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一、劳动合同法的价值取向
1、偏重保护劳动者的基本价值取向
2、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基本取向
3、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基本取向
二、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1、劳动合同法在地域上的适用范围——法的空间效力
《劳动合同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除香港、澳门和台湾之外的所有地区
2、劳动合同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法的时间效力
“本法自2008年1月1日施行”“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
3、劳动合同法对人的适用范围——法对人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三、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
1、主体由特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构成2、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
3、一般有试用期的规定
4、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而不是劳动成果的给付
5、履行中的从属性和非强制性
6、权利义务的延续性
7、合同内容的法定性
四、合同订立的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
2、协商一致的原则
3、遵守法律、法规的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五、劳动合同的内容
1、劳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3、劳动报酬
4、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5、社会保险
6、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法的基本特征
1.公法与私法的兼容
2.劳动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侧重保护劳动者
3.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
4.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相结合,以强制性规范为主
七、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享有按劳分配
和社会保险的权利
劳动者享有休息和劳
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劳动者有组织工会和民主参与权利
在劳动方面男女平等、民族平等
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权利
八、劳动关系的特征
(1)主体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2)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从属性,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3)兼有平等和不平等性质,但不平等性是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
(4)内容以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人身属性和财产属性相结合;
(5)兼有对抗性与非对抗性。
九、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特点
1、劳动者的劳动力与用工单位的生产资料结合,只为用工单位提供劳动
2、涉及三方当事人的特殊劳动关系:派遣机构、用工单位、受派员工
3、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共同构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
4、雇主包括“雇用”意义上的雇主和“使用”意义上的雇主
5、劳动关系分为“形式的劳动关系”(为主)和“实质的劳动关系”
十、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2)用工单位应履行执行国家劳动标准,为派遣员工提供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3)用工单位应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4)用工单位对派遣员工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等义务。
十一、集体合同特征
第一,集体合同当事人一方是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另一方是企业或事业组织;而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职工个人,另一方是企业或事业组织.
第二,集体合同内容是改善集体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内容比劳动合同复杂具体。
第三,集体合同是要式合同,报送劳动部门登记、审查、备案后才有效。
第四,集体合同适用于企业或事业组织、工会、全体职工,劳动合同适用于企业或事业组织和职工个人。
十二、劳动报酬法律特征
a.工资是职工基于劳动关系所获得的劳动报酬;
b.工资是用人单位对职工履行劳动义务的物质补偿;
c.工资额的确定必须以劳动法律、法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规定为依据;
d.工资必须以法定的方式支付,一般只能用法定货币支付,并且要定期的持续的支付。
十三、劳动报酬法律原则
1、按劳分配原则
2、同工同酬原则
3、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工资水平的原则
十四、追讨被拖欠的工资 途径:
1、拨打全国统一的举报电话12333进行举报。
2、尽快写投诉书,去当地区政府劳动监察机构投诉。
3、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向当地工会求助。
5、如果发现用人单位有比较严重的违法经营行为,可以向工商部门反映情况。
十五、社会保障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强制性立法,以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对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利予以保障的制度。
十六、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普遍、适度、权利与义务对等、公平与效率
十七、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遗属保险护理保险。
十八、社会保险的基本属性:
1、社会性(组织管理、范围、目的)保险的范围广泛,体现一种社会政策,具有保障社会安定的职能。
2、强制性: 保险的项目、收费标准、待遇水平等内容一般不由保险人和被保险人自主选择。
3、互济性:是用统筹调剂的方法集中和使用资金。
4、福利性: 以帮助劳动者摆脱生活困难为目的。国家对保险所需资金负有一定的支持责任
5、补偿性:是对劳动者所作劳动贡献的一种补偿
6、差别性:劳动者所得社会保险待遇往往由于工龄长短、保险事故、缴纳保险费多少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十九、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的区别主要有:
⑴实施的对象不同⑵资金来源不同
⑶实施的条件不同⑷实施的方式不同
二十、基本医疗保险原则
1、是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
2、通过税收或社会保险费得方式征集医疗保险基金
3、绝大多数国家由政府负责医疗保险计划的制定、管理和实施
4、政府向全体公民提供统一标准的医疗保险待遇
5、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只限于满足基本医疗需求
6、被保险人一般被要求到公立医院或国家制定的医院就医
二十一、工伤保险特征
1、工伤保险的投保人为用人单位,被保险人是与该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职工。
2、所保之“险”为职业危险,危险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
3、对已经遭受工伤危害的职工及其供养亲属给予物质帮助和经济补偿。
4、工伤保险是强制性保险
5、工伤保险实行无过失责任原则
二十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漫长而复杂
①双方协商
②协商不成再申请调解,或直接申请仲裁。调解委员会受理后限期30日内结案,否则视为调解不成。
③调解不成再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受理后限期60日内结案,必要时还可依法延长30日。
④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15日内可依法向法院起诉,进入民事诉讼程序。
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区别:(1)社会关系性质不同。劳动合同是仅与劳动过程相联系的的合同,表现为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劳务合同虽也与劳动过程相联系,但它更着眼于实现过程。(2)劳动力的支配权不同。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劳动力的支配权归掌握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行使,双方形成管理与被管理者的隶属关系;在劳务合同关系中则由劳务提供方自行组织和指挥劳动过程。(3)风险责任不同。在劳动合同关系中,由用人单位承担风险责任;在劳务合同关系中,劳务提供方自行承担风险。(4)劳动报
酬的性质不同。因劳动合同的履行而产生的劳动报酬,具有分配性质,不完全和不直接随市场供求情况变动,其支付形式往往特定化为一种持续、定期的工资支付;因劳务合同而取得的劳动报酬,是商品价格的一次性支付,商品价格是与市场的变化直接联系的。
权利争议、利益争议区别:(1)争议内容不同。A权利争议是因为执行劳动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规定的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在这类争议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既定的,或已有劳动法律、法规加以规定,或已通过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加以确认;B利益争议往往是因为要求确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在这类争议中,双方所主张的权利义务事先并没有确定,争议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双方当事人对这些有待确定的权利义务有不同的要求。(2)处理程序不同。A权利争议是执行法规、合同规定的问题,适用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或诉讼程序;B利益争议所涉及的还不是法律问题,所以被认为不在司法解决的范畴之内,主要是通过双方协商或调解解决。
