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颁布10周年:成就、问题及措施

时间:2019-05-12 22:4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动法》颁布10周年:成就、问题及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动法》颁布10周年:成就、问题及措施》。

第一篇:《劳动法》颁布10周年:成就、问题及措施

1994年7月5日,《劳动法》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专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是劳动保障法制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0年来,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高度重视《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工作,各级人大加强执法监督,各级政府及其劳动保障等部门依法行政,各级司法机关依法审判,工会组织积极维权,使《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一、《劳动法》颁布10年来取得的成就《劳动法》颁布以来,国务院先后制定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修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修订)、《工伤保险条例》等配套行政法规。劳动保障部针对劳动力市场管理、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劳动保障监察等事项制定颁布了一系列配套规章,各地也相继制定颁布了与《劳动法》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初步形成了以《劳动法》为基本法律,由有关法规、规章相配套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的框架。10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劳动保障等部门狠抓《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围绕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三大目标任务,建立了10项基本劳动保障制度。

(一)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与再就业。一是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积极的就业政策。根据《劳动法》关于促进就业的规定,10年来,逐步探索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积极的就业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将促进就业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将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通过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扩大就业;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灵活就业形式,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完善和落实促进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实施再就业援助;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目前,在全国大中城市和部分有条件的小城市,市、区两级普遍建立了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窗口的综合性服务场所,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建立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完善了基层就业服务组织网络。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每年为近2000万人次提供就业服务,成功介绍1000万人次实现就业。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清理和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政策,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初步实现有序流动。目前,进城务工的农民已达9800万,还有1.3亿农民在乡镇企业从事二、三产业,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重要力量。二是建立了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国家确定了职业分类,开发了职业标准,积极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经过10年努力,一个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城镇新生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在岗职工为培训对象,以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和再就业培训为主要培训类型,涵盖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及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等级的全方位、多层次职业培训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启动并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两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1998年以来,共有2800多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再就业培训,培训后有1730多万人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了再就业,培训后再就业率达61.7%。至2003年末,全国累计共有4500万人(次)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2003年当年面向社会开展培训1393万人次,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增强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以上制度的建立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从1993年底至2003年底,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增加近1亿人,其中2003年比上年增加859万人。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形式更加灵活,总体上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二)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保障监察等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是建立了劳动关系协调制度。经过10年发展,劳动合同制度已经普遍实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均在95%以上,就业机制实现了由国家安置就业向市场配置就业的根本转变,劳动关系实现了由行政管理向依法调整的根本转变,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协商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用人机制和观念已经形成。集体合同制度日益完善并不断得到推广,集体协商代表的产生和保护措施、集体协商程序、集体合同的内容等有关规定不断改进,集体合同制度在劳动者集体与用人单位自主协调劳动关系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有60多万户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涉及职工8000多万人;其中有29万多户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

商制度试点。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初步形成,劳动保障部同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建立了国家一级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各地区也建立各级三方协调机构5000多个,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二是建立了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法》确立了“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0年来,企业调解组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共处理了数百万起劳动争议案件。其中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立案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07万件,涉及当事人366万人。据统计,10年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直接处理终结约80%的劳动争议案件,起诉到各级人民法院的劳动争议案件为20%左右。实践证明,劳动争议仲裁对维护当事人尤其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三是建立了劳动标准制度。工资支付制度不断完善,工资支付的项目、水平、形式、对象、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工资支付行为均有了明确规范。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政府颁布了本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实施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在保障低工资劳动者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工时和休息休假制度,每周工作时间由48小时减少到40小时,对加班加点的限制及补偿、劳动者休息休假等有了法律依据。女职工及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规定了女职工及未成年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明确了用人单位对未成年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和使用登记的义务。劳动标准制度设定了用人单位必须遵守的最低劳动标准,发挥了政府对市场的必要调节作用,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保障权益。四是建立了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根据《劳动法》赋予的职能,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建立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初步形成了省地县三级监察执法组织网络,一些地区和城市还将监察机构延伸到了街道、乡镇。确立了日常巡视监察、举报专查、专项检查、劳动保障年检等监察执法方式,制定了基本执法规范及统计报告、目标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了“职能统一、制度统一、程序统一”的工作体制。10年来,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对700万户用人单位及其他主体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对150万件违法案件进行了查处。其中,仅2003年就督促8.8万户用人单位为1148.9万名职工办理了社会保险申报和登记手续;督促14.9万户用人单位为职工补缴了37.2亿元社会保险费;责令用人单位为895万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与建设部门、法院等联合行动,帮助建筑领域农民工追回2003年和历年拖欠的工资258.39亿元,促进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以上各项制度的建立,在过去10年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的急剧变化中,预防和化解了大量劳动争议,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和社会的稳定。

(三)建立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推动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一是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劳动法》颁布之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管理体制不统一,制度不统一,统筹层次低,覆盖范围小,1994年底,全国参加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人数为10573万人,基本上限于国有企业及部分集体企业。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尚未确立,养老保险费征缴、基金管理、待遇支付标准不一致,基金难以统一调剂使用。《劳动法》颁布后的10年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确立了社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将覆盖范围扩大至城镇各类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及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统一单位及个人缴费比例,统一养老金计发办法,加大养老保险费征缴力度,推动省级统筹,实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及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目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至2004年5月底,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5703万人,比1994年增加5130万人。二是建立完善了失业保险制度。《劳动法》颁布10年来,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参保登记管理、保险费申报缴纳、保险金申领发放等工作规程得到规范。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由企业扩大到事业单位,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基金筹措能力增强。1993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为7924万人,全年共筹集失业保险金16.3亿元,支付失业救济金等9.3亿元。到2003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10373万人,全年基金收入249亿元,支出200亿元,全年共为741.6万名失业人员提供了不同时间的失业保险待遇。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减员增效过程中,失业保险成为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的主要方式。自1998年全国普遍建立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后,至2003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向中心调剂资金206.4亿元,对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建立了医疗保险制度。《劳动法》颁布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刚刚起步,制度模式不明确,试点地区很少,1993年底,全国只有221个市县的260万职工参加职工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134个市县的280万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费用统筹。1998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这一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由用人单位与职工双方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至2003年底,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实施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10902万人。全年基金收入890亿元,支出654亿元,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四是基本建立了工伤保险制度。《劳动法》颁布之前,工伤保险制度尚处于改革试点初期,全国只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0个市县、1100万人参加了工伤保险改革。《劳动法》明确规定要建立工伤保险制度,保障劳动者在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时能够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原劳动部于1996年制定颁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开始全面推行工伤保险

制度。2003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为4575万人,全年共有33万人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为了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加大工伤保险制度实施力度,2003年4月,国务院颁布《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工伤保险条例》扩大了工伤保险覆盖范围,规定我国境内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均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完善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等各项制度,加大了用人单位不依法参保的法律责任,从而加快了工伤保险制度实施步伐,更好地保障了工伤职工的权益。2004年第一季度,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36万人,接近2003年全年增加的参保人数。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在全国范围逐步建成完整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职工在退休、失业、患病、负伤、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时的基本权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社会“安全网”和经济“减震器”的作用。

