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1、健全和落实干部及成员的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各级干部及成员在职或脱产进修,提高文化程度,提升知识素养和管理水平。加大中青年干部及成员的培训力度,与高等院校合作,对中青年干部,在法律、管理、经营和市政园林发展、前景、趋势等方面进行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中青年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驾驭市场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2、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建设队伍,把品德优秀、知识丰富、能力较强、政绩突出,广大职工拥护的拔尖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并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数量、质量和活力。从而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推进我市发展。
3、建立良好的人才储备系统,例如,短期可以聘用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以解目前之需;中期可以聘请具有一定经验的中青年,作为中坚力量;长期可以引进优秀的大学生,以备长远之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用人成本,更好的推进我市建设,而且缓解大学生就业严峻的形势。
4、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给相关专业的人才提供更好的就业平台。
第二篇: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健全和完善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制度,努力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实现从“以人选人”到“以制度选人”,才能减少选人用人中的失误,使选人用人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一、建立健全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采取民主推荐的形式,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采取长线培养和短线培养相结合,定向培养和曲线培养相结合,有计划地将后备干部推到一线进行培养锻炼。规范干部任用提名机制,不断完善领导推荐、组织推荐与群众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健全选贤任能的任用机制,完善公开选拔、民主直选、差额选举、差额票决的办法,强化考任制,推行竞争上岗制,实行聘任制,试行竞选制,逐步扩大这些方式选拔干部的比例。
二、建立健全干部交流退出机制
坚持干部交流回避制度,把干部交流同培养使用结合起来,认真做好回避性交流、培养性交流、任职期满交流、调整性交流等工作,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素质能力。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试用期和职务任期制度,并相应建立起领导干部末位淘汰、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免职、弹劾罢免等制度,切实严格考察和责任追究,达到“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探索建立领导干部退出机制,结合领导干部考核和干部岗位适应性评价,加大对不胜任现职和不称职领导干部的调整力度,进一步完善能上能下、人岗相宜的用人机制,真正使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化。探索建立领导岗位适应性评价制度,制定党政领导班子和个人 “职责说明”,在干部考察中,就考察人选的品行、才能、资历等情况,对照岗位“职责说明”进行综合分析,将适应程度作为干部提拔、交流或退出的重要依据。
三、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建立健全宏观管理机制,把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各地、各部门工作规划,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本着齐抓共管、按需施教、全员培训、注重能力、学以致用的原则,扎实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为各级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奠定基础、积蓄后劲,使他们能够以明显的工作成效取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建立健全考核管理机制,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列入、届中、换届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考核定级、评优评先、职务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并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拟任领导干部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对未能通过任职资格考试的拟任干部取消任职资格,使教育培训真正成为干部工作和成长的自觉需要。责令辞职、降职免职、弹劾罢免等制度,切实严格考察和责任追究,达到“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探索建立领导干部退出机制,结合领导干部考核和干部岗位适应性评价,加大对不胜任现职和不称职领导干部的调整力度,进一步完善能上能下、人岗相宜的用人机制,真正使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化。探索建立领导岗位适应性评价制度,制定党政领导班子和个人“职责说明”,在干部考察中,就考察人选的品行、才能、资历等情况,对照岗位“职责说明”进行综合分析,将适应程度作为干部提拔、交流或退出的重要依据。
四、建立健全干部实绩考核机制
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在继续全面推行《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和办法,进一步创新评估体系,科学设置指标,规范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法,健全考核形式,强化结果运用,逐步使绩效考核的内容更丰富、方法更规范、评价更科学。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制定各个岗位上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规范,并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职位特点,抓紧制定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具体认定标准和实施细则,使领导干部在岗有目标、有职责、有要求,使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有章可循。进一步完善干部考察机制,全面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延伸考察制、干部考察员职业化制和考察责任追究制,全方位了解考察人选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真正让“能干事、干了事、吃了苦”的干部得到组织的关心和重视。
五、建立健全干部选用公开机制
进一步完善空缺职位预告、考察对象公示、干部任前公示等制度。在公示对象上,除了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外,可有重点地向相应层级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书面公示,还可探索向社会进行公示的办法,进一步扩大公示公开的范围。在公示的形式上,可在张贴考察公示的基础上,探索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进行公示,增强公示的形象性和贴近度。在公示内容上,既要公示组织部门认可的干部信息和考察情况,也可通过由拟任对象自己撰写个人简介、工作成绩及不足等,丰富公示的内容,以进一步增进党员干部群众对拟任对象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反映问题和提出意见。
