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就业专项资金投入与使用的几点建议
关于就业专项资金投入与使用的几点建议
《就业促进法》第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的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以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等。
07年以来,我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同省及保定市沟通联系,逐步加大对就业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累计拨付3442万元,且历年拨付总额呈现出增长趋势,有效推动了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专项资金的有效使用,对稳定城乡就业局势,消减和克服金融危机对就业工作的不利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在对专项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资金的来源单一。专项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拨款,其它渠道的资金来源很少。
二、资金的体量较小。本级财政投入的能力相对不足,2007年市本级投入为148.3万元,2008年,市本级投入为56.27万元,2009年市本级投入为76.39万元,差距显而易见。
三、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地方各级政府、财政、劳动保障部门对就业创业工作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规定、办法等,但是涉及管理、监督好专项资金的条款却很少,即使有,操作性也不强。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专项资金的投入和使用,能有效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调动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积极性,改变劳动者就业观念,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此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为促进就业提供资金支持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享受扶持政策人员的范围扩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市需要扶持的下岗失业人员数量几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到2010年5月底,我市共有下岗失业人员18445人,因此我市就业压力将不断增大,所面临的就业任务将会更加繁重。
我们建议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多渠道的社会化就业资金筹措机制,保证各项政策补贴及时落实到位。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严格预算管理,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力度,以保证就业再就业工作需要。二是积极争取支持。加大跑部进厅力度,争取上级更多的就业专项资金支持,整体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三是强化资金整合。在确保失业保险金支付的前提下,加大资金调度力度,按规定比例将部分结余失业保险基金并入就业专项资金统筹使用,保证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到位。
二、充分发掘潜力,多渠道筹措就业资金
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就业工作的瓶颈,努力拓展资金来
源渠道,可以缓解资金紧缺的矛盾。我们认为,可以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以捐助、赠予等方式,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资金支持力度,拓宽资金渠道,广辟资金来源。
三、加强监管,确保就业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建立财政、审计部门对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的跟踪监督长效机制,是让广大求职者充分享受到专项资金扶持的重要保证。因此,将就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列入绩效检查和年度审计工作计划,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就业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落实到位,建立就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跟踪监督长效机制,保证就业专项资金真正用之于民。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七日
第二篇:客运公司安全资金投入与使用制度
安全资金投入与使用措施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事故隐患整改和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提出和使用能及时、到位,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由财务资产部负责管理。
第三条安全资金投入
一、公司安全机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应按上级管理部门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二、公司安全机构领导组、主要负责人对由于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三、财务部每年做好安全投入资金的相关报告。
四、安全投入费用包括:
1、安全生产管理费用;
2、安全资料的编印、安全标志牌的购置、安全宣传栏的设置、安全宣传横幅的购置等费用;
3、安全培训及教育费用(包括从业人员的培训、安全管理人员的考察、培训等);
4、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包括的费用;
5、事故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投入、维护、保养费用;应急救援预案的维护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费用;
6、消防设施与消防器材的配置、维护、保养费用;
7、在役营运车辆、设备的安全评价费用;
8、应急费用;
9、安全科技投入;
第四条安全资金的提取和使用
1、财务部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资金,加强对安全资金投入与使用的管理。
2、安全资金按总公司计划提取。
3、安全资金由财务部按月提取,计入成本费用,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安全生产,不得挪作他用。
第五条对不按规定使用安全资金的,公司将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罚,罚款数额由公司安全机构领导组核定,罚款的收入,应如数上缴公司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帐户,统一调配使用。
第三篇:2.5附件:《安全教育培训专项资金投入、使用办法》
附件:
《安全教育培训专项资金投入、使用办法》
为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的力度,提高整个公司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水平,适应新的形式发展,确保安全教育培训资金投入的及时和准确到位,特制定本办法。
一、安全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的用途
