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教学利弊谈
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利与弊
盐池一中 李凤娟
摘要: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它犹如一把双刃剑,用的好了,它能使你的教学锦上天花,否则,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利弊共存。有利的一面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导入新课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说明文教学,能达到直观、高效、激趣、创新的效果,解决了以往教学的困难。
3、采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增大教学密度,优化语文教学结构。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审美情趣。
5、师生互动,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多媒体让不同学生共同发展。
弊端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
2、多媒体辅助教学缺乏灵活性,造成课堂的公式化
3、本末倒置,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
4、多媒体语文教学削弱了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品味和把握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利与弊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多媒体教学因其图文声像并茂,能突破视觉限制,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动态性,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教学过程,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它的大容量的信息,也有利于节约时间和空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运用。但在这我们应该注意“辅助”。多媒体教学固然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但要注意正确的运用。它犹如一把双刃剑,用的好了,它能使你的教学锦上天花,否则,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下面,我结合自己几年来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教学实践,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利与弊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1、导入新课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缺乏、知识面狭小,很难从课本文字上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品味语文之美,因而对语文学习兴趣索然。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语文教学,使图像文字融为一体,再加上适时的音乐烘托渲染,促进了学生的视听感知,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使那些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学生逐渐喜欢上了语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节成功的课是需要一个好的开头,好的开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教学无疑能做 到这一点。我在上《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贝多芬的交响乐,再配上一些图片,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大都对贝多芬的音乐不感兴趣,她们喜欢流行音乐,但是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对贝多芬有了新的认识,缩小了语巨人间的差距。这节课的效果出奇的好。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说明文教学,能达到直观、高效、激趣、创新的效果,解决了以往教学的困难。
对于一些语言平实、内容平淡或抽象难懂的说明文,使用课件可减少难度,拉近学生与科学知识的距离。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用多媒体敲说明文这“第一锤”,容易将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例如:在教《苏州园林》一课时,可以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欣赏。录像的前半部分体现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后半部分则可选择几处有特色的景点,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在此基础上突出建筑物的色彩,并捕捉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可以在放映录像的同时配乐(最好是古典音乐)朗诵课文,让学生在欣赏录像、聆听课文的同时思考几个问题:苏州园林总体特征是什么?设计者们是如何实现这个特征的;课文第2至6自然段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欣赏完录像之后,检查提问,然后由老师分析、讲解课文,重点分析本文总分的结构方式及语言的多样性。借助录像,让学生在大脑中留下苏 州园林的美好画面,进而用较快的时间清理本文的“脉胳”之所在。在这种情况中学习说明文,学生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3、采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增大教学密度,优化语文教学结构。
多媒体手段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提高了信息容量,增加了可见性,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听感知材料,又创造了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思、乐于说、愿意动,优化了语文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如学习《安塞腰鼓》,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读课文是难以领悟到那豪壮激情的境界的。如采用多媒体手段,把安塞腰鼓表演的粗犷雄厚、动力十足的风格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民情风俗浑然一体,把人的表演与乐器的演奏完整地糅合在一起,把人借鼓势,鼓借人威,精、气、神、力酣畅淋漓的表演用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不用多讲,学生就会被那宏大的场面所震慑、所感染,学生的领悟能力,品析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审美情趣。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第一条就要求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情趣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具体到我们语文的教学中,就是引导学生感悟和创造语言美。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声、图、文融于一体,形成立体的效果,容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领悟。例如:训练学生学习景物描写时,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训练过程,先播放一 个配乐的美丽景色片段,让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然后学生相互讨论比较,相互补充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会用美的文字去创造美。
