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整理的劳动社保政策与管理实务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2 22:4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己整理的劳动社保政策与管理实务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己整理的劳动社保政策与管理实务复习资料》。

第一篇:自己整理的劳动社保政策与管理实务复习资料

1.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部门。

2.劳动法的立法目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劳动法》最基本的目标,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指劳动者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劳动方面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同时,劳动立法也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劳动法的调整模式: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宏观的层次,涉及全部劳动关系。第二个层次是中观的层次,涉及集体劳动关系。第三个层次是微观的层次,涉及个别劳动关系。

4.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是人们在劳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狭义的劳动关系,这可以从劳动关系当事人和劳动关系的内容上来加以分析。

5.劳动关系的特征:1.劳动关系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的特征;2.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性质。

6.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1.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2.保护劳动者的原则。7.劳动法的主要内容:1.合同制度;2.基准制度;3.保障制度;4.执法制度

8.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1.合法原则,2.公平原则,3.平等自愿原则,4.协商一致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

9.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目前我国劳动法的主体实行了一种“双适格”的制度,即只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同时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能纳入劳动法的适用范围,由此也决定了我国在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上区分为三类:1.劳动合同法的直接适用范围:《劳动合同法》第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一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2.劳动合同法的依照执行范围:《劳动合同法》第2条款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3.劳动合同法的特别适用范围:有4种形式1.劳务派遣合同,2.非全日制用工制度3.个人承包用工,4.非法用工主体。

10.劳动合同的主体:我国关于劳动合同的主体的认定:1.劳动者:①.年龄标准,劳动者的年龄标准分为就业年龄和退休年龄。《劳动法》规定16周岁为劳动者的就业年龄。②.身份标准:某些具有特殊身份的劳动者虽然有劳动能力,也符合就业年龄,但由于其身份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不能成为劳动合同主体,主要包括三类:其一,已经签订有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标准劳动关系中一个劳动者只能同时与一个用人单位形成一份劳动关系,对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其他用人单位在使用其时,便不能在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其二,对于一些特殊身份的劳动者如在校学生,也不能建立劳动关系。其三,部分劳动者必须经过审批才能成为劳动合同主体,如外籍人员在华就业必须经过劳动部门审批,未经审批的外籍人员在华就业的则作为非法就业处理,与单位不建立劳动关系。2.用人单位:一是,用人单位为法人,二是:用人单位为法人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三是,用人单位为非法人组织。

11.劳动合同的内容:1.劳动合同内容是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利与以往的书面约定。1.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是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内容,是劳动合同不可缺少的条款,(具体内容有九项①,用人单位的名称…..P16-18页)。2.劳动合同可备条款是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也可以不约定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五类:①.试用期…P18-20页)

12.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合同订立形式是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关系的方式,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现。就合同存在的一般形式而言,主要有书面劳动合同形式和口头形式。

13.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是指通过劳动合同的订立,建立劳动法律关系的程序,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招收录用阶段,是确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程序…P22页)

14.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P27-32页

15.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P32-47页

16.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检查:P47-55页

17.集体合同的概念: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18.集体合同的地位:P57-58页

19.集体合同的效力:集体合同的效力是指其法律约束力,即集体合同试用于何时、何地。和人,集体合同的效力源于国家法律的确认和保护。集体合同的效力主要体现在时间、空间对人的效力三个方面。

20.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概念:工作时间(简称工时),是指劳动者为履行劳动义务,应当从事劳动的时间。休假是劳动者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限度内,免于履行劳动职责,自行支配的时间。

休息和休假是指劳动者在任职期内,根据国家规定。不从事劳动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休息时间和法定节假日,休息时间和休假时间应理解为广义的,它包括劳动者在休休假时间内各种方式的休息和休假,如参与业余各种社会活动,接

受业余教育和培训等。

21.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特征:工作时间的特征:①.工作时间是劳动的外在形式,②.工作时间是报酬的计发依据,③.工作实际是守纪的责任限度,(P68页)休息休假的特征:①.休假是由国家法规规定、合同约定或用人单位劳动规则规定的休息时间,②,劳动者在休假期间,可依据国家规定或合同约定,取得相应的报酬,③.劳动者在休假时仍与用人单位报酬着劳动关系,休息一段时间后,仍进行工作。

