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包头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
《包头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起草过程 在4月22日内蒙古包头市人大对包头市机动车停车场调研会上,郝光东副市长提出:“停车场建设和管理,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今年我们还面临着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重要任务,规范停车场秩序,势在必行,必须尽快出台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先治标,再治本的原则,逐步解决停车场管理问题,切实维护好老百姓的根本利益。” 会后郝副市长责成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晓陆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单位着手起草《包头市城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
会后李晓陆副秘书长组织市政府办公厅、市公安交管支队、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等单位的相关人员成立《暂行办法》起草小组,4月30日起草完成了初稿5月13日召集起草小组成员及市政府法制办、发改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等相关单位有关人员对《暂行办法(讨论稿)》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讨论
5月22日—26日,李晓陆副秘书长带队赶赴哈尔滨、长春、大连三城市,利用4天时间对当地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随着研究、讨论的不断深入,《暂行办法(讨论稿)》十易其稿,形成了现在的《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目前,暂行办法已经过法定公示程序,正等待市长常务会审议通过。
第二篇:扬州市市区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
扬州市市区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市区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市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机动车停车场(以下简称停车场),是指供各种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室内场所,包括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住宅小区停车场、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等。
公共停车场,是指根据规划统一建设以及公共建筑按照规定配套建设的,为社会机动车辆提供停放服务的场所。
专用停车场,是指单位按照规定配套建设,主要供本单位机动车车辆停放的场所,以及专门用于停放特定用途机动车辆(如工程作业车、渣土车和运载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或其他违禁物品的车辆等)的场所。
住宅小区停车场,是指居民住宅小区按照规定配套建设,主要供本住宅小区业主机动车辆停放的场所。
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是指公安交管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交通状况和车辆停放需求,在城市道路范围内,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施划的临时停车泊位。
第三条
本市市区范围内停车场的规划、建设、使用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依法加强停车场管理。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有效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建立停车场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协调、督促各部门开展停车场管理工作,落实工作责任。
公安部门是停车场的主管部门,负责停车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部门负责停车场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
建设部门负责停车场的建设管理工作。
国土部门负责停车场用地保障、土地使用权属登记及监管等工作。
房管部门负责停车场产权登记,对住宅小区及其他经营停车场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城管部门负责对利用机动车占道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物价部门负责停车场有偿服务的收费标准核定及监管等工作。
消防部门负责停车场消防安全监管工作。
工商部门负责经营性停车场执照核发和检验(验照)工作。
税务部门负责经营性停车场发票的使用和管理。
发改、交通、民防、财政等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配合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停车场的管理和社会宣传工作。
第六条
鼓励社会资本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参与停车场建设、经营和管理。
鼓励建设立体式停车场和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
鼓励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等向社会开放。
推广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管理公共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第二章 停车场的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
停车场建设的专项规划由市规划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发展需求,会同市建设、公安交管等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和公共停车场预留用地,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或挪作他用。
第八条
建设项目停车场配建标准由市规划部门会同公安交管等相关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建设项目停车场配置标准,并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需要制定和调整。
停车场配建标准每三年评估一次,逐步提高停车场配建标准。
第九条
政府出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应当纳入城市建设计划。
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独立公共停车场的,应当符合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并办理规划、施工等审批手续。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减免建设配套费、资金补助、优化经营条件等措施,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独立公共停车场;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建设用地项目,可以通过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
第十条
政府储备的待建土地,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无异议后,经规划、公安交管部门审核,报政府批准同意,可以临时作为公共停车场。
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无异议后,经规划、国土等部门同意,企业、事业单位可利用自有待建土地改作临时性公共停车场;经规划、国土等部门核准,企业、事业单位可变更其他使用性质场地为停车场。
相关部门在审批以上停车场的建设方案时,应当征求停车场主管部门意见。
第十一条
新建、改建、扩建大、中型公共建筑物及商业街区、住宅小区、旅游区,应当按照标准配建、增建停车场。
配建、增建的停车场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
