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小水电开发利用中存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2 03:1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临沧市小水电开发利用中存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临沧市小水电开发利用中存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临沧市小水电开发利用中存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临沧市小水电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周有荣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临沧分局677000

摘要:通过对临沧市水能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条件、小水电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临沧市的实际状况,提出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小水电;开发利用;问题;对策研究

临沧市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和区位优势,临沧市政府结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历史机遇,把地方小水电产业的开发建设作为推动临沧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新支柱产业,积极推进招商引资战略决策的实施,推进了临沧市小水电建设的发展,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诸如无序开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电网建设滞后、报批难、建设工期长等等。为确保水能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开发利用,以更好的指导今后小水电的开发,推动临沧市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临沧市水能资源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1.1临沧市水能资源的基本情况

临沧市分属澜沧江、怒江两大流域水系,地处云南省西南部边陲,属横断山系怒江山脉南延段,为滇西纵谷区。市内地形起伏较大、山高谷深、江河纵横,河流水系较发育,河长大于

221km的河流有836条。其中,集水面积大于100km小于1000km或河长大于10km的河流有17

2条,集水面积大于1000km的河流有6条。其次,临沧市属亚热带低纬山地季风气候,多年平

3均降水量为1438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8.69亿m。水能资源蕴藏量为298.3万kw,可

3开发水能资源量为155万kw,人均水资源和水能资源量分别为7412m、1.28kw。规划可再建电

站130处,合计装机132.81万kw。

1.2临沧市水能资源的特点

(1)水能资源丰富,适宜建小型水电站。

降水充沛,且山高谷深、河流坡降较大,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人均水能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均高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但适宜建大中型水电项目的规划点较少。以2005年临沧市水电规划报告的规划统计,适宜建5万kw以上电站的规划点有4处,合计规划装机为25.4万kw,占全市水能资源蕴藏总量的8.5%,占全市可开发水能资源量的16.4%。

(2)年内水资源、水能资源变化较大,影响开发效益。

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海拔高差的影响,降水年内分布极不均,干湿季节明显,且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汛期(6月至10月份),约占全市总降雨量的80%。而河道的径流补给源主要为降雨,多为雨源式、季节性河流,年内水资源、水能资源量差别较大,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年内月平均径流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约为7~14倍之间,小河流的比值还更大,一般约为10~20倍之间,对电站的装机选择、开发方式、运行管理等影响较大,直接影响了开发效益。2临沧市小水电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2.1临沧市具有优越的开发利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

临沧多为山区,开发水能资源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较好,规划电站的工程区多位于山区、远离村寨、集镇的地区,河谷狭窄、河床比降较大、水能资源利用率高,工程区农田、人类活动较少,且无珍稀动植物资源,各电站的开发建设对占地、淹没损失、农灌、农村人畜饮水、生态环境及第三方的影响较小,单位千瓦投资相对较小。

2.2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招商引资政策实施,用电需求量快速增长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招商引资政策的实施,临沧市的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县乡等级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的大力兴建;高耗电能硅、铁、铅、锌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力度逐步加大,9.5万吨庶渣造纸厂已通过审批,即将开工建设, 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电力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根据全市国民经济、人口、社会等综合发展指标,采用单耗电量法进行发电量的需求预测,全市2010年需电量为13.38亿kw.h,2015年需电量为19.06亿kw.h,2020年需电量为29.75亿kw.h,如再考虑招商引资、矿山开发等高耗电能产业的建设,需求将进一步增加。2005年的实际发电量仅为5.45亿kw.h,云南省又实施大电网“云电外送”,另一方面大电网下送价格高,如不新增电源点,供需矛盾将非常突出,进一步制约了临沧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随着临沧市小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将缓解临沧市电力供需矛盾,切实推动临沧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间接支持“云电外送”战略的实施。

