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乌苏市第4.22五中学狠抓教育有序管理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乌苏市第五中学狠抓教育有序管理 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通讯员景芳报道 :
俗话说:“好习惯受益一生,坏习惯贻害终生。”众所周知,学校是以德育人的主阵地在。乌苏市第五中学历来非常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开学第一周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思想到位、行动到位,让广大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中,与家长就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等习惯养成进行沟通;学校每月定期制定各类主题鲜明的习惯养成教育周,“树保洁意识,行文明之风”、“ 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关爱身边人,温情暖人间”……一个个主题教育周时刻熏陶着学生稚嫩的心灵;走进五中校园随处可见“小草芳菲请别踩踏”,随手捡起垃圾请把它带回“家”,水龙头、电灯、风扇也要“休假”,奇思妙想的话语张贴在各处墙壁上。走进各类专用教室,电脑教室、书法室、书法室、音乐教室都会看到课后教室内洁静的地面,整洁的书桌,齐整的凳子。近阶段,学校组织的“学雷锋 树新风”系列活动还在如火似萘开展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塑造学生高尚的品德。
学校还从学习、写字、做操、集散、有序进出楼,就餐等抓起,要求学生做到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还以制定的《校园文化评比条例》为准则,每周评选出三项竞赛优胜班级,并授予“优胜班”红旗,并将班级红旗插在校园大门两侧。这项活动就是以树典型为突破口,营造班班争取以挂“优胜旗”为傲的良好德育氛围。学校这一系列的规范、举措的实施,校园更整洁、更美丽了;学生更礼貌、更自信了。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是一门隐性的教育学科,它虽不是即时见效,但其潜在的重要是有目共睹,学校定会尽努力为全校1800多位学生创造一个优质的教育平台。
通讯员:景芳
审核人:汪波
联系电话: ***
第二篇: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而所谓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教育和训练”。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从而达到其最终的目的教育。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为了给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好习惯,汤池小学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开展“三别”、“五好”教育活动。“三别” 即告别粗鲁、告别陋习、告别坏事。“五好”即:学好习、读好书、说好话、炼好身体、做好人;开展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九个好”养成教育。“九个好”即把课上好、把话说好、把路走好、把操做好、把卫生做好、把课桌凳摆放好、把红领巾戴好、把餐用好、把课间活动做好。通过“九个好”习惯的培养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开展了“三无四带” 进校园活动。“三无” 即地面上无痰迹、纸屑,墙壁上无污痕、脚印,课桌上无乱写、无刻划。“四带”就是把礼仪带进学校、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回家里、把谦让带给社会。
第三篇: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河头店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实 施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遵循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人格,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为学生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友好交往和善于学习的基本素养,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文明行为和学习能力,养成懂礼仪、爱学习、会生活、讲卫生、能自护、善处事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在养成基本习惯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能力,形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
三、具体内容
1.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善待他人;谦恭礼让,注重礼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学会感恩;团结同学,真诚相待。着重培养学生遇见师长、同学、朋友能主动问好;说话文明,举止得体;在校园内及校外公共场所自觉遵守秩序,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参加集体活动主动排队、不大声喧哗等良好礼仪习惯。
2.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科学预习、规范书写、广泛读书、积极思维、踊跃表达、主动学习。着重培养及时预习、复习,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问、勤于探究、乐于合作,规范读写姿势,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整理错题、总结反思等学习习惯。
3.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有秩序,作息有规律。着重培养学生按时作息,劳逸结合;合理饮食、不乱吃零食,穿着得体,不乱花钱;勤做家务,积极做力所能及的事;文明上网,不登陆浏览不健康网页,不沉迷网络游戏,不随意发布、传播不良不实信息;心态平和,积极与家长老师沟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生活习惯。
4.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养成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定时理发、早晚刷牙、衣着整洁、饭前便后洗手、爱护眼睛、坚持做眼保健操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涂、主动捡拾杂物等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5.安全自护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争道抢路,主动礼让;不玩火,不玩水,不玩电,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不随便轻信陌生人等安全自护习惯。
