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讲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1
网络学习中的主讲教师素质培养探讨
曹东
[摘要]通过对教育技术远程学习中主讲教师的研究,分析网络学习主讲教师成功所在,关键把握三点:及时反馈、反复研究、上下沟通,指出主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解决网络学习被动式地问题,使网络培训更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教育技术网络培训主讲教师素质
教育技术远程网络培训启用了创新的网络培训模式,在主讲教师的引领下,学员获得更多的学习动机及更大的自信心,将枯燥的学习转化为愉快的学习,成功的开拓了网络培训的新局面,使学员能主动将应付式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式学习,学习效果显著,受到了学员们的热烈欢迎,得到学员们的赞同。是什么因素令本次教育技术远程培训获得如此成功?主讲教师的素质对整个培训平台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那么,怎样的教师才能胜任网络主讲一职呢?本文以广州市多个案例为主线探讨主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继续教育让学员实现了在家学习的梦想,但是网络教育的质量一度令大家担忧,由于网络学习缺乏监控,学员们往往会钻空子,或将学习页面打开长期挂着不在旁边,或将作业及讨论以搜索到的相关内容复制代替,这种现象让网络学习成为虚设,如何才能保证学习的学习效果?如何才能让学员主动地去学习?而教育技术远程培训打破了这种僵局,采取了主讲引领,小组论坛作业,聊天回复的方式,初步实现了学员主动地、互动式地学习。其主讲监控制度是特色之一,由上至下分为总督、网络督导、主讲教师三级,实施层级管理。主讲教师是网络一线教师,而怎样的主讲教师才是最受欢迎的呢?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胜任主讲教师一职呢?文中通过对多个优秀主讲教师的研究对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教育技术主讲教师成长之路
(一)认真参与网络学习,敲开教育技术主讲之门
各优秀主讲教师做为一名普通的参训者时,注重学习和经验积累,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模块作业。在历次担任主讲教师过程中能反复研究网络课程,为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查找相关资料,并能主动与督导探讨。注重模块中的操作知识,能将其应用到常规课堂教学中去,如批注的应用,平均成绩的计算等小技巧。在每次担任主讲前,能认真研习《远程网络培训学习指导书》的每一模块参考样例和评分标准,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例如对此指导书的一些看法:提高第一章平台学习导航的操作引领质量,真正发挥引领的作用则能更有效带领学员进入培训平台。
(二)勤于梳理常规工作,培训有条不紊地进行
作为教育技术网络培训的主讲,常规工作主要有以下部分组成:
1、确定好培训的时间,在第一模块开始前写好引领语,公开自己的各种联系方式,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醒学员们各模块的开放及结束时间。
2、在培训第一周重点关注学员的登陆情况。主讲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尚未登陆的学员
1取得联系、了解其情况,并提醒登陆学习。
3、及时解决学员们开始登陆平台学习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跟踪记录。
4、作业批改尽量和学员的学习同步进行。对学员当天完成的作业,第二天应给出成绩和评语。5、1、2、3模块,4、5模块及6、7模块分别写一份小结,分别共享学员的优秀作业。
6、培训结束时写一份课程总结并共享给学员,同时,写一份主讲反思交给督导。
7、在平台关闭前,列表整理班级资料,将每模块优秀回复保存下来,注意事项记录下来,以备下期使用。
(三)做到及时反馈,展开开拓性的网络培训
各优秀主讲教师在初次参训时由于能取得好成绩,受到网络督导的关注,当成为一名主讲教师后,归纳他们的成功做法有三点:及时反馈、反复研究、上下沟通。由此,出色地完成了每期主讲教师任务。
一是及时反馈。及时并准确地做出反馈是他们的特色,深受督导和学员们的欢迎。他们主张从正面、大局引导学员,鼓励学员展现积极的一面。在培训前期工作中,主要与学员沟通解决学员未登陆的问题,后期则是补交作业的问题,以及平台堵塞问题,一般采用“打电话”、“发邮件”的方式。
二是反复研究。为了提高自身的评语水平,各主讲之间会通过互相学习,及学习模板等来将评语写得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并经常总结,他们的评语心得:评语要有鼓励性,能指出作业中的不足,讲明扣分的原因,甚至连错别字也不放过。例如在“完成演示型课件的制作”作业中的评语之一:总体设计较好!对学科知识的教学起较大促进作用,色彩搭配合理。但您的音频文件不能够在演示文稿中播放,建议您按照作业操作来插入和设置音频(95分)。经过不断自我完善,评语水平每期都见增长,因此,她们所带的学员在最后培训感言中都会写到对老师评语的关注,例如:“评语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让我觉得我很有动力学下去。”
优秀主讲所带班级学员积极性高,作业质量也高,这归功于他们采用了控制作业质量的措施。如模块六“完成您的教学设计方案”这一作业中,“突出显示”和修订方式在日常应用中较少见,如某主讲因此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操作步骤:(1)突出显示操作步骤:在“标题栏”找到“工具”栏然后下拉有“修订”,单击它后工具栏会多一行,在那里找到“批注”,也能找到“突出显示”的按钮。选中要突出显示的内容再按一下那个按钮就可以了。(2)批注的操作步骤:先把需要批注的文字选上,然后点“插入”菜单,选择“批注”,文本中就引出了一个粉红色的批注编辑框,在编辑框中编辑批注即可。再如模块七的成绩统计,操作提示是:先选中从数学到总成绩那几个格:即B2到I2,再按住CTRL键不要放手,然后选中区域B13到I13算平均分,接着操作步骤就没有问题了。
三是上下沟通。与督导和学员保持良好沟通,将上级精神及时传达给学员,有技巧的处理学员的疑问。对于督导而言,他们所带班的模块开放和关闭时间她总能做到:提前设置、准时开关、灵活处理。对于学员,他们在处理学员问题时,能充分理解学员的心情,给予耐心正确的指导,他们的学员如是说:“关键(是)有问题打电话给主讲教师时,能得到马上的解决,这一点尤为使我感动。”对个别产生情绪的学员也能采取相应措施,具有优秀班主任素质。如:某学员对该老师评分不满,将过激的言辞公开发布到即时讨论区内,造成不良影响。该主讲随即发出小纸条解释,最后该学员表示心服口服,并致信该主讲:“我对自己
昨晚过于冲动的言论表示由衷的道歉。您评这么多份作业实在是不容易了,我还给您的工作增加负担,很是愧疚。”(注:部分摘录)
三、成功案例研究结论
从以上成功案例得出网络主讲应具备的条件:及时反馈、反复研究、上下沟通。这三者中以及时反馈为首要条件,而及时反馈主要表现在评分和评语;反复研究是主讲教师具有钻研的素质;上下沟通就是主讲与学员之间、主讲与主讲之间、主讲与督导之间的信息交流。
(一)主讲教师应做到及时反馈,才能有效促进良性循环
面对着永远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网络主讲”是否有效,关键在于主讲是否有灵敏、准确和有力的反馈。及时反馈的好处有:一是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动力原型,对人们良好行为的及时反馈,能使人迅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映,对自己获得好评行为记忆深刻。二是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由于对这种良好行为的及时肯定,使周围的人学有目标,赶有方向,比有差距,有利于及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经过抽查得出60.7%的学员疑问与未获得成绩有关,由此可见,学员首要关心的问题是作业的评分,其次才是评语。“反馈效应(Feedback effect)”提到:为了让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学员在得到有效评分激励后,积极性得到增强,会更积极地投入到下一模块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此状态会辐射周围的学员,学习气氛会朝着网络平台的终极目标走去,但倘若作业或评语得不到及时反馈,积极性则成几何级数递减,要想再次唤出则难度加大,这也是为什么有主讲的网络课程比没有主讲的网络学习要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二)主讲教师在评语上应讲究技巧,才能增加学员学习信心
对于本平台的学习,旨在指导在职教师进修教育技术,在自身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能与现代教育不脱节。本平台主讲教师的网络语言主要表现为:讨论评语、作业评语、通知引领语。本网络学习的对象本身也是教师,所以,主讲教师的网络语切记要从尊重的角度上来考虑。评语应按照“扬长避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去写,不要刻意的指出作业人的缺点。主讲教师应细化自己的评分标准,不能此一时彼一时,在同班中打分尽量统一标准。
应结合学员的自身情况来写评语,如:在模块二讨论“你对教学目标设计的看法”中的评语:作为历史老师,你应该最有感触,若能结合自己课例来谈更有价值。
应有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词汇,避免千篇一律。例如在模块三讨论“日常教学中如何使用教学媒体”中有以下两种风格的评语:
[例1]:
①能够从自身体会来谈,好!能否结合平台提供的案例谈谈您的看法呢?
