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武威农民收入偏低乡镇增收问题的思考
对武威农民收入偏低乡镇增收问题的思考
来源:时间:2007-05-11 11:22:20
农民增收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武威农村人口占武威市总人口的比重高达84.7%,农民收入在全国属偏低地区,即使在全省也仅属中等稍上水平,在14个地、州、市中农民收入排在第6位,在河西地区属最后一位。从乡镇看,农民收入欠佳地方主要集中在天祝县、古浪县以及凉州区和民勤县的个别乡镇,这些乡镇由于区位劣势明显,传统农业结构调整缓慢,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抵抗自然风险能力较差,自身发展能力较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收入渠道狭窄等问题比较突出,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乡镇存在较大差距,要实现奔小康的预期目标任重而道远。
一、从不同层次和地域看,武威农民收入基本情况
在武威市93个乡镇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按2006年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序,排在前31位的暂且称为高收入乡镇,介于第31-62位之间的为收入欠佳乡镇,排在62位以后的为低收入乡镇。截止2006年,在凉州区的37个乡镇中,高收入乡镇18个、收入欠佳乡镇18个和低收入乡镇1个;民勤县18个乡镇中,高收入乡镇13个、低收入乡镇5个;古浪县19个乡镇中,高收入乡镇、收入欠佳乡镇9个、低收入乡镇10个;天祝县19个乡镇中,收入欠佳乡镇4个、低收入乡镇15个。
1、低收入乡镇地域分布与人口现状。在武威市低收入乡镇中,凉州区仅有张义镇一家,涉及行政村26个,人口47309人;民勤县有南湖、收成、红沙梁、西渠和东坝五个乡镇,涉及行政村88个,人口76929人;古浪县有西靖、干城等10个乡镇,涉及行政村132个,人口160502人;天祝县有西大滩、大红沟等15个乡镇,涉及行政村128个,人口137375人。
2、低收入乡镇地理条件与自然资源。从地理位置看,武威市低收入乡镇绝大多数地处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畅的边远山区。31个低收入乡镇有耕地面积110万亩,占武威市耕地面积的28.24%,人均耕地
2.6亩,与县城通车距离平均为72公里,即使最近的古浪十八里堡也与古浪县城有9公里之多,而最远的天祝祁连乡更是距天祝县城通车距离达157公里之远。
3、低收入乡镇农民收入水平与结构情况。31个低收入乡镇农民总体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与高收入乡镇之间差距较大。2006年,武威市农民人纯收入3043元,同比增长8.6%,而高收入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11元,比2005年增长10.52%,收入水平为武威市水平的138.4%,增长速度高于武威市1.92个百分点。收入欠佳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47元,比2005年增长10.66%,收入水平为武威市水平的96.84%,增长速度高于武威市2.06个百分点;低收入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368元,比2005年增长11.4%,收入水平仅为武威市水平的40.35%。如果以2006年武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3043元为标准,划分四个层次,在低收入乡镇中,农民人均收入低于1521元的乡镇有20个,行政村263个;农民人均收入介于1521-3043元的乡镇有11个,行政村111个,在低收入乡镇中没有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3042元的乡镇;从人口情况看,人均纯收入低于1521元以下的乡镇人口高达278655人,占武威市乡村人口的17.36%;其中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乡镇有古浪的横梁、西靖和天祝的西大滩三个乡,有人口143460 人,占武威市乡村人口的8.9%。
二、低收入乡镇农民收入增长的特征
近几年,经过各级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低收入乡镇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生活状况有了明
显改善,收入增长呈现出积极变化。
1、开发式扶贫促进了农民增收。开发式扶贫方式有力地促进了低收入乡镇农民收入的增长。2006年,31个低收入乡镇得到扶贫资金总额5589万元,平均每个乡镇18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村达154 个,平均每个乡镇5个,占低收入乡镇行政村的41%;扶贫项目直接覆盖的农户66316户,占低收入乡镇农户的68%;扶贫资金中,农业开发项目投入资金6224万元,占81%,其中种养业4744万元,林业1010万元,农产品加工470万元。开发式的扶贫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2、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重要渠道。各级政府积极抓好农民技术和职业培训,组织引导农民外出就业。2006年,31个低收入乡镇共安排技术培训资金150万元,举办农技和职业培训班124期,参加人数47250人,劳务输出人数达10.58万人,占低收入乡镇劳动力总数的38%,劳务输出总收入1.06亿元,占农民总收入的34.2%。劳务输出收入成为低收入乡镇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3、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2006年,低收入乡镇共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568万元,当年新增基本农田14160亩,新增经济林面积400 亩,退耕还林(还草)21600亩。新建及改扩建道路872公里;投入人畜饮用水建设资金541万元,解决了4620人的饮水困难。
三、当前低收入乡镇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及原因
一是自然条件差、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农民增收。低收入乡镇普遍山高坡陡,山地面积大,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等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农民增收;山区的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农民增收;人口分散、交通不畅、信息不灵等生产生活条件制约农民增收。在31个低收入乡镇中有62个行政村中未通公路,占武威市未通公路行政村数的76.54%;距县城通车距离50公里以上的乡镇有23 个,距县城通车距离10公里以下的乡镇仅有古浪十八里一家。到2006年底,居住在高山、深山的农民共有44424户,人口422115人,分别占武威市农村总数和农村总人口的11.74%和26.3%。
二是教育负担过重制约农民增收。当前贫困农村农民培养子女的教育负担过重,由于低收入乡镇大多山大沟深,农村孩子一上学就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因年纪小,生活难以自理,由于本身收入偏低,教育费用仍然在家庭费用支出中占较大比重,相对而言比其他高收入乡镇农民教育投入所占比重更大。二是高中门槛高,费用大。据调查,农村孩子即使计划内上高中,每学年的读书费用也在5000元左右,这就是说必经由二个劳动力的全年收入才能负担。三是读大学费用更高。现在贫困农村的农民是既愁子女考不上大学,更愁子女考取大学,子女考取大学,面对每学年上万元的高额学费,许多贫困农民难以承受。教育负担过重,影响农民生产积累和投入,制约收入增长。同时造成部份农民子女无法完成学业,这些农民孩子过早地加入到劳动大军之中,极易产生新一代的贫困人口。
三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产业性根源。在农业中,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使得农业生产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自然因素。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速度慢;易于遭受自然的灾害,生产风险大;农产品量大值低,保存风险大;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变现风险大。如此种种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农业生产者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地,这在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收入72%来自农业的低收入乡镇表现尤为突出。今年粮食价格的提高,普遍反映已在较大程度上被农资和生活日常消费品价格上涨抵消;使农业生产者面临表面增收实际收入下降的尴尬局面。