6.为人处事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养成言而有信,不说谎话,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惜时守时,做事有计划,讲究方法;勇于负责,做了错事能主动承认并改正;借东西要按期归还,损坏了要按价赔偿;与人友善交往,不打人骂人,不随意给别人起绰号,不歧视老弱病残;欣赏他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且乐于赞扬、鼓励等为人处事习惯。
四、责任分工
文明、纪律习惯 曲智勇 孙玉清 卫生、安全习惯 李延强 学习习惯 江学波 赵洪雷
五、方法途径
(一)健全管理组织
一是成立养成教育训练指导小组。实行学校领导包联年级、班主任包联班级、科任教师包联学生的包联机制,跟踪指导,跟踪检查,跟踪评价,突出重点学生、重点习惯,强化训练。
二是成立养成教育监督小组。由政教处、团支部或辅导员负责,选拔各班好习惯标兵,成立养成教育监督小组,设立“养成教育监督岗”,对全校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三是成立养成教育督查测评小组。由学校分管领导、家长委员会和学生骨干组成,随机督查学校养成教育落实情况,定期测评学生校内养成教育效果,定期评估学生的社区表现。各小组成员要树立“育人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育人观,发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整体功能,形成多层次、多环节的系统育人网络,做到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
(二)完善工作制度
学校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养成教育规律,完善工作制度。一是制定学生养成教育细则。根据教体局养成教育工作总体部署,制定《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手册》,明确行为规范,让学生对养成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
二是建立养成教育督查考评制度。把习惯养成教育与“四项活动”、“五项管理”有机结合,建立学生养成教育督查考评制度,把养成教育纳入班级管理目标评价、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和教师工作业绩评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训练常规化、制度化。
三是建立养成教育评价反馈制度。结合本校《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手册》,制定《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评估奖惩办法》,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综合评价指标,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每日一对照、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每学期一表彰,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总结优点,发扬光大,查找问题,惩戒改正,促进学生始终保持良好习惯状态。
(三)落实课堂主渠道
从学科特点出发,充分发挥不同课程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
一是在文化类课程中渗透养成教育。各学科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对学生渗透养成教育,突出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独立完成作业、读写姿势、合作学习、意志力培养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喜欢学习、学会学习。
二是在主题班会课中强化养成教育。指导班主任定期开展养成教育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中通过讲故事、案例分析、名人事迹、问题剖析等方式向学生宣讲养成教育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通过解读养成教育规范细则、观看养成教育宣传片等途径,让学生明确规范标准,学会具体做法。
三是在活动课中践行养成教育。指导活动课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根据活动内容和进程,随时提示学生注意良好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在快乐活动中养成良好习惯。
(四)强化活动实践
学校将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坚持不懈地实施行为训练,促成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是开展良好习惯强化训练月活动。根据学校实际,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每学期选择几个重点习惯进行强化训练,切忌贪多求全。每一项习惯的培养,都要将开始的第一个月作为强化训练月,在学生习惯基本定型后,还要坚持反复抓、抓反复,直至完全定型。
二是开展良好习惯主题活动。要将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坚持以“四养”系列教育活动为抓手,因地制宜开展好各类主题活动,如“习惯好,做榜样”、“有爱心,会感恩”、“敢负责,能自主”、“懂尊重,守诚信”等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促进学生不断升华思想认识,自觉践行规范要求,形成遵守规范的自觉行为。
三是开展良好习惯教育特色活动。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大力开展以养成教育为主题的歌咏比赛、书画比赛、演讲比赛、作业展览、习惯之星评比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自主管理的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养成良好习惯。
(五)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充分认识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互相联动,对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各方面应有的教育功能。
