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小城镇的建设与乡镇工业化的发展
乡镇工业化的起始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具备了四个方面的初始条件:
1.1 70年代末到80 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和普及,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并使一些生产要素得以从农业部门中分化出来,获得重新配置的机会。
1.2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结果是国有经济的运营领域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这种经济发展格局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缝隙。而改革之初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但收入增长较快,社会对低层次的产品需求较大。容量较大的低层次产品的市场空间以及较低的市场进入的技术门槛、必要资本量门槛,为乡镇企业起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在产业上的错开,避免了与国有企业的“阵地战”。
1.3 乡镇企业很容易得到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例如,乡镇企业的社区属性决定了它们可以免费或者是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所需土地;传统体制下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设置的行政壁垒,积累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英语论文格式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机会成本极低的劳动力;长期的“金融压抑”人为地把利率水平控制在较低档次,使乡镇企业获得较为低廉的资金;等等。
1.4 在改革初期,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不仅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而且影响人们生活基本需求的满足。大量乡镇企业进入轻工业,不仅为自身发展获得了有利的获利机会,而且强化了产业结构轻型化调整的效果。乡镇企业的兴起恰好吻合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上述四个起始条件,为整个乡村发展工业化提供了普惠的发展机会。乡镇工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一论断基于以下根据:
2.1 根据1996年经济绿皮书公布的数据,整个“八五”期间,国民经济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8%,在这一数据中,由农村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有8.2个百分点,占增长的69%,其中农村第二产业的贡献有5.43个百分点,占增长的45.75%,是城市第二产业贡献2.33 个百分点的2.33倍;农村第三产业的贡献(1.82个百分点)也高于城市第三产业的贡献(1.29个百分点)。详见表1。
表1 1991~1995年城乡各部门对GNP增长的贡献 单位:%1991年1992年1993年
百分点 比重%百分% 比重% 百分% 比重%
全国GDP增长率9.30 100.0014.2 100.00 113.50 100.00
城市部门贡献3.5037.625.0835.772.51 18.61
城市Ⅱ部门贡献1.5816.983.2522.921.53 11.37
城市Ⅲ部门贡献1.9220.641.8312.850.987.24
农村部门贡献5.8062.389.1264.23 10.99 81.39
农业贡献0.656.971.158.131.037.66
农村Ⅱ贡献3.9542.495.9141.607.64 56.60
农村Ⅲ贡献1.2012.922.0614.502.31 17.31
全国第二产业贡献 5.5359.479.1664.519.17 67.97
全国第三产业贡献 3.1233.563.8827.363.29 24.37
1991年~1995年
1994年1995年平均
百分% 比重%百分% 比重% 百分% 比重%
全国GDP增长率11.80 100.00 10.20 100.00 11.80 100.00
城市部门贡献4.1835.412.8427.86 3.6231.06
城市Ⅱ部门贡献3.2827.791.9919.51 2.3319.71
城市Ⅲ部门贡献0.907.620.858.35 1.2911.34
农村部门贡献7.6264.597.3572.14 8.1868.94
农业贡献0.806.780.979.52 0.927.81
农村Ⅱ贡献5.0442.744.6245.325.43 45.75
农村Ⅲ贡献1.7815.071.7617.291.82 15.38
全国第二产业贡献 8.3270.536.6164.837.76 65.46
全国第三产业贡献 2.6822.692.6125.643.12 26.77
注:1991~1995年的平均值为各项值5年中的算术平均。
资料来篇:1996年经济绿皮书,第18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3月。
2.2 乡镇企业发展成为农民富裕和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以工兴农、以工富农”成为我国广大乡村摆脱贫困、增加收入、走向富裕道路的主要途径。发展乡镇企业成为实现这一途径的主要手段。根据资料研究,从1978~1995年,我国农民收入来源中,非农产业收入占农民全年纯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15%上升到1995年的40%,如果考虑到今后农副产品价格不可能再大幅度提高和农副产品增长的刚性,那末,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和来源将完全依靠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一途径。(表2)
表2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占农民全年纯收入的比重农户非农产业乡镇企业产值
年份收入/纯收入%指数上年=100
197815NA
1979201.11
1980221.20
1981241.13
1982251.14
1983281.19
1984301.68
1985341.60
1986341.30
1987351.35
1988371.36
1989381.14
1990341.14
1991351.37
1992381.55
1993391.75
1994391.35
199540
资料来源:1996年经济绿皮书,第148页数据整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3月。农民收入的提高,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扩大国内市场,对付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步伐,是大有裨益的。
3乡镇企业发展成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根据世界各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国几十年来城市化初期的发展经历,城市化发展的途径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在现有城市基础上的扩张;二是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提供城市型的物质、文化条件,进而生长成为新的城市;三是完全新建城市,由于新矿藏、新能源
等资源的发现或者新交通枢纽的兴建,在荒原上、山岭中完全新建一些城市。这三种城市化发展方式都同时存在于每一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我国近10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 年来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这三种方式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式;在当前存在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条件下,第二种方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方式。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的过程,这是世界各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在我国,这一规律更显示出极强的中国特征。
在1984年颁布****中央1号文件之前,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壁垒阻滞了城市化的发展,把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表3)
表3 中国城市化的滞后状况(%)1990年1991年1992年
中国城市化水平26.4126.3727.63
相同收入下国际城市化水平30.8031.6033.00
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16.5020.0019.30
1993年1994年1995年
中国城市化水平28.1428.6229.34
相同收入下国际城市化水平34.0036.9039.10
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20.7022.2023.30
资料来源:1996年经济绿皮书,第18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3月。
在我国目前劳动力总量过剩的情况下,城市产业再吸纳农业余劳动力的潜力较小。特别是“九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最关键时期,城市国有企业目前大约存在2500万富余职工;1998年开始的国有企业的重大改革,这2500万富余职工将不得不下岗分流,同时,城市其他产业也存在着大量的失业、待业人员。城市产业在安置这一巨量的下岗分流职工已经成为1998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
那末,在近十几年,在经济的两个根本转变和体制改革的过渡时期,依靠城市产业大量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另一方面,乡村中巨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就业和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压力也是空前的。根据1996年经济绿皮书的统计,1995年底我国乡村中劳动力总量为45100万人,并且以每年1%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到1998年底,3年中将新增1500多万乡村劳动力,1995年底,全国乡镇企业职工总数为12200万人,“八五”期间乡镇企业每年新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1000万左右。如此,滞留农村的劳动力总量仍然在32400万人;我国148.7万km[2]耕地,按目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人均可经营0.67hm[2]耕地),最多可容纳22300 万农业劳动力,以此农村中还有1010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 如果按目前沿海比较发达的农业地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制度经营(人均经营2~
