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建业在市政府召开的推进新型显示产业发展会议上作要求专题

时间:2019-05-12 07:0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季建业在市政府召开的推进新型显示产业发展会议上作要求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季建业在市政府召开的推进新型显示产业发展会议上作要求专题》。

第一篇:季建业在市政府召开的推进新型显示产业发展会议上作要求专题

季建业在市政府召开的推进新型显示产业发展会议上作要求

昨天上午,市政府召开新型显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加快推进南京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有关工作。市长季建业在会上要求,锁定打造世界一流液晶谷的目标,坚定信心,统筹规划,高起点、高标准推动新型显示产业发展,以高世代面板项目为龙头,以技术人才为支撑,加快创新资源集聚、产业链集聚、价值链集聚、高端人才集聚,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抢占国际产业发展制高点,引领带动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沈健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全市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及液晶谷高世代面板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对相关园区载体和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季建业说,南京液晶谷项目建设速度之快、规划水平之高,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和央企合作的范例,成为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生产技术的范例,成为开发园区政策优势与央企品牌优势结合,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成功整合的范例。季建业指出,加快培育发展新型显示产业,是南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选择,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转型、创新、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振兴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坚定信念决心,按照市委市政府新目标、新要求,坚定不移继续加快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发展,以打造世界一流液晶谷为引领,抢占国际产业制高点,提升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做优南京电子信息产业,使之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

季建业要求,当前要进一步明确更高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推动中电熊猫6代线实现量产、质量超标、良品率提升,形成技术竞争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在技术创新上,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构建更具竞争力的质量品牌;在人才建设上,大力度引进关键技术领域领军人才,整合技术团队、管理团队力量,形成人才团队;在运行管理上,着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机制模式,打造现代化国际一流企业。

季建业强调,要按照液晶显示产业集聚、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园区规划和项目招商工作。要深化细化液晶谷空间规划、产业规划、投融资规划,全面提升液晶谷项目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市场覆盖能力和功能配套能力;要加快推进产业链招商,大力整合聚集从上游玻璃基板、偏光板、驱动等原材料供应,中游液晶面板模组等及电视机、显示器等下游终端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产业链,通过完善配套集聚,提升产业整体规模优势、竞争优势;要加快更高世代面板线的洽谈落实和已落户产业配套项目建设,加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生产设施、教育设施等功能配套,打造吸引人才、聚集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抓紧落实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强化新型显示产业最新技术推进和储备,为液晶谷园区和全市新型显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第二篇:在全镇产业发展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镇产业发展会议上的讲话

年初,全镇确立了长抓油茶短抓菊花的产业发展思路,半年来,在全镇各村各单位齐心协力之下,我镇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刚才我们通过观摩拉练,先后看了*菊花基地、**油茶基地、**菊花基地和**村菊花基地,还听取了**村油茶产业发展、**村菊花产业发展的经验交流,这都是我镇产业发展的典型,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有其他好的基地没有参观,在此,我对大家在产业发展上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油茶、菊花是我镇颇具规模和特色的新兴产业,在精准脱贫致富奔小康和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是我镇在巩固脱贫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力抓手,等一会,书记要发表重要讲话,以书记的指示为准。下面,我就全镇油茶、菊花产业发展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一、油茶得到了巩固性发展。

全镇已改造老油茶林近3.5万亩,新栽油茶林5万亩,各村都栽植了集中连片油茶林基地;引进市场主体建设了五大油茶基地和油茶嫁接苗良种育苗基地,以及油茶加工企业;基本上形成了油茶产业发展产业链。表现在:

一是各村对发展油茶的认识再一次提高。

今年有补植油茶40余万株。二是各村对发展油茶的思路有所明确。村村有油茶年发展规划,村村有集中面积栽植。一些村在后续管理模式上有所思考。三是各村对发展油茶的措施有所到位。建立了油茶生产台账;进行了起垄围兜。

二、菊花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今年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按下了菊花发展的“快捷键”,全镇菊花产业种植面积达到5000余亩,且覆盖多个村,参与种植农户超过2000余户,菊花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表现在“四个到位”:

一是政策支持到位。

出台《关于推进全镇菊花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及《补充意见》,对连片种植大户、合作社减免种苗**元一株;提供各类肥料**余吨,主办菊花培训班1期;优先申报了一批菊花加工项目。

二是育苗支撑到位。

在**村新建1000平米温室大棚1栋,培育菊苗近**万株,此外,还在***集中育苗**0万株,还鼓励右边条件的群众自发繁殖苗木,有力地支撑了全镇菊花发展。

三是点面结合到位。

按照“大力发展饮用菊、药用菊,适当发展食用菊”的原则,对不同栽培品种、不同用途、不同类型、不同栽培技术和设施的菊花进行区域化布局,实行点、线、面的种植布局,即打造颜***等8个示范点,辐射全镇各村发展菊花生产,推广食、药、饮菊花产业线。在种植上实行“菊花三带”发展,即:**等地发展饮用菊(福白菊)、**药用菊(野菊花)、**发展食用菊。

