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企业质量管理基础数据 - 集美区
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企业质量管理基础数据调查注意事项
一、上报时间
二、注意事项
1、调查表上所有指标应按指标解释的要求尽量填写完整,上报时调查表应由单位负责人、填表人签名并加盖企业公章。
2、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品销售收入的其中数,故新产品销售收入 ≦ 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①2007年开始投产的新产品 ②有关部门认定的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
3、出口商品中的合格商品额为出口商品额的其中数,故出口商品中的合格商品额 ≦ 出口商品额
4、微电子控制设备价值为生产经营设备原价总值的其中数,故微电子控制设备价值(原价)≦ 生产经营设备原价总值
※仅指生产经营设备,不包含厂房等其他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5、报废损失费、返修费、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索赔费、退货损失费、折价损失费、消费服务费、诉讼费、召回费等指标,应按指标解释的要求及数据来源分别填报,如财务报表上无详细列出,应按比例适当分摊,不能全部为零。
拥有的专利数(调查期数):应为至2007年12月31日仍在有效期内的专利总数。
6、所有认证均须取得证书才可填“是”
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SH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TL9000:通讯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TS16949: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7、接受监督抽查的产品中的合格产品批次为接受监督检查产品批次的其中数,故接受监督抽查的产品中的合格产品批次 ≦ 接受监督检查产品批次
※接受监督抽查仅指国家、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抽查,不包含卫生、安全等部门的抽查
8、采用(等同、等效)国际标准的产品的产值 + 采用(等同、等效)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的产值 + 采用(等同、等效)国家标准的产品的产值 + 采用(等同、等效)地方标准的产品的产值 + 采用(等同、等效)行业标准的产品的产值 + 采用(等同、等效)企业标准和其他标准的产品的产值 = 2007年全年工业生产总值(以年报数为准)
这几项指标应按生产产品所采用的标准分别填报,至少填写一项,不能全部为空。
第二篇: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
创新为舟,资本为帆,规范为本,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首先祝贺“2013年湖北省市政行业高峰论坛会议”顺利召开!
一、质量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一)企业竞争力分析 企业的竞争力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
第二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部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
第三层面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
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从这一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以及价值观对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更够带来竞争优势,使企业具备与众不同的竞争力,还反映着企业独特的个性和定位。
(二)市政企业质量管理
市政施工企业的产品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市政工程质量关乎政府形象和城市的市容市貌,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市政工程作为一座城市的窗口,直接反映出城市的建设及管理水平。
中南公司走过了21年的风雨历程。多年以来,公司在各届政府、各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下,从单一的抹灰包清工施工队发展成为下辖房地产、建设、土木工程、建筑机械、多元化投资五大产业平台的现代化集团型企业。集团旗下的主力军“中南建设”于今年7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南通总承包公司是中南建设的两大支柱企业之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建设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中国建筑业也得到飞速发展。继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上半年出现严重衰退之后,今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不少积极迹象,中国经济在我国政府一系列拉动政策和刺激计划之下也走上复苏通道,受其直接影响的建筑行业在复杂多变、小幅动荡中总体呈现乐观态势。然而,当前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在宏观环境、法制环境、体制机制、运营体系、经济秩序方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的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中国建筑企业如何在新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提高竞争力和综合运营能力上下功夫?今天下午,我先抛砖引玉,谈一谈我司在21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看法和体会。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及同行们批评指正。我的发言主题是“创新为舟,资本为帆,规范为本,全面提升建筑企业运营能力”。
一、创新为舟,在持续创新中激发企业发展源动力。
创新力是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创新力决定竞争力。我认为企业创新应该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商业模式创新。
除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外,当前建筑市场还出现了EPC、BT、BOT、BOO、BOOT、PPP、代建制等形式。中国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创新方向。
