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5章第2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时间:2019-05-12 06:5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5章第2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5章第2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5章第2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

1.交通阻塞

相对于道路网的承载力来说,汽车数量过多,诱发了交通阻塞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交通阻塞是汽车社会的产物。在人们上下班的高峰期,交通阻塞现象尤为明显,在很多大城市中心区,高峰期交通速度仅有每小时16km。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经济的效率。大城市圈内的汽车道路还在继续建设,汽车数量也进一步增加,道路的建设和汽车的增加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更为严重的交通阻塞。

2.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许多大城市存在的日趋严重的问题。

3.公共交通问题

在发达国家,一方面对公共交通工具依赖性较大的低收入阶层是一个打击,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中产阶级甚至低收入阶层对小汽车的依赖性。这又使公共交通进一步萎缩,形成恶性循环。在发展中国家,则使公共交通高峰时间的拥挤现象更为严重,从而加剧了城市交通问题。

4.步行者问题(包括骑自行车者

步行者的易达性很差,步行者设施缺乏 5.停车问题 汽车并非总处于运动之中。当它们处于静止状态时,就要占据一定空间。汽车越多,占据的空间越大。失业、福利、职业培训和贫困等问题随之出现。发展公共交通还需要政府大量补贴,其结果将限制解决其它问题资金的流动,或者被迫增加税率。高税率将使货币从个人手中分配到政府手里,从而可能造成社会经济体系变化,也增加了政治不稳定性。

城市交通 城市(包括市区和郊区)道路(地面、地下、高架、水道、索道等)系统间的公众出行和客货输送。在人类把车辆作为交通工具之前,城市公众出行以步行为主,或以骑牲畜、乘轿等代步。货物转移多靠肩挑或利用简单的运送工具运输。车辆出现后,马车很快成为城市交通工具的主体。1819年巴黎市街上首先出现了为城市公众租乘服务的公共马车,从此产生了城市公共交通,开创了城市交通的新纪元。

城市交通的特征因各城市的规模、性质、结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地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具有的主要特点则是相同的。①城市交通的重点是客运;②早晚上下班时间是城市客运高峰;③每个城市的客流形成都有自身的规律;④城市客运量大小与各该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有直接关系。

私人交通

徒步和以自用车为交通工具的出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轿车、摩托车、自行车为工具的私人交通得到迅速发展。它方便了人们出行,机动灵活,行止随意,可以“从门到门”。但是这些自用交通工具载量小,运送效率低,道路利用率不高。私人交通工具发展的结果,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①交通拥挤和交通阻塞,城市中的平均车速日益下降;②交通事故增加;③噪声和空气污染日趋严 1

重;④能源消耗量猛增;⑤停放车场地严重不足。为了克服这些矛盾,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曾致力于道路系统的改善:加宽地面道路,修建高架路和高速路,开辟地下交通。此外,在交通管理、交通控制系统方面采用了计算机等新技术。这些措施虽然提高了道路通过能力,但是仍解决不了由有增无减的私人交通流所造成的道路阻塞问题。货运交通存在的问题虽不如客运交通突出,但也受到了交通阻塞的影响,出现了紧张局面。人们从教训中得到了一条宝贵的经验:解决大、中型城市的交通问题,应该特别重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货物专业运输;私人交通和非专业的货物运输只能作为公共交通和专业运输的辅助方式,应适当地控制其发展。从而使城市交通更加灵活方便,这是经济合理地解决大中型城市交通阻塞的出路。在工业不很集中的小型城市中,由于公众出行距离较短、客流发生量小而又比较分散等原因,发展私人交通工具在目前仍属可行。

公共交通

中小城市中一般以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等为主要客运工具。在现代大城市中,快速有轨电车、地下铁道等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城市交通的骨干。公共交通工具有载量大,运送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相对污染小和运输成本低等优点。在交通干线上这些优点尤其明显。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有些机关团体的自备客车参与了本单位职工上下班的接送运输,它在客观上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一支辅助力量。

第二篇:教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淮南第28中学 万其兵

一 【教材分析】

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课文主要从两部分讲述:(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教材的着眼点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强调一个“变”字,体现两个“影响”。

