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强力保障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23:0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强力保障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强力保障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强力保障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强力保障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和发展就无从谈起。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改革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问题逐步显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明显增强,社会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要加快推进无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全力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的极端重要性

社会矛盾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推进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首要问题。为确保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切实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有效维护社会和谐与平安稳定。

(一)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加快转型发展的基本前提。胡锦涛同志曾专门指出,“社会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经济转型发展离不开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而有效化解和减少社会矛盾则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和前提。历史实践反复证明,在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冲突纠纷接连不断的社会环境下,不仅丧失了投资创业的基本环境,而且经济社会政策也无法真正贯彻落实,甚至各种经济活动也无法正常开展。为此,要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坚决确保社会秩序的平稳有序。

(二)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改革创新必然会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整,转型发展必然触及一些群体的经济利益。比如,在无锡加快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调整经济结构,企业改制重组、环境整治、征土拆迁以及劳动就业等工作中,必然会牵扯到一些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引发社会矛盾纠纷的因素也不断增多,各类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为此,可以说,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是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应有之意。

(三)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础条件。没有稳定和谐,人民群众无法安居乐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首先应该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抓起。因此,必须树立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充分认识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处理矛盾、化解矛盾,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切实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社会矛盾化解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是做好工作的航标与灯塔。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必须首先明确科学的工作原则,坚持用正确的指导思想来指明工作方向。

(一)坚持预防为先、标本兼治原则。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问题,既有大量的经济利益诉求,又涉及各类社会纠纷,调处化解的难度非常大。因此,社会矛盾化解也要坚持预防为先,从政策制定、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切实减少引发

社会矛盾的因素。同时,针对已经产生的社会矛盾,要根据社会矛盾的性质特点,坚持标本兼职,找准原因、把准脉搏,对症下药,着力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尽力做到矛盾问题不上交。

(二)坚持积极主动、优先调解原则。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要求,建立健全社会矛盾排查和预警机制,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提前预警和超前处置,防止矛盾叠加聚集激化升级。对发现的矛盾问题,各级公安机关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主动参与化解调处,力争将矛盾纠纷处置在小、化解在早、消除在萌芽状态。牢固树立“调解也是执法”的理念,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坚持调解优先,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同时,要不断增强程序意识、证据观念,无论是接处警工作,还是执法办案、矛盾调处,都要严格依法办事,严格遵循程序,及时、细致、全面地收集、固定证据,严格执法、规范处置,切实掌握工作主动权。

(三)坚持因事制宜、分类处置原则。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社会矛盾,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和工作对策,深入细致地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对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在坚持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双方利益,细致入微地做好疏导调解工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予以正面回应;一时难以解决的,讲明情况、说明道理,争取理解。要坚持法、理、情相统一,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有机结合,将“说理执法”贯穿于执法办案与矛盾调解的全过程,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注重对当事人的心理疏导,努力实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要深入贯彻宽严相济政策,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社会矛盾化解必须做好的重点工作

坚持以情报信息为主导,主动预防、积极化解,对症下药、因事制宜,主动找准和摸清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减少社会矛盾问题。

(一)抓好源头预防预警,努力将矛盾消除在未然之中。一是积极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积极参与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对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作出预测分析,对重大事项实施的安全性进行评估论证,提出意见和建议,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对已经评估付诸实施的重大决策事项,坚持全程稳控并做好后续跟踪,及时发现报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二是加强不稳定因素研判预警。要建立健全“多行业、多系统、多层次”的不稳定因素信息收集、研判、预警体系,拓宽情报信息渠道,不断扩大情报信息来源。要结合公安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发现、采集、应用寓于日常警务工作之中。要健全完善定期研判制度,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社会矛盾问题,准确预警,主动化解。三是完善走访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完善公安民警走访联系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全面掌握社会动态,帮助反映合理诉求,帮扶生活困难群体,积极推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要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健全群众意见建议转递、整改、反馈、督查机制,健全完善公安机关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走访、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警民恳谈以及“三个报告”等工作制度,及时倾听群众呼声,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尽力满足群众愿望,帮助解决群众反映问题。

(二)强化矛盾疏导化解,最大限度避免矛盾激化升级。一是开展社会矛盾滚动式排查。要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滚动式排查、分级管控机制,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尤其是要着重加强对征土拆迁、劳资纠纷、医患纠纷、企业改制、破产倒闭、环境污染、社

会保障等重点领域的矛盾排查,努力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人头情况掌握。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会同有关地区、部门开展针对性化解处置工作。二是全面推行“公调对接”工作模式。要加快推进“公调对接”工作,在公安派出所、交巡警队等基层执法单位全面设立调解室,建立健全公安机关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良性互动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对接处的各类矛盾纠纷警情,严格依照相关文件要求,依照设定的职责范围、处理流程和处置标准,切实做好接警处警、先期处置、调查取证、移送分流、跟踪反馈等各项工作,确保接处警工作与“大调解”机制无缝对接,力争实现基层公安民警减负与提高化解效能的双赢效果。三是加强公安信访工作。不断完善公安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市、县、派出所三级领导接访和领导包案制度,大力推动领导干部带案下访、上门走访、预约接访、网上接访以及部门领导陪访、部门联访等机制建设,多渠道解决信访问题。要积极构建“警务区预防、基层所队化解、县(市)局、分局息诉”信访工作三道防线,最大限度地把初信初访问题解决在当地。以推动“案结事了、停访息诉”为目标,积极开展公安信访积案集中清理,围绕历年来专项整治活动中尚未停访息诉的案件和上级交办的重点案件,组织开展化解攻坚,逐步化解信访积案。

(三)稳妥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社会现实危害。按照《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规定》要求,不断完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健全群体性事件分级负责、分类处置工作体系,根据事件原因、性质、类别、规模特点和危害程度,细化和规范领导指挥、警力调用、装备配置、处置方法、战术运用等指挥处置程序,有效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对已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执行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三个慎用”的原则,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深入细致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疏导和群众思想工作,全力维护现场秩序,迅速平息事态,坚决避免发生警民冲突,努力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