我司在多年的实践中,也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商业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整体打包:依托整个集团的优势,以投资建设公用事业(如电站、水厂、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换房地产开发,或运作大型的房地产组团项目,向城市综合运营商转变。
二是合作开发:针对部分中小型开发商,拥有较好的土地但不具备开发实力,则变垫资为投资,以建筑施工作为投入,合作成立股份制公司。
三是实施“战略导向、整体联动”的运营模式,看好一个大市场,进行一笔大投资,带动一条产业链。
2、经营模式创新。
经营模式的创新应重点在产业链、业务领域、市场布局、资源的组织与配置等方面做文章。我司的做法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实施“产业多元化”战略,在保持现有土建、安装、装饰业务水平的基础上,着重发展轨道交通和钢结构等业务,同时持续提升建筑机械设备、建筑部品、建材制造的配套水平。
二是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围绕“立足大市场、对接大业主、承接大项目”的经营策略,实施区域性根据地战略,逐步完善包括三大经济圈和三大城市群的六大区域布局。
三是在劳务资源的组织配置上,始终坚持不转包、不挂靠,始终坚持以自有工人为主体。这种做法看似“保守、倒退”,但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有效管控、合同履约有着至关重要的正面影响。同时,我司已经组建劳务公司,正在实施总包管理与劳务管理两者分离、协同发展的模式。
3、管理体系创新。
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根据我司自身的发展背景和特点,多年来我们重点在建立集约型、紧密型管理体系上进行实践,并不断加大完善和提升。
一是按照“集权有度、分权有序、授权有责”的原则,对总公司、分公司以及项目部的责、权、利重新进行完善和划分,全面实行既能宏观调控、又能独立发展、优胜劣汰的配置机制。
二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再造企业管理体系。我司十几年来一直不断探索、挖掘信息技术的应用效能,通过大力开展ERP建设,并通过自动化办公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视频电话会议系统、远程指挥与监控系统、一卡通系统、移动办公系统等初步构成了全面、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被建设部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科技示范工程”,初步实现了“数据信息化、信息自动化、管控电脑化、决策智能化”,最终向“零时间响应、零距离指挥、零距离决策”及“防范风险、防范腐败、防范内耗、防范弄虚作假”的目标迈进。
4、技术装备创新。
技术装备创新是建筑企业的动力源泉。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装备创新,建筑企业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开发新产品、进入新领域。技术装备创新应该重点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突破:
一是强化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我们必须看到,当前中国建筑业仍然是传统产业,科技含量低,长期受“高能耗、高污染、高噪音”三大问题困扰。8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在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针政策的总体要求下,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时代大潮中,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必将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在这些领域内积极开展技术和应用上的创新探索。
我司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和拓展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装备技术,与一家澳大利亚公司合作成立了“新型全预制混凝土装配技术”NPC公司,并在自己开发的楼盘中进行了试点研发,其技术可行性及应用前景得到了主管部门及专家的充分肯定。然而,在目前中国住宅产业化领域环境尚不成熟、公众尚不熟悉、规范标准等配套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耗巨资在这一全新的领域内进行探索和实验,在一定时期内必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此也迫切希望我们的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能够进一步支持、推动企业加快制订、完善、出台有关技术规范、施工标准、验收标准。
二是推进装备创新,提升综合效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的劳务成本不断上涨,对机械、装备的应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建筑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国外同类企业已远远落后,我们已经全面进入建筑装备升级的历史阶段,建筑企业必须加大对装备创新的重视和研发力度。
近年来我司全面启动了“装备革命”。一是与法国合作引进了新型大模技术,全面推广的法式大规模达到了半清水混泥土,不抹灰的水平;二是对手工机械、施工机械、大型工程机械全面升级换代,加快提升施工机械化程度,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三是加大自主研发五大架子体系:顶杆体系、碗扣式网架体系、门架体系、外爬架体系、早拆快拆体系,全面向装备要效益、要质量、要形象、要市场。
二、资本为帆,在资本经营中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当前,建筑企业同行之间的竞争趋于同质化,恶性竞争不断加剧,而且垫资、欠款严重,企业单靠传统的生产经营只能维持生存。面对这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企业必须积极开辟新的通道,努力走出一条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道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可以基于资本经营进行行业整合,改善行业结构,规范行业秩序。
有鉴于此,我司从1999年起就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资本运营”的发展思路。从2000年起,我司先后在房屋建筑、装饰、轨道交通、弱电设备安装等业务领域成功实施了资本经营,通过兼并收购,使企业的规模得到增强,资质提到提升,产业链条得到拓展和完善。我们还通过购并大连金牛,使“中南建设”成为江苏省唯一一家上市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公司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里程。今后,我司将按照“产融结合、以融促产”八字方针,不断提升资本经营的质量和层次。