教材文字虽少,但内容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本节配置了不少的图片和案例,是教材的组成部分,但似乎离学生们的生活太远。通过乡土地理的活例子,结合该节课程的要旨,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2)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

(3)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2.过程和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通过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本乡本土的认识和热爱之情。

三 【教学重点】

运用案例教学,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四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比较法

消息提取法

五【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和现代的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学生回顾)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它还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进入新课)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边复习相关知识边析标题)

交通运输方式的古今变化:水运→铁路、公路运输→综合交通;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因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变化;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而言,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成的,在研究该标题时以城市为主要对象。

城市形态:团块状、条带状、分散的组团式(联系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一节内容)

(提示)注意标题中“变化”和“影响”两个关键词 教师讲述: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一个地区主要交通方式发生变化,会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一方面,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例如,浙江省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另一方面,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例如,我国清朝末期,由于大运河的淤塞,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发展轴。例如株洲市就是沿铁路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武汉市长江和支流汉江的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航道,城市形态呈现沿江分布的特点。另外,交通运输布局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就会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城市群。

(引导)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课文中引用武汉市、石家庄市、阜阳市等例子,均可得到印证。

〔承转〕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空间的形态,对商业网点的分布同样也有影响。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商业网点?(指能够聚集人流、物流的各种“节点”。可以是大、中、小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部具有聚集人流、物流功能的商业中心。)读图5-8;5-9思考

1两个图呈现的地形各是哪一种? 2商业网点哪个稠密?哪个稀疏? 3说明地形与商业网点有什么关系?4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关系?

教师讲解: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商业网点密集;山区地形崎岖,商业网点则稀疏。

交通运输不仅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还会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位置。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沿交通线分布。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和商业网点的变化,认识到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状况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交通线路的选址,要充分地考虑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二 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淮南第28中学 万其兵

2012-04-23

第三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2019年12月2日“世界最长的输气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下图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俄天然气输送采用管道的主要原因是()

A.建设难度小,成本低

B.连续性好,安全性高

C.运输速度快,运费低

D.路程远,适合流体运输

2.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后对我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①缓解能源短缺问题②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③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④优化东部地区产业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快递已成为现代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图1示意某快递公司在某市区附近设立的主要服务网点分布,图2为联结快递网点与客户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市快递网点的区位特点有()

①交通便利②人口密度大③货源充足④商店较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快递公司使用图示运输工具的主要原因是()

A.无需驾证

B.运距较远

C.成本较低

D.灵活快捷

物联网是城市智能系统坚实的技术基础,支撑着整个城市智能系统,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读物联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促使物联网兴起的核心因素为()

A.互联网

B.劳动力

C.大数据

D.原材料

6.在城市智能系统中,不适合物联网应用的领域是()

A.车流监测

B.文物保护

C.档案分类

D.垃圾分类

7.在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居首位的地区可能是()

A.川渝地区

B.东北三省

C.长三角地区

D.环渤海地区

2019年6月建成的敦格铁路重难点工程是沙山沟特大桥。下图为敦格铁路经过的局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沙山沟特大桥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A.干旱缺水

B.流沙地质

C.高寒缺氧

D.风沙活动

9.戈壁砾石滩的砾石主要来源于()

①阿尔金山季节性洪水搬运的砾石②冬季西北风强烈时搬运来的砾石

③夏季冰川融化移动搬运来的砾石④基岩经强烈风化后的碎屑残积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滇、川、藏“大三角”地带,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商贸通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藏区马匹肺活量大,耐力好,品质优良,而云南茶树品种丰富,所以藏区与云南形成了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

读下图“茶马古道”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0.云南茶树品种丰富的原因有

①纬度低②地表起伏大③土壤肥沃④河湖众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修建茶马古道的自然障碍有

A.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B.夏季风不稳定,旱涝频繁

C.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D.冻土广布,影响路基

12.最能体现拉萨地域文化特色的是

A.青稞、牦牛

B.神山、圣湖

C.布达拉宫

D.藏传佛教

读“湖南张家界某山区的公路景观图”。该公路号称“九十九道弯”,似玉带环绕,弯弯紧连。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该公路“弯弯紧连”的目的是()