2.3优越的地理位置为电源提供了外销的市场

临沧市西部和西南部与缅甸陆地接壤,镇康县县城南伞镇至缅甸果敢县县城直距约100km,耿马县孟定镇至缅甸特区南邓直距约20km,输电距离较短,运送途中的电能损失及输电网建设投资较小。小水电站的兴建便于输出外供缅甸,配合云南省提出“云电外送”着力拓展东南亚市场的战略实施。

3临沧小水电站的开发现状

近年来,临沧市小水电开发建设得到了快速增长,特别是2003年临沧把小水电项目建设列为重点招引资的项目之一以来,通过招商引资,水电开发建设迎来黄金时期,2003年至2005年新注册的水电公司近30家,新增电站30余座,增容4.56万kw,总投资近2亿元。2005年全市在建水电站13件(其中技改增容3件),总装机8.68万KW;新建投产水电站8件(其中技改增容2件),总装机1.74万KW,增容1.69万KW;年底已建成投产使用的小水电站108座,总装机容量为12.74万kw,其中500KW以上57座,500KW以下51座。根据临沧市水能规划报告统计,2006年至2010年规划拟建电站66座,增容63.18万KW,新增发电量30.44亿KW.h;2010年至2020年规划拟建电站57座,增容51.64万KW,新增发电量23.83亿KW.h。

目前临沧小水电的开发方式有径流引水式、筑坝引水式、坝后式3种,但以径流引水式为主。2005年年底仅有3座农灌水库的配套电站为坝后式电站,其余全为径流式开发,坝后式电站总装机为0.84万kW,占全市已开发水电站总装机的6.6%,具有一定调节功能的电站总装机约3.09万W,占全市水电装机容量24.3%。装机年利用小时数一般为3500h~5500h,水资源利用量约为45%~65%,水能资源利用率约为50%~70%。建设工期一般为2~5年,单位千瓦投资一般约为3500~4500元。

4临沧市水小电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全面规划、开发与规划脱节

建设业主选准了资源点,按自身需要直接委托规划、设计,形成业主“买单”,“政府认账”的不合理状况,属无序开发、掠夺性开发。装机选择不合理、选点欠佳,使得水资源浪费严重。

(2)、报批环节多、手续复杂、前期准备工期长,影响开发效益

小水电站的开发涉及水利、电力、国土、环保、林业等近10个部门,前期工作包括流域规划、可行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等需开展的专项报告10余个,报批环节多。各部门相互协调少、各自为政,且部份部门实际管理人员偏少,管理力度不够,前期相关的批复手续花费时间较长,工期相应延长,严重影响了开发效益。

(3)管理主体及权限不明确、招商不统一

2003年临沧市把小水电的开发建设作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后,招商管理主体及权限不明

确,出现了多部门招商,且没进行相互协调,出现同一流域、同一电源点同招两主的局面,出现问题又没及时解决,严重影响了招商信誉和投资环境。

(4)、招商肓目、水能资源无偿出让,水能资源流失、开发无序

目前由于临沧市实施招商引资,水电开发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加快发展、出成绩,招商又无经验,出现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肓目招商的局面,水能资源无偿出让,致使开发商大势“跑马圈河”,“圈而不开”抢占资源,水能资源流失,无序开发严重,与国家法律法规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不相符。

(5)、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2005年年底,开发建成的小水电站108余座,总装机容量为12.74万kw,占全市水能资源蕴藏量的4.27%,占全市可开发水能资源量的8.22%,远低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

(6)、开发方式以径流引水式为主,枯季电力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临沧小电站开发方式较为单一,多为径流引水开发方式,且集中在汛期发电,多为洪水电,枯季河道来水少,出力较小,而枯期正是基础设施建设、糖厂等企业的建设生产高峰期,用电需量较大,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7)、部份业主违反施工程序,环保意识差,监督管理力度不足,水土流失相对严重 为节约成本,部份业主不按施工程序,在建设过程中,不按水土保持编制方案的措施进行施工管理,甚至个别电站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先开工,后报批,边开工、边报批,弃土弃渣随意置放。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偏少,且电站建设多在山区,监督管理难度大,造成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严重。

