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构建和谐交通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06:5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时期构建和谐交通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时期构建和谐交通的思考》。

第一篇:新时期构建和谐交通的思考

新时期构建和谐交通的思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们党建党8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入总结的基础上,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作出的精辟概括。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交通生产力水平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交通“瓶颈”制约得到缓解,我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

站在发展运输经济的前沿,始终站在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的前列,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对“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需求放在首位,是交通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据保证。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和谐交通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交通。作为交通部门,认真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交通发展的新要求,努力构建和谐交通,不断推动交通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跃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和谐交通的内涵和要求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所谓和谐交通,就是能够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交通,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得到满足的交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对运输服务感到满意的交通。具体地讲,和谐交通就是公平共享、法治有序、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环境友善的交通。

公平共享,就是要使社会各阶层、各民众群体都能充分享受到交通发展与改革的丰硕成果,并使其交通利益都能得到实现、维护和发展,充分体现交通事业的社会性、共用性和公益性。这是和谐交通的价值取向。

法治有序,就是要有完善的法规体系,使所有交通参与者遵纪守法,保证交通的有序运行。这是和谐交通的制度保障。

便捷高效,就是要使交通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覆盖率、通达度和机动性,做到能力充分、衔接紧密,保障货畅其流、人便于行。这是和谐交通的基本要求。

安全可靠,就是要使“安全至上”成为全社会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共同理念,不遗余力地减少交通伤亡、增进公众安全,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交通的可靠性,努力实现“零死亡”交通和全天候运输服务。这是和谐交通的发展重点。

环境友善,就是要建设低能源消耗、低资源占用、低环境污染、低财政负担、低使用成本的交通运输系统,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交通的发展目标,实现交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这是和谐交通的必然选择。

二、构建和谐交通,必须理顺交通行业内外四种关系

构建和谐交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交通发展的要求,努力协调构建交通行业内外的各种关系,将各方力量转化为交通发展的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交通营造良好氛围,共同推动和谐交通建设向前发展。

构建交通行业与社会公众的和谐关系。要把交通发展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提供让社会公众满意的服务,取得社会各界对交通发展的认同和支持;通过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提高社会各界对交通发展的知情度和参与度;通过树立和巩固亲民、负责、为民、务实的行业形象,不断增强交通行业对社会各界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构建交通行业与外部行业的和谐关系。交通行业是关联度很高的行业,交通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建立有效的协作对话机制,形成有利于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推动力。

构建交通行业内部的和谐关系。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交通政策的制定主要在上级交通主管部门,但具体执行主要依靠各级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因此要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等途径,激发基层交通部门和每个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全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构建交通运输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严峻的资源约束要求交通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交通运输的增长方式,要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贯穿到交通发展的各个环节。

三、当前制约构建和谐交通的主要因素泉港作为石化新城,当前正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各行各业发展势头强劲。对于这一发展关键阶段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两个: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交通行业面临的形势也是如此。目前我区交通行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公路建设整体推进,四横三纵公路和新城区干道网络通达顺畅;码头建设掀起热潮,已建成10万吨石油专用码头和5万吨沙格码头,在建的有:10万吨泰山石化码头、5万吨海洋聚笨乙烯码头、5万吨煤码头、3万吨省石化码头、福讯码头、宏基沥青码头、5万吨集装箱码头、万吨港务码头、富源石化码头等港口物流体系初具规模(区政府政务

督查件);基础配套日趋完善,各类生产要素不断聚集;公路水路发展快速,农村客运网络基本形成;交通行业改革不断推进,运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市场秩序竞争有序,行业管理水平规范创新。

但是,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交通基础设施还不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公路主骨架网络建设和农村公

路建设任务还十分繁重,交通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还没有真正打破;二是交通建设和养护资金缺口很大,支持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的有关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真正落到实处;三是交通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现处于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凸现期,不稳定因素较多;四是道路运输落后于公路建设,对道路运输投入力度不足,运输市场运力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物流业和现代化运输装备发展滞后;五是交通发展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过去的许多老观念、老经验、老方法、老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改革滞后于发展,交通发展比较快,体制改革比较滞后;六是路政、运政、稽征执法门类也存在多家上路、政出多门,力量分散、执法成本高等问题;七是行业管理水平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离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交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还缺乏成熟的经验;八是交通安全管理,特别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和公路码头施工安全还有待加强,安全基础性工作薄弱,行业监管力量不足,安全事故隐患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深入进行思考,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四、构建和谐交通,服务区域经济的思路