三、规范为本,在不断规范中优化建筑企业成长环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建筑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也使正规的建筑企业备感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关于“无序竞争”的困惑。长期以来,建筑市场处于盲目的无序竞争状态,建筑企业之间为了争夺业务而顺应业主一味不理性的压价、垫资,全面采用价格战,长此以往施工企业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直接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价格体系和竞争格局。
二是关于“无资质有市场”的困惑。当前,社会上存在着大量“放下镰刀就拿瓦刀”的建筑游击队,技术含量低,运营成本低,凭借表面价格上的优势四处活动,一方面扰乱了建筑市场,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层层转包、分包、挂靠等现象,由此出现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带来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三是关于“无组织有市场”的困惑。目前在劳务队伍中,隐藏着一小部分无组织、无纪律的民工,他们为了谋取个人不合理的利益,采取一些敲竹杠、闹事等极端手段,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而地方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往往不能公正处置,使用工单位进退两难、十分头痛。
四是关于“工程保修款”的困惑。由于近年固定资产的持续投资建设,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神话,也催生了一大批不诚信、投机型的房地产开发商,“打一枪换个地方”甚至“过把瘾就死”的投机心态,使施工企业索要保修款往往费时费力、伤透脑筋。要么开发商对保修款一拖再拖,要么是活干完了,但开发商解散了,导致建筑公司承担了保修的义务,却享受不到收回保修款的权利。在目前建筑企业普遍是微利经营的情况下,保修款可以说是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但这项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此呼吁政府主管部门能够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如让开发商把保修款交由政府或某专职机构管理,切实改变现状,规范起来,让建筑企业无后顾之忧。
五是关于“国进民退”的困惑。在一些地区,地方政府出于某些微妙的考虑,对国有建筑企业会有一定的倾斜和保护,往往使民营建筑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民营建筑企业迫切希望能有相对公平的待遇。
六是关于“外行管内行”的困惑。尽管《建筑法》规定,监理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工程合同等,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包单位实施监督的专业机构。然而现实中由于很多业主的合同意识差、随意性大,对监理工作干涉过多,盲目压工期、压造价,甚至提出一些不符合技术规范的建设要求,监理形同虚设,使得施工单位无所适从、左右为难、内耗严重,归根结底的危害是埋下了技术隐患和质量隐患。希望政府及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扭转这种局面。
七是关于“总承包”的困惑。可以说当前大部分所谓“总承包”的施工企业都是施工总承包,而非真正意义上集“设计、采购、施工”为一体的工程总承包,与国际上通行的工程总承包模式相去甚远,与特级资质的内涵也有差距,这种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总承包企业的话语权太小,往往成为弱势群体,出了问题追究的都是施工单位,而对甲方、监理的责任追究不够,甲方监理高高在上,施工单位苦苦挣扎,并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以上问题相信在座的建筑业同仁都会深有感触,我们在此呼吁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能够进一步重视、关注和改善这些问题。同时我们也深信,随着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不断理顺建筑行业的体制和机制,不断完善综合执法体系和监督体系,不断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全面与国际接轨,建筑市场所存在的混乱的现象必将会得到有效遏制,建筑市场的环境将会越来越健康。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上面就是我对中国建筑企业在当前及下一阶段的发展所发表的观点,一家之言,难免偏颇。但我始终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全面进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宏观调控手段、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法制建设的关键时期,计划经济、关系经济、粗放型经济已经全面退出历史舞台,科学、和谐、规范、法治、知识、生态等因素成为市场竞争新的特征,它们对企业家的管理意识,对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再一次提出考验。衷心希望与会的建筑企业能够弘扬高峰论坛的精神主旨,不断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我坚信,只要我们始终源源不断地激发创新力,始终坚定不移地强化推动力,始终扎实稳健地提升影响力,中国建筑企业一定会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画卷之中,创造出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第三篇:加强全员质量管理 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加强品质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董事局给全体员工的一封信撰稿人:高迪辉
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谈一谈品质认识问题。
