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劳动经济 加快小康步伐

时间:2019-05-12 22:3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劳动经济 加快小康步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劳动经济 加快小康步伐》。

第一篇:发展劳动经济 加快小康步伐

发展劳动经济 加快小康步伐

发展劳动经济 加快小康步伐

近年来,XXX闫庙村把发展劳动经济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小康建设建设的突破口,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全村劳务输出400多人,劳务总收入325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闫庙村劳务输出量大幅增加,质量明显提升。呈现出常年型、技工型、簇群型

和组织型的特点。据统计,全村常年外出人员占外出劳务人员的70以上。其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有48人,占12左右,其它劳务人员也大多具有一技之长。劳务输出的组织文化程度不断提高。近几年来,与“打工潮”交相辉映的是“创业潮”的兴起。闫庙村返乡创业人员已达20余人,如闫庙村在山东省海阳市务工人员180人,该村支部书记比XXX引资1000万元创办羊毛衫厂,安装了60台先进成套机器,创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此外,该村还有在北京、浙江、广东等地务工人员200多人。劳务经济被该村农民称为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正所谓“输出一人,致富一家,致富一家,带动一方”。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XXX闫庙村发展劳务经济的经验主要有:一是摆正了位子,村两委始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解决该村“三农”问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的两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二是疏通了路子,经过数年努力,该村形成了“老入”引导输出、中介服务输出、教育培训输出的大格局。三是搭建台子。主要做法是:积极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四是提高认识,加强引导。村委真正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新的富民工程和新的支柱产业来抓,使之成为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他们广泛宣传开发劳务产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典型和先进经验,在全村形成加快发展的大气候。五是健全网络体系,提高输出水平。健全信息网络,加强劳务协作,形成了上下联通,覆盖面广的劳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在把各种劳务信息传输到基层和农户。六是改进服务模式,健全保障网络,对劳务人员,实行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帮助家中缺少劳动力的外出劳务人员家庭解除后顾之忧,避免了外出劳务人员盲目返乡,真正让外出务工人员“放心走、舒心留、安心干”。同时为打工人员搞好跟踪服务,维护合法权益,解决老务纠纷。七是构筑创业平台,形成创业高潮。他们建立建全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推动创业潮,逐步实现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思想转变。他们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返乡人员兴办有市场、有效益的二三产业,鼓励有条件的民工到城镇创业,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与发展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广开门路,扩大就业总量,为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外出务工农民的绝大多数是青壮年。他们在外出打工中学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在劳务人员中选拔组干部,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

第二篇:发展劳务经济加快致富步伐

依托工业园区优势,拓展职工增收渠道

一 0九社区七连位于一0九社区以西4公里处,中心团场北大门,号称社区的西大门,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15亩,且绝大多数为中低产田,),集体经济脆弱,百姓不富裕。针对实际情况,连队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快致富步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劳务经济一年一个新台阶,2012年实现历史性突破,在一0九社区名列前茅,全连劳务输出110人,创收55万元,人均创收5500元,拉动人均增收1544元,并实现了用工单位、劳务人员劳务输出步

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发展劳务经济就要领导重视,敢担风险

连队始终把抓好劳务输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使命,贯穿于经济工作实际,给予高度重视,切实摆上位置,连队党支部一如即往地真抓实管,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从而改变了过去群众对班子的不信任,呈现出了职工群众主动找连队给联系活计的良好势头,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的。刚开始时干部群众满足现状,因循守旧,怕担风险等现象普遍存在。面对这些不利因素,连队党支部及班子成员,深入多次召开群众座谈会,搞好算帐对比,并请打工典型现身说法,以打工的典型事例让人们看到致富的希望,觉得有前途、有奔头,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体会到眼下唯有发展劳务经济才是最快捷、最有效的致富途径。达成共识后干部抓劳务输出自觉了,通过搞好宣传发动,鼓励职工走出去、集体组织送出去、派出能人带出去等措施来加快劳务输出

进程。

发展劳务经济就要多动脑筋,找准定位。

连队班子成员在发展劳务经济上动了许多脑筋,想了许多办法,切实找准突破口。一是辟建劳务基地,强化管理。采取依托能人搭桥、主动出击、鼓励农民外出创业等措施建成劳务基地16处。在建好基地的基础上,村里派村委会主任**和“一元钱”村官**,及委托能人**等人对基地加强管理,从而使无技能、无门路、岁数较大、头脑较差的农民60余人找到了活计,收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此同时,搞好回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村里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村干部每年深入老基地进行回访,解决实际问题,稳定人心。并经请示乡党委,在人员较多、相对集中的天津葛沽和唐沽镇建立了两个党员活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及时了解群众呼声,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由于党员发挥了主心骨作用,这些基地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全村依托基地外输劳动力810人,占输出劳动力总数的59.1%,创收308万元,占劳务总收入的75.1%。可见,有了基地和能人,广大劳务人员站稳了脚,有了底气,有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使劳务人员有目的流动,减少了盲目性。二是搞好技能培训,增强就业本领。随着劳务输出人员的增多,劳动力就业门槛逐渐升高,多数农民很难适应市场需求。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村里联系县职教中心、县劳转办等单位,有针对性的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维权等知识的培训。全村每年都培训三次以上,使广大务工人员基本培训一遍,使劳动力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走出后纷

