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集中办学利弊谈
农村小学集中办学利弊谈
通榆县新华镇中心校陆崇君
时下,农村小学集中办学已成为一种趋势。下伸点小学逐渐取消,村级小学由于各种原因逐渐解体者逐渐增多,尚存者大多摇摇欲坠,学生所剩无几,大多数学生都已转入中心校或城里的一些学校就读。笔者认为,集中办学利弊参半。
一、集中办学之利
1、利于教育教学的管理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由于校点多且分散,教师配置难以达标,课程开设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很多方面是有其名无其实,很难达到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等目标。集中办学后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2、能使教师配置进一步优化
实行集中办学后,师资数量充裕,利于择优上岗,人尽其才,便于管理,便于对教师德勤能绩的考核与评比,便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村级小学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村小解体后,大量有效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并入中心校,使中心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集中办学之弊
1、加重了学生家长的负担
集中办学后,绝大多数学生都成了住宿生,而多数学校又无法为学生提供满意的住宿服务,使大部分学生住宿于“招生户”,每位学生每年吃住费用在乡镇者至少得2000元,在县城者得3000元,除此之外车费和零食费(在村小零食费相对少得多)等,其费用可想而知,如果年景不好,很大一部分学生家长对此都较难应付,但是,为了孩子,为了脸面,一个孩子还能艰难维持,两个孩子以上则苦不堪言了。
2、教育资源大幅度贬值
集中办学后,大部分教育教学设备设施闲置下来,只好按“废品”处理,原造价十几万,乃至二十几万的校舍,多则卖个四五万,少则只有二三万,体育设备等亦如此,教育资源贬值惊人。
3、教师数量过剩
集中办学后,教学班数减少了,用人自然减少,致使相当一部分教师闲置下来,如何安置成为难题,前线上不去,后勤用不了,人浮于事,工作量轻重不均,若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实施不好,势必会影响前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后果可想而知。
4、学农基地危机
村级小学多数都有学农基地,学农基地的存在除了渗透专业技术教育等功能外,也是对学校经济的重要补充。多年来,村小学农基地的收入在改善办学条件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集中办学后,各校均存在学农基地被收回的可能,这样对学校无疑是一项经济损失。
第二篇:会计集中核算之利弊谈
会计集中核算之利弊谈
-------------------------
编辑整理: 会计网上学习编辑:aiyimingba 文章来源:新浪
会计集中核算制是指财政部门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在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利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银行账户、会计和出纳,各单位只设报账员,通过会计委托代理记账,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业务,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会计委派形式。它的运行并不改变各单位的预算管理体制、理财机制和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主要表现在:经费预算仍由各单位自己编报,经财政审核后批复给各单位,同时抄送会计核算中心:资金的使用权和审批权还在各单位;单位的各项收支也由领导审批并承担相应的会计法律责任。
第三篇:三峡工程利弊谈
三峡工程利弊谈
姓名:张晓华
学号:20100770336
班级:2010级工程管理一班
院系:管理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雷雨
三峡工程利弊谈 导语:近年来,一旦我国西北地区发生强震,就有人把矛头指向三峡工程。这种说法是否
符合客观事实?从论证阶段到运行10年,三峡工程始终是舆论的焦点。泥沙淤积情况怎样?
