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现状分析

时间:2019-05-14 19:3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园安全现状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园安全现状分析》。

第一篇:校园安全现状分析

校园安全现状分析

对于“安全”二字,在汉语词典中其基本含义为不受威胁、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等。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安全,就谈不上社会和谐、人生幸福,因此,安全要求万无一失,安全时刻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在校的学生,身边需要注重安全的地方很多:人生安全、财产安全、运动安全、交通安全、宿舍安全等。这些安全问题在校园普遍存在且易受忽视,所以各级部门经常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接下来我就其中的宿舍安全与交通安全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

宿舍是学生课余学习与生活的主要阵地,创造一个安全文明、舒适和谐的宿舍环境很有必要。这就要求我们保持宿舍良好的卫生环境与公共秩序,消除宿舍的安全隐患。至今我们还清晰地记得2008年上海商学院宿舍楼的火灾带来的不幸事故,宿舍安全始终是学校领导关心的问题,然而很多学生在平时仍然不注意,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不强,宿舍中抽烟、私拉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等现象屡禁不止。到了冬季,天气变冷,很多学生嫌到开水房打水麻烦,就在宿舍使用热得快,经常出现宿舍断电、保险丝熔断等现象,加上多数热得快质量有问题,烧水无人看防,这就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当前,一般宿舍都会摆放有三四台电脑,加上手机充电、台灯等,有些宿舍内电源插口可能难以满足学生的用电需求,学生们就会私自购买插线板私拉电线,安全意识强的学生会买一些质量可靠的插线板,但也有学生图便宜,购买的插线板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男生宿舍里的烟头也是酿成火灾的潜在隐患。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消防安全工作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宿舍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检查,严格从学生宿舍查出热得快、电饭锅等集体宿舍安全隐患,当然更重要的是从教育等方面入手,一定要深入学生中间,强化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此外,宿舍中还需要注意财产安全,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小偷不可能把自己的不良行为写在脸上,在假期、上课、晚自习等时间段,最容易发生偷盗事件,大家该提高警惕,离开宿舍时将贵重物品保管好,随时关好门并及时切断插座电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尤其在大城市,汽车成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交通运输日益发达的同时,也隐藏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交通安全。俗话说:交通连着你我他,交通安全靠大家,为了确保人生安全,我们有必要遵守交通规则。在我们学生当中,闯红灯、横穿马路、跨越隔离带等不良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在校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极其重要。在红绿灯路口,我们应该宁等一分,不抢一秒,这样可以多一份安全。在过马路时,我们应该走人行道与斑马线,时刻注意关注身边交通状况,决不能图少走几步路而横穿道路或跨越隔离带。总之,为了自己与他人的宝贵生命,我们应时刻注重交通安全,将其牢固记在心中,只要人人均能付诸行动,我们就能实现安全出行、和谐交通。

为了较好地解决校园安全问题,我觉得学校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规范学生的安全行为。大学校园是社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校园安全问题是社会安全问题的反映,学校可以把安全教育纳入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等,使学生学习掌握一些安全学习、安全生活等基本理论与知识,逐步形成较明确的安全理念和重视安全的行为习惯。总之,在各方面大力宣传之下,愿大家都能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注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我们都行动起来了,安全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必定能够取得很大的成果。

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2015-08-07 09:52:15 | | 艾瑞咨询 专题研究-教育

摘要 :《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2014》调查发现,“单一以成绩为考评标准”是中小学教育中普遍担忧的问题,新一代家长、学生更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特色的个性化教育解决方案是家长的首选。

关注当前教育环境下的学习问题,探索未来中小学教育模式的观念和趋势。

1、目前中小教育的主要问题和困惑:家长主要担忧“以成绩为考评标准”,无法最大化发挥特长

面对中小学教育,家长普遍反应教学方式、教育资源配置、教师人才结构失衡等问题,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困惑。现有教育体制,更多的强调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孩子都能按一个教育方式生产出来,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特长和能力。如何有效的实施合理的教学方式,挖掘发挥孩子的潜能和特长,是家长最期望解决的问题。

2、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学习成绩”已不是第一目标,新一代家长学生更注重能力素质培养

以学生、家长两方面观点来看,学习的关注点和动力,学生占比66.9%,家长占比32%。区别于单一的成绩分数为重,更偏向以个人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要目标。强调孩子个性的发展,针对不同的孩子给提供不同的教育,只要在自身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充分的发展个人潜能就达到教育的目的。

3、家长对于教育的观念在逐步改变:个性化教育解决方案逐渐成为家长的首选

区别于传统知识的教学课程,家长对于特色的个性化教育、游戏娱乐方式学习更为偏向,教育理念在逐步改变。

4、互联网科技化教育产品使用比例提升:中小学阶段互联网应用低龄化趋势发展

随着互联网低龄化趋势的扩展,使用过互联网科技化教育产品的学生比例升高,占比49%,并有36%的学生近期想尝试使用,具有较大的空间基础。但由于该年龄层的特殊性、自由支配时间少、家长具有购买决策权等原因,学生使用习惯有待培养。

5、学生认为在线学习的好处是:可将“标准化课程”变成“私人定制”,在线学习自由度更大

学生选择在线学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学习时间地点更为自由,可选内容更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并安排学习进度,相对于线下面授形式,费用较低。

6、互联网科技类产品服务使用呈上升趋势:工具类学习产品使用比例较高

学生使用互联网科技类产品服务,主要包括工具类产品、网校类、题库类产品等。其中工具类产品使用比例较高,占比71.89%。

7、移动终端渠道使用比例提升:以PC端为基础使用渠道,平板电脑、手机使用比例提升

目前学生运用PC端进行在线学习仍是主流,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民规模的增长、移动智能终端的多样化,移动端将会出现较大增长。

8、科技互联网与线下面授的有机结合:偏向基于传统面授,配合使用科技产品服务的学习方式

单一传统面授或者互联网教学的模式,都不完善。把两者结合起来,基于面授,配合科技产品服务,是一个教学的循环过程,更利于学生的互动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开拓。

9、多数学生选择的学习方式:遵循“预习-学习-备考-巩固”的有效循环过程

针对中小学生学习的方式和习惯进行调查,能够按照一定方式学习的学生,并遵从“预习-学习-备考-巩固”的循环模式,占比72.7%,也同样存在59.7%的学生,单一以备考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备注:以上文字和数据均来自“艾瑞咨询”

2014年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 2014-08-27 11:31:00 点击:8 发表: xiaoxin

由好未来和艾瑞咨询合作,通过艾瑞iClick社区、好未来家长帮论坛、家长帮(app)、学而思网校等渠道的调研制作而成的2014年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主要研究了目前中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和困惑以及学生对互联网科技类产品服务的使用情况等。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2013-2014教师互联网行为分析报告