(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最大限度防止社会矛盾产生发酵。一是要加强社区警务工作。要以社区民警进村(社区)兼职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社区资源的整合利用,不断充实群防群治力量,夯实社区警务工作基础,切实构筑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逐步改革和完善基层警务运作机制,保障社区民警能够沉入地区集中精力做好“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等基础工作。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应用。要进一步加快“大平台”、“大情报”系统建设应用,搭建起社会矛盾研判预警、跟踪化解、应急处置的信息平台。要及时将矛盾纠纷的苗头倾向、调处化解、跟踪回访、现实动态等情况实情、实数、实时地采集输入平台系统,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动态轨迹和发展趋势,有效提高社会矛盾的防范、化解能力。三是强化群众工作能力培训。要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广大民警的宗旨意识和执法为民思想,逐步提高公安民警特别是社区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传帮带”的传统工作优势,采用新老结合的方式,帮助青年民警熟悉地区情况、学习群众工作方法、掌握岗位工作技能,使广大民警真正做到“三懂四会”(即,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矛盾化解、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并把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变为自觉行动。

(五)强化整体联动联调,不断提高社会矛盾调处化解效能。要针对一些社会矛盾涉及面广、调解难度大的实际,建立跨地区、跨警种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专门议事机构,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重大疑难个案的研究分析、工作指导和方面性、倾向性社会矛盾的综合研判分析。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既分工负责,又紧密协作,既上下联动、又左右互动,共同做好社会矛盾化解、重点人员管控等工作。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依托“维稳办”、“矛调办”、“信访联席办”等工作平台和“大调解”体系,切实加强公安机关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其他专业调解等各类调解的相互衔接,实现信息互通、工作联动、矛盾联调、优势互补,努力形成社会矛盾调处化解的整体合力

第二篇:公安机关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公安机关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社会矛盾化解是三项重点工作的基础和根本,是公安机关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重点。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赋予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是公安机关密切和谐警民关系的有效载体。新形势下,如何推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沁水县公安局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实际,浅谈几点认识。

一、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取得的初步成效

今年以来,沁水县公安局党委对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高度重视,坚持把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作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抓手,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作,纳入了全局公安工作的整体部署和民警的职责范畴。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预防为主、调解为先,因情施策、分类处置“三项原则”,牢固树立排查是责任、调解是执法、解决是能力“三种理念”,突出抓好信息预警、排查调处、联动化解“三个关键”,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截止目前,我局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30起,整改落实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60余件,化解因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6起。

一是在矛盾纠纷排查上,实现了由全面排查向主动预警的转变。为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我局进一步延伸信息触角,拓宽情报来源,在全县每个行政村都确定了一名情报信息员,全面搜集掌握影响社会稳定的深层次、内幕性、行动性信息,做到耳聪目明、未动先知。同时加强对社会舆情的收集研判和不稳定事端的提前预警,有效防止了各类社会矛盾叠加聚集。今年以来,我局共编发维稳动态49期,为上级公安机关和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6月7日,我县中村镇上峪村部分村民因移民搬迁补偿款问题极有可能到省市上访,我局在掌握具体情况后,迅速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商讨解决办法,落实稳控措施,有效预防了上访事件的发生。

二是在矛盾纠纷化解上,实现了由单一化解向联动化解的转变。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中,我局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积极推动建立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大格局,着力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整体合力,起到了明显效果。今年4月,我县嘉峰、土沃等地连续发生多起因村民分地、承包工程等原因引发的矛盾纠纷,我局在准确把握诱发矛盾的源头性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协调乡党委、政府及国土所、施工单位进行调解,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协议,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在矛盾纠纷调处上,实现了由行政调解向联合调解的转变。为有效调处矛盾纠纷,我局坚持把调解优先原则贯穿于执法办案过程中,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模式,做到了在工作上形成合力,在措施上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群众代表和当事人亲属在矛盾调处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升级。5月24日,我县端氏镇端氏村村民郭某在拆建房屋时,与邻居王某因20年前土地置换问题发生矛盾,王某及其家人阻拦施工长达8天之久,并引发双方斗殴。经过村干部、当地群众代表以及民警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教育,双方握手言和,事情得以成功调解。

二、当前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们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和制约工作深入开展的瓶颈问题,其中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

一是主观方面。

1、思想认识不足。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有的民警甚至包括少数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对社会矛盾化解存有模糊认识和片面认识。一是对当前公安机关开展社会矛盾化解认识不足,认为三项建设才是公安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对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缺乏统筹性、重要性和敏感性认识,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实践中消极怠工问题时有发生;二是对社会矛盾化解存有片面认识,片面地认为矛盾化解工作涉及的只是派出所等基层部门,与综合业务和其他部门无关。一些部门、警种认为社会矛盾化解不是工作的主业,对所承担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矛盾化解工作开展。

2、机制不健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机制是基础,是关键。在实际工作中,虽已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工作机制,但与新形势下的工作任务相比,还存有诸多不足,亟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是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不健全,矛盾排查化解没有持续开展,工作不彻底、不全面;二是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机制不健全,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缺乏沟通协调,矛盾化解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工作效果不显;三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对职责任务、处置权限及程序等需要全面规范,力求最大限度发挥整体工作优势。

3、工作措施不力。尽管大多数部门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但部分单位仍存在矛盾纠纷预警不及时、排查不到位、处置不妥当等问题。一是对各种不稳定因素未能及时预警,仍然保持先排查后调处的传统工作方式,没有将不稳定因素掌握在可控范围之内;二是对各类矛盾纠纷未进行全面排查,当前,特别是对于医患、劳资、拆迁等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不到位、不及时,需切实加大排查工作力度,及时解决矛盾纠纷;三是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一般治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和交通事故,只注重对案件的依法处理,而对矛盾纠纷没有进行有效化解;四是在社会矛盾化解中,没有牢固树立调解也是执法的理念,没有充分运用和解等方式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减少对抗。

