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合同法与经济纠纷的预防实务讲座
經濟合同法與經濟糾紛的預防實務講座
一、合同一般基本內容
1.當事人名稱、姓名、住所(必頇)
2.標的(必頇)
3.數量(必頇)。
4.質量(無約定者,依以下順序逐次選擇適用標準)
國家標準 行業標準通常標準
沒法約定者,設質保期
(質保期設定頇明確,所謂的產品到達後經驗收後付款這是只是付款約定,而非質保期約定。)
5.價款或報酬(必頇)
6.履行期限、地點、方式(無約定者,合同法上有說明)
7.違約責任(無約定者,合同法上有說明)
8.解決爭議方式(協商、仲裁、起訴)
二、授權與代理
1.合約簽署:
(1)公司公章是最有效力的簽署工具
(2)合約簽署範例:
合約抬頭為A公司與B公司,簽字者為A公司採購C與B公司業務D,由於C、D是算履行職務,所以此份合約當事者是A公司與B公司。
2.授權與代理問題
舉例:
甲公司為乙公司加工,每次訂單乙方會以蓋章方式回傳給甲方。某次乙方訂單由乙方主管簽字即回傳給甲方,後來該批產品被乙方主管帶走,此次糾紛該如何處理?
法院判定方式:
(1)合約是否有約定授權或代理人員
(2)依之前雙方訂單來往的慣例判決:由於之前訂單來往都是蓋章
確認,本次只有乙方主管簽字確認,故不認定該主管可代理乙公司開立訂單,故甲公司無權向乙公司追討此筆貨款。
3.表見代理
(1)定義:為無權代理的一種,但如果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之代理行
為,該代理視同有效。
(2)舉例:乙方承包甲方工程60萬元,其中甲方應乙方工頭要求將其中
10萬元以匯票方式開立給乙方配合之外包商丙,其餘款項以現金支付給乙公司,後因乙方工頭拿該匯票以甲公司名義跟丙公
司簽訂合同購買材料送至甲公司,貨款並未完全支付,故丙方
向甲公司要求付款。
判決:雖然乙方工頭並未有權代理甲公司與丙方簽訂合同,但由於匯
票以甲公司名義開立給丙方,且送貨地點在甲方,故法院認定
此代理行為有效甲方頇承擔負款給丙方的責任。
(3)法人代表代理
法人代表超過公司設定權限代理公司簽署各項協議,出非相對人確實知道,否則該代理行為視同有效。
4.主體變更
(1)案例:甲為乙代工,乙丙為關聯企業,甲、乙、丙三方協議將乙方債
權債務轉讓丙,故甲無權再向乙方追索債務。
(2)當事人經對方同意,可將權利義務轉給第三方
5.律師建議注意事項:
(1)當事者名稱不得有誤,頇與公章名稱一致。
(2)合同簽訂最好是加蓋公章或業務章,如果是以代理人方式簽署合同,應附上代理人授權委託書。
(3)代理人名字不得寫在當事人一欄
(4)標的頇明確約定(名稱、規格、型號、數量)
三、質量標準
(1)案例:甲方向乙方購買燃料油並簽署購銷合同,某天甲方向乙方購買
煤塊,但因質量問題,甲方要求乙方承擔責任
判決:該合約是以油品作為標的,而非煤塊,故煤塊之買賣不受到油
品買賣合同之約束。
對策:訂單註明受油品合同約束。
(2)質量無約定之依循:
國家標準 行業標準通常標準
(3)質量應明確約定,無法約定者,應設質保期
(4)“產品入廠後經買方驗收後付款”
此條文是付款約定,而非質保期約定
四、合同的履行
1.分期付款協議建議:若乙方任何一期款項逾期不付,甲方可就本協議內所
有款項提前請求支付。
五、違約責任
1.違約責任承擔條件
(1)違約
(2)不考慮是否有過失責任
例外:贈與合同、運輸中旅客行李損失、保管合同、儲存合同、有償的委託合同
(3)是否造成損失不是所有責任的必然要素
2.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適用關係
(1)收取定金之一方如違反合同,頇雙倍返還定金 此為擔保法規定
(2)約定效力 > 法定效力
定金、違約金之適用優先於損害賠償
違約金 < 損失 可要求增加差額部份
違約金 > 損失(過分大於) 可要求減少差額部份
違約金 >= 損失(損失30%) 依違約金之規定
六、糾紛解決方法
1.仲裁
(1)一裁終局:仲裁結果為最終結果,可避免訴訟的反覆上訴。
(2)仲裁地區不受雙方所在地或其他限制,故可約定任意的仲裁委員會。
(3)頇有明確的仲裁協議。
2.法院訴訟
(1)訴訟地區限定:
a.被告住所地
b.合約履行地:頇明確註明才行
c.合同簽定地
d.原告住所地
e.標地物所在地
(2)加工承攬合同:合同履行地未約定者,以加工行為地默認為合同履行
地。
七、合同法其他問題
1.對帳:
(1)對帳只頇加蓋財務章,但如有扣款事項也頇列入在對帳中。
(2)對帳可作為截止點,如果發生雙方最後應付餘額有差異導致糾紛時,可依對帳後(雙方帳目核對一致之時點)提供相關帳款資料即可,否則將會有不斷追溯要求佐證的問題產生。
2.傳真件及複印件如未有其他相關的資料作為佐證,一概視同無效。
3.律師費並非訴訟過程中必要花費,除非雙方在合同中有約定,否則律師費用各自負擔。
例外:商標訴訟、專利權訴訟等
八、其他最新法律法規
1.沒有產權正也能當業主
例如:買房交屋後尚未取得房產證
2.專有與共有區域明確劃分
專有定義:
(1)構造之獨立性
(2)利用之獨立性
(3)能夠登記為特定業主所有權(頇在規劃時就先申請劃分出來)
3.住改商要修改房屋頇經整棟業主同意
4.房屋空置也頇交物業費
5.物業未獲續聘無權收費
第二篇:合同法与担保法实务(练习题)
合同法与担保法实务 练习题
判断题:
1、债权人转让权利的,无需征得债务人的同意。
A、对
B、错
题目解析: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转让合同权利的,无需征得债务人的同意,只要当事人与受让人之间达成意识达成合意,并通知债务人即可。
2、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价格调整时,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
A、对
B、错
题目解析:《合同法》第六十三条
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价格调整时,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原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新价格执行。逾期提取标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新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3、一方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该合同无效。
A、对
B、错
题目解析: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该合同无效。
4、留置形式的担保,可适用于一切形式的合同。只要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一方即可变卖扣留的财产,用于清偿对方所欠自己的债务。
A、对
B、错
题目解析:留置适用于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
