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实施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实施方案
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1、学校发展的需要。自1999年以来,我校先后开展了江苏省教育学会的‚学科课程导学法实验研究‛、盐城市教科院的‚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操作及评价的研究‛、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的‚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等课题研究,其中‚学科课程导学法实验研究‛‚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已通过相关课题组验收,并顺利结题。但是我们在‚凸现以书法与经典阅读为特色、积淀学校文化、打造教育品牌‛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仅仅抓书法技能教学,难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不断总结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校提炼出了‚做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怎样把这一理念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实际行动?经反复研究,我们确立了以省研究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作为支撑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课题。
2、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本次课程改革有两大突破:一是课程体系实行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结合,其用意是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其二提出了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改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可以说,开发校本课程体系,是推进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的课题;开发具有学校特色,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以切合学校教育实践、灵活适应社会变革和学生实际,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和谐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给学校师资的专业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以校本的课程理念构建和完善我校书法教学与经典阅读的课程体系,是我校从书法技能教学走向包括书法文化和经典阅读在内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课程理念在我校具体实施的体现。
3、继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进入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今天,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文化‚西化‛已不可不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可以说,在中小学开展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集民族力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如何引领学生了解、认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从中汲取力量,树立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呢?我们想到了书法与经典阅读。书法与经典是中国文化之精髓,它与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合为一体,以书法教育和经典阅读为切入点,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为营养素,有利于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让学生能站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石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有民族气节的新一代接班人和建设者。
4、小学素质教育的需要。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1月《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学生禁锢在书本上,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从根本上解决重智育轻德育和美育,重知识传授而轻创新和动手能力培养的问题,要引导他们活泼主动地发展个性,提高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素质是人类个体的本质标志,人的素质是人自身的、内在自我调节系统的性能与特性。人的素质组成,包含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书法与经典阅读综合了图像和语言两种艺术的功能。它寓思想以艺术,以优美的形式使思想跨越
时空,在漫漫古代社会中,它是文明传播的使者,文化传承的载体,表达思想的工具。书法教育
与经典阅读是学校有组织有目标地对学生进行书法技能、阅读水平、艺术、传统文化的教育,从
技能、品性、文化等层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民族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反映人们的精神
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文化素养则可以理解为是由知识、能
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整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一般体现。
本课题的书法教育与经典阅读重点是小学书法技能教学、阅读水平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小
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则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实践体验,以不断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
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与民族文化向个性心理
品质的同步‚内化‛,形成较为稳定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外化在小学生的日
常行为中。依托书法教育与经典阅读提高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就是通过书法教育与经典阅读引
领学生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
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书法技能与阅读水平,促进身心及个性品质的发展。当
然小学书法教育与经典阅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规律,以书法技能教学与经典阅读为基础,以《三字经》《千字文》《水浒传》《书法流派欣赏》和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传