1、用于购置或编印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的参考书刊物(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教材、辅导材料等)、宣传画、标语、幻灯及教育光盘等;
2、用于“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义务消防员”等培训和再教育费用、取证(内部培训);
3、用于“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义务消防员”等和一般工人的教育培训、取证(外部培训);各类证照的年检、延期换证工作等。
4、用于应急预案培训等费用。
二、投入使用计划
(一)资金、人力、物力的准备
1.资金
公司今年投入资金50000元做为安全教育培训资金(以后视实际情况逐年递增),其中电脑等硬件设备3000元,聘请师资2000元,学习用品2000元(内部培训)其余4500元款项用于“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义务消防员”等工种人员的外部培训(省建管局组织的)。公司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专户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管理。安全生产资金,专用于保障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2.人力
公司设专人负责员工培训教育工作,公司级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安全管理人员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项目级由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或者从事五年以上有施工现场实践经验人员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班组级由专业技术人员和班组长及从事五年以上有经验人员对班组进行安全教育;公司职工还将参加各上级部门组织的岗位培训及每年的继续教育等培训;此外,公司将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人员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专家等组织大家培训,以保障安全教育培训的实际成效,真正达到教育职工的目的。
3.物力
公司设立信息化多媒体教室,充分利用宽带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实施教育,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培训软件及具体实例,进行适时教育、培训,考核,增强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更方便、快捷,为教育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安全教育培训对象:
公司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义务消防员以及公司其他员工。
(三)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及内容:
1.公司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30学时。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行业规章制度、规程、规范和标准;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安全分析。
2.项目经理的安全资格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30学时。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制度、规程、规范和标准;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安全分析。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具体的安全生产事项,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机台作业班组安全生产教育应包括遵章守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卫生事项,典型事故案例,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等项内容。
3.专职安全员的安全资格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40学时。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劳动卫生知识、职业病危害预防知识和安全文化知识,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工伤保险政策、法律、法规;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方法;事故现场勘验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4.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30学时。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等。
5.其他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料员、现场急救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30学时。
6、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参加每年冬季公司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得少于20学时;
(四)安全教育培训措施
1、每个工程开工前,所有需进场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公司、项目部、班组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工作,每有1人未教育,罚项目经理、安全员款各50元,不懂安全操作技术每人罚项目经理、安全员30元,未记录、教育人未签字罚安全员款10元。
三级安全教育内容
(1)公司一级的安全教育内容为:
①国家和地方等上级有关安全施工(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本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等。
②本公司的工作性质、劳动组织、生产机构及施工(生产)工艺过程,劳动保护规定及各项政策规定。
③本公司的主要施工(生产)范围及危险源,历年来事故教训和事故安全教育以及防护措施要求。
④遵章守纪,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⑤培训时间不少于15学时。
(2)工地(项目)一级的安全教育内容为:
①本工地的安全施工(生产)内容、安全制度、生产特点、工地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设备特点,预防事故的措施方法及自我防护意识技能。
②作业区的环境及危险源,施工(生产)、设备情况及事故教训,施工生产纪律及文明施工要求。
③思想教育及劳动组织教育。④培训时间不少于15学时。
(3)班组(一级)的安全教育内容为:
①班组的施工(生产)任务、劳动组织、技术操作要领和标准化作业要求,岗位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活动要求。
②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包括伤亡事故、机械设备事故的经验教育。)、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以及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机具的性能及安全生产作业特点和安全操作方法。
③岗位区域的作业环境及危险源、设备运转情况。④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防护要求。
⑤遵章守纪、班组安全生产公约教育,提高集体安全观念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⑥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
