。如五华县检察院推出的民事督促起诉制度,就是在借鉴浙江省检察院出台的《关于浙江省检察机关办理民事督促起诉案件的规定》的基础上,结合该县实际在广东省率先出台的,至今成功收回国有资产30余万元,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立足大局,推动创新实效化。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公平正义是大局,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检察标准都要在此充分体现,检察创新既要坚持从本部门、本科室的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更要注意了解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把各项工作放到大局中来认识,看是否符合大局利益,是否有利于大局,不违背大局。只有这样,检察事业才会更有生命力,法律监督空间才会更加开阔,执法办案结果才会更为社会认可,人民检察院的公信力才更能得以提升。如五华县检察院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等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探索通过非诉讼手段服务大局的形式和方法,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意见》、《参与平安建设的八项措施》、《“七个着力”服务崇商重企》等的制度,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
度重视,发挥检察机关了的特点和优势,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立足人才,搭建创新平台。创新最基本的主体是人,人力资源是决定检察机关创新水平的战略性、基础性、决定性要素。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质,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地激发出这种潜力,要建立包括创新绩效考评制度、创新绩效兑现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充分检察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每一个干警为检察机关的共同目标不断地扩展自我能力、不断突破自我极限、不断实现自我发展,使检察机关的每一名成员真正地体会到创新是为了他们、创新是依靠他们、创新的成果也是他们和组织、社会所共享的,由此使检察机关创新的动力得到充分地凝聚。同时,把实践作为衡量人才的根本标准,建立如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制度,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真正使人才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有贡献社会的成就感,有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
(五)立足引导,建立监督模式。由于检察创新的开展基本上是先从基层慢慢摸索,再得到上级检察院的肯定并予以推广,最后形成规范性操作规程或制度。因此要提高检察机关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下狠心,大力增加基层检察院创新经费的投入量,使得基层检察院有能力进行创新的人才能够有较好的条件和支持平台。笔者建议在省、市一级检察院成立检察创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尺度把握和检查监督等具体事项,特别是建立检察创新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对检察创新经费的投入。对于涉及检察队伍管理、机关建设方面的创新,如人事制度改革等要与地方组织和人事部门沟通,上级检察院要积极帮助基层检察院沟通和协调,争取的支持和配合,基层检察院也要广泛听取人大代表、相关执法部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考虑创新的法制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确保检察创新工作的发展方向,并取得实效。
第二篇:构建创新型国家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
摘要: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进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结合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科学社会主义,就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才是我们经济持续增长国家崛起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创新新国家国内外背景十二五规划措施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发生重大的变革。从国际上来看,创新型经济将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创新已经成为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地区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型国家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在这种国际国内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国际背景
创新型经济与全球化竞争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
1.人类社会已步入创新型经济时代
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发展的战略,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突出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事关国防安全的关键技术难以引进,而且涉及主导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尖端技术也难以引进。事实一再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建立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体系,推动产业技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2.新型社会经济形态正在形成: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与健康的社会
人类社会正在朝着新型社会经济形态转变,明显的标志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安全与健康社会的形成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第一,人类社会将从化石能源体系走向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新时代。第二,人类更加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第三,人类面临着人口、健康的新挑战。第四,科技创新以跨学科为主导模式。
3.全球化竞争进一步加剧
我们正处在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全球化竞争首先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国家主导的科技政策和战略规划备受重视,各国纷纷提出科技创新的新理念、新政策、新规划。各国都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战略基点。
二、国内背景:变革发展模式
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顽强拼搏,我们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金高投入、能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部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进
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
1.我国总体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研究和开发经费(R&D经费)占GDP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结构还不合理。述这些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而且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总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
2.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自主创新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是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经济持续增长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此外,我们还应当看到,进人21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政府职能基本转变,但促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仍不完善,影响自主创新的诸多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着改革、规范和完善保护激励创新的法制政策环境,建设创新友好、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尊重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自主创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解决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来讲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从中国的基本国情看,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中国的资源短缺现象决定了不可能再走以往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支持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因此,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自主创新
对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历史时期的中国而言,自主创新更具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贫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摆脱资源”瓶颈”性约束和缓解生态环境压力要依靠自主创新,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依靠自主创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更要依靠自主创新。
三、“十二五”关于创新国家的建设
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共有十二个部分,涉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
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通读之下,可以看出,中国决策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呼之欲出。
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必不可少。此次中共中央特别提到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自是题中之议,中共中央在建议中亦有力挺。