②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好!如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体会就更好了,加油!
[例2]:
①光有理论而缺乏案例的支撑还不够,期待你后期的讨论更好。
②少了案例的支撑,讨论就显得单薄无力了。
③说的很有道理,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你是如何做的?
对比这两种评语风格,后者显得灵活多了。
(三)主讲教师应注重研究,才能自我提升
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去看待主讲教师,“研究”这一能力不但能提升主讲教师的专业水平,对培训而言也是事半功倍。首先,主讲教师要研读“网络课程”,掌握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细读《远程网络培训学习指导书》,把握评分标准;最后,遇到问题要有钻研精神,如对于新旧平台的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培训过程有自己独到之处。
(四)主讲教师应善于信息交流,才能知已知彼利于决策
信息交流是一个组织成员向另一成员传递决策前提的过程,组织中的任何一个成员,作为一个决策者,一方面他从其他人那里得到自己决策所需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向其他人传送自己方面的信息,信息交流是贯穿全过程的,并且是双向的,双方交替的扮演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主讲与学员之间应当互相交流,一是关心其成长;二是了解问题的根源;三是增进彼此了解,化解不必要的误会。主讲教师之间应当互相交流,一是比较模块作业进度;二是互相借鉴改进工作方法,三是遇到问题可以互相商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交流方式多种多样,如通过QQ群,电话等方式。主讲教师与督导之间也应当互相交流,一是可以从督导处获取班级评价得以及时调整;二是通过督导预知最新变动;三是遇到问题也可以找督导商讨。
因此,主讲教师要用全新的理念去看待网络培训,并用全新的手段支持网络教学,这种模式使学员觉得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学习也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愉快地学习。在这个平台为学员搭建了良好的网络环境,充分重视每一个帖子,及时反馈,让学员主动地、互动地快乐学习,使网络培训真正适应时代的要求。
第二篇:一个美术教师的成长个案研究
一个美术教师的成长个案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一位附属小学的小学美术教师J,她正在参与一个由我主持的关于教师成长的省级立项课题研究。在叙述中,为遵循研究的伦理,隐去研究对象的真实姓名,以字母J代替这位美术教师,以K代替这所学校名,在文中出现的其他人物均以化名代之。
本研究收集资料的时间从2009年2月至2009年7月,收集资料的方式主要是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实物收集、实践活动等。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0节美术课的现场记录。这些课基本都是新授课,但因教学内容不同,讲授、练习等各有所侧重。课堂记录主要包括J的课前设想、教学过程和课后记录。
2.对J的访谈。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因我们彼此很熟悉,既是上下级关系,更是朋友关系,从我刚开始做教研员起就与J关系密切,有长达10余年的交情,与她交谈是我们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内容有我们对研究的计划,研究中碰到的各种问题的探讨和J对教育教学、教师职业价值认识及对家庭生活中的苦与乐等。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与J的关系,我没有事先告知她我在对她进行个案研究,主要是想让我的研究在一种自然常态、和谐愉快、非功利状态下进行。但在整理资料与撰写论文时由于需要J补充一些很个人的东西,我还是告知了她我正在对她进行个案研究,没想到J笑着说:“很荣幸啊,需要我提供什么资料呢?”我听了真的很感动。
3.对其他人的访谈。K学校年轻教师多,大家都是朋友,而且他们也都是我主持的省级课题的合作研究者,都非常乐于与我交谈,分享工作中的苦与乐。当然访谈还包括对部分学生的访谈。
4.实物收集。包括对J的教案、资料、研究论文、工作总结、课件、课后记和部分学生作业等资料的收集。
5.实践活动。主要是与美术教育和专业成长相关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本研究体现了两条研究思路,一条是我对这位教师所进行的课例研究的描述。通过听课和访谈,描述她是如何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的。另一条研究思路是我对这位教师的成长所进行的研究,即对教师在研究中成长的研究,我主要分析了她是如何在由课例研究到小课题研究逐渐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以及她作为一个教师开展研究的基本要素。
二、研究个案及分析
(一)相关背景
1.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大多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文化的建构过程,而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成功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是小组学习、行动研究和建立教师档案。目前,西方学术界正在全面推广日本的“课例研究”,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把它作为一种教师校本培训的基本途径,从而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
2.中国也从各方面推进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教育部组织实施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进行了百万骨干教师的培训,并对全国1000万名中小学教师基本轮训了一遍;尽管如此,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仍需进一步加强,并且要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而得到优先发展,使“学校和课堂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
(二)J的研究课题的选择
教了10多年美术的她对小学美术教学有自己的想法,一直在尝试改革美术教学方法,由于我区实行艺术新课程,J所在学校是一所非区属学校,他们在实行了三年艺术课程后自主选择了美术课程及湘版教材,虽与J曾关系密切,但因课程设置不一样,我逐渐对她关注不够,不是别的原因,主要是时间,我有点担心J会不会乐意参与研究。在一次市里的教研会上,我与J正好坐一块,闲聊间J透露出想继续参加区里教研活动的愿望,我于是试探性地对J说,希望她加入我主持的省级课题,没想到她欣然接受了,但脸上滑过一线阴影:“那我要做什么事情呀?怎么研究呢?”我说就立足于你的课堂与教学进行课例研究吧。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对于很少接触教育研究的教师来说困难可不小,往往是无从下手、力不从心。虽如此,但正如我的研究对象所说:“参与省级课题研究让我们美术教师有了成长的机会和发展的平台,我们都想跃跃欲试,没有教材版本的束缚,教师可以灵活变通,将手头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幸福成长。”的确,它激活的不仅是教育艺术,更是教师的教育智慧、教研思想和成长的快乐。
1.美术教师教学与研究现状分析
(1)有专家说,新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唯一的出路在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话不无道理。我通过问卷调查、大量的课堂观察和师生访谈发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教师对课程把握的问题: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一定误区,致使教学出现拼盘、“大杂烩”等现象,学生艺术学习的要素没有落实;二是教师自身素质问题。一些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理念还有待提升;三是研究方法的问题。教师的教学研究还没有完全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研究方法。究其原因,首先是我们未能有效地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师的培训学习;其次是未能深入持久地执行教师立足课堂开展“以研带训”式的“问题发现与行为改进”培训策略,而教师又有不断学习的期望和寻求发展的需求。
(2)反思我们过去常用的教研形式:听课、评课。这种教研形式还是能帮助授课教师发现问题,但也存在不足的一面:教师缺乏基于课堂、基于问题解决的持续进行研究的意识和方法。所以 “听课、评课”这种缺乏教师自身反思与行为跟进的教研形式,其实效性可想而知。为促进艺术教师成长,我们开展了“以校为本”立足课堂、以课例为载体的“问题发现和行为改进”的行动研究形式开展教学研究,提出了《基于艺术教师成长的问题发现与行为改进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
2.省级课题研究带来的机遇
直接参与到省级课题的研究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参与的美术教师,必须对以往的美术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重新审视、关注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省级课题《基于艺术教师成长的问题发现与行为改进实践研究》是指艺术教师立足课堂发现问题后运用教育教学理念和策略在后续教学中为进一步实现艺术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提高学生艺术学习兴趣和能力而采用的一系列针对具体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行为改进方式。为让我的研究对象更好地了解课题的宗旨与要求,我将自己撰写的方案发给她,叫她先通读,再思考自己的研究主题。4月份,我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小训练”艺术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要求30岁以下的老师现场授课,30岁以上的老师只要求说课。J已经34岁了,之前获得过长沙市美术赛课一等奖的第一名,本可以不参加的,令人意外的是她主动要求现场授课。“莫非课题研究激发了她的表现欲?”我有些不怀好意地想。但与J多年的交往使我明白,J其实是一个看似平静、内秀,实则内心很要强、很倔犟的人。做研究就需要这种一根筋的人。我暗自高兴。赛课结果不出所料,J又是一等奖的第一名,市里的教研员对她的课大加赞赏,还推荐到省里参加录像课评比。但J却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缠着市教研员要听意见,对自己的教学还不满意。主要是感觉课堂上教师教授过多,原因是没有合理选择与综合运用教学的多种行为方式,如言语行为、呈示行为及指导行为,特别是在指导行为上没有放手让学生来思考与探讨。