四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是农民增收困难的实质根源。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二元结构体制,造成了农业发展明显落后,农民基本国民待遇得不到保障,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
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低收入山区表现十分突出。从武威市情况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01年为
2.52:1,2006年为2.45:1,而低收入乡镇的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却高达5.46:1。最终结果是“靠山不能吃山”,“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五是农业结构不尽合理。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农民增收,狠抓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低收入乡镇农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的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特优产品比例低,缺乏竞争力。二是一般性品种多,专用性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同时,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也制约了以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市场扩大,武威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42%下降到2006年的34%,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67元提高到7465元,但用在食品上的支出只增加293元,居民收入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比重五年下降 11.83个百分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农产品供求矛盾明显由总量为主转向以结构为主,从而致使大宗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出现相对过剩。这种状况对于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的低收入乡镇,农民要依靠农业生产实现增收更显步履艰难。
四、对低收入乡镇农民增收的思考与对策
农民收入偏低乡镇大多聚居在山区,其基本情况是山地多、水浇地少,恶劣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农民增收潜力将十分有限。因此,对农民增收特别是低收入乡镇的农民增收问题必须由政府从体制、机制、政策层面和农民自身一起寻找解决的对策。
(一)从体制机制和政策层面寻找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对策
一要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区域规划,实现贫困农村人口的合理迁移。31个低收入乡镇中未通公路的行政村有62个,占武威市未通公路行政村的76.5%,住在高山、深山之中的农户达44424户,占武威市农村总户数的11.74%,有相当部分立地条件差,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农民生活较为贫困。要解决这部分农民的增收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进行人口迁移,实现区域人口再分布。在具体实施中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坚持多渠道多产业安置相结合;坚持易地迁移扶贫与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能享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果,走上致富道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收。
二要依靠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实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一是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逐步取消户口所具有的身份、待遇、等级差别等特殊功能,实行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自由转移、登记有效制度。促进人口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真正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一要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为基本框架,建立起国家、集体、农户和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网络。二要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的职责和功能。明确产权和责权利关系,真正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农民自己的自律合作组织;明确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地位,确保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农业银行是商业银行,其主要职责是支持农业现代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三要切实解决农业金融体系中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不断探索和尝试新方法、新机制,设立区域性的风险基金、担保基金,为农户提供生产急需的贷款担保。四要拓宽农业信贷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政府的金融支农力度,安排一定比例的涉农
资金在农村信用社存款、结算,对农村信用社给予税收减免政策,对一些重要农业贷款项目给予必要的财政贴息。
三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加快职能技术培训。要形成城乡统一的教育体制,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投入,使贫困山区中小学生真正能享受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完成基础教育;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在农村中学课程设置中增加职业技术培训内容,在一些学校中可试行分流教学的模式,使一些家境贫困,需要尽早就业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前就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提高新增劳动力的实用技能。使农村的年轻一代掌握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基本技能,具有城市文明的基本素质,为城市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使他们在劳动中取得较好收入。