纷成为用工单位的“抢手货”、“香饽饽”同,时打造了诚实守信、质量过硬的特色劳务品牌,没有出现务工人员“反弹”现象,工资大幅度地提高,有的走出国门,挣到了“洋钱”。农民**对电焊技术有个“小半仙”之称,到大连京广建筑集团后,方知自己的这点技术只是皮毛,回来后参加了培训,再到工地时,成了技术骨干,他感动地说:如果不是村里组织培训,恐怕我早就被老板辞退了,也不能挣上“大钱”。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先掌握一技之长,后走出去闯荡”这在广大务工人员中已形成共识。

——发展劳务经济就要以情感人,办好实事。

“在家千般好,出门事事难,生活困难多,挣钱没把握”,这是广大务工人员的感慨和共同问题,因此,唯有用真心搞好动员,用真情解决实际困难,用真招解除后顾之忧,才能确保广大外出人员走得放心,干得安心,用人单位用的舒心。几年来,村里一直主张多为外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一是实施了“绿色通道工程”。村里派专人协助农民工办理外出有效证件,以真情感动农民工。同时,还派人为农民工免费订外出车票,免费派车把农民工送到附近车站,仅此一项村里每年无偿垫付费用2000余元,累计垫付资金10000余元。二是实施了“暖人心工程”。其一,帮助农民转让土地、助耕或代耕。村里每年帮农民转移耕地1200余亩,实现了“一户走出 去,两户有奔头”的目标。村里成立了26个党员助耕队,帮助外出人员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2005年,**村前期内涝严重,给春播带来实际困难,许多党员把自己的地先放下,及时帮助没有劳力的务工人员家属排水、抢播,使这些人都把地播在了最佳时期,深受务工人员欢迎。其二,开通了线车。经村里与有关部门协调,开通了到县城的专用线车,把打工人员的子

女送到县幼儿园接受良好的教育,给群众办了一件好事,去了一块心病。其三,帮助解决生产资金。在“零风险”的前提下,村里牵头帮助农民贷款20余万元,扶持养殖黄牛150头,规模耕种土地1000亩。通过这些有效措施,使广大务工人员吃上了“定心丸”,解除了后顾之忧,促进了劳务经济的蓬勃发展。

几年来,劳务经济的发展,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视野开阔了,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学到了许多新经验,新技术,变的更加文明了,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省、市、县有关领导多次深入我村就劳务输出进行了专题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这为我们加快劳务输出步伐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力争把劳务经济作大作强,为加快小康社会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提高农村金融主力军竞争力

信用社:李腾

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性命,是灵魂。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部门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农村信用社也不例外。因此,各级农村信用社管理部门一定要重视这一问题,抓紧研究解决。一是进一步加大解决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和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的力度,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进一步加大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突出问题的力度,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确实保证金融安全。同时,希望各级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自尊自重,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经得起执政和管理钱的考验,做一名合格的人民的银行行员。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务必要认清形势,清醒头脑,端正思想,坚定信念,迎接挑战,经受考验,扬长避短,开拓创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面对竞争机遇,信用社务必立足实际,坚定信心,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在近年来的农村金融市场中站稳脚跟,进而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信用社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紧跟公司改革和发展步伐,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业务经营为中心,以强化管理为重点,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强抓机遇,审时度势,一手抓业务拓展和深化改革,一手抓监督管理和案件防范工作。另外,在各项工作取得了历史最好业绩的同时,也取得了“零案件”的良好成效。下面我将自己工作中的体会及建议汇报总结如下:

业务拓展方面

(一)抓好资金组织工作,增强资金实力。坚定存款是“立社之本,发展之源”的经营理念不动摇,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发扬“想尽千方百计、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的精神抓好资金组织工作,从上而下实施全员揽存工程。有了这些创新的经营理念,才能让我省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站稳脚跟。通过会议、文件、简报以及班子成员到分社调研等方式将“存款就是经营、就是发展、就是效益”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每位员工,并及时将存款任务分配到各分社(部),做到存款工作早安排、早部署,从上而下实施全员揽存工程。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将信用社的服务宗旨、业务品种、操作流程、支农成果等进行广泛宣传,让客户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农村信用社,并着力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地位。另外,就是全力实施以贷引存战略,以贷款为支点,拉长业务链,撬动存款增长。同时全面开展保险、评估、卡业务以及工资代发等业务,并追逐借款人的上、下游客户信息,增加组织资金的渠道和来源。然后,不断改进服务手段,增强服务功能,使客户在农村信用社能逐步感受到现代商业银行的氛围,从而吸引客户,留住客户。此外,还可以把账户拓展纳入劳动竞赛的考核内容之一,并加大考核,不仅能增强各分社(部)开展账户营销的积极性,而且为不断改善存款结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坚定发展思路 推动信贷营销

