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雷锋的〝人生方程〞
雷锋的“人生方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今天,人们在擦拭过对雷锋蒙尘的记忆后,仔细阅读雷锋的这番话,就要对人生的价值重新认识——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对于人生这道方程,有人这样解释:他们把“自我”代入原方程所得的根是“自私”。他们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将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视为“没有自我意识”的“工具论”;更有人指出,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是“陈腐”的,现代青年的人生方程的解是“重视自我价值“,办事要让“自我”合算,吃亏的事“我绝不沾。有识之士面对这种现象,提出疑问:为什么社会需要温暖,人们却不像雷锋那样燃烧自己?难道雷锋解出的人生方程错了?
没有错!雷锋的人生方程解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这个根凝聚着真善美,显示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风格和博大的胸怀。
人在年龄上的青春是短暂的,而在精神上的青春是可以万古长存的。雷锋一生都在为他人做好事,他的所做所为,至今还被许多人铭记:那位丢失火车票的大妈,无法舍下雷锋送给她的那片温馨;那位孤独的牧羊老人,弥留时仍叨念雷锋这位非亲非故的战士……是的,人应该重视自身价值,把自我的奉献和他人的幸福结合起来,“自我”才有真正的价值。光想着“自我”,在心灵的天平上只把砝码往“自我”一边加,解人生方程时所有的根都是“自私”,那样的人是可鄙的,是精神上的残废者。
雷锋对人生的方程的解不是口头上的一句话,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解出了我们这样一个国家的真理。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雷锋精神写下了人们最为得意的篇章之一,在50年代中国贫穷时,雷锋的名字响彻中国大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的社会风尚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从而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一位美国权威人士听了雷锋的故事,看到“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后,无比感慨的说:“这样的民族不可能穷下去!”雷锋精神奏出了中华民族灵魂的交响曲。
可是,难忘的往往易被忘却,宝贵的也常常被忽略。在十年浩劫以来的数年中,有人在奉献与索取面前,变得犹豫;在伸出火热的双手时,感到心虚……雷锋“出国”了,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居然没有中国户口了……
逝去的岁月无法换回,可新世纪的清晨,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又在神州大地上复苏。“活雷锋”张子祥面对人生方程,又一次提出:“我走上为人民服务的道路,直到生命结束才到站”;“秦川牛”李润虎解出这样的人生方程根:“凡是为人民服务的事,我都是主人!”13亿中国人对于人生这道深奥的方程,有一个共同的解: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人人都应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体现人生的价值。让我们把雷锋精神作为公式去解人生的方程,让我们响亮地诵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八(8)班江长城
第二篇:雷锋的人生经历
雷锋的人生经历
雷锋出生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的一家被万恶的旧社会弄得家破人亡,在短短的四年多的时间里,他的爷爷、爸爸、妈妈、哥哥、弟弟五位亲人被逼迫相继死去,小雷锋不满七岁就成了孤儿。雷锋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家里很穷,父、母、哥、弟,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
雷锋的爷爷叫雷新庭,以租种地主田地谋生,整年辛苦劳作,但仍无法维持家人的生计,最后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到年关时,地主前来逼债,要雷家在年前还清租债,雷新庭无力偿还,悲愤交集,病情加重,在过年的鞭炮声中被活活逼死。
雷锋的父亲雷明亮,从小和雷锋的爷爷一起务农,租佃地主的地生活。在1929年着名的湖南农民运动中,参加过农民运动。后来大革命失败,雷明亮到长沙市仁和福油盐铺当了挑夫。资本家逼迫他到江边去运货,结果遭到歹徒毒打,重伤吐血,又带着伤回到家乡种田。1944年雷明亮被日寇拉去做挑夫,由于反抗遭受毒打,吐血越来越厉害,也没有钱医治,于1945年春天病死。雷锋的哥哥雷振德,12岁时离家到几百里外的天津市一家工厂做童工,得了童子痨(肺结核)。由于身染重病,工作时突然昏倒在机器旁,被轧伤了胳膊和手指,随后被老板辞掉。雷振德带着病残回到家乡,又到一家印染作坊做童工。由于劳累过度,肺病一天天加重,又没钱医治,1946年也死去了。
雷锋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弟弟,也是连饿带病死在妈妈的怀里。
雷锋6岁的时候,家里只剩下了他和妈妈两个人。雷锋的妈妈也是一个受尽折磨的苦命人。她是铁匠的女儿,生下来几天,由于贫穷,父母无力抚养,就把她送进长沙一家育婴堂,简家塘一个姓杨的妇女把她抱回家抚养,6岁时把她送给雷家做了童养媳。后来,雷锋的母亲被地主唐四滚子凌辱而自尽。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邻居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全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锋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要雷锋把柴运到她家,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可那地主婆竟举起柴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的党支书供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
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辽宁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1959年12月征兵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军,焦化厂领导舍不得放他走。雷锋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兵役局(现人民武装部)表明参军的决心。他身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条件,但因政治素质过硬和有经验技术,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参加人民解放军后,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任班长。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1960年11月入党,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因公殉职。
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同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朱德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雷锋的一生,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一生。他以钉子精神,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实践,因而具备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由于他热心辅导少年先锋队,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三日,共青团中央特决定追认他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雷锋永远活在亿万人民心中!
