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未来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2014-7-23[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2 07:0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演讲稿:“未来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2014-7-2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演讲稿:“未来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2014-7-23》。

第一篇:演讲稿:“未来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2014-7-23

陈兵:“未来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PPT1】大家好!我的论文题目是“‘未来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这里我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未来产业”,是我觉得值得探讨的一个认识,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

【PPT2】今年完成论文后,回顾了一下这些年自己的年会论文,无意中有一个发现:好几篇都是讲产业边界、产业特征、产业类型的,比如,2010年写的是新材料产业这个,那是我在咨询部做创新基金项目时,对这个产业有了一些深入认识;2011年写的企业集团化发展这个,其实涉及到了芯片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2013年写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阶段评估,也是讲的产业边界和结构特征。

无意中发现我好像对产业类型和特征比较感兴趣。我想,这是当前,传统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具备新特征的产业类型不断涌现,产业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产业在发展中的交叉和渗透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如何更好地看待这些产业,对促进它们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PPT3】今年想到这个主题,主要是在研究“海水淡化”时,收获到了一些认识。我发现海水淡化这个产业,有它独特的地方。首先,这个产业当前并不是越大越好的,甚至说,当前发展太快,还可能会引发很多的问题,比如它耗能大,可能造成能源紧缺问题,再比如,区域水循环系统可能因此就改变了、我们越来越依赖海水淡化,等等。第二,淡化水的生产、管网建设、设施的维护,成本高,当前是做的越大,倒贴的越多,它的经济收益是需要在未来来获取;第三,这一产业在未来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也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它没它无所谓。总之,感觉这个产业,有点奇葩。

【PPT4】论文一共5个部分,比较贴合今年的年会要求。

【PPT5】研究意义,前面说过了。

【PPT6】提出的背景,前面也讲过了。说说为何起这样一个名字,这“未来产业”中的“未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有效的市场需求在“未来”;二是当前发展是为“未来”服务的;三是产业的收益需要在“未来时期”获取。

【PPT7】而未来产业,这个概念,当前用的较多的还是指“未来”的“产业”或产业的“未来”,作为专有名词,最近也有研究和应用。

学术上,有两个学者提出,他们表达的意义并不一致,但都含有这样一个意思:一个想表达当前还不成形的产业,一个是指当前不太好归类的新生产业。

另外,在今年年初,深圳应用了“未来产业”这一概念,出台了“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它主要代指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三个产业。我想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知道深圳已经用到了这个概念,算是有点巧合。我这个概念,与他们的意思都不一样,但内在有相似的地方。

【PPT8】对于“未来产业”的内涵,我是从需求视角进行概述的。“当前整体收益为负”,“支撑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具有丰厚市场收益”,是这三个点来把握这个产业类型的。比如海洋资源开发、新能源、环保产业就具有这些特点。这个“当前收益为负”,主要是这些产业存在低廉的替代产品,或者是,这些产业当前的需求可以回避。

【PPT9】简要说说“未来产业”四大基本特征。

一是战略性,很好理解,资源和环境等先天条件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的趋势决定了“未来产业”,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另外,它们也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区域竞争的重要领域,要想获得更多的领先优势,它们就是机会。

二是外部性。我们看这个产业的发展,它不是需求已经存在,而是当前还没有有效的市场需求,它受政策和资源环境的影响,而且区域内外的情况还不太一样。

三是不确定性。就是当前这些产业的需求含有主观意愿,比如环保产业是人类希望要兼顾生态和长远发展而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这里面存在取舍;海水淡化是人类希望淡水资

源能够以更加充裕、有长远保障,但这里面主观意愿是否合理,是否适度,是不是只有海水淡化一条路子,等等,也许它们并没有那么重要。这个认识上的波动,可能一会重视它,一会又抛开了,这种波动也是不确定的因素之一。

四是创新性。这个也比较明显,“未来产业”能不能产生经济效益,需要科技来支撑、来推动。

【PPT10】严格说,“未来产业”当前还算不上真正的“产业”发展领域,只不过大家已习惯将其看成产业。与一般产业相比,它们有着较为突出的自身特点,它们的市场需求并非在市场机制下自然形成,而是受到政策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被政策主导着。它的发展空间,产业体系的稳定性,产业资源的整合,都受到“政策力度、政策的稳定性、政策的透明性”影响。

【PPT11】“未来产业”的发展,有其独特的模式需求,总体来看,它是政策引导、市场配置。要成就这一发展模式,就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需要充分调查研究和规划设计,相当于是我们这类服务机构要做好的事情,这对“未来产业”的发展来说很重要。也就是调查很重要,规划清楚也很重要。二是打造较为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政策要及时充分、稳定持续发挥好作用,这个就需要有好的政策支持体系。三是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包括要进入到全球最有潜力的市场,要利用好全球资源,要参与全球竞争,要让自己的产品进入到全球大产业体系中。

【PPT12】最后回顾一下。“未来产业”这是一个新概念,有人提,也有人用,但还需要广泛、深入交流;这个概念的提出,有其实际意义;希望大家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这些产业的类型特征。

【PPT13】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二篇:演讲稿:“未来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2014-7-23

陈兵:“未来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PPT1】大家好!我的论文题目是“‘未来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这里我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未来产业”,是我觉得值得探讨的一个认识,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

【PPT2】今年完成论文后,回顾了一下这些年自己的年会论文,无意中有一个发现:好几篇都是讲产业边界、产业特征、产业类型的,比如,2010年写的是新材料产业这个,那是我在咨询部做创新基金项目时,对这个产业有了一些深入认识;2011年写的企业集团化发展这个,其实涉及到了芯片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2013年写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阶段评估,也是讲的产业边界和结构特征。