品质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的第一生命,产品品质的好坏直接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这已经成为许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以客户为中心已成为企业的价值观的取向。正如我经常说:我们的薪水是客户发的,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争夺客户的竞争。经过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凡是把品质管理放在优先地位的企业在竞争中就会赢得市场、赢得时间、赢得效益,就会不断发展壮大。反之,就会失去一切,最终必然被市场淘汰。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近几年来,我公司的品质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婚纱礼服行业内已经占有较为明显的市场优势,得到了客户们的认同,也为我公司的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近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品质意识有所下降,被客户投诉的事情时常有发生,对公司来讲是极为不利的现象。品质意识的淡薄、企业内部管理欠缺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公司效益增长和快速发展的关键,严重影响了我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市场的竞争能力。因此,进一步加强全员品质管理,不断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当今世界经济不景气,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因素,品质的下降带给企业的将是致命的伤害。
因此,我们希望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要牢固树立“品质第一”的观念,增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努力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全员品质管理。
2、建立权责明确的品质责任制,健全品质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品质检验工作,切实保证检验部门和检验人员依照产品标准和规章制度依法行使检验职能;不断改进工艺设计,严格工艺流程规范,严格把握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树立全员品质管理观念。
3、加强生产现场管理,落实品质责任制,坚持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流程控制,消除不合格产品,同时相关部门做好客诉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4、重视数据(记录)管理与完善,加强部门间的经验交流。积极学推广与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现场管理,积极开展全员性品质管理活动。
5、要建立和完善鼓励品质改进的激励机制。要制定和完善岗位的品质规范、品质责任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员工调动、提升、晋级、奖励或者处罚的重要依据。
敬请各部门主管做好全面贯彻,做出相应的方案,并落实到实处。
第四篇:2016最新企业质量管理演讲稿:质量在我心中
2016最新企业质量管理演讲稿:质量在我心中
2016最新企业质量管理演讲稿:质量在我心中
质量是产品的基础,没有质量,谈什么品牌、发展、竞争都是空话。尤其是对于我们钢铁企业来说,质量更是我们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我们谁也不能保证只要我们的工作质量一流了,我们的企业就是一流的。要知道,一个真正有生命的企业是因为有着厚重的质量基础作保证的,一个企业的质量形象是靠每一位员工精心打造出来的。只有打造一流的质量,才能打造一流的产品,只有拥有一流的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企业,就像一台机器,是由成千上万个功能各不相同的零部件配合而成的,一台机器正常运行的效果取决于每个部件是否正常,功能是否发挥出来,配合是否准确到位。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零部件。我关心整个企业的发展,而我现在所要做的是发挥我这个零部件的作用、并且配合好周围齿轮的运行。
质量在我心中——表明质量是人控制的。我就从“人的责任心”来论述质量在我手中这个观点。我认为:不管在什么情况和条件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人是管理机器的主体,人决定质量,而非机器决定质量。质量也是一种责任心的培养。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产品质量是我们每一个职工干出来的,而不是质检员检出来的!因此应该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把产品质量深入到每个职工的心中。严把质量关,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假如我是一名质检员,产品在我这里验收不合格,就不能流到下道工序。举个例子:上班了,假如我接班后继续生产,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经过分析是上个班留在机器里的产品,不是我生产出来的。但责任应该是我的,我应该承担,为什么呢?因为我应该去检查!假如我检查了,就会把不合格的产品按程序处理。这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质量在我心中,强调的是人的责任。2016最新企业质量管理演讲稿:质量在我心中2016最新企业质量管理演讲稿:质量在我心中。如果发生了质量问题我们都推开,那么,企业怎么生存?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拒绝承担个人责任是人的通病。一个有责任的管理者和职工,应该为事情的结果负责。无数的事实雄辩的证明,勇于认识错误不但能推动事情的发展,更有助于解决问题。然而事实上,与外国人相比,中国人似乎更不愿意认错。因为在潜意识里,认错就意味着失败,认错就意味着认输。而在现代企业中,往往认错就代表牺牲。代表着经济赔偿。但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质量就代表着诚信,质量就是一个品牌!一个没有诚信的企业,根本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任何品牌和名牌,要想获得大家的青睐,最根本的还得要看质量,良好的、过硬的、稳定的质量才是产品立足的基石。好听的名字,铺天盖地的广告,大张旗鼓的渲染,不过是五光十色的肥皂泡泡。任何一个岗位的疏忽和轻视都会对企业的整体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都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生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工作,企业提供我们懒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假如我们不用心工作,将是自毁长城,自挖墙角,自断后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和我们个人的命运就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把握质量就是给企业添砖加瓦,就是把握自己,把握未来。每一位员工都要视责任如泰山,视产品在手中,质量在心中,细节在精益求精中,真诚在每一道工序中,让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观点用脑、用心溶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去,让我们加工的工件精益完美,让时间磨损不了优良的质量,让企业因为质量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充满生命和活力。