二是客观方面。

1、农村治保组织涣散,作用发挥不明显。目前,我县239个自然村都设有治保组织,但由于经费、人员和制度等各种因素,基层治保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的软弱涣散、工作不力等现象。对于发生的矛盾纠纷,治保组织没有有效地去化解和调处,甚至还因各方利益冲突,引发新的矛盾纠纷,以致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叠加聚集。

2、各职能单位工作不到位,社会矛盾化解成为公安机关的“独角戏”。社会矛盾化解,应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形成化解矛盾工作合力,推动工作开展。然而从工作实际来看,各职能单位不能有效履行矛盾化解职责,工作不彻底、不到位,矛盾纠纷联动化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对策建议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基层公安机关应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公安机关点多、线长、覆盖面广和联系群众广泛的优势,按照抓源头、清积案、建机制、强基层的要求,全面了解掌握社会动态,集中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抓源头,以“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1、以爱民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排查矛盾纠纷。要进一步深化“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经常性地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要针对不安定因素和矛盾纠纷相对集中的领域、群体,重点排查因农村土地纠纷、房屋拆迁、基本建设用地等可能影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采取有效措施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2、以群众利益诉求为导向,确立排查化解工作重点。在“大走访”活动中,对群众反映的切身利益问题,要积极依靠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千方百计解决问题、缓解矛盾、化解纠纷,确保群众的诉求有人听、有人管。同时要多做宣传、解释和疏导工作,着力缓解群众情绪,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维护自身权益。

3、以“大情报”信息系统为依托,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要通过情报信息预警,加强对社会舆情的收集研判和不稳定因素的提前预警,及时掌握苗头性问题,密切关注重点人员诉求和动向,确保不稳定因素掌握在可控范围之内。

二是抓根本,以健全工作机制为抓手,推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向纵深开展。

1、建立健全矛盾排查机制,确保矛盾隐患及时发现。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全覆盖的矛盾纠纷排查网络,特别是对于因煤矿资源整合、拖欠工资、劳资纠纷引发的各类矛盾,经常性地开展排查,及时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有效防止影响稳定问题的发生。

2、建立健全联动化解机制,确保矛盾纠纷有效化解。要在全力排查矛盾纠纷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完善矛盾联动化解机制,大力推进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一体化、常态化,与综治、信访等部门建立调解对接机制,全面推行联动化解工作模式,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重视,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积极支持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格局,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强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3、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妥善处置。一要从实战出发,建立健全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信息灵敏、指挥高效、反映迅速的扁平化指挥体系,分类制定处置预案,明确组织领导、职责任务、处置权限及程序等内容,建成分工明确、行动迅速、运转高效的处置工作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映、妥善处置。二要切实加强对突发事件规律特点的研究,不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判、现场指挥、依法处置、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

4、建立健全考评工作机制,确保矛盾排查化解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完善工作考核制度,把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纳入考核办法,对各单位、各部门矛盾化解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评,确保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均衡用力、整体推动,保证各项任务到位落实,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三是抓基础,以强化联合调解为重点,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

1、要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的原则,树立调解也是执法的理念,依托基层派出所和农村、社区警务室深入开展公安行政调解,对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一般治安案件、交通事故,要及时介入,查清事实,优先适用调解,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矛盾纠纷,有效防止矛盾纠纷的扩大和聚集,引发突发事件等不稳定事端。

2、要积极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化解中的作用,积极依靠群众,借助各方力量,努力形成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增强调解工作实效。

3、要坚持因案施策、分类调解,要对发生的矛盾纠纷认真分析研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对于小矛盾、小纠纷,要超前介入,尽可能协调人民调解组织解决,以节约警力,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涉及范围广、调处难度较大的矛盾纠纷,要迅速启动联动调解工作机制,积极联合县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第三篇:关于公安机关交管部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公安机关交管部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

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政法维稳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做出的重要决策,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更好地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公安工作立足自身职责任务、自觉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坚持实践发展第一要务和稳定第一责任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全面进步的重要载体。笔者从事公安交通管理多年,就化解社会矛盾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商榷。

一、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几个方面

(一)、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由于事故双方当事人或家属协商不成,极易引发信访事件甚至是群体事件。道路交通事故信访闹访的特点:

1、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达不到要求或得不到解决是引发不安定事件的最主要原因。

2、损害后果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或其亲属为闹访主力军,且当事人以外来人员居多,给事故处理部门在沟通、协调解决上带来一定困难。

3、事故当事人的闹访逐渐减少,封门堵路等群体性事件却增加迅速,闹访者将封门堵路等非法行为视为解决问题的最佳捷径。

4、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对封门堵路、上访闹访等非法行为无有效打击措施,助长了闹访者的嚣张气焰,导致群体性事件的随意性和突发性有所加大。

5、闹访者的事故相对方多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闹访者抱着“肇事人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或肇事车系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因而会息事宁人”的心态,漫天要价,故意抬高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金额,在事故相对方不能满足其赔偿要求时,便采取各类过激行为相要挟。

(二)、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处、查纠方面。

1、法律文书填制不规范。由于某种原因,相当部分法律文书填写不完整、不规范、随意变更,甚至发生错误,致使当事人对民警进行投诉。

2、违法行为取证不充分。民警在执法工作中证据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对部分违法行为的认定缺乏证据、认定违法行为所依据的证据不符合法定要求、对事故事实认定所依据的证据不够确凿充分、所提取的证据未依法固定或证据不符合法定证据规则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证据的法定效力,进而影响到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3、执法当中程序不到位。由于加强公安交通管理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执法监督工作,在执法工作中民警程序意识明