“要实现信用社提速发展的目标,做好信贷营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确定把支持城乡统筹、民生工程、和中小企业作为信贷营销的重点。通过一系列信贷营销理念的实施,按照区别对待的原则着力抓好农村和城镇两个市场,努力取得让客户满意、政府满意、信用社自身满意的良好成效。

那么信贷营销理念中,首先应当创新信贷营销机制:即抓好信贷营销源头工作,跟踪培养目标客户,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用量化的标准畅通贷款审批快速通道;用利率定价机制来捆绑客户资料;用奖励机制刺激不良贷款清收;用劳动竞赛的方式推动工作。

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也为富裕资金寻找出路,我们可以及时与政府平台公司对接,在坚持“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前提下,陆续向政府平台公司新投放贷款,突破信贷营销瓶颈。

另外,信用社在支农工作方面,还需积极创新支农方式,按照“大农村”理念,把城镇下岗人员贷款“嫁接”到农村,有效地解决了下岗人员贷款难的问题。

(三)全力做好不良贷款清收化解工作

为了不断压降不良贷款占比,信用社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措施,辅之以委托外部人清收等方式,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具体做法是:一是对存量不良贷款“下猛药、出狠手、用实招”,勇于碰硬,利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方式多法并举化解不良贷款。同时在清收化解的过程中讲究方式方法,注重清收技巧;二是在总结委托外部人员(机构)清收不良贷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全面推开;三是进一步健全了贷款风险预警机制,防范新增贷款产生劣变,对出现新增风险的要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四是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并加大了对闲置抵贷资产的处置力度。

现在的金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农村金融市场,已今非昔比,竞争更是有目共睹。多家金融机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纷纷登陆农村阵地,与农村信用社一比高下,城乡百姓也正在选择和享受着竞争带来的实惠。在激烈的竞争中,各家金融机构都在研究制定新的农村金融策略,以谋求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农村金融的竞争有利于搞活农村信贷,有利于活跃农村资金,有利于改进服务,有利于“三农”发展,有利于应对金融危机,就看我们如何把握机遇,在严峻的形势下超越自我加快发展。

我坚信信用社干部职工在当前的形势下,一定会不断转换思维,适应环境,挑战和战胜自我,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完善和丰富自我,牢牢掌握主动权,步步紧跟主旋律,多一些务实的态度,多一些难得的包容,在未来的农村金融市场站稳脚跟。以平凡的工作岗位为平台,发挥个人才智,通过信用社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把工作变成习惯,在为信合作出奉献,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过程中,走出一条新路,开创一片新天地,努力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篇:加快发展步伐 构建和谐社会[推荐]

江孜镇过去五年工作总结 及未来五年工作展望

过去的五年是“十一五”规划深化落实五年,是西藏大发展的五年,是我镇各项事业欣欣向上的五年。尤其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喜庆之年。在过去的五年里,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进行工作,加快转变镇政府职能,塑造新型镇政府,全镇上下团结一心、排除万难,加强了服务,使各项工作在当前经济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做到逆势前行,基本上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全年工作目标。现将我镇五年来的各项工作做总结汇报: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五年,是全镇大局安全稳定的五年,是实施“富民强镇”战略成效显著的五年。五年来,在我镇党委和政府的团结带领下,通过全镇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成绩。

(一)抓中心,搞特色,始终把经济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

——抓中心,推进发展。坚持以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为重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投入为保障的原则,加强农作物的管理及防灾工作,田间管理,抓住各种有利机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继续加大农业三元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酥油、奶渣、牛奶生产户与奶牛养殖户,积极培育流通市场及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使三个居委会以二、三产业为突破口增加群众收入,同时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统一搞好县城环卫工作,促进基层三级联创建设,使全镇的经济有了快速发展。2010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为2519.6万元,比2006增加623万元,每年递增率为7%;人均收入4940元,比2006年增加3966元,每年递增率为7%,(其中2010年人均现金收入3527元,比2006年增加656元);2010年粮油总产量达到915.91万斤,比2006年增长137.79万斤;多种经营收入为801.67 万元,比2006年增加132.28万元;劳务输出收入为239.19万元,比2006年增加123.94万元。

具体的做法是:(1)农业方面:首先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以往的种植比例。2006年全镇实播面积为10242亩,粮、经、饲比例为65:20:15;2010年全镇实播面积9952亩,其中粮食作物5576.5亩,经济作物2244.6亩,饲草

饲料2129亩,粮、经、饲的比例约为51:25:24,趋于合理化,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经济收入;其次加强特派员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加强推广良种工作;成立多质肥示范点。(2)牧业方面:注重牲畜的疾病防疫工作,以牲畜的五号病预防为重点,按时完成各种疾病防治工作,现共有养牛专业大户232户,奶渣加工生产专业大户14户。(3)水利建设方面。认真贯彻落实我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列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议事日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揽,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努力提高农业抗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4)林业方面:通过对乱砍乱伐现象的处理与监督,我镇现有林地面积8818亩,5年总共植树183960珠。(5)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方面:加强乡镇企业战略的同时,结合基层广大群众的实际问题,加强多种经营工作。我镇家具厂,地毯厂,服装厂经济收入持续上涨,带动当地农民,提高生活水平。