3.3hm[2]耕地),则农业可容纳7400~4400万农业劳动力,按此推算,农村中将存在25000~2800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如此巨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及其就业成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最重大难点。当然,巨量的剩余劳动力资源,也是经济发展和推动工业化前进的重要人力资源。
城市产业就业的“满负荷”就业阻滞以及农村农业就业的“超负荷”就业压力,在这一双力夹缝中,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最主要渠道,同时,许多城市郊区乡镇企业还可以成为解决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一条分流途径。“八五”期间,乡镇企业劳动力总数由1991年8906万增长到1995年的12200万,净增3294万劳动力,相反,国有企业8000多万职工的2000万富余人员将在“九五”的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下岗分流。
鉴于此,乡镇企业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人口岗位的最重要渠道之一。1948年,全国设市城市58个(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1949年有136个,1982年有24
4个,1990年有456个,1997年有666个;进入80年代以后新增加的400多个城市,全部是在原有小城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当然,由于我国乡镇企业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低、规模小、重复分散、资金困难、管理水平不高等初期工业化所存在的一切问题,这迫切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和调控,以尽快实现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的大力发展形成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广阔和坚实的空间基础城市化过程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农业资源非农业化的过程,是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迁移过程,是传统乡村社区向现代城市社区的转变过程,是城乡空间平等发展和逐渐融合的过程。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式的、逐步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发展过程。其多元化发展是指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应当是在平等发展基础上的共同演进;其多层次发展是指城市化发展过程是由初级层次向高级层次演进、并且各种规模的城市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过程。
那末,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小城镇的大力发展就成为我国城市化多层次发展中最广泛的空间基础。
由于政府行政划分的关系,我国目前大约有48000 多个乡镇(1991年有乡镇55542个,1992年减小为48250个)。仅就建制镇而言,1953年有5402个,1964年下降为3148个,1982年更下降为2660个;1990年恢复上升为9321个,1991年为14135个,1997年为17779个,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也明显反映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曲折历程。而在目前,小城镇的发展真正成为了城市化发展的最广泛基础和主要力量。1983年底,乡镇企业约140万个,产值85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720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1.7%,到1995年,乡镇企业达到3000多万家,农村非农业值约546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40500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5%,这13年中,乡镇企业个数增长21.4倍,乡镇企业产值增长64.2倍。其中乡镇工业产值增长56.3倍。(表4)
表4 农村各业结构及非农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单位:%)1980年 1990年 1993年1994年 1995年
农业68.946.126.925.722.9
工业19.540.456.457.558.2
建运商饮业11.613.516.716.818.9
农村非农产业
13.229.545.448.050.6
占全国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农村工业占全国工业产 10.628.140.042.047.5
值比重
资料来源:1996年经济绿皮书,第105、10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3月。5“三集中”模式是实现小城镇发展第二次飞跃的科学选择
“三集中”是指:①农村人口居住向城镇的集中(当然也包含向城市的集中),②农村工业企业向乡镇工业园区的集中,③农业耕地向农场或农业大户的集中。
“三集中”的模式首先在1985年由上海市政府部门提出,是关于上海市郊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和建立现代化农业的根本指导模式。这一模式实施十多年来,在上海地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994年国家建设部在全国启动乡村城市化试点“625 工程”(1997增扩为925工程”),这一试点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方向也是“三集中”模式可以概括的。“三集中”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小城镇近20年来发展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1995年,农村工业总产值已经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5%,在国家GDP份额中,乡村第二产业份额(24.7 %)已经超过城市第二产业份额(24.1%),乡村第二产业对国家GDP 增长的贡献在整个“九五”期间
平均达到45.75%,而城市第二产业在同期仅为19.71%。1995年当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乡镇企业达到3000多家,创造的产值、利税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量的10%以上;乡镇企业规模化的发展,已经由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转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1995年乡镇企业出****货值达4400亿元,已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乡镇企业达321家,到境外办企业的有886家。
在小城镇设置工业园区,使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是针对中国国情的科学选择。中国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结果是跳跃了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小城镇发展的阶段,造成了工业化进程中就业结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聚集严重滞后于资本聚集,以及城乡经济关联度极低的格局。这些问题绝非现有城市后退几步便可以解决的。时至今日,即使不考虑现有城市本身就已经存在大量的下岗、待业、失业人口,同时现有城市缺乏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以及现有体制、产业组织等方面存在着不少的弊端,要想大幅度地降低现有城市的总体生产力水平以补上这一个劳动密集型发展阶段,这种选择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在社会组织上也是行不通的,设置乡镇企业工业园区使之集中发展可以从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入手加速工业化进程,从而提高非农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度,以加速城市化进程。
最近十多年来,乡镇农民企业家追求规模经济的内在冲动,追求规模经济的内在动力使乡镇企业的空间集聚具有客观必然性。政府设置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实际上是顺应这种客观发展规律,更快、更好地为乡镇企业获取外部规模经济、避免外部规模不经济创造条件,以降低乡镇企业空间聚集所需付出的代价,尤其是延期支付的环境代价。工业向工业园区的集中,将使我国的乡镇企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乡镇工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工业之间的互补性越来越强,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化中的主要力量之一,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我国的工业结构更趋完善,更趋合理,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城市工业与乡镇工业更趋融合,成为中国工业化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口向城镇的集中,将使农村人口的生活居住条件和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在目前的上海市郊区小城镇中,农民新城的居住水平已经大大高于市区,居住环境也优于市区,水、电、讯、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已经等同于市区,公共服务设施也比较齐全;人口向城镇的集中,使城乡之间的居住生活环境空间差距越来越小,逐步融合。
耕地向农场的集中,实现耕地的集中和规模经营,单靠农民自己进行办不到,必须进行政策引导和政府干预,把进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耕地的集中与规模经营结合起来。耕地向农场的集中,是我国建立现代农业产业规模经营的基础,有了农场化的农业规模经营,将使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大产业的现代化程度更趋提高;有了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将会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同时也会大大提高我国某些以农业为主的工业原料的产量和质量;实现耕地的集中和农场化,也就意味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大部分转向非农产业,农村人口的经济收入也会大大提高,与城市人口的收入差距会逐步缩小。从而实现三大产业的融合。
第二篇: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唐山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小城镇发展存在的不足,及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一些建议,以供同行参考。关键词:小城镇;发展;和谐社会
前言:
唐山八届六次全会报告指出:围绕构建以大中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同步推进“大城市”、“大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作为一个地级城市,唐山把建设小城镇作为城镇化的主要抓手,这符合唐山的发展趋势。目前,全市各县区、乡镇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但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近年来,小城镇建设在不少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还而临一此问题与困难,直接影响到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1、目前小城镇建设现状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各个城镇都在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规划,都在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如果所有小城镇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当前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有选择性地建设小城镇,处理好积极推进与重点发展的关系。要明确小城镇建设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明确,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就缺少最基本的保证。所谓阶段性目标,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小城镇建设各有不同的建设和发展目标。例如,有的是完成旧镇改造任务,有的是建设安居工程,还有的是抓好基础建设、解决绿化环卫问题等,这些都是小城镇建设阶段个性和差异性,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比较容易明确和做到的事情。目前,最重要的是明确小城镇建设的长远目标。所谓小城镇建设长远目标就是通过小城镇建设,把农村人口吸引到城镇中来,实现城镇的人口集中。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城镇化,主要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果居住在城镇(即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0%,就算基本实现了城镇化。所以,小城镇建设的长远目标,或者说根本目的是集中人口、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到小城镇安家落户。从唐山许多地方的实际情况看,目前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重引进工商企业,轻吸纳居民。二是重工业区开发,轻生活区建设。三是重经济效益,轻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特别是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领导,要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的。在制定相关政策、部署各项工作、落实各项措施时,都要围绕人口向城镇集中这个根本目标。
2、加快小城镇建设
2.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各县区党委和政府在抓小城镇建设工作中,必须把小城镇建设这个战略摆到与改革开放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根据国家出台的《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组织协调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来参与唐山小城镇建设。只有领导干部扫除思想障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积极主动有效地引导和教育乡村干部及广大农民克服“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意识、有吃有穿就是小康的自满思想及“离土不离乡’的思
维模式,从而动员农民群众及其它社会成员积极投入到小城镇的建设中去,实现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
2.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小城镇科学化、规范化、生态化建设。科学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小城镇规划要做到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繁荣经济、保护环境,使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首先,科学地对唐山小城镇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重点发展挖掘潜力人的城镇,重点城镇发展起来后带动其它城镇的发展。其次,合理制定、全盘把握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各地要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密度确定一个合理的城镇规模。在研究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时,应从实际出发,既要看到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可能,避兔盲目建设和建设过程中因忽略环境因素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同时也可以保证环境建设及规划与城镇规划、环境与城镇建设、环境管理与城镇管理同步进行。
2.3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确保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目前人多数小城镇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当地镇级财政投入,但镇级财政财力极有限,且有的政府投入方向不明确,对小城镇各种基础设施人包人揽,分散有限的财力,使一些最基本的公用设施没有建好,结果导致小城镇因资金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应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等多元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打破政府对公益事业的平断,人力发展招商引资,鼓励集体、个人及社会各方面的人士参与小城镇住在开发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小城镇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最大限度地为小城镇开辟资金渠道。
2.4健全法制,不断完善小城镇政府经济和行政管理职能。一是要在确定事权的基础上,完善小城镇政府的功能。将县级有关管理权限向小城镇政府下放,逐步实现事权、财权、人权配套,责、权、利统一;二是按照“小城镇、人服务”和“精简、高效”的原则,不突破所核定政府人员编制的基础上,根据城镇化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提高办事效率,节省财政开支。三是建立小城镇社区管理组织。作为小城镇政府依托的社区,管理服务组织,一般可采取建立混合型居委会的形式,综合负责镇区住宅、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多项管理和服务工作,促进小城镇的规范化管理和全方位服务。
2.5小城镇建设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突出城镇的产业特色。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没有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脆弱的,也是不可持续的。这些年,唐山市城镇化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因此,一方面,小城镇建设要注意打造产业特色,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良好的产业不仅有利于吸纳聚集农村人口,形成小城镇发展的雄厚财力基础,而且使小城镇的发展更有生命力和持续性。另一方面,产业特色不突出的小城镇,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其他路径。经济的繁荣发展有许多路径可选择,并不是只有工业这一个领域。可以通过发展旅游,、发展生态农业,甚至通过建一个大市场,就可以富一方百姓。如滦南县姚王庄镇就是以精细化利用土地,发展蔬菜大棚,发展成为生态农业主导型小城镇;遵化的东陵是以旅游、文化资源为凭借,发展成为旅游开发主导型小城镇。还有以地理集散为依托,发展成为交通枢纽型小城镇的,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总之,唐山有200多个小城镇,特点各异,应实行区域化、多样化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推动唐山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3、结语
总之,小城镇建设对于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本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认真研究政策,结合唐山实际,加快步伐,推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延娜•小城镇建设难题待破―――关于小城镇居民区现状的调查[J]•人民论坛,2006,(12)•
[2]吴恒跃•浅议小城镇建设资金运行模式[J]•小城镇建设,2006,(5)•
[3]张光复•抓住发展机遇期加快建设小城镇[J]•农场经济管理,2006,(3)•
第三篇:乡镇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XXX镇2009年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XXX镇2009小城镇建设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完善城乡规划,强化产业资源,提升城市功能,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机制,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指导思想。按照“以镇带村、城乡互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大集镇建设力度,加快城镇发展步伐,完善功能,强化管理,努力提高城镇品位,在小城镇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就此做如下汇报。
一、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我们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一是完善了建设领导机制。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协调、研究和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跟踪督查小城镇建设项目的实施,多次召开小城镇建设会议,使广大干部解放了思想,学习到了有价值的经验,增强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小城镇建设目标责任分解至各相关部门,1落实责任人,严格考核,并把相关任务列入村干部百分考核中,从而使各项任务都落到了实处,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小城镇建设管理网络以及齐抓共管的良好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二)着力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近年来,投资900万元征地26亩,建成独家小院40栋9750平方米,对清和堂杨树洼、嘴上、疙瘩、银河村四个组,刘竹村北岭组共302户1180口人进行搬迁;投资68万元完善镇区内钼源大道路旁及小区绿化;投资18万元完成太阳能路灯升级改造;投资232万元完成河道美化,村组巷道硬化,排水管网建设。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小城镇赖以发展的硬环境。