在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依靠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之路已越走越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日益抬头。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里,坚定走构建创新型国家之路,势将有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
1.全面实行创造力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
“十二五”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是基础和前提。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为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2.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
创新型国家有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国民的创新素质。国民的创新素质包括:创造力意识、创造力人格特征、创造力知识、创造力思维、创造力技能、创造力体能、创造力运用实效等。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多数国民的创新素质尚处于低下状态。要想完成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必须想办法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所以说,全面提升国民的创造力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可以通过改造旧的教育模式、加大社会创造力培训的投入及力度、举办各类创造力活动、提高创造力者的各种待遇等途径来实现。
3.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为之作铺垫的土壤。可眼下我国的创造力环境还不是需要很大程度的提高。一个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创新环境应做到: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使之更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在社会倡导诚实劳动、公平竞争、大力鼓励创新、积极保护创新成果免遭非法侵害;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等。
4.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创新保护和鼓励机制是关健。
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中,存在着诸多影响甚至是扼杀人们创新积极性的不良现象:学术文艺界的剽窃成风、产业界的假冒伪劣猖獗、知识产权的法律执行力度低下等。它们从根本上阻碍了我国创新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国创新人才缺泛、创新成果不足的严重后果。要想保证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能够顺利完成,就必须要针对我国现实当中的不足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改进和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创新成果保护和鼓励政策、制度,并形成一种强有力的促进机制。
建立创新成果保护和鼓励机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健所在。因为,只有良好的保护和鼓励机制,才能提高国民的创新积极性,只有提高国民的创新积极性,才会有多数量、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只有这样建设创新型国家才有保障机制。
总之,时代的发展使我们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紧迫型。但同时它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尤其是我国的创新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国家的创新体质还不健全,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让我们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任务的艰巨性。但是有历史的重任在身,相
信经过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国家的复兴指日可待。
第三篇:深圳市检察机关构建新型案件管理机制
深圳市检察机关构建新型案件管理机制
保障检察权依法高效规范运行
近年来,深圳市检察机关利用信息化手段,以集约化、扁平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现代管理理念,探索建立新型案件管理机制。该机制在辅助领导决策、服务办案活动、监控办案程序、进行实体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检察权的规范高效运行。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设立专门机构。2006年1月,经市编委批复同意,深圳市院正式设立案件管理处(加挂检委会办公室牌子),各区院也相继设立案件管理科,专门负责案件管理工作。2007年,市院又建立案件管理中心,开辟了收送案管理区、统计管理区、综合信息查询区、流程监控区、赃证物管理区等七个功能区,搭建了集约化管理平台。案件管理部门承担统一收送案、统一录用案件信息、统一轮案、统一管理赃证物、统一对提交检委会讨论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等职能。
二是开发案管系统。该市检察机关深入调研论证,联合研发机构,研发完善案件管理系统软件。目前,研发的案管系统2.0版已上线运行。同时,为案管部门配备了计算机、扫描仪、触摸屏、条码机等电子技术设备,为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装备保障。三是建立规章制度。该院从保证办案质量、提高办案效率、规范办案行为的角度出发,全面制定和修改了相关工作规范。如修改完善《检委会议事规则》,实现了检委办职责与案件管理职责的衔接;制定《案件管理工作办法》和《流程监控管理工作规范》,明确了案件管理各环节的操作规程;制定《案件管理系统权限管理规定》,科学设定了管理主体和办案主体的系统使用权限;制定《案件查询与律师阅卷办法》,深化了“阳光检务”工作;制定《收送案管理工作规范》、《赃证款物管理工作规范》、《统计管理工作规范》,强化了重点环节的管理;制定《案件督察工作实施办法》,将案件督察纳入检务督察范围,等等,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
深圳市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机制运作模式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一是统一案件出入口。案管部门统一负责案件的“收、录、转、发”等工作。案件受理阶段,案管部门对案件信息实行动态登记录入。案件移送阶段,案管部门统一向其他机关送案,并完成换押手续。案件分流阶段,系统根据办案人员工作量等情况,自动实现轮案,同时,部门负责人可以按照系统设置的情形,根据需要适当更改办案人,保证自动轮案的合理性。
二是全程监控案件办理过程。监控的重点是案件办理期限是否届满、案件流程是否完整、法律文书是否网上备案等内容。程序以节点控制的方式,限制流程缺失的案件流转到下一环节,并对超期办案自动发出预警。同时,领导可以根据系统授权对案件进行简便查询和综合查询,了解有关案件的流程、数据等情况,方便履行管理职责。
三是统一赃证物管理。案管系统开发赃证物管理模块,对赃证物实施条形码管理,统一录入管理信息库,记录赃证物流转的环节,开辟管理室统一保管。结案后,赃证物随案移送相关部门。案管中心成立以来,清理了历史积存的赃款赃物4475件(笔),共办理赃证物统一登记入库723件,办理出库671件,彻底解决了赃证物管理混乱的问题。
四是分析评估案件质量。案管系统通过设置指标项,自动生成法律文书,自动提取结案率、积案率、判决率等质量指标。案管部门可以通过流程监控情况、系统提取的质量指标和统计报表数据,进行报表分析和质量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系统监控,对发现的“两不一撤”、上级交办、当事人投诉等特殊案件,有选择地进行实体审查,并启动个案督察。质量评估和督办情况纳入对部门的考核。
五是建立督察机制。在该院检务督察制度中,案件管理部门负责案件督察。案管部门通过案管系统一旦发现违反办案程序,立即启动督察程序并进行整改。
六是建立案件查询机制。该院设立检务大厅,将适合公开的信息从管理系统中实时采集,通过窗口接待、触摸屏查询等方式,方便诉讼参与人了解案件办理情况。案管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查询5198人次。2008年底,该院又开发应用了案件办理情况网上查询系统,与律协的律师管理数据库对接,通过互联网实时验证律师身份,提供案件查询、预约阅卷、预约会见等服务。
深圳市检察机关新型案件管理机制使案件管理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松散变为集中,由事后监督变为过程监控,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规范了执法,促进了办案质量的提高。案管系统设定严格程序节点,使程序缺失案件无法在网上正常流转,预警机制杜绝了超期羁押,从程序上保证案件依法进行;系统自动提取数据,保证了统计数据的准确;系统自动生成法律文书,规范了法律文书的制作。据统计,案管中心成立以来,共纠正办案流程、法律文书等方面不规范行为358次,系统自动发出退查提示、审限提示等446次。二是辅助了领导决策,提高了决策水平。案管部门通过统计分析、问题调研、特殊案件督办和审查意见等方式,辅助领导决策。同时,领导根据案管系统授权,通过信息查询平台,及时、全面、准确、动态地了解任何一个具体案件的基本情况,以及各业务部门的整体业务情况,克服了办案信息不畅的弊端,方便了决策。三是服务了办案活动,提高了办案效率。案管部门通过发挥各功能区的作用,以一站式、专业化的工作方式开展工作,合理调配办案资源,同时,将办案部门和办案人员从繁重的事务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确保集中精力专注办理案件,促进了办案效率的整体提高。据统计,案管中心成立以来,每个案件平均办案用时比原来减少了约26%。四是强化了执法监督,防止了违纪违法行为。案管系统自动轮案,防止了关系案、人情案;集中管理赃证物,杜绝了不廉洁隐患;案件全部网上流转,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加强了各业务部门之间的监督制约;实施案件督察,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建立案件系统查询机制,确保了检察权的阳光规范运作,有利于防止办案中可能发生的违法违纪问题。
毛推阔 陆洋:案件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按照高检和省院关于规范化建设的部署和要求,黄石市人民检察院为了加强内部监督,提高办案质量,推进规范化建设,推动检察事业按照司法规律健康发展,于2005年底成立了案件管理中心,建立了具有黄石特色的案件管理机制,其目的就是通过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案件进行程序控制、质量管理,并做到持续改进,提高办案水平,规范执法行为,促进公正执法。
一、案件管理机制的构建之路
黄石市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机制的构建从无到有,从有到兴,历经了孕育、初生、长成的过程,是黄石检察机关进行检察业务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2005年7月,黄石市检察院成立案件管理中心,与研究室、检委会办公室合署办公,中心设主任一名,专职人员两名, 制定了《黄石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法》,明确了案件管理中心的职责及任务,了解了案件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启动了案件管理工作。
市院案件管理中心成立后,即着手开展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尝试使用自行设计的案件管理软件对办案流程进行管理,并设计开通了案件管理中心局域网页,将管理信息和相关动态及时在网页上发布,与业务部门之间实现案管信息的资源共享。在最初建立的案件流程管理制度、重点案件评查制度、案件专题检查制度、案件质量考评制度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摸索实践,逐渐补充、完善,又建立了案件管理建议制度、案件管理催办制度和案件管理督办制度,形成了以这七项制度为主体的制度模型,并按照这一模型扎实开展了各项案件管理工作,取得了实效。同时,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积极完成施行组织与主体的建设。在市院案件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各基层院相继成立了案件管理中心或案件管理专职人员,如黄石港、阳新县等院成立了单独的案件管理中心,西塞山、大冶市等院也结合本院实际在检务督察室和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内确立了专职人员,在全市检察机关已经形成了纵向、统一的案件管理机构体系,使案件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实现了组织建设上的创新。