统文化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教育的第一载体是书法,书法是一门艺术,因此,书法教育也属于艺术教育,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内容,同时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李
岚清)。‛ ‚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书法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了解中
国民族文化,中国的书法是一座必须要攀登的山,有人说,‚不了解中国书法,就很难深入了解
中国艺术的本质精神‛,通过对传统书法的全面了解和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
化传统,建立起具体的概念和深厚的感情,在这个意义上,正如王蒙所说:‚书法教育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2、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以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角度而视,它
们也是人类自身潜能被高度开发后,表现在心智连作模式、思维方法、人格特质及智力等方面的典范和实证。他们为后人留下的这些经典不只是一些文字而已,而是透过这些精练的文字背后所
呈现出的立体智慧内涵空间,启发后人深入人类精密的心智领域,成为唤醒沉睡中大脑潜能的导
航图。这个立体的智慧内涵空间可让现代人类身心潜能全方位的同步开发。因此,在我们现今的时代里,其价值需不断被重新认识和开发出来。
3、马克思人的发展的学说为核心理论支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的素质的发展
和完善就是一个人类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改造的过程。教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环节,通过这
个中介,使人类个体从接受人类文化遗产发展到创造新文化,人的素质正是沿着这样的历史过程
不断得到改造、提升和完善。
4、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人本主义心
理学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他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和美国现存教育制度的束缚,把尊重人、理解
人、相信人,提到教育的首位。在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与作用时,提倡学会适应变化和学会学习的思想,注意创造力的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学心理氛围等诸多方面的观点。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特
性,给予学生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的机会。
5、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由皮亚杰的结构观点发展而来的。他认为人的认识结构是具
有整体性的,同时也是可以发展的,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实现个体内部知识结构的调整。这一过程就是建构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让他们在原有的知识
结构基础上,完成学科知识的优化整合,使他们自主建构和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
创新素质的培养。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讨传统文化促进素质教育的关系,从理性层面寻求实现以传统文化促进素质教育的途
径。研究传统文化促进素质教育的校本与学校其它活动课程的关系,确立其在整个学校活动课程
体系中的位置。
2、构建小学书法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以课程的意识规范学校的书法教育与经典阅读,使
书法教育与经典阅读成为一种常态的、自然的、有保障的学校教育。通过书法教育与经典阅读校
本课程的开发,做到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与提高教育相结合,促进素质教育这一活动课程与国家
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3、建设富有中国韵味的‚墨香校园‛。以书法文化与经典阅读为主题,统一规划校园文化,通过逐年建设,精心打造一个中国式的经典校园,这是中国的墨香,这墨香里飘着的,不仅是知
识与技能,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能够直达心灵的民族文化精髓。
4、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为实现传统教育的目标,必须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学
校将启动新一轮传统教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培训形式以校本培训为主,请名家访名师为辅;培训
内容以书法技能、经典素养并重;考核方式以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并重。
5、提高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继续巩固科学高效的写字教学成果,以科学方法保证我校
学生人人能写一手好书法,让学生在享受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要挖掘书法文化
和经典的教育功能,积淀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厚自己的民族文化底蕴。
6、形成开展传统文化促进素质教育的活动组织和实施的基本规律、主要方法和相应的活动
策略,编制学校传统文化促进素质教育活动案例集。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对象
1、构建校本书法教育、经典阅读课程体系的研究。确立书法教育与经典阅读的课程地位是
保证书法教育有序实施的基础。本书法与经典阅读课程的开发,首先要解决教材体系的构建,逐
步形成符合小学教育特点的经典阅读、书法发展史、书法欣赏、书法技能四个系列的教材,当然
教材的开发必须与现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整合。其次,要解决好教学时间的问题,充分用好
学校课程的自主权,适当调整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增加书法教育与经典阅读时间。第三,解决
好师资问题,根据课程开发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师资培训要求。
2、编制学校传统文化促进素质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含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
内容、课程评价体系、课程实施与操作。编制学校传统文化促进素质教育活动课程教材:含活动
设计体系、活动形式与实施、活动内容与安排、活动目标与评价及活动间的关系与整合;为了把
课题做好,我们将对书法教育和经典阅读的方法、途径进行研究。建立一个特色鲜明而和谐发展的学校教育体系,在办学理念层面和具体操作层面,确保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3.调查和分析青少年素质发展的现状,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活动促进其素质结构的合理发
展和个性的丰富与完善;征集学校传统文化促进素质教育活动课程案例,丰富和完善该课程的操
作途径和实施方式;建构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经典阅读与书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理论