二、贯彻实施《劳动法》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种过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随着改革深化出现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劳动保障工作,使《劳动法》的贯彻实施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一些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有法不依现象比较严重。目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部分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建筑企业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无故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强迫农民工超时加班加点,不提供应有的劳动保护条件,危及农民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部分非公有制、中小型用人单位职工权益受到侵害。一些用人单位不依法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任意解除劳动合同,侵害职工的休息休假权益。三是部分改制改组和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职工权益受到侵害。一些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时,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欠缴社会保险费,使职工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困难;改组改制操作程序不规范、不透明,制定职工安置方案不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或征求职工的意见。面对大量的违法行为,如何加强劳动保障执法队伍建设,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建立预防违法行为发生的机制,保证《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切实贯彻实施,成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劳动保障部门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劳动法》的一些规定不能适应深刻变化的经济社会形势,亟待修改完善。《劳动法》制定颁布时,我国刚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积极的就业政策尚在探索之中,劳动关系调整方式正由行政管理向依法调整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劳动法》对社会保障、促进就业、企业工资宏观调控的规定比较原则、简略,对劳动关系的规范比较单一,对法律责任设定较轻。10年后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深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正在进行;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提上日程,农民进城就业规模越来越大。由此影响到经济成份、就业方式、用工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劳动关系远比10年前复杂,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任务远比10年前艰巨。因此,《劳动法》中的一些现行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无法调整或难以有效调整的尴尬局面,迫切要求尽快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明确规范社会保险制度和就业促进政策,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三)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给《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带来很大困难。《劳动法》不仅是规范有关主体行为的法,而且是促进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法。贯彻实施《劳动法》不仅需要有关主体遵守《劳动法》规定的行为规范,而且需要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促进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真正实现充分就业,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尤其是当前,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由于社会保障属于收入再分配范畴,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涉及到企业与职工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企业、职工之间,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利益调整,因此难免会遇到一些阻力,阻碍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建立。同时,历史上缺乏资金积累以及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冲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配套等问题,也影响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

三、进一步贯彻实施《劳动法》的措施

(一)制定配套法律法规与修改《劳动法》兼顾,做好《劳动法》的修改完善工作。一是做好与《劳动法》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将《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列入本届人大立法规划,《促进就业法》也被列入国务院立法调研计划。劳动保障部将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做好有关法律草案的起草、修改工作,争取早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颁布,对《劳动法》有关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就业促进的规定进行补充完善。同时,抓紧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职业技能培训考核条例》、《企业工资条例》的起草工作,争取尽快报国务院审议颁布实施。二是适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劳动法》。《劳动法》是我国劳动领域的基本法律,其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不得与之相抵触。《劳动法》有关规定的不完善,势必影响其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影响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和谐、统一。因此,在做好与《劳动法》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定工作的同时,我们将积极做好修改《劳动法》的调研论证工作,并适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劳动法

第二篇:《劳动法》颁布10周年:成就、问题及措施

1994年7月5日,《劳动法》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专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是劳动保障法制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0年来,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高度重视《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工作,各级人大加强执法监督,各级政府及其劳动保障等部门依法行政,各级司法机关依法审判,工会组织积极维权,使《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一、《劳动法》颁布10年来取得的成就

《劳动法》颁布以来,国务院先后制定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修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修订)、《工伤保险条例》等配套行政法规。劳动保障部针对劳动力市场管理、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劳动保障监察等事项制定颁布了一系列配套规章,各地也相继制定颁布了与《劳动法》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初步形成了以《劳动法》为基本法律,由有关法规、规章相配套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的框架。10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劳动保障等部门狠抓《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围绕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三大目标任务,建立了10项基本劳动保障制度。

(一)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与再就业。

一是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积极的就业政策。根据《劳动法》关于促进就业的规定,10年来,逐步探索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积极的就业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将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将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通过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扩大就业;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灵活就业形式,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完善和落实促进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实施再就业援助;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目前,在全国大中城市和部分有条件的小城市,市、区两级普遍建立了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窗口的综合性服务场所,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建立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完善了基层就业服务组织网络。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每年为近2000万人次提供就业服务,成功介绍1000万人次实现就业。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清理和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政策,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初步实现有序流动。目前,进城务工的农民已达9800万,还有1.3亿农民在乡镇企业从事二、三产业,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重要力量。

二是建立了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国家确定了职业分类,开发了职业标准,积极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经过10年努力,一个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城镇新生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在岗职工为培训对象,以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和再就业培训为主要培训类型,涵盖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及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等级的全方位、多层次职业培训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启动并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两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1998年以来,共有2800多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再就业培训,培训后有1730多万人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了再就业,培训后再就业率达61.7%。至2004年末,全国累计共有4500万人(次)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2004年当年面向社会开展培训1393万人次,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增强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以上制度的建立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从1993年底至2004年底,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增加近1亿人,其中2004年比上年增加859万人。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形式更加灵活,总体上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二)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保障监察等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是建立了劳动关系协调制度。经过10年发展,劳动合同制度已经普遍实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均在95%以上,就业机制实现了由国家安置就业向市场配置就业的根本转变,劳动关系实现了由行政管理向依法调整的根本转变,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协商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用人机制和观念已经形成。集体合同制度日益完善并不断得到推广,集体协商代表的产生和保护措施、集体协商程序、集体合同的内容等有关规定不断改进,集体合同制度在劳动者集体与用人单位自主协调劳动关系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有60多万户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涉及职工8000多万人;其中有29万多户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试点。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初步形成,劳动保障部同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建立了国家一级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各地区也建立各级三方协调机构5000多个,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

二是建立了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法》确立了“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0年来,企业调解组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共处理了数百万起劳动争议案件。其中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立案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07万件,涉及当事人366万人。据统计,10年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直接处理终结约80%的劳动争议案件,起诉到各级人民法院的劳动争议案件为20%左右。实践证明,劳动争议仲裁对维护当事人尤其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是建立了劳动标准制度。工资支付制度不断完善,工资支付的项目、水平、形式、对象、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工资支付行为均有了明确规范。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政府颁布了本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实施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在保障低工资劳动者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工时和休息休假制度,每周工作时间由48小时减少到40小时,对加班加点的限制及补偿、劳动者休息休假等有了法律依据。女职工及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规定了女职工及未成年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明确了用人单位对未成年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和使用登记的义务。劳动标准制度设定了用人单位必须遵守的最低劳动标准,发挥了政府对市场的必要调节作用,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保障权益。