时间: 2014-09-11

在线教育,教师的互联网行为很重要

小学科学教材与教学现状及对策

黄海旺/王海英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网》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科学教材实验和教学实施情况是小学科学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解小学科学教材与教学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小学科学教材和教学的现状与培养创新人才、大力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小学科学教育还需在课程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师培养与培训等方面加强研究与投入。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材与教学;现状与对策

小学科学课学习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自然观,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创造潜能,培养科学素质。为了了解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科学教材的适应情况以及教学的实施情况,以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质量,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好、更适宜的教学资源,我们对科学课教材和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小学科学骨干教师、教学研究人员。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

对科学课教材和教学现状调查主要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由五部分共45道单项或多项选择题目组成。调查的内容涉及教材、教学、学校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被调查者的个人情况五个方面。

(一)关于教材

对小学科学教材的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十五方面。

1.教材选择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2.教材设计的科学活动是否适合学生的基础,是否具有实用性,能否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3.教材的编排、陈述方式与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4.教材的选材和编排是否循序渐进,是否有利于教学进展以及有利于学生的科学学习。

5.教材设计的学习情境和科学活动是否合理,能否引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6.教材是否向学生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

7.教材能否在探究科学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8.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是否多样化,在观察、实验、操作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上,能否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9.教材是否提供了多种学习资源,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10.教材插图的形式是否合理、恰当,适合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实际特点;教材的文字量是否适中。

11.教材中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问题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学生是否能够完成。

12.教材是否与您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生物和地理资源、人们的生活习惯、人文环境、工农业生产实际相适应。13.教材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您所教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社会实践水平。

14.教材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应教师所具有的学识水平和教学技能。

15.学校的教学设施和设备能否满足教材的教学要求。

(二)关于教学

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八方面。

1.对科学课中探究式教学的新理念理解的程度如何,在教学中使用的频率如何。

2.在科学课教学中是否使用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观察或实验等教学方法,频率如何。

3.在科学课上是否有条件运用多媒体资源、幻灯片等辅助科学课教学。

4.每学期的科学课能完成每册教材内容量的多少。

5.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是否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进行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调查、观察等。

6.参加过的科学(自然)课教学研讨的主要形式是什么?A.学校教师之间共同备课;B.教研员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C.县、区、市及以上的教学研究活动;D.从来没有参加过教学研讨活动。

7.在科学课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A.学校不重视;B.教材不适应当地情况,缺少教学资源;C.得不到教研员等的教学指导;D.自己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好。

8.所教班级的学生,对科学课学习兴趣的状况如何?A.有兴趣;B.比较有兴趣;C.无所谓;D.感到很枯燥。

二、调查评价分析

(一)对小学科学教材的基本评价

1.教材在体现知识与科学性方面

体现知识性与科学性是小学科学教材的重要评价指标。调查分析发现,在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活动设计的科学性方面、教材的选材和编排以及学生科学学习四个项目中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如下图所示。在上述四个选项中,评价为“一般”的比重均居首位,评价为“一般”和“较差”的合计比重都达到60%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学科学教材在体现知识与科学性方面尚有提高和完善的空间。

图1教材的知识与科学性维度

2.教材在适应学生认知与心理规律方面

新课程改革倡导注重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科学教材在内容编排和活动设计上体现并适应学生的认知与心理规律。调查分析发现,在对教材设计的学习情境和科学活动是否激发学生兴趣、教材是否有利于学生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教材能否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教材能否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教材是否提供了多种学习资源五个选项中,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如图2。与前四个选项相比,评价为“好”的比重略有提高,全部在35%以上,但评价为“一般”的比重仍居首位,全部在45%以上,评价为“一般”与“较差”的合计比重仍均在55%以上。调查分析表明,科学教材在适应学生认知与心理规律方面与课程改革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图2体现学生认知与心里规律维度

3.教材在编制与出版特色方面

教材的文字、插图和活动编排、难易程度与不同区域性特点的适应性,以及与教师的接受能力、学生知识背景的适应性是教材的特色所在,也是教材取得成功与否的重要方面。

调查分析发现,在教材的文字、插图和活动等的编排、难易程度以及在教材的文字量是否适中,教材的插图形式是否合理、恰当,是否适合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和实际特点选择中,有部分教师特别在调查问卷上标明:现有教材的文字量偏少,部分插图不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希望能通过更多的文字内容和更易于理解的插图形式揭示科学内容和科学方法。

在对教材是否与学生知识背景相适应,教材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社会实践水平,教材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问题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学生是否能够完成等几个选项的评价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如图3所示。调查分析表明,教师对教材与学生的适应性上还存在许多不满意的方面。有的教师特别指出:教材配有的活动偏多而练习偏少,有时难以在短时间的课堂上完成。

此外,在对教材体现与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生物和地理资源、人们的生活习惯、人文环境、工农业生产实际是否相适应的评价项目中,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分别为13.3%、50.5%和36.2%;在学校的教学设施和设备能否满足教材的教学实施要求的项目中,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分别为15.7%、42.4%和41.9%。可以看出,对这两个选项评价为“较差”的比重明显提高,表明教师对教材的适应性评价较差。有一些农村教师指出:现有科学教材的内容以城市取向为主,与农村实际情况联系不够,有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偏深,与农村地区学生的背景以及概念发展达到的阶段存在脱节现象,这对于农村学生的科学课学习造成了一定困难。此外,教材中设计的观察、实验、操作、制作等活动形式多样,这些实验活动需用大量各种各样的教具。在大多数农村学校缺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及图书室、实验室设备陈旧的情况下,按照教材规定的活动内容开展科学课教学几乎是纸上谈兵。这也说明,教材在上述方面尚有不断改善和提高的较大空间,这也是教材编写者多年来不断努力的主要方面。

此外,在教材体现的与教师接受能力的适应性方面,即教材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应教师所具有的学识水平和教学技能,教材价格是否合理并为多数学生所能承担,教师每学期科学课能否完成教材内容量,在这些项目中,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如下图所示。

图3教材编制与出版特色维度

(二)对学校与科学课配置方面基本情况的评价

1.大多数学校的班级配置仍以多班级、多人数为主

调查分析表明,大多数学校都能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要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科学课。其中,在六年制或五年制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的比重分别占77.5%和15.3%,二者合计比重占92.8%,另有7.2%的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即开设科学课。但是,在班级学生人数的调查中,每个班级的人数在65人以上、51~64人、40~50人和39人以下的选择比重分别为7.6%、29.5%、55.7%和7.1%,其中班级人数在50人以上的合计比重占37.1%,说明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校班级配置的学生人数过多;在教师承担的教学班级调查项目中,只有42.7%的教师承担着同一年级的教学任务,其余57.3%的教师都承担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教学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负担的学生人数较重,而且需要进行跨年级课程的备课,这对于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需要提供大量活动器材和实物材料,需要配备相应教具和学具的科学课教师而言,承担的任务更是重上加重。2.学校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与设施配备方面有一定进步,但仍有较大不足