四是培育主体到位。

部分村还组织市场主体和种植大户外出学习,涌现了一批菊花种植市场主体。像泽***等,市场主体均抢抓时间,开展土地流转、抽沟平地、覆膜等工作,有力推进了全镇菊花生产。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一,目前,我镇菊花种植仍属刚起步状态,市场主体处于“摸石头过河”状况,有的农户盲目跟风种植,有的农户处于观望状态,应出台促进菊花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奖励政策。

第二,种植规模小且分散。由于销售渠道不稳定,许多农户一般只根据市场现价来确定自己的种植品种,或主观判断和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或受农业设施用地缺乏、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影响,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第三,责任心不强。一是村干部的责任心不强。部分村无论在油茶还是在菊花方面,根本没有动作。二是一般农户的责任心不强,表现在大户和市场主体的管理明显强于一般农户。

第四,种植户抗风险能力较弱。目前,全镇缺乏从事菊花初加工的中草药企业和品牌带动。

2019

年因连续几个月的干旱天气,菊花种植直接损失达

40%以上,种植户时常遭受市场风险。

第五,后续管理的办法不多。特别是一些油茶专业合作社运转近似空设。

第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粗放型种植,致使菊花抗灾减灾能力较弱。菊花产业发展才起步,能力小。一方面是在基础设施上投入不足,生产基地水、电、路、沟渠等基础设施滞后,特别是水利化程度偏低。另一方面是对种植和管理技术培训、宣传投入太少、科学种植水平整体不高,生产技术参差不齐,防灾避灾技术设备储备较少,一旦出现连阴雨或连续干旱,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甚至绝收。

四、下步工作安排

油茶方面。

一是油茶办进行全镇老油茶林摸底,加快老油茶林改造,重点村提前进行,加强中幼林的管理。

二是继续进行起垄收兜。

起垄收兜要坚持标准,大树也要起垄收兜,起垄收兜标准为树冠滴水范围。

三是防止人畜损坏。

在人畜出入较多的地方,设置禁止放牧标识和围栏。

四是提前做好抗旱准备工作。

菊花方面。

应大力发展菊花,一直以来,农村土地种植延续以小麦、油菜、棉花、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收购价也不高,农民创收十分困难。菊花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传统粮食作物的3--5

倍,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结合我镇实际情况,鼓励大力发展菊花产业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气候、土壤条件适宜。

菊花最适宜于东经113°-120°、北纬29°-38°的亚热带山地丘陵及平原地区生长繁殖,而我们乘马岗镇所处经纬度大约是东经115°、北纬31°,且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壤以砂壤土为主,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非常适宜于福白菊的种植。同时,也是福白菊的原产地。

二是种植历史悠久,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

福白菊在我镇的种植历史时间长,有的村户户种菊,快慢不丢,即使在干花每斤两三元的低谷,绝大多数农户并没有放弃,因为在当地,种菊花效益是最高的。

三是我镇人口为净流出型,留守家庭除了儿童,基本以年龄超过

岁的农民为多,不宜从事过重体力劳动,而菊花种植正好是不需要过重体力活的耕作。

四是我们有较强的后发优势。

一方面,我们不是铺天盖地全部种菊,很多土壤没有种过菊花,如果发展种菊,菊花土传病虫害必然很轻。另一方面,我们的耕地资源充足。我们现有耕地**万亩,除去必须种植粮油作物的面积,足可以拿出1--2万亩面积种植菊花。

五是有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推动。

为此,我们下一步一要加大对菊农的科学种植管理和后期技术加工指导力度。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培训网络,将菊花和“扶志、扶智、扶技”工程和“农村劳动素质培训”计划,大力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尤其要加强生产基地农民的培训,使菊农普遍掌握菊花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知识。

二要积极申报项目,补齐短板,推动产业发展。积极与菊花办、农业、水利、国土等部门对接,对菊花产业在项目申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加大帮扶,提高菊花生产抗灾防灾能力。

三要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无公害标准化栽培。就是大力推广以扦插育苗改革、沟厢改革、黑地膜覆盖、配方施肥、推广沼气肥、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废电池回收、病虫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四要出台促进菊花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奖励政策,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充分保障农业项目和