一是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组织师生围绕习惯养成教育,精心设计校园广播站、宣传栏、校刊、校报等媒介的宣传内容,引导学生向往规范,明确规范,遵守规范,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校园充满养成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是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要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组织优秀家长经验交流会、举办家庭教育论坛、发放家长联系卡、开通家校热线等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认识到学校开展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参与对孩子的养成教育,率先垂范为孩子做出榜样,教给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方式方法,配合学校依照标准随时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让习惯培养的过程成为两代人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
三是培育正向的社会环境。要加强与校外教育机构的联系,争取工会、团委、妇联、关工委组织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调动一切有利于养成教育的外部因素,密切协作,共同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建立好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自觉接受养成教育。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净化周边社会风气,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构建优良的外部环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把养成教育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强领导,务求实效。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广泛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定期总结评估养成教育效果,扎实推进养成教育。
(二)加强队伍建设
与开展“每月一讲、一季一访”等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干部教师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专题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点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进行养成教育方法指导和培训,通过经验交流会、案例分析等形式,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三)开展养成教育研究
学校成立养成教育课题组,编写课题研究方案,开展专题研究,努力探求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良好习惯培养方法,推动养成教育不断走向深入。
(四)建立考核机制
学校建立学生养成教育评价标准和办法,把学生的行为表现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激励学生自觉修行养德。学校把教师落实养成教育责任目标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五)加强舆论宣传
建立养成教育工作表彰制度,学校每学期评选表彰一批养成教育工作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广泛宣传养成教育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经验、先进典型,不断探讨养成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推广一批成功案例,促进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四篇: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整改管理目标(推荐)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整改管理目标
阳店镇西水头小学
2014.9
【指导思想】
良好习惯的培养,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引导和教育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和训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此,学校必须从小事抓起,从良好习惯的培养入手,造就学习成绩优秀,思想品质良好,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优秀的中学生。
【存在的问题】
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来看,每个年级的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陋习,学生良好习惯尚未养成,主要体现在:
1.学习上不思进取,没有积极性; 2.吃饭挑食,浪费粮食,爱吃零食;
3.对劳动不热爱,生活上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大; 4.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来看,重智轻德,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倾向比较严重:“只要成绩好,其他任何方面都可以不管”是部分家长的片面教育观。子女习惯好坏家长持无所谓态度,更谈不上重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
【整改养成目标】
一、学习习惯养成
1、认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
2、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对作业中的错误认真订正。
3、绝不抄袭他人作业,不懂就问,养成勤思善问的习惯。
4、上课专心致志,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见解。
5、能较为自觉,主动地记课堂笔记。培养目的:
(1)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2)培养学生认真订正错误的习惯。(3)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的习惯。(4)进一步养成学生认真记好笔记的习惯。习惯养成方法:
(1)开展“爱学习勤思考”主题班会(要有反馈)。(2)有具体事例,典型榜样作介绍,引导学生模仿学习到养成习惯。
(3)开展作业本、笔记本评比活动。(4)教师指导,家长督促。
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1、使用文明用语,不说粗话脏话,养成在校讲普通话的习惯。
