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老师们案头摆本作文辅导书吧

时间:2019-05-12 05:57: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请老师们案头摆本作文辅导书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请老师们案头摆本作文辅导书吧》。

第一篇:请老师们案头摆本作文辅导书吧

请老师们案头摆本作文辅导书吧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我思

武南学区王 全(邮编:733009)

在农村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农村小学生习作和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显在和潜在的弊端。

学生习作普遍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使用混乱,字数千差不齐,书写极不规范,格式乱套,至于中心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立意新颖等更高层次的要求姑且不谈。

我留意了一些班级(主要是高年级),发现中等学生作文中每篇错别字5个左右,标点错用5个以上,至于评语(除没给的)基本上是“中心不突出”、“条理不清楚”、“详略不当”、“书写混乱”、“语句不通顺”、“用词不恰当”等否定式挑剔性评语。几乎没有赞扬式、商榷式、建议式等换角度、换方式的评语。

所有这些都源自以下因素,我们的语文老师难辞其咎。

1、认识不够,惰于备课。诸多老师“心态老化”、“官腔十足”、“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方法上忽视”,将作文单纯视作语文的一部分,加上作文教学难度大、收效慢。于是乎从不制定作文训练计划(包括学年、学期和学段的),及专门教案和总结,更谈不上对小练笔的指导了。遇老师调换时,师生思想混乱,老师们则“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2、观念不改,囿于成规,好些教师不肯转变观念(根本

就没有“变”的意识),惯于用看家本事。逼近考试了,只好“临时抱佛脚”。抱什么“佛脚”,就一个“背”和“抄”,各种类型作文背熟几篇;或是信奉“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教学生怎样”、“摘抄拼凑”,还有企图多练多得分,不管三七二十一,“写”他十来八篇,也能应付考试。

3、知识欠缺,怠于自修,好些教师作文教学的本体性知识(作文法)和条件性知识(教学法)匮乏,凭“经验办事”,惯吃老本。几年不见其研读过教学法和教学大纲,不喜笔耕,不常积累,甘做“经师”和“教书匠”,总抱个“混资本”的念头,老用“没时间”、“没精力”自我松绑。据我知,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的案头连一本作文书和辅导书都不曾有,老拿自己的小学时代跟眼前比较。如此“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如此“先生昏昏”,试想“焉能使学生昭昭”?

4、创新不多,懒于总结。每逢考试一完,怆促收尾,年复一年,怎么能高屋建瓴,形成风格呢?

这些原因都是从教师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出发的,还有涉及到体制、管理、应试素质、社会评价等诸多本文没有论述的问题。所有这些都是由于农村教育的系统性、制度化不强,人为地割断了作文教学的连贯性、阶段性和长效性、人文性,没按教育规律办事,违反了系统论的几个要件。

在教育日新月异发展今天,要想大面积提高作文水平,从根本上消除这些现象,还急待我们“从心开始变革”!

《小小的书橱》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小的书橱》是新世纪版北师大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读书”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首儿童诗歌,它用生动、美妙的语句,描绘了小小书橱就像“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我在那里度过了最愉悦的时光,挖掘到无穷的宝藏,从中得到许多益处。抒发了作者对小书橱的喜爱,表达了读书给作者带来的欢乐。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均见教学设计。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学语文实际上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来训练语言的过程”,鉴于此理论指导,更着眼于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较差,如基础差、见闻少、起点低、学习动力不足等,直面现实综合考虑,教学中的所有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而设计的,力求使大多数学生学有所得、劳有所获,体会到“跳一跳,摘到桃”的成功感。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产生的问题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经过教师有意引导,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进行学习。

2、学法:

通过朗读和交流,了解诗歌的内容,并能根据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品味读书的乐趣。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联系个人读书的感受,表达对书籍的喜爱和对知识的向往之情。

学习运用圈点批划、边听边想等学法。

三、说教学程序

本设计主要有五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二)扫除障碍,解决字词

(三)整体感知,理解诗意

(四)质疑问难,导读解惑

(五)补充资料,拓展深入

(六)体会感情,交流收获

(七)总结升华

(八)作业布置

以上为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要靠日积月累、熏陶感染,要靠循环往复、长期培养。一节课只是一个缩影。历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加之本人才疏学浅,资质愚钝,经验不足,在教学实践中难免挂一漏万,不妥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指教。

《小小的书橱》教学设计

三年级教者:王 全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朗读交流,理解诗歌内容。

4、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读书的乐趣。

5、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联系自己读书的感受,表达自己对书籍的喜爱,对知识的向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交流了解诗歌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积累词汇。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小书橱的喜爱。

2、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资料认真预习课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二、扫除障碍,解决字词