学校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与设施配备是保障科学课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调查表明,学校教学硬件设施仍然普遍不足,缺乏必要的硬件建设和课程资源,严重制约着科学课教学的顺利实施。其中,七项调查项目中(学校是否重视科学课,为科学课配备的师资力量是否满足科学课教学;学校是否配备专门的科学教室;在为科学课教学配备的实验器材和用品是否满足实验课需要;学校是否配备图书馆、资料室等,是否满足教师查阅资料的需要;学校是否为学生配备了科学教材的配套学具;学校是否设置科学实践基地,如生态园、种植园、气象观测站等;学校是否组织丰富学生科学生活的活动,如科学兴趣小组、科技节、创新大赛等,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兴趣。)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如图4所示,其中评价为“差”的比重有五项达到40%以上,其余两项也在20%以上,所占比重均较高。这表明大多数学校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与设施配备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科学课程而言,因为涉及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理等多学科知识,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更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但是调查发现,学校图书室建设普遍薄弱,藏书陈旧,数量偏少,加之相当多的学校上网条件落后,上网查阅资料无法实施,其他渠道也有限,远远达不到教学需要。此外,学校的实验器材配备也难以满足教学需求,特别是一些偏远和农村地区的学校经费有限,教学硬件设施更是普遍不足,个别农村学校的实验器材拥有量几乎为零,科学课的许多活动都无法开展。这对于提高科学课程的教学而言,是必须设法扭转的重要方面。

图4学校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与设施配备

(三)对教师新课程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实施情况的评价

1.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一定理解,但实施条件尚不充足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活动的方法,切实地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理解。这与传统的教师自己设计问题、将探究步骤详细指给学生的教学过程相比,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独立、能动地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这些新要求同时强调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理解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更多地运用新的资源和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调查分析表明,目前,尚有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内涵以及如何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存在着模糊认识,一部分教师甚至放弃对新课改理念认识情况调查项目的选择。调查表明(见图5),在教师对科学课探究式教学法新理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在教学中使用频率的项目中,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分别为16.1%、64.4%和19.5%。在对教师在科学课教学中使用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观察或实验等教学法频率的项目中,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分别为21.4%、63.8%和14.8%。

此外,在有关教学组织情况的调查项目中,其中,在科学课堂上是否有条件运用多媒体资源、幻灯片等辅助教学资源项目中,41.9%的教师选择了“经常使用”,54.3%的人选择了“偶尔或在上公开课时使用”,3.8%的人选择了“没有条件,从不使用”;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是否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等课外实践活动项目中,35.9%的教师选择了“有教学计划地组织”,57.4%的人选择了“较少或偶而组织”,6.7%的人选择了“没有条件,从不组织”。可以看出,尚有近三分之二的教师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资源配合教学或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课学习。

图5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实施情况

2.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大多数教师参与过教学培训,并具有主动提高教学行为的意识

调查发现,有93.3%的教师“参加过教研员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或“接受过新课程的相关培训”,28.6%的教师“参加学校教师之间的共同备课”,只有1.9%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这表明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工作已在逐步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效,为新课程的教学实施提供了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的机会。

但调查同时发现,在一些选择了参加过教研员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的教师中,仍有许多人在教学过程中面临问题的调查选项中,选择了“得不到教研员的教学指导”。这固然有教师自身是否能够通过培训有效提高自己的一方面,但同时反映出有的培训工作存在流于形式甚至走过场的问题,不能使参与的广大教师真正得到提高。这在笔者听过的一堂市级评优课中也得到了一定反映。在那堂课上,一位新课改实验区的小学教师讲的是“重力”一课,这节课只关注了课堂上学生热热闹闹的“活动”,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从而使美其名曰的“科学活动”成为了实实在在的“玩或打闹”的课堂。其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缺乏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而且这名年轻的教师在授课总结中说:该节课是她从所听的其他评优课中得到启发后,进行了修改而上的。足见其本身并没有从听课学习中真正获得提高。

3.网络已成为教师查阅资料的主要途径,但网络硬件条件尚不能满足需要

在教师为帮助教学查阅资料最经常使用的途径调查项目中,选择“学校图书馆”“自订杂志、报纸”“网络”“其他”选项的比重分别为13.8%、38.6%、70.5%和6.7%(这是一个多选项目);在教师是否经常上网查阅信息或资料的调查项目中,选择“经常”“偶尔”和“很少”的比重分别为31.0%、46.7%、22.4%。对比分析发现,在选择了以“网络”作为帮助教学查阅资料途径的教师中,仍有很多人选择了并非经常而只是偶尔上网查阅资料。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已具备以网络作为查阅资源、帮助教学的途径的意识,但是仍有大多数人并不具备经常上网的硬件条件。

4.“科学教材不适应当地的情况,缺少教学资源”仍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在教师科学课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的调查项目中(这是一个多选项目,见图6),51.0%的教师选择了“教材不适应当地情况”,特别是“缺少教学资源”选项(还有许多教师在此选项上标注着重线)。此外,11.4%的教师选择了“学校不重视”选项,20.0%的教师选择了“得不到教研员等的教学指导”选项,还有23.3%的教师选择了“自己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好”选项。

图6科学课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四)对学生科学课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的评价

在学生对科学课学习态度的调查项目中,有较高比例(占94.2%)的学生对科学课学习有兴趣和比较有兴趣;在学生是否具备上网查阅资料的渠道调查项目中,选择“大多数学生具备”“只有少数学生具备”“没有学生具备”“其他”选项的比重分别占31.1%、55.8%、11.2%和1.9%;在学生是否具备让家长一起完成课外科学实践活动的条件调查项目中,选择“大多数学生具备”“只有少数学生具备”“没有学生具备”“其他”选项的比重分别占11.6%、73.4%、12.1%和2.9%。这几项调查表明,科学课本身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渴望科学教师带领他们开展各种各样的实验、观察、种植、饲养等科学活动。同时,已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具备上网查阅资料、帮助科学课学习的条件,但只有少部分学生家长能够与学生一起完成科学课安排的课外实践活动。这也表明,目前一些教材配置的要求家长参与学生课外科学学习活动以及进行学生科学课学习评价的要求尚难以达到。

三、科学课程教材编写与教学改革实施的对策

科学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把教材编写、教学培训、学校配套改革与教师队伍自身发展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对科学课程教材研究,编写出适用的科学教材

