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杭州市人才专项资金投入和产出的实践与思考
杭州市人才专项资金投入和产出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钱塘理论
杭州市委人才办副主任 徐国联
2005年,市委下发了《杭州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委办〔2005〕2号)文件,设立市本级每年人才开发专项资金5200万元。人才作为一种智力资源和其他产品一样,同样应遵循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原理。本文结合近几年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就人才投入与产出作了些分析和思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用好资金,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文中所讲的“投入”,是指市本级财政的投入,不包括人力、物力和用人单位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所讲的“产出”,主要是社会效益的产出,也包含部分经济效益的产出。
一、人才投入理念的发展与形成人才投入理念的发展和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从这个发展过程来看,尤其是2003年历史上首次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我们可以梳理出目前已经形成的如下一些基本共识和理念:
(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过去我们一般以拥有的物质资源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实力和后劲。但随着物质资源被人才、知识、科技和信息等新兴资源所取代,资源的含义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加速的时代条件下,人才资源在各种资源中已成为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二)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理念
发展经济,过去更多的是跑项目、引资金,而现在转向了跑人才,引智力。无数的事例证明,一个优秀人才可能会使一家面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一个优秀人才可能就是一个项目,甚至一个产业。而人才投入是一种智力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它会产生乘数效应,带来很高的回报率,这个理念目前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但人才投入的产出也有其滞后性的特征。尤其是人才的培养,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及艰巨性。
(三)人才投入优先的理念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发展时期。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对人才资金优先安排,是化解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理性选择。国外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腾飞和跨越式发展,必须优先投资于人才。当前我们可以看到和听到,一些先发地区都在实行资源开发的重大转移,即由物质资源的优先开发转向人力资源的优先开发。通过加强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四)人才投入多元化的理念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进行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行政和企事业单位是人才资源的无偿占有者。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使用单位是多元的,决定了人才投入也应当是多元的,政府、社会、特别是企业等都应当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体。因此,按照市场机制的办法,多渠道的投入,“谁投入、谁受益”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当前,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鼓励支持社会和用人单位投入,积极引导家庭个人投入,一个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组织以及家庭个人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和发展。
二、我市人才专项资金的投入及产出
据核算,自2005年启动杭州市人才专项资金以来,至2007年10月,我们市本级财政预算投入人才专项经费16亿元,实际使用约1亿左右。这些经费根据《杭州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主要用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从投入后产出的情况来看,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了一大批再干20年的干部
这几年,在人才培养上共计投入了约6500万元。一是“MPA”工程培养了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学会战略思维、懂得国际惯例的党政领导人才。市里先后选派5批共148名中青年干部到美、英等发达国家攻读一年期的MPA硕士学位,现已有123人学成回国,获得了美国肯尼索大学和英国特伦特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他们不仅带来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而且学以致用,推进了工作。二是“356”工程培养了一大批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四年来,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共举办15期工商管理总裁高级研修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举办1期短期研修班,培训了740家重点骨干企业中的主要经营管理者826人。结合境外学习考察举办经贸洽谈会18场,达成协议项目80多个,涉及合同金额12亿美元。“356”工程还获得了全省组织工作创新奖。三是“131”工程培养了一批新世纪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近几年,全市共选拔和培养了1592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期间,有2人获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4人获杭州市首届杰出人才奖,2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共承担和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02项,省级科研项目596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有30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有191人。其中相当一部分科研成果和项目转化成了实际生产力,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四是“815”工程和“125”工程分别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同时,还培养了一批紧缺专业的高学历人才。
(二)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和海外留学人才
这几年,在人才引进上投入约1100万元。一是引进国家级的顶尖人才有新进展。2005年国家文化名人、著名作家余华同志来杭落户工作,200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蕴博带着团队和科研成果来杭与市机械科学院合办企业,今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苏锵又带着团队来杭州市化工研究院工作。二是到国外招聘海外留学人才实现零的突破。2005年,杭州市组团到北美招聘海外留学人才是我市历史上零的突破。2006、2007年又分别组团到欧洲和澳洲招聘海外留学人才。不仅成功引进了一批海外留学人才和项目,而且在这些海外地区宣传扩大了杭州的影响。目前实际到位的有47人,来杭投资13家共230多万美元。三是引进了一批外国智力。近几年,我市每年引进美、英、德、法、俄等十几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和管理专家在100人次以上,帮助有关企业解决了一大批技术难题,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增效。四是市级机关引进了一大批高学历人才。自2005年以来,市级机关引进录用硕士研究生以上的高学历人才130多人,改善了机关公务员队伍的年龄和学历结构,也为机关公务员队伍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搭建了一批吸纳人才发展的平台
这几年,在人才载体建设上共计投入了1300万元。一是加大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2005年以来,新成立了3个留学人员创业园。目前,在杭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有近3000人。二是加大对留学人员创业资助。加速推进留学人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速度。如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大型钢铁、石化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出口美、英、日等国,2006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28亿元。三是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我市现有博士后工作站31家,占全省(70家)的45%。今年新招博士后研究人员14人,新立博士后课题21项。四是在国外建立了杭州海外人才联络站。2006年,我市与德国阔博公司建立了杭州市第一个海外人才引进联络站,为今后开展日常性的海外人才和项目引进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激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干事的热情
