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包装机械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包装机械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解放前,我国包装机械工业基本上是空白。绝大部分产品都不用包装,只有少数产品采用手工包装,因此谈不上包装机械化。只有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几个大城市有英、美等国进口的啤酒、汽水灌装机及卷烟小包装机等。
解放后的前30年间,我国包装机械工业发展相当缓慢。1956年上海烟草机械厂生产的卷烟小包装机是我国最早生产的包装机。20世纪60年代我国又生产了果酒、啤酒灌装机,70年代末逐渐开发了真空包装机、捆扎机、立式制袋-充填-封口机、糖果包装机和封罐机等,还没有形成包装机械工业体系。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产品的包装要求越来越高,迫切要求包装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包装机械工业的发展,包装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为促进包装机械工业更快地发展,我国先后成立了一些管理机构和行业组织。1980年12月成立了中国包装技术协会,1981年4月成立了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包装机械委员会。1989年成立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来协调行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装机械工业每年平均以20%~30%的速度增长,发展速度高于整个包装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15%~17%,比传统的机械工业的平均增长值高4.7个百分点。包装机械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新兴行业。
至21世纪初我国从事包装机械生产的企业约有15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近400家。产品有40类,2700多种,其中有一批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又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质产品。目前我国包装机械行业拥有一批开发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它们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经过技术改造,生产包装机械的某些实力较强的机械类工厂;军转民企业;发展水平较高的股份有限公司。
为提高包装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全国已有一批科研院所从事包装机械的研发工作,全国已有53所高等院校先后建立了包装工程专业,为我国包装机械工业的发展,早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人才保证。
第二篇:我国《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与发展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国民经济中各行业的发展,都有赖于机械工业为其提供装备。2000年到2010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从1.44万亿元增长到14.38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数从3.36万家增加到10万多家;资产规模从1.96万亿元增长到10.4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从9.2%大幅提升至19%左右,占GDP的比重从3.7%提高到9%左右。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于2011年3月29日发布的《“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将主攻高端装备产品、新兴产业装备、民生用机械装备、关键基础产品、基础工艺及技术等五个重点领域、实施主攻高端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基础战略、两化融合战略、“绿色为先”战略等五大发展战略,最终要“由大到强”,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六大目标,将发展目标定位于由机械制造大国转变为机械制造强国。
一、主攻五个重点机械领域
1、高端装备产品
包括先进高效电力设备、大型石化设备、大型冶金及矿山设备、现代化农业装备、高效低排放内燃机、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等。
2、新兴产业装备
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设备(核电、风电和其他高效清洁发电设备)、智能电网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及精密加工设备、智能印刷设备、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大型智能工程建设机械、节能环保设备等。
3、民生用机械装备
包括安全应急救灾设备、医疗设备、消费品现代化生产和流通的”完整解决方案“、现代文办设备等。
4、关键基础产品
包括大型及精密铸锻件、关键基础零部件、加工辅具、特种优质专用材料等。
5、基础工艺及技术
重点推进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和表面工程等基础工艺的技术攻关,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技术(CAX)等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二、实施五大发展战略
1、主攻高端战略
要主攻高技术产品,加快发展目前严重依赖于进口的高端机械产品,将以前”吃不了“的需求变成”十二五“的增长空间。要致力于传统产品向精品的升级,解决传统产品”做不好“"不做好”的痼疾,提升中国机械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形象。同时,要力促产业结构高端化,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要因势利导,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聚区。
2、创新驱动战略
“十二五”机械工业必须从过度依赖于能源、资源等要素投入驱动发展,转向更多地依赖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管理创新和人员素质提高驱动发展。实现“创新驱动”不仅需要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加强行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此外,根据诸多国产化依托工程的成功经验,还要特别注意争取用户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以更多更好地落实自主创新的市场条件。
3、强化基础战略
改革开放以后,机械工业在许多主机国产化的进程中,实行了先在世界范围内采购关键