雷锋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连班长,于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虽然他只度过短短的22个春秋,可是他那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崇高精神却长留人间。他的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雷锋入伍后,他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1960年1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入伍后表现突出,沈阳军区《前线报》开辟了向雷锋学习的专栏。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1961年,雷锋晋升为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他因事故不幸殉职。
因公殉职后,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1963年3月1日,朱德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刘少奇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此后,掀起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雷锋学习的热潮。此后,每年三月五日便成了全民学雷锋的日子。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第三篇:方程教案
方程教案
1、关于式子、等式、方程。
教学教材1到2页时,我发现:学生对于列方程问题不大(只是少数学生在列方程时写单位),问题出在学生对“等式”与“方程”概念的理解和区分上。用等式和方程的集合图来表示他们的关系。结果我发现少数学生对集合图仍然不理解。在实际作业中,还有学生列出类似于6+4.6=x这样的方程。我只好不断地向学生强调:尽量避免单独把x写在方程的左边或右边。
2、关于等式性质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感觉学生对于等式的性质(1)掌握还比较好,但学生学习的等式的性质(2)的时候,没有学生能想到同时除以0,结果是怎样的。只能由自己向学生提出问题,得出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的范围。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根据这段话,下面的判断是否正确“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是否要强调“0除外”?我的理解是同时乘或除以的数都是不等于0的数.等式两边同时乘0,结果仍然是等式从字面上说这句话有两个意思:1、两边不可以同时乘0,更不可以同时除以0。2、两边可以同时乘0,但不可以同时除以0。但就等式的性质来说,两边可以同时乘0。所以教学时重点强调两边不能同时除以0。
3、关于解方程 新教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学生容易理解,和以后学习比较复杂的方程统一起来,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教材中故意不安排减数和除数为未知数的方程,所以在现在学习的方程中,学生很容易看见加法就减,看见减法就加,看见乘法就除,看见除法就乘,他以为运用了等式性质后自己找到了巧妙方法,如何处理减数和除数为未知数的方程,他根本不会,毕竟每次在解方程时学生善于运用小窍门,而不是每题仔仔细细的分析。不知道将来六年级是否会安排减数和除数是未知数的方程,如果安排,不知道编者会用什么方法。如果不安排,那么是否编者每次在有疑难问题出现的时故意回避,让教师自己摸索呢?例如练一练第1小题,学生中很多人列出了这样的方程:36-x=2.5,方程列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应该怎么解呢?允不允许学生用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来解方程?是否该向学生讲解方法?还是让学生把此方程改成教材要求的那样的方程?如果要改成教材要求的方程,那就是在向学生传达这样的思想:这样的列法是不被认可的,那么以后在学习“未知数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时,学生的思维那不就和现在冲突了吗?希望有人能解释!如果需要向学生讲解,那该怎么讲解?讲解到什么程度?而且类似的问题在其后的练习中不断的出现,困惑中!
方程的检验,以前检验方法是很明确的的,现在教材似乎简化了检验的书写要求,便是配套光盘中还是和以前的一样,尤其是最后一句“所以X=40是原方程的解。”现在教材中已经删去了“方程的解”的概念,再这样写显然不好。检验的过程到底怎么进行?我是按照书上的简单形式书写的,只是强调40+10=50,这个50是方程左边的式子算出来的,要用它与右边的去比较。但是,以后学生会知道什么是“方程的解”吗?