2、规范行为,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慢行。
3、尊敬师长,无论何时何处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学会关心照顾他人。
4、诚实守信,说到做到,不欺瞒,不撒谎。培养目的:
(1)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语言行为文明。(2)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
(3)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中学生。习惯养成方法:
(1)开展“诚实守信”主题班会。(2)每班确定2名行规监督员。
(3)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初步尝试量化考评:每位学生基础分为60分,做到一个方面加10分,违反一个方面扣10分,对获得高分者学期末学校进行奖励。
三、劳动习惯养成
1、每天三次自觉打扫教室、环境,看到垃圾随手捡干净。
2、自觉做到随手关灯、关门、关窗和关紧水龙头。
3、学会爱护绿化、护理绿化。
4、会烧简单的菜肴。
5、会料理自己的事情。培养目的:
(1)培养学生自觉清洁垃圾的劳动习惯。(2)培养学生节约水电的习惯。(3)学会简单的烹饪的技能。养成方法:
(1)进行定期检查。(2)老师家长帮助指导。(3)进行劳动技能竞赛。(计划下学期分年级进行)
四、生活习惯养成
1、按时起床、睡觉,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料理。
2、帮助父母做扫地、洗碗、洗衣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3、节约粮食,不挑食、不买零食、不乱花钱。
4、衣着整洁大方,勤洗手、勤理发。
5、学会安排自己日常生活起居。
6、节约水电。培养目的:
(1)进一步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自己生活的美好情感。(3)学会简单的理财方法。养成方法:
(1)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反馈表,了解情况。(2)举办“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班会。(3)定期检查。
五、卫生习惯养成
1、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勤洗头,勤换衣。
2、注意用眼卫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3、自觉动手,保持班集体卫生清洁。养成目的:
(1)加强用眼卫生的训练。(2)懂得维护好集体卫生的道理。
养成方法:
(1)眼保健操和卫生值周检查。(2)教师、家长共同教育。
第五篇:农村中学寄宿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农村中学寄宿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研 究 报 告2008-10-10 14:03“农村中学寄宿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
研究 报 告
“农村中学寄宿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组
“农村中学寄宿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是青龙中学德育处主研,丰都县教育学术委员会主管的县级课题(课题批准号06-01-005,见丰都教[2006]50号文件)。该课题自2006年9月开题至今,经过课题组同仁历时两年的刻难攻坚,现已完成预期的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兹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报告如下,望各位专家审查指导。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代文明社会,不仅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更需要高素质的国民,构建健康、和谐、文明的社会对国民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校教育无疑应当成为国民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明确要求: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党和政府的这些方针政策无疑为本课题的提出、研究与实验指明了方向。这对我们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校地处丰都北岸偏僻的边陲之地,走读的小学生突然进入中学寄宿就读,他们都来自农村,如果纯朴和粗鲁是青梅竹马,那么愚昧和野蛮是两小无猜了。由于受到原来居家生活小环境的影响,他们的道德水平和行为习惯大相径庭:他们懂礼尊师,朴实厚道,珍视友谊、崇尚劳动,热爱学习,但是普遍存在着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好等缺点。生活能力差表现为:一是宿舍卫生差。走进学生宿舍,一片混乱,他们不会打理床铺,床上乱七八糟,地板难于下脚,床底杂乱无章,分不出那些是垃圾物品,哪些是生活用品。二是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自己不会洗衣服,把脏衣服打包回家,让人代洗。他们生活习惯不好表现为:就寝时间随意性强,有的早晨不愿起床,晚上不愿入睡,不但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其他人;乱倒脏水,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饮食习惯不好,互相攀比,践踏花钱,食堂里倒掉的饭菜多,某些学生甚至有吸烟酗酒现象;公共意识差,浪费水电,践踏草坪,涂刻课桌、乱画墙壁,高声喧哗,购买饭菜不自觉排队,上下楼道左冲右撞。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卫生习惯差等现象。养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文明的生活习惯。对寄宿学生不仅仅要对其学习进行教育,还要对其生活习惯进行教育,这关系到他一生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素养,素养铸就人生。生活行为习惯上的陋习,不仅损坏了学生的健康,损毁了学生的文明形象,降低了自己的人格,而且污染了公共环境,玷污了学校的形象。这无疑给我校的德育工作和教学秩序正常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阻碍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由于如此,我们深感到培养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德育处也就重任在肩。为了让学生尽快步入正轨,适应我校的教育要求,从而接受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我们确立了这一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导向与理论依据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几部重要的文件规范的要求,为我们提供了政策导向。