22.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的主要内容:1.工作时间的规定,2.休息时间的规定,3.限制延长工时的规定。(P68页)

23.工时制度、休假制度(P69-73页)

24.工资的概念: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法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预先规定,以法定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25.工资的范围: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P75)

26.最低工资:(P76-79页)

27.工资支付:(P79-81页)

28.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P82-83页)

29.社会保险法的概念: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征集专门资金,用于保障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机会时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物质帮助制度。

30.社会保险法的调整对象:(P84页)

31.社会保险法基本原则:社会保险法基本原则是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和运行的基础和准则。(P84-85页)

32.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社会保险法律关系是指社会保险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P85-86页)

33.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指劳动者因为年老解除劳动或丧失劳动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物质帮助,保障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P87-107页含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34.劳动争议的概念: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在国外也称劳资纠纷或劳资争议,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执行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过程,就劳动的权利义务发现分歧二引起的争议。

35.劳动的争议的分类:1.个人争议与集体争议,2.全力争议与利益争议,3.合同争议与法律整议。

36.劳动争议的范围: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37.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1.合法、公正、及时处理原则。2.着重调解原则。(P116页)

38.劳动争议仲的概念: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当事人请求解决的劳动争议,依法居中公断的执法行为,包括对劳动争议依法审理并进行调解。裁决的一系列活动。

39.劳动争议仲裁的机构和参加人:(P122-124页)

40.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是指各级仲裁委员之间、同级仲裁委员之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它向当事人表明,劳动争议发生后应向哪一级和哪一个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它为各级和各个仲裁委员会行使仲裁权,界定空间范围,确定仲裁管辖,应当坚持既便于当事人行使申诉权、应诉权,又便于仲裁委员会行使仲裁权,并且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P124-125页)

41.劳动仲裁的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42.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1.申请和受理2.仲裁前的准备3.庭前调解4.开庭审理程序,5.结案6.特殊规定(P125-158页)

43.劳动争议仲裁费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第二篇:《劳动社保政策与管理实务》分析题精选

2011年(下)

《劳动社保政策与管理实务》案例分析题选辑

一、某公司决定招收一批职工,事先起草了劳动合同,要求应聘者必须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合同期为2年,试用期为6个月;工资每月为1980元人民币,每季度预支一次,年终总结算;职工一方要求解除合同,必须提前60天通知公司;在合同期内职工患矽肺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连续工作1年以上可以享受年休假。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发生争议。

请问:该公司订立劳动合同的行为以及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否违反法律?

【答】

该公司订立劳动合同的行为和内容有以下违法之处,更正如下:

(1)劳动合同期为1-3年的,试用期不应超过2个月。

(2)工资应当至少一个月支付一次。

(3)职工要求解除合同,只须提前30天通知公司,而不是60天。

(4)在合同期内职工患矽肺病的,职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解除跟职工劳动合同。

(5)职工在本单位累计工作满1年以上的,享受年休假。

二、2010年7月,甲大学毕业。同月20日,甲被乙公司录用,并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3年,试用期2个月。合同签订后,乙即为甲首次办理了社会保险,并按规定为其缴纳了社会保险费。2010年9月15日,甲因工作劳累晕倒在岗位上,被医院确诊患有严重心脏病,需要住院治疗,医疗期为3个月。2010年9月25日,乙书面通知甲解除劳动合同,并出具了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2010年10月5日,甲办理了失业登记。

问:(1)甲能否领取失业保险金?

(2)乙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

【答】

(1)目前甲还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因为我国法律规定,申领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必须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甲只缴了2个月保险费,故不得申领。

(2)乙公司跟甲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不合法。因为《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三、宋某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为3年。合同履行2年后,公司派宋某出国培训1年,为其支付培训费用10万元,双方协议宋某回国后必须为公司服务5年。宋某回国工作后劳动合同期满但服务期未满时,宋某认为劳动合同已到期,不来上班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公司多次通知宋某上班,宋某仍然不来。2个月后,公司以宋某旷工违反公司劳动纪律为由,解除了与宋某的劳动合同。对此,宋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问:(1)劳动合同是否已到期终止?为什么?