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区别:(1)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是约定的,劳动合同解除条件是法定的。(2)劳动合同的终止是劳动合同关系的正常结束,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合同关系的提前消灭。(联系:劳动合同的终止和劳动合同的解除都将导致劳动关系的消灭。)
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区别:(1)解决劳动争议的机构不同。仲裁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来解决劳动争议,调解是通过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来进行。
(2)解决劳动争议的权限不同。调解委员会无决定权,不能强迫双方接受自己的意见,仲裁委员会则可以行使仲裁权。(3)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不同。劳动争议的调解主要依靠双方自愿,调解委员会只作说服教育工作,劳动争议的仲裁是把说服教育和强制裁决结合起来,如果争议双方达不成协议,仲裁委员会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见作出裁决,解决争议。
童工、未成年工区别:(1)年龄不同。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未成年人;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2)规定不同。我国一般规定年满16周岁为法定就业年龄,除国家允许的少数行业经有关部门批准用工外,禁止使用童工;用人单位可以使用未成年工,国家根据未成年工的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对其在劳动中的安全和卫生加以特殊保护。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区别:(1)社会保险强调强制性,普通商业保险着重自愿性;(2)社会保险具有福利性,由非营利性机构管理,普通商业保险讲究营利性,由具有营利目的的保险机构经营;(3)社会保险的保费主要采用国家、集体、个人分担形式、普通商业保险则由要保人投保。(联系:社会保险与保险公司办理的商业保险也存在着共性,就是都具有互济性。)
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诉讼区别:仲裁委员会行使的是仲裁权,各级人民法院行使的是审判权。仲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措施,是一种准司法性质的程序;法院审判是司法程序,仲裁权与审判权不同。两者的具体区别是:(1)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享有的某些权力,仲裁机关是不具有的;(2)依据我国的法律,只有法院享有劳动争议的最后决定权;(3)依照我国的法律,只有法院享有劳动争议的最后处理权。
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区别:1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确立的,以保险形式实行的,对于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而不能劳动或暂时中断劳动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或相应的补偿,使其至少能维持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2社会救济,是由代表国家的有关部门(如民政部门)向因意外条件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生活困难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形式;3社会福利,是国家、地方或社会团体举办的以全体成员为对象的福利事业。4三者相比:社会福利是普遍保障制度;社会救济是依据经济情况调查而实行的保障制度;社会保险是以曾经存在的劳动关系为基础而确立的保障制度。
辨析题
1、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工。(非)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我国对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制度,而并不禁止使用。我国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童工。
2、社会保险旨在向全体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其免受或摆脱人生的各种灾
害。(非)社会保障旨在向全体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其免受或摆脱人生的各种灾害。社会保险只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确立的,以保险形式实行的,对于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而不能劳动或暂时中断劳动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或相应的补偿,使其至少能维持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3、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时,方可申请仲裁。(非)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非)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才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5、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非)订立、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分为双方行为和单方行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可依法单方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而不必协商一致。6、我国目前在劳动争议的仲裁上,实行一次裁决制度。(是)我国目前在劳动争议的仲裁上,实行一次裁决制度,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7、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社会保险是强制保险,用人单位应按国家的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8、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非)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一般是利益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9、劳动合同双方主体同时变更,意味着原合同关系消灭。(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不包括劳动者一方主体的变更,这是由劳动法律关系所含的人身性质所决定的。如果劳动者变更,则表明原法律关系已经消灭而建立新的劳动法律关系。双方主体同时变更,由于包括劳动者的变更,原合同关系消灭。
10、事实劳动关系是无效的劳动关系。(非)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为无效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侯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既无劳动合同又存在着劳动关系的一种状态,除当事人履行无效劳动合同而产生的劳动关系外,通常是由于合同期满后既没有续订合同,又没有终止合同,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由此产生的劳动关系不宜简单否定。
11、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都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非)劳动者不需提前预告也可依法解除合同。出现三种情况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12、用人单位有权制定劳动规章制度,行政部门不应予以干预。(非)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13、劳动者不辞而别,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原用人单位不仅可要求该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依法请求新的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是)劳动者不辞而别,违反了劳动法规定,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新的用人单位招用丧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新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4、劳动合同自试用期满之日起生效。(非)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即生效,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之内。
15、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报酬如果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应按集体合同执行。(是)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相换抵触的,应以集体合同为准。
16、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应当经当事人协商,达成协议,解除劳动合同。(非)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只有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的,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篇: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肇庆学院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13年课堂期末测试
(一)论述题
1.论《劳动合同法》中如何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2.论述我国劳动保险体系的特色
案例题
P159页家乐福超市女工案
1.本案中,如何判断劳务派遣?
2.劳务派遣中,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与义务?
3.如果南方人才和家乐福串通,如何保障盛某的权益? P346北京国玉大酒店纠纷案
1.“上下班”的法律意义是什么?如何认定上下班?