零部件和材料,系统集成以满足用户需求的“逆向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成就了主机产业的高速成长。但随着高端主机产业规模的迅速发展,无论是进口零部件的价格、数量、水平还是交货期,都已感受到国际竞争伙伴越来越强烈的有意制约。“十二五”机械工业必须千方百计地强化基础件、基础技术、基础工艺等机械工业的共性基础领域。在加强基础的问题上,要打破原有行业分割,主机行业与零部件行业要发挥各自优码势,相互支持和配合,全力推进。
4、两化融合战略
“两化融合”不仅在于将信息技术融入机械产品之中,加快机械产品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实现传统机械产品功能的提升和可靠性的提高;也不仅在于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机械企业的经营管理,使研发、生产和企业管理向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发展,大幅度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两化融合”的深度推进更在于可以促进新发展理念的建立,促进研发能力、产品水平、市场模式、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创新,提升研发设计、加工制造、企业管理及营销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5、“绿色为先”战略
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要成为“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自身生产过程必须高度重视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作为机械工业中高耗能环节的热加工企业更要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机械工业要积极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为各行各业用户的节能降耗减排提供先进装备。同时,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要更加关注体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理念,“高效、低污染、能回收、资源可重复利用”等因素必须置于优先位置。要发展机械产品再制造,坚持走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重点任务
21、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1)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2)推进节能降耗减排,由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3)积极推行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4)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
22、优化调整产品结构
(1)大力推进高端装备自主化;
(2)突破关键基础零部件瓶颈约;
(3)抑制产能盲目扩张势头。
2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协助有关部门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2)推进产品数字化和企业信息;
(3)继续推进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加强行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
(5)完善和提高产品标准体系;
24、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1)大力提升机械产品质量;
(2)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3)实施精品工程,树立优良品牌形象。
25、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满足国家“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民生,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抓住培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
新兴产业的契机,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高档基础零部件、新能源设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设备、海洋工程装备、现代农业装备、工业机器人、现代制造服务和再制造等新增长点。
26、提高国际合作水平
利用境外资源和市场,提高机械工业国际合作水平。充分吸收借鉴境外先进管理经验,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和战略合作者,为海外专业技术人才回国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提高我国机械工业技术水平。
围绕提升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市场份额等,大力扩大国际间的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境外企业和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投资建厂,充分利用境外资源和市场。
稳定和扩大装备产品出口,推动出口退税政策修改完善,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出口信贷资金投放,支持国内企业承揽国外重大工程,带动成套设备和施工机械出口,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和成套水平。
四、2015年实现六大发展目标
1、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2%左右,出口创汇年均增长15%左右。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利润增长争取略高于产销增速,总资产贡献率达到15%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工业增加值计)达到25万元/人年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
7.5%左右,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8%左右。
2、产业向高端升级有所突破
产业结构向高端提升,现代制造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机械百强企业现代制造服务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5%左右。高端装备增长要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长速度一倍以上,高端装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要有明显提升。同时,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机械百强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到20%左右,汽车前五强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到80%左右。