无意中发现我好像对产业类型和特征比较感兴趣。我想,这是当前,传统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具备新特征的产业类型不断涌现,产业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产业在发展中的交叉和渗透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如何更好地看待这些产业,对促进它们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PPT3】今年想到这个主题,主要是在研究“海水淡化”时,收获到了一些认识。我发现海水淡化这个产业,有它独特的地方。首先,这个产业当前并不是越大越好的,甚至说,当前发展太快,还可能会引发很多的问题,比如它耗能大,可能造成能源紧缺问题,再比如,区域水循环系统可能因此就改变了、我们越来越依赖海水淡化,等等。第二,淡化水的生产、管网建设、设施的维护,成本高,当前是做的越大,倒贴的越多,它的经济收益是需要在未来来获取;第三,这一产业在未来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也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它没它无所谓。总之,感觉这个产业,有点奇葩。

【PPT4】论文一共5个部分,比较贴合今年的年会要求。【PPT5】研究意义,前面说过了。

【PPT6】提出的背景,前面也讲过了。说说为何起这样一个名字,这“未来产业”中的“未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有效的市场需求在“未来”;二是当前发展是为“未来”服务的;三是产业的收益需要在“未来时期”获取。

【PPT7】而未来产业,这个概念,当前用的较多的还是指“未来”的“产业”或产业的“未来”,作为专有名词,最近也有研究和应用。

学术上,有两个学者提出,他们表达的意义并不一致,但都含有这样一个意思:一个想表达当前还不成形的产业,一个是指当前不太好归类的新生产业。

另外,在今年年初,深圳应用了“未来产业”这一概念,出台了“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它主要代指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三个产业。我想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知道深圳已经用到了这个概念,算是有点巧合。我这个概念,与他们的意思都不一样,但内在有相似的地方。【PPT8】对于“未来产业”的内涵,我是从需求视角进行概述的。“当前整体收益为负”,“支撑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具有丰厚市场收益”,是这三个点来把握这个产业类型的。比如海洋资源开发、新能源、环保产业就具有这些特点。这个“当前收益为负”,主要是这些产业存在低廉的替代产品,或者是,这些产业当前的需求可以回避。

【PPT9】简要说说“未来产业”四大基本特征。一是战略性,很好理解,资源和环境等先天条件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的趋势决定了“未来产业”,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另外,它们也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区域竞争的重要领域,要想获得更多的领先优势,它们就是机会。

二是外部性。我们看这个产业的发展,它不是需求已经存在,而是当前还没有有效的市场需求,它受政策和资源环境的影响,而且区域内外的情况还不太一样。

三是不确定性。就是当前这些产业的需求含有主观意愿,比如环保产业是人类希望要兼顾生态和长远发展而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这里面存在取舍;海水淡化是人类希望淡水资源能够以更加充裕、有长远保障,但这里面主观意愿是否合理,是否适度,是不是只有海水淡化一条路子,等等,也许它们并没有那么重要。这个认识上的波动,可能一会重视它,一会又抛开了,这种波动也是不确定的因素之一。

四是创新性。这个也比较明显,“未来产业”能不能产生经济效益,需要科技来支撑、来推动。

【PPT10】严格说,“未来产业”当前还算不上真正的“产业”发展领域,只不过大家已习惯将其看成产业。与一般产业相比,它们有着较为突出的自身特点,它们的市场需求并非在市场机制下自然形成,而是受到政策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被政策主导着。它的发展空间,产业体系的稳定性,产业资源的整合,都受到“政策力度、政策的稳定性、政策的透明性”影响。

【PPT11】“未来产业”的发展,有其独特的模式需求,总体来看,它是政策引导、市场配置。要成就这一发展模式,就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需要充分调查研究和规划设计,相当于是我们这类服务机构要做好的事情,这对“未来产业”的发展来说很重要。也就是调查很重要,规划清楚也很重要。二是打造较为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政策要及时充分、稳定持续发挥好作用,这个就需要有好的政策支持体系。三是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包括要进入到全球最有潜力的市场,要利用好全球资源,要参与全球竞争,要让自己的产品进入到全球大产业体系中。

【PPT12】最后回顾一下。“未来产业”这是一个新概念,有人提,也有人用,但还需要广泛、深入交流;这个概念的提出,有其实际意义;希望大家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这些产业的类型特征。

【PPT13】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三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与指导思想

江泽民同志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培养目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问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三个面向”和“四个统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素质教育的若干基本特征

学习和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们认为素质教育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1.特征之一: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那种只重视升学有望的学中的做法。

素质教育不是面向部分人而是面向全体人;它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是淘汰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c它并不反对英才,但反对使所有的教育成为英才教育的模式。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伯乐.要发现优秀的苗子,但教师首先是园丁,要呵护每一株幼苗。在素质教育中,“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培养造就的。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依法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条件和受教育机会。学校和教师,则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L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这样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个学生,就是面向每个有差异的学生。换句话说,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个学生,但素质教育不赞成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和“一刀切”。成功教育’等教育实践可以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

2.特征之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在”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分数”的思想指导下,必然具有片面性。素质教育则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要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条件,克服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要努力使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指出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关系。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就个体而言,指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划统一;就群体而言,指的是“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的统一。在教学中,要把群体培养目标与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把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统一起来。要把合格率与优秀率结合起来,在保证合格率的基础上提高优秀率。

全面发展的实质是最优发展、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不是齐步走。应该说,分层教学、能力分组是一种既能适应个别差异又有较高效率效益的教学组织形式。这和传统意义上的快慢班有本质不同。从目的看.传统的快慢班实际上是一种英才教育的模式,而分层教学、能力分组则着眼于使每一个人都在原有基础上一得到发展;从教育资源配置看,传统的快慢班中快级享有教育资源分配优势,而能力分组中,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公平的甚至是补偿性的;

3、特征之三: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同志在庆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他还反复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于教育、素质教育要完成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优秀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建立在普遍的人的创造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为此,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讨沦式和自发式教学,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要在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努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尤其是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了.以带动和“还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说,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攻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改变那种只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