5、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抵押合同以登记生效的,按照抵押物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
A、对
B、错
题目解析:《担保法》规定:抵押合同是以登记生效的,按照抵押物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则各债权人按照各自债权比例分配抵押物价值。
6、故意不履行合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过失不履行的,应当减免责任。
A、对
B、错
题目解析:《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7、当事人约定违约金的,一旦违约,就应当严格按照约定的数额予以追偿。
A、对
B、错
题目解析:《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8、由于商业广告是向不特定的人发出的,所以均应视为要约邀请。
A、对
B、错 题目解析:商品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则视为要约,而不一定都是要约邀请
9、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出租人或承租人均可随时提出解除合同。
A、对
B、错
题目解析:我国合同法第215条规定,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合同法第232条规定,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10、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A、对
B、错
题目解析:《合同法》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需要指出的是,某个或者某些格式条款的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单选题:
1、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
A、5%
B、10%
C、20%
D、25%
题目解析:《担保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
2、甲、乙公司经协商达成协议,双方法定代表人均在合同文本上签了字,但都未加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不久甲开始分批交货,乙收货后付款。后因货物质量问题发生争议,诉至法院。请问应如何认定和处理?()
A、协议无效,已履行部分双方返还
B、协议有效,已履行部分不再返还
C、合同未成立,已履行部分双方返还
D、合同已成立但未生效,已履行部分双方返还
题目解析:根据《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3、在保证担保的方式中,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最主要的区别是()。
A、一般保证的保证范围为主债权,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范围为全部债权
B、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连带责任担保的保证人不享有这一权利
C、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六个月,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为两年
D、一般保证可以由各类企业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只能由公司提供
题目解析:一般保证中的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而连带责任保证中的债务人没有先诉抗辩权,即不能以债权人是否催告主债务人作为是否履行保证义务的抗辩理由。
4、甲、乙两公司订立货物买卖合同,甲公司为了保障实现其债权,要求乙公司找人作保证人。以下可以成为甲、乙之间合同的保证人的合格主体是()。
A、某市财政局
B、某名牌大学
C、某公司销售部
D、某国有企业
题目解析:《担保法》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5、J省的甲公司与H省的乙公司签订木条供货合同。合同约定,甲供应乙木条1000打,每根木条单价10元。但合同未明确木条总量和总价款。此后,乙按当地习惯每打50根如期向甲发运木条1000打,共5万根。此时,甲以民间每打应为12根而非50根为由,只同意收取12000根木条,主张变更合同,遭乙反对,由此双方发生纠纷。对此纠纷应如何处理?()
A、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处理
B、按有效合同处理
C、按效力待定合同处理
D、按无效合同处理
题目解析:《合同法》规定,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6、2009年3月1日甲与乙订立合同,规定甲应于8月1日交货,乙应于收货后一周内即8月8日之前付款。7月下旬,甲发现乙财产状况恶化,并得知其已拖欠丙公司的货款已两个多月,遂提出终止合同,但乙未允。基于上述因素,甲于8月1日未按约定交货。依据合同法原理,有关该案的正确表述是()。
A、甲有权终止合同,不履行交货义务
B、甲无权不履行交货义务,但可以要求乙提供相应的担保
C、甲无权不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交货,但可以先交付部分货物
D、甲应严格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交货,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
题目解析:《合同法》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可以中止履行。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7、甲公司采取提供虚假财务资料的方式骗得乙银行的信任,订立了贷款100万元的合同。后甲的财务状况继续恶化,仅还乙银行贷款本金30万元。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甲、乙之间的此贷款合同应认定为()。
A、有效合同
B、无效合同
C、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D、效力待定合同
