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R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现状综述(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22:4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ILR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现状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ILR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篇:ILR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现状综述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现状综述

2005-12-6黑启明

提纲一、二、三、四、历史背景概述 理论学术研究 问题对策研究 研究现状述评

一、历史背景概述1、20世纪20-30年代,旧中国时期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社会学家开始比较集中地研究了中国的劳工问题,如工资、劳资关系等。如马俊超的《中国劳工问题》(民智书局,1927);陈达的《中国劳工问题》(商务印书馆,1929);骆传华的《今日中国劳工问题》(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33);何德明的《中国劳工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等。

2、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党对劳资关系的处理,带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色彩。

3、20世纪60-8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

60-80年代,中国劳动学界的学者比较关注对劳动关系(如所有制关系、分工关系、分配关系)问题的制度分析,对劳动关系的认识仍然带着计划经济的烙印。劳动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浓郁的行政属性。劳动关系被认为是在平等基础上的和谐关系,没有经济利益上的冲突。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任扶善主编的《劳动经济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关怀主编的《劳动法学》(群众出版社,1983);赵履宽主编的《劳动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袁伦渠主编的《新中国劳动经济史》(劳动人事出版社,1987)。

4、20世纪90年代 至今,体制转型时期

90年代 至今,国内学界首先是大量翻译国外尤其是欧美以及日本劳动关系方面的著作,对劳动关系的研究处于引进消化阶段。目前为止,我国的劳动关系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处于学科初创时期。

在劳动关系研究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常凯主编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赵履宽等主编的《劳动经济学》(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郭庆松编著的《企业劳动关系》(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杨体仁、李丽林编著的《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理论·制度·政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董保华著的《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祝晏君主编的《劳动关系》(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程延园主编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Bill Taylor, Chang Kai, Li Qi ,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2003);常凯著《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常凯主编的《劳动关系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张彦宁等主编的《2005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等。此外,李丽林等翻译美国哈佛大学丹尼尔·奎因·米尔斯著《劳工关系》(Labor-Management Relations)(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自2002——2004年,常凯领衔主编“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研究丛书”作为“十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陆续出版;2005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当代劳动关系译丛”。

西方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理论前沿问题

(一)劳动经济学(David Sapsford and Zafiris Tzannatos, Current Issues in Labour Economics.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0)

(二)劳动关系学(Alan Gladstone [et al] ed., Current Issues in Labour Relation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IIRA ,ILO.1989)

It is concerned with four issues central to contemporary industrial relations:

1.technological change: this may lead to increased cooperation between unions and employers;

2.worker participation: this has come back into the foreground of current discussions.What forms of worker participation will prove to be most relavant in today’s economic,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climate?

3.working time: the discussion now centres on the reduction and reorganization of working time, as well as on the possibility of increasing flexibility;

4.labour relations in the public sector: current major changes in this indicate a narrowing gap betwee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二、理论学术研究(论文、著作)

(一)(二)

(三)(四)关于劳动关系的涵义与劳动关系学的基本范畴 关于劳动关系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地位 关于劳动关系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关于劳动关系研究的学科视野(领域)

1、劳动法学:史尚宽;关怀;劳权论——常凯;董保华。

2、劳动经济学:任扶善;赵履宽;蔡昉;曾湘泉;姚先国。

3、劳动社会学:袁方;社会分层——陆学艺;李培林;刘艾玉;佟新。

4、人力资源管理学:赵曙明;郭庆松,程延园,崔勋。

5、社会保障学:郑功成;邓大松。

三、问题对策研究(论文、著作)

(一)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二)劳动争议及其处理

(三)劳动力要素市场的转型与发育

(四)劳动关系的运行与规制

(五)工会转型与政府职能转变

(六)劳资政三方协商机制

(七)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八)集体谈判与产业行动

(九)企业规章与社会责任运动

(十)产业民主与职工参与制度

(十一)产业冲突与社会安全保障

(十二)全球化与国际劳工标准

结语:

我国劳动关系由过去相对静止的状态,发展到建立、变更、终止的不断运动状态,劳动关系之间的矛盾相应增加,处理不当,有激化的可能。近几年,大量出现的饮料等争议引起的突发事件集中地反映出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存在着的突出问题。

1、立法滞后

2、规制失控

3、劳权虚置

4、工会不力

5、分配不公

6、保障不足

四、研究现状评述

结语:

20世纪20年代以前劳动科学主要研究劳工问题、劳资矛盾、收入分配等内容;30年代主要是研究就业与失业(庇古和凯恩斯);40年代研究劳动力市场(芝加哥学派);50年代研究地区和行业工资变动;60年代研究人力资本;70年代研究滞胀问题;而80年代移向对个人的研究;90年代末开始研究知识经济下的劳动理论问题。当前的劳动科学(以劳动经济学为主)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内容更加全面而深入。

我国对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理论和问题的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有两个高潮。第一次高潮是20世纪20-30年代,在这一时期主要是研究劳工问题(工资、劳资关系等);第二次高潮是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研究就业、劳动力流动、劳动报酬分配和社会保障等理论和现实问题。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主要是研究待业青年就业和运用收入分配来提高劳动效率(主要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理论和问题;第二阶段是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主要是研究劳动力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理论问题;第三阶段是从90年代以来,主要是研究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下岗再就业和劳动关系等理论和问题。

述评:

(一)研究层次:起步晚,水平低。低层次重复,学术化研究少。

(二)研究内容:问题对策多,理论研究少。

(三)研究方法:定性分析多,定量研究少;缺乏实证研究,可操作性差。

(四)因应对策:

1、拓展研究视野,明确学科方向;

2、构建学科体系,深入理论研究;

3、规范研究方法,倡导实证研究;

4、整合研究队伍,加强学术交流。

第二篇:劳动关系现状 调研报告

洪湖市劳动关系现状调研报告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内容。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市劳动关系日益复杂,构建和谐、新型的劳动关系,既意义重大,又非常迫切。今年年初,我局以推进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和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为契机,对全市300多家企业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我市都比较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实施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加强社会保险稽核,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劳动关系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78.02%,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4.21%。二是规章制度普遍建立。企业规章制度总体上日趋完善和规范,大部分企业在规章制度建立时履行了民主协商和内容告知程序。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有98%是在通过协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三是满意度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71%的职工对企业表示满意,80%的职工认为企业劳动关系良好。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不规范。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有待提高。有些企业只与骨干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其他职工则不予签订;建筑、餐饮等行业还存在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而只与“包工头”订立口头协议等问题。二是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有的企业在订立、解除、终止、变更劳动关系时,存在手续不完备、劳动合同内容不完备、个别条款违反规定、随意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等问题。三是部分企业未签订集体合同。

(二)部分企业不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保障。从调查的结果看,有部分企业只参加其中一项或两项保险,其他保险不参加;有的企业只给部分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其他职工不予缴纳;有的企业虽然履行了申报程序,但不能按时足额缴纳保险费。企业不依法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不仅造成社保基金减少,支付能力下降,更重要的是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部分企业工资分配制度不健全。有些企业没有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但没有按工资指导线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确定职工工资,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个别企业存在劳动强度大、但职工工资收入仅与最低工资标准持平的现象。

(四)部分企业不遵守劳动工时制度。一是不征求工会和职工本人同意,随意延长职工劳动时间;二是延长工作时间违反“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的规定;三是随意延长工作时间而不按规定安排补休或不支付加班加点工资。上述都违反了《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加大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职工知法用法意识,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企业经营者、人社局、总工会、经济局等要联合力量,通过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强教育培训,不断增强用人单位和职工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

(二)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一是健全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企业家协会三方建立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机制,协商解决企业劳动关系,推进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以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劳动关系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提出意见或建议,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等,促进企业规范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二是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体系, 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从协调机制上保障劳动者主体身份的实现。要增强劳动者的民主参与意识, 实现劳动者自身观念的转变,建立企业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的平等协商机制。

(三)加强劳动保障队伍和机制建设,增强劳动保护力度。一是增强劳动监察力量,建立健全劳动监察组织网络,建立乡镇劳动监察队伍,聘请劳动保障协理员,形成市、乡、村劳动监察组织网络。建立执法人员与企业的相对固定联系制度,实行一条龙服务,实现网格化管理,把劳动监察的重点由处罚教育转变为预防教育,以有效地将劳动关系中的矛盾消除于萌芽中。二是在充实、加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提高劳动监察效能的前提下,加大劳动监察的广度、深度和力度。首先,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克扣加班工资)、不缴社会保险等突出问题,要经常性地主动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做到发现一起,严惩一起,让违法者感受到违法的高成本代价;其次,完善举报专查制度,落实执法责任制,做到举报一起,查处一起,及时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权益的需要。一方面,通过双方协商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权利义务,有利于劳动关系双方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另一方面,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劳动合同不但成为认定存在劳动关系的最有效证据,而且也是处理争议的重要凭证和依据。劳动合同还能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决纠纷更为便利,降低争议解决成本和社会耗损费用。为此,做好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和关键,关系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因此,应争取把劳动合同签订率以及劳动关系和谐与否纳政府工作考核内容,建立起政府责任为主的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社会责任体系,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格局。