(8)、部份业主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监督机制不全,监督力度及手段又不足,个别电站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水电站核准开工后,部份业主没很好地执行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质量监督制,甚至自已投资、自已施工建设,施工技术落后、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而目前临沧针对私人投资的监督管理机构不明确,监督力度及手段又不足,致使个别电站存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9)、电网建设滞后,上网困难,制约了水能资源开发

临沧市的内部电网建设滞后,目前仅镇康县、永德县、沧源县三县的电站联网,其余县份独立组网,没与省网连接,外送困难。其次,由于电力部门实行机制改革,原大部分县(市)通过中小水电发展起来的自供网移交给电力部门统管,与当地政府脱钩,当地政府失去了监督宏观调控管理的权限,形成省电力公司统管输配一体的高度垄断行业体制,对属地方的一些中小电站,采用低价上网等限制政策,且电费结算环节多,结算难,上网后得不到结算,使中小水电失去供区市场。而临沧的小水电多为洪水电,靠本区域内耗,枯期不够,汛期送不出去,面临有水发电难上网、发电难自主、上网电价低的局面。从而制约了中小水电的开发。5对策及建议

(1)、加大前期工作,做好规划

流域规划和综合性开发规划是基础性工作,是政府行为,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按“确认过去、完善现在、规范将来”、兼顾左右岸、上下游、干流与支流、支流与支流、防洪、灌溉、饮水的原则,以“流域、梯级、综合、滚动”的方针。并结合区域内水资源的水量、水能分布及现状水环境特点,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做好全面的系统流域规划,再进行招商。一方面,保证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高度统一;另一方面减少报批环节,缩短报批时间,改善投资环境。

(2)、加强宏观调控管理,加强督办管理力度,提高审批效率

政府应加大对各部门进行协调、督办管理的力度。要求各部门加强配合,禁止相互推诿、吃拿卡要、实行限时审批制,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建设工期,创造良好的开发投资环境,同时也要兼顾各方利益,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加强协调、明确职责、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保证电站良性开发

政府应加强协调,按职能部门的职责进行分工,明确职责。由市招商部门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配合下,按市场准入和市场运行行为负责统一招商,签定开发出让协议,保证流域开发的合法性。由水行政主管理门实施水能资源的统一监督管理,切实承担起所辖区域的流域规划、出让、开发利用、施工建设的监督管理职责,严格按照基本的建设程序,从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到验收等进行“全过程参与、全过程监督、全过程管理”,对电站建设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审查审批;对招投标、施工等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严把质量、安全关。切实保证水能资源的健康开发,进一步推动地方的经济建设。

(4)、兴建蓄水水库,增加对梯级电站的调节作用,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效益最大化

重视蓄水水库的调节作用,在地质、地形等环境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梯级电站开发的河流源头规划、兴建水库,并列入梯级电站整体开发的配套工程,和梯级电站同招商、同设计、同建设、同施工,发挥一库多站、一水多用的作用,充利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效益最大化,提高下游各梯级电站经济效益。

(5)、完善电网建设,同时加强和电力部协调,实现全面联网,保障中小电开发权益 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市境内的电网建设,同时加强宏观调控管理及协调力度,积极和省电力部门协调,实现县级、市级、省级三级电网连接,联合调度运行,切实地解决小水电上网难、发电难自主的局面,保障中小水电开发的权益,进一步促进小水电的开发。

(5)、实行流域水能资源开发权的有价出让制度

实施水能资源开发权的有价出让,公开招标,限期开发。第一、可以防治国家水能资源被无偿占有,国有资产的流失;第二、可以防治投资商乱圈河、乱占资源,一哄而上,无序开发;第三、可提高水行政主部门的宏观调控管理力度,尽快出台《流域开发有偿出让办法》,对出让的条件、程序、方式、转让等明确规定,严格执行流域规划,规范建设行为,以达到保护河流的目的。

[1]水资源综合利用,施嘉炀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

[2] 《水电能资源开发利用》,张超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3]朱文杰.浅说我国水力发电事业的前进方向.中国水利水电市场,2005(7).

