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文章标题: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深刻理解创新,努力实践创新,是人类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当前,以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向以科技、知识和人才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呈现出创新竞争的特点,因此创新也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召唤。
创新涉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各个领域。其中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发展的前景与未来的命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实现社会和谐,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任重道远。在全力推进交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认真实施“科教兴交”战略,建立健全交通科技创新体系,走科技引领的发展之路,不仅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构建和谐交通的重大战略选择。
本文在探讨我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内涵与现状的基础上,以政府层面的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结合企业、院所和中介机构功能的发挥,对近年主要做一回顾,对下一步做一思考。
一、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与现状
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调控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研教学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各种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结合交通实际,我们认为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由政府交通管理部门、交通建设和运输企业、院校和科技中介组织等共同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实施宏观管理和监督、协调、引导,提供公共服务,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交通各类企业通过紧跟市场需求和技术前沿以获得生命力和竞争力,其科技活动的进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创新体系运行的进度和质量,在体系中发挥主体作用;科研、教学院所为创新供应技术、提供技术源,在体系中发挥着主力的作用;交通科技中介机构作为创新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发挥着技术传播和扩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经过多年积累,我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政府的监管与服务系统开始形成,企业、院所、中介诸要素的定位日益明确,作用逐步得到发挥。在此基础上,科技不断得到强化。“十五”以来省厅共安排科技专项经费3450万元,至去年底共完成研究项目252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水平”14项、“国内领先水平”95项、“国内先进水平”39项,获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浙江省科技进步奖22次;组织实施了软土地基处治成套技术、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裂缝治理、隧道施工监控与优化及连拱公路隧道综合修建、EpS轻质路堤在高速公路的应用、内河航道护岸结构优化、码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特大桥梁建造等一批重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发展规划、发展战略、行业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经济可行性研究组织开展交通软科学研究,提高了行业主管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路水路交通主要领域已拥有一批专业技术骨干。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整个体系中要素功能缺失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政府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还不高。“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以增强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政府层面的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全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争取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基本适应交通发展形势、符合交通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构架,推动交通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和谐交通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政府层面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政府层面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以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行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
我们认为,在这一过程中省厅的至关重要。具体地说,省厅应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战略研究、规划计划制定、政策制度建设和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加强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协调,提高宏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实施资金引导,提供公共服务。各地交通主管部门和厅管厅属各单位应按照厅的部署,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优化各自的创新布局和创新环境,实现全省的上下互动、横向衔接、科学有序、多层次推进。
上述头绪众多。经研究分析,实际操作中我们归纳为制订发展规划、完善计划管理、营造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培养科技人才、建设科技平台和强化管理力量七个方面。这些有的目前已作了些探索,但更多的还有待下一步开展。
1、制定发展规划。
交通科技发展规划是明确未来一个时期交通科技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举措的重要载体。省厅的规划体现了厅对未来一个时期交通科技的战略预期和重大部署,是对全省交通科技资源进
行科学配置的重要依据。规划的编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交通的要求,分析和把握未来交通事业的发展趋势,紧紧围绕交通中心,确定科技发展方向和切入点,凝练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必须尊重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尊重交通事业发展规律,体现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实现科技事业对发展的支撑和引领。
我厅对科技规划的制订是比较重视的。为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早在2004年秋天厅领导就专门安排了一次全省性的调研,组织完成了相应的调研报告,并同时开展“十一五”交通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在调研报告和战略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去年5月形成了《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初稿。此后提交各市交通局(委)和厅管厅属各单位讨论,征求厅机关有关处室意见。经多次修改,规划内容不断完善,的思路也不断地清晰。特别是系统整理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30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如低路堤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拓宽、交通工程砼构件防腐、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整治及监测预警、交通建设中土地的集约利用、路面材料再生和路面结构耐久性、路面桥梁隧道病害预防和快速检测及相关数据库建设、交通现代化指标体系、交通工程合理造价、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数据分析及挖掘等,并列为“十一五”研发重点,明确了将“研发重点”逐年列入未来五年的年度科技计划、重点以外的项目不得编入的思路,保证了下一步的系统性和针对性,避免了课题立项的重复,同时还可有效促使未来五年中每个重点下面有若干个子课题作系列研究,为今后集成打下基础。
各市、各单位按照省厅的部署,也积极开展了科技规划或发展思路的制订。但不平衡,情况难以乐观。我们认为,交通系统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行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依据省厅规划,对未来五年的目标、原则、战略重点进行全面研究和布置,理清思路,从而形成全省性的上下衔接的交通科技规划体系。同时省厅和各市、各单位要就科研项目的确定、研究进程的管理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制订和完善配套措施,保证规划的实施。
2、强化计划管理。
强化计划管理是落实规划思路、实现宏观统筹的有效抓手,是执行科技决策、配置科技资源、组织科技活动的重要保证。按照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的目标,形成规划、计划、政策协调互动机制,将为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各项的有序开展提供支持。
我厅传统的科技计划以研究计划为主,结合生产实践,围绕交通中心组织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历年来创造性地解决了一批交通建设、管理、运输生产上的技术难题,但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学术、重成果、重研发而轻转化、轻效益现象的出现。所以近年来着重在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对计划体系作了补充,新设立了两项计划。一是成果推广应用计划,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经过调研、布置、联系,初步确定了60个成果推广项目的推广内容、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大致时间安排,作为2006年的计划项目以厅文印发。该项计划以后准备逐年编制。二是浙江交通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编制这一计划的目的有三点:一是利于成果推广。当前影响成果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技术与现有国标、部颁标准不一致,使用者使用新技术缺乏依据、存在风险,而制订地方标准不仅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可以将新技术吸收进标准、强制推广;二是在法规出台相对较慢的情况下,可以为行业管理提供有效手段;三是经过未来几年的努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研发重点”中,有部分重点将会列多个子课题开展系列研究,此举可以推动各重点的集成。在省技监局的支持下,争取每年能编制若干个浙江交通地方标准,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形成我省的交通地方标准、规范体系。
当然,要完善计划管理体系,以上还远远不够。当前一方面是计划实施的相关措施没有完全配套,特别成果推广应用计划的配套措施要尽快出台。鉴于交通科技成果特别是工程类成果推广投入很大,如果实施补助在经费上有困难,我们设想用以奖代补形式,由项目组在项目完成后自行申报,其上级部门组织初审、厅组织专家评审后实施奖励,不安排补助;另一方面还要改进计划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各市、各单位在管理中的作用。
3、营造政策、制度环境。
政府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系统性的政策、制度环境建设。政策、制度是在实际中反复地运行着的,这种运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发展的进程。因此政策、制度的制订和出台不仅要有数量的要求,更要有质量的要求。
为加强科技计划项目与成果的管理,我厅较早制订并实施了《浙江省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与成果管理办法》。去年针对变化了的实际对办法作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职责,完善了课题申报与实施、科技资金拨付、科技成果管理等内容。此外今年还制订了《浙江省交通工程科技项目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试行重大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招投标。以上两个文件的修订和制订,在努力建立项目管理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以及按竞争和鼓励创新的原则开展重大项目科研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比较好的。
与此同时,近年来还对制度建设作了尝试。如设立了项目投资额确定和资金补助标准、实行限额申报、设置课题承担人条件以限制一人多题现象、减少项目数量和相对集中研究目标、对“283”人选实行倾斜等,这些制度、规定的运用效果也比较明显。
当前的缺失主要在于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力量增强、管理手段完善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下一步应就此作调研并制定相应政策,为改善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提供依据。
4、加大资金投入。
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对科技给予直接的经济资助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对此也有一系列的规定,提出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引导全社会的研发投入,使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2.5%以上。据省发改委的统计,2005年我省研究开发经费投入14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08;地方财政科技投入44.7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53。
我厅的科技专项经费于1990年正式设立,第一年40万。此后不断增长,2006年为1000万,平均年增幅为22。部分厅管厅属单位、部分市交通局近年也有一些科技投入。尽管厅经费的涨幅较大,但全省性的投入还要大力加强。除省级投入需要加大外,要解决好市、县两级交通科技经费来源问题。
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必须健全经费监管制度和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使用效益。今年厅科教处、财务处曾对个别厅属单位科技资金使用情况作了专项检查,今后要扩大检查面,强化监督。此外还要加强经费的合理配置,逐步建立绩效评价、评估机制;建立政府和工程业主、交通企事业单位共同组成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研经费筹措机制、投入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形成投入体系,保证交通科技可持续发展。
5、加快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步伐。