(2)宋某的仲裁要求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答】

(1)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终止,因为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议有培训服务期的,劳动合同期依照服务期顺延至服务期结束。所以,本案中,宋某履行原劳动合同到期后,还有2年未履行完成服务期,经双方协商的服务期应当属于续签的 1

劳动合同期间。

(2)宋某的仲裁要求不能得到支持。因为宋某的服务期并未到期,并对公司有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二项的规定,宋某的旷工行为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行为,公司可以立即辞退并不给予经济补偿。

四、2010年3月,施某与甲公司订立经营用房装修协议,约定由施某负责组织人员施工,装修费用50万元。装修过程中除装修材料外的所有费用一律由施某自付,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安全问题,均由施某自行承担,甲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订立协议后,施某即组织人员施工。4月15日,陈某在接受施某指派从事高处作业时摔伤,造成8级伤残,发生各项损失65000元。陈某欲维护自己权益,咨询相关律师。问:(1)陈某索赔应以谁为被告,为什么?

(2)施某与甲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为什么?

(3)陈某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需申请劳动仲裁?为什么?

(4)假设陈某接受劳务派遣公司指派为甲公司从事装修工作,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陈某与哪个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陈某的劳动合同期限最短多长时间?陈某在劳动合同期间内无工作的话,能够获得的待遇如何?

【答】

(1)陈某应以施某为被告。因为陈某和甲公司无劳动关系,只有和施某有雇佣关系。

(2)他们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施某和甲公司签订的是承包协议,不属于劳动合同。

(3)不需要申请劳动仲裁。因为施某和陈某的关系不属于劳动法管辖范围,属于民事纠纷,他们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陈某与劳务派遣公司建立了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期限最短两年。无工作期间享受的待遇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五、甲公司与王某于2008年1月5日签订了一份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2008年2月2日王某到甲公司正式报到上班。其后公司发现王某不能胜任工作,提出解除与王某的合同,王某不同意,双方发生争议。2008年3月5日双方达成和解协议。2009年3月15日公司反悔,拒绝履行和解协议。于是王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问:

(1)甲公司与王某何时建立了劳动关系,为什么?

(2)甲公司能否立即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为什么?

(3)王某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与甲公司达成的和解协议,为什么?

【答】

(1)2008年2月2日。依据《劳动合同法》10条之规定,用人单位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不能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40条第二项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王某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6条规定,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六、某公司职工张某因履行劳动合同与公司发生争议,公司提出双方必须先在本公司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先行调解。张某不同意调解,而在争议发生后1个月内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公司被通知在15日内提交答辩书后,未按时提交答辩书,而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问:

(1)张某是否必须同意公司先行调解的要求?为什么?

(2)仲裁委员会是否有权受理此案?为什么?

(3)公司未按时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否可以开庭审理?为什么?

(4)人民法院对公司的起诉是否可以受理?为什么?

【答】

(1)张某不必同意公司先行调解的要求。这是因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即调解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有权受理此案,这是因为,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范围。

(3)公司未按时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开庭审理。这是因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被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未按时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4)人民法院对公司的起诉不可以受理。这是因为,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解决劳动争议时,劳动争议仲裁是诉讼前的必经程序。

七、2008年1月,甲公司聘请王某担任推销员。双方签订承包合同,约定:王某完成承包标准,每月基本工资3000元,超额部分按40%提成。若完不成任务,可由公司扣减工资。该承包合同签订后,王某总是超额完成承包任务。但2008年8月,由于王某怀孕,身体健康状况欠佳,未能完成承包任务。为此,公司按合同扣发工资,只发生活费,每月800元,低于当地工资标准980元。其后,又有两个月均未能完成承包任务。因此,甲公司作出决定,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王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补发所扣工资,并继续履行合同。

请问:

(1)甲公司扣发工资是否正确?为什么?