(二)论述题
1.论“协议”如何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2..论述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特征?
案例题
P357杨文伟案
1.该案例中的伤如何认定工伤?
2.伤残如何认定?
3.该案例中的抚慰金如何定性?
P123
解除过程中该员工享有哪些权利?
第三篇: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
劳动法律关系的分类和构成要素:
a从用人单位外部形态的角度,可分为企业的法律关系,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法律关系,民办非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劳动法律关系,以及其他。b从劳动关系的个数角度,可分为单一劳动法律关系和双重劳动法律关系。c从是否具有涉外因数角度,可分为国内和涉外劳动法律关系。d从主体是否具有团体性的角度,课分为个体劳动法律关系和集体劳动法律关系。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论述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a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劳动合同订立的更本性原则,其
包括主体合法,即即劳动合同的订立主体须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双方具有劳动法资格。内容合法,劳动合同中所确立的权利义务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程序合法,即订立合同的程序,要约,承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b公平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劳动合同当事人公正合理的确认双方的权利义务。c平等自愿原则。平等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缔约双方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适用同样的法律规则,享有同等的额法律保护。自愿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不受他人的干涉,根据个人的自主决定是否订立合同,与谁订立合同。d协商一致原则。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对合同的内容达成一致的意见。e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劳动合同的过程中要诚实,讲信用,并按照按照诚信原则,旅行自己基于合同或法律规定,二队对方承担的各种义务。
集体合同订立的主体和原则主体:包括劳动方签约人和
用人方签约人。a劳动者签约人,一般为有集体合同当事人的工会或工会组织的机关。b用人单位方签约人,一般为用人单位屯提机关和用人单位的行为。原则:a合法原则b平等合作的原则c协商一致的原则d兼顾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原则e维护公共秩序的原则
4、城市生活最低基本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1)保障对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的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2)保障标准。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按照当地维持城市生活基本生活的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以及未成年的义务教育费用的确定。
(3)资金来源。其资金来源由政府的财政支出(4)申请程序。有长生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的材料,填写表格。
5、试述我国社会保险法的法律法制体系
社会保险法是调整社会保险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和,社会保障关系作为社会保险法的调整对象,对于确定保险法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产生原因。
a社会因素。工业社会的发展让多数人失去了土地等生产
资料,家庭内部化解风险的能力减低,社会保险作为风险管理机制被广泛使用。b思想因素。c政治因素。社会保险法的产生是因为统治者对工人阶级运动的恐惧。
(1)社会保险法的基本性质
A、从社会本位的来看,社会保险法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为本位
B、从法制角度来看,社会保险法以实质正义为价值追求 C、从调整手段来看,社会保险法以强制首都那为主。
(2)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社会安全原则、强制保障原则、所得再分配原则、基本生活保障原则、自给自足原则
(3)社会保险法律体系
包括社会保险筹集关系,社会保险待遇支付关系,社会保险监督及社会保险争议解决关系等。
(4)社会保险法的不足与完善
不足:社会保险立法不健全,立法层次低。资金短缺和收支
矛盾加剧。
完善:(1)建立保险基金补偿机制,确保社会基金的良性
循环,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分清中央和地反的社会保障责任,同时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中央财政补偿的浪费(2)建立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纪要覆盖城镇各类企业,也要覆盖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统一养老制度,坚持统筹的方式。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保障法的法律制度体系的发展有其自
身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应提高认识,落实工作责任,杨哥督促检查,使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1.用人单位应当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2.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3.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和哺乳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怀孕七个月以上和哺乳期的女职工延长时间和夜班劳动。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按照规定进行产前检查应当计为劳动时间。4.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难产的和多胞胎每多生育一胎的,增加产假十五天。5.哺乳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两次哺乳时间,每次三十分钟。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计为劳动时间。6.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和哺乳室等设施。7.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未成年工禁忌劳动范围的劳动。8.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进行健康检查:(1)安排工作岗位之前;(2)工作满一年;(3)年满18周岁,距前一次体验时间已超过半年。
9.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社会保险法是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社会成员(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是通过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并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统筹调剂,对社会成员(劳动者)遭遇社会风险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为社会成员(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成员(劳动者)在符合享受社会保险的条件情况下,即可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法律制度。社会保险是国家根据宪法所制定的基本社会政策,具有法定性、保障性、互济性、福利性、社会性等特点。
社会保障法分为形式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和实质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形式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以正式的法律法规形式,被冠以与社会保障内容相关的名称的法律规范
而实质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则是指有关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不仅包括以基本法律形式出现的社会保障法,同时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社会保障的规范,更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有关社会保障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社会保障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社会保障法是社会法,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法;(2)社会保障法是市场经济的支持法;(3)社会保障法是人权法,其使命在于确定和保障人的基本生活和生存权利;(4)社会保障法是生存保障权法。
二、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立法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低且杂乱
(三)法律救济和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滞后四)与WTO保险规则不相适应在WTO这种规范的市场经济规则的积极作用下,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保险制度的需求日趋强烈。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还未做好适应这一变化的相关立法准备。
(五)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过窄)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1、适度性原则
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4、社会化原则
(二)相关建议
1、在宪法中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
2、提高立法层次,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性
3、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权利救济制度
4、加强社会保障执法力度
5、解决好各法律部门的相互配套衔接问题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概述
a是指政府对收入低于政府公告最低生活标准的公民,按照法定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或实物救助,以保证该公民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救助制度。b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特点是:
获取最低生活保障或社会救助是公民生存权的体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或实物。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993年,上海市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国际上对贫困人口进行
规范救济的经验,率先出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
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的通知》
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a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保障对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权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
保障标准: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我国目前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生活基本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的。根据物价适当调整。资金来源:社会救助作为一项政府责任,其资金应当来源于政府财政支出。但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供捐赠、资助,所提供的捐赠资助,全部纳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申领程序:一)个人申请二)社区居委会初审(三)乡镇、街道
办事处审核(四)县(市、区)民政局审批。b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保障对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
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保障标准:依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的通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并报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资金来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以地方为主,农
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要列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贴。
申请程序:持有当地农村户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
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且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含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
1、户主申请
2、村委会评议
3、乡镇政府审核
4、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5、审批后公示与发放
仅供学习,切勿邪念。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第四篇: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试卷(定稿)
中国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2017-2018学年 B.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C.双方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D.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而终止合同
E.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5.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A.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B.醉酒导致伤亡的C.自残或者自杀的 D.因违章作业受伤
E.在上下班路上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工资?有哪些构成形式?