3、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5%左右。掌握一批重大产品的核心技术,重大技术装备的设计和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科技重大专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新产品产值率提高到25%左右,专利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进出口贸易平衡有余;出口产品结构升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4、产业基础初步夯实
基础严重滞后于主机发展的局面初步改变。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过度进口的状况有所改观,国产高档测试仪器和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国内市场满足率明显提高,制约高端装备发展的关键零部件的瓶颈环节有所缓解,数控机床中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液压挖掘机配套的液压系统、风电设备配套的关键轴承等国产化取得重大突破。基础工艺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取得突破并实现批量生产,核电装备等所需的高端大型铸锻件初步实现国产化。
5、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高
优化研发设计流程,推进设计仿真和优化,建立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平台,构建数字化研发设计体系。提高企业制造过程信息化水平,提高产品制造加工质量和精度。深化信息技术在机械产品中的渗透融合,推动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育一批企业实现全业务流程环节信息化的协同集成。
6、推进绿色制造
机械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由2009年的0.425吨标煤下降到2015年的0.31吨标煤左右,年均下降5.9%。大力发展节能机电设备,量大面广的通用机电产品设计效率大幅提升,如中小电机达到95%,风机达到92%-95%,离心泵达到87%-92%,气体压缩机达到85%-90%。内燃机油耗要降低10%,排放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2020年发展目标
中国机械工业步入世界强国之列,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主要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处于世界前三位,基本掌握了主导产品的核心技术,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产品和知名品牌,重点行业的排头兵企业进入世界前三强之列。
第三篇:十二五我国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详解
十二五我国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详解
一、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延续了“十五”全面高速发展的好势头,无论是行业规模、产业结构、产品水平,还是国际竞争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1、产业规模跃居世界首位
“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的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已超过9%;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4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4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5%,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从16.6%提高到20.3%;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0万多家,比“十五”末增加了近5万家,从业人员数达到1752万人,资产总额已达到10.4万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
2009年,我国机械工业销售额达到1.5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1.2万亿美元和美国的1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机械制造第一大国。
2、装备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以来,在高速增长的需求拉动下,我国机械产品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机械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由2005的80%提高到了2010的85%以上,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了较大突破、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电力装备方面:己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技术水平和产品产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可批量生产60万及100万千瓦级超临界、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电设备最大单机容量己由30万千瓦升级到70万千瓦,机组效率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己具备自主生产百万千瓦级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的能力,三代核电站装备的成套制造技术正在研发,并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兆瓦级风电机组已实现批量生产,5MW海上风电机组已研制成功;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和±800KV直流输电成套设备研制成功,综合自主化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60%以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首个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投入工业化运行的国家。
冶金矿山设备方面,可自主提供年产1000万吨级钢铁企业用常规流程的成套设备;年产2000万吨级露天矿、年产60~70万吨级金属
矿、年产600万吨级井下煤矿、年处理400万吨级选煤厂、年处理300万吨级选矿厂、日产4000~10000吨级熟料干法工艺水泥厂成套装备。