1.在教材的活动编排上应更好地体现知识与科学性,体现学生认知与心理的发展规律

在课程改革中,根据科学课的学科特点,科学教材应更好地兼顾科学知识的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三条线索,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在内容设计和活动编排上更好地体现学生认知与心理规律的发展阶段,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达到对科学本质理解的最终目的。同时,针对目前科学教材过多地注重活动性、过程性内容的呈现,可读性和结论性知识偏少的状况,教材还应按照实现科学知识之间的并列或逻辑上升关系的要求,在学科编排、活动设计、文字和插图配置上更好地选择和设置,从而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科学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培养过程。

2.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配套资源

针对此次调查以及以往调研中教师反映强烈的缺少配套资源的问题,科学课教材在基本完成一轮编写任务的基础上,要大力开发立体化教材,丰富教学资源。一是要完善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师用书中要加强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提供更多的相关背景知识,同时,根据地域特点,提供相关的替代活动和自制、自配教具的方法,使教师更易于把握教学,操作课堂教学。二是要开发各种形式的面向课堂的资源,包括教学仪器、光盘课(包括电视授课的录像资料和课件)及其他资料。教学用具除可以请生产厂家制作适宜教具外,应鼓励学校或教师自制,或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以节省资金,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3.以通用性与地方性兼顾为原则,编写适用于不同区域特点的科学教材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客观上都存在着经验背景、知识基础、认知方式等方面的个别差异。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有些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远远滞后于物质流通和信息畅达的城市地区;又限于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总会有些教师在把握教材结构、内容以及教学设计过程等方面存在更多的困难,需要提供更多的帮助。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地区的学生书读的偏少,接触的信息少,教育性的玩具少。在这些问题存在的情况下,如果使用不适合的科学教材,可能会给那些农村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带来困难。因此,研究面向广大农村地区适用的科学课程和教材,编写出具有农村特色的科学教材,以使更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受益,促进他们个体的发展,并最终促进新农村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有效地加强对教师、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在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应构建一个科学教师理论学习与培训的平台,帮助科学教师的成长。其中,强化各级教师培训工作仍是最主要的途径。根据多次调研,笔者认为对教师的培训应当转变培训的重心和形式。应当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对教材使用的具体指导,加强优秀观摩课的研讨,让一线教师多看、多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尤其是针对部分地区硬件不足、资源不够的现状,需要对教师进行可操作性的案例培训、教材分析,从教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入手,进行问题会诊,而不是空对空的理论说教,或走形式、走过场。要拓宽培训渠道,使培训成为科学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合作共同体”,为一线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之间的学习与研讨提供一个互动场所,以全面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

各级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突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地位。一方面,应拓宽渠道,想方设法加大对科学教育资金的投入,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仪器,解除教师教学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为科学课配备更多优秀的专职科学教师,要重视、理解、支持科学教师的各项工作,充分鼓励和调动广大科学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一切现有的资源,开发科学课教学的材料和器具,保障科学课的顺利实施,以使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思维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提高。

(四)教师自身应具备较强的科研与学习能力

教师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教师的素质水平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程度。要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基本的科学素质,需要教师具备科学课教学的基本素质。特别在科学课堂里,如果说学生的思维是“线”,那么教师就是拿着“针”的手,“穿针引线”的过程就是科学知识的探究和积累过程。没有针的引导,思维的“线”就难以准确地找到科学知识的关键点。要发挥好教师穿针引线的作用,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心中要有科学的精神,要本着一种执著的态度和精神去对待教学工作,同时要求教师自身要具有从经验和环境中不断学习的意识,以经验知识与理论知识共同为教学实践提供依据,不断推动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调查概况

为了解中小学家校沟通的现状,本调查问卷从教师和家长对家校沟通的感知出发,包括基本信息、教育双方对家校沟通的评价和态度、家校沟通的内容、时机与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设计的问卷通过对60名教师和80名家长试测后修订而成。正式测试时,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在北京、山东、黑龙江、河北、广东等五省市,选取教师和家长各1300人进行调查,有效回收各1028份和1202份,回收率分别达79.1%和92.5%。本次调查立足于对教师和家长在家校沟通各个维度上的对比,以发现个中差异,从而为家校沟通的有效实施提供改进对策。

■杨晓琳

家校沟通,指家庭和学校双方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彼此了解、相互合作而进行的信息传递、思想交流行为。它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良好的家校沟通有利于学生、家长、学校的共同发展。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并根据问卷设置选项的条件,对家校沟通的态度进行了单因素差异检验,对家校沟通的内容进行了卡方检验,以考察中小学教师和家长对家校沟通的的重视程度、家校沟通中关注的主要问题、家校沟通方式的选择、影响家校沟通中的主要因素。

1.家校沟通受重视吗?

从教师和家长双方来看,都高度重视家校沟通,双方对家校沟通的态度是积极的,大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家校沟通是见成效的。

家校沟通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结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它既可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在品德、学业及其他方面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教师、家长的教育素质和能力,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总体而言,教师和家长都高度重视家校沟通,教师的重视程度略高于家长。统计结果显示,93.3%的教师、89.7%的家长认为家校沟通“迫切”和“非常迫切”。教育双方这种对家校沟通的积极态度将有助于教育合力的形成。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段的教师在家校沟通的态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教龄、职务、学校所在地的教师在家校沟通的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不同性别、学段的家长在家校沟通的态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区的家长在家校沟通的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可见,男女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上处于同一水平上;但是工作年龄、工作经历对于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不同学校也对教师与学生家长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男女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处于同一水平上,但是不同地区的学生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处于不同水平,即不同区域的教师与家长沟通工作存在本质性的差异。

在家校沟通的成效评价上,大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家校沟通是见实效的。其成效评价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五个等级,调查结果显示,54.2%的教师选择了“很满意”和“满意”,78.7%的家长选择了“很满意”和“满意”,教育双方对家校沟通的成效持肯定意见。

综上所述,教师和家长都高度重视家校沟通,教师家校沟通的态度在教龄、职务、地区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家长只在地区这一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教师和家长都认同家校沟通所取得的成效。

2.教师和家长在沟通内容中更关注什么?