2、劳动合同终止有哪些法定情形?
3、社会福利有何特征?
4、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法律责任有哪几种?
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我国《劳动合同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2、试述劳动关系的特征。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赵某今年刚满15周岁,与某厂签订劳动合同。工作将近4个月,一直没有拿到工资。赵某向老板催要工资,老板以赵某未满16周岁,劳动合同无效为由,拒绝支付工资。请问:
(1)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2)赵某能否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2、2008年1月胡某与北京一家外贸公司签订了一份期限为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如胡某无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须向公司支付违约金3万元。2008年9月以后,另外一家公司看中了胡某,给胡某开出了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于是,胡某提前30日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书,要求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而外贸公司表示可以与胡某解除劳动合同,但胡某需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3万元的违约金。
问:胡某应当向单位支付这笔违约金吗?为什么?
第五篇: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试题1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工伤保险的归责方式是()。
A.过错责任 B.推定过错责任 C.无过错责任 D.公平责任
2.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其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为:()。
A.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 B.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 C.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D.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和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之日任选其一
3.以下不属于职业介绍机构的功能的是()。
A.国家通过对职业介绍机构工作方针、原则和方法的指导,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 B.监测和调整失业率 C.指导劳动者就业,合理调整就业结构 D.国家通过职业介绍机构,给失业劳动者分配职业
4.社会保险的范围不涉及()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的企业 B.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C.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D.农民 5.未成年工是指()
A.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B.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 C.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D.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 6.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天的产假。A.40 B.60 C.90 D.80
7.职工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合同()
A.即时终止 B.续延半年后终止 C.续延一年后终止 D.续延到医疗期满时终止 8.工会在用人单位辞退、处分职工时的职权,主要是()。
A.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B.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由工会决定
C.国有企业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由工会决定 D.非国有企业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由工会决定
9.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我国,工伤认定由下列哪项中的机构作出?()A.劳动保障部门 B.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C.工会组织 D.用人单位 10.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形?()
A.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B.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C.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和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D.所有劳动者
11.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集体合同由()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A.劳动行政部门 B.企业党委 C.上级工会 D.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委员会 12.《劳动法》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A.第一级 B.第三级 C.第四级 D.第五级
13.以下有关劳动争议调解中自愿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否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当事人双方自行决定,对任何一方不得强迫 B.在调解的过程中,始终贯彻自愿协商的原则 C.调解协议的执行是自愿的 D.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不履行的,可以强制执行 14.劳动合同的缔结,可以不包括以下条款()。A.合同期限 B.工作内容 C.劳动报酬 D.保密义务 15.我国工会的基本职能不包括()。A.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B.工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管理本企业有关事务 C.工会组织职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民主权利,参加本单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D.工会组织工人罢工 16.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A.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5天通知劳动者本人 C.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10天通知劳动者本人 D.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本人 17.以下选项不属于工资的是()。
A.奖金 B.津贴 C.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D.支付给劳动者的保险福利费用 附:
参考答案 1 C 2 C 3 D 4 D 5 A 6 C 7 C 8 A 9 A 10 B 11 C 12 C 13 D 14 D 15 D 16 A 17 A
一、单项选择题
1、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形有()
A、养老保险费 B、工会会费 C、希望工程捐款 D、救灾捐款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_____的工资报酬。A、150% B、200% C、250% D、300%
3、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为未满______的少年、儿童核发个体营业执照。
A、15 周岁 B、16 周岁 C、17 周岁 D、18 周岁
4、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有()
A、高温补贴 B、科研津贴 C、婚、丧假工资 D、奖金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_____年 6 月我国代表团第一次出席在日内瓦召开的第六十九届国际劳工大会。
A、1961 年 B、1971 年 C、1983 年 D、1991 年
6、不得安排哺乳未满_______婴儿的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A、6 个月 B、12 个月 C、18 个月 D、24 个月
7、在企业不定时工作日适用于()
A、电工 B、会计 C、教师 D、高级管理人员
8、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
A、劳务合同 B、劳动合同 C、雇佣合同 D、培训合同
9、社会保险对象是()
A、职工 B、职工和农民 C、城市居民 D、社会全体人员
10、国家_______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
A、规定 B、鼓励 C、强制 D、支持
一、单项选择题 1.从事矿山井下以及在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岗位工作的农民工,实行定期轮换制度,合同期限最长不超过多少年?
A.3年B.5年C.7年D.8年答案:D 2.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需提前多长时间向工会或会体职工说明情况?