框架。
4.书法教育与经典阅读的功能研究:(1)启智功能;(2)美育功能;(3)非智力因素培
养等等。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1、课程化原则。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载体,离开课程的教育是无本之木。书法教育是一
项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教育活动,通过课程的整体规划才能明确教学的内容,保证教学的时间,达到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目的。在课程化原则的指导下科学构建小学书法教育的体系,合理
安排各年级段的教学内容,有效进行教育评价。
2、发展性原则。书法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益,必须建立在教师较高书法素养的基础上,这对一般的小学教师而言,是一项比较有难度的任务。因此本课题研究必须把提高教师的书法教
育素养作为发展小学书法教育的基本原则。在发展教师原则指导下,关注教师的个性发展,充分
培养书法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以骨干教师支撑课题研究,引领学校书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
时,课题研究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包括书写技能、书法文化、综合素养等方面。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书法技能、书法文化的学习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有
机结合起来,兼顾学生在校发展与终身发展。
3、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书法教育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书法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主动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有充
分的亲自感知、训练与思考的机会,从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丰厚民族文化。
4、因材施教原则。书法教育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的大前提
下,要承认不同学生生理条件、成长环境、心理发展速度和接受水平的不同造成的个性发展的差
异性,实施因材施教。以面向全体的课程设置和面向个体的小组学习、个别辅导有机结合。
5、和谐发展原则。正确认识书法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和学生发展中的地位,书法教育要建立
在德智体美诸育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书法教育的研究要立足学生的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
促进学生知识获取、技能习得、文化积淀、情感陶冶、品格养成诸方面和谐发展。
6、开放性原则。提高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是一个开放式的目标取向,书法教育是实现目
标的有效切入点,我们必须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开放的心态汲取民族文化宝库中各种精神
食粮来培养学生,发展学生。其次实行开放式教育,使代表先进文化的书法文化走向社会。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
1、文献研究法。借鉴书法教育领域已经取得的经验和理论,指导课题研究。通过大量读取
书法文化典籍,提炼小学书法教育的体系。
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组集体和个体的不断实践,提出计划、组织实施、反思修正、总
结评价,使课题在行动得到深入,取得实效。
3、教育实验法。通过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经充分论证,大胆假设,谨慎实验。
4、经验总结法。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回溯性的研究,将感性认识上
升为理性认识。由局部‚经验‛发掘其普遍意义,探求书法教育对提高小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规
律性活动。
八、课题管理
本课题是我校特色建设的主课题,是学校从书法特色教学项目向积淀学校文化,打造教育品
牌迈进的重要举措,为了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研究成果,成立学校课题领导小组、课题专家指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
九、课题研究步骤
本研究共分启动阶段、实施阶段、结题阶段三个阶段,总共需4年时间。
1、课题启动阶段: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
①课题选定,研究制订课题计划,完成课题申报书;
②课题查新与动态分析,检索编制课题参考文献题录;
③课题组成员学习培训,熟悉相关的支撑性理论及研究方法,明确研究分工;
④建立相关的子课题小组,确立各小组的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
⑤制订详细的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开题论证,进入实施阶段。
2、课题实施阶段: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
①搜集国内外中小学传统文化促进素质教育活动的有关资料,研究和熟悉国内中小学活动课程的各种大纲、教材、实施经验等,编制小学传统文化促进素质教育活动课程的大纲与教材;
②广泛征集小学传统文化促进素质教育学生活动案例,汇编《学校传统文化促进素质教育活动案例集》;
③开展小学生素质结构与经典阅读、书法现状问卷调查,摸清小学生成长的一般规律,为实施传统文化促进素质教育活动课程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依据;
④组织开展小学传统文化促进素质教育活动课程实验,总结探讨这一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做法和规范操作,初步建构该课程的实践操作模型;
⑤组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目标测量与效果评价,建立学校传统文化促进素质教育活动课程的科学评价体系;
⑥开展该课程体系的相关理论研究,探讨和建构该课程的基本理论框架。
3、总结鉴定阶段: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
①撰写课题总结报告,汇编课题研究论文集,整理和汇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资料;②修订和完成学校传统文化促进素质教育活动课程的大纲和教材,如有条件争取公开出版; ③邀请省教育学会组织专家进行课题鉴定,完成结题;
④研究和组织课题成果的推广,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逐步将该研究成果纳入教育课程计划。
十、课题成果
1、形成符合小学书法教育的课程体系,编写一套小学书法教育的校本教材。
2、形成富有族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
3、参与实验的教师书法教育论文集。
4、师生书法作品集。
5、经典诵读活动展示
6、以书法文化为核心的学生民族文化显著提高。
附子课题名称:
1、小学书法技能教学的实践研究
2、小学书法文化教学的内容、途径及方法的实践研究
3、中华经典阅读的实践研究
4、中国书法主要流派的作品及风格的初步鉴赏
5、书法教育与经典阅读的功能研究
第二篇: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是中国禅师依据中国思想文化,吸取并改造印度教思想而形成的颇具创造性的成果,在东亚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为什么能和中国本土文化很好融合,并产生出极有生命力的宗派—禅宗。要弄清这一问题,必须讲清楚禅宗的思想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禅宗的思想