西南大旱和三峡工程真有关系吗?……兴建20年、枢纽成功运行10周年,暨连续4年成功
实现175米蓄水之际,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持续干旱以及近期部分地区发生剧烈的旱涝等极端气
候事件,再度引发了对三峡工程的利弊之争。
摘要:三峡工程建成投运后,根据工程运行情况,长江水利委员会对水库进行了优化调度,全面发挥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对上下游带来的问题也一直在认真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治理,使工程多利少弊,长治久安,全面发挥综
合效益,成为造福人民的工程。全面发挥综合效益,成为造福人民的工程。
关键字:三峡工程;作用;弊端一、三峡工程的作用
三峡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巨
大综合效益。
1、防洪方面
三峡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可有效控制上游洪水,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可由
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对近十年来最大的洪水,三峡工程累计拦蓄洪水260多
亿立方米,为下游防洪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据初步测算,去年汛期,三峡工程防洪经
济效益达到266亿元。
2、发电方面
三峡工程水电装机容量224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900亿千瓦时,对缓和华中、华东、华南地区电力紧张状况有重要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减少大气污染起到重要作用。截至去
年底,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累计发电8608亿千瓦时。
3、航运方面
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显著改善长江,特别是川江渝宜段(重庆--宜昌)的航道条件,可
使万吨级船队直达重庆,并较大改善中下游枯水季节航运条件,使长江真正成为黄金水道,对促进西南与华中、华东地区的物资交流和发展长江航运事业具有积极作用。
4、其他
三峡水库在枯水期下泄流量较天然情况增大,有利于改善下游水环境状况和供水条件;
此外,还具有巨大的旅游效益,是一个条件优越、效益显著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
二、三峡工程的弊端
1、文物方面
三峡一带已经被证实,埋藏着数量非常巨大的文物,很多都是极其珍贵而且是现在为
止没有发现过的文物。但三峡工程动工以及到蓄水这段时间,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把
这些珍贵的文物挖掘出来。据报道,真正挖掘出来的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
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珍贵文物被埋江底了。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还有一些是在三峡沿
江的名胜古迹如张飞庙等都不得不淹没江水当中,这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大破坏。
2、生态方面
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将会对当地大范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像当地植被的破坏,气候的变化,对各种动植物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距有关报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附近的气候
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很寒冷。也有一些地方山体滑坡增加了很多,估计跟三
峡工程有关。一些生物像鱼类因为蓄水等一些原因改变了生活的环境,使得繁殖等出现影响。
3、移民方面
原来生活在三峡一带的人都不得不放弃了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到新的环境去,移民带来的社会问题如怎样安置移民、安置到哪里合适等并不能忽视。
4、农业方面
对农业,肥沃农田将会没入水底,土地资源严重丧失。正如这个庞大的工程在规划时所预料的,它将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长江的鱼类资源丰富且易受破坏。由于河流的动态,河水的温度和化学组成的变化,以及符合这些鱼类生活特性的自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的改变,都有可能对鱼的种类、数量产生影响,某些鱼种有可能因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数目骤减。
5、鱼类方面
工程将会严重影响到生活在长江中游的鱼类,而这一水域恰恰是中国特有的千种珍稀鱼 类的主要栖息地,其中仅仅只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中华鲟和白鳍豚更令人关注。葛洲坝的建成可能已严重影响了中华鲟的繁殖,白鳍豚的数量也下降到仅有几百条,此外,另一值得关注的野生物种当属濒临灭绝的西伯利亚鹤,长江中下游恰恰是其越冬的栖息地,无疑也将受到大坝的影响。
6、泥沙方面
河流的泥沙会带来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后果。长江是世界上泥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每年 都会带走5到10亿吨的泥沙,尽管水库的泥沙流速难以预测,但专家普遍认为一般情 况下每年河流携带的泥沙都将会被大坝截住。若此种假设成立,长江所携带的泥沙将在100年内填满水库。水库中的泥沙沉积会对下游造成影响。几千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带一直把这些泥沙作为农田和渔业的营养源泉。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发出警告:水库尾部附近的泥沙流速会加快,在旱季将严重影响上游的通航,水库尾部的泥沙还会抬高河岸。成问题的是还无法准确的预测水库泥沙的沉积速度。此种情况有可能使经济效益比预期的要低很多,即便有可靠的泥沙,沉积速度记录,泥沙沉积的速度与位置也是难以预测。
7、气候方面
新的气候变化研究表明,全球正在变暖,而气候变暖使中纬度地区绛雨增多,到时,我 国黄河流域降水增多,长江流域是否也可以维持流域供水。全球变暖后中纬度降水量增加不确定,全球环境恶化,使得旱涝灾害频发,程度在加剧,也可能华北不缺水,也可能缺的更多。
8、其他