1、学生略读、默读,运用圈点批划法。

2、教师有重点指导。

三、整体感知,理解诗意

四、质疑问难,导读解惑

1、听读生疑。

2、谈感受说疑。

3、互动解疑释惑。

五、补充资料,拓展深入

六、体会感情,交流收获

七、总结升华

八、作业布置

第二篇:读书吧老师们

读书吧,老师们

执教十余年中,对教师这份职业有期待、有热情、有冲动,但更多的是感悟,是发现。

我觉得一位教师的工作可以用三句话概括: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读书可以提高教师的品味。要提高和发展学生,没有教师的进步和提高,学生的提高就是一纸空文。教师不读书的坏处之大,尤其以语文老师为最,一个不读书、不能以书籍开启学生智慧的老师,他自己究竟存有多少智慧?他在课堂上所贩卖的东西又有多少价值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解惑者和人生的引路人,应该睿智平和温儒尔雅。一所有品位的学校,规模可以不大,设施可以不高,但是教师一定得有浓浓的书卷气,一定得读一些文、史、哲名著及教育专家的著作,听一些优秀教师的报告。我发现,大凡成功的教师,无一例外地都对读书情有独钟,都很博学,境界都较高。看来,书确实是教师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多了,随便哪个人也能说出一大堆来。我认为,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读书,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

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读书就是一种学习。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办学水平高的学校,学习氛围必定是非常浓厚的,教师一定是带头读书学习的,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爱读书、有学养的教师,往往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刻意揣摩效仿,有很多学生就是在老师的熏染下爱上读书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学习的教师,能培养出爱读书学习的学生。

读书能提升教师心灵修养。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教师是社会上最大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虽然待遇较差,地位一般,但是社会看教师的眼光却很高。人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有学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得高标准,严要求,不能跟社会上的人一样。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内心逐渐变得博爱而不自私,一句话,读书可以使教

师的灵魂变得高尚而伟大起来,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读书能让教师博学多才,悟性提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不能再跟以前那样照本宣科,一味地讲解教材,而是要师生互动,要联系实际生发,扩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贮备,更要有很好的悟性,今天的读书体验就是明天的课堂实践。只有教师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课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就会在享受中快乐学习,教师就会在享受中轻松施教。

读书能让人保持平淡的心境。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话的确有道理。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难比拟的。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的时候,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心浮气躁、鸡肠狗肚、名利熏心的人是干不好教育工作的,但是,如果读书不断,不良的思想气质是可以改变的。

读书的好处当然很多,我个人认为,对教师而言,还是应该有所选择的。除了应该读一些文学方面的名著外,更应该多读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文学书籍要读名家名著,经典名著经历了岁月的淘洗而流传至今,凝聚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读来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更深的启迪。专业方面要有所提升,首先要走近大师,读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著作;其次要熟悉当下一些实力派教育专家,如李希贵、张文质、魏书生、于漪、朱永新、肖川等人的著述;再次要学习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如李镇西、窦桂梅等人的教学随想。当然,读书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应根据个人的爱好和个性有选择地阅读。相信,读名家的书,肯定会受益非浅。

有的老师说,谁都懂得读书的理儿,可就是没有时间啊。我认为这是在为懒散找理由。时间如海绵里的水,是挤出来的,工作再忙,只要用心去挤,时间总会有的。想想看,每天我们用在看电视、闲聊上的时间有多少呢?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总不是很困难吧?还有的教师说自己都快接近退休的人了,读书还有什么用啊?古人说的好:“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即使真的到了迟暮,秉烛而行也比摸黑行走要好。再说,年龄大的老师,就算是他(她)拥有了一桶“水”,但这桶“水”也许20年未换了,也许10年未换了,这样一桶“水”,不会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的,教师拥有的一桶水,应是“源头活水”,不应是一桶“死水”。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更新的重要方法就是读书,就是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仅仅对一般人说的,更是对我们老师说的。

热爱读书的人,知识不会老化;善于读书的人,才思不会枯竭。老师们,读书吧,让知识的浪花澎湃你我的胸怀,让阵阵馥郁的书香萦绕在我们城关一中校园!

第三篇:老师,请听听学生的心里话吧!

老师,请听听学生的心里话吧!

能够敲开孩子心扉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因为他们能够跟孩子进行无障碍的交流,真正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爱戴。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老师都是十分重要的人,也许因为老师显露出的威严,让孩子们很难轻易地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学生们其实有很多的心里话想对老师们说,每一句话都饱含着

真情与恳切。

老师们,请听听学生们的心里话吧!

第一句话:老师,我希望您常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教书的机器。

每个人都希望被关怀被爱护,学生尤是如此,师生间感情上的融洽有助于思想教育的顺利实施。我们应该充满人情味,不要整日板着面孔,摆着架子,传统教育里所倡导的师道尊严早应被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本应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老师们,“面无表情,麻木不仁”应该从我们的辞典里删去,“平和大度,严慈相济”要永远保留!