——搞特色,发展经济。我镇党委和政府班子深刻认识到要想让老百姓富起来,就必须提出一条符合本村特色的发展路子来带领老百姓走到致富之路。为了找准路子,镇党委和政府班子多次深入村里调研,并请县里有关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给我们出谋划策。从而根据我镇居民土地少,利用

率不高的特点,紧靠县城的优势,提出了走“加强城郊经济、发展多种经营”路子。(1)是在我镇拉则居委会搞农民经济合作社,将45户130人纳入到合作社组织里,并且这45户的土地进行了集中经营,来大力发展城郊经济,根据城郊发展的需要,成立了采沙组、建筑组、农业组、种菜组、养殖组。通过努力,到目前为止合作组织实现总收入70万元,其中纯收入23.2万元,实现了成员年收入最高达到10500元,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收入,让老百姓实现致富。(2)是在东郊村继续搞好养牛合作社,并进行成员培训。参加合作社的共有215户、人数达1290人,奶牛共有2180头,耕地面积3973亩,其中青草1897亩,玉米地1000亩,储草地323个,一年牧业总纯收入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40%(4630107)。一年共出售173头公牛,每头/2500元,共卖出432500元,出售酥油收入达2730400元,出售奶渣收入达1365200元。2007年该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农村科技推广先进单位。

(二)强核心,聚人心,始终把强化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放在各项工作之首。

——抓班子队伍强核心。5年来,我镇在班子建设上一直致力于“增进团结,提高水平,做好表率”。现我镇班子成员共七名,平均年龄为38岁,其中六名是大专以上学历,呈现出班子队伍年轻化、知识化。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坚强有力,坚持定期召开班子成员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

批评,及时化解矛盾和误会,增进了党政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理解和支持,建立和完善了党委议事制度,坚持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集体议决。镇党委和政府班子形成了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力以赴谋发展的浓厚风气。党政班子成员事事处处都能以身作则,当好表率。

——抓党员队伍聚人心。5年来,我镇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从自身做起,使我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廉政建设得到加强。

1、提升党员总量、改善党员结构。按照不断壮大党在农牧区力量的要求,我镇党委以抓质量为重点,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本着“不求数量抓质量”原则,培养和发展党员干部。我镇现有207名党员,比2006年增加73名,同时注重“三个培养”工作,5年来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的有68名,占党员总数的37%,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的有35名,占党员总数有19%,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的有12名,占党员总数的16.5%。

2、建立党员帮扶机制、发挥党员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日喀则地委关于实施“六心”工程切实加强困难党员特别是农牧区困难党员帮扶工作的意见》和《中共日喀则地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六心”工程加强农牧民困难党员帮扶工作的意见》,深入实施“六心”工程,面向农牧民困难党员,切实加强农牧民党员帮扶

工作。做好“一对一”帮扶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3、注重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党员思想觉悟。首先按照地委、县委的统一部署,我镇党委把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本着早准备、早安排的原则,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尤其是拉则居委会和东郊村党支部做为全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示范点和试点,镇党委高度重视,认真开展,使整个活动取得很好的成效。其次在继续巩固科学发展观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做到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以培养“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的干部队伍为重点的活动,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立足自身的实际,真抓实干的工作,为人民群众及时的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切实增强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示范作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按照县创先争优“十星”评定标准,拉则居委会和东郊村被评为十星级党支部,我镇村(居)15名优秀党员被评为九星级党员。同时依托乡村远程教育站点,组织开展学习活动、文化活动和政策宣传活动,凝聚、宣传、教育党员和群众。

4、深科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5年来,“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部门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参与”的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

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得到强化。第一责任人职责、“一岗双责”和“三项谈话”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党务、政务公开不断深化,纠风工作全面开展,违纪违规案件得到有效查处。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三)增后劲,求和谐,始终用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的工作全局。

——全面改善基础条件。江孜县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城、英雄城市。为了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塑造旅游大县的形象,向中外游客展示全新的江孜县,我镇把城管工作摆在突出的位臵,同时加强环卫及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积极摸索经验、寻找路子,制定包干到户责任到人的机制。(1)在县政府和上海援藏干部的帮助下,新购洒水车3辆,吸粪车1辆,摩托车32辆、面包车1辆、皮卡车1辆,先后共投资400多万元用于完善城管软硬件设备,保证了城管执法工作效率和质量。并对县城各个路段口设臵的垃圾箱,县城的环境卫生改善了,也为人们创造了方便;同时为环卫队员配臵清洁工具,改善清洁设施;(2)为创造美好的县城环境,实践科学发展观,共投资90万元对县城英雄路进行绿化改造;(3)组织城管环卫队清通下水管道:全面清理县城的主街道排水沟;安排技术人员对县城的路灯进行全面的维修。(4)我镇城管执法大队组织宣传,增

强公民的道德意识,通过宣传车广播宣传,发放宣传单,来做好“美丽江孜靠大家,齐心协力建家园”的活动主题。(5)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改换绿化带要求,动员全体执法队员对英雄南路和英雄中路的栏杆进行改换工作。(6)城管主要对人员,服装,工作分工,城市管理的细节做了具体的安排。