培养、引进具有创新素质和潜能的优秀人才是政府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近年来我厅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在全国交通系统和省内各行业中率先制订了完整的人才规划,并制订、落实实施规划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去年底,全省交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达23960人,占职工总数的23.5。其中高级、中级职称9135人,初级职称12795人。
在人才总量逐年增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创新型人才团队的建设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说创新是行业发展的灵魂,那么高素质的人才则是创新的灵魂。要以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为载体,推动高科技人才资源整体开发,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要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现象,改进和完善技术职务评聘制度、283人才评选制度,抓紧培养造就中青年高级人才;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选送有潜质的科技人员到舟山连岛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两龙”指挥部等工地乃至国外去学习、实践和提高;要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此外,还必须加强科技交流和智力引进。科技创新不是封闭式创新,也不是排斥技术、智力引进。要进一步鼓励企业、院所全面提升对外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积极主动利用省内外科技人才资源,形成开放式的交通科技研发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6、建设科技基础平台。
科技基础平台是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设施和仪器装备、科技数据与信息库等组成,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科技创新的支持体系。在当代,科技活动已不是中世纪的家庭实验室内的个人科研活动,越来越需要有强大的、先进的物质设施支持和信息支持。这些耗资巨大的、先进的实验设施和信息支持系统构成了科技生产体系的前提和物质条件。
在这一方面我省情况不理想。一是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交通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尚未形成;二是设施和仪器装备虽经多年积蓄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缺乏统一规划,零散、层次不高;三是政府支持、企业投入的机制尚未形成,明年的技改资金预算中虽然安排了一个厅属单位的试验中心建设,拟引导企业加快基础平台建设,但是力度很小。近年来,我们抓的重点是数据与信息库建设。2004年,厅交通科技信息网正式开通,经两年的努力,已将厅科技成果、交通部部分成果、报刊上发表的成果信息逐条输入科技信息网,通过关键
词查询,使用者可方便地了解成果信息,从而有效促进数据与成果信息的共享。但从总体看需要较多资金投入的物质条件建设还很不够。
科技产品是科技大脑和实验手段的组合,在其生产过程中强大和先进的物质支持是必需的。为此建议:第一,给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创造人才引进、课题立项、设施配置等条件,形成研发团队和相应的环境,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建成若干个研究、实验基地;第二,按“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对现有设施装备作统筹协调,避免重复购置,提高共享水平;第三,完善科技信息平台,一方面向交通部建议尽快建设全国性的成果信息网站,另一方面加大我厅网站的信息容量。
7、加强管理力量建设。
抓好管理力量的建设,强化管理职能和人员配备,不仅是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总的来说,近年来厅管厅属单位和各市交通科技管理力量不断得到充实,宁波、绍兴、嘉兴、舟山市交通局(委)专门设置了科技(科教)处,不断向基层、向项目延伸。但当前大部分市力量薄弱,厅的布置难以落实。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3月厅发文要求各市各单位就科技创新作一次专题研究、一个月后上报。虽经催促,20多个单位中上报材料的至今只有4个。
重视管理力量是重视科技的体现,“科教兴交”必须有组织保障。今年厅对各市的综合考核中已经恢复了科技考核,为推进管理力量建设,建议将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列入明年考核内容,同时由厅组织好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开发使用管理软件,通过管理队伍的加强和管理方式的改进,弥补整个创新体系的欠缺。
三、企业、院所、中介组织层面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体系的运行质量取决于体系中政府、企业、院所、中介各要素是否完备、其功能定位是否恰当及作用能否有效发挥。为实现创新体系的优质运行,必须实现各要素的健全、内部结构的优化及相互衔接的顺畅,使各要素功能尽可能地得到刺激和放大,以系统的有效运行促进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1、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只有企业成了创新主体,行业创新才会获得真正的动力源。根据现阶段交通发展特点,我们认为交通行业创新企业群应包括各类交通运输企业和交通建设企业、工程建设单位、工程项目业主等。
以企业为主体,意味着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多年来,在交通科技中交通企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企业承担的厅科研计划项目,其成果有的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有的多次获奖。据统计,“十五”期间共有22个各类交通企业和工程项目单位14次获省科技进步奖和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的科技奖。但总的来说交通系统的企业离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有不小的差距。一是投入不足,重点工程投资的1作为科技专项费用的政策长期难以落实;二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创新所得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无关,导致动力缺乏;三是创新的人才条件、物质条件仍然不足。此外,随厅科研计划立项数量减少,企业和工程项目单位课题立项的难度加大。
为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主管部门必须给予全力以赴、科学有效的支持。我们认为首先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二要改善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研究开发任务;三要创造环境完善技术转移机制,真正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四要通过交通投资体制改革,增强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
2、发挥教学、科研、设计院所及咨询机构的主力作用。
各级各类交通教学、科研、设计院所及咨询机构具有人才密集、信息资料齐备、实验手段先进的优势,是交通科技创新的主力。多年来,我省交通系统与浙江大学及交通部原部属院校、部属科研单位等省内外教学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合作,成效显著;省市交通设计院、浙江交院在完成设计和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多项研究和成果推广,并多方引进、培养人才,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机制,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推动了行业科技的进步。近年我厅所获科技奖中,省交通设计院等院所的获奖数量较多,奖级也比较高。浙江交院去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和论文已达300多篇。
但不能否认的是,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目前状态,还远不能满足创新型行业建设的需求。在对外合作上,还需解决好外来院所的理论研究与我省实际的进一步结合、引进智力的同时带动交通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智力引进的近亲繁殖等问题;在交通系统内部,还需解决好科研资源短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研与市场结合等问题,形成真正的智力源和技术源。
为充分发挥作用,交通各院所要主动与项目建设单位、与企业融为一体,共同打造交通科技创新链。要在吸收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的同时,带动自身科技力量的增长;要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发展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和科研条件建设,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要建立开放合作机制,促进与企业和大学的联合,促进知识流动和科技资源共享;要针对中的难点、热点开展研究,注重科研与市场、与实际的结合,同时引进、使用新技术,每年完成一批成果的吸收和推广。政府主管部门也要建立对院所的科技投入渠道,支持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和队伍建设,支持实施重大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由于存在客观原因,省交通科研所近年来并没有随行业的发展而壮大,没有扮演好应该扮演的角色,建议突破现有管理体制,下大决心、化大力气加以改造。
3、发挥科技中介组织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科技中介机构,是指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是连接科技界与企业界的桥梁,是政府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助手,也是培养企业创新和创业人才的摇篮。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有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整体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交通科技的健康发展,必须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科技中介机构。
我省长期以来缺乏高效率的交通科技中介机构、缺乏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才。目前交通科技中介机构的培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中介服务已成了创新体系中最弱小的一环,成了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的约束环节。
为改变这一现状,去年开始我们与湖州市交通局一起作了一项专门试点。考虑到交通行业各个专业学会、协会聚集了较多的专家和业务骨干,依托湖州交通学会建立市级科技服务与推广中心,以中介组织形式开展技术服务与成果推广。在湖州交通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去年5月“湖州市交通科技服务与成果推广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成立后,组织专题讲座、先后对全市交通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公路工程质量监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试、编辑印发《湖州市交通科技推广信息》,同时重点开展10项科技成果推广。在交通建设与管理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紧缺、迫切需要有专门机构提供技术指导的形势下,“中心”的受到了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要尽早完成试点的,在此基础上建议下发厅文,由各市自愿组建“中心”,逐步建立起市级网络,并以此为突破口,培育交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交通科技的市场运作机制,探索交通科技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途径。
除此之外,各级工程设计、咨询机构也部分承担着中介的职能,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作用明显。要创造条件强化其功能,与“中心”一起形成我省的交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交通科技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第2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第2页)。7c8
行科学配置的重要依据。规划的编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交通的要求,分析和把握未来交通事业的发展趋势,紧紧围绕交通中心,确定科技发展方向和切入点,凝练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必须尊重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尊重交通事业发展规律,体现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实现科技事业对发展的支撑和引领。
我厅对科技规划的制订是比较重视的。为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早在2004年秋天厅领导就专门安排了一次全省性的调研,组织完成了相应的调研报告,并同时开展“十一五”交通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在调研报告和战略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去年5月形成了《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初稿。此后提交各市交通局(委)和厅管厅属各单位讨论,征求厅机关有关处室意见。经多次修改,规划内容不断完善,的思路也不断地清晰。特别是系统整理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30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如低路堤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拓宽、交通工程砼构件防腐、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整治及监测预警、交通建设中土地的集约利用、路面材料再生和路面结构耐久性、路面桥梁隧道病害预防和快速检测及相关数据库建设、交通现代化指标体系、交通工程合理造价、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数据分析及挖掘等,并列为“十一五”研发重点,明确了将“研发重点”逐年列入未来五年的年度科技计划、重点以外的项目不得编入的思路,保证了下一步的系统性和针对性,避免了课题立项的重复,同时还可有效促使未来五年中每个重点下面有若干个子课题作系列研究,为今后集成打下基础。
各市、各单位按照省厅的部署,也积极开展了科技规划或发展思路的制订。但不平衡,情况难以乐观。我们认为,交通系统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行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依据省厅规划,对未来五年的目标、原则、战略重点进行全面研究和布置,理清思路,从而形成全省性的上下衔接的交通科技规划体系。同时省厅和各市、各单位要就科研项目的确定、研究进程的管理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制订和完善配套措施,保证规划的实施。
2、强化计划管理。
强化计划管理是落实规划思路、实现宏观统筹的有效抓手,是执行科技决策、配置科技资源、组织科技活动的重要保证。按照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的目标,形成规划、计划、政策协调互动机制,将为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各项的有序开展提供支持。
