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加法运算律的推广(一)》同步训练(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22:1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加法运算律的推广(一)》同步训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加法运算律的推广(一)》同步训练》。

第一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加法运算律的推广(一)》同步训练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运算律的推广

(一)一、判断下面各题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能的在()里打“√”,不能的在()里打“×”

2.7+6.6+3.4()5.08-0.8-4.2()

6.17+28+3.2()6.02+4.5+0.98()

7.5-3.87+2.13()6.59+7.32-2.59()

二、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1)6.7+4.95+3.3=6.7+()+4.95(加法交换律)

(2)(1.38+1.75)+0.25=1.38+(1.75+())(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下面各题简便计算

5.78+0.84+0.161.27+3.9+16.10.19+4.93+2.815.52-0.55-0.4

5四、填上一个数,使计算简便

32.5+2.75+()75-3.2-1.3-()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运算律的推广教学反思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加法运算律的推广 1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反过来,学了本节的新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教学时,充分利用了主题图的故事性,逐步形成连贯的情境、后续的问题,使本节的教学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用学生身边事情引入新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交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下面的探究呈现素材。2.在例举中验证规律

教师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发现规律。一方面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助了学生积累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了加法交换律。学生在充分感知个性创造的基础上,构建了简单的数学模型,从用符号表示规律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结合律”的探索过程与“交换律”相似,唯一不同的是由于学生已有了探索前面例子的经验,在这里教师可以完全放手,稍加点拨便于引导学生完成探索过程。抓住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把加法交换律的学习,迁移类推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中来。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逐步从观察——感知——理解,充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里主要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由于“运算律”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比较抽象,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多引导学生独立发现,思考、解答,有利于学生概括出相应的运算律。

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抽象、概括出运算律。本节课的教学,应该说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关于两种运算定律的特点,虽然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但并未将两者放在一起对比,致使一部分学生在运用时出现模糊现象。在学完两种运算定律后,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种运算定律的区别,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1--

第三篇:加法、乘法运算律的推广

课题:加法、乘法运算律的推广 课型:新授

容:教材76页例14,练一练,练习十四1-5题。

教学目标:

1、应用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进行一些有关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简

便计算。

2、认识到整数加法和乘法运算律对小数加减法和乘除法同样适用,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和乘法的简便计算。

3、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整数加法、乘法运算律和减法性质的推广。教学难点:整数加法、乘法运算律和减法性质的应用。

学习目标:

1、知道整数加法和乘法运算律对小数加减法和乘除法同样适用

2、应用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进行一些有关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简

便计算。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预习提纲

阅读课本P76例14,回答以下问题:

1、你能很快计算下面各题吗?

36+47+64 25×73×4

76×8+2×76

2、阅读课本P76例14,想一想,要求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几种方法?

我发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

3、先算一算,再观察每组的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1.2+4.8Ο4.8+1.2 8.9+3.6+6.4Ο8.9+(3.6+6.4)0.4×0.9×0.5Ο0.9×(0.4×0.5)

我发现:整数的加法、乘法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和乘法同样适用,应用运算律可以使小数的计算()。

4、完成练一练。

二、小组交流

1、针对预习作业,课前先让各组同学展开对学,解决独学时存在的问题。

(逐提交流,解决小组中个性存在的问题)

2、课上,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教学,解决对学中存在的问题。

(交流预习作业中有争议的问题,达成共识)

3、教师分配任务,再次群学,群学内容为要展示的内容,教师在对学、群

学、再群学的过程中搜集反馈信息。

三、展示反馈:

a)展示反馈的第一个环节——写的展示(要求:小组长在再次群学之后,安排本组成员在写的展示时,要求板书工整,注意双色笔的运用,内容 精炼,重点突出)

b)展示反馈的第二个环节——说的展示:小组在展示时,结合展示,师生、生生都可以进行点拨。c)学情预设

预设1:

预设2:

四、点拨提升

1、根据反馈的问题教师点拨提升

2、根据搜索的信息教师点拨提升

3、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之间也可以点拨提升

五、当堂检测 练习十四第3题。课堂小结

谈这节课的收获 练习指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篇: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加法教学反思