(2)甲公司决定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

(1)甲公司扣发工资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扣除工资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本案中,甲公司扣发工资后只发给王某每月800元的生活费,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980元,因此,甲公司扣发工资的行为不正确。

(2)甲公司决定解除劳动合同不合法。这是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42条的规定,除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有严重过错或者触犯刑律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与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本案中,王某处于孕期,甲公司不得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

第三篇:《劳动社保政策与管理实务》复习提要

《人力资源政策实务》复习提要

第一章劳动法概述

1.理解劳动法的概念 2.理解劳动法的立法目的3.理解劳动法的调整模式,三个层次的关系。

4.掌握劳动法调整的对象,劳动关系的概念

5.理解劳动关系的特征 6.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7.掌握劳动法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集体合同制度

1.理解集体合同的概念 2.理解集体合同的地位

3.掌握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主要区别。4.理解集体合同的时间、空间和对人的效力。

5.理解集体谈判的两个阶段。

第四章劳动基准制度

1.理解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概念

2.理解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特征、主要内容

3.理解工时制度的概念和类别 4.理解标准工时制

5.理解特殊工时制的主要情形 6.理解休假制度的四项内容 7.理解公休假制度 8.理解法定节假日制度 9.掌握带薪年休假制度 10.理解探亲假制度

11.理解工资的概念和特征 12.理解工资的范围

13.理解最低工资界定的三条界限 14.理解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因素 15.理解工资支付的方式和周期、程序 16.掌握工资合法扣除的情形 17.掌握加班工资的支付 18.理解工资优先的规定

19.理解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 20.理解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

第二章劳动合同制度

1.理解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2.掌握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包括直接适用范围、依照执行范围、特别适用范围 3.理解劳动合同的主体,包括劳动者的认定标准、用人单位的几个性质。

4.掌握劳动合同的内容(必备条款和可备条款),着重掌握如劳动合同期限和试用期、培训服务期、保守商业秘密等关键条款。5.理解劳动合同的形式,事实劳动关系的处理的规定。

6.理解劳动合同订立程序。7.掌握签约中的作为和不作为。8.理解劳动合同的履行的原则 9.理解劳动合同的日常管理制度 10.理解劳动报酬制度 11.理解劳动定额制度

12.理解劳动合同变更的含义 13.理解基本辞职的类型 14.掌握限制辞职的内容

15.掌握劳动者被动辞职的情形

16.掌握过错性解雇的许可条件和限制 17.掌握非过错性解雇的许可条件 18.理解非过错性解雇的禁止条件 19.理解非过错性解雇的程序 20.掌握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范围和计算办法 21.理解劳动合同制度监督检查涉及的各类主体的基本含义。

22.理解监督检查的范围

23.理解劳动保障监察的三个阶段 24.理解举报和投诉的区别 25.理解调查取证的主要规定

第五章社会保险制度

1.理解社会保险法的概念 2.理解社会保险法的调整对象 3.理解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4.理解社会保险法律关系概念

5.理解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主体的类型和主要含义

6.理解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客体

7.理解养老保险的概念、基本类型和参保范围

8.理解个人和单位缴费的基数和比例的相关规定

9.理解养老保险帐户封存的规定

10.理解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和待遇

11.理解补充养老保险的类型和资金来源

12.理解医疗保险的含义的单位个人的缴费

13.理解职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条件

14.哪些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15.理解失业保险缴费费率

16.理解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17.理解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的计算

18.理解工伤保险缴费原则、费率

19.掌握工伤的范围

20.理解工伤认定

21.掌握工伤待遇

22.理解生育保险的缴费主体、费率

23.理解生育保险待遇的申领条件

24.理解享受生育津贴的期限和标准

第六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1.理解劳动争议的概念、分类、范围

2.理解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

3.理解劳动争议协商的作用

4.理解劳动争议调解的机构

5.理解劳动争议调解员的任职资格

6.理解劳动争议调解的期限、调解协议的效力

7.理解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

8.理解劳动仲裁的机构的设立

9.劳动仲裁委员会的组成10.理解劳动仲裁庭的组织形式

11.理解劳动争议仲裁员的资格条件

12.掌握劳动仲裁的参加人

13.理解劳动争议仲裁管辖

14.掌握劳动仲裁的时效

15.理解劳动仲裁的程序

16.掌握“一裁终局”和“先于执行”的情形

17.理解劳动仲裁的费用

18.理解哪些不属于劳动争议纠纷的情形

19.理解劳动起诉案件的管辖和当事人

20.理解劳动诉讼案件的证据和时效的主要规定

第四篇:05964人力资源自考复习资料《人事人才政策与管理实务》

人事人才政策与管理实务(名词解释)

4050工程:主要针对男50周岁,女40周岁以上年龄偏大、技能缺乏、学历不高难以通过

自身努力上岗就业的人员。以非正规的就业劳动组织为载体,通过政府扶持和指导,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行组织起来,发展社区服务业等拓展就业渠道。