集体经济发展用地,积极支持菊花冷链、初加工、休闲、采摘、仓储等设施建设。计划建造菊花炕房2座,积极争取菊花烘道补助。

五要延伸产业链条。依托江树产业园,建成精品菊展厅,修建步行道,方便游客赏菊、拍照打卡;推出菊花采摘、菊花茶品鉴、菊花盆景等项目,打造菊花糕、菊花回锅肉、菊花鸡汤等特色餐饮,形成农旅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还举办首届2021年(秋季)乡村文化旅游“浪漫一秋”菊花节活动。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销售,结合商超合作、熟人带货等方式,将菊花茶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

第三篇:在全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今天召开全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推进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重点,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加快推进全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刚才,夏邑县、宁陵县和养老机构代表,分别就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和开展医养融合情况做了典型发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市发改、民政、卫计部门分别结合各自职能,就下一步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做了具体安排,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重要意义

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既是造福老年人群、惠及千家万户的公益之举,也是改善供给结构、扩大有效需求的有力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要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国家也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释放了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的强烈信号。省委、省政府把健康养老产业作为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12个重点产业之一来谋划、来推进。前不久,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工作推进会议,并下发了《河南省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方案》《河南省支持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河南省健康养老产业规划布局》等一揽子政策举措,其中将商丘明清黄河故道纳入了全省“一圈四带多点”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布局,充分体现了国家、省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也为我们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家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举措。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人达到7%,即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人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达到20%为超级老龄化。截至2016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12万人,占总人口的14.9%;65岁以上老年人口67.5万人,占总人口的9.3%;80岁以上高龄老人约14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18万人,空巢老人45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市老年人口将达到137万人,老龄化率将超过17%。这表明,我市不仅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在向深度老龄化加速发展。面对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带来的巨大基本养老需求,我市现有养老服务体系能力明显不足。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07家养老机构,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办养老机构和城乡社区居家养老床位总和为34457张,全市每千名老年人平均拥有养老床位仅为31张。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要求:“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5张以上养老床位”,我市到“十三五”末床位需求总量47950张,目前还有13493张的床位差距,全市社会养老“一床难求”的问题较为突出。我市医养融合发展也是刚刚起步。截至目前,全市拥有7所医疗护理养老机构,13所医养结合体,养老护理床位2032张,占比为5.8%,与省政府“护理型床位占当地养老床位比例达到10%”的要求差距很大。一方面是发展滞后的基本养老和健康养老现状,一方面是老年人迅速增长的养老需求,这就迫切要求党和政府要出台根本性的政策和举措,客观的、积极的应对即将到来的深度老龄化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以老年人晚年幸福和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为宗旨,加快补齐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短板。

(二)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群收入水平的提高、文化层次提升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需求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养老观念上,从被动的“养儿防老”转向主动的“自主养老”,不再简单局限于物质层面的吃饱穿暖,更加注重娱乐文化、旅游休闲等需求。在养老产品上,老龄生活所需的器械及护理用品日益增多。在养老方式上,除了传统的居家养老,还出现了互助养老、候鸟式养老等新型健康养老模式。而作为能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供给侧,却面临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健康养老设施多以政府投入为主,投入有限;社会资本投入呼声大,落地少;大中型、知名企业来我市投资健康养老落地的项目更少。全市的健康养老产业,但从占经济总量的份额上说,仍停留在老龄事业层面上,还不能称其为产业,更别谈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服务功能层次较低。养老机构以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农村敬老院等为主,医疗机构大多数也是和养老机构签订初步协议,设置一些老年人便捷通道,大中型养老机构较少,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化服务较少。已经落地的融合养老、医疗、旅游、文化、生态等多产业集聚发展的养老园区和基地,我市几乎是空白。三是人才培育亟待加强。养老护理人员因职业认同度低、社会地位低、劳动强度高等问题,人员严重稀缺,缺乏专业化的健康养老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产品和服务的严重供给不足,倒逼我们必须大力提升传统养老事业和产业,大力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通过健康养老产业数量的增加、品质的提升,来提供更多高品质、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

(三)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战略举措。

健康养老产业被称为“银发经济”,涵盖医疗服务、保健休闲、老年用品、健康咨询、养老保险等多个生产和服务行业。发达国家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的成功经验昭示,健康养老服务业是老龄化社会中最具活力、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既是服务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又是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和潜力无限的新经济增长点。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旧的动力逐步消亡,新的动能仍未集聚,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有关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仅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潜在市场规模,到2020年预计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老年人消费总量预计达到23.2万亿元,占整个消费市场的27.5%。就我市而言,我市拥有超过100多万并且还在快速增加的老年人群,对健康养老领域的服务和产品需求很大,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同时,我市区位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良,黄河故道生态走廊途经民权、宁陵、梁园、示范区、虞城五个县(区),绵延近百公里;宁陵县、夏邑县被称为“长寿之乡”,素有“花都”“药都”之称,今年以来,许多县(区)已经开始谋划建设“康养小镇”、养老产业园等一批健康养老项目。当前,只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就完全能够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多赢局面。