规划部门在审批城市道路沿线的大型建筑以及其他重大建设项目时,应当会同公安交管等部门组织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经评价不符合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应当进行调整,无法调整的,不予批准。
规划部门在审查涉及停车场的建设项目时,应当征求公安交管部门的意见。建设项目没有按照规定设计、申报配建、增建停车场的,规划部门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报规划、建设、房管、公安等部门对配建的停车场与主体工程一并进行核验和竣工验收备案。
第三章 停车场的运营管理
第十三条
停车场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停车场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有关数据资料,落实监督检查措施和备案制度。
停车场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配备必要的设备,规范施划停车位标线、标志。
第十四条
停车场应当严格按照规划功能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改变用途。
停车场因交通状况和停车需求发生变化,确需改变用途或暂停使用的,由停车场主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予以审批,并向社会公告。
第十五条
政府出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包括人民防空工程用作公共停车场的,下同),由相关建设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通过招标等竞争方式确定经营管理单位或经营管理人员。各区政府可以整合一定区域内政府出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实行公司化运作。
非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由产权所有人自主确定经营管理单位或经营管理人员。
公共停车场产权、经营人员以及设施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有关变更、备案手续。
第十六条
单位配建停车场由产权单位负责管理;停放特定用途机动车停车场的经营管理,参照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住宅小区停车场(包括依法配建的人民防空工程用作停车位的)由建设单位协同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大会授权的业主委员会制定小区停车管理约定,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具备物业服务和管理能力的单位进行管理。
住宅小区未出售或者未附赠的车位、车库,应当优先出租给本区域内业主;业主要求承租车位、车库的,建设单位不得只售不租。
在首先满足本住宅小区业主的购买和承租需要后还有多余车位、车库的,可以出租给本住宅小区外的使用人,但租赁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现有停车场不能满足业主需求的,由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大会授权的业主委员会决定,可以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机动车辆,但其设置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不得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第十八条
本市举行重大活动或节假日期间,公共停车场不能满足社会停车需求时,专用停车场应当按照公安交管部门的要求,向社会公众开放。
应急情况下,公安交管部门可以指定单位院落、操场等场所用于临时停车。
第十九条
停车场从事车辆停放经营服务的,应当依法办理收费备案手续;符合注册登记条件的,应当依法办理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手续。
物价、工商、税务部门应当将相关登记信息抄送停车场主管部门。
第二十条
根据实际机动车泊位规模、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和城市治安管理的需要,参照特种行业管理要求,经营性停车场应当配备符合要求的下列设备:
(一)泊车位15辆以下的经营性停车场,出入口安装栏式分门、分道,配备一般灭火器、消防桶等,有条件的应当实行封闭式管理,其他项目鼓励选配;
(二)泊车位多于15辆少于40辆的经营性停车场,除前项规定外,还应当实行封闭式管理,安装停车诱导监控等系统,其他项目鼓励选配;
(三)泊车位40辆以上的经营性停车场,除前项规定外,还应当配置温控式自动报警器,室内和地下停车场安装自动喷淋装置,室外停车场配置移动灭火器,其他项目鼓励选配。
本办法实施前已设立的经营性停车场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应当将停车场的处所位置、配备设施、停车容量和管理服务规范等情况,向停车场主管部门报告;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应当整改。
第二十一条
经营性停车场的经营管理者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照停车场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停车场出入口的醒目位置设立统一的引导标志,公示管理制度、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监督电话和营业执照;
(二)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停车收费规定,并出具由税务部门监制的停车场专用票据;
(三)维护停车场内车辆停放秩序和行驶秩序;
(四)按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配置必要的设备;
(五)维护和保养停车设施及其交通安全标志、标线;
(六)发生火险、盗窃、抢劫及场内交通事故等情况,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并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二十二条
停车场车辆停放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服从管理,有序停放;
(二)不得损坏停车场设施、设备;
(三)不得在限时的道路临时停车泊位超时停车;
(四)按照规定缴纳停车费用;
(五)装载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或其他违禁物品的车辆,应当停放在有关部门指定的专用停车场,不得进入其他停车场;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四章 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管理
第二十三条
确需设置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的,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符合区域道路停车总量控制要求;
(二)与区域停放车辆供求状况、车辆通行条件和道路承载能力相适应;
(三)符合不同时段、不同用途的停车需求。
第二十四条
下列道路区域不得设置临时停车泊位:
(一)消防通道和盲道;
(二)设有燃气管道、光缆线路等地下设施的;
(三)在已建成的能够提供充足车位的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300米范围内;
(四)道路交叉路口、公共交通站点50米范围内;
(五)其他不宜设置的路段。
第二十五条
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由公安交管部门依法设置。本办法实施前设置的道路机动车停车泊位,应当根据本办法重新认证确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撤除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或者设置在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内影响停车的障碍。
第二十六条
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交管部门应当及时予以撤除:
(一)道路交通状况发生变化,道路停车影响车辆正常通行;
(二)道路周边的公共停车场已能满足停车需要。
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撤除后,泊位管理者应当及时恢复道路设施原状,并报停车场主管部门备案撤销。
第二十七条
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的管理单位或管理人员,由市公安交管部门会同建设、财政、人社等部门通过区域组合、招标选择等方式确定。
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应当设置统一的公示标志,将规定的停车种类、收费时间、收费方式、收费标准、监督电话等予以公示。
第二十八条
因举办大型活动等特殊原因确需占用城市道路临时停放车辆的,活动举办者或有关单位应当提请公安交管部门施划临时停车泊位,并安排工作人员协助公安交管部门维持停车秩序。