第三篇:定稿劳动关系现状调查问卷

企业职工劳动关系状况调查问卷

非常感谢您能接受这一调查,请根据问卷列出的问题,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在每个问题

选项处打“√”,无情况则跳过选项,对您所填报的内容,我们将严格保密,感谢您的合作!

一、个人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是:□男□女

2、您的年龄:□25岁以下□26-30岁□31-40岁□41-50岁□51岁以上

3、您的学历:□初中及以下□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及以上

4、您所在的单位性质:□国有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民营企业 □个体户 □其他

5、您在单位所处职级:□普通员工□基层管理人员□中层□高层□其他

6、您的入职年限:□1年以下□1-3年□3-5年□5年以上

7、您所在部门:□生产、工程□市场、销售□行政、人事□设计、研发□财务□后勤、支援□其他(请注明):

8、您单位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

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其他(请注明):

9、您单位员工规模:□100人以下(含100)□100-500人 □500-1000人 □1000人以上

二、劳动关系状况现状调查

(一)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1、您是否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①是②否

若没签,主要原因是:a企业不签b自己不签

2、劳动合同的签订方式:

①企业拟定并与职工协商后签订②企业单方面拟定,强制性签订③工会指导职工签订

3、劳动合同的期限:

①1年以内(含1年)②1-3年③3-5年④5年以上⑤无固定期限

4、您认为劳动合同条款是否有效地维护了你的合法权益: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5、您认为劳动合同条款是否得到了履行:①全部履行 ②部分履行 ③没有履行 ④不知道

6、企业是否签订了集体合同: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7、如果签订了集体合同,您是否了解合同的具体内容:

①十分了解 ②部分了解 ③不太清楚④不知道

8、您认为本单位集体合同条款是否得到了履行:

①全部得到了履行②部分得到履行③没有得到履行④不知道

(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1、您每周工作几天:①5天以下② 5天③6天④7天⑤不定时

2、您每天平均工作:①8小时以下(含8小时)②8-10小时 ③10-12小时 ④12小时以上

3、您是否加班? ①从不加班②偶尔加班③经常加班

4、如果加班,您是否能得到加班工资:

①无加班工资,但会补休②有加班工资,但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③有加班工资,符合国家规定标准④不清楚。

5、您在法定节假日里能获得正常的休假吗?①能②基本能③不能

6、如不能正常休假,得到的工资报酬符合国家规定吗? ①符合②不符合③不知道

(三)劳动报酬及社会保险

1、您目前的月平均工资收入(不含加班费,但包括奖金及其它补贴)大概是:

①1300元以下②1300-2000元③2000-3000元④3000-5000元 ⑤5000元及以上

2、您的工资是否能按时足额发放:①是按时足额发放②曾被拖欠过③经常被拖欠

3、您的工资收入是否和企业的效益同步增长:

①同步增长②虽有增长,但幅度不大③从未增长

4、企业是否为员工购买了社会保险?

①有,险种(可多选):a□养老b□工伤c□医疗d□失业e□生育②无

5、您未参加社会保险的原因:①缴费负担过重②怀疑能否领取养老金③对社会保险政策不了解单位不给员工参保⑤其他(请注明)

(四)劳动安全卫生

1、您认为自己目前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①很好②比较好③一般④不太好⑤很差

2、单位是否曾对您进行了过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培训:①是②否

3、您认为本单位的劳动安全保护措施到位吗?:①是②否

4、您所在的企业是否发现过职业病案例?①经常发现②偶尔发现几例 ③没有出现过

5、如果曾出现过职业病案例,是否按法定标准进行了补偿: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6、您是否曾受过工伤,是否享受了工伤待遇:

①没有受过工伤 ②曾受工伤,已按国家标准享受待遇 ③曾受工伤,未按国家标准享受待遇

(五)女职工特别保护

1、若你是女职工,是否享有女职工的特殊保护。①有②无③不知道有女职工保护

2、如果你有生育孩子,是否享受正常产假。①有②无③不清楚

3、若你已享受产假,产假期间待遇是否按国家规定发放。①有②无③不清楚

(六)企业管理

1、您所在的企业是否有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①是 ②否 ③不知道

您认为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是否发挥了作用:

①有效发挥了作用 ②基本发挥了作用③没有发挥作用④不知道

2、你所在的企业是否有工会组织: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您认为企业的工会是否发挥了作用:

①有效发挥了作用②基本发挥了作用③没有发挥作用 ④不知道

3、您认为企业职工是否能和管理层有效的沟通: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4、您认为职工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是否得到了采纳:①是 ②否 ③不知道

5、您所在的企业是否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①是 ②否 ③不知道

6、您所在的企业是否发生过劳动争议:①从未发生②偶尔发生③经常发生

7、在发生劳动争议时,您通常通过何种方式解决:①直接与企业协商②找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③找工会组织帮忙 ④仲裁机构仲裁⑤诉讼⑥自认倒霉⑦其他

8、您认为本单位的劳资关系:①非常融洽 ②基本融洽③一般④有点紧张⑤十分紧张

第四篇:劳动关系现状调研报告

洪湖市劳动关系现状调研报告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内容。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市劳动关系日益复杂,构建和谐、新型的劳动关系,既意义重大,又非常迫切。今年年初,我局以推进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和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为契机,对全市300多家企业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我市都比较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实施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加强社会保险稽核,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劳动关系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78.02%,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4.21%。二是规章制度普遍建立。企业规章制度总体上日趋完善和规范,大部分企业在规章制度建立时履行了民主协商和内容告知程序。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有98%是在通过协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三是满意度和归属感进一

步增强。71%的职工对企业表示满意,80%的职工认为企业劳动关系良好。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不规范。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有待提高。有些企业只与骨干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其他职工则不予签订;建筑、餐饮等行业还存在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而只与“包工头”订立口头协议等问题。二是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有的企业在订立、解除、终止、变更劳动关系时,存在手续不完备、劳动合同内容不完备、个别条款违反规定、随意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等问题。三是部分企业未签订集体合同。

(二)部分企业不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保障。从调查的结果看,有部分企业只参加其中一项或两项保险,其他保险不参加;有的企业只给部分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其他职工不予缴纳;有的企业虽然履行了申报程序,但不能按时足额缴纳保险费。企业不依法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不仅造成社保基金减少,支付能力下降,更重要的是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部分企业工资分配制度不健全。有些企业没有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但没有按工资指导线和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确定职工工资,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个别企业存在劳动强度大、但职工工资收入仅与最低工资标准持平的现象。

(四)部分企业不遵守劳动工时制度。一是不征求工会和职工本人同意,随意延长职工劳动时间;二是延长工作时间违反“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的规定;三是随意延长工作时间而不按规定安排补休或不支付加班加点工资。上述都违反了《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加大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职工知法用法意识,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企业经营者、人社局、总工会、经济局等要联合力量,通过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强教育培训,不断增强用人单位和职工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

(二)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一是健全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企业家协会三方建立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机制,协商解决企业劳动关系,推进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以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政

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劳动关系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提出意见或建议,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等,促进企业规范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二是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体系, 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从协调机制上保障劳动者主体身份的实现。要增强劳动者的民主参与意识, 实现劳动者自身观念的转变,建立企业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的平等协商机制。

(三)加强劳动保障队伍和机制建设,增强劳动保护力度。一是增强劳动监察力量,建立健全劳动监察组织网络,建立乡镇劳动监察队伍,聘请劳动保障协理员,形成市、乡、村劳动监察组织网络。建立执法人员与企业的相对固定联系制度,实行一条龙服务,实现网格化管理,把劳动监察的重点由处罚教育转变为预防教育,以有效地将劳动关系中的矛盾消除于萌芽中。二是在充实、加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提高劳动监察效能的前提下,加大劳动监察的广度、深度和力度。首先,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克扣加班工资)、不缴社会保险等突出问题,要经常性地主动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做到发现一起,严惩一起,让违法者感受到违法的高成本代价;其次,完善举报专查制度,落实执法责任制,做到举报一起,查处一起,及时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权益的需要。一方面,通过双方协商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劳