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洽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要政纪工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学科教学中实践环节的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买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职业学校要实行一教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志愿者到城乡支工、支农、支医和支教。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4.特征之四;发展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性的培养是以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基础的。素质教育是弘扬人的个性和主体。注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一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目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这里表达了世界范围内对主体生教育的关注。

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不是把学生看做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是看做知识的主人;不仅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体,更重要的更本质的是它把学生作为包含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体。它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要为学生指导完整人生,要形成学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风貌。

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必然要求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坚持因材施教。高等教育更要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合乎人刁一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必须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子”来铸造人才的倾向。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根据促进主体性与主动精神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而不是学科平心、教学是课程的实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要明确自己教学的目的,也就是为什么而教。他不仅要为学科的系统性负责,更要为学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负责。因此,也必须逐步改变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的倾间,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就学生的学习而言,则不仅是继承性学习。更是创新性学习。

需要指出的是,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主动精神培养,注重个性发展,并不是只重视人的发展需要,不重视社会发展需要。成熟的教育科学认识中要防止矫枉过正,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真分析可以发现.‘应试教育”一方面不尊重人,另一方面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应试的”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能适应社会需要,更扭曲了人的发展,才引发了对“应试教育”的批评。而素质教育,不仅重视人的发展需要,而且重视社会发展需要、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了。

5.特征之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时代向着二世纪飞奔。由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新变革,促进了人类生产能力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由新技术发命带来的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职业的广泛流动性.则直接形成了一个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时代。“终身教育”这个概念起初应用于成人教育,后来逐步应用于职业教育,现在则包括整个教育过程和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在长达终身的教育过程中,学习期与劳动期的交替将更经常。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打开21世纪大门的一把钥匙。为了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知识经济社会的变化,为了缩小知识差距和培养”知识型劳动者”,为了 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而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必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正如世界银行报告中所指出的:”新知识的爆炸、技术进步的加速、竞争的不断加剧,都使终身教育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为了缩小知识差距,社会必须保证全体人民都能接受基础教育,并为人们提供一生中不断受教育的机会。基础教育是建立一支身体健康、有机术和灵活的劳动大军的基础,基础教育之上的终身教育使得国家能够不断地评估、适应和应用新知识。” 在21世纪的学习化社会中,惟有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并创造未来。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c教是为了不教,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正规学校已经不再是一个学生为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知识和技术需时时追加和更新,学习伴随人的一生。因此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而且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三、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认识问题 1.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如何看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回答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不是对立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这两个前提性概念。在前提性问题上认识不一,就去争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不是对立等问题,是没有意义,也没有结果的。

关于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已有明确解释。

关于“应试教育”的涵义,虽然还并未完全达成共识,但也已经有一个相对权威的理解。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一纲领性文献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一法律性文件中,在许多论文中.”应试教育”一词均被打上引号,表明它有特定的内涵,是特指义,被作为一个贬义词来使用,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把”应试教育”作为一个贬义词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自然是对立的。这里需要说明: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根本否定,但不能说素质教育是对现行教育的根本否定,因为不能说现行教育就完全是”应试教育”,不能简单地在现行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划等号。

有的同志认为,“应试教育”也能培养人的素质,因此不能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对立的。确实,“应试教育”也能培养一些素质,我们姑且可统称之为“应试素质”。“应试素质”应该说也是素质整体的一部分,但不能由此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看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的着眼点;不应是某些应试教育内容不身而应是整个办学指导思想。“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是根本不同的。“应试教育”关心的是如何考高分,关心的是应试能力,它不关心其他能力甚至排斥其他能力,它只知道工具的、功利的目的,而不知道本体的、内在的目的。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甚至可能发生监考教师鼓励学生考试作弊及其他弄虚作假的现象。而素质教育是有灵魂的,它关注内在目的,不仅关注素质,而且关注对素质的驾驭,不仅关注工具目的,而且关注本体目的,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因此,虽然应试素质可以作为素质整体的一部分,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却是对立的。(如同“片面”与“全面”)

2.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并不是否定以往的基础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倾向,不是要整个否定过去的教育,这一点必须加以说明”应试教育”是一种抽象概念,反映着教育中的一种现象。

“应试教育”不是对我国现行教育的概括,而是对我国现行教育中存在着的以应考为目的而产生诸多弊端的教育现象的概括。“现行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现实存在,其间有成就的方面(元疑这是主流和第一位的),也有问题的方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而“应试教育”则是对”现行教育”这一现实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弊端的概括与抽象。

批评”应试教育”倾向,不是要整个否定现行的教育。事实上,建国 50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我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教育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质量、效益上。我国中小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系统掌握是较扎实的;在现行教育中有很多优良的传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探索出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创造教育”、”情境教育”、’主体教育”等一批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育模式和学科教学整体改革经验,一些地区还积极开展了区域性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实验,取得了重要经验。这些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直在持续发展,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口号的提出,没有否定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没有否定过去的成就;相反,正是在过去成就基础和各项改革探索基础之上,才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充分肯定现行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应当承认,现行教育中也确实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在一些地方还相当严重,在局部地区甚至愈演愈烈/应试教育”倾向体现出的是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标准,以选拔为目的的那种教育模式。教育为应试模式所左右,实际上是功利主义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c它违背了《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原则,影响了国家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贯党,已经产生了诸多危害。学生是直接的受害者,他们最有切肤之痛。为了少数而牺牲多数,这不必说;即使是对于尖子学生,他们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课业负担很重,创造性和个性爱好得不到发展,成为片面发展的受害者。