——全面贯彻和谐发展。为了我镇的和谐发展我镇:

1、坚持科教兴镇,全面落实普九教育,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我镇在开学际严格调查学生报到情况,对那些未能按时报到的学生进行统计,打电话询问,走访,控制我镇学生辍学率。

2、2009年对镇卫生院进行了改建,进一步改善了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医疗服务水平。

3、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我镇实际,扎实有效的开展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2010年廉租房建成后,按照享受廉租房的条件及要求,将廉租房发放给群众。在廉租房申请时,对不满足条件,开假证明的直接取消资格,让真正贫穷的群众住进廉租房。我县130套廉租房,已落实85户。

4、做好县民政局协调工作,对我镇残障人士做好《残疾人评定表》的登记,我镇残疾人有176名,今后将做好残疾人员的帮扶工作。

(四)抓合力,保稳定,始终以清醒的头脑维护社会稳定。

——制定应急方案,促进维稳工作。稳定是发展的基础,为确保社会局势稳定,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广大群众的生命

财产安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根据上级一系列会议精神和各级领导的指示精神,镇党委,镇政府于2008年3月20日召开了党政联合会议,将我镇如何搞好当前维稳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并特制订了应急措施方案。(1)从镇到各村(居)委会成立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并保持24小时值班;(2)我镇分别以6个行政村为单位,以各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为主要负责人成立应急小组。(3)做好3.14事件涉案人员的管教工作,落实人盯人、一对一的管治措施,严格实行镇、村、党员和群众四级监督管理,要求每周向镇党委进行思想工作汇报。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维稳工作。我镇在广大群众中开展了反分裂斗争,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移风易俗、反对分裂,自觉地清除各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以保持稳定为重点,以“旗臶鲜明,针锋相对,主动治理,强基固本”的方针,加强了反对分裂斗争的宣传教育,让农牧民群众和僧尼真正认清**披着宗教外衣搞“西藏独立”的反动本质。我镇按照上级的安排,每年对16岁以上的公民,每村逐一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并且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所辖的拉则尼姑庵、日追寺和古如拉康进行检查,对广大僧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给他们讲解“三个代表”和我县、全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并对他们的生活排忧解难。

——明确责任目标,促进维稳工作。为了全面加强社会局势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我镇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村成立了调委会,村党支部书记任调委会主任,同时把社会治安治理工作纳入全镇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层层签订责任书。

过去的五年,是我镇改革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五年,也是我们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群策群力、克难奋进的五年。我们深切地感到,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支持,是全镇上下同心同德、苦干实干的结果。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未来的五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之年,我镇各党员干部一定要统一认识,坚定信念,凝聚人心,抢抓机遇,树立发展意识,增强责任感,加快经济发展。

五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创建良好的农村人居新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经济发展目标。2015年全镇国民经济总收入达到4440.38万元,年均增长12%;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7255.50 元,每年均增长8 %,其中现金收入达到 5180.40 元,占71%。镇财政收入达到60万元。每年保证粮油总产量达到 920万斤左右,多种经营收入为1411.20 万元,年均增长122.04万元;劳务输出收入为439.68万元,年均增加40.12 万元。

——社会发展目标。教育方面: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100 %,巩固率保持在100 %。卫生方面:引导群众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和新出台的城镇居民医保,参加率 100 %。科技方面: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加强科技的培训和宣传,每年至少开展 次培训。精神文明方面:每年培养精神文明户170户,五个好家庭45户,2015年全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达到100%。安居工程方面:做好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抓好安居工程建设质量。2015年全镇民房改造达到80%。

——党的建设目标。保证每年每支部至少发展1名党员,3—5名积极分子,保证发展党员每2名至少有1名致富带头人或1名高中以上学历或25岁以下人员。力争年内2—3名困难党员脱贫致富,培养党员科技示范户1-2户,培养党员

致富能手3-5名,培养产业化带头人2-3名。

——民主法制建设目标。加强宣传工作,促进教育工作,对16岁以上的公民,每村逐一进行法制宣传,每年宣传次数达到12次,并以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所辖的拉则尼姑庵、日追寺和古如拉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为实现以上奋斗目标,我们必须要扎实做好六方面的工作。

(一)经济建设方面

——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发展特色产业、构建“富民强镇”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实力。首先要搞好资金的投入。未来五年我镇在村办企业和乡镇内部改革上下功夫,探索发展的新路子,扩大财源,增加收入,减轻广大群众的负担;其次,我镇努力改善所辖的服装厂、家具厂的经营管理,确保集体经济稳定的收入来源,提高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

——加大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加大经济作物和牧草的种植面积。改变农牧民陈旧的传统观念,促进单一的农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建立和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促进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发展。

——加强科技培训工作,引导广大群众学习科技、使用科技、相信科技;加强调动广大农牧民科技兴农兴牧的积极

性,推动当地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农业前进的步伐,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继续搞好养牛合作社,在现有的基础上,将销售点继续扩大到拉萨、日喀则等各地市场,为酥油、奶渣、糌粑等特色产业推广到全国各地构建桥梁。