2006年,我市首次开展了杭州市杰出人才奖和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评选工作,全市共评出杰出人才奖人选19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选50人,这两项工作共计投入了910万元。开展杭州市杰出人才奖评选和杭州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高层次人才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对广大人才的鼓励和鞭策,营造了“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五)推进了各地加大人才投入的力度
据了解,我市对人才专项资金投入的力度,在全国和全省其他城市都是领先的,具有广泛的示范、带动和辐射效应。2006年5月,浙江省首个《浙江人才发展报告》在点评全省各地人才竞争力中写道:“杭州重视人才培训,人才专项经费的投入在全省属前列”。全市各区、县(市)受市里的带动和影响,也都设立了人才专项资金。其中,许多项目在市里给以资金资助的同时,区、县(市)也都给予了相应配套资金的资助。全市各级加大人才资金的投入,进一步推进了全市的人才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极大地提升了全市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上,我市高级人才指数已经连续3年排名全国第3位;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上,我市人才竞争力指标也连续3年排名全国前6位;浙江省去年公布的首个《浙江人才发展报告》,我市人才综合竞争力以较大的优势占据全省第1位。
三、进一步提高人才投入效益的思考
总结这几年我市人才投入和产出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对人才的投入,投入是产出的前提,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投入越大,产出相对就越大。同时,我们也必须防止“重投入、轻产出”的现象,而应当采用合适的方式,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努力提高投入效益,切实在低投入高产出上下工夫,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这几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对下一步人才专项资金的使用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要进一步把握人才投入的方向和重点
人才投入的方向和重点应是人才培养。这几年我市把60%以上的人才专项资金投在了人才的培养上,重点培养了一批党政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包括部分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根据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及市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杭州在长三角地区“一城七中心”的战略定位要求,下一步人才培养资金的投向应适当向以下三个重点倾斜:一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这几年,杭州正在加快走向世界,杭州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高,今后应继续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要按照市委的要求,不断总结经验,办好党政领导人才“MPA”国外培训班。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杭州取得国外大学“MPA”硕士学位的中青年干部超过300人。二是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我市建设的“生活品质之城”是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但目前面临着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难题。现在我市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也比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和上海、深圳等地相比差距还较大。因此,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抓紧培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当前构建和谐杭州、关注民生、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迫切需要。三是旅游休闲和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杭州城市的定位是“一城七中心”。在“一城七中心”中,旅游休闲和文化创意产业分别提的是国际和全国,这充分反映了市委、市政府对旅游和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我市旅游休闲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非常紧缺,要推进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新一轮旅游国际化行动方案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大力实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计划、发现计划和创业计划,营造一流的环境,集聚一流的人才。
(二)要进一步提高人才投入的质量和效益
提高人才投入的质量和效益,当前应重视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提高培训质量。培养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是教育和培训,我们无论是在国内组织培训,还是安排到国外培训,都一定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检测培训的质量最终要看通过培训,培训对象的能力和素质有没有提高;不仅要看他们学到了什么,更要看他们干了什么和干成了什么。尤其是输送到国外去培养的人不多,投入却很高,参训人员应把培训的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分享,以扩大受益面而降低成本。二是加大使用力度。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使用也是培养。如果培养之后,用不上、出不了成果,将直接影响到投入的效益。这一方面对各级各有关单位提出了对所培养的各类人才应加大使用力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对组织上怎样选准、选好培养对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减少人才流失。现在不少用人单位不愿把钱花在人才培养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怕人才流失,给用人单位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切实把工作做好,尽量减少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也要以开明、开放的姿态来对待和宽容人才的流动。只要我们创造了一流的环境,就一定能够留得住一流的人才。
(三)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投入的绩效评估机制
建立完善人才投入绩效评估机制,有利于优化组合,降低成本,加强监管,防止浪费,提高产出。设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有选择地进行一些探索:一是与平常工作指导或项目验收相结合。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财政局等有关单位,在平时对使用资金的有关单位检查了解工作时,评估履行人才工作职责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或者在年底由财政局等单位对使用资金的人才项目进行逐个检查验收。这样,不仅能够了解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而且能够保证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各项人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邀请有关专家对人才大项目进行评估。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市财政局,邀请有关专家,当花钱比较多的一个大项目完成以后进行一次评估。这虽然是事后的,但评估的结果一定会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借鉴或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要充分重视和运用评估的成果。评估结果要与人才专项资金的安排结合起来,作为次年编制和安排经费预算的重要依据。这样可以及时调整和优化人才经费预算
支出的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