题目解析:《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8、张某是甲公司的销售人员,随身携带盖有该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便对外签约。后张某因收取回扣被甲公司除名,但空白合同书未被收回。某日张某隐瞒真相,用一份空白合同书以甲公司的名义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后乙公司因发货后一直未收到货款找甲公司付款。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该合同对于甲公司而言应认定为()。
A、不成立
B、无效
C、有效
D、可撤销
题目解析:《合同法》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9、合同当事人就有关价款约定不明确,经协商不成,则应()履行。
A、按照订立合同时合同签订地的市场价格
B、按照履行合同时合同签订地的市场价格
C、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 D、按照履行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
题目解析:《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合同价款或者报酬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10、甲商场向乙企业发出购买100台电冰箱的要约,乙于5月1日寄出承诺信件。5月8日,信件寄至甲商场总经理办公室,但恰逢总经理外出。5月9日,总经理知悉了该信内容,遂于5月10日电传告知乙收到承诺。则该合同的生效日期为()。
A、5月1日
B、5月8日
C、5月9日
D、5月10日 题目解析:《合同法》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因此5月8日为要约生效日期。
第三篇:合同法理论与实务读书笔记
合同法理论与实务读书笔记
通过本学期对合同法理论与实务的学习,读书笔记如下:
一、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使用其他法律规定。
合同的法律特征: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事人的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
4、合同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关系,是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所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合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它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一样,由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组成。
合同的分类:
1、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2、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3、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4、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5、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6、主合同与从合同
7、一时性合同与持续性合同
8、确定合同与射幸合同
(二)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合同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
合同法的实用范围,《合同法》是适用范围是指《合同法》对哪些合同具有约束力。根据《合同法》第2条规定,《合同法》主要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遵守法律和维护社会道德原则
6、法律保护原则
二、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订立的主体资格,合同订立时合同当事人在平等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目的,就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
合同能力,又称缔约能力,是指当事人缔约合同的主体资格,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代理,是指本人不便或者不能亲自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通过他人以本人名义代为实施的一项民事法律制度。
(二)合同订立的内容和形式
合同的内容,内容是基于合同而产生的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具体表现为当事人协商一致所形成的合同条款。合同条款是合同内容的具体体现。
合同条款的种类:
1、主要条款和普通条款
2、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
3、实体条款和程序条款
4、有则条款和免责条款
合同的形式:
1、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3其他形式
(三)合同定订立的程序:1一般程序,是合同法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达成协议过程中具有实质价值因素加以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过程范式。一般需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步骤。
2、特殊程序,竞争缔约、强制缔约、建议缔约
(四)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合同成立一般要件有三个:
1、缔约人主体资格合格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
3、实现了合同订立的过程
合同成立的时间,是和同当事人通过要约、承诺等方式确立债权债务关系的时间 合同成立的地点,是指当事人完成合同订立程序的地点。
(五)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故意或者过失实施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导致合同不能成立,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时,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1、缔约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