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权利义务,有利于劳动关系双方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另一方面,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劳动合同不但成为认定存在劳动关系的最有效证据,而且也是处理争议的重要凭证和依据。劳动合同还能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决纠纷更为便利,降低争议解决成本和社会耗损费用。为此,做好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和关键,关系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因此,应争取把劳动合同签订率以及劳动关系和谐与否纳政府工作考核内容,建立起政府责任为主的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社会责任体系,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格局。

第五篇:我国劳动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劳动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司长 祝晏君

我国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处于不同所有制经济中的种种劳动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增多,劳动关系问题日益突出。为适应变化的劳动关系需要,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在借鉴市场经济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以劳动法律和政策基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我国劳动关系现状

(一)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关系状况还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

1.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初步得到确立。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基本明确。国有企业在用人、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逐步扩大,已成为劳动关系的一方主体。劳动者拥有了较大的择业自主权,初步成为能够拥有并自主支配自身劳动力的独立主体。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来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地位和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

2.劳动关系格局初步呈现多元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所有制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已经形成。与此相对应,我国的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劳动关系相互交错,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3.劳动关系的建立初步实现契约化。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企业用的制度方面,通过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来替代固定工制度,使劳动关系逐步由过去的行政隶属关系向契约关系转变。

4.劳动关系的运行初步实现市场化。劳动就业逐渐从过去的统包统配转向就业市场化和失业公开化,劳动关系的变更与终止逐渐从过去的行政管理方式转向市场调节方式,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主要由主体双方按照市场规则自行决定,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的基础调节作用开始得到发挥。

5.劳动关系主体的利益逐步清晰化。企业与劳动者之间逐渐弄成主体明晰、利益多元的新型劳动关系,企业产权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局部利益的矛盾开始出现并且显形化,劳动争议逐渐增多

(二)我国劳动关系调整体制的改革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劳动关系领域发生的变化,我国积极推进劳动关系调整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起了符合经济体制转轨要求的,以劳动法律和政策基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为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加强劳动法制和劳动标准体系建设,使劳动关系调整初步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已形成了以《劳动法》为主体,有关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资分配、工时休假、劳动争议处理等相配套的劳动关系调整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了内容比较完善的劳动标准体系,初步实现了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规范化。

2.实行以劳动合同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用人制度,实现劳动关系法制化。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法实施以来,签订劳动合同作为贯彻劳动法的核心,首先在企业普遍实施。到目前,全国城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基本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并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依法履行和管理;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半数以上的从业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制度的普遍实施,实现了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由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的转变,强化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

3.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探索建立以集体协商为主的劳动关系自我协调机制。做为企业自主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环节,我们大力推进企业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为贯彻实施劳动法,推动集合同制度的建立,劳动部制定了集体合同规定,并对集体协商的具体程序、主体、管理和争议处理等作出了较完整的规定。几年来,企业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到2002年底,全国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达60多万份,涉及职工8000余万人。通过推选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强化了工会组织代表职工参与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的职能,从整体上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了劳动争议的发生。

4.恢复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将劳动争议纳入依法解决的渠道。为完善劳动关系高速体制,依法解决劳动争议,1987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重新建立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993年国务院颁布《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特别是《劳动法》的实施,使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国家法律中得到确立。

按照法律规定,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实行三方原则。劳动争议处理实行“一裁两审”制度。目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全国省、地市、县普遍成立了劳动争议促裁委员会,并在制度建设、处理程序等方面逐步形成了独立体系。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恢复以来,我国各级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以促进企业和社会稳定,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为宗旨,依法、公正、及时的处理了一大批劳动争议案件。截止2002年底,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累计达92.2万作件。其中1998年至2002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8.7万件,涉及劳动者233万多人。特别是在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现有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在保证改革顺利进行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探索协调劳动体制的最佳实践模式。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协调劳动关系的通行做法。由政府、工会组织与企业组织沟通协调、平衡利益,取得共识,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1990年,我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第144号公约《三方协商促进履行国际劳工标准公约》;劳动法实施以后,一些地区从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了地区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制度。2001年8月,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建立了国家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目前,全国省一级基本上都建立了这项制度,对机构建设、制度规范、实际运作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协调解决劳动关系问题时,三方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和协商,对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