5、师生互动,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多媒体让不同学生共同发展。
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我们可以因材施教,让优异的学生“吃”的饱,让学困生适当的学习、及时“消化”。多媒体为此搭建了一座桥梁:教师把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课件放在多媒体教学网上,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自由选择相关内容,各取所需,并且可以多次重复观看。同时根据目前家庭拥有电脑的情况,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选做练习,课堂不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说教。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人机交互式教学使每个学生掌握了自己力所能及的知识,也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当然,多媒体教学除了具备以上优点以外,还存在不足之处,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此的看法 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双方感情的交流。这种交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语言、手势、肢体动作以及神态等,教师 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品味语文之美一个明确的暗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师生的交流中,加入了多媒体这个“第三者”,构成了教师----多媒体----学生三者的交流,知识的传递补要通过多媒体才能实现。教师分心于关注多媒体的操作与演示,学生精力集中于观看屏幕内容,思考屏幕上的问题,师生之间直接的感情交流自然就少了,甚至完全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地位已变得无足轻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只是一个多媒体的操作者,学生俨然成了多媒体的观看者。多媒体统治了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削弱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
因此,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在“教”中的引导者地位,不能以“机”取而代之。在多媒体的使用方式和时机上,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如果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那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便只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去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就成了始终仰着脖子的观、多媒体辅助教学缺乏灵活性,造成课堂的公式化 教育要因材施教,可是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因此,教师在教学准备时,不可能根据每个班的特点来分别设计多媒体课件。有的教师直接用市面上买回来的精选课件,可那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你那个班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媒体课件一般是 事先做好的,其教学过程基本是定了型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灵活掌握进程,调整方法。而实际情况往往是,上课时可能因为某个学生的发问,教师临时改变策略,引入有关的知识讲解,或者是学生的问题激发了教师的灵感,让教师有更好的发挥,这种课堂上机动灵活掌握的情况是常有的事。但多媒体教学却缺乏这种灵活性。一般情况下,学生只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学下去。教学,不应只是教师在教,它应该是一个互动互学的过程。老师引导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推动老师。我们常说的“名师出高徒”只是一个方面,反过来“高徒造名师”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避免课堂公式化。本末倒置,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已成事实,这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创造了便利条件。但语文多媒体课件中图片、音乐素材的“多”和“滥”容易忽视了语文固有的学科特点,就语文学科而言,并非每篇课文都适合用所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过“度”则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因此,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要恰当控制教学容量、密度与节奏,要以有助于学生接受与消化为前提。
4、多媒体语文教学削弱了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品味和把握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的第一纬度为知识和能力,即要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信息,使他们具备阅读、写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积累吸收语言和培养语感。而大多数语文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没有注重这一环节,字词基础知识积累往往是在屏幕上一闪而过,无法让学生反复咀嚼,使学生的理解认知不够深刻。而阅读过程多在一系列图像和声音中完成,缺少学生自身的“发音”。其实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贴切的语言,新颖的修辞方法,错落有效的句式创造出的艺术美感,不是声音和图像能表现的,只有通过学生的领悟才能感受得到,并非一定要借助多媒体来完成。尤其是在学习唐诗宋词时运用多美体画面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我们尽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文字的想象远远大于屏幕。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文学作品的形象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是不一样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比如学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有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语言表达对这句诗的理解每个同学想象出来的内容都不一样,让他们诉诸画笔,画面也是不一样,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
总之,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多媒体辅助教学,既不能全面依赖,也不能完全排斥,要做到适可而止,这个“适“包括适 量,适当,适时。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的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组织有效的语文课堂。
