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构建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教学例谈

时间:2019-05-12 23:1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利用多媒体构建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教学例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利用多媒体构建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教学例谈》。

第一篇:利用多媒体构建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教学例谈

利用多媒体构建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教学例谈

教学模式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操作问题。而现代教学模式是根据历史科学特点构建的以发展学生素质为核心的历史教育策略体系,是创造历史教学环境的一种方法,是提示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一种范例,是对历史课堂教学结构的一种策略设计和评价。课堂教学改革是以素质教育为终极度

目标指向的,而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诸方面素质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即要实现“发展目标”。“回归主体,发展主体”体现为学而教,为育人而教,执行了“教师——学生——素质”的教学路线,实现了素质的全面发展,由此成为现代历史教学模式的主体目标。为构建这种教学模式,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运用多种媒体教学巧现历史情景根据脑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人的左脑长于抽象思维、右脑于形象思维。历史学科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运用不同特征的材料,遵循不同的思维操作过程,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它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而不是互相隔离的”,都是殊途同归,达到认识历史本质的目的。但传统的历史课教学法比较重视历史的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教师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语言去讲述历史,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大脑左半球的生理机制来完成,右半球经常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因此,历史教师要想实现大脑“全球”开发,就必须大量运用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或电教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打破时空界限,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例如:我在所执教的《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一课中,开篇就向学生展示出一种战争景:隆隆的炮声、弥漫的硝烟、“打倒军阀”的响亮口号、战火中飘飞的旗帜……,打破时空界限,把学生拉入到20世纪20年代中。课堂中又分别展示了北伐战争的经过、农民运动的场面、汉口九江英租界被收回的场面。历史真实的再现就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观其人、如观其行,不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了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起热烈、持久的情绪,而且高级神经活动相互诱导,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时运作、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使大脑两个半球都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加强历史地理教学历史地理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尤其是高考改革,实行文科综合考试之后,其重要性更是自不待言,以往我们在历史地理教学中,由于历史地理的考查功能未能充分发掘出来,对于历史地理的认识也局限于具体地名的沿革变化和国家疆域的变化情况等基本的历史地理知识,因此,在历史地理的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识记图等一些基本的地理教学方法,这种旧思维没有体现出历史地理的基本特征。随着对历史地理知识考查力度的加大,旧的历史地理教学模式以直观地增强其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北伐战争形势图》在本节课中共出现两次:首先是显示战争前三支大的军阀势力及当时广东国民政府所控制区域,通过颜色的变换、闪动,加强学生对地理范围的认知,并且引导学生根据地理形势分析国民政府的作战方针的正确性、可行性。如提出问题:为什么首先打吴佩孚?通过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北伐方针的正确,为下一步分析战争胜利原因奠定基础;其次是在放映北伐战争经过的录像之后,通过提问,让学生简单复述经过,再通过对北伐战争进军路线有明晰的认识,从而看到北伐战争扩要意义是由珠江流域进攻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通过历史地理教学,使学生有一种立体感、空间感,加强学生对文科综合高考形式的适应性,全面提高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水平。

三、多媒体教学,设疑质难,创设合作的学习情境 合作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模式,它强调教学是多边活动,提倡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互动合作,充分调动教学中各动态因素间的密切合作性,构成一个全方位的合作运行体系,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行为,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从而顺应教育社会化的需要,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从教育心理学情感理论来看,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自然会产生快乐有趣的情绪气氛。这种学习氛围一旦形成并保持下去,必然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进行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努力,有利于知识技能的积累和智商、情商的发展。在“合作教学”中师生合作是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方法,它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各种历史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形成历史学习的能力。课堂讨论是师生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地设计疑问,有目的地组织课堂讨论,能唤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和感知新课的兴趣。例如:本课中,根据重点、难点,在通过显示《北伐战争形势图》后我提出了问题:国民政府为什么决定先打吴佩孚?让学生讨论:在看过北伐战争经过的录像之后,提出如下问题:①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第二篇:利用多媒体在历史中教学

利用多媒体在历史中教学

内容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把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合并处理组成一个交互性、集成性、可观性、教学形式多样性、虚拟性等特点于一体的一种现代教学辅助手段。我们应该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交互性强等特点,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多媒体教学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运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直观等特点,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对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课堂效率,扩大信息量,更好完成教学任务。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它的优势,以便最大化地实现历史学科教学目标。