——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我镇优势资源,加大扶持力度,扩大拉则居委会农民经济合作社,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技术指导服务,为确保农业的全面丰收奠定基础。

——依托江孜县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结合当前该市场空白的条件,带领广大群众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并广泛宣传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带动劳动力的就地输出,切实增加现金收入。

(二)党建工作方面

按照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十二五”建设,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五个好”、“双十星”,红旗党组织为目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为保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活动开展力度,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基层党建

科学化水平,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三)廉政工作方面

要继续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不正之风,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为民办事的效率和能力。

(四)维稳工作方面

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思想,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教育,强化维稳责任意识。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对重点人员要进行帮助转化教育,防治重大刑事案件的发生,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环境。

要坚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落实“两项制度”,加大二寺一庵宗教活动场所的统一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大力培养爱国宗教人士,把宗教主持权牢牢掌握在爱国宗教人士手里。

要加强信访工作领导,落实信访责任制,完善信访处臵机制,排查社会矛盾,力争把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妥善处理信访案件,切实解决信访问题,按照法律政策应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违背法律政策的问题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五)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一是加大对我镇所辖的一小、二小及东郊民办小学的管理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巩固“两基”教育成果。

二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巩固合作医疗成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建章立制。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控制人口增长。

三是要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执行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大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重视老年人、妇女儿童的健康保健工作,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提高人口素质。

五是要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创建活动内容,提高创建标准,落实创建要求,使创建活动成为精神文明发展的“筑路石”。

四是要深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进一步加强科技知识培训,提升全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科技知识在农村全面推广应用。

五是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大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道德建设实践活

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力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

(六)环境管理方面

江孜县作为全区旅游名胜地,作为“红河谷”旅游专线上的一颗明珠。它的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健全将直接影响江孜县的名声。因此,镇党委、政府在原有镇环卫队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和范围,针对城市卫生和公共设施的管理多方收集资料,已经拿出一个完备的治理方案,今后将严格执行方案加强管理,以提高城市形象,促进旅游经济收入。

总之,在中央对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及上海市的无私援助下,我镇要抓住这来之不易的大好机遇,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更加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县委、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平安江孜、和谐江孜”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共江孜镇党委 江孜镇人民政府 2011年 月 日

第五篇:陕西地域经济扬鞭奋蹄 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陕西地域经济扬鞭奋蹄 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陕西省统计局 2009-12-21 10:15:47自2004年以来,陕西省开展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综合监测排序。从2006年开始,依据各县域综合名次进位情况,每年评选出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前10县(市),给予表彰奖励,目前已有近30个县获奖。本文通过对其中具有代表的部分县发展方向、产业定位、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剖析,以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陕西省各县(市)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实施“兴工强农富县,促旅活商开源,统筹全面发展”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全省县域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进入了全面提速、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83个县(市)生产总值达到3506.68亿元,比2004年增加2316亿元,是2004年的2.95倍,县域GDP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41.4%提上到2008年的51.2%。财政总收入由113.22亿元增加到405亿元。2008年,GDP过百亿的县有5个,过50亿元的23个,而2004年50亿元以上的县只有2个。这些主要指标的数据变化充分说明陕西省实施县域经济考核以来,全省县域经济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下发生了巨大变化。

县域经济监测考评的目的在于加压鼓劲,从主观上增强各县域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鼓励各县(市)找准位置,正视差距,加快发展,竞相发展。从近年全省县域经济监测考评结果看,自2006年设立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奖”以来,各县(市)加快发展的赶超意识进一步增强,各项指标稳步提高,先后有27个县(市)荣获“争先进位”奖,对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008年,荣获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前10县分别为:宜川、清涧、永寿、富县、横山、子洲、洛南、麟游、陇县和平利县。其中永寿、横山和子洲县曾两次获得进位奖。以上多是全省贫困程度较深、人口较少、经济总量偏低、资源优势不突出,远离中心城市,经济基础较为落后的县,这些县通过自身努力,采取得力措施,实现了超越发展的目标。

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地经济出现下滑,陕西省经济也受到较大影响,作为区域经济基本单元的县域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为应对危机,全省各县(市)迎接挑战,化“危”为“机”,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步增长的政策,回避或降低了风险,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通过调研发现,取得发展的进位县,都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就是合理定位,找准发展的突破口,强力打造支柱产业,积极培育特色经济,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准确定位,扬鞭奋蹄,努力加快发展速度