显增强,但仍然存在不足的方面。在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中,询问笔录未按规定制作、法律文书未依法送达;在交通事故处理中,违反规定进行调解、超过法定期限作出事故认定等程序瑕疵依然存在,直接影响了执法质量。

4、群众工作处理不到位。有些民警在思想根源上没能真正从管理型转为服务型,还是以管人者自居,不讲究执法方式和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引发警民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执法实践中,由于部分民警的执法方式简单、执法态度生硬甚至粗暴,不愿做、不懂做、不会做群众工作,导致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不理解、抵制、甚至抗拒执法现象时有存在,有时甚至本是公正、合法的执法行为却造成不良影响。

二、预防对策

社会矛盾化解强调的是从职责任务出发,为交通参与人提供最直接的服务;注重社会矛盾化解,作为执法为民的生动实践,努力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真挚的感情化解社会矛盾,不放弃每一刻感动群众的时机。

(一)、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永远是我们的坚强靠山和铜墙铁壁,进一步深化和谐的警民关系建设,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的原则,深入群众当中,积极化民怨、解民忧,解决老矛盾、预防新矛盾,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解决难题的社会环境,积极消除各种涉及交通管理工作的不安定因素,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要在日常交通违法处理和事故处理等执法过程中,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工作,使群众在处理一起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时,不但要受到一次教育,还要受到一次感动,做到以情感人,赢得群众的更大理解和支持,促进警民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

(二)、加强对《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的宣传力度。办案民警要在熟知、熟会、熟用交通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广泛深入地对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亲属进行宣传。在事故处理中,损害赔偿调解相关法律知识宣传要提前介入,及时告知事故当事人相关事故处理程序和调查取证情况,加强与事故当事人的沟通和协调,使事故当事人或其亲属能够知晓和理解事故处理工作。

(三)、及时疏理交通事故案件,提前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可能引发社会矛盾。事故处理民警要随时了解和掌握事故当事人的思想情绪动态,及时化解可能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社会矛盾, 对一些矛盾突出的交通事故,办案民警不能按部就班地处理,要换位思考,多替事故当事人着想,及时疏导和减缓事故当事人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压力,最大限度地争取事故当事人的理解和配合。同时,办案民警要经常性地疏理交通事故案件,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交通事故要前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四)、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提高民警的“三个意识”。加大对事故处理民警的业务知识培训和宗旨意识教育,不断

增强民警的“执法规范”意识、“调查取证”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事故处理民警要坚持做到严格依法办案、及时调查取证、查清事实真相,耐心宣传解释、收集足够的证据,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五)、坚持交通事故回访制度,促进警民和谐。事故处理工作要与矛盾初解工作紧密相连,不能孤立开来,特别实在作出事故责任认定后,不能“不管不问”,事故处理程序上的完成并不代表事故处理工作的完成,要积极开展对受害人回访的爱民实践行动,从关心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不但要直接听取到了服务对象、企事业单位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推出更多便民利民惠民的举措,更重要的是直接把公安交警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规范化进程不断地向前推进,促进警民关系的和谐发展,营造全社会对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信任、支持的良好氛围。

(六)、培养基层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基层民警特别是长期处于一线执法的中队民警要懂得要把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等“三懂四会”。这一些不仅民警自身要作为基本功苦练,单位也要作为民警学习培训的一个重点项目。现实的培训情况是:培训的人员不在基层工作,基层工作的人员得不到培训学习的机会。整体单位的群众工作能力难于得到提升,执法环境没有明显改善。白白的浪费了珍贵的学习培训资源。因此要从政策、制度、机制上建立“培训

基层先、学习基层来、工作基层上”的正确导向。进一步改进基层民警绩效考评办法,不应该简单把的把执法量化,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最根本的衡量标准。要最大限度地为基层减负减压,确保基层中队将主要精力、主要警力用在做好群众工作和基础工作上。

第四篇: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中共宁海县委副书记、县长褚银良

宁海新闻网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不可逆转的科学发展的潮流,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并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我们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对于宁海这样一个以生态优势为最大优势、以加快发展为最大任务的县域来讲,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

一、为什么要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两者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要实现两者的共促进、共融合、共转变。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目标取向上具有一致性。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尤其是在经受金融危机考验后,我县产业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日益显现,土地资源和节能减排等压力不断增大,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不仅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人民群众也不会答应,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转变的方向就是要朝着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转,新的发展方式必须渗透着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必须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实现途径上具有一致性。建设生态文明也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但长期实践证明却越来越证明了“波特假说”,即环境保护能够刺激技术创新,减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建设生态文明为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推动了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有机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拓展了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突破贸易壁垒的国际市场空间。建设生态文明还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加大对生态环境支撑工程、符合转型升级导向的产业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第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成果体现上具有一致性。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的生活生命质量的提高上,这也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产业结构实现了转型升级、发展方式得到了切实转变、社会发展取得了文明进步,必然表现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可以这样说,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到什么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就会提高到什么层次,没有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

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关系: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生态与发展能够和谐统一而且必须统一的理念,决不能一讲发展就必须牺牲环境,一讲保护生态资源、环境就必须放弃发展机遇。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实现产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相互融合,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人的生命生活质量的共同提升。二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和利益,也要舍弃不环保和增加历史欠账的GDP,要有壮士断腕和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魄力。同时,要舍得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加大投入,舍得在科技创新、人才保障等促进转型升级方面加大投入,切实增强长远发展后劲。三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特色与优势的关系。

宁海的特色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希望也在生态。尤其是要着眼我县在长三角地区中的发展定位和迎接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树立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就是稀缺要素和重要生产力的理念,以提高宁海发展的“生态含金量”增强对新型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真正使生态特色成为宁海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核心优势。

二、深化举措、统筹推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重点是要在“六个互促共进”上下功夫:

(一)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转型升级的互促共进。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工业经济仍然是我县的主体经济、强县经济,而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工作的主线,必须不失时机地建立资源环境倒逼机制,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技术创新型、规模效益型的工业体系。一是要推进产业布局集聚化。我县产业集聚度与集中度不高,表现为“多而散、小而弱”的特点,目前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二区八园”产业基地建设,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进与孵化搭建平台,同时切实增强园区配套服务功能,提升集群集聚发展能力。要加快实施园区生态化改造,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园区集中供热供气,完善废水、废气等处理设施建设。二是要推进产业层次高端化。一方面是抓招商选资促进增量的高端化,按照高技术、高成长性、高税收和低污染、低耗能、低成本“三高三低”要求选择大而强、小而精的项目,来谋划我县新兴战略产业和新一轮产业发展布局;另一方面是抓结构调整促进存量的高端化,进一步提升和振兴文具、模具、汽车零部件等传统特色产业,推进产品研发设计、现代营销模式、企业组织结构等创新发展,鼓励企业上市和开展资本运作,实施兼并重组,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同时要加强人才支撑,通过提供住房保障、优化生活环境等有效手段,吸引和留住人才。三是要推进资源利用节约化。要以低碳环保为依据,以减量化、再利用、能循环、无害化为原则,以节能降耗减排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制订相关标准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企业和项目准入,逐步压缩高碳产业存量,着力扩大低碳产业增量,并探索开展碳汇交易。要统筹利用好县内、县外资源,深入抓好产业返乡工程,鼓励企业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配置好各种资源。

(二)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推进的互促共进。城镇化是大趋势、大战略、大平台,它有利于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也是推动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提升、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城镇规模扩张,不重视产业支撑、功能培育的做法;另一方面要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凸显生态特色,促进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宁海的城市特色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连着水、城靠着海,要按照打造生态型宜居宜业城市的定位,深入实施“三改三联三突破”的城市发展战略,推进城市六大功能区块建设、城市六大节点改造和城市六大提升工程,进一步舒展城市空间,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公共服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充分融入生态理念,利用城市的自然生态资源,把山、水、海、城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精心设计,深入开展园林城市创建。要顺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积极谋划和实施新一轮城镇开发建设,通过规划引导、综合开发、文化传承,推动资源要素向城镇配置,产业人口向城镇集聚,增强城镇承载集聚功能,使之成为承接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战略节点。要按照“一镇一品”的要求,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镇域经济,西店要抓住卫星城市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打造现代化工贸型滨海小城市;其他中心镇、重点镇、特色镇要从各种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工业重镇、旅游名镇、农业强镇和生态美镇。

(三)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促共进。新农村建设最突出的是以改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为主的农村发展。我县广大农村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要立足这

一优势,把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发展生态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走强村富民之路。一是要做好生态优居文章。在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框架下开展农村生态建设,巩固深化提升“净化大地、美化家园”活动,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整治系列工程,加快建设千里绿色交通走廊、百里绿色清水河道。把农房“两改”作为推进人口集聚、土地集约、服务优化、民生改善、农民文明素质提升、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联建”方式,加快建设一批住房美观、设施配套、生态优良的农村新社区,努力完成3年新改建农村住房240万平方米、安置农户13700户和10年节余土地13000亩的目标任务。二是要做好生态富民文章。充分发挥农村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编制和实施西部山区生态旅游、东部山海生态旅游一体化规划。按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加快有机、绿色、无公害和名特优农产品基地建设,并积极构建农产品营销网络,通过农超、农餐、农旅、农展对接,真正使优质生态的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商品。三是要做好生态育民文章。人可以改变环境,但环境也能改变人。要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明乡风建设。要通过全民保洁等机制的建立,引导群众树立卫生意识、生态意识,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基层生态创建活动,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确保到2011年80%的乡镇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6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

(四)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服务业提升的互促共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具有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能有效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深入实施服务业提升发展倍增计划,发挥服务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旅游、金融等“十大产业”,积极搭建促进服务业集聚提升发展的“十大平台”。另一方面要在发展服务业中充分体现我县的生态特色和优势,提升宁海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开放度,重点是实现“五个在宁海”:一是休闲在宁海。深入挖掘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突出做旅游大产品的指导思想,以六大基地为支撑,加快形成“一心六带四区块”的旅游布局,进一步打响宁海温泉、宁海湾、前童古镇等旅游品牌。二是健身在宁海。以国家级户外运动基地和国家登山步道、徐霞客古道为依托,通过举办中国体育论坛、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集聚人气,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宁海运动健身。三是养生在宁海。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最大卖点,重点面向长三角市场,培育发展养生养老产业,近期要抓好强蛟、大佳何等地休闲养生项目的启动,发展旅游地产和乡村旅游养生养老项目。四是饮食在宁海。依托宁海丰富的绿色和优质农产品,加强策划包装和营销推广,进一步打响“宁海菜”品牌,同时要加快宁海餐饮走出去步伐,通过实施品牌建设和连锁经营,推动产业化发展。五是会议在宁海。借助有利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规划建设以温泉为特色的温泉国际会议中心、以海洋为特色的宁海湾会议度假中心、以森林为特色的天河度假中心和以城郊为特色的溪南会议中心,积极打造长三角一流的商务会议基地。

(五)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改善的互促共进。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因此,要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抓紧解决好触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一是要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我县水资源相对丰富,饮用水质量总体上也是好的,但区域性用水紧张及水污染问题不能忽视。要继续加强大水网建设,加快推进一批水源工程、供水工程建设,让更多农村群众喝上网供优质水。同时要切实加大对重点流域和造纸、畜禽养殖等重点行业的整治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城乡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健全县镇村三级垃圾处理网络,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市场化。二是要让群众呼吸上清新的空气。最关键的是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要按照抓重点、控总量、强监管的要求,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程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增量,加