应该看到,近年来,”应试教育”倾向在某些地方愈演愈烈。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我国教育界的同志对比较激烈的批评性意见格外敏感,不太情愿承认已熟悉多年的传统做法有根本改革的必要。但作为一个理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持一个客观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应试教育”倾向的存在,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教育外部的原因,板子不能都打在教育部门身上,更不能都打在学校和教师身上。”应试教育”倾向的成因是复杂的。对造成“应试教育”倾向的原因要作社会的、历史的分析,要辩证地、发展地看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面阐述。在充分肯定我国基础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看到”应试教育”倾向的存在;在看到”应试教育”倾向存在的同时,看到”应试”竞争的社会根源与”应试教育”倾向成因的复杂性、综合性,大家也许就可以以一个相对平静的心态,理性地看待我们的教育。

3.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

有同志认为,素质教育的确很好,但过于理想化,是乌托邦。还有同志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尚未具备,”应试教育”有其土壤.因此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景持怀疑态度。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是否具备?这就要分析”应试教育”的成因。应试教育”倾向的成因是复杂的。仅就教育外部而言,至少有两点需要分析。首先,”应试教育”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高等教育资源不足,高等教育供求关系过于紧张,这是造成”应试”竞争的直接原因。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扩大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扩大受高等教育机会上,必须解放思想,充分挖掘潜力,以改革促发展,尽一切可能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但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是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从生产力水平、现代化要求、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情看,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充分发展还有一段路要走。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论断是深刻而精辟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生活中的很多矛盾根源都在于此,“应试教育”的产生,其根源也在于此。高考招生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应试”竞争,正是这个主要矛盾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和表现,也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受高质量高层次教育的需要与现有教育资源、教育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因此,”应试教育与其是一个教育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社会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才能为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条件。

其次,还要看到劳动用人制度对现行教育的导向作用。高等教育供求关系过于紧张,但为什么人们不顾一切地追求高等教育?这与学历本位的用人制度密切相关。不管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如何,只要获得了较高的分数,升了大学,便能获得较高的利益(如地位、待遇、奖励、发展机会等),刺激了人们的行为。所以,要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状况,必须进一步改革劳动用人制度,如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指出的,这是“当务之急”;要给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上大学者以同等竞争机会,建立学历与能力并重,重实际、重素质的用人制度。这实际上也是调整人们物质文化需求期望的方式。当然也不能矫枉过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局面来之不易,不能造成误解。如果仅仅着眼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对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施素质教育也许会悲观:如果积极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则会给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宽松环境。实际上,市场经济重实际、重素质,因此市场经济的本质呼唤的是素质教育。何况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自己的职业责任感,可以说,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正在具备,而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也就是素质教育的历史条件完全成熟的过程。

4.实施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现有关于素质教育的许多驳论,多是以对素质教育的误解为前提的。比如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要区分作为具体方法的考试”和作为指导思想的”应试教育。考试既可以为”应试教育”服务,也可以为素质教育服务。素质教育否定”应试教育”倾向,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取消一切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邓小平同志说:‘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查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做检查学习效果的惟一方法,并且要认真研究、实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的作用完善起来。”这是对待考试的正确态度。

教育评价总是需要的•有教育就需要有教育评价。素质教育评价要依据为实现党的教育方针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来进行•因此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评价,而是更加重视改进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包括考试制度及其改革。

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基础教育待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要强调水平考试,以面向全体。同时中考、高考作为选择或选拔性考试也要改革,以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而不是仅仅只看考试成绩,如果说考试作为指挥棒在目前还是不可避免的话,那么这个指挥棒应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育评价全面了,教育便易全面;教育评价关心素质,教育便也关心素质。

5.实施素质教育会不会降低教育质量

由于有的同志在这个问题上心存疑虑,对实施素质教育还持有保留态度。判断实施素质教育是否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首先要看据以评判、衡量教育质量的 标准,即教育质量观。如果以一种片面追求升学的质量观来评判,会有一种回答;如果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质量观来衡量•则又会有。种回答。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取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

显然,在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质的质量观下,素质教育不会降低教育质量。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追求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突出强调的是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而不是让学生只会记忆机械发展。这怎么会降低教育质量呢?素质教育的立足点就是要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会降低教育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不会降低教育质量,而且单就升学率而言,从长远看,尤其是高考制度进一步改革以后,未必会受到影响;素质教育与升学率并无必然矛盾。素质教育并不赞成或鼓励不及格,分数低不是教育质量高的标志: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不再把学习作为负担,身心素质得到提高和加强,这最符合教育者的根本利益,即或从考试分数的角度看,也不是相相桲的。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其升学率未必会受到影响甚或还可能提高。无论如何,升学率不应是学校的第一追求,全面提高素质才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升学率不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惟一指标而是指标之一,高的升学率不应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而应是素质教育的自然结果。

有的研究者不是怀疑素质教育本身会降低教育质量,但是却担心现实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会降低教育质量。可略举几例:

例一,有的担心删减教学内容、降低课程难度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这里有一个质量观的问题。删减教学内容、降低课程难度的结果,会出现”原来的学生会的,现在的学生却不会”的现象,对此,我们的看法是,为了适应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适应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要教给学生最具基础价值和发展价值的内容,而不是教得越多越好,更不是灌得越多越好,无须要求学校讲授越来越多的内容,教学重点应集中在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上,并且更有效地把它教好。当前中小学必修课程门类过多,选修课程过窄,教学内容较难,过于偏重分科的学科体系,忽视综合性及应用性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实践等问题。并由此带来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其中包括适当精简教学内容,适当降低课程难度,突出并更新具有基础价值和发展价值的内容。这不应被视作教育质量的下降,所谓”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

例二,有的研究者担心教育评价中用等级分制代替百分制,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其实,这里的担心是不必要的。现在我们提倡小学阶段改百分制为等级分制。将百分制改为”优、良、及格、不及格”的4等级分制或其他3等级制、5等级制,客观上区分度低了,相应地分数的激励、刺激机制也就弱化了。但这一般不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还可能保护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卸却了压力,换来了动力。特别是这项改革淡化单纯考试竞争,淡化单纯分数意识,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和全面发展:有利于学校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这项改革具有现实针贬意义,是现阶段小学考试改革的方向。当然记分方法并不是最根本的,百分制与4分制、5分制是度量上的不同。不能简单地说百分制就是”应试教育”的,等级制就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的还是考试目的与内容的改革。