4、关于列方程解决问题
我的意见是,把它分成了几种类型来教,(1)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2)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3)常见的数量关系如,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以及一些面积和周长,这常用关系式包括面积公式、数量关系式等。让学生建立一种学习模型。同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步骤去教学,(1)理解题意,找出关键句,说出数量关系式。(2)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3)解方程(4)检验。
用方程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于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其优点在于顺向思维,降低思维难度,但在这一单元中似乎少有体现。学生初次利用列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时,都用算术思维去列式,他们认为书上的题目算术方法比方程简便。
第四篇:方程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方程》教学设计
北关小学 宋红娟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间的联系与区别。
2、通过在不同的情景中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经历方程模型的建构的过程。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等能力。教学重﹑难点
1﹑会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2﹑能根据图义,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生活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对吗?比如说,谁愿意告诉我你今年多大了?(学生说)自己的年龄对你来说是已知数,那老师的年龄对你来说是……..(未知数)以此来引出未知数。
二、利用等量关系,正确列出等式
1、出示天平图
(1)谁能根据这幅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樱桃的质量+ 2克=10克)。如果用未知数X来表示樱桃的质量,那么,可以列出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呢?(2+X=10)
2、出示情景图2:四盒种子的质量一共是2000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4盒种子的质量=2000克)(1)能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写出一个等式吗?
(2)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等式,先说字母表示什么意思?(3)如果用y表示每块月饼的质量,怎样用数学式子表示这个等式呢?(板书:4y=2000)
(4)下面老师加大难度,敢接受挑战吗?(同学们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倒过开水吗?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倒开水的过程,找一找这里有相等关系吗?)
3、课件出示图3:一壶水刚好倒满两个开水瓶和一个杯子。(1)你们找到其中的相等关系了吗?(两个热水瓶的盛水量+200毫升=2000毫升)
(2)如果用z表示每个热水瓶的盛水量,那么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表示?(板书:2z+200=2000)
4.理解方程的意义。
(1)刚才我们通过称樱桃,称种子和水壶倒水的三次实践活动,得出了下面这三个等式:(x+5=10 4y=380 2z+200=2000)
(1)同桌交流。说一说:上面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2)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板书课题:方程)自己读一读,你认为关键词是什么?(3)巩固知识。
说一说方程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一必须是等式,二必须含有未知数)
5、会写方程
你会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吗?写下来同桌交换检查。(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x +5=18 x+7<9 2+7+9 x+32 x÷3=9 3x+7=22 x+x+x=15 5(x-2)=15 x+y=9
2、练一练课本67页第一题说一说各图中的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
四、总结评价
关于方程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相信同学们还会以饱满的精神、积极地态度去研究、去探索方程的奥妙。
五、板书设计:
方 程
樱桃的质量+2克=10克 x+2=10 每盒种子的质量×4=2000克 4y=2000 每个热水瓶盛水量×2+200=2000克 2z+200=20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第五篇:《方程》教案设计
《方程》教案设计
江黄民族希望小学 姜 攀
教学目标:
1、认识方程。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教学重点:怎样建立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等号两边分别表示什么含义。教 法:自主探究法、发现法。学 法:讨论法,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天平、班班通。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如果两个小朋友的重量一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对,这就是平衡,今天我们就用到一种称量的工具——天平,天平由天平秤和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重量相等时,托盘就会平衡,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组的天平。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交流自学情况
(一)读课本66页,相信你可以完成下面各题。
1、天平左边的托盘里是(),右边的托盘是(),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了,那么两边()我可以用这样说()+()=(),用x表示樱桃的质量,那么是()2、4块月饼的质量一共是380 克,我可以这样说()×()=(),用y表示每块月饼的质量,那么()
3、一个装有2000毫升水的铝壶可以倒满2个热水瓶和1个水杯,我可以这样说()+()=()用z表示热水瓶的盛水量,那么()
(二)、小组展示成果,探究目标一:方程的意义
师:上面的等式的共同点(),什么叫做方程?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师点拨。
三、点拨升华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四、达标检测
1、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1)x的1.5倍除以1.2,商是0.25.(2)从30里减x的2倍,差是14.(3)50减去5的差,再加上4个x,结果是61.(4)x个2与x的5倍的和等于x的一半.2、完成67页练一练第1、2题。先独立做,最后同学之间交流。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拓展提高
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0千米,开了3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作业设计:完成相关配套练习板书设计 方 程 10=Χ+2 4y=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