(三)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小城镇功能。突出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这个主题,全面推进“现代工业重镇、特色农业强镇、和谐平安乡镇建设。以县城区向北推进为重要契机,通过科学调整功能布局,不断完善总体规划和集镇新区规划,强化一、二、三产业功能,实施大开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镇区品位。同时,全面完成各行政村农村建设规划布局,花园、公主坪等新农村建设已初具规模。
(四)规范服务和管理,为城镇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今年,镇政府投资70万元配备环卫扫帚、铁锹,购置洒水车两台,新建垃圾填埋场1处,中转站1处,配备41名专职
环卫工人,对镇区卫生进行清理,始终保持镇区清洁美观;组建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对移民新区管理。
二、小城镇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效
(一)城镇经济实力稳步提高。小城镇的建设在为农业、乡镇企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的同时,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城镇经济的增长,今年预计全镇共实现财政总收入 1.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1.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6.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24.5亿元,农业产值0.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31元。
(二)小城镇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城镇综合功能明显增强。全镇主要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改善了交通,方便了群众出行;自来水的普及率达98%,使全镇区实现了饮水安全和自来水化。以上措施的实施,使我镇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大力提升”。
三、存在问题
(一)上级的扶持资金有限,吸纳民间投资还处在探索和起步阶段,对进一步开发建设小城镇,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压力和问题。
(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工程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三)小城镇管理力度还需加大。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深化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努力突破小城镇建设资金“瓶颈”。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外商、个人投资参与小城镇建设,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二)严格执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城镇性能与职能,建立良好的城市形态。
(三)强化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合理安排各项设施的规划与布局,提高生产与生活水平。
(四)进一步改善城镇生活居住环境。加强管理,全面推行落实环境卫生治理目标责任制,提高居民卫生意识。
(五)按现代化小城镇建设标准,正确处理好城镇规模扩大所带来的镇区结构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诸多矛盾,保持小城镇建设的连续性和实施的可能性。
(六)结合近年的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进一步做好新农村规划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XXX镇人民政府2009年12月15日
第四篇:乡镇加快小城镇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一条主线(所有项目建设必须围绕小城镇建设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五个‘一切’(一切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一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一切以征地拆迁为突破,一切以财税增长为出发点,一切以新型城镇化为目标)”的小城镇建设总体思路,以项目促进小城镇建设,以完善小城镇功能更好的为项目服务,把我镇打造成全市乡镇经济总量的排头兵,和谐发展的领头雁。
二、工作重点
一、重点推进项目(共8个)。
1、以我镇信秦公路为轴线,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该项目是以水上主题公园为核心支撑,集旅游、休闲、服务、居住、教育等一体的多层次、综合性旅游开发。项目包括水上主题公园、文化创意园、文化小镇等。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
2、大山农业开发项目位于镇日升村,总承包面积为6000亩,其中山地5870亩,水面130亩,用于生态养殖。拟在西岭区规划150亩山地用于建造万头猪场,在高山岭区规划30亩山地用于建造1000套种鹅基地,在林地散养10羽土鸡,130亩水面用于散养四大家鱼,在平地区规划30亩土地用于进行黄鳝、泥鳅养殖。为提升合作社生产基地农业综合效益,该公司与江西农科院联姻,将成为生态综合农业科技的示范基地。拟占地1000亩以上。
3、以休闲生态农庄为主的金鸡山旅游休闲地产项目(项目用地120亩)。
4、以农业休闲地产为主的灵溪村大坞埔灵溪农庄(项目用地60亩)。
5、由上海立天唐人商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拟选址我镇邵新村睦州山周边的睦州山现代农业项目,项目用地约3.5平方公里,综投资10.12亿元,是集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山珍野味、农事活动体验、农业耕作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园。
6、由省水投公司对“丁家洲至灵溪桥头段”的景观打造,“灵溪桥头至日升村”防洪体系建设。
7、去年受省、市有关项目用地指标控制,城东社区服务中心,丁州失地农民创业园,松山农贸市场等项目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启动建设阶段。在今年的工作中力求尽早开工建设。
8、推进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镇综合文化站位于我镇华茂广场内,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其中内设有:图书阅历室、资源共享室、健身舞蹈室、老年活动室、培训室等,全部对外开放。
二、完善中心集镇基础建设。按市级示范镇的建设要求,对我镇中心镇区总体规划进行重新修编,到2015年,将打造以个居住人口3万人,面积3平方公里的集镇区,把灵溪建设成现代物流集散中心。继续加大投入,完善中心集镇基础配套建设,推进现有道路的绿化、亮化、美化工作;结合安全饮水项目,推进与自来水公司对接布设管网工作,进一步提高中心集镇自来水入户率;结合清洁工程以垃圾处理设施项目资金,进一步完善中心集镇卫生环境硬件建设,建成一个5-内符合使用要求的垃圾处理系统,并建立一套成熟并有效运转的卫生环境管理机制。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环境治理,加强镇容镇貌的整治力度,树立现代文明小城镇新形象。
三、中国南方棉布批发市场建设。该项目位于我镇丁州村境内,地处五三大道、二上公路的交汇处,占地面积123.65亩。项目总投资近4亿元,其中净用地为82亩,规划建设住宅4万平方米,市场商铺4万平方米。目前该市场已建成4万平方米,已入住商户200余户,且商户和销售额都在逐年递增,预计市场建成后年交易总额超10亿。市场客户遍布全国各地,是全国最大的针织棉布专业批发市场,其中主打产品之、针织小圆机棉布占全国95%以上的市场份额。该项目的建成有效带动了上饶的棉布生产和服装加工业解决劳动就业1万余人,逐渐形成了市场带企业,企业促就业,就业促民生的良性循环,为城市化过程中失地的农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业平台。
三、规划管理
我镇对镇域范围内320国道沿线两侧和信秦公路沿线两侧原则上不允许零星安排农民建房,并加紧编制规划区外各村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各村农民建房将总体规划连片打造新农村建设点,以达到集约土地。8月至今,拆除违章建筑138户,共计17040平方米,对新增违章建筑我镇将一拆到底,决不姑息。
第五篇: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一、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小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沿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轨迹进行的。在旧中国,由于农村的商品生产尤其是手工业商品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使一些村庄发展成集镇,一些集镇发展成为小城镇。但是,旧中国的农村商品生产,与其说是国内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所促成,不如说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造成的怪胎。当时的大多数农民虽然已经变成资本支配下的小商品生产者,农民的血汗虽然有一部分变成商业资本和帝国主义者的超额利润,但这种生产决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因此农村经济和小城镇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掠夺,再加之战争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袭击,致使农村经济日益凋蔽,集镇和小城镇经济也萎缩不振。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十五”计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目前,国内学者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小城镇发展的意义和地位
(一)关于发展小城镇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小城镇发展意义做了大量研究,大多数学者都高度评价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意义,甚至认为“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