县域经济监测评价排序为全省各县确定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坐标值,通过各县域间的横向分析研究,寻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追赶的方向和目标。面对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激烈竞争局面,大大激发了各县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各县域积极实施科学发展战略,立足本地资源和优势,及时调整策略,重新市场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抓住主导产业,加强集聚效应。发展较快的县(市)的经验是把培育主导产业、突出特色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以产业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竞争优势,使县域经济形成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工农带三产的发展格局;注重培育龙头企业,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实现优势资源向战略投资者和龙头企业集中,引导关联产业、项目与龙头链接,加强了经济实体间的配合和协作。如清涧县围绕“红枣产业强县、粉条生产大县、石材加工名县”三大目标,全力打造以红枣为主体、粉条和石材加工为补充的主导产业格局,使主导产业由“农业形态”向“工业形态”转变,大大加快了全县的工业化进程,积极构建新型经济框架,为资源匮乏县发展现代特色经济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产业化发展之路,2008年全县GDP增长速度比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横山县以工业为主导产业,2008年工业占GDP比重达76.1%,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工业优势显著提升,增势强劲。他们的主要做法,一是立足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延长20万吨醋酸项目中央控制室等主体工程完工;华电榆横电厂施工和基础浇注完成70%;榆天化140万吨甲醇项目主要设备已定货。签订了内蒙博源300万吨联碱、魏墙井田开发合作协议;成功举办了横山北京招商项目推介会,达成合作协议6个,引进资金24.9亿元。二是切实抓好煤、油两大产业开发。2008年生产原煤650万吨,增长73.2%,生产原油14.3万吨,增长12%。强化现有煤矿技术改造和安全管理,大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与就地转化,进一步完善火工品与煤炭计量挂钩考核办法,启动建设煤炭坑口计量监控系统。

其次,坚持项目推动,强力推进县域工业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出路在于工业化,工业化可以促进城镇化进程。近几年来,各县通过实施“工业富县”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出台良好的政策,提供优质的服务,大力吸引内外资,工业和产业项目投资大幅度增加,在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新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上都走出了一条适宜各地发展的新路子。如富县2008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44个,完成投资7.7亿元。项目争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华能延安电厂项目前期建设已经开启,150万吨甲醇项目落实到位,抢抓中央新增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申报的7个项目被列入2008年中央新增1000亿元的投资计划,2008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上年提高近6个百分点。永寿县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建设了占地3795亩的工业园区,吸引了雨润集团、健康蜂业、上海大众汽车经销维修站等企业入驻,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2008年工业总产值增

长40.2%,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水平。再从凤县发展特点看,工业占到凤县经济总量的73%,2008年,凤县安排了150个重点项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2亿元,比上年增长40%以上,工业的快速增长,对凤县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大,工业成为拉动凤县经济增长最重要、最直接的动力。县域经济监测考评资料表明,全省“十强县”的竞争说到底是工业经济的竞争、财力的竞争,更是项目带动的较量,没有大的投资和新的生产能力形成,就难以实现量的扩张,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就缺乏后劲和强势支撑。子洲县的工业一直落后于农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为了加快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立足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工业强县战略,大力扶持低税收、高就业、社会效益较好、对百姓有利的加工带动型工业项目和实施高税收、致富快、增加财政收入的工业项目以及引进占地少、用水少、尽可能无污染的环保项目,使得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翻番。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从2005年以来,县上扭转了“资源小县开发无利”的认识,加大勘探和开采力度,并通过反复与长庆石油集团协商,获准开采石油、天然气。到目前,全县产油井达到600多口,气井70多口,年产原油稳定在4万吨,每年可给财政创收4000多万元,县财政因此一举翻身。

(二)找准支点,发挥优势,壮大县域特色产业

县域经济是典型的特色经济,只有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挥区域传统优势产业,按照“一县一业”整体思路,找准产业特色,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才能发挥优势,加快发展。陕西省县域经济除部分资源县外,主要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农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县域特色产业一是靠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保障农产品销售市场来实现经济增长。二是靠基地建设为推动,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基地建设的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市场营销带动、专业合作组织带动等途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如洛南县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以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重点龙头企业作支撑,完成了百万头生猪加工项目,飞鹏核桃深加工等项目,亿农药业生产线也完成投产。陇县以推进“一村一品”为抓手,特色产业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规模效益大幅提升。奶畜生产狠抓品种改良和规模养殖,免费提供高产奶牛冻精细管6.5万枚,纯种奶牛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建成了3个标准化奶站小区,累计达到44个。积极应对三鹿奶粉事件,强化乳品质量监管,取缔散奶收购点67个,全面实现了现场挤奶,促进了奶畜产业健康发展,畜牧业实现产值7.1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8.8%。烤烟生产突出设施建设,投资5779万元,新建了一批陂塘、管网等配套设施,建成了火烧寨集约化育苗中心,烟叶生产水平显著提高,6.36万亩优质烤烟实现产值7905万元,税金1739万元,同比增长73.6%。果业生产以核桃、苹果为重点,狠抓了规模栽植和低产园改造,建成千亩优质核桃示范园3个,新栽优质核桃1.5万亩、苹果1.1万亩,改造核桃低产园3万亩,核桃产量达到5500吨,外购加工1800吨,实现收入6600万元,成为毗邻地区最大的核桃集散地。平利县通过实施以农村土地流转为抓手,大力实施茶饮产业率先突破,稳步扩张基地规模,茶饮产业实现新突破,产量、产值大幅提高。2008年绿茶和绞股蓝产量达到3300吨,产值突破3亿元,农民人均务茶收入1500元。畜牧产业突出正大模式、良种繁育、动物防疫工作重点,畜牧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08年畜牧业实现产值2.8亿元,农民收益明显提高。永寿县建成“一