(一)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佛教其他各派都重视心性修持和经典教化在由凡转圣中的作用,禅宗却有所不同,它在心性修持上提倡单刀直入,径直指向当下现实的人心,体验清净本性,见性成佛。不重视经典和言教,废除坐禅,排斥繁琐名相辨析,否定绝对权威,反对偶像崇拜。这种简易明快的禅修道路和方法是禅宗思想的根本特点。
(二)成就理想,不离现实。其他佛教派别普遍地排斥现实生活,而禅宗却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性,认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表露,洋溢着禅意,人们要在平平常常的感性生活中去发现清净本性,体验禅境实现精神超越,这种寓理想于现实中 在现实生活中成就理想的主张使禅修具有最为接近世俗生活的优长具有十分明显的活用实用价值。
(三)继承传统,不断创新。禅宗除继承佛教外,最终是结合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是最典型的中国话佛教宗派。如它继承道家的道、无、自然、无为无不为等范畴、命题和思想,也和道家一样具有鲜明的超越差异、对立、矛盾的意识。同时,禅宗不仅创造了一系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现实超越方法、而且又否定了道家“游于尘垢之后”的脱离现实生活的超越道路。如上所述,禅宗主张在现实感性生活中实现心里、观念、精神的超越、禅宗是继承道家,又超越道家,这也是它的影响作用在唐末以来一时超越道家的原因所在。
二、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禅宗,不同于佛教的禅法。禅法是佛教的基本训练的一门学问,从小乘“安般守意”到大乘禅法,有它的体系。本文所讲的“禅宗”,特指隋唐时期佛教的一个宗派。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独树一帜,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禅宗的兴盛,是佛教其他宗派衰落后的产物。隋唐盛世,佛教经学(佛教经学与儒教经学、道教经学,三教鼎立)曾协和王化,是维护中央政权,传播封建纲常名教的思想工具之一。唐中期以后,中央政府失去控制全国的绝对权力,地方势力日趋独立,分散割据的形势越来越发展,直到唐王朝灭亡。佛教寺院经济遭到破坏,国家财政支绌,收入减少,推行两税法以后,寺院也要纳租税,出家人不再享有免役逃税的特权。僧众人口大大减少。(北朝时,北魏僧尼二百万,北齐三百万,北周也达二百万。唐武宗灭佛,僧尼还俗为二十六万。唐代户口比北魏多,而僧人少,原因之一是推行寺院纳税政策的结果。参见《魏书.释老志》 及《佛祖统纪》卷三十八。)唐中期以后,寺院经济衰落,其他宗派,讲章句之学的都衰落了,只有禅宗得到发展。据记载,禅宗为了自身的发展,制定了自给自足的僧规,不再依靠寺院庄园剥削收入,争取到生存的主动权。禅宗名僧怀海(749—814)制定《百丈清规》,改制详情已不能完全考见,从北宋杨亿为重修《百丈清规》(《古清规》)作的《序》中还可以略窥禅宗改革寺院制度的一些措施。禅宗僧徒靠劳作过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它把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紧密地结合到僧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来。这一变革与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协调,从而获得生命力。
禅宗的修持方法、生活态度、终极关怀、超脱情怀,对于人的心灵世界、精神生活是有不可否认的正面意义的。在 历史上,它对破产农民和失意士大夫知识分子起到一定的思 想解放作用,吸引了大批破产农民聚集山林过着农禅并重 的生活同时也深受一些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的欢迎和赞赏,从而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中,出现了某种价值取向失衡道德水准下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和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的倾向我们若能重视吸取禅宗的超 越精神的合理内核无疑有助于端正人们的价值坐标和道德规 范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与禅宗的这种积极作用 相联系禅宗对客观环境和客观矛盾的悲凉超越对物质生产 和物质生活的消沉冷漠,则又是和人类的物质需求相悖的 我们认为人们面对大自然大宇宙也应当以现实的人文精神 为主导,永不满足不懈求索依靠智慧与创造知识与科学的力量不断战胜苦难求得人类幸福,如果精神上的自我超 越变成精神上的自我满足进而丧失了进取精神开拓精神与奋 斗精神是既不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与光华也不利于推动社 会的进步与发展的。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的关系
楚楚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农林工程学院 园林技术,江西省 吉安市 343000 摘要:中国园林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文化艺术的沉淀,儒家道家思想的流传和人文精神的延续对中国园林的影响都是十分之大的。
关键词:中国园林;文化艺术;人文精神;思想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博大精深,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早园林风恪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沦从园林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1.中国古代自然美学思想与园林艺术
中国古代的造园艺术,有独特的名族风格和非常鲜明的名族色彩,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它形成的历史条件和自然换将,同时也受到古代自然美学的深刻影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国家,或者说汉族名族文化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名族的文化,其思想渊源要追溯到先秦的美学思想。中国的美学思想,虽非始于先秦,但到先秦时代才初具体系。
在先秦的美学思想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先秦孔学,不管时好时坏,是批判还是继承,孔子在塑造中国名族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则作为儒家思想的对立和补充,形成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体系的基石。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什么叫传统文化?我们要有新的概念,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都是传统文化;今天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对于明天而言,也是传统文化。其实,人类在自己的发展中,从来不曾把传统文化抛弃,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
中国园林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了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
2.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
作者简介:楚楚(1996-),女,学生,大专,中国园林,1023471171@qq.com
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交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组成之一。它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