今后几年是我国社会经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加快以及随着多种经济成份的进一步发展,就业方式的灵活变化,劳动关系将比现在更为复杂和多样,劳动关系的利益冲突在一定时期将日趋显性化。

(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国有企业劳动关系问题更加突出。近几年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理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明年各地将加大并轨进程,下岗职工劳动关系问题将突出;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中涉及的劳动关系问题十分复杂,随着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加大,还将有一批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关闭破产退出市场,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和劳动关系处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国有企业改制和分流富余人员中出现的经济补偿标准不统一,劳动关系处理不规范等问题还需引导。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保持劳动关系相对稳定成为难点。

2.严峻的就业和再就业形势等,影响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就业压力大,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劳动者之间的就业竞争压力,也使得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问题上降低标准,甚至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劳动关系的矛盾。同时,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也带来了劳动关系的复杂化。非全日制等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弹性就业、派遣就业、自营就业、家庭就业、社区就业等多种就业形式,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关系新形式,探索协调处理劳动关系的新方式。

3.协调劳动关系机制的作用尚不明显。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自主协调劳动关系的作用尚未发挥。劳动合同制度实施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尚需规范,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发展不平衡,非国有企业通过开展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的机制尚未建立;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还不能满足处理劳动争议的需要;三方协调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的主导作用还需要加强,三方协调机制在如何进一步适应企业劳动关系变化需要、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调整的要求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4.有关劳动关系的立法不够完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公有制经济、混合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等不同类型劳动关系反映出的不同特点,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调节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新的方式、手段和途径。与此同时,一些用人单位故意不订立劳动合同,拖欠或克扣职工工资,拖欠职工社会保险费等问题也还存在,已成为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现行立法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力度还不够,尤其是缺乏程序性的规定和可操作的处罚措施。

(二)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趋势

按照我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劳动关系调整体制规范,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趋势是:

1.劳动关系主体利益明晰化。即按照劳动力市场发育发展的要求,企业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形成主体明晰、利益多元的新型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形式多样化。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实现形式适应就业形式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调整方式;

3.劳动关系的运行市场化.即劳动关系协调体制基本建立,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基础调节作用开始发挥,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主要由双方按照市场规则自行决定;

4.劳动关系的规范法制化.即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基本健全,劳动关系建立、变更和终止依据法律规范有序地运行。

三、我国劳动关系调整体制的发展方向

为适应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我们提出完善我国劳动关系调整体制的指导思想是: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适应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客观需要,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加快建立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体制,逐步实行劳动关系调整的市场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立长期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完善我国劳动关系调整体制的目标是:力争到“十五”期末,基本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运作相适应的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调、政府依法调整的体制。即以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和国家劳动标准为依据,以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调为基础,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与集体合同制度为基本形式,以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工会、企业组织三方协商为导向,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为重要调整手段,通过各方面工作的有机衔接,相互配合,形成整体功能,实现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正常运行。

(一)全面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一是加强劳动合同立法,为规范劳动合同运行提供法律保证。本届人大已将劳动合同法列入立法计划,要在调节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劳动合同法》,完善有关签订劳动合同程序、合同期限、变更解除合同程序、企业经济性裁员等条款的规定,加大对不签订劳动合同、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处罚力度。同时针对当前出现的灵活就业形式,补充增加调整小时工、非全日制用工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通过立法,推进在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健全劳动合同制度。从源头上规范劳动关系。

二是做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处理工作。针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运程中,下岗职工出中心、企业改制分流、关闭破产等,直接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加强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及时总结推广下岗职工出中心劳动关系处理方面的新经验、新做法,加强对下岗职工出中心和并轨工作的指导;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减员、改制分流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协调劳动关系的政策措施。当前尤其要做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工作,要严格规范程序,确保平衡实施。