二、案件管理机制的构建基础
案件管理机制是一项新生事物,我们必须对它得以建构的理论依据和基础予以求证,否则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必会受到影响,终将不利于此项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1、权力的监督制约。这是案件管理机制构建的政治学基础。我国的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权,它是国家政治权力的基本要素之一,这种权力本身面临着如何被监督的问题。建立案件管理机制,就是要防止检察权被滥用,纠正检察权在行使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保证法律监督职能的顺利实现。
2、自体化的法律监督。这是案件管理机制构建的法理学基础。在法理学中关于法的运行理论,对“法律监督”一词的涵义做过解释,即在狭义上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制运作过程的合法性进行的监察、制控和督导。而根据监督主体与对象是否共处同一组织系统,又可以将法律监督分为异体监督和同体监督(亦称自体监督)。毋庸置疑,案件管理机制正是一种自体化的法律监督,它的主要性质和功能就是制控法律在检察机关内部的运行过程,防止、控制和纠正偏差或失误。
3、案件质量的监控评价。这是案件管理机制构建的管理学基础。检察机关各项业务工作围绕着办案开展,实施案件管理机制就要建立起办案质量的监控评价系统,通过对案件的全流程监控和办案质量绩效考评机制,确保案件管理一体化、信息化和规范化目标的实现。
4、一体化的创新要求。这是案件管理机制构建的政策性基础。高检院在2003年制定并实行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案件管理的规定》,这是开展案件管理工作的直接政策依据。案件管理工作也体现了检察工作一体化“上下统一、横向协作、内部整合、总体统筹”的创新要求。在检察工作一体化体系结构中,通过案件管理中心加强对执法办案的制约,从检察工作一体化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正确决策提供支持,促进办案质量和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案件管理机制的构建体系
市院检委会通过了《黄石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法(试行)》、《黄石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工作评审标准(试行)》等案件管理规定,为顺利开展案件管理工作打下了制度基础。之后,在不断的实践中,市院案件管理中心又陆续建立了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加以完善,使各项管理工作形成一套制度化、体系化的运作模式,其制度体系的模型为:
1、案件流程管理制度。通过对本院各业务部门所办理的案件进行程序上的监督管理,对办案期限及时预警,对违反办案时限的情形及时处理,同时进行法律文书的备案审查,加强对案件流程管理,促进程序公正,规范执法。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共有800余件案件纳入了案件流程管理软件进行管理,其中仅市院案件管理中心就对市院机关办理的123件案件进行了办案流程监控,发出办案期限预警通知书16份,发现3次迟报、漏报案件流程登记信息的情形,并下达了评审处理单。
2、重点案件评查制度。案件管理中心对自侦部门不立案及撤销案件,刑检部门不批捕,不起诉案件及法院作无罪判决的案件进行评查,发现案件实体、程序和法律文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检察长报告。如发现干警涉嫌违法违纪问题,向检察长报告后,转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2006年,全市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中心共对42件重点案件进行了评查,市院案管中心对评查后的案件均制作了评查报告反馈给业务部门。
3、案件管理专题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业务工作、案件质量进行专题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通报,督促各部门限期整改,在纠错中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2006年,市院案件管理中心就在全市检察机关开展了五次专题检查,既有关于案件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检查,也有关于办案中具有倾向性问题的专题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了在法律文书制作、初查程序、扣押款物以及规范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发出检查通报,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和整改建议,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也据此制定了整改措施,有条件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无法即时整改的,也强调了今后应注意的事项。
4、案件质量考评制度。根据《湖北省检察机关业务工作质量评审办法》(试行),对案件进行质量考评,督促办案中下一环节对上一环节的质量考评工作,考评结果作为全面业务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在省政法委组织进行的2006执法质量检查工作中,市院成立以案件管理中心为主体的执法质量检查专班,对各院的案件质量进行考评,政法委检查组也对市检察院、西塞山区院、黄石港区院的案件质量给予了较高评价。同时,市院案件管理中心根据发现出的问题,依照省院业务部门工作质量评审标准进行了量化扣分,将这一案件质量考评扣分结果向政工部门通报,作为各院、各业务部门年终目标考核时的重要依据。
5、案件管理催办制度。案件管理中心对在管理工作中的各类事项向有关业务或其他部门进行催办,并要求限期予以反馈。由于案件管理机制是新生事物,干警们对其还存在一个认识、认同和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未按时整改、延误案件管理日常工作事项等问题也是难以避免,案件管理中心则适时进行催办,仅市院就对涉及影响正常开展案件管理工作的事项,下达了6份案件管理催办书。
6、案件管理建议制度。对案件管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不规范执法、办案等向有关业务或其他部门提出管理建议,进一步规范案件管理工作。在扎实开展专题检查的同时,对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也须引起重视。市院案件管理中心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了检察业务数据统计、法律文书制作错误等三个方面问题,并及时下达了案件管理建议书,建议有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均已收到整改和处理反馈。
7、案件管理督办制度。对检察长交办的案件管理工作进行专门督办。对列入督办范围的案件做好备案,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向主办单位了解情况。目前已有四件案件纳入了案件管理中心重点关注和督办的范围,将对这些案件的办理进度和处理结果向检察长进行专报。
四、案件管理机制的工作创新
案件管理工作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为了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我们积极探索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上的创新,使案件流程管理实现信息化,案件管理工作实时化、电子信息化。
1、设计并使用案件流程管理软件。针对各业务部门案件办理的流程,我们设计并在全市检察机关推行使用了专门的案件流程管理软件,要求各业务部门将所办理的案件在软件上进行登记,及时掌握案件办理的流程进度,对办案期限即将届满的案件进行预警提示,防止超期办案,从程序上规范整个办案过程。
2、开通专门的案件管理中心局域网页。为了及时将案件管理工作中的各项信息进行公开,我们制作了专门的案件管理中心局域网页。网页中既有关于案件管理中心机构、制度方面的介绍,案件管理工作动态等专门栏目,还开设了基层案管、检委会办公室、法律文化以及本院新闻的栏目,及时反映基层案管工作,检委会工作,传播法律文化、思想,关注前沿和热点问题。同时,网页在保留了案件流程管理功能外,还增设了网上举报和在线交流功能,可供领导和广大干警参与内部执法监督,既可向案管中心反映办案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也可向案管中心提出建议,交流意见等。案件管理中心网页的开通,为案件管理工作以及规范化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五、案件管理机制的完善路径
案件管理的基础工作需要进一步夯实。首先需要各部门进一步高度重视,全力配合案件管理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其次是尽快引入科学完善的案件管理专门软件,对业务部门的案件进行高效高质的管理。最后是案件管理人员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案件管理的监督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建立检务督察制度后,案件管理机制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的联系,加大发现问题以及追责力度,使案件管理工作的点更多、面更广,监督效用不断增强,真正实现了案件质量监管与检风检纪监督“走向共和”,形成一套完善的内部执法办案监督机制。
案件管理的一体化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在实践中,由于案件管理机制还处在一个逐步完善发展的阶段,所以在制度上还需要与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的要求进一步的结合,融入到一体化的整体工作中,如加大上级院对下级院的领导和案管业务指导,体现“上下统一”;增进院际之间在案管工作上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体现“横向协作”;加强一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在案管资源上的有效整合,坚实案件管理机制的基础性工作,形成合力,不断提高案件质量,体现“内部整合”;在案件管理工作中注重发现某一时期、某一地区具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认真分析,合理建议,督促整改,促进整体执法水平的提升,体现“总体统筹”。
(作者单位:黄石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
构建科学的案件管理机制
时间:04-30 09:13 作者: 石京学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第3661期近几年,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据笔者调查,实践中案件管理机制有以下几类模式:
一是设立案件管理中心,对全院各业务部门所办理的案件实施集中统一管理。此种模式以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为代表。此类案件管理机制一改由各检察业务部门条条管理的模式,规定各业务部门受理的所有案件经案件管理中心登记后,由案件管理中心按案件性质直接转交给主办检察官办理,包括自侦案件在流转过程中也必须通过案件管理中心登记转办。主办检察官作出的决定也由案件管理中心登记后转交侦查机关或审判机关。案件管理中心实行诉讼程序预警系统,在办案期限到来前若干天发出警报。通过这种方式,案件管理中心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检察机关全部业务情况,便于检察长对办案进行统一指挥、协调、督办,使检察机关的整体优势和效能得到充分发挥,符合现代管理的理念。
二是实行专门的程序性审查工作,使程序审查与实体审查相分离。此模式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为代表。即设立专司公诉案件程序审查的法制科,所有审查起诉案件均由其集中管理、统一分流。在实行程序性审查后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确定管辖,以避免从前由公诉部门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造成的职能交叉和重复劳动等问题。这一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业务协调管理作用,解决了侦诉矛盾,减少了退诉率,缩短了办案期限,避免了超期羁押。