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为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展现出这种自然宇宙与人的整体境界,禅学认为,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己获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禅宗思想可谓有以下几个特点:
(1)“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
(2)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过渐修或顿悟发见本心;
(3)“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绘画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小何以大?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正如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以外,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
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
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作者简介:楚楚(1996-),女,学生,大专,中国园林,1023471171@qq.com
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那恰好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入世和进取精神。为国家效劳、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是士大夫普遍追求的人生理想,对个体自我意识的要求和发展处在次要的地位,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的土壤和条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无独有偶,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这个时代。魏晋南北朝,以儒道结合的玄学进一步发展,在艺术上提出了“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论主张,使山水诗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唐以后,士大夫艺术思维层次得到了提高和深化。由于盛唐自安史之乱以后转入衰落,士大夫的心理又一次失去平衡,这时糅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禅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它所提倡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心悟、顿悟的领悟方式对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于是,人们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物我交融为一,从而在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3.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产生时并无儒说。在经历千年上古之后,于春秋战国时终于形成诸子百家。儒 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仁义”和“礼乐”,提倡教化、“忠恕”和“中庸”之道,这些理论学说也被中国园林所汲取,并主要在以下几点表现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
(1)皇家园林中心和轴线的思想与君臣民的礼制观是一致皇家园林中心和轴线的思想与君臣民的礼制观是一致的。如颐和园从后山到昆明湖有一条明显的轴线,而在这条轴线上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那就是佛香阁。以佛香阁的位置、高度、规模、体量统帅着所有的景区和景点,这与一君率万民是相似的。
(2)私家园林中诗情画意的表达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方面隋唐统一中国后,儒家提倡的文学艺术审美观,把园林作为修身齐家的场所,一改魏晋南北朝道家思想,使园林自然韵味渐淡,人文气息渐浓。园林中的儒家文人的活动和影子在清代臻于化境。
(3)中庸思想:中庸思想首先表现在儒家与道家和佛家的融合上。魏晋时,儒学与老庄融合为玄学,对自然山水园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园林布局的和谐,即是儒家中庸思想的表现,其次是反映在既寄情山水又不能纵情于园林的合度思想,表现为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既要有“思无疆”和“思无期”,也要有“思无邪”的思想,表现中国园林审美的理性倾向,正所谓《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作者简介:楚楚(1996-),女,学生,大专,中国园林,1023471171@qq.com
(4)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
4.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是巨大而又深刻的。用之于政治,可以治国安邦,譬如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都是内用黄(帝)老(子),外施儒术的结果;用之于经济,可以富国强兵,譬如管仲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就是阴阳文化和道家哲学的实践结果;用之于军事,可以百战百胜,譬如中国的军事家,从孙子到诸葛亮,都是阴阳学家;用之于个人,可以修身养性,譬如老庄的“无为”哲学,贯穿于中华文化始终,使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士大夫,或者知识分子中的大多数,实践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条;用之于社会,可以安居乐业,譬如儒家的天命论,一向被统治者奉为正统,道家的无为观,一向被统治者视为至宝,就是因为它们一贯提倡知足常乐,使人人在社会上自安,从而带来整个社会的安定;用之于科学,可以见微知著,譬如许多科学家的发现与发明,都曾经受到易经文化的影响,西方人莱布尼茨的二进位制的发明,美籍华人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发现等等,都有《易经》的影响;拿来用之于中国传统园林,可以美轮美奂,犹如中国水墨山水绘画的写意和抒情、中国书法艺术的出神入化,都曾经和正在陶醉着无数的世人;精美绝伦的中国园林都曾经使世界为之倾倒„„这就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和妙用,用它来解释宏观世界,可以知道,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用它来阐述微观世界,可以明白,一尺之捶,日截其半,万世不竭。4.1中国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
旧的园林形式终将随着新时代的出现而逐渐走向衰落!新型园林也必定是在旧形式的废墟里成长起来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是园林形式衰落乃至消亡的根本原因!而急功近利,盲目抄袭只能导致各种园林思潮的加速消亡。因此,继承与创新是园林艺术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而它又建立在对古今中外园林艺术的全面了解!尤其是对本土文化和景观资源的深刻理解之上,惟有继承传统中优秀的部分,勇于创新,融贯中西,博采众长!才能使中国现代园林真正走向健康发展。4.2中国园林的意义