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或变更原劳动关系时,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

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但双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劳动关系的状态。

事业单位:除了政党机关,人民团体之外,以社会利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

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人事争议(狭义):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人事权力和履行人事义务而发生的纠纷。上海人力资源自考共享。Q你好群你好号: 39792010

公务员: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优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回避: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公务员任职情况,任职地点等方面做出限制性规定,以保证公务员依法公正地执行公务,减少亲属关系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制度。

职业资格制度: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

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结果,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

博士后制度:国内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里设置一些特殊的职位,挑选近期获得

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人员在规定的期限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通过特殊的管理方式来造就高级人才的制度。

人才资源的柔性流动:人才在不受传统的国籍、户籍、档案、身份等人事制度的约束下,在不改变与其原有单位隶属关系的前提下,以智力服务为核心,注重人,知识,创新成果等有效开发与利用的流动方式。

人才市场:指交换人才劳动力的场所,是为个人和人才使用单位互相选择提供种种便利条件

和保障的办事机构。

人事外包:服务提供商提供那些通常由组织内部有关部门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人才派遣:又称人才租赁或劳务派遣,指由派遣机构与受派遣人签订劳动合同,依据派遣合同将其派至实际用人单位,在要派遣机构的管理,约束下从事劳动的一种新型的劳资形态和用人方式。

津贴制度:对在特殊劳动条件下工作,导致员工支出了超额劳动及额外的生活费用,或有损

身心健康所给予的报酬,是工资的补充形式。

福利:在工资收入之外,向职工本人及家属提供的货币、实物及一些服务形式。

社会保险:是由国家强制实施,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等社会各方面筹集资金建立专门

基金,在劳动者、失业、患病、工伤、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或社会获得帮助的制度。

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的人事分类制度。它根据公务员个人所具备的资料、学历以及职务、身份等条件来确定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晋升和工资福利待遇。

职位分类:以事为中心的人事分类制度。在实际工作调查的基础上,横向按工作性质的不同

分为若干职门、职组和职级。纵向上按责任大小,工作难易,所需资格条件的不同区分为若干职级和职等,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职位类别和等级结构。

人才市场供求机制:人才市场的供给是人才提供人才劳动的总和,需求是用人组织对有使用

价值的人才劳动力的需求的总和。通过交换,人才将人才劳动力换取称货币,用人组织支付货币换回自己需要的人才劳动力。

人才市场价格机制:人才市场中人才劳动力交换价格。(供求关系)反应人才劳动力在人才

市场上价格变动关系的机制。

奖金制度:对员工超额劳动的奖励,或者是对员工创造发明、合理化建议提高了工作效率所

给予的奖励,是弥补基本工资形式不足的不可或缺的辅助工资形式。

人事人才事务(多选)

事业单位特征:公共服务性(最基本、最鲜明)、公益性、机构的行政化

事业单位经济划分: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差额预算管理单位、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 事业单位职责划分:行政辅助型、监督型、公共福利型、经营开发型、中介服务型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方式:人事争议协商、人事争议调解、人事争议仲裁、人事争议诉讼 公务员管理体系:执政类、立法机关、政府首脑、公务员管理机构吧

公务员管理机构组织形式:委员会制、首长制、混合制

公务员职位分类: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

公务员录用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公务员考核等地:优秀、合格、基本称职、不称职

公务员任用方式: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考任制

公务员工资结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

公务员奖励种类: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

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形式: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

公务员回避种类: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地区回避

公务员处分形式:警告

6、记过

12、记大过

18、降级

24、撤职

24、开除

职业资格类型:执业资格认证、职业资格认证

人才流动的原则:系统原则、激励原则、协调原则、择优原则、信任原则

人才市场的功能:交换功能、平衡功能、协调功能、价值实现、信息功能、评价功能 人才招聘服务类型:网络招聘、平面媒体招聘、常设招聘会与非常设招聘会

工资的功能:1.保障功能2协调与激励3调节功能

工资等级制度的主要形式:岗位工资制、技术等级工资制、岗位技能工资制、职务等级工资

制、结构工资制。

机关公务员工资:职务工资制、级别工资制

员工福利特征:报酬性、普遍性、集体性、补充性

社会保险的特征:强制性、互济性、普遍性、非盈利性

养老保险种类: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

实施方式:传统型(德国最先,美日)、国家统筹型、强制储蓄型(新加坡)

