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与原因分析(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06:1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与原因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第一篇: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2007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50018.62亿元,同比增长20.35%。在建筑业持续高速增长的条件下,各地、各部门和各建筑施工企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化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加强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加大安全监管工作力度,有效保障和促进了建筑业的安全发展,但建筑事故多发,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促进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各项要求,当前我们必须综合、深入分析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和事故多发的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和建议,以事故教训推动工作,消除事故隐患,防范事故发生,保障安全生产。

一、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2007年全国建筑业共发生伤亡事故2278起,死亡2722人,同比增加48起,上升2.2%,死亡人数增加176人,上升6.9%(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安全事故840起,死亡1011人,同比下降5.4%和3.53%。其中,较大以上事故38起,同比下降2.5%;死亡159人,同比上升8.9%)。其中,发生较大事故96起,死亡357人,同比减少7起,下降6.8%,死亡人数减少26人,下降6.8%;发生重大事故5起,同比增加4起,上升400%,死亡55人,同比增加44人。发生特别重大事故2起,死亡99人,同比增加2起、99人。建筑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工矿商贸企业总数的19.18%和19.60%。

(一)事故特点

1.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总量上升。2007年全国建筑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6.9%,这是近两年来建筑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后出现的新情况,今年遏制建筑业事故上升的任务十分艰巨。

2.重特大事故多发。发生重特大事故7起,死亡154人,同比分别增加6起,143人。特别是湖南省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8.13”特别重大坍塌事故和湖北省恩施州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口“11.20”特别重大坍塌事故的发生教训相当深刻,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为建筑业比较罕见的。

3.坍塌和高处坠落事故仍是事故多发的主要类型。2007年坍塌和高处坠落事故共发生1257起,死亡1574人,分别占总量的54%和58%。其中较大事故共49起,死亡197人,分别占较大事故总数的51.0%和55.1%;重大以上事故4起,其中2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事故和2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坍塌事故,造成122人死亡。3月至11月份平均每月发生5起较大坍塌事故。

4.房屋建筑、公路桥梁、电力及铁路等施工事故多发。从事故行业构成看,房屋工程建筑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居第一位,分别占较大事故总量的35.0%和18.9%;其次是:公路桥梁占14.6%和24.0%、电力占10.7%和9.0%、铁路施工占8.25%和14.5%。

5.多数地区发生了较大以上事故。在全国32个统计单位中,有29个单位发生了较大以上事故,占90.6%。从地区构成看,发生4起以上较大事故的有14个。其中:

7起以上事故:浙江(7起、死亡24人)、四川(8起、死亡38人)、湖北(10起、死亡74人)。

6起事故:山西(6起、死亡35人)、江苏(6起、死亡32人)、重庆(6起、死亡23人)。

5起事故:山东(5起、死亡17人)、河南(5起、死亡23人)、广东(5起、死亡15人)。

4起事故:河北(4起、死亡17人)、黑龙江(4起、死亡12人)、陕西(4起、死亡

14人)、甘肃(4起、死亡12人)、安徽(4起、死亡13人)。

6.塔吊等起重机械事故多发。起重伤害发生较大以上事故23起,死亡90人,分别占建筑施工较大以上事故的22.3%和17.6%,其中塔吊倒塌较大以上事故发生16起,死亡65人,分别占起重伤害较大以上事故的69.6%和72.2%。特别是8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连续发生7起塔吊倒塌事故,死亡31人。塔吊事故主要发生在江苏(3起)、四川(2起)、河南(2起)等地,事发单位多为地方建筑施工企业及塔吊租赁企业。

7.中央建筑企业较大事故时有发生。中央建筑企业全年发生较大以上事故16起,占总数的13.6%,死亡100人,占总数的19.6%,同比下降23.5%和12.8%。主要集中在中国铁路建筑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8.上半年事故大体呈逐月上升、下半年保持高位略有回落态势。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分布看,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年初起点较高,到2月份下滑,从3月份开始逐月上升,下半年事故在高位保持平稳,至年底渐趋回落。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1.建筑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基本建设规模快速扩大,城乡建筑增长过快,使建筑业现阶段呈现出事故高发、多发态势。2007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0018亿元,同比增长20.3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109751亿元,同比增长25.6%。全国公路、水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00亿元,同比增长22.3%。近五年来,高速公路建成2.8万公里,是过去15年的总和;新改建农村公路130万公里,是过去53年的总和。全国铁路基建投资完成1749.8亿元,同比增长12.7%,相当于2003-2005年三年的总和,在建铁路大中型项目125个。这些都给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带来巨大压力。

2.建筑市场不规范,监管不严。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违法分包、非法转包、挂靠等现象比较普遍,建筑市场上存在着拆分项目过细、工程标价过低、不合理压缩工期等问题,特别是建筑业市场门槛儿过低,一些低水平、低素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及队伍进入建筑市场,给建筑安全造成隐患。如湖南省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8.13”特别重大坍塌事故就是因为工程项目中标造价过低,且抢工期、赶进度,忽视质量安全等问题造成的。

3.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滞后。在建设规模高速增长,施工战线拉长,安全风险加大的形势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管理滞后,安全责任不落实。一是一些项目建设单位不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招投标环节不规范,不及时支付安全生产措施费用,任意调整和改变工期,抢工期、赶进度。二是一些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和安全管理工作不能适应企业规模发展的需要,难以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工序的安全监控。三是一些监理单位不认真履行对施工安全的监理职责,监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岗位资质与规范要求不符等问题。四是勘察、设计单位对工程前期安全因素重视不足,前期地质勘察设计深度不够,重大危险因素判识不明,地质类别不清,客观上缺乏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的有效指导。