四是建立了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根据《劳动法》赋予的职能,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建立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初步形成了省地县三级监察执法组织网络,一些地区和城市还将监察机构延伸到了街道、乡镇。确立了日常巡视监察、举报专查、专项检查、劳动保障年检等监察执法方式,制定了基本执法规范及统计报告、目标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了“职能统一、制度统一、程序统一”的工作体制。10年来,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对700万户用人单位及其他主体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对150万件违法案件进行了查处。其中,仅2004年就督促8.8万户用人单位为1148.9万名职工办理了社会保险申报和登记手续;督促14.9万户用人单位为职工补缴了37.2亿元社会保险费;责令用人单位为895万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与建设部门、法院等联合行动,帮助建筑领域农民工追回2004年和历年拖欠的工资258.39亿元,促进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以上各项制度的建立,在过去10年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的急剧变化中,预防和化解了大量劳动争议,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和社会的稳定。

(三)建立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推动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一是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劳动法》颁布之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管理体制不统一,制度不统一,统筹层次低,覆盖范围小,1994年底,全国参加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人数为10573万人,基本上限于国有企业及部分集体企业。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尚未确立,养老保险费征缴、基金管理、待遇支付标准不一致,基金难以统一调剂使用。《劳动法》颁布后的10年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将覆盖范围扩大至城镇各类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及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统一单位及个人缴费比例,统一养老金计发办法,加大养老保险费征缴力度,推动省级统筹,实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及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目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至2005年5月底,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5703万人,比1994年增加5130万人。

二是建立完善了失业保险制度。《劳动法》颁布10年来,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参保登记管理、保险费申报缴纳、保险金申领发放等工作规程得到规范。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由企业扩大到事业单位,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基金筹措能力增强。1993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为7924万人,全年共筹集失业保险金16.3亿元,支付失业救济金等9.3亿元。到2004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10373万人,全年基金收入249亿元,支出200亿元,全年共为741.6万名失业人员提供了不同时间的失业保险待遇。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减员增效过程中,失业保险成为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的主要方式。自1998年全国普遍建立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后,至2004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向中心调剂资金206.4亿元,对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建立了医疗保险制度。《劳动法》颁布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刚刚起步,制度模式不明确,试点地区很少,1993年底,全国只有221个市县的260万职工参加职工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134个市县的280万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费用统筹。1998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这一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由用人单位与职工双方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至2004年底,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实施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10902万人。全年基金收入890亿元,支出654亿元,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

四是基本建立了工伤保险制度。《劳动法》颁布之前,工伤保险制度尚处于改革试点初期,全国只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0个市县、1100万人参加了工伤保险改革。《劳动法》明确规定要建立工伤保险制度,保障劳动者在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时能够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原劳动部于1996年制定颁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开始全面推行工伤保险制度。2004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为4575万人,全年共有33万人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为了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加大工伤保险制度实施力度,2004年4月,国务院颁布《工伤保险条例》,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工伤保险条例》扩大了工伤保险覆盖范围,规定我国境内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均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完善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等各项制度,加大了用人单位不依法参保的法律责任,从而加快了工伤保险制度实施步伐,更好地保障了工伤职工的权益。2005年第一季度,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36万人,接近2004年全年增加的参保人数。

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在全国范围逐步建成完整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职工在退休、失业、患病、负伤、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时的基本权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社会“安全网”和经济“减震器”的作用。

二、贯彻实施《劳动法》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种过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随着改革深化出现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劳动保障工作,使《劳动法》的贯彻实施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一些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有法不依现象比较严重。

目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部分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建筑企业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无故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强迫农民工超时加班加点,不提供应有的劳动保护条件,危及农民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部分非公有制、中小型用人单位职工权益受到侵害。一些用人单位不依法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任意解除劳动合同,侵害职工的休息休假权益。三是部分改制改组和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职工权益受到侵害。一些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时,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欠缴社会保险费,使职工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困难;改组改制操作程序不规范、不透明,制定职工安置方案不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或征求职工的意见。面对大量的违法行为,如何加强劳动保障执法队伍建设,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建立预防违法行为发生的机制,保证《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切实贯彻实施,成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劳动保障部门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劳动法》的一些规定不能适应深刻变化的经济社会形势,亟待修改完善。

《劳动法》制定颁布时,我国刚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积极的就业政策尚在探索之中,劳动关系调整方式正由行政管理向依法调整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劳动法》对社会保障、促进就业、企业工资宏观调控的规定比较原则、简略,对劳动关系的规范比较单一,对法律责任设定较轻。10年后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深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正在进行;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提上日程,农民进城就业规模越来越大。由此影响到经济成份、就业方式、用工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劳动关系远比10年前复杂,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任务远比10年前艰巨。因此,《劳动法》中的一些现行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无法调整或难以有效调整的尴尬局面,迫切要求尽快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明确规范社会保险制度和就业促进政策,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三)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给《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带来很大困难。

《劳动法》不仅是规范有关主体行为的法,而且是促进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法。贯彻实施《劳动法》不仅需要有关主体遵守《劳动法》规定的行为规范,而且需要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促进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真正实现充分就业,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尤其是当前,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由于社会保障属于收入再分配范畴,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涉及到企业与职工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企业、职工之间,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利益调整,因此难免会遇到一些阻力,阻碍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建立。同时,历史上缺乏资金积累以及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冲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配套等问题,也影响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

三、进一步贯彻实施《劳动法》的措施

(一)制定配套法律法规与修改《劳动法》兼顾,做好《劳动法》的修改完善工作。

一是做好与《劳动法》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将《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列入本届人大立法规划,《促进就业法》也被列入国务院立法调研计划。劳动保障部将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做好有关法律草案的起草、修改工作,争取早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颁布,对《劳动法》有关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就业促进的规定进行补充完善。同时,抓紧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职业技能培训考核条例》、《企业工资条例》的起草工作,争取尽快报国务院审议颁布实施。

二是适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劳动法》。《劳动法》是我国劳动领域的基本法律,其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不得与之相抵触。《劳动法》有关规定的不完善,势必影响其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影响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和谐、统一。因此,在做好与《劳动法》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定工作的同时,我们将积极做好修改《劳动法》的调研论证工作,并适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劳动法》进行修改,以适应变化了的经济社会形势的需要,适应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需要。

(二)一手抓促进就业,一手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贯彻落实《劳动法》精神。

一是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就业。继续坚持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将就业再就业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更紧密衔接,形成良性互动;集中力量解决政策落实中的操作难点,落实再就业政策,并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内容;推进就业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和社会化,增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就业援助制度化,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培训与就业的相互促进;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环境,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统筹做好城乡就业工作。

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搞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及时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各项社会保险的有关政策;狠抓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使依法应当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单位和职工全部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建立生育保险制度,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事业;推广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等,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

(三)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与健全劳动争议处理体系并重,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一是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推进在各类企业重点是非公有制企业以及农民工中普遍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建立劳动关系。规范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理办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以工资集体协商为主,进一步加强在企业一级开展集体协商的实践,提高集体合同签订率。在县级以上城市建立由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组织三方组成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指导本地区企业依法自主协调劳动关系。