例三,有的人担心正面鼓励性的评语代替传统的评语,会使学生听不得批评,滋生骄、娇二气,不刻苦学习,从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n这种担心也是不必要的c正面引导式的鼓励性的评语能给学生温暖和鼓励,符合小学生年龄阶段心理特点,最大的好处则是鼓舞了学生的自信,使他们愿意继续去发扬优点和改正缺点。这看起来是评语的改革,其实是教育观上由不尊重学生到尊重学生的转变。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而且.正面鼓励性的评语也不是只讲优点不谈缺点,而是要把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多地尊重一个人,也尽量严格地要求一个人,可以防止出现”骄、娇二气”,形成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

例四,有的人担心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会”一刀切”,并因照顾学习困难学生而影响优秀学生的发展,从而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其实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并不主张”一刀切”。素质教育中的面向全体,正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使每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天赋和兴趣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并不是忽视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相反它十分重视因材施教,并通过因材施教而真正实现面向全体.不会降低教育质量。

6.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特长

需要指出,个别地方或学校有一种倾向,好像一提到素质教育就是要开设选修课,开展课外后动,就是发展特长。一些研究者由此而对素质教育表示疑虑,并担心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我们认为,将素质教育仅仅理解为开设选修课、开展课外活动和发展特长,是狭隘的不全面的。这些学校主观上是想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如是不完全的。选修课、课外活动、发展特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也包含在国家课程计划之内,常常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但这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如果说发展特长是素质教育的话,那么它还是素质教育之末,而不是素质教育之本。前面提到的素质教育的那些基本特征,包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促进 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等,才是对素质教育思想的最关键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也可以说,发展特长、开设选修课。如果不作正确理解的话,那么它也许会成为下一次”减负”的对象。素质并不仅仅指”特长”,而是全面素质:素质教育并不仅仅是选择,更重要的是学会选择。”选择”是重要的,但是“学会选择”更重要。(选自《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

第四篇:我国电信产业经济学特征分析(7.21)

我国电信产业经济学特征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电信行业作为网络型产业的一个代表,伴随着电信管制、电信企业重组等一系列改革的推进,电信产业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将其核心特征归纳为自然垄断性、外部性、电信生成的服务性。

[关键词]:电信产业;经济学特征;自然垄断

[Abstract]:Along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unceasingly thorough, the telecommunication profession represents as network industry's, follows the telecommunication control, the telecommunication reshuffle of the enterprises and so on a series of reform advancement, th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is highlighting day by day to the social economy various aspects function.The article induces from the economic angle its core characteristic into natural monopolizing, the exterior natural, telecommunication production ministrant.[Key words]: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Economic characteristic;Natural monopoly

电信业被公认为是具有高额固定成本的行业,某些业务领域从技术角度来看存在着自然垄断。因此,数十年来,电信业务在大多数国家都是由一个绝对的垄断者提供。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非常关注的案例。电信行业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改革,市场结构、规制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着这些转变,中国电信业的普遍服务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性

垄断(Monopoly),作为反垄断法规制的对象,需要对其含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垄断一词的认识也不相同或者随着时代不断在变化,想对垄断做出一个准确定义是很难的,所以,理论学界有“垄断无定义”一说。实际上,对垄断做出研究更多的是在经济学的领域,法学领域研究垄断主要集中在反垄断法的范畴内。

按照传统上的理解,上个世纪80年代前的电信业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自然垄断指的是行业内由于资源分布的高度集中而不适宜或者不可能自由竞争所形成的垄断,比如说,城市中的自来水公司拥有的管道网,一个城市中是不适于铺设两套管网系统的。格林沃尔德在其主编的《现代经济辞典》中指出,自然垄断是一种自然条件,它恰好使市场只能容纳一个有最适度规模的公司[1]。沃特森(Waterson)认为自然垄断是一种状况:单个企业能比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更有效率地向市场提供同样数量的产品。按照通常的解释,自然垄断行业具备以下特征[2]:一是自然垄断行业投资规模较大,具有网络性特征,并且具有较大的“沉淀资本”,投入的成本很难在短期内收回,因为投资规模大的缘故进入壁垒较高,投资者无法迅速进入此行业。二是规模效应明显,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产品产量所需要增加的生产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例如:中国移动的通信网络目前用户为2亿左右,这时候如果增加一个用户对于中国移动通信成本的增加可以看作为零。三是在自然垄断行业大多为公用事业,一般带有较强的公益性,这种公共服务要求提供者能够保持持久性、恒定性,如果允许多个企业之间开展竞争的话,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损害公众利益。

历史经验以及理论考察使得人们对电信产业形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即电信网络是自然垄断的。但是几乎从电信产业被认为是自然垄断的产业那一刻起,就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一个世纪来电信产业的变化改变了该行业的成本和需求结构,使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性逐渐消失。总的看来,电信产业已经不再是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特征正在丧失。电信产业的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也称外部经济性,是指经济主体(个人或企业)的生产或消费活动受到其他经济主体活动的直接影响,使其生产函数或消费函数的值发生了改变,因而该经济主体的生产或消费的决策发生改变,甚至其他经济主体活动的这种影响成为影响其决策函数的最重要的变量因素。

电信产业的外部经济性十分显著。表现在时间节约和效率的提高上,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其他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的积极的经济外部性。电信部门通过提供快速、优质、高效的电信服务,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加快社会再生产过程,优化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