[4]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就2006年中央1号文件答记者问.做好农村水利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水利,2006(5).

作者简介:周有荣,男,1971年12月出生,1997年7月毕业于长春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师,科长,工作单位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临沧分局,从事水环境监测评价工作,邮编:677000。

第二篇:武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武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武汉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是从其发展现状来看,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研究如何通过对现有旅游资源的专项和多元化的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让旅游资源发挥 其最大的效用。关键词:旅游资源;武汉;人文旅游资源;品牌

1 武汉市旅游资源现状
武汉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的东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市内 100 多处湖泊星罗棋布。数十座山峰蜿蜒其间,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和“江城”的美名。这里 也是千年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将其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进行介绍。1.1 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两江交汇、八川聚集、湖泊密布、山岳纵横、平原广布构成了武汉市旅游资源的秀丽风 貌。(1)与水有关的独特资源。长江与江汉在此交汇,将武汉一分为三,使武汉成为依山傍水、三镇鼎立的江城。长江 武汉段,市区内长江段长 60km,另外还在市辖郊区境内流经 85km,总长达 145km;汉江 武汉段在市辖区内流经 62km,在市区内流经 50km,总长达 110km;汉江河道弯曲狭窄,在汉口附近宽度为 200m 左右,250 余 km 的江河水道贯穿武汉,有 这不仅在中国仅无绝有,而且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但目前,江河水道仅作为交通水道,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旅游开 发。武汉湖泊密布,水面宽阔。有东湖、月湖、莲花湖、木兰湖,后湖、东西湖、郎官湖、墨水湖、南湖、紫阳湖、沙湖、水果湖、北湖、严东湖、青菱湖、梁子湖、汤逊湖、鲁湖等。目前除东湖、月湖、莲花湖、木兰湖等有一定的开发利用外,后湖、东西湖、郎官湖、墨水 湖、南湖、紫阳湖、沙湖、水果湖、北湖、严东湖、青菱湖、梁子湖、汤逊湖、鲁湖等旅游 开发利用程度低,有的还未开发。(2)与山有关的独特资源。武汉山丘旅游资源丰富,可谓山丘纵列、岗岭起伏。市区内两列山系,其地层走向和山 势作东西展布,一列从汉阳汤家山、赫山、龟山至武昌紫金山、凤凰山、小龟山、猴山、凤 斗山、团山、太渔山、吹笛山、黄家山;另一列从汉阳米粮山、仙戈山、锅顶山、扁担山、凤栖山到武昌蛇山、洪山、珞珈山、南望山、喻家山、磨山、马鞍山、石门峰、宝盖山。另 外,市区周边外围还有马龙山、大军山、小军山、神山、铁锦山、公子山、龟尾山、龙泉山、木兰山等。目前龟山、蛇山、磨山、龙泉山、木兰山旅游开发有一定规模,其它山丘旅游资 源基本上没有得到开发利用。1.2 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 武汉历史久远,文化沉淀

深厚,人文名胜古迹众多。从已经发掘的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 的大量器物。到距今已有 3000 多年的商代盘龙城,再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名 镇;建国后成为湖北省省会,国家计划单列大城市,华中经济中心,长江中游和南北交通的 枢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商家会聚之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富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累,又闪耀着现代都市文化的神韵。楚国文化、首义文化、宗教文 化、知音文化、三国文化、黄鹤文化、商贸文化、都市文化、建筑文化,康娱文化、民俗文