二是健全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处理体系。尽快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在劳动争议多发地区,要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立在乡镇、社区,并且做好基层调解和仲裁处理的衔接。推进劳动争议仲裁的效能建设,特别是在案件任务重的地区,要下大力气推动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全面提高劳动仲裁员素质。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保证案件质量,提高办案效率。探索建立仲裁监督、加强仲裁员管理等制度,使劳动争议仲裁在维护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与改进执法方式并举,进一步加大《劳动法》执法力度。

一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目前,全国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担负着监察2700万户用人单位的任务,却仅有1.9万名专职监察员,有22.2%的地市和42.2%的区县没有专门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有的区县只有1-2名监察员,影响到执法工作力度。下一步要在省市县普遍建立监察机构,有条件的地方向街道、乡镇和社区延伸。积极争取有关方面加大对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的投入,保证工作经费,配备必要的执法设备,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处理违法案件特别是突发群体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是改进监察执法方式。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突出问题,继续集中力量在一定时期内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大查处力度。完善举报专查制度,落实执法责任制,做到举报一起,查处一起。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鼓励企业诚信守法,预防违法行为发生,将发生违法行为的企业作为执法检查重点。

三是建立多部门综合治理机制。继续做好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中聘请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的工作。加强与公安、工商、建设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机制。

(五)采取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劳动法》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组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开展政策咨询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培训,举办法制展览、座谈会、法制讲座、专家论坛、理论研讨,建立法制宣传网站和“12333”劳动保障热线咨询电话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劳动法》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面向社会大力宣传《劳动法》,为《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三篇:劳动法复习问题版

1.什么是劳动法?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有哪些特征?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的法律。对象:

(一)劳动关系

(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某些关系

特征:A、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是法律体

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部门。

B、劳动法与工厂立法有密切关系,是由工厂

立法逐步发展而形成的。

C、劳动法不仅调整劳动关系而且还调整与劳

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

2.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有

哪些?

《劳动法》 :A、企业、个体户和与之形成劳动

关系的劳动者。

B、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劳动合同法》:A、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B、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

3.试述劳动法的渊源。是劳动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劳动法的渊源即由我国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①法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关劳动的基本法

③国务院制定的劳动行政法规 ④国务院各部委指定的劳动规章 ⑤地方性法规

⑥我国政府批准生效的国际劳动组织通过的劳动公约和建议书

⑦工会制定的经政府部门认可或工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部委联合公布的有关劳动问题的规范性文件

4.劳动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劳动就业制度的规定(2)劳动合同制度的规定

(3)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4)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5)工资方面的法规

(6)劳动安全与卫生的各项规程

(7)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办法(8)职业培训的法规(9)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10)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11)有关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12)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

5.《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

裁法》颁布、实施的时间? 时间:《劳动法》1994年7月颁布;1995年1月1日实施

《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颁布;2008年1月1日实施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2007年12月29日颁布;2008年5月1日实施

6.什么是劳动法律关系?它有哪些特点?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

特点:①它的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②它具有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

为主体的特征;

③它具有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实现的特征。

7.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是一回事吗?如果

不是一回事,它们有什么区别?(百度)不是。区别:

(1)范畴不同:劳动关系属于经济基础范畴,劳动法律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2)前提不同:劳动关系的形成以劳动为前提,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则是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

(3)内容不同: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则是法定的权利义务。

8.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法律主体双发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一)我国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二)我国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另一方——法人的权利与义务

9.什么是劳动合同?它有哪些特点?与劳务合同有何区别?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它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是国家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

特点:(1)建立劳动关系的一种法律形式;(2)主体是劳动者与用人到位双方;(3)较强的法定性;

(4)目的主要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5)一种双务有偿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1)主体不同

(2)双方当事人的地位不同:

(3)劳动过程中的风险责任承担不同:(4)适用的法律不同:(5)争议解决的程序不同:

10.劳动合同的种类有哪些?(以劳动期限划分为

主)

①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②无固定期限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当约定的工作完成后,合同即行终止。

11.什么是无固定期限合同?法律对无固定期限

合同的订立有哪些规定?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即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上只规定该合同生效的起始日期,没有规定其终止日期。

规定:我国《劳动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2款还明确规定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情形还有:“„„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三)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12.劳动合同的内容有哪些?

劳动合同的内容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通过平等协商所达成的关于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具体条款。

(一)必备条款

(二)协商约定条款

(1)法定的协商约定条款 协商约定试用期的规定,协商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的规定,协商约定专业技术培训的规定(2)补充的协商约定条款

13.什么是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与劳动合同的关

系如何?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用人单位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用人单位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14.什么是劳务派遣?《劳动合同法》有哪些主要的规定?

劳务派遣指派遣单位按用人单位或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招收劳动者,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按其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到用人单位。规定:

(1)规范劳务派遣公司的组织形式,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万元;

(2)明确劳务派遣三方的权利和义务:

A、如果劳务工受到损害的,2个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劳务派遣单位应与劳动者订制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C、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要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按月支付报酬(3)规范劳务派遣工作岗位的范围:(三性——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

(4)规定了劳务派遣工与其他劳动者享有同等的权利。

15.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有哪些?

用人单位、劳动者

16.劳动合同一般包括哪些主要条款?

1)法定条款:

A、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 B、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号码

C、劳动合同期限

D、工作内容与工作地点 E、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F、劳动报酬 G、社会保险

H、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保护

I、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2)约定条款:适用期约定、培训事项约定、保密事项约定、期权激励约定、补充保险与福利待遇约定等

3)禁止条款:担保条款、押金条款、除专项培训服务和竞争限制之外的违约金条款、除法定情形外的合同终止约定条款等

17.什么是试用期?有关试用期的法律规定主要

有哪些?

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对新招收的职工进行思想品德、劳动态度、实际工作能力、身体情况等进行进一步考察的时间期限。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做出的几项规定: A:试用期的期限做出规定:(1)期限为3月~1年,试用期不超过1个月;(2)期限1年~3年,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3年以上的固定期和无固定期限,试用

期不得超过6个月;

B:试用期的次数只能一次; C: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D违法试用要支付赔偿金。

18.订立劳动合同可以采取那些形式?

(1)书面劳动合同:又称要式劳动合同,是指以法定的书面形式订立的劳动合同

(2)口头劳动合同:又称非要式劳动合同,是指由劳动关系当事人以口头约定的形式产生的劳动合同。

19.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主要有哪些?

《劳动法》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20.什么是无效劳动合同?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违背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约束力的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18条规定: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2)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力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

(1)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律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21.什么是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的履行原

则是什么?

劳动合同的履行指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各自义务的行为。原则:

(1)实际履行原则(2)全面履行原则(3)合作履行原则

22.什么是劳动合同的变更?变更的条件和程序

是什么?