4.施工现场管理不严,隐患整改不彻底,“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施工企业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认真,对发现的隐患整改不力,对工程分包队伍资质审核不严,违规分包、转包、习惯性违章等现象还大量存在。农民工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如河南郑州富田太阳城二期家居广场中心工程“9.6”模板支撑系统坍塌死亡7人事故,就是由于施工作业人员违规搭设模板支撑系统,对劳务分包队伍疏于管理,以包代管造成的一起较大责任事故。

5.违法违规行为是塔吊坍塌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2007年发生的16起塔吊坍塌事故中有9起是在塔吊安装、拆卸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原因和问题:一是塔吊安装、拆卸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违章从事特种作业;二是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不够,缺

失旁站监理;三是非法使用特种设备,未经检测检验,设备存在缺陷和隐患;四是使用单位维修人员不按规程进行维修保养,无安全保障技术措施,作业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如河南南阳锦江公寓住宅楼工地“6.5”塔吊坍塌死亡7人事故,直接原因就是租赁企业不具备塔吊安装、拆卸资质,违规作业造成的。

6.政府行业监管存在管理漏洞。建筑业专业门类较多,监管职责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造成政府监管主体责任不落实。一是一些铁路、公路、电力及其他工业建设项目等行业领域专业建设工程行业监管职责不明确,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人员配备不足,责任没有完全落实;二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相对比较薄弱,一些领域和环节存在监管盲区,如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工业园区、一些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和工业建设项目、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村镇建设工程等游离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之外,存在监管盲区。

二、典型案例分析

(一)湖南省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8.13”坍塌特别重大事故。

1.基本情况

2007年8月13日16时30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正在建设的堤溪沱江大桥第一孔主拱圈支架拆卸完毕,正在1号桥墩下休息人员发现第一孔主拱圈多处开裂、掉渣。至16时45分,掉落砂浆碎块体积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掉渣处出现明显裂缝,并落下大块石头。此时,0号桥台侧2号腹拱下方主拱圈局部下沉,该处桥面局部下凹,靠0号桥台的1号腹拱迅速破坏下塌,2号腹拱下方主拱圈完全断裂,1号孔坍塌。受连拱效应影响,整个大桥迅速向0号桥台方向坍塌,坍塌过程持续30秒。事故共造成64人死亡。堤溪沱江大桥是在建凤凰至大兴公路(以下称“凤大公路”)控制性工程之一,属A1合同段,其建设单位是湘西自治州凤大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是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勘察设计单位是湖南华罡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是湖南省金衢交通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2.主要原因和教训

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由工程质量引起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堤溪沱江大桥主拱圈材料不能满足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上部构造施工工序不合理,主拱圈砌筑质量差,降低了拱圈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随着拱上施工荷载的不断增加,造成1号孔主拱圈最薄弱部位强度达到破坏极限而垮塌。受连拱效应影响,整个大桥迅速坍塌。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施工单位施工管理混乱、建设单位抢工期、监理单位未履行监理职责、勘察设计单位技术服务不到位、政府行业安全监管不力等问题。

(二)湖北恩施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口“11.20”特别重大坍塌事故。

1.基本情况

2007年11月20日8时44分,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野三关镇境内,正在建设的宜万(宜昌—万州)铁路Ⅱ线高阳寨隧道进口发生了特别重大坍塌事故。该隧道进口端线路走向与318国道近垂直相交,公路外侧为木龙河河谷,隧道与木龙河大桥相连。隧道全长4404.76m,已完成开挖4388m,在距洞口还剩5米时,隧道进口周围的危岩发生了坍塌,致使在隧道进口下方作业的4名工人和318国道上途经隧道口下方的一辆长途客车被埋压,事故造成35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498.68万元。

2.主要原因和教训

(1)直接原因

隧道洞口边坡岩体,受施工爆破动力作用,致使边坡岩体沿原生隐蔽节理面与母岩分离,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失稳向坡外滑出,岩体瞬间向下崩塌解体,造成事故发生。

(2)间接原因

一是勘察设计单位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提交的相关勘察文件中有关高阳寨隧道边坡稳定性的地质勘察结论与现场实际不符,地质勘察工作深度不够,勘察设计方案中的部分措施指导性不够。二是施工单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所属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在施工超前地质探测工作不到位;施工地质工作有缺陷;洞口段未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组织爆破施工;对导洞施工、洞口围岩监控监测和高边坡防护工程技术措施不到位。三是监理单位四川铁科建设监理公司的部分监理人员不具备隧道监理资质,现场监理力量不足;未做到旁站监理,疏于现场监理。四是建设管理单位武汉铁路局宜万铁路总指挥部对勘察设计的技术管理不够严格;在日常施工安全检查不严格;对监理单位的合同履约疏于监管,对现场监理的管理不到位。

(三)无锡市银仁—御墅花园D-A8号房工地“11.14”重大起重机坠落事故。

1.基本情况

2007年11月14日,江苏省无锡市银仁—御墅花园D-A8号房工程施工工地,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造成吊笼内11人死亡,6人受伤。

建设单位:无锡市银仁房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总包单位: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赛华监理公司。