我厅传统的科技计划以研究计划为主,结合生产实践,围绕交通中心组织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历年来创造性地解决了一批交通建设、管理、运输生产上的技术难题,但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学术、重成果、重研发而轻转化、轻效益现象的出现。所以近年来着重在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对计划体系作了补充,新设立了两项计划。一是成果推广应用计划,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经过调研、布置、联系,初步确定了60个成果推广项目的推广内容、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大致时间安排,作为2006年的计划项目以厅文印发。该项计划以后准备逐年编制。二是浙江交通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编制这一计划的目的有三点:一是利于成果推广。当前影响成果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技术与现有国标、部颁标准不一致,使用者使用新技术缺乏依据、存在风险,而制订地方标准不仅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可以将新技术吸收进标准、强制推广;二是在法规出台相对较慢的情况下,可以为行业管理提供有效手段;三是经过未来几年的努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研发重点”中,有部分重点将会列多个子课题开展系列研究,此举可以推动各重点的集成。在省技监局的支持下,争取每年能编制若干个浙江交通地方标准,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形成我省的交通地方标准、规范体系。
当然,要完善计划管理体系,以上还远远不够。当前一方面是计划实施的相关措施没有完全配套,特别成果推广应用计划的配套措施要尽快出台。鉴于交通科技成果特别是工程类成果推广投入很大,如果实施补助在经费上有困难,我们设想用以奖代补形式,由项目组在项目完成后自行申报,其上级部门组织初审、厅组织专家评审后实施奖励,不安排补助;另一方面还要改进计划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各市、各单位在管理中的作用。
3、营造政策、制度环境。
政府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系统性的政策、制度环境建设。政策、制度是在实际中反复地运行着的,这种运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发展的进程。因此政策、制度的制订和出台不仅要有数量的要求,更要有质量的要求。
为加强科技计划项目与成果的管理,我厅较早制订并实施了《浙江省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与成果管理办法》。去年针对变化了的实际对办法作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职责,完善了课题申报与实施、科技资金拨付、科技成果管理等内容。此外今年还制订了《浙江省交通工程科技项目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试行重大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招投标。以上两个文件的修订和制订,在努力建立项目管理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以及按竞争和鼓励创新的原则开展重大项目科研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比较好的。
与此同时,近年来还对制度建设作了尝试。如设立了项目投资额确定和资金补助标准、实行限额申报、设置课题承担人条件以限制一人多题现象、减少项目数量和相对集中研究目标、对“283”人选实行倾斜等,这些制度、规定的运用效果也比较明显。
当前的缺失主要在于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力量增强、管理手段完善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下一步应就此作调研并制定相应政策,为改善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提供依据。
4、加大资金投入。
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对科技给予直接的经济资助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对此也有一系列的规定,提出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引导全社会的研发投入,使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2.5%以上。据省发改委的统计,2005年我省研究开发经费投入14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08;地方财政科技投入44.7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53。
我厅的科技专项经费于1990年正式设立,第一年40万。此后不断增长,2006年为1000万,平均年增幅为22。部分厅管厅属单位、部分市交通局近年也有一些科技投入。尽管厅经费的涨幅较大,但全省性的投入还要大力加强。除省级投入需要加大外,要解决好市、县两级交通科技经费来源问题。
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必须健全经费监管制度和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使用效益。今年厅科教处、财务处
曾对个别厅属单位科技资金使用情况作了专项检查,今后要扩大检查面,强化监督。此外还要加强经费的合理配置,逐步建立绩效评价、评估机制;建立政府和工程业主、交通企事业单位共同组成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研经费筹措机制、投入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形成投入体系,保证交通科技可持续发展。
5、加快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步伐。
培养、引进具有创新素质和潜能的优秀人才是政府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近年来我厅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在全国交通系统和省内各行业中率先制订了完整的人才规划,并制订、落实实施规划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去年底,全省交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达23960人,占职工总数的23.5。其中高级、中级职称9135人,初级职称12795人。
在人才总量逐年增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创新型人才团队的建设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说创新是行业发展的灵魂,那么高素质的人才则是创新的灵魂。要以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为载体,推动高科技人才资源整体开发,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要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现象,改进和完善技术职务评聘制度、283人才评选制度,抓紧培养造就中青年高级人才;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选送有潜质的科技人员到舟山连岛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两龙”指挥部等工地乃至国外去学习、实践和提高;要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此外,还必须加强科技交流和智力引进。科技创新不是封闭式创新,也不是排斥技术、智力引进。要进一步鼓励企业、院所全面提升对外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积极主动利用省内外科技人才资源,形成开放式的交通科技研发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6、建设科技基础平台。
科技基础平台是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设施和仪器装备、科技数据与信息库等组成,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科技创新的支持体系。在当代,科技活动已不是中世纪的家庭实验室内的个人科研活动,越来越需要有强大的、先进的物质设施支持和信息支持。这些耗资巨大的、先进的实验设施和信息支持系统构成了科技生产体系的前提和物质条件。
在这一方面我省情况不理想。一是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交通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尚未形成;二是设施和仪器装备虽经多年积蓄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缺乏统一规划,零散、层次不高;三是政府支持、企业投入的机制尚未形成,明年的技改资金预算中虽然安排了一个厅属单位的试验中心建设,拟引导企业加快基础平台建设,但是力度很小。近年来,我们抓的重点是数据与信息库建设。2004年,厅交通科技信息网正式开通,经两年的努力,已将厅科技成果、交通部部分成果、报刊上发表的成果信息逐条输入科技信息网,通过关键词查询,使用者可方便地了解成果信息,从而有效促进数据与成果信息的共享。但从总体看需要较多资金投入的物质条件建设还很不够。
科技产品是科技大脑和实验手段的组合,在其生产过程中强大和先进的物质支持是必需的。为此建议:第一,给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创造人才引进、课题立项、设施配置等条件,形成研发团队和相应的环境,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建成若干个研究、实验基地;第二,按“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对现有设施装备作统筹协调,避免重复购置,提高共享水平;第三,完善科技信息平台,一方面向交通部建议尽快建设全国性的成果信息网站,另一方面加大我厅网站的信息容量。
7、加强管理力量建设。
抓好管理力量的建设,强化管理职能和人员配备,不仅是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总的来说,近年来厅管厅属单位和各市交通科技管理力量不断得到充实,宁波、绍兴、嘉兴、舟山市交通局(委)专门设置了科技(科教)处,不断向基层、向项目延伸。但当前大部分市力量薄弱,厅的布置难以落实。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3月厅发文要求各市各单位就科技创新作一次专题研究、一个月后上报。虽经催促,20多个单位中上报材料的至今只有4个。
重视管理力量是重视科技的体现,“科教兴交”必须有组织保障。今年厅对各市的综合考核中已经恢复了科技考核,为推进管理力量建设,建议将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列入明年考核内容,同时由厅组织好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开发使用管理软件,通过管理队伍的加强和管理方式的改进,弥补整个创新体系的欠缺。
三、企业、院所、中介组织层面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体系的运行质量取决于体系中政府、企业、院所、中介各要素是否完备、其功能定位是否恰当及作用能否有效发挥。为实现创新体系的优质运行,必须实现各要素的健全、内部结构的优化及相互衔接的顺畅,使各要素功能尽可能地得到刺激和放大,以系统的有效运行促进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1、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只有企业成了创新主体,行业创新才会获得真正的动力源。根据现阶段交通发展特点,我们认为交通行业创新企业群应包括各类交通运输企业和交通建设企业、工程建设单位、工程项目业主等。
以企业为主体,意味着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多年来,在交通科技中交通企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企业承担的厅科研计划项目,其成果有的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有的多次获奖。据统计,“十五”期间共有22个各类交通企业和工程项目单位14次获省科技进步奖和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的科技奖。但总的来说交通系统的企业离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有不小的差距。一是投入不足,重点工程投资的1作为科技专项费用的政策长期难以落实;二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创新所得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无关,导致动力缺乏;三是创新的人才条件、物质条件仍然不足。此外,随厅科研计划立项数量减少,企业和工程项目单位课题立项的难度加大。
为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主管部门必须给予全力以赴、科学有效的支持。我们认为首先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二要改善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研究开发任务;三要创造环境完善技术转移机制,真正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四要通过交通投资体制改革,增强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
2、发挥教学、科研、设计院所及咨询机构的主力作用。
各级各类交通教学、科研、设计院所及咨询机构具有人才密集、信息资料齐备、实验手段先进的优势,是交通科技创新的主力。多年来,我省交通系统与浙江大学及交通部原部属院校、部属科研单位等省内外教学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合作,成效显著;省市交通设计院、浙江交院在完成设计和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多项研究和成果推广,并多方引进、培养人才,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机制,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推动了行业科技的进步。近年我厅所获科技奖中,省交通设计院等院所的获奖数量较多,奖级也比较高。浙江交院去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和论文已达300多篇。
但不能否认的是,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目前状态,还远不能满足创新型行业建设的需求。在对外合作上,还需解决好外来院所的理论研究与我省实际的进一步结合、引进智力的同时带动交通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智力引进的近亲繁殖等问题;在交通系统内部,还需解决好科研资源短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研与市场结合等问题,形成真正的智力源和技术源。
为充分发挥作用,交通各院所要主动与项目建设单位、与企业融为一体,共同打造交通科技创新链。要在吸收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的同时,带动自身科技力量的增长;要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发展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和科研条件建设,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要建立开放合作机制,促进与企业和大学的联合,促进知识流动和科技资源共享;要针对中的难点、热点开展研究,注重科研与市场、与实际的结合,同时引进、使用新技术,每年完成一批成果的吸收和推广。政府主管部门也要建立对院所的科技投入渠道,支持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和队伍建设,支持实施重大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由于存在客观原因,省交通科研所近年来并没有随行业的发展而壮大,没有扮演好应该扮演的角色,建议突破现有管理体制,下大决心、化大力气加以改造。
3、发挥科技中介组织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科技中介机构,是指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是连接科技界与企业界的桥梁,是政府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助手,也是培养企业创新和创业人才的摇篮。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有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整体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交通科技的健康发展,必须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科技中介机构。