关键词:多媒体 历史教学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有两个基本的目的,第一是为高考服务,这是最直接或最现实目的。历史在文科高考中占100分,直接关系到文科学生是能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的问题;第二是历史学科课程目标所规定的“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①也就是说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既要训练能力,也要了解和运用史学方法,更要体验与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不可能回避高考这一现实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如何完成这些目的和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创新、完善教学方法,更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它的辅助作用,让历史教学效果最优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把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合并处理组成一个交互性、集成性、可观性、教学形式多样性、虚拟性等特点于一体的一种现代教学辅助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历史教学,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要求教师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正如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提出的“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②

一、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教育理论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之一,自然以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为指导。现代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其中直接的是视听教育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

学生的学习首先是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根据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表明:(1)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这说明人类获取信息主要来自视听;(2)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的内容20%,自己看到和听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占70%,这就是说,如果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信息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在计算机网络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将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及文字等各种多媒体信息,以及将实时控制动态地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因此,多媒体提供给学生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感觉的综合刺激。既然视听是学生获取信息和保持信息的主要途径,教师就应该将教学有关的信息尽可能地以视听方式展现给学生。而实现这一切在网络环境下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以历史为例,网络上大量的影视作品,文史图片,只要稍为剪辑就可直接运用到教学中。如在《北伐战争》一课中,可剪辑电影《大浪淘沙》片断,《蒋家王朝的覆灭》一课中,可剪辑《渡江侦察记》中攻占南京片断等。

教育传播学理论中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多媒体是优化教学的手段,媒体与学生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而非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多媒体网络平台在这方面有突出的优点,后文将作更详细的论述。

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尚需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最重要也是最先进的首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它是在吸取了多种学习理论,尤其是维果茨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其基本观点是:(1)知识不仅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2)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强调教学中多向社会性和相互作用对学生学习建构的重要作用,主张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进行丰富的、多向的交流,讨论或合作性地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和相互学习;(3)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教学尤为重要。因为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实质就是创造一种学习情境,利用网络这个巨大的资源库,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

二、如何优化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交互性强等特点,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重演。这个特点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增加了难度,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特别是一些不易说明,头绪较多的历史知识点,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方法是很难具体形象地加以描绘,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困难。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形象化的教学信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能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屏幕显示的内容可以随意重复和迅速更换,可以表现事物的动态变化,还可以随画面变化产生相应的声音,使某些抽象的、难以表现的教学过程得以实现。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做到视听并用,从而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学习,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大量教学信息进行优化处理。还可通过课件向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自然、人文等资料,扩充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比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途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比如在教“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的相关内容时,“遵义会议”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及理解其历史意义“遵义会议是我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通过录像,可以看到红军虽然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被动挨打、土气低落,几乎全军覆没的背景;遵义会议后红军采用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一前一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并加深了对遵义会议的时间及内容的记忆。

再比如在讲授“西安事变”内容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可播放电影《西安事变》中的五个片断:(1)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2)宋美龄及蒋介石的顾问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3)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4)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5)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庆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五个电影片断,经过思考,就很容易回答上述问题,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解决了难点问题。

2.创设多媒体教学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历史教学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来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思想道德及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高中学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青年过渡,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历史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大纲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历史教师应该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比如在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

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声画同步,视听结合,再加上教师抑扬顿挫的旁白,使学生在正确理解文本的同时,激发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有利于很好地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作用。

在讲述《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时,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最早的测报地震的仪器,对人类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只有课文和插图,学生很难理解地动仪为什么能够测知地震的方向及地点?而通过录像剪辑,通过近景、特写镜头,把局部放大,将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具体而又形象地演示出来,学生看得明白,听得懂,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的祖先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能发明如此精确,灵敏的仪器,真是了不起!由此了解到欧洲的同类发明要比我国迟一千多年,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样,既传授了历史知识,又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运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直观等特点,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对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课堂效率,扩大信息量,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观察、认识历史事物的变化过程和内在联系,有效地处理好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由于它们容量大、节奏快,还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收到简而不漏、活而不乱的效果。在讲述“中日甲午战争”时,我不仅分析战争原因、性质、过程和影响,还用投影片对《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对照分析比较,使学生自然得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并加强了认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必修1第9单元第27课《世界之交的世界格局》,主要讲述两极格局解体以及对世界局势的产生的影响,美国因想极力构建单极世界而不惜采取单边主义以及国际恐怖主义等都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威胁,学生对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制止战争和反恐的问题很难得出结论,因此,我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提供了如下两则材料,让学生提炼其中的观点,这样,既达到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又能让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综上所述,在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应对新课程的有效途径。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开启学生智慧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手段,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这是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正如《走进新课程》一书中所说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作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应发挥出自己的才情,和学生一同融入这个具有生命活力的同构体,引领学生亲历学习过程,走向“学生、教师、文本,平等对话;过程、情境、情智,立体展示”的历史教学新境界。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它的优势,以便最大化地实现历史学科教学目标。