交通的发展,只有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避免盲目性。构建和谐交通,就必须立足于泉港区域实际,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顺应经济社会和交通自身发展的需求。随着泉港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特别是福建炼油化工一体化工程的动工,工贸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人口数量的增加,大开发大建设的深入,交通需求将持续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增长,交通发展面临多重的压力和全新的挑战。因此,新时期构建和谐交通要增强主动性、预见性、前瞻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服务大局,持续发展。

(一)加快发展步伐,为构建和谐交通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生产力滞后的矛盾。要解决交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发展。加快交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保障,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交通部门必须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有利条件,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不断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组织保障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构建和谐交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抓好环境建设,为构建和谐交通营造良好氛围。

构建和谐交通,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区委、政府已经提出要坚持用硬措施优化软环境,坚持不懈地抓好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服务环境。加快发展交通也要从改善内外环境入手,把环境建设贯穿于交通发展的始终。

一是积极抓好交通内部环境建设。首先要优化服务环境。交通管理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快职能转变步伐,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带头遵纪守法,带头重诺守信。其次要整顿市场环境。要狠抓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围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秩序的目标,着力整顿农村道路客运市场、货运市场、驾驶员培训市场、机动车维修市场、出租车市场秩序,努力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第三,要根据泉港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石化产品配送和水路运输市场,泉港作为全国四大石化基地之一,有着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交通部门同样要盯住“石化”和“港口”经济这两大品牌,积极引导企业加快石化物流配送和海洋运输市场的构建,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运输市场功能,服务泉港区大开发大建设的需要。第四,要营造安定环境。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强化安全管理。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和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探索和创新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落实交通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同时,要抓好交通改革中各种矛盾的处理消化,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做好原交通企业职工息访工作,积极稳妥处理好征地拆迁与建设发展的矛盾。第五,要创造发展环境。要加强运输结构调整,规范市场管理,拓展市场空间,切实加强运输保障;积极培育运输市场,构建水陆运输网络、提升运输保障能力。

二是努力营造交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交通行业点多、线长、面广,面对泉港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深化对交通发展的认识,重视发展交通,树立“加快发展,离不开交通”、“加快发展,必须交通先行”、“支持交通就是支持经济发展”的观念,从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出发,为构建和谐交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三)深化交通改革,为构建和谐交通注入强大活力。

目前交通发展中存在的许多不和谐现象,究其根源很大成分在于体制性障碍的存在。构建和谐交通,我们必须在处理好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企业可承受程度之间关系的前提下,有重点、有步骤地深化交通企业经营体制、交通管理体制、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交通企业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理顺各级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经营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增强交通行业的发展后劲。

(四)加强队伍建设,为构建和谐交通提供组织保障。

交通行政执法队伍担负着交通行业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维护交通运输、建设市场秩序的重任。要在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中大力开展“四项教育”活动,即:“四个认识”的理想信念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全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对造成错案或有执法过错的执法人员要追究责任。要强化执法监督,重点是完善内部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搞好执法公示和行政复议。通过思想教育、严格管理和加强监督,建设一支具有促进交通改革和发展的理想信念,具有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道德,具有依法行政、文明管理的业务技能,具有廉洁、务实、高效的纪律作风的交通执法队伍。

(五)加强反腐倡廉,为构建和谐交通提供政治保证。

和谐交通要求公平共享。目前,老百姓对不公平意见最大的是非法致富、行政垄断和干部腐败这三大问题。交通部门要认真贯彻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快构建具有交通特色的惩防腐败体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注重制度建设,强化约束机制;加强权力监督,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阳光操作;加大惩处力度,保持高压态势,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全面落实。

(六)推进依法行政,为构建和谐交通提供法制保障。

交通行业担负的交通行政管理工作社会性强,管理对象复杂,交通行政许可涉及面广,能否依法、公开、公正、公平地实施交通行政许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交通部门要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许可法》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精神为契机,规范交通行政许可程序,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推进交通依法行政,及时纠正和查处交通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维护交通行政许可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交通从业者依法从事公路、水路运输,创建和谐、法制、负责任的政府部门和行业。