(二)积极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主导作用

作为协调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主要方式的集体协商制度,目前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少集体合同在形式和内容上雷同,只有原则的与劳动法律法规相同的规定,没有结合企业实际的具体条款,针对性和实效性差。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由于工会组建率低,客观上难以形成协商主体,企业方面的态度也比较消极,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数量很少。这种状况使集体合同难以起到真正维护企业与职工双方合法权益的作用。我们已重新修订集体合同规定,进一步细化了集体协商的内容,将在推进发挥集体合同作用上下功夫。要加强对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的指导工作,规范集体协商程序,促进平等协商机制的形成。在国有企业,重点促进建立内部协商机制,督促企业通过平等协商确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制、下岗分流、工资调整、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等实施办法和方案,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重要内容,切实发挥集体合同的作用。在非国有企业,要积极推选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为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提供通道,通过签订集体合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减少劳动争议。对于没有建立工会的非公有制企业,可以在部分小企业比较集中、劳动关系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开展区域性集体协商、签订区域性集体合同的试点。

(三)指导和推动地方广泛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通过建立三方协商机制来协调劳动关系,已成为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状况,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工作任务主要是,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出发,对本地区劳动关系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就涉及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及时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加强协调,研究劳动关系调整的重大政策意见,对起草的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拟定涉及三方利益调整的重大改革方案提出建议。

在我国,推进建立三方机制,首先应从组织体系建设上,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体系和工作格局,进一步明确职能,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在工作开展上,抓住职工群众和企业最关心、劳动关系中矛盾最突出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协调沟通,提出解决办法,切实发挥三方机制作用。当前,主要围绕结构调整、促进就业再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工作。在国家一级,三方要督促劳动关系双方努力为落实就业政策发挥作用,在一些关键问题如规范企业分流减员行为,推动企业依法用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等方面达成共识。在地方一级,三方要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落实国家确定的再就业政策,推进企业建立集体协商机制,促进社会对话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减少裁员,保持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的稳定。

(四)借鉴市场经济国家建立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经验,研究探索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立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建立和完善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为中心,尽快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一是加大劳动争议调解的工作力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动争议调解体系。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培训调解人员素质,提高调解成功率。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在街道、乡镇建立区域性调解制度,建立三级劳动争议网络,将街道、乡镇的劳动争议调解作为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的延伸,预防和调解街道、乡镇企业的劳动争议,将大量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预防在萌芽状态。

二是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改进案件处理方式,提高办案质量。鼓励地方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改进劳动争议处理方式,提高办案效率。推行当事人选择仲裁员制度,增强仲裁员责任感、竞争感。在有条件的地区公开审理案件,提高公开审理质量,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在仲裁程序中试行准备庭办法,提高案件处理程序的透明度。

(五)加强劳动关系立法,促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依法运行。

结合劳动合同立法,加强对有关重点问题的研究,将经实践检验可行的、地方立法实践中可操作的规定上升为法律规范。加大对不签订劳动合同等行为的处罚,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促进劳动合同制度发挥协调劳动关系的基础作用。

实现上述目标后,我国的劳动关系调整工作将呈现新的格局,即:劳动关系双方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劳动合同制度全面建立并政常运行,大多数企业建立集体合同制度并发挥重要协调功能,劳动关系自主协调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企业组织三方协商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方性、多层次的劳动关系协调体制开始形成;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劳动标准基本健全并适时修订和补充;政府主要运用法律、经济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劳动关系。

下载ILR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现状综述(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ILR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现状综述(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123

    个人简历 姓名:李晓文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9年8月22日民族:汉族 毕业院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历:大专专业:数控技术 联系方式: 手机:***E-mail:642112199@qq.com 求职意向: 数......

    中国大学生劳动权益保障国内外研究现状

    1、《China's Foreign Trade》 2012年12期《论大学生实习的权益保护》黄彬黄国桥 2、《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04期《浅析大学生家教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研究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理问题研究报告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问题的处理,已成为国企改革中解决冗员问题的"瓶颈",因而也成为政府、企业和职工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我......

    和谐劳动关系研究[精选5篇]

    第六部和谐劳动关系研究一、主要学者贡献1、李培志,《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六期,《试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被引频次29次)在深入分析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及构建意义......

    中国反腐败现状研究

    中国反腐败现状研究 (班级:12物本一 姓名:刘树聪学号:2012294119 ) 摘要:2012年底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习近平当即向全党发出警示:“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

    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特点分析

    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特点分析 目录 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特点分析 ................................................................................................... 1 引......

    关于劳动关系争议的综述研究

    关于劳动关系争议的综述研究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体制的变革,劳动关系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对于自身拥有的劳动力不具有支配权,不具有自由择业权......

    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徐军旗 【摘要】: 劳动关系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它的和谐与稳定关系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是否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