1996年国家计委规划司课题组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从战略高度上论述了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具有的重要历史意义。第一,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第二,小城镇发展对20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仅是一个城市化问题,而且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它在实现我国的两个根本转变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第三,发展小城镇的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它触及了农村最深层次的、最困难的问题,对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从根本上加强了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温铁军认为发展小城镇的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他认为城市化固然重要,但城市化并不是目的。就中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的、制度的环境制约而言,农村以小城镇建设为主的城市化是手段。考虑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导致农业农村衰败和农民破产的教训,中国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在人口压力大而资源严重短缺的基本国情矛盾制约之下,主要目的是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力争合理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
武汉大学辜胜阻等认为农村城镇化不仅有利于我们解决“三农”问题,也有利于缓解城市的内需不足与市场制约,减轻农村人口向城市高速流动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处于全面过剩的情况下,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创造经济的最大增长空间,避免“农村病”和“城市病”,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小城镇发展意义的认识,还表现在对城镇化的理解上。城镇化的特征除了表现在农业人口迅速转化为城镇人口外,还表现在城镇数目增加,城市群和城市系统形成,城市区域规模扩大,城市质量逐步提高,城市经济运行高效化、社会文明化、环境优质化和管理科学化,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陈少波,20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地小城镇发展实践的推进,对于小城镇战略意义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少数学者在肯定其基本方向的同时,也出现了对片面强调小城镇的质疑。
张正河认为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对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所有的正向作用我们都给予充分的认同,但比较起来,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端要大于益处,特别是从长远和全局来看更是如此。虽然小城镇在中国农村脱贫和致富路上出尽了风头,但却不能把大力发展小城镇确定为中国城市化惟一正确的道路。
史育龙认为对农村经济而言,小城镇是大战略,但在全国城镇体系发展的大系统中,小城镇只是我国城市化战略中的一个方面,如果不提高小城镇在集聚人口、经济发展方面的质量,继续依靠大量“乡改镇”,造成小城镇数量扩张,将可能导致对我国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
韩明清等认为“小城镇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并非把发展小城镇当做最终的战略目标,而是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目标的手段。发展小城镇是提高城市化水平,解决城市和乡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和城乡关系失调的重要手段。
(二)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中的地位。
对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中地位的认识,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主要表现在认为大中城市在我国城市化中具有主导地位,还是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在城市化中占据主导地位,还是应该协调发展等等,其中“大城市论”和“小城镇论”是两种比较突出的对立观点。
1.“大城市论”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走大中城市扩容为主的道路。支持这一观点的专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第一,大城市确实外部成本较高,但规模合理的大城市有良好的聚集效应,由此带来的规模收益明显超过外部成本,经济效益远远高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第二,大城市比小城镇更能节省土地。小城镇在建成区以外还占用大量的非耕地,其中包含相当大的土地资源浪费。今后如果大城市发展步伐快一些,吸收更多的乡村和小城镇人口,将会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第三,由于大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只要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资金回流机制,用于大城市建设的巨额投资就会得到充分的回报,不会给政府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第四,大中城市的规模效益最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还很大。因选择的工作不同,农民进城并不与下岗职工争饭碗,而且城市经济繁荣发展、充分就业的时期正是“民工潮”的高峰期,农民工大量进城既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小城镇则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在城乡分割体制下产生的。就像分散的乡镇企业一样,小城镇建设也是分散的,难以担当转移几亿农民的重任。发展小城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而且过度发展小城镇会得“农村病”,比“城市病”的问题更严重。
而反对发展大城市的原因是:第一,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城市的失业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大量的人口涌入,势必会加剧就业压力,并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第二,中国现有的城市在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的供给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在这种条件下扩张现有的城市,将造成城市生存环境的恶化;第三,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盲目扩张,形成了贫民窟和“棚户区”,导致黑社会犯罪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第四,我国一大批大城市的人口已达到相当规模,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它们接纳新增人口的设施和能力已严重短缺,难以在短期内消化大量的农村人口。
2.“小城镇论”认为发展小城镇是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支持这一观点的专家认为: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但近年来小城镇数量扩张明显,在小城镇的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有一定的基础;第二,由于地缘关系紧密,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心理成本要低一些;第三,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把城乡两个市场较好、较快地连接起来,迅速地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进而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同时又可以缓解大中城市人口膨胀的压力;第四,农村城镇化曾是世界各国城市化起步阶段的共同选择;第五,以农村小城镇为主加快城市化适合中国的国情,它可以使大量的农民迅速非农化,较快地进入低水平的城市化阶段,而后再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第六,发展小城镇符合我国建设资金短缺的国情,乡镇企业对小城镇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使小城镇的发展无需过多依赖国家的财政投入。
反对“小城镇论”的人认为,将我国城市化的主要途径定为发展小城镇有许多困难难以克服。季建林认为,我国的小城镇,绝大多数仍然处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文化落后、技术水平低、投资分散且效益低下的状态,片面强调发展小城镇,必然造成乱占乱用土地、重复建设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在小城镇,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得到根本改变,小农经济的社会结构仍然难以打破,对外来人口仍有排斥力,不能把中国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希望和重任寄托在小城镇的发展上。
3.“多元增长理论”认为要根据区域差别选择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方向。在西部地区,大城市还发展不足,就要率先发展大城市;而在中部地区,经济水平有明显提高,有可能需要发展的是小城市、中心镇、县级城关镇;东部地区发挥大都市圈的带动作用则更好。这派理论强调多元发展模式,不必单纯强调发展哪一种,而应该因地制宜,适宜发展哪一种就发展哪一种。
4.“协调发展论”认为大中小城市要协调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探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没有必要局限于“大小”之争,大中小城市、4、城镇协调发展是中国正确的城市化道路,符合中国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刘福垣认为,城市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能笼统用一个标准来判断,更不宜抑大祟小,或崇大抑小。朱铁臻认为,单纯强调发展“大”或“小”都不太切合实际。中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实现城市化的目标,需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分流,那种人为地控制某一类城市的发展是不可取的。蔡宇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应放开,政府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人为地限制某一类城市的发展,而鼓励另一类城市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应是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共同前进的过程。