三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大支持和保护力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又是一个弱质产业,在资源的市场配置中,处于竞争弱势,而且始终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必须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要建立和完善农业投资体系,使农业投入有固定的资金渠道和内在机制,为农民增收提供资金和物质保障。二要强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大力推广适用技术,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农业产出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三要建立农业生产资料供给保证体系,以稳定生产资料的供给,抑制其价格上涨的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四要要继续加大扶贫力度。要更好地扶持贫困农村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发展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推进贫困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破升级,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二)从农民自身寻求增收的新路子
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民增收问题也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久主题。农民增收除了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解决深层次矛盾外,最终必须依靠其自身的发展来加以保证。
一要继续做好劳务输转工作。提高农民收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减少农民数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近几年来,低收入乡镇积极扩大劳务输出,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低收入乡镇农民劳务输出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2%,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劳务输出已成为低收入乡镇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当前要继续保持劳务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二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行产业化经营。在新形势下,根据市场导向和产业的比较效益进行结构调整是低收入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乡镇根据立地气候、土壤条件、市场需求、经营水平确立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骨干项目,形成了以天祝白牦牛、天梯山人参果等为代表的农业骨干项目,达到了农民增收的良好效果。但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难以通过实行较大规模的集约化经营取得规模效益。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农民利益的基础上,让经济规模发挥作用,自下而上地由龙头企业、优势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各种服务组织等来优化重组农业和农村中的各种资源,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开发,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另外,还可以通过政府制度安排的变革,如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农民合作组织的建立等等为农业产业化开发提供保障和条件;通过创立名牌产品、发展商品基地和建立专业市场等多种形式促进农业产业化开发。
三要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针对低收入乡镇自然灾害严重的实际,要进一步教育农民和广大基层干部长期抗灾夺丰收的思想;要进一步抓好已经形成的有效趋利避害抗灾增收措施的落实;做到抢抓农时,抢抓季节保丰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立起良好的人与自然、资源、环境协调关系,降低各种灾害的发生频率,从而减少灾害损失。
第二篇:对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对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内容摘要: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又面临突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要全面建设包括百分之七十农业人口在内的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农村的小康,而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又在于加速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得更加富足,更加充实。因此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已成为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核心问题。农业战略性调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减轻农民负担等成为了重要的解决办法。关键词: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 正文: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众多,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增收最难,因而相对而言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因此,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关注民生,都必经想尽一切办法下大力气增加农民收入。中央所有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农民增收。只有农民增收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突破,我们落实中央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尤其是在新农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有了实质性的历史成就。
农民增收是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刺激下,2004—2008 年农民增收连续五年超过300元,是建国以来首次突破性成就。尽管中央“三农”政策的含金量如此之高、力度如此之大,农民增收自己与自己比还算不错,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绝对额还是在继续扩大,相对差距也没有缩小。农民很努力,为增收在1亩3分地上做足了文章,今年种粮,明年种棉,后年种麻栽蚕;前年养猪,去年养羊,今年养牛,就是难以增收。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一)农业作为生产生命产品的产业,它的效益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而这种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社会效益抵减了它的经济效益。用两句通俗的话说:第一,不是农产品不值钱,而是农产品不能太值钱,因为它是生命产品,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价格,它的价值波动会引起整个社会物价的波动,一旦农产品价格涨到城市居民不能承受的临界点,引发通货膨胀,国家就会采取措施平抑农产品价格,维持社会物价总水平的稳定。第二,不是农业本身低效,而是农业的基础性、公益性、生态性作用没有得到补偿。
(二)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农产品卖难,价格持续下跌,农民辛苦一年,丰收不增收的现象很普遍,使单纯依靠农产品总量扩张增加农民收入变得非常困难。
(三)城镇化进程滞后,使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受阻,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重要原因。