石化通用设备方面,30万吨/年合成氨设备已实现国产化;百万吨乙烯装置所需的关键“三机”(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和乙烯压缩机)及多股流低温冷箱已研制成功;6万立方米/时等级大型空分设备已实现国产化并出口,正在研制8.5万立方米/时空分设备;石油钻机已由9000米升级到12000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并正在由陆上钻机向海上钻机拓展。
汽车行业: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万辆和1806万辆,高居世界第一。目前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售比重已提高到46%,其中自主品牌轿车的销售比重占31%。
大型施工机械方面:2000吨履带起重机、500吨全路面起重机、72米臂架混凝土输送泵车、直径11.22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等特大型工程机械研制完成。
农业机械方面:除少数高端产品尚需进口外,国产农机已基本能满足国内农业的需求。180马力大型拖拉机已研制成功,小麦联合收割机已经普及并开始向大喂入量机型发展,3-4行玉米联合收割机批量供应市场,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技术基本成熟,4行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研制成功,油菜、牧草和甘蔗收获机械、节水灌溉、秸秆还田和复式作业机具研究也都取得重大进展。
工作母机方面:大型、精密、高速数控机床以及为之配套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进步很快,数控机床自给率达到60%,开发出了五轴联动龙门加工机床、五轴联动叶片加工中心、五轴落地式数控镗铣床、七轴联动重型立式车铣复合加工机床、超精密加工机床、柔性制造系统及大型冲压自动生产线;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可靠性明显提高,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2万小时。
大型铸锻件方面:我国30万、60万千瓦火电机组高中压转子国内市场满足率已提高到60%左右,低压转子国内市场满足率已提高到45%,发电机大轴国内市场满足率已提高到30%,掌握了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转子制造技术并实现批量生产;100万千瓦级三代核电设备成套大型锻件已研制成功,压力壳、蒸发器、主管道等具有代表性的关键锻件的技术攻关已相继取得突破。
3、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
在资本结构方面:已实现多元化,行业内生的发展活力越来越强。国有大型企业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生产中继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民营经济表现出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0%,对机械工业的平稳发展功不可没。
在组织结构方面:企业小而散的局面有所改观,主要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尤其是汽车、工程机械、发电设备等行业更加突出。上汽、东风、一汽、长安产销量在全行业中占比已达70%,前十大企业的生产集中度已达86%;哈尔滨、东方、上海三大集团产量在发电设备行业占比达到68.7%,华锐、金风、东汽在风电设备产量中的占比也已达70%左右;徐工、中联重科、三
一、柳工、龙工、山推已约占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总销售额的半壁江山。
在产品结构方面:新产品产值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2010年,机械工业新产品产值超过2万亿元,约占全国工业新产品产值的40%。重大技术装备向大型化、高参数化发展,部分产品的效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量大面广的通用机电产品效率也有很大提高。
在资产结构方面:“十一五”期间,机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281亿元,年均增速达到约38%,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高达1.9万亿元。高强度的投资使得全行业的装备水平大为提高,生产条件大为改善,行业固定资产的新度系数由“十五”末的61%提高到2009年的64%。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的装备水平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同行先进水平。
4、进出口贸易逆差变顺差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产品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全球机机械产品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2006年,我国机械工业对外贸易结束建国以来持续数十年的逆差局面,实现历史性的转折,首次实现外贸顺差。随着我国机械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机械工业贸易顺差不断扩大。2008年,我国机械工业实现对外贸易顺差477亿美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此后虽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国家为减少过多的贸易顺差而大力鼓励进口先进设备,机械工业对外贸易顺差开始减少。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138亿美元,比2005年的2229亿美元大幅增长231%,同时仍保持了进出口基本平衡,实现了顺差31亿美元。
在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的同时,外贸结构也不断优化。外贸出口中一般贸易占比快速提高,一般贸易额在外贸总额中的占比已由2005年的46.4%提高到2010年的58.0%而加工贸易额占比则由2005年的49.1%降低到2010年的30.5%。与此同时,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汽车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发展迅速。近年来发电设备的出口量已占到总产量近15%。
除以上成绩外,机械工业在其他方面也都取得明显进步。比如在节能节材方面,“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逐年大幅下降,从2005年的0.65吨标准煤降至2009年的0.425吨标准煤,降幅达到34.6%,远超国务院所提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大中型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耗钢量从0.47吨降至0.38吨,降幅达18.2%,材料利用率大大提高,间接节能效果明显。在信息化与
工业化相融合方面,“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两化融合进程加速,研发设计信息化已达到较高水平,骨干企业已普遍使用三维设计;CAE、CAPP、PDM的覆盖率已经超过半数;财务管理信息化普及率已经达到90%以上;成本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主生产计划等信息化应用取得明显效果。产品开始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存在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明显薄弱