A.降低线路坡度,保障行路安全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观光旅游

C.通往更多村落,促进经济发展D.增加线路密度,构建交通网络

14.在修建该公路时应特别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滑坡

C.干旱

D.台风

“滴滴出行”,中国知名的一款打车软件,被称为手机“打车神器”,是受用户喜爱的“打本”应用。日前,滴滴已从出租车打车软件,成长为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拼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滴滴出行”APP改交了传统打车方式,建立了大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用户现代化出行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滴滴出行”带来的影响是

A.可替代城市公共交通

B.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C.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D.大大增加了路上行驶的车辆数量,加剧了环境污染

16.与路边拦车的传统打车模式相比,“滴滴出行”

A.降低空驶率,节省司乘双方资源与时间

B.导致一招多车,增大空驶率

C.使用线上支付车费,增大乘客坐车费用

D.司机根据乘客目的地按意愿“接单”导致一些地区出现打车困难现象

17.“滴滴出行”行车路线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RS

B.GPS

GIS

C.RS

GPS

D.RS

数字地球

无水港(如下图)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内陆的进出口商品可以在无水港内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通过多式联运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集装箱直接装船出海。近年来,天津港陆续在内陆腹地辟建了一批无水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无水港业务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高铁运输的快速发展

B.海运速度不断加快

C.多式联运逐步实现

D.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

19.天津港在内地大力发展无水港业务,不能()

A.降低运输成本

B.减轻港口负担

C.扩大港口腹地

D.提高运输效率

下图所示地区位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于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图中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与甲路段相比,乙路段()

A.地处热力环流下沉区,浓雾较小

B.距离居民区较远,气温较低,浓雾更多

C.地势较低平且水汽较多,浓雾更多

D.海拔较低,对流较弱,浓雾较少

21.随着人口增加,丙村要沿着山前公路扩建居民点,有沿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两种方案,比较适合的方案及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丙村东北方向,交通通达度及降水量B.丙村南偏西方向,可建设用地及地质灾害

C.丙村东北方向,劳动力及水源D.丙村南偏西方向,气温及降水量

2018年1月17日,川藏铁路拉萨—林芝段中,目前最长的桑珠岭隧道全线贯通。在隧道掘进中克服了高强岩爆的恶劣地质条件。岩爆是地下水受到了山体重量的压力,产生高压,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导致的岩石爆裂并弹射出来的现象。下图为川藏铁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2.青藏铁路在2006年就已经通车,而川藏铁路到现在才分段修建,其主要原因是川藏铁路修建难度更大。川藏铁路比青藏铁路修建难度大主要是因为川藏铁路

A.线路更长,投入成本更高B.地势起伏更大,工程建设难度更大

C.经过三江源保护区,环保成本高D.经过的多年冻土区更广,建设难度更大

23.有关岩爆发生的地质条件的推断,可能的是

①岩石松软,易被弹射出来②岩石比较坚硬,有利于积聚高压气体

③地质活动频繁,岩石多裂隙④地质稳定,多花岗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据图示信息推断,林芝站(距林芝城区直线距离13km,距米林机场直线距离30km)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A.远离林芝城区,可迅速扩大林芝城区范围

B.尽量靠近米林机场,方便旅客换乘

C.尽量靠近林芝城区,同时使列车绕道较少

D.远离林芝城区,减少对城市环境的严重污染

二、综合题

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智利矿产丰富,北部荒漠高原地区有丰富的铜和天然硝石,但化石能源缺乏。早期硝石的开采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是智利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一战后随着人造硝石的兴起,铜矿开采与冶炼逐渐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支柱,目前智利已成为世界最大铜矿出口国。

材料二 智利某能源公司计划在本国M地东部的高山修建两座“水电站”(下图),利用先期开发的太阳能把海水抽到高山水库,然后让海水倾泻而下用于发电,以获得持续稳定的电能。