三是统一受理案件,监控案件流程,评查案件质量。此模式以湖北省随州市人民检察院为代表。对进入检察环节的案件实行受案审查,由控告申诉部门依法对案件的整个诉讼过程进行程序性审查,及时了解各类案件在不同诉讼环节的办理情况,准确掌握各类案件在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检察委员会讨论决策提供依据。对案件质量的监督,主要通过评估案件,分清办案质量的优劣,以促进和提高办案质量。
以上案件管理模式虽然表面上看只是一种工作方式的改革,但却蕴含着一些深刻的法学原理,值得我们剖析。
(一)案件管理机制的改革是诉讼程序监督的需要
案件管理模式不决定案件最终的处理结果,也不干涉办案的具体过程,但它对案件的流程、管辖和办案期限却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程序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重视,司法机关均采取了各项严厉措施纠正程序违法,加大执行程序的力度。但一项制度能否得到严格遵守,只靠执法者自我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可行的办法是要有一种外在力量的约束。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之所以能做到各部门皆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自己负责的案件审查工作,关键是案件管理中心对案件进行统一的指挥、协调、督办,对违反程序的行为进行预警纠正并予通报,充分加强了程序监督。实行监督与办案相分离,是案件管理机制的精华所在,也是案件管理机制的理论支点。
(二)案件管理机制的改革是程序审查与实体审查相分离的需要
公诉制度的产生是控审分立的需要,是否定纠问式诉讼控审不分而建立的。审判与检察的分立,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正是实体审查与程序审查的分离。从更深层面讲,“是要加强对审判权的制约,防止审判权的恣意行使。”那么,单单对于检察权或审判权而言,是否有必要实行程序审查和实体审查的分离呢?法院改革给了我们一个肯定的回答。近年来,审判机关实行立审分离,单独设立立案庭,对提请裁判的案件先进行程序审查,决定应否交由法庭裁判。法院改革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示,重视程序监督,特别是重视对检察机关自身执法的程序监督,是检察改革的必由之路。如果说公安机关侦查权、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应该予以监督和制约,那么职务犯罪侦查权、公诉权同样需要监督和制约。
尽管“检察权的行使仅仅具有程序性的意义,而不具有终局性的意义”,但是,检察权的行使体现的是具体的职能和手段。如对职务犯罪的侦查权、批准和决定逮捕权、公诉权都是实实在在的公权力,它涉及对其指向对象的某些公民宪法权利的某种程度的限制或剥夺。对这类权力的行使加以必要监督和制约,是政治文明的要求和体现。这种监督形式不是通过干预侦查和公诉来实现的,而是通过监督程序来体现的。通过程序审查、程序监督和程序公正,实现检察权的正确行使和检察权的实体公正。
建立案件管理机制,实行程序审查与实体审查的分离,正是加强程序监督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内部监督制约的一项有效的措施。
(三)案件管理机制改革是加强检察机关自身执法监督的需要
近年来,在检察机关内部,为了解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多年来采取了不少措施强化侦查工作的内部制约,实行举报与侦查、侦查与审查决定逮捕、侦查与起诉、侦查与申诉分开,还实行了大案、要案备案审查制度,加强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监督等等。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大胆引进外部监督机制,加强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监督,而对于公诉职能的监督和制约相对薄弱。近几年来,构建现代公诉制度、扩大主诉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呼声甚高。一些基层检察机关将原本已一分为二的批捕起诉又合二为一,并由同一主诉检察官行使。这样,公诉人的权力加大了,职能增多了,但相应的监督措施并不到位。可以说,案件管理模式的改革即是加强检察机关自身执法监督的需要,也是检察机关加强自身执法监督的需要。
改进案件管理机制,强化案件管理工作,提升案件管理水平
为切实抓好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案件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落实,我们富锦市纪委通过总结以往案件管理工作中只设一名兼职案件管理员,工作上主要负责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的案件查处情况的统计报表,职能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很难适应现在案件管理工作需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充分认识到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全民法制意识的增强,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查办案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案件管理是查办案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管理管理工作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此,首先我们成立了案件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协管案件常委、检查室主任、信访室主任、审理室主任为成员。负责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的案件领导工作。明确了对案件线索、案件的调查、案件的审结进行全方位领导。实行严格的报批程序,对案件初核的动态情况由书记、副书记集体听汇报并研究指导工作,初核结案案件由调查组提交书记办公会(协管常委、审理室主任列席会议)研究决定。同时制定了案件领导小组工作职能、议事规则、列会制度,以规范和加强对案件工作的领导。其次,我们成立了案件管理小组。由协管案件工作的常委任组长,信访室副主任、审理室副主任、案件管理员为成员。管理小组根据案件管理工作职能负责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的案件进行管理,以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查办案件服务、全面履行统计汇总、综合分析、组织协调、跟踪督办和监督检查。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做好案件统计资料的统计、审核、汇总,做到全面、准确、及时地向本级纪委领导和上级纪委报送统计资料;二是做好案件检查工作的综合调研。采取深入基层,对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发案原因和发案趋势及案件检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案件综合情况,供领导决策参考;三是做好对查办案件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加强与查办案件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注意掌握重要或复杂案件的定性、处理、移送情况,及时向领导提出需要协调的事项,畅通组织协调渠道,处理好与各部门的工作关系,形成办案合力。四是做好对重要案件的跟踪督办。对重要案件线索、上级纪委及市委领导交办的本级自办案件进行集体管理,全程跟踪督办,通过案件备案登记、分析、报表、案件列会等方式,掌握案件的来源、去向、进展和查处情况,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反馈,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五是做好对办案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督的重点是违纪案件线索登记备案、案件初核、立案、结案处分、移送司法机关及卷宗的形成等各个环节的办理是否规范、审批手续及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办案时限、办案工作安全保密和违纪暂扣款物、收缴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办案人员执行办案制度,遵守办案纪律方面是否严格。
为保证案件管理机制运行通畅,我们根据案件管理小组成员所担任的工作职责与案件管理工作职能进行有机的结合,明确管理责任。案件管理小组组长负总责,其它成员各负其责。从案件线索的登记备案拟办、初核、立案、审理、结案、统计、分析、报送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以确保案件管理工作职能的全面履行,提高办案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四篇:构建新型农贸市场的思考
构建新型农贸市场的思考
资料介绍
在目前的市场中,除了新型的百货超市和连锁专卖店外,农贸市场仍是市民日常购物的重要场所之一。但由于农贸市场作为传统的商业业态日益受到如生鲜超市等现代商业业态的冲击,如南城百货、联华超市等,而到农贸市场购物的消费者以及租赁经营的商户对市场设施、布局、环境、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农贸市场的经营模式的创新变的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构建新型农贸市场,是摆在我们经营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要想使农贸市场在创新中求发展,需要首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2009-07-04 我只爱艳 第 1 次编辑 已奖励 6 个地产币
构建新型农贸市场的几点思考
在目前的市场中,除了新型的百货超市和连锁专卖店外,农贸市场仍是市民日常购物的重要场所之一。但由于农贸市场作为传统的商业业态日益受到如生鲜超市等现代商业业态的冲击,如南城百货、联华超市等,而到农贸市场购物的消费者以及租赁经营的商户对市场设施、布局、环境、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农贸市场的经营模式的创新变的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构建新型农贸市场,是摆在我们经营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要想使农贸市场在创新中求发展,需要首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几个概念问题
集贸市场、农贸市场和肉菜市场的含义是很相近的,但经营的业种有所不同。集贸市场是综合性的市场,泛指一切集散性市场;农贸市场以经营农产品为主,其他日常用品和杂货行业为辅的市场,多数在城市;肉菜市场可以包括农贸市场,它以经营肉类和蔬菜为主,以其他副食为辅的市场,多数在城镇和农村。基于公司现有市场的经营模式和业种配置,多数市场属于农贸市场。认清这几个概念有利于市场的发展定位和规划,提升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发展混乱和错位。
二、农贸市场的属性和地位
农贸市场与其他商业业态一样具有众多属性和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主要的属性有两个方面,一是农贸市场的拥有者和商品经营者追求租赁和经营收益的最大化,使其具有明显的经济属性;二是作为城乡居民“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它同时具有社会性和很强的公益性。也正因如此,农贸市场与其他商业业态的功能相比,社会价值的取向更能体现政府形象,所以在经营上,能得到政府的支持,使区域的农贸市场竞争力更大。
三、制约农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贸市场作为一种传统的商业业态,存在很多制约其健康稳定发展的因素,有硬件的因素,也有软件的因素。这些因素无论在大城市发展成熟的市场还是在中小城镇发展滞后的市场都具有很多共性,主要制约因素如下:
1、市场基础设施陈旧:很多农贸市场建设年限已久,建筑物显得十分陈旧,加上管理不善,致使市场变得“脏乱差”;场内摊档位十分陈旧,有的甚至是临时搭建的台位;市场的水电设施和排污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营的需要,它已经成为影响市场形象的关键因素。基于
以上基础设施陈旧、排污能力差、经营和购物环境差,使部分市场的人气和经营效益每况日下,竞争力也越来越差,使很多消费者流失。