因紧急情况或重大活动需要,市公安交管部门可以在道路范围内设立临时停车区,或暂停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的使用。
第五章 收费管理
第二十九条
停车场的服务收费,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类型,分别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
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公共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应当实行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由高到低的停车级差价格。同一地区的停车场,按照“路内停车高于路外停车、地面停车高于地下停车、室外停车高于室内停车、白天停车高于夜间停车”的定价原则,确定停车收费标准。
停车场收费应当实施明码标价,逐步改造使用计时电子收费系统,并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在一定时段内免费停车。
停车服务收费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市物价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条
经营性停车场收费应当使用由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非经营性停车场收费应当使用由财政部门监制的财政收据。上述票据应当从停车场主管部门申领。
停车场从业人员未按规定开具票据的,机动车停放人有权拒付停车费,并向物价部门或停车场主管部门投诉。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规划要求和规定标准配建、增建停车场的,由城管、规划部门依法查处。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停车场建设过程中未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监理和施工的,由建设部门对有责任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依法查处。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设置或者停用、撤除道路临时停车泊位,以及在停车泊位内设置障碍影响停车的,由公安交管部门依法查处。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办理停车收费申报手续从事停车场经营活动以及其他违反收费管理行为的,由物价部门依法查处。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使用伪造、变造停车票据的,由公安部门依法查处。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过消防验收或不符合消防法相关规定仍从事停车场经营活动的,由公安消防部门依法查处。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违法占道经营或损坏市政设施的,由城管部门依法查处。
第三十八条
规划、建设、公安、城管、物价、工商、房管、国土等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停车场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社会公众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可以向停车场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投诉。停车场主管部门应当设立公开举报电话接受投诉,属于本部门处理的投诉,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向投诉人予以答复;对不属于本部门处理的投诉,应当及时转交有关行政部门办理。
停车场管理联席会议应当对投诉事项查处情况进行评议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予以公布。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条
公共交通车辆停车场、道路客货运输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一条
各县(市)的停车场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兰州市机动车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
兰州市人民政府令
„2012‟第1号
《兰州市机动车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2年7月10日市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8月18日起施行。
市长:袁占亭
二○一二年七月十八日
兰州市机动车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规范停车秩序,保障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和畅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机动车停车场是指供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者室内场所。机动车停车场分为公共停车场和专用停车场。公共停车场,是指为社会车辆提供停车服务的场所,包括独立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建设工程配建公共停车场和道路停车泊位等;专用停车场,是指为本单位、本居住区车辆提供停车服务的场所,包括建设工程配建专用停车场、建筑区划内共有部位施划的停车位等。
第四条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以下简称“市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全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工作。市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公
—1— 安交管、财政、国土资源、价格、人防、工商、税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本市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遵循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保证交通畅通有序、资源优化配置和群众出行方便,逐步形成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给格局。
第二章 规划管理
第六条 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由市规划部门根据规划结构布局和交通需求状况,会同市建设、城管执法和公安交管部门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七条 市规划部门应当会同市城管执法和公安交管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制定建设工程停车配建指标规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应当按照有关设计规范和建设工程停车配建指标规定配建、增建停车场。没有按照规定配建、增建停车场的,规划部门不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场所,体育场(馆)、影(剧)院、展览馆、图书馆、医院、旅游景区(点)、广场、车站、码头、航空港等公共场所以及商场、餐饮、娱乐、银行等经营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设计规范和建设工程停车配建指标规定配建、增建公共停车场。
第十条 机动车停车场的设计方案由市规划部门审核。市规划部门在审核机动车停车场设计方案时,应当征求市城管执法部门意见;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的,应当征得市公安交管部门同意。
第十一条 公共停车场应当在出入方便的位置设置残疾人车辆停车专用泊位和明显标志,配备必要的无障碍设施。利用人防工程设置机动车停车场,不得影响其战时防空效能和应急避险功能。
—2—
第三章 建设管理
第十二条 市建设部门应当根据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会同市城管执法、公安交管部门,制定公共停车场建设计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公共停车场建设专项资金,保障公共停车场建设计划实施所需经费。
