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苹果代工厂员工生存状况调查:为何争着加班?
苹果代工厂员工生存状况调查:为何争着加班?
2013-12-16 07:28:03 来源: 新闻晨报(上海)
近日,“苹果上海代工厂4名工人死亡,包括一名15岁童工”一事,得到了苹果公司及其代工厂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硕联合”)的证实。但苹果与和硕方面均回应称,调查显示死亡原因与工作条件无关(详见12月13日新闻晨报A14版)。
晨报记者调查发现,和硕联合员工死亡事件实际发生在其子公司——位于浦东新区秀沿路3668号的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硕科技”)。这家坐落在浦东康桥的大型代工公司,占地3000多亩,拥有10余万名员工,附近餐厅、超市、邮局纷纷打上了 “昌硕店”的标识,“这里几乎就是一个‘昌硕城’”。
和 硕联合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承认,死亡的4名员工在法定一天 8小时的工作时间外,都有加班,有的在周末,有的在晚上。和硕联合曾查询过他们的月工作时 数,都在和客户(苹果公司)约定的时间之内,即每周工作时间限定在60小时以内。该工作人员同时强调,员工的加班都是自愿的。
记者采访发现,“想加班也没法加”在昌硕城并不是个例。以正常人的思维,加班无疑是令人抗拒的,更何况是在周末或晚上。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会“自愿”加班?而作为一个有着10余万名代工工人的昌硕城,这种“自愿式”的加班又何以成为一种常态?
“双加”能多拿两三千
昌硕术语之“双加”:双休日都加班
12月13日,午休时分,一位身穿蓝色皮夹克的女子在厂区门口左顾右盼,似乎在等人。她姓吴,7厂某车间机动组晚班工人。
“我在等我老公,他是7厂流水线上的,做白班。”小吴今年25岁,但样貌似乎比她的年龄显得苍老,皮肤干燥,头发简单地扎了个马尾。她告诉记者,从今年初来昌硕上班,她已经在这里做了近一年,但岗位仍然是普工。
“以前我在5厂,后来我老公想办法把我调去了7厂,7厂的活多,收入也相应提高了。”小吴说,她刚到7厂时,忙的时候几乎每周都“双加”,一个月难得休息几天。“双加”是昌硕人尽皆知的一个“术语”,指“双休日都加班”。“加 班多好呀,你想想觉得不轻松,但进去就知道了,就是重复同样的活,简单没压力,不累。”小吴说得很轻巧,她说晚班一般是晚上8点50分点名,大都是临近次 日早上9点下班,看似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内有两顿饭和两次休息
的时间,净工作时间在10.5个小时左右。“周末一般大家没事也都会加班,(因为)有双倍 加班工资拿。”小吴说,除了在旺季出货量特别大的时候会被要求周末加班以外,平时周末的加班,“自愿”的成分多一些。“我们组里加班多的普工,一个月能拿 五千多元,你不加班就拿两三千,换你你也不愿意啊。” 她打趣地告诉记者,组长曾经想“撮合”他们小两口到一条产线上,但被她拒绝了。“我怕我俩在工作时打起来。”小吴说,他们夫妻俩有一个2岁的女儿,还在上海买了一套不大的公房,由双方父母出了首付,目前要按揭还款。
临走时,小吴特别提醒记者,如果进厂工作是为了攒钱,可千万别去没什么活的厂:“他们淡季时甚至做3休4,一休息就花钱去了,可攒不了钱啊。” “淡季特想念加班的日子”
昌硕术语之“下早班”:员工章程规定的8小时工作时间到点后下班
一个娇小的身影提着满满一大袋零食,从公交车站向厂区慢慢走来。短发,牛仔裤和粉外套,稚气未脱的脸被风吹得通红。她姓黄,来自安徽,昌硕3厂流水线上的普工。
“去 了趟超市,买了一大袋零食,一个礼拜的活又白干了。”小黄略带羞涩地说。她今年刚满20岁,中专毕业后就到老家所在的县城打工去了,当时每个月工资 1100元。“老家那边女孩一般都在KTV、茶楼、服装店、宾馆这些地方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老乡的介绍下,坐长途车来到了上海,通过了昌硕的面 试。
小黄上的是白班,怎么会周五下午出来买零食呢?“最近是淡季,我们负责装配的产品销量不大,所以调休了。”小黄说,最近几周,她们都做4休3,收入远比不上旺季。
“我们现在闲得很,想加班也没法加,不像6厂、7厂的。”小黄告诉记者,她半年前刚来的时候正赶上旺季,工作强度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我做白班,上午9点到晚上9点,中午和晚上总计有1个半小时的吃饭和休息时间。” 即使是现在的淡季,工作日每天也要上12个小时的班。
“一 般不能‘下早班’,如果确实有事,要向组长报批。”小黄口中的“下早班”,也是昌硕员工的“术语”之一,指对白班员工而言,从上午9点上到下午5点,即员 工章程规定的8小时工作时间到点后就下班。“闲下来就特别想念加班的日子。”小黄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月以来,他们几乎都没有周末加班的指标,而在旺季一直 都是“双加”。为此,小黄向组长打过三次报告,申请调职去7厂,但都无功而返。
“申请被驳回了,因为想去7厂的人太多了,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出才能让人进呀。”在接连被拒后,小黄看开了,她表示再做几天就办离职手续,回老家过春节。明年是否还会回来?她表示再做打算。
[关于社交]
“朋友”就是QQ上亮着的头像
这个大男孩有着一头黄发,留海长得几乎遮住了半边脸。
“我在5厂,做iPhone4s、5c。”他说话时很腼腆,甚至不好意思看着记者。他是小王,遇见时,他正和工友结伴准备去路口的ATM机存钱。来自云南曲靖的他,1997年出生,今年刚刚16岁半。他曾在广东念了3年书,说话带有明显的广东腔。“毕业时有分配工作,但是我没去,我想自己来江浙一带看看。”就这样,他跑到苏州的工厂做工。
3个月前,因为上海昌硕缺人手,包括他在内的一批员工被调来支援。“工作日算下来120元一天,双休日可能加班,算加班费。”
他在昌硕干了3个月的晚班,已经习惯了这种作息:从晚上8点半到第二天早上8点半,12个小时,其中包括吃饭、休息的1.5个小时。
小王的工作是测试手机,全程站着。他如此描述自己的工作:“把手机放在机器上,机器会自动运行测试软件,试试看手机能不能用,比如测它摄像头是不是正常„„”
对于工厂内的生活,他的评价大多都是“还可以”:宿舍上下铺,10人间,一个月交120元,房间“还可以”;吃得“还可以”,工厂给288元餐费,吃超了就自己付;工作环境“还可以”„„
说起收入,他也说“还可以”。“主要看加不加班,上个月没有加班才1800元,有点少。”他说,没有班可以加,他也没有办法;这个月的双休日,他加过班,“就可以多拿点”。
除此之外,他平时的开销也只有去网吧,一小时2.5元。去掉上网的开销,他每月通常可以存下2000元。加班,他是期望的,因为1小时加班所得的酬劳13.97元,可以让他上5个多小时的网。
“你平时有社交吗?”