劳动合同的变更指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某种原因或法律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经过协商一致,对原合同条款进行修改或补充。条件:(1)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修改或废止;

(2)用人单位转产或调整、改变生产任务;(3)用人单位严重亏损或发生自然灾害,确实无法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4)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5)法律允许的其它情况。程序:(1)提出要求(2)做出答复(3)签订协议

23.什么是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法定解除

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劳动合同的解除指在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履行完毕前,由于某种因素导致双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合同效力的法律行为。

主要内容:双方当事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自动解除、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24.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是

什么? 条件: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额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劳动者患病或者是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8、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解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9、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程序:(1)提前30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

(2)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其中包括:被裁剪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及实施步骤,符合法律、法律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被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

(3)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5)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支付经济补偿金,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25.什么是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法》对劳

动合同的终止与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有何不同之处?

劳动合同的终止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的期限已到期或终止的条件出现,立即终止合同的法律效力。不同之处:

(1)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是约定的,劳动合同解除条件是法定的。

(2)劳动合同的终止是劳动合同关系的正常结束,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合同关系的提前消灭。

(3)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只是一种可能性,法律规定的终止期限则具有现实性。

26.什么是集体合同?它有哪些特征?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体合同是企业、事业单位和工会之间就各项具体劳动标准协商谈判而缔结的协议。特征:(1)集体合同时一种劳动协议,不是工会组织与企业之间达成的民事协议,本质反映以劳动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关系,是规定全体职工与企业之间整体性的劳动权利与义务的一种协议,以劳动关系为存在的基础

(2)集体劳动合同是特定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协议(3)集体合同必须是书面合同,生效要经过特定程序

27.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有何不同?

(1)当事人不同(2)内容不同(3)效力不同

28.集体合同包括那些主要内容?

集体合同的内容是以规定集体合同当事人应承担的义务的方式来体现的:

(1)企业和全体职工共同承担的义务(2)企业单方负担的义务(3)工会单方负担的义务

集体合同的内容基本上包括:

(1)规定适用的企业的劳动报酬标准(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2)规定本企业的工时制度

(7)规定本企业职工培训问题(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3)规定本企业的休息、休假办法(8)劳动合同管理 33.什么是休息休假?休息时间有哪些种类?(4)规定本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的各项措施休息休假是指劳动者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9)规定劳动纪律问题 时间外自行支配的时间。(5)规定本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和福利问题种类:

1、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

2、两个工作(10)裁员问题(11)其他有关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29.专项集体合同指的是什么? 专项集体合同指在企业中制订的专为解决某一方面问题的集体合同。30.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合法有效的条件是什么?(1)制定主体必须合法是指制定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主体必须具备法定资(2)内部劳动规则内容必须合法是指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不仅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且不得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还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3)制定程序必须合法是指制定内部劳动规则的程序都符合法律规定。31.什么是工作时间?我国目前的工时制度是怎样的? 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或一周内从事生产或工作的时间,即劳动者每天应工作的时数或每周工作的天数。工时制度:在中国境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职工统一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的工时制度。32.我国《劳动法》对延长工作时间有哪些主要规定? 1)延长工作时间的一般规定: A、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必须符合法定条件(1)必须符合生产需要(2)必须和工会商量(3)必须与劳动者协商 B、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法定时数 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法定时间(每天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2)延长工作时间的特殊规定 发生以下情况可不必按照以上规定:(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和财产安全,需紧急处的(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需及时抢修的 日间的休息时间

3、公休假日

4、法定假日

5、年休假

6、探亲假34.什么是工资?它有哪些特征?

工资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

支付的工资等。特征:第一,工资是职工基于劳动关系所获得的劳动报酬,这是其最基本的特征。第二,工资是用人单位对职工履行劳动义务的物质补偿。用人单位以支付工资的方式获得劳动者让度的劳动力使用权,支付工资是其义务。第三,必须以法定方式支付。工资的支付方式、数额、时间等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我国工资由基本工资和辅助工资构成,其中,辅助工资主要包括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35.什么是最低工资?建立最低工资制度的意义

是什么?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意义:(1)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有利于使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化

36.什么是劳动安全卫生?试述建立劳动安全卫生法律制度的意义? 劳动安全卫生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定的总称,包括劳动安全技术规程、劳动卫生规程、企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等。意义:1.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立法,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2、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37.什么是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是指根据女职工身体结

构、生理机能的特点以及抚育子女的特殊需(1)配偶一方已经下岗的要,在劳动方面对妇女特殊权益的法律保障。(2)离异或丧偶抚养未成年子女者主要内容:(1)对妇女劳动就业方面的保护(3)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4)对女职工实行四期保护(2)实行男女同工同酬(5)女职工特殊保护设施和保护措施的规定(3)合理安排女职工的工种和工作38.什么是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是指国家为维护未成年的合法权益,在劳动方面对未成年工的特殊权益给予的法律保护。主要内容有:(1)最低就业年龄的规定(3)对未成年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2)未成年工在劳动过程中的保护(4)对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护实行登记制度39.什么是劳动就业?什么是劳动就业权?劳动就业权有哪些特征?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看,劳动就业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生产社会物质财富并进行社会分配的过程;从劳动者个人的角度看,劳动就业是劳动者的谋生手段;从社会价值的角度看,劳动就业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两大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过程;从劳动法的角度看,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公民获得有报酬的职业。劳动就业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使自己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实现职业劳动的权利。特征:(1)权利实现要求的特殊性(2)内容的特殊性(3)权利救济手段的特殊性40.什么是就业歧视?谈谈你对就业歧视的理解和认识。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41.我国对下岗和再就业有哪些规定? 有生产任务的企业,一般不安排下列人员下岗:(4)烈士遗嘱(5)现役军人的配偶(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职工42.什么是劳动监督检查?有什么意义? 劳动监督检查是指依法有监督检查权的机构,对

企业、事业、机关、团体、个体组织等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情况进行得行政监察、行政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检查制度。意义:首先,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是培养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复杂多样的特征也要求健全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同时,正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利益主体的需求在法律范围内得到满足便构成了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要素; 最后,依靠健全的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制度,严格监督检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同时保障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利,使各自不同的利益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得以实现各自的追求。43.什么是劳动监察?

劳动监察是指法定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对劳动法的遵守情况依法进行检查、纠举、处罚等一系列活动。44.劳动监督检查工作的方式有哪些?(1)经常性地进行监督检查(2)集中力量进行突击性监督检查(3)对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4)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集中大检查(5)实行年检,要求应接受检查的单位每年定期携带有关资料到劳动行政监督检查机构接受检查45.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拥有哪些职权? 负责对劳动就业、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职工

福利、职业技能开发及法律、法规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内设置的专门

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对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6.劳动行政监督机构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有哪些?(1)警告、通报批评(2)责令立即纠正(3)责令停产停业(4)罚款(5)吊销许可证47.什么是劳动争议?主要分为哪些种类? 劳动争议就是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

事人因为劳动问题引起的纠纷。

(1)因为适用劳动法规和劳动合同所规定的条件而发生的争议

(2)因为制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产生的争议

48.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近年来新颁布的法律是哪一部法?