第十四条 鼓励建设项目利用地下空间配建停车设施,按配建标准建设的地下停车场面积,不纳入容积率计算范围。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或者利用自用场地建设临时停车场;鼓励推广立体式停车场建设,提高停车场建设的土地利用效率。市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公共停车场建设优惠政策,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五条 建设工程配建机动车停车场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根据规划条件和土地出让协议要求与建设项目一并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应当与该建设项目同时交付使用。
第十六条 建设机动车停车场应当根据需要配建照明、通风、通讯、排水、消防、安全技术防范等设施,并设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保障车辆安全进出。
第十七条 机动车停车场竣工后,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当通知市城管执法部门和市公安交管部门参加。机动车停车场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八条 市城管执法部门应当会同市公安交管部门组织建设城市停车信息服务平台和区域停车诱导系统,指导停车场经营者、管理者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机动车停车场经营者、管理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配建停车诱导子系统,并将其停车信息纳入本区域停车诱导系统。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已建成机动车停车场的功能或者将停车位挪作他用。
—3—
第四章 经营管理
第二十条 从事公共停车场经营活动的,应当在依法办理工商、税务登记手续后,向市城管执法部门备案。申请办理停车场备案手续时,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经营者的身份证明和营业执照;
(二)停车场竣工验收合格证明;
(三)符合规定要求的停车场设施和经营管理设施清单;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经营性停车场变更或注销的,停车场经营者应当在办理相关手续后,及时变更备案信息。
第二十一条 经营性公共停车场的收费,应当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的定价形式。实行政府定价的经营性公共停车场,由市价格部门会同市城管执法、公安交管等部门,根据土地级别和停车需求,划分不同等级的收费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停车收费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予以调整。公共停车场经营者应当向市价格部门办理相应的收费标准审批手续。
第二十二条 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和道路停车泊位停车收费,应当使用省财政厅印制的定额专用票据;其他投资主体投资建设的经营性停车场停车收费,应当使用地税部门统一监制的发票。不按照规定出具发票或者使用票据的,停车人有权拒付停车费。
第二十三条 经营性公共停车场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配备具有相应知识和技能的管理人员,佩戴统一标志上岗。停车场经营者应当加强对停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停车服务水平。市城管执法部门应当加强对机动车停车场服务、管理行为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四条 公共停车场经营者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停车场出、入口的显著位置公示经营管理人员的姓名、营业执照、营业时间、收费依据、收费标准、车辆停放规则和投诉、举报电话;
—4—
(二)负责进出车辆查验、登记;
(三)维护场内车辆停放秩序和行驶秩序,保持停车场环境整洁,秩序良好;
(四)禁止装载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和垃圾、渣土的车辆在场内停放;
(五)定期清理场内车辆,发现长期停放的或者可疑的车辆,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六)做好停车场防火、防盗等安全防范工作。
第二十五条 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以及根据规划条件和土地出让协议要求与建设项目一并建设的公共停车场,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移交市城管执法部门,并通过经营权招标或者拍卖确定经营者。经营权有偿出让收入应当全额上缴市级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全部用于公共停车场地的建设、公共道路的日常维护、修缮和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等。
第二十六条 经营性公共停车场不得擅自停止经营。经营者确有特殊原因需要停止经营的,应当报市城管执法部门同意,并在停止经营的三十日前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七条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向社会开放其专用停车场。专用停车场对外经营的,依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道路停车泊位设置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 市公安交管部门会同市城管执法部门根据区域停车状况和交通条件,依法设置道路停车泊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设置、毁损、撤除道路停车泊位和标志标线,不得妨碍道路停车泊位的停车功能。市公安交管部门会同市城管执法部门设置道路停车泊位时,应当充分听取相关单位和市民的意见。
第二十九条 下列区域不得设置道路停车泊位:
(一)设有消防通道、盲道的区域;
—5—
(二)敷设燃气管道、光缆线路等地下管线的区域;
(三)已建成能够提供充足停车位的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200米范围内;
(四)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出入口和道路交叉口、公共交通站点50米范围内;
(五)其他不宜设置的区域。
第三十条 市公安交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城管执法部门,每年对道路停车泊位的设置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道路交通状况、道路基础条件和周边停车场建设等情况及时予以调整。
第三十一条 设置道路停车泊位,应当在明显位置设立收费停放标志牌,标明按照市价格部门核定的停车收费标准,并根据需要配备专业管理人员或者自动收费装置。
第三十二条 机动车驾驶人在道路停车泊位停放车辆的,应当按照规定时间、准停车型和标示的停车方向停放,并按照收费标准缴纳停车费。
第三十三条 因特殊情况或者举行大型活动,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广场停放车辆的,应当报经市公安交管部门和市城管执法部门批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关法律、法规已有处理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处理。依法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按照有关规定由市城管执法部门行使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权。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擅自改变已建成机动车停车场的功能或者将停车位挪作他用的,由市规划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共停车场经营未按照规
—6— 定向市城管执法部门备案的,由市城管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千元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公共停车场经营者未履行停车场服务管理职责的,由市城管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公共停车场经营者擅自停止经营的,由市城管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违法设置、毁损、撤除道路停车泊位和标志标线,妨碍道路停车泊位的停车功能的,由市公安交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在道路停车泊位不按规定时间、准停车型和停车方向停放车辆或者不缴纳停车费的,由市城管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机动车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公共交通车辆停车场、道路客货运输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2年8月18日起施行。
