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
打造非煤“联合舰队”—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汶水西流,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座落在其支流柴汶河南岸的**煤矿,建于1958年,年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经改扩建后,实际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近几年,在稳定煤炭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该矿以“二次创业”的豪迈激情和敢为人先的胆识,与时俱进,创新求变,大力发展非煤产业,通过
实施改制、跨越、整合,从而引发了一场革命性的非煤产业变革,并实现了由“由黑到白”的激情跨越,进而成功打造出了一支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能征惯战、纵横驰骋的非煤产业“联合舰队”。2004年,改矿非煤总产值完成*亿元,实现利润*万元。时光荏苒,回首**非煤舰队的不平凡航程,那一次次的劈波斩浪,纵横驰骋,既惊心动魄,又精彩纷呈,令人回味无穷。一场革命性的非煤产业变革**矿的非煤产业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多元化经营、全方位推进的路子。这样发展的结果,使矿区非煤产业在“量”上迅速膨胀,产值增高、厂网点增多、从业人员增加,从表面上看,真可谓四面开花,一片繁荣景象。但热火朝天的背后,却是效益的尴尬,上亿元的产值仅仅产生了不到百万元的利润,1999年甚至出现了亏损。严酷的现实,使**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经过全面细致的分析,他们认识到,盲目的多元化,带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一是经营厂点多,生产规模小,无法取得规模生产所必然带来的成本与价格优势;二是产业结构单一,依煤而生,为煤服务,难以分散单一产业带来的不可抗拒风险;三是产权结构单一,多数非煤厂点资产结构不合理,国有、集体资产所占比例较大,企业经营者无压力,职工不关心,导致资产长期处于低效运营状态。面对困难,矿班子成员解放思想,以敢为人先的胆识,改革创新,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非煤管理体制,走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之路,彻底解决制约非煤发展的产权问题。“拆庙搬神”,撤销原多种经营公司机关。成立了由矿长、书记任主任,有关领导及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非煤产业发展委员会,下设非煤产业办公室,按照“宏观指导,合理规划,科学评价,推进改革”的原则,具体负责全矿非煤产业的平衡、协调及宏观指导工作,变微观管理为宏观指导。此举措的出台,由原来的单纯行政管理向以资产为纽带的间接管理过渡,实现了从管理到服务、从检查到监督、从控制到引导的深刻转变,引发了非煤产业的一场革命,计划经济下的非煤管理体制从此被彻底打破。“为马群提供赛场”,拍卖厂网点。靠市场规律选择千里马,产生经营者,不用伯乐来相马,而是通过给马群提供赛场,让千里马从万马丛中脱颖而出。根据这一思路,他们结合厂点实际,对焦化厂等6个厂点,通过出售固定资产的方式,实行买断经营。对明达输送带厂等6个厂点通过租赁固定资产、买断流动资产的方式进行租赁经营。2001年又先后完成了永祥紧固件厂和泰洁公司的改制。同时,所有改制厂点全部完成了工商登记注册,成为独立法人。“引渠放水”,民营经济百舸争流。新的管理体制下,矿非煤委对各民营企业实施宏观协调和引导,除重点对职工维权进行监督检查外,其余全部放开,一切由市场和经营者说了算。“不怕多赢利,就怕不发展”,各改制厂点市场竞争意识和获利能力逐渐提高,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同时,矿制定优惠政策,强化服务意识,“引渠放水”,鼓励、引导各改制企业结合各自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搞好新项目、新产品开发,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步伐。一方面,建立非煤产业发展基金,对有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的项目,经矿非煤产业项目开发专门委员会评议后,给予贷款扶持。另一方面,对各改制厂点上新项目,矿优先提供厂房、厂地、水电暖等。上述政策的鼓励、引导,不仅迸发了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创业激情,也调动了非煤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有改制厂点生产规模迅速膨胀,改制当年全部实现赢利。如输送带公司,投资*万元,新上PVG阻燃输送带项目,年产值达到*万元,产品不仅打入社会市场,而且远销海外。*公司等改制厂网点均迅速发展,给矿区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1999年以来,各民营厂点新安置职工近1000人,整个民营经济呈现出了百舸争流的强势发展劲头。一次“从黑到白”的激情跨越非煤产业改制后,各民营企业尽管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盈利能力也逐渐增强,但由于当初是因煤而建,靠煤吃饭,在煤炭上游生存发展,多为煤炭上游产业项目,这种“怀抱经济”无法形成龙头企业,难以担当产业接替的重任。为此,一方面,**矿着力壮大下游产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底完成二期扩建工程后,公司年发电能力达1.44亿kwh,供热能力达78万GJ,比原设计能力提高1倍;近年来又通过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基础管理体系,改善股权结构,实施气轮机组优化改造、煤泥掺烧、垃圾焚烧发电、热渣余热等一系列工程改造和技术革新,使发电量、供热能力稳定提高,经济效益良好,股份回报率持续稳定在20以上。另一方面,他们积极调整