记得日本一位企业家土光敏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沉不了的船,没有倒闭不了的企业,一切取决于人的努力。”作为从事机械加工的企业单位,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环环相扣,每个细微环节都需要员工认真敬业的工作,稍有不甚,就会造成质量隐患。
所以说,质量就是一个准则,质量就是一个忠诚,质量就是一个责任,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一个企业没有了质量,没有了诚信,就没有了市场,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那么将近上千名员工又将何去何从,将近千百个家庭的生活又将如何维持?为了企业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为了我们自身生活的安定,请加入到全面质量管理中来吧,让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质量托起舞钢美好的明天!
2016最新企业质量管理演讲稿:质量在我心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2016最新企业质量管理演讲稿:质量在我心中
我是焊接车间的姜维,我今天来演讲的话题是:“质量在我心中”。
我们在进行产品质量把关的时候经常提到“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董晓峰懂事长的要求。这里质量是排在各项工作的最前面。因为质量在这里是最重要的、只有严把质量才有市场。还有就是人的因素是最根本的因素,人的自身因素同样重要,如果人的自身因素能确立的话,那么,质量问题就会少出现或杜绝在萌芽状态,但是提高质量背后是什么?我认为质量意识就是一个员工的使命感。在车间,每个员工都不一样,都有不同的质量意识,都有不同的习惯,对质量都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员工很注重质量,而有的员工却比较马虎,我们可以制定很多的条规定去约束那些表现不怎么好的员工,但是效果却不明显。所以我认为,培养一个员工的使命感不应该从哪些表现略差的员工身上入手,因为我们没办法一下子改变一个人的习惯,也就没办法让一个员工一下子就提高自己的质量意识。反而我们在管理这些质量意识薄弱的员工的时候或许还会影响到那些表现好的员工的情绪,员工也不能建立起对于质量的使命感。所以我认为与其去批评哪些表现差的员工还不如去表扬好的员工,只有充分的肯定哪些好员工,给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让他们的质量意识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哪些不注重质量的员工,让大家看到好员工的质量意识,给大家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引导大家培养好的习惯、建立起质量意识,让大家明白质量把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也让好员工能够更加坚定自己的态度,自己的信念,这样通过质量意识强的员工去带动更多的人,带动一个班甚至一条生产线的质量水平。
除了人之外,另外一个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我认为就是技能。学习改善一个人的知识训练改善一个人的能力。先进的设备固然能提高产品质量,但更需员工有先进,精湛的技术水平。我们公司有着一流的设备,但是我们不能只是当一个操作工,只会操作一个筒单的焊接程序。我觉得我们应该开展一些实际的技能上的培训,员工只有对于自己所用的焊接材料应该多了解,这样,才知道应该怎样去焊接,从那个方面去焊接,鼓励持续改进,不断对所有细节问题进行改进,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生产出来的是放心的产品。只要大家通力合作,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我相信在生产质量上我们能够取得双赢。谢谢大家。
焊接车间:
2016最新企业质量管理演讲稿:质量在我心中
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质量在我心中。质量的好坏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中质量尤其重要,比如像我们所熟悉的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生活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等等,总之,人们所创作的一切最终也就是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生存质量。任何品牌,要想获得用户的青睐,最根本还得要看质量,良好的、过硬的、稳定的质量才是产品立足市场的基石。我们公司的**,总体来讲产品还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质量的薄弱环节还是存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提高产品质量要坚持严格的生产管理和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产品原材料、外购件、零部件的“三有”检验规程;操作者对自己加工的产品实行自检、自分、自作标记和控制自检正确率的“三自一控”的工作自控制制度,返修品、回用品、不合格品“三品”的严格区分,严格按图纸、按标准、按工艺要求进行生产。2016最新企业质量管理演讲稿:质量在我心中演讲稿。尤其是质量事故要做到责任人不查清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无预防再发生的不放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产品的命运就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每一位员工都重视质量,视责任如泰山,视产品在手中,质量在心中,在此细节上精益求精,做好每一道工序,让我们的****精益完美,让质量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充满生命和活力。一个真正有生命的品牌是因为有着注重质量基础作保证,一个品牌的质量形象是靠每一位员工的精心打造。在我们的精心呵护和拼搏下,企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靠的就是质量在生产过程的积累,只有在生产过程中做到层层把关,点点控制,生产的产品才有质量保证,成为市场上过硬的产品。“路漫漫其修远兮,打造百年老店任重而道远”(2016十佳班长演讲稿),我觉得我们的产品能做的更好,我真心的希望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用我们的热情和智慧,用我们永不言败的干劲,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装质量和服务“这个生命线,使我们的”东方奇物"重现风采!