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和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三是要让群众吃上放心的食品。食品质量问题是当前人民群众感到最不安全的问题之一。要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发展绿色农业,以土林地银行为平台,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同时要加强放心市场和放心店建设,从生产、流通、消费、监管等多个环节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四是要让群众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结合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进城市道路、绿化、环境、小区等方面的改造提升。着力解决停车行车难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快实施城区排堵保畅3年行动计划,注重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进一步加强“六房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统筹解决好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难、小区设施配套难、人才引进难等问题。要围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宜居水平,大力推进生态城镇、绿色农村、蓝色海洋和森林宁海建设,并切实加强保护,做到地不乱占、树不乱砍、矿不乱采,建设和维护好青山绿水、生态永存的良好环境。

(六)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互促共进。生态建设要靠生态文化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来支撑。要注重挖掘和发扬宁海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展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生态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一是要社会化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石,一个生态良好的地区,必然是一个生态理念深入人心、人人都把生态保护作为自己应尽职责的地区。因此要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化的主旋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积极引导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使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自觉行动。二是要品牌化提升特色文化。围绕生态文明主线,链接以潘天寿、方孝孺、柔石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古镇、古村、古戏台为代表的古建文化,以“十里红妆”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宁海平调(耍牙)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以中国徐霞客开游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进一步打响品牌,不断扩大地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要产业化发展县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也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新兴朝阳产业。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要大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扎实推进“十里红妆”等博物馆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积极谋划文化产业园、创意设计园前期工作,着力推动文化产业集聚提升;以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大赛、前童古镇保护开发等为平台,加快文化与工业、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城镇开发、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和文化产业化进程,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

总之,以上“六个互促共进”是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目的是要把我县创建成国家生态县和国家园林城市,最终打造成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围绕这个目标,重点是要启动实施三个“千百十”工程,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实施千里绿色长廊、百里清水河道、十大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在省道、县道等道路两侧大力开展植树造绿活动,打造千里绿色长廊,在全县五大溪流全面实施以百里河道百里清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并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达标排放。二是实施千里休闲步道、百家休闲农居、十大文化品牌及产业工程。以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为示范,打造千里休闲步道,并在沿线发展100家左右的休闲农居,把旅游特色村、农家乐等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同时整合提升沿线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打响名人文化、古建文化、民俗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节庆文化等文化品牌,以文化产业园、创意设计园、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大赛、历史文化街区、步行商业文化区为载体,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实施千亿投资、百个亿元以上项目、十大发展平台工程。“十二五”期间,我县将谋划实施百个亿元以上项目来形成千亿投资,重点推进新型产业化平台、开放平台、城市化平台、城镇化平台、服务业平台、旅游业平台、农业产业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文化产业平台、西部地区统筹发展平台等十大平台建设。

三、用好“两只手”,构建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并重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促进机制

从经济学角度讲,建设生态文明和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和溢出效应,因而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因此必须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重要作用,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制等手段加以推动。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突出规划先行,加大政府投入,强化监督管理,落实最严格的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绩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要推进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政策导向机制。注重从源头上入手,切实开展政策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并充分体现转型升级导向。制订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产业、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建立企业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降低消耗、减少排放的约束机制,探索实行政府调控下的排污权和土地复垦指标交易制度,在实施阶梯水价的基础上推进阶梯电价制度改革,在全社会确立“谁污染、谁买单,谁环保、谁受益,多消耗、多付费,多节约、多得利”的政策导向。三是要实施市场运作,建立健全经营运营机制。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开展生态环保项目市场化运作,采用BT、BOT等模式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广泛吸引民间资本、企业资本、外资等参与生态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绿色碳基金,让全社会都来重视、关心和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四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要素保障机制。把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并把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用于生态建设和民生改善上,强化生态环保的资金保障。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各类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强化生态人才保障。五是要加强执法监管,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对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生产能力和产品坚决予以淘汰,凡未达到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坚决禁止开工,凡不符合环保准入标准的项目坚决不要,凡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企业坚决停产治理。从机制上来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从而推动形成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五篇:关于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的利益矛盾日益现出来。如何把握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提高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是各级党委尤其是基层党政领导面临的重大考验,也是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水平的重要体现。围绕化解社会基层矛盾的调查与思考这一课题,深入我市永定县西溪乡开展调研活动,对我市基层政府化解社会矛盾工作进行了初步梳理和思考。

一、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表现形式

联系我市当前乡镇农村的实际,归纳农村矛盾纠纷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房屋土地纠纷。一方面农村土地纠纷频发。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自古以来被农民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由土地引发的纠纷错综复杂枝节盘根。主要表现为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征地拆迁补偿过程中引发的矛盾纠纷和相邻土地、房屋通风采光、违章建筑引发的邻里纠纷。如:地方政府以及房地产开发商在规划、修路、建设征地中,对农民的拆迁补偿引发的纠纷;伴随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种田变为“零负担”,土地的“含金量”大大增加,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过去因农业负担过重而放弃土地的农民又索要自己的土地,对原定合同予以反悔解除,从而引发纠纷。另外,近几年,城市居民到农村买地买房因房价上涨、一方反悔从而发生纠纷。

(二)村两委选举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主要是在村两委选举过程中产生的当选者与落选者的矛盾,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权力之争等等。

(三)环境污染引发的纠纷。主要是农民与企业污染排放之间矛盾。如我市曾发生某村众多村民与排污企业之间就饮用水的污染整治及赔偿问题引发纠纷。

(四)婚姻家庭矛盾和农村私人借贷、交易等引起的婚姻家庭和经济纠纷。因离婚、解除同居或赡养、继承、财产分割引起的婚姻家庭纠纷。如离婚案件增加、赡养问题多发等。另外农村私人间经济往来增多,民间借贷纠纷频发,还出现了高利贷等新情况新问题。

(五)意外事故、交通事故等引发的纠纷。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村村民在务工或帮工过程中造成的身体受伤或死亡案件时有发生。近年来,汽车、摩托车、农用车、电动车逐年增多,交通事故发生率增加,引发了不少交通事故纠纷。