设备生产单位:江苏启东市建筑机械厂。

2.主要原因和教训

经调查初步分析认定:该升降机西侧吊笼电磁制动电机的制动力矩承受不了吊笼内的载重荷载,导致吊笼失速下坠。降坠安全器动作后,由于下背轮的脱落、上背轮螺栓的松动,导致驱动、防坠齿轮与齿条相脱离,防坠安全器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导致事故发生。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严,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不力,存在漏洞。升降机为明令淘汰的落后产品,其在租赁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投入使用前未验收,未委托评估机构对升降机进行定期评估,检查和维修保养不到位,没有定期进行坠落试验,导致设备存在重大隐患并未及时发现。二是监理单位未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工作不实不细,没有对设备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等环节实施监理。

三、主要对策措施与建议

针对建筑安全生产严峻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强化监管,在立足预防,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上下功夫,切实做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为此,提出以下对策措施和建议:

(一)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措施,深化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消除事故隐患

现阶段安全生产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进一步降低事故总量。隐患是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等,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一句话,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表现,也是滋生事故的土壤,只有消除隐患,才能防范事故发生,确保生产安全。当前深化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是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重大举措。为此,我们要支持配合建设、铁道、交通、水利、电监等部门,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深化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并配合有关部门加强联合督查、抽查,指导各地、各企业、各项目单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措施和要求,重点做好铁路建设、公路建设、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以及风险较大的桥梁、隧道、电站、水利设施等专业工程建设的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监管。同时,对台风、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地质灾害所引发的建筑施工事故的重大隐患也要认真开展排查治理。对边坡基坑支护、脚手架工程、塔吊安装拆卸、升降机作业、施工用电、施工现场排水、临时设施等关键环节进行重

点排查,严防坍塌、坠落、模板支撑构件垮落、起重机倒塌等易发事故。

(二)切实落实政府监管职责,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监管

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负有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部门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当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就是建筑施工安全政府监管主体不明确,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多头管理,责任不落实。一些行业领域主体缺位,管理缺失,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主体。为此,建议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切实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应依据《安全生产法》、《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三定”方案中应明确相关的安全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对各类建筑施工领域实施由一个大部门统一监管的主体和体系。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铁路、公路、水利、电力及其他各类工业建设工程等实施统一监管。总之,要统筹城乡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监管关系,整合行政资源,形成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统一监管,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职,相互配合,协调运转的大建设安全监管模式和机制。

(三)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大监管力度,防范事故发生

必须强化事故管理,以事故教训推动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一是建立建筑较大以上事故备案制度和约谈机制。凡是发生较大以上建筑事故的,要求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后十五天之内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备案;会同建设部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三十天内连续发生两起较大以上事故和一起重大事故的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约谈,查找原因,吸取教训,强化督促整改措施和落实。同时,对事发企业(单位)视其不同情况,实施停业整顿,暂扣、直至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给予资质降级、经济处罚或组织督导组进驻现场督导。二是建立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制度。对较大以上典型事故或具有同类共性的案例要组织有关企业、专家和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事故分析,找出事故发生原因,吸取事故教训,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建议。三是加大事故现场督导跟踪力度,掌握事故调查情况,指导地方做好事故查处工作。四是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发生事故责任单位和有关责任人严厉进行追究,处罚到位,决不姑息。

(四)完善安全责任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防范事故发生,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建设各方主体责任。一是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主要责任人特别是法定代表人要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承担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二是要构建以企业法定代表人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从总公司、二级企业、项目部,到班组、作业队、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管理链,特别要落实企业和施工现场终端安全责任。三是强化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安全工作业绩考核,建立企业安全奖励激励机制,对安全管理先进的企业、个人要给予奖励、表彰,对管理不善,事故频发的企业要严肃处理,并记入安全生产不良信用档案。四是强化对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落实安全责任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把安全责任和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五)规范建筑市场,实施综合治理

建筑市场不规范,秩序混乱,严重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必须实施综合治理,切实加以解决。一是规范建设业主的市场准入制度,防止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投资者作为建设业主进入市场。二是加强对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管,规范招投标行为,并明确在工程招投标中,将安全生产费用专项列出,不纳入商务竞标,并要求业主对该费用的使用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改变低价中标的方式,支持合理标价中标,防止一味追求压缩投资,为企业设备更新和安全投入提供一定的空间。三是着力培育建筑二级市场特别是劳务市场等,依托地方政府开办农民工培训学校,加强劳务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素质和基本技能,有组织和成建制地

提供劳务用工服务。四是要提高建筑市场企业准入门槛,杜绝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资质能力差,管理混乱的企业和劳务队伍进入建筑市场从事建筑施工活动。五是依法严厉处罚违法违规分包、转包、挂靠等企业和个人行为。

(六)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是新形势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治本之策。一是配合有关部门修订、制定建筑安全生产监管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及安全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等,完善安全法规标准体系。二是研究建筑业安全状况评价指标及要素体系,形成科学综合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相关行业领域建设工程安全死亡、重伤事故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三是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切实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费用等经济政策措施,强化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高风险项目的安全投入,推进政策治本。四是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深化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地方和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及时研究安全生产的重大倾向性、共性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和政策建议等。当前应建立健全村镇农房建设安全监管体系,消除监管盲区,加强监管和指导。五是要研究建设单位(业主)全面认真履行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职责的政策措施,督促落实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安全投入等方面,以及对建设各方主体加强安全监管的主体责任。