我省长期以来缺乏高效率的交通科技中介机构、缺乏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才。目前交通科技中介机构的培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中介服务已成了创新体系中最弱小的一环,成了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的约束环节。
为改变这一现状,去年开始我们与湖州市交通局一起作了一项专门试点。考虑到交通行业各个专业学会、协会聚集了较多的专家和业务骨干,依托湖州交通学会建立市级科技服务与推广中心,以中介组织形式开展技术服务与成果推广。在湖州交通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去年5月“湖州市交通科技服务与成果推广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成立后,组织专题讲座、先后对全市交通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公路工程质量监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试、编辑印发《湖州市交通科技推广信息》,同时重点开展10项科技成果推广。在交通建设与管理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紧缺、迫切需要有专门机构提供技术指导的形势下,“中心”的受到了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要尽早完成试点的,在此基础上建议下发厅文,由各市自愿组建“中心”,逐步建立起市级网络,并以此为突破口,培育交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交通科技的市场运作机制,探索交通科技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途径。
除此之外,各级工程设计、咨询机构也部分承担着中介的职能,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作用明显。要创造条件强化其功能,与“中心”一起形成我省的交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交通科技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第3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第3页)。7c8
第二篇: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文章标题: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深刻理解创新,努力实践创新,是人类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当前,以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向以科技、知识和人才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呈现出创新竞争的特点,因此创新也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召唤。
创新涉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各个领域。其中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发展的前景与未来的命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实现社会和谐,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任重道远。在全力推进交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认真实施“科教兴交”战略,建立健全交通科技创新体系,走科技引领的发展之路,不仅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构建和谐交通的重大战略选择。
本文在探讨我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内涵与现状的基础上,以政府层面的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结合企业、院所和中介机构功能的发挥,对近年主要工作做一回顾,对下一步工作做一思考。
一、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与现状
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调控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研教学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各种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结合交通实际,我们认为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由政府交通管理部门、交通建设和运输企业、院校和科技中介组织等共同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实施宏观管理和监督、协调、引导,提供公共服务,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交通各类企业通过紧跟市场需求和技术前沿以获得生命力和竞争力,其科技活动的进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创新体系运行的进度和质量,在体系中发挥主体作用;科研、教学院所为创新供应技术、提供技术源,在体系中发挥着主力的作用;交通科技中介机构作为创新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发挥着技术传播和扩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经过多年积累,我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政府的监管与服务系统开始形成,企业、院所、中介诸要素的定位日益明确,作用逐步得到发挥。在此基础上,科技工作不断得到强化。“十五”以来省厅共安排科技专项经费3450万元,至去年底共完成研究项目252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水平”14项、“国内领先水平”95项、“国内先进水平”39项,获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浙江省科技进步奖22次;组织实施了软土地基处治成套技术、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裂缝治理、隧道施工监控与优化及连拱公路隧道综合修建、EpS轻质路堤在高速公路的应用、内河航道护岸结构优化、码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特大桥梁建造等一批重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发展规划、发展战略、行业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经济可行性研究组织开展交通软科学研究,提高了行业主管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路水路交通主要领域已拥有一批专业技术骨干。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整个体系中要素功能缺失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政府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还不高。“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以增强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政府层面的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全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争取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基本适应交通发展形势、符合交通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构架,推动交通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和谐交通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政府层面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政府层面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以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行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
我们认为,在这一过程中省厅的工作至关重要。具体地说,省厅应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战略研究、规划计划制定、政策制度建设和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加强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协调,提高宏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实施资金引导,提供公共服务。各地交通主管部门和厅管厅属各单位应按照厅的部署,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优化各自的创新布局和创新环境,实现全省工作的上下互动、横向衔接、科学有序、多层次推进。
上述工作头绪众多。经研究分析,实际操作中我们归纳为制订发展规划、完善计划管理、营造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培养科技人才、建设科技平台和强化管理力量七个方面。这些工作有的目前已作了些探索,但更多的还有待下一步开展。
1、制定发展规划。
交通科技发展规划是明确未来一个时期交通科技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举措的重要载体。省厅的规划体现了厅对未来一个时期交通科技工作的战略预期和重大部署,是对全省交通科技资源进
第三篇: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文章标题: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深刻理解创新,努力实践创新,是人类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当前,以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向以科技、知识和人才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呈现出创新竞争的特点,因此创新也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召唤。
创新涉
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各个领域。其中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发展的前景与未来的命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实现社会和谐,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任重道远。在全力推进交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认真实施“科教兴交”战略,建立健全交通科技创新体系,走科技引领的发展之路,不仅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构建和谐交通的重大战略选择。
本文在探讨我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内涵与现状的基础上,以政府层面的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结合企业、院所和中介机构功能的发挥,对近年主要工作做一回顾,对下一步工作做一思考。
一、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与现状
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调控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研教学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各种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结合交通实际,我们认为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由政府交通管理部门、交通建设和运输企业、院校和科技中介组织等共同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实施宏观管理和监督、协调、引导,提供公共服务,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交通各类企业通过紧跟市场需求和技术前沿以获得生命力和竞争力,其科技活动的进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创新体系运行的进度和质量,在体系中发挥主体作用;科研、教学院所为创新供应技术、提供技术源,在体系中发挥着主力的作用;交通科技中介机构作为创新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发挥着技术传播和扩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经过多年积累,我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政府的监管与服务系统开始形成,企业、院所、中介诸要素的定位日益明确,作用逐步得到发挥。在此基础上,科技工作不断得到强化。“十五”以来省厅共安排科技专项经费3450万元,至去年底共完成研究项目252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水平”14项、“国内领先水平”95项、“国内先进水平”39项,获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浙江省科技进步奖22次;组织实施了软土地基处治成套技术、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裂缝治理、隧道施工监控与优化及连拱公路隧道综合修建、EPS轻质路堤在高速公路的应用、内河航道护岸结构优化、码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特大桥梁建造等一批重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发展规划、发展战略、行业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经济可行性研究组织开展交通软科学研究,提高了行业主管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路水路交通主要领域已拥有一批专业技术骨干。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整个体系中要素功能缺失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政府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还不高。“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以增强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政府层面的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全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争取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基本适应交通发展形势、符合交通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构架,推动交通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和谐交通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政府层面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政府层面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以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行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
我们认为,在这一过程中省厅的工作至关重要。具体地说,省厅应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战略研究、规划计划制定、政策制度建设和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加强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协调,提高宏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实施资金引导,提供公共服务。各地交通主管部门和厅管厅属各单位应按照厅的部署,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优化各自的创新布局和创新环境,实现全省工作的上下互动、横向衔接、科学有序、多层次推进。