总之,健康养老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到了亟待转型的重要关口。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和推进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我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

这次会议印发了《商丘市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和《商丘市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商丘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布局规划》也正在着手编制。希望大家结合实际,把更好的办法、措施,更好的政策、甚至是思路容纳进去,争取把三个文件制定成整个“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指导和推进全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目前印发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按照全省会议精神及省政府文件要求,提出了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健康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医养融合化发展、居家社区养老社会化发展、养老机构多元化发展、健康养老基地品质化发展,构建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将健康养老产业打造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的要求,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多方参与、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健康养老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前列的总目标。围绕这一新要求、总目标,当前和今后要重点把握好“五个突出”:

(一)突出主体培育,抓好“三个一批”。

一是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要积极谋划运作,吸引国内知名保险、地产、医疗、金融等大型企业,在我市布局有牵动力和影响力的重大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培育具有示范带动性的龙头企业。2018年,启动签约知名健康养老企业和培育发展多业融合龙头企业工作,力争签约落地知名健康养老企业3家以上。二是培养壮大一批本土骨干企业。鼓励支持我市健康养老企业向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保健食品、医疗康复等领域延伸拓展,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规模企业集团;要通过规模化、专业化运营,培育发展一批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大型企业和机构,打造我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2018年,要培育发展多业融合龙头企业1家以上,推动建设至少1个省级示范基地。三是做精一批特色中小企业。根据老年人急需的家政、医疗、保健、文化等服务需求,引导家政、物业、社会组织等企业和机构,加盟、参与、托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做强一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不断扩大护理型服务资源,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质量。2018年要提升改造传统养老企业2家。

(二)突出融合发展,抓好“两种类型”。

通过优化整合资源、拓宽发展路子,促进健康养老服务的提质转型。一是推动医养融合发展。要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加快形成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高效便捷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一方面,要支持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养老服务,推动闲置医疗床位较多的公立医院、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的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兴办或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县(区)政府要切实把闲置的计生服务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充分挖掘医养结合潜力,就地转化为医养机构。2018年,全市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机构达到18家以上。另一方面,要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确保到2020年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二是促进养老与地产、保险融合发展。各县(区)要抓住省政府组织的全省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开放合作大会机遇,加强与国内知名保险、金融、地产等企业的对接,以借力外地优势资源,拉动全市社区养老、医疗保健、老年用品、康养旅游、休闲娱乐等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严禁出现部分企业借“养老设施用地”变相进行商业地产开发。

(三)突出创新发展,抓好“三个模式”。

一是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我市居家社区养老占据主导地位。要根据居家社区养老就近便利的特点,创新服务模式和方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市民政、规划部门制定城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布局规划时,要打破居住小区、社区养老与医疗服务分立状态,促进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中布局,实现功能融合衔接,为社区老人提供集短期托养、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各职能部门要坚决维护规划的强制性,共同做好规划的落实工作。二是创新机构养老发展模式。要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养老公益用途不改变、服务水平不降低和满足特困对象集中供养的前提下,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和委托管理、服务外包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服务,提高公共养老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管理水平。今年要重点启动3家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到2020年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0%。三是创新探索“互联网+养老”模式。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整合民政、人口、医疗、公安、社保、养老等行业信息资源,构建互联互通的市级健康养老公共服务平台。年底前,全市要启动建设2个智慧养老示范社区。

(四)突出示范引领,抓好“两个层面”。

积极引进国内知名企业依托区域生态、医疗、文化等资源优势,投资建设以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为重点的医养型、康养型健康养老示范基地。一是市级层面要抓好医养结合示范。要通过引导、引进和政策扶持,大力推动已经纳入全省健康养老空间布局规划的明清黄河故道沿线县(区)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市级健康养老示范项目建设,完善项目管理和服务,简化审批程序,对重大项目进行联审联批,在资金保障、土地配置、环境容量等要素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尽快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抓好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的深度融合。2017年,各县(区)现有医疗卫生机构至少要有1所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全市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和养老机构达18家以上。二是县级层面要抓好社区示范。各县(区)要重点在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基地养老、医养融合、智慧养老、老年用品等领域选择5~10个不同类型养老产业项目开展试点示范。2018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全市50%以上的城市社区;2020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全部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