第二句话:老师,请您把我当一个人看待,而不仅是您记分簿上的一个号码。

我们所面对是具有不同个性、不同禀赋、不同爱好的学生。我们要把他们当作真正的人来看待,就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张扬他们的个性。让他们象一个人一样有尊严的活着。教师不要把自己的学生都教育成教科书的奴隶,课本的克隆者,我们的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应该是“千人千面”的教育。

老师们,请你们“目中有人”,请你们别“唯分是从”,拜托了!

第三句话:老师,您也需要学,您不学,我怎能从您那里学到新的东西?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围绕手中的教材转,不敢超越教材传授。碰到学生质疑,总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匆匆收场或一副茫然,方恨自己知识少。在课改的今天,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唯有不断地再学习,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知识传授者和教育者,才能更快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需要。我们怕的是在学生面前不懂装懂,结果被学生愚弄,最后只会被学生所抛弃。

第四句话:老师,请您不要单看我的成绩,更要看我所做的努力。

我们鼓励和提倡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不只是看分数,而要看其进步;不要只看学生缺点,而要看到学生的亮点”。学生厌恶考试、厌恶学习是我们教育最大的失败。作为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努力与过程,不能把目光只简单地盯在结果上,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各类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进取,更好地完善自我。

第五句话:老师,不要勉强我把求学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至少对我,学习不一定是乐趣。

摈弃传统教育中“一刀切”、“一锅煮”、“千人一面”的教育,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用考上大学与否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是否成才,而是尊重不同个性学生未来的不同发展,我们的社会是多姿多彩的,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六句话:老师,您不仅要教我们知识,更要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教师教学生首先是“传道”,教他们如何做人,其次才是“授业、解惑”,教他们掌握知识。科学知识是不断更新的,而做人的道理学生可受用一辈子。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抓住机会,及时教育学生;其次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教育他们,培养他们。

第七句话:老师,请辅导我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而不仅仅是背诵答案。

“差老师向学生奉送真理,好教师则引导学生发现真理”。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上。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于渔。美国教育家尼尔普斯特曼说:“学生进入学校时象个问号,而离开学校时象个句号。”这是学校教育的悲哀,更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啊!

第八句话:老师,假如我有所失败或有所困难,尤其在大家面前,不要可怜我,可怜会使我自卑。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没有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爱护就会变成粗暴的伤害;没有爱护的尊重就成了漠不关心;没有了严格要求,尊重就成了对学生行为的放纵。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能动不动地当众给学生贴标签式地下定义。

第九句话:老师,请您经常给我一点鼓励,不要让您的要求超过了我的能力。

有一个故事,名字叫《母亲与家长会》。从小学到高中,每一次母亲开完家长会,老师都会批评她的儿子,但母亲回家后总是鼓励儿子,并没有将老师的话告诉孩子。最后,儿子拿到了清华大学通知书!

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句体己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一个尊重的姿势,也许能将孩子巨大的潜能唤醒,让他的天性中最优美、最灵动的东西发挥到极致。

即使如此,我们也绝不能无限夸大孩子的潜力,为孩子设置“超凡入圣”的目标,更不能为了让孩子付出太苦太累的代价来给家长和老师的脸上增光。

第十句话:老师,在教室里,不要把另一位同学当作我的表率,我可能因此而恨他,也恨您。老师,我若有所成就,也不要把我当作别人的榜样,因为那样会使别人难堪。

中国有句俗语:“人比人,气死人。”我们并不反对比较,因为比较可以促进竞争,比较可以创造成绩,但我们要思考的是采用什么样的比较方式。纵向比较的结果是越比越有信心,越比越有干劲,越比越有成就感;而横向比较的结果则是越比越灰心,越比越气馁,越比越不如人。因此,我们要摒弃已经习惯了的横向比较,采用纵向比较,促使我们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也正适应了每一个独特的学生发展的需要。

第十一句话:老师,请您耐心地听听我所提出的问题。但只有您肯听我,我才能向您学习去听别人的意见。

学生敢于向老师提意见是件好事,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问题,值得鼓励。切忌因为传统的观念或轻视、胆怯的想法而拒绝学生的声音。平时学生会找老师反映一些这样那样的意见,这也是对老师极大的信任,也说明了老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给学生一个倾诉的机会。

第十二句话:老师,只要您保持公正,请您对我尽量严格,表面上即使我反对严格,但是我知道我需要您严格。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严格教育的出发点是爱护学生,并不是迁就和放任学生。教师应从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给学生提出合理的,学生力所能及的严格要求,才有可能取得预想的实效。请记住,做一名温而不愠,严而不厉的老师吧!

第十三句话:老师,不要期待我最喜欢您教的课,至少对我,别的课可能更加有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帕什雷中学提出:要启发和吸引学生在完成各门学科学习任务的同时,一定还要有一门自己特别喜欢的学科,让他们自己去钻研更多更深的问题。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面向全体学习,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始终在一种兴趣盎然之中学习。

第十四句话:老师,请您记得,您也曾经是学生,您是否有时也会忘带东西,在班上您是否样样第一?