我国机械工业的产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首位,但目前高端装备仍满足不了需要,不得不大量进口。2010年进口机械产品用汇高达2553亿美元。行业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严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无法有效地支撑产品升级。多年来,相当多的企业过分看重当期发展速度,追求短平快,重当前、轻长远;重制造、轻研发;重引进、轻消化;重硬件、轻软件;重物质、轻人才。从而导致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研发条件普遍落后,研发经验缺乏积累。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缺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支撑,技术创新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国大中型机械制造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0%,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1.4%;而工业发达国家同行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为20%一30%,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达到3%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不仅导致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不足;而且影响行业的发展后劲,影响我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为严重的是累及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因此是行业发展中的心腹之患,必须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
2、基础发展严重滞后
与快速发展的主机产品相比,基础零部件及优质专用材料、自控系统和测试仪器、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的发展明显滞后,已成为影响机械产品向高端升级的三大瓶颈。尤其是基础零部件,不但产品水平差距大,而且至今尚未引起各方面足够重视。
“十一五”期间,液压挖掘机、风电设备、高速列车、火电和核电设备、超(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内燃机、数控机床等主机产品发展迅速,但这些主机配套所需的高端零部件越来越受制于进口,液压元件及系统、高档轴承、电力电子器件及变频装置、大型优质铸锻件、高端阀门、耐高压绝缘套管及出线装置、内燃机燃油电子喷射装置及尾气处理系统、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伺服系统、控制电器等进口量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高,而且交货期越来越没有保障。
基础零部件发展之所以严重滞后于主机,除了长期以来基础件行业投入不足的影响外,也与原来面向机械工业中共性、基础技术的研究院所的改制有关。在这些院所改制成为企业以后,摩擦、磨损、传动、强度、可靠性及设计、检测等基础技术的研究,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技术的研究,以及标准、质量等基础性技术工作都受到了程度不等的削弱和影响。
“十一五”期间主机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激化了基础滞后的矛盾,但另一方面也为加强基础培育了需求市场;此外,行业迅速增强的经济实力也为加大对基础环节的投入提供了现实可能。因此,“十二五”强化基础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3、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缓慢
机械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虽已有一定进展,但总体看来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如在产品结构上,表现为高端产品不足,中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在区域结构上,表现为过度集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最近几年发展速度虽然有所加快,但在整个机械工业中的比重依然严重偏低;在人力资本结构上,表现为一般人力资源丰裕,而杰出的企业家、领军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在组织结构上,表现为散乱弱的状态仍很严重。一方面,鲜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另一方面,众多中小企业中特色鲜明、能为大企业提供有效协作配套服务的产业集群也比较少。我国机械工业有规模以上企业10万多家,但进入世界500强的只有东风汽车、上汽集团和一汽集团三家;世界机床企业产值前20名中,中国仅占2席,而日本占7家,德国占5家。
与上述种种结构相比,机械工业的产业形态结构问题必须引起更大关注。现今我国机械工业中,传统加工制造业比重过大,现代制造服务业比重过低;对实物产品生产的依赖过大,而服务增值在行业总产出中的贡献度过低;从实物产量看,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机械产品的产量已高居世界前列,但从全行业的销售额看,尤其是从经济效益看,这一优势并不明显,其中原因,除了产品档次差距的影响外,服务性增值方面的巨大差距是主要原因。
“十一五”机械工业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实物产品需求的高速增长,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向中后期的演进,继续期望依靠实物产品产量的高速增长支撑今后的行业发展已越来越不现实,因此尽快补强现代制造服务业这一短腿已成当务之急。
4、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
我国机械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不能掩盖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重速度、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重当前、轻长远的倾向虽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行业的快速发展仍以过多的资源消耗为代价,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与工业发达国家同行
相比差距明显。行业投资强度大增,但外延扩张之风盛行、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地区结构趋同,核心竞争力弱,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差,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明显不利地位。