(四)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60%来自农业生产。近几年由于农产品供求市场的变化,买方市场形成,农民卖难导致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走低,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五)农户的分散经营阻碍了农业自身积累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除了国家少量投资,主要依靠农户的积累和投入,但在农户小规模经营和农业收入利益下降的情况下,影响了农民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限制了农户自身积累的增加,小规模自给性生产
造成新技术难以推广应用。
(六)农业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之一。现今,我国农村还有众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基数大,劳动力增长速度快,而农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人增地减矛盾十分突出。农业生产技术的相对进步产生的“挤出效应”,使部分农业动力非自愿地走出农业生产,成为剩余劳动力。
(七)农村的孩子上学难是个问题,虽然国家有政策支持,但是相对而言,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也严重的影响了农村的收入问题。当更多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的时候,由于他们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们也就不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挣得更多的收入,往往做的是最下层的工作。
(八)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工业的大力发展和人口的迅速膨胀,自然资源过渡消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面广,耕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增多等,造成粮食减产,农民收入减少。
二、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一)实施农业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
现今社会,粮食生产已经达到基本平衡。同时,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这种变化要求适时调整农业生产目标,由单纯增加农产品产量,转变为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把提高质量和增加效益放在第一位。农业生产目标的变化,决定了农村工作任务的变化。要从单一努力增加粮食产量,转变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上来。农村工作任务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
1、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向外型农业)。以创汇农业为龙头,面向国外市场,面向国内生产加工基地,建立起自己的优势产业带和出口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新品种引进及新技术应用”的产业链。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装备,同当地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灵活的家庭经营等以最佳方式组合起来纳入社会化专业生产体系,建立起各种名优特农副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生产基地,并以基地为中心形成一个高技术、新品种、多种类、大批量、低成本、高效益、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外向型农业生产体系。藉此来推动传统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2、突出抓好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养殖与加工。一是要充分发挥已有优质特色品种的作用,组织好对已有高效品种的种植、养殖与加工。二是要适时引进新的适宜于本地区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或出口创汇。三是应强化农产品的加工环节。通过加工,在生产出新的农产品制成品的同时,也生产出农产品及其制成品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市场。
当前,随着我国农产品供求形势的根本性变化。农业竞争优势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程度以及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程度。①、在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因时制宜,如甘肃省利用当地优势反季节种植蔬菜,在东南沿海地区炎热的夏季,正是甘肃种植蔬菜的大好时机,在种植蔬菜时,注重多样化、优质化,仅蔬菜一项,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增加4000多元。②、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在广西东兴市江头镇巫头村,刚捞上来桌面大小的海蛰,一个只卖1元多。中间商简单加工一下,就可以卖到10元,拿到饭店一小碟就可以卖到10元。可见,农产品深加工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好项目,瞄准市场,抓住机遇,引导企业向农产品开发方面进行投资,使销售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政府在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上给以支持,以增加盈利,增加积累,增加农民收入。
3、切实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由于农产品检验防疫工作的滞后,我国目前每年仅动物疫病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260亿人民币,间接损失达800亿人民币。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不仅对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特别是创汇农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4、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途经。我们要积极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拉动农业商业化的发展,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企业化运作。要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培育“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的观念和行为。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的资料:湖南的上市公司“正虹饲料”通过资本嫁接,将过去资本弱小、信息不灵的8000个养猪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产前无息贷放种猪、饲料、药品,并无偿提供技术服务,产后以保护价全部收购。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熨平和吸收了农户的市场风险,提高了农户养猪的积极性。“正虹饲料”百万头生猪工程实施的结果,农户每年户均赢利4800元,最高到20多万元。可见,借助中间性商业组织,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熨平农业的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业劳动力
大量的劳动力闲置,是我国农村收入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以增加收入。