我们应该给孩子们犯错误的机会,应该允许他们暴露自己的不足。我们不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吗?我们在做学生的时候不是也有偶尔犯错误的时候吗?

教育并不是由教育者替代学生设置模式,个性更不是教育者一拍脑袋为孩子们想出来的,教育不过是创造环境、设置条件、营造氛围,让学生有广阔的心理空间和心灵自由。教师必须学会倾听,善于沟通,注意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第十五句话:老师,请您也别忘记,大学统考您是怎么考取的,您所念的专业是不是您的第一志愿?

人的理想和现实总会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面对现实,但我们不能甘于现实。我们不能放弃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实。

教育学生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要做好失败的准备。人生不可能次次成功,逃避失败就意味着放弃成功的可能和机会。要帮助学生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定信念。

第十六句话:老师,我心中感激;但您不要期待我口头上常说:老师,谢谢您。

学生对老师心存感激,往往是从老师身上的细节开始。老师也一定要学会对学生诚恳地说声谢谢。培养学生内心养成虔敬、感激别人的心态,将学生对老师的心存感激之情内化成学生健全丰富的情感世界,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他人的爱、博大的爱。

第四篇:关于绘本阅读教学与老师们的交流

关于绘本阅读教学与老师们的交流

作者:阿甲

3月15日下午,合肥“石头汤悦读校园联盟”活动的分会场设在合肥师范附小滨湖校区。在参观之后,在校长圆桌会议之前,有大约20多分钟的交流时间。主持人工作做得很细,递给我一些老师提问的纸条,因为时间比较紧张,我只选了几张,现场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路。其实另外的一些问题也很有意思。我在这里一并整理,作为补充的交流吧。

先回顾一下现场聊到的几个问题。

【纸条一】

“绘本”作为欧美地区定义的“桥梁书”(适龄0-3岁),现今作为推广为1-3年级的学生课外读物,是否应重新定位?

【纸条二】

绘本是图画的艺术(图美),文字的艺术(字少),也是视觉的艺术,具有教育性与传递性。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进行绘本教学?(看似一本图画书,真的教学,却无从下手)

【纸条三】

如何挖掘绘本画面隐含的深意?

我优先选择这几个问题,主要是因为这几天的活动中,大家旁听到的大部分阅读课或阅读活动都与绘本相关,既带来了欣喜,也带来了困惑。纸条一的问题显然出自困惑。

在现场,我首先邀请了参加旁听的老师分享感受。很巧的是,在3月15日上午的望湖路小学,有一位老师用《彩虹色的花》上了一堂课,下午在师范附小又有一位老师用这本书上了课。在现场一百多位老师中终于找到了几位在同一天同时听过这两堂课的老师!

那位在现场分享听课观感的老师(很抱歉我没能记下名字)说的非常好,很真实。她说虽然是一本书,但她听到了两个不同的故事,因为上午的老师是美术老师,更多从艺术的角度带孩子们去欣赏,比如认识冷暖色,通过动手动脑加强对色彩的认识,但下午的老师应该是一位语文老师,更多地带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帮助孩子们从中获得感动。

是的,《彩虹色的花》的作者和画家应该不会反对用不同的方式来阅读这本书,并且读到不同的故事。另外,我也特别谢谢詹老师,我自己讲了很多次《彩虹色的花》,也听过很多次,也反复揣摩过,但那天听课时我第一次注意到(经詹老师的提醒),原来这本书前后蝴蝶页的色彩图案是正好相反的,连在一起看,颜色正好循环了,这是不是暗示着生命的轮回呢?

所以,只要我们亲身体验过通过绘本与孩子们交流,上课也好,非上课也罢,就能理解其实这种形式的图书肯定不是“适龄0-3岁”的书。纸条一中提到的“桥梁书”概念也是另外一种独立的概念,区别于绘本(图画书),通常被认为是孩子从读图画书到读小说之类的文字书之间过渡的桥梁,“青蛙与蟾蜍”系列大概便是典型的桥梁书。

在欧美,就我所知,至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图画书就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小学课堂,也开始有教师尝试引入中学课堂,作为学习阅读策略的很便利的工具,甚至也有人应用于大学课堂。前不久,我们的一位老朋友,在大学课堂教医学伦理的一位教授先生,就开始尝试用图画书来引入哲学与伦理的教学,比如他认为《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是一本最直观的讲述“医患关系”的作品。

1902年诞生的那本《比得兔的故事》被认为是现代图画书的开山之作(我很有幸翻译过这本书),这本书最初的创意来自于波特小姐写给一位5岁小男孩的信。图画书带来了许多可能性,文学的,艺术的,哲学的„„重要的是我们读者如何通过阅读去实现。