第二篇: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作者:杨帆 刘茉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建筑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本文根据近年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结合现阶段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就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出笔者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60%以上的工作量均由建筑业承担,建筑业产值逐年以较大幅度提升。但是建设工程取得较大进步的同时,其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对个人以及企业、社会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统计,仅2012年1-11月,全国建筑业发生安全事故272起,死亡384人。虽然国家十分重视建筑安全生产,颁布实施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加大对建筑安全的监管力度,但是,我国每年建筑安全事故率和死亡人数仍然居高不下,所以十分有必要对其中的原因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工程各方的主体安全责任不落实

2013年6月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全国建筑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强调“要紧紧抓住企业主体责任不放,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我国 《建筑法》在第五章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第16条,也规定建筑施工安全责任几乎由建筑施工企业完全承担,但是,这些规定基本没有涉及建筑生产中的重要主体———业主和监理单位。事实上,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并非仅仅由于施工单位管理疏漏造成,而是与项目策划和设计阶段的准备不足、图纸设计质量差、施工过程中抢进度赶工期、恶意拖欠施工企业资金等原因有很大关系。

2.2 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问题突出

建筑业内层层转包是目前进行施工项目建设的“潜规则”。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很多施工承包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将工程转包、违法分包,致使最终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的单位无论在资质上还是生产设备上或者生产技能方面远不能达到安全施工的要求。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在施工过程中不按国家规定强制执行的施工材料标准进行施工,甚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若加上监理单位没有履行监理职责,发现问题不及时纠正,这也是施工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

2.3 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建筑工程规模大、施工周期长、投资高、建设风险也高。在现场施工中,某些施工单位无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违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违法施工,违章作业,忽视对建筑材料的进场、数量的规划、材料的放置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另外,建筑水泥搅拌设备与焊接设备的使用、管理以及水电等方面工作的混乱往往构成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2.4 政府部门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不到位,一些建设工程游离于主管部门监管范围之外建设工程的发展较快,部分地方的建设部门在进行监管时,工作落实不到位,对于国家规定的、有关施工的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以及法规传达不到位,没有进行具体的落实。检查工作仅仅是停留于检查上,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政府对建设施工方的引导工作欠缺,相关的法律条款没有进一步完善;监督机构、部门没有充分发挥监管、处罚等力度,使得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监管力度大大降低。

2.5 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技能

在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整体职业素质较低,这一直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各种建筑施工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的安全意识淡薄,较少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缺乏安全操作知识,在施工中经常因贪图方便和快捷等而违反操作规程。尤其近些年来,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大量开发,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现场建筑施工的难度越来越大,施工机具也越来越复杂,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也显得愈为严峻。3 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建议

3.1 明确、落实法律责任

要降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落实建筑活动各方的安全责任,建议由业主和监理单位承担部分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责任,使得安全施工活动时刻处在监管之下。这样,不仅弥补了政府安检部门力量不足、检查不细的缺陷,而且调动了各方重视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3.2 对建设工程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

通过对建设工程从决策阶段、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直到运营维修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对各个阶段的资金使用、检查维护、安全评估与安全问题预防等环节建立强制性标准和执行规范,各个环节严格把关,配合质量检测、安全许可、现场检查、技术指导等方式,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3 严厉处置有安全隐患的施工单位,加大事故通报及查处力度

我国政府对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全国绝大多数省地级城市也成立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初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但是,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仍有较大缺陷,突出表现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政府安全检查监督工作的方式、应承担的安全责任不明确;建筑施工企业目前普遍存在工伤事故瞒报、漏报甚至不报的情况。所以,一定要依法严肃处理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该降级的降级,该撤职的撤职,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还应突出规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涉及安全的项目审批,审批后的督查,安全生产监督和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落实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对于企业,政府要重点督促企业落实主要负责人、项目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度,尤其是要落实工程项目部经理和主管安全生产的项目经理的责任制。

3.4 提高建筑施工者的综合素质

要进一步强化建筑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重视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与技能、救护与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要求施工者掌握有关建筑新材料、新工艺以及设备的相关操作,掌握施工的安全、管理等操作技术。确保进入施工场地的施工单位具备专业的技能和健全的安全管理办法,确保参加施工作业的从业人员熟练掌握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技能,切实提高企业和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通过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完全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最大程度消除或减轻对人身安全的伤害,也可以降低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失。总之,参与建设工程的各方应该充分体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大执法的监管力度,将安全管理的办法落到实处,减少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然而,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整体工程,需从业者在具体施工过程以人为本,不断探索,不断改进,采取有效的对策,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何泉浪,陈勇,黄劲淼.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4).[2]田元福,李慧民,李潘武.中美建筑安全管理比较研究[J].建筑经济,2003(2):49-51.[3]钱伟.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6).[4]涂向阳.引发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及预防措施[J].陕西建筑,2011(3).

第三篇:建筑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与交通运输业、采掘业一道也是国家的高危行业。除了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因素制约之外,其中政府、施工企业、项目现场三方各自所应承担的管理责任,没有完全履行,也是建筑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一个主要因素。

一、建筑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1、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国民经济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建筑业200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0万亿元人民币,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5%左右。全国建筑企业有10万多家,从业人数5000多万人。

2、建筑业是高危行业。建筑业的死亡人数从2001年的1160人上升到2006年的2538人,年均增长9%左右,基本上与国民经济的每年增幅相同。建筑业的死亡重伤在全国的生产安全事故中的比重约为23%,是仅次于交通、矿山的第三高危行业。

3、高坠、物体打击、触电是建筑业的三大危险因素。据有关资料显示,建筑业的安全事故中,高坠占37%,物体打击占24%,触电占13%,其它占26%.二、建筑业国家安全监管的现状