位领导,同事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是质量在我手中,客户在我心中。公司为什么举办这次演讲活动?其目的是什么?使我们领悟到这个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钢管业的发展,大、小企业象雨后春笋一样节节冒出,可以想象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之间的竞争,产品与品牌之间的竞争,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等等,我想这些都是次要的,所有的竞争实质是产品品质之间的竞争,谁的产品质量好,谁的产品就能够受到客户的青睐,谁就能够赢得更多客户订单,谁就更能够占领市场主导地位,我们的华钢品牌之所以持久赢得新、老客户的信赖靠的就是产品过硬的质量。
没有了质量对企业又意为着什么?新疆管线的爆管事件大家都应该没有忘记吧?是什么原因导致事件的发生呢?是质量,给我们,给公司带来了什么后果呢?公司失去了信誉,失去了口碑,失去了客户,失去了竞争的机会让公司举步艰难,所以质量是一切东西的基础,没有质量,谈什么品牌、发展、竞争都是空话。尤其是对于我们钢管单位来说,质量更是我们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虽然我们谁也不能保证只要我们的产品质量一流了,我们的企业就是一流的,我们的企业就能做百年寿星了。但是,我认为,如果想打造自己的一流品牌,质量一流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第五篇: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内容摘要:
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企业的发展靠的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不断创新,而创新则依靠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水平又集中体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本文阐述了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重要手段,提出了如何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核心 竞争力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兴企业管理理论。目前,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广泛兴起研究和建设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热潮。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研究在企业管理理论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它标志着现代企业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企业质量文化含义:
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它分为物质层、行为层、精神层。
1、物质层:是指看得见的东西,大到房子、机器、产品,小到用
品、招牌等。它通过企业的经营环境、职工的精神面貌、产品、服务的质量形象所表现,是质量文化的表层。
2、行为层: 是指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经营活动。它通过企业的质量组织、质量标准、质量法规、质量我体系所表现,是质量文化的显层。
3、精神层:是指共同目标、价值观、企业道德、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氛围等。它通过企业职工的质量意识、质量观念、质量精神所表现,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层。
二、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加入WTO,任何一家企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将不可避免地与世界同行业的强手去较量和抗衡。国内有关专家学者通过深入研究市场竞争的发展形态发现,国内外许多大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正在从以往一厂一店单枪匹马的孤军奋战状态转向“合作竞争、结盟取胜、实现双赢”。这种“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新模式,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也可以减少交易成本,联手追逐更大的市场和利润。一个企业要想在这种新的竞争模式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克服质量文化障碍,做好质量文化沟通,达到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之间的相互融通,进而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
2、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要。
质量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深层推动力。在产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产品的市场地位、价格、销售量及产品自身的质量文化含量起着重
要的作用。一些世界知名企业与其说是在经营产品,不如说是在经营文化。文化是企业的底气,缺乏底气的企业是没有后劲、没有境界的企业,也是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企业。任何一家想成功的企业都必须充分认识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依靠质量文化的力量来带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3、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对于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重大的提高作用。美国知名管理行为科学和领导科学权威约翰〃科特教授与其研究小组用了11年的时间, 就企业文化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力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的总收入的平均增长率、公司员工增长、公司股票价格和公司净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682%、282%、901%、756%,而忽视企业文化的公司则分别为166%、36%、74%、1%。不难看出,凡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所以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巨大推动力。
三、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主要反映为五个作用。