A.15日B.30日C.10日D.40日答案:B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关系的双方为()。
A.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B.工会与企业
C.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
D.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
2.我国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B.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C.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D.调整所有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自用工之日起()。
A.1个月内 B.2个月内
C.3个月内 D、4个月内
4.属于劳动者劳动报酬范围的劳动收入是()。
A.加班加点工作额外获得的劳动收入
B.债券利息
C.用人单位发放的生活困难补助费
D.用人单位发放的劳保工作服和劳保手套
5.按照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工伤保险实行()。
A.过错补偿原则 B.无过错补偿原则 C.合同责任原则 D.共同承担的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要素的是()A.劳动法律事实 B.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C.劳动法律关系内容 D.劳动法律关系客体 2.我国《劳动法》发生效力的时间是()A.1995年1月1日 B.1994年7月5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5年7月5日 3.我国公民的劳动权不包括()A.公民就业权 B.公民健康权 C.职工参与权
D.劳动者结社权
4.三方协商机制中的三方不包括()A.政府 B.雇主
C.雇员组织 D.劳动者个人
5.劳动合同关系的双方为()A.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B.工会与企业
C.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 D.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
6.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在当事人未作约定的情况下,劳动合同生效的时间是(A.审批通过之日 B.实际履行之日 C.依法订立之日 D.提交公证之日
7.集体劳动关系中雇员主体必须是()A.雇员个人 B.雇员的组织 C.雇员的代表 D.全体雇员
8.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A.劳动合同期满)B.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 C.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D.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9.薪酬中按照当前承诺支付的工资称为()A.当期支付 B.定期支付 C.延期支付 D.即时支付
10.劳动保护法的客体是()
A.工作地的安全设施 B.劳动者的安全健康 C.劳动者 D.工作地的管理制度 11.在我国,未成年工是指()
A.已满12周岁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 B.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 C.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D.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12.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实行()A.日标准 B.周标准 C.月标准 D.年标准
13.根据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未加考虑的因素是()
A.当地最低工资 B.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须的费用 C.适当考虑水电(燃气)费用 D.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
14.小万参加工作不久即因骨折需住院治疗,其依法可享受的医疗期最长不超过()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15.按我国《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小张与所在企业依法履行缴费义务满3年后,他可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16.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劳动者依法退休后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前提是连续缴费满()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17.《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的医疗保险合同的主体不包括()
A.医疗保险经办机构 B.定点医院 C.定点药房 D.患者 18.在我国,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必须先采取的争议处理程序是()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行政复议
19.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结案期限为()A.30天内 B.45天内 C.60天内 D.90天内
20.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保险争议的是()
A.因工作调整发生的争议 B.因养老金调整而发生的争议 C.因工资支付发生的争议 D.因高温补贴发生的争议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劳动法》第81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是()A、劳动行政部门代表、用人单位工会代表、职工代表
B、劳动行政部门代表、用人单位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 C、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职工代表
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
2、下列有关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二者同时产生,同时消灭
B、二者同时产生,但劳动权利能力晚于劳动行为能力消灭 C、劳动权利能力早于劳动行为能力产生,但二者同时消灭
D、劳动权利能力早于劳动行为能力产生,晚于劳动行为能力消灭
3、某工作日下班时间,自来水公司维修工王某因抢修辖区内爆炸的自来水管道须继续工作,则王某该天延长工作的时间()
A、不得超过1小时 B、不得超过3小时
C、不受上述时间限制 D、双方协商一致后不受上述时间限制
4、企业的下列人员中,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是()A、渔业工人 B、推销人员 C、锅炉工 D、厨师
5、下列劳动者中,可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是()A、退休的劳动者 B、应征服兵役的劳动者
C、被劳动教养的劳动者 D、被用人单位开除的劳动者
6、王某系某企业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的职工,下列关于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王某提出与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企业就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王某与企业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王某提出与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企业就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C、王某与企业同意续延劳动合同,无论王某是否提出与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企业都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D、在王某连续工作满10年时,由企业决定是否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7、下列社会保险中,劳动者无需承担缴费义务的是()A、基本养老保险 B、基本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工伤保险
8、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形是()A、希望工程捐款 B、社会保险费 C、救灾捐款 D、工会会费
9、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权益受到侵害,有权向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当地的劳动部门提出申诉,对受理申诉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的,该女职工()A、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B、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C、该处理决定为终局裁定,不得申请仲裁或起诉 D、只能申请行政复议
10、甲与某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为500元,当地的最低工资为600元,半年前该企业与工会签订的集体合同约定的工资是不低于650元,与甲同时签订劳动合同从事相同工作的乙的工资为800元,甲依法可获得的工资最低为()A、500元 B、600元 C、650元 D、800元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C 5D 6B 7D 8A 9B 10C 三,单项选择题(共30题)1,提出劳动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A.终止劳动关系 B.劳动争议发生 C.调解不成 D.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
2,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的,除了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外,还可责令支付().A.赔偿金 B.违约金 C.滞纳金 D.罚金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A.解除合同 B.终止合同 C.变更合同 D.续订合同 4,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规定.A.企业规章制度 B.劳动合同 C.法律法规 D.集体合同
5,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一年 B.六个月 C.一个月 D.十五天 6,劳动争议调整委员会主任由()担任.A.职工代表 B.工会代表
C.用人单位代表 D.三方面选举产生的代表
7,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条件出现,劳动合同().A.解除 B.自行解除 C.撤销 D.终止