—7—
第四篇:河北省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9〕第7号
《河北省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9年8月17日省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长 胡春华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停车场的管理,适应社会车辆的停车需求,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停车场,是指在城市和镇(以下统称城市)建成区内建设(设置)的供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者室内(含地下)场所。包括供社会公众停放机动车的公共停车场;供本单位人员、本居住区业主或者其他特定人群停放机动车的专用停车场;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在单位、个人的待建土地和空置场所设置的机动车临时停车场,以及为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设置的机动车临时停车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在城市道路上为机动车设置的道路停车泊位。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停车场的规划、建设、使用及相关管理工作,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停车场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停车场规划、建设工作的协调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及节约土地资源的立体式、地下停车场,鼓励专用停车场和有停车条件的单位及个人向社会开放其停车场地。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停车场的规划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停车场的建设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停车场使用的监督管理,并参与停车场规划、建设的有关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的规定,做好有关停车场设置的统筹安排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协同做好停车场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设区的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应当明确停车场布局、规模和建设标准等内容,并将其确定为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七条新建、改建、扩建商业街区、居住区和下列建筑、场所时,应当按照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配建、增建停车场,并不得擅自取消或者改变用途:
(一)火车站、港口、航空港和公路客运、货运枢纽;
(二)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学校、幼儿园、体育(场)馆、影(剧)院、图书馆、医院和会展场所;
(三)风景名胜区及其他旅游景点;
(四)大(中)型商场、集贸市场、宾馆、饭店和商务办公场所等经营性场所;
(五)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公共建筑和大(中)型建筑。
第八条在进行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建和城市道路建设时,应当统筹规划、同时建设公共停车场。
第九条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有关设置标准、设计规范的要求,并根据残疾人的停车需求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
第十条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与配建的停车场应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第十一条有关单位在进行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以及附属设施含有公共停车场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应当通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参加。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设置机动车临时停车场,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领取临时停车场许可证,并依法确定临时停车场的使用期限。
第十三条在公共停车场不能满足停车需求的区域,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和书面征求市政工程主管部门意见后,可以在城市道路范围内设置道路停车泊位。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道路范围内设置道路停车泊位。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城市道路交通和社会车辆停车需求状况,将部分道路停车泊位依法确定为经营性道路停车泊位。
第十四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设置道路停车泊位时,应当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施划停车泊位线和设置停车标志。
停车标志应当清晰标明停车类型、泊位数量和泊位使用时间。
第十五条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在城市主要道路上设置出租车临时停车的道路停车泊位,供出租车即时上下乘客。
第十六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从事公共服务、公益事业的单位具备停车条件的,应当为到本单位办理公务的人员提供免费停车泊位。
第十七条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路段内不得设置道路停车泊位:
(一)停车泊位设置后妨碍市政公用设施和消防通道、医疗救护通道、盲道正常使用的;
(二)停车泊位设置后人行道或者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不足二点五米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停车的其他情形。
城市道路的宽度不足十五米的,不得双向设置道路停车泊位。
第十八条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场所和城市道路设置的停车场,不得改变其国有资产性质。但可以采用招标、拍卖的方式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经营管理。
招标、拍卖过程应当向社会公开,并由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招标、拍卖等收入全额上缴本级国库,并按规定用途使用。具体管理办法,由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九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政工程主管部门,定期对道路停车泊位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增减或者取消、重新设置道路停车泊位。
第三章使用与管理
第二十条公共停车场经营管理人应当在停车场投入使用之日的5日前,向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告本地停车场的具体位置、泊位数量和收费标准等信息。
第二十二条公共停车场投入使用后不得改作他用。
公共停车场投入使用后不得停止使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因周围施工或者其他原因致使车辆不能进出停车场的;
(二)进行停车场内部设施、设备维修改造的;
(三)停车场所在建筑或者场所拆迁、改建的;
(四)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二十三条公共停车场的经营管理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停车场附近道路和停车场出入口显著位置设置醒目的停车引导及停车场标志;
(二)在停车场内按规定设置明显的出入口标志、行驶导向标志、通(坡)道防滑线和弯道安全照视镜,施划停车泊位线,根据需要配置必要的通风、照明、排水、通信、监控等设施和设备,并保证正常使用;