通过这次赛课活动,我感觉J成长了许多,主要是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与改进了,这一点我将在研究过程里详细阐述。J有做研究的实力。
一位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需要一种发现的眼光、民主讨论的气氛和反思的精神。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一般是就自己教育教学工作所开展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展开的,研究的结果也就是教学工作的结果。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需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及观察力,能发现实际中存在的问题。J本来就对改进美术教学方式有想法,加上有一个规范的课题方案做引导,J的研究潜能被激活了,这在研究上是很重要的,一线的教师要想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只有自己有研究的欲望,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进行才是研究与成长的不二法门。
(三)研究的过程
这一部分,我将围绕J在学习、教学与美术活动中所作的努力、尝试与表现,选择比较典型的片段、案例与场景进行分析,来透视J在教学与活动中是如何进行行动研究的。
1.理论学习阶段。
2009年4月16~17日,我和J作为省级立项课题主持人和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举办的 “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项课题研修班”,六位专家根据不同学科背景及切入点,讲座各具特色,风格迥异,丰富而生动,培训学习中,我和J感觉到了激动、充实和兴奋,J回来后还写了学习日记。
从J的日记中我感觉她是实实在在想做研究的,要不在研修班结束后怎么会提议一起去河西的绿叶书店买书呢!“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
2.教学实践。
上文提到J参加了区“小训练”片段赛课活动,J用工作纸的方式进行记录与反思,开展行动研究,我认为这种研究思路比较清晰、规范,也便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与改进。
从J的教学中我观察到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在发生一些转变:由过于偏重教师知识技能传授和训练的呈示行为,转向强调教学中的“双主体”互动关系的对话行为,以及关注学生的体验、探究、合作和反思过程的指导行为。《设计迷宫》一课为湘教版美术教材四年级教学内容,J在第一次上课时采用的多是讲授、问答式的对话行为,教学比较沉闷、单调,在美术表现方面J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课堂观察我发现第二次授课时J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及时改进了教学。
事实上,各种教学行为的产生都暗含着一种观念。如果我们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而不是在教材或教师自己身上,那么教师优先考虑的教学问题应该是了解学生,把他们的环境安排得富有个人意义,或为他们提供学习条件,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进他们成长,而不只是限于教导式的、枯燥的讲解和训练,或“打乒乓球”似的问答。
我觉得J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赛课活动结束后,J又不断地找听课的省市专家请教,希望他们能提出更宝贵的意见。还和我通过几次电话,说想进行小课题研究,我鼓励她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能不能和本校老师一起做?”她有点疑惑。“当然可以,就是要同伴互助嘛。”几天后,我收到了一份J和同伴一起合作研究的小课题报告单。这里值得一提的是,J没有满足于一节课的教学得失,而是不断反思并尝试如何通过小课题研究使自己进步更大、成长得更快。我发觉J已进入到一个很好的研究状态。
3.美术实践活动。
除了课例研究与小课题研究,J还经常带学生参加各种美术实践活动,自己也是,只要哪里有这方面的信息,一定克服困难参加。
(1)由于K学校离省博物馆很近,她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那里的艺术活动。如参与“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美术课堂活动等。
(2)4月底,J主动报名参加了市剪纸协会活动,成为了其中的一名会员。有一次协会在X城举办了一个全国“山花奖”工艺品大赛作品展,J打电话给我说想参加,那天下着大雨,我以为她不会来了,没想到她早换了课,还叫上了K学校的其他美术老师一起参加。那天的活动场景很令人震撼,有全国各地上千种工艺品展出,省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现场制作各种工艺品,J很激动,说要马上回学校将女儿也接来看看。J有种学习和成长的渴望以及一颗敏锐的心,这种精神状态将浸染到她的学生和孩子身上。我感觉J的生命状态已经被充分地激活,只有热爱才会投入,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并且从J身上得到了证实。
4.不同的声音。
在教师成长的道路上,同伴的互助交流是教师成长的捷径。K学校有一个很好的研究团队,他们在听完J的课后,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与建议。
(1)J的同事、K学校的一位新老师听完课后写了听课笔记:
在听课学习中我看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老师总能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自己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
(2)J的好朋友、K学校教科室主任、老资历美术老师这样评价:
J从容的教态、巧妙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无不体现她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
我认为所有这些都是J成长的宝贵财富。
三、教师成长的要素
我的研究是以小学教师J为原型,描述了她在学习、教学与美术活动中如何进行行动研究的大致过程。我想通过此展示和剖析,为中小学教师进行行动研究提供一种研究的思路,对于质的研究来说,很多时候研究的结果可以以描述为主,不一定非要建立“理论”,因此我尝试着提出我的看法,尽管它还不足以构成理论,但有可能是某种理论的雏形,我期待进一步的研究。
质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样本本身,通过对这一特定对象(通常是比较小的样本)的深入研究而获得比较深刻的理解。在我的研究中,我试图从J开展行动研究过程中找寻教师成长的基本要素,并不期望研究结果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但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对本研究范围以外的人和事具有借鉴意义,因为“对一个特殊现象的研究就是对普遍现象的研究”,所以,我希望自己的研究能为让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尽些微薄之力。
还是先来看看J自己的成长叙事吧。在一次教师沙龙上,J谈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谈到了参加各级赛课的得失收获、谈了自己在教师职业上曾有的倦怠和顿悟,这些都给我很大的启示,也给我的研究带来了更多的信心。下面是J的成长体会:
1994年,我怀着雄心壮志从湖南一师到科大附小。确定目标——把课上好,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那时,每天的生活简单而又充实。工作热情高涨,经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而且“鬼点子”多。2004年,我校全部换成湘版教材,没有与区里同步,我与教研渐渐脱钩。由于对教材熟悉,教学相对轻松,我也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开始满足于只抓常规教学,开始的时候,我感到轻松,但是当每周1 6节、两个年级美术课的生活周而复始的时候, 我感到迷惘、空虚,漫无目的,感觉日子可以一望到头。我甚至在工作之余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品牌服装专卖店,生活虽然忙碌,但好象与我预期的相去甚远。于是在两年后结束了这种“脚踩两条船”的状态,专心教学,但仍然不知方向,只像个陀螺在原地转个不停。
去年秋天,我参加了学校的美术老师聘任工作。一个岗位,三十几个人竞聘,30选1。那么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努力、上进,居然找不到工作,而曾经积极上进的我却日渐„„ 三月初,学校要送课下乡,教导主任也提出要我参加赛课。我有些犹豫, 但我想起《读者》上的一段话“如果面前有道栅栏,你在犹豫是否要跨过去的时候,不妨先把草帽扔过去。”先应下来再说,任何事情想做好是不容易的,如果是可做可不做,也许就不会做了;但如果是必须要做,不管多难,挺一挺,坚持一下就做好了。
于是选课, 《设计迷宫》和《纸条穿编》学生应该都感兴趣,但《设计迷宫》可供挖掘的外延及内涵空间更大,而且作业展示效果应该更好。
分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后,决定在实施本课教学的过程中,分以下六个环节展开学习: 体验迷宫→了解知识→讨论分析、方法讲授→设计创作→评析作品→拓展。
通过上课,课后的反思,尤其是参加省级课题研修班的学习,我努力的方向渐渐变得清晰。我想借研修班黄佑生老师的话与大家共勉“经验型的老师要成为专家型老师的唯一途径就是做课题研究。”我期待和大家共同进步!