(1)简述智利气候类型的地区差异。

(2)评价智利输出铜矿的交通条件。

(3)从自然角度说明该公司计划在M地建水电站的理由。

(4)分析智利“硝石经济”衰落的原因。

26.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珠江上游地区流速快,流水的_________(外力作用)强烈,加上植被破坏严重,珠江水系向海洋年均输沙量达08亿多吨,说明珠江上游地区_________(环境问题)严重。

(2)红水河流域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____工程的输出地,该工程对输出地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

(4)云南省花卉产业发达,简析该地冬季发展鲜花种植有利的气候条件。

(5)简述该地修建铁路过程中不利的地质地貌条件。

参考答案

1.B

2.A

3.A

4.D

5.A

6.D

7.C

8.B

9.C

10.A

11.C

12.C

13.A

14.B

15.C

16.A

17.B

18.D

19.B

20.C

21.B

22.B

23.C

24.C

25.(1)智利东部山区和西部沿海地区气候差异明显;东部山区为高原山地气候;西部沿海地区南北气候类型不同,其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中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智利海岸线漫长且多良港,便于海运;铜矿分布区距港口较近,便于输出;矿区地形复杂,运输成本较高。

(3)依山傍海,落差大;距海近,方便抽取海水;该地太阳能丰富,有抽取海水的能源保障。

(4)人造硝石的兴起,导致天然硝石市场需求减小;硝石大量开采会破坏生态,引起严重的荒漠化;人员工资升高,硝石开采成本加大,利润减小;北部地区水源缺乏,硝石开采需水多。

或该地铜矿资源丰富;铜矿开采利润较高;铜矿开采对生态的破坏相对较小。

26.(1)侵蚀作用

水土流失

(2)电力资源丰富;锰、锡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3)西电东送

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地形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

(5)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多溶洞和地下河,低级不稳定

第四篇: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章 第2节第2课时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

地球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2011·试题调研)利用气象卫星对寒潮、台风、暴雨、洪涝等进行监测,是提高气象预报准确度、减少气象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中国园林网2010年10月21日消息:今年第13号超强台风“鲇鱼”已进入我国南海,正向珠江口逼近,市委常委昨日下午在市三防指挥部召开会议,全面部署防御超强台风“鲇鱼”的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气象卫星发回的卫星云图主要运用了()

A.全球定位技术B.卫星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技术D.数字地球虚拟技术

2.对西北太平洋上台风的监测,可通过分析多幅卫星的云层图片,获得()

①台风中心位置 ②台风的强度和速度 ③台风所造成的降水范围 ④台风的移动方向 ⑤台风的登陆地区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对“鲇鱼”的监测使用了气象卫星,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解析: 第1题,气象卫星云图主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各种气象要素进行监测。第2题,利用卫星遥感可以监测台风的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某个地区的天气状况。第3题,卫星云图是GIS接受了气象卫星的遥感资料,经过处理后输出图像信息。

答案: 1.B 2.D 3.A

(2011·试题调研)下图为某工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选址的工作流程图。读图回答4~5题。

4.最有可能采用图示流程进行选址的工程是()

A.汽车加油站B.地下水天然下渗补给区

C.大型游乐园D.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

5.图示GIS处理与分析流程中,a环节所示功能为()

A.趋势分析B.叠图分析

C.风险分析D.模式分析

解析: 第4题,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工程要求有适宜的地质条件,远离人口稠密区、主要

用心爱心专心-1-

交通道路和生态保护区,应为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第5题,a环节为交通、人口分布等各种图层的叠加分析。

答案: 4.D 5.B

科学家观测研究表明,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据此回答6~7题。

6.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信息的获取,主要采用了()

A.遥感(RS)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D.数字地球

7.对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采用了()

A.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 D.地理信息技术

解析: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动态监测沿海海平面变化状况,从而获取海平面变化信息。而对海平面变化信息的分析处理,要依赖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模拟演示功能。

答案: 6.A 7.B

8.GIS不仅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能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2010年3月23日发生在西藏林芝察隅的森林火灾全部扑灭。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以便于及时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订灭火方案

解析: GIS是地图的延伸,它通过地图处理、数据库进行“空间分析”,用于监测森林火灾,可以监测火灾地点、范围,并通过复杂的“模拟分析”“虚拟模拟”预测分析火势蔓延方向,从而为制定灭火方案提供技术依据。