第二篇:多媒体数学教学利弊谈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利弊谈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曹琪元(电话:0935-365216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媒体越来越多的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由此可见增加视觉、听觉的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的可取的方法。多媒体教育在此方面得天独厚,它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和结构,使现代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多媒体课堂教学是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它可以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教学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任何新生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先进,多媒体技术也是有利有弊的。
一、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技术为数学创新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因此数学教学既要重视数学内容的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更要重视数学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而多媒体教育技术正是有力地支持了数学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为数学实验提供了精美的舞台。
2、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结构的构建过程,而不是一个知识的简单传递过程;由于学生自身的智力参与,使外部的活动过程内化为主体的心理过程,产生个人体验。比如,几何画板这一现代教育技术,它可以使学生充分地深层次地参与教学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等探索研究性活动,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形象,达到更佳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3、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较多的主要在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和函数的图像教学中。
立体几何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于建立空间图形的概念,动画效果的设计与三维技术的运用,使得生活中的几何模型能在画面上生动的体现,其中的点、线、面关系,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多角度,多视角,甚至走入模型内部去观察与认知,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可企及的。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在立体几何空间观念形成,想象力培养中的作用,是传统课中无法比拟的。如:“平面”及“平面的性质”它是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基础,利用动画效果使学生很容易明白“平面”是无限延展的。又如“三垂线定理”,利用几何画板的操作与展示,使学生容易看到三垂线的关系并在脑海中想象出“三垂线”的立体图形,加深对“三垂线定理”的理解,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传统的解析几何教学存在两大问题:图形的准确性与运动性,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形成了强大的支持,如运用几何画板与FLASH技术,能形象地展现运动点的轨迹,让学生生动地感受点的运动规律,这是传统教学手段中无法达到的境界,也让教师在原来口头与笔端无法表现的东西得以展示。如:“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利用几何画板,选定坐标轴(显示网格),利用动画效果作出三角函数y=sinx的图像,由此通过平移、压缩等变换,产生y=Asin(ωx+Ф)的图像,便能清楚看到所需解决问题的结果,总结解法规律。用几何画板工具来解决曲线的参数方程问题(圆、椭圆)就更显示其优势所在了。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理解,通过几何画板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从中去发现并抽象出其本质属性,深刻理解基本轨迹的定义。
学生进入高中总感到“函数”是难学的,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要学会用函数图像来帮助理解与掌握,利用计算机的几何画板作出函数的图形,显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函数的概念。通过几何画板操作,清楚看到点与点之间的关系,通过图像极易发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这为函数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使我们过去可想而难及的问题变为现实,使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得以高效的突破,真正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但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的功能扩大化或缩小化,我们要选择适当的内容,有目的地,有计划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让教师和学生能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知识。因此,哪些数学内容可以有效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目前是我们从事数学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独霸”现象。现代教学中,传统媒体有粉笔、黑板、模型、挂图等;电子媒体有幻灯、投影、电视、计算机等。但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不但替代了粉笔、黑板,还替代了其它媒体的地位,成了课堂教学的全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教学中的闪光点,借助黑板这种“灵感”就会得到充分展示,而多媒体却往往无法加到教学中去而产生许多遗憾。
2、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花样过多扰乱学生注意力。电子教案上过多的声音效果和插画,往往会使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听得心里厌烦,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所以,对于多媒体效果有时用得不当和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3、多媒体课件的来源比较匮乏,致使大部分课件制作单一,缺乏创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作课件需要老师具备相关的软件知识,对老师的水平要求比较高,而有些课件制作起来非常麻烦,占用了老师大量的时间,而效果并不一定理想,而经常制作高标准的课件也不可能,往往感觉得不偿失。为了省事,大部分老师都是通过网络搜索可用的课件,但大部分课件虽然制作非常精美,但内容或过偏或过难,并不一定符合自己的愿望,致使有些同学发出“看了没用”的感慨,尤其将那些不擅长图像与文字之间转换表达方式的学生置于不利地位。
4、多媒体教学环境的限制。利用多媒体必须到多媒体教室,而多媒体教室往往窗户要遮光,再加上屏幕亮度很高,对学生的眼睛造成很强的刺激,特别是闷在黑乎乎的教室里长时间看着银幕,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头脑发昏,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很不利。
三、如何来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更充分地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先进作用呢?