(七)丰富交通文化,为构建和谐交通增添精神动力。

交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要树立以人为本、质量为先、服务至上的行业价值观,形成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创新进取、团结协作、廉洁自律的行业精神,为构建和谐交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当前,要以积极投身全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为重点,按照先进性要求,丰富交通文化内涵,融合和形成行业文化,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人本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塑造良好的行业形象,推动交通行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八)倡导节约环保,为构建和谐交通消除不利影响。

进入泉港新的发展阶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在交通规划、设计、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施工、养护、运管、路政、服务等各个管理环节,要牢固树立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要加快交通建设的整体进程,又要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当前,在泉港交通项目建设中,要侧重于考虑基础设施的功能性和实效性,以最少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搞好交通建设,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尤其在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中,要注重节约土地,少占耕地,合理选线,优化设计;在公路建设的施工中要强化环保监控工作,做到既融入泉港滨海风光、人文景观等要素,又增加科技含量和环保投入,提高建设水平;对公路建设中废弃的旧路要尽可能造地复垦,不能复垦的尽量绿化,避免闲置浪费。这样,就可以使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在泉港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获得和谐统一,避免人为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九)实施科技兴交,为构建和谐交通提供科技保障。

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有赖于科技创新。随着泉港交通建设和生产向深度和广度不断推进,建设项目所处的自然条件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沿海大通道建设和码头港口建设方面,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技术难题;解决质量通病,提高建设质量,降低建设成本,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满足日益多样化、高层次的运输需求,解决管理中的一些难题,也有赖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面对挑战,交通部门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实施好科教兴交战略,真正发挥科技的保障作用。

新时期交通发展的目标是明确的,任务也是艰巨的。我们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创建和谐交通,保持交通事业较快平稳发展为重点,坚持加快发展交通行业,优化行业结构,不断提高行业文明程度,努力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适应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需要,不断促进泉港区经济跃升。

第二篇:新时期构建和谐交通的思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们党建党8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入总结的基础上,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作出的精辟概括。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交通生产力水平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交通“瓶颈”制约得到缓解,我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站在发展运输经济的前沿,始终站在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的前列,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对“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需求放在首位,是交通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据保证。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和谐交通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交通。作为交通部门,认真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交通发展的新要求,努力构建和谐交通,不断推动交通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跃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和谐交通的内涵和要求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所谓和谐交通,就是能够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交通,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得到满足的交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对运输服务感到满意的交通。具体地讲,和谐交通就是公平共享、法治有序、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环境友善的交通。

公平共享,就是要使社会各阶层、各民众群体都能充分享受到交通发展与改革的丰硕成果,并使其交通利益都能得到实现、维护和发展,充分体现交通事业的社会性、共用性和公益性。这是和谐交通的价值取向。

法治有序,就是要有完善的法规体系,使所有交通参与者遵纪守法,保证交通的有序运行。这是和谐交通的制度保障。

便捷高效,就是要使交通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覆盖率、通达度和机动性,做到能力充分、衔接紧密,保障货畅其流、人便于行。这是和谐交通的基本要求。

安全可靠,就是要使“安全至上”成为全社会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共同理念,不遗余力地减少交通伤亡、增进公众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交通的可靠性,努力实现“零死亡”交通和全天候运输服务。这是和谐交通的发展重点。

环境友善,就是要建设低能源消耗、低资源占用、低环境污染、低财政负担、低使用成本的交通运输系统,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交通的发展目标,实现交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这是和谐交通的必然选择。

二、构建和谐交通,必须理顺交通行业内外四种关系

构建和谐交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交通发展的要求,努力协调构建交通行业内外的各种关系,将各方力量转化为交通发展的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交通营造良好氛围,共同推动和谐交通建设向前发展。

构建交通行业与社会公众的和谐关系。要把交通发展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提供让社会公众满意的服务,取得社会各界对交通发展的认同和支持;通过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提高社会各界对交通发展的知情度和参与度;通过树立和巩固亲民、负责、为民、务实的行业形象,不断增强交通行业对社会各界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构建交通行业与外部行业的和谐关系。交通行业是关联度很高的行业,交通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建立有效的协作对话机制,形成有利于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推动力。

构建交通行业内部的和谐关系。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交通政策的制定主要在上级交通主管部门,但具体执行主要依靠各级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因此要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等途径,激发基层交通部门和每个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全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构建交通运输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严峻的资源约束要求交通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交通运输的增长方式,要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贯穿到交通发展的各个环节。