化、饮食文化、科技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相辉映。悠久的历史文化给武汉留下了众多宝贵的历 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2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武汉市旅游资源风景区按地域来划分可分为五大区域。各区的范围、优势景点(区)及开 发重点(特色)如表 1 所示。

3 面临的问题
综观武汉市旅游发展现状,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方面存在着如下的三大问题:(1)从实质上看,武汉旅游形象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必须加大力度塑造培育。武汉连贯 东西,承转南北,旅游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由旅游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的功能转换还未完成。(2)武汉是具有 3500 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资源还没有达到深度开发的程度,旅游资源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3)从旅游产品看,现有旅游景点“老、少、小、低”现象严重。多数景点比较老,类似黄 鹤楼、归元寺等比较成熟的精品比较少,而且容量普遍偏小,外在知名度低,难以抗衡周边 省市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专项旅游特色不明显,旅游网络还没有形成,区域旅游不发达,游客承载量低。

4 发展对策
武汉旅游的发展必须以武汉特有的丰厚的旅游资源为载体,以优越的旅游区位为支撑,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与资源整合。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进一步开发有价值的自然资源(1)水资源方面:可开发长江、汉江两岸,建旅游景点、创形象工程、展示江城景观; 设置不同特色游船,开展两江游览;可兼容日游夜游,观光、娱乐、品食等旅游项目,形成 武汉两江旅游带;武汉湖泊旅游开发,应从湖泊水系整体着眼,根据不同湖泊的水面水质状 况、区位条件、人文环境氛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工与整合,实施专项旅游开发,形成各具 特色的武汉湖泊旅游。可分别开发为以湖滨度假休闲为主的旅游;以湖光赏景、渔业观光、垂钓为主的修心养性旅游;湖滨体育竞技旅游;以水上快艇冲浪、水上飞机、水上跳伞、花 样滑水、水上拔河比赛、
、手划船比赛、帆船赛、龙舟赛、彩船大游行、水上秋千、游泳比赛、水上热气球等水上娱乐、水上参与性、表演性强的湖泊旅游。可利用节庆活动,或邀请有国 内外优秀水上运动员参加的水上比赛、竞技活动,通过颁发证书、奖金等形式吸引境内外游 客。(2)山资源方面:武汉山丘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森林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对呼 吸道疾病有独特的疗效;森林内春季遍布的鲜花对人的心理、生理大有裨益;山地有夏季凉 爽、春秋季节长的气候条件;有的山丘还是药材基地。利用山丘旅游资源可发展观光旅游,开发山丘疗养度假旅游,建立绿色会议中心,发展会议旅游。根据山丘生态的多样性,针对 学生客源市场开发生态科普修学旅游。针对学生消费水平不高,建立学生度假公寓,提供完 善的低价位的配套服务,发展自助式旅游。根据山地旅游资源特点,开发远足、登山、攀崖、野营、野炊、骑马、生存训练等项目,并与高校系统、中教系统联营、通过政府或学校合作,建立大中学生夏令营基地。利用山区山地采种、育苗、营林、加工木材生产工艺,木制家具、工艺品等木制品的生产工艺;根雕盆景工艺;山野菜、野果、食用菌加工等森林绿色食品加 工工艺等,开发产业旅游。山水相依,林中藏寺,往往是山丘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在开发 山丘观光旅游、会议旅游、度假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的同时,可结合节日庆典、宗教法事活 动,组织大型庙会,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高旅游行为层次。

2 深度挖掘人文资源的内涵 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应宏观构思,整体策划。在空间格局上应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文 化景区。构建旅游文化产品群,创旅游文化品牌,提升文化旅游功能。通过提高文化旅游知 名度,增加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塑造武汉旅游形象。(1)开发首义文化旅游产品:首义文化旅游资源本体丰富,主要分布在武昌。这里有起 义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黄兴拜将台旧址纪念碑、三烈士亭、总理孙中山纪念碑、孙中山铜像、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日知会旧址、武昌首义发难处工程营旧址、楚望台 军械库遗址等。通过对首义文物、遗址、遗迹的修复、整饰营造首义文化氛围,开发首义文 化旅游资源,发展首义文化修学、观光旅游产品。创建首义文化旅游产品,可利用辛亥首义 的深远影响、号召力和吸引向性,激发海内外华人爱国主义精神,拓展武汉海内外旅游客源 市场。(2)加大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宗教旅游不仅吸引着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的教徒,也 吸引着可能并不信仰某种宗教仅慕名前