(1)协商(2)调解(3)仲裁(4)诉讼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

(1)对于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法律责任

(2)对于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法律责任

2007年12月29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49.什么是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是指劳动法的各类执行主体,及各类用人单位(企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等)的行政领导人员、劳动者,以及国家专门机构(劳动行政部门等)对于自己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而应当承担法律上的后果。

(1)刑事责任(2)行政责任: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3)民事责任

50.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应承担哪些责任?

(1)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律责任

(2)用人单位违反工作时间、休息和休假法规的法律责任

(3)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有关工资报酬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

(4)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律规范的法律责任

(5)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童工的法律责任(6)用人单位违反对女职工及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法律责任

(7)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8)用人单位违反社会保险法规的法律责任(9)用人单位无理阻挠行政监督的法律责

51.劳动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1)关于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关于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订立时双方协商约定的保密事项,如商业秘密等的法律责任

(3)关于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

52.其他劳动法主体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第四篇:劳动法相关问题的解释

劳动法相关问题的解释

一、事实劳动关系

双方虽然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2005年5月25日)

1.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2.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一)劳动法第2条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用本法执行。根据这一规定及有关劳动行政法规和劳动规章的规定,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如下: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这里的“企业”包括各种类型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股份制企业、混合形企业、港澳台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乡镇企业等。个体经济组织是指雇工在7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不论他们之间是否订立劳动合同都适用劳动法。

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工勤人员”即是我国传统人事体制中“工人”编制的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其工勤人员之间,无论是否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均适用劳动法。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非工勤人员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之间,也适用劳动法。未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非工勤人员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不适用劳动法。

公务员以及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不适用劳动法。

3.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适用劳动法。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是指国家不再核拨经费,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事业组织。

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等不适用我国劳动法。

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在劳动法中被称为用人单位。劳动法同时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劳动法执行。根据劳动法的这一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劳动关系中应当视为用人单位。

(二)未纳入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

A.公务员和比照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适用《公务员法》。

B.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

C.现役军人。

D.家庭保姆、自然人用工。

E.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

(三)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范围的发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①.将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其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②.将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有条件地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③.将社会团体的劳动关系基本上都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以外的其他社会团体与其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纳入《劳动合同法》调整,进而被纳入劳动法的适用范围。④.将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部分类型的非标准劳动关系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⑤.用人单位不合格的劳动关系、劳动者不合格的劳动关系已被纳入《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进而被纳入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⑥.将退休人员重新受聘的劳动关系有条件的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若不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退休人员重新就业的劳动关系由劳动法调整。否则,作为民事雇佣关系由民法调整。

⑦.将个人承包经营中的劳动关系有条件的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在个人承包经营中,承包个人招用了劳动者,一旦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视为劳动者与发包人建立了劳动关系,发包人要承担赔偿责任。

⑧.《劳动合同法》仍然不调整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家庭保姆、自然人用工等性质的劳动关系。

三、无效劳动合同

(一)情形

1.、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如约定试用期超过6个月,不购买社

会保险等。

2、采用胁迫、乘人之危的手段,以损害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强迫对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如合同期满后强迫续订劳动合同。

3、采用欺诈的手段,故意隐瞒事实,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如虚假承诺优厚的工作条件。

4、订立程序形式不合法的劳动合同。如双方当事人未经协商,或者未经批准采取特殊工时制度等。

5、违反劳动安全保护制度。如约定劳动者自行负责工伤、职业病,免除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等。

6、违反规定收取各种费用的劳动合同。如强制收取培训费、保证金、抵押金、风险金、股金等。

7、主体不合格的劳动合同。如招用童工、冒签合同等。

8、劳动者伪造学历、履历或者提供其他虚假情况签订的劳动合同。

9、侵犯婚姻权利的劳动合同。如规定合同期内职工不准恋爱、结婚、生育。

10、侵犯健康权利的劳动合同。如约定工作时间超过法律规定,损害劳动者正常休息休假。

11、侵犯报酬权利的劳动合同。如加班不支付加班工资,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等。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56.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劳动者在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12、侵犯自主择业权利的劳动合同。如设定巨额违约金、培训费,限制职工流动。

13、权利义务显失公平的劳动合同。如设定无偿或不对价的竞业禁止条件等。

(二)常见无效合同

一、暗箱合同:霸王条款当属无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实践中,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往往用的是已经准备好的格式合同,劳动者只能选择“是”与“不是”。有些用人单位在制定格式合同时,便只考虑到自身的利益,甚至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致合同中出现很多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霸王条款,如“女职工在入职两年内不得怀孕”。此类的格式合同,谓之暗箱合同。律师提个醒:此类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26条的规定: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属于无效或部分无效的合同,是得不到法律支持的。

二、押金合同:押金和压证件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小张在会计公司找了份财务的工作,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小张向公司交10000元的押金并压身份证。这就是典型的押金合同。《劳动合同法》第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显然,法律是明文禁止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押金和扣押证件的。

律师提个醒:押金条款属于无效条款。

三、卖身合同:造成损失由用人单位承担

卖身合同,即是失去自由的劳动合同。往往在这类合同中,用人单位规定诸

如“入职两年内不得跳槽”,“上班时间上厕所不得超过5分钟”,“下级在任何条件下要无条件服从上级的安排指挥”此类的内容,这些条款不会得到法律的支持。

律师提醒:《劳动合同法》第32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不难看出,对卖身合同中的“卖身”条款,不但法律不予以支持,劳动者也有拒绝的权利。

四、生死合同:任何人无权约定别人的生命权利

生死合同,典型的如某建筑企业规定的“签订本合同后,生死在天,工人的生死一概与本公司无关”,“工伤概不负责”,这些条款也是违法的。

五、阴阳合同:劳动仲裁倾向于“阳合同”

有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准备了两份合同。一份是阳合同,即是按照劳动行政部门要求签订、供检查备案的合同;一份是阴合同,是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私底下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此种合同权利义务极不平衡,用来约束劳动者。

律师提醒:劳动仲裁以“阳合同”为依据,“阴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不但不能成为劳动仲裁的依据,反而还可能会导致劳动行政部门追究用人单位相关责任。结果是得不偿失的(三)法理解释

一、口头约定的合同

个别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经营者出于企业自身需要,在招聘时故意不与求职者订立劳动合同,仅作一些简单的口头约定。由于求职者大多数极为珍惜这一就业机会,一般不敢对此提出或坚持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如此,一旦出现纠纷,求职者权益就将受到损害。我国《劳动法》第19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合同订立„„”,因此,口头约定合同在我国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

二、显失公平的合同

部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其约定条款明显倾向用人单位一方,此种情形目前相当普遍,应引起求职者的重视。求职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一定要逐条审查,对一些不合理、显失公平的内容应坚决拒绝。