二、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和专家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而且取得了许多比较一致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布局不合理,规划缺乏科学性。
1.小城镇的数量太多、规模太小。从总量看,目前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6000多人,非农人口只有3300多人。集镇1700人,非农人口不到400人。规模过小的直接影响是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健全,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高,且严重不足,创造就业的门路狭窄,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强,反过来又影响了城市规模的扩大,陷入低水平的恶性循环。
2.一些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由于缺乏统筹规划,致使小城镇发展各自为政,遍地开花。分布密集的许多小城镇都大办工业小区,商贸区,如果任其下去,可能造成无农田,无绿地;烟囱林立;工厂、住宅混杂的不堪局面,甚至也可能重现发达国家曾出现的无道路用地的状况。
3.规划的整体协调性差。虽然全国绝大多数小城镇都编制了总体规划,从局部角度看,按规划建设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但从全局的高度审视,现行的按规划建设仍然没有走出无序发展的巢臼。基础设施共享率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4.不同的规划之间相互脱节。一些地方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间互不衔接,导致规划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无法发挥;有些地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预计不足,规划缺乏超前性,功能分区不明显,出现大量“马路城镇”,给后续建设带来很大难度;有的规划脱离实际,不考虑小城镇实际的财力,导致摊子铺得很大,土地资源大量浪费。
5.有的小城镇建设,没有一个权威的科学的规划方案,规划是“纸上画画,换一个领导一个做法”,因而在建设上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起点低,标准低,水平低,小城镇内的工业、商业、住宅等功能混杂,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降低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不能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四是有的地方政府打着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的旗号,大量圈地,动辄十几平方公里甚至几十平方公里,通过土地低价征占,高价出让,最大限度获取土地资本的增值收益,侵犯农民利益。一方面引发了政府与农民和农村基层组织的一系列矛盾,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由于地价过高,提高了农民和企业进入小城镇的门槛,妨碍了农民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的集聚和集中,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五是有的地方领导人在追求政绩的驱使下,肓目追求高起点、高标准,大兴土木,建什么大广场、大公园、大草坪,什么喷水池,什么标志性建筑,什么商业一条街等,结果是脱离实际,劳民伤财。有的还造成债台高筑,无力偿还,纠纷、诉讼不断。六是有的地方在小城镇扩镇过程中,只建地面房屋,上水、下水、排污和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等则没有或无力统筹考虑,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因此,发展小城镇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消除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和体制,在政府引导下主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走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要求的,真正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新路子。
(二)土地制度、政策和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1.现行土地制度对小城镇发展的制约。表现在:第一,现行制度是公平有余,效率不足,严重削弱了农业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推力”;第二,土地产权制度既不完整又很模糊,既不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又造成了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难以形成,它们共同制约着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土地使用制度与流转制度市场化程度很低,市场对土地资源的配置还未能起到基础性作用,大大减弱了市场化力量对小城镇发展的推动作用;土地制度缺乏规范化的法律保障,在法律制度上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2.在小城镇土地利用方面,片面强调以地生财,建设用地盲目扩张现象严重,占用耕地过多;与此同时,小城镇建设用地粗放利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不合理,集约化程度很低。
3.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差。小城镇发展规划是一个综合规划,它包括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这些规划必须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划之间不但协调性差,而且也没有衔接好。
4.小城镇加速发展与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矛盾。新的土地管理法实施后获取新增建设用地难度加大,成本增加。
5.宅基地使用政策。一是一户两基问题;二是拆旧建新问题;三是限制城镇居民宅基地的使用面积不近情理;四是城镇居民购买城郊农户住房问题棘手;五是建房用地成本太高。
6.承包地去留政策,即农民进镇后,如何处理承包地的问题。
7.土地置换政策。表现在一是置换的范围不明确,哪些单位和个人用地可以置换,哪些土地不可以置换,目前的政策规定相当含糊,各地做法也极不统一;二是置换的内涵不明确;三是置换的程序问题不清楚;四是土地置换后的产权界定问题;五是指标置换的有偿使用标准不规范。
8.土地收益分配政策。一是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留成比例不合理;二是土地出让金等有偿使用收益只可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留给镇级财政;三是耕地开垦费、闲置土地费等收益分配也存在不少问题。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匮乏。
小城镇建设投资巨大,资金不足是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全国小城镇每年700亿—1000亿元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目前,除中国农业银行对小城镇建设每年发放8个月至1年的短期房地产项目贷款10多亿元外,能够支持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资金几乎得不到银行的支持。不仅如此,由于小城镇财政金融体制不健全,一方面小城镇的税收不能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资金要素通过现行的金融体制大量流出,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这也是导致小城镇排水系统、污水及垃圾处理系统等公用基础设施匮乏的重要原因。
(四)行政管理体制落后。
1.政权建设不完善。一方面,机构臃肿,普遍超编;另一方面,由于条块分割,镇政府与上级政府权力交叉,上级政府部门在镇的大量派出机构切割了镇的权利,妨碍了小城镇的统一管理。
2.部分小城镇行政建制与其规模不相适应,不利于小城镇功能的发挥。有的小城镇人口已达10来万人,国内生产总值数十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但由于还是镇的建制,给镇区的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经济管理、社会服务、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各个方面带来很多困难和不便。
3.政府干预经济、直接管理经济比较多,政企不分现象比较严重。
4.小城镇内部区划不合理。一是村级界限不合理,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产要素难以按市场需求进行有效配置;二是部分村规模过小,阻碍了小城镇的建设及中心村的发展。三是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
(五)小城镇财政体制不完善。
1.财政体制建设不完善。第一,在分税制下,县级对小城镇的财政体制改革有所滞后,小城镇财政体制新老并存,影响着全国小城镇财政的建设与发展;第二,税收划分不合理,留给地方的是数额偏小、征管偏难、潜力有限的税种,通过省、市、县的层层集中调控,最后划分给小城镇财政的收入基本上只剩下农业“四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的一部分和工商税收中的一些零散税收,缺乏对小城镇财政起支柱作用的主体税种,致使小城镇财政运行在短期内面临着比较大的困境;第三,很多财政关系尚未理顺,小城镇的税收征管机构不协调现象比较突出,小城镇财政、国税、地税、专业银行营业所或农村信用合作社四个方面的机构分别属不同部门领导,各随其主,各行其是,特别是国税、地税实行垂直领导,在收入计划安排上,往往出现县政府、主管部门、小城镇镇政府三个任务,三种管理办法,小城镇为了落实其任务,只得与国税、地税机构讨价还价,工作难以协调。
2.机构建设不健全。第一,机构设置不合理。第二,小城镇国库建设不完善。第三,财政机构性质不明确。
3.小城镇财政干部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小城镇财政所人员配备偏少。随着小城镇经济的逐步发展,摆在小城镇财政人员面前的任务越来越重,新事物、新问题不断涌现,客观上要求小城镇财政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但现在有相当部分小城镇财政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很低,非专业人员大量调入,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缺乏财政专业知识。一部分小城镇由于人员少,业务量大,不少属于小城镇财政范围内的工作根本无暇顾及,更谈不上根据本镇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去发展小城镇经济,培植财源,引导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了。
(六)户籍制度对小城镇发展的制约。