(六)基层组织管理引发的纠纷。个别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利用手中权力,不经过民主议定而私自发包机动地、调整已经承包的土地而引发纠纷;地方政府以及房地产开发商在规划、修路、建设征地中,对农民的拆迁补偿不及时、不到位、工作不当或忽视了农民的权益引发的纠纷;村干部在经济管理中缺乏透明度、分配不公、贪污腐化等引发的矛盾。

二、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特点

在调查中,明显地感觉到,当前在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背景下,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具有广泛性。一是矛盾纠纷类型多。从前文论述中可以看出,众多的农村矛盾纠纷中涉及征地拆迁补偿问题、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违章建筑问题、房屋通风采光通行等邻里问题、农村基层干部作风问题、要求落实政策解决生活困难问题、社会治安问题、交通事故及婚姻家庭纠纷等诸多方面。二是矛盾分布广。几乎每个村都有矛盾纠纷发生。

(二)具有显现性。当前农村人民内部矛盾有较为突出的显现性。一是潜在问题在民主进程中显现出来。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实践过程看,诸如派性斗争等有死灰复燃现象。二是干群矛盾在村民自治中暴露出来。如在村民依法自治过程,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增强,农民对村务、财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一些农村干群潜在矛盾显现出来。

(三)具有群体性。当前农村矛盾纠纷往往涉及的利益群体较大,如果群众利益诉求未能实现,一旦矛盾发生往往引发群体性事件。如重点工程拆迁安置和补偿问题,如果征地款发放不及时不到位,就可能导致农民集体阻挠项目建设等等。

(四)具有复杂性。当前,农村矛盾纠纷呈现相对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矛盾主体多元化。有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农民之间的矛盾、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也有当地农民与新居民之间的矛盾,农村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阶层矛盾也有所表现。二是矛盾表现交错化。当前农村矛盾纠纷往往存在矛盾表现交错的情况,如经济矛盾中包含分配矛盾、干群矛盾等等。三是矛盾原因多重化。比如某些农村的矛盾,既包含征地拆迁中愿望得不到满足的经济利益矛盾,又包含一些历史遗留矛盾、家庭矛盾。

(五)具有局部对抗性。当前农村矛盾纠纷虽然不是敌我矛盾,但在一定条件下仍存在局部对抗性。一是矛盾形式存在偏激性。从当前许多矛盾纠纷来看,往往是当事人双方要求强烈,心情迫切,情绪激动。处理不当可能引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围攻工作人员等事件。二是引起矛盾对抗性因素增加。如对群众利益诉求不重视、解决不及时,引发矛盾激化。三是一些村的干群关系恶化,引发矛盾对抗性。

三、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原因分析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有其深刻根源和背景,经过对调研情况的分析,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社会矛盾,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农村经济落后、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有直接联系。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形成了强烈反差,城市差距继续扩大,发展水平严重失调。这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严重地影响着农村社会和谐进程,是农村社会矛盾产生地根本原因?

(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健全。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一方面取决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依赖于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这些年来,随着城镇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因土地承包、土地租凭、土地征用。征地补偿等涉及土地问题日益增多,已成为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焦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性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对农民群众在经济利益上的要求不能完全满足。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面对失地失业,又无养老、医疗保障;面对因公致残,生活极度困难;面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受到破坏;面对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等等,广大农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愿望和行为更加强烈,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纠纷,激化社会矛盾。

(三)基层民主制度不健全。部分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少数干部不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不够,不能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回避推诿,对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及时调处,导致各种矛盾由小变大,甚至演变成群体性事件。有的基层干部法律法规水平低,不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注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处理矛盾纠纷方式方法失当,引起群众不满,上海了干群之间的感情。

(四)预防调控机制不健全。完善健全的预防调控机制,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保证。有些地方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中,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健全的工作责任制。有的村社干部配置过少,加上经费保障不足,维稳工作难以开展。直接集中到党委和政府,不仅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和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乡镇党委、政府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及时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并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首要任务,定期排查调处,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单位、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从而使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初始和萌芽阶段。乡镇党委、政府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有配套的奖励制度和惩戒措施。

(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

1、各乡镇都建立健全了县、镇、村、村(居)民小组四级调解组织。形成了以县调处服务中心为龙头,县调处服务中心、镇调处服务中心为核心,村(居)调委会为着力点的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大调解组织网络。

2、乡镇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网络。在村、村民小组选配信息员,及时捕捉纠纷信息,避免因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矛盾激化的现象发生。

3、坚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各项制度。(1)实行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有的地区村每日、镇半月、县每月排查一次,节假日集中排查。在排查工作中坚持“三个结合”,即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条条排查与块块排查相结合。确保情况早知道、工作早到位、问题早解决。(2)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在认真排查的基础上,对所摸排出的矛盾纠纷分门别类梳理,逐项研究制定解决措施。(3)实行分级负责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原则,明确责任,逐级调处。对涉及跨地域、跨行业、多部门的复杂矛盾纠纷,由分管领导及时召开联调会议,共同制定调解方案,各部门密切配合整体联动化解矛盾。(4)实行协调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协调会,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取长补短。(5)实行督查督办制度。强化对重大矛盾纠纷的督查督办,实行跟踪回访,对处置不合理或群众不满意的,继续调处并做好思想工作,防止矛盾激化。

(三)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方法多样

1、是坚持预防为主,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在纠纷的排查调处时,乡(镇)村两级全力以赴,对可能引起的矛盾纠纷和治安苗头高度重视,做到未雨绸缪。

2、是用足用好政策。对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征地拆迁补偿、计划生育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纠纷,一方面深入群众中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把落实政策作为关键措施,靠落实政策取信于民,抓落实政策稳定人心,用落实政策化解矛盾。