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关注度最高,随着学段的升高,家长更关注学习,而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校沟通的内容在本调查中涉及学生的学习、品德习惯、身心健康、兴趣爱好等方面,通过了解教育双方的沟通内容,可以发现他们的育人关注点,为有效沟通奠定基础。

总体而言,在家校沟通中,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度最高,其比例分别为38.0%和67.3%(见图1)。可见,在家校沟通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家长则主要关注学习。这反映出家校沟通中家长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关注度不够,家校教育还没有真正产生共鸣。

从学段看,在每一个学段中,家长关注学习所占比例均高于教师;并且随着学段的升高,在关注学习方面,家长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教师比例反而不断减少。家长关注学习的比例在各学段分别为60.0%、63.5%、70.3%、71.1%,教师则是52.4%、42.7%、34.5%、21.8%(见图2)。

从性别看,不同性别家长关注各项沟通内容所占比例相当,而不同性别教师在关注内容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男教师相比于女教师而言,关注内容更均衡,其对学习、品德习惯、身心健康的关注比例分别为25.8%、32.8%、30.1%。可见,男教师能相对全面地了解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基础教育应加强男教师的聘用的又一个可量化的缘由之一。

从教龄看,教龄低的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较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不够。具体表现为,3年以下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比例最高,达51.9%;3年以下、3-5年教师在关注家校沟通的学习方面所占比例显著高于20年以上的教师(P=0.000,P=0.019)。这与新入职教师对于学生的全面管理的意识不强和经验不足有关,也反映出职前培养与入职培训的缺失。

综上所述,在家校沟通的内容中,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最高,随着学段的升高,家长关注学习的比例不断升高,而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男教师表现甚于女教师。

3.教师和家长选择什么样的沟通时机和方式?

教师和家长沟通的随机性比较强,往往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进行沟通,采用的方式更多的是电话、短信和家校联系簿。

家校沟通要达到预期目的、收到理想效果,除了教育双方重视、统一沟通内容外,还应特别重视沟通时机和沟通方式的选择。

家校沟通的时机在本调查中涉及:定期沟通、偶遇的不定期沟通、当学生学习或思想出现异常时、当工作时间充裕时、当学生表现好或有进步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和家长进行随机性的家校沟通,两者所占比例均大于70%,其中,以解决学生出现问题为主的沟通超过40%,说明家校沟通的计划性还有待提高。调查结果还显示,超过20%的教师采用“报喜式”的沟通,说明教师已经改变了以往“告状式”沟通,孩子不再因“老师找家长而色变”,这种做法有利于增进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家校沟通的质量。

家校沟通的方式在本调查中涉及三个方面:不可视沟通方式——家校联系簿、短信沟通、电话联系、书面通知,可视性沟通方式——家长会、家访、家长委员会、家长访校、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触网式沟通方式——电子邮件、网络平台等。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和家长主要采取的沟通方式是电话、短信和家校联系簿,教师使用以上方式的比例依次是83.4%、75.9%、51.1%,家长比例依次是67.3%、65.5%、35.9%,以上均为不可视沟通。这可能是由于这些方式具备方便、快捷、省时、易沟通等优点,但这些不可视性沟通,往往影响沟通的质量和深度。

调查结果还表明,除家长会外,有60%-90%的家长和40%-70%的教师完全没有接触过可视性家校沟通方式(如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和“触网”式沟通方式(如网络平台与电子邮件),家校沟通方式比较单一与陈旧。

综上所述,教师和家长在家校沟通中的随机性比较强,一般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联系对方;家校沟通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用电话、短信和家校联系簿等不可视沟通,大部分教师和家长除家长会外,没有接触过其他可视性沟通方式和触网式沟通方式。

4.影响家校沟通的因素是什么?

教师和家长都感觉工作忙、没有时间是影响家校沟通的主要因素。

家校沟通的影响因素在本调查中涉及:教师方面认为工作太忙、家长不配合、个别家长刁难、自己不愿意;家长方面认为工作太忙、离学校太远、老师不欢迎、文化程度低无力参与、孩子成绩差不好意思与老师联系。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和家长都把工作太忙视为影响家校沟通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教师比例达43.5%,家长比例达62.6%。家长工作太忙的影响因素远远高于教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占发布了《2008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显示,74.6%的职场人士会产生工作倦怠,61.0%的职场人士感到工作压力较大,下班后深感筋疲力尽。也有一部分家长在访谈中谈道:“老师太忙了,平时上课的时候联系老师怕影响老师教学,而在下班的时间联系老师又怕打扰老师休息,所以不在有大事的情况下不会轻易联系老师”。而受访教师谈道:“家长总等着老师联系他们,沟通行为被动”。可见,教育双方还缺乏默契的配合与相互理解。

调查结果还显示,40.3%的教师认为家长不配合与个别家长刁难是影响家校沟通的第二因素,这可能与前面调查中发现的教育双方在家校沟通的内容上存在的显著性差异相关。

综上所述,影响家校沟通的最主要因素是教师和家长工作太忙,其次是教师认为的家长不配合因素。

5.重视学生青春期的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家校双方在沟通中是否有积极的态度与评价、合理的内容与时机。

第二篇:我校安全工作现状与校园安全事故分析

2012年春学期开学工作筹备

会中小学校长安全培训材料

一、校园班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制度不落实、班级管理松散:

学校制定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备课制度、作业批改制度、门卫制度,食堂的卫生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有些领导和教师思想麻痹不严格管理就容易发生意外。比如说学校卫生制度不严,就容易发生食物中毒,这与管理不严有密切关系。门卫制度不严,也容易导致事故。所以说,在这些方面制度一定要严,要严格管理,全校教职员工一定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对岗位负责,对学生负责;如《学生晚就寝查铺制度》要求我们班主任教师一定负起责任逐个宿舍检查,发现不在的学生要立即寻找下落;学生受伤后任课教师或首遇人员要立即将他送往医院,不要延误救治时间等,这类制度班主任要清楚,经常对任课教师讲,否则就有可能发生意外。

第二个原因,设备陈旧老化或设臵不当。

如果因学校设施设备老化或设臵不当造成学生受伤,学校要承担全部责任。如体育器材体育组教师应肩负起检查和排查的任务,定期对体育设施设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上报、维修。所以,学校的设施设备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每位教师都应做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岗位职责,坚持巡查、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处理。

第三个原因,玩忽职守,工作责任心不强。

玩忽职守,工作责任心不强,从法律上讲性质不一样:玩忽职守是渎职行为,是犯罪,要承担法律责任;工作责任心不强主要是工作态度问题,要批评教育。但这两者没有明显的界限,如果因为责任心不强导致重大后果,法院就可以认定玩忽职守,为此,要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全体教职工都要加强工作责任心,否则,出问题就要追究责任。

第四个原因,体罚和变相体罚。

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和教师本人要负完全 1

责任。因为教育法明确规定,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应该来说经过这些年的普法教育,教师们直接体罚学生的越来越少,但更多的是变相体罚,比如罚站、罚跑圈、罚学生做重复行为等等。变相体罚不出事情,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但是出了事情,教师还是要承担责任的。有时候,变相体罚也会出意外。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教师都不要去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批评要就事论事批评,不要去讽刺挖苦学生,否则造成的伤害后果,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第五个原因,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教育跟不上。

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学校的一切任务是为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各中小学的主要领导经常在大会上讲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应急能力。班主任一定要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可以根据《中小学安全教育读本》、上网搜索一些安全教育的知识结合本班级实际情况、开展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尝试。所以我们教师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学生的生命和健康是最重要的,维护学生的生命和健康是学校工作的最高原则,这也是学校依法治校的最根本表现。第六个原因,学生体质特殊或者患有疾病。