(五)突出政策扶持,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放宽养老服务市场准入政策。全面清理、取消申办养老机构的不合理前置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流程。加快推进养老机构申办一站式服务,建立“一门受理、一并办理”的网上并联审批平台,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完善土地政策。各县(区)要将健康养老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用地计划,农用地转用指标、新增用地指标分配要适当向健康养老项目倾斜,有序适度扩大用地供给。三是创新融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支持社会资本采取建立基金、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建设养老设施、购置设备等。积极推广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健康养老产业。鼓励商业保险资金积极兴办养老社区和养老机构,引导慈善资金投向社会养老服务项目。同时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县(区)要将养老服务保障经费列入预算,在制定支持健康养老政策上要有新突破。四是强化人才支撑。借助我市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师资力量,开展老年服务管理、社会工作、社区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配餐、心理咨询等从业人员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对符合条件参加培训的人员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并对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三、强化领导,形成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强大合力

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领域广、产业链条长、涉及部门多。各级各部门要提高站位,加强领导,凝神聚力、协同配合,形成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健全工作机制。

市政府常务会议已经明确把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督查和目标考核范围。市政府近期将成立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副市长牛亚东同志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卫计委、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协调解决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工作任务、目标时间节点和具体推进措施。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能和分工,抓紧研究细化配套政策,有效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抓好配套政策的落地工作。各县(区)也要组建相应的工作班子,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项目推进机制,细化工作方案,逐级压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二)强化项目支撑。

推动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要以健康养老项目引进和建设为总抓手,以“马上办抓落实”推进工作机制为总保障。市、县两级都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健康养老产业重点项目库,按照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的工作思路,采用调整、滚动管理模式,分分步骤推进实施。从先期谋划的10个市级重点示范项目,43个县级重点示范项目情况看,一些县(区)政府站位不高、思想认识不足、谋划能力不够,个别县投资几十万的项目都拿来滥竽充数。下一步必须在项目谋划、建设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自身区位、生态、医疗、文化等资源优势,围绕健康养老产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主要平台,谋划和推进一批模式业态新、引领作用明显、带动效应显著的健康养老产业重点示范项目。对具备建设条件的,要加快建设,争取2018年见成效;对前期工作项目,要抓紧完善项目前期工作手续;对重大项目,要纳入全市重点项目管理和联审联批范围,确保2018年底具备开工建设条件。要抓好项目招商。充分利用省政府即将召开的全省健康养老产业开放合作大会的有利时机,大力推介本地健康养老产业重点项目,积极与省内外知名金融、保险、地产、医疗、养老等企业集团对接。示范区民康医院、夏邑县天龙湖康养小镇、睢县足力健幸福小镇等5家拟签约项目,要加快谈判进度,努力寻求契合点,争取在大会上签约。

(三)落实工作责任。

发展改革部门要制定好全市健康养老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会同民政、卫生计生部门搞好健康养老产业重点项目谋划、管理和推进工作,尽早建成一批示范引领作用强的重点项目。卫生计生部门要设置审批绿色通道,支持养老机构开办老年病院、康复院、医务室等医疗卫生机构;民政部门要强化行业监管责任,健全养老服务准入、退出、监管制度,指导养老机构完善管理规范、改善服务质量。要在政策范围内降低养老机构设立门槛,加快养老机构申请设立许可办理进度。人社部门要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扩大医保支付范围,探索将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纳入城乡医保,逐步将慢性病、失智失能、康复护理等老年病纳入医保支付。要与金融保险机构结合,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财政部门要将养老服务保障经费列入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制定具体的社会办养老机构补贴办法,建立养老机构从用地、建设再到运营的一整套财政补贴体系。金融保险机构要开发多样化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鼓励开发重大疾病保险、特定疾病保险等与基本医保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统计部门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养老产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开展数据统计和监测,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各县(区)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项目推进机制,细化工作方案,逐级压实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同志们,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是群众所盼,惠及长远、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聚焦转型这一要求,加强研究谋划,突出创新发展,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把健康养老产业打造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新优势和新增长点,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商丘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在全县产业就业扶贫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稿

在全县产业就业扶贫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的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动员各部门、各乡镇、广大基层干部和驻村干部,紧紧抓住春耕备播的有利时机,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财力,再增措施,再鼓干劲,大干30天,扎实推进产业就业扶贫工作,为贫困人口的顺利脱贫、脱贫人口的稳定增收,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坚强保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到产业就业扶贫的极端重要性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央、省市县委都把产业扶贫摆上了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第一个就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产业扶贫是解决全县“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稳定脱贫户持续增收的根本保证,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才能实现稳定脱贫。对于产业扶贫的重要性,我们要做到“三个正确认识”:

(一)正确认识产业扶贫的基础性作用。

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要求,“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发展产业是扶贫开发最基本的抓手,如果没有产业作为支撑,扶贫成效就难以保证,扶贫成果也难以巩固。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灵魂,是脱贫攻坚的发动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助推器,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全国7000万贫困人口中,产业扶贫人口达3000万人,占比近43%。也就是说,“十三五”期间,要通过产业扶贫使近一半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二)正确认识产业扶贫的稳定性作用。