2、对方当事人受到损失
3、违反先合同义务与该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
4、违反先合同义务者有过错。
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商业机密
4、其他违反城市信用原则的行为
三、合同的效力
(一)合同的生效要件,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因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从而产生法律效力。合同生效的要件:
1、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2、合同生效的特别要件是指合同除应具备一般生效要件外,还需要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其他特定条件才能生效的合同要件。合同生效时间:
1、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2、合同自批准、登记时生效
3、当事人约定生效条件,合同自条件具备时生效
4、当事人约定生效期限,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二)附条件合同和附期限合同
附条件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的,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决定合同效力发生或者消灭的合同特别条款
附期限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的,以将来客观确定到来的事实,作为决定合同效力发生终止的合同附加条款
(三)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而不产生法律效力的合同。
无效合同类型: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中的无效免责条款:
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
2、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的免责条款
(四)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已经生效,但因其意思表示有瑕、疵,法律允许撤销权人通过行使撤销权对其予以撤销或变更的合同
可撤销合同的类型: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显失公平的合同
3、因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
4、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五)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成立时是否发生效力尚不能确定没有带与其他行为才能使
之确定的合同。
效力合同的类型: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2、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
3、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确定:
1、追认和拒绝
2、催告和撤销
四、合同的履行
(一)合同履行的原则和概念,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全面完成各自承担的义务实现合同全力的行为过程。
合同行的原则:
1、全面履行原则
2、协作履行原则
3、情变更原则
(二)合同履行的法定原则
合同空缺款的履行原则:
1、合同空缺条款的协议补正2同空缺款的规则补正
3、合同空缺款的律补正
合同履行的其他履行规则
1、提前履行
2、部分履行
(三)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是指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当事人一方对抗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请求权暂时拒绝履行其债务的权利。
同时履行抗辩权:
1、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概念
2、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3、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及其效力
后履行抗辩权:
1、后履行抗辩权的概念
2、后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3、后履行抗辩权的效力
不安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一方财产状况恶化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约能力时,在后履行一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提供担保前享有终止履行自己债务的权利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1、合同义务履行时间有先后顺序
2、先履行一方以届履行期
3、有证据证明后履行一方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约能力
4、后履行一方为提供适当担保
不安抗辩权的效力,不安抗辩权具备其成立要件时先履行一方在后履行一方未为对待给付或提供适当担保前有权拒绝自己的给付
(四)合同债权保全
合同债权保全,是指合同债权人在合同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或者应当增加而未增加给当事人危害时发展给予债权人用以保证其债权实现的法律制度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因债权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给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权的权利
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