机构编制管理:体制管理、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管理

机构编制管理特点:行政性、集中性、综合性、法制性

机构编制管理原则:精简原则、效率原则、法制原则、系统原则、统一原则、人事人才事务(简答)

 什么是试用期?《劳动法》试用期规定

试用期是指对新录用的劳动者进行试用的期限,3月—1年的不超1个月,1-3年的不超2

个月,3年以上无固定期限的不超6个月。

 什么是劳动争议?简述劳动争议的基本程序

劳动争议时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法调整范围之内,因适用法律、法规订立,履

行,变更,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及其他劳动关系直接相联系的问题引发的纠纷。

程序:1申请人提交仲裁申请书。2仲裁委员会是否受理争议案件3开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4仲裁庭的裁决

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思路?

1.明确政府与市场在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地位

2.解决人员分流问题,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建设

3.引入民间资本,加快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改革

4.建立新型的事业单位监督体系

5.加强制定相关改革配套政策

 《公务员法》基本意义

1.解决公务员立法层次较低的问题,确立公务员制度的权威性

2.解决公务员范围过窄的问题,实现对政府机构公职人员的统一管理。

3.解决公务员激励机制不健全,增强公务员制度的活力。

4.解决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发展问题,把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通过法律确立。 我国职位分类制度有何意义?

1、职位分类为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和晋升提供科学依据和客观标准。

2、职位分类为公务员实行合理的工资制度奠定基础

3、职位分类为行政工作效能的提高创造条件

 什么事公务员录用?公务员录用如何操作?

政府机关为补充担任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位的公务员,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公开考试、严格考核、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将不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录用为国家公务员的一种人事制度。

程序:

1.发布录用计划

2.发布招考公告

3.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4.对资格审查合格者进行考试

5.对考试合格者进行录用考核及体检

6.录用与试用

 确定公务员工资的原则

1. 职务与职级相结合2. 按劳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3. 正常增资原则

4.平衡比较

 公务员辞职有什么规定?

1肯定性条件:公务员本人不愿意或不适宜继续在机关工作

2限制性条件:未满国家规定最低服务年限、涉及国家机密、公务未处理完、接受调查、法律或其他行政法规规定不得辞去公职。

 什么情况需要对公务员惩戒?

1. 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

2. 不胜任现职工作,不接受其他安排

3. 所在机关调整、撤销需要调整,本人拒绝合理安排

4. 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纪律

5. 旷工或者因公外出,无理由逾假不归超15天

 简述我国职业资格制度特点

1.属于国家证书制度体系

2.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第三方认证规则

3.标准参照的考试模式

4.职业导向内容体系

 构建高层次人才开发系统的对策

1.建立公正、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2.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加强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

3.完善对人才动态管理机制

4.实现区域人才战略的多元化

5.构建国家人才安全政策体系

6.实现信息化管理

7.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环境

 国内优秀人才引进条件有哪些?

1、本科学历以上,35岁以下

2、本市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且本科学历

3、博士学位专业技术人员

4、本市紧缺、具有高级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

5、特殊才能的各类人员

 上海居住证办理上海常住户口条件

1、持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

2、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

3、在本市依法缴纳所得税

4、在本市被聘任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技师以上职称

5、无违反国家及本市计划生育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犯罪记录

 完善我国人才流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营造有利于人才流动的大环境

2、改变传统户籍制度,简历公民身份网

3、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

4、加强人才流动中的法制和法规建设

5、组织内部因完善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

 机关、事业单位新录用人员工资确定

1.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公务员实行1年试用期,实行试用期工资。试用期满按

所在职务确定级别。事业单位实行一年见习期,期满案本人表现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

2.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公务员,工作满一年不满2年的,不实行试用期工资,根据学历试用期工资标准执行,2年以上的按调动人员办法确定工资。

3.就职于电大,业余大学,函授大学等工资待遇按普通高等学历毕业生待遇执行。原工资

高于规定标准的,按照原工资实行。

4.分配到乡镇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毕业生不执行实习工资

5.事业单位中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根据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明确所聘岗位,未

明确之前,实行初期工资待遇,且不超过6个月。明确岗位后下月起按照相应的岗位工资和薪酬工资。

 福利、工资、奖金有何区别?