从J的成长叙事中,不难得出结论: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成长。一个教师要成长,特别是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要素,这可以从教师个人成长需求与外部成长环境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个人成长需求方面。
1.有崇高的职业理想
研究中我发现教师队伍中不排除有一些人长期背着优越感的包袱,工作马虎,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殊不知,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教师要干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动机,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这种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可称之为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要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对教育的热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惟有爱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2.有全新的课程理念
研究型美术教师要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观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成长要有自觉的主体意识,改变过去只是执行课程的传统观念,研究不是教师的分外事,更是教师的责任。
3.具备一定的研究素质
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法宝。
4.有特殊的个人魅力
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是教师个性魅力的心理背景,影响他们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课堂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个性魅力的外化形式。教师的个性魅力也是影响教师成长的一个特定要素,这主要体现为进取、民主、热情。民主的教师是最受欢迎的教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成长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也不无益处。
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他的生活是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
(二)教师成长的外部环境
1.要有运用与开发多种研究资源的条件
首先要加强教师对研究资源的开发能力,善于发现并运用多种研究资源,如经验、方式方法和情感态度方面;人力、物力、环境、场地以及校园文化、社区生活、人际关系、集体活动等等。其次要鼓励、提倡教师掌握现代技术,为研究提供物质基础。再次,要鼓励教师多与省市及高等院校专家合作,得到专业引领。
⒉教师要多与社会艺术教育机构协作。
随着社会发展,教师的教育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可以走向社区、走向社会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大教学的影响,拓展艺术教学的表现空间,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与研究途径。J老师所在的学校经常与博物馆教育相结合就是最好的例子。
⒊教师要争取学校的理解与支持
我认为,学校应尽量为教师挤出时间,让教师进行学习、研究,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作短期的培训、进修,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学校管理要为教师创设宽松、民主的研究氛围,现在许多学校提出“科研兴校”的口号,但支持教师进行研究的力度还是不够。J所在的学校因是省级附属小学,在这方面相对来说要宽松一些。
行文至此,本研究基本完成了它所承诺的目标:描述我的研究对象J在学习、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行动研究。但这一项个案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许多论述还有待进一步验证。首先,一个个案研究的结束应取决于“理论饱和度”,即研究者认为搜集再多的资料并不能帮助他加强或提炼分析,而我却因自己一边要负责全区的教研工作,一边搜集J的资料而致不完备的地方,以至于分析不够透彻。其次,由于与J是好朋友,交往较久,太熟了,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可能更多地看到了优点,而忽略了缺点。这些一方面与我对质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不是很精通有关;另一方面,可能自己身为教研员,又是J参与课题的主持人,不能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这一切都为我今后的研究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研究中,我既感觉到了教师个人的生命成长给课堂、给学生带来的生命力,同时,也深深体会到教师在研究中的一些困惑:对学习的渴望、对研究方法的陌生、教学任务的繁重、研究的倦怠期等。成长为研究型教师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它需要社会、学校、自身各方面齐心协力,真正意义上实现研究的价值与追求:让课堂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
第三篇:主讲教师情况
主讲教师情况:
一.周怀琪 女 1955年1月生,本科学历,主任医师,教授,担任教研室主任,近五年来主要讲授《医学影像学》理论课,每年约700人,并承担兰州医学院98级至02级本科各专业的见习课以及甘肃省卫校97级至01级放射专业的实习课。实习生每年约15人;承担兰州医学院98级至02级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每年约2人;承担甘肃省卫生厅主治医师提高班的培训及教学工作。每年约20人。现承担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影像教学多媒体》。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有《影像诊断学大课教学心得体会》、《影像诊断学实习带教的艺术》在西部医学教育交流会交流。获得的教学表彰:
贲门形态与功能的研究
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正常胰腺与胰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研究 卫生厅卫生进步三等奖 兰州医学院精品课程
2004年
兰州医学院
兰州医学院优秀教师
1994年
兰州医学院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研究。省卫生厅课题。1994年至1996年。课题研究。
2肾细胞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研究。省科技厅课题。1998年至1999年。课题研究。
3兰州地区中老年骨密度QCT测量。省教育厅课题。1999年至2003年。课题研究。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胆囊癌的CT诊断。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11(2):112~114。国家级。排名第一。
2肺结核的CT诊断价值。放射学实践,2002,17(4):338~340。国家级。排名第一。
3急性胰腺炎早期CT检查的价值。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2,增刊:64~66。国家级。排名第一。CT在贲门癌诊断中的作用。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4,22(2):84~85。国家级。排名第一。
5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中国西部医学文集放射分册,2000:29~31。国家级。排名第一。65%Angiografin在CT增强扫描中的临床观察。中国西部医学文集放射分册:2000,336~338。国家级。排名第一。
7兰州地区成年人骨密度调查。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4(7):335~336。国家级。排名第二。
8腰椎各椎体松质骨密度分析及皮/松比值意义。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3,14(1):35~38。国家级。排名第二。
9速度编码电影MR评价心室每搏输出量的可重复性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6):894~897。国家级。排名第三。
二、郭顺林 男 1964年6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教研室副主任,兰州大学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教授。曾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医院学习。近五年来主要讲授《医学影像学》理论课,每年约700人,并承担兰州医学院98级至02级本科各专业的见习课以及甘肃省卫校97级至01级放射专业的实习课。实习生每年约15人;承担兰州医学院98级至02级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每年约2人;承担甘肃省卫生厅主治医师提高班的培训及教学工作。每年约20人。现承担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影像教学多媒体》。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2001年主编并出版专著《实用腹部介入放射学》
2.2000年承担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肝癌的血管造影CT诊断和“双灌注”介入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被评为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部分脾动脉栓塞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已结题,经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4.承担的省科技厅项目“脑梗塞溶栓治疗窗的选择”正在进行中 5.另有多项科研论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