有些校园伤害事故是因为学生特殊体质或患有疾病引起的,这种情况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家长事先没有把子女的身体状况告之学校,学生自己也没有对教师讲,学校一点也不知情,那么,只要学校组织的活动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规定,各项措施没有问题,即使出了意外,也很难追究学校的责任。假如家长事先讲了,或小孩本人也告诉老师了,但老师由于时间长忘记了,或学校疏忽了,那么出了意外学校要承担主要责任甚至全部责任。为防止这类事情发生,班级必须要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经常提醒有关教师,这样就可以把这类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七个原因,不可抗力因素。

所谓不可抗力,是一个法律术语,指的是三个“不”:不能预见,不

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伤害,按照法律规定,不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比如自然灾害,打雷、地震、风暴等。所以,不可抗力的因素造成的伤害在法律上学校和教师是不承担责任的。只有在学校有过失的时候,学校才谈的上承担责任。这一点学校要让家长明白。

第八个原因,学生自尊心过强,心理承受能力低。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都独生子女,心理比较脆弱,在家里备受宠爱,到学校受了批评,想不通,就走上自杀、自残的道路。对于这一点,我们当老师千万要注意。尤其我们的学生有很多是单亲家庭的子女,心理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尤其要讲究方法。

第九个原因,学生中途离班。

有一些事故,与教师让学生中途离开教室有关。正常上课时间,教师让学生离开教室,当然有一定的原因。但是教师是否想到,正常教学时间如果让学生离开教室,中途发生意外学校是要承担责任的。为什么?因为按照教育法律,你中途让孩子离开教室,就是剥夺了他正常的教育权利,所以,出了问题你一定要承担责任。因此,不能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理由让学生中途离校,这在学校的制度中有严格的规定,每个教师必须遵照执行。

二、班级安全管理措施与方法

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在预防学生伤害事故上应:用忍耐代替急躁、用爱心替代私心、用和颜悦色替代疾言厉色、用平静心气代替怒气冲天、用平等交流代替发号施令。用常常自我反思教育教学取代一味让学生认错、用恒心取代急功近利、以巧妙的方法取代简单粗暴的方法。以谈心替代武力、以正面的肯定、赞美替代负面的指责。

班主任应在“五找、四多、六勤“抓好班级安全工作

五找即:

1、找本班级的骨干学生了解学生内部情况;

2、找易引发矛盾的学生座谈。

3、找班级中的安全隐患、漏洞和线索,及时掌握了解情况;

4、找学生容易发生的伤害事件的规律;

四多即:多谈心、多进宿舍;多和学生接触、多检查和宣讲安全知识。六勤即:勤问、勤看、勤走、勤思、勤听、勤记。

一、勤问:

对于班级的工作,特别是安全问题,班主任应该勤问,勤调查

二、勤看:

作为班主任,要常多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要仔细观察,勤观察,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我在这学期开学的时候,对班级的所有地方进行了安全检查。

三、勤走:

班主任千万懒不得,应该做个勤班主任,对于班级工作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勤到班级走走,多去关心班级工作,这样即使有什么安全问题也会因大化小,小而无的。

四、勤思:

对于班级工作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应及时进行思考,想出对策解决问题。在开展工作时勤思考,这有助于班主任在今后开展工作时遇到相同问题时就能熟练解决,不至于手忙脚乱的。这种情况经常会出现,比如一堂的体育课中某某教师因同学之间互相追赶中不小心碰到了一旁的桌角,致使额头出血。在给他包扎后,我及时反思,针对这个问题想出了对策,在班级制定了相关制度,从那以后没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五、勤听:

对于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很多,而且随着时代的不同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经常走到学生中去听听学生的心里话掌握最先进的管理方法,才能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六、勤记:

班主任处理完每一件事情后,都应加以反思,做好记录把自己的哪些体会,成功和不足之处。有哪些感想,把这些体会和感想全部记录下来,应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博客。

老师们,校园伤害事故是一个难题。但不管怎么讲,只要我们树立安全意识,把防范措施做的好一些,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安全工作,必须人人有责,时时有责。

寿县小甸中心校

2012年2月2日

第三篇:中小学校园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小学校园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烟台栖霞大队左文靖

当前,全国正在开展构筑全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而中小学是一个特殊的集体,在构筑“防火墙”工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中小学人员密度大,管理漏洞多,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也不强,火灾隐患比较多,容易酿成火灾事故,对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因此加强中小学消防安全工作,减少校园火灾发生,对构筑“防火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中小学幼儿园当前存在的火灾隐患及其防火对策作粗浅探讨。

【关键词】校园消防安全 现状分析 对策

中小学幼儿园由于人员大量集中,用电、用火频繁,而且多数学校是集教学、住宿、食堂、会议、游艺活动、理化实验室、电教等多功能公共场所,因此,消防安全工作任务较重。近年由于好多地方对校园的消防安全重形式轻落实,教师、学生缺乏必要的防火、灭火和火灾自救知识,加之一些校园成为“首长工程”,建筑工程消防审核审批手续简化,目的是“大干快上”,结果隐患百出,消防安全教育管理与校园安全建设不适应,留下先天性的灾害肿瘤。

一、当前中小学消防安全现状

(一)人员密度大,安全通道少。目前中学校对学生绝大多数采取的封闭或半封闭式管理,尤其在学生住宿问题上实行集中住宿管理。国内各中学校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一般每幢在500平方米左右,有的甚至更大;一幢楼内居住学生数额400人上下。大多数中学校在兴建学生宿舍时,虽也考虑到消防安全需要而留有消防安全通道,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加,从防盗的角度和日常学生的人身安全出发,不少单位关闭了大多数消防安全出口或者是加设防盗门,基本上留有一两个出口用于日常进出,其它的安全出口形同虚设。如此大密度的人员聚集场所,面对仅有的少数疏散通道,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

(二)消防安全管理薄弱,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大多数中学校的消防工作有治安保卫部门负责,虽然都把防火安全工作放在校园安全管理的首要位置来抓,但主要工作都放在抓硬件设施建设上,对软件建设未予以足够的重视。部分中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临时工承担,这些工人上岗前基本未接受过消防技能培训,责任心也不够强,职责履行不够好,经常发生不在位的现象,对于中学校存在的火灾隐患也不能及时察觉。个别师生认为只有厂矿、企事业单位、公共娱乐场所、商场、集贸市场、影剧院等场所才会发生火灾,学校无易燃易爆物质、用火用电量较少,不易发生火灾,似乎自己远离火灾,消防安全隐患意识差,平时不懂如何预防火灾,发生火灾惊慌失措,既不会逃生,也不会报火警,甚至不知火警电话为“119”,对消防安全一无所知,有的工教职员工在发生火灾时连