第二篇:医院人才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医院人才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确立实施医院人才战略的指导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施人才战略,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战略的眼光确立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的市场思维、创新意识和开拓思想,从医院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医院建设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坚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同步,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人才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开发结合,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不断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重点培育鼓励人才创新精神,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促进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二,制定符合医院人才战略要求的人才发展蓝图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实施医院人才战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与医院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开发规划,对未来人才的发展进行阶段性的预测,并确定相应的人才开发策略和方法,促进人才战略的落实。在制定实施医院人才发展规划时,一要把握好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抓紧培养急需人才,为解决医院发展的现实问题作出贡献,又要为实现持续发展打牢基础、储备后劲。二是把握好培训,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满足各类急需的实用人才,以保持医院发展对人才的总体需求。特别是对高层次关键人才,更应不惜重金,不论资排辈,大胆使用。三要把握好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关系,既有全面,又有重点,把医院发展的着重点,作为人才发展的突破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四要把握好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用才”与“引才”的关系,“内扶”与“外引”的关系。在选才渠道上,应内外资源并重,既强调内部选拔,也重视外部招聘,不可偏废一方。在选才标准上应更多强调素质和能力,还要关注团队精神,创新观念,敬业精神。
第三,创造有利于医院人才战略实施的良好环境。实施医院人才战略,关键要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机制,营造人才生态环境设计,真正做到靠事业吸引人,靠待遇留住人,靠政策激励人,靠情感温暖人,在医院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竞争的良好风尚。一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政策引导、建立新的人才激励机制、利益驱动力,有序竞争,全方位地为人才发展创造条件,使各类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潜能得到有效开发,价值得到全面实现。二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各个环境进行创新,通过放宽人才工资政策、强化人才奖励政策、优化人才服务政策、完善海外引智政策等为各类优秀人才提供优厚政策待遇,为人才资源开发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第四,形成实施医院人才战略的整体合力。实施医院人才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力推动。各级领导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实施人才战略的领导,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医院现代化建设重要位置,把人才资源开发列入医院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在考虑学科建设时,把人力资源的来源、数量、质量、结构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要加强对实施人才战略的舆论宣传,让全院职工都能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关键,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本,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舆论氛围,努力为实施医院人才战略作贡献。
第三篇:杭州市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创新实践与思考
杭州市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创新实践与思考
2015-12-24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文 /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
一、研究背景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各大城市的老居住小区都普遍存在居住人口密度大、建筑密度高、道路宽度小、停车配建标准低、治安监控设施不足、配套管理用房缺乏、物业管理缺位或缺失等共性特征,基础设施落后,社区管理薄弱。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快速进入家庭后,老居住小区停车难、乱停车、乱行车等一系列交通问题日益凸显,由此引发的停车供需矛盾激化、动静态交通秩序混乱、消防救护通道受阻、公共绿地损毁严重、邻里纠纷多发等系列矛盾,已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甚至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我国城市社会管理的一大难题和考验各级党委政府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严峻课题。
从2014年初开始,我市在总结拱墅区大关街道“大封闭管理”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居住小区综合治理创新实践”,探索并形成了一套技术标准、工作流程、管理方法和政策保障,首批实施了的11个试点项目,基本实现了老居住小区“交通序化、停车增量、环境美化、管理提升”的工作目标。试点项目的实施得到省市领导高度关注,多次批示、调研并提出指导意见和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杭州计划用2-3年时间全面完成主城区范围内的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
本文通过对杭州老居住小区困境及成因分析,提出以停车泊位增加为抓手,实现现有资源系统整合,形成有效治理推进机制,并建立可持续运行长效管理机制等综合治理措施,力求在技术措施、工作机制和政策保障上实现创新突破。同时,基于杭州已试点实施项目的实践经验,对杭州市下一步开展此项工作提出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并为兄弟城市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二、现状与问题
据现状调研及统计排查,杭州市主城区现状居住地块共1000多个,其中2005年前非出让的老居住小区地块有500多个,大多建设在80、90年代,主要分布在朝晖小区、大关小区、小营街道、紫阳街道、清波街道、采荷小区、翠苑小区等片区,约占老城区住宅2/3左右。在机动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由于缺乏良好管理机制,老居住小区因停车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各类矛盾日益突出,其主要成因体现在建设标准低、物业管理缺失两方面。
(一)建设标准低。
1、停车配建标准低,停车位供应严重不足。1988年,公安部与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试行)》,提出了各类建筑配建的停车位指标。在住宅停车位指标中,仅针对一类住宅(指国内高级住宅及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等使用的住宅)提出了0.5车位/户的配建要求,对二类即普通住宅没有要求配建机动车停车泊位。各大城市针对停车配建的地方标准也大都是在2000年左右才陆续出台。因此,老居住小区基本没有住宅停车配建。而近十年来,包括杭州市在内的许多大城市小汽车保有量年增长率都超过15%。尽管老居住小区老年人居住比例较高、小汽车拥有量较低,但由于基本停车配建的缺失,老居住小区及周边地区仍然成为各大城市停车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在夜间,车辆见缝插针的占用道路空间、消防通道、步行和活动空间,部分公园绿地和宅前绿地被压坏、路旁绿地内黄土裸露、人行道板损坏,老居住小区的整体居住环境日益恶化。
2、道路宽度标准低,动静态交通矛盾突出。居住小区内道路通常分为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和宅间小路三个等级。按照1993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小区路宽5~8 m(据调查,一般老居住小区基本按5 m和7 m两种标准建设),组团路一般宽3~5 m,宅间小路一般按照2.5 m建设。在此情况下,如果有一辆车停在路上,消防车道(不小于4 m)便很难保障;如果有一排车停在路上,原有可双向通行的道路则很难错车,极易发生互不退让现象。因此,原有的小区内道路建设标准已无法适应目前老居住小区的交通需求,动静态交通矛盾突出,时常引发邻里及居民与物业管理方的纠纷。
3、住宅建筑标准低,人均空间资源严重不足。老居住小区大都为4~6层的多层建筑,与新居住小区相比,公共空间相对狭小,除了周边学校操场和公园绿地的地下空间可以开发利用外,新增停车设施缺乏用地条件。户均面积小是老居住小区的另一大特点,小户型40~50 ㎡,大户型也不过60~70 ㎡,与同等建筑面积的新建小区相比,居住户数较多,人口密度较大。人均地面空间资源严重不足,停车和道路资源挖潜利用十分有限。
(二)物业管理缺失。
1、开放式小区物业管理缺位。老居住小区大都为开放式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停车难、治安差、环境脏乱。2000年后,一些城市的老居住小区由街道或社区进行托管,主要以卫生管理和解决纠纷为主,但停车和行车秩序的管理往往不在其职责范围内。特别是在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提倡居家养老的形势下,老年人的居住、出行安全备受关注,居民对加强老居住小区交通秩序管理的呼声越来越强。