1、国家从宏观层面对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自1997年11月国家颁布建筑法以来,陆续制订了一系列的配套法律法规。主要有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等。

2、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在实际执行中可操作性不强,配套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建筑法中规定了建设、施工、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但实际工程建设中,还涉及设备租赁、劳务承包、工程造价咨询等建设参与者,对这些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缺乏明确规定。另外,对安全监督的执法主体设置不规范。安全监督机构国家设有安全生产监督局,行业设有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或独立的安全监督站,各职能部门职责重叠、交叉,存在监管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的弊病。

3、安全监管队伍素质不高,安全监管机构不键全。很多安全监管人员进入监管队伍之前从未搞过安全管理工作,不懂安全,不懂业务,同时存在经验型人员多,技术型人员少的现象。安全监管机构有的只有专兼职人员2~3名,安全监管机构形同虚设。

4、安全监管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监管手段。由于投入经费不足,技术装备、监测器具落后,安全监管人员到施工现场检查,仍然靠眼睛看、耳朵听、手摸的传统方法,主观随意性很大,对被监管单位缺乏说服力。

三、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现状

1、工程安全生产投入不足,而且安全措施资金还经常被占用或挪用。现在的建筑市场,从建设方来看,投资主体已经多元化,有国家、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自然人,不论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如何,除国家为主的公益性项目以外,投资的目的已经严重商业化,少投入又多又快地产出,是业主投资项目的必然选择。虽然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规定,建设单位应在工程概算中确定并提供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措施费用,但投资概算里的安全措施费通常不会列出,往往是含在间接

费的百分之零点几里边。因此安全费用成了无源之水。从施工单位看,通过招投标得到的工程项目,安全措施费通常不能过多考虑,建设单位从本身的利益出发,通常也是在最低价和次低价中选择。因此安全投入不足也是施工方心中永远的痛。

2、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在低水平上徘徊。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多限于突击性、运动性、通知式的安全生产大检查,缺少日常的具体监管制度和措施,或者是制度和措施难予落实。一些企业没有制订应急救援预案,或预案没有演练属纸上谈兵。

3、施工单位项目点的安全管理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在纠正一些不戴安全帽、喝酒上班等显而易见的问题上抓得紧,而对一些投入较大的预防措施上,如临边防护、漏电保护、一机一闸,侥幸心理占得比较大,往往做不及时、做不到位。这也是高坠、物体打击、触电产生伤害的直接原因。另外,项目经理部是临时组织,往往是包交管理费,节余自支,因此短视、侥幸、一次性的行为比较普遍。检查出的安全隐患重复率高。这也使得各种、各级安全检查的收效甚微。

4、施工现场的监理一方,是代表业主,最直接与施工方打交道的单位,但监理的依据是与业主的监理合同,是服务性的中介组织,与施工单位并无直接的合同关系,因此在施工现场这一微观安全监管环节,并无强制力。发现不整改的重大安全隐患,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只能采取的最终办法是及时向建设单位或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因此,具体生产环节上的安全监管,还是以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为主。

四、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的思考

1、国家首先应理顺国家监管、行业监管、地方监管、企业监管等方面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其次国家要强化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已经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要查清事故原因,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国家应实行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在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造价体系中,安全施工费被列入直接费中的措施费一栏中,而定额测定费却被列入规费一栏中,二者在国家和社会中孰重熟轻,自不明而喻。但在实际操作中,措施费是可以优惠和不计的,规费却是政府有关部门强制征收的。笔者以为,安全作为人的最基本需求,国家对其投入也应当列入规费强制征收和使用。

3、政府应加强对建设方的管理。建设方作为项目的投资主体,在工程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过多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企业在社会中的责任。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义务不履行或履行不到位,招投标时一味降低工程造价,不科学地、盲目地要求施工单位赶工期,从源头上埋下了安全隐患。笔者以为,国家在建设单位申领施工许可证时严把安全施工措施关,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4、施工企业应建立自身的安全保证资金或安全风险抵压金制度,这些资金一部分用于企业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宣传、工伤保险等管理性开支,一部分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安全防护、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支出。这方面靠企业的自律行为在现阶段难予落到实处,可以借鉴住房公积金的方式,由政府从税收中投入一点,从建设和施工单位两方面征收一些,由安监部门监督使用,彻底解决安全资金投入不足,建立长效的安全保障机制。

5、安全监管是法律赋予政府安监部门的职责,在现阶段政府安监部门存在队伍素质不高,安全监管机构不键全、缺乏必要的监管手段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具体项目上的具体微观监管行为,委托给监理公司,委托中注明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代表政府安监部门,对重大事项采取强制手段,避免反复报告而耽误重大隐患的最佳处理时机。真正做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监管重心下移、监管关口前移,实现安全管理,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四篇:幼儿园课程现状与原因的分析

幼儿园课程现状与原因的分析

中国幼儿园开始建立在20世纪初,幼儿园教育主要照搬外国的教育模式。从教育内容、方法、到设施和玩具都是仿效西方和日本。那么中国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是什么现状呢?我认为当前幼儿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教师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不够深入。现在中国的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层次大多数都是中师或幼师毕业,他们在学校进行的是技能技巧的训练,对理论层面的理解不够深入,有的幼儿园有时会请些专家来讲座,但部分教师还是觉得专家的讲座有点晦涩难懂,这就是教师理论基础薄弱的原因。由于教师的理论基础薄弱,因此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也不够深入,这是中国当前幼儿园存在着的重要问题。