三峡工程还会产生其它多种影响因素,水库所处的地区还是水源传染病易发地区,如血 吸虫病。水库中的水大量政法会减少大坝下游的水流量。该工程的反对者对大坝方形来往船只的连环闸的可靠性也表示担忧。一旦五个密切相连的闸门中的一个出现问题,那么长江的航运将会中断。葛洲坝的船闸升降机就出过类似的问题,而它只有一个闸门,在技术上比三峡工程船闸设计要简单得多,原本自由流动的河流将要变成一个缓慢流动的水库,人们担心被淹没的农田和居民区会释放出有毒物质和污染物。水库对水流的控制会增加上海市地下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可能,从而影响到上海市的供水,归根结底,三峡大坝造成的影响可涉及的范围是事先无法预测的。一旦大坝建成,它的影响将持续几十年乃至几个世纪。
对三峡工程有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包括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问题,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在三峡论证阶段都已经进行了充分论证,在设计阶段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在工程建设期间,按设计完成了相应的工程建设。三峡工程建成投运后,根据工程运行情况,长江水利委员会对水库进行了优化调度,全面发挥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对上下游带来的问题也一直在认真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治理,使工程多利少弊,长治久安,全面发挥综合效益,成为造福人民的工程。全面发挥综合效益,成为造福人民的工程。
结语: 综上所述,长江三峡工程对环境与生态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涉及的因素众多,地域辽阔,时间长久。所涉及的问题相互渗透,关系复杂,利弊交织。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和目前还难以预测的影响。对于不利影响,关键在于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从组织、资金和技术上使各项措施落实,就不致造成库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2013年《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阶段评估综合报告》;
2、记者刘紫凌、李斌、高亢、林晖《三峡工程八焦点:会否诱发地震》;
3、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气候评估报告》;
4、瞭望东方周刊《院士:三峡工程致长江无鱼可捕》。
第四篇:关于农村集中办学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集中办学情况的调研报告
长期以来分散办学的格局使有限的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农村教育非常薄弱。为了彻底扭转全县基础教育落后的局面,2004年3月方山县委、政府提出了“抓基础,调结构,办寄宿,抓质量”的教育改革思路,把创办寄宿学校作为发展农村教育的战略举措。经过7年的发展,真正实现了规模办学,彻底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农村集中办学的成果
第一,教师队伍得到优化。一是教师队伍结构得到改善。集中办学后,科学用人机制发挥了效用。选拔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科任教师。二是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高。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均为100%。三是教师培训得到加强。通过集中教学研究,邀请各级名师专家指导讲座,城乡结队帮扶等。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二,学校管理体现特色。实行集中办学后,各学校因地制宜地创新了学校特色管理模式,寄宿制学校通过特色德育引领,靠特色环境熏陶,靠特色教育吸引,靠特色办学发展,增强了学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第三,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创办寄宿制学校后,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克服了复式教学顾此失彼的弊端,实行单科教学,开全开足所有科目,教研活动有声有色,专业特长得到发挥,学生视野得到拓宽,知识更加扎实,学习成绩普遍提高。
第四,义务教育彰显公平。实行集中办学后,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缩短了城与乡、校与校之间教育差距,提高了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保证了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一是学生寄宿后,在生活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己洗漱、穿衣、整理用品,学会了与同学和谐相处与交往,生活自理、交往能力明显增强。二是孩子寄宿后,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妇女劳动力。三是撤并学校以后,农民不必再为改善办学条件集资和投工投劳,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第六,新农村建设得到深化。寄宿制小学的创办和移民并村的同步实施,特别是学生进入寄宿制小学所在的乡镇读书,带动了家庭向沿川乡镇的迁移和聚集,有效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陈旧,盲目使用多媒体设施设备、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教师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图书、报刊、杂志资料严重不足,现存图书陈旧,借阅率很低。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有的教师一节课不在黑板子上板书一个字,纯属“为用而用”,并非“需用而用”。
思想观念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迫于家长社会对升学率的需求与高分的认可,为了迎合他们的心理需求,所有学校不得不表面上喊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只能以应试教育为主;各校对艺术、体育、安全教育课不重视。
(二)现行的编制标准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目前,大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不足,这些学校班级人数一般在30——40人左右,按1:21,标准只能配备的1.5人要把该班级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承担起来,法体现单班单科教学;炊事人员按1:50的比例配备,不仅是人员不足而且“厨艺”很难讲“技术”二字;没有专职的教辅人员,造成学校图书、仪器等资源难以合理利用。