脱贫攻坚关键看产业,这是能否稳定脱贫的根本保证,更是教育、健康和易地搬迁等其他扶贫措施持久见效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早在福建宁德地区任地委书记时就提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对贫困地区来讲,只有发展产业,才能积蓄长期持久、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力量。对贫困群众来讲,支持他们参与产业发展,就等于是为他们栽下了“摇钱树”,有了稳定的收入,脱贫才有保障。

(三)正确认识产业扶贫的普遍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最具有普遍性意义。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起来了,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起来了,广大农户参与进来了,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起来了,贫困群众就能持久长期地获得收益。各地都有自身的资源禀赋,都有产业开发的基础条件,都有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实施产业扶贫没有“空白区”。

当前,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由“脱贫攻坚期”顺利转入“巩固提升期”,但扶贫脱贫的责任没有减轻,压力没有减弱,工作更不能放松。到目前,我县累计脱贫

户,人,未脱贫

人。从扶贫产业布局上来看,我们主要通过分布式和集中式光伏电站、入股龙头企业、金融扶贫等这些产业。在我走的访的一些贫困村,我认真分析了贫困户的收入核查表,贫困户除了种植收入、务工收入外,扶贫项目收入主要包括光伏收入、入股分红、底保五保等内容,因种植、养殖,尤其是种植棚菜、发展林果的收入少之又少。省绩效考核对我县反馈意见时指出,我县扶贫存在扶贫产业单一,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问题。省考核组,一针见血,指出我县的痛点和短板所在。

为此,产业扶贫是精准脱贫的“硬抓手”,是增收脱贫的根本之策,旨在让农民得利,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全县上下要充分认识产业扶贫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产业扶贫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围绕我县“三红一绿”“一非一特”六大主导产业,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举措,抓紧抓实抓好,要强化顶层设计,加大资金扶持,狠抓工作落实,要确保每户至少有一项扶贫产业,确保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二、盯紧目标,狠抓关键,进一步强化产业扶贫的务实举措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必须理清思路、找对路子,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推动产业扶贫向纵深发展、向高效迈进。

(一)坚持“一个引领”,明确产业脱贫目标。

一个引领就是规划引领。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产业扶贫规划,是打赢产业脱贫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全县要围绕“三红一绿”、“一非一特”产业布局,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制定产业扶贫规划,找准区域发展定位。崔庙镇、王集乡等乡镇要打造红高粱生产示范区,种植优质高粱面积达到10万亩;漫河乡、古城镇、阜城镇、码头镇、蒋坊乡等乡镇要打造绿色瓜菜生产示范区,绿色瓜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西瓜和樱桃西红柿为主要种植品种;大白乡、建桥乡等乡镇要打造非转基因大豆生产示范区,种植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阜城镇、霞口镇、大白乡、王集乡等乡镇要打造特色果品生产示范区,特色果品种植面积10万亩。今年年底,要通过产业扶贫政策叠加,让有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普惠”增收;让90%以上的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来实现脱贫,产业收入要达到总收入的50%以上,让产业扶贫成为脱贫攻坚的主渠道。

(二)注重“两个结合”,夯实产业扶贫基础。

产业扶贫是“造血式”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关键所在。各级各部门要将产业扶贫作为摘掉穷帽、斩断穷根的关键举措来抓,千方百计把产业扶贫谋划好,关键要注重“三个结合”。一是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设抓产业,今年我县重点打造三个乡村振兴示范区,刘老人片区放大百年梨园品牌效应,以众鹏鸭梨汁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刘老人、张华雨、潘庄等8个村为核心,精心打造以刘老人为中心的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力争年内再新发展密植梨3000亩;王集乡云农生态芳香园片区以现代农业园区王集云农生态芳香园为依托,以芳香农产品深加工有限公司为龙头,持续壮大玫瑰、辣椒、菊花、蒲公英等特色产业。今年,以张家庄、杨门等村为主,发展玫瑰、菊花种植2000亩;以赵庄、崔杨、王把什、樊庄等村为主,发展无公害辣椒面积10000亩;冯塔片区要依托塔头村3000亩的密植梨基地,郭塔头村德隆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张塔村1000亩的兴达精品苗木种植基地,乔庄村600亩高标准的设施棚菜示范区。现有的现代农业产业进行进一步整合,扩面增效,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扶持农产业加工企业落地,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二是结合调动群众抓产业。产业扶贫重在坚持群众主体,贵在激发“内生动力”。各地要严格遵循产业规划,积极引导群众扩大生产规模,人人都要受益产业扶贫、进入渠道,进一步增强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教育引导群众处理好政府主导、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落实“三项措施”,增强产业扶贫实效。