2、教师在实践活动时是“以孩子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点分不清楚。虽然我们的口号是以“幼儿为中心”,但是在进行课程实践时,过于强调以“幼儿为中心”会使孩子无法无天。就拿我们的常规教育来说,对孩子进行常规训练是无视孩子主动性的表现,把孩子的行为举止禁锢在一些规则中。可是,对于广大的教师来说,常规教育很重要,幼儿可以通过常规教育的训练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这样就会避免在组织活动时的混乱。其实,常规教育对我们的幼儿园活动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常规教育的开展,幼儿就会没有规则意识,这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片面追求知识技能。当前的幼儿园为了招生,幼儿家长也要满足虚荣心,都热衷于进行幼儿培优。幼儿教育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态,无论是智能开发也好,好事艺术培养也罢,都是片面追求知识技能的培养,追求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甚至以识字、数数、背古诗、唱歌、跳舞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行为作为考评幼儿教育成效的唯一指标。

4、忽视学习品质培养。正因为幼儿教育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态,片面追求知识技能的培养,因此忽视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的,需要长期坚持、反复强化,建立稳固的动力定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自动化,即“习惯成自然”。这是一种由内而发的驱动力,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内在动力源泉。

在世界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我国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呈现一种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反思,对一些主流的教育观念进行质疑,并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幼儿园课程呈多元化趋向、保育和教育相整合、课程标准化、课程全纳化、课程个性化、课程科技化和信息化。幼儿园课程多元化现状的体现为以下内容:

1、课程理论基础多元化。受当前社会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前苏联教育相关理论的“独尊”发展到现在“百花齐放”的趋势。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一些基本思潮如新科学观、新知识观、终身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等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产生深远影响之外,一些著名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思想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乃至幼儿园教育的影响更加深刻。

2、课程模式多元化。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模式主要形态有分科课程、主题综合课程、五大领域课程、主题网络课程以及区域活动课程等。各地的园所在课程模式的采用上一般会各种模式并存,同时根据幼儿园教育条件、特色以及其他具体情况有所偏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借鉴了许多国外有关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经验,并在课程本土化上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的外国课程模式或理论包括瑞吉欧方案教学模式、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的高瞻课程、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的光谱方案、蒙台梭利教育教学法等。

3、课程价值取向多元化。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整合的趋势,概括而言有三种,即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重系统知识的学习,强调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课程与外部因素的互动;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应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安排课程,并把课程作为发展人的个性的基本手段。

4、课程教材选择多元化。与我国的义务阶段教育不同,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没有法定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各幼儿园及教师主要从幼儿园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构建课程,所以各幼儿园课程的相关教材各不相同。多数幼儿园的课程教材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公开发行的较权威的幼儿园课程的有关教材;地方或区本教材、园本课程、网络资源及其他资源等。这使得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充分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水平,灵活选择适当的教材,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好地促进幼儿和谐并富有个性地发展。

根据当前幼儿园课程的现状,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我认为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历史原因,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主要有3次,分别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至今。这些改革对我国的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一些教育思想还受到教育家的实践和运用,同时改革留下来的问题也影响着课程的发展。

2、社会原因,经济、政治和文化、幼儿园的课程(文化)传统和幼儿教师的素质、也影响着幼儿园课程的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带来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而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幼儿园课程不仅受制于政治,也作用和服务于政治,因为,作为培养人得一个载体,幼儿园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政治服务。在当今社会文化呈现多样化,因此在设计、编制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时,既要立足于自身文化的传承,又要吸取其他文化中存在的精髓。任何幼儿园都会存在课程方面的(文化)传统,如课程结构、课程方法、课程理念等。这些课程领域的文化要素会制约着教师的课程实践。如,以学科课程为主的幼儿园多强调目标导向,体现的是忠实取向。而以主题、方案为主的幼儿园多强调教师与幼儿的创造,体现的是创生取向。在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中,教师之间的氛围传统如果是相互攻讦,或者言不由衷,是不利于适应者进行课程的调整的。特别是在忠实取向背景下,强调对传统的尊重、对权威的顺从等,是不利于教师对既有课程计划、方法的变动与革新的。相反,开放的、民主的氛围更有利于教师进行反思,进行适应性的课程调整,继而超越现有课程计划。

3、哲学依据,国内外的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理论,比如蒙台梭利、杜威、皮亚杰的思想广泛传播,对我国的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也为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日常语言分析和批判理论等哲学流派,它们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因为哲学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为课程提供有关知识的来源、知识的性质、知识的类别、认识过程以及知识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理性认识,所有这一切,对于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判断、幼儿园课程设计模式的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择等都会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

4、心理学原因,在幼儿园课程编制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对个体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过程的本质等问题的思考,由是,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而对幼儿园课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心理学流派主要是认知心理学、成熟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心理动力理论等。作为幼儿园课程基础之一的心理学,为课程的设计、编制和实施停工了儿童心理学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以及整个幼儿园课程的设计、编制和实施过程都与这些信息有关,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也受到心理学因素的影响。

了解了当前幼儿园课程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后,我认识到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为(1)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2)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3)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4)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5)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6)关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7)在强调课程有效的前提下幼儿园课程走向平衡化。

第五篇:导致生产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生产准备工作不足,留下生产系统先天缺陷

生产准备工作,是生产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生产准备工作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是否能顺利建设,投产后能否实现预期效益。