三、杜富会 男 1952年12月生,主任医师,教授,1977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从事影像教学及诊断工作近30年,近五年来主要讲授《医学影像学》理论课,每年约700人,并承担兰州医学院98级至02级本科各专业的见习课以及甘肃省卫校97级至01级放射专业的实习课。实习生每年约15人;承担兰州医学院98级至02级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每年约1人。圆满完成承担的各项教学任务,2004年该课程被评为兰州医学院精品课程,2005年被评为兰州大学第六批重点课程,2006年参加甘肃省精品课程的评选 任现职以来承担得主要科研项目:
1、兰州地区中老年骨密度QCT测量
2、脑梗死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时间窗的研究
3、胃癌的CT影像学表现与癌组织中PCNA、CD44V6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4、肺癌危险度与失内氡关系研究 参编教材、著作: 《医学影像学学习指导》
《CR、DR的体位选择与临床优择》 发表论文17篇
四.赵鹏普 男 1948年7月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77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从事影像教学及诊断工作近30年,近五年来主要讲授《医学影像学》理论课,每年约700人,并承担兰州医学院98级至02级本科各专业的见习课以及甘肃省卫校97级至01级放射专业的实习课。实习生每年约15人;承担兰州医学院98级至02级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每年约1人 任现职以来承担得主要科研项目:
1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研究。省卫生厅课题。1994年至1996年。课题研究。
2肾细胞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研究。省科技厅课题。1998年至1999年。课题研究。
著作:《骨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学》
五、张皓 男,1970年出生,副主任医师,兰州大学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1993年6月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留校于兰大一医院放射科从事影像诊断工作至今,2003年6月获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6月于中山大学医学影像专业获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本人从事专业影像诊断15年,临床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扎实,历年来曾主持、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水平和科研实施能力。能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语资料和文献。多年承担影像本科、临床各类本、专科医学影像专业大课讲授及本专业研究生及进修医师临床带教任务。近5年来的科研及论文:
1.MDCT肺动脉成像:不同注射速率对周围肺动脉显示的影响 实用放射学杂志 2.正常人局部肺血流状态的多层螺旋CT研究
临床放射学杂志 3.肺部疾病中肺血管及肺血流变化的CT研究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4.暂时阻断肝静脉行肝动脉碘油栓塞的研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5.腰椎各椎体松质骨密度分析及皮/松比值意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肺部疾病中肺血管及肺血流变化的CT研究
排名第三 现代肺结核影像变化及演变的影像研究
排名第三
六.王文辉 男 1969年6月生,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近五年来主要讲授《医学影像学》理论课,每年约700人,近五年来承担兰州医学院98级至02级本科各专业的见习课以及甘肃省卫校97级至01级放射专业的实习课。实习生每年约15人,并有多项科研论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 科研成果
《肝癌的血管造影CT 诊断和“双灌注”入治疗》(国内领先)《兰州地区中老年骨质疏松 QCT 研究》(国内领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国内领先)《急性血栓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时间窗的选择》(国内领先)获奖情况
《肝癌的血管造影CT 诊断和“双灌注”入治疗》获甘肃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研项目
《肺脏恶性肿瘤血供的血管造影研究》 《肝癌的“双热性” TACE治疗》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1.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附 32 例病历分析)(第一作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 CT 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第一作者 甘肃医药)3.经肝动脉热化疗加热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第一作者 甘肃医药)4.CTA、CTAP 的临床应用价值(第一作者 甘肃医药)5.CT 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肾囊肿(第一作者 甘肃医药)
6.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动脉栓塞治疗(第一作者 甘肃医药)7.支气管动脉与上腔静脉短路1 例(第一作者 甘肃医药)8.肝癌的“双灌注”治疗(第二作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9.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后机体体液免疫变化(第二作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0.吡柔比星经动脉化疗治疗 96 例肝癌的临床观察(第二作者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11.CT 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胰腺囊肿(第一作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12.中晚期胰腺癌联合介入治疗与单纯静脉化疗的对比研究(第一作者 卫生职业教育)13.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介入处理(第一作者 介入放射学杂志)
14.间接门静脉灌注 5-FU 的实验研究(第二作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5.胃肠道平滑肌肉瘤影像诊断(参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6.胃癌 CT 检查价值的分析(参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7.介入栓塞治疗肝胆手术后胆道大出血(第二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8.汉英临床医学词典(参编
兰州大学出版社)
19.腹部闭合性损伤的 CT 诊断(参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CR DR投照体位设计与选择(参编 甘肃科技出版社)21.数字成像静脉肾盂造影技术(第一作者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2.胆囊癌的 CT 诊断(参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3.中晚期肝癌的双热性介入治疗的研究(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第一期)。
24中晚期胃癌的胃左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疗效观察(第一作者 当代医学-中国介入放射杂志)。
七、郭吉刚 男 1972年生 硕士学历,主治医师,讲师,教研室秘书,曾于美国南加州大学进修学习影像诊断,承担了大部分的教学工作,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参与排课及教学工作的安排,组织期末考试试卷的出题及阅卷,近五年来主要讲授《医学影像学》理论课,每年约700人,近五年来承担兰州医学院98级至02级本科各专业的见习课以及甘肃省卫校97级至01级放射专业的实习课。实习生每年约15人,并有多项科研论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 学术论文
1.肝癌介入治疗前后血清VEGF含量的变化 2.食管狭窄的内支架治疗 著作:《医学影像学学习指导》
七、王刚 女,1972年出生,医学硕士学位。1994年6月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留校于兰大一医院放射科从事影像诊断工作至今,2004年6月获医学硕士学位。2002年5月被聘任为主治医师;2007年获副主任医师资格。曾于2004年在北京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CT、MR影像诊断;2005年在解放军301医院参加64层螺旋CT新技术培训。
本人从事专业影像诊断14年,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历年来曾主持、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水平和科研实施能力。能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语资料和文献。