(三)在停车场出入口显著位置公示经营管理人的名称或者姓名、管理制度、停车场使用时间、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和监督举报电话;
(四)安排配戴统一服务标识的工作人员看管停车场,负责指挥车辆按序出入和停放,维护场内车辆行驶和停放秩序,并协助交通警察疏导停车场出入口的交通;
(五)有工作人员看管和采用人工方式收取停车费的停车场在车辆驶入时,向机动车驾驶人出具加盖该停车场印章,有统一编号,载明停放车辆的牌号、停车时间和停车场值班人员姓名的停车凭证,并负责保管车辆;
(六)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停车费,严禁乱收费,并对按国家规定免收停车费的车辆和残疾人代步用机动车提供免费停车服务;
(七)采用非人工方式收取停车费的,在相关设施、设备的显著位置公示交费方法;
(八)定期清点停车场内停放的车辆,发现可疑车辆时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九)不得在停车场内从事影响车辆行驶和停放的经营活动;
(十)不得采用锁定车轮、设置障碍等方式强迫机动车驾驶人缴纳停车费用;
(十一)做好停车场的防火、防盗等安全防范工作,在发生火警、交通事故和治安、刑事案件等情况时,立即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并报警。
第二十四条专用停车场由其所有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负责管理。
专用停车场为本单位人员、本居住区业主或者其他特定人群提供非经营性停车服务的,适用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项、第八项和第十一项的规定;专用停车场向社会提供经营性停车服务的,适用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根据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建设的停车场,其道路红线外业主或者土地使用权人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停车泊位和其他区域,业主或者土地使用权人可以作为专用停车场使用,也可以作为公共停车场向社会公众提供停车服务。其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或者设置停车障碍。
第二十六条经营性的机动车临时停车场、道路停车泊位的经营管理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停车场出入口显著位置设置醒目的停车场标志;
(二)根据需要配置必要的照明、监控等设施和设备,并保证正常使用;
(三)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第七项、第八项、第九项、第十项和第十一项的规定;
(四)在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作出撤销停车场或者增减停车泊位的决定时,按要求做好相关工作。非经营性的临时停车场、道路停车泊位应当在停车场出入口或者道路停车泊位的显著位置设置醒目的停车场标志,并公示停车场的使用时间、停车类型和其他有关事项。
第二十七条经营性停车场的收费实行政府定价,并按不同车辆类型、不同停车时间、不同区域分别定价和同一区域路内停车收费标准高于路外停车的原则,确定收费标准。
第二十八条经营性停车场的经营管理人应当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使用地方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并依法纳税。
第二十九条经营性停车场工作人员未配带统一服务标识、不按规定出具停车凭证和地方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或者超过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停车费的,机动车驾驶人有权拒付停车费。
第三十条机动车驾驶人在停车场停放车辆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停车场管理制度,服从停车场工作人员指挥,按照交通标志、标线的指示行驶和停放车辆;
(二)维护停车场环境卫生,不得在停车场内随意丢弃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不得损坏停车设施、设备;
(三)遵守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
(四)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缴纳停车费;
(五)离开车辆时采取安全防盗措施。
第三十一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停车场的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和交通安全隐患,应当及时依法处理或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办理行政许可的;
(二)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不依法、不及时查处的;
(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道路交通安全、城乡规划、建设和价格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对行政处罚已作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未领取临时停车场许可证设置机动车临时停车场或者公共停车场投入使用后改作他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对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能计算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公共停车场、向社会提供经营性停车服务的专用停车场的经营管理人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九项和第十项规定,经营性的机动车临时停车场、道路停车泊位的经营管理人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九项、第十项和第二十六条第一项、第四项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城乡公共交通车辆停车场、道路客货运输场站停车场的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七条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包头市文明单位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包头市文明单位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把创建活动引导好、组织好、管理好,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保证文明单位的质量,发挥文明单位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文明单位是经过地方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指导、培养、推荐、考评、审核,由地方党委和政府授予的两个文明建设的本级最高荣誉称号。
第三条
文明单位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综合体现,创建文明单位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做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党政领导要加强对创建活动的领导,并将创建活动纳入目标管理,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要大力培育群众创建意识,把创建文明单位的活动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创建活动要建立明确的、操作性强的保障机制,以保证创建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完成。文明单位的创建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
第五条
创建单位要根据文明单位的基本标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规划,经干部职工广泛讨论通过,具体组织实施。第六条
创建活动要从基础抓起,基层抓起,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科室、文明班组、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十星级”奔小康文明户以及评选“四有”职工、文明职工等活动,使创建规划、目标、任务、要求落实到每个部门,责任到人。
第七条