“什么?”
“就是„„你有朋友吗?平时和他们见面聊天吗?”
除了站在身边的工友,他说“有”,从裤子口袋掏出了一部手机——联想的大屏幕触屏手机。他的QQ挂着“在线”,他指了指上面奇奇怪怪的名字,说“这是我的朋友”。
这部1000多元的手机,就是他眼中的“社交”。
说完,他马上关闭程序下线,很是珍惜流量。
[关于未来]
“不可能在这里干一辈子吧”
记者与小王谈话时,他的工友——另一名男生始终在一旁安静地等候。他姓刘,来自江西,比小王年长一岁,与小王一样,在5厂流水线上担任测试员。
小 刘负责对手机的WiFi功能进行测试。谈及工作,他在言语间流露出一股淡淡的骄傲。“每部手机的WiFi测试需要120秒,旺季时我们的UPH超过两百,所以需要同一时间测试多部手机。”他马上解释,UPH是每小时产量的意思。“现在是淡季,不过UPH仍然有100多,一天要检测一千多台。”
“每天从事相同的工作,会觉得腻吗?”面对记者的问题,小刘承认,工作确实比较单一,但由于自己的适应性不错,虽然才在这里干了三个多月,却已经习惯了工作,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小刘说,自己平时会跟工友们打打篮球,偶尔也会去网吧打游戏。他住的是10人一间的宿舍,跟小王上下铺。
对于加班,他显得满不在乎。“加班没有别人说的那么恐怖,不算什么事。”小刘告诉记者,车间里那么多女工都自愿加班,作为男生显然没有逃避的理由。谈及未来,小刘有些迷惘。“暂时没有想好。这个厂是一个不错的平台,来这里就是为了磨练一下自己。”即便如此,小刘还是流露出了一丝不甘:“毕竟也不可能在这里干一辈子吧,过完年再去考虑这些。”
[律师分析]
“软强制”透支身体自愿加班超时也违法
与外界想象不同的是,接受记者采访的众多昌硕员工,并不痛恨加班,很多人甚至期待着加班,或干脆申请调职去“活更多”的7厂。
在 精通劳动法的上海市陈海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陈海杰看来,造成员工和公司形成这样一种 “软强制”加班默契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是利益的诱惑,每个劳动者 都希望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由于基本工资低,加班工资丰厚,使得员工对加班都趋之若鹜;其次是周围人包括企业营造出一种病态的氛围,大家都在加班,自己在 这种无形的压力下不得已便向现实妥协。”
陈海杰认为,这种“软强制”的加班默契,或许能让员工获得一时不错的报酬,但过高的工作负荷却是对身体的一种透支,可能会对今后自己的劳动权利形成影响。
《劳 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同时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 息一日。而《劳动法》第41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 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根据法条,不管是公司指示还 是员工自愿,员工每月加班超过36小时就违反劳动法的规定。”陈海杰说,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招工简章虽未对员工加班作出书面要求,但却对加班工 资有明确规定;而员工的加班费计算基数为每月的基本工资,即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在他看来,这样的规定不符合标准。“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 目分为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以‘基本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是不符合规定 的。”陈海杰表示,应以员工的实际工资(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但不包括加班费、伙食补助和劳动保护补贴。
昌硕去年曾因超时加班被罚
苹果方面曾表示,与代工厂之间在用工时间上有明确约定。最新的《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中,包括了劳工权益与人权等几大方面的行为准则。“《Apple供应商行为准则》将每周工作时间限定在60小时以内(特殊情况除外),而且所有加班必须是自愿的。”
和硕联合方面也承认,员工的工作时数是符合和硕与客户(苹果)的约定的。“根据不同的产品规划,有些生产线出现周末加班的情况。但每个员工的月工作时数都在统计掌控之中,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关于加班这一点,当初员工进来时也有明确告知。”
和硕联合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强调,员工的加班都是自愿的,和硕联合也定期把工作时数反馈给苹果。
近期,浦东新区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曾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作为苹果公司的代加工企业,昌硕公司的用工数量居全市之首,是市区两级劳动监察部门的重点监管企业。而就在去年,因超时加班,劳动监察部门曾对昌硕公司进行过处罚。
第二篇:苹果上海代工厂员工生存调查:争着加班
苹果上海代工厂员工生存调查:争着加班
时间:2013-12-16
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量: 56
编辑:
来源:新民网
近日,“苹果上海代工厂4名工人死亡,包括一名15岁童工”一事,得到了苹果公司及其代工厂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硕联合”)的证实。但苹果与和硕方面均回应称,调查显示死亡原因与工作条件无关。
晨报记者调查发现,和硕联合员工死亡事件实际发生在其子公司——位于浦东新区秀沿路3668号的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硕科技”)。
图说:康桥昌硕科技有限公司门口时不时有员工出入。图片来源:新闻晨报
这家坐落在浦东康桥的大型代工公司,占地3000多亩,拥有10余万名员工,附近餐厅、超市、邮局纷纷打上了“昌硕店”的标识,“这里几乎就是一个‘昌硕城’”。
和硕联合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承认,死亡的4名员工在法定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外,都有加班,有的在周末,有的在晚上。和硕联合曾查询过他们的月工作时数,都在和客户(苹果公司)约定的时间之内,即每周工作时间限定在60小时以内。该工作人员同时强调,员工的加班都是自愿的。
记者采访发现,“想加班也没法加”在昌硕城并不是个例。以正常人的思维,加班无疑是令人抗拒的,更何况是在周末或晚上。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会“自愿”加班?而作为一个有着10余万名代工工人的昌硕城,这种“自愿式”的加班又何以成为一种常态?