2、小区周边城市支路管理缺失。老居住小区往往遵从传统的居住区建设规划模式,居住区或小区级道路大都依据“通而不畅”的设计原则被设计成弯曲或Y字形路网,以到达性交通为主,主要服务于周边小区。但是,其属性往往为城市支路,其交通秩序和市容卫生由交警或城管部门负责管理,街道和社区无权管理,成为城市管理的末梢和薄弱点。
3、管理设施缺乏。老居住小区的治安监控体系覆盖范围小、缺少管理用房,目前仅依靠门卫值班的简单管理方式,人员配置不足,管理水平低下。在中国打造智慧城市的新形势下,有必要也有条件通过建立智能交通、智能监控系统等措施来提高老居住小区的管理水平。
三、治理措施与实践
老居住小区一般处于城市中心已开发建成地区,周边配套完善,生活、工作,特别是就学、就医方便,拥有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居民搬迁意愿低。在物权法的保护下,对原有建筑进行大拆大建是不可行的。同时,拆迁建设成本也很难承受。因此,只能通过就地挖潜改善的治理策略,实现停车供需矛盾的相对平衡、区域共治管理机制的可持续运行,才能解决老居住小区存在的社会治理难题。围绕上述思路,我们在实践中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确定治理对象。
城市居住区按照居住户数和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可以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布局形式。所谓老居住小区是相对于新居住小区而言、建设年代较早的居住区、小区或组团。封闭的居住小区一般都是在出让地块的基础上建成的,有专业的物业管理,其停车问题一般由小区内部解决。因此,对封闭的居住小区、出让地块本次基本不列入综合治理的范围。同时,由于老居住小区内部空间有限,其停车泊位的挖掘仅仅依靠内部空间的挖掘取得的效果有限,因此,需要依靠周边的城市次要支路等公共空间来改善停车条件,实现交通环境的提升。因此,我们将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对象定义为:2005年以前建成、有多个居住组团组成的、在非出让地块上建设的居住区或小区;治理对象应具备通过组团间城市次要支小路等公共空间整治整合的基本条件,以实现“交通序化、停车增量、环境美化、管理提升”的工作目标。
(二)明确治理内涵。
通过认真调研分析,我们认为,要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需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
1、城市支路整治。包括支路拓宽、断面调整、路面改造、断头路打通、景观绿化提升等,以改善道路设施,创造停车条件,保障消防安全。
2、停车泊位挖潜。包括挪用车位清退、支路及沿线机动车停车泊位挖潜、利用城市公共空间(含零星闲置用地、公园绿地与学校操场地下空间等)挖潜建设公共停车场(库)、利用周围公共建筑设施合理协调组织安排“错时停车”等。以充分利用小区及周围区域空间,增加合理停车设施。
3、公共交通完善。包括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进社区、常规公交站点布设以及公交支线合理增建等,通过增大自行车和公交站点的覆盖范围以不断提升城市公交服务水平,为“公交都市”创建做好配套服务。
4、交通组织优化。包括区域内交通流线调整,区域微循环组织、出入口道闸和岗亭设置、标志标线完善等,以序化交通组织,改善对外部交通的干扰,增加交通出行的顺畅性和便捷性。
5、管理信息化建设。包括综合监控系统建设、停车信息化建设,建立治安、停车、出行指引等一体化智能化信息体系。
6、区域共治体系构建。包括“大封闭”综合管理等,形成街道与城管、交警、治安等有关部门共同建立的联防共治体系,加强老居住小区居民的安全保障。
(三)健全工作机制。
遵循“政策支持、审批简化、重心下移、区域共建”的工作原则,建立市、区、街道“三级联动”机制。市建委(市治堵办)负责总体统筹,城管、交警、园文等市级各部门负责指导服务,各城区政府为组织实施的责任单位,属地街道为具体建设与日常管理主体。
1、摸底调查、制定计划。老居住小区综合治理计划由市建委(市治堵办)会同各城区政府,在充分摸底调查老居住小区现状、分析实施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确定。
2、方案设计、组织审查。老居住小区综合治理设计方案由街道负责委托有相关设计资质的专业机构编制,并组织公示。方案审查由市建委(市治堵办)、市城管委、市公安局交警局、市园文局、市公安局消防局、市财政局、市城投集团、市公交集团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以联席会议纪要方式予以审批。
3、建设实施、竣工验收。项目在区级政府部门立项和组织招投标,各区住建局具体负责老居住小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施工和监理招投标的监督与管理。项目竣工验收由各城区政府负责。
4、后续管理、区域共治。构建以街道为核心,与城管、交警、治安等职能部门实施联合管理的区域共治体系,强化政府的末梢管理,消除管理盲区。治安实现联网制,交警实现片长制,城管实现派驻制,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降低政府综合管理成本。组建联合管理队伍,充分吸纳社区现有40、50人员,促进社会就业。
(四)落实政策保障。
1、制度保障。出台《杭州市老居住小区交通治理指导意见(试行)》,为项目有序开展、加快推进提供政策保障。下发《关于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项目后续管理专题会议纪要》,为后续持续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杭州市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为有序开展下步工作奠定基础。
2、资金保障。出台《杭州市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资金补助办法(试行)》,创新利用现有支小路资金补助政策,对整治后6米以上支小路建设资金采用市区各一半的补助政策。区域停车日常管理及收费,统一调整由属地街道(社区)负责,保障后期日常运营管理,实现收支平衡及可持续发展。
四、综合治理初步成效
2014年杭州市老居住小区综合治理共涉及5个城区、11个街道、20个社区。通过大封闭、单行线、支小路整治、泊位挖潜、公共交通完善、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保障了生命通道畅通、改善了交通秩序,新增停车位3465个、新增20个公共自行车点“进社区”,实施了85条支小路微循环组织,完善11个综合监控中心,新增改造600多个监控探头,改造提升近16万平米绿化,美化了居住环境,提升了物业管理。“老居住小区综合治理创新实践”被多家媒体称赞为家门口的民生工程。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了消防通道与生命通道安全。老居住小区综合治理后,基本保障城市支路至少4m的车行道宽度不被侵占,使消防车辆、救护车辆等特殊车辆能顺利通行,保障了生命通道安全。
2、缓解了老居住小区停车难问题。通过拓宽改造街巷、整治支小路,合理布置路内停车泊位。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可用资源,通过空地、地下空间等合理挖潜停车泊位,大大缓解居民停车难问题。
3、改善了老居住小区道路交通环境。通过单行线交通组织、公交车港湾站点完善、公交自行车点增设等措施,改善小区道路通行环境和居民出行条件,序化了交通,消除了乱停车现象,减少了停车纠纷。
4、提升了老居住小区环境品质。项目同步实施环境整治,通过绿化提升、管线上改下、截污纳管等实施,一改以往的“脏、乱”现象,有效提升了老居住小区的绿化环境品质、为辖区居民创建了“绿色、环保、温馨”的居住环境。
5、完善了老小区物业管理。通过门岗外移实现“大封闭”管理,成立物业管理处,改变原老居住小区无物管或由街道社区代为管理的模式,对改造后的小区进行统一管理,从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保障小区物业管理井然有序。
6、构建了区域共治体系。老居住小区综合治理后,强化了城市末梢管理,形成了街道与城管、交警、治安等部门构成的联防共治体系,并充分利用治安监控、停车诱导等智能管理系统,全面提升了社会基层治理水平。
杭州主城区2014年老居住小区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新增停车泊位一览表
五、思考与建议
根据《杭州市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在2014年11个试点项目基础上,杭州计划用2-3年时间全面完成主城区范围内的老居住小区综合治理工作。届时,主城区20个街道60个社区、约15万户、近50万人将直接受益。为有序开展下步工作,真正把这项“老百姓家门口的民生工程”办实办好,我们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治理对象方面。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虽然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可以起到明显效果,但并非所有的老居住小区都能实施交通综合治理。对于那些利用零星地块插花建设的小居住组团、空间太局促没有实施效果的老居住小区,不具备实施条件,无法实现停车条件改善和交通环境提升。对该类老居住小区还需通过其他途径和方法来解决停车与管理难题。根据我们的调查梳理,目前杭州主城区有500多个2005年前非出让的老居住小区地块,其中符合治理要求的老居住区块(小区)为39个,涉及20个街道60个社区,约50万居住人口,仅占1/3。因此,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必须坚持“一区一议”的原则。前期要高度重视技术论证,对现有小区车辆数、增量数、泊位数等情况做到系统摸查;对现状资源是否有挖潜条件进行充分分析;系统研究动静态交通的资源统筹运用和方案优化;系统分析建设成效和实施的可行性,判断是否具备治理的条件,力求做到停车供需基本平衡。
(二)技术改善方面。
1、适度拓展道路,改善道路条件是前提。基于老居住小区的停车缺乏现状,小区内占道停车无法杜绝,应采取因势利导的方式来治理,以兼顾停车、行车和消防需求。针对不同的现状道路宽度、拓宽条件及交通组织方式,制定不同的道路宽度标准。一要确定小区内道路停车泊位合理的设置尺寸。老居住小区路内停车泊位宽度可以控制在不小于2 m,标准泊位长度按照5.5 m设置,部分区域可以结合树池、草坪等绿化要素,因地制宜地设置长度4~5.5 m不等的非标准车位。二要确定道路通行的最小宽度。有双向通行要求的道路行车宽度应控制在6 m以上,以满足双向二车道的最低宽度要求;有消防通道要求的单向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 m,以满足消防强制性规范要求;无消防通道要求的单向道路宽度不应小于3 m。
2、多方式挖潜新增停车泊位,实现停车供需矛盾基本平衡是基础。老居住小区配套设施中通常有学校和小区级公共绿地。学校操场和公园绿地的地下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建设地下停车库,地面空间按原功能提高标准进行复建。老居住小区、各居住组团往往与配套的医院、学校等公共建设用地犬牙交错,住宅停车和公建停车在时间和空间上可实现资源共享。通过道路改造挖潜、满足绿地率标准的宅间空地挖潜、地下停车库建设和错时停车等措施增加停车泊位。从可持续运行管理来看,必须在现状条件下实现停车供需矛盾的基本平衡,才能确保治理的成效。