发展思路,瞄准产业接替目标,全力实现资源转型,解决矿井产业接替问题,并最终将产业接替项目锁定在特种纸上,建成了江北新的特种纸生产基地—“**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一次由“煤”到“纸”、由黑到白的激情跨越。在这次产业接替的跨越中,善于创新的**人又书写了新的篇章:全新的产业定位。为了新产业的定位,**矿组织有关人员,历经近两年的奔波,2万公里的风尘,先后调研了无纺布、微晶玻璃、锂离子电池、5A分子筛等20多个项目,有的项目如无纺布已签订了合作协议并组织人员到合作厂家进行了培训,但经过科学的论证,他们最终又毅然退出。一次次痛苦而明智的自我否定后,他们终于将产业定位在特种纸上,并确定了纸业开发的切入点:大市场中占小市场,小市场中占大市场,即在整个造纸行业的大市场中,只涉足专业用纸这个小市场,而在专业用纸这个小市场中,扩大市场份额,做大市场。与此同时,一个更加清晰、成熟的产业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一是立足于真正脱离煤炭,真正面向社会市场,有持久的生命力;二是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发展前景;三是立足于产业链的延伸,不开发“孤岛”产品,能进行集团化作业,能形成拳头产品。“永不衰竭”造纸产业项目的定位,使该矿非煤产业真正脱离煤炭,实现了跨行业经营,从此,**人跨入了一片崭新天地。灵活的运行机制。在**纸业运作和工程建设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巧作“借”字文章,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讶的“**速度”。“借脑增智”:先后吸引外部造纸专家和技术工人60余人加盟,利用其技术和管理经验,仅用4个月时间,就建成了亚洲最大规模彩色羊皮纸生产线;用不到20天的时间,建成了办公用纸生产线。“借鸡下蛋”:租赁经营了当地一家造纸厂的一台纸机,投资30万元,用15天的时间就启动了一条投资近千万元、建设周期需半年多的原纸生产线,不仅解决了制约羊皮纸加工的原纸问题,也成了职工的培训和产品试验基地,为下一步造纸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借势提速”:在项目资本的筹集运作上,打造筹资平台,借助民营企业机制灵活优势,依靠民间资本、银行贷款等渠道,很快解决了资金来源;借助多年来在煤炭经营管理和建设中积累下的丰富经验,组建工程指挥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监理制、目标机制等,倒排施工工期,引入督导测评制度,理顺了整个项目的建设、监理和管理体制,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而且大大缩短了工期。自2003年2月16日开工建设至2004年5月26日,历时仅465天,占地465亩、规模宏大的特种纸工业园全面落成,当年完成产量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500多万元。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发展,激发了**人无穷的创新发展能力。技术创新:在施工**纸业工业园4000立方米清水池时,他们借鉴煤矿井下喷浆的成熟技术,将其应用在水池的土建施工中,仅此一项,就节约投资100万元,提前工期15天;项目建成后,他们又调研使用了爆破制湿浆,解决了原料供应不足的难题;改变了羊皮纸工艺配方,解决了羊皮纸褪色问题;引进新型脱水器材,延长了成型网的寿命等等。营销创新:坚持运用展览会和电视、期刊等,大力开展广告宣传,特别是积极运用因特网这一新兴媒体,建成了公司网站,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着力建立完善销售网络和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很快完成了从建设初期推销产品向根据市场需要生产销售产品的转变。目前国内市场遍布大江南北。2004年7月以后,国际市场也逐渐拓展、形成,部分产品已远销台湾、印尼等地。管理创新:2004年以来,**纸业公司开展了工作流程设计,引入“G”管理模式,建立适合公司自身管理要求的先进管理平台。同时,在生产建设中,注重推广应用新的管理理论,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如在三号机安装过程中,该公司利用网络分析技术,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合理安排,有效地加以利用,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资金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安装,比原计划缩短工期20天,为车间尽快投产奠定了基础。鲜明的企业文化。在**公司的建设、发展中,他们不但建立和实施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而且始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的培训学习,先后分批组织200多名员工到济南进行了脱产培训,并积极邀请有关专家到公司讲课。目前,**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已初步打造出了鲜明的企业文化,形成了“厚德载物,海纳**”的诚信经营理念和“融入**,拥有大海”的人才工作理念,确立了“建百年基业,开百年老店”的发展理念。