我们在推进产业扶贫时,要充分依托现有优势,大胆创新扶贫模式,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做到产业对人、人对产业,让每位有劳动能力的农民都有具体产业支撑。一是推进龙头企业带动扶贫。在巩固全县x

x

家企业带贫增效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带贫“覆盖面”,再吸引一批贫困户向龙头企业靠拢,采取“扶贫资金+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贫困户”等带动模式,实现产业增产、经营主体增效、贫困群众增收。二是推进产业扶贫开发公司项目建设。要推动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尽快运营,支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工商资本进入产业扶贫领域,努力把基础设施、产业扶贫的项目编制好、资金运作好、项目实施好。特别要将项目具体化,转化为扶持农牧民发展的化肥、籽种、农药和饲草料等生产资料,为农牧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全面开展“菜单式”扶贫。我县为了发展扶贫产业,今年制定了设施瓜菜、林果业、特色种植、庭院经济、手工业、畜牧养殖等6大项22小项的产业扶持政策,对产业就业扶贫支持力度是历年来最大的一年,补助力度最大的是温室大棚,每亩补助2万元,最容易发展的小菜园,补助金额也由去年的每平方10元提高到今年的20元。各乡镇只要用活用好这些扶贫政策,让贫困消除顾虑,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就能发展产业,就能顺利脱贫,就能稳定增收。

三、完善政策、强化措施,进一步强化产业扶贫的攻坚保障

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必须要压实责任,理清轻重缓急,把握节奏节点,明确完成时序,把组织保障转化为实现脱贫摘帽的原动力。在组织上要更加尽力。各级各部门要把产业扶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最紧迫的工作、最艰巨的使命来抓。各乡镇作为脱贫攻坚的工作主体、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要切实做好脱贫力量组织调配、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帮扶措施检查落实等工作,确保扶贫措施落实到位。要牢牢抓住驻村干部这个关键因素,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迅速掀起县乡村三级联动,上下一心,共同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的热潮。在政策上要充分给力。要认真研究县委、县政府“6大项22小项”产业扶贫政策,瞄准上面的发力点,找准契合点,坚持种养加销一齐上、大中小微一起抓,确保年内每村至少有1个增收产业,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个扶贫产业。在资金上要保障有力。要扎实开展涉农资金整合,为产业扶贫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要向上争取扶贫资金,积极承载国家、省市专项建设债券、政府性金融债券等资金,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要向下按时及时兑现落实扶贫资金。要盯住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对挤占、挪用、截留扶贫资金等违规违纪行为,一经发现,要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在宣传上要凝聚合力。宣传部门要全面宣传我县产业扶贫政策,及时

总结推广脱贫攻坚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展示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在党建上要持续发力。牢牢抓住党建这个根本保障,坚持“抓两头、带中间”,落实好村干部差别化绩效考评机制,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选好村“两委”班子,培育一批引领发展的基层组织带头人。要推进“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模式,积极发展组织领办型、股份合作型、产业支撑型等多种集体经济,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万元以上,其中50%以上的村达到5万元以上。

同志们,脱贫攻坚事关全局,产业扶贫首当其冲。全县上下要鼓足干劲、振奋精神,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决战决胜的使命感,创造性地谋划和推进产业扶贫工作,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第五篇: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工作推进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改版后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提升全市电子政务特别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质量和水平。下面,就如何开展好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推进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政府门户网站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大力推进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对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务公开,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打造“阳光政府”。目前,公众通过上网参政议政的意识愈来愈强,建设高效、透明、廉洁、务实的政府,已离不开网络这一重要平台。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的主流媒体,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将政府工作、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审批流程、服务承诺等内容向人民群众公开,使更多的群众通过信息网络及时了解政情和办事程序,及时提出建议、意见,及时开展监督,使政府真正成为“阳光政府”。

二是有利于实现政府各类信息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信息传播和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公众对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推进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能够为公众提供一个高效率的信息平台,将政府掌握的大量的政治、经济、法律法规等信息与公众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将政府的活动与企业、居民个人的活动联系起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各类网站迅速地获取反馈信息,准确掌握外部环境,提高正确决策与快速反应能力。

三是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加快推进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既是推进电子政务的迫切需要,也是政府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单位和部门职能作用的一项紧迫任务。在政府门户网站上,政务信息公开程度,有关为民服务栏目健全情况,信息反馈情况,在线办公与网上受理情况等关系到政府面向公众的服务形象,关系到是否方便网上办事等百姓的切身利益。门户网站作为信息传播的高效率手段之一,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基于信息共享的理解和信任的桥梁,促进政府与群众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政府公众形象和社会凝聚力。