福利是解决他们共同的和特殊的需要,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所给予的一种帮助。根据机构的发展情况可自行决定。其目的是补充劳动者生活需要和一定期间的特殊需要及精神需要。工资奖金是以劳动量为标准,实行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主要作用是满足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他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是人工成本重要组成部分。

 养老保险计发方式

新人新办法:统一制度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退休时,个人缴费年限满15年的,退休按月给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为当地平均工资的20%,养老金标准按照本人账户储蓄额除以120,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个人账户存额一次性付给本人。

老人老办法:改革前参加工作的老职工统一按照实施前已退休的人员,与其他退休人员一样。中人中办法:改革前参加工作,制度实施后退休的,个人缴费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人员,在发放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基础上,再发放过渡性养老金。

 工伤的认定

1.工作时间在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上海的7.法律、行政法规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篇: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 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保护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和经济、社会稳定,采取保护与激励相统一的原则,对公民在年老、疾病、遭遇灾害而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给予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2、现收现付制: 是指根据当期的支出需要组织收入,本期征收,本期使用,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与支出在内大体保持平衡的一种财务机制。

3、社会保障体系: 是指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是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包括各个社会保障项目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等。

4、社会救助: 指由政府举办的,以反贫困为主旨,对因不能正常劳动等原因致使收入水平低于规定的数额(贫困线)的社会成员,提供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以解决社会保险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社会问题。

5、完全积累制: 指在对有关的人群健康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宏观上的长期测算之后,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收支平衡的总平均收费率,并进行先期积累的一种筹资方式。

二、判断改错

1、“社会保障”一词最初出现于1886年英国的《济贫法》。错。“社会保障”一词最初出现于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

2、社会保障水平应尽量满足公民的生活要求,保障水平越高越好。错。社会保障水平应与生产力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3、构建和谐社会,首当其冲的是建立健全以“底线公平”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调节机制,其中“底线公平”是就保障水平高低的意义上而言的。错。构建和谐社会,首当其冲的是建立健全以“底线公平”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调节机制,其中“底线公平”是就是就政府和社会必须保障的、必须承担的责任的意义上而言的。

4、新历史主义理论和费边社会主义为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

对。

5、贝弗里奇被成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错。庇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贝弗里奇被称为“福利国家之父”。

三、单项选择

1、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是(A)A、自助者公助 B、权利和义务对等 C、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D、维护社会稳定

2、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国家是(C)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瑞典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颁布于(A)A、1951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79年

4、福利国家的核心内容(D)A、强调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 B、消除贫困 C、保持社会稳定 D、社会保障制度

5、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C)A、7% B、8% C、10% D、15%

6、社会保障基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B)A、社会救济基金 B、社会保险基金 C、社会福利基金 D、养老保险基金

四、多项选择

1、社会保障的社会性是指(ABCD)A、实施对象具有社会性

B、社会保障责任和义务的社会化 C、强调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社会责任

D、社会化管理

2、“三条社会保障线”是指(BCD)A、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B、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C、失业保险

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3、完全积累制的优点包括(AB)

A、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储蓄职能

B、有利于强化投保人的缴费意识 C、可以保证受益人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D、体现社会保险的互助性和福利性

4、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ABC)

A、完整性

B、协调性

C、层次性

D、统一性

5、福利国家包含的两大支柱(BD)A、充分就业 B、全民保障 C、社会保障制度 D、普遍的福利措施

6、社会保障制度多样化发展的表现(ABCD)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急剧增加,制度类型多样化 B、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

C、社会保障项目构成趋于体系化、网络化

D、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值及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显著增加

7、一种恰当的基金筹集模式应考虑的因素是(ABCD)A、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

B、设立储备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C、用作储备的积累基金有无投资机会及其收益率的高低

D、保持相对稳定的保险费率

五、简答题

1、简述社会保障的积极意义。

答:(1)社会保障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道主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与推动力量;(2)社会保障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着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3)社会保障能够化解多种社会矛盾,不断增进国民福利,并

促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4)社会保障能够为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5)社会保障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改良着社会产业结构。