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存在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
2、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权利
3、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券
4、债权人有保全的必要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有害债券行为,可以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
五、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一)合同的变更,是指合同内容的变更,即合同成为后,尚未完全履行前,基于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的直接规定,不改变合同关系主体,仅就合同关系的内容所做出的修改或者增删。
合同变更的条件:
1、须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
2、需当事人协商一致
3、须合同内容发生变化
4、须遵守法定的变更形式。
合同变更的效力:
1、合同变更后,修改后的合同替代了原有的合同内容。
2、合同变更没有溯及力
3、合同成立后如果发生变更,有时会给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但不能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4、合同的变更不影响当事人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二)合同的转让,是指当事人依法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部分让与第三人的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转让类型:
1、合同权利转让
2、合同义务转让
3、合同权利义务概括转让。
合同转让的条件:
1、存在合法有效的合法关系
2、转让人与受让人成转让协议
3、经合同向对方当事人
4、合同本身具有可转让性
(三)合同当事人合并、分立后权利义务的承担
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组织,通过一定的程序组成一个新的组织行为
分立,是指一个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分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组织的行为。
六、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一)清偿,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债务、实现债权目的,致使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行为。
代为清偿,是指第三人为清偿人的清偿。
清偿费用,是指清偿时所需的必要费用,但不包括合同必要标的本身的价值。
清偿抵充,是债务热队同一债务人负担数宗同种债务,债务人的履行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决定该履行抵充何种债务的行为。
(二)合同解除,是在合同有效期间,因具备解除条件,依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使得合同关系消灭的行为
合同解除:
1、事前约定解除
2、事后协商解除
法定解除:
1、法定事由解除
2、法定任意解除
(三)抵消,是指当事人双方互负债务时,以各自所享有的债券相互抵偿各自的债务,使得当事人之间的债务对等额内相互消灭的行为。
法定抵消:
1、当事人双方相互享有债券、负有债务
2、抵消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
3、当事人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4、当事人互负的债务具有可抵消性
合意抵消,是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将各自的的债务相互抵消的债务
抵消权的行使,当事人主张抵消应当向对方作出抵消的意思表示,在表示中明确主张抵消债权与债务的情况,表明抵消目的。
抵消的效力,使当事人在具备法定或者约定条件下,按照规定的方式行使抵消权而发生的法
律效果。
(四)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债务人在无法履行或者难以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将标的物交由提存机保存,以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提存要件:
1、提存主体合格
2、有合法的提存原因
3、提存标的物符合要求
提存的效力:
1、债务人与债权人的效力
2、提存人与提存机关的效力
3、债权人与提存机关的效力
(五)免除和混合合同
免除,是指债权人以消灭债务人为目的而抛弃债务的意思表示
免除的要件:
1、免除的意思表示应向债务人作出
2、债权人须具有处分能力
3、免除不得算还第三人利益
混同,是指债务和债权同时归于一人,致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事实。
混同的原因,实践中,导致混同的两种原因主要有两种,即概括承受和特定承受。
第四篇:合同法实务论文
论情事变更原则
11土木3班 林海龙 241190101关键词:情事变更
适用条件
案例分析
摘要:所谓情事变更原则,是指合同依法有效成立后,全面履行前,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使合同赖以成立的基础或环境发生当事人预料不到的重大变化,若继续维持合同的原有效力则显失公平,受不利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制度。
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条件 第一 须有情势变更之事实。
这是适用情势变更的前提条件。所谓“情势”,系指作为合同法律行为基础或环境的一切客观事实。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及商业上的种种客观状况,具体如:国家政策、行政措施、现行法律规定、物价、币值,国内和国际市场运行状况等等。所谓“变更”,乃指这种情势在客观上发生异常变动。这种变更可以是经济的如通货膨胀、币值贬值等;也可以非经济因素的变动,如战争即导致的封锁、禁运等。该事实是否构成情势变更,应以是否导致合同赖以成立的基础丧失,是否导致当事人目的不能实现,以及是否造成对价关系障碍为判断标准。
第二 情势变更须发生在合同成立以后,履行终止之前。