四是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改版后的政府门户网站,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以集中的优势、丰富的内容、详实的资料以及覆盖面广、明快活泼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全面宣传政府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成就,报道政府的重要决策和活动,发布招商引资信息,介绍投融资环境,交流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架通了与兄弟省市乃至国际沟通的桥梁,真正实现了网络连四海,信息传万家,让齐市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齐市的要求。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加快推进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进程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代表政府形象,必须要突出重点,全力推进。

一是要严把上载信息资料质量关。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既是政府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也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关键。各单位和部门不仅要按照文件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更新和维护好相关栏目的信息,将重要政务信息在第一时间发布到门户网站的相关栏目中,保证网上信息资料常换常新,而且要明确和落实网上信息真实、准确的责任。今后,各单位和部门向政府门户网站上载的一切信息,都要有主管领导签字和加盖公章的纸介质资料,报市信息中心存档备查。

二是要加快完善政府网站体系。目前,我市仍有一些单位和部门没有建立网站,影响了政府网站体系建设。借这次政府网站改版机遇,未建立网站的单位和部门要尽快建设,已经建网的要努力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并做好与政府网站之间的链接。同时,部门网站建设必须在市政府门户网站的统一平台上建,减少重复投资,实现资源共享。要明确政府各部门网站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加大政府各部门网站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今后凡是遇有重大事项或活动,活动的主办或承办方不但要通过其他媒体扩大宣传,还要同市信息中心进行沟通,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宣传,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作用。活动的主办或承办方要做好初步的网上宣传策划,并提前同市信息中心联系,以便做好宣传报道的一切技术支撑和信息资料的上载准备。

三是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做好政务信息发布,推进政务公开,是政府门户网站的基本功能和传统优势。各单位和部门要真正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如实公开,及时让社会知晓并接受监督。要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作用,逐步扩大网上审批、查询、交费、办证、投诉、求助等服务项目的范围,提高政务信息质量,提升政务信息发布能力,规范发布程序,保证信息的时效性。

四是要开展互动交流服务。互动交流与服务是政府门户网站的重要功能。在一定意义上说,开设政府门户网站的宗旨就是便民服务,方便群众办事。为此,各单位和部门要认真做好领导信箱和咨询投诉栏目信息的管理、反馈工作,稳妥开展在线访谈等互动活动,通过互动渠道了解社情民意,推动一些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舆情引导、以正视听、释疑解惑的作用。要积极推动政府机关行政许可项目和服务内容的上网,深度整合各项网上服务,拓展主题服务功能,提高网上服务能力。

五是要充分利用市政府门户网站开展民情民意的调查和征集。通过开展民情民意调查,可以及时了解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把群众的诉求上传给市委、市政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各单位和部门要充分利用网上调查和网上民意征集的功能,充分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吸取民智,使公众利用网络能够充分地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提高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服务水平。今后,无论是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还是各单位和部门,在遇有重大事项决策或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时,都可以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民意调查或民意征集。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政府网站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特别是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涉及面广、协调性高、系统性强。各单位和部门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整合资源,落实措施,确保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和部门要把政府网站建设作为提高执政能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会上下发的《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实施方案》已经明确了管理部门和资金来源。各单位和部门也要明确主管常务的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办公室或信息中心作为责任部门,配备专职信息员,安排必要经费,确保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管理和网站内容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当务之急,要保证在XX年元月20日前,将新版内容按照栏目设置上传到位。

二是要细化明确责任。《关于做好齐齐哈尔市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的通知》已经将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责任进行了细化和分工,各单位和部门要严格按照责任分工的要求,按规定按时上传信息内容,并对各自责任分工的内容进行及时更新、补充和完善,根据不同的功能板块规定的保障内容、保障方式和更新周期进行操作,出现问题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是要进行考核评估。由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齐齐哈尔市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考核办法》,对开展网站内容保障工作的考核范围、内容和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并将考核评价结果纳入政务公开、督办工作考核内容。XX年,市政府将按照此《办法》的标准对各单位进行考核评估。市信息中心要按照信息采集、更新和报送考核制度的有关要求,定期对信息采集、更新和报送工作进行通报,好的要表彰,做得差的要通报批评。

四是要加强队伍建设。为使新版内容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市政府办公厅与市信息中心将在明年1月份开展对各单位信息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网站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各单位和部门也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会议、网上交流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为网站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同志们,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政府网站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各单位和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树立全局观念,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精心组织,齐心协力,确保我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全面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季建业在市政府召开的推进新型显示产业发展会议上作要求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季建业在市政府召开的推进新型显示产业发展会议上作要求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