六、建立健全选人用人监督机制。建立选人用人全程监督机制,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制度,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监督办法,建立健全事前防范、事中约束、事后惩戒相补充的监督机制。建立选人用人责任追究机制,明确选人用人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对因失察失误导致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对选拔任用过程进行倒查,根据问题出现的环节,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建立选人用人立体监督机制,把监督关口前移,强化党政一把手监督,强化党内、专门机构、社会、群众和舆论五位一体的多层次监督体系,以预防为主,变事后检查为事前事中监督,变被动督查为主动防范,为选贤任能和促进干部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篇:选人用人机制
选人用人机制
习近平强调,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
习近平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习近平指出,把好干部选用起来,需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要紧密结合干部工作实际,认真总结,深入研究,不断改进,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机制。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要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干部工作公开,坚决制止简单以票取人的做法,确保民主推荐、民主测评风清气正。
习近平强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工作,要下大气力抓好培养工作。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
要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把那些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努力造就推动科学发展的骨干队伍。
第四篇: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以科学发展的成效评价班子、以科学发展的实绩选用干部,树立以“为”定“位”的用人导向。采取公开选拔、公推直选、差额选拔等方式,真正把那些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注重在发展特色产业、工业园区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事件处置等工作实践中考察和掌握干部,大力开展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打破系统、行业和部门局限,扩大选拔视野,拓宽选人范围。注重选配懂经济、会管理、善谋发展的专业型、复合型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实施“5432工程”,每年重点选拔50名党政“一把手”后备干部、40名35岁以下年轻后备干部、30名妇女后备干部、20名非党后备干部,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建立一支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探索建立干部人选“提名库”。加大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力度,建立和完善干部退出机制
第五篇:新时代高校组织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建立科学机制规范选人用人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新时代高校组织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建立科学机制规
范选人用人
新时代高校组织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建立科学机制 规范选人用人
党的十九大以来,电子科技大学对标一流大学干部队伍建设标准,完善选人用人体制机制,努力探索新时代高校干部队伍建设新途径。
一、立足实际,树立导向,统筹规划
立足学校实际,形成共同认识。电子科技大学教师队伍具有高端人才集中、思想思维活跃、海外教育背景丰富和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等特点。学校党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深入剖析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有机结合起来,把科学规划摆进去,把干部队伍建设摆进去,多次专题研讨,形成高度共识。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树立正确导向,确立基本原则。学校选人用人工作确立了坚持政治标准、突出实绩导向、重视基层经历和重视使用年轻干部等基本原则,努力选好事业发展的“领头羊”。近年来,一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年轻干部被提拔进入中层干部队伍。
紧抓发展契机,做好顶层设计。2017年学校进行了建校以来最大的基于一级学科的办学结构改革,拆分合并形成6个新的学院。为顺利衔接中层领导人员换届工作,保障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干部工作提前介入,做好机构设置、干部职数和职能职责的充分论证,最终形成机构改革方案和换届实施方案,完成新一届中层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的顶层设计。
二、目标牵引,稳步推进,强化机制
党委牵头把关,建立有效机制。学校努力构建从严治党有效机制,把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横向协同协作与纵向压力传导结合起来,努力构建主体明晰、有机协同、层层传导、问责有力的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机制。
强化目标责任,科学分类施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系统分析不同单位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发展方向、工作基础等特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点,科学分类,单独施策,制定与干部任期相一致的单位目标责任,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释放最大效能。
扩大民主参与,统一师生共识。学校充分利用教师干部大会、工会教代会、学术组织、统战团体等多渠道宣讲,广泛听取意见,不断优化工作方案,加强信息公开,提高公信力。
三、建立规范,精准遴选,加强监督
加强政策研究,做好制度建设。学校中层换届前,修订干部工作相关制度,形成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完善退出机制,畅通渠道,通过支持干部回归学术、担任专职组织员、转入普通行政岗位等方式,落实干部能上能下。
强化过程规范,把握关键环节。对选人用人各个环节全程纪实,纪实材料“一人一建档,一事一卷宗”,做到全员全程可追溯。采用定向与非定向推荐方式相结合,探索“N+X”的谈话推荐方式,换届期间共开展民主推荐会60余场,1000余人次参与个别谈话。
探索方法创新,加强日常监督。学校创新了证照管理方法,制作因私出国(境)回执卡,“一证一卡,证卡互换”。在对比分析近3年的考核数据的基础上,对院级领导班子整体优秀率或个人优秀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率连续3年排名靠后的,进行提醒谈话,对确不适宜在原岗位工作的进行岗位调整。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探索建立电子科大干部队伍大数据,进一步提高干部识别、综合评价的精准度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