三、当前制约构建和谐交通的主要因素泉港作为石化新城,当前正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各行各业发展势头强劲。对于这一发展关键阶段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两个: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交通行业面临的形势也是如此。目前我区交通行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公路建设整体推进,四横三纵公路和新城区干道网络通达顺畅;码头建设掀起热潮,已建成10万吨石油专用码头和5万吨沙格码头,在建的有:10万吨泰山石化码头、5万吨海洋聚笨乙烯码头、5万吨煤码头、3万吨省石化码头、福讯码头、宏基沥青码头、5万吨集装箱码头、万吨港务码头、富源石化码头等港口物流体系初具规模(区政府政务督查件);基础配套日趋完善,各类生产要素不断聚集;公路水路发展快速,农村客运网络基本形成;交通行业改革不断推进,运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市场秩序竞争有序,行业管理水平规范创新。

但是,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交通基础设施还不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公路主骨架网络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还十分繁重,交通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还没有真正打破;二是交通建设和养护资金缺口很大,支持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的有关政

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真正落到实处;三是交通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现处于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凸现期,不稳定因素较多;四是道路运输落后于公路建设,对道路运输投入力度不足,运输市场运力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物流业和现代化运输装备发展滞后;五是交通发展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过去的许多老观念、老经验、老方法、老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改革滞后于发展,交通发展比较快,体制改革比较滞后;六是路政、运政、稽征执法门类也存在多家上路、政出多门,力量分散、执法成本高等问题;七是行业管理水平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离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交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还缺乏成熟的经验;八是交通安全管理,特别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和公路码头施工安全还有待加强,安全基础性工作薄弱,行业监管力量不足,安全事故隐患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深入进行思考,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四、构建和谐交通,服务区域经济的思路

交通的发展,只有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避免盲目性。构建和谐交通,就必须立足于泉港区域实际,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顺应经济社会和交通自身发展的需求。

随着泉港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特别是福建炼油化工一体化工程的动工,工贸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人口数量的增加,大开发大建设的深

入,交通需求将持续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增长,交通发展面临多重的压力和全新的挑战。因此,新时期构建和谐交通要增强主动性、预见性、前瞻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服务大局,持续发展。

(一)加快发展步伐,为构建和谐交通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生产力滞后的矛盾。要解决交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发展。加快交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保障,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交通部门必须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有利条件,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不断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组织保障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构建和谐交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抓好环境建设,为构建和谐交通营造良好氛围。

构建和谐交通,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区委、政府已经提出要坚持用硬措施优化软环境,坚持不懈地抓好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服务环境。加快发展交通也要从改善内外环境入手,把环境建设贯穿于交通发展的始终。

一是积极抓好交通内部环境建设。首先要优化服务环境。交通管理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快职能转变步伐,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带头遵纪守法,带头重诺守信。其次要整顿市场环境。要狠抓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围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秩序的目标,着力整顿农村道路客运市场、货运市场、驾驶员培训市场、机动车维修市场、出租车市场秩序,努力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第三,要根据泉港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石化产品配送和水路运输市场,泉港作为全国四大石化基地之一,有着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交通部门同样要盯住“石化”和“港口”经济这两大品牌,积极引导企业加快石化物流配送和海洋运输市场的构建,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运输市场功能,服务泉港区大开发大建设的需要。第四,要营造安定环境。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强化安全管理。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和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探索和创新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落实交通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同时,要抓好交通改革中各种矛盾的处理消化,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做好原交通企业职工息访工作,积极稳妥处理好征地拆迁与建设发展的矛盾。第五,要创造发展环境。要加强运输结构调整,规范市场管理,拓展市场空间,切实加强运输保障;积极培育运输市场,构建水陆运输网络、提升运输保障能力。

二是努力营造交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交通行业点多、线长、面广,面对泉港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深化对交通发展的认识,重视发展交通,树立“加快发展,离不开交通”、“加快发展,必须交通先行”、“支持交通就是支持经济发展”的观念,从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出发,为构建和谐交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三)深化交通改革,为构建和谐交通注入强大活力。

目前交通发展中存在的许多不和谐现象,究其根源很大成分在于体制性障碍的存在。构建和谐交通,我们必须在处理好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企业可承受程度之间关系的前提下,有重点、有步骤地深化交通企业经营体制、交通管理体制、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交通企业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理顺各级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经营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增强交通行业的发展后劲。