2、结合本部门施工(生产)情况、劳动纪律、事故教训及上级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和指示,并针对安全检查出来的问题、工地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全体职工安全教育活动,工段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本工段职工的安全教育活动,班组每天班前应进行针对性强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交底。由项目部安全员对所有施工人员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必使警钟长鸣,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变换工种的职工待岗后返岗前要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是拟到工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环境、劳动纪律、技能训练,必须接受不少于20学时的工种教育及安全交底教育,经考核合格者方可变换,每一人未经教育罚项目经理、安全员各50元,未记录、教育人未签字每人罚安全员款10元。
4、各班组每天班前、班后必须对工人进行有关教育,有一人次未教育,罚班组长10元,未记录一次罚款10元。
5、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要对使用者(操作者)进行工艺性能、操作要求的安全技术培训并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6、特种作业(电工、焊工、架子工、机械工、起重工、打桩和机动车司机、塔吊司机及指挥、人货两用电梯和起重司机、司炉工、爆破工及其它从事特殊作业的工人)人员须经专业技术培训、考试,由当地劳动部门考核合格,发给5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许可证方可持证上岗,并按规定定期复核。取得特种作业证的,仍然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每年一次,15学时以上。
7、凡是经教育培训的人员考试不合格者应参加第二次学习(学习时间误工费和学费自理),如果二次不合格,将调离岗位或辞退。
8、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管理干部教育、换岗教育、不违章教育以及开展日常性安全教育活动、各种安全会议等,都应登记和记录在册。
三、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投入保障制度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投入保障制度 为了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安全生产资金的供给,公司根据安全生产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保障制度,如下:
一、公司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专户,由财务科长和安全经理共同签字方可启用,以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二、新开工工程,在项目承包合同中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特点约定安全生产资金占总造价百分比不小于1%。
三、每次甲方转款后一周内,财务科按合同约定之比例将安全生产资金划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帐户。
四、项目部对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五、项目部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支出由该项目项目经理和安全员共同签字批准使用。
六、对安全生产违章者给予经济处罚,罚款数额由公司安全经理核定,罚款的收入,应如数上缴公司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专户,统一调配使用。
七、项目部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帐户在工程结束时的结余,应全额上缴公司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专户,不得挪用。
八、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成绩优异的项目部、班组、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资金不使用公司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平顶山市同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08年元月6日
第五篇:杭州市人才专项资金投入和产出的实践与思考
杭州市人才专项资金投入和产出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钱塘理论
杭州市委人才办副主任 徐国联
2005年,市委下发了《杭州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委办〔2005〕2号)文件,设立市本级每年人才开发专项资金5200万元。人才作为一种智力资源和其他产品一样,同样应遵循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原理。本文结合近几年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就人才投入与产出作了些分析和思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用好资金,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文中所讲的“投入”,是指市本级财政的投入,不包括人力、物力和用人单位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所讲的“产出”,主要是社会效益的产出,也包含部分经济效益的产出。
一、人才投入理念的发展与形成人才投入理念的发展和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从这个发展过程来看,尤其是2003年历史上首次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我们可以梳理出目前已经形成的如下一些基本共识和理念:
(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过去我们一般以拥有的物质资源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实力和后劲。但随着物质资源被人才、知识、科技和信息等新兴资源所取代,资源的含义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加速的时代条件下,人才资源在各种资源中已成为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二)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理念
发展经济,过去更多的是跑项目、引资金,而现在转向了跑人才,引智力。无数的事例证明,一个优秀人才可能会使一家面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一个优秀人才可能就是一个项目,甚至一个产业。而人才投入是一种智力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它会产生乘数效应,带来很高的回报率,这个理念目前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但人才投入的产出也有其滞后性的特征。尤其是人才的培养,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及艰巨性。