主持完成课题《胃癌中的CT影像学表现与癌组织中PCNA、CD44V6表达的相关性研究》,于2005年11月通过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本人排名第一;在研课题两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肝脏病变的64层CT灌注成像研究》。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四篇:《浸润型胃癌的CT诊断》,《胃癌的CT征象与PCNA、CD44V6表达的相关性研究》、《上颌窦病变的CT诊断及评价》、《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及临床评价》;第二作者论文7篇:《胰腺癌的CT诊断与手术切除的评价》《急性肾脏出血的CT检查与诊断》、《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等,分别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省级刊物发表及学术会议交流。其中论文《胃癌的CT征象与PCNA、CD44V6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获兰州大学2004优秀论文奖。
承担影像本科、临床各类本、专科医学影像专业大课讲授及本专业研究生及进修医师临床带教任务。无任何教学事故。
八、郭铮 男 1975年生,本科学历,主治医生,讲师。1999年7月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医学影像系,获得医学影像学士学位,1999年8月进入兰大一院放射科从事影像诊断工作。多年来担任介入放射学见习带教工作。
九、李雷 男 1979年生 本科学历,住院医生,助教,完成36个月影像专业医师标准化培训,成绩优异。承担2002级、2004级医学影像本科见习工作,及试卷组织、整理、标准化评估工作;承担2002级、2003级影像本科及甘肃省卫生学校部分学员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该同志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该同志能认真钻研业务,完成科内交流学习共百余次,并有科研论文发表。1截瘫合并AOSC病例一例 2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
十、卢星如 出生年月:1975年07月 医学硕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医学影像专业,同年分配至甘肃省兰州铁路中心医院影像中心工作,从事普放、CT及MRI诊断工作。能独立承担科里的日常工作,对临床多发病、常见病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对一些少见、罕见病也能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积累提出较独到的见解; 2001年考取了大型医疗设备(CT医)上岗合格证,2002年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在工作期间发表了《螺旋CT胆系造影的应用价值和限度》一文(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年考入兰州大学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继续学习,期间发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一文(兰大医学学报)。2008年7月分配至兰大一院。除认真完成科里日常医疗工作外,还承当了兰州大学临床、影像专业医学影像学的见习教学工作。
十一、叶荣,1976年4月出生 医学硕士学位 本人2001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2004年考取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CT和MRI诊断,于2007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进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工作,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当中,本人学习并基本掌握了临床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CT诊断、磁共振诊断以及介入诊疗技术。同时于2005年承担了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2003级临床本科四个班医学影像学临床见习的教学工作。本人对学术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论文《64层螺旋CT对胰腺癌的灌注成像研究》发表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年第23卷第9期。
十二、窦郁,男 出生年月1974年6月,医学硕士学位,2005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进行影像诊断及教学,MR功能研究,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
北京大学国内访问学者神经纤维DTI研究。科研成果:
1、评价梗阻性黄疸患者肝脏功能2、1H MRS在定量分析脂肪肝中的初步研究
3、磁共振扩散成像与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省级科研课题 2007年通过鉴定
4、The apperrance of decussation of sup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in DTI欧洲放射学会议(ECR 2008)收录
十三、殷亮,男,生于1980年12月8日,本科学历,2005年7月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影像系,获得医学影像学士学位,2005年8月进入兰大一院放射科从事影像诊断工作。2006年至2008年担任放射生物与防护学任科教师。
第四篇:个案研究:先进教师
此文获得2011年广东省中小学第四届教育创新论坛二等奖(由广东省教育促进会,南方日报社,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广东电视台,广东教育学会,广东南方电视台,广东教育杂志联合举办)。
个案研究:“先进教师 ”
摘要:作为教师管理手段之一的教师评价,起着促进、发展的功能。建立客观公正的教师评价制度,会激发教师的进取心和创造意识,驱动教师的内化动力。然而,有些学校因为领导不重视教师评价,没有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导致教师评价只是随意而形式地进行。特别是先进教师和优秀教师评选,或领导垄断赠送、或放任教师们主观投票。这种评价方式往往会引起教师间不正常的竞争,对培养优良的教师群体不但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甚至会有负面影响。本文通过一个利用散播谣言、诋毁同事而获得“先进教师”称号的个案研究,揭示某些地区教师评价结果与实际的巨大误差,并总结出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个案研究,诋毁,传播谣言,教师评价,不公的筹码
2002-2003学年刚开学,木老师又向新来的骆老师诉苦了:每年和杨老师搭档,都是我出的练习题,我的学生都比她的学生成绩好,但每年的功劳都给她抢了,都是她得优秀/先进教师的头衔。你知道为什么她以前那么懒、教出来的学生成绩那么差,但每年都当选优秀教师吗?因为她和以前的校长关系太好了,他们俩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现在,她又拉帮结派的在拉选票。你没有看见她一到学期末就拉一大帮同事到处去吗?她还故意孤立我们几个认真教学的人呢。
2003年中考,她们学校没有一个学生考上市一中,好几个都是因为差3、4分。而木老师她们所教的英语最高分在全城区最低,106分,同在一个镇的一中最高分120分。
2003-2004学年一开学,风校长说,把两个初三英语老师都下放初一级!但是,在骆老师的劝说下,留下了木老师(骆老师很后悔地说,她做了东郭先生,但她比东郭先生惨多了,因为她救的那头狼一直不断地咬她)。木老师和骆老师做了搭档。可能是因为前两年木老师都是教初三,认为她有经验,学校领导把成绩比较好的两个班给木老师教,骆老师教了较差的两个班。开始两人合作还好,木老师因为学习的原因,骆老师挑起了学生竞赛的准备工作:写竞赛复习计划和出试题等。木老师感激地对骆老师说:Good partner好搭档!但竞赛结果却出乎木老师所料,骆老师教的两个班的成绩比木老师教的两个班平均分多了一点点,最高分的学生得了一等奖,可以进入决赛;而木老师的学生只得了三等奖,没有进入决赛。木老师的不安和不满溢于言表:“殷老师还叫我别怕,说我两个班学生的素质比你两班的好呢,原来这么差!真倒霉,以前都不公开学生成绩,今年却公开了!”到了期末考试,学校严肃了考纪和考风,同科组的教师对调改试卷,骆老师的学生九十多分的也有7人,但木老师的没有。于是,趁领导还没知道,木老师把其中一个班的试卷收了起来,暗中给最高分的两位学 1
生分别加了10分,进入了学校单科奖前五名。骆老师有些奇怪,因为一直以来都是木老师做班主任的那班学生的成绩好,为什么这次突然另一班的两位学生高出近10分这么多呢?骆老师后来知道了这一切(在2005年调到一中前,她也向殷老师说了这件事,向即将与骆老师搭档教毕业班的殷老师传授了加分秘诀)。但自己也有三名学生得前五名,为了给好胜的木老师一个面子,她还是佯装不知道,没有张扬。(2004-2005学年,木老师为了能胜骆老师,她不惜违反上级规定私下要求学生定了《英语周报》和辅导书《循环》,还偷了骆老师唯一的教学录音带,后来被骆老师识破。那一年,骆老师都没有和任何人说。)
校长们说,上一年木老师那科的成绩那么差,可能是因为她没有得到过优秀/先进教师,她故意怠工吧。所以,尽管她那一学期搬弄了不少有损同事团结的是非,造成同事之间矛盾加深,甚至还为此打了另一位女教师,但为了激发她的教学热情,那一年的先进教师评选,领导们钦定她为先进教师。工作十多年第一次被评为先进教师的木老师欣喜若狂,对恭喜她“中奖”的骆老师说,我是靠成绩和实力得到的,是应该得到的!潘校长早就暗示我今年要好好地干的了。(在木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教师们的评优评选就像“范进中举”。)
这样的评价给了木老师莫大的动力,在第二学期她更加是加班加点。为了能胜骆老师,她开始暗中印试题给她的两班学生开小灶,她忘了骆老师在此之前为她所做的事情了。但骆老师所教的学生成绩与木老师所教的还是相差越来越远。2004年中考成绩出来了,骆老师所教的学生的高分生(108-120分)、优分生(96分以上)、合格生(72以上分)分别是5,17和29人,最高分114;而木老师的除去两个外地转入的学生,这三项分别是0,12和29人,最高分104。
2004年暑假,木老师趁学习之机,到了以前曾经吵过大架、十多年一直老死不相往来的死对头杨老师家,神秘地对杨老师说,你知道为什么你会被贬到下面年级教吗?因为骆老师在校长面前说你教学很差。换了领导而失宠的杨老师怒不可竭,找到骆老师大骂了一顿。之后,木老师在其他喜欢到她宿舍坐的男同事面前传开了:骆老师和杨老师吵大架了。这个骆老师,到那里都那么坏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她还嫁个那么好的老公吗?那是她追他的!骆老师的爱人同在一间学校工作,那几年一直深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有些本来就嫉妒骆老师爱人的男同事,开始有意无意地取笑骆老师是不是自己送上门给她老公的。(曾经在2002年是非纠缠着骆老师的时候,木老师对骆老师说,学校里的殷老师说,学校没有人理睬你了,我这人是很同情弱者的,我会同情你的。这就是“前面是人,背面是鬼”的领导们钦点的先进教师和优秀教师!)