8,工会与企业签订的以劳动条件,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合同是().A.集体合同 B.经济合同 C.民事合同 D.劳动合同 9,支付()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不属于劳动法调整.A.临时工的劳动报酬 B.加工承揽的劳动报酬 C.轮换工的劳动报酬 D.雇佣工人的收入
10,某女职工遇到难产,按劳动法规定应给予的产假为()天.A.56天 B.90天 C.105天 D.120天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保险争议的是()A.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B.因企业开除,辞退违纪职工发生的争议 C.因职工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D.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争议 12,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机构是()A.劳动行政部门或人民法院 B.劳动行政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人民法院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
13,按照我国现行关于养老保险缴费的有关规定,企业缴费不超过工资总额的()A.8% B.15% C.20% D.25% 14,“在一定期限内的最低劳动报酬支付标准”被称为()A.最低工资 B.最低福利 C.最低救济 D.最低保障
15,根据《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承担连带责任的份额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实际经济损失的()A.30% B.50% C.70% D.85% 16,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享有工伤保险待遇权利的直接法律依据是()A.《工伤保险条例》 B.《工伤保险规定》 C.《工伤保险办法》 D.《工伤保险法》 17,劳动保护法的主体是()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国家 D.劳动者或用人单位
18,“当事人双方争议的法律关系”被称为()A.诉讼理由 B.诉讼标的 C.诉讼标的物 D.诉讼请求
19,失业者和低收入家庭申请住房公积金或房租差额补贴的,须房租支出超过其收入的()A.2% B.5% C.8% D.10% 20,下列陈述中,不属于社会合作协议的特征的是()A.主体单一 B.内容广泛
C.依靠协议各方的信誉与合作来保障履行 D.一般不需要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21,我国公民的劳动权不包括()A.公民就业权 B.言论自由权 C.劳动者结社权 D.职工参与权
22,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A.意外事件 B.非工伤 C.工伤 D.视同工伤
23,医疗保险合同具有行政合同和民事合同的特征,属于()A.民事契约 B.社会契约 C.行政契约 D.经济契约
24,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结合了()A.国家保障与自我保障责任 B.国家保障与集体保障 C.国家保障与社会互助 D.社会互助与自我保障责任
25,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每月不得超过()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26,下列属于按照不同的就业方式为标准进行分类的劳动合同是()A.口头与书面的劳动合同
B.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与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C.全日制和部分时间劳动合同 D.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劳动合同
27,下列不属于劳动行政诉讼的特定原则的是()A.人民法院仅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依法进行审查 B.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决定的执行 C.不实行调解原则 D.自愿原则
28,就期限而言,支付失业保险待遇是()A.有期限的 B.由国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C.无期限的 D.由单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9,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并提起诉讼的期限是自接到裁决书之日起()A.5日内 B.7日内 C.10日内 D.15日内
30,经用人单位A和劳动者B协商一致,B从A的市场营销人员调整为生产人员,这将引起A和B之间劳动法律关系的()A.产生 B.变更
C.消灭 D.不发生任何变化
二、判断说明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判断说明题)
1、童工就是未成年工。()
2、某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是对这些劳动者的特殊保护。()
3、按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只能以书面形式签订。()
4、劳务关系是劳动关系的一种,应由劳动法调整。()
5、某企业锅炉坏了,请了厂外两位修理工来修理,并支付了劳动报酬,这两位修理工与企业已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二、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
1、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工。()
2、社会保险旨在向全体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其免受或摆脱人生的各种灾害。()
3、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时,方可申请仲裁。()
4、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答案:
二、辨析题
1(非)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我国对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制度,而并不禁止使用。我国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童工。
2(非)社会保障旨在向全体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其免受或摆脱人生的各种灾害。社会保险只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确立的,以保险形式实行的,对于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而不能劳动或暂时中断劳动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或相应的补偿,使其至少能维持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3(非)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非)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才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试 题 二
二、是非题(判别正误,并在括号内写入“是”或“非”)
1、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应当依法予以解除。(非)
2、国家实行薪年休假制度。(是)
3、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非)
4、企业招用劳动合同制工人,应当订明试用期。(非)
5、加班工资不能作为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是)
6、“待业”与“失业”两个概念含义相同。(是)
7、“待业”与“待岗”两个概念含义相同。(非)
8、集体合同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即行生效。(非)
9、集体合同只有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才生效。(非)
10、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劳动者可以上班的,用人单位应安排工作。(是)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劳动法仅调整劳动关系,除此之外的劳务关系、劳动力管理关系等由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调整。()
2、职工甲是某企业的焊工,因患病且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该企业决定将其调整到其他工种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对于调整岗位双方无需协商一致。()
3、甲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这虽属于失业,但甲无权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4、王某严重违反了用人单位依法订立的劳动纪律,虽然王某系因工负伤并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但用人单位仍有权以其违纪而解除劳动合同。()
5、某公司与其工会在签订集体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该争议可以和解、调解,也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对仲裁不服的还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6、某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600元,该地某企业职工郑某在8月份按劳动合同约定提供了正常劳动后,企业向他支付了700元工资,其中有加班工资80元、高温津贴60元,则企业的做法符合最低工资法的规定。()
7、劳动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之日起生效,如果有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签订后需要备案的,其生效时间始于备案之日。()
8、小明与某家具厂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约定:该家具厂生产的所有家具均由小明负责油漆,由厂方提供油漆并指定涂刷方法,每平方米15元。后来双方因报酬发生争议,该争议应适用劳动法。()
9、为保障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和接受义务教育,我国劳动法禁止未成年人就业。()
10、女工王某与某煤矿签订劳动合同,约定王某到煤矿井下去挖煤,该约定是违法的。()
二、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27.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
28.A公司于2004年1月与女工甲签订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05年1月A公司以甲处于孕期不能胜任工作且合同期限届满为由终止了劳动合同,A公司的做法符合《劳动法》相关规定。()
29.根据合同的意思自治原则,职工个人可以和企业任意约定工资报酬的标准,不受任何限制。()
30.凡是参加过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皆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2、我国劳动就业方针是什么?