三、胁迫的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招工时,强迫劳动者交纳巨额集资款、风险金,并胁迫劳动者与其订立所谓的自愿交纳协议书,企图以书面协议掩盖其行为的违法性。《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四、附带保证的合同

部分企业为约束劳动者的行为。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硬性规定另签一份“保证书”,其内容是强迫劳动者接受一些不合理的规则和条件,并把该保证书作为劳动合同附件来约束劳动者。

五、真假合同

某些外资企业、私营企业或集体企业为应付劳动仲裁部门的监督管理,与劳动者签订真假两份合同。以符合有关规定的“假合同”应付劳动管理部门的检查,实际上却用按自己意愿与劳动者订立的不规范甚至违法劳动合同来约束劳动者。

六、抵押性质的劳动合同

部分用人单位为防止劳动者“跳槽”,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求劳动将其身份证、档案、现金作抵押物,甚至扣留劳动者应得的福利或工资,一旦劳动者“跳槽”,用人单位便将抵押物扣留。这种做法不但违反了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而且严重损害了劳动者权益。

七、无保障的劳动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不具备病、伤、残、死亡补助和抚恤等内容,或虽有此条款但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劳动者一旦发生病、伤、残、死亡等情况时,企业或者以较低的金额给予一次性补助,其额度远低于实际发生的医疗费和国家有关的法定标准,使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第五篇: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综述--纪念《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10周年

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综述--纪念《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10周年

来源: 人大复印资料《思2004-06-03想政治教育》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在人民群众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就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护公共财产为全体公民的公德”。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多次反复强凋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他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江泽民也多次反复强调指出,越是改革开放,越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越是要抓紧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越要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越要强调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1994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它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重点、基本建设、途径方法等等都做了详细的叙述。《纲要》还强调要“搞好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建设、教材建设、制度建设和基地建设”。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这些重要言论和文献,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奠定了系统而全面的基础。纵观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学者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可归结为在以下七个层面。

一、关于革命导师、领袖人物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领袖人物历来非常重视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自俄国十月革命以来,在我国学术界,探讨列宁爱国主义思想的文章可以说数以千计,到现在为止,爱国主义的定义还是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那句话“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姜兆儒、于志亭在《石油大学学报》96年03期上发表的《列宁爱国主义思想新探》一文中指出:“列宁的爱国主义思想有着十分显著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具体的爱国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已远远超越了狭隘的爱国主义樊篱,是在先进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指导下,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着眼,从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着想,从全世界无产者的共同心愿出发,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完全统一起来”。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有不少学者研究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人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或论述。李文珊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3期撰文《论孙中山的德育思想》中说:“孙中山的德育思想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孙中山在爱国主义教育上重视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在理想教育上要求认清国情,树立正确理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很多学者研究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王金鹏在《山西日报》1984年1月23日第4版上发表了《学习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一文。进入90年代,不少学者仍在研究这一课题。商振泰于1992年在《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上发表的论文《试论毛泽东的爱国主义观》论述了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一是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

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二是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习中国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结合起来;三是把爱国主义教育同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教育结合适来;四是把爱国主义教育同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杨德华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1期上撰文《周恩来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研究》,从“热爱自己的民族,建设伟大的祖国;加强国防建设,反对外国侵略;实现祖国领土的完全统一;酷爱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历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国际主义”等五个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周恩来同志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1999年由中国海潮出版社出版的张建民新著《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研究》一书,系统阐述了邓小平“从忧国,到救国,再到致力于强国”的爱国主义思想。符文品在《邓小平对爱国主义理论的新贡献》一文中论述了“邓小平在新时期对爱国主义理论的新贡献,即包括爱国主义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观、历史观、特定内涵、素质观等,并明确新时期开展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王云在《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2年03期发表论文《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江泽民关于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叙述了“江泽民对爱国主义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有一系列论述:一是爱国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使我军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更加鲜明;二是论述了爱国与爱党相统一的原则,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确定为我军爱国主义教育的首要任务;三是充分肯定了爱国主义在思想政治建设中的作用,确定了抓好以爱国奉献为重要内容的四个教育的思想;四是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使爱国主义教育迈开了开放式教育的新路子”。其实早在1997年11月,张英杰就主编了一本名叫《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爱国主义的论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的书,该书从八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江泽民同志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

二、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地位、作用、意义、功能的理论研究

爱国主义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国家自强不息的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体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不管发展到什么阶段,爱国主义始终是凝聚人民、团结群众的重要思想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爱国主义教育已成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杨崇真、刘晓萍在《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4期撰文《论新时期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说:“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国各族人民生存发展、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我党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始终坚持用爱国主义教育激励群众,鼓舞和振奋民族精神。在我国即将实施第三阶段的强国战略和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新时期,加强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对祖国荣誉和尊严的强烈自豪感,对祖国兴衰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毛人玉、义人二人在《创造》杂志2000年02期上发表论文《强化爱国主义教育铸造民族精神》,详细叙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和功能,该文认为“爱国主义是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对内,它可以激发全民族共同的拼搏精神,使祖国日益强盛;对外,它可以团结社会各阶级、阶层、集团的人们团结一致,抵御任何外来侵略。因此,爱国主义所产生的巨大凝聚力是任何其它价值观所不能替代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运用爱国主义精神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团结、号召全国各族人民。

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今天,更需要党和政府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强化爱国主义教育,铸造强大的民族精神”。

三、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研究

中宣部颁布的《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教育界、理论界主要是围绕“青少年”这个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对象展开研究的,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何芸在《基础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上撰文《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浅说》中说:“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扎实地抓出成效来”。杜晓利在《关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的考察与思考》(《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一文中讲:“当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还不甚理想。增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需做到以下几点:尊重学生的情绪、情感和选择判断;教师以身作则,切实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接近生活,融入社会;爱国主义教育连续开展,系统持久”。黄瑞春在2001年第1期《咸宁师专学报》上撰文《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要重视“五个结合”》说:“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就必须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来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在实际工作中,把各种有益的方法和途径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五个结合',即课堂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工作和重大活动相结合、历史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四、关于各门课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

《纲要》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要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和《中学思想政治、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学科教育纲要》的要求,制定各学科(包括自然学科在内)爱国主义教育的分科计划,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各类大专院校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内容的传统文化选修课,开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因为该《纲要》是94年8月颁布的,所以94、95、96、97年这四年中,研究各门课程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文章可以说特别多。经过分析研究,笔者认为这类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大学课程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大学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有不少人就古代文学、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宪法、工科数学、民族史、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邓小平理论等教学课程中如何加入或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如:王朝文发表在94年第4期《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的论文《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教学中去》;周凤树、杜文思在94年第4期《工科数学》撰写的文章《在工科数学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第二,对中学课程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很多学者认真系统地研究了中学语文、地理、物理、音乐、美术、生物、数学、体育、历史、化学、思想品德、社会等课程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诸如庞雪春在《山西教育》94年9期发表的《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李希云在《中国音乐教育》95年02期上发表的《谈音乐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吴昌顺在95年02期《中学语文教学》上撰文《结合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第三,对小学课程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1993年制定的《小学德育纲要》要求“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不少学者就此展开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诸如陈海磊等二人在95年05期《教育探索》上发表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特征》;钱市青在《江西教育》94年09期发表的《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顾仁林、刘德英在《安徽教育》95年03期刊发的《语文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尝试》等等。