(三)、农村教师的待遇低,社会环境差,队伍不稳定
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低,奖金、福利更是少的可怜,工资总额远低于富裕地区工资水平。受区位的影响,特别是非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农村学校,各方面的条件落后,工作生活环境差。受“进城热”的影响,许多农村教师上班之日起就不能安心工作,想方设法拉关系、走后门进县城。
(四)后勤服务条件跟不上发展的需求
没有校医、学生医疗室和医疗设施设备。接送学生成为家长的负担,因为乡村沟道不通客运车辆,学校没有校车,大部分家长只能使用无牌证三轮、摩托车接送学生,安全隐患极大。食宿条件差,住宿、就餐人均占地面积少;玩耍设施设备几乎没有。
三、几点建议:
(一)、均衡调配教师资源,完善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需求,增加、均衡教职工编制,均衡配备教师,取消复式教学,全部实行单班单科教学。加大培训力度,强化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手段、设施设备,端正教育理念,开全开足课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结合实际需要优先倾斜、足额配备农村学校所需教职工,认真落实国家政策,确保农村教师工资和国家规定各类福利待遇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结合实际设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殊的岗位津贴,根据山区的边远程度,兑现山区补助。
(二)、设立校内医疗机构,配备设施和专业医生、护士。
针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寄宿”的特殊性,涉及到学生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医疗卫生工作至关重要,所以结农村医疗改革设立医疗所,配备专业医生和护士各一名、相关配套设备。
(三)、充实后勤生活设施设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舒心环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游戏和锻炼条件。
对于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制学校学生而言,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更重要的是生活的场所,于小学生从心理、生理特点讲,更需要的是玩耍,所以一定要充实后勤生活设施设备。
1、开发自身资源,充分利用寄宿制小学现有的图书室、阅览室、科技室、电视播放室等阵地,因地制宜,创办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组织学生读书、看电视、唱歌,举办演讲、跳绳、拔河、文艺表演、诗歌朗诵等比赛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避免学生厌校、厌学现象发生。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定期召开家长大会,吸收家长意见和建议,大力宣传国家政策法规。逐步更换、添置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结合实际,逐步提高学生伙食标准。方山县北武当镇中心校
2011年5月25日
第五篇:浅谈农村集中办学寄宿制学校管理
浅谈农村集中办学寄宿制学校管理摘要: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问题,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此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广泛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国家加大建设力度、改善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和山区基础教育设施陈旧、教育资源落后、师资匮乏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它将从根本上解决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和山区学校的办学条件,解决这些地区学生上学困难、教育资源及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
农村集中办学寄宿制学校是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短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我就学校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关键词:寄宿制学校管理校长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学生
一、对校长的定位。
1、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核心。校长应该对工作的预见、调整和反思都需要深入细致地研究,随时发现问题,随之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着眼于学校的实际,引领学校可持续性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校长还应该多与师生沟通、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释放他们的思想压力,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尽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师生轻松上阵,真正达到无形无声的增效提质的目标。
2、校长要力争做个懂行的管理者。要管理好学校,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做一个懂行的管理者。因此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学习,多学习新的教学管理理论知识,在分析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领导能力。
3、校长对学校管理必须精细化,制度健全,民主集中,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全校教职工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任,最大限度的调动教职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