骆老师说,从山区来的木老师自我感觉工作比他人出色,但十多年没有得到过工作上的好评——优秀/先进教师,也许是心里失衡;又也许自读初中就和老师相好而被人鄙视,产生心里阴影,她非常善于传播小道消息揭他人的短。一来能够引起他人的视线,二来又可以让
更多的人陪她臭名远洋,让世界一片乌烟瘴气,让人淡忘她那八十年代时被人认为是畸形的师生恋。她还擅长搬弄是非,常在A的面前说B说你的不是,回过头来又在B的面前说A讲你的坏话,在同事之间制造矛盾。骆老师知道,自从她调入该镇的二中,尤其是第一学年就带领学生几次在镇级竞赛中夺冠,而同学科其他两级的学生只得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同科的木老师在其他同事跟前就从未间断过对自己的诋毁,她一直以来佯装不知道祈求息事宁人。但她这次实在忍无可忍,想起自己工作主动,教学成绩那么好,领导还把优秀的名额都给了木老师也没有计较,她居然还一次比一次阴险甚至造谣来诋毁自己的形象,连那些素不相识的老师认识骆老师后也在说,她说你如何如何坏,其实你很好啊。多年的压抑,让骆老师无法忍受。但因为她怕麻烦事和好面子,她最终也不敢和木老师进行正面的争吵。几年后,她得了强迫症,她见人就想澄清事实的真相,想倾诉她的委屈。而且,她对这样的学校群体、对教书职业感到从所未有的厌恶。
骆老师在和同事的诉说中偶然了解到,木老师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山沟里,因为怕跳不出农村,所以在她上初中的时候和她的一个老师好上了,就是她现在的老公。当时轰动整个乡村,她被乡人说尽了闲话。还好,1988年的学生开始看到了高中的潜力,成绩好的都报考了高中,所以中专职业招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分,当时满分650分,她考了还不够500分就考上了一所中专学校。为了避开所有村人的闲话,她一毕业就和那老师冒着带不走档案的危险来到了离家乡很远的这个地方。骆老师知道之后如获至宝,也开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开始把木老师的丑闻张扬开来。
更另骆老师开心的是,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关老师有一天天在办公室很恼怒地质问木老师,你怎么能在背后这样来传说我?平时阳奉阴违的木老师象被人撩开了遮掩丑陋的面纱,顿时恼羞成怒,冲向关老师。校长拼命地拦也拦不住硕大的木老师,她还是拼命似的冲到关老师的面前,拿起书本朝脸打过去。也许是没有意料到木老师会在所有同事面前如此失态,关老师没有还手,一场女教师恶战就此结束。
原来,木老师的感情似乎就停留在初中和老师相好的时候,因为她虽然对学校的女教师极不友好,背地里还用搬弄是非和诋毁的手段整了几位女老师,但对男的特有好感,除了学校好些对学校领导不满的男老师经常聚集在她的宿舍里,就连学校的四五十岁的那个保安也经常在她没课回宿舍时,两人关门闭户地在宿舍里。之前两年里,骆老师曾经几次敲门偶遇过两人关着门窗在她的宿舍里面,但那时从没有和他人说过这些事情,当时也只是以为木老师是因为没有一个女同事理睬她,没人听她的小道消息所以才找到了保安,诉说她的“分到了差学生和差班”,为她的与骆老师教学的巨大差距做了铺垫,并传播同事们的坏话而已。但在后来,住在木老师隔壁的老师在半夜中听到过大嗓门的保安接电话的声音,当时她还骗那老师说,那晚晚自习后回家不住校的。这些事情都是在木老师诋毁了关老师、并出手打了
人之后才暴了光。但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她居然和喜欢到处谣传他人闲话的殷老师说,学校保安和关老师很要好,还送她手机。刚离婚的关老师知道后怒不可竭,就出现了刚才那一幕。(木老师那时在那间学校的女同事中是孤立的,但却和殷老师特别好,就是想利用殷老师“讲而播之”的嘴把每个人都传得像她们一样,猥琐而不正常。而她自己在背后传完是非后,在人前还可以扮演阳光好人。)
骆开心极了,一向不喜欢干涉他人私事说人闲话的骆老师也开始揭开木老师的伤疤了。她再也不能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了。
更远几年,木老师散布了同科组当红的杨老师与原校长有染的消息;现在又想用同一手段攻击渐树工作实力的关老师,同时诋毁了比她能力高的骆老师,又利用那些对学校制度不满又缺口德的一些同事传播同事流言,在几个教师之间互相搬弄是非假意做了中间好人。她表面上没有得罪任何一方,又对男教师极尽友好,从而博得了异性同事的好感,在完全依靠教师投票选举的2004和2005年,她的先进教师、优秀教师当得开始顺起来了。难怪她曾经在2004年对骆老师说,教师评价应该由异性评价才会公平公正!在她得到了名利的2006年随后几年,也许是心里得到了些许平衡,她对同性教师表面上也宽容了些,她和她的敌人一个一个地“友好”了起来,这更加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如果“优秀教师”的头衔能够让那些具有两面性的精神病人也能得到片刻的安宁,教育部门是否考虑加大这种名利的供给?
不过,狼是改不了本性的,只要她和殷老师到的级组,那里的教师群体的是非就特别多。另外,她为了那个所谓的“文明班”不被扣分、为了统考时平均分能比他人高,每年,她都会把纪律差和成绩差的学生赶走,然后去别的学校写转学证明(每年转学都是同一间学校,领导们都不知道吗?打个电话就能了解真相的事情却不做,这种领导缺乏的是甄别是非的能力);为了能让人以为她教学特别好,她还在自己改卷时经常给学生成绩加分作假。但好些年了,领导似乎对此一点不知觉,(还是沉浸于她的花言巧语而不想甄别优劣?如果是这样,这种领导缺乏的是为领导公正的素质。为了这方百姓的孩子着想,还是趁早辞官吧)还每年都分一个全级最好成绩的班甚至是竞赛班让她担当班主任,几乎每学期都钦定她为先进教师、优秀教师。在她们学校,运用手段取得名利的人,一百多教师中应该在10%左右;背地里诋毁同事、搬弄是非、给学生成绩造假、给学生流失人数造假、在学校领导前巴结但在后面以传播领导小道消息以引同事共愤,手段如此齐全,应该是仅此一人。但这些人却屡试屡爽得到“优秀教师、先进教师”的名利,这说明了什么?又会对这间学校的教学造成什么影响?这学校的老师都说,凡是能争会抢的教师,都会是先进教师和优秀教师。否则,无论你的教学怎样好,都认为你工作不够努力,绝不被评为优秀教师或先进教师。领导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为官不正,优劣不分,如此管理水平,如此用人,如此校风,学校教学质量能不下降吗?
反思:稍微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只要是认识殷老师的人,只要是认识木老师的女人和一些老或弱的男人,无一幸免地会被推到她们和她们周围人的舌尖上,是非缠身。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高知识分子“教师”被他们洗脑成为流言的帮凶呢?原因就是这里没有具体有关教学业绩的量化评价标准,每学期的评优评先都很随意。当长期处于一种没有奋斗目标、欠缺公平公正的评价的环境下,教师们的心会越来越浮躁和不安。这时,用语言来攻击某个“坏人”就成为了他们发泄的方式。开始是周围人不了解木老师这种人的意图,还因为她到处留有话题,容易记得她,加上刚开始时以为她好说话“可亲”,所以开始几年,她在选举“优秀教师或先进教师”中的票数会高;其后领导看到这样,也以为她是教师们的带头人;而且,她还善于和领导开一些无厘头的玩笑,引领导们开心。所以,在领导钦点“优秀教师或先进教师”的这些学校中会得利。所以,一到学期即将结束之时,就会有好些木老师般的人和领导更“亲近”了,到领导办公室闲聊的人会更多了。但我很奇怪,稍有思考能力的人都会看出,但凡是会不顾颜脸地“媚上”的人,为了平衡心理,他们一定会“踩下”。一旦这些领导下台了,把他们踩在脚下的肯定是这些曾经为他们拎鞋的人。这种“德行”,还会有什么正当的“能”?还能是什么“优秀和先进教师”?这也是没有具体的量化评价标准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谁也拒绝不了“奉承”。
当一间学校没有了具体可行的评价标准,当表面做秀占了主导的时候,流言蜚语等攻击手段就会满天飞。教学能力差的人在“骗到”名利后,又唯恐失去,所以会千方百计讨好领导的同时拼命排挤其他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容易成为某些居心不良的人攻击的目标,首先成为其他教师否定的对象。因为缺乏合理可行的评价标准,单靠他人特别是同一利益群体的人的主观意识来评价,是很脆弱的。教学突出的教师的任何一点不足都容易被他人用放大镜来传播,甚至被扭曲,其教学成绩会因为一点微词甚至流言也能被否定。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些地方会出现“市级骨干教师”甚至“南粤优秀教师”失聘中级岗位,以及某校教师在竞聘上岗时,出现教师们集体给某个常常被领导评为优秀教师的老师打×的现象,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观判断的结果。教学能力高的老师虽然不屑拍马争取名利,但长期在这种不公的评价下,会渐渐消磨工作热情。
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教师的工作潜能、提高教育效果,相关的教育部门必须要制定合理可行的评价标准。另外,在没有具体可行的评价标准出来之前,如果教师们的晋升主要看这些“优秀教师、先进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等礼品般的荣誉,这无疑是给不公的教师评价加上了更加不公的筹码。
第五篇:主讲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主讲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2003年暑假,我参加了贵州省教育厅在贵州师范大学主办的英特尔®未来教育主讲教师培训班的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从迷茫、逐渐了解、又困惑、逐渐反思,一直到兴奋、喜悦、成功吸取新的教育理念。2006年,我又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高级研修班,在学习与培训中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理念,逐渐完善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工作。从2003年,我就投入到了对一线教师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工作中,一干就是八年,现在我把这几年的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情况
1、基本情况
2003年至今,我每年都在六盘水市教育局高师科的领导下参与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至今,我一共参与培训了1500人一线教师。每一年的培训,我都至少参与两个培训点的培训,每年至少上课28个课时(每天8个课时),参与辅导的时间更多,经过我培训的老师,普遍反映好,容易理解。我主要是讲解第四模块“学生演示文稿”,第五模块“学生网站”,每次讲解学生演示文稿,我都要与讲解前面模块的老师进行深入的研究与交流,让学员更加容易的理解我们英特尔®未来教育,而学生网站,更主要的是如何用最简洁的方法让学员建立起网站拓扑结构,才能更好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我们主讲教师每年都带着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一种全新的授课方式,一份沉重的责任,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集体备课,协作上课,有问题共同协商解决,通过摸索。通过培训使学员认识到“英特尔®未来教育”对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他们在各自学校推进“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实施,为培训后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过程情况
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工作:(1)、我们每年在六盘水市高师科旦科长的带领下,成立英特尔®培训小组,提前起草了六盘水市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方案,对英特尔®培训的各项细节进行了界定。在开班前,六盘水市高师科又专门与各个学校负责人进行详细讨论,严肃强调培训的重要意义及各学校要提供的各项保障。开办前的舆论造势做的比较到位,为培训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好的基础。事实证明这样做也是有效的。每年的培训任务,我们都行之有效的完成。