1、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多媒体教学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高效率,然而若画面的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象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内容。就如我们在通过多媒体演示函数y=sinx的图像的作法后,学生并没有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因此让学生利用“五点作图法”独立作图时,许多学生感到茫然,无从下手,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2、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多媒体课件仅仅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一种辅助或补充,要充分考虑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一切都包办到底。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教学要注意体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情感优势,用心与学生交流。“言传身教”,教学除了知识、能力目标外,情感目标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老师一面要操作电脑,一面要组织教学,老师关注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会受到一定的削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相对会少一些,所以上课时老师要提醒自己注意教学中情意目标。如:授课时避免总站在多媒体展台前,要多走到学生中去,多用眼睛注视学生,用心和学生进行交流。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应取代传统教学中语言描绘、手势比划、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做法,只有教师和多媒体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4、多媒体和黑板要充分结合。企图用屏幕来代替黑板的所有功能,缺乏板书、演算的做法,将会事与愿违的。黑板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知识、经验和体会一个不可缺少的地方,一个考虑多么完善的课件,也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班集体的教学需要,黑板的作用仍是极其重要的。
5、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同样要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同时课件制作应注意简洁,勿浮躁,以免影响学生注意力。
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真正的学习不是老师教什么学什么,而是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的作用再大,也仅仅是个辅助。至于教师所用的教学手段,那又是对教师教学的辅助,其价值和意义又在其次了。但是,教师能有多种教学方式选择,自然会加强其辅助性,对学生理论上是有意义的。
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给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有不利之处,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正确地看待其利弊,扬长避短,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篇: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机构,乃至个人开始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工作。但是,由于过分的夸大了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忽视了他所拥有的局限性,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使得老师的主导地位发生了偏移。本文通过分析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并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完善的应对方针。
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投影仪及相关的办公应用软件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一系列抽象的教学过程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直观的展现给学生,是现代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绪论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教学的艺术体现在教师讲课时能具有吸引同学集中倾听的魅力,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只有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一心听讲,才能使大脑细胞都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可我们目前面对的大部分学生的特点是基础知识差,学习热情不高,厌学情绪严重。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适应目前这样的教学环境的要求就成了职业教育活动中的一个要解决的问题,重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是多媒体教学,我认为多媒体教学是:
一、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及定义
时代的脚步有时候快得让人追赶不上,只是短短几年时间,网络、多媒体以及远程教学等新生事物从未知世界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引发了教育模式的两次质变:前者使书面语言加入到以往只能借助口头语言和动作语言进行的教学活动中,不仅扩展了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抽象思维和自学的能力;后者使印刷体的书籍、课本成为文化的主要载体,由此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近、现代教育的普及。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自1993年美国确立了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战略之后,“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大技术杠杆,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多媒体教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但直到近几年,这一新兴的教育模式才走进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或许可以说这就是教育模式的第三次质变。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我国,多媒体教学在八十年代已经开始出现,但当时是采用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综合运用与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技术又称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化教学,九十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更加生动的信息,带动更加高效的教学。多媒体课件是一种集合多种类型信息为一体的高效载体,包括语言,文字,静态图像以及视频等。这些新奇的感官刺激能够直接带给学生直观感和形象感,充分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一改往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局面。
2、提高知识的连贯性。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是能够随时复习往昔的知识,板书毕竟是有限的,一堂课或者是一门课程其所涉及的资料远远不是一面黑板所能容纳的,这样,每次课堂上对一些知识进行回顾时就只能靠回忆来强调,其连贯性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而多媒体教学就完全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它可以通过不停的循环播放,复习,总结,强调来进行知识点的重点突出,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的连贯性。
3、增加课堂单位时间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大大节省板书的时间,这样就可以使得教师在单位时间内能向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信息接收量,提高学习效率。
4、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就在于其可以演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在短时间内或难以重复演示的一些实验现象,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展示三维立体图形,可以使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图形,甚至可以搭配相应的视频音频来动态的演示一些实验的变化过程,也可以把一些重要的实验步骤分阶段的进行演示,加上任课老师的适时点拨讲解.可以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突破学校的重难点。