关于古典园林的研究对现代人而言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古典园林的理念与理法对现代人的启示;二是古典园林中的不足与糟粕给现代人以警示。
结论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昨天的传统文化,我们正在创造明天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曾经成就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它也必将对人类不可能终止的文明发展,继续发挥着巨大的、无处不在的影响。传统文化之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园林,如鱼得水,须臾不可分。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楚楚(1996-),女,学生,大专,中国园林,1023471171@qq.com
[1]吴隽宇,肖艺.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中.中国园林.2001年.P3.[2]黄志华,詹福麟.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2004-02-19.[3]朱建宁,杨云峰.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中国园林.2005年.P2.[4]郭风平.中外园林史.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年07月
作者简介:楚楚(1996-),女,学生,大专,中国园林,1023471171@qq.com
第四篇: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姓名:朱丽玲
学号:3212000798
序号:142
时尚与传统文化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毫无关联,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其实则不然,时尚与传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得以体现,时尚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代的服装设计越来越趋于对于时尚元素的追求,但这不能代表在现代的服装设计做不包含传统服饰的相关元素。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展示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充分验证了其真正的魅力所在。
中国风的盛行和市场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合当前国际时尚潮流。近年来在时装领域中,中国传统元素频繁出现在各个时装周上。国外设计师在运用中国元素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束缚,往往抛弃它的规则,或有意无意地打破中国传统服饰系统的稳定性,以寻求突破。归纳起来看,欧洲设计师的作品主要在三个方面运用中国元素。
工艺上,西方设计师把立领、盘扣、中国结等作为服装的一个构成元素,创造性地重新演绎。如Amani2009巴黎春夏周的作品中,大量的侧襟、盘扣、立领、中国结、流苏等颇有东方情调的细节被运用得恰到好处,异常惊艳。
图案上,西方时装设计师选择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符号,例如花鸟龙凤、书法文字、水墨绘画等具有典型中国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如2008春夏纽约时装周的某系列作品中,设计师将宣纸上中国书法的墨迹搬到衣服上,通过其透出禅意的东方美,直观地表达出设计师对中国元素的喜爱。
面料上,丝绸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欧洲人眼中,丝绸像瓷器一样代表着东方。自洛可可时期开始被大量使用,结合提花、刺绣、织锦等工艺呈现出奢华亮丽的中国风情。现在使用中式布料的更多了,如扎染、蜡染、蓝印花布等。如2008春夏米兰时装周上,出现了纱线扎染和蜡染布,传统扎染让色彩的细条纹变得与以往不同,变得更加活泼时尚。
多年来,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形成了一股风潮。在唐装、旗袍、龙凤图腾、水墨画、剪纸等中国元素中寻找设计灵感,其成品给世界带来惊喜和新的时尚,也给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使其显现生机。可见,传统文化也能成为时尚,而时尚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内蕴深厚、聚合力强、扩散性大的传统型的文化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历史的沉积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特征。文化描述主要侧重于精神层面或者说观念层面的文化。因此,所谓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从中国历史上沿袭和保存下来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思想意识、信仰、道德、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与社会心态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分析,要把握这样几个尺度:①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就是说,它是历史形成的、与一定历史社会(主要指封建社会)相联系、有其特定历史阶段标志的传统型的文化。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具有包容性。由于文化具有民族性、传递性(继承性)、阶段性和滞后性的基本特征,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又是一个统一的。互相联系的流动过程。③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总结实际是基于对其他文化模式比较后的结果(这里主要以基督教文化圈的西方欧美文化模式为基本参照模式)。④特点的总结只能取其大要,难以周全。以主要特点为纲,次生(派生)特点为目;以类相从,辩证分析-既避免一味赞美的理想化,也不可采取全盘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⑤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是以儒学为主,佛、道为辅,兼及法、墨、阴阳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派生性特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思维方式上的中庸之道。我们常说在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方式上,中国人主中庸,西方人主竞争;中国人取相对,西方人取绝对;中国人讲含蓄,西方人讲直率;中国人主静,西方人主动;这主要是由思维模式的差异所造成的。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深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和制约。由孔子提出并在中国封建社会为整个社会所接受的中庸思想强调,于己、于人、于家、于国、于事、于物都要取一种执中和适度的态度,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传统中国,中庸思想基于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它渗透于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乃至中国人的人格塑造和价值取向上,其表现形式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中庸思想的派生性特点有三方面:一是调和折中的处世方法;二是温良和顺,忍耐性强的人格特征;三是重安定,忌变革的社会心态。中庸之道的从正面效应讲:①有辩证看问题的思想因素。②主张和平,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③刚柔相济,有理有节的处世之道。④和谐的人际关系。⑤行为有致,社会有序。从负面效应看:①调和矛盾,强求平衡,不利于社会的改革、创新,不利于个性的张扬。②容易形成因循守旧,恪守传统,缺乏良性竞争意识,不敢为天下先的社会心态以及个人的惰性心理及抗争意识的缺乏。