电信服务的消费具有外部性。所有已经加入到电信网络的用户将从新加入的用户身上获益,因为他们可以与更多的人利用电信服务进行交流,但入网的成本却只能由新进入者承担。当存在网络外部性时,或者说当入网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时,电信网络的发展可能处于非常低的均衡水平,于是产生所谓的市场失灵问题,即只依靠市场会使很多人不能享受电信服务。例如,接入价格(入网费和月租费)所产生的门槛会导致很多人放弃加入电信网络,而这种情况在电话发展的初期可能确实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于是,普遍服务政策通常被作为庇古税来内部化电信网络的这种正外部性。尽管网络外部性为电信的普遍服务提供了非常清晰的理由,但近年来,在国际上,它已经不再是普遍服务争论的焦点问题。拉丰(Laffont)和泰勒尔(Tirole)2000年的文章对这一现象特别作了说明:部分原因是由于OECD国家中,网络建设已很发达,网络的外部性已不是非常显著;部分原因是人们意识到,在很大程度上,运营商出于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已经把网络外部性内化了。3电信产业的普遍服务

3.1电信普遍服务的基本内容 普遍服务是一个含义非常多变的术语。总体而言,它是指以可负担的价格提供广泛的电信服务接入。但是,这一概念也会随时期以及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今,在大多数的发达国家中,普遍服务主要指给所有的个人提供种类繁多的电信服务。例如,欧洲委员会将此概念定义如下:“普遍服务意味着所有的用户,无论其地理区域、无论其所处国家的特定状况,都能以可负担的价格获得一系列指定质量的电信服务。”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电话普及率很低,因此普遍服务更多地是指提供公共接入,即:每个人都能以合理的方式接入到一个公共电话(Hank,2000)。

3.2电信普遍服务的理由

中国目前仍处于低网络接入状态:2004年底还未实现村村通,接通公共电话的行政村比例仅为89.9%。人均固定电话普及率更低,仅为24.9%。与电话普及率非常高的发达国家(OECD等)相比,中国还处在网络正外部性非常显著的阶段。其次,由于农村、西部边远地区的电信接入成本高昂,尽管会有一些出外务工人员带来呼入的增加,但这种微额的收入远低于成本,因此运营商缺乏动力内部化这种潜在的网络正外部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外部性仍然是中国实行普遍服务政策的一大原因,仍需要通过普遍服务政策来内化。

电信普遍服务的第二个基本理由是利用扭曲相对价格的方法,对穷人和高成本地区的用户进行补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现,东部与西部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收入再分配手段解决地区间的收入不平衡问题将成为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尽管如此,实施普遍服务政策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的理论问题是,为什么用扭曲相对价格的办法而不是利用直接税的手段实现收入再分配。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次优出发,考虑某些重要的制度因素。比如,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制度特征是,税收系统的效率比较低,用经济学的语言,就是公共资金的成本或者影子价格比较高。一般来说,直接征收要素税所产生的经济扭曲要低于征收间接税所产生的扭曲。根据可靠的研究,在发达国家,由于税制合理并且税收征管制度发达,公共资金的影子价格一般在0.3左右;但在中国,由于税制的不合理,比如更多地依赖间接税,并且征收过程的效率很低,如存在比较严重的腐败问题等,所以公共资金的成本高达1.5-2.0。因此,在实现收入再分配时,使用普遍服务政策得到的社会福利很可能大于税收。这也正是笔者支持在中国通过电信普遍服务实现收入再分配的一大原因。

基本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需的一种服务,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两方面重要的社会意义(Stephen Graham,James Comford和Simon Marvin1996年):(1)情感:电话是人们联络朋友、家人的手段;(2)工具:通过电信可以评价一些信息、产品、服务,迅速进行交易,还能联络到紧急的呼救服务等。

上述的这些用途使得基本电信服务成为了现代社会生活、个人生活、文化经济生活的焦点。

3.3电信业普遍服务的现状

2004年1月,为实现通信业“十五”规划中提出的“到2005年底95%行政村通电话”的目标,信息产业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决定指定六家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承担电信普遍服务义务,为此制定了行政村通电话工程实施方案(信息产业部,2004年15号文件)。

虽然目前“分片包干”实施的效果不错。但是,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分片包干”政策并不是长久之计,不能最终解决中国普遍服务问题,这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分片包干”不尽合理,由于评估和分配办法过于简单,可能给某些运营商带来过重的负担,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中性。注意到,方案中只是对行政村的数量进行了分配,但这与实际的普遍服务任务量并不完全对应。例如,在西藏的一个行政村开通电话的成本可能是贵州的几倍。

其次,目前的政策只是解决村通问题,即普遍接入问题,普遍服务最终要实现所有公民的通信权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成本补偿问题,而现有的政策显然无法胜任。注意到,“分片包干”的融资基础是各运营商的内部交叉补贴—地区之间的交叉补贴,这与WTO的基础电信协议是相悖的。中国已经在2001年成为了WTO的正式成员国,这种成本补偿办法显然不可能在长期维系下去,因此未来的普遍服务必须通过普遍服务基金机制来提供。

既然普遍服务基金政策才是解决中国电信普遍服务的根本出路,那为什么信息产业部目前还是决定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来推动村村通电话工程呢?原因主要有四点:

第一,建立普遍服务基金,首先需要对全国普遍服务的总成本进行核算,其次在对具体的普遍服务项目进行成本补偿的时候,需要核算净成本的大小。这就要求政府具有足够的成本和需求信息,另一方面需要具有专业化的管制能力。从目前来看,要达到这样的水平,政府在条件和能力上还都有所欠缺。

第二,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普遍服务基金负担的大部分最终要由运营商来承担,这可能会引起电信市场的剧烈反应,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

第三,建立基金,涉及到财政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职权,特别是需要财政部的审批,部委之间的协调需要相当的时间。