(四)加强队伍建设,为构建和谐交通提供组织保障。

交通行政执法队伍担负着交通行业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维护交通运输、建设市场秩序的重任。要在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中大力开展“四项教育”活动,即:“四个认识”的理想信念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全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对造成错案或有执法过错的执法人员要追究责任。要强化执法监督,重点是完善内部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搞好执法公示和行政复议。通过思想教育、严格管理和加强监督,建设一支具有促进交通改革和发展的理想信念,具有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道德,具有依法行政、文明管理的业务技能,具有廉洁、务实、高效的纪律作风的交通执法队伍。

(五)加强反腐倡廉,为构建和谐交通提供政治保证。

和谐交通要求公平共享。目前,老百姓对不公平意见最大的是非法致富、行政垄断和干部腐败这三大问题。交通部门要认真贯彻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快构建具有交通特色的惩防腐败体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注重制度建设,强化约束机制;加强权力监督,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阳光操作;加大惩处力度,保持高压态势,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全面落实。

(六)推进依法行政,为构建和谐交通提供法制保障。

交通行业担负的交通行政管理工作社会性强,管理对象复杂,交通行政许可涉及面广,能否依法、公开、公正、公平地实施交通行政许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交通部门要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许可法》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精神为契机,规范交通行政许可程序,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推进交通依法行政,及时纠正和查处交通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维护交通行政许可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交通从业者依法从事公路、水路运输,创建和谐、法制、负责任的政府部门和行业。

(七)丰富交通文化,为构建和谐交通增添精神动力。

交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要树立以人为本、质量为先、服务至上的行业价值观,形成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创新进取、团结协作、廉洁自律的行业精神,为构建和谐交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当前,要以积极投身全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为重点,按照先进性要求,丰富交通文化内涵,融合和形成行业文化,树立

“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人本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塑造良好的行业形象,推动交通行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八)倡导节约环保,为构建和谐交通消除不利影响。

进入泉港新的发展阶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在交通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管、路政、服务等各个管理环节,要牢固树立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要加快交通建设的整体进程,又要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当前,在泉港交通项目建设中,要侧重于考虑基础设施的功能性和实效性,以最少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搞好交通建设,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尤其在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中,要注重节约土地,少占耕地,合理选线,优化设计;在公路建设的施工中要强化环保监

控工作,做到既融入泉港滨海风光、人文景观等要素,又增加科技含量和环保投入,提高建设水平;对公路建设中废弃的旧路要尽可能造地复垦,不能复垦的尽量绿化,避免闲置浪费。这样,就可以使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在泉港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获得和谐统一,避免人为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九)实施科技兴交,为构建和谐交通提供科技保障。

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有赖于科技创新。随着泉港交通建设和生产向深度和广度不断推进,建设项目所处的自然条件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沿海大通道建设和码头港口建设方面,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技术难题;解决质量通病,提高建设质量,降低建设成本,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满足日益多样化、高层次的运输需求,解决管理中的一些难题,也有赖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面对挑战,交通部门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实施好科教兴交战略,真正发挥科技的保障作用。

新时期交通发展的目标是明确的,任务也是艰巨的。我们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创建和谐交通,保持交通事业较快平稳发展为重点,坚持加快发展交通行业,优化行业结构,不断提高行业文明程度,努力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适应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需要,不断促进泉港区经济跃升。

第三篇:关于构建和谐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我们

党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和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一、充分认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

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应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与十六大的思想一脉相承,又根据实践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条件。和谐社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法制、讲秩序的行为规范。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在和谐社会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的活力在政策上、制度上得到保证,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生活得到净化。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初步形成。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三、深刻领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第四篇:关于构建和谐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我们

党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和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一、充分认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

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应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与十六大的思想一脉相承,又根据实践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条件。和谐社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法制、讲秩序的行为规范。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在和谐社会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的活力在政策上、制度上得到保证,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生活得到净化。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初步形成。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三、深刻领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社会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努力,但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要求我们党充分发挥党对社会的整合功能,积极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保持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大量出现。要看到矛盾、正视矛盾,并想方设法通过协调利益关系解决矛盾,这一过程恰恰就是和谐社会的过程。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都是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站在统揽全局的战略高度,从代表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位置上加以引导和处理,以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当前,要注重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