每个**人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自觉成为了企业的形象大使和代言人,确保了每项制度在工作流程中得到自觉落实并运行有序;员工自觉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叫响了“百叶青”、“三羽”、“**”等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和品位的纸品品牌,并逐步实现了由创产品品牌向创企业品牌的迈进。一支纵横驰骋的非煤“联合舰队”改制,解决了已有企业的产权问题;跨越,解决了矿井产业接替问题。剩下的就是集中精力解决如何发展问题。为此,**矿及时启动了非煤产业“大整合”战略:着眼区域经济发展,放眼未来,通过整合观念、环境、资源、产业,初步构建了造纸、热电、机械三业并举、*、*、*三足鼎立的非煤发展格局,打造了一支实力强劲的非煤产业“联合舰队”。整合观念:从竞争到竞合。破除非煤企业经营者各自为战、独立经营观念,树立“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合理配置资源”、“守法经营,报效矿区”的观念,各非煤企业从同争一块蛋糕变为把蛋糕共同作大,携手并进闯市场,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为推动非煤产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整合环境:从粗放经营到循环经济。结合“双基”建设及地面质量标准化活动的开展,**矿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初步建成了**、**、**三大工业园区。同时,针对非煤企业存在的重效益轻环保的粗放经营现状,他们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建成了“煤-电-汽-造纸-建材”产业链。利用低热值的煤炭及煤矸石发电,电能又回用于原煤生产,同时利用发电的余热发展造纸及职工供暖,利用红矸石及电厂炉渣制作水泥,发展建材项目。以三大工业园区的建设为标志,该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具雏形。整合资源:从矿区非煤到区域经济。随着非煤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人深深的感到:非煤产业要想真正做大做强,担当产业接替重任,必须放眼未来,着眼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整合社会资源,不能只局限于煤矿,以非煤的眼光来做产业。**的成功建设和运作就是着眼区域经济和整合社会资源的典范,从原料到产品、从设备到技术骨干,**都是从社会整合而来,产品又销往社会广阔的市场。并且一个**的运作,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敷设和带动作用。目前,围绕造纸业的配套产品如爆破浆、纸箱、纸管等已在当地逐步发展起来。不仅如此,该矿其他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也已开阔了胸襟,从两眼向内变为紧盯社会。如**公司,其产品90以上销往社会:*用品公司和油脂化工公司也都跳出矿区,在当地开发区新建工厂,扩大规模,**公司的钢球更是打入了海外市场。整合产业:有进有退,三业并举。根据矿区非煤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该矿立足长远发展,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金和人力,重点发展造纸、热电和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其它建筑、化工、纺织、运输、餐饮等产业全部由改制后形成的民营企业自主经营,从而构建起了非煤产业“*、**、**”三足鼎立,“造纸、热电、机械”三业并举的非煤产业发展新格局。以三大公司为旗舰,融合改制发展起来的*公司、*公司、标准件厂、*公司、油脂化工公司等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该矿成功打造了一支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能征惯战、纵横驰骋的非煤“联合舰队”。2006年,三大公司预计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其他民营公司预计实现销售收入*亿元;2007年,全矿非煤总产值将超过*亿元,一个文明富足的新**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第二篇:非煤产业发展经验总结材料
非煤产业发展经验总结材料
抓住机遇加快非煤产业发展
**实业公司(原多种经营服务公司),成立于1985年,通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查庄煤矿非煤产业集体经济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由安置型向效益型的转变,随着企业不断改革改制工作的深入和形势的不断发展,**实业公司以形成多元化经营模式,不断加快了非煤产业的发展。
一、**实业公司发展及现状:
近年来,公司朝着有利于发挥矿区优势和稳定发展的方向前进,形成了以矿区生产.生活服务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利用矿区市场需求,加工直接为原煤生产所必须的产成品及材料,小型设备及零配件,开展对外加工业务,经营以矿山和职工、家属生活服务的商业、饮食业等。到2004年底已发展成下属十余个厂队,拥有员工1500余人,年总产值3800余万元的多种经营公司。