“双加”能多拿两三千
昌硕术语之“双加”:双休日都加班
12月13日,午休时分,一位身穿蓝色皮夹克的女子在厂区门口左顾右盼,似乎在等人。她姓吴,7厂某车间机动组晚班工人。
“我在等我老公,他是7厂流水线上的,做白班。”小吴今年25岁,但样貌似乎比她的年龄显得苍老,皮肤干燥,头发简单地扎了个马尾。她告诉记者,从今年初来昌硕上班,她已经在这里做了近一年,但岗位仍然是普工。
“以前我在5厂,后来我老公想办法把我调去了7厂,7厂的活多,收入也相应提高了。”小吴说,她刚到7厂时,忙的时候几乎每周都“双加”,一个月难得休息几天。“双加”是昌硕人尽皆知的一个“术语”,指“双休日都加班”。
“加班多好呀,你想想觉得不轻松,但进去就知道了,就是重复同样的活,简单没压力,不累。”小吴说得很轻巧,她说晚班一般是晚上8点50分点名,大都是临近次日早上9点下班,看似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内有两顿饭和两次休息的时间,净工作时间在10.5个小时左右。“周末一般大家没事也都会加班,(因为)有双倍加班工资拿。”小吴说,除了在旺季出货量特别大的时候会被要求周末加班以外,平时周末的加班,“自愿”的成分多一些。“我们组里加班多的普工,一个月能拿五千多元,你不加班就拿两三千,换你你也不愿意啊。”
她打趣地告诉记者,组长曾经想“撮合”他们小两口到一条产线上,但被她拒绝了。“我怕我俩在工作时打起来。”小吴说,他们夫妻俩有一个2岁的女儿,还在上海买了一套不大的公房,由双方父母出了首付,目前要按揭还款。临走时,小吴特别提醒记者,如果进厂工作是为了攒钱,可千万别去没什么活的厂:“他们淡季时甚至做3休4,一休息就花钱去了,可攒不了钱啊。”
“淡季特想念加班的日子”
昌硕术语之“下早班”:员工章程规定的8小时工作时间到点后下班
一个娇小的身影提着满满一大袋零食,从公交车站向厂区慢慢走来。短发,牛仔裤和粉外套,稚气未脱的脸被风吹得通红。她姓黄,来自安徽,昌硕3厂流水线上的普工。
“去了趟超市,买了一大袋零食,一个礼拜的活又白干了。”小黄略带羞涩地说。她今年刚满20岁,中专毕业后就到老家所在的县城打工去了,当时每个月工资1100元。“老家那边女孩一般都在KTV、茶楼、服装店、宾馆这些地方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老乡的介绍下,坐长途车来到了上海,通过了昌硕的面试。
小黄上的是白班,怎么会周五下午出来买零食呢?“最近是淡季,我们负责装配的产品销量不大,所以调休了。”小黄说,最近几周,她们都做4休3,收入远比不上旺季。
“我们现在闲得很,想加班也没法加,不像6厂、7厂的。”小黄告诉记者,她半年前刚来的时候正赶上旺季,工作强度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我做白班,上午9点到晚上9点,中午和晚上总计有1个半小时的吃饭和休息时间。”
即使是现在的淡季,工作日每天也要上12个小时的班。
“一般不能‘下早班’,如果确实有事,要向组长报批。”小黄口中的“下早班”,也是昌硕员工的“术语”之一,指对白班员工而言,从上午9点上到下午5点,即员工章程规定的8小时工作时间到点后就下班。“闲下来就特别想念加班的日子。”小黄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月以来,他们几乎都没有周末加班的指标,而在旺季一直都是“双加”。为此,小黄向组长打过三次报告,申请调职去7厂,但都无功而返。
“申请被驳回了,因为想去7厂的人太多了,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出才能让人进呀。”在接连被拒后,小黄看开了,她表示再做几天就办离职手续,回老家过春节。明年是否还会回来?她表示再做打算。
[律师分析]
“软强制”透支身体 自愿加班超时也违法
与外界想象不同的是,接受记者采访的众多昌硕员工,并不痛恨加班,很多人甚至期待着加班,或干脆申请调职去“活更多”的7厂。
在精通劳动法的上海市陈海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陈海杰看来,造成员工和公司形成这样一种“软强制”加班默契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是利益的诱惑,每个劳动者都希望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由于基本工资低,加班工资丰厚,使得员工对加班都趋之若鹜;其次是周围人包括企业营造出一种病态的氛围,大家都在加班,自己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下不得已便向现实妥协。”
陈海杰认为,这种“软强制”的加班默契,或许能让员工获得一时不错的报酬,但过高的工作负荷却是对身体的一种透支,可能会对今后自己的劳动权利形成影响。
《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同时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而《劳动法》第41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根据法条,不管是公司指示还是员工自愿,员工每月加班超过36小时就违反劳动法的规定。”陈海杰说,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招工简章虽未对员工加班作出书面要求,但却对加班工资有明确规定;而员工的加班费计算基数为每月的基本工资,即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在他看来,这样的规定不符合标准。
“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以‘基本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是不符合规定的。”陈海杰表示,应以员工的实际工资(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但不包括加班费、伙食补助和劳动保护补贴。
昌硕去年曾因超时加班被罚
苹果方面曾表示,与代工厂之间在用工时间上有明确约定。最新的《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中,包括了劳工权益与人权等几大方面的行为准则。“《Apple供应商行为准则》将每周工作时间限定在60小时以内(特殊情况除外),而且所有加班必须是自愿的。”
和硕联合方面也承认,员工的工作时数是符合和硕与客户(苹果)的约定的。“根据不同的产品规划,有些生产线出现周末加班的情况。但每个员工的月工作时数都在统计掌控之中,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关于加班这一点,当初员工进来时也有明确告知。”