第四,成立普遍服务基金,就一定要建立专业化的基金管理机构,这当然也需要时间和成本。以上这四大原因导致我国的普遍服务基金至今仍然难以出台。而就目前我国农村电信发展情况来看,将“分片包干”作为一种过渡措施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一家独大”与电信运营商重组

4.1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成因与危害

在目前的产业环境中,中国移动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中国移动在用户规模、客户质量、网络容量与覆盖以及运行质量、客户品牌的影响等方面指标已达到较高水平。然而这些市场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中国移动内部经营管理单一因素的结晶,而主要是独享政府的政策“偏爱”、先天技术优势的结果。

中国移动一家独大进一步加深了市场结构的失衡,既阻碍了电信业整体的和谐发展,也背离了多年来电信业改革的初衷我国电信业严重失衡的状况。在产业价值链上,一个产业的发展并不是由一个企业或是一类企业形成的,而是设备商、运营商、增值服务商、客户等一系列的相关环节形成的完整价值链,通过价值链的循环发展而产生市场机会和利润。如果产业价值链被一家运营商所主导,可能会为产业价值链带来不和谐的因素。4.2电信运营商重组对电信业的影响

重组的方案即目前流传的电信收购联通C网,联通合并网通,中国移动合并铁通、中国卫通并入中国航天。整个重组的目的是要重建电信业市场结构实现各运营商全业务经营。

国家对电信运营商实施全业务发展战略,目的是为了整合存量资源强化增量市场的发展。因此,固网与移动网之间的业务融合、技术融合、服务融合就成为电信重组的实质内容。而公司资本形态的分离与重组以及人事的安排仅仅是重组的结果。

重组对电信行业的影响将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电信重组前后,中国移动的总量价值不会下降,但绝对竞争优势肯定会被弱化至2008年底。即便没有事实电信重组,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也会呈下降趋势。市场份额的变化虽然尚不会影响到中国移动的整体盈利能力,但其边际收益下降的速度会明显加快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时代进入衰退期。而其在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在海外投资的实力以及综合竞争力,仍会是各运营商中最具实力的。

第二电信重组中最大的赢家肯定属于中国电信,全业务牌照、C网收购使中国电信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大量的新业务选择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缺少盈利模式的情况下中国电信基于移动固话融合的宽带网络,足以使中国移动改变运营商发展互联网不赚钱的局面,而多种新业务、新技术、新服务的引入均成为中国电信走强证券市场的基础中国电信有充分的条件成为2008年中国电信市场增量业务发展最快的公司。

第三,联通与网通的合并不论是否实施均使联通存在着诸多潜在的风险诸多不确定因素使联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缺乏持续性。

第四,重组的实施肯定可以改变中国电信市场结构失衡的问题对于建立有序竞争和有效监管,实际推动作用很大,也基本保证了中国电信产业能够在未来3-5年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和投资回报。5 促进中国电信产业和谐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电信业市场失衡、竞争失衡的现象,亟须在政策上进行相应的调整:

(1)通过启动3G,改变目前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2)构建科学的不对称管制制度;

(3)分业运营转向全业务运营,缩小几大电信集团公司之间的差距;(4)重视固定电信网的发展,实现移动网和固网的协调并进;

(5)消除中国移动“一家独大”赖以存在的市场分割垄断;

(6)在移动通信领域引进民营资本,实现我国电信业的和谐发展。

只有发放新的移动牌照,实现全业务经营,引入民营经济,才能长时期地保障我国电信产业的和谐发展,建设电信强国。

参考文献:

[1]D.格林沃尔德[美].现代经济辞典[M],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2]Michael Waterson [美],Regulation of the Firm and Natural Monopoly,Basil Blackwell 1988.[3]陈代云.电信网络的经济学分析与规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胡庄君,黄传武.中国电信发展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吴洪.通信经济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第五篇:人本管理内涵与特征

人本管理内涵与特征

一、人本管理的内涵

一般认为,人本管理是一系列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它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相对应的概念。

笔者认为,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核心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它的具体内容的发展又分为3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人本管理都包含思想理论、制度设计、管理方法3个方面的内容。人本管理的内涵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人本管理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即传统意义上的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即企业内部员工)的利益,而广义上的人本管理还必须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对企业外部主体的人文关怀。

第一层次上的人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重视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来开展经营管理活动;(2)对人的本质和心理活动的重新认识,如人性假设理论、激励理论;(3)采取有效的制度设计和企业管理活动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个层次人本管理的主要特点可以用“识人”、“用人”来概括,其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人”的功利主义思想,企业进行人本管理活动的目的还是服从于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服从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这是早期人本管理理论(如人际关系学派、行为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已经从“手段人”的功利主义思想提高到“目的人”的层次。它的主要内容除了涵盖第一层次的内容外,还包括:(1)实行参与管理、民主管理,使全体员工既成为管理的客体,也成为管理的主体;(2)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保护,加大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员工本身也成为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3)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铸造员工的共同行为模式;(4)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开展团队的合作和学习,进行组织修炼,建立学习型组织。第二层次的人本管理思想已经从单纯的“用人”上升到“育人”、“服务与人”,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可能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体,企业开始关注员工和企业的同步发展,这是个巨大的进步。“目的人”层次上的人本管理理论是在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地位上升、管理活动的目标多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相关的理论主要有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企业文化理论、团队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

第三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使得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从企业的“内部人”扩展到企业的“外部人”。它的主要内容除了洒盖上述两个层次的内容外,还有以下新的内容:(1)企业的目标是争取合理的利润,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产品和服务;(2)除了追求企业内部人利益外,还要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为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文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类的生存条件恶化,造成人的价值的失落,一些企业唯利是图的行为给社会、也给企业自身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追求广义上的人本管理目标,对于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弘扬人性的价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3个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构成一个同心圆,位于圆心的是“人”,从圆心往外,依次是3个层次的人本管理内容,它们构成一个连续统一、不可分割的发展体。其中,第一和第二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主要是服务于企业的所有者和内部人,我们把它称之为狭义上的人本管理理论;包括第三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将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扩大到企业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关注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把它称之为广义上的人本管理理论。