2)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结构。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中国社会却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宗法制或家族式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支柱就是宗法制度以及由宗法制延续变化的封建家族制度。中国传统社会在结构体系上是“家国一体”,这种结构的基本构架是:家庭-家族-宗族-社会(国家)。家族(或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宗族)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单位,国家的治理机社会各种关系的处理实际是家族关系和家族原则的外延。家与国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三纲五常”来概括。这种家族本位的文化派生出一系列特点;①崇宗敬祖的浓厚的祖先崇拜意识。②尊老重孝,由孝入忠,以孝道治天下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意识。③家长意识和君主意识相结合的权威意识浓厚。④社会关系的取向主要依据血缘关系及由血缘关系外延的地缘关系,由亲情关系到地缘关系到政治关系,社会网络关系往往通过这种多重的人情关系来构建。⑤重群体,轻个体。强调个体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忽略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
3)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九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4)重实际求稳定的农耕文化心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务实、求稳是中国人的一种普遍心态。其派生特点是:①重经验、重感性认识;轻科技,不追求精密严谨的思辨体系。②安土重迁、安定自保与知足守成的社会心态。③重农轻商、崇本抑末的价值观念。④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
5)专制集权一贯制的权威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政治上的表现。
中国自奴隶制时代就形成专制主义的政体,至封建社会而高度强化,由此形成君权至上的政治观念和社会意识。农耕经济、儒法学说、宗法制度(家族制度)分别构成专制集权政治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派生特点是:①民主精神的缺乏(有民本,无民治)。②官本位意识。③君权至上和君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④苟且心理和奴性意识。
6)宗教影响的弱化与泛神论性质的宗教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鬼神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人更突出并强调(现实)人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文化是一种人本(以人为核心)文化而非神本文化。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宗教的态度是一种理性(“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实用(为现实政治服务)相结合。因此,宗教在政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其表现是:①政治上,神权从属于皇权。②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不能取代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而只能作为儒学的附庸和补充。③中国人的人生观或者说生活信念是重现世而轻来世,宗教观念相对淡泊。④佛、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比较大,但远不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宗教信仰上,中国人信奉的宗教(以佛、道为主)基本上都是多神教性质的宗教,而且可以自由信奉多种形式的宗教。这与中世纪基督教在欧洲独断及伊斯兰教在阿拉伯世界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形成明显对比。
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现代化从理论上讲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即经济、制度和观念的现代化都可以纳入广义文化的范畴。)
2)关系之一: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
批判的理由: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结构、制度、思想、观念乃至人的本身诸多方面由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而传统文化是与一定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带有旧制度。旧观念的种种特征,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对“国粹主义”和“文化本位主义”的批判问题。
继承的必由性与继承的原则:从文化一般性特征来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递性,因此,对于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一国文化不是一个能不能够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继承的问题。舍此则一国无根,所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谓国民性则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一个对“全盘西化”的批判问题。但是,继承不能是全盘继承,而只能在批判的继承上继承,这是继承的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体做法是:①接受某些新的(中外)文化素质。②拒斥某些新的(主要是西方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的糟粕部分)文化素质。③保留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民族认同观念、爱国主义意识、价值观念的优秀成分、制度中的借鉴部分等等)。④扬弃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专制政治和价值观念中的官本位、保守主义、平均主义、重农轻商意识、人情观念、地域观念、重人治轻法治思想等等)。
3)关系之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
由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问题。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因此,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文化。这对长期以来以文化悠久,有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有必要。当然。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过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