3、劳动合同履行的法律要求有哪些?
4、生育保险有何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2、集体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
3、李某系某公交公司职工,在五一黄金周期间(5月1日至7日)因工作需要均照常上班,且公司事后并未安排其补休。若李某平均每天工资为20元,则五一黄金周期间他有权得到多少钱的加班工资?(请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并简要阐明计算的依据。)4、2006年夏天,某市遭遇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一天,某建筑公司职工王某在该市露天施工工地晕倒,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医院确诊王某系中暑死亡。王某家属要求建筑公司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但被公司拒绝。公司认为,为抗酷暑,公司为职工提供了防止中暑的中药汤剂,但王某嫌其味道不好一直不喝;而且公司要求,高温天气下每工作两小时就应到装有电扇的工房休息15分钟,而王某死亡当天为多做工作多拿奖金连续工作了约4小时,不仅违反了公司的劳动纪律,也因自己的严重过失导致死亡;所以公司对王某中暑死亡没有任何过错和责任。请回答以下问题:(1)建筑公司不愿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王某家属可否直接提出申请?并简要说明理由。
(2)王某死亡是否应认定为工伤?并结合建筑公司所持理由简要分析认定的原因。三,简答题(共18题)1,什么是劳动合同有何特征 2,什么是无效合同如何确认
3,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4,简述缩短工作日,不定时工作日,综合计算工作日的适用范围.5,什么是延长工作时间我国《劳动法》对延长工作时间有哪些限制性规定 6,哪些情况属于特殊情况下支付工资
7,什么是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8,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程序有哪些主要区别 9,简述女职工特殊保护的主要内容.10,简述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基本内容.11,解决劳动争议的各种方式的法律效力如何 12,简述社会保障法的特征.13,简述社会保障法与劳动法的关系.14,什么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5,社会优抚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16,违反劳动法的责任有哪些种类 17,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18,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和程序是什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1.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法定条款有哪些? 32.简述集体协议的定义和特征。33.简述三方协商机制的定义和特征。34.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5.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对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有何限制?
三、问答题(每题12分 共24分)
1、我国对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2、建国以后,我国劳动法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劳动立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三、简答题
1.简述失业保险的特点。
解答: 第一,失业保险的对象为失业劳动者。即失业保险只对有劳动能力并有劳动意愿但无劳动岗位的人提供保险。我国对失业保险对象进一步限定为已经就业但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并办理失业登记的那部分劳动者,未曾就业者不在此列。第二,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有一定期限。不像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那样,劳动者可以长期享受保险待遇,失业保险只能在法定期限内享受,超过法定期限,即使劳动者仍处于失业期间,也不可再享受。如我国规定劳动者领取失业金的最长期限为24个月。2.简述劳动仲裁中的仲裁参加人。
解答: 仲裁参加人,是指那些通过参加仲裁活动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人、依法成立的其他企业和单位以及自然人。因此,仲裁申诉人、被诉人、第三人、共同申诉人均属于仲裁参加人。由于仲裁代理人(包括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和指定代理人)是代理劳动争议当事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活动,所以也是仲裁参加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职工,或者死亡的职工,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没有法定代理人的,由仲裁委员会为其指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
3.如何理解劳动者的“劳动权”?
解答: 劳动权,是劳动者以获取劳动报酬为目的依法享有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劳动权既具有经济属性也具有政治属性。劳动权的经济属性表现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仍然是劳动者谋生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向社会提供劳动和生产社会产品。取得满足自身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劳动报酬。劳动权的这性质。不仅将依据劳动权所产生的劳动与义务劳动和自己从事的家庭劳动区别开来,而且也将它与劳改人员所从事的以改造为目的劳动区别开来。劳动权的政治属性,主要由社会主义性质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决定.依据这一属性。便产生了劳动者在享有劳动权时的平等原则。劳 2.动权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一种资格,它只有通过一定的法律事实才能成为现实的权利,即劳动者普遍通过订立劳动合同实现劳动权。劳动者在就业时,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选择用人单位。劳动者拥有择业自主权,用人单位享有用人自主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双向选择,在双方意愿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四、论述题
试述劳动关系的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12分)
36.试述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并举例说明。
五、案例分析题
陈某是甲公司的职工,合同期为 8 年(1990.2.15----1998.2.15),承担新产品开发、试制任务。1993 年陈与他人共同出资设立乙公司,由于乙公司严重亏损,陈基于自身利益,于 1996 年、1997 年经常擅离岗位,到乙公司协助工作,主要精力用于乙公司的决策研究、整顿经营管理是、洽谈业务、开拓市场等活动,直至乙公司走出困境,乙公司支付陈报酬 5 万元。因陈主要精力未用于甲公司的工作,导致 1996 年的新产品开发计划延迟到 1997 年 5 月不能投产,直接经济损失 40 万元。甲公司于 1997 年 9 月 1 日提出仲裁申请,要求陈赔偿直接经济损失,并要求乙公司负连带责任。问:
1、陈某在乙公司的行为是劳动行为还是股东行为?
2、陈某与乙公司存在哪些关系?