3、是严格依法办事。对涉法上访案件,在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的同时,与司法部门协调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对涉法信访人符合法律援助的,政府及时提供法律援助,以法律手段解决矛盾。既减轻基层政府的信访压力,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解决矛盾纠纷具有及时、就地、不拘形式、便民利民、及早发现、尽快解决的特点,能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各基层政府非常重视调解工作,建立健全调解组织,把那些办事公道,热心做调解工作,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人员充实到调解组织中来。加强对村级调解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有的将调解员工作纳入村级转移支付,实行误工补贴,提高广大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5、整体联动化解矛盾。新时期矛盾纠纷日益复杂,有的单靠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已无力解决,这就要充分调动有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齐抓共管,合力疏导化解矛盾纠纷。对那些涉及跨地域、跨行业、多部门的复杂矛盾纠纷,由分管领导及时召开联调会议,共同制定调解方案,各部门密切配合整体联动化解矛盾。比如,近年,休宁县五城地区在以前“联勤联动”警务工作机制(注:五城地区将五城公安派出所、商山公安派出所、五城森林派出所、五城龙湾交警中队的警力整合起来,成立一支联勤联动综合执法队伍,率先在全县推行“联勤联动”警务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对“联勤联动”工作内容进行了充实,增加了乡镇综治办、司法所、法庭、工商所等力量,将其上升为社会治安防范工程。对于保卫重点工程黄塔(桃)高速公路建设、地质灾害移民安置、大型集会安全保护、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等发挥了重大作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大大提升。

五、对新时期基层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几点建议

(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当前,农村有相当部分群众的法制观念淡薄,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在各有关职能部门、村级组织的配合下,采取各种形式,依托各类宣传载体,加大法律、政策宣传力度,让法律、政策真正进入千家万户。通过法制教育使广大基层干部掌握法律知识,增强其学习、贯彻、执行政策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从而减少由于素质低、工作失误引起的纠纷。通过法律政策宣传教育群众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使群众遇事后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按照政策办理,而不是采取激进的方法,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及人民调解员分布广,贴近群众的优势,广泛开展“法律进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校园”活动,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道德修养,增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念,自觉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领导,及时解决,防止矛盾扩大。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从全局上防止矛盾扩大。

1、是要明确职责,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化解矛盾纠纷责任制,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直管、部门负责、齐抓共管、综合调处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大信访”、“大调解”工作格局。

2、是要发挥党委在化解矛盾中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3、是要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矛盾解决在最基层。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核心。因此,在解决各种农村矛盾的过程中,必须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好村民依法自治,从矛盾发生的第一地点及时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化解。

4、基层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人民调解组织在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中的重要作用。把人民调解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要严格落实领导目标责任制,强化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对于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热点纠纷,要亲自出面协调处理,防止因处理不及时、方法不当引起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酿成群体性事件或刑事案件。

(三)要建立健全化解矛盾纠纷的各项制度

1、建立预警机制,化解矛盾于萌芽状态。化解农村矛盾纠纷要走群众路线,建立预警机制,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一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新机制,做好矛盾排查预警,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网络。二是要健全信访制度,积极控制矛盾苗头。要构建新的信访体系框架,整合信访信息资源,规范信访工作。

2、建立应急机制,妥善处理局部对抗性矛盾。局部对抗性矛盾往往表现为群体性事件,影响较大,要建立应急机制,及时妥善处理。一是要建立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应急机制。镇党委、政府要有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组织机构和应急预案。当发生对抗性事件时,要迅速有效地调动各方力量,控制事态发展,做到快速发现,快速出动,快速展开,及早控制事态发展。二是要明确处置职责,稳妥有序化解不安定因素。在发生局部对抗性群体事件时,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自己的处置职责,积极解决各个环节的问题。

3、完善整体联动化解矛盾机制。针对新时期矛盾纠纷日益复杂,有些矛盾纠纷跨地域、跨行业、涉及多部门,单靠基层调解委员会或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无法解决,这就要完善整体联动化解矛盾机制,各部门密切配合整体联动化解矛盾。

4、实行矛盾纠纷分级负责制度、督查督办制度等。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原则,明确责任,逐级调处。同时对矛盾纠纷实行督查督办制度。对矛盾纠纷的调处,特别是一些重大可能引起矛盾激化的纠纷要实行跟踪督查督办并实行回访,对处置不当或群众不满意的,继续调处并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四)加强人民调解,构建人民调解工作新机制 新形势下基层政府要较好较快地化解矛盾纠纷,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在排查调处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1、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巩固和完善县、镇、村、组四级调解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司法行政机关要对调解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从而提高调解率、调解协议的履行率。

2、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努力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人民调解法》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调解民间矛盾纠纷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调解人员的工作经费和补贴经费,由村民委员会自行解决。实际上,有些乡镇政府和村级财力有限甚至很困难,致使人民调解的工作经费难以落实。要确保村级调解组织发挥其应有作用,建议将调解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可实行奖惩制度。如:对村级无矛盾纠纷上交或较少、调处率高的可实行适当的奖励政策。

下载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强力保障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强力保障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阜城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阜城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新华网河北频道 ( 2012-12-19 14:46:43 )稿件来源: 衡水日报阜城县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把改善“两个环境”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强化提速提效意......

    镇深入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情况汇报(五篇模版)

    ***镇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解、 大整治”专项行动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督导组一行前来我镇督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关于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

    关于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 余建国招商引资工作是一项针对性很强的工作,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是当今各级党委、政府发展经济,增强地方经济活力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社......

    新常态下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汇报

    新常态下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汇报 新常态下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汇报 “新常态”已经成为当下讨论经济发展态势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热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常态......

    发展民营经济的实践与思考(范文模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在深入学习《决定》的过程中,带着对“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这一问题的思考,对昌......

    昌乐县发展民营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昌乐县发展民营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在深入学习《决定》的过程中,带着对“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

    泾阳县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与思考范文大全

    泾阳县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与思考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而急迫的课题。泾阳县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杨世吉 县域经济作为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云县属于全国经济欠发达的县份之一,在县域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