利用多媒体在历史中教学

历史与文化学院 学号:2011161010 姓名:孙鲁鲁

第三篇:例谈滥用化学多媒体教学

例谈滥用化学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要求,采用多媒体播放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视听享受的世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滥用化学多媒体教学也会产生许多消极作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重削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多媒体教学能够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但是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获得。如药品的使用、量筒的使用、滴管的使用、仪器的组装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做才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必须经过反复操作才能熟练。如果用观看视频的教法取代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过程,无疑是削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削弱学生的观察力。

视频、幻灯和投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介绍多种实验的操作与实验现象等各方面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重复观察。但却不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视频等材料是经过加工制作出来的,有很多实验现象观察并不仔细,如氧气的制取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如果不亲自观察是不能体会到有较大气泡的逸出才是氧气收集满的信号。如果单纯看视频,不做实验,对实验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就会降低甚至会产生一些误解。只有在看视频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去做实验,体味做实验的乐趣,做一做,摸一摸,量一量,闻一闻,才能得到真实完整的知识。例如分子特性的讲解,没有实际做实验闻气味,如何也描述不出所谓的氨味儿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刺激性气味,调查证实,86%的学生认为实验能够提高自身学习化学的兴趣,没有实验化学的学习内容变成了简单的背诵记忆,使化学学习变得枯燥无趣。

三、削弱了思想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视频一般都是专业知识性很强的,很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教育。例如,介绍我国的水资源概况,环境污染等内容时,不能适时地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内容,未能联系学生实际进行火灾隐患的知识普及;讲碳循环和氧循环内容亦缺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由于在看视频过程中,学生主要是看和听,结论是给出来的,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不能尝试自己的认识过程,这也不利于科学方法的培养。

总而言之,一定要明确多媒体教学是辅助教学的策略,要在“辅助”上下功夫。只能适时适量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要滥用多媒体教学,以免事倍功半。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做实验才能说明问题。要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法优化组合,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的局限性,力争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上册 11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11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3、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学习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学习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学习准备】 工具书,表格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学时安排】 一课时

一、激情“动”员(3分钟)

展示《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 谈一谈你的感想?

二、主“动”展示(5分钟)讲述一个你知道的北伐战争小故事。

三、调“动”探究(10分钟)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知识点:

一、黄埔军校建立

1.背景: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

2.建立:()在广州黄埔建立。

3.领导:校长()。政治部主任()。4.作用:()

二、北伐胜利进军

1.开始时间:()2.北伐目的:()

3.主要对象:()、()、()。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5.北伐先锋:第四军叶挺领导的独立团。

6.重要战役:()、()、()。7.主要战果:

(1)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2)北伐军半年内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背景: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1)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

(2)性质:()。

(3)政策:()。1

四、互“动”交流(20分钟)

我收获,我快乐

1、展示孙中山先生的头像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前领导的重大革命活动有哪些?结果如何?

教师点拨: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护国运动等革命活动,试图挽救民族危机,但都以失败宣告结束;与此同时,中共成立后,按照中共一大的党纲要求也先后发动了一系列工人运动,也同样以失败结束。正当双方对革命的前途迷茫之际,在苏联的帮助下,双方进行了第一次合作,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极大地推进了国民革命。

2、《黄埔军校校门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请问:孙中山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这副对联体现的办学宗旨(目的)是什么?

教师点拨:孙中山创办军校的目的,是创建革命武装,以武力推翻帝国主义与军阀的反动统治,挽救国家危亡,这也是军校的办学宗旨。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2、重点突破——北伐战争

一、阅读“北伐军胜利进军”这部分内容,并结合所给的资料和自己掌握的地理、历史知识,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同时分析: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呢? 教师点拨: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a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正义战争;b作战方针正确;c国共两党齐心协力;d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e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

二、1927年4月12日发生了什么事件?(2)结合上面的两幅图片,你认为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师点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4月;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

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五、灵“动”拓展(2分钟)(小结、升华)

1、在当前祖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中,仍需加强各方面的合作,包括海峡两岸的合作、对话,世

界各地区的合作,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等。为了促进两岸关系,大陆决定送一对大熊猫给台湾,你知道我们给它们取的什么名?有何含义?