确实如纸条二和纸条三的问题所指出的,图画书本身并不简单,它的背后可能隐含的许多深意甚至常常令读者望而生畏。

昨天(3月14日)上午,我在屯溪路小学给操场上一千多个孩子讲了另一本图画书《丢饭团的笑婆子》,恰好也是我翻译的。在座可能也有不少老师听到了那个故事,还有孩子们跟着我一起肆无忌惮地怪笑“咦——嘻——嘻——嘻——”,是不是觉得特别好玩呢?我相信这种笑一定能把孩子们逗乐,回到班上或回到家也会乐此不疲,甚至惹得不明所以的大人侧目。要知道,译成这种笑声,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主要是查阅关于这个故事的背景资料,希望了解作者用这样一个贯穿始终的笑声想要传达怎样的讯息。

我发现这个故事是很地道的日本民间故事,由一位加入日本国籍的希腊人小泉八云收集整理,然后美国的作家再改编成了如今的样子。于是在尽可能查阅了小泉八云的所有(能找到的)类似的作品后,再拜读了河合隼雄先生的《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后,我了解到这个故事的核心是“鬼笑”,而这个核心情节是唯有日本民间故事才独有的。小泉八云的收集整理突出在诡异和一定程度上的恐怖(带有哥特小说的趣味),但作为图画书的儿童故事显然是大大弱化的,而且根据河合隼雄先生的解读,人会笑、鬼也能笑的趣味在于力量的平衡,对恐惧的克服。所以,在这个故事里,笑声不能是一般性的喜庆的状态,而应该是诡异的却又很滑稽的,远远听来有点瘆人,但走近一看绝对要捧腹。

举这个例子是想分享我的一点体会,真正优秀的图画书是有无穷无尽的宝藏可以挖掘的,绝不是仅仅用来对付0-3岁小孩的东西。那么我们与孩子一起分享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比方说,要不要说小泉八云或河合隼雄,或是鬼笑之类的话题呢?大家都看到了,其实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教他们“怪笑”而已。因为我们的这种说故事分享不过展示了图画书的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努力唤起了小听众的兴趣,更多的东西需要他们自己去发现,也许他们比我们看到的会更多。至少很可能是不一样的。

回到纸条二的那个问题: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进行绘本教学?

我觉得任何一门学科的老师的可以来做这件事,并不限于语文老师。我想为老师们贡献三块石头:

第一,反复阅读、多样化阅读:自己读,读给孩子们听,听别人读,好的图画书读多少遍都能读出新意;

第二,深入学习,快乐展示:我们自己学习的时候,如何深入都不过分,但与孩子们分享时、引领他们的阅读时,只有一个标准是最重要的——大家是否快乐?——大人要忍住,尽可能不解读太多,把更多机会留给孩子们;

第三,开放、开放、再开放:在解读图画书的时候,往往很难有所谓的对错,而且在阅读这种作品时,教师与学生实际上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合作,教师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阅读经验,学生却可能更为敏感,尤其对于画面细节的把握往往优于成年人。保持开放的心态特别重要。

------

在聊了上面这三个问题后,一位老师马上传上来跟踪的问题:

【纸条四】

听了詹老师讲《彩虹色的花》,我看到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上课,和绘本原文语言略有差异,请问这样做合适吗?

回答这个问题的确不大容易,因为那位詹老师就在现场O(∩_∩)O哈哈~

不过我真心地觉得,这样的讲述没有什么不合适的。我还注意到,詹老师在讲述的时候借助了多媒体手段,投影PPT加上音乐伴奏,特别是在雪花纷飞的时候,现场营造的情境确实很打动人。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还常常停下来,邀请孩子们猜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彩虹色的花可能会奉献哪一色的花瓣?孩子们的回答和讨论也非常有趣。我想这种方式如果要套用一种模式的话,大概很接近台湾的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推荐的“插嘴式”的说故事。

但是——这个但是非常重要哈——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某一次上课(尤其是公开课)的讲述方式是否合适,而是要问我们是不是经常性地与孩子们分享。如果一年只有一两次机会用绘本上阅读课,而且每一次都这么来上课,我觉得就不合适了。而如果常常有机会来做,一个星期两三回或是每天一回,那么怎么讲故事就变得不太重要的,因为讲不同的故事时,你自然会选择不同的讲法。这种阅读形式的丰富性,也正是图画书最迷人的特质之一。

后面还有几个问题是现场没有回答的,整理如下:

-------

【纸条五】

1、绘本阅读教学现风靡天下,请问绘本教学的核心究竟该指向趣味性、人文性还是工具性呢?

2、绘本教学中怎样体现浓浓的语文味?

3、教师在讲述绘本时,应该一气呵成连贯完整地讲述,还是应该在故事中设计问题和悬疑呢?