但是,在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或为抢战市场先机,早点建成投产,项目匆匆上马,或为节省成本等,项目建设中生产准备工作没做到位。这些项目在运作中存在各种问题,总的说来是项目计划制定方法不科学,内容不全面,项目运作不规范。如:为节省咨询费、设计费,没有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没有经专业的设计公司设计;人力资源配置不当,从事项目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人员,或者对所运行的项目的生产技术、管理等不熟悉,或者基建和生产准备为各自独立运作的两套班子;没有完善的生产准备计划,没制定符合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的规章制度,技术规程编制不完善,为节省人力成本,生产准备人员的培训不到位;不重视项目的验收、试运行的总结、技术建档工作等。因忽视生产准备工作,可能使项目出现以下问题,项目建设质量差、工作效率低;项目试车投产不顺;因选址不当、生产工艺、设备存在问题等,导致项目存在先天不足。

2、工作流程缺陷大,系统协调性弱

企业,特别是有一定历史的大、中刑企业,往往把工作流程进行标准化,业务运作按标准化操作业务模式进行。所谓标准化,就是企业中的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综观工作流程标准化运作成功的企业,他们有一共同特点,即运用3CS管理方法,在经员工培训、达到员工熟悉、认可后,才把规范付诸实际,才实施标准化。而有些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编制或修改了工作流程即已完成标准化,结果,在运行过程中,因编制或修改了标准的内容不完善、或员工不认可、或不熟悉,导致工作流程存在较大缺陷,这样的工作流程不能实现预期目标。工作流程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管理、工艺管理、生产服务系统存在矛盾

企业,做为一种特殊的组织,生产管理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设备管理、工艺管理、生产服务系统。”这是一个制约性很强、互动的关系,长期生产过程中,三者之间涉及物流、信息流,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制定制定工作流程时,未经运用3CS管理方法,没有消除潜在不和谐的因素,或没有制定解决不和谐的因素的方法,即未实现设备管理、工艺管理、生产服务系统三者之间有机相互制约又相互互动,设备管理、工艺管理、生产服务系统存在矛盾。

(2)、TQM没融入人心,质量管理流程缺失灵魂

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在提高性能、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方面,能起到巨大的作用。TQM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行TQM时,一定要运用3CS管理方法,应在TQM

思想融入人心的基础上,制定质量管理战略计划,确立质量体系,建立质量管理流程。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质量管理组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全体人员和部门提供产品的质量信息和沟通渠道;二是为雇员和部门参与整个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手段。有些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充分宣传、落实质量管理的“三全(全面、全员、全过程)”思想,员工对TQM没有充分的认知,对之认可度不高。在部署和实施质量管理战略计划时,对企业存在的价值,企业的发展目标,各层管理者、一般员工担任的责任,组织内外的沟通渠道,顾客对质量的要求和顾客期望值,与顾客之间沟通;企业内部的工作质量标准等的确定。没有运用3CS管理方法,质量管理战略计划存在缺陷。在以上情境下制定的工作流程,缺失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灵魂,在实际工作中,员工因没有建立对产品质量的责任感和关心,难以自觉地按TQM工作流程开展生产经营工作,质量管理工作中将出现各种问题。

(3)、生产经营决策工作程序存在问题

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是员工始终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个新的项目上马、一个新的产品被开发、一个阶段的企业困难或利好,总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情绪。而员工的工作情绪对企业的生产管理的效率有直接的影响。

在企业处于困难之时,如果经营决策正确,又得到了员工的认知和认可,员工很容易凝聚起来,同舟共济,使企业的大船顺利驶出危险的旋涡;反之,若不与员工及时、充分地沟通,没有得到大部分员工的认知和认可,这种工作程序存在问题的生产经营决策,则会加剧企业的经营风险,使企业更快进入停产甚至是关停的境地。在行业发展机遇中,如果管理层以3CS管理方法,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员工很容易形成学习和比学赶帮的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产销两旺的局面容易形成,生产管理容易得到提升;反之,经营决策在此时会得不到积极的跟进,则会在外部环境良好时,企业无所作为,在外部环境恶化时,企业无能为力,生产管理的效率会打折扣。

(4)、智力产品的生产、成果评审工作流程不完善

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家认为,忠实于企业的高素质的员工团队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员工的素质来自于经高等院校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生产实践工作经验和培训。培训是提高团队素质的重要手段。没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生产管理将疲于奔命,难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无法及时开发和调整适销对路的产品。因此,企业家和管理人员都很看重人才的作用。但在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在制定工作流程时,没有足够重视,制定的智力产品的生产、成果评审工作流程不完善。导致的直接后果为,有些企业只重视实物产品生产的投资,重视实物产品的生产成果,忽视智力投资和智力价值,其表现为,一是为控制货币成本,不愿招聘高素质的员工,或不愿给高素质的员工较高的薪酬待遇;二是,不重视员工的培训。三是对员工的智力结果重视不够。

3、制度管理缺失,导致员工士气低、团队的意识弱

生产是一条充满了动力的车轮,生产管理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众所周知,生产管理与员工的士气、全员协作密切相关。企业的员工士气高、精神面貌好,团

队的意识强,企业生产中的问题少,解决出现的问题效率高,生产任务完成好,生产系统能实现稳定、高效运行。但有些企业,因制度僵化,企业政治太浓,员工激励措施不到位等,伤了员工的心,导致企业生产出现多种问题。

(1)、制度管理的缺失

“现代企业主要以制度管理企业”。以制度管理的企业,若存在制度管理缺失,制度和制度管理会出现 “变异”,其“变异”后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而按其实质,不外于两种模式:僵化的制度和“政治化的制度”,而且以上两种模式在一些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

a

僵化的制度下的“政治中庸”