上述工作头绪众多。经研究分析,实际操作中我们归纳为制订发展规划、完善计划管理、营造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培养科技人才、建设科技平台和强化管理力量七个方面。这些工作有的目前已作了些探索,但更多的还有待下一步开展。
1、制定发展规划。
交通科技发展规划是明确未来一个时期交通科技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举措的重要载体。省厅的规划体现了厅对未来一个时期交通科技工作的战略预期和重大部署,是对全省交通科技资源进行
科学配置的重要依据。规划的编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交通的要求,分析和把握未来交通事业的发展趋势,紧紧围绕交通中心工作,确定科技发展方向和切入点,凝练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必须尊重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尊重交通事业发展规律,体现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实现科技事业对
发展的支撑和引领。
我厅对科技规划的制订是比较重视的。为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早在2004年秋天厅领导就专门安排了一次全省性的调研,组织完成了相应的调研报告,并同时开展“十一五”交通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在调研报告和战略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去年5月形成了《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初稿。此后提交各市交通局(委)和厅管厅属各单位讨论,征求厅机关有关处室意见。经多次修改,规划内容不断完善,工作的思路也不断地清晰。特别是系统整理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30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如低路堤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拓宽、交通工程砼构件防腐、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整治及监测预警、交通建设中土地的集约利用、路面材料再生和路面结构耐久性、路面桥梁隧道病害预防和快速检测及相关数据库建设、交通现代化指标体系、交通工程合理造价、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数据分析及挖掘等,并列为“十一五”研发重点,明确了将“研发重点”逐年列入未来五年的科技计划、重点以外的项目不得编入的思路,保证了下一步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避免了课题立项的重复,同时还可有效促使未来五年中每个重点下面有若干个子课题作系列研究,为今后集成打下基础。
各市、各单位按照省厅的部署,也积极开展了科技规划或发展思路的制订。但工作不平衡,情况难以乐观。我们认为,交通系统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行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依据省厅规划,对未来五年工作的目标、原则、战略重点进行全面研究和布置,理清思路,从而形成全省性的上下衔接的交通科技规划体系。同时省厅和各市、各单位要就科研项目的确定、研究进程的管理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制订和完善配套措施,保证规划的实施。
2、强化计划管理。
强化计划管理是落实规划思路、实现宏观统筹的有效抓手,是执行科技决策、配置科技资源、组织科技活动的重要保证。按照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的目标,形成规划、计划、政策协调互动机制,将为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支持。
我厅传统的科技计划以研究计划为主,结合生产实践,围绕交通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历年来创造性地解决了一批交通建设、管理、运输生产上的技术难题,但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学术、重成果、重研发而轻转化、轻效益现象的出现。所以近年来着重在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对计划体系作了补充,新设立了两项计划。一是成果推广应用计划,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经过调研、布置、联系,初步确定了60个成果推广项目的推广内容、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大致时间安排,作为2006年的计划项目以厅文印发。该项计划以后准备逐年编制。二是浙江交通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编制这一计划的目的有三点:一是利于成果推广。当前影响成果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技术与现有国标、部颁标准不一致,使用者使用新技术缺乏依据、存在风险,而制订地方标准不仅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可以将新技术吸收进标准、强制推广;二是在法规出台相对较慢的情况下,可以为行业管理提供有效手段;三是经过未来几年的努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研发重点”中,有部分重点将会列多个子课题开展系列研究,此举可以推动各重点的集成。在省技监局的支持下,争取每年能编制若干个浙江交通地方标准,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形成我省的交通地方标准、规范体系。
当然,要完善计划管理体系,以上工作还远远不够。当前一方面是计划实施的相关措施没有完全配套,特别成果推广应用计划的配套措施要尽快出台。鉴于交通科技成果特别是工程类成果推广投入很大,如果实施补助在经费上有困难,我们设想用以奖代补形式,由项目组在项目完成后自行申报,其上级部门组织初审、厅组织专家评审后实施奖励,不安排补助;另一方面还要改进计划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各市、各单位在管理中的作用。
3、营造政策、制度环境。
政府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系统性的政策、制度环境建设。政策、制度是在实际工作中反复地运行着的,这种运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发展的进程。因此政策、制度的制订和出台不仅要有数量的要求,更要有质量的要求。
为加强科技计划项目与成果的管理,我厅较早制订并实施了《浙江省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与成果管理办法》。去年针对变化了的工作实际对办法作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职责,完善了课题申报与实施、科技资金拨付、科技成果管理等内容。此外今年还制订了《浙江省交通工程科技项目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试行重大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招投标。以上两个文件的修订和制订,在努力建立项目管理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以及按竞争和鼓励创新的原则开展重大项目科研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比较好的。
与此同时,近年来还对制度建设作了尝试。如设立了项目投资额确定和资金补助标准、实行限额申报、设置课题承担人条件以限制一人多题现象、减少项目数量和相对集中研究目标、对“283”人选实行倾斜等,这些制度、规定的运用效果也比较明显。
当前的缺失主要在于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力量增强、管理手段完善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下一步应就此作调研并制定相应政策,为改善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提供依据。
4、加大资金投入。
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对科技给予直接的经济资助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对此也有一系列的规定,提出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引导全社会的研发投入,使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2.5%以上。据省发改委的统计,2005年我省研究开发经费投入14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08;地方财政科技投入44.7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53。
我厅的科技专项经费于1990年正式设立,第一年40万。此后不断增长,2006年为1000万,平均年增幅为22。部分厅管厅属单位、部分市交通局近年也有一些科技投入。尽管厅经费的涨幅较大,但全省性的投入还要大力加强。除省级投入需要加大外,要解决好市、县两级交通科技经费来源问题。
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必须健全经费监管制度和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使用效益。今年厅科教处、财务处曾对个别厅属单位科技资金使用情况作了专项检查,今后要扩大检查面,强化监督。此外还要加强经费的合理配置,逐步建立绩效评价、评估机制;建立政府和工程业主、交通企事业单位共同组成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研经费筹措机制、投入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形成投入体系,保证交通科技可持续发展。
5、加快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步伐。
培养、引进具有创新素质和潜能的优秀人才是政府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厅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在全国交通系统和省内各行业中率先制订了完整的人才工作规划,并制订、落实实施规划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去年底,全省交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达23960人,占职工总数的23.5。其中高级、中级职称9135人,初级职称12795人。
在人才总量逐年增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创新型人才团队的建设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说创新是行业发展的灵魂,那么高素质的人才则是创新的灵魂。要以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为载体,推动高科技人才资源整体开发,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要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现象,改进和完善技术职务评聘制度、283人才评选制度,抓紧培养造就中青年高级人才;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选送有潜质的科技人员到舟山连岛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两龙”指挥部等工地乃至国外去学习、实践和提高;要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此外,还必须加强科技交流和智力引进。科技创新不是封闭式创新,也不是排斥技术、智力引进。要进一步鼓励企业、院所全面提升对外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积极主动利用省内外科技人才资源,形成开放式的交通科技研发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6、建设科技基础平台。
科技基础平台是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设施和仪器装备、科技数据与信息库等组成,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科技创新的支持体系。在当代,科技活动已不是中世纪的家庭实验室内的个人科研活动,越来越需要有强大的、先进的物质设施支持和信息支持。这些耗资巨大的、先进的实验设施和信息支持系统构成了科技生产体系的前提和物质条件。
在这一方面我省情况不理想。一是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交通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尚未形成;二是设施和仪器装备虽经多年积蓄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缺乏统一规划,零散、层次不高;三是政府支持、企业投入的机制尚未形成,明年的技改资金预算中虽然安排了一个厅属单位的试验中心建设,拟引导企业加快基础平台建设,但是力度很小。近年来,我们抓的重点是数据与信息库建设。2004年,厅交通科技信息网正式开通,经两年的努力,已将厅科技成果、交通部部分成果、报刊上发表的成果信息逐条输入科技信息网,通过关键词查询,使用者可方便地了解成果信息,从而有效促进数据与成果信息的共享。但从总体看需要较多资金投入的物质条件建设还很不够。
科技产品是科技大脑和实验手段的组合,在其生产过程中强大和先进的物质支持是必需的。为此建议:第一,给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创造人才引进、课题立项、设施配置等条件,形成研发团队和相应的工作环境,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建成若干个研究、实验基地;第二,按“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对现有设施装备作统筹协调,避免重复购置,提高共享水平;第三,完善科技信息平台,一方面向交通部建议尽快建设全国性的成果信息网站,另一方面加大我厅网站的信息容量。
7、加强管理力量建设。
抓好管理力量的建设,强化管理职能和人员配备,不仅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总的来说,近年来厅管厅属单位和各市交通科技管理力量不断得到充实,宁波、绍兴、嘉兴、舟山市交通局(委)专门设置了科技(科教)处,工作不断向基层、向项目延伸。但当前大部分市力量薄弱,厅的布置难以落实。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3月厅发文要求各市各单位就科技创新作一次专题研究、一个月后上报。虽经催促,20多个单位中上报材料的至今只有4个。
重视管理力量是重视科技工作的体现,“科教兴交”必须有组织保障。今年厅对各市的综合考核中已经恢复了科技考核,为推进管理力量建设,建议将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列入明年考核内容,同时由厅组织好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开发使用管理软件,通过管理队伍的加强和管理方式的改进,弥补整个创新体系的欠缺。
三、企业、院所、中介组织层面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体系的运行质量取决于体系中政府、企业、院所、中介各要素是否完备、其功能定位是否恰当及作用能否有效发挥。为实现创新体系的优质运行,必须实现各要素的健全、内部结构的优化及相互衔接的顺畅,使各要素功能尽可能地得到刺激和放大,以系统的有效运行促进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1、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只有企业成了创新主体,行业创新才会获得真正的动力源。根据现阶段交通发展特点,我们认为交通行业创新企业群应包括各类交通运输企业和交通建设企业、工程建设单位、工程项目业主等。
以企业为主体,意味着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多年来,在交通科技工作中交通企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企业承担的厅科研计划项目,其成果有的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有的多次获奖。据统计,“十五”期间共有22个各类交通企业和工程项目单位14次获省科技进步奖和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的科技奖。但总的来说交通系统的企业离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有不小的差距。一是投入不足,重点工程投资的1作为科技专项费用的政策长期难以落实;二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创新所得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无关,导致动力缺乏;三是创新的人才条件、物质条件仍然不足。此外,随厅科研计划立项数量减少,企业和工程项目单位课题立项的难度加大。