公司坚持“以煤为主,加快发展非煤产业”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废弃煤矸石的利用。煤矸石历来是人们头痛的污染源,多少年来无法解决这个问题,2003年集团公司抓住大力发展非煤产业机遇在查庄矿投资新建了矸石热电厂项目。**公司拣选厂充分利用了煤矸石废弃物资源。为电厂加工生产低热值能源,2004年投资100余万元资金,购进了设备,提高了煤矸石粉碎的数量和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2004年实现产值1300万元,销售收入1256万元,新安置富余人员100人。年人均工资7500元,成为公司的骨干项目。**公司圆环链厂成立于1992年,并于当年投产,以生产Φ18×64矿用高强度圆环链为主,同时生产Φ12×73铁鞋链及部分水泥用链条,现有对焊机、压力机等大型设备十余台,年产Φ18×64圆环链条55000条,Φ12×73铁鞋链10000条,年经营收入580万元,实现利润50万元。在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矿区产品销售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社会外部市场,把产品销至平阴、肥城等地,2004年打开辽宁阜新市场,同时,该厂已取得《煤炭安全标志证书》,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非煤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仅为矿山及其职工提供广泛的服务,而且方便了生产,方便了生活,保证了矿山的稳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工作措施
**公司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经营基础,由于规模比较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差,依赖思想较大,创新意识不强,员工素质较低等不利因素,几年来,经营活动始终离不开矿区,外部市场占有率很低,产品很难打入社会市场。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公司圆环链厂现设备老化,产品品种单一,生产规模受到一定限制,据调查了解兖州矿区和新汶矿区的圆环链厂生产规模、效益相当于我们圆环链厂的十倍,仅从市场调查统计的数字来看,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为更快的发展企业就要实现速度和效益相统一,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实现多种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上新项目,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管理和提高劳动素质、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市场占有率上来,转到实现规模经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对煤炭企业的宏观调控,关闭了一些小煤矿,煤炭需求矛盾加大,造成煤炭价格升高,大中型企业生产蒸蒸日上,一些大中型企业扩产增加设备,圆环链作为采掘运输设备的主要部件之一,圆环链需求将进一步加大,集团公司梁宝寺矿井投产后,采用综采系统,曹庄煤矿、白庄煤矿部分采用综采系统,将使用Φ22以上的圆环链,以及外部市场的轮船、港口使用的锚链也为Φ22以上的圆环链。今年我省将安排煤炭建设项目37个,总投资60.4亿元。年内梁宝寺、唐口、湖西等11对矿井按期建成投产,新增煤炭900万吨,另外造楼、郭屯、龙固等26对矿井的续建工作,以及万福、郓城等大中型矿井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根据以上信息,**公司圆环链厂抓住这一有力时机,2005年将扩大规模,上新品种,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这一举措公司已申请技改可行性报告报集团公司。为搞好该项目的经营管理,主要措施如下:
(一)要向高技术、集约化经营发展
1、公司自上而下建立经济技术信息网络,增强技术手段。
2、强化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使多种经营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
3、制定发展规划,有领导、有规划、有目标、有措施,分步骤的促进公司向高技术、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
4、强化销售网络管理,充实专业人才,建立工作责任制,实行承包销售,提高销售人员的地位,奖励销售有功人员。
5、抓质量、上水平、发展高技术产品,创优质名牌,提高企业对产品商标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商标在创名牌商品过程中的作用。
6、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开发人才,引进智力资源,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二)要把公司推向市场,必须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由单位安置型向效益型转变;
二是由传统的为职工生活服务,为煤炭基础建设服务,向社会服务和打入国际市场方向转变;
三是发展骨干项目和拳头产品,将小而全、大而全的厂点向着小而专、大而强的方向转变,生产高、精、尖的产品,走短、平、快之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四
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四个转变,公司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靠煤吃煤、靠矿吃矿的依附状态,独立自主的驰骋于广阔的市场。