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加法教学反思

这节课时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教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础方法。再说,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算理上市相同的。对于小数加法,学生有所曾相识的感觉。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法这一新知中。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概括为以

下几个特点:

1、.准确定位,提高课堂效率。本班学生对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性质已熟练掌握,并能正确运用于加法简便计 算,根据这一认识和技能水平,教学中不以复习铺垫旧知来实现知识迁移,而直截了当引放新课的情境,提高了40分钟的课堂效率。

2.、实现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教学情景式直接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服务的,是学生掌握知识、行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通过有激励性的四项技能境赛情境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小数加法简便算法的探索活动,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3、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教学模型。结合学生原来的生活经验,大胆放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成为整数学习的主人。

4、练习设计层次性。课堂练习是学生内容的重复反应或拓展,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本课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新知识的应用、开放题思维训练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悟,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

第五篇: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律教案

《 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七册p56~58页。

教材分析:加法运算定律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内容,这部分内容,不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发展学生灵活选择简便方法策略,同时是为后面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有关简便计算做铺垫。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数量关系,能正确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 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对加法中的一些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4、5、6、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这两个运算律。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前谈话)

出示情境图

师:从这些图片中你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师:哦,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问题吗?

生:有多少人跳绳?女生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问题意识

二、新授知识。

1.加法交换律

(1)列式解决有多少人跳绳?女生有多少人?解决有多少人跳绳?生回答后,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引导: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这两个算式?能说说原因吗? 预设:他们都是解决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可以用“=”连接得出:28+17=17+28 解决女生有多少人? 同样得出17+23=23+17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图解释两个算式相等,充分利用情境图(2)观察发现

师:观察这两组等式中每组等式的左右两边什么变了,什么不变?不变:加数相同,和不变 变化:两个加数交换位置(3)猜想

师: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加都满足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呢?(4)举例验证

师:你能根据不同的情境举例验证吗?在学生举例时,启发学生举出不同类型的例子。师:老师用线段图也来验证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播放微课视频)

(5)得出结论: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一猜想,现在你能得出结论了吗?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这个规律吗?(图形,文字和符号等)(6)介绍字母表示,并让学生自己命名。

a+b=b+a这里的a和b分别表示什么?a+b和b+a又表示什么?a+b=b+a表示什么?

师:这里的两个加数只是交换了位置我们可以叫做加法什么律? 预设:加法交换律

(7)应用回忆以前在哪里用过加法运算律?课件展示以前用过的加法交换律的地方?(加法验算,比大小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结论应用这个过程,渗 透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2.加法结合律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最后得出规律,现在我们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加法中的另一个规律。解决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你打算怎样列式?不同方法得出等式(28+17)+23=28+(17+23)像这样的三个数相加,又有什么规律呢?小组合作探究(出示作业单)(1)我来算一算,填上合适的符号

(28+17)+23○28+(17+23)(45+25)+16 ○45+(25+16)(39+18)+22○39+(18+22)

(2)我的观察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了

(3)我的猜想(组内交流)

(4)我的举例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汇报后,总结出不变的有三点:加数不变,加数位置不变,和不变,变化的只有一点运算顺序变了。

字母表示(a+b)+c=a+(b+c)这里的a、b、c表示的含义是什么?(a+b)+c=a+(b+c)表示的含义是什么?像这样的先把前两个数结合或把后两个数结合我们可以叫做加法什么律?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语言与符号相配合加深理解。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律

2.比较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异同 相同:加数不变,和不变

不同:加法交换律是数的位置变化,加法结合律是运算顺序的变化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两种运算律,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

三、练习巩固。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这两种规律,但你们会不会运用它们呢? 1.做“练一练下面的等式应用了什么运算律。82+8=8+82

(84+68)+32=84+(68+32)75+(47+25)=(75+25)+47

师指名回答,重点介绍第三题并说出理由这里是先用加法交换律,再用加法结合律。

师:你觉得这里的加法运算律有什么优势? 预设:可以使计算简便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28+17=17+28 a+b=b+a 加法结合律(28+17)+23=28+(17+23)(a+b)+c=a+(b+c)

下载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加法运算律的推广(一)》同步训练(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加法运算律的推广(一)》同步训练(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