(三)人才投入优先的理念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发展时期。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对人才资金优先安排,是化解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理性选择。国外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腾飞和跨越式发展,必须优先投资于人才。当前我们可以看到和听到,一些先发地区都在实行资源开发的重大转移,即由物质资源的优先开发转向人力资源的优先开发。通过加强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四)人才投入多元化的理念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进行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行政和企事业单位是人才资源的无偿占有者。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使用单位是多元的,决定了人才投入也应当是多元的,政府、社会、特别是企业等都应当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体。因此,按照市场机制的办法,多渠道的投入,“谁投入、谁受益”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当前,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鼓励支持社会和用人单位投入,积极引导家庭个人投入,一个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组织以及家庭个人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和发展。
二、我市人才专项资金的投入及产出
据核算,自2005年启动杭州市人才专项资金以来,至2007年10月,我们市本级财政预算投入人才专项经费16亿元,实际使用约1亿左右。这些经费根据《杭州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主要用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从投入后产出的情况来看,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了一大批再干20年的干部
这几年,在人才培养上共计投入了约6500万元。一是“MPA”工程培养了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学会战略思维、懂得国际惯例的党政领导人才。市里先后选派5批共148名中青年干部到美、英等发达国家攻读一年期的MPA硕士学位,现已有123人学成回国,获得了美国肯尼索大学和英国特伦特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他们不仅带来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而且学以致用,推进了工作。二是“356”工程培养了一大批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四年来,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共举办15期工商管理总裁高级研修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举办1期短期研修班,培训了740家重点骨干企业中的主要经营管理者826人。结合境外学习考察举办经贸洽谈会18场,达成协议项目80多个,涉及合同金额12亿美元。“356”工程还获得了全省组织工作创新奖。三是“131”工程培养了一批新世纪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近几年,全市共选拔和培养了1592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期间,有2人获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4人获杭州市首届杰出人才奖,2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共承担和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02项,省级科研项目596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有30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有191人。其中相当一部分科研成果和项目转化成了实际生产力,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四是“815”工程和“125”工程分别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同时,还培养了一批紧缺专业的高学历人才。
(二)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和海外留学人才
这几年,在人才引进上投入约1100万元。一是引进国家级的顶尖人才有新进展。2005年国家文化名人、著名作家余华同志来杭落户工作,200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蕴博带着团队和科研成果来杭与市机械科学院合办企业,今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苏锵又带着团队来杭州市化工研究院工作。二是到国外招聘海外留学人才实现零的突破。2005年,杭州市组团到北美招聘海外留学人才是我市历史上零的突破。2006、2007年又分别组团到欧洲和澳洲招聘海外留学人才。不仅成功引进了一批海外留学人才和项目,而且在这些海外地区宣传扩大了杭州的影响。目前实际到位的有47人,来杭投资13家共230多万美元。三是引进了一批外国智力。近几年,我市每年引进美、英、德、法、俄等十几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和管理专家在100人次以上,帮助有关企业解决了一大批技术难题,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增效。四是市级机关引进了一大批高学历人才。自2005年以来,市级机关引进录用硕士研究生以上的高学历人才130多人,改善了机关公务员队伍的年龄和学历结构,也为机关公务员队伍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搭建了一批吸纳人才发展的平台
这几年,在人才载体建设上共计投入了1300万元。一是加大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2005年以来,新成立了3个留学人员创业园。目前,在杭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有近3000人。二是加大对留学人员创业资助。加速推进留学人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速度。如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大型钢铁、石化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出口美、英、日等国,2006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28亿元。三是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我市现有博士后工作站31家,占全省(70家)的45%。今年新招博士后研究人员14人,新立博士后课题21项。四是在国外建立了杭州海外人才联络站。2006年,我市与德国阔博公司建立了杭州市第一个海外人才引进联络站,为今后开展日常性的海外人才和项目引进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激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干事的热情
2006年,我市首次开展了杭州市杰出人才奖和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评选工作,全市共评出杰出人才奖人选19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选50人,这两项工作共计投入了910万元。开展杭州市杰出人才奖评选和杭州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高层次人才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对广大人才的鼓励和鞭策,营造了“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五)推进了各地加大人才投入的力度