1997年公安部出台的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只限于少数试点镇。同时,在城镇落户的指标不是根据实际申请人数,而是由上边确定,不能适应城镇人口不断扩张的需要。从全国来看,户籍制度改革基本没有启动。传统的环境制度导致小城镇流动人口进城务工、回村居住、以工为主、亦工亦农的“两栖”生存方式。这些流动人口虽然职业已经转变,但是没有实现空间上的迁移。这就从人口规模、需求动力等方面影响了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集聚效应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现行法律要求农民进镇落户必须放弃承包地而且不给予补偿,使得农民进入小城镇不仅要失去他们实际上已经占有并受益的土地产权,而且,由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涵盖农村,因此失去土地对农民而言还意味着失去生存保障,制约了农民进镇积极性的发挥。
(七)社会保障制度难以适应小城镇的发展需要。
目前小城镇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明显滞后,是造成农民进城后不愿交出承包地的重要原因,因为农民缺乏失去土地后长期稳定的生活保障预期,只能把土地看成是最可靠的基本保障。只有在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进展,才能使农民彻底割断对土地的依赖关系。
四、解决小城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很多相应的对策措施,这些对策包括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内容,但要实施这些对策,还需要更深入、更具体的研究。
10.朱守银认为要正确处理进城农民与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关系。保留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利,并鼓励转让承包地使用权;集中使用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允许进城农民利用原有宅基用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结合自然村合并和新村建设及小城镇商品房开发,逐步对分散的农村居民点进行搬迁改造,退宅还田。
(二)促进非农产业向小城镇集中的政策措施。
要运用财政、金融、税收、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户籍政策等调控手段,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的结合。对在小城镇和工业小区建设的乡镇企业,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财政上要加大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使小城镇和工业小区有着强大吸引力,拉动乡镇企业相对集中。从宏观看,关键是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土地使用、投资融资等体制,促进乡镇企业、农民、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向小城镇流动和合理配置。从微观看,主要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一个好的机制,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通过降低城市土地费用和提高社区土地使用费用的办法,从两个方面创造出城市投资成本低于社区内投资成本的环境,从而降低乡镇企业和农民进城的“门槛”。一方面,可以通过“以地换地”的方式,即在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基础上,农民和乡镇企业用本社区内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以多换少地和城市周边地区被城市占用土地者进行交换。另一方面,可提高乡镇企业在村以下占用耕地建厂的土地占用税,从而提高在本社区建厂的实际成本。
对已移居到小城镇的和已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要采取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等措施退出耕地,建立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免去后顾之忧,使他们彻底弃农从工经商,从而提高人均耕地面积,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
(三)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的对策建议。
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建设、经营和管理,使其产业化。通过建立市政设施有偿使用和合理的收费制度,解决投资者投资回报问题。建立集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为一身的股份制投资公司,通过房地产开发,解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问题。
从政策上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个人和外商投资兴办城镇市政公共事业;鼓励农民带资兴办各种企业,参与城镇建设。如出让城镇基础设施的冠名权和供水经营等方式。允许建立小城镇发展基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财政拨款。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开发,出卖土地等办法增加政府预算外资金的收入,用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按规定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公用事业性附加原则上要留给本镇用于城镇建设;按规定收取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应全额返回乡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要提高小城镇建设维护税的税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与城市相同的7%,并全部留给镇财政。
增加银行中、短期贷款。中期信贷可支持小城镇给排水系统、供电设施、通讯设施、环境治理和道路铺装建设;短期信贷可支持小城镇的住宅建设、商业区和工业小区的建设。设立银行的分支或办事机构。改革金融制度,发放农民进城抵押贷款。
加大国家级各级财政对小城镇的引导性投入,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通过中央财政发行专项债券募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转借给省级人民政府,给具备经济发展条件和资金偿还能力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项目予以支持。国家从每年发行的长期国债中拿出一部分作为贴息,鼓励银行积极参与小城镇建设。
(四)完善小城镇的政府管理体制。
俞燕山认为应结合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建立职能明确、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镇级政府。允许小城镇政府在机构编制限额内,根据城镇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加强其协调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李炳坤等认为,要建立有利于小城镇全面发展的职能管理制度,它包括一是政府机构必须做到精兵简政。小城镇政府是国家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政府机构工作人员配备必须压缩到最低限度,而且不能再设置编外人员,这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二是政府管理工作必须转变职能。对于个体私营企业和新办的公有制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政府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对于原有的镇办集体企业,同样要按照实行政企分开的原则,尽可能利用市场机制,从直接管理和经营企业转变为资产管理;三是集中力量进行公共行政管理。政府重点抓好城镇规划编制及监督实施、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项政府职能管理工作,其中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也要尽量利用市场机制,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温铁军认为要改革管理体制,理顺建制镇与村自治的关系。城镇化发展应该与村民自治协调,不得违反村民自治的有关法律。建制镇可以与上级分权,但无论怎样设立机构,其管辖范围应该限制在建成区内,不能干涉有自治权的村,不能靠剥夺农村和农民筹集城镇建设经费。
浦善新认为小城镇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路是:第一,加强小城镇政权建设。根据实际发展水平的需要赋予小城镇必要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权利,明确划分镇政府与上级政府的事权,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坚持和完善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直接选举制度,转变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裁减人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提高镇政府的管理权威和管理能力。第二,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城镇及时设市。一方面,在现行体制下,选择非县城、区位条件好、规模大、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性中心小城镇,及时切块设市。在设市时可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适当调整行政区域,处理好新设市与所在县的关系。另一方面,积极试行县下设市模式。第三,适度调整小城镇管理范围。选择区位条件好,规模大,有发展潜力的镇,适当扩大行政区域,使其总人口达8万人以上,其中镇区非农业人口5万人以上,逐步培育区域性中心小城镇,一方面发挥小城镇的规模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为切块设市和县下设市创造条件。第四,及时调整小城镇内部区划。
(五)完善小城镇财政体制的建议。
要保证小城镇的正常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投入,这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建立起与分税制相协调的、规范高效的小城镇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建立功能完整,体现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镇级独立财政管理体制。
1.出台多种不同类型的公共财政体制,授权各地可结合实际进行选择。对于经济发展快、农村城镇化程度高、财政收支规模大的镇(小城镇),应允许其管理上先行一步,设立镇财政局,并赋予县一级的财政管理权限,建立一套与小城镇政府所行使事权相一致的市(县)镇财政分配体制;对一些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低、财政收入规模小的农村乡镇,可继续保留财政所建制,逐步实施城镇分配关系,赋予小城镇财政自身增长的活力,使小城镇财政更加完善和健全。在尚未实现分税制的小城镇,应改革传统的县级财政统收统支的办法,合理确定小城镇财政的上缴基数,超收部分的全部或大部分留于镇级财政。要建立地方收入体系,设立小城镇财政的主体税种,使其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应比照中央对地方财政收入划分办法合理划分小城镇收入范围。