1、凝聚作用。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像一根纽带,把职工的追求和企业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
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2、激励作用。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协调作用。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形成使企业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
4、约束作用。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对职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
5、塑造形象作用。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四、现阶段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员工质量观念淡薄
员工的质量观念落后缺乏群体意识,缺乏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大质量观念、不能充分理解质量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无法从企业的高度来看待质量文化,而是仅仅以个人的角度来定义质量文化。
2、质量文化得不到战略层的高度重视,宣传推广不力
质量文化要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得到企业战略层上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质量文化建设在中国企业得到的重视不够,究其原因部分单位领导对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对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意义认
知不深,没有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企业文化建设, 这种短视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企业不愿意化大力气去宣传推广,从而使员工无法理解企业的质量观念,导致企业员工质量观念淡薄。
3、企业所处环境没有大质量文化观念
大质量文化观念是在质量范围的扩展过程中提出的。质量的范围从产品、服务、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质量拓展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质量。质量服务的领域正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延伸,由主要针对企业向政府机构和非赢利组织延伸,由普遍化质量功能性服务向个性化差异性质量增值服务延伸。而目前,部分企业对大质量文化缺乏感受,只局限于对自身产品、服务质量的建设,与社会需求不完全相符,因此,收效甚微。
五、如何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广泛宣传, 强化员工质量意识。
提高对企业质量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是成功建设企业质量文化的前提。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要通过学习、培训、宣传等多种形式,强化广大员工质量意识。在员工质量意识教育和培养方面,着重进行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竞争规律的教育、符合性质量和适用性质量区别的教育、职工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双重特征的教育。
2、领导要高度重视质量文化建设
加强领导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上下功夫,使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所具有的战略意义,从而提高领导干部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在企业领导中形成共识。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费根堡姆博士指出:“公司领导是质量成功的关键。有力的质量管理的领导对形成质量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当今的竞争趋势已经不是单靠个人在质量上的努力所能决定的,而是要有一种环境,在公司内建立一种框架,使每个员工都积极投入质量改进活动中去。因而,公司的质量领导的作用倍加重要。”企业的各级领导,特别是高层领导,应高度重视质量文化建设,没有决策者的认识、决心和力量,就没有真正、持久的质量文化。为此,企业的高层领导者,要不断学习和导入先进的经营理念,提出要求和目标,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使全员深刻理解质量文化的内涵,协调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企业领导的“示范效应”、“权威效应”。这样才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运行机制,以独具特色的质量文化战略、优质名牌产品,塑造企业物质文化的良好形象,占领市场,创造辉煌的业绩。
3、逐步培育、构建全社会的大质量文化
目前,建立企业质量文化的必要性、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理解和认同,但要全面提高决策质量、经济增长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特别是要提高众多小企业、个体生产经营者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还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弘扬、倡导和构建大质量文化,使各行各业、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的全体社会成员都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思想,逐步形成人人“关心质量、诚实守信、追求卓越、创造完美、服务社会”以及“生产优质品光荣、生产劣质品可耻”的 社会风尚,以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1世纪是质量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我们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生产、生活和经营的方方面面, 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推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努力塑造良好的企业质量文化,为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