前人的一些正确的教育学专著与相关方面的研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依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针对我校寄宿学生在生活行为习惯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整合学校德育教育资源,按照德育教育的目标要求,从文明、节约、自立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寻求培养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环境,促进学校校风、班风、学风发生较大好转,增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构建有效而积极的德育教育评价模式。
三、对象的选择、课题的组织、研究原则、方法及步骤
在课题申报之初,我们就将我们的研究界定在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方面,同是只针对我校的住校生开展研究。通过这一对象的选择,有利于缩小我们的研究范围;再者,寄宿学生一年的大部分的生活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这有利于我们研究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便与及时的观察与总结。由于本课题是对寄宿学生生活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主体是寄宿学生。为此,我们在组建课题组的时候,就决定由德育处全面负责,担当主研,同时教科室、教导处、学校团委、学生会密切配合,联合攻关。我们在开展研究的同时,注意遵循主体性、实践性、科学性、知行统一与创新性的原则,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①、个案研究法②、观察研究法③等研究方法。整个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在课题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2006.9-2007.1)主要是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在全面实施阶段(2007.2-2007.7),主要是运行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计划,操作方法验证,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在深化提高阶段(2007.8-2008.1),主要是进行反思,总结中期成果并推广,加大覆盖面,在全校实践推广。结合实际,查验效果,总结全校推广经验,并进行成果汇报展。在巩固总结阶段(2008.2-2008.7),主要是汇总各种研究资料,分析比较,加强总结,汇编成果专辑,撰写结题报告,召开自查研究会,申请课题验收。
四、主要实施措施与途径
(一)、加强《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制定学生行为习惯常规,引导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有效规范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两部重要规章制度,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我们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内化,让其深刻领会主要精神,经常利用晨会课、班会课,每周一国旗下讲话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守则》和《规范》,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依赖于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常规来作保证。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以下几项常规制度:学生一日常规、学生生活常规、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和学生劳动常规,同时编印资料印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有“法”可依、照章执行。学校积极在知与行的统一上下功夫,常抓不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这些常规成为学生的习惯并永久地保留下来。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加强检查评比功能,建立星级评比制度,在检查中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由于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凭简单的说教就能达到目的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总要在实践中得以训练和体现。因此,我们在两年的研究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同时加强检查与考评,使之在学生中形成一个争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具体活动有:①制定“语言文明使用”推广实施方案。各班级成立了语言文明使用”的监督与推广小组,同时学校德育处对班级进行考核,并纳入班主任的常规考核与文明班级的评选;以广播站、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课前三分钟歌声等为宣传媒介,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学科渗透,各学科教师上一堂“语言文明使用”的推广课,并组织学校进行检查考评;同时在学生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力度,在学校评选“文明礼仪示范生”,在班级评选“文明先进个人”树立典型,达到榜样示范作用。以此引导学生形成文明的生活习惯与方式。②开展“内务技能”培训活动,课题组教师以实实在在的要求,如:各寝室的学生应按时就寝,在熄灯之后寝室保持安静;各寝室的被条、枕头应向一个方向放齐,枕巾、床单应牵直,不要留下皱痕;寝室的桶、盆应放在桌子的下面(桌子下放不下可以放在床底下),牙膏、牙刷放在桌子上并向一个方向整齐划一;鞋子在床下靠中间一角,呈一条直线展开等。这些要求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达到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③“向坏习惯告别、与好习惯同行”主题活动:我们首先以班级为单位宣传,在以寝室为单位落实,以学校为全局进行考评,以班会、国旗下讲话,“文明班级”与“文明礼仪示范生”等形式的评比。我们更是通过“向坏习惯告别、与好习惯同行”知识竞赛和“良好生活习惯我之面面观”征文评选活动,来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文明意识。④“我们的校园我作主”活动:面对学生的自立习惯,我们以班会、主题教育,生活技能竞赛等形式将活动落到实处。⑤以“节约校园”活动、“文明班级与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学生养成教育成果展等活动,来具体的落实开展我们课题的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我们获得了转化学生不良生活习惯,形成良好校园人文环境。