5、有利于实现资源的高效实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非常的依赖课本,任课老师虽然也能够接触到很多的新知识,但是要想将这些知识融人到传统教学中,难度很大。而对于现代的本科教学而言,很多的专业知识都在日新月异,纯粹的依靠课本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我们的教学思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精神为目标进行引导性的教学。而这一前提就是任课老师必须尽可能多的去收集关于本专业的资料,并能够及时的放映到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上来。可以说未来的教育将是一个无界限的教育,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浏览到整个世界的学科内容,在可预见的将来,全球性的教学资源共享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三、开展多媒体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过于依赖机器,弱化了课堂师生间的交流。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其能形象的表达出很多抽象的概念以及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大量的信息,但是它在语言,手势和表情等表达方式上并不具有优势,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很多的老师长时间,甚至是一整堂课都坐在电脑前操作鼠标,讲解知识。学生往往都只能望其声而不见其人,整堂课就像是会议报告,没有激情,没有交流。教学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要有任课老师对知识的传播,同时也要有在学习学生的适时反馈。更要有师生之间不时的眼神交流。但是,这些在多媒体教学中很难展现。
2、课件的制作水平与演示质量普遍不高。目前,很多老师为了省时间,都直接的从网上下载课件,或者是使用教材配备的多媒体课件,课件虽然能够与教材相匹配,但是这样的教学就等于是完全按照书本按章取义,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了。这对于教师自己素养的提升是非常有限的。还有的老师就索性直接拷贝了其他老师的课件。这样的结果就是由于没有参与制作,导致课件不能很好的适应教师的需求,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3、过于花俏的内容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样式可以丰富多彩,框架可以多种多样,但不管是背景动画还是音乐图片都是为了上课内容而做的一个补充,这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但是,现在很多的老师在上课时却恰恰忽略了这点,通过花俏的技术搭配过多的附加信息和无关信息,使得上课的内容变的主次不分,这样就使得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吸收有用的信息,一堂课下来后学生往往只是感觉脑子里塞了一大堆的东西,但这些东西之间却完全没有任何联系或逻辑,进而不知所措。教师一味的最求课件的丰富多彩,却忘记了多媒体是为了学生学习提供服务的,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主线贯穿其中,而现在的情况是,在看似活跃的课题气氛中,却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课件的制作必须取材合适,得当,不该过于花俏。
四、多媒体教学的改进建议
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应当适当的结合板书,形体语言以及眼神交流,进而掌握课堂的节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能过分的依赖制作好的课件,而是应该有一个清晰流畅的思路在不受课件约束的条件下,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相对调节授课的进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进行互动式的教学,而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被动接受信息。
2、建立科学的多媒体教学评价机制。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扮演的是一对相辅相成的角色,多媒体教学不会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它只能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但是现在很多老师为了与新型课程挂钩,无计划或过度的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以至于扩大了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缺陷。要想更好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深人研究专业课程,恰当的设计配套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之与教学进度相配套。同时,应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培训,与时俱进,建立更加科学的多媒体教学评价机制。
3、引导学生利用好课件。一份优秀的课件是任课老师经过精心准备之后的作品,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后的复习,这样才能充分消化,理解课堂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甚至任课老师可以寻找一些课后补充的知识以课件的形式共享给学生,供其课后使用。
总的来说,多媒体教学是在现代化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但并不是说有了这种模式就可以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衡量某种教学手段的好坏应该基于教学实践中是否满足教学需求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多媒体教学模式都只是教师授课的一种教学手段而已,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传授知识,它们是一种互相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进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利弊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利弊谈
作者:堂哥 出自:鸟 浏览/评论:721/0 日期:2008年11月6日 20:45 [内容摘要] 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模拟实物形成过程等特点,直观展示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富有时代动感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的问题。然而,在肯定其优越性和先进性的同时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很多老师不自觉地走进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舍本逐末,不问需要与否,不分对象如何,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 ;利弊谈;教学
多媒体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够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当教师能够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恰当运用多媒体时,则能更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在积极性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会使课堂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功能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
如在教“圆的认识”这节课,当这节课已近尾声,学生们普遍比较疲惫时,教师提出问题:“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明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在学生思考和小组讨论片刻后,老师演示课件,屏幕上出现一片绿地,一只小猴子坐着一辆方形车轮的车上,在音乐的伴奏下前进。看到小猴子被车颠的一上一下,学生开怀哈哈大笑。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猴子为什么会感觉颠簸?有的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方的,有棱有角。老师再问:“难道坐在车轮没棱没角的车上就不会感到颠簸了吗?”教师继续演示课件,屏幕出现小猴子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伴着音乐声向前进的画面,仍见小猴子随着车轮的转动上下颠簸。“这又是为什么?”教师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出了正确的回答。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再次引导学生看屏幕:一只小猴子端坐在圆形车轮的车上,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中平稳前进。车轮向前滚动时,车轴“画”出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鲜明地揭示了车轴与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道理。