第三篇:农村党员信教问题研究分析及对策

党员管理、党员教育是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党员管理、教育出现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信教群众较多的多民族聚居区,加强对信教党员教育和管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党员信教的特点

⒈隐蔽型

有些党员信教,因为明知是违反纪律,所以就偷偷信教。不参加公开的宗教活动,但参加小型宗教活动,这类党员的信教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在调查中其他信教群众对其抱有极大地同情心。

⒉普通型

这些党员大都属于迫于信教群众的压力,既想信教又顾及党员身份,立场左右摇摆,是组织教育的主要群体,通过教育,很容易站到组织这边来。

⒊离退休的干部居多

凡信教党员,离退休的占大多数,农村干部主要是中老年以上。

⒋文化程度偏低的居多

信教的党员,大多文化素质偏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接受教育学习较慢,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文肓。

二、党员信教原因

任何一件事的产生都有其社会背景及原因,党员信教问题的产生也有其主观的和客观的原因。

⒈受周围大气候的影响

由于在多民族聚居区,宗教对人们的影响极其深远。可以说大部分是在宗教的氛围中长大的,某一个人信教在周围人眼中不足为怪,但哪一个人不信教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指责。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我们的党员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的确需要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来支撑,那么一些意志薄弱、党性不强、政治信念不坚定的党员就很容易信仰宗教。

⒉部分基层组织软弱缓散,缺乏战斗力

俗话说:“人坏变心、树坏烂根”。凡是基层组织薄弱的地方,这种问题就比较突出,村干部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关心党的工作,尤其是不重视对党员日常教育,对宗教问题不敢管、不会管,甚至不愿管,这是导致党员信教的外部环境因素。基层组织软弱,不能大胆的管理宗教活动、宗教场所和宗教教职人员,甚至有些村级干部在某种程度上服从于宗教教职人员,对一些不良现象听之任之,使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狂热趁虚而入,以宗教的合法性为掩护,进行非法宗教活动,导致这些地方宗教氛围浓厚,使不信教的党员成为孤立者。

⒊经济、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

党员信教问题,我们不能单纯看成是党员个人的问题。古人云:无事生非。我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过剩,大部分农民家里的地一般情况下一两个人就能应付得了,而且农活随意性大,所以劳动力相对过剩,这就使得一部分人以宗教为职业,而另一部分人把宗教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和吃饭、穿衣一样重要的一部分。另外,农村文化生活还很落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和城里人一样都不会甘心生活像车轮一样明天的太阳还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他们也需要有一个在劳作之余去的地方。部分党员尤其是老党员文化素质低,甚至是文盲党员,直接影响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和对科学理论的接受,更有一部分党员根本就不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分不清什么是民族问题,什么是宗教问题,不知道风俗习惯和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认为只有信仰宗教才是最现实和最可以依赖的精神支柱,在有些地方表现的尤为突出。

党员信教,危害巨大,它不但损害党的形象,侵害党的肌肤,而且如同我们身边的一颗炸弹,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信仰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信仰宗教本身就是立场不坚定的表现。基层党员是群众中一员,是群众的表率,本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相反却信仰信教,这些人的言行影响的不是一两个人,可能会是一群人,一村人,危害可想而知。