2、市场收益率低:农贸市场带有很大部分公益性质,也受到区域性的限制,市场建设的资金投入往往是投入大、收入小,致使市场日渐破败,甚至改造升级后其经济效益不升反降。农贸市场的盈利模式单一是致使市场收益率低的另一重要原因,目前农贸市场的经营收入是以租金收入为主,由于市场租金提升有限,市场经营规模难以扩大,使市场的租金收入长期以来难以得到提升。
3、市场竞争加剧,新型商业业态分走客源:随着城市大型超市、购物广场、连锁专卖店、生鲜超市以及便利店的增加,以及部分农贸市场实行“农改超”经营模式,它们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质的服务,整洁的环境,齐全的商品吸引着大批经营户和消费群体,这对传统农贸市场,特别是购物环境较差的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
4、专业的管理制约农贸市场行业的发展:一流的管理队伍一直是目前市场缺少的,经营者的管理和发展水平是制约农贸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农贸市场行业是一个“夕阳”行业,对农贸市场的认识是很低层次的行业、工作环境脏乱差、发展前景有限,导致农贸市场长期以来吸引不了专业的人才及团队进驻,没有了一流的人才,一方面使市场的经营缺乏战略性规划,另一方面使市场管理人员难以正确理解落实公司的发展措施,即执行力度不够。
四、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者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或城市传统农贸市场将逐步退出市场舞台。目前,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区在城市商业发展规划中已不再规划新的农贸市场,而以其他新型业态取而代之,对已有的农贸市场都要求进行升级改造,比如:新型街市、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改超等等。
在短暂的时间内,农贸市场在城市里仍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而在城镇、市郊等区域发挥主导作用。从长远看,农贸市场升级、转型、甚至退出历史舞台是不可避免的。纵观国内农贸市场的历史演变,总结先进地区品牌市场、创新型市场的做法,农贸市场未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多元化主权主体、复合化混业经营、专业化特色彰显、连锁化品牌扩张、综合化市场服务、电子化交易方式、地区化兼并重组。但这种形式还需要时间的演变。
五、创新型农贸市场的操作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的农贸市场属性、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作为农贸市场的经营者,转变保守、凝固、夕阳的思维,对创建新型农贸市场是十分重要的。但求变时,农贸市场都要符合地方政策、遵守国家法规、适应当地市场环境,更要统筹考虑农贸市场产权人、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利益关系。
第五篇: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自鸦片烟战争以来,民富国强是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追求的梦想。自共和国成立60周年来,特别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离科技经济强国目标还很远。原因有二:其一,我国人均GDP太低,仅为2600美元,而德国为4万多美元,连韩国都不如;其二,我国GDP主要是由体力劳动所创造,而科技与智力制造太少。原因是我国自有知识产权所创造的新技术新产品太少,转化为经济更少,所以说到底,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体制太陈旧,不可能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的高科技技术与经济人才所带来的结果。
一、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最根本的任务
(一)从根本上讲是构建创新型国家和造就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站到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的需要。中共中央前总书记江泽民于20世纪末提出,“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灵魂”,这是一个伟大战略思想,是对世界关于国家民族存亡、兴衰、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是对我国几千年文明发展正反两面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全世界各民族、国家存亡、兴衰发展历史的光辉总结。在世界文明史上,曾辉煌于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在奴隶制转向封建制时期,由于实行百家争鸣思想,不断创新,曾造就了一大批世界级的创新型文化人才。大思想家如中国的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他们的思想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过程中,西方再次出现了一大批创新型的大思想家,大理论家如卢梭、赫希利、孟德斯鸠等,提出了“君权民授”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推动了欧洲从中世纪开始逐步开始文艺复兴运动,进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发展,到18-19世纪实现工业革命,走出了一条依靠科学技术富国强兵的道路。虽然是资本主义,但至今仍在不断创新,故仍能走在世界科技经济、民主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前列。值得我们深思。
四大文明古国,由于长期封建主义思想枷琐,封闭、保守,改革创新很难推行。到了十九世纪几乎成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演化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无数悲剧。这是值得我们牢记的惨痛教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根本杜绝悲剧重演。因此,江泽民这一观点,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存亡、兴衰、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指导意义,甚至是根本性指导意义。紧接着,党和政府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目标,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并且在全国科技界、企业界都逐步建立了科技创新体系。
但是,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离开了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训体系,培养和造就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就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不断创新的最根本前提和最紧迫的任务,也是中华民族能否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并且也必定是决定我们中华民族未来存亡、兴衰的根本战略大计。因此,可以说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能否实现这一体制创新,将决定我们民族、国家未来在世界的地位。
(二)是实现“两个增长方式”的转变,适应企业对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生产增长规模和经济增长规模在世界上都占有相当地位和比重。但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生产增长主要靠不断扩大自然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外延式实现扩大再生产。其二是经济增长,主要靠粗放式生产来实现,造成污染严重。产品技术含量低,技术创新程度差,特别是自有知识技术产权少。因此,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中核心竞争力差,离世界一流技术和产品还有相当距离,这也是我国13亿人口创造的GDP赶不上2亿人口的日本人和4亿人口的美国所创GDP总量的根本原因。关键是我国技术和生产部门,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型人才太少,创新能力也不高,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实现生产增长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紧迫的任务就是造就千百万富于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江泽民同志提出“今后经济建设的重点要转到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上来”。因而,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造就千百万富于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提高我国技术和产品世界竞争力的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已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严重下滑,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从更深层次追查,出口大量下滑的大都是玩具服装等技术含量十分低的产品,如服装,出口1亿件才能换美国一架波音飞机。相反,如果我们出口的是自有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是人无我有的,你看他下不下滑。说到底,仍然是我国生产部门,大量外延式扩大和粗放型生产,甚至是贴牌生产的低技术产品,很少自有技术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说到底,仍然是我国高等学校没有为企业造就出一大批富于创新创造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所造成的恶果。相反,如果我国大批科技高校每年能创造大量高科技产品出来,取代传统低技术、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和产业,又有大批高科技生产经营管理人才相配套,那时,中国的工业生产自然就实现了内含式扩大再生产,又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出口的全是自有高新技术产权的产品,何愁出口下滑呢?且我国生产与经济增长规模自然会更大幅度提高,不仅赶超日本,更会赶超美国。
(三)是根本创新我国现有的以培养造就“死记硬背书生型、应试型,以考试书本成绩定优劣”的人才培养体系的紧迫需要。世界高等教育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从过去17世纪欧洲兴起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传授知识为中心”起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已进入到 “学生为中心”、“学习创新为中心”、“培养创新力为中心”的“造就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创新型高等教育新时代。如美国1999年有1100所高校开设创业课程。并且始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建立大学-企业联合研究中心。故高校创立的科技成果总量占全球科技成果总量的60%,其中80%都转化为经济,对美国经济贡献率高达70%。美国科技经济不断创新,始终走在世界第一位,主要得力于具有创新体制的高校。美国硅谷就是典型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学工业园区。硅谷60-70%的公司都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老师创办的,硅谷收入中有一半为斯坦福大学师生公司创造,闻名于世的微软、雅虎、Google等公司都是斯坦福最成功的学生创办的公司,比尔·盖茨、杨致远等是大学生创业者的典范。麻省理工学院每年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为美国创造200亿美元价值,造就15万个就业岗位。所以,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典范。