教师抓住教学内部矛盾发展的主要方面,运用课件对学生认识心理具有定向聚集思维的优势,确立形成表象思维的强化点,通过三次演示,反复刺激,启迪思维,既加深了对圆的进一步认识,使学生趋于降低的兴趣又被激发起来,学习欲望又被调动起来。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直观展示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认识规律的形象性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特别是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处理、方式、方法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只要能把准时机,辅助到“妙”处,“巧”处,便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1、使定义清晰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令数学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于数学中出现的抽象的概念、定义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应用,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教学“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时,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是让学生动手用尺子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长度,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能通过“闪烁”、“平移”等手段强调、刺激学生的注意,把两个三角形的底完全重合,两条高也完全重合,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让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进行思维,从而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和定义。
2、使空间形象化:几何图形,特别是立体几何图形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形成,有赖于想象。例如:《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提供了“割拼实验法”,但难以具体操作,很多学生对这一公式的推导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运用3d max制成的cai课件,可以将一个圆柱体沿着它的高切割成16等份的扇形,再把这些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切割成32等份的扇形,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把学生理解的难点--近似的长方体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呈现出来,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为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共享资源,协作发展 应用网络环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不必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组织和编写教案上,而只需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在帮助学生确定某一学习主题时,引导学生从何处获取有关的学习,如何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学习资源等。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荷兰数学家及教育家费顿登塔尔说:“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数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多媒体教学具备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超越时空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的意义,提高认识水平,更能激发学生自己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我发现或者创造出来,从而发掘其创造的潜能,提高创新能力。
然而,在肯定其优越性和先进性的同时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很多老师不自觉地走进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舍本逐末,不问需要与否,不分对象如何,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换个角度冷静地审视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热”现象,引发了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1.过分追求画面的装饰性,干扰课堂
心理学告诉我们,追求声像效果,容易唤起学生过多的无意注意。因为我们在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时,忽略了学生的注意规律,导致学生注意力的最终落点不在教材上而在媒体方面,过多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无法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削弱了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训练。
我见过这样一堂数学课,前后共设计有七个之多的动画片断,孩子们甚至在结束观看后仍然沉浸其中,结果反而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使目标难以达成.虽然我们力求让孩子能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原本很枯燥的数学知识,但是不可否认数学具有一种天然的严谨性,低年级数学和语言仍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语言文字本身是具有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的,那么,我们把数学课中的语言文字内容统一于某一图像媒体中,不但剥夺了学生想像能力的发挥,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2.对学生的感官刺激片面
多媒体课件在视觉上占了很大优势,但是在一些动手能力方面,显得很无力。美国马里兰州洛克威尔市特定诊断研究会,对5300名学生进行了学习方式偏向测试后得出:普通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听觉学习者(声音、音乐)占34%,视觉学习者(通过图片来学习)占29%,动觉学习者(移动、触摸、行动)占37%,这说明,要使学生真正学好,必须三者结合起来,老师讲授,学生听讲,观察图片,并结合动手实践。过分依靠多媒体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动觉的刺激,三个要素失去平衡,必然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 3.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倾向,几乎所有的各种级别的教研课、观摩课或者参赛课都使用了课件,为了一场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我们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观点:课件作为实现和支持特定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配套教学资料,只能定位于辅助教学、服务教学,它只是一种手段,而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有的教师上课时貌似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即采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实质上,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无疑是“换汤不换药”。4.喧宾夺主
取代板书
有人认为课堂教学由于多媒体的出现可以告别黑板与粉笔。屏幕遮挡了黑板,画面代替了板书。
板书是我国小学最通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优秀的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概括性、合理性、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简便等特点。课件板书由于画面经常变动,板书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学生只能是一种视觉暂留,不能及时地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其结果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小结
总之,多媒体只是一种技术,它无论多先进,但它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只有一条:即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的效果,它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英特尔总裁克瑞克·贝瑞克博士说到:“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诸多因素,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设计多媒体,选择恰当的时机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才能发挥多媒体的最大功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第五篇:运用多媒体教学利弊之我见