(三)、进行学科渗透,强化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在学科教学中度过的,而在各学科中都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丰富内容,如思想政治、语文等学科。因此如何挖掘这些学科中的教育资源,强化对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加强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此我们坚持做到了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同时开展“文明礼仪培训活动”,科任教师上一堂“文明礼仪推广课”,渗透对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同时我们制定《教师德育工作基本要求》,最大限度的落实课堂德育渗透,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四)、加大自我教育力度,营造学校教育氛围,深化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环境,对个体发展影响是更为直接”④于是,我们开了班主任会进行了论证,大家一致同意。在此情况下,我们也就积极行动起来,创建“德育培训班”,利用课外时间对顽劣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青龙中学纪律考评制度》等行为规范的培训,通过我们的培训,部分顽劣学生也有较大的改观。同时我们开展“先进”帮“后进”,“后进”促“后进”:我们运用“先进”典型的宣传与表彰,让“后进”产生转化,发出共鸣,以班会为构架,落实教育,加深印象,使其巩固发展。同时让“后进”作讲座,写出教育其他 “后进”的案例。让他向老师般教育其它“后进”学生。并要求定期写体会。使其从心灵上受到触动,并加以改正。同时利用团队、学生会活动,举行主题班会,演讲会,辩论会等德育资源,加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力度,形成共识。弘扬正气,通过板报和校园广播加以宣传;成立曝光台,对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进行及时通报批评,矫正不良行为。
(五)、加强班主任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班级体的育人作用。
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是班级,班主任在学生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方面应发挥核心作用,学生很多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班主任的教育和班级体的影响而形成的,这就要求加大班主任的工作力度言传身教、以师育生。同时,通过班主任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典型,积极示范、感召全体,推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我们将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矫正、引导纳入月考评,同时对“优秀班主任”评比,用月考评50%,成绩30%,班风、学生生活习惯养成20%进行考评,以班主任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班级体的育人作用。
(六)、积极开展个案教育活动,攻破“顽劣”学生。
面对部分“顽劣”学生,我们通过对学生的跟踪教育活动,达到对个别“顽劣”学生的教育,并实行定期教育,定期跟踪,定期总结,使其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同时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目标法、调查法展开对“顽劣”学生的突破。
(七)、加强校内外联系,整合社会资源,巩固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除大部分时间在校学习活动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接触家庭、社会。要巩固学生所养成的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因此我们定期召开了家长会,对家长宣传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方法和作用,与家长共同商量养成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对策,同时对于在行为习惯上经常出现反复的同学做好家访工作,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另外我们还经常与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发挥好社区的帮教功能,取得了社会力量的配合。从而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齐抓共管,进一步巩固学生
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八)、积极开发德育校本教材,整合我校德育资源,强化巩固效果
通过我们的研究,使我们感受到我们的学生还缺乏一种较为规范的东西,对学生进行教育,于是我们组织课题组的成员参考了其他很多学校以及很多的相关书籍,完成了对学生手册的编写。同时积极编写校本刊物《德育之窗》,同时将我们的研究成果编入《德育之窗》之中,以此保持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连续性。
以上八个方面,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措施,同时也是我们进行研究的一些具体途径。
五、研究的成果及讨论
本课题的研究,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下,经过我们课题组同仁的不懈努力,经四个阶段,历时二年,终于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具体包括物化性成果、经验性成果和实效性成果
(一)物化性成果
对于物化性成果,主要体现在:
1、校本教材《青龙乡中学校学生手册》编订成功,并上报乡教管中心,下发给我校各班,它有效的整合了我校的德育教育资源,使我校的师生以此为教育载体,树规范、正学风。强化了我校德育管理与教育的建设,有利于学生文明生活习惯的养成。
2、校本读物《德育之窗》成功编写。我校德育工作一直稳步推进,并于2004年荣获“县级德育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