这是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时间要件。只有情势的变更发生在合同成立之后,合同关系消灭之前,才能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在订约时,如发生情势的变更,当事人不得主张适用情势变更原则,这一点与英美法上的合同落空原则所要求的情势不同,落空原则所要求的情势,可发生订约之时。若情势的变更发生在合同履行期间,又在履行过程中归于消灭,一般也不得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因为履行合同的基础已恢复至原状。若债务人迟延履行合同债务,在迟延期间发生了情势变更,则债务人不得主张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因为债务人如按合同规定履行不会发生情势变更。
第三 情势变更须是当事人所不能预见的,且有不可预见之性质。
这是适用情势变更原则主观要件的一个方面。情势变更是否属于不可预见,应根据当时的客观实际情
况及商业习惯等作判断标准。当事人事实上虽然没有预见,但法律规定应当预见或者客观上应当预见,则不能适用情势变更,因为当事人对自己的主观过错应当承担责任;如仅有一方当事人不可预见,则仅该当事人可主张情势变更。如果当事人在订约时对于某种情势已有预见,则表明当事人考虑到这种因素并自愿承担该情势发生的风险,自不应适用情势变更原则。但对于发生机率很低的某种情况,如飞机失事等,尽管当事人在订约时会预见这些情况可能发生,但仍应依情势变更原则处理。情势变更须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之事由而发生。这是适用情势变更原则主观要件的另一方面。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情势的变更无法预见和防止,因此双方当事人在主观上无过错。如情势的变更由可归责于一方当事人或第三人的事由而发生,则有过错的一方当事人或第三人应承担责任,不适用情势变更原则。
第四 因情势变更而使原合同的履行显失公平。
这是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实质要件。情势变更发生以后,如继续按原合同规定履行义务,将会对一方当事人产生显失公平的结果。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是为了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
益,消除合同因情势变更所产生的显失公平,赋于一方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梁慧星先生认为此显失公平应依一般人看法,包括债务人履行困难和债权人受领不足及其履行对债权人无利益。是否显失公平,以下几点可作为判断标准:
一 是否符合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合理原则;
二 显先公平的事实须存在于合同双方当事人或其中一方;
三 显失公平的结果,使双方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危害交易安全;
四 主张适用的一方因不适用而遭受的损失,一般要远大于适用时对方所遭受的损失。
2、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效力
情势变更原则的目的,在于排除因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的不公平的结果,使合同在公平的基础上得到履行或解除合同。其法律效力通常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重新协商,又称“再交涉义务”,即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对方就合同的内容重新协商。二是诉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解除合同,变更合同就是在原合同的基础上,仅就合同不公正之点予以变更,使其双方的权利义务趋于平衡。如增减给付、延期或分期履行、拒绝先为履行,变更标的物等;解除合同即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但通过何种步骤和方式实现这一价值,各国立法和判例一般基于这样的考虑:从契约严守的立场出发,法律首先倾向于最大限度地维持既有的法律关系。对于不公平的后果首先应着眼于在维持原有法律关系的基础上调整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使之趋于平衡。只有在通过变更合同仍不足以排除不公平的后果时,扩张采取终止或消灭原合同关系的措施。
案列分析:2000年10月盛志斌与吴方风签订农田转包合同,约定吴方风将其承包经营的320亩农田以每亩50元的价款转包给盛志斌,转包期为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头年的12月给付下年承包费。
2004年,国家对农村进行政策性倾斜,免除农业各种税费,对农业实行适量补贴,农村出现了农户种粮由原来的微利转为大利的新情景,农田转包价普遍已升至每亩200元。
2004年10月,吴方风拒收盛志斌依约预缴的2005年承包费,并称承包价要上调至每亩200元,否则终止承包合同。
双方协商未果,2005年2月,盛志斌诉至法院,要求吴方风履约。法院在审理此案时,适用了情势变更的民法原则,依据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公平原则),判决除承包费由原来的每亩50元上调为180元外,合同其他条款仍然有效。
[评析]本案是农田转包合同。通常情况下,农业承包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各方都必须严格遵守,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
一些国家的基本做法或另一原则是对合同履行中的异常变化的情形允许当事人重新协商或通过审判机关裁判的干预,以公平理念对法律中无法预见缺乏正义的情形作出调整,以体现社会形势的发展对个人的公正和公平对待,这是道德观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反映,这就是情势变更原则存在的大环境。
如果不是出于当事人的责任而是客观情况发生了异常变化,导致继续履行合同会造成当事人的利益严重失衡,并使其中一方可以预计的经济能力和家庭生活水平发展前景出现较大的问题,否则是不得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情势变更原则的渊源是诚实信用原则。情势变更原则的基础是公平原则。我国对公平原则的法律适用有严格限制。