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目前制约农村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的短缺。因此,招商引资是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农村廉价的土地和剩余劳动力,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要素市场,农村的水、电、交通、通讯等条件日益得到改善,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条件。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努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大量安置农村劳动力的最佳选择。同时,要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餐饮业、旅游业等。需要指出的是,应特别重视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因为这种企业既可以将农产品转化为工业产品,解决农产品的规模生产和销售问题,又可以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应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中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的考核力度,制定政策给予鼓励和支持。
这一点在密云的新农村建设中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量的企业在密云建起,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业开发区的建成,这样做转移了大量的剩余生产力,同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与此同时,由于密云的特殊地理位置,有着供给全北京市饮水的密云水库,山清水秀,因此密云的第三产业也发展的比较好,政府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依靠山场良好的自然条件,在山场上种植了各种果树,如栗子、李子、梨等,开展特色采摘活动;养殖了柴鸡、猪羊等家畜,开展特色农家服务,在这里游客可以吃到地道的农家菜,到此的游客都非常满意认为很有特色。另外,为了提高旅游的价值,我们还对冶仙塔等建筑进行了修缮,将它列入到旅游景点之内,提高农民的就业数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三产业的发展,仅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性,而实现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根本上讲必须搞好培训。从长远看,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搞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但近期内应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列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切实抓好。可考虑采用定向培训与非定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和非专业技能培训,使定向的专业技能培训面向专门的行业和特定的企业、特定的岗位,而非定向的基本技能培训,则为专业技能培训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三)搞好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农民增收的出路之一在于农村的城镇化,而城镇化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工业化水平。因此,就整个农村而言,应强化二产的引导、支撑作用,重视二产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的乡镇,几乎都是工业化进程比较快的乡镇。建设工业园区,集中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和对国内外投资商的服务,是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基本经验。同时,应积极发展服务业。劳动密
集型的工业企业和服务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就业领域。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完成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与此同时,更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使其掌握二三产业的基本技能,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
(四)努力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减轻农民负担
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其投入产出率和比较效益较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行业竞争力比较弱,因此,要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就必须提高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增加农业的投入。政府应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还应制定政策,创造条件鼓励非农产业、企业、个人和外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这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也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要措施,应该成为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农业的发展也是越来越重视,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减轻农民压力的措施,但是还应该将这些政策更好的实施,不要只停留在文件里。
(五)保护生态环境,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加农民的收入
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凡是生态环境好的时期或地域,农业发展就好。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发展农业的必然选择。
1、开展多种形式、多渠道宣传,强化公民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发展绿色农业和环保农业。
2、要完善环保法规体系,加强公民的法制意识,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3、要依靠科技进步,及时淘汰破坏环境的农业技术,鼓励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如生物技术、新型肥料、农药和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发展工厂化农业。近几年来,还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科技系统应用于现代的温室管理、决策和咨询中,收到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综上所述,就是我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要实现农民的增收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农民自身的不断进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不管如何,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农民的增收还是指日可待的,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还是很有前景的。这需要现代化的思想与开拓。理论联系实际才会有最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2002年第5期《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黄季琨.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些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1).
何忠伟,冯彬.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0(11).
李春亭.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与反思【J】.