(三)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是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市场竞争就是企业竞争,市场竞争包括:品种、质量、价格、遵守交货期和服务五个方面,竞争策略是以争取更大的销售量、争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为目标。产品质量、产品销售影响着市场开发及经济效益。好范文版权所有
加强以质量为核心,效益为目标,搞好全面质量管理规划,方针、目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搞好质量职能分配,抓好工序控制和生产流程的监控,把质量标准七条线的工程质量管理,引伸到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经营管理等方面,延深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系统和部门,以保证企业实现优质、安全、高效、低耗的经营目标,打开市场大门。
以质量占领市场,以质量开拓市场是企业提高产品竞争能力行为原则,企业要使自己的产品有竞争力,就必须在质量上下功夫。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质量低劣的产品是没有竞争力的。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大大加剧了国内外市场商品竞争的激烈程度,企业要发展外向型经济,质量是产品能否占领社会市场的通行证。
综观国内外的优秀企业,无不重视质量,无不把质量管理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首位,以质量为本,以质兴企。随着企业的改革改制,市场竞争正在深入展开,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彻底改变赖以生存的机体,及传统的经营管理形式,结合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树立科学发展观,锐敏思考,把握商机,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客户,诚信经营,在提高质量和发展品种上狠下功夫,不断占领市场,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篇:郑煤集团振兴二矿安全和谐发展纪实(范文)
郑煤集团振兴二矿安全和谐发展纪实
煤炭资源整合是煤炭工业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是合法矿井之间对资源、资金、资产、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进行全面重组与整合的良好契机。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里,目前如火如荼的资源整合是一次十分关键的战役,成败靠每一场战斗去检验,经验靠每一个煤矿去总结,真正的成败和经验没有现成的实例可供借鉴。郑煤集团振兴二矿在河南省646家参与资源整合的大小煤矿中,率先开展资源整合,在全省同类矿井中首家通过了验收、复工生产,是他们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真投入、真控股、真管理”的要求和行业技术标准,在平时工作中坚定不移地唱响“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主旋律,时刻警醒“在煤矿生产中,隐患可控,事故可防”,“必须保证工人们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宁愿多流几滴汗,也要出‘安全煤’”而结下的可喜硕果!他们经过科学改造,在整合煤矿中脱颖而出、华丽转身,蜕变为现代化矿井,连续五年实现了安全生产、和谐发展。河南是煤炭大省,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要走一条转变煤炭工业发展方式、积极探索符合省情的煤炭工业新型化道路。煤矿通过联营改造进行整合,减少矿点,扩大规模、优化矿井布局、提高技术水平,有效地提升了煤炭整体安全生产水平和防范安全能
力。振兴二矿在资源整合伟大进程中的成功实践,无疑是全省乃至全国资源整合矿井的领跑者,在当前全省资源整合的关键时刻,在很多煤矿徘徊的时候,给大家指明了一个正确方向。我们从他们坚实探索的脚印里,也许能够寻觅到真正符合每个煤矿实际的可贵经验。
稳起来 带起来 强起来——永锦能源加强资源整合矿
井管理纪实
2010年1月1日,对于禹州枣园煤业来说是一个全新发展的分水岭,因为这一天,永煤永锦能源正式整合了枣园煤业。截至6月30日,枣园煤业在永锦能源管理下,安全上杜绝轻伤以上事故,煤质由整合前的3000卡/克提升到目前的5500卡/克,利润总额则超过了2009年全年的利润,安全、和谐、快速发展态势凸显。
永锦能源何以让昔日的小煤窑平稳跳高快发展?通过采访,记者发现,这得益于永锦能源采取了“文化融合、管理接轨、专盯软肋”等措施,通过多管齐下,走出了一条稳、强、快的发展之路。
文化融合:一树花开万象春
枣园煤业原先是私营企业,春节放假已是惯例。今年的2月份正值春节,按照集团公司“能快则快、能高则高”的要求,矿井要在春节期间开足马力生产。而此时正式运作刚刚一个月时间,枣园能否做到响应集团公司号召,在春节期间做到职工思想稳、干劲足,实现稳产高产?永锦能源及至矿井领导心里都没有底。
为此,该矿专门出台了安全包保和职工保勤等措施,春节期间出勤率达96%以上,比平时高出了近10个百分点,并在安全的前提下超额完成生产计划。
“思想的融合、理念的认同是决定一切问题的先导。”该矿一位管理人员这样说。