文明单位要主动承担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任务,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文明单位在搞好自建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厂街共建、工农(牧)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共建活动。
第八条
凡是经济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能独立开展社会活动,并能承担权力和义务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工矿企业、学校、部队、商店、医院、车站、机场、乡镇(苏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嘎查)等均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范围之内。
第九条
文明单位的基本标准是:
(1)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好。党组织和党政领导班子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紧持党的基本路线,勇于改革,开拓进取;实事求是,作风正派,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办事公道,群众路线和民主作风好,表率作用突出。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得好。
(2)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好。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富有实效的活动;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得力;各部门(团体)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3)思想政治工作好。深入扎实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创业精神的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吸引力强,广大群众思想解放,精神振奋,积极投身于两个文明建设。
(4)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好。“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职业道德教育扎实有效,制定健全,规范严格,行业风气正,服务质量高;尊老爱幼,助为人乐,见义勇为;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物;移风易俗,新事新办,婚丧事简办,积极有效地开展戒烟、戒酒活动;干部群众的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
(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企业能坚持改革开放,大胆创新,不断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文明生产,科学管理。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好,在同一地区或同行业中居于先进水平;党政部门和其他单位工作作风好,办事效率高,成绩突出,社会效益好,在同一地区起到典型带头作用。
(6)民族团结好。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教育能坚持经常化、制度化;各民族干部群众和睦相处,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精神蔚然成风;近年来从未发生有损于民族团结的事件。
(7)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好。重视并采取实际措施,促进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普及和发展;尊师重教,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文化设施基本配套;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活跃、健康、有益。
(8)遵纪守法、综合治理好。法制教育搞得扎实,干部群众法制观念强,能自学遵守国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违法犯罪案件和重大治安案件低于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近三年呈逐年下降趋势。不足千人的单位无重大刑事案件、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无“六害”等丑恶现象发生;超过千人的单位和地区,重大刑事案件/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低于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六害”现象少,并采取了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9)计划生育好。自觉执行党的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任务完成得好,无早婚早育、超计划和多胎生育现象,独生子女率高;优生优育措施落实。
(10)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活动,绿化、美化、净化措施落实,制度健全;绿化覆盖面大,美化水平高,环境常年保持清洁,自觉执行环保法规,“三废”排放低于国家规定标准,治理环境污染效果显著。
命名程序:
第十条
文明单位分为旗县区级、市级、自治区级、国家级。文明单位实行逐级升格制。旗县区级文明单位从旗县区范围内的单位中产生;市级文明单位从旗县区级文明单位中产生;自治区级文明单位从市级文明单位中产生;国家级文明单位从自治区级文明单位中产生。创建文明单位要遵循坚持标准、严格把关、注重质量、稳步发展的原则。凡获得文明单位称号满一年的均可申请晋升上一级文明单位。
第十一条
创建文明单位,应由本单位申请,业务主管部门签注推荐意见后上报。创旗县区级文明单位的报旗县区文明办;创市级文明单位的,先报旗县区文明办,经旗县区研究后,再向市文明办推荐;创自治区级文明单位的,先向市文明办提出申请,经市文明委研究后,向自治区文明办推荐;创国家级文明单位的,在征得市文明委同意后,向自治区文明办提出申请,由自治区文明委推荐。验收工作由各级文明办组织进行。验收结束后,将拟命名的单位提交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审核,由地方党委、政府审定后,召开命名大会,并颁发牌匾和证书。
第十二条
市、旗县区级文明单位原则上每年命名一次。
管理与奖惩: 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是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主管部门,文明单位由所属文明办和归口主管部门实行双重管理。各级文明单位、各级文明办和归口主管部门都要建立专项文明单位档案。文明单位档案材料要能够真实具体地反映本单位各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第十四条
各级文明办要根据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对所属文明单位进行复查,掌握情况,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第十五条
文明单位如发生一票否决或其他重大问题,要及时如实地向所属文明办汇报。
第十六条
文明单位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各级文明办对降低标准或出现问题的文明单位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限期改进的处理,认为应该撤销文明单位称号的,报命名机关审定后执行。
第十七条
文明单位自知己不符合文明单位的标准,可向所属文明办申请取消文明单位称号。
第十八条
文明单位如遇单位撤销或合并,其称号自然消失;如在体制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要及时与所属文明办取得联系,文明办将视具体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如遇搬迁,由各级文明办负责转办档案材料。
第十九条
受到处分的文明单位,要认真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被撤销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要认真吸取教育,改进工作,加强管理,重新开展创建活动,待条件成熟后可继续申请参加评选。
第二十条
各级文明单位要自觉接受本地区文明办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对上一级文明单位的情况,下级文明办有责任向上级文明办反映。
第二十一条
各级文明单位要明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门,经常与文明办取得联系,反映工作情况,年终要以书面形式简要汇报本单位两个文明建设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二条