梁优彩.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J】.中国经济导报2001—03—13. 赵永平.农民代表谈增收【N】.人民日报,2001—03—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N】.人民日报,2001—03—18. 王淑玲,王金辉.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2001-11
第三篇:浅谈农民增收问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浅谈农民增收问题
2011年,中国GDP总量约为7.35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接近美国的一半,超过日本,达到德国的两倍,英国的三倍。中国经济近年来总体发展态势良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从国际对比上看,即使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普遍遭受重创,而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所受冲击相对较小,可以说是“风景这边独好”。
再来看下面一些数字。我国从2009年起上调扶贫标准为1196元,扶贫开发的目标人群占全部农村人口的4.6%。据中国官方数据,截至2010年底,中国有1.5亿贫困人口。依据世界银行的贫困线标准,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90%。世行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的农村地区更为贫困,但“整个国家高度分权化的财政体制却持续地偏向城市”。可见,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增加农民收入,以缩小城乡差距,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国经济当前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当前,全国各省各地方正在积极开展着扶贫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毫无疑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是否做到了利益均分,兼顾了效率与公平。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不均引发的贫富差距的矛盾日益突出,日益成为发展中急需突破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农业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倍,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曾指出:“二十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这是20世纪下半叶的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如今,依然需要我们来回答它。
农业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中央历来重视农业问题,致力于从国家层面对农业进行政策支持。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可以说,把农民增收问题解决好,就能协调带动整个“三农”问题的解决。
2004年1月,中央1号文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政策》。可见国家对农民增收的关注和决心所在。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土地问题应该是农民增收的一个焦点所在。当前中国大多数的农民仅有几亩薄田,小农经营,靠天吃饭,并卷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承受的风险并未减少。如何从体制上保证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化解农民增收问题,是一个要尝试的政策方向。
2012年初,温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2012年一定要出台相应法规,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大幅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应该说,这是温总理首次从“出台法规”的层面上强调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与往年国务院或相关部委关于制止野蛮拆迁。维护农民权益的通知明显不同,可以看出是从制度上改进现有法制框架,对农民土地增值收益进行弥补和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业,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民属弱势群体,在产业化进程中,需政府牵头,给予引导和扶持,给予优惠政策。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培育龙头企业,使农户与企业整合一体,并妥善处理企业与农户利益分配问题,切实保障农户利益。在政府财政投入方面,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研发和扩大科技推广。
近些年,报端和荧屏上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新闻事件早已不新鲜了。菜贱伤农、猪肉涨价、果树被砍,一系列事件反映了农民所面临的巨大市场的风险。对此,政府应致力于、建立服务农业生产的信息服务体系。如采集、分析。发布优良经济作物信息,提供市场供需信息,提供气象信息和病虫害防治信息等。政府在提供信息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对农民增收问题,农民自身也应积极努力,靠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摆脱困境,走上致富之路,农民应培养职业技能,提高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素养。只有人先改变了。才能去改变世界。就农民而言,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也会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从国家层面讲,在对教育的关注上,2011年的两大教育温暖:一是国家决定对西部农村孩子启动营养工程;二是启动校车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目前对教育的投入还有很大的欠缺,不尽如人意,但正在逐步改善。教育问题不能忽视,它关系着国民的素质以及民族的未来。只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强硬的国民素质,一流的人才资源,才会有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夯实基础,才会有国民自身核心的竞争力。
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需要时间的渐近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合力才能完成。群策群力的国家政策的出台,已经表现出很大的智慧,但对发展中的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更大的智慧。很关键的是如何在实践中逐步地推进对问题的实质解决。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他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他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我们希望看到农民富裕起来。
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必会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同时有效、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
中国当前的经济,需要向靠消费来拉动的方向走,而低收入人群往往有较高的潜在消费需求,如果在农民增收成为可能,其购买力则不容轻视,或将成为提高我国需求的关键。
因此,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让人民富裕起来,则中国经济又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
第四篇:对乡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对乡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多年以来,我乡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实施“农业产业化”、“科教兴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开放程度,狠抓支柱产业建设、招商引资、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使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2004年全乡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万元,比上年增8.63%;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10.6%。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农民增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实现我乡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一)县、乡党委、政府进一步提高了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实施“农业富民”方略,从政策、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给予倾斜,积极组织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二)各村进一步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注重发挥区域特色。大力发展烤烟、核桃、畜牧产业和发展特色种植业。