三、解决党员信教问题的对策

⒈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严把入口、疏通出口

“治国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党员的培养、考察、吸收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党章》办事,始终坚持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使发展党员每个环节都体现公开、公正原则,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杜绝一些思想不合格的农牧民进入党的队伍。加强对现有党员队伍的管理教育,自觉划清宗教教义和党的宗旨的界线。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把我们的党员教育成为真正的无神论者和唯物论者,培养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

产主义战士。其次在党员管理中要疏通出口,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对信教党员进行耐心的帮助和教育,对笃信宗教的要坚决踢除党的队伍,使每一个党员都清醒地认识到性质的严重性,都应当受到党纪的处分,马克思主义是每个党员一生的信仰和追求。

⒉加强对退休干部的管理教育,做好“三老”人员“两个待遇”的落实,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规范丧葬殡仪活动,大张旗鼓的表彰优秀的退休老党员,宣扬他们的先进事迹,使他们有一种荣誉感、责任感,从而影响和带动一大批老党员为农村建设献计献策,遇事多掂量、多权衡,孰轻孰重才能看得清、辨得明。

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继续开展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核心工作是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使我们党的组织对党员来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把对党员的管理教育作为党委的重要工作来抓,使其规范化、经常化。规范无职党员上岗制度,使广大农牧民党员有事可做,靠过组织生活,真正实现普通党员相互间的监督和自我管理。另外,借“文化年”的东风,切实加大投入,把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好,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无神论宣传和党员先进性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让先进的文化有力地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领域。

⒋加强对宗教的管理

党委政府和宗教管理部门从加强对宗教人士、宗教场所、宗教活动管理入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宗教的管理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大张旗鼓地开展“五好宗教人士”的活动,树立爱国爱教的模范。坚持保护合法、取缔非法,抵制违法,打击犯罪的原则,健全和完善“两项制度”,要在摸索中不断完善。使宗教不干预党的各项工作,对蔑视不信教党员和强迫党员信教的要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第四篇:三公经费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三公”经费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是维护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基本经费的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后公布,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又展开了新一轮“三公”经费改革。但由于过去从上到下没有形成对“三公”经费使用的基本监督机制,三公”经费的核定、使用、管理和内外监督长期处于弱化状态,其衍生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目前,虽然在行政事业单位在“三公经费”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一、“三公”经费存在的问题

(一)具体消费不实 1.存在浪费现象。公务消费支出缺乏刚性约束,公务消费随意性大,若是单位领导自支自批,往往超出标准,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超出规定标准现象更是普遍存在。2.部分消费模糊。在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公务消费经常出现变通支出的现象。有些消费支出没有通过正规渠道走账,而是通过变通的方式变为招待费或者其他公务名义进行报销,无论是不是公务开支,都随着公务开支的名义报销,出现了模糊消费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公务经费往往发生“公地悲剧”的现象,经费数额不断增多。3.灰色消费众多。在公务消费不透明并且缺乏监督的情况下,部分公务人员利用公务消费的名义谋取私利,使公务资金为个人消费支付费用。比如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

(二)“三公”项目消费不合理 1.公务用车的配置和使用不合制度。我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公务用车的配置和使用有相关的制度,但是制度靠执行才能发挥效力。有些单位对制度的执行不严,甚至无视制度,出现了公务用车配置和使用超出规定的现象。首先是公务车配置超编,在超编时往往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借口,实际上以领导的数量为标准配置公务车。其次是公务车超标配置,部分单位和部门存在公车使用相互攀比的现象,将使用车的标准看成是在单位地位的象征。再次公车私用的现象普遍,公务车的使用分成了三部分,公务使用一部分,领导使用一部分,驾驶员使用一部分,公务车成了私人的礼物和馈赠,直接导致公车费用上升。2.公务接待超标。一方面,公务消费的名目多、项目多。领导检查考核、申请项目、汇报工作、庆功表彰、召开会议等等都是公务消费的项目,而有的公务消费项目形成了“一条线”,欢迎接待——结束庆功——饭后娱乐——考察景点——走时特产。另一方面,公务消费规模大、档次高。在中国的传统里,接待的规模及档次与重视程度是成正比的,为了表示尊重,往往超“标”接待,而消费往往存在“棘轮效应”,档次提高时皆大欢喜,档次降低则上下不痛快,于是公务费用一再提高。3.因公出国失控。一些部门把公务出国旅游作为一种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的措施,假借各种出国考察学习名义组织出国旅游。随着出国审批制度的不断完善,明目张胆的利用公费出国旅游已不多见,一些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借学习考察研究的名义假借学习培训、开会考察之名出国旅游的事情还是屡禁不止,更有甚者有些单位和部门伪造邀请函、国际会议通知、国际学术交流通知等假文件作为公费出国旅游的依据,在群众中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另外还有一些公务人员通过组织安排正常的公费出国,通过变更原来安排的路线和行程,变相的进行公费旅游。而且变相的公费出国旅游还给了一些官员创造了转移财产,借机潜逃国外的机会。