四、扎实推进构建和谐XX的重点工作

构建和谐XX要求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把XX建设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全面进步的“文明城区”。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构建“和谐XX”的实践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发展税源经济,为构建和谐XX奠定坚实基础。建设和谐XX,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发展。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建设和谐XX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步伐,通过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当前,要抓住有利时机,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快形成有利于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一整套体制和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走上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轨道。要抓住结构调整这一主线,提升整体经济实力,推动XX经济发展。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和招商理念,优化布局,强化特色,扩大产业集聚优势。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使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区政府要统筹全区发展经济板块,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尽快盘活区域可用资源,进一步加大发展科技型、环保型、集约型的区域经济,努力实现“空间集聚、产业优化、企业集群”。如机场地块、大明路汽车一条街、晨光科技园、润泰市场、银桥市场和纬七路沿线市场群等拓展、深化,大力引进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和低能耗、低污染、低用地的“三高三低”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推进XX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的台阶。

第二,坚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我们要结合XX建设实际,善于分析当前社会治安形势,超前研究应对措施,牢牢把握维护稳定工作的主动权。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构建和谐XX的保证,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经常性的严打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科技创安系统的建设,建立区域全复盖的视频监视系统,加强街面重要部位、重点地段的技术防范,运用高科技手段、构建多层面的防范体系,切实提高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加大社区警务队伍建设,提升警务效能,以积极设防、控制和打击犯罪为目标,推进群防群治防控网络建设,特别是夜间控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监控系统,提高治安防范覆盖面,全面构筑高效的技防网络、严密的民防网络和有力的警防网络,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

第三,坚持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全力化解社会矛盾。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始终坚持围绕构建和谐XX,把化解社会矛盾、减少利益冲突作为首要任务。针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及时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心态和动态,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提供决策依据,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诉求表达机制,使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通过正常渠道得以表达,话有处说、理有处讲、冤有处诉,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办到的,立即就办,不要拖延;暂时不具备条件的,说明原因,征得理解;不合理不能办的,也要给群众一个明白说法。切实加快建立“减压机制”,加大预警排查和调处力度,要抓住一个时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重点加以解决,通过完善大调解机制,紧紧抓住利益调节这个关键,综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减少利益冲突和矛盾冲突,调解和钝化社会矛盾,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要重点解决好市政工程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以及涉法涉诉上访等突出问题,要有效整合行政、司法、公安以及基层组织资源,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衔接起来,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感化的方法,多策并举,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矛盾调处中心作用,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妥善处理和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避免和防止矛盾激化和升级。如在纬七路拓宽改造东延工程、XX河沿线景观改造工程和路子铺危旧房改造等拆迁工作中,涉及面广、动迁住户多、时间紧、任务重、矛盾突出,为了保证重点工程建设不受影响,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广泛动员,全员上阵,靠前指挥,昼夜工作,街道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要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努力为构建和谐XX营造有序、稳定的社会环境。文秘114版权所有第五,坚持加大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城市建设,既要外树形象,更要内求和谐。要以迎接“十运会”为契机,采取大整治、大拆违等举措,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着力改善区域面貌,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一要治理环境污染,大力推进街巷保洁和专项整治工作,坚决遏制环境恶化。二要美化净化环境,加快实施绿化工程,不断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三要加强市场管理,加大对“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四要加大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等公益配套设施的规范和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现代化大都市的文明形象。通过文明城市的创建,使城市天更蓝、绿化带更多、更绿,让广大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真正过上和温馨的小康生活。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五篇:构建新时期和谐护患关系的几点思考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构建新时期和谐护患关系的几点思考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

关键词:

护患关系是指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具有护理专业性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减少护患纠纷,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对于患者战胜疾病,尽快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结合近几年来我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努力构建我院新时期和谐护患关系取得一定效果。服务理念的改变

1.1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医院如同一个企业有自己的医院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当前精神文化已经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当利用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教育医院的护理人员树立良好的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具

有“利他”精神,充分发扬传统医学中“医者父母心”的优良医德。

1.2树立牢固的品牌意识

如上文所述,当前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因此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护士的业务技能、护理操作期望值越来越高。为此,护理管理者要有意识地培养每一位护理工作者的护理服务品牌意识,让每一位护理工作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护理质量。此外,护理管理者要培养护士的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医院护理形象。