我国的教育制度,从隋朝兴起的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制度开始,直到现在的高考制度和教育培训体系,自始至终都是以“死记硬背书本、考试成绩定优劣”为核心思想,从未把创新、创业作为培训人才的目标和标准。在这一指挥棒束缚下,数以亿计的中小学生,十余年为了死记书本考试获得高分,进名牌大学,被关在书斋中,个人兴趣、特长、个性,特别是创新力、创造力全部被淹没,几乎与社会实践隔绝,已造成严重身心扭曲,成为这一应试体系的奴隶。其严重后果比“范进中举”有过之而不及。严重与造就创业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相背离,已到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目前,从根本上讲,中国高等教育仍然以在十七世纪欧洲形成的“课堂中心”、“教师中心”、“传授知识中心”和“死记硬背书本的考试分数决定优劣”而建立的培养体系为主。从根本上讲,仍然是科举考试的培养体系的延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年来。虽然也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微不足道,更没有造就出一个称得上世界级的文学家、技术家、科学家、哲学家,以至于某世界名牌大学教授最近还直言不讳地指出:“你们中国一些大学生来留学,第一年很好,第二年就差点,第三年就更差,到毕业的时候最差,因为没有创新能力,只知道背书本,这个是没有用的。知识在电脑上查一查就查到了,资料去图书馆一找就找到了,用不着你去背。”这是著名作家金庸拿到英国剑桥大学硕士学位文凭后,传达出的世界名牌大学教授对我国培养体系的评价。由于这一体系已造成数千万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不仅是就业难、创业难、创新更难,使他们时时处于心理恐慌状态。这种高教培养体系严重违背“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灵魂”的伟大战略思想,也严重与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养成相背离,与产业发展要求相背离,更与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相背离。不仅广大青少年学生十分反感这种培养体系,广大家长及教师也深感“教育危机”,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危机边缘。欧、美国家乃至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已基本废除这一体系,可是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不仅不去改革创新,甚至运用行政权力通过层层检查、评估强化这一体系,真可悲!长此下去,一代一代造就千百万书呆子,担心在愈演愈烈的全球竞争之中,落后、被动、挨打,让近代历史悲剧重演。需知,“死记硬背书本,考试书本成绩定优劣”的“三中心”的培养体系,是根本培养不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凡是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发现发明与创造,都是读书不多而富于好奇心、探索心、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的。如发明电灯的创新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创新发明100多项专利,他仅是一个订书匠出生;现代科技创新计算机“视窗”的,曾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仅是在斯坦福大学二年级一边学习一边创业的大学生。可见,欲造就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必须整体改革书生型、应试型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高校在保持原有人才培养体系的前提下,增加一些大学生创业活动,且大多数是模拟型公司活动,是不可能造就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这就好象在书生型、应试型的千疮百孔的旧衣服上,补几块创新型、创业型的新布,不从根本上创新,只想修修补补,怎么也不能解决“实现两个增长方式转变”,“创新型国家”,对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紧迫需要。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就业愈来愈难,创新、创业更难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最根本的战略思路,就是从整体上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如何构建,更是大有学问。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高教改革创新,关键是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
(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现状不容乐观
现在高等教育上的改革创新上,大都只在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开展。一是量的扩大,如不断扩大新校舍。表面看起来,校园校舍物质文化真的面孔大大创新,一看校舍校园就很吸引人,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现在已接近2-3千万大学生,教授数量也越来越多,所有这些都只是量的增加与创新。另一方面就是教学改革与创新。几乎所有的大学每年都在开展大量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研究,产生课程和教改实际实验成果,还不断评出大量教改优秀成果及论文,奖金也越来越多。这些的确反映了我国学校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改革与创新。最近,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建国六十周年,媒体都大量报道了这些事实,但是这些创新最终产品结果如何呢?只要看看报纸,这几年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就业越来越难,如中国大学生就业协会的一位会长在报上撰文透露,近年几乎已有50%的大学生不能就业。再看高校科技成果对经济的转化率和贡献率。我国高校每年平均有3万多项科技成果,其中只有15-20%转化为经济、形成产业化的成果不足5%,对经济贡献率很低很低,2001年统计,重庆23所高校,科技成果当年仅25项转化为经济,收益仅5亿元人民币,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仅1500人,仅占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15万个就业岗位的1%。创造价值200亿美元的千分之三,根本不可比。这充分说明,我国高校师生的创新力、创造力还是被压抑着的,创新潜力开发前景很大。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2005年忧心忡忡地对温总理讲:“现在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铁的事实,就证明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效果很差。这正如中国大学生就业协会那位会长撰文所言:“现在的高等学校本来管理体制就不行,现在还要不断用评估去层层加强、强化这一体制,看来中国高等人才培养,只有依靠第二种渠道了。”去年温家宝总理到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讲,明年有650万毕业生需要就业,我们首先送大学生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做准就业的大学生,通过定向培训然后再正式就业。温总理这也是在找第二渠道,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干嘛不改变旧的体制呢?让大学生主动在学习期间就完成这个培训呢?现在还让总理来为大学生就业操心找出路,这也就是基本否定当前的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了。中国高等教育为什么会到如此不受市场欢迎的境地呢?
(二)中国高等教育落后现状的根本原因
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不受市场欢迎的现状,其根本原因何在?我们还得用江泽民同志的十六大报告精神来说明。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的核心精神,就是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必须遵照: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实现1+1+1>3的最佳效应,少了一个方面都只能是负效应。这也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理论基础和科学根据也是江泽民同志1991年在建党70周年大会上讲话提出的:“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这一普遍社会发展科学规律,即科学发展观。现在高等教育只在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推进,缺少了高校行政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同时推进,即只有经济与文化的改革创新,而无政治行政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要知道高校的物质文化是经济基础,精神文化是发展动力,这两者联系的纽带是高校行政体制与管理制度,这大概是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制度的产物,奴隶制度只能培养奴隶,封建制度必将培养奴才、工具。要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再漂亮的校园,再好的教学改革成果,由于高等教育没有适合今日市场经济的创新的体制与管理制度,这怎么能培养适应不断创新的市场经济和技术对人才不断变化的要求呢?这就是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的“英国工厂法的教育条款”中就讲过了,马克思用了很大篇幅,首先论证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是不断革命的,大工业的这一本性,就决定了工业生产技术和产品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也就决定了生产的岗位、工种乃至行业和产业的不断变化;进一步决定了员工的全面流动性,常常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向另一个生产部门。教育应当怎么办才适应这一特点呢?马克思的理想是:在未来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里,教育应当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实践劳动时间不能太多,并讲究卫生健康;以造就既有书本知识,又懂生产技术管理实际,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新人;以取代传统教育培养的徒具书本知识,不懂生产实际的片面发展个人。最后他的结论是:只有这种教育制度才能既能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又能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可见马克思是主张教育应以“学习与实践为中心”、“学生为中心”、“造就有实际创新能力为中心”,而反对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如果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是不断创新的,而教育制度是保守的,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那么,这种学校制度培养的人必然遭到淘汰。久而久之,这种教育体制就只有逐步被淘汰。所以,贯彻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当前的关键是体制制度创新。
三、整体创新高等教育体制,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强国之梦
(一)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典范
美国建国不过几百年,建国后在很长时间内,无论是教育、科技、工业乃至经济都远不如西欧老牌的工业化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后来是怎么快速赶超英、德、法等,成为世界头等科技经济强国的呢?