(三)去年大、小春生产风调雨顺夺得丰收。
(四)全乡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交易市场培育和提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等工作扎实推进。
(五)科技推广力度加大,各职能部门层层举办样板,提高了农产品生产科技含量。
(六)全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增强,同时农民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中获得的务工机会和提供服务的机会也明显增加,增收渠道拓宽。
(七)劳务输出增收已成为乡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的共识,农民自发到外地寻求发展的意识增强,政府组织劳务输出的工作力度加大,农民离开乡土到外地务工创收的人数增多。
二、当前我乡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我乡传统农产品较多,但没有加工型龙头企业,多数农产品未能通过龙头企业收 购、加工升值,生产效益难以真正发挥出来。
(二)农业基础仍显薄弱,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部分优势产业规模不大,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实、不稳定。
(三)城镇化水平低,二、三产业发展总体滞后,乡内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能力有限,为农民提供的就业机会不多,农民靠从事服务业增加经济收入有限。
(四)乡、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战略眼光,影响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农民增收。有些乡.村干部,整天忙于应付日常事务,精力难以集中到经济建设上来,还有的偏重于显性的政绩,乐于做“形象”工程,对“高、大、外”项目的战略性投入思考较少。有的村干部精简后人数减少,但工作量大,待遇低,有时因为一些硬性任务等,上面不满意,群众不理解,加上养老保险无钱解决,工作积极性不高。另外,有少数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素质差,工作方法简单,对
党在农村的政策缺乏深刻的理解,不善于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好,缺乏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干群关系紧张,矛盾较多。这些都成为制约我乡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五)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总体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欠佳,难以获得高报酬的从业岗位,直接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严重阻碍了农民外出创业增收。
(六)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服务滞后,农业生产者获得的市场信息不充分,导致多数农产品无法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三、促进我乡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责任,创新思维,稳步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一是要严格各级责任,服从和服务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大局,认真抓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精神和《云南省农村工作守则》的贯彻落实;二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来认识农业农村,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抓农业农村工作,用创新思维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三是要按照科学组织、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发挥比较优势,抓主导产业,推进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对一些重点项目要按规划实施,切实抓好落实,对已经确定了的优势产业和工作重点,要制定详实的工作规划,强化措施,把工作抓实抓好。
(二)壮大集体经济,构筑农村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促进农民增收。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逐步壮大集体经济,这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集体服务功能,增强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凝聚力的需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需要。只有集体经济实力强了,才有能
第五篇:农民增收问题思考
摘 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战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而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这是当前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又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发展 产业 三农 新农村建设 增收
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我县农民收入增长从纵向比较成效突出,但由于受地域和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从横向比较,尚存较大差距,2008年全县城乡差别越拉越大,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去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仅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仅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6%。
(一)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全县农民收入结构看,主要依靠种养业和务工输出,因此全县农民收入因地理条件差异而不同。西部乡镇山地自然条件较好,依靠山地种植桑蚕、采集中药材、发展林果和扩大畜牧业养殖,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渠道;中部乡镇人多地少,外出务工和进城打工、经商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东部乡镇土地条件较好,林地资源相对
较差,农业收入主要是粮食、烤烟和中药材。但在总体上镇安县山多地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对低收入农户的影响更为严重。同时农业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县大气无污染、水质洁净,是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最佳地,但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户不分析市场竞争现状,只看眼前利益,不思长远,小富即满,这些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利用,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想观念仍处于低层次、适应性调整阶段。农民收入依赖于传统主导产业的陈旧式化经营,对发展新型产业怕担风险,不敢投入,依赖优惠政策,绝大多数农户不敢把承包地全部投入新型产业,导致新型产业发展过于分散。加之产品销售观念还未完全从计划经济的羁绊中挣脱出来,不敢跑市场、拉客户、拿订单,这种陈旧的种养观念和短期经济利益观念阻碍了农业战略性调整,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龙头企业的缺位制约了农村产业化进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县龙头加工和营销企业少,带动力弱,现有的核桃、板栗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处于停产状况,致使我县的粮食、林果、畜禽、肉蛋、中药材等大宗农畜产品以单纯的初级产品出售为主,不能精深加工转化增值。目前农户种茶叶、烤烟的积极性之所以比较高,主要原因是
产品有专业公司收购,农户无产品销售之忧。而中药材、草畜产业不能迅速形成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就是产品需农户自销,缺乏畅通的销售渠道和闯外地市场的能力,缺少收购、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导致新型重点产业产品容易出现一生产就过剩,一过剩就难全销的现象。特别是蚕桑产业近年来不仅没发展扩大,反而在倒退。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山区条件限制,外出务工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渠道这一。但总体上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基本没有就业的门路。据2004年人才资源调查,全县农业人口24.96万人中,具有大专学历15人,中专学历186人,高中学历759人,三项合计占农业人口的0.37%。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和法律、法规教育,进城务工大多是从事城镇人员不愿做的体力、苦力劳动,难以在城镇择业和稳定就业,收入也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