1.3培养干部保健服务理念

作为干部保健单位,服务对象知识水平较高,具备一定的医学常识,且见多识广,容易发现服务的缺陷。服务于这样的一个群体,护士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外,还必须要有更强的服务意识,更先进的服务理念,在工作中有意识的提高自身人文修养,牢记干部保健原则,不断灌输干部保健服务理念。并进一步强化健康管理理念,建立干部保健对象的健康信息档案制度,推动预防保健的不断深入。2 服务技术的提高

2.1提高专业护理技能

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是一名护理工作者最基本的技能,护理操作是否熟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对医院的护理形象的认可度,因此护理管理者要在创造温馨服务的同时,狠抓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训练。强化护士的护理技能培训,采取一帮一的带教方式,由一名资深护士带教一名低年资护士,培训每一位护士成为护理技术能手,在为患者进行穿刺时做到一针见血。采取多种形式,对护士进行业务培训,利用周会、晨会的机会,学习国际护理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探索护理服务新领域,提高责任制整体护理水平,突出技术创新、特色辟新、服务创新特色,通过不断提升的护理服务技能,构建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

2.2提高沟通能力

护士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能。在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之前,都应当告知患者及家属进行此项治疗和护理操作的目的,具体操作方法,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告知其他病友成功治疗的案例,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使他们对每一项治疗和护理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消除医生与患者之间医学知识的补品横。对于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护理工作者应给予认真解答,使患者和家属对护士产生安全感与信赖感,以减少护患冲突和护患纠纷的发生[1,2]。另外,在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护士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护士要注意言语亲切温和,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交流,同时注意语气、态度、语速。此外,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士要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要具备较强的控制和调整能力,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以免影响护患之间的沟通。注重创新服务

3.1重塑护士形象

从塑造护理工作形象入手,要求护理人员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始终贯彻责任制整体护理理念,在社会公众和患者

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医院护理形象,体现护理特色和服务水平[3]。强化爱心和形象等人文因素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树立护理品牌服务理念,由护理部和各科护士长共同设计和策划护理最佳形象,全体护士集思广益,将人性化护理贯穿始终。积极倡导感动护理服务,善待每一位患者,视病人如亲人,力争做到最好。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将“提供满意服务”作为最高标准。

护理部定期组织全院护士开展护士礼仪专题讲座,通过多种形式,规范护士仪表、举止,并将此纳入一月一评、一季度一评比、一年一度的护理质控检查标准之中,以提升护士的整体形象和人文素质。

3.2提供延伸服务

? 要以宣传媒介为载体,充分利用宣传工具,扩大医院护理形象在社会上的地位、影响力及认知程度,在社会公众心中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护士亲切地送上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张亲情联系卡、一个详细的解释,礼貌地自我介绍,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尊重。我院把开展健康教育作为护患和谐的突破口,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知识书籍、健康光盘、健康保健知识课,内容有爱心嘱咐语,相关疾病的饮食要求,休息原则,主要药物作用、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的方法等。

4小结

现代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也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简单的问候到精湛的技术,再到对病人的尊重、关怀和理解,每一个护理细节都需要倾注高度的责任心、细心、耐心和爱心;同时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也有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必须努力为病人营造一个平等、轻松、和谐的环境,使患者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我院的服务满意率达99%,近几年未发生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宋利萃,全姬淑,蔡红玉.沟通技巧在新型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4):130.[2] 王群英.ICU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3(20):26-28.[3] 夏丽芳.病区护士长做好与患者家属沟通工作的重要性[J].当代护士,2005,7:24-32.

下载新时期构建和谐交通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时期构建和谐交通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警察的位置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前移,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扩大。警民关系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在构......

    如何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合集)

    如何构建警民和谐关系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人民警察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又是构建和谐社......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

    构建和谐交通 促进交通发展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张春贤部长也已在有关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交通的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研究构建社会......

    如何构建新时期和谐的警民关系

    警民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支,是指人民警察在严格执法时与人民群众自觉守法之间建立的一种长期而特殊的社会关系。良好的警民关系是民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但是近几年......

    如何构建新时期的党群干群和谐关系

    如何构建新时期的党群干群和谐关系 摘 要: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定,同时也影响到社会是否稳定和谐、是否健康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同......

    新时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

    建设平安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吴青 摘要:本文对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医患关系、和谐、沟通、平安医院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浅谈新时期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新时期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朱维全宋辉 (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300)[摘要]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关系到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