4、校长作为一个管理者,对事情首先要判断清楚,是就是,非就非,态度要明朗。如果校长对待事情的态度模棱两可,既不利于教师执行,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二、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
学校领导班子是全校教职工的核心力量,是学校发展和运行的中坚力量,因此,一支能团结协作,有朝气和活力,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精神的领导班子,就会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就能办成一所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好学校。
1、建立学习型的领导班子。要求每位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学校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自己分管的工作整理出个人的心得,定期集中交流,促进班子成员观念不断更新、视野不断开阔、执行能力逐渐增强;
2、放权和监督并重(副校长和各科室负责人做什么)。作为校长,什么都抓,到头来什么都抓不好,导致抓了小头放了大头,因此,要给予三位副校长和各科室负责人一定的空间和权力,让他们在自己分管的工作中施展才能。校长对他们实施的过程,承担起引导、“护航”、监督的责任。遇到棘手的问题,提交校务会议共同研究,共同解决。把班子成员培养成既是独挡一面的能手,又是团结协作的理想伙伴。
3、着眼学校的发展(校长做什么)。校长应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深入群众,了解师生的需求,找准阻碍学校发展的“症结”,制定方案,积极进行“治疗”。把校长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理清思路,确定发展目标,并利用好学校现有的资源,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朝着既定目标迈进。
三、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师。我校部分教师中,存在三种消极思想:一是不求上进,觉得自己的水平够用了,能把课本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就行了;二是有优越感,认为自己什么都行,缺少学习的劲头;三是事事只从个人利益出发,全局观和集体观较为淡薄。针对这些情况,多年来,我校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转变教师陈旧、落后的观念,首先,给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加强教研工作,组织课堂教学竞赛、教学技能比赛、公开课、课题研讨、教学心得交流、学习心得交流、班级管理交流、开展文艺和体育活动等,让教师的能力和才艺得以展示,在教师之间形成互相竞争、相互学习的浓厚氛围。其次,给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学校有计划的安排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国培计划、(县内、外)培训学习等,促使教师在学习到新方法、新理念的同时,反思自身的不足,强化教师的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意识。第三,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树立“学校是我家,我是主人翁”的正确思想,形成只要是学校的、集体的事,事事有人管,增强教师的集体意识。现在,啦井中心完小已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四、学校管理要实现规范化。
要让学校管理达到规范化,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考评方案,并注重贯彻落实,奖惩并用,用制度约束人。
1、集中全校教职工进一步讨论、修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考评方案;
2、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行政值周人员带头落实执行制度,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监督、考核;
3、工作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人,避免推诿、扯皮现象。
五、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我校学生来自啦井镇的九个村委会,生活、学习习惯差异较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礼仪、学习、卫生、生活自理等习惯有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一开始就抓实、抓细,并长抓不懈,最终形成学校的优良传统,从而实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
六、加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力度。
学生是学校真正的主人,让他们满意是学校办学的目标。
1、每学期召开一次学生代表大会,听取学生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行政人员对学生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在校务会议上讨论解决,调整思路,落实到下一步的工作中去。
2、充分发挥少队部的职能,积极支持少先队组织参与到学校纪律、卫生、礼仪、行为等方面的检查和考评。
3、设置意见箱,行政值周人员每天收集学生的意见并做好记录,每周周会公布一次(公布时不提到具体的班级、人员姓名等),不断促进教师改进工作,提高教育实效。
七、校园文化建设。
当学校办学达到一定水平时,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要呈现出:
1、校园整体布局——书香韵味。集全校师生的智慧,对校园的墙体、绿化
美化、各种设施等进行规划,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书香校园,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2、班级文化——特色。各班级教室内的文化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布置,既有全校大范围的统一,又展示各班自己的特色。
3、宿舍文化——个性。每间宿舍根据本宿舍内学生的年龄特点、民族习惯等设置自己宿舍的文化,展示自己的个性。
总之,要管理好一所学校,校长应当依靠广大师生的参与,群策群力、齐抓共管,这样的学校才具有勃勃生机和竞争力。反之,如果仅靠校长一个人,那么就算你不眠不休,也无法管理好一所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