和硕联合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强调,员工的加班都是自愿的,和硕联合也定期把工作时数反馈给苹果。
近期,浦东新区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曾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作为苹果公司的代加工企业,昌硕公司的用工数量居全市之首,是市区两级劳动监察部门的重点监管企业。而就在去年,因超时加班,劳动监察部门曾对昌硕公司进行过处罚。
第三篇:调查:国有银行员工生存状况 attachment
苏小路:毕业两年年收入超8万 正考虑买房 2012-10-17 07:19:39 来源: 网易财经 有0人参与
(0)
苏小路,在中部某省省会一家国有银行开发区网点工作,职位:对公业务客户经理
苏小路(化名),80后小女生,2010年从国内一所著名财经高校本科毕业回到家乡,通过校园招聘进入当地一家国有银行工作。
那一年,她所在银行的省分行全国共招聘300多名大学毕业生,之后绝大部分均被分配到全省各地的支行或者网点,小路被分到了省会开发区一个新成立的网点。
小路说,在她们这批之后,他们行还另外招聘了300多名大学生,但都是派遣制员工,和她们区别蛮大的。
工作至今的两年时间里,小路几乎把他们网点的主要岗位都轮遍了,她先是做了一年的普通个人业务柜员,然后又做了半年对公业务柜员,半年前,她正式转岗做专职对公客户经理,和网点另外一名客户经理各自负责大客户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虽然是专职做对公客户经理,小路的头上依然分有基金、理财产品、贵金属以及保险等各种各样的营销任务指标。
当问到行里这么重视她,当时和银行签约时银行有没有允诺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调她回省行工作时,小路说,“当时签合同的时候提都没提过要调我们回省行呀,而且我现在做对公客户经理也不是行里重视我,而且因为行里缺人。”
谈到收入时,小路说,以前作柜员时候一年税后收入(含公积金)大概在5万左右,而现在做客户经理,收入高出来的部分主要在季度绩效工资部分,当柜员时每个季度大概才2000多块,现在她每个季度基本能拿1万多的绩效。
收入变高后,压力也随之增大。成为对公客户经理后,小路的存款以及贷款压力都比以前大了好多,小路称目前工作上最大的压力也都来自这些任务指标的完成,除了任务指标变高,她所在的银行以前绩效考虑都是“吃大锅饭”:上一级支行考核网点,网点分到个人的绩效基本都会平均一下,现在该行搞绩效考核体制改革,提倡多劳多得,所有指标的考核都直接考核到个人,而且任务指标完不成还扣钱。
由于小路今年才24岁,和父母一起住,暂时也没准备结婚,平时的开销基本都是买衣服化妆品和出去玩儿的花费等,因此银行的工作的收入让她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压力。不过她最近
在准备给自己买一套房子,“我当然希望以后能找个有能力的男朋友呀,但是我觉得房子还是要自己先买的。”
小路也已经对未来开始有所担心,她说,再过几年,压力肯定就来了。
提及对想进入银行工作的人的建议时,小路说,如果是女生,最好不要进银行网点工作,而且,没有关系还是不要进国有银行工作的好。
就在前不久,当地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想挖她过去做客户经理,开出的待遇是年薪20万,最终她没有去,小路觉得压力不小,“虽然说是年薪20万,但是是有条件的,要求我在半年的转正期内拉到5000万的对公存款,我才工作两年,手上根本没什么自己的客户资源,而且,我也还想在国有行里多学学、积累积累经验再说,现在的行长对我很好,也很愿意栽培我。”
苏小路每一天的工作内容
7点半:起床
8点半:到达银行网点
9点:开完早会
9点-下午5点半:业务处理、跑上级支行签文件、客户业务处理
下午6点:正常下班
晚上10点或11点:有贷款等项目的时候
(小路说她每天的工作内容其实不太固定,除了在做的项目需要定时跟进外,拜访客户都是有时间就去。)
夏清:跳槽未果 绝不让儿子进银行工作
2012-10-17 07:18:39 来源: 网易财经 有2936人参与
(0)
夏清,在中部某省省会一家国有银行网点工作,职位:业务主管
和苏小路相比,夏清(化名)应该算是她们网点的资深员工,1997年,19岁的她从其家乡一所著名财经中专毕业,进入当地一家国有银行工作,至今已经过了15个年头。
谈及当年她进入银行工作的情形时,夏清说,虽然是派遣制员工,但想要进入银行工作,一样要经过层层筛选,那个时候,银行会到学校去挑人,先由学校的老师推荐,被选中的学生还在去银行省分行再一次面试,面试通过后才能正式进入银行上班。而问及她是否还有其他方式进入银行时,她说,当然关系户也有,但是也需要和她一样经历这个过程,至少这个过场还是要走完的。
在银行工作的15年间,夏清先后共换过5个网点,而她的工作内容也没有太多的变化,“我没有做过多久的柜员,一直都是在做业务主管。据夏清介绍,业务主管就是我们在银行办理部分业务时站在柜员后面授权的人,在她工作的银行,业务主管和柜员其实是一个级别,只是工作内容不同而已。
夏清曾经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储蓄所所长,既然已经坐上了储蓄所所长的位子,为什么又“降级”做起了业务主管呢?夏清解释道,当年她所在的储蓄所被撤掉,她也因此需要换到其他网点上班,但“僧多粥少”,没有空缺可填的她就被安排回到原来的业务主管岗位上工作,这一返回,就一直干到现在也没有合适的机遇再往上走了。
至于收入,她刚参加工作时候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只有150元,但那个时候她所在的银行发的各种福利往往会比其他企业多很多,具体最终每个月收入是多少她记不太清楚了,但是她很确信加上其他的福利整体收入还是不错,2006年,她贷款买了第一套房。
去年上半年,夏清所在的分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派遣制劳务工转制,行里超过30%的派遣制员工被转正,通过几轮的笔试和面试,她也顺利转正,不再与人力公司签合同,改和银行签订劳务合同。
转正给夏清带来的最大好处则是和正式员工一样的福利,最主要的就是住房公积金的扣发比例,以前每个月只是象征性扣一两百,而现在,虽然她的基本工资只有2000多块,由于银行正式员工公积金的扣除比例很高,现在她每个月住房公积金就要扣掉1000元左右,以后还会更多,按照国家规定,“新”东家银行也往她的住房公积金账户转同样多的款项,所以夏清转正后出现了“钱荒”:收入确实提高了,可是每个月实际到手的钱却比以前少了很多。
“我当初努力转正就是看中了住房公积金的提高”,夏清说,“虽然我们现在是给转正了,但是实际上还是跟以前一样,在工作岗位和上升空间上依旧还会有很多限制,只是把我们签订劳务合同的对象真正变成了银行罢了。”