3、乙公司应否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五、案例分析题
2008年1月胡某与北京一家外贸公司签订了一份期限为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如胡某无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须向公司支付违约金3万元。2008年9月以后,另外一家公司看中了胡某,给胡某开出了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于是,胡某提前30日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书,要求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而外贸公司表示可以与胡某解除劳动合同,但胡某需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3万元的违约金。
问:胡某应当向单位支付这笔违约金吗?为什么?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试题
2009年1月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试题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37.王某与某厂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该合同书中规定了试用期为1年,在试用期内王某不得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后,王某要求解除合同时,需提前60天通知厂方,并须征得厂方的同意,否则厂方不负责转移档案关系。问:(1)该份合同中哪些内容违反劳动法规定?(6分)(2)如该合同被确认无效,对该合同如何处理?(9分)
五、案例分析题(13分)
2002年5月,某红旗工厂增加一条主要生产线,因此招用了一批生产工人,并签订了五年期劳动合同。2004年8月,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该厂决定转产,将该生产线淘汰,更换新生产线。对该批工人按新生产线的要求,考核上岗。经考核,其中有36人不符合要求,工厂决定解除劳动合同。有6人表示愿意变更工作岗位,其余30人要求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而工厂则坚持原决定。于是,这36人分别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如何处理本案当事人的劳动合同争议?为什么?(2)上述劳动争议仲裁时应采用何种程序处理?
(3)假设李某系本次争议中依法可以解除合同的人员,在该厂正常生产情况下,李某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为1000元,此段时间内A厂月平均工资为1500元,李某应获得多少钱的经济补偿金?为什么? 五,案例分析(共5题)1,李某与某企业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李某从事厨师工作.合同订立后,企业未经协商,三年中多次变更李的工作岗位并以李未交单位向职工集资的1000元为由,扣发了李某三个月工资.为此,李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补发工资并解除劳动合同.企业提出反诉,要求李某承担在上岗前企业自办临时培训的费用.劳动仲裁委员会支持了职工的申诉请求,驳回了企业的反诉请求.问:在本案中劳动仲裁委员会是依据劳动法的哪些规定作出裁决的
2,某企业通过公开招工,招用了一批职工,并分别签订五年的劳动合同.三年后,为配合市政建设,企业准备迁址.5名职工,要求到距家较近的分厂工作,未能如愿,拒不随迁,企业以不服从调动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另35名职工是专用车床的车工,新厂中该种专用车床已不再使用,企业难以安排,在提前一个月通知并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40职工遭到退工后,一起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继续合同.问:(1)职工当事人应当如何参加仲裁活动为什么(2)仲裁委员会应适用什么程序进行处理(3)该企业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4)本案应如何处理
3,王某在工作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事故,致残九级.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违反操作规程发生的事故由本人自已承担责任.企业考虑到王某是为了工作而负伤,报销了王某全部医药费.王某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得到了治疗和疗养,医疗期满后因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被解除合同.企业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4,以下是用人单位与某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请依据劳动法的规定,说明该合同的错误.劳动合同
甲方:××××企业乙方:××女 23岁
一,甲乙双方经过协商,暂定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过甲方的考核,对乙方予以转正,并录用为职工,确定正式合同期,实行劳动合同制.二,乙方到甲方工作,实行内部承包,需交500元承包抵押金, 劳动合同终止时予以退还.三,职工工资采用计件制形式,每月结算一次,平时支付工资的80%,余额在年终结清.四,甲方保证乙方每月25天工作,在25天内因甲方原因使乙方停工的,甲方每天补助人民币5元.五,在合同期内,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可按本企业的规章制度报销医疗费,需要停工治疗的,甲方根据其在本单位工作时间的长短,给予3个月至1年的医疗期,医疗期满后,如因不能从事原工作的,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甲方将发给相当于本人标准工资1个月至6个月的医疗补助费.六,甲方应按照国家规定,向乙方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乙方应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如果乙方因违反操作规程而负伤,甲方将按非因工负伤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和处理.七,乙方在试用期和合同期内应当遵守有关的劳动纪律,服从甲方的管理和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按《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处理.在试用期内,乙方不得结婚,违者将不得享受有关的婚假和生育假期.违反本条规定的,甲方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年终工资将不予结算,乙方的承包抵押金将不予退还.八,乙方提前离职,应交纳在岗期间的培训费,按工资的10%计算.九,除第五条,第七条的规定,任何一方,无论以哪一种理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都必须提前15日向对方提出,并取得对方的同意.十,本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双方都必须严格执行.甲方:××××企业(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字)乙方:××(签字)签字日期:2008年3月9日
5,某邮电部门的女工,因拒绝周日送报,被认定为旷工,遭到用人单位的违纪处罚.该女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理由是:周日加班应与职工协商,职工有权拒绝,故自己并未违纪.仲裁机构调查情况如下:(1)该企业经劳动部门批准已实行以月为单位的综合计算工时制.(2)该企业实行轮休制度, 该女工周日本应轮到休息,故其已有安排,但因其他职工病休,企业要求其顶班,遭到拒绝.(3)如果该日女工上班,该月的工作时间是40小时,该周的工作天数是7天.(4)按该企业的规章制度,旷工一天,除扣除当日工资外,还要扣除当月的部分奖金,企业按这一规定执行.问:(1)企业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2)如果该企业执行的是标准工时制,这一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1、企业的处理是正确的。该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允许采用轮休制度。当月的工作时间并未超过国家规定的40小时,故周日要求该女工上班,不能视为加班,女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应当服从企业安排,否则应按违纪处理。
2、如果该企业执行的是标准工时制度,企业的处理不正确。按每日工作六天计,企业已是延长工时。公休假日要求职工加班应当征得职工本人的同意。职工有权拒绝。企业扣罚构成克扣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