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与区别。

答:联系:①风险防范与风险转移机制;②都具有化解社会风险、维持经济繁荣的功能;③二者的运作机理及其所使用的很多术语和计算方法、预测方法类同。

区别:①性质不同:社会保险属于政府行为;商业保险是一种商业行为。②目标取向不同:社会保险以社会价值为目标,具有非营利性质;商业保险以营利为目的。③权利义务关系不同:社会保险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在劳动上面体现对等;商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是建立在商业契约上。④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者分担;而商业保险完全由投保人负担。⑤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同:对社会保险财务承担最终的兜底责任;依法对商业保险进行监管,但不承担直接经济责任。⑥二者补偿水平及保障方式不同:社会保险是有现金补偿和服务两个方式;商业保险则主要体现货币的支付关系。⑦可承保风险的范围不同:商业保险对社会性风险无能为力。

3、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

答:(1)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必要条件:①机器大工业产生了人数众多的工薪阶层,一旦收入中断就会陷入困境。②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劳动力再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家庭保障功能弱化,③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保障奠定了物质基础,也规定了应采取社会性保障的形式来利用这些社会资源。(2)工人运动兴起迫使资产阶级从维护其统治的角度出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4、试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的影响因素。

答: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的影响因素是:(1)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2)设立储备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用作储备的积累基金有无投资机会及其收益率的高低;(4)保持相对稳定的保险费率。(5)企业和受保人对保险费率的负担和承受能力;(6)筹资模式的经济增长效应;(7)改革中的“转制成本”等。

六、论述题

1、在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如何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答:①可以通过法制手段,将社会保险费改为社会保险税;②灵活确定缴税(费)方式,将农民和灵活就业人口纳入社会保障系统,促使更多低收入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③减轻企业的缴税(费)负担,提高企业参保积极性;④完善社保项目,使社会保障体系化、制度化。

2、社会保障是政府管理的一项社会事务,如何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答:①原则:公平优先,兼顾效率;②提高效率才能把蛋糕做大,注重公平才能够将蛋糕合理分配;③只有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才能够做到公平;④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才能够使每个社会成员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保证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3、分析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社会保障模式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你的改革建议。

答:(1)出现的矛盾问题:①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造成严重的财政困难;②税收负担沉重;③高福利加大了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率;④高福利、高消费挤占了生产资金,削弱了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⑤官僚机构日趋臃肿。(2)根本原因:福利机制缺乏活力,造成运转不灵,但是保障和福利所具有的刚性特征,使其又不能取消社会保障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危机将日益加深。(3)改革建议:①削减公共福利开支;②推迟退休年龄;③纠正社会福利全民普遍享受的做法,更多集中于最需要救助的人身上;④提高保险税(费),延长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期限;⑤推行公共福利事业私有化市场化,加强私人保险部门的社会保险力量。

下载自己整理的劳动社保政策与管理实务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己整理的劳动社保政策与管理实务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形势与政策 复习资料

    形势与政策> 2016-5-26 11:15:02 苏丽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到......

    2012形式与政策复习资料

    2012年6月形势与政策复习资料1、请简要谈谈你对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认识。 一、我国农业的发展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建立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科......

    形势与政策复习资料

    有关选题(其中两题,20*2=40) 1.简要回答在城镇化过程中,各级政府如何保护农民权益?你对保障新进城农民权益的具体建议? a.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逐步实行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 b.......

    货物贸易进口付汇管理政策与实务

    Regulation and Practice on Import Payment of Trade in Goods 货物贸易进口付汇管理政策与实务 货物贸易进口付汇管理企业操作指引 一、名录管理 二、进口付汇管理 三、......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

    1.利用供求关系简述国际上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为什么会趋于恶化。 贸易条件一般指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即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一般用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 一、英译汉 ①B/L;海运提单 ②T/T;电汇③Anti-dumping;反倾销④APEC;亚太经济组织⑤Degre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依存度 补充:Co......

    秘书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精选)

    选择题 11、在带领客人进入会4.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1、例行会议的组织属于 客室时,通常是。(ABD) 4、会议记录——会议记录是会议情况的真实反映,也是检查会 A.急办之事B.必办......

    复习资料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复习资料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一、劳动关系的含义 广义:提供体力和脑力劳动来换取雇主所提供报酬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关系中义: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