对获得“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既要给予精神奖励,又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可以是地区、部门按文明单位的级别一次性发给一定数额的奖金,也可以由单位自筹奖金,按奖金或其他形式发放。对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与在物质文明建设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同样的奖励。
第二十三条
组织人事部门和主管部门要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文明单位建设情况,作为考核、选拔干部和企业参加上级行业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之一。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原《包头市文明单位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本办法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包头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在市、旗县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下,由市、旗县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组织实施。
文明单位基本标准
一、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好
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好
三、思想政治工作好
四、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好
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好
六、民族团结好
七、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好
八、遵纪守法、综合治理好
九、计划生育好
十、环境绿化、美化、硬化、净化好
包头市文明单位评选细则
一、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好(100分)
1、重视党建工作。开展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活动(4分);坚持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3分);坚持“三会一课”制度(8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好(10分)
2、坚持政治学习。学习有制度、有计划(5分);做到时间、内容、人员落实(6分);效果明显(4分)。
3、党政班子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实事求是,作风正派(5分);办事公道,作风民主,干群关系融洽(5分);政绩突出,班子考核获好评(15分)。
4、注重廉政建设,勤政廉政制度健全、落实(5分);班子成员无违法犯罪行为(5分)、群众威信高(5)。
5、有改革开拓精神,工作、生产有新举措,有实效(10分)。
6、群团组织健全,制定完善,职能作用发挥得好(10分)。
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好(200分)
1、党政主要领导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对精神文明建设有较高的认识(20分)。
2、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18分)。
3、成立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领导小组),有工作机构,有专兼职人员负责(14分);创建活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12分)。
4、精神文明建设有专项经费或重大活动有专项经费(20分)。
5、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有长远规划、计划、近期安排和工作总结(24分)。
6、开展文明科室、文明车间、文明班组、文明职工等评比表彰活动(24分)。
7、积极支持、参与上级、本地区组织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成绩突出(20分)。
8、“窗口”单位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社会效益好,加10分。
9、培养、宣传、推广、奖励先进典型(18分)。
10、创建档案资料(录像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齐备、完整、规范(30分)。
三、思想政治工作好(100分)
1、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针对性强,有特色,有成效(30分)。
2、制定本单位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方案或细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效果好(25分);重要分场、会议室、领导同志办公室按规定规范地插、挂、放国旗(15分)。
3、干部职工精神振奋,凝聚力强,两个文明建设积极性高(30分)。
四、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好(150分)
1、有行业特点的职业规范(守则)(10分);“四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理想、职业技能)教育有规划、有安排(20分)。
2、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措施落实,教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效果明显(30分)。
3、坚持“五讲十不”宣传教育(20分);开展“文明职工”、“文明市民”评选表彰活动(20分)。
4、行业(单位)风气正,干部群众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30分)。
5、移风易俗好(20分)。
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150分)
1、工作有计划、有安排,年终有总结(20分)。
2、企业坚持改革创新,科学管理(10分);产品质量高(10分);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20分);利税指标完成计划(20分);经济效益在同地区或同行业中属先进水平(15分);安全生产有制度、有措施,指标达到主管部门要求(10分)。
3、党政部门和其他单位工作作风好,办事效率高,业绩突出,社会效益好,在同一地区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20分)。
4、积极兴办第三产业,解决职工住房、子妇女入托、入学、就业等后顾之忧(25分)。
六、民族团结好(50分)
1、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15分)。
2、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各民族干部群众和睦相处(10分)。
3、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10分)。
4、近年来未发生损于民族团结的事件(15分)。
七、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好(50分)
1、科技、文化教育有计划、有场所、有教材、有设施,有一定数量的文化、体育用品(30分)。
2、经常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20分)。
八、遵纪守法、综合治理发(50分)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组织、有机构、有队伍(10分)。
2、普法教育面达100%,考试合格率达95%(10分)。
3、社会治安秩序好,无重大刑事、经济案件、责任事故(15分)。有重大案件或综合治理不达标取消参评资格。
4、无卖淫嫖娼、吸贩毒品、传播淫秽物品、赌博、拐卖妇女儿童、封建迷信等丑恶现象(15分)。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取消参评资格。
九、计划生育好(50分)
人口出生数在上级下达的指标(25分);无早婚、早育、多胎出生现象(25分);计生各项指标未达标取消参评资格。
十、环境绿化、美化、硬化、净化好(100分)
1、绿化面积大,在人行道、庭院部分硬化,门前“三包”落实好(40分)。
2、室内外物品摆整齐有序,无卫生死角,无乱写乱画,无乱堆乱放,净化、美化好(35分)。
3、“三废”排放达标,治理环境污染效果显著(25分)。环境未达标取消参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