在制度僵化的企业中,员工存在“政治中庸”的思想,很多人喜旧怕新,惧怕创新。当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市场、竞争态势等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经很艰辛的努力,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才有少许变化,甚至仍坚决执行 “按既定方针办”。

在制度僵化的企业中,在“政治中庸”思想的指导下,企业运行一切按制度(文本)执行,“做错了与我无关,是制度(文本)的错”,已成为部分员工不思进取,逃避责任的理论依据。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发展、前途漠不关心,奉行无过便是功,没有了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企业象一潭死水,最终丧失发展机会,走向下坡路。

b政治化的制度下的不正当竞争,侵害管理环境

一些高明的投机者,以制度为利器,去攻击企业内的竞争对手,打压下级,排斥异己,以之实现谋取私利、保全自己利益的目的。他们一面高举制度大旗,一面破坏制度的原则性,“制度主要是用来管别人的”,自己需要什么制度,则定什么制度。更有甚者,那些手段相当高明者,不惜牺牲企业利益,如导致生产运行过程出现问题,去打击异己。在这种类型的企业中,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政治素质不高”的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和热情无法实现,他们的才智被否定,业绩被别人霸占,甚至人身受迫害。那些不关心企业,不专心业务,而“政治素质高”的人,不断得到上级的肯定,不断得以提拔,在企业内吃得开。企业内部的不正当竞争,不断侵蚀和伤害管理环境,广大员工对制度的权威和公正产生了怀疑,企业内部矛盾大量沉积。

(2)、员工激励措施不到位

“最大可能提高员工士气,使其全部热情投入优质高产低消耗的工作目标中”,是生产管理的一重要工作。霍桑实验”说明,员工的情绪对生产的效率和结果有30%的影响,利用经济杠杆,使员工专注于工作,更好完成生产指标,是行之有效并常用的员工激励措施。

一些企业制定了激励措施,但在实际生产管理活动中,仍存在如下现象:生产的产量、质

量、成本等不能按计划完成任务,生产中的设备、质量、安全等事故时有发生。就以员工激励措施来说,这些企业可能存在以下员工激励措施不到位的现象,因而影响了员工情绪,严重挫伤了员工生产热情。

a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做为企业的一员,管理人员应尊重全体成员,上级应尊重下级,同一岗位、上下工序之间的员工应相互尊重,企业应尊重每一员工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而有些企业视员工为机器,管理人员以大老爷姿态对待员工,唯我独尊,颐指气使,更是听不得员工的不同意见。当员工努力工作,或取得好成绩时,他们不关注,哪怕是一句关心、表扬的话语也舍不得给;而员工一旦出现差错,他们在没有调查,没弄清原委的情况下,做出扣罚工资等严厉处罚。有些管理人员只要权,不承担责任,当工作出现问题时,所有责任是别人的,即使该工作是按这些管理人员的意图执行的(甚至在执行工作前,执行工作的员工已提出按这些管理人员的意图执行会行不通,或提出其它方案),也不会主动承担一丁点责任,相反,当工作取得成绩时,都是他们的功劳,别人一点也别想粘上。在这种氛围下,企业中,不同部门、同一部门内部,生产线的同一岗位、上下工序之间的员工互相扯皮,企业形成了员工互不尊重、离心离德、自私自利、工作推萎、争功近利等文化。这种企业,生产工作所需的原、辅材料、资金等要素供给不畅,生产组织工作不顺,生产运营效率低。

b绩效考核指标不全面

绩效考核指标有生产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等,有时,由于主管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特别强调某一个指标,或制定绩效考核方案不够细致、绩效考核指标不全面,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偏向生产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中的某一个指标,使的生产失衡,效率低,同时导致员工不满。

c考核指标过高

绩效考核指标中,部分指标员工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达到,这就会导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员工就会放弃这个指标,使该指标完成不好;二是企业在月底考核时也不顾实情硬性扣除工资奖金,挫伤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使的管理效率下降。

d考核指标过低

绩效考核指标中,部分指标员工根本不用去考虑,指标都可以轻松达标,在月底考核时照发工资奖金。这样培养出员工的惰性,工作不操心,散漫情绪蔓延,对高产优质低耗起了反作用。

下载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与原因分析(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与原因分析(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业用钢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业用钢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每年的房屋施工面积在15亿平方米以上,农村及其他个人建房约30亿平方米。......

    路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与思考

    文章标题:路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与思考摘要:安全管理与生产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为什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企业面对庞大的施工生产规模为何“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安全管理与......

    路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与思考

    文章标题:路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与思考摘要:安全管理与生产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为什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企业面对庞大的施工生产规模为何“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安全管理与......

    路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与思考

    文章标题:路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与思考摘要:安全管理与生产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为什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企业面对庞大的施工生产规模为何“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安全管理与......

    浅谈建筑业农民工的现状与管理)

    浅谈建筑业农民工的现状与管理 前言: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支 柱产业之一,肩负着国家基本建设的重任。建筑农民工是建筑业的主 要从业人员,承担着建......

    2016年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汇编)

    2016年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可燃性气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精选五篇)

    摘要:本文将基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理论深入剖析我国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继而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角度结合实证案例提出一套相对严谨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改善现状,提高安......

    合肥市交通拥堵现状分析及原因分析

    现状分析 合肥目前的公共交通大致是这样:在平常工作日,除去上下班高峰时期,市民的正常出行还算是便利,公交车能做到保证两板之间有合理的间隔时间,车上的乘客数量保持在正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