3、推进循环交通组织,改善动静态交通环境是必要手段。老居住小区道路宽度有限,通过设置合理的循环交通组织和收费管理岗亭是实施长效管理的前提条件。尽管组织单向交通难免会增加绕行,但单向交通可以充分利用道路资源,消除拥堵点,有效避免纠纷,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在到达性为主的主要进出道路上设置管理岗亭,可有效规范行车秩序。
(三)工作机制方法方面。
1、必须坚持“三级联动”推进机制。实践证明,坚持市、区、街道“三级联动”机制是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顺利推进的有效保障。首先必须确立街道的主导作用,因为属地街道最清楚、最了解本辖区存在的问题和群众诉求,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民主促民生工作,确保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其次,由市级层面的统一协调与指导服务,既保证了综合治理工作系统性、科学性,又能帮助街道解决自身难以做到的需市级层面解决的各类难题。再次,明确各城区政府为组织实施的责任单位,可以整合全区各类资源,督促、指导属地街道按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2、必须坚持“一体化”建设原则。打破以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各阶段分开、各治理内容单打独斗的常规模式,将交通、管线、绿化、消防、信息化、城市管理等多专业综合设计、统一审批、同步建设、联合管理。通过综合施策,实现资源整合利用,有效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3、必须坚持“区域共治”长效管理。建立以街道为管理主体的集治安、城管、交警为一体的区域共治管理机制是老居住小区治理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在杭州市的治理实践中,实现了由街道牵头,治安、交警联合管理,城管入驻街道管理的区域综合管理体系。同时,完善治安监控、停车诱导等智能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保障24小时不间断管理,使人、财、物资源充分利用,全面提升社会基层治理水平。
4、必须全过程推行“民主促民生”。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涉及辖区每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如果得不到大多数居民的理解与支持,难以把这件好事办好。因此必须坚持全过程推进“民主促民生”。项目实施前要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得到多数认可才能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开展方案公示,听取居民意见。工程施工期间,要精细组织、优化工艺,最大化降低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接受群众监督,对公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回应和改进。项目建成使用后,要在充分征询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完善管理措施,确保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政策保障方面。
1、实施建设资金补助是动力。杭州市采取市级财政提供一定资金补助的政策。规定拓宽到6 m以上道路由市、区财政出资;对符合整治要求达到效果的老居住小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实行一次性包干补助政策,简化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些措施既体现了政府对老居住小区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也有效缓解了基层资金压力,提高了街道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2、力争收支平衡是长效管理的保证。对治理后的区域停车日常管理及收费,统一调整由属地街道(社区)负责,按现行停车收费政策实行,停车收费专款用于后期日常运营管理,是实现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
六、结语
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从本质而言,不是简单的停车位增加、单行线组织,而是实现资源的充分挖掘共享、有效的建设推进机制、可持续的长效管理以及政策资金保障等一系列由“交通治理”到“社会治理”的重要转变,从而实现以交通治理为抓手达到的住宅交通环境安全性与舒适性的提升。从技术措施方面,其主要改善途径是实现道路建设标准的提升、停车配建标准的提升、智能信息系统的完备、动静态交通的科学组织以及区域共治体系的建立。从工作机制方面,重点是要发挥街道在老居住小区治理中的主导作用,消除管理薄弱点,实现人、财、物资源有效利用。从政策保障方面,主要保障长效运行机制的收支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项创新性工作,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实践是对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治理难题的有益探索,还有不少值得总结的地方,需要在后续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完善。
第四篇:县级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的实践与思考
县级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日期:2010-12-28 访问次数: 199字号:[ 大 中 小 ]
安乡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田华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监督法》,近些年各级人大常委会都相应出台了专项工作评议实施办法。2009年,我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安乡县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暂行办法》,开始正式启动专项工作评议监督。该暂行办法出台当年,即对县规划管理和广播电视管理两个专项工作开展了评议,2010年又将对县农电管理、经适房和廉租房管理两项工作开展评议。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笔者作为一个全程参与者,有一些体会,也看到了些问
题,现就这些体会和问题作些探讨,以供参考。
一、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取得的成效
专项工作评议作为监督法实施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监督办法,越来越被各级人大常委会所推崇和运用,我县仅实施一年,即展示了该项工作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影响深刻。
(一)营造了浓厚的监督氛围
一是争取了县委的高度重视。从起草《安乡县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暂行办法》开始,县委就对这一新型监督方式给予了肯定和大力支持,指导下发了专门的文件,批转各部门单位遵照执行。在确定专项工作评议议题时,县人大常委会在广泛收集的基础上,向县委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几个被纳入常委会表决确定的初步议题,也得到了县委的完全同意。在2009年两个专项工作评议的整改阶段,县委、县政府根据评议意见,对两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并针对规划管理评议意见反映的城区垃圾中转站严重不足的问题,形成追加45万元完善城区地坑式垃圾中转站建设的工作意见,针对广播电视管理评议意见反映的广电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形成公开选拨录用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工作意见,等等。
二是得到了政府部门单位的普遍认同。监督法出台后,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成了人大常委会监督的主要手段,社会各界对此监督方式也逐渐了解和接受。但同时也形成了两种误解,一种是认为人大常委会“没事找事做”,“拨草寻蛇打”专挑刺,为难“一府两院”;一种认为觉得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专项工作就是走过场,帮“一府两院”唱赞歌,专门谋求“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和气”,这两种误解从侧面反映了以往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一些缺位或不到位,对人大常委会监督形象大打折扣。为增强监督实效,专项工作评议从最初的明确评议主体、确定议题,到后来的评议调研、处理、制裁等都严格依
据监督法按程序推进,按规矩处理,做到有评议就要求有审议意见,有审议意见就要求有处理,有处理就要求有回复,这样就避免评议工作泛泛而谈,找不到症结,达不到效果。同时,在开展专项工作评议时,既指出被评议工作存在的不足,也帮助找到了一些问题产生的客观因素,并且通过人大决议,帮助相关部门消除了一些工作障碍,作了一些正面舆论宣传。这样,被评议单位对专项工作评议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确信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
评议是动真格,既是来查找问题,也是来解决问题的。
三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安乡县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暂行办法》作为一种规范性文件下发下去,已被全县各部门单位所了解,但真正让全社会对此项工作有深入了解的,还是通过媒体宣传,以及走访代表和选民收集评议议题时,面对面地宣传。开展专项工作评议短短一年时间,此项工作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回应,有的积极反映问题,有的踊跃建言,有的热心跟踪评议过程,有的及时反馈整改效果。目前,全县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开展专项工作评议的氛围,足见专项工作评议这种监督方式已深入人心。