工作以来虽然工作内容没有大的改变,但夏清说近些年明显工作压力大了起来,银行推行营销转型,每个星期都有开不完的会,越来越多的业务培训,技能考试,营销任务,相应地,加班的时候也越来越多。
工作压力大自然给家庭也带来了影响,夏清的老公在当地一家全国数一数二的企业工作,收入颇丰,夏清由于经常加班,没有很多时间顾家,因此她老公一直希望她辞职去找份轻松的工作,她前段时间终于认真开始考虑这件事情,可是终究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儿子到了小学入学年龄,为了儿子能读一所好的学校,她又买了套房,儿子读书之后开销会更大,夏清担心以后家里压力变大,毕竟现在加上公积金大概6万元的年收入在她所在的城市也算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她只好将辞职的计划搁浅。
“以后再看吧”夏清说,“反正要跳槽是不会再在银行做了,找个公司从基础的财务会计做也好。”
最近,夏青去了趟香港,结识了一个新朋友,是舞蹈演员,在香港没车没房,收入也不算高,但是她每天都过的很开心,也并没有为自己的生活感到担心。这个朋友的生活给了夏清很大的启发,她说,在现在工作与生活压力都如此大的社会,面对生活,她最需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夏清说,以后绝对不会让儿子进银行工作,“这里面的水太深”。
正常情况下每天工作:
7:00 起床
7:30 出家门
8:00 到银行网点接运钞车钱箱,网点开晨会等准备工作
9:00 网点正式开门
9:00-17:00 柜员业务授权、ATM机清机和加钞、检查前一天柜员凭证差错、客户查询明细、问题业务等处理
17:00 网点关门
17:00-18:00 协助柜员结帐、网点当日结帐、清点欠款交押运钞车
(夏清说,一般的工作日,不忙的话,她能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休息,剩下的时间都在处理上面所说的那些事情,而因为要给柜员授权不能长时间离开柜台,往往午饭都是从食堂拿到办工桌上吃的,更别说午间休息了。)
第四篇:环卫工人生存状况调查
云南省昆明市环卫工人生存状况调查
经济学院 10统计班
201002402108 唐蓉
不管在哪里,我们总能看到那些弯着腰,或提着垃圾箱或推着垃圾车的“黄马褂”,每天迎接太阳,披星戴月。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天使,人们却厌而远之。面对那些异样的眼光,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委屈与无助。
他们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安全,健康都得不到保障,意外事故不断,从挂着吊瓶扫地到老母生病在床,儿子九年未归坚守岗位,那么多的辛酸背后,环卫工人的生存状况是怎样的呢? 一. 环卫工人的招聘 1.环卫工人的种类
目前昆明市环卫部门人员分成“三等”,有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但工作都是临时工干,工资却很低,正式工、合同工干活少,拿钱多,福利好。而根据他们工作的地点又可以分为主城区环卫工,街道环卫工,厂区环卫工等。
2.环卫工人的来源
由于昆明正处于快发展阶段,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农民变成了“城里人”,在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下,很多没有技术,没有知识,劳动力不强的拆迁人口及外来人口成了临时大军,不得不承担着整个城市的清洁工作。
3.环卫工人的招聘
事业编制的环卫工人是享有财政部门拨款发工资,买保险,并享有节假日的,而合同工则是跟相关企业签订合同,并享受一定待遇的,安全,生活基础等都得到保障,而临时工与私人有协议,大部分没有法律保护。
二.环卫工人的报酬及保障 1.环卫工人基础工资水平
昆明市主城区及安宁市最低工资水平为1100元,而东川区,呈贡等地的最低工资水平为980元,环卫工人的基础工资水平就在最低工资水平线浮动,特别是临时工的月工资基本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浮动,目前昆明市环卫工人的平均工资为853元/人。
2.环卫工人加班工资的发放(以2013年为例)
每次过节,狂欢留下的垃圾都要占用环卫工人的休息时间去打扫,当我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只有他们还在微弱的灯下辛勤工作着。
根据有关规定,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而在周末休息日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首先安排劳动者在同等时间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春节7天长假的法定节假日为前3天,加班费应按照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而初三至初六这4天则属于相邻双休日的调休,加班费为平时工资的两倍。据云南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昆明市主城四区和安宁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其他所辖各县及呈贡区、东川区为980元。
如果用人单位安排该职工在春节7天长假中全部加班,而且均不能补休,则其加班工资为两部分:
980(元)÷21.75(天)×300%×3(天)=405.5(元)980(元)÷21.75(天)×200%×4(天)=360.5(元)
因此,即使是在非主城区上班,昆明加班者在春节7天长假中的加班工资最低也应该为405.5+360.5=766(元)。而昆明主城四区和安宁市的加班者,7天长假的加班费最低则是859.8元。而在这种情况下,多数环卫工人和保安都没有加班费,得到的是100元的过节补贴或是几天调休。
三.环卫工人的安全保障
由于没有保障,一旦发生事故,环卫工人不仅要承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医疗费用和赔偿问题也都成了难题。