我国机械工业单位产出综合能耗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热加工工艺环节上。例如,我国铸造行业每生产一吨铸铁件能耗为0.4-0.5吨标准煤,国外先进水平为0.20-0.30吨标准煤;我国锻造行业每吨锻件平均能耗约为0.88吨标准煤,日本仅为0.52吨标准煤;我国热处理行业平均每吨工件热处理能耗为660千瓦时,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平均能耗在450千瓦时以下;国产电炉炼钢平均每吨钢总能耗为800—1000千瓦时,国外先进水平为550—600千瓦时。
粗放的发展方式导致我国机械工业的经营效益偏低。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率在24%-26%,而发达国家在30%以上;销售收入利润率也只有6%左右。
上述状况表明,我国机械工业需改变观念,今后要把改变行业增长质量放在优先位置,将粗放式增长的方式转变到集约型增长的科学发展轨道上来。
第四篇:我国物业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物业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物业管理雏形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英国当时正值工业发展时期。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工业城市,形成了城市人口大量集中,对房屋的需求急剧膨胀,住房严重供不应求。这时,房地产开发商见有利可图便纷纷营建简陋的住房出租,但是,由于住房质量低劣,附属设备、配套设施又严重不足,因而,出现了普遍拖欠租金及住户人为破坏房屋和设备设施的现象,租赁关系混乱,业主的租金收入也得不到保障。这时~位名叫奥克维妞希尔的女主决定亲自整顿其名下出租的物业,理顺租赁关系。她首先修缮、改良了房屋的配套设备设施,改善了居住环境,然后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要求用户严格遵守,否则收回房屋。结果,事如所愿,租金得到了保证,用户住得满意。奥克维妞希尔的举措令其他业主和政府的有关部门刮目相看,从此,出租物业的业主纷纷仿效奥克维败希尔的管理方法,使得这一套管理方法在英国迅速推广,以至后来,一些物业业主干脆请专人代为管理其物业,于是,物业管理逐渐发展成一种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经营型的行业。同时,英国物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也迅速在世界各地传播。
我国内地物业管理是从香港传入,香港的物业管理则源于英国。本世纪60年代,香港经济开始起飞,大陆大量人口纷纷涌入香港。一时间,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的激增使香港的房屋出现严重房荒。面对困境,香港政府和“香港房屋协会”等团体开始兴建“公共屋村”(简称“公屋”,又称“廉租屋”)和“居者有其屋”(简称“居屋”)。“公屋”和“居屋”逐渐解决了香港中下层市民居住问题,缓解了香港紧张的住房需求。为了管理好“公共屋村”,香港从英国引进了物业管理方法和物业管理人才,大力发展香港的物业管理业。此后,香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充实和发展香港的物业管理,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受到了国际上不少国家和地区的赞赏。今天,物业管理在国际上已十分流行。人们充分认识到物业管理是现代化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延续和完善,是现代化城市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业作为房地产业发展过程派生出来的分支行业,被人们视作现代化城市的朝阳产业。
一、物业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人:奥克维亚.希尔女士
机构(组织):皇家特许屋宇经理学会
二、城市住房及住房制度改革
(一)我国城镇住房的发展情况
私房改造转化为国有
建房提供居民、职工居住
(二)改革开放前的城镇住房制度
住房投资由国家和企业统包
三个特征
住房分配采取实物分配
福利低租金,国家包修包养 投资无回收、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制约建设发展、供给小于需求 租金不能维护危旧房、危及安全 人均面积下滑、国家包袱沉重
(三)住房商品化制度
1、建立并扶持商品房市场
房地产领域三项改革:
住房制度改革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房地产生产方式改革
改变国家统一投资、统一分配、统一修缮管理
推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2、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1979年试点向居民售房
1994年公有住房开始出售
1998年取消 福利分房,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
1981年3月10日,深圳市第一家涉外商品房管理的专业公司—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挂牌成立
四、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
1993年,深圳市人大颁发了全国第一部物业管理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以地方立法的方式对物业管理进行制度规范。1994年颁布了《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
1995年,建设部在青岛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物业管理工作会议。1997年,建设部在大连召开了全国第二次物业管理工作会议。1999年,建设部在深圳召开了全国第三次物业管理工作会议。2000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成立。
2002年,建设部建立全国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系统。
五、物业管理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消费
购房消费支出 装饰装修支出
水电气暖长期消费支出
大中修设备改造及物业费支出
(二)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居住质量。重点是:“改善居住、卫生、交通、通信条件,扩大服务性消费,逐步增加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
(三)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增加就业。
物业管理吸纳大量的失业人员、复转退军人、农村劳动力。(每增加一万平方米,可增加5—8人就业)
(四)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维护社区稳定。
协助公安等部门防范刑事犯罪、防火、防事故。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促进邻里和谐关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五)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推动房地产业良性发展 对房地产保值、增值有重大影响。
对项目的品牌效应、房地产开发的良性循环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我国物业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 政府作用基于三个原因