五、关于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

1994年8月颁布的《纲要》强调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建设。1997年6月、2001年7月,中宣部先后两次批准建立了共200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各省、市、自治区地方人民政府也建立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时期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理论研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介绍、调查、评价研究。文章很多,诸如刘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圆明园》《兰台世界》98年02期);李湘凡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万忠墓》(《兰台世界》99年08期);刘树佳、董青的《关于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情况的调查报告》(《南京社会科学》96年06期)等等。二是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身建设的理论研究。孙志军在《求是》99年23期撰文《让历史启示未来--南京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实践》,论述了“一部南京的近现代史,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4个国家级、10个省级、12个市级、近150个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了种类齐全,分布广泛、史料丰富、设施较先进的教育基地网络。近年来,南京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教育基地建设,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中轩、企轩在《党建》2002年06期上发表论文《建设好管理好作用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情况综述》说:“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公布后,受到了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河北、天津、重庆等省市把基地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讨论基地建设问题,主要领导同志深入示范基地,解决规划、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北京、广东、甘肃等地制定了具体办法,对基地的设施建设、管理机制、经费保障做了明确的规定。不少省市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拨出专款用于基地建设”;三是如何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效用的理论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极其宝贵的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宣传好并发挥它的最高效用。这方面文章不少,诸如《时事报告》2000年06期登载了刘鹏的文章《充分发挥示范基地作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东南文化》200

1年07期发表了任彦申的论文《努力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优势地位》等等;四是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形成网络的理论研究。叶青在《党建》99年05期撰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形成网络》中讲:“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发祥地,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新文化的摇篮,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全市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1000个,其中4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5个市级教育基地,200多个区、县教育基地,基本形成了国家、市、区县以及街道、乡镇为主体的四级教育基地网络。这些基地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平均每年约有1300万人次到各基地进行参观、瞻仰和公祭活动”。此外,还有对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影视片等的理论研究,限于篇幅,就不一一赘述了。

六、关于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尤其是中宣部的《纲要》颁布以后,开始有学者探索和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学”这门新兴的学科。1997年,笔者和刘绍龙教授在《淮阴师院学报》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门科学》的论文,文中首次在全国提出“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学”的理论构想。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97年8期)全文复印,又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97年5期)摘录。1999年7月笔者在《江西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学理论体系初探》一文,又进一步从爱国主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般规律、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学的理论框架,该文也被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99年8期)全文复印。至此,“爱国主义教育学”的概念已界定,即“爱国主义教育学就是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揭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过程的社会本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这两篇文章也从爱国主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学科特点、研究方法、一般规律以及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学的需要与可能等方面整体构建起爱国主义教育学的理论框架。2000年,陕西学者庞士让在同年2月9日第3版的《中国教育报》上发表论文《简论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学》也提出“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学,不仅是实践的需要和时代的渴求,而且条件成熟,时机已到”。该文还从研究对象、理论指南、根本任务、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等五个方面构建了爱国主义教育学的整体框架。庞士让在《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又发表论文《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学论纲》,文章论证了建立爱国主义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可能性与现实性,以及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学整体框架应明确的五个重要问题。笔者于2002年第5期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撰文《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论述了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学是构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的迫切要求;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学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客观需要;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学是中国加入WTO的的迫切需要;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学的可行性来自我国宪法等法规中对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在人民群众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机构已初具规模,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成果相当丰富等等。

七、关于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一成不变,也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方法、途径、形式等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先后出现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WTO时代、全球化时代等反映时代特征的概念。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后。立即就有学者发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之类的文章。香港回归前后,就有不少学者撰写与之相应的论文,如沈谦芳在97年第9期的《江西社会科学》上发表的《论香港回归的爱国主义意义》。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一时间很多人又开始研究在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郑爱文在2000年05期《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撰写《浅议知识经济条下的爱国主义教育》。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也有学者开始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网络化结合起来研究,如王霞在《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3期发表论文《论网络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2001年7月13日,中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申奥成功又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刘书林在2001年05期《中国青年研究》上撰文《青年的“奥运情结”与爱国主义》。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0,不少人写《加入WTO,爱国主义教育准备好了吗?》、《WTO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等文章。这一时期出现频率最多的还属“全球化与爱

国主义教育”方面的研究论文。诸如林伯海在2002年1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撰写的《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陈锡敏在《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1期上发表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等等。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主题与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在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紧跟社会发展的进步潮流,不断探索国家独立、富强的道路,坚持为国为民的根本宗旨,与时俱进地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鲜明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最后,笔者想还是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博导郑永廷在2002年第4期《思想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做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者》作个结束,笔者“希望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从事爱国主义教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所有人们都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杭州师范学院社科部余龙进)原载《前沿》2004.2

下载《劳动法》颁布10周年:成就、问题及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动法》颁布10周年:成就、问题及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人民防空法颁布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值此《人民防空法》颁布施行10周年之际,××××召开《人民防空法》颁布施行10周年座谈会,认真总结《人民防空法》颁布施行10年来济南战区贯彻落实人防法律......

    劳动法问题调查分析[合集5篇]

    劳动法要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清楚此规定的被调查者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四,有百分之三的被调查者认为劳动者要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提前通知用人......

    自考劳动法常考的几部中国法律颁布、施行时间

    【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暂行工厂规则》,这是我国第一个劳动立法,标志着中国劳动法的产生。 【1994年07月05日】,《劳动法》通过,【1995年01月01日】施行(第八届全国人民大表......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德阳市华山路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之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在我校,美术教育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也被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落实。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美术......

    存在问题及措施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拼音也好,字词也好,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而且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形近字的增加,学生更容易混淆。 2、词语积累不够。有些同学做一些比较死板的题目......

    护理问题及措施

    活动无耐力:与供氧系统受损、卧床造成身体状况下降、抑郁、增加的代谢需求、极度压力、疼痛 预期结果标准:1、能确定降低活动耐力的因素 2、逐渐增加活动 3、说出增加活动时......

    问题及改进措施(范文大全)

    当前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为有效规避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近年来,省联社制定出台了多项信贷管理制度和办法,各县级联社立足自身实际,也实行了严格的信贷管......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2014年复习问题范文大全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重点、难点、复习考试要点 一、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必修课,考试为闭卷考试。 二、 考试以周贤日著《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法制出 版社2012年版)及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