与此同时,环卫行业长期以来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作业环境恶劣。环卫工人们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城市美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得不到关注。根据此前一家保洁公司为单位200多名环卫工人体检结果显示,有120多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胃病等职业性疾病;有的环卫工人甚至一人“身兼”数病,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一些环境与健康方面的杂志在采访调查中也曾经披露,城市环卫工人的手和工作服受到细菌的严重污染,环卫工人的鼻咽部含有大量致病菌,慢性疾病的患病率较高,中年年龄组工人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居民。这些情况说明,环卫工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状况的确值得人们高度关注。
让环卫工人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每年让他们有机会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显得尤其重要。
而在昆明,各地区拨给环保部门的清洁经费有限,扣除了工资之后就只能为一部分人购买人身意外险。四.环卫工人生存状况恶劣的原因 1.政府投入不足 环卫企业生存难
环卫工人的工资偏低,那么环卫企业的生存状况又如何呢?目前,昆明市的环卫管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政府自己管理,另一种是外包给环卫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工人待遇自然提高不起来,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自信心不足,是环卫工人的现状,也成为制约环卫企业发展的瓶颈。
2.环卫工人自身法律意识薄弱
在自身利益受到伤害的时候,大多数环卫工人都不会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政府对环卫部门督促力度不够。
3.保洁公司管理漏洞百出,压榨现象层出不穷
与保洁公司签约的环卫工人被外派到其他单位工作,在工人出事故之后企业间互相推脱,责任不明确。
五.整改措施
1.上班制度改革(以经济开发区为例)
1.现在,在经开区建成区390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范围内,环卫工人实施六种工作制度:9点至17点为正班,安排45个环卫工人;14点至22点为副班,安排22个环卫工人;7点至15点为早班,安排6至8名环卫工人;还有夜间加班及双休日、节假日加班。
2.实施“多班制”后,需要增加大量的环卫工人和保安人员,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也可能会有所提高;实施弹性工作制度后,多数城管人员也将积极到道路、工地、企业、市场和小区等一线巡查,按照片区划分,实行网格化管理。
2.为环卫工人购买人身意外险成企业投标门槛
环卫工人在清扫道路时,被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撞死撞伤的报道时常会见诸报端。可当谈到14509名环卫工人中有多少人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时,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处处长王先举摇摇头说:“这个比例太低了。”可是在今后,是否为环卫工人办理意外人身保险,将被列入政府招投标清洁服务企业的筹码之一。在“进一步加强环卫工作提升城市清洁水平的意见”中,对参与投标的清洁服务企业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清洁服务企业在参与投标时,不仅要明确清扫保洁实施方案,还要将清洁服务企业以往保障环卫工人权益的情况列入评标内容,特别是要将是否购买环卫工人意外人身保险作为评标的依据之一
3昆明机械化清扫率将提高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卫工作提升城市清洁水平的意见”中提到,昆明市将实施精细化作业,增加道路的冲洗和保洁次数,治理道路扬尘,提高路面的洁净水平。
在环境卫生保洁方面,将通过机扫和人工清扫两种方式的紧密结合与加大力度,使全市实现市容市貌的提升。目前,全市主城区相关道路车行道的机扫率已达40%,但今年底将提高至45%,明年提高到65%,2011年达到80%。
4.城中村道路保洁要推物业化管理
按照全市的安排,将把物业管理的封闭式小区以外的所有道路(含门店门前区域)全部纳入市政管理范畴。从明年1月1日起,将具备市政道路功能的原村镇道路也纳入市政管理范畴,由区财政承担清扫保洁经费。
针对城中村人口密度大、门店多、环卫设施设备不足、管理难度大的现状,全市将大力推行城中村物业化管理,对于实行物业管理的城中村4米宽以上的道路,纳入市政管理范畴,由区财政承担清扫保洁经费。
5.创立云南省环境卫生协会(保障环卫工人利益)
据了解,目前,云南省的环卫工人已有了自己的“娘家”——云南省城市环境卫生协会。该协会成立较早,是城建行业内规模较大的协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6.设立省级环卫工人节(对环卫工人的工作给予鼓励)云南省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昆明市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一届环卫工人节,但是云南省的环卫工人节还没有设立。近年来,城市飞速发展,城市街道不断拓宽,清扫面积成倍增加,环卫工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除了昆明市,云南省其他地州(市)还很少有人知道环卫工人节这个日子。为了提高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引起更多的人对环卫工人和环卫事业的尊重、理解、关心和支持,云南省拟申请设立环卫工人节,可以为全省的环卫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经验的平台,介绍先进的管理和工作经验,为主管单位和各成员单位建立沟通渠道,发挥各自的参与作用,使环卫工作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六.结语
虽然政府在加大对环卫工人的保护力度,但由于招聘等环节存在漏洞,让很多环卫工人享受不到这些福利,且环卫工人趋于老年化,环卫工人的安全问题也颇让人担忧,不仅仅是政府应该关注这些城市美容师,作为市民的我们也应该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们,帮助他们。也许多走几步路,把垃圾丢进垃圾桶,这样对于我们来说很简单的事情,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祝福伟大的环卫工人们!