2.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合理划分小城镇财政的收支范围。逐步提高财政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等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减少财政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通过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减轻企业负担等,创造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吸引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区集中,鼓励和吸引农民进镇务工经商,从事第三产业。
3.健全小城镇财政金库机构建设,充分调动小城镇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必须健全小城镇金库建设,使小城镇成为独立的一级财政实体落到实处,逐步实行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保证体制的稳定性,充分调动小城镇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小城镇财力的统一,调度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4.小城镇财政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对小城镇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罚没收入可直接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有利于加强小城镇预算外资金管理,统一管理公共收入,增强小城镇综合财政功能,解决小城镇财政负债较多的问题,防范和化解财政运行风险。
5.中央政府对小城镇建设应综合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和政策扶持,第一,建立上级政府对小城镇财政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乡镇财政如果按照分税制的要求建立,也就要建立起相应的转移支付制度,以平衡地区间的财政收支,保证小城镇政府实现职能的基本需要,特别是对税收不能满足支出的地方政府提供补助,以保证这些地方政府实现职能的基本需要。第二,中央给予一定的财税政策照顾,增加对小城镇的税收返还,把城建税、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全部留给小城镇等,加大中央对小城镇资金的投入。
(六)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
国家计委规划司课题组、陆学艺等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凡在小城镇有合法固定的住所,有稳定的生活来源的人员,均允许其申请在小城镇落户。实行城乡户籍制度一体化管理,对县和县级市以下地区的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自理口粮户口和其他类型的户口,应统一登记为居住地常住户口。逐步实现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使户籍登记能够如实反映公民的居住和身份状况。对在小城镇落户的农民,一方面要依法保障其公民的合法权利,与当地原有的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履行同等的义务。另一方面,要淡化户籍制度的“福利化”色彩。同时,要进行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提高劳动就业市场化的程度,建立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户籍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查金样等提出了户籍改革的具体方案,即按照“先易后难、局部突破”的循序渐进原则和“因地制宜,因时审势”的实事求是原则,按以下对策思路进行:(1)从整体上为分阶段、分区域的户籍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首先,彻底整顿社会治安,摸清人口底数,稳定社会秩序,建立健全和有力的基层网络。其次,利用电脑信息设备,实现人口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建立劳动力就业信息网络和一支能够进行科学人口管理的队伍。再次,户籍制度的改革就要求其他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如劳动力市场和用工制度的配套改革;包括养老、失业和医疗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配套改革;包括就业、就学、保险、储蓄、住房改革、身份证明等在内的社会、经济制度配套改革;各种相关法律、法规配套改革,如《劳动法》的贯彻执行。(2)在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实行新的一元户籍制度。(3)在中西部地区,按全新的城市化机制建设小城镇。
俞燕山、胡必亮、朱守银则认为要放开农民进入县级市、县城及县以下的小城镇落户的限制,并给农民尽可能地创造住得下、稳得住的条件。经过多年的试点和探索,取消对农民进镇落户行政限制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应适时将小城镇户籍改革的试点政策全面推开,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赋予进城农民在就业、入学、身份等方面与原城镇居民以同等待遇。办理落户手续时,取消城镇增容费等歧视性收费。允许进镇的农民保留其农村集体承包地的使用权或将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以解决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
(七)建立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计委规划司课题组提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在全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统一政策、目标和原则指导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改革探索。小城镇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保障水平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国家举办的社会保障,只能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小城镇举办的社会保障可根据当地的经济实力,确定合适的保障范围、项目和水平。二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劳动者在履行规定义务的前提下,有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权利。三是公平与效率相结合。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既要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又要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挂钩,以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四是政策要统一。社会保障的基本政策和制度要统一,管理要法制化。五是服务社会化。要将目前各部门、各单位的分散管理逐步转为统一的社会化管理,将目前企业承担的养老、医疗等事务性工作逐步转为社会化服务。六是城乡有别。广大农村在近期尚不具备建立国家统一立法、强制实行某些保障项目的条件。小城镇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农民自愿和政府组织引导相结合的办法,积极稳妥地探索发展农村社会保障。
俞燕山提出现阶段可以考虑根据不同的条件设定不同的保障方式:一是对长期在城镇就业、收入和生活已经相对稳定,但尚无条件加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乡镇企业职工及其他居民,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养老、医疗等保险项目;二是对已经脱离土地、丧失工作机会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小城镇常住居民,在收入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小城镇生活救济制度;三是对于有条件的小城镇,可逐步建立规范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待条件成熟时,纳入当地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李炳坤等认为根据小城镇发展的进程,在适当的时候应当考虑和酝酿建立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已经在小城镇落户、有稳定住所和工作岗位的农民,根据国家的统一要求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逐步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增强小城镇的凝聚力,保证小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但是,对这个问题切不可操之过急、期望过高,一般说来社会保障水平取决于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还要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社会保障机制,中国在相当长时期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像某些发达国家一样实行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能实行较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基本生活需要。至于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起步晚于大中城市,更要避免超出经济承受能力的现象发生,以财政支撑的社会保障只能控制在政府财力所能承受的限度之内,应当大力提倡自我保障和商业保险。
在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和农村劳动力超量剩余的条件下,以发展小城镇为重要途径,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其中一个首要任务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和平稳转移。要力争到2020年,将县城和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建制镇建设成为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其中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可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情况下,使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60%左右,是有可能实现的。在这个基础上,再经过20—30年的努力,到本世纪中叶,使全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到那时,我国庞大的农业人口和超量存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就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就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