(2)、教学过程灵活创意。按着集体备课的思路,我们主讲教师倾心指导,创意设计。将精讲和过程讨论体验相结合;教师自己演示和优秀光盘学习相结合,有利地促进了参训教师的理解领悟。
(3)、严格管理,确保培训成效。教学中我们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学员,对出勤及任务完成情况均做了严格要求。
“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计算机技术培训,而是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培训教师如何实施研究性课程和问题导向式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学员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强弱直接影响该项目培训的正常进行。因此,要求各学校严格按照项目培训标准选送学科教师。对于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员,我们还安排专门的教师进行辅导,以保证所有学员都能跟上培训的进度。
3、集体授课
每年,我们都要进行集体备课,因为其中我们培训小组有历年的老培训主 讲教师,也有每年新到贵州师范大学学习回来新的主讲教师,我们老主讲教师把经验,重点,难点与新主讲教师进行,新主讲教师也把每年教材的变化,每年在省里培训的情况以及要求对我们进行交流,相互弥补,相互促进。为了避免一名教师对全部10个模块的内容掌握不充分,确保教学效果,我们在培训时,均安排2-4名主讲教师参与授课,每人只承担自己最熟悉的部分,并其每个培训点总有几名辅导老师帮助微机基础差的学员,保证每一位参加培训的老师都能顺利结业。
二、培训成效
六盘水市至今总共培训了两千多人,未来教育的理念给全市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崭新的教育理念正在改变着培训教师的教学思维,一改传统教学的旧面孔,令人耳目一新。在他们的辐射、带动和影响下,英特尔®未来教育必将成为教师争先恐后,急于探索的教学方式。
1、通过培训,利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与方法,我所在的学校在全市全国的科技创新上大方光彩,先后获得全国一等奖一个,全国三等奖一个,省级一等奖两个等。
2、从2003年以来,通过“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我们以此作为基础,开创新的课题《坚持有效培训 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终于在2009年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教师区域化发展”第八届年会上被评为壹等奖。
3、通过培训,许多数学员认识到培训内容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课程改革新理念的可操作性实践。尤其在解决问题起点,如何提出问题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起点,通过基本问题、单元问题的提出和问题提出时的角色转换,使教师更加明确了如何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出问题、探究性学习;通过 基本问题、单元问题的提出与分工,给出了一个实践探究性学习的可操作性方法;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通过学员相互之间的资源共享,对单元问题的分工和合作,实现合作学习等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4、用“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中的方式,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解决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问题,得到教师们的认可。多数学员认为教学应用的实际意义很大,并且认为收获很多,改变了过去对多媒体课件评价时单纯考虑为了应用而应用的问题,解决了制作多媒体课件费时多、实效小的问题,以及应用软件的掌握难度大等一系列的问题,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支持作用。
三、存在问题
1、新主讲教师与老主讲教师在配合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统一认识、促进配合,掌握教学内容、熟悉教学方式。
2、培训中反映出学员的电脑基础程度不一,特别是在水城县,盘县这样基层的教师,在教师讲课时没很多老师都存在技术上的很多问题而经常当天完不成任务。导致主讲教师经常在上面讲解新的内容,而下面的学员不听讲,赶作业,过后又从新上来问主讲教师,这导致增大了很多工作量。
3、培训中反映出部分学员观念转换较慢,教师与学生的相互观念转换上反映不过来,有一部分不会按照学生的特点来提出问题,导致在以后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推翻从来的现象。
4、很多学员在培训前以为是电脑技术上的培训,在培训中仍然这样认为,导致了在前面模块培训的时候不重视,到了后面又忙不过来,大大增加了培训难度。
5、培训后英特尔®未来教育在教学上的应用上,在高考压力下,高中存在巨大的困难,只能局部进行一些小的应用。
四、学员反馈:
每次培训结束后,我们下来与学员进行了解,并对学员反馈表进行了数据分析,分析发现,对于“未来教育”培训,大多数教师是持肯定态度的,虽然每次短短几天很累,但认为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基本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学习任务太紧,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在开始培训的时候不容易理解,每个老师基本上都经历了迷茫、逐渐了解、又困惑、逐渐反思,一直到兴奋、喜悦、成功吸取新的教育理念的过程。
2.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更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内容、形式、手段、策略、模式等的革新。
3、在教学上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高中教师,但是在某些教育领域还是可以大放光彩,比如课题研究,学生的科技创新等,都可以参考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与理念。4.计算机应用能力显著提高。
5.学会多方位、多角度看待多媒体,体会到多媒体、网络对于教学的应用。
五、反思总结。
通过这七年的培训工作,我们在逐渐的反思与逐渐的完善培训的内容与过程,为什么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实施过程中在一些地方和学校能够充分发挥影响和潜力?
第一,英特尔®未来教育是西方文化教育方式,这与西方的人才考核制度以及中国的人才考核制度是不同的,有幸的是,国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为我们指出了方向。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文化观念在这些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实践 中融合,促进了教育改革与创新。有些先进的学校和教师,往往不是生硬地套用英特尔®未来教育和国外教学模式,而是将英特尔®未来教育与自己原有的教学经验和中国历史上已经被证明了的优秀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创造出了适合现代教育信息化环境的新型教学方式。
第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更贴近学生学习的真实性。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成功的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
第三,与网络以及多媒体相结合,创造新的学习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明确提出和应用,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大大提高了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还提高了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扩展学习资源的学习意识与能力。
在这七年的培训中,我认识到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倡导的是学习者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更贴近学生,更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能模拟真实的情景,重视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整合,鼓励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重视评价、反思,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能力强,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未来教育培训在这七年中有力地促进了六盘水市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开展,对广大学科教师触动很大,在培训中许多老师还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逐步的实践应用中,我们不断总结出英特尔®未来教育在教育领域各方面的应用。转变教育观念,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应该积极面对的现实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祖国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0-5-20
附英特尔®未来教育个人培训中的主要事迹:
2003-2009每年参与两个点以上的主讲教师培训工作,收集整理全市培训的资料工作。
2003暑假:到贵州师范大学进行主讲教师培训。
2004年:正式被六盘水市教育局聘为“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市级主讲教师。2007:到贵阳师范大学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高级研修班。
2007:在香港小平教育基金暑期教师培训班上,我利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对毕节平困地区的教师进行了培训与指导。
2007:指导因特儿百城亲少年电脑创意大赛,获得市一等奖
2003-2010年指导六盘水市第四中学部份老师利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应用在教学领域、学生科技创新以及其它教学领域。
2009年:我参与的以“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理念为基础的全国课题《坚持有效培训 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教师区域化发展”第八届年会上被评为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