参考文献:1.《政府投入不足,环卫企业生存困难》云视网
2.《昆明环卫工人社会地位和待遇逐渐提高》 昆明信息港
3.《人民日报:环卫外包,工人权益不能抛》人民日报:
4.《环卫工生存状况亟待关注》荆楚网
5.宿田翁:《事业编制是环卫工人一份给力的保障》
第五篇:导游生存状况调查[范文模版]
导游生存状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导游队伍不断壮大,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和我国目前导游队伍建设现状的矛盾也日渐凸显出来。一方面,导游生存状况的不断恶化,导游员从过去收入高、社会地位高、职业稳定、工作自由度高的人人羡慕的优势群体向社会地位低、生存状况差、无固定职业的弱势群体发生着转变。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游戏规则的改变,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背景和空间,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作为处于旅游接待服务的中心地位,构成旅游行业灵魂的导游而言,其队伍的稳定和素质高低,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将起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国导游员已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导游问题已成为摆在我国旅游业面前的棘手 问题,这一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势必影响我国导游队伍的稳定,进而影响乃至危及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基于以上问题,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湖南导游队伍的生存状况,为各级旅游行政部门制定旅游人才规划和有关教育培训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笔者所在课题组特联合湖南省旅游局、湖南教育厅对湖南省导游从业人员生存状况与权益法 律保护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就部分内容加以分析之。
一、导游人员生存现状
(一)导游经济状况现状
从导游的月收入看,导游的平均月收入差异比较明显,1000元以下收入的占了大约43.5%,1000-3000元的占49.7%,各占一半左右。从导游的收入来源看,比较集中于带团津贴和购物回扣、消费和业务提成等,而导游基本工资、奖金、各种补贴相对而言就比较少,甚至有将近45%的导游没有月基本工资。而且从数据显示,导游50%的月收入主要来自于回扣这一方面。
就导游所获带团津贴而言,有37.3%的导游带团津贴仅在30-50元之间,12.8%的导游带团津贴在50-100元之间,有41.1%的导游没有带团津贴,甚至有28.8%的导游不但无津贴还须向旅行社上交人头费,而超过100元的带团津贴比例则少之有少,仅占2.2%左右。
从导游的基本工资方面来看,有45%的导游没有基本工资,30%导游的基本工资在400元以下,400-600元的占16%,基本工资在600元以上的仅占8.3%左右。而且,即使有基本工资,能不带任何附加条件按时发放的也只有59.4,其余则需完成额外的附加条件才能拿到那份微薄的基本工资。如15.8%的导游需带团达到一定的天数,24.8%的导游需达到一定的营销业务工作量才能获得基本工资。
由上我们不难看出,导游的经济收入处于一种“低收入、无保障”的局面,这也导致了目前有57.3%的导游对工作不满意,感到迷茫和无奈。
(二)导游的基本权益保护情况
从合同签定情况来看,依然有25.3%的导游没有与旅行社或导游管理中心签定正式的正规劳动合同。即使有的签定了正规合同,也有大概39.5%的导游对合同的条款内容不满意,认为其在签定合同中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所签定的合同中有一些不平等的条款。从导游购买保险情况看,有51.3%的导游没有购买任何的保险,有16.6%的导游其保险是由旅行社购买的;有24%的导游是自己购买保险,有8.1%的导游购买保险是个人和旅行社两者共同承担。
二、主要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一)旅游行业不够规范,导游收入偏低导游人员服务报酬与劳动付出比例在一定程度的离; 导游收入与导游证的等级关系不大;司机在分回扣时和导游同等待遇存在不公;旅游购物场秩序不规范。“目前国内导游人员的收入主要由基本工资、带团津贴、回扣和少量小费构成劳动保险由旅行社代买或自己购买。”导游基本工资一般600以下,平均300元左右(有些旅行社不但没有工资,每个团还要上交一定的人头费),出团补助一般为每天30元,回扣一般包括购物回扣(停车费、人头费、购物提成等)、门票回扣和加点等,故而,拿回扣几乎成了导游们最基本的业务技能。而旅游又有旺季和淡季之分,据旅行社全职导游人员工作量统计,导游人员每年平均出团时间为162天,不上团就意味着没有回扣收入,旅游淡季则成为导游的冬季。
(二)导游与旅行社具有现实的矛盾
从导游对旅行社的评价中说明了导游与旅行社之间尚未达到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在现实中,导游与旅行社双方利益之间冲突很深,其中较为典型的“回 4 扣”、“人头费”、“小费”以及“垫付团款”等问题。例如小费是指旅游者额外给付导游等旅游服务人员的金钱。一般来说,小费是旅游者出于对导游的优质服务的感谢或奖赏,主动给予导游的金钱。虽然旅行社没有直接向导游提成小费,但是旅行社却把导游带团可以获取小费和回扣作为不支付其带团报酬的依据,这就使得小费成了导游与旅行社之间的一个利益冲突。迄今为止,国内旅游团给小费的意识尚未形成气候,因而带国内旅游团的导游获取小费的机会较少。由此可见,导游所付出的辛劳既没有得到旅游者的回报,也没有在旅行社方面得到体现,这就成为制约提高导游服务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
(三)导游的权益难以得到维护,缺少基本的社会保障措施
从导游基本权益保护情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隐藏的问题所在。首先,在我国现阶段,旅游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盲区。一方面我国旅游法律法规的建设起步较晚,很不规范;二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种新情况层出不穷,现有的旅游法律法规总是落后于实际的需要。在实际旅游工作中,有无法可依的情况,也有某些旅游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约束作用较弱,旅游行业违规现象大量存在。在相关利权中,导游相对来说属于弱势,经常出现有法也不能依的情况。但一旦出现问题,导游又成为首当其冲的替罪羊。旅游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不利于导游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也使得导游的旅游服务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其次,导游的合法权益缺乏行业组织的有效保护。旅游是我国的第三大产业,导游的从业人员在数量上有一定规模,但一直没有形成自身的行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以个人力量来面对来自旅游企业和社会的种种不公,处于弱势的导游常常只得选择放弃自身权益,委曲求全,如为了维持自身工作和生计,不得不违背职业道德,接受和执行旅行社的违规行为。缺乏相关组织的保护,导游的基本权益常常受到侵犯,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的建立。