阿甲:我觉得绘本阅读教学现在远没有到风靡的程度,国内很多地区的大多数老师仍然对此一无所知。不过有趣的是,在近几年的校园阅读推广活动中,绘本阅读自然成为了亮点。尤其是在合肥地区,实际上多校联动的阅读活动以屯小发起的“好书大家读”活动为代表,从2006年就开始了,前期也有一些扎实的推动,但由于图画书的缺席似乎并没有产生足够的反响。大概从2009年开始,一些项目学校开始大批引入图画书,并开始尝试纳入课内教学,渐而形成了声势,孩子们对于阅读的兴趣也明显大幅提升了,老师们对于阅读活动的热情也大大提升了。

这种现象并非刻意或蓄意的结果,而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我们因此也可以反思,到底图画书带给了我们什么?与那些在传统上特别乐意推荐给孩子们的书、被各级专家列入“必读书目”而孩子们几乎没有兴趣阅读的书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能想通这一点,如何把握图画书教学的核心就很容易把握住了。

我的体会是,图画书与通常传统上希望孩子们读的书最大的区别在于:特别鲜明的儿童性——站在儿童立场上的、儿童趣味的、专门为儿童而创作的、贴近儿童心灵的„„这些常常是被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的大人们忽略的东西。所以,如果一定要为图画书教学指向一个核心的话,那就指向儿童性吧。

关于如何讲述图画书的话题,前面已经说到,这里不再赘述。

不过关于如何“体现浓浓的语文味”,透露一点目前也比较流行的批评视角:有时人们会以“语文味太浓”来批评一堂阅读示范课。我也能理解,因为既然好不容易上了一节阅读课,却又基本上成了语文课的样子,想想的确也有点悲摧,呵呵。

但我自己从来不用这样的视角来批评,我会反过来,希望老师们能尝试在常规的语文课上能加入“浓浓的阅读味”,如果评价说语文课的“阅读味太浓”就一定是褒奖了!

我也能理解您所说的“语文味”是什么意思,优秀的图画书的确也是难得的语文学习范本,读者在完整地享受作品的同时,有能力的语文教师如果能自然地引领,也能帮助孩子们体验到语文之美。恰如苏霍姆林斯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说,让孩子们体验到文字“带有情感的色彩——带有它的芬芳的香气和丰富多彩的色调”。当然,艺术教师也可能帮助孩子更多感受到画面的美感,数学老师可能和孩子一起从中发现数学、逻辑之美,音乐老师帮助发现节奏、韵律之美„„爱好哲学的大人甚至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做哲学”。

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经典的作品,人们常常不过是拿它与孩子一起逗乐,几乎百试不爽。如果是二三年级以上的孩子,有可能对其特别的叙事方法和幽默效果产生兴趣,那么可以延伸为一种表达上的练习,如何产生幽默趣味的探讨,当然如果孩子不感兴趣也不必深究;对于想要尝试自己通过图画来讲述故事的部分孩子,也可以借用这本书来探讨图画叙事的一些基本规则;对于大多数孩子,尝试角色扮演也是非常容易被接受的游戏。3月15日上午我听到一堂课也让我大开眼界,望湖路小学的音乐老师居然用它来上音乐课,让孩子们用最简单的乐器(甚至不过是塑料袋这样的生活用品)来为这个故事伴奏,体验音效、节奏感与故事的关系。多好的创意!

------

【纸条六】

1、低年级部分有阅读习惯的学生,读书有相当的数量,但是读书的质量却差别大。那么低年级的阅读如何平衡数量好质量呢?

2、低年级的孩子,有些需要教师布置课外阅读作业,他们才会读;或者是家长要求孩子看书,才会看。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教师要如何做他们的读书引路人?有哪些可行的方法呢?

阿甲:人生之初,每个人都要经历学习如何阅读的阶段,阅读技艺渐渐成熟,开始进入更为自由的通过阅读来学习的阶段。绝大多数低年级的孩子,包括您所说的有阅读习惯或还没有养成习惯的孩子,我想都处在正在学习如何阅读的阶段,总体上的原则,我认为不必在质量上严格要求,读就好、读就好,最好选择那些让他们忘记那是在读书的书。

语言学家兼阅读专家克拉生博士(《阅读的力量》作者)有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他认为学习一门外语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读一些那种语言的“垃圾读物”,简言之,就是你读的时候忘记那是用什么语言写的书。这个观点不妨参考哈。

不过,儿童在学习母语时远比大人学习外语时更幸运,因为通常情况下,人们会为儿童的最初学习阅读的阶段准备丰富的童书,这些书不但能让孩子们忘记那是用难学的语言写成的书(也许是玩具呢),而且也很有质量,即使成年人认真阅读也能得到很大的收获。在不知不觉的快乐享受中,孩子不但学会了如何阅读,还能通过阅读进行最有价值的学习,获得人生宝贵的经验,奠定一生的幸福。这就是那些优秀的童书,包括优秀的图画书、漫画、文字的儿童文学和有趣的知识类读物。