2、作业(选做题)

预习下一课,完成课后练习

课后反思:

第五篇: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我国中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其实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是没有很大矛盾的,其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要求比纯粹的多媒体教学更高更严格,传统的板书设计和板书实践、备课改作等用多媒体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甚至可以说老师的第一个粉笔字可以让老师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

1、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

传统教学是指教师在讲台黑板上讲解并辅以黑板板书,学生在座位上听讲与练习的教学方式。它的主要活动是教师依教学进度,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全班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练习和课后的温习来熟练课本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必要时教师补充许多教材或经由考试增加许多练习的机会。

传统教学以“传递—接受”为特征,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2)学生是知识的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3)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2)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是几千年教学模式精华的结晶;(4)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

2、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以教定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2)以本为本。忠实地执行教材,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枷锁;(3)教路单一。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是照本宣科,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4)学法单一,目标单一,问题单一,评价单一,过程单一等。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有许多方面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一是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直观,便于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学习和掌握教材;二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教学速度、节省课时,减轻了教师的劳动;三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将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与仿真技术结合起来,与人工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应用在教育教学中,那必将掀起人类教育事业的一场新革命。

1、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

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

(3)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4)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因此,课件的知识表达能力更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

2、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必要的课件

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要求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本来采用传统教学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节课,有的教师为了某些特殊原因,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而取得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基本一样。相反则忽略了对教学教法的研究,对教学模具的选择,成了对传统教学的“一票否决”。

(2)课件的制作费时费力

目前,在不发达地区的许多学校,对于不少老师而言,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有困难,但是为了制作课件,他们有的发动全教研组成员找素材,请学校的计算机老师帮助操作,并且为了让课件更漂亮,从网上找图片等,制作仅仅一节课的课件,老师们要花上一两周的时间,但是等讲完这一节课,以后这个课件也几乎没有任何用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精力。

(3)课件内容华而不实

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如:有的老师在课件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出现设置“伸缩”、“飞入”、“百叶窗”等动画效果,每出现一个文本框或艺术字就有“风铃”、“鼓掌”、“爆炸”等系统自带声音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同时设置彩色文字等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课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4)以电脑为中心

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常有一些人怕操作失误,为了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几乎也只是一个劲的点鼠标,而无需讲解。更有趣的是,由于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有的图片及声音没有“打包”,一旦更换机器,讲课时有的图片显示不出来,而只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大“×”号等。让讲课教师尴尬不已。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从“电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

(5)“多媒体”成了“一媒体”

有的教师在尝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甜头后,便对此视若掌上明珠,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计算机来教学,对其他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课件替代小黑板、挂图等教具,还自以为用了多媒体而颇为自得。这样的教师,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好,但是还必须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总的来讲,计算机辅助教学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计算机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结合,“和平共处”,而不要一味追赶时髦。

(6)公开课专用 为了一节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终于制作出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课件,这样费时又费力,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老师们不可能每一节课都做课件来辅助教学,导致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了上公开课、示范课的专用道具。在随堂课的教学中,仍然是“满堂灌”、“填鸭式”、“一言谈”等传统的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各有优缺点,如何正确处理两种教学模式的关系是个长久的课题,我认为两者不能对立起来,而应有机结合,以传统教学方法带动多媒体的开发和应用,以多媒体教学促进传统教学的改革,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和全面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是两种模式结合的精品。

下载利用多媒体构建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教学例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利用多媒体构建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教学例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媒体打造历史教学新的起点

    多媒体打造历史教学新的起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显重要,将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有利于学生历史课堂知识的获......

    高一历史新授课教学模式探究

    高一历史新授课教学模式探究【操作要领】课标导读,引导预学——探究问题,合作学习——提炼问题,归纳总结——拓展问题,巩固训练。1.课标导读,引导预学教师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及江......

    例谈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例谈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一点体会今年,我校建设校园网络,建立学校网站,实行班班通,充实信息资源库。学校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是家常便饭的事了。多媒体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

    运用PBL教学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运用“PBL”教学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总结 运用“PBL”教学法开展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是我教研室2000年开始研究的课题,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

    基于网络资源教学模式的构建(样例5)

    基于网络资源教学模式的构建 《网络电子教室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 彭五保 江西省信丰县第二中学 摘 要:为了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创造一个在教师指......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功效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功效 多媒体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已成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它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特有的优势,为教学服务。一是多媒体集图文声于一......

    谈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有机整合1

    谈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有机整合1 摘要:创设历史情境,再现历史真实,增强历史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补充资料,加大容量,突出教学重难点,增强历史课的渗透性与和开放性,构建知识结构,形成......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共5篇)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内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