从本案来看,当事人在履约过程中已发生了国家免除农业税费,并对农业实行适量补贴,农户种田由原来的微利转为大利的显著变化,国家政策对农村土地转包的影响这种变化就可以在民法理论上适用情势变更情形。合同签订后,履行终止前,出现了当事人无法预见和难以克服的情况,使法律关系的成立基础发生了异常变化。一方当事人在大形势的变化后可期待利益有所上升,如果继续履行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就会产生重大失衡。因此,应允许当事人变更或解除。但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一、客观事实有异常变化;
二、客观事实的异常变化发生在订立合同后,履行终止前;
三、客观事实的异常变化是当事人不能预防和不能克服的;
四、情势变更后,如果继续履行合同会对另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
本案中,作为具有依赖农村土地生存的耕田大户吴方风来说,农田之上的利益因素对其影响与一般的市场经济利益明显不同。农业税费的免除是一种国家行为,与市场经济中的智力投资、风险投资、合理囤积、劳力调动等因素反映的经营思维和风险变化的成立方式不同。作为束缚在田地上的耕作人,转包价格如果不变更对吴方风的生活来说比较同时期他人的同样转包同等价格水平将发生可以估量的降低趋势。为响应中央政策,法院调整承包费依法有据,是有机运作农田之上的利益,将承包户利益科学调整到农业经济发展必然方向上。
第五篇:劳动合同法实务
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企业的影响
今年6月29日通过的《劳动合同法》(下称新法)于2008年1月1日实施,该法案的出台,旨在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新法的实施却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式,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制定、修改、公布、实施,对工会的管理、运作、日常事务管理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这对于企业来说将必须更加谨慎地处理好相关的劳动人事和行政管理事务。稍有不慎将会陷入很被动,产生劳动纠纷,带来不良后果。把握新法精神实质,提高依法管理、自觉守法的能力,预先应对,顺势而为,用好用足新法,实现劳资双方互利双赢的和谐氛围很有必要。
一、新法实施后,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影响
企业依法用工时代来临,企业用工、违法成本在增加,而在新形势下,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也是人才人事政策的竞争。而新法实施导致合同长期化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或许几年后企业中将有90%的员工都是无固定期限的员工,这样进出两难的局面,对于企业来说相对被动。而员工离职的成本却在减少,择业自由度更高,如何减少高端人才流动率,合理安排和配置员工,开辟职务及职称两个晋升平台,确立轮岗制度,建立人才成长、学习、培训机制,打造学习型组织,确立“人才第一、战略第二、运营第三”的用人理念,始终保持企业生机活力显得很有必要。
二、新法实施后,企业应更重视企业制度体系建设。
公司法是赋予了股东可以依法自主经营管理企业的权利,基础性的制度要经过董事会制定或通过既可以实施,一般的规章只要经理办公会通过就可以实施。而新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工会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平等协商确定。规章制度制定后公司有告知公布义务。在规章制度的执行实施阶段,如果发现规章制度出现问题,劳动者和工会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作出修改完善。规章制度违法的,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制定规章制度,建立协商机制、公示办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一个在内容或程序不合法的规章制度不仅无效,而且成为劳动者维护自己权益的工具,企业还要承担劳动者随时走人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风险,给劳动者造成损失了还要承担赔偿责任。而正确运用法律赋予企业对内容的制定权。企业可以在内容及程序合法的前提下自由设定劳动纪律,对劳动者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一个企业的规章制度就像这个企业的小法律,在不违反大法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完善小法律,这样企业才会有更多的自主权。还有就是员工在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等情况,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要说明理由和处理的依据,因此单位应事先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规章制度显得很有必要。否则在员工违规时处理依据不够,不能无故解除合同,也会造成很被动的局面。
二、新法施行后,工会职能作用将会更大,日常事务会增多。在新法中共有九十八个条款中,共有十一条涉及到了工会。因此,如何处理企业中的工会问题,是一件可以影响企业劳资关系的关键一点。我认为工会职能作用应该会更大,具体的事务也将增多。可面对法律环璄的变化如何进行运作也值得探讨。
现在很多企业建立工会之后却对其缺少管理,久而久之,工会成了摆设,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工会是一个有效的信息上传下达与事件解决平台,应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结合劳动合同法来说,企业制定规章制度需要听取工会意见,协商一致、审议通过才具有效力。而经过工会审议后的企业规章制度事实上是作为全体工人与管理层书面承诺的形式出现,具有事实上的法律效力。在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可以直接作为证据和处理依据,这样就可以合理规避很多风险。因此,通过工会来建立一套更具权威性的规章制度,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最后是工会的日常工作将会变的更多。既然劳动合同法对工会赋予了很大权力,工会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我想《劳动合同法》已经为我们罗列了够多的事情要做,员工的辞退、公司行政管理制度的审议、处理员工纠纷和搜集员工意见等等,还有就是通过工会与政府的相关行政部门做好沟通是相当必要的事情。工会不再只是为了检查而搞的摆设,其实工会应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