为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主管部门必须给予全力以赴、科学有效的支持。我们认为首先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二要改善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研究开发任务;三要创造环境完善技术转移机制,真正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四要通过交通投资体制改革,增强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
2、发挥教学、科研、设计院所及咨询机构的主力作用。
各级各类交通教学、科研、设计院所及咨询机构具有人才密集、信息资料齐备、实验手段先进的优势,是交通科技创新的主力。多年来,我省交通系统与浙江大学及交通部原部属院校、部属科研单位等省内外教学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合作,成效显著;省市交通设计院、浙江交院在完成设计和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多项研究和成果推广,并多方引进、培养人才,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机制,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推动了行业科技的进步。近年我厅所获科技奖中,省交通设计院等院所的获奖数量较多,奖级也比较高。浙江交院去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和论文已达300多篇。
但不能否认的是,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目前状态,还远不能满足创新型行业建设的需求。在对外合作上,还需解决好外来院所的理论研究与我省工作实际的进一步结合、引进智力的同时带动交通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智力引进的近亲繁殖等问题;在交通系统内部,还需解决好科研资源短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研与市场结合等问题,形成真正的智力源和技术源。
为充分发挥作用,交通各院所要主动与项目建设单位、与企业融为一体,共同打造交通科技创新链。要在吸收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的同时,带动自身科技力量的增长;要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发展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和科研条件建设,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要建立开放合作机制,促进与企业和大学的联合,促进知识流动和科技资源共享;要针对工作中的难点、热点开展研究,注重科研与市场、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同时引进、使用新技术,每年完成一批成果的吸收和推广。政府主管部门也要建立对院所的科技投入渠道,支持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和队伍建设,支持实施重大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由于存在客观原因,省交通科研所近年来并没有随行业的发展而壮大,没有扮演好应该扮演的角色,建议突破现有管理体制,下大决心、化大力气加以改造。
3、发挥科技中介组织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科技中介机构,是指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是连接科技界与企业界的桥梁,是政府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助手,也是培养企业创新和创业人才的摇篮。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有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整体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交通科技的健康发展,必须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科技中介机构。
我省长期以来缺乏高效率的交通科技中介机构、缺乏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才。目前交通科技中介机构的培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中介服务已成了创新体系中最弱小的一环,成了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的约束环节。
为改变这一现状,去年开始我们与湖州市交通局一起作了一项专门试点。考虑到交通行业各个专业学会、协会聚集了较多的专家和业务骨干,依托湖州交通学会建立市级科技服务与推广中心,以中介组织形式开展技术服务与成果推广。在湖州交通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去年5月“湖州市交通科技服务与成果推广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成立后,组织专题讲座、先后对全市交通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公路工程质量监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试、编辑印发《湖州市交通科技推广信息》,同时重点开展10项科技成果推广。在交通建设与管理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紧缺、迫切需要有专门机构提供技术指导的形势下,“中心”的工作受到了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要尽早完成试点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建议下发厅文,由各市自愿组建“中心”,逐步建立起市级网络,并以此为突破口,培育交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交通科技的市场运作机制,探索交通科技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途径。
除此之外,各级工程设计、咨询机构也部分承担着中介的职能,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作用明显。要创造条件强化其功能,与“中心”一起形成我省的交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交通科技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第四篇:宁波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报告解读
宁波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报告
二、我市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大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1、各级领导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一号工程”。三年来,在市领导的重视下,全市各地、各部门一把手亲自抓“一号工程”,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把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宁波市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落实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市委书记黄兴国等15名党政领导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个人。
2、切实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扶持,积极鼓励科技人员科技创新。199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之后,我市又围绕《决定》相继制定了《加强专利工作促进技术创新的若干意见》等10多个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同时,为鼓励科技人员科技创新,还制定了《宁波市科技创新特别奖实施办法》,先后有5名科技人员获30万元的“宁波市科技创新特别奖”。特别是省、市人大审议通过的《宁波市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使我市在科技立法上取得了零的突破。《宁波市技术成果入股条例》等鼓励科技创新的法规性文件也正在抓紧制订之中。
3、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1999年,即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当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1.5亿
元,比1998年的9217万元增长了62.7%,占全市财政支出的2.2%,其中市本级科技投入9186万元,占市本级财政支出的3.8%;2001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达2.58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3.1%,其中市本级科技投入1.1亿元,占市本级财政支出3.3%。1999年以来,我市通过投入1.6697亿元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带动了企业投入6.54亿元资金,用于建设107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兵科院宁波分院和20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二以实施科技创新建设计划为核心,着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1、在重点企业中建设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政府资金的引导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在重点企业中建设了107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其中21家成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还在大中型企业中建立了128家厂办研发中心;同时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与高校、研究所共建了一批研发机构,或向大学研究所
寻找技术依托,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联盟。通过建立和健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三年来,我市组织开发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485项,新产品200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从1998年的23项增加到2001年近70项。2002年全市还确立了24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依托大学和研究所建设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加速培育科技创新源。在大学和研究院所中,累计建设了20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其中4家成为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已
成为科研、开发和人才引进、培养的基地。如“宁波大学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三年来引进博士、硕士6名,共承担研究课题60余项, 2000年为渔民创收1000余万元,其中两位教授因此各获得100万元的奖励。重点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
3、建设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为支持我市广大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支持建设了信息、专利、技术交易等科技服务机构17家。如重点建设的宁波生产力促进中心,充分发挥“信息、孵化、培训、推广”的作用,建设了国家级快速原形制造服务中心、国家CAD技术推广中心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该中心还在县(市区和20个经济强镇建立了工作服务网络,已为上千家中小企业提供各类技术创新服务,成为“省级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国家级示范中心”。
4、积极推进高新技术园区创业中心建设,使之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载体。为吸引海内外科技人员来甬创新创业,我市鼓励建立各类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目前全市已拥有各类创业中心8家,入园企业200多家,有2000多位科技人员在创业中心进行技术创新和创业。其中宁波保税区留学人员创业园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留学生创业园;市科技园区投资1亿元建设了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建立了浙江省博士后宁波创业基地、宁波博士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等,现已引进1200多名科技人员,其中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达300多人,有80多家企业进驻,其中软件开发企业35家;其它园区也纷纷引进各类研发机构, 建立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三以推进科技合作为重点,走引进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之路
1、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引进,在甬工作的博士从1998年的37名增加到现在近300名,硕士从1998年的700多名
增加到现在的近2000名,“两院一校”已累计选派40多位高级专家来甬担任县局级等科技副职。为引进高素质人才,我市专门设立了博士科研基金和创业基金,三年来共支持了60位博士、100多位硕士以及120多位留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为加快引进高素质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引进共建技术开发机构,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持。根据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要重点支持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创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重点引进共建了一批技术开发机构。1999年以来,以企业为主体,累计引进共建了中科院软件所宁波开发中心和广博纳米工程技术中心等66个技术开发机构,增强了我市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目前,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浙大校长潘云鹤和孙优贤等院士主持的国家级工程中心均在甬设立了分支机构。如宁波市科技园区通过与“两院一校”合作,已引进或共建中科院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宁波分中心等1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并将组建“中科院宁波工程研究中心”,还与兵科院共建中国兵科院宁波分院,与浙江大学共建浙大宁波软件研究院等,正在成为研发机构聚集的技术创新基地。
3、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施“一号工程”以来,与“两院一校”多次举办科技成果