首先,得归功于20世纪初期,美国出了一个超出欧洲传统教育的“适用主义”教育哲学大师——杜威。正是他看到美国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欧各国,如果按常规去追赶,永远都超不过他们。于是他瞄准了欧洲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三中心”,“以考试书本成绩定学生水平”的培养模式,发现并认定它是一种“注入式”不倡导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且扼杀青少年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少、慢、差、废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要快速赶超西欧,他以为最佳战略,就是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既保证多、快、好、省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同时又保证美国教育、科学技术、工业、农业等多方面飞速赶超西欧各国。正是从这一远大目标出发,杜威创造性的提出了“适用主义”的教育哲学思想,其名言为“适用”“能解决问题”“即是真理”,“理论一大堆,不解决问题,宁可不学”。“不能以考试书本成绩衡量学生水平”,“应以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衡量学生水平”由此出发,他又进一步提出了,激发青少年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学习”之创造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是“解决问题的学习”呢?他指出,“应当创设现实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做中学、学中做、做学用合一,废止“注入式”等,直接指导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引导的学习指导方针。紧接着就在学校实验这一套“解决问题的学习”之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校曾一度取销了“课本”用“活页课本”代替,教学过程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出“现实问题情景”,然后让学生参与到活动情景中去,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碰到困难时,教师只能引导,启示思路,一切让学生自己探索,直到解决问题,一旦解决了问题,会极大地鼓励学生,甚至手舞足蹈,感到成功的愉快,像发明家发现了自然秘密一样地探索发现。实验经过一些曲折,最终还是获得很大成功。由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探索性、创造性水平和信心成十倍地提高,使解决问题的学习获得学生、家长、社会乃至政府的极大赞扬,以后又进一步运用到大学生学习中,逐步使大学出现了学校与企业联合成立研究机构,师生参与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新营销、新服务研究与开发,从而实现了大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学习”。教授对大学生为企业探索、解决问题起到引路、指导的作用。大学生的学习探索、创新、创造乃至创业精神与能力得到十倍、百倍的激发,以至于大学师生为企业、为国家,研究、开发数额巨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新营销、新服务项目,大学逐步成为国家新技术的摇篮。到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大学逐步赶超各西欧大学,出现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并且为学校获得了大量诺贝尔奖,比如芝加哥大学从1907年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到现在已获得107项诺贝尔奖,大大超过英国大学。紧接着美国科学技术、工业及经济也逐步赶上和超过西欧各国。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就全面超过西欧。最有代表的标志,是战后西欧重建,主要依靠美国美元援助。“马歇尔计划到西欧去就是代表”。到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美国大学更创造了全球科技、经济奇迹。首先是上世界9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与上千家企业合作创造了世界著名的“硅谷”,成为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先导,造就了闻名全球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次,资产高达300亿美元,一度成为世界首富。他虽然至今仍只是大学二年级学生,并不妨碍他为世界做出贡献,连胡锦涛主席访美都要去访问他。造就了世界头号计算机企业的“惠普公司”创始人休利特及全球最大网络商google创始人等,引导了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潮流。麻省理工学院与7000家公司合作,更是以全校师生公司每年为美国创造200亿美元的GDP。并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而名震全球,而全美大学师生每年创造的新技术占全球每年新技术总量的60%,这就保证了美国在全球新技术电子、微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天、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尖端技术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而且其中80%都直接产业化转化为经济,每年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比如美国08年经济增长2万亿美元,其中1.4万亿美元为美国大学师生创造的新技术转化为经济所作的贡献。所以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典范。
(二)美国高等教育强国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强国对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之梦有重大战略启示,美国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有如下几点条件保证,对我国有如下几大重大启示:(1)学校是独立的学术团体,没有政府的垄断管理体制,美国联邦法律明文规定“教育部不能干涉学校内部事务”,各个大学都可以进行各种不同培养模式的办学实验,办出各种特色,才会出现教育家杜威的全新培养人才模式实验,在各学校和大学实验,独立实施,才可能使美国教育突破欧洲传统教育阶段,进入“现代教育”新阶段。所以杜威被世界称为“现代教育”创始人。(2)教授治校。美国高等教育强国,主要是依靠大学的教授与学生的创新创造与创业实现的。故大学实行教授治校。大学校长也由教授委员会民主选举,聘任,大学校长也受教授委员会民主监督。大学主要任务教学与科研全权由教授委员会主管。学校行政与教学科研是分离的,美国大学都普遍实行教授治理教学科研,行政从不插手。这就保证了大学成为美国科学技术的摇篮。(3)美国大学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并根本废止“三中心”“注入式”,从“以考试书本成绩定学生水平”的传统制度,转向“解决问题的学习”,才可能解放被“三中心”“注入式”“以考试书本成绩定学生水平”,压抑的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索性、创造性,保证大学生转向企业的问题,作“解决问题的学习”,在与企业共同研发新技术中学习、研究创新,实现“做学用合一”。并进而成立公司,使新技术产品化、产业化、创造巨大财富。并实行“以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定学生水平”的新制度,使大学生成为创新创造的主人,造就出比尔·盖茨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型世界级人才,使大学成为美国新技术创造的摇篮。
(三)中国必须创新高等教育体制
今天的高等教育有两项体制制度六十年从未改革创新。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体系,传统高教垄断体制必须整体创新。
(1)创新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垄断管理体制。
大学的专业设置管理体制制度完全是垄断计划体制,60年丝毫未改革创新,上千所大学的专业设置都要由教育部统一决定,甚至连课程教材都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这是最影响制约大学生能否就业的关键制度,能否适应市场科技、经济不断变换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体制。一些大学和教授早已看到市场对人才的新需求,想最快设置新专业、培养新人才,但大学还要写申请开设新专业报告到教育部。教育部招生目录没有的就不能招生。教育部批下来已是几年后的事了,现在教育部推行学校就业难的专业就停止招生,这是典型的马后炮,所以企业需要的人,大学没有,企业不需要的人大学又培养一大批,怎么不毕业就失业呢?而美国大学普遍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生产科研部门需求的信息时时都相通,故每年有上千个专业被淘汰,又新增千多个专业,所以美国大学永远能跟上企业的创新需求、创新人才很多。中国现行高教体制只能望洋兴叹了。需知垄断计划的高教体制决不能适应市场科技和企业人才的需求。这一高教计划管理体制,为什么不能创新放权给大学独立决策呢?同时也只有放权让大学自主决策专业、课程、教材和招生权,才能使大学办出特色,办出一流水平来。否则,只能是全国大学千校一面、万人同知识结构。这样,怎么不毕业就失业呢?中国分东、中、西部地区,各地和各城市产业结构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因此,大学专业也应有别,课程也应有别,才能造就适应地区需要的不同类型与不同技术水平的人才,才能适应企业创新需要,甚至大学还要大量与企业合办专业,实行产、学、研一体化,不仅保证大学生就业,还为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就成为企业创新人才的创新体系的形成,并实现科技向经济的转化。
改革创新过去了三十年,而教育部门至今仍保持垄断计划管理体制。怎么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和社会呢?怎么不造成教育与企业社会的更多矛盾呢?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把设置专业和课程教材选用权下放大学自主决策,才能让大学走上各自独特创新的道路,办出特色,办出一流大学。最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特别指出:当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从过去的集权向分权转化,这是时代大趋势。否则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久而久之还会加剧造成社会矛盾和悲剧。最佳办法是大学实行办学与投资的多元化,国家已在大学欠债2500亿,说明国家无力开办如此规模的大学,故国家只办几十所重点大学,让社会资本投入大学,让大学的产权形式多元化,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办出特色。国家应把更多资金投向普及教育阶段,甚至普及高中教育,应使普及教育城乡更加均衡,又把全民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样教育即使不增加投入,其办学成绩还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世界经合组织”编写的《2008年教育》中一个明确观点。