(四)导游职业机制不健全
从数据中我们其实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那就是目前针对导游的管理我们还缺乏一种长期的有效机制进行监管。谁为导游办理养老保险、意外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谁为导游办理公积金?万一导游在工作中出现了人身意外安全事故怎么办?为什么导游队伍会出现年龄偏低、学历偏低、中高特级导游偏低的现象?为什么导游的流失率会如此之高?等问题的出现其实已经明示了导游职业机制的不健全。而同时,作为聘用导游人员的旅行社企业而言,相当一部分存在对导游人员只使用、少培训、不监管的短视行为。更不用说对导游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化、制度化方面的问题。这样就容易造成当前旅游行业盛行导游人员粗放管理、代垫旅游团款、零工资支付和缴纳人头费等现象出现。由此所产生的弊端也显而易见。正是因为监管部门和旅行社在对待导游问题上采取了一些相对比较消极的态度,致使导游职业机制与旅游业当前的发展极不相称,对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和考虑。
三、建议和对策
(一)落实国家法规政策,规范旅游市场,增加导游收入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全国旅游市场整顿规范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由于在旅游市场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对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的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二是少数旅游企业采取不正当经营方式,转嫁风险。有的企业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没有在产品开发、品牌推广等方面下功夫,而是置诚信于不顾,对外采取“零负团费”削价竞争,私下收授回扣,买团卖团等;对内不按国家有关规定给导游员支付薪酬,不给导游员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工作条件,甚至还向导游员按游客人数收取“人头费”,转嫁经营风险。这样导致了旅游市场还在一些方面处于无序状态,因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密切与其他 部门的协作,加大联合执法的力度,对各种违反相关法规、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依法予以坚决查处和打击;应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应该建立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的长效机制,继续推动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完善,加快建立旅游诚信体系,加强旅游诚信监管的基础和能力建设,提高旅游执法和监管的水平。以此为基础,为导游创造良好的生存和工作环境,鼓励导游做好其本职工作,关心导游生活,协调好导游和旅行社间的利益关系,使导游工作的劳动价值真正得到提高,保障导游收入的稳定性。(二)建立公开公平报酬机制,健全导游激励措施
依据现状,目前回扣已经成为导游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而这种收入也越来越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随着导游回扣事件的频繁曝光和旅游者的渐趋成熟,旅游者的消费越来越理智。此外,由于游客的购买行为还要受到商品的品种和质量、游客的支付能力、购物环境、游客情绪等等非导游能控制的因素影响。因此,虽然有一部分导游目前的收入较为可观,但这种回扣为导游主要收入来源的报酬机制使导游对收入的稳定性非常不乐观,多数导游抱着“过一日,赚一日”的态度来对待导游工作。何况这样一个工作还存在工作时间长、收入不稳定又无各种福利保障的特点。因而多数导游认为导游工作是吃青春饭的,并非终身可为之奋斗的职业,对导游职业样的理解及其确实存在的这些现状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导游经验的积累和讲解水平、服务质量的提高。
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旅行社必须依法用合同来确定导游人员的劳动报酬,并将此项纳入企业核算体系,进行规范管理;同时,根据旅游产品的规模、档次和相应等级,重新评估、确定现有旅游产品价格,不能低价出售,以确保旅行社的利润;要激发导游爱企爱岗的精神,要让导游人员有社会归属感。当然关于导游员的报酬问题目前全国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旅游法规还不够健全。恰当的待遇、各类保险、医疗、公积金等才能使人安心工作,可以考虑入股、年薪制或基本工资+提纯等方案,解决导游的后顾之忧。
(三)发挥导游行业协会(包括导服中心)的作用,切实维护导游的合法权益
在此次调查中,有94.7%的导游希望成立一个维护导游权益的社会机构。通常情况下,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是通过旅游行业协会进行管理的。但这类旅游行业协会目前发挥的作用不大,其功能只是停留在为导游统一管理档案、代办劳动保险、进行常规培训和监督上。因而政府部门应当转变政府职能,使导游行业协会发挥作用,明确其责、权、利,以此来切实维护导游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导游行业协会的作用在于:一是可以依照旅游行业政策法规、导服中心的管理条例对导游人员进行条例化管理。如导游档案管理、日常培训和教育、导游年审等; 二是应避免导游管理的形式化。应制定和实施导游服务质量的考核监督办法和奖惩制度,加大对导游的监管力度,对导游业务情况、扣分情况、接受行政处罚情况、游客反映情况等应如实统计,以此为标尺,建立导游的诚信档案,提高导游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水平; 三是立场明确。导游是一个弱势群体,导游行业协会应成为导游的“娘家”。平时多加强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的联系与沟通。当导游权益遇到侵犯时,应立场明确,利用有效的行政手段及时制定措施加以应对,这样使导游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和规范化,受到导游的拥护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