村一品”示范村17个,推进村160个,中药材、手织土布、工艺刺绣、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累计增加农民收入2亿多元。

(三)城乡统筹,改善民生,加快城镇化建设。

近几年,陕西省各县(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特别是把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予以加强,实现公路村村通,推进有线电视户户通。加大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和河道整治力度,依托市镇建设,优化社会事业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如平利县城镇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县政府以改善城区面貌为抓手,修建了城区主干道景观绿化工程和排污管网,“一河两岸”城市景观面貌焕然一新,县城形象品味显著提升,人口聚集和承载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城镇化率达到24.3%,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加快了“三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90%的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洛南县紧抓扩大内需机遇,千方百计争项目争资金,城镇建设投入大幅增加,投资9756万元,建成了仓颉大道步行街、馒头山市民健身乐园、东城大道、东西城区堤路等10多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实施了城区天然气、廉租房等工程。小城镇建设取得新突破,县政府投入引导资金300余万元,使小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富县公开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承诺实施“城区八项市政工程”和“农村十件民生实事”,完成49个村的自来水龙头入户工程,解决了村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县自来水入户达87%。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从40元提高到80元,参合率达96.5%。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日益扩大,全县纳入农村低保3630户、城镇低保2489户,发放低保金355.5万元。完成农民安居工程205间房屋,为633户保障户发放租金补贴74.2万元,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

三、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启示建议

近年来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历程表明,要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建立县域经济协调机制,合理引导投资方向和产业布局,加速推进城乡二元结构一元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县(市)政府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打破县域行政和乡镇区划界限,按照自愿、互利、共赢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各乡镇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协作和技术合作,因地制宜扶持特色产业,鼓励基础较好的乡镇对口支援,帮扶经济落后的地区。经济主管部门密切关注国内外环境的新变换、经济运行的新情况、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尤其关注宏观调控重点变化、货币政策变化、出口退税政策变化等,及时向企业通报经济信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引导企业调整生产规模、加快技术进步、加强新产品研发、优化产品结构,降低市场风险。

(二)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的体现为项目的竞争,拥有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产品质量的项目,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因此,各级政府要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在项目建设上,应注重营造县域经济优势,把培育大集团、大企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要加强引导企业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设备更新,加速产品研发,要靠有限的资金投入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以市场为先导,选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层次盲目重复建设。

(三)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切实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县域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发展促进支柱产业的形成。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积极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科技应用型和产业配套型企业。通过发展县域工业,带动县域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商贸流通、建筑业等各业的发展,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近几年,各地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今后发展趋势看,县域工业的发展要在“特”字上做文章。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依托本地特色资源、特色产品和特色专业市场,大力发展特色项目,大力培育和发展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作用大、市场占有率高和发展前景广阔的特色工业产业,实现生产经营产业化,经营产业特色化,壮大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举措。必须创新发展理念,着力破解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发育缓慢等瓶颈问题,努力在规模化、标准化、企业化和市场化上实现突破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本地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培育新的亮点,使主导产业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上特色。着力推进一村一品,形成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村一品向多村多品、一乡一业发展,全面提升一村一品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鼓励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积极培育一批实力雄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推进农业向工业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县域经济的基本任务。

(五)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各县(市)要继续抓好县城和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对城镇具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土地、设施、环境及其他各种资源要素实施资本化运作,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开发建设,壮大经济基础。降低农民进城门槛,鼓励有资金、有技术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大力发展餐饮、商贸、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多渠道引导农民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要以县城和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为重点,科学规划、完善基础、加快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及特色的中心城镇,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镇集聚和重组,要把发展城镇与发展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服务业等有机结合起来,为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良性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

当前,区域发展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这样激烈的竞争态势下抢占先机,赢得发展,必须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错位发展,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发展之路,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环境承受能力等,因地制宜地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潜力得到充分挖掘。总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采取措施,不断发展和壮大陕西省的县域经济,不断推进全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下载发展劳动经济 加快小康步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劳动经济 加快小康步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工业强县建设步伐实施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加快工业强县建设步伐实施县域经济突破发展“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对陕南提出了突破发展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对旬阳提出了率先突破发展的新要求。工业作为旬阳县域经济的......

    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建议

    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建议 案由: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建议 提案者:赵文筠 提案内容: 在政协临泽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县委书记张学勇讲话和政协主席李多瑛、......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编辑:admin 时间:2010-12-30 12:30:00 日前,广西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贺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研讨会在贺州市举行,来自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市场经济研究会......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李志刚 2008年07月13日14:14来源:《广西日报》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志刚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加快经济振兴步伐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加快经济振兴步伐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各项事业......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XXX县劳务经济发展问题调查 XXX县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196个村、16个居委会,全县6.1万户,1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8万,共有......

    加快转型战略步伐 全面发展物业经济

    加快转型战略步伐 全面发展物业经济 思路决定出路,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明确战略目标,全体员工必须围绕这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工作,并不断开拓创新。在“十二〃五”发展的新时期,公司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