阅读是最好的游戏,游戏是最好的阅读。

天下也许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却没有不爱听故事、不爱游戏的孩子。但天下之人,大人或孩子,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不爱别人布置给自己的作业。所以游戏显然是最好的方法,作业的效果很勉强,除非是如游戏一般的作业。

关于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最基本的有两种:大声为孩子读书;持续默读。前者需要是经常性的,最好是每天,在家庭在学校最好能共同进行;持续默读活动说起来有点复杂。大家可以留意屯溪路小学已经开展了一整个学期的全校性持续默读活动(中午上课前),那可称为成功的典范。具体方法还可参考拙文:

信中闲聊面对识字量不同的一年级孩子如何带阅读课

关于上常规阅读课的几点建议

克拉生博士总结的实施持续默读活动的指导方针

-------

【纸条七】

1、读书的确是启智、启育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乐于阅读、主动阅读、读出效果?

2、课外阅读,可否调动家长的力量?或者给予家长“指导性要求”?家校结合,互促互进。

阿甲:儿童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游戏来完成的,阅读如果能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游戏,那么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孔子不是也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么?这些年我们在校园的阅读推广活动,一直在尝试将儿童的阅读游戏化,并努力实现日常化、生活化,(从学校管理的角度)乃至制度化。“石头汤悦读校园联盟”中的几家发起学校都有一些各具特色的做法,大家可以多相互交流,观摩学习,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出更多富有创意的做法。

关于“可否调动家长的力量”,回答非常肯定:一定要把家长们卷进来。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邻居和周边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的总和。那么学校如何调动家长的力量呢?

我自己就是一个小学生的家长。我想,老师要想调动家长的力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开绿灯”,以开放的姿态邀请家长来参与,大部分家长会很乐意的。

比如曙光路小学组建了一个家长故事人团队,一到三年级,每周中队活动时间邀请故事爸爸、故事妈妈来为孩子们读书、说故事,每次每班都有三到五位家长一起来参与。坚持了一年后,他们更有经验了,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们由二年级的老师和家长们来牵手培训。

这种做法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部分家长参与了阅读活动,或者也让老师相对轻松了一些。真正重要的意义是,向所有的孩子和家长展示了阅读的重要性和趣味性,相信在这样的班级中的家长一定能经常地快乐地与孩子一起共读。

屯溪路小学、望湖路小学、卫岗小学、太湖路小学、长师附小等学校在邀请家长参与阅读活动方面还有很多有趣也非常有效的做法,希望大家能深入交流,共同探讨。

另外,城市学校的家长们目前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启动得比学校还早,在他们中间不乏此道高手。所以在邀请家长们参与时,不妨多以学习与探讨的姿态深入交流,那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支持和帮助^_^

-------

【纸条八】

文学阅读是审美体验,但这种美是柔弱的,理性会伤害他。而我们常常用理性分析代替情感体验。也就是说,我们在审美阅读中何时或要不要说字词、修辞方法、句式变换、写作方法等理性知识?

阿甲:的确,文学的审美是微妙的,更多来自个体的主观体验,往往是细腻的、敏感的„„不过我觉得,这种体验并不总是柔弱的,它有时的确是类似“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或“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的柔弱趣味,却也常常有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与雄壮。

文学欣赏的确也主要是感性的、主观体验的过程,比如欣赏杜甫的《秋兴八首》,如果不能熟读到能背诵的程度,乃至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恐怕怎么欣赏也不过是隔靴搔痒。但是文学欣赏也从来不排斥理性的分析,所谓理性,不过是观照许许多多读者的主观体验过程,并从中提取共性与规律,这种理性分析如果恰当运用,也能将个体的欣赏能力无限提升,因为个体的经验毕竟是有局限的。所以千百年来,喜爱杜诗的读书人用浩瀚的分析文字来解读杜诗,至今仍然热情不减。叶嘉莹先生的《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仍然是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秋兴八首》最好的工具书。

凡事皆有度。纯粹自然的主观体验和深入的理性分析,都需恰当为之。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我们常常用理性分析代替情感体验”——这实在是令人深恶痛绝的事情。因为我认为在这一阶段的孩子,更需要丰富的体验,他们更需要丰富的游戏、阅读、旅行、观察„„还有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历练。回到文学欣赏的话题,您提到的“字词、修辞方法、句式变换、写作方法等理性知识”,这些是我们大人需要多做的功课,在与孩子共读的过程中,不妨缓行,只有当孩子明显对此产生了兴趣,愿意甚至渴望进行深入探讨时,我们才有必要与孩子深入探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先做功课的原因)。

不过,渐渐长大的孩子确实也在同时发展其理性分析的乐趣,如英国儿童文学作家兼阅读专家钱伯斯所说“每个孩子都是书评家”,他引领的一个图书馆馆员与文学教师研究团队,经过30年的研究,发展出一套带着孩子们一起聊书的方法体系,在不损害小读者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帮助渐渐长大的孩子学习并熟练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各种窍门。这个研究成果写入《说来听听》一书,在中文版本中往往合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中,不妨参考。这方面的更多探讨可参考拙文:

微博闲聊儿童阅读推广中的阅读策略

不过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引导孩子阅读,大量地阅读有趣的作品本身比什么都重要。

原帖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81300c0102dyh7.html

第五篇:小学作文:啊老师们(xiexiebang推荐)

啊老师们

老师就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老师就像春蚕,奉献了自己,装饰了别人;老师就像粉笔,牺牲了自己,留下了知识;老师像园丁,不辞辛劳,培育了小花。老师收入微薄,工作辛苦,可是却从来毫无怨言,呕心沥血,在教育园地中默默耕耘,把智慧,心血和无限的爱都给了我们。上课时,老师对我们谆谆教导,下课时,老师对我们推心置腹,他们不仅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传授知识,他们在运动场上,更是英姿勃发。

星期五,在沙湾小学举行了一场热烈的教工运动会。我区一千多名老师云集于此,运动场上人山人海。一群生龙活虎的中学生组成的彩旗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赛场,拉开了入场仪式的序幕。随后,一群英姿飒爽的鼓号队队员奏起响亮明快的乐曲,齐步走过主席台,最后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手捧鲜花,欢迎各校老师进入赛场。我们学校的老师本着”运动健康,快乐阳光”的宗旨排成一个整齐的方队,健步走过主席台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入场仪式结束后,比赛正式开始了,首先进行的是集体跳绳比赛。裁判一声令下后,我校的刘老师首当其冲,直入上下飞舞的长绳中,随后,老师们一个接一个地飞入长绳,然后轻轻跃起,接着又如鱼般穿出,他们个个疾步飞奔,身轻如燕。绳子越来越快,老师们也越跳越快。这时,比赛场地已经围了个里三层的外三层。赞叹声和欢呼声接连不断。”五秒,四秒,三秒,两秒,一秒,停。”哇。我们学校的老师,最后以七百七十八的最好绩夺得了本次跳绳比赛的冠军。

紧张激烈的拔河比赛后,五十米迎面接力赛又开始了。老师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观众们挤在跑道两旁,他们都想一睹老师们的风采。裁判员一声枪响,第一棒的老师们个个像离弦的箭一样飞驰而去。他们成功交棒后,下一个老师又冲过来,他们个个紧追不舍,你追我赶,拉拉队把嗓子都喊哑了。老师们在一片”加油声”中,冲刺到了最后一棒,由我校的体育老师,周老师担任这关键的最后一棒。”40米,30米,20米…。.”周老师越跑越快,.啊,撞线了,我们学校又获得了小组比赛的第一名。真是高兴啊!

这就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他们不仅知识渊博让我们敬佩,而且今天,我又看到了他们团结奋进的一面。

下载请老师们案头摆本作文辅导书吧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请老师们案头摆本作文辅导书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治学习材料要求请老师们把政治学习内容写到政治学习

    政治学习材料要求:请老师们把政治学习内容写到政治学习笔记上,不得摘录其它内容,并注明本文所定时间、题目,每页300字以上,本学期共8篇,写十六页,计5000字以上;于期中考试前学习“之......

    我小学的老师们作文

    我小学的老师们作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学生作文——请放下手中的枪吧

    请放下手中的枪吧 城关一下 五(2)班:龙媛媛 当看到一只只鸟儿从头顶飞过时,你猜猜人们心里会想什么?我猜有相当多的人会想着把它们打下来烤吃、炖吃、炒吃,享受美味佳肴吧。有谁在......

    小学作文:妹妹,请叫我一声姐姐吧![★]

    妹妹,请叫我一声姐姐吧!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没有听到妹妹叫过我姐姐。从此,每次看到我妹妹,我都一直期待着她能叫我一声姐姐。可是一直到今天,还是没能听见她这么叫我。每次我都用......

    请爱护我们的家园吧作文(五篇模版)

    请爱护我们的家园吧作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请爱护我们的家园吧......

    关于戒烟的作文:请戒烟吧,我的好爸爸(范文)

    关于戒烟的作文:请戒烟吧,我的好爸爸 亲爱的爸爸: 您好! 您是一位司机,365天,几乎天天都得出去,回来时天已经黑了。 爸爸,您如此地辛劳,整日为家操碎了心,想让我长大以后有出息,要让全......

    老师,请您别这样作文400字

    我们班的黄老师长着不高不矮的个子,瘦瘦的身材,一幅明亮的眼睛在上课的时候一下就能看出学生们在干什么?是否专心?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每天都给我们上课,这四年,她从来没有说过什么......

    2018年陕西高考满分作文:请让我们摔跤吧!

    2018年陕西高考满分作文:请让我们摔跤吧! 摔跤,顾名思义,就是指人在行走举动之中跌倒。实际上,摔跤还可以是"挫折""困境"等同义词的化身。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我们实际上都在经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