可见,人本管理理论是由众多相关理论组成的一个理论体系,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就成为人本管理活动。企业的人本管理活动既可以是企业的内部的制度设计,也可以是具体的管理行为,只要这些制度设计和管理行为是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中心,都属于人本管理实践活动的范畴。

我们用一个圆柱体来表示人本管理理论体系。从横截面看,该圆柱体分为从内往外扩展的3个同心圆柱,最里面的一个小圆柱涵盖的是以“手段人”为特征的第一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中间的一个圆柱涵盖的是以“目的人”为特征的第二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最外面的一个圆柱涵盖的是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充满人文关怀的广义上的人本管理理论。从纵截面看,整个人本管理理论体系又分为3层,最底层的是人本管理思想理论,它是人本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中间层是企业的人本管理制度设计,它是企业运用人本管理理论所进行的较为重大的人本管理实践活动;最上层是具体的人本管理方法与艺术,它是人本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日常运用。

综上所述,笔者尝试着对人本管理作如下定义: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同时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

二、人本管理的基本特征

1.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它把人置于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的地位。这是人本管理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的最大区别,它意味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人成为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而企业的其它资源(如资金、技术、土地)都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人”这一核心资源,如何服务于人而展开。

2.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人本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在实行人本管理的企业中,每位员工都是真正主人,不只是做“该做”的事,还要做“该做”以外“应做”的事,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作分工关系。在工:作秩序上不是由上到下的控制导向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鼓励全体员工都对工作进行策略思考,形成上下双向交流的自主工作秩序。企业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是在组织结构重整之后,搞好授权与激励,让每位员工都能享受权力、信息、知识和酬劳,从而使人人都有授权赋能的感受。

3.人本管理实现组织目标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由于人才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成为企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唯一的途径只有利用和开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同时因为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企业需要不断追加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

4.人本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是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现代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定义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一种契约,赋予企业的全体员

工(包括经理阶层和一般员工)人力资本所有者这样一个地位,从而使他们和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一样拥有控制企业、分享剩余的权力。人本管理正是以这一理论作为开展企业管理活动的基础,既然企业的全体员工是企业的所有者之一,就应该都是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企业组织的目标更加趋于多元化,它除了要实现它的经济目标对股东负责以及实现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之外,还必须关心顾客的利益,遵守国家的法规政策,关心社区的公益事业,保护资源和环境,把企业自身的经济目标和社区的发展规划、国家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得到公众的普遍支持,从而取得更大的发展。现在国外企业流行的“绿色管理”所采用的一些作法,如尽量减少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使用可回收的材料作包装,生产绿色的天然食品等,都反映了这种广义上的人本管理精神。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多元目标协调的企业经营目标观念创新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众所周知,美国曾经最为推崇“利润最大化”,盈利能力曾经是评价美国企业好坏成败的唯一标准,可是美国今天评价企业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的美国“FORTUNE”杂志最近评选世界优秀企业时,采用的是这样9项指标:创新精神;总体管理质量;长期投资价值;对社区和环境的责任;吸引和保留有才华人员的能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财务的合理性程度;巧妙地使用公司财产的效率以及公司做全球业务的效率。从这九项带有导向性的指标中我们看到:企业对员工、对社会、对用户的责任等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占了相当份量。

5.人本管理成功的标志是组织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都能得以实现。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归股东所有,企业的经理阶层代理股东行使管理权力,并对股东大会负责。企业管理是否成功的衡量指标是看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如何。它直接表现为短期内的经济指标如企业的利润率情况或者长期经济指标如企业股票市值的高低,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但是在施行人本管理的企业中,全体员工都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管理活动成功的标志不但要看原有的组织经济目标(反映的主要是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是否实现,还要看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是否实现。只有将组织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所以,很多实行人本管理的企业都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求得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发展的协调统一。

6.人本管理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和管理实践活动的综合概念。人本管理首先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它是一系列关于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的思想理论的综合,组织在上述理论指导下自发或自觉地开展的管理实践活动,我们通常也称之为人本管理。

下载演讲稿:“未来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2014-7-23[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演讲稿:“未来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2014-7-23[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蔚为大观。数千年来,它伴随着中国人的发展与进步逐渐成形,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中国人的立身处......

    蒙牛企业文化特征、架构、内涵

    一、企业文化价值与意义1、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是蒙牛企业运营成功的核心,所谓企业依赖文化发展与生存,企业文化改变一个企业。 2、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1)团队共......

    蒙牛企业文化特征、架构、内涵

    蒙牛企业文化特征、架构、内涵 3、什么蒙牛是的特征:有胸怀、有远见、有思维、有品格 4、胸怀:草原一样辽阔(胸怀多宽,事业多宽) 5、远见:雄鹰一样高远(登高望远,举重若轻) 6、思......

    新时期师生关系的内涵及特征

    新时期师生关系的内涵及特征 姓名:黎佳琪 学号:140402050 班级:14级英语本科2班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

    产业决定未来——严介和演讲稿

    产业决定未来——严介和演讲稿 因为人们要懂得,要想做中国一流的企业家,必然要班门弄斧的同时,又不能对牛弹琴。班门弄斧是在鲁班的面前,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求知的欲望,暴露自......

    通航产业——大产业、大未来

    通航产业的概念 通用航空是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一般理解为,使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其本身是一链条庞大的产业,作业覆盖了制造、维修、营销、......

    我国煤化工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精选]

    我国煤化工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传统煤化工行业(包括焦化、合成氨、电石和甲醇)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产品广泛用于农业、钢铁、轻工和建材等相关产业,对拉......

    大气治理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大气治理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一、大气治理行业发展现状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环保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表示,大气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