自救知识都不知道,更谈不上组织、引导学生疏散和救火。笔者从某中学校随机抽查15名中学生,会正确报警的仅有3人,消防安全意识令人担忧。

(三)建筑自身先天性火灾隐患多。早期修建的学校建筑,存在大量竹木建筑、砖木建筑,这些建筑的耐火等级普遍较低。由于当时建筑设计防火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尚不完备、法制不健全,消防部门对这些建筑的防火审核缺乏可操作性。学校违章设计、违章修建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建筑留下布局不合理,消防通道不畅通,易燃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足,大型建筑无防火防烟分隔,内部装修大量使用易燃材料等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

如有的老式教学综合楼仅有1个疏散楼梯,无防火防烟分区,学校礼堂存在出口数量不够、出口过窄等问题,有的学校为维护教学、演出秩序将疏散门道封锁,例如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大火时,8个疏散门仅有1个开启,导致323人死亡,130人受伤的恶性火灾事故便是典型例子。

(四)灭火器材等消防安全设施不足。现阶段各类中学校建筑修建年代不一,有的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更早。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没有对消防安全设施的配置作专门的具体规定,后来虽然添补了部分消防设施,但因使用年代过久,现在又没有可供更换的部件而导致部分消防器材无法投入使用,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安装的消火栓,现在就没有可供更换的老式闷盖了;另外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灭火器材无法使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消火栓长期缺乏维修保养导致锈蚀,闷盖打不开、阀塞无法启闭供水,灭火器喷嘴堵塞、药剂失效损坏、丢失等现象严重。学校由于经费紧张自动灭火设施更无从谈起,然而随着学校用火用电等各方面火灾危险性的日益增加,当前学校的消防安全设施越来越不适应防火灭火的需要,消防安全设施亟待改善。

(五)学校住宅区火灾隐患多。教职员工在过道上乱堆乱放煤炭、木柴等易燃、可燃物质,私自占用防火间距,在过道上生火煮饭等,既影响了安全疏散,又人为地增大了火灾危险性;学生宿舍多数为集体宿舍,往往一个班、甚至一个年级一个寝室,寝室内摆满床铺,上下几层,几乎是铺连铺、床挨床,且摆放各种书籍等学习及生活用品,悬挂各种衣物、蚊帐,拥挤不堪,火灾一触即发。另外有的学校建筑电气线路直接穿插木质、竹质等易燃可燃建筑材料上,且多年不进行检修更换,电气线路乱得像蜘蛛网似的,绝缘层脱落、线芯裸露等问题也屡见不鲜。有的学生乱拉乱接电线在集体宿舍使用电熨斗、电热毯、录音机,甚至用电炉生火煮食物,熄灯后私自用蜡烛、煤油灯等加班学习,夏天用明火熏蚊子、有吸烟坏习惯的学生乱扔烟头等违章用火用电等问题仍然存在。

二、加强中小学消防安全的几点措施

(一)要建立健全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机制。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将消防安全工作作为—项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工作中去,建立健全各项防火安全制度,同其它工作一道部署、检查、落实、评比。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建立“校园消防安全校长负责制”,在保卫部门设立消防科(办公室)或专兼职消防干部,专门负责防火巡查,督促落实各项防火规章制度,监督整改火灾隐患。使消防工作有章可循,有人负责。二是学校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与目标管理,制定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成立以学校领导

为负责人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可以成立以校党委副书记为主任,各年级教师组组长为成员的“学校消防工作委员会”,制定“校园消防安全管理组织网络表”、“校园消防安全责任区划网络表”、《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条例》,另外还可在武保处专门增设了消防科,组建由校警组成的消防队;同时投资建立全校范围的消防自动预警、自动扑救系统,成立计算机指挥中心,从而使校园消防安全工作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管理监督体系,为广大师生构筑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三是加强学校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成立教职员工及成年学生义务消防队,并建立防火巡查制度,学校定期对本校的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器材、水源、电气线路及用火用电等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师生住宅区、家属楼、礼堂、厨房、实验室、教学综合楼等人员相对集中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部位)。

平时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定期更换药剂,保证消防设施完整好用。学校开展各种大型活动,要制订防火灭火预案,事先向当地消防机构申报,待消防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二)因地制宜解决消防设施。大多数学校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各项经费仅靠国家财政拨款,学校可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解决消防设施,如在建筑屋顶设置消防水箱,结合校园环境美化修建消防水池,配置手抬机动泵,与供水部门协调增大供水压力,增加消防给水网数量等。另外还要加强对现有消防器材的管理,能维修的尽量进行维修保养,使之发挥应有作用,对消防器材数量、性能、类型、完好情况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消防器材档案。指定专人管理,以防丢失、损坏。

(三)严格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制度。参照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以前修建的建筑逐步进行改造,使之达到防火要求。防火间距不符合要求的,则应提高它们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防火分隔,阻止火势蔓延,封闭一些门窗、孔洞,拆除部分旧的或易燃建筑。今后凡是新建、扩建、改建及内部装修的计算机房、实验室、食堂、礼堂等人员聚集或易发生火灾的场所,公安消防部门要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等技术规范进行防火审核,并根据灭火需要责令配置必备消防器材、解决消防水源、设置安全出口、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最低照度不低于0.51X,供电时间不少于20min),安装火灾自动灭火、报警系统等。学校建筑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最大允许长度,学校的楼梯、走道及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均应达到规定指标。在装修中杜绝使用易燃材料吊顶,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的铺设、安装均应符合相关规范。

(四)加强对学生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政府相关部门应将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校教学内容,在有关教育法律中予以确定,使中、小学消防教育实现法制化、规范化。根据各层级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不同,研究编写出专业的消防教育课本。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教育培养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增长防火、灭火和火场逃生自救的知识。

(五)消防部门加大监督力度。消防机构要加大对各类中学校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将学校列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纳入公众聚集场所进行专项治理,认真排查火灾隐患,对学校消防安全状况做到了如指掌,发现火灾隐患及时向学校提出,并责令限期改正。消防监督执法和灭火救援干部要深入各学校开展广泛的消防宣传,利用军训、少年军校等多种形式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向教职员工、学生宣传消防法律和基本常识,使之掌握预防火灾和火场逃生的基本常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六)建立教育部门、学校、消防三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合作机制。教育部门、学校、消防互相之间要经常联系,密切配合,组织开展各种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消防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较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三方在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上的协作关系,建立消防教育领导组织和定期研究工作制度。在每年的“中小学校安全日”、“119”消防宣传日。学生寒暑假期等,教育部门、消防与学校联合开展参观消防站、参加消防知识竞赛、文艺联欢、消防夏(冬)令营等寓教寓乐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防火意识。三方联合开展的系列消防宣传教育活动,针对性强,普及面广,效果较好,同时也通过学生辐射到全社会共同搞好消防安全工作。