洽谈活动,并与中科院共同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种子资金”,设立了“宁波市与浙江大学科技合作专项资金”,1999年以来我市企业仅从“两院一校”就引进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800多项。三年来,我市通过产学研合作,从国内大院大所引进了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200多项,促进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实施“一号工程”以来,各级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科技创新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1、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市部分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导致企业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国外一些大公司经常来甬调查企业侵权情况。同时,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已取消,但新的鼓励政策还没有建立,“真空”状态仍存在。另外,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的期股、期权等激励政策还没有出台……凡此种种,均需通过进一步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法规来予以解决。
2、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仍需增强。“一号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加大了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但增长速度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一是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在逐年下降。如:2001年全市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为3.1%,低于2000年的3.3%;二是市本级科技投入增长速度低于县市区科技投入增长速度。
如:1999年以来全市科技三项经费年平均增长46%,但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年平均增长仅25%。三是我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省内其它城市相比偏低。根据浙江省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报告的统计结果,2001年我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指三项经费、科学事业费和科技基建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为2.0%,位居全省11个市中的第八位。
3、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亟待健全。目前,我市众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因资产规模、效益指标和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难以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普遍感到贷款担保难,并缺乏科技风险投资支持。(二企业尚未成为科技投入、研究开发和人才聚集的主体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偏小。如在152家高新技术企业中,113家产值不足亿元;二是企业缺乏从事研发的高层次人才。虽然通过实施“一号工程”,引进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但多数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企业高层次人才缺乏,与同类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如苏州仅高新技术园区创业中心就有500多名博士;三是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不够。根据2000年浙江省R&D资源清查结果,我市各类企业的R&D投入占GDP的比重还较低,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0.9%,低于全省1.3%的平均水平。企业尚未成为科技投入、研究开发和人才集聚的主体。(三大学、研究所还没有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一是大学没有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主要是大学还没有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仍然以教师发表论文数量和发表刊物级别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水平,与地方经济
结合不够。二是科研院所规模小,缺乏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市属16家科研院所中,年销售收入上千万元的仅有一家。科研院所普遍投入不足、装备老化、技术储备下降,发展后劲不足。科研院所的科研方向与我市的主导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三是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较低。主要是科技中介机构数量
较少,缺乏既懂管理、法律,又懂技术、市场的人才,导致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普遍不高。
四、下一步科技创新工作的基本思路与工作重点
针对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这一主线,今后三年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继续推进科技合作,加强引进力度,建立以政府推动与企业为主体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具体目标是:到2005年初步建成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社会支持、产学研相结合为主要形式,创新能力强、创新机制灵活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此,我们将在下面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我市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增强我市技术创新能力。(一加强领导、完善政策,优化创新环境技术创新需要制度作保障,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在今后三年中,我们将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政策的完善,以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
1、继续推进“一把手”亲自抓“一号工程”。加强对技术创新工作的领导,是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
要保障。我们将继续实施“一把手”抓“一号工程”措施,加强各级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形成全市各地、各部门的领导都来关心和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的良好局面。
2、落实各项科技法律法规,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针对入世后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形势,重点推进《宁波市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的落实和《宁波市专利管理条例》的立法调研,以完善我市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体系。同时,争取成立专职的专利执法机构,切实加大专利执法力度,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3、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与保障作用。在市人大支持下,尽快制定《宁波市技术成果入股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制定《宁波市鼓励科技企业实行股权激励的若干意见》,以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制定《宁波市鼓励科技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规定》,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机制;“一号工程”三周年总结大会上还将出台《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强市”的若干意见》等鼓励科技创新的新政策。
(二加大投入,加强引导,增强资金支撑技术与资本的结合是科技创新取得成功的保障。针对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我们要加大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引导,推进以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同风险投资相结合的投融资体系建设。
1、要继续加大政府对科技投入引导,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财政科技投入是科技工作的重要支撑条件,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条例要求,切实保证财政科技投入的年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支出的年增
长幅度,其中科技三项经费占科技支出的50%以上。力争到2005年使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占其支出的5%以上。同时,从2002年起,设立1亿元的技术创新基金,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并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到2005年,力争使一般性企业的R&D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3%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5%以上,努力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
2、要加快发展风险投资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有力的融资支撑。近期的工作重点,一是尽快启动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宁波市科技创业投资公司;二是结合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逐步建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技贷款的担保机构;三是完善风险投资发展环境,吸引境内外风险投资公司来我市开展风险投资业务,以实现风险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支持科技创新工作。(三加快引进、加速积累,提高研发能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重要的创新源泉,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是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所在。
1、要继续支持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的重点将从机构建设转向技术开发能力的提升。要重点支持10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上规模、上水平,争取建设国家级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地区设立研发机构,形成企业技术开发网络,支撑企业新产品开发;继续推进中小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院所
共建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或开展委托研究等活动,努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
2、要引导高校与企业合作,增强研发能力。继续加大对大学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的支持力度,以改善科研条件、增强科研实力,引导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或在企业建设科研中试基地,与各类园区共建创业基地,促进高校同地方经济的结合,提
高高校科研水平。
3、要深化院所改革,建设行业技术服务中心。围绕我市重点发展行业,通过深化院所改革,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结合本地的优势产业,开发共性技术,为行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四建设科技中介机构,完善服务网络,提供优质服务科技中介服务是连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源头的纽带,也是中小企业的技术依托所在。
1、要加快建设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针对我市中小企业量大面广的现状,重点建设面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技术咨询、项目评估、科技人才、创业投资、技术经纪、专利事务、无形资产评估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一条“龙”似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体系。
2、要完善科技信息网络,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科技信息服务。加强科技信息网建设,建立国内外科技成果库,为企业提供丰富的科技成果信息。要推进网上技术市场的建设,加强企业技术需求库、科技项目库、技术专家库的建设,为企业建立一条畅通的技术交易渠道。(五加快引进、加强培养,增强人才支撑力度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人才短缺,尤其是企业高素质人才的短缺,正在成为我市科技创新的瓶颈。作为科技部门,在人才 的引进和队伍建设方面,重点是建设创业服务中心,实施博士基 金和创业基金等专项科技计划,为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营造良好 的工作环境。
1、要建设好创业服务中心,吸引国内外科技人员 带项目来甬创业。通过创业基金资助科技人员创业。支持建设宁 波市科技创业中心、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和浙江大学科技园创 业中心,同时鼓励县(市区和企业建设特色、专业创业服务中心,形成以二个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和十个省市级创业服务中心为 重点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创业服务网络。
2、要设立以培养人才 为主要目的科技专项计划,达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进 一步扩大青年和博士科研基金的规模,为我市引进并培养一批学 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奖励和促进 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激励科技人员投身技术创新活动。与此同 时,加快出台期权、期股等激励科技创新的措施,逐步使企业成 为科技人员聚集的主体。实施“一号工程”三年来,我市的科技 创新体系建设进展迅速,科技创新体系的框架已初步形成,但相 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与国内同类先进城市相 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问题。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 导下,在人大的支持下,我们将进
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应有的 贡献。11
第五篇:关于全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2011-11-23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前段时间,我委就全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我们分别听取了县科技局、县农经局和县人事局等部门关于全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走访了县科创中心、嘉善归谷园区和部分科技型企业并与科技管理人员及企业界代表进行了座谈;召开了全县较具代表性的七家科技型企业老总座谈会,充分听取了有关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