转型期:房屋管理转为市场化的物业管理。
物管是城市管理的重要部分。城市管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普商房、经适房、廉租房的物管是民生问题。直接关系民众生活保障和社会和谐。
物业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以《条例》为分水岭:
《条例》颁布前后两个阶段,有承继及各自鲜明特点
一、《条例》颁布前的物业管理制度建设
一是借鉴性(泊来品)
二是过渡性(对房管模式采取渐进式改革)
三是针对性(针对实际问题,应对性政策)
我国的物业管理制度是由国家法规政策和地方性法规政策共同组成的。
(一)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
《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物业管理制度的规范性文件
主要内容
1、确定了物业管理活动的主要部门
2、确定了物业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3、明确了社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模式
4、确定了业主选举产生物业管理委员会制度
5、明确了管理委员会的权利义务
6、明确了物业管理企业的权利义务
7、确定了物业管理服务的合同制度与备案制度
8、针对业主的主要违规行为提出管理措施
9、针对物业企业的违规行为规定行政处罚措施
(二)物业管理服务考评标准(最高行业规范)
(三)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培训合格上岗制度(注册取代)
(四)《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
(五)《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六)《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
按2007年12月4日,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65号),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七)《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试行办法》 按2007年11月26日《建设部关于修改<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的决定》(建设部令第164号)
(八)《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建设部110号令)
二、《条例》颁布后的物业管理制度建设
2003年6月8日,《物业管理条例》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特点:
一是配套性(配套文件、实施细则)二是经验性(总结经验教训,有针对性)三是操作性(规定细化,操作得以实施)内容全面、结构合理、科学规范、特色鲜明 物业管理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第四节
《物业管理条例》
《物业管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
一、《条例》的立法过程(了解)
(一)收集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物业管理的立法情况(德法日韩澳新香港)
(二)开展立法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各大城市)
(三)进行专家论证,研讨立法中的难点问题
(四)广泛征求意见,以求彰显民意
首次征求全民意见的立法法规,为民意立法铺垫。
二、《条例》的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
指导思想:突出了发展为重、平衡利益、保护弱者的立法理念
1、强调保护业主的财产权,协调单个业主与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
2、强调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3、强调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公平、公开和协商方式处理物业管理事项 《条例》是行政管理法,要公权节制,过度就是滥使职权
1、政府适度干预
2、推动引导
《条例》基本原则
(一)物业管理权力和财产权利相对应的原则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投票权按建筑面积比例
(二)维护全体业主合法权益的原则(公益优先原则)
《条例》设定的法律责任,充分体现了优先保护全体业主利益的原则
(三)现实性与前瞻性有机结合的原则
现实性:业主自律、资质管理、物业验收、开发企业不交费、物业企业的治安责任、公用事业单位责任转嫁
前瞻性:业主大会、维修养护制度等
(四)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全国发展不平衡,大小城市的市场环境、服务水平差异 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地方执行办法。
三、《条例》创设的法律制度(熟悉)物业管理基本制度: 业主大会 管理规约
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 物业承接查验
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 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职业资格 住宅专项维修基金。
(一)尊重和维护业主的财产权利 体现在对侵害业主财产权的救济上:
1、建设单位和物业企业的行为给业主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2、物业企业擅自改变物业用房用途的,或利用共用部位、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所得收益用于物业维修养护,剩余部分由业主大会决定使用。
(二)建立业主民主协商、自我管理、平衡利益的机制
1、共同财产、共同利益民主协商
2、共同财产管理置于共同契约中,少数服从多数
3、业主大会、管理规约体现上述机制
(三)《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共同规范物业管理活动 《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制度,都是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的法律依据。
(四)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条例》明确界定了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与民事违约、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
1、凡是能够通过民事责任解决的,不再规定行政处罚。
2、对违反行政管理规定,又同时构成民事违约或侵权的行为,则坚持损害赔偿优先的原则。
四、《条例》主要内容介绍
(一)第一章
总则(5条)第一条: 立法宗旨、目的 第二条:调整范围、对象
第三条:倡导原则:通过市场机制选聘物业企业 第四条:利用创新和科技进步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第五条:对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授权