(二)创新了人大监督方法
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是监督法明确的六大监督手段之一,并排在首位。专项工作评议与“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相似但并不相同,前者源于后者,又超于后者,是
后者的延伸。
一是评议对象范围有区别。“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一般只局限于评议“一府两院”中有人大常委会任命对象的部门工作,很少涉及“管辖范围”外的部门工作,而专项工作评议把政府直属机构和本行政区域内的上级垂直领导机构也纳入评议对象范围。如我县把农电管理专项工作纳入今年县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范围进行评议,就是基于监督法和暂行办法界定的监督范围,对那些虽然不是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命,但只要他们负有社会管理职能,承担地方法律职能,就可以纳入评议范围,专门听取报告,组织开展评议。
二是评议的内容有区别。“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一般只对“一府两院”的某一部门单项工作开展评议,如听取审议水利工作就只有水利部门参与,民政工作就只有民政部门参与。且“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一般属例行评议,如我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水利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报告等,都属一年一度的“规定动作”,人大常委会监督这些工作,从主观上讲有一定被动性,而专项工作评议内容是通过监督法规定的六种途径反映的问题确定。这样就决定了专项工作评议具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代表性。确定的专项工作评议议题,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也就是“急事”,必须先办的事。二是集中性。是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渠道共同反映的问题,也就是反映比较一致的问题,关注度较高。三是普遍性。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时期都存在的问题,涉及
面广。我县自启动专项工作评议以来,确定专项工作评议议题基本按照以上三个特征选题,通过科学选题可以体现人大监督关注大事,注重大局利益的责任意识,也展示了人大监督的大气。
三是评议的程序有区别。“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一般要经过年初制订计划、确定对象、视察调研、形成意见、听取报告等程序,而专项工作评议在此基础上,头尾都加了一些重要程序。如在开展评议之初确定议题阶段,就多出了采取发布公告收集议题,整理议题,确定初步议题,票决确定正式议题等程序。而在后期,不是一评了之,而是在形成常委会评议意见之后,还要交被评议部门整改落实,并进行跟踪督办,会议测评票决,公布测评结果等程序,真正实现了评议之后有回音。
(三)取得了良好监督效果。
一是部门单位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增强。专项工作评议既是一种监督行为,又是一项普法活动。通过评议专项工作,一方面,促使被评议对象对专项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执法检查,广泛开展法律宣传,让社会各界对相关法律法规也有进一步认识,客观上要求议题涉及部门单位要依法行政。2009年,通过评议规划和广电两项工作,两个被评议单位对照本部门涉及的城乡规划法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进行了认真整改,杜绝了一些违规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同时,也给其它未被纳入专项工
作评议的部门单位给警示作用,促进依法行政。
二是部门单位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专项工作评议把部门工作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起到了一个桥梁纽带作用。以前人民群众对一些焦点敏感问题,找不到有效解决途径,现在可以通过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这个正式渠道进行诉求,并能得到最大程度地解决。一些单靠某一部门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人大常委会出面协调,把一些工作任务细化明确到一些关联的责任单位,既减轻了主体单位的压力,也增强了其主动靠前
为民办实事的积极性。
三是部门单位主动接受监督积极性明显增强。开展专项工作评议既是监督也是支持。2009年,被纳入当年评议的两个单位尝到了开展专项工作评议的甜头。如广播电视管理专项工作,针对有线电视信号弱,节目制作质量差,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常委会形成评议意见后,县政府进行专题研究,对广电事业经费拨款进行了追加,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提升采播队伍整体素质的人才引进激励办法,责成负责电视节目输送的电广传媒公司加大投入、添置设备、整改线路,针对低收入阶层收看有线电视难的问题专门制定了相关优惠措施,等等。
二、开展专项工作评议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专项工作评议所经历的时间跨度大,几乎贯穿了全年始末;经过的程序多,在常委会和被评议单位间有好几个来回;评议质量要求高,要求对评议意见有整改,还要有回复等。可以说专项工作评议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牵动一系列的主、客观因素来共同完成,也正因为环节多,在具体操作中势必会出现一些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
一是确定议题广泛性还不够。我们在开展专项工作评议时,虽然严格按照议题来源的六个渠道进行收集,范围涵盖比较广,但最终议题确定并不十分理想。一方面表现为收集议题接触面比较窄。由于该项工作启动以来时间短,社会知晓度低,在收集议题时,仅接触到县代表这一级,没有更深层次的接触乡镇代表和广大选民。另一方面表现为一些反映集中、矛盾突出的问题,没有纳入评议范围。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城镇低收入阶层就医、基层组织低限运转、乡村债务化解、农村土地流转等难题。这些问题虽然反映最多最为突出,各级也已经认识到严重性,但又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作为议题来评,评不出什么结果,就是评出了结果,转到政府也落实不了,这样反而影响了人大的威信,不如放弃评议,这样最后确定的议题的代表性就大打了折扣。如2009年我们在审定初步议题时,对群众反映问题突出的殡葬管理专项工作,因矛盾复杂,一时难以解决,最终放弃纳入评议范围。
二是评议对象针对性还不够。2009年,我们在评议规划管理工作时,随着评议工作的逐步深入,发现规划管理工作不仅仅只涉及规划工作,还涉及到建设、管理一系列复杂问题,建设、城管、房管等部门都应有一定的工作职责,评议时只把规划管理部门列为评议对象显然不全面,最后在评议整改时,就难免出现责任包办、分担不合理、畸轻畸重的现象。一名多次旁听评议会议的科局负责人甚感纳闷:每次开会通知我们来,来了又好像领
不到什么具体工作任务。
三是评议调研专业性还不够。往往评议一项专项工作,可能会牵涉到许多专业问题,但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并不是专业人员,仅靠他们组织评议调研,必然会形成从评议对象的汇报材料中进,然后又从材料中出的局面,形不成有深度、有价值、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评起来也没有底气,达不到好的效果。如我们评议广播电视管理专项工作时,许多群众普遍有按需收看电视频道节目,按收看频道付费的愿望和要求,但广播电视管理部门给予的解释是没有相应的技术设备,调查人员当然对此答复不满意,但又不
能从技术上进行深度评议,从而达不到应有评议质量。
四是评议测评的科学性还不够。在专项工作评议的程序中,最核心的环节就是测评票决,这也是专项工作评议区别于“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重要方面,也是专项工作评议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没能走出“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
报告”的旧路,仅由数额较少的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测评投票,难免出现代表性不够,专业性缺乏,如果个别委员“心一软”“放一马”,测评结果准确性就会大打折扣。另外,测评的方式也值得商榷,仅靠“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种类型来作为评价标准,略显抽象,容易走入打“印象分”的误区,不能客观反映评议整改效果。五是评议整改执行力还不够。评议的最终目的,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人大常委会形成评议意见之后,交有关部门进行整改落实,但由于一些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在整改落实时出现“龙头起,蛇尾怏”的现象。如我县在评议广播电视管理专项工作时,针对电视节目中插播保健品广告过多的问题,要求广播电视管理部门进行整改,但由于这笔广告收入是他们重要的经费来源,缺额部分政府又不能解决,若执行整改,必然造
成短收,不执行,群众意见大,形成两难局面。
三、专项工作评议几个重要环节的把握
以上所述几个问题是我们在开展专项评议工作经常会遇到的难题,笔者认为,开展专项工作评议是一项程序性很严的工作,只要我们严格遵照程序,扎实开展工作,并不断修
正和完善操作办法,就能获得评议成功,取得评议实效。