据了解,我市对人才专项资金投入的力度,在全国和全省其他城市都是领先的,具有广泛的示范、带动和辐射效应。2006年5月,浙江省首个《浙江人才发展报告》在点评全省各地人才竞争力中写道:“杭州重视人才培训,人才专项经费的投入在全省属前列”。全市各区、县(市)受市里的带动和影响,也都设立了人才专项资金。其中,许多项目在市里给以资金资助的同时,区、县(市)也都给予了相应配套资金的资助。全市各级加大人才资金的投入,进一步推进了全市的人才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极大地提升了全市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上,我市高级人才指数已经连续3年排名全国第3位;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上,我市人才竞争力指标也连续3年排名全国前6位;浙江省去年公布的首个《浙江人才发展报告》,我市人才综合竞争力以较大的优势占据全省第1位。
三、进一步提高人才投入效益的思考
总结这几年我市人才投入和产出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对人才的投入,投入是产出的前提,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投入越大,产出相对就越大。同时,我们也必须防止“重投入、轻产出”的现象,而应当采用合适的方式,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努力提高投入效益,切实在低投入高产出上下工夫,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这几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对下一步人才专项资金的使用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要进一步把握人才投入的方向和重点
人才投入的方向和重点应是人才培养。这几年我市把60%以上的人才专项资金投在了人才的培养上,重点培养了一批党政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包括部分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根据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及市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杭州在长三角地区“一城七中心”的战略定位要求,下一步人才培养资金的投向应适当向以下三个重点倾斜:一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这几年,杭州正在加快走向世界,杭州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高,今后应继续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要按照市委的要求,不断总结经验,办好党政领导人才“MPA”国外培训班。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杭州取得国外大学“MPA”硕士学位的中青年干部超过300人。二是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我市建设的“生活品质之城”是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但目前面临着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难题。现在我市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也比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和上海、深圳等地相比差距还较大。因此,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抓紧培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当前构建和谐杭州、关注民生、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迫切需要。三是旅游休闲和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杭州城市的定位是“一城七中心”。在“一城七中心”中,旅游休闲和文化创意产业分别提的是国际和全国,这充分反映了市委、市政府对旅游和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我市旅游休闲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非常紧缺,要推进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新一轮旅游国际化行动方案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大力实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计划、发现计划和创业计划,营造一流的环境,集聚一流的人才。
(二)要进一步提高人才投入的质量和效益
提高人才投入的质量和效益,当前应重视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提高培训质量。培养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是教育和培训,我们无论是在国内组织培训,还是安排到国外培训,都一定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检测培训的质量最终要看通过培训,培训对象的能力和素质有没有提高;不仅要看他们学到了什么,更要看他们干了什么和干成了什么。尤其是输送到国外去培养的人不多,投入却很高,参训人员应把培训的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分享,以扩大受益面而降低成本。二是加大使用力度。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使用也是培养。如果培养之后,用不上、出不了成果,将直接影响到投入的效益。这一方面对各级各有关单位提出了对所培养的各类人才应加大使用力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对组织上怎样选准、选好培养对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减少人才流失。现在不少用人单位不愿把钱花在人才培养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怕人才流失,给用人单位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切实把工作做好,尽量减少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也要以开明、开放的姿态来对待和宽容人才的流动。只要我们创造了一流的环境,就一定能够留得住一流的人才。
(三)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投入的绩效评估机制
建立完善人才投入绩效评估机制,有利于优化组合,降低成本,加强监管,防止浪费,提高产出。设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有选择地进行一些探索:一是与平常工作指导或项目验收相结合。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财政局等有关单位,在平时对使用资金的有关单位检查了解工作时,评估履行人才工作职责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或者在年底由财政局等单位对使用资金的人才项目进行逐个检查验收。这样,不仅能够了解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而且能够保证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各项人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邀请有关专家对人才大项目进行评估。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市财政局,邀请有关专家,当花钱比较多的一个大项目完成以后进行一次评估。这虽然是事后的,但评估的结果一定会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借鉴或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要充分重视和运用评估的成果。评估结果要与人才专项资金的安排结合起来,作为次年编制和安排经费预算的重要依据。这样可以及时调整和优化人才经费预算
支出的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