总之,中小学校园安全已经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校园消防安全作为校园安全的重要部分,其关系到学校每个师生的人身安全,完善中小学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杜绝校园火灾的发生和出现师生伤亡的悲剧,已成共识。当前全省正在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积极排查和整改中小学幼儿园存在的火灾隐患,全力推动中小学幼儿园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努力提升广大师生自防自救能力。相信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学校抵御火灾的能力将显著增强,校园火灾将得到明显遏制,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定将筑得更坚、更牢。

第四篇:校园园林树木现状分析实验

实验五我校园林树木栽培现状分析

1、篮球场柳树林桃树

现象:桃树种植与柳树下。植株矮小,树叶严重脱落,有枯死迹象。

原因:大面积的柳树形成了隐蔽环境,使内层种植的桃树只能接受到极少的光照。而桃树

是喜光树种,故影响其长势。

改进:桃树种植于柳树外侧。

2、篮球场边晚樱大道日本晚樱

现状:以晚樱作为行道树,但道路两侧为紧实铺装。树木整体的株高都不高,且生长缓慢。原因: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使土壤紧实度增加,对树木根系的呼吸有严重影响,进而影响树

木的营养吸收与长势。

改进:改进铺装,增加其通气性。如采用镂空格网铺装,使土壤部分裸露。

3、图书馆后雪松林雪松

现状:存在“掐脖子”现象,侧枝生长旺盛,使雪松的中央领导干细弱,顶端优势不明显,冠形大大改变。

原因:大量侧枝的旺盛生长,与中央干竞争消耗了过多营养。使中央干缺乏生长所需的养

分,抑制了顶端的生长。

改进:早期注重、加强修剪,控制“掐脖子”现象。

4、游泳池南侧香樟道香樟

现状:树皮开裂,部分面积被灼伤。树冠稀疏且小,顶端秃裸。

原因:香樟植于开场的南侧,日晒较严重,且周围是大面积的硬质铺装,更反射阳光,使

树木呈“日灼”现象。

5、荟园食堂旁土坡悬铃木

现状:枝叶稀疏,叶泛黄色,生长状况差。

原因:树旁有大量生活垃圾且长时间无处理。污染对树木有毒害作用,影响生长。

第五篇:现状分析

区位分析:

该社区位于南阳市宛城区新华办事处东南处,属于南阳市老城区。

周围有福音堂等宗教建筑,也有第二实验幼儿园、南阳经济贸易学校等市级和省级学校,还有南阳府衙和南阳范蠡纪念馆等文物保护建筑,还有大型商场:鸿德购物公园等现代商业建筑。

可见这片社区处于南阳的中心位置。而目前南阳市正在不断地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不被代替,就必须对该处社区进行改造。

解放南路传统商业街构成是具有清代的建筑风格的市井生活区。

建筑分析:

主要由三个小区和几座独立住房为主同时还保留了不少清代时的民房。

但年久失修,房屋质量差,各种生活设施落后,居住环境恶劣。部分房屋设计不合理,比如高低建筑之间间距不合理造成屋内光线不好,室内潮湿阴暗。

三个小区内建筑都为三层,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缺乏一些公共服务设施,景观绿化也比较单调,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更高层次的追求。小区内给排水管线、电力电缆等线网也是乱七八糟。

两三座独立住房相对来说条件比较好。

临着解放路的临街商铺年代都不一样,有清代保留下来的“下铺上屋”的木构架建筑,也有建国后建的砖石结构住房,大多数为二层建筑,只有一两个是一层的。由于年代不一,建筑风格不统一,房屋质量不好,室内环境不好,导致这片商铺的商业性质不强。(主要是第三产业:饭店和修车,三金等)

该地块由于时间比较久,所以内部有很多没人住,没人管理的木构架建筑。导致整个社区看起来脏乱。

景观分析:

小区内部虽然有一些简单的绿化景观,沿路也有一些绿化,但是都缺乏整体性,而且景观效果也不是非常显著。

问卷分析:

总共分发了五十份,有一份未收回,四十九分回收。总共有100户左右。具有可信度。

根据公共设施问题调查,发现该处设施并不齐全,停车场、休闲广场、垃圾收集点或垃圾桶、路灯等均缺失。

根据居住环境问题调查,发现百分之五十的人都认为路面脏乱,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认为建筑不美观,有百分之二十二的人认为管道堵塞,而只有百分之三的人认为屋顶渗漏。

根据出行方式问题调查,发现百分之七十五的人都认为是步行和自行车,而只有百分之四的人选择私家车,有百分之十一的人选择公交车。

通过邻里关系调研发现大家之间都是相互认识的,而且关系一般,一方面是因为工作比较忙很少交流,一方面是因为缺乏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来促进彼此的交流。

通过主要娱乐方式调研发现由于该处位于老城区地段,用地比较紧张,公共活动空间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老社区缺少活力,人们主要通过在家看电视来打发空闲时间,还有三分之一人主要通过逛街,三分之一通过和邻居打扑克、下棋等来打发时间。

下载校园安全现状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园安全现状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状分析

    5.1重庆保税港发展现状 5.1.1加强港口基础建设,打造口岸物流中心 重庆江北寸滩港区,是重庆市倾力打造的最大港口。重庆市正在以寸滩 港为口岸物流辐射中心,发展国内首个内陆保税港......

    关于小学校园足球现状调查及策略分析

    关于小学校园足球现状调查及策略分析 的文献综述 姓名:吴双 学号:1124102 专业:体育教育 前言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号称“世界第一运......

    关于小学校园足球现状调查及策略分析

    关于小学校园足球现状调查及策略分析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号称“世界第一运动”,深受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人们的喜爱。,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青......

    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及建议

    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及建议 我县园区安全生产工作主要涉及企业生产、危化品和在建工程等行业和领域。通过日常检查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1、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企业......

    2012年学校安全现状分析报告(精选合集)

    兖州市漕河镇中心中学 2012年安全现状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1、我校坐落于漕河镇政府驻地,兖肖公路北,东与漕河镇中心小学比邻,西隔小路与纸箱厂相望,南与漕河村隔兖肖公路为邻......

    企事业单位的内网安全现状分析

    企事业单位的内网安全现状分析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日益深化,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信息系统的使用如火如荼,基本上单位内的日常工作都需要网络提供支持和服务,内部网......

    校园安全事件预防分析

    校园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身处于21世纪的教育大环境下,安全已经成了校园的第一要务,安全是教育发展的最基本的保障。从上面来说,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安全现状

    一、安全问题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关键传统的交易是面对面的,比较容易保证建立交易双方的信任关系和交易过程的安全性。而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交易行为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买卖双方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