运用多媒体教学利弊之我见
桃江县灰山港镇中心校 苏乐良
时下,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多媒体教学被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固然,多媒体课件声形并茂,无疑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益有重要作用,但使用过多过滥,却也有一定弊端,因此,得恰当运用。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直观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将抽象的理论以图形、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2、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较多的信息,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这是多媒体突出的优点之一。
3、综合能力强,教学内容规范。多媒体具有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图形等技术,使教学中的文字、图形、图片规范清晰,有利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4、节约资源。多媒体教学不受场地、人数限制,使教师从大量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科研、教研等创造性工作上去。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容易忽视传统教学方法。有些课程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效果并不理想,例如,数学教学的部分内容并不需要用多媒体进行讲解。
2、教师上课跟着课件走,不按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很容易助长教师的惰性。
3、课堂信息量过大,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从而影响了听课的效率。
4、影响师生之间情感互动。
5、课件“质”和“量”关系处理不好,许多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片面追求数量,什么内容都装入课件中,忽视了课件的高质量,使学生难以把握重点,不能达到有的放矢。
三、多媒体教学的改进策略
1、克服多媒体万能论观点。多媒体技术不论其功能多么完备,究其本质,它只是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辅助手段。对于是否运用多媒体、选用何种媒体,或如何利用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愉快地化解难点、疑点等,都必须从具体课程出发,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心理发展特点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并在对各种媒体进行比较、筛选的基础上,选出最佳的媒体。因此,当今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是每个学科、每节课都要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
2、要加强教学软件的研制和完善,避免全体教师都去做课件。学校教师的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还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习运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将自己所教授课程的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不但会产生大量的重复劳动,而且会给教师增加负担。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课件制作室,以计算机教师为主,各学科骨干教师为辅组成课件制作队伍,该制作室的主要作用为:制作校本课件、为本校教师提供各学科所需要的各种素材(如图片、动画、剪视等),具体指导和帮助教师制作课件等。
3、以学生为中心。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让学生根据现有问题主动联系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对这种联系认真思考,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围绕学生做文章,在写教案前必须先进行教学设计。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各学科教师的计算机意识和应用水平已成为最为紧迫的问题。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技术素质和技术技能,即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广博的知识面、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教育技术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熟练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好处 湖南省桃江县第四高级中学 丁晓军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语文教师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下面笔者结合平时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疑、释难上,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上。如在教“背景”时,教师可投影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就比教师在黑板上写板书快了好几倍。接送,教师可利用节省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描写一个人物形象,抓住人物在特定场题中最具有特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可以创设课堂情境,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到声情并茂的录音,看到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教学过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了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岳阳楼记》时,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时,先投影岳阳楼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岳阳楼的磅礴气势,再在此基础上教师辅以声情并茂的范读。然后,要求学生口头简述画面,背出描写岳阳楼的词句,并在画面背景下播放中国古典音乐。学生在音与像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默读课文,充分感知文章的优美意境。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齐读文章中写景的三段课文。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可以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了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学生对文中描述的鲁提辖三拳痛打镇关西的场面仅有粗浅的感性认知,缺乏生动、形象的认识。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电视剧《水浒传》的相关片段,把鲁提辖三拳痛打镇关西的情景呈现于课堂,让学生耳闻目睹鲁提辖扶弱锄霸的言行,了解鲁提辖行侠仗义的英雄本色,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四、可以丰富作文素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联想、想像的能力,拓展其思维空间,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学生可以简便、快捷地获取直观,感觉真切、自然,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有利于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加大有效信息的接受量。教师将其运用于作文教学时,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其人、事、物能够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素材,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想象力的增强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五、可以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自然学习效率就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读文入境,视听并举,手脑并用,身心投入,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如在教“春”时,在每学习一幅“绘春图”前后,都播放一遍音乐的朗读录像,让学生跟着朗读或进行小声的跟读,移情入境,仔细品味,从而达到了当堂理解课文的目的。事实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表现传统教学技术所不能表现的内容,能够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