(二)第二章
业主及业主大会(15条)
共同事务、共同利益、共同意志、共同决定
规定业主概念、权利和义务、业主大会的组成、宗旨、成立条件、职责、会议制度、议事规则、业委会的性质、职责与组成、管理规约的内容、法律效力、业主大会、业委会与居委会的关系等
(三)第三章
前期物业管理(11条)
包括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临时管理规约、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物业承接验收手续、物业资料的移交、物业管理用房、物业的保修责任等
(四)第四章
物业管理服务(18条)
明确物业管理服务中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
(五)第五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7条)对物业的使用和维护相关问题进行规范
(六)第六章
法律责任(13条)法律规范三要素: 适用条件 行为模式
违反行为模式的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含义:
1、法律责任主体:公民、法人、单位和社会组织、各国籍人、无国籍人
2、法律责任核心要件:违法行为的实施
3、法律后果:法律上惩戒性负担
4、法律责任只能由有权国家机关依法予以追究 法律三要素
假定(前提)、处理(核心)、制裁(保证)
法律责任特征:
1、与违法行为相联系:违法行为性质和程度不同,承担法律责任不同
2、内容是法律明确而又具体规定的:由有权国家机关根据立法权限依照法定程序制定
3、具有国家强制性:迫使违法人承担其效果的强制力
4、由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实施的: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进行
条例》法律责任特点:
1、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并存。
以规定民事责任的方式来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目的
2、民事责任优先。
①凡能通过承担民事责任解决的,不再设定行政处罚 ②确实违反行政管理规定,优先保证民事责任的承担
3、体现业主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原则(物权法80条)
七)第七章
附则
按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理,《条例》生效前的物业管理活动不适用《条例》的规定。
五、《条例》确立的基本法律关系(掌握)
(一)业主相互之间的关系
行使权利同时应承担相应义务(6个)
(二)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签订服务合同、等价交换、主体平等
(三)开发企业与业主以及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关系
前期物业服务只能建设单位实施
业主接受物业服务建立在两个合同基础上→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商品房销售合同
建设单位义务:
1、制定《临时管理规约》明示买受人
2、通过招投标选聘物业企业
3、制定签订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4、提供必要的物业管理用房
5、制定提供《两书一证》
6、配合物业企业接管验收
7、移交物业项目资料
8、不得擅自处分共用部分、公用设备设施
9、保修期限和范围内的保修责任
10、配合组建业主大会
四)供水、供电等单位与业主以及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关系 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五)社区居委会与业主、业主大会及物业管理企业的关系
业主大会是业主共同财产关系形成的共同利益群体,他不是自治组织(财产自我管理(非权利)、自律)
业主大会与居委会非隶属关系,但作出决定应当告知并听取居委会建议。物业管理应纳入社区管理
(六)物业管理各方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接受监督指导(房管、工商、税务、物价、公安、绿化、环境、环卫等)
物业管理的法律关系是依据法律的规范不同形式形成有以下四种不同的物业管理法律关系:
1、依据我国民法的物权法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律制度,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构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和管理人与服务人之间平等的法律关系;
2、依据合同法的法律规定,按照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构成合同当事人之间平等的法律关系;
3、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规定,构成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平等的法律关系;
4、依据经济服务法的相关法律规定,构成服务与被服务之间的平等的法律关系。
第五篇:我国消费者协会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消费者协会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1984年12月26日成立“中国消费者协会”,它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具有官方性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也是中国目前为止唯一的全国性消费者组织。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政府开始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从此开始了消费者保护运动的新纪元。1987年9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国际消费者联盟第十二界世界大会上,被接纳为正式会员。加入国际消费者联盟,标志着中国消费者协会所从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国际化。1
中国消费者协会是由有关行政部门联合组建,报政府审批,并由政府拨款支持。还有在消费者协会指导下开展维权活动的基层组织,这些组织数量巨大,没有政府资助。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县以上消费者协会已达3254个(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31个);在农村乡镇、城市街道设立消协分会26129个;基层投诉站、监督站、联络站等各类基层网络组织89425个(设在城市商业集中区12966个,乡镇集贸市场13738个,村委会43994个、居委会9606个,行业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厂矿企业等其他场所9121个);义务监督员、维权志愿者9万余名。孙 颖《论消费者组织的运作与发展》法学评论(双月刊)2010年第1期(总第159期)
《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二十周年二十件大事》, http: / /business.sohu.com /20041224 /n2236296691.shtml.2008年5月23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