今年1月1日和2月2日,永锦能源分别完成对枣园煤业和富山煤业的整合。此后,一场以企业文化宣传贯彻为主线、推进深度融合的热潮迅速掀起:在确保矿井原有人员“不裁员、不减薪”的基础上,永锦能源按照集团公司薪酬管理理念,逐级提高职工福利待遇,让广大干部职工实实在在感受到融入大企业的丰厚回报,职工从不知道“为谁干”的迷茫中醒悟,“为自己干”、“为企业谋发展”及“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等理念迅速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上下一盘棋”使企业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与此同时,集团公司标识、“八个核心理念”、“八个单项理念”在矿井上下成了亮丽的风景线;严格劳动纪律,规范职工日常工作行为这些细小的举动,成为企业文化理念融入矿井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
管理接轨:借得东风扬帆行
“整合前的枣园煤矿是禹州市轻装设备最好的地方矿井之一,之所以能响应政府号召在禹州引领整合矿井潮流,依靠的就是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优秀的文化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永锦能源董事长强岱民说。
如何使这艘待风前行的小舟启航远行?永锦能源作为永煤先进文化理念和管理制度的践行者和受益者,看重的却是从上到下的执行力。
永锦能源根据整合矿井不同的区域环境、人文因素,有的放矢,大胆推行“拿来主义”,迅速完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大体系管理制度、运行章程,对各项工作的实施严厉追责。
在平时的监督管理中,永锦能源的管理者发现,整合矿井虽然管理制度都制定了,但执行起来总有不规范、理不顺的现象。为此,今年5月份,永锦能源从机关部室抽调精兵强将,采取设立培训课堂、开展讲座和全方位交流等方式,就
整合矿井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标准等实施分专业、一对一辅导,确保“真融入、真接轨”。
今年上半年,枣园煤业共下发各类处罚通报101期,其中被追究责任的人除了普通职工外,有被免职的中层干部,有被处罚的矿班子成员。这在全矿引起了巨大震动,也起到了惩一警百的作用。
上半年,枣园煤业在“三化”管理体系下,原煤成本同比下降11.6%,先进的管理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
盯住软肋:“扭转乾坤”竞风流
“瓦斯”一直被称为是严重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猛虎。
永锦能源在对枣园煤业实施资源整合后,充分发挥原有人才、技术、管理优势,以“提高一个等级管理”的办法,加强投入,完善措施,健全机制,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顺利推进。同时对矿井大力实施技术改造。
随着枣园煤业暗斜井改造工程及风井改造工作的强力推进,预计下半年月均产量可突破6万吨。预计2011年6月全部完成技改后,届时产能可提升至100万吨/年以上。富山煤业技改后年产能可突破45万吨以上。这完全符合“国家实施资源整合政策最大的目的就是提升矿井生产、技术、安全保障等综合能力”的要求。
“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变化快”是枣园煤矿开采的另一个显著特点,“煤质难管、煤价难提” “以产量保效益”的思想成了干部职工的思想“顽疾”。在永锦能源今年的职代会上,该矿一管理干部在讨论中就“既要保产量、又要保煤质”的计划要求矢口否认,认为在枣园煤业原有条件下,产量和煤质只能保一头,其他实在没办法。
枣园煤业的煤质真没法管吗?永锦能源领导班子不信这个邪,以枣园煤业常务副总经理、矿长周绍全为首的枣园矿领导班子强力推行“标煤计量”管理办法,自我加压,提出“把煤质问题当事故处理”的管理理念。
通过优化采煤工作面设计,严抓生产源头、运输环节全程管控,将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中。今年上半年,枣园煤业平均发热量达到5519卡/克,煤价上去了,职工工资也高了,集团公司的管理优势、规模效应以及品牌效应,也使企业利益实现了最大化。今年上半年,枣园煤业实现利润7462万元,超过整合前的全年利润。
看着去年留下的现在依然无人问津的差煤堆,那位曾对煤质管理失去信心的管理干部伸出了大拇指。
7月底,永锦能源有望对新整合的7对矿井进入实质管理阶段,届时永锦能源对整合矿井的管理将增加为12对。谈起对这些矿井的管理,永锦能源董事长强岱民信心十足:“将一如既往地围绕‘安全第一,系统优化,产能提升,文化落地’的16字工作思路,加强整合矿井管理,使他们尽早发挥效益,为集团公司实现全年‘71280’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第四篇:平煤集团十矿党委
平煤集团十矿党委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学习调研阶段工作安排
(2008年10月17日)
根据《平煤集团公司党委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学习调研阶段从2008年10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上旬结束,以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全体党员参加。学习调研阶段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千亿跨越”这一主题,以深化“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为载体,抓好思想发动、学习培训、深入调研、开展讨论、小结转段等五个环节的工作。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开好头、起好步,现就我矿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思想发动
主要方式:(1)学习上级精神;(2)制定实施方案;
(3)召开动员大会。
时间安排:10月22日以前矿党委召开动员大会,10月25日以前基层各单位召开党员大会传达动员大会精神。
具体要求:
(1)做好充分准备。及时传达上级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专题研究,认真做好思想、组织等各项准备工作。
(2)科学制定方案。要在认真调查摸底、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好学习实践活动和当前日常工作的关系,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3)进行动员部署。传达动员大会精神,强调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明确矿党委的部署、本单位的活动安排、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思想发动要覆盖到全体党员,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二、学习培训
主要方式:(1)个人自学;(2)集中培训;(3)党委委员辅导;(4)集体研讨;(5)支委会学习;(6)党员领导干部宣讲、上党课;(7)联系实际学习。
时间安排:坚持把学习培训贯穿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为10月25日至11月20日。
具体要求:
(1)明确学习内容。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
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徐光春书记、郭庚茂代省长在全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陈建生书记在集团公司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
(2)丰富学习形式。以战线为单位上大党课,组织党员观看科学发展观录象片,举办党员安全知识竞赛,开展改革纪念开放3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等。各区及各支部制定学习培训计划,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专题辅导、集体研讨等形式进行学习。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在通读有关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对重点篇目进行精读,积极参加中心组学习。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参加中心组集中学习、作专题辅导报告、上党课5次左右,党员集中学习不少于20学时。矿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讲活动,矿领导班子成员及各支部党支部书记带头写学习心得,带头到联系点作辅导报告、上党课。
(3)提高学习效果。要围绕“五个关键问题”,即科学发展观是什么、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为什么、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科学发展观要我们做什么、现阶段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做什么,紧密结合本单
位改革发展、安全生产、和谐稳定等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训,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加深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努力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及各支部党支部书记要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三、深入调研
主要方式:(1)领导干部领题调研;(2)组织专门力量调研;(3)召开座谈会等。
时间安排:10月27日至11月30日。具体要求:
(1)领导干部领题调研。结合破解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安全生产,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关注民生、提高职工群众生活质量,企业发展与区域发展不尽协调,创新党建工作等影响企业科学发展的难题,确定调研课题,由矿领导班子成员领题调研。
(2)组织专门力量调研。矿机关各科室和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根据分管业务和实际工作,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要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研讨交流。
(3)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矿基层各单位分别召开党代会代表、职工代表和基层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
四、开展讨论
主要方式:(1)党支部组织讨论;(2)矿党委组织讨论;(3)研讨交流等。
时间安排:11月10日至12月5日。具体要求:
(1)进一步深化以“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围绕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服务科学发展水平,推动十矿新跨越大发展,深入开展讨论,在事关本单位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么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研究提出本单位服务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