(一)评议什么工作:群众说了算。监督法第九条规定的六种专项工作评议议题来源,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人民群众。由于人大工作涵盖面广,议题确定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能求全求多,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在遴选供常委会票决的初步议题时,既要体现常委会的工作职能,又要使人大工作始终牢牢把握住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人大常委会的评议工作既体现民意、代表人民利益,又与县委、政府整体部署步调一致,形成工作合力,对于一些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正确面对,虚心接受评议,作出合理解释,诚意给予答复,切忌采取回避态度,既伤了人民的感情,也影响了县委、人大、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二)评议哪些对象:涉及谁就评谁。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往往影响比较大,涉及面比较广,可能要牵涉多个主管部门,这就要求人大常委会在开展评议时要秉承“管方向、管大局、管大不管小,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制定严密的评议方案,把凡是涉及被评议工作,有具体工作职责的部门单位全部纳入到被评议对象中来,并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如今年我县拟对经适房和廉租房建设管理专项工作开展评议,评议的主体对象是房管部门,但民政部门与此项工作也有联系,我们就得把民政部门一并列
为评议对象。
(三)评议怎样定性定量:充分听取专业人员意见。专项工作测评往往涉及许多专业方面问题,必须要有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调研、评议、测评全过程,以增强评议的权威性。
首先,要探索建立评议量化机制和评议制度,对评议活动的组织、实施、量化标准确定原则,评价程序细则等进行规范,并形成制度。其次,要确定具体的测评量化标准。每一项专项工作都有其特定的评价体系,这样就需要组织以专业人员为主体的评估队伍开展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用专业量化指标进行考核。此外,还要把三种定性结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分解成一种可以按照相关专业数据确定出等次的定量指标,以供常委会测评时按图索骥、有的放矢,测评才不失偏颇。再次,测评会议上要安排议程听取专业人员的测评报告。专业人员的调研报告应该最具权威性,最有说服力,是一种最接近事实的反映。我们这里说的专业人员,包括专项工作涉及的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是在业内有较高威望的资深专家,必要时还可以外聘专家参与调研评议。
(四)评议测评质量如何保证:扩大测评投票范围。为体现民意,保证测评质量,人大常委会可考虑多邀请一些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旁听会议,在测评时可以邀请与被评议单位有密切联系的人大代表和服务对象代表参与投票表决,以扩大投票面,保证测评的代表性,科学性,准确性。要引导和鼓励与会人员积极发言,也要给被评议单位解释和申辩时间,真正达到评议者有理,被评议者服气的效果。
(五)评议意见怎样督促整改:要善于用“狠招”。一是要对评议意见进行公开。评议工作是“室内工作”,要把评议结果拿出去“晒一晒”,要通过电视台、网站、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让全社会都了解和关注评议工作,并随时跟踪评议意见整改落实进程。二是要对评议意见形成规范性文件进行交办。不仅要将文件下发到相关被评议单位,还要抄送到全县其他单位,甚至抄送给县委、政府主要领导,让各级各部门都来关注评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三是要对评议意见进行跟踪督办。要将督办结果向全县各级各单位进行通报。在督办方式上,可采取常委会督办和各工作委员会督办相结合的方式,必要时,由常委会主要领导亲自督办。四是要明确具体的整改期限。被评议单位在收到评议意见后,一般在二个月内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整改情况的书面报告,对一些涉及全局,研究处理工作量大,短时间内难以见效,不能如期整改到位的问题,在向人大常委会进行说明并征得同意后,可以适当延长办理和报告期限,但也不能超过6个月,且要将延期原因向社会公开。五是对评议意见整改落实不到位的要敢于运用质询、罢免等强制措施,对相关单位主
要责任人要进行严肃处理,以保障人大监督的强制性、权威性。
第五篇:关于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国以人兴,政以才治。高技能人才作为企业职工优秀代表和技术核心骨干,在生产任务执行、技术成果转化、修理工艺研发和疑难故障攻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持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保持健康、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将会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优质、不竭的动力。凯灵船厂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做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建设;思考
凯灵船厂作为一家船舶建造、维修的大型企业,始终凭着过硬的质量、可靠的周期、较低的成本取得了市场优势,在船舶行业发展趋势下探、前景低迷的环境中逆势前行,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与同行业的竞争中一枝独秀。这一切离不开企业拥有的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工厂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强企”战略的重点,纳入了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
近年来,工厂通过各种举措,不断加快建设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工厂高技能人才数量明显增加,占在岗职工总数的31%,其中高级技师94人,占6%,技师237人,占14%;这一数据在同行业中屈指可数,极大地解决了工厂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加强高技能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
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不断涌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不论生产优质的产品或者提供可靠的服务,都需要在以往相对“简单粗放”的级别上向精细复杂化转变。同行之间的较量更多趋向于细节竞争,只有比对方做的更好或者说更加精益求精才能取得竞争优势。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人,尤其在船舶装备大量使用高科技产品的今天,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大。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的成败。技能人员担负工艺转化和实施,实现产品成形的整个过程,其作为技术核心骨干,在任务执行、技术成果转化、维修工艺研发和疑难故障攻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取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就必须紧紧依靠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支撑。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健全技能人才建设管理机制
良好的制度是技能人才建设的重要保障。工厂立足于企业实际,从健全高技能人才建设组织机构入手,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不仅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规范,而且促进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良性运作。
工厂设有技能考核评审委员会,厂长任主任委员,党委书记和人事副厂长任副主任委员,其他厂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专家等24人任委员;下设6个专业评审组及办公室,各部门设有评审工作小组。为做好工作,工厂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并充分利用《凯灵报》等宣传工具进行宣传和鼓励,形成了倡爱岗敬业,重岗位练兵,励岗位成才,用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同时,根据《工厂中长期人才规划》,先后制定了《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技师评聘管理办法》、《技师评聘分开,受聘人员实施职务津贴暂行规定》、《职业技能竞赛暂行管理办法》、《“师带徒”管理办法》、《“师带徒”工作考核评价办法》《青年岗位能手考核细则》等管理办法;组织实施了《关于开展工厂三年150名新技师培养工程的通知 》、《关于*年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工厂技能大师、技术标兵、技术能手评选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年职业技能“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的通知 》、《关于实施职工专业技术书籍购买补贴的通知》、《关于开展专业技术人员任期考评的通知》等规章制度,通过有序规范地执行,从而逐步建立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有效地保障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2.2 明确发展目标,搭建良好的高技能人才成长平台
2.2.1 按照“人才强企”战略,确定发展目标,引领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向。