二、“三公消费”经费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思想影响深 中国是个有着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的国家,受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许多公职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仍然存在特权的思想。对公务消费的认识不够,认为公家的钱只要没落入自己腰包,吃了喝了用了无关紧要,对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等问题重视不够,将其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认识到公务费用来自于人民,“三公”经费的增加会加重人民的负担。部分官员为政绩等考虑过多,不敢违背业已形成的“惯例”,导致“三公”经费增加。这是“三公”消费过高的基础性顽症。

(二)法规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部法律对“三公消费”的预算、审查听证、审计、评估、使用、监督、问责和处罚做出规定。因此三公支出的多少就成了自己说了算,想花多少就花多少。无法可依使得“三公消费”的数额越来越大,政府及工作人员也把“三公消费”当做了福利之一,成为了刚性消费,积重难返。从一个小城市的副市长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因公”去过了60多个国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公车改革会失败、公款消费会愈演愈烈、出国热会持续升温,三公经费屡攀新高。

第五篇:广西柳城县精准扶贫存问题及对策研究(共)

广西柳城县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等,逐步探索出一套有效防治贫困的方法和措施,依靠精准扶贫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经历了萌芽、确立、发展和深化的历程,成为新时期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的战略性选择。自治区党委第十届委员会于 2015 年 12 月 3日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 号)明确指出:“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至 2014 年底,全区农村贫困人口由 2010 年的 1012 万人减至 538 万人,贫困发生率由 23.9%下降到 12.6%。但我区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仍然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针对贫困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加强精准扶贫的研究,有助于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为脱贫攻坚的实践发展提供支撑和指导。本文着眼于广西柳城县社冲乡实施精准扶贫的实际,运用公共管理学知识开展研究,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广西柳城县社冲乡的统计数据、文件材料以及深入各职能部门开展实地座谈调研为依据,总结梳理了广西柳城县社冲乡实施精准扶贫的现状,以现实视角、客观的角度,着力挖掘了广西柳城县社冲乡实施精准扶贫的存在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柳城县社冲乡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为广西柳城县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精准扶贫对策提供实证资料,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同类县、乡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有效参考。

按照“现状调研——挖掘问题——寻找出路”的思路,开展系统分析和研究

后,笔者认为,当前,广西柳城县社冲乡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的症结表现在:少数贫困户配合工作的意愿不强;扶贫物资分配难平衡;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住村难;农村吸引社会资本的能力不够强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部分村民对精准扶贫的认识不够到位;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制定还不够科学等。

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文中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坚持以细化政策为先导,建立健全“三套机制”;坚持以优化模式为路径,加快发展“三种模式”;坚持以深化转变为载体,大力推进“三个转变”;坚持以强化基础为保障,搭建筑牢“三类平台”。通过上述措施,全面提升精准扶贫科学化水平,走出一条符合柳城县精准扶贫实际的发展之路。

下载临沧市小水电开发利用中存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临沧市小水电开发利用中存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