答案: D

9.关于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 ②数字地球已能满足人类目前的需要 ③数字地球的最大特征是虚拟现实 ④数字地球采取集中方式存储信息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的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其最大的特征是虚拟现实。

答案: B

GIS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将它用作于课题研究。据此回答10~11题。

10.下列四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作的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其中只适宜用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

11.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

①地形图层 ②土壤图层 ③气候图层 ④人口图层 ⑤商业网点图层 ⑥农业图层 ⑦工业图层 ⑧城市图层 ⑨交通图层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⑥⑦⑧⑨D.⑤⑥⑦⑧

解析: GDP增长情况、进出口贸易增长和降水的年变化是纯数字或表格、曲线图类的数据,不牵扯三维空间,贫困人口分布是三维空间分布,可以用GIS数据库处理;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地形图层(用于了解地形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土壤图层(用于了解土壤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气候图层(用于了解气候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和人口图层,而商业网点图层、农业图层、工业图层、城市图层、交通图层等属于人文地理范畴。

答案: 10.C 11.A

“数字地球”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对地球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间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也就是模拟地球。据此完成12~13题。

12.数字地球即()

A.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 B.用数字度量半径、体积、质量等的地球

C.用经纬网络描述的地球 D.“数字城市”和“数字校园”

13.下列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数字地球是将地球上每一点的信息,按地理坐标加以整理后构成的信息模型

B.数字地球是信息化的地球

C.数字地球可以让人们实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梦想

D.数字地球的核心是可以让人们做任何想做的事

解析: 数字地球即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数字地球的核心是用数字化手段来处理地球的各方面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答案: 12.A 13.D

二、综合题

14.(2011·试题调研)当今,“3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__________。根据图1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____________技术。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________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________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________颗卫星的信息。

(3)图3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________,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________,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⑥和________。

(4)图3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____________技术的组合。在图3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图中可知北京与图中A的距离约等于GIS的查询半径,在此基础上,根据图中已知的图上距离和查询半径计算出该图的比例尺。再根据图中显示城市的经纬度,得到各城市与北京的方位关系,即可得到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代表的字母。(2)考查“3S”技术的用途。(3)考查“3S”技术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图中数码表示的地理意义。图中①、⑤表示RS对GIS和GPS的影响,②、③表示GIS对RS、GPS的影响,④、⑥表示GPS对GIS和RS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即可得到正确答案。(4)考查读图能力,可从重叠部分得出乙表示GIS与RS的结合,丙表示GIS与GPS的结合。再根据甲、乙、丙、丁表示的地理意义,选择最有把握的一个方面举例说明即可。

答案:(1)1∶50 000 000 A、D、B、C

(2)RS GIS GPS

4(3)① ④ ②

(4)GIS与GPS 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位置;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装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丁:RS获取森林火灾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灾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任答一点即可)

1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3)题。

材料 为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我国提出了建设“数字黄河”的现代治黄理念,借助现代化手段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对全流域及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以功能强大的系统软件和数学模型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数字黄河”以众多高新技术为支撑:一是信息采集系统,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遥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手段采集数据、图像、声音、视频等基础信息;二是数据传输系统,通过微波、超短波、光缆、卫星等快捷传输方式,传输防汛指挥、水资源管理、水质监测和水土流失治理等所需基本信息;三是数据存储及处理系统,“数字黄河”的信息是海量的,利用高容量存储和高速度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完成;四是数字模拟系统,利用优越的计算机性能和水利学、气象学、环境学等学科的知识,实现对天气系统、水流及泥沙运动、生态

及水环境变化等现象的实时模拟;五是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内容全面的知识库,优化选择一

个可行的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方案。

(1)“数字黄河”的五大技术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支持优化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方案的关键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属于建设“数字黄河”的积极意义的是(多选)()