工厂着眼船舶装备信息化发展和工厂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制定了未来十年的人力资源主要目标: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优,爱岗敬业,善于解决难题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力争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技能创新和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2.2.2 建立岗位成才平台,构建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 “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比武等各种技术攻关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为员工构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使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工厂每年举行各项技术比武活动,通过比武选拔出的优秀职工在舟山市技术比武中共取得了团体1个第一名,7个第二名,1个第3名;个人3个第一名,3个第2名,5个第3名的好成绩。此外,近5年来,工厂还取得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25个,其中4个全国奖,2个全军奖,8个省级奖,10个市级奖,1个舰队奖,为工厂争得了荣誉。
2.3 创新激励举措,完善激励机制
2.3.1 加强高技能人才评聘管理,实行岗位津贴制度。
工厂不断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共有89人取得高级技师(一级)职业资格,183人取得技师(二级)职业资格,143人职得高级工(三级)职业资格。按照评聘分开的原则,把职业资格、技能等级等作为技能人才准入条件,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资格后,工厂还要开展一轮聘前考核,符合条件者方能被工厂聘用,致使技能人才管理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同时,实行高技能人才的动态管理,加强技师、高级技师2-3年一次的任期考核,注重任职期内的业绩贡献。落实技师、高级技师有关待遇,按月给予发放岗位津贴:技师受聘当年65元/月,依次类推;高级技师受聘当年在技师津贴基础上增加30元/月,第二年再增加30元/月。另外,高级技师、技师差旅费用报销标准分别按副厂级领导、中层干部享受。
2.3.2 鼓励职工热爱学习,拓宽知识范围,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实现岗位自学成才。工厂每年对职工购买专业书籍给予一定标准的补贴,分四档:高级技师300元/年,技师200元/年,高级工150元/年,中级工及以下100元/年;对提高学历取得岗位对应专业学历证书的职工给予学费报销,平均每年报销学费约100余万元。
2.3.3 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鼓励高技能人才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
积极采取“师带徒”方式,建立完善“绝技绝活”传承机制,努力造就一批重点工种、重点工艺、重点专业技术能手;积极开展技能大师、技术标兵、技术能手评选活动,增强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截止目前,工厂共评选出25名技能大师,50名技术标兵,99名技术能手,其中5名技能大师也是市级技能大师,1名是省级首席技术,63名获得市级技术能手称号。被评选上的高技能人才除省市奖励外,另由工厂对其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相应奖励,其中技能大师7000元/年,技术标兵 4000元/年,技术能手2000元/年,连续享受3年。
2.4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全方位加快促进技能人才成长
2.4.1 尝试建立社企、校企联合机制,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我们优先从职业技术院校接收优秀毕业生,建立健全以工厂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工厂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依托工厂技工学校和地方技师学院在工厂有关岗位中选拔一批技术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加大船舶特色专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2.4.2 积极探索实践,采取多渠道努力提高技能人才队伍总体水平。
为了系统地提高职工文化技术业务水平,工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针对岗位需求和职工的特点,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多渠道的培训,提升在岗职工技能;并结合技术创新、技术改进和项目引进,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近五年来,工厂共举办了33期培训班,参加各种培训人员达6100人次,送外参加特殊工种培训取证1085人次,送外参加地方专项技术、设备维修、最新实用技术及专项管理培训938人次,培养在职大专生114人、专升本71人,硕士研究生6人。
2.4.3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构筑技能人才梯队。
为引导和带领青年职工立足本职,热爱学习,苦练技能,岗位成才,树立青年职工的楷模和榜样,构筑技能人才梯队,工厂每年按不超过青工总数的2.5%从青年职工中评选出一批“青年岗位能手”。五年来,共评选出87名“青年岗位能手”。通过评选和表彰,起到了青年岗位能手示范引领作用,年复一年,逐步形成了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综合素质高的技能人才梯队。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3.1 正确处理好任务需求与合理储备人才的关系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因市场因素,面临的任务呈现出不均衡的特性。企业效益的起浮变化会相应引发个人利益变动,从而形成了人才的流动。诚然,企业培养和储备高技能人才与任务需求之间或多或少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尤其许多企业一旦遇到生产任务需求下降,市场行情低迷,由于从企业的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并没有采取必要的“留用”措施,容易导致人才流失,溃散多年培养的人才队伍。而当经济形势复苏,生产任务紧张,又会面临着人力不足的尴尬。
因此,企业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有备无患,尤其要根据生产任务的预测,对由企业自己培养,掌握生产主业技术技能的核心人才、技能骨干无论在生产任务的旺季或淡季,就算付出较大的代价是,也要采取必要的留用措施。比如可以用事业、感情、待遇等多举措留人,确保高技能人员扎根企业,安心服务,为企业的发展储备后劲。对生产专业领域通用型技能人才在企业生产形势不良的特殊情况下也可鼓励自由流动,保持企业经济效益的平衡。
3.2 注重加强薪酬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薪酬激励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杠杆、调节作用举足轻重,是促进人才建设工作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利用薪酬激励措施的同时,更要关注技能人才的精神需求。既要通过职技工资、技能津贴的调节调动员工钻业务、练技能的积极性,又要通过开展岗位练兵、同台竞技等各种活动为技能人才提供施展技能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要充分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认识到员工在满足一定物质需求情况下对于精神需求的追求,激发员工主动作为和敢于担当的工作意识,以便为企业以及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同样要继续坚持“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要形式的激励机制,积极营造更加浓厚的爱岗敬业、岗位成才氛围,扎扎实实地搞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提升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加快打造一支能打仗、打硬仗、打胜仗的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推动工厂不断向前发展。
3.3 要处理好“拥有”和“使用”的关系,真正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的多少是企业实力的象征,拥有一支技能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不仅可以确保企业更好地完成生产任务,而且会为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竞标中产生一定的宣传效应,赢得头筹。但拥有高技能人才并不完全等于企业发挥了高技能人才的作用。客观上,建设和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关键目的就是使用,而不是为了“拥有”或者“占有”。因此,我们理应改变“拥有”和“占有”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技能人才的作用,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鼓励技能人才的本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高技能人才建设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过程中,还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需求,细化区分各个生产专业领域对技能人才的不同需求情况。比如区分出关键、重要岗位和一般岗位,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区别对待,树立“以用”为本的原则,并给予不同的待遇和聘用条件,使技能人才的培养成本和使用成本达到均衡;要尽可能避免对于一般性普通岗位投入过多的建设资源,而人才的使用价值却无法完全得到体现。
总之,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永恒课题,只要能充分结合企业的经营实际,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合理搭建好人才发展平台,综合运用经济利益调节等各种激励手段,必将会建立起一支适应企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更好完成企业各项任务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