(2)创新高校内部行政化管理制度。
中国高等教育第二项垄断制度是大学内部的“行政化制”。学校校长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的官员,大学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延伸。如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教授最近所言“学校行政化”太严重,使教师无心做学问,使教授学生处于被动边缘地位,只能唯命是从,教育部的一套专业设置,课程、教材结构,都是通过学校层层行政官员来执行的。甚至教学,科研、后勤全部资源,都全部由大学层层行政官员所掌握,教授、学生只是照规定好的时间去上课听课而已,就决定了教授学生只能是工具而不是主人,特别是大学生处于完全被动地位,大学四年只能照课表安排天天去被动上课,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被动接受书本考试。大学生是人生最佳的青年时代,最富创新精神、最富创造才能的时期,可是这样被动压制几年,不仅创造力被压抑了,甚至学习的兴趣热情也完了,导致一部分学生逃课打游戏机、退学的严重后果,哪还有探索创新精神。2007年,据北京市部属市属24所高校调研,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的比例高达42.7%和60.3%。浙江一所2万名大学生的学校,一次开学补考人数高达9400人,接近一半,这样的高校办学难道还不算失败吗?怎能适应不断创新的企业和社会需求呢?虽然今日中国经济迈入世界大国地位,但离世界强国还很远。为什么?因为中国企业和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与美国、日本、德国都还差得远,特别与同在亚洲的日本比,也还相差的远。日本还不如我国一个省的面积大,资源不丰富,可他创造的GDP比一个号称地大物博的中国,还多近一半呢?且科技还走在我们前面呢?主要就是日本十分重视创新能力的开发,上世纪60年代,日本首相福田纠夫就指出:在学习美国期间要模仿,但赶超时期主要靠创新。如日本从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乃至企业员工培训,都把创造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已进入培养 “创新和创造力为中心”的创新教育新时代,大中学生及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创造力都大大超过我们,故其创造的科技经济总量必然超过我们。正符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剩余价值产生的学说中所说,“所谓财富不就是充分发挥、无限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吗”的财富观,所以仅2亿人口的日本每年创造的GDP总量比我国13亿人口创造的GDP总量还多近一半,而且还造就出了不少的诺贝尔奖得主,今年就有两位。再看看美国,更不可比。美国4亿人口创造的GDP是我们13亿人口创造的4倍,且美国一所名牌大学就有几位到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如芝加哥大学就有107位诺贝尔奖得主,可见我国人民还有巨大的创新、创造潜力被抑制着,首先就是高等学校几千万大学生创造潜力被抑制着,我国大学和中小学要再不改革“学校的行政化”使“教师被动”“学生被动”的管理制度。不仅大中小学生甚至企业员工的创新创造力都受到制约。应当特别强调的是,现代大学生是全额缴学费,购买学校的教育服务,因此,大学生是学校教育市场的主体,学校领导教职工是为大学生服务的,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学什么,如何学,怎么与生产科研相结合学,什么时候学,以及转专业转学校都应当有充分的学习自由选择权,直到学满学分毕业为止,学得好学得快的可两三年毕业,学得慢的可四五年毕业。总之,由学生自己选择,学校应充分尊重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应特别强调,高校应普遍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让大学生主动与生产科研相结合,开展学习与创新创造,高校各个部门应充分为他们服好务。只有如此,大学生才能从被动被抑制转向主人、主体,成为具有主动性、创新性、创造力很强的创新型创造性人才,为国家科技和经济作出重大贡献。逐步赶超麻省理工学院的科技和经济贡献水平,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强国之梦。
(四)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体系,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强国之梦
概括起来,实现中国高校教育强国之梦,中国高等教育应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体系如下:
(1)高校自主办学。高等学校是国家和民族新科学、新技术、新创造、新经济、新政治、新管理、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人物的摇篮,代表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在世界的地位,党和政府应通过高等学校立法,保护这个团体的性质和独立地位,实行自主办学,不受任何干扰和制约,教育行政部门更不能干预其内部事务。1999年的《高等学校法》已明文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现在是兑现的问题。
(2)高校内部实行行政与学术分离。高校内部教学与科研实行教授治校,一切由教授委员会决策,学校校长,主要管行政,为师生完成教学科研服务,也要受到教授委员会民主监督和制约。大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与师生公司集群创新、创造、创业服好务。
(3)大学应是学习继承创新、创造、创业的重要团体。根本改革创新传统大学是纯粹学习机构,单纯培养人才的性质。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主人,学习、创新、创造、创业应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大学生应当像现代教育创始人美国教育家杜威名言所说的那样,“适用”、“能解决问题”,“即是真理”。要转向“解决问题的学习”、“从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用合一,废止注入式”。教授委员会与行政都要为大学生成长发展壮大,创新、创造、创业,创造最优惠的条件。高等学校应普遍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和“以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衡量学生水平”等新制度,以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以保证国家成为科技经济世界强国,走在世界最前面。
(4)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并形成企业集群,潜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还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以保障高等教育强国目标实现。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对人跟踪研究几十年,发现人的潜力在平常工作下,只用了5-15%,还有85-95%的创造潜力未开发。只要我国高等教育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整体改革创新,必将成十倍的开发大学生和老师的创新潜力。大学创造的科技成果总量和转化率、经济贡献率将成十倍数增长。我国2000所大学中有10%的大学达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创新创业水平,那么,仅以这200所大学,每年创造的GDP就可达到200X200亿美元=4万亿美元水平;仅以2007年已有的3万亿美元GDP量计算,两者相加一起,我国GDP总量可达7万亿美元水平,不仅大大超过日本,而且与美国GDP也进一步接近,不就初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强国之梦了吗?而且还会新增就业岗位3000万个,能解决相当一部分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工就业问题,更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何愁诺贝尔奖得主,何愁科技经济世界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不能实现呢?试问这样好的体制和管理制度,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最近南方科技大学正开展“教授治校、民主选举校长;大学依法办学、学校与政府脱勾”的实验十分好,更要重视大学生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的主体性、主动性、创新性、创造性发挥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实验,并且能够逐步全国推广,使大学师生创造巨额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经济,大学成为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的摇篮。
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之时,是中国高等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日,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强国之梦初步实现之日。
相信不出10年,我们国家将出现一大批世界级的科学家、技术家、作家、戏剧家、音乐家、画家、管理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医药家、出版家、建筑学家、名记者,诺贝尔奖会接踵而来,根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我国从2010年开始实行这一体制制度改革的创新,到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必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将初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