自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以来,我县稳步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6.2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13%,居全市首位。农业科技创新作用充分显现,全县水稻、小麦、蔬菜、瓜果、食用菌等主要作物良种推广普及率达到了95%,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1万亩,超级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达到亩产750公斤。综观我县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着力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进步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创业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精品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的通知》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充分激发创新活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科技优惠政策,近三年,全县共兑现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抵扣企业所得税4300多万元,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6100多万元;积极畅通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通过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金、推出中小企业债权信托基金、成立县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探索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等多种举措创新科技金融体制,畅通企业融资渠道。
2、努力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着力建设科技创业平台。县科创中心自2005年落成以来,已累计引进孵化企业140多家,共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科技型企业14家;2009年起建设了2.2万平米的科创中心大云加速器,目前已有21家产业化科技型企业入驻;2010年初启动了总投资2.2亿元、建筑面积76000平米的科创中心二期工程建设。着力打造行业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数码电子、新材料、装备制造、新光源等全县主导产业方面均建立了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逐步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被评为浙江省第一批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建了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建设了县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电声产业专利数据库。与中科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多家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联合攻关,指导我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使我县农业享受到最新科技成果。科技接轨上海工作不断深化,近三年共签订接轨上海科技合作协议90多项。
3、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到2011年9月底,全县共认定各级企业研发中心79家,其中省级17家;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3个。大力组织实施科技项目。据统计,近三年全县共列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79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1项;组织通过省级以上科技项目验收461项,向上争取科技经费支持2341.7万元。深入实施专利战略。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发明、创造,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11年1至9月,全县共申请发明专利97项,同比增长67%;授权专利1243件,同比增长25%;累计认定专利示范企业省级11家、市级16家、县级21家。
4、充分发挥农业“两区”建设载体作用。随着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的深入开展,全县农业全面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有力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两区”已成为我县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集中平台和示范基地。2010年,全县共推广农业科技成果5项,实施丰收项目29项,“两区”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已超过90%,全县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达到60万亩次。“两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载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我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少数领导干部对科技创新重要意义的认识还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战略思维和长远考虑,科技创新的核心战略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引导创业主体进行科技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二是部分企业、尤其是相当部分中小企业受小富即安思想的影响,还较多的存在怕冒风险的思想顾虑,满足现状,缺乏风险经营理念和自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不强。三是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引领、鼓励科技创新的举措不多,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还不够,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环境。
2、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仍较为薄弱。一是科技投入相对不足。近年来县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尽管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科技经费中很大比例用于科创中心等平台建设,真正用于科技项目的经费仍然十分有限。二是科技创新人才相对缺乏。近年来,我县加大了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工作有突破性进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但由于我县城市整体规模较小,平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对科技人才吸引力不够,因此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尤其是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和团队还十分缺乏。农技人员结构不合理,存着年龄老化、专业不对口、兼职过多等一系列问题。三是投融资体系建设对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还不够。调研中,企业界代表普遍反映中小企业的创业环境较为困难,在创业初期缺少政策扶持和指导,特别是缺少金融支持,企业融资十分困难,企业需要“锦上添花”,更需要“雪中送炭”。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快。一是产业规模还不大。2010年,我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38.64亿元,尽管比2008年增长了55%,但与江苏昆山等地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二是产业支撑作用还不够强。2010年,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13%,尽管居全市首位,但对工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三是产业层次还不够高。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层次偏低,没有形成能够带动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优势的产业集群,缺少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4、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近几年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与市场竞争力虽然逐步增强,但其自身用于科研的投入仍显不足,大多数企业尚未按有关规定提取科技研发经费。一些企业用于科技研发的费用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少数企业经营上存在短期行为,忽视高科技人员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忽视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目前我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发展主要还是依靠以引进为主,自主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缺乏二次创新能力,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还不够强。我县企业对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导致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的比例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缺乏保护专利的良好措施。
三、加快我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1、着力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一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增强各级对科技创新的推动和主导作用。二要进一步落实好现有的政策措施。要把现有的政策转化为具体的举措和行动,在贯彻落实上下真功夫。要依法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保证科技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科技部门要合理安排资金投向,明确财政资金扶持的方向和重点领域,提高资金使用的准确性和使用绩效,真正发挥“四两拔千斤”的作用。三要完善人才政策。推动科技创新与培养引进人才紧密结合,抓好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深化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安居乐业的体制机制,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四要进一步营造良好服务环境。不断创新方法,优化服务,防止重引进轻服务、重引进轻转化的现象发生,全力促使项目早签约、早研发、早投入、早见效。五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加快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推进银企合作,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企业提供信贷融资、信用担保,完善我县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尤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投融资体系。
2、不断强化产学研有机结合。要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校院所的科技资源。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利益与风险共担合资公司,共建研发机构,联合科技攻关。要加快培育科技创新战略力量。在“十二五”期间应考虑引进发展为我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并把其建设成为我县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结合平台和技术创新源。同时要结合我县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进一批科研院所,鼓励园区、行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
3、努力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坚持高标准建设硬件平台,建立健全创业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科创中心二期工程建设,统筹考虑、合理布局科创中心一、二期项目,加大招商引智力度,完善大云加速器运作机制,加快科技创业园建设,努力构建“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孵化模式,使孵化器成为催生科技企业的“温室”和培育科技企业家的“摇篮”。要加快行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子电声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建设和培育高分子材料、装备自动化控制、新光源等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并依托我县其它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再支持发展一批面向全行业服务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4、逐步完善技术要素交流合作平台。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和鼓励,创办和引进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市场信誉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支持发展技术交易、技术经纪、技术咨询、无形资产评估等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完善网上技术市场,加快科技成果库、技术需求库建设。在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专利代理等方面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中介服务,促进创新主体与市场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鼓励科技中介机构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联合与协作,使科技中介机构能够充分利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专业知识、人才优势和技术开发、检测等设施,成为开展科技中介业务的重要支撑。
5、着力抓好传统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产业。因为前者不能一蹴而就,而后者则现实可为。要以信息化为目标,以结构调整、节能降耗、效益提升为重点,加快对我县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在着力抓好工业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要改革农业科研体制,逐步形成一个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农业科研体系;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并存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稳定、培养和支持一支精干的农业科技队伍;要借助城乡统筹发展机遇,继续推进农业科技合作社、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等工作,促进科技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要组建农业高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农产品项目精深开发研究,延伸产业链,强化科技项目支撑,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