(2)开设“推动科学发展,实现本质安全”论坛。为领导干部、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提供研讨交流的平台,激发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把解放思想大讨论引向深入,使之成为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形成科学发展共识的强大动力。
五、小结转段
主要方式:(1)各区及基层各单位普遍自查;(2)指导检查组重点抽查;(3)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4)进行转段。
时间安排:12月5日至10日。具体要求:
(1)认真自查。基层各单位按照矿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适时开展学习调研阶段的“回头看”工作,形成本单位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总结,并写出转段申请。
(2)重点抽查。指导检查组对学习调研阶段的情况进行抽查。
(3)对转段申请进行审批。根据自查、抽查情况,矿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单位的转段申请进行审批。
(4)进行转段。经审批同意后进行转段,对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此件发至各区队党支部及副处级以上矿领导)
附件: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活动学习时间
及书目安排 2.十矿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调研课题
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座谈会安排
主题词:科学发展观 学习调研 工作安排 中共平煤集团十矿委员会 2008年10月16日印发
第五篇:如何加快非煤产业调研报告
如何加快非煤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矿下一个五年规划目标,就如何进一步巩固发展煤炭主业,加快发展非煤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阶段性成果,进行了讨论。
1、清醒认识矿区发展现状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才能牢牢把握我矿战略发展机遇期,充分发挥矿区煤种优势和区位优势。要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煤化工等,延伸煤炭产业链条,促进资源转化增值,注重资源综合利用,走“适度增量、深度开发、循环发展、以精搏大”的路子,把比较优势充分释放出来,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发展煤炭主业,加快发展非煤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阶段性成果。
2、大战略推进大发展。全面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流。面对新的形势,既要清醒地认识到,应对今后的市场竞争,仅依靠煤炭生产的规模和效率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煤化工,促进资源转化增值来减小风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又要认识到宏观调控可能出现的变化,必须抢抓机遇,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紧紧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全力推进发展战略的实施,早日形成煤焦化电和煤化盐化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
3、调整巩固发展非煤产业,是统筹加快发展与改革创新关系,转换经营机制、激发经营活力,打造淮北矿业更快更好发展新优势的有力举措。
(1)、调整就是调整非煤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由安置型向效益型转变,由扶持型向市场化转变。对扭亏无望的不良资产,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尽快核销退出。对各改制厂点要进行全面梳理,改制没有到位的要继续完善、规范运作;已经完成改制的,要指导其转换经营机制,激发经营活力。
(2)、巩固就是继续做好有市场、有效益的项目和产品。要坚持“靓女先嫁”,对资产和经营状况较好的厂点,要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造;对增资技改项目,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积极发动职工入股,树立典型,增强信心。
(3)、发展就是做活做优非煤产业,努力实现非煤产业的快速发展。要优选资产盘子小、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鼓励广大职工投资入股,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劳动获取报酬的方式,实现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同时,要加强各厂点基础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各项基本制度,规范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