A.洪水预报

C.水质监测B.水量调度 D.水土流失监测

E.工程模拟

(3)若建立黄河流域内水能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你认为应该储存哪些方面的空间数据信息? 解析: 由题目可知,“数字黄河”的五大技术环节表现为信息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及处理、数字模拟和决策支持的高新技术支撑。利用“数字黄河”系统可以对黄河流域的洪水、凌汛、水土流失实施防御与治理。建立黄河流域内水能资源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全流域的地质地貌、水文、经济等空间数据信息。

答案:(1)信息采集系统 数据传输系统 数据存储及处理系统 数字模拟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数字模拟系统

(2)ABCDE

(3)应储存的空间数据信息有:①全流域及干支流的水能蕴藏量;②已开发水能的量及空间分布;③重要河段水能资源的时空分布;④水能可开发河段的地质、地貌特征的相关数据;⑤流域内人类的经济活动状况等。

第五篇: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1.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

(3)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位置、兴衰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3)通过调查活动的形式,了解聚落的形态、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形成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案例教学,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将教材P86的活动提前,活动中两个题目分别适用于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把学生分成两组(甲组是居住在城市的学生、乙组是居住在乡村的学生),课前一周内进行活动调查。

1.甲组:调查柯桥轻纺城商贸中心的布局,画好地图,课上展示。

2.乙组:调查本镇的集贸市场的分布,并列出乡镇赶集日的时间表格。

〔复习引入〕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发展,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那么,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带来哪些影响呢?(进入新课)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展示“株洲城市略图”“日本筑波略图”(通过两幅图,帮助学生理解“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扩展”的含义)

〔看图说明〕株洲市是沿着铁路线发展起来的,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筑波科技城,城市是沿着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而发展的。

〔总结〕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可以看出,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

〔阅读材料〕案例2《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分析说明嘉兴在不同时期,其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而扩展。

(2)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展示案例〕《大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衰》

随着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方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扬州还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迅速发展。

〔材料分析〕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调查活动1〕结合课文内容,安排课外活动(网上查询柯桥地区的地图,就地图中主要的交通线内容走访当地交通、政府部门或访问长辈)

调查柯桥交通运输布局发生过哪些变化,对本县的聚落形态有什么影响?并用图或文字表达出来。

〔承转〕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空间的形态,对商业网点的分布同样也有影响。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商业网点?

〔说一说〕在你居住地周围,商业网点给你或你的家庭的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

〔承转〕一个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读图思考〕根据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对比山区和平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承转〕交通运输不仅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还会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2)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看图5.10“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可以看出:西柳服装批发市场位于高速公路边上,交通便利,吸引了各地服装商来这里经营,其布局看重的就是便捷的交通。城市商业中心沿干道线布局,也是追寻一种交通最优的原则。

〔总结〕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承转〕城市商业中心的发展与交通的发展和变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阅读案例3〕《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

把资料和图结合起来,分析说明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的发展与交通的发展变化的关系?

(分析:北京的商业中心分布和变化大致分三个阶段:钟鼓楼市场、三足鼎立格局形成、环路沿线商业中心出现。相对应的交通变化,钟鼓楼市场衰退与大运河运输地位衰落、运输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后两个阶段与城市交通干线形态变化紧密联系)。

〔承转〕商业中心的发展是随着交通的发展而变化的,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

(3)对集镇发展的影响

〔举例说明〕陕西省勉县的长林镇,过去地处汉中经褒河去甘肃、四川的必经之路,来往客商众多,商业十分繁荣。后来由于改线,集镇逐渐衰落,至今连定期的集市贸易都没有了,完全退化为单纯的居民点。以及运河沿线城镇如山东临清等的兴衰,亦可说明交通线的改变对聚落的影响。

〔总结〕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活动汇报〕活动中两个题目分别适用于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把课前的活动调查,分成两组(甲组居住在城市的学生、乙组居住在乡村的学生):城市与乡村对比,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分析。

1.甲组:展示柯桥轻纺城商贸中心的布局图,分析轻纺城商贸中心形成的区位条件?

2.乙组:展示本镇的集贸市场的分布及赶集日的时间表格。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时间和空间格局?预测一下,若当地的交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对赶集日集市产生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认识到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状况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交通线